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材料专业考研调剂,不妨试试北京的这所院校吉鸿昌

材料专业考研调剂,不妨试试北京的这所院校

目前考研成绩已经公布,如果感觉第一志愿不能进入复试,就应当迅速转入调剂阶段。面对网上众多调剂信息,如何选择最优解?当然是调剂的学校好,并且所在城市经济发达,这样才能有利于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对于材料专业,如果分数超过国家线不多,又想调剂到一线城市,推荐这所院校供参考。快速发展的新材料行业北京服装学院千万不要被名字带偏,虽然在北京众多知名高校中不太出众,专业也以服装类为特色,但是仍然也是材料专业调剂的较好选择。服装学院校园活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是学校成立最早,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拥有材料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应用化学、纺织工程和化学工程五个硕士学科点,其中材料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三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现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设计与工程、功能材料)和轻化工程(纺织品色彩功能与科学养护)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艺术与科技(纺织品艺术设计)艺工融合为特色的新增专业、以及应用化学(纺织检测与评价)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院拥有及共建了“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安全研究检测中心”(已通过CNAS认证),“服装材料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虽然比不上985/211,但是凭借服装和纺织的特色,加上地处北京的北三环,在行业内颇有影响,在北京就业也是占尽地理优势。参照往年录取情况,材料专业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较少,有大量的调剂需求。例如小编了解到2018年共录取23名材料专业考生,但是第一志愿仅有3名,其他全部是调剂的。如果你是材料专业考研生需要调剂,值得一试!

红眼病

材料类专业最全解析

基础学科 就业稳定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从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无不与之有关联。材料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解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它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加工、基本性质及使役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根据材料的组成形式,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又可分为以力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结构材料和以物理及化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为基础,以加工制造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结合发展和相互丰富,充实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材料类专业包括以下8个基本专业和6个特设专业0804材料类(基本专业)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2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3材料化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080404冶金工程080405金属材料工程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8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材料类(特设专业)080409T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10T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80411T焊接技术与工程080412T功能材料080413T纳米材料与技术080414T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专业主要课程有:(1)工科的基础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线性代数等;(2)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3)专业课——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学科建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范畴的广泛,决定了各校研究方向的多样性。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材料学倾向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拥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先进的现代材料制备平台和分析测试平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研究生超过本科生,博士和博士后人数之和超过硕士研究生。全系33名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人。北科大被誉为“材料领域的航空母舰”,在历次全国权威学科评比中稳居前二三名。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可追溯到建校初期,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校师资雄厚,汇聚了众多材料领域名师,有3位科学院院士,1位工程院院士,136位博士生导师,189位硕士生导师。强大的师资阵容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坚强后盾。北科每年招收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达6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新招研究生人数是本科招生的1.5倍。“量大面广,贴近产业”是北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学校不但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还设立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侧重研究技术成果的现实转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乔利杰教授介绍,传统材料研究是学院特色,功能材料研究也发展较快。学院在钢铁、陶瓷、粉末等领域均有突出优势,磁性材料科研是强项,金刚薄膜材料在全国最好,对材料性能服役行为的研究如环境适应性、寿命、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在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南岛到新疆,从四川到黑龙江,遍布着研究院腐蚀领域的科研站点。显示材料、有机光电等领域研究发展很快。学院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汇聚了业内名师的材料名师讲坛在这个“五一”节前已经做到了53讲。北航的材料学具有“空天信”一体的特点,形成了轻合金结构材料及激光制备、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先进高温结构材料与涂层技术、特种功能材料及器件、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等具有明显优势的航空航天特色研究方向。该校朱立群教授说,学院注重航空航天和信息科学领域科研的融合。轻质材料研究属高端领域,因为空间环境复杂,如高温高湿,对材料性能、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材料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已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多所著名高校、一流研究机构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本科教学实行中外“3+2”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有很多与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融入国际最前沿的科技,逐步向材料、器件一体化发展。“学院给人的印象是国防特色,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大量的学生是面向民用领域的。”他说。学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教授和徐惠彬教授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拥有教授37名、博导34名、副教授32名,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徐惠彬院士的科研项目宽温域与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院每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平均带一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北工大的材料学院则注重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开发特色。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材料及其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等。学院践行“产学融合、协同创新”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服务社会为主,“研究出来的东西能用,是对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汪浩教授解释说。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也都是材料领域的名校,形成了各自的方向和特色。就业方向就业率比较稳定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1.2万人-1.4万人。就业保持稳定,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一直处于90%-95%之间。业内人士表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广泛,在工科专业中就业率不算最高,但是还是比较稳定的。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100%,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多在京、津、沪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就业方向:国有企业比例为50.15%,三资企业为22.12%,机关事业单位为7.3%。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人数较多,比例为25.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达100%。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近年来在传统学科中脱颖而出,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处于99%左右。专业覆盖面广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很多日用化工类、机械加工类、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本科生除了就业以外,另一个主要去向就是读研或深造。可以说读研率高是材料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也是全面的、基础性的,以便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从很多企业招聘的学历要求和给予的待遇就能看得出,高学历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明显优于本科毕业生。因此,毕业生考研和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大。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读研和出国的比例就达到了67%;北京化工大学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为41%左右,2012年出国人数占总毕业生数的13.56%;天津大学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读研深造率在50%左右,5%同学选择出国深造,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这一数据也在逐年递增;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该专业优秀本科生选择继续研究生教育比例也增长明显,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50%。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毕业后可在商贸、经贸、商检、旅游、银行等部门从事珠宝首饰和材料工艺的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和检验、生产管理、科技开发工作。金属材料工程毕业后可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冶金工程毕业后可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品性能改进和检测及冶金企业管理等工作。焊接技术与工程毕业后可面向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大、中型企业,从事自动焊接、半自动焊接技术操作与施工,工艺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现场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等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毕业后可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能源、计算机制造、通讯器材、生物医用设备、建材、家电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和高校从事研发、产品设计、管理等工作。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毕业后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可在与复合材料相关的汽车、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轻工、化工等有关企业和公司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营销、管理等工作。生物功能材料毕业后可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在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稀土工程培养从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稀土材料,稀土冶金,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后可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开发、教学、管理工作。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培养在再生资源领域中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工程及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开发研究和设计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工程。报考指南看准方向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蓬勃发展,很多工科和综合院校均开设了这个专业。目前,全国有150余所高校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大学的专业方向和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专业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考生在考虑院校时,最好对学校特色和专业方向有所了解,看准目标比较清楚后,再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学校和专业。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方向,如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这些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在2012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前20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全国最早进行“材料科学大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专业,按一级学科宽口径培养人才。该专业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基础+学科大类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高年级后按金属与陶瓷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腐蚀与保护等五个培养方向。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一级学科统一招生,两年后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七个专业方向之一进行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重点在材料加工工程,该学科在全国金属压力加工行业中有重要的影响。中南大学该专业在京按材料类招生,该大类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类专业复合材料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高强耐高温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能力。什么样的学生不适合?材料专业研究的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等方面,而构成材料性能结构的因素主要就其化学结构。从该专业所学的课程就能看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其专业课程很多都是与化学相关的。可以说,化学是研究材料性能的基础,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改性、塑性等都离不开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所以,考生在报考该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来选择,喜欢化学、物理的学生学习起来应该会“如鱼得水”。另外,材料类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读材料类专业。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中就包括材料类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另外,患有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中除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外,还包括了材料类中的材料物理、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这里所说的只是总体情况,各校的要求不同,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各院校招生章程或咨询该校招办,以免发生误选、错漏的情况。教育部最新排名!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赋格曲

榜样力量丨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不忘初心勇创新 科研成果筑森林

编者按:青春,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努力追梦的征途,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之旅。第十五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在全国17所高校开展,170个优秀个人和团队脱颖而出,成为当代大学生身边可以追赶的坐标。1月15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榜样力量”系列报道,推介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个优秀个人和团队,深入挖掘他们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挥洒青春色彩,展现向上力量。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在第十五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芙蓉学子·学术科研奖”。红网时刻记者 胡邦建 长沙报道在中南科技大学,有着这样一支团队,他们致力于木基生物质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科技创新研究,从实验室走向竞赛场,从竞赛场走向市场,收获了满满科研成果,更是在学校掀起了一股学习、创新研究的风潮。他们是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在第十五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中,该团队荣获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芙蓉学子·学术科研奖”。精诚合作,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创新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木基生物质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科技创新研究。多年来,团队先后拥有成员41人,随着高年级学生的毕业,新鲜血液的注入,目前,拥有固定成员17人,主要由跨学科、跨年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木材资源高值高效利用是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和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途径,木基先进功能材料是近年来该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这也是我们团队成立的初衷和研究的重点。” 张振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也是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他介绍,为推动木材资源的应用范围和高附加值利用,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在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展深入探索与研究,目前,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一是木基先进储能材料研究。团队成员利用木材及衍生材料开发出超级电容器,有效解决了目前电容器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二是光/电催化材料研究。团队成员制备出木材基催化析氢材料,可以很好的得到氢气等清洁能源。三是纳米仿生智能材料研究。该团队开展了仿生智能超疏水材料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化超疏水材料的制备,目前,该超疏水技术已部分应用于天盈木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建立了相关的超疏水木材生产线。通过探索和研究,该团队为木材在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利用提供重要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多管齐下,科研成果全面开花“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这是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成立以来一直遵循的理念,也是该团体在学术科研上的实际行动。虽然在创新之路上遇到了无数险阻,但这群怀揣梦想的学子们始终未曾放弃。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封面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其中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团队成员获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5项;团队成员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6项;先后引导50余名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组织300余人次本科生参与学术报告交流、参观实验室等学术活动……多年的坚持,让该团队收获了满满荣誉和科研成果。“大家因为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收获了成绩,也收获了友谊。一个人的能力或许很小,但我们追逐梦想的合力很大。”谈及获评“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团队的感受,张振表示,这份荣誉的获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未来,木基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将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此次获评为动力,认真做好科研项目工作,带动学校的科研学习热潮,同时,加强对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帮、扶、带”的相关工作,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创新,勇创一流。

今未珠曰

湖南省第十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分论坛在吉首大学顺利举办

红网时刻湘西12月9日讯(通讯员 伍建华)近日,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吉首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分论坛在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顺利举办。吉首大学党委委员、校纪委书记、物理学科带头人赵鹤平教授,吉首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钟海平教授,吉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长友教授,湖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湘潭大学钟建新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分论坛开幕式,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等省内2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邓科教授主持。吉首大学党委委员、校纪委书记、物理学科带头人赵鹤平教授做物理学学科介绍。开幕式上,钟海平发表讲话,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介绍了吉首大学的办学历程、办学成绩、学科特色等基本情况,并希望研究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相互学习,也以此论坛为新的起点,把自己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思想坚定、学术领先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吉首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钟海平教授致辞。钟建新对湖南省物理学研究生教育做了简要介绍,感谢主办单位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并宣读了获奖论文人员名单。大会邀请报告中,各邀请专家就基于反向设计的数字纳米光子器件、柔性印刷电子、二维层状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制备与应用、铅卤钙钛矿到无铅钙钛矿的材料设计及发光性质、100GW可调谐相对论Thz(太赫兹)辐射源等做了深入交流。分会场报告现场。赵鹤平详细介绍了吉首大学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学科方向与学科队伍、研究生培养情况,欢迎各位老师推荐优秀本科生报考吉首大学物理学硕士研究生,也欢迎各位专家推荐优秀博士研究生来吉首大学工作。十三届湖南省创新论坛全体合影。本次分论坛围绕经典波与人工微结构的相互作用物理、低维量子结构物性及其调控、微纳光(子)学及量子态调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设置特邀大会报告、研究生口头报告等环节,论坛录用省内高校研究生学术论文63篇,评选并表彰优秀论文33篇。高校代表座谈会合影。论坛活动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对促进吉首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所有研究生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通过会议期间认真听取专家、获奖学生代表的学术报告,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同时也对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收获颇为丰富。另外,通过参与本次研究生创新论坛,锻炼了研究生的组织和团体合作能力。

右典

他硕博连读,发表21篇SCI,手握8件发明专利,国家奖学金拿到手软

在北京林业大学,有一批学霸青年,他们有的硕博连读,斩获各类奖学金,有的发表SCI论文,手握发明专利……正可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看似"开挂人生"的背后,不过都是凝结着汗水的厚积薄发。本期推送,一起来看看隐藏在北京林业大学的科研学霸吧。陈胜——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同等重要他是北京林业大学材料15级硕博连读生,曾获2018-201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学术创新奖;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光明网、科学网、高分子科学前沿、高分子科技等新闻媒体的积极报道;曾赴美国参加"美国化学会学术年会"作英文口头报告;赴韩国参加"东亚显微大会",获"最佳海报奖";参加"全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大会"作口头报告,获优秀报告奖……陈胜的研究方向是木质纤维超微结构和木质纤维功能材料,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林木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他目前所研究的是纸基功能材料应用于新能源与智能传感领域,该领域对于新型绿色柔性电子器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是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2016级博士生,密歇根州立大学林业系联合培养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优秀研究生班干部、经管学院研究生学术论文一等奖、校学术之星、第十一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研究生期间共发表文章30篇,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SSCI/SCI6篇,第三作者参编著作1部;参加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汇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林业行业公益专项、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林草原局委托项目十余项……马奔的学科方向是林业经济,主要研究人与自然耦合系统内部发生的交互作用和过程,探究系统平衡发展的优化政策,致力于社区保护发展矛盾协调和乡村振兴扶贫。刘金强——那些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你熬不了的苦他曾获国家奖学金、沈国舫森林培育奖励基金、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研究生期间共发表文章7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3篇,国际期刊中SCI期刊3篇;发明专利一项……面对令人羡慕的成果,刘金强坦诚地说"吃过很多苦"。刘金强的研究方向是用材林培育和城市森林与大气颗粒物互作关系。在我国木材资源的供给能力远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大量地依赖进口使得我国木材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只能依靠发展速生丰产林来弥补我国的木材缺口的背景下,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林业楼321是刘金强学习和工作的地方。他说,起初接触林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研究有多么非凡的意义。慢慢地,他发现假如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国家木材产量做出一定的贡献,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杨甜甜——希望是最美好的事物她是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优秀研究生;曾任研木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曾任研究生会部长、班级班长与团支书,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课程学习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多次获北京林业大学学术论坛优秀奖,秋实杯论文大赛一等奖等。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14篇,包括11篇SCI,2篇EI,1篇中文核心;参与申请专利3项,1项已获授权。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9次多次被评为优秀报告……杨甜甜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木材构造与物性,以及木材保护与改性。胡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优秀学生党员、优秀报告奖等奖项。曾任硕环境15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文章9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5篇;发明专利2件。参加第十五届世界厌氧消化大会、第十一届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挑战会议、第一届国际水资源回收和可持续利用大会、第二届国际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大会,并作做口头报告……胡潜主要从事废水自然化利用研究,他的研究主要是用厌氧产甲烷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能源气体甲烷,实现废水的高效资源化回收。邓世鑫——自信是成功的敲门砖他是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曾任学科学生党支部书记、班长。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等奖项。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8篇,待接收文章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7篇,国际期刊中SCI期刊7篇;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申报发明专利4项;撰写《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第二版)》3个树种,《红花玉兰研究》3部……在北京林业大学的森林培育学科,邓世鑫是第一个拿到校奖的博士。近几年邓世鑫发表了7篇SCI论文,他说:"在发第一篇SCI的时候很痛苦,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深度。这是个长期摸索和总结的过程。"邓世鑫先去研究期刊,发现每个期刊都有它的风格,准备投哪个期刊就要研究它喜欢接收什么样的文章;然后会把目标期刊的最近十篇文章打印出来,一篇篇研究后再评估自己数据量的丰满程度,这样心里就有底了。在不断的写作和投稿过程中,邓世鑫也逐步形成了自己对论文的理解。刘超——成功源于坚持他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曾获学术创新奖和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除导师之外第一作者的身份申请发明专利3项,均已进入实审阶段。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并做口头汇报或海报展示。在完成自己课题的同时,协助指导2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2名本科生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验室是刘超的常驻"大本营",在这里他进行着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铁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PPCPs的研究。陈娜——我的生活我做主她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三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担任班级团支书。研一她参加环境学院研会,多次协助组织学术文化活动。研究生期间共发表文章3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曾获得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北京林业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团、树人学校"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北京林业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微党课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参加2019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与管理国际会议。陈娜的研究方向是"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其对于生物质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治污染环境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陈娜说,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在导师及同门的帮助下,陈娜以第一作者在Top1区SCI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 IF =6.669)发表论文1篇,合作发表论文2篇。陈娜说,因为是自己阅读大量文献后选择的方向与题目,所以有很大的兴趣去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会更有动力。许兰淑——万事开头难,为之则易矣她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学业一等奖学金5次、研究生学术创新奖5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在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上获得"论文优秀奖"。研究生期间共发表论文32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9篇,SCI期刊13篇;发明专利8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并分别在能源与环境电化学会议、美国化学会第255届国际会议和国际能源环境科学会议上做口头报告。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及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项目。许兰淑的专业是生物质碳材料及天然有机质的高质化应用,即生物质化能够实现它的高价值(主要涉及储能方面)。通俗而言是指以后的电子产品可能会偏柔性化,即电子产品可以穿戴可以更加贴近肌肤。博一上学期,她花了6个月的时间来阅读文献、做实验,博一下学期又花了6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文献的发表工作,最终论文发表在了《RSC advanced》上。第一篇发表之后感觉思维被打开了,创新的灵感爆发式增长,在博二许兰淑的科研工作进行得非常得心应手,一年中一共发表了6篇文章,高效的科研生活就此打开。王思琦 ——从容面对生活,面对压力他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曾获桑德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一等学业奖学金、院学术论坛三等奖、校学术论坛优秀奖等奖励。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文章2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参加第十届和第十一届"环境科学与工程挑战"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报告,作为研究生代表参加首届光大国际生态环境"青锐"论坛并作口头报告……王思琦的研究内容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主要价值是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实现变废为宝废物资源化利用。孙延菲——改变思维,提升自我她是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的博士孙延菲,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北林丽景"科技创新等奖项。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论文7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参加第二届全球土壤生物多样性大会,并做墙报交流;参加水土保持青年学术论坛,并做口头报告;参加陆地生态系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会议、北京大学生态讲坛等学术会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等基金项目……孙延菲主要从事荒漠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的研究。她的研究方向最大的创新就是学科交叉,运用土壤微生物的手段来解决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一些机理问题,为荒漠地区的植被建设、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赵叔军——你不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他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木材科学,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及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奖项。研究生期间共发表文章16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7篇,国际期刊中SCI期刊7篇;发明专利4件。参加第七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绿色家居产业发展峰会等,同时已受邀2019中国化学会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企业横向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并主持2019年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赵叔军的研究方向是木质复合材料下的环保胶黏剂,由于家具都会释放甲醛,其来源是胶黏剂,他通过对环保型胶黏剂的研究来减少或者消除甲醛释放,此项研究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在北京林业大学,还有许多把科研当做事业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学子。让我们向学霸学习,不负青春,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吧。素材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舍者避席

他是南京林业大学的科研新星,发表多篇SCI论文,来自湖北黄冈!

温和的话语,新颖的观点,理学院年轻的杨小飞教授言谈举止中透出来的稳重与成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充满智慧的视角,领先同行的研究领域,助推他一步步成为清洁能源转化和催化领域的科研“新星”。找准定位,海外求学筑起知识殿堂来自闻一多的故乡——湖北黄冈浠水县的杨小飞,出身于教师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大学开始,他便立志要继续攻读研究生。2001年,杨小飞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攻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借助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交融的优势,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他经常参加学校英语角举办的活动,并积极与外国留学生沟通交流。这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还拓展了他的眼界。这番经历,让杨小飞萌生了留学国外的想法。硕士三年,他勤学苦读,发表4篇SCI论文和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并于2004年成功获得英国政府海外研究生奖学金计划(ORSAS)和英国利兹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2005年初,杨小飞远赴英国来到利兹大学化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硕士期间研究纳米材料的他,因为博士科研工作需要,在前两年需要开展大量的有机合成实验工作来制备新型液晶材料。“这个跨度极大的转变对我来说是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让我能有机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杨小飞介绍,有机合成实验步骤繁琐、材料合成难度大、起始原料价格高,最终产物要求纯度高。经过两年辛苦的工作,杨小飞在实验室成功合成出高纯度新型盘状液晶化合物,后续又系统开展了该系列液晶分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和利用液晶分子模板化制备纳米材料的创新工作。2008年,厚积薄发的杨小飞完成了字典般厚度的博士学位论文,并于年底通过答辩,2009年4月被利兹大学授予哲学博士(PhD)学位。着眼前沿,科研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博士毕业后,杨小飞来到江苏大学工作。2012年入选江苏大学首批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人选,2015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对象,2017年因业绩突出破格晋升教授。2018年,杨小飞作为高层次人才被我校引进到理学院,并牵头组建研究团队。“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且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杨小飞介绍,基于此,他将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清洁能源高效转换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设计开发两个领域。目前其团队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基于清洁太阳能的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多功能水处理材料与技术;生物质材料的仿生功能化及高效利用等课题。面对记者对太阳能光解水的疑问,杨小飞给出了专业而又易懂的解释:“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借助光能和叶绿素,可以利用水和二氧化碳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等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最好榜样,如果科学家能设计开发出类似于叶绿体的‘人工树叶’材料,能源危机或许就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课题组在此科研思路的指引下,正在不断探索能够在太阳光照射下高效稳定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新型催化材料。“我每周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来查阅文献资料。在阅读学术论文时,我除了关注别人文章中解决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之外,更喜欢去思考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及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正是由于杨小飞独特的视角,和对前沿科学的孜孜以求,帮助走上科研征程的“快车道”。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成绩喜人。课题组成立两年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基金、南京林业大学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不仅如此,他本人也成果丰硕。2018年至今,杨小飞以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 Energy等知名刊物发表一区SCI论文14篇,二区SCI论文9篇,其影响因子10以上SCI论文8篇,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4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近年来,鉴于他在光催化材料领域的重要贡献,曾先后受邀在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优秀青年科学家论坛、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等作学术报告。因材施教,率先垂范引领高质量发展杨小飞牵头组建的清洁能源转换与功能催化材料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发展势头良好。“我们课题组整体氛围非常好,大家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介绍说,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6名年轻的博士先后加盟课题组,大家既各有专长又分工协作。杨小飞要求团队青年教师在没有教学任务和出差等事务情况下,早上8:30前必须到办公室上班。但是每天早上,当别的老师推开办公室的门,总能看到他已经在伏案工作。“作为团队带头人,我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整个团队开展工作带个好头。”他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杨小飞对待学生更是尽职尽责。“杨老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直以来对自己要求都很高,对我们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总是在我们最艰难快要放弃的时候给我们加油鼓劲,给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重拾信心。”博士毕业现在已经在同济大学工作的学生秦洁玲这样评价。杨小飞要求学生对研究工作要有明确的规划,找好自己的创新点并确定自己的预期目标。“我会对学生分类指导,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分配不同的科研任务。”杨小飞对学生不仅因材施教,而且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学术成果要求很高。近5年来,杨小飞指导的研究生有1篇学位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不仅醉心于科研,杨小飞也同样热爱生活。他热爱羽毛球、排球、足球等运动,也烧得一手好菜。如今的杨小飞已是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对于未来,杨小飞充满憧憬:“我希望在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将课题组建成为在清洁能源转换与功能催化材料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青年创新队。”作为一名踏入不惑之年的青年教授,杨小飞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做出了诠释。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文案:李瑞千 王溪佳 排版:李潼 孙萍

旧货店

硬核院士发表超540篇SCI论文,成果3次入选“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本期推送,让我们走近杨金龙院士,看看他如何把科研成果送上"书架"、摆上"货架"——正在通过视频进行发言的杨金龙院士杨金龙,物理化学专家,1966年1月出生,1981年至1985年本科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科院前身),获学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2019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长期致力于应用量子化学研究,在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模拟、表面单分子量子行为的表征与调控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年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年美国物理学会增选为会士,2014年作为突出贡献者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专注理论,他把成果送上"书架"让科研成果上"书架"或上"货架",对很多科学家而言意义重大。上"书架"就是"钱变纸",做好原始创新;上"货架"就是"纸变钱",把成果用起来,变成产品。对于杨金龙而言,上"书架"与上"货架"并不矛盾,两者缺一不可。从凝聚态物理研究,到量子化学研究,三十多年来,杨金龙始终与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打交道。他说:"在微观尺度上,物理与化学是分不开的,化学物理就是用物理的手段来研究化学的问题,研究的都是分子、原子最基本的规律。""单分子科学团队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探索自然、发现规律,然后提出一些新概念、新机制、新判据,解决实际问题。"杨金龙介绍。在新概念方面,他提出双极磁性半导体的概念,突破用磁场调控自旋的传统固有模式,为发展新型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在新机制方面,他提出具有内禀电偶极矩的二维纳米催化剂,突破传统理论对催化剂能隙的限制,用红外光也可直接分解水制氢。在新判据方面,他提出一种新判据来认定电子阴离子化合物,为建立普适的电子阴离子化合物理论奠定基础。近年来,杨金龙在新型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与模拟、表面单分子量子行为的表征与调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如成功实现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等,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截至2019年11月,他已发表SCI论文540余篇,其中3篇发表在《科学》上、5篇发表在《自然》上,相关成果3次入选"中国科技十大进展"。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讲,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杨金龙坦言,对于从事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的他来说,将更多成果送上"书架"是他的梦想。创新转化,他把成果摆上"货架"零排放、零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代表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当前氢燃料电池所使用的氢气,通常含有0.5%至2%的一氧化碳。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心脏",燃料电池铂电极容易被一氧化碳杂质气体"毒害",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杨金龙等人的科研团队花了几年功夫,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有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为氢燃料电池在频繁冷启动和连续运行期间提供全时保护。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高度认可。2019年1月,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评价说,这种新型催化剂"可以解除氢燃料电池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危机',有望加速氢能源汽车的民用推广。"目前,杨金龙等人的团队正在推动这一成果产业化。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被视为化学的"圣杯"。杨金龙提出红外光分解水制氢新思路,则大大扩展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中可利用的太阳光频谱范围,有望对未来新能源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力求让成果上'书架'。但另外一块,用自己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国民经济相关技术难题,也是我们努力的重要方向。"杨金龙认为,让适合做基础研究的人做基础研究,更多的人要做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在工作中,杨金龙不仅给本科新生上《科学与社会》课,还参与了一项面对中学生的"英才计划",给中学生讲科普,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把科学家的成果变成科普知识,及给老百姓传播,是科学家的义务。"杨金龙说。不忘初心,探索未知在杨金龙看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他最大的兴趣。"探索全世界都没人知道的事情,这本身很有挑战性,但把它搞清楚了,会很有成就感、满足感,这就是科研的原动力。"杨金龙表示,做科研要沉得住气、能静下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今世界,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况并不鲜见。"科研工作者不能随波逐流,科研底线必须遵守。"杨金龙说,做科研不是靠吹出来的,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实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做科研要不停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有些问题一时搞不清楚,可以放一放,等段时间换个思路,也许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近年来,杨金龙先后培养了40多名博士生。在学生心中,他始终是个温和的人。"我的理念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多跟他们交流、多多提问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灵感。"杨金龙认为,做基础研究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科研范式,要有批判性思维和敏锐的眼光,真正能抓住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人云亦云。闲暇之余,杨金龙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拍摄花朵。在他的朋友圈,隔段时间就能看到他的"新作"。通过拍摄花朵,他已经认识了400多种花。"科学就像花一样,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如果这种美的东西我不知道,我一定会想办法认识它、了解它。"杨金龙说。在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本科毕业仪式上,杨金龙表达了自己对"科技强国"的坚定信心。他结合自己四年的南师生活和三十五年来的科学研究经历,与毕业生分享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最后,杨金龙祝福广大南师学子:"怀揣着伟大梦想,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勇敢向前吧!用你们的知识服务社会,用你们的行动报答母校,奔涌吧后浪!我由衷的祝福你们!"素材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且方将化

上海硅酸盐所开展“功能材料与传感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院士专家工作站活动

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开展主题为“功能材料与传感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家熊,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罗豪甦、李国荣、易志国和刘志甫,副研究员焦杰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活动。方家熊表示,高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科研方向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应用需求和民生需求,应进一步加快研究进度,锁定应用目标,推动该领域的提升。方家熊勉励与会研究生不畏挫折、勇于担当、扎根基础研究,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力争取得更好的学术成果。焦杰就功能材料与传感器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了报告,介绍弛豫铁电压电单晶材料在超声、水声、红外和磁场等功能器件中的应用,以及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在复杂国际关系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和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与会人员就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培养等展开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分享心得和体会。活动现场【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杨贵妃

考研捡漏:哈工程、华南师范、太原理工等几十所高校等你上岸

目前是考研调剂捡漏的最佳时间段,考研那么长时间的煎熬都挺过来了,小伙伴们千万别在临门一脚放弃啊!文章后面小二会推荐几所调剂性价比非常高的高校。注:以上调剂信息均来自权威网站发布!考研/调剂院所推荐:1、江苏大学现在招生进入最后阶段,调剂还剩最后一个名额,欢迎分数高于330,英语超过60的学生报名( 首先联系我们),如果来自985、211、双一流学科的同学更加欢迎。欢迎环境学科方向的学生申报。2、汕头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欢迎具有良好数学(数学一)和英语基础,对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感兴趣,有意愿调剂过来读研的同学沟通交流3、太原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纳米碳功能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招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太原理工大学材料专业仍有部分名额,调剂分数线为285,热烈欢迎具有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的背景的学子报考。4、哈尔滨工程大学调剂名额:材料与化工(全日制、烟台)名额47;材料与化工(非全日制、本部)名额8;复试时间:5月29日8:30进行远程招生系统测试;5月29日下午14:00-16:00正式上传资格审查材料并缴费;5月30日8:00复试。5、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专硕)招生要求:物理/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考研科目有考数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基本英文交流。导师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纳米粒子、光子学、等离子体学、微生物学。

段青

武汉理工大学,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都与材料有关!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2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 ,留学生1700余人。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设有25个学院(部),建有4个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现有教职工538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武汉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4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重点工程中心2个)4个;建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230余个,获批建立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本别是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围绕总体定位与目标以创建和发展材料多组分、多尺度、多层次复合原理与材料设计理论为重要引领,以构建材料梯度复合技术、原位复合技术、纳米复合技术及其集成创新平台为核心支撑,以研究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和支柱产业的先进复合材料、面向新能源技术的高效能源转换和储存材料、面向生命科学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面向信息技术的信息功能材料和面向变革性技术的前沿新材料等五类关键材料为重大任务,形成了如下特色鲜明的五个研究方向:梯度复合技术与新材料、原位复合技术与新材料、纳米复合技术与新材料、变革性技术与前沿新材料、材料复合原理与材料设计。2、科研队伍实验室具有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学术队伍,现有固定人员90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2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8人。3、实验室国际交流实验室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日本航空宇宙技术开发机构、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加拿大燃料电池国家研究院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的“强—强”合作,科技部依托实验室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是国家首批3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之一。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依托实验室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功能薄膜新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工程”和“生命复合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3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依托这些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实验室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悉,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浩林教授研发的“锂电池复合隔膜与固态电解质膜研发和产业化”以领先的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与武汉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金额高达1亿元。该项目技术目前已达到干法单拉隔膜的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动力电池隔膜行业发展。项目实施后,预计10年内产值达到10亿元。拥有研究室1. 梯度复合技术与新材料研究室2. 原位复合技术与结构/功能一体化新材料研究室3. 纳米复合技术与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室4. 半导体热电材料与微器件研究室5. 热电磁多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室6. 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室7.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研究室8. 柔性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室9. 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室10.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研究室11. 金属有机催化功能材料研究室12. 生命复合材料研究室13. 功能生物界面材料研究室14. 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研究室15. 材料的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研究室16. 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17. 智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室18. 高精高强轻质车用材料研究室19.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室20. 聚合物基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室21. 薄膜与涂层技术研究室22. 多功能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室23. 材料纳微结构电子显微学研究室24. 材料数学模拟与设计一体化技术研究室25. 高压物理与新材料研究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首批及“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其硅酸盐材料专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建设历史。1992年由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硅酸盐材料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总体定位与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材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宗旨,以引领世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以解决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备和服役过程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为中心,聚集和培养一批在国际建筑材料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与团队,开展高性能、低环境负荷硅酸盐建筑材料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支撑绿色和智能建筑体系发展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的多功能、高性能及前瞻性建筑新材料,为实现建筑材料与结构安全服役和循环利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加快实现我国建材行业战略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研究方向围绕总体定位与目标,以及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备-应用-服役-再生”全寿命周期特征,实验室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一)硅酸盐建筑材料的低环境负荷制备以降低硅酸盐建筑材料制造过程能耗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发展硅酸盐建筑材料低环境负荷制备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二)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功能设计与调控以建筑节能、宜居、安全和智能化为目标,发展满足绿色建筑需求的高性能、多功能硅酸盐建筑材料。(三)硅酸盐建筑材料的服役行为与延寿原理以提升建筑结构与工程使用寿命为目标,优化建筑材料服役行为,发展硅酸盐建筑材料延寿新理论与新技术,形成硅酸盐建筑材料长寿命化技术体系。(四)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可循环设计以实现建筑材料再生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高效利用、减少建材产业天然资源消耗为目标,发展建筑材料可循环设计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队伍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90人,其中研究人员80人,技术支撑人员7人,管理人员3人;78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98%);研究人员中有正高职称65人、副高职称13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富于创新的高水平学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