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成立于1956年,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汽车运用工程、运输与物流、交通经济与政策研究、公路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设有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创新与产业开发于一体的交通运输行业规模最大、多领域、跨学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至2017年底,研究院拥有国务院参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中组部直接联系的专家3人、“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1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8人、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3人。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公路交通科技的主力军,牵头承担了大量国家、省部级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1960年代的渣油路面、钻孔灌注桩和双曲拱桥三项技术,1970年代完成的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修筑技术课题成果,1980年代《公路建设规模和资金问题研究》课题提出的车辆购置附加费政策建议被国务院采纳,均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世纪以来,智能交通技术、 现代化公路养护技术、桥梁维修与加固技术、公路交通安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取得众多的创新性重大研究成果。截至目前,研究院完成各类科研成果2000余项。获国家级奖73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2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奖550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交通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面向交通运输服务人民满意的生活,“十三五”以来,公路交通科研领域的“领头雁”——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公路院)突破了一批前沿引领、共性关键和现代工程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支撑了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部公路院筛选出符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代表行业先进水平、技术成熟度高、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和应用前景的9项成果,今日予以发布,敬请关注。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及建造技术当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高到30年?这是摆在路面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部公路院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研发,始于“中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自2000年起,他在充分总结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30年设计、建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典型结构和经验体系的中国重载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建造技术。近年来,足尺路面技术团队先后依托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科研课题,深化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研究,完善了适用我国重载交通的长寿命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建立了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耐久性水稳基层与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丰富了设计参数体系的模型框架,编制了我国首部《公路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实现了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推广应用。为支撑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及建造技术研究,公路院足尺路面技术团队依托足尺路面环道,已完成超过3500万累计轴次的加载,相当于重交通高速公路20年的交通荷载,完成19种长寿命路面典型结构与材料的验证,突破了长寿命路面理论研究的诸多关键核心。团队依托足尺路面环道提出的非线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荷载与环境耦合性能模型、路面性能长期性能监测大数据分析方法等研究,获得行业广泛认可。编制了我国首部《公路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实现了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特点●该成果为基础前沿引领技术成果,其涉及的非线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荷载与环境耦合性能模型和路面长期性能监测大数据分析方法,已得到行业广泛认可,可引领我国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及建造技术研究。数字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农村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与检测装备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农村公路里程超过420万公里,实现通村畅乡,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农村公路,成了农村百姓的致富之路、希望之路。面对“四好农村路”的建设需求,部公路院、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涵盖“一数据、一系统、一平台、一装备”的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检测装备,形成了以互联网、智能化及科学决策技术为支撑,农村公路信息资源在线集成、行业管理协同互联、综合应用辅助支撑的技术创新应用体系。该成果面向我国农村公路路网管理应用,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融合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的创新养护模式,服务于量大面广的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动态管理,为快速掌握大规模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动态督导农村公路项目进度与质量、准确分析建设资金投入产出效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目前,该成果已在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多个省份推广应用,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智能化检测装备,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数据采集、建管养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CiCSIV-L农村公路检测装备。成果特点●“一数据”以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为“省—市—县—区”各级主管部门提供整个农村公路网公路资产基础信息的全面管理。●“一系统”包括农村公路计划核查、建设管理、路长制管理、养护管理四个系统应用模块,有效提高了量大面广的农村公路管理效率和效益。●“一平台”基于农村公路GIS地图,集成基础数据、融合业务数据,实现信息查询、统计、地理分布的地图综合分析,全方位展现路网状况。●“一装备”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路域经济活动、村落等基础数据采集和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普查等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农村公路检测装备。●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农村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可存储和管理省级20万公里以上的大规模农村公路路网基础数据、检测数据和养管数据,同步动态监管2万个以上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显著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农村公路检测装备CiCSIV-L可同步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破损、道路几何线形、沿线前方景观图像、距离及空间组合定位等数据。平整度检测装置使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分辨率可到0.05mm。破损检测装置配合LED照明设备,可检测毫米级裂缝。经近20万公里的应用,该装备检测效率可达到传统人工调查方式的5倍。双层大空隙路面施工。高效耐久大空隙降噪路面技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降低交通沿线噪声、振动。据统计,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噪声污染问题在环保投诉中占比高达48.3%,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已成为路域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问题。 近年来,部公路院研发的高效耐久大空隙降噪路面技术,可以凭借路面表面和内部的多孔结构,让路面自带“消音器”。该技术既可用于路面、桥面、隧道等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居民区、学校、疗养院等静音场所的道路铺装层,也可用于燃气站、变电站等噪声源的地面铺装层,具备多场景应用的技术优势。 据测算,该成果可降低交通噪声幅度达3至6分贝,也较好地适应了我国高温重载的运营环境,大空隙超薄磨耗层使用寿命提高至8年以上,大空隙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至15年以上,减少了全寿命周期的养护成本。同时,可节省15%的材料用量,每半幅公里可节约10.6吨标准煤、减少22.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噪声敏感点超标值,通过大空隙路面降噪功能设计,匹配适量地降低环境噪声,避免降噪功能过剩,提高了噪声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性,相比建设声屏障传统降噪措施,采用大空隙路面可节约工程造价约70%。 高分子大空隙路面外观。目前,该成果已在超过2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推广应用,同时针对居民小区、医院的燃气站噪声污染问题,修筑了两处降噪示范点。未来,部公路院将进一步拓展大空隙路面附加价值,研究“零噪声”(降噪效果10分贝以上)的超宁静路面技术;发明具备音乐、仿雨声等声音定制功能的发声路面技术;开展降解汽车尾气、减少汽车油耗的环保路面技术和具备路表径流净化功能的除污路面技术等研究。成果特点●集成功能性、高效化、耐久化设计方法及多场景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了吸声性能与道路交通流特性适配的大空隙路面降噪功能设计方法。●构建了极薄磨耗层(0.5-1.5cm)与超大空隙沥青面层(25%以上)组合的耐久性高降噪路面结构和混合料技术体系。●提出了使用寿命15年以上的大空隙路面混合料多维度设计和施工方法。●提出了抗凝冰涂层/自融冰的大空隙路面结构,提升了高架桥低温结冰状态的行车安全性。碾压施工过程实现数字化和可溯源。宽幅路基碾压集群协同压实与全域智能检测技术“十三五”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工地”建设如火如荼,公路施工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市场需求旺盛。“推广智能化、数字化交通装备,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被写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目前宽幅路基填筑压实施工过程中存在碾压集群数据交互程度低、松铺厚度控制偏差大、压实指标离散程度高以及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检测手段效率低、检测指标代表性差等工程技术难题。部公路院研发的宽幅路基碾压集群协同压实与全域智能检测技术,基于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及路基数字化施工领域,实现了公路路基填筑、碾压施工过程数字化和可溯源,满足了市场需求。宽幅路基碾压集群协同压实施工。该技术在碾压集群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振动轮—土”动力幅频响应机理、路基压实质量全时段智能检测与轨迹诱导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形成公路路基智能压实与全域检测技术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公路“数字化施工”数据采集技术、监控指标体系、检测评价方法的行业标准化。结合工程建设单位需求,部公路院还研发了“路基智能压实监控系统”,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压路机手判断当前区域是否满足压实技术要求,并对未达标区域提出定量的指导意见,大幅改善路基填筑压实作业过程的盲目性以及施工质量的变异性,避免因二次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在路基施工机械操作室内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实现施工机械的数字化改造,安装使用简便,适用性强,易于推广。目前,该成果已在广西、河北、山西、四川等省份2000公里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特点●该成果基于实时检测的施工大数据,首次提出路基全域检测指标及相应标准,具有快速实时、覆盖完整作业范围的特点。●该成果基于WebGL的数据轻量化分发与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首次提出路基碾压集群协同压实技术,实现了碾压集群间信息动态交互共享与智能协同控制。智慧建设BIM协同管理。智慧养护BIM协同管理。基于BIM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智慧管理技术及平台在数字化时代,BIM技术为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及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部公路院积极推进建设与运营养护管理一体化BIM技术应用,构建了基于BIM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智慧管理的标准体系,突破了多源数据融合的信息与图形关键技术,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智慧管理的协同分析、数据建模和共享,研发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智慧管理系列平台。该成果涵盖了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利用BIM建模与模型应用技术优势,在设计与建设阶段进行图纸复核、碰撞检查、模拟验证、协调性检验和可视化技术交底等,在运营维护阶段实现建设数据支撑服务于养护阶段质量追溯以及养管决策的新型养护管理方式,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运维效能,为精益建造、精益管理和智慧养护提供有效支撑。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部公路院还自主研发了智慧建设BIM协同管理平台、智慧养护BIM平台、智能箱梁巡检平台、健康监测管理平台等系列应用平台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提升了全周期、全要素公路工程智慧管理水平,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与可溯源。该成果目前已应用于虎门二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江阴大桥等的建设及养护管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特点●首次建立适用于建设管理、养护管理与巡检、监测要求的公路桥梁BIM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体系。●制定统一标准的建模流程、建模范围以及建模深度,形成了统一的BIM模型交付标准。●实现了覆盖全资产(桥梁、隧道、公路)的信息模型标准体系服务于数字化交付。●基于多样化管理数据融合展示,实现可持续、常态化智慧养护与安全运行协同管理。●优化了多源信息获取与管理、信息共享传递、BIM数据关联及可视化辅助决策、接口数据融合。●创新性实现不同类型数据基于BIM构件的交互共享,提升系统内数据协同分析能力和系统外多业务管理协同工作效率。●创新性实现工程考核数据集成、计算和在线考核。●创新性实现钢箱梁的数字化巡检及典型病害的BIM可视化发展跟踪观测管理终端等数据接入及外部应用拓展。混凝土自憎水技术。高弹性喷涂在桥梁耐久性修复工程应用。桥隧工程混凝土质量提升系列技术及新材料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公路桥梁已达87.83万座,工程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公路桥梁工程服役环境日益复杂,交通流量、车辆荷载增幅加快,位于海洋、盐渍、盐冻、湿热和酸雨环境的桥梁工程增多。提高桥梁工程建造质量、延长工程寿命和节约全寿命周期成本成为科研人员持续攻关的方向。混凝土材料是公路桥隧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根据材料组成分类,目前我国公路桥梁中钢筋混凝土桥约占85%。根据国内18个省份公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调查数据,在引发公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劣化的原因中,选材不合理排第二位(占21%)。而耐久性劣化工程调查表明,80%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的裂缝源于混凝土材料温升和收缩。部公路院依托国家和行业重点科研平台,以公路桥隧工程为应用对象,围绕“混凝土工程非荷载裂缝控制”“桥隧工程耐久性防护”及“桥隧工程多功能化”技术需求,经10余年的科研攻关,研发了30余种桥隧混凝土工程质量提升技术,形成集材料、施工与检测于一体的成套技术方案,即:(1)混凝土工程非荷载裂缝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自养生技术、混凝土温升自调控技术等。(2)桥隧工程耐久性防护技术,主要包括单组份聚脲重防腐技术、复层柔性包覆式重防腐技术、混凝土本体自憎水技术等。(3)桥隧工程多功能化技术,主要包括桥隧设施自清洁技术、混凝土免凿毛露石技术、混凝土超高延性技术、混凝土超高韧性技术、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技术、混凝土弹性喷涂修复技术、桥隧多功能抢修材料与技术等。目前,成果已在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10余座桥隧工程中批量或示范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成果特点●引入了功能/结构一体化、多功能仿生等创新理念,突破以力学性能为核心设计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传统方法,满足了混凝土工程力学性能、耐久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等综合需求,大幅度提升桥隧建造与养护质量。跨海集群工程运营管理平台。跨海集群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关键技术作为世界总体跨度最长、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技术成果无疑是其他跨海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典范。跨海集群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关键技术,是部公路院及所属北京交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多家知名机构,参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服务于重大工程运营管理、安全保障、节能减排等工程实践形成的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该成果在跨界(境)交通组织和控制、大型沉管隧道防排烟、消防救援和跨海集群工程节能减排等方面填补了多项空白,构建了跨境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形成了大型跨海集群工程交通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的基本范式和体系架构,充实和完善了我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跨海通道工程建设、运营的理论和实践,可对我国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提供有效支撑。海底沉管隧道通风、消防、照明设施实际场景。成果特点●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粤港澳三地实施跨境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首次提出了三地合作救援、联动控制和信息交换所遵循的工作机制和技术规程,制定了跨境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程序,为跨界(跨省)隧道联动救援提供了技术支撑。●揭示了侧向集中排烟系统及主洞通风系统耦合作用下的烟雾扩散规律,制定了运营通风控制策略;首次形成了特长沉管隧道侧向集中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方法。●基于最小消防分段方法设计开发了特长海底沉管隧道消防救援系统,实现了各类消防设施和装备的状态实时感知、迅速响应、协调联动和精准施救。●提出了工程能耗和排放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概念,系统构建了基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集群工程综合性节能减排指标评价体系,为工程全寿命周期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开发了沉管隧道多目标智能通风控制系统、隧道自然光结合人工光照明控制技术、人工岛太阳能海水源热泵冷热联供技术,为跨海集群工程创建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评价模型。系统软件界面图。车路协同式公路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前方高速公路长隧道内侧事故突发,隧道外的车辆驾驶员早早接到提醒,提前绕道而行;隧道内的车辆驾驶员也可以及时获取车道级信息提醒,提前向外侧车道变道,避免拥堵以及二次事故发生。“十三五”以来,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状态感知及本地反应能力低、车路信息交互时效性和精准性差、营运车辆运行保障能力不足,以及适应自动驾驶(或车路协同)环境下交通精细化诱导水平亟待提升。车路协同作为一种新技术将有效提升公路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水平,减少中型、重型营运车辆交通事故,提高公路总体通行能力,降低时间成本和油耗。部公路院中交国通公司在车路协同领域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奋起直追,与国外同类车路协同产品和工程应用相比处于并跑水平,自主研发了基于多源信息感知、车道级基础设施数字化、多节点边缘控制逻辑的车路协同式公路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将公路智能化由“可视、可测”逐步升级为“可控、可服务”。车路协同式公路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适用于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信息化设施建设、运行管控与服务,创新性地实现了“车路协同+ETC+网络安全”的有机融合,打通了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两大系统,以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无线通信的方式补充了高速公路通信体系,具备广义车路协同、分级管控以及边缘计算等能力。目前,成果已在江西、浙江等省份的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示范工程中部署,将有效提升安全、效率、节能和舒适水平,鉴于国内高速公路的安全和运营态势,全面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超过国外水平。该系统成果也可拓展应用于城市道路、园区封闭道路和港口码头,并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车辆级的车道精细化管控和服务信息。成果特点●路侧智能站:具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交通事件和交通流感知,ETC-OBU信令解析和状态表达等功能;支持基于AI的车道级管控策略自动生成,可变车道标志、情报板等设施设备递阶连续发布以及多通信制式车路协同路侧终端的毫秒级发布;可集成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密钥证书,实现数据加密和接入认证等功能。●公路智能管控与服务云控平台:具备千辆级的车路协同智能车载终端、全频段应急交通广播终端的管理与发布,重点车辆特征画像与主动服务,基于AI的区域协同管控策略生成与态势推演,基于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密钥证书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等功能。海母(HiRM)常温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压实后效果。海母常温改性沥青超薄罩面技术公路养护施工中,为防止普通超薄罩面开放交通后出现飞散掉粒、黏结失效等病害,通常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以提高路面在服役状态下的抗剪切变形能力。但由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其在施工过程中的黏度过高,难以满足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导致现场压实度不足,容易引发公路早期病害。近年来,部公路院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方法。部公路院开发的海母(HiRM)常温改性沥青超薄罩面技术,是以海母(HiRM)常温改性剂的单组分固化体系为核心,采用间断密实级配形成的特种薄层铺装技术,压实厚度仅为1至2厘米,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和易性好、抗滑性能好和耐久性优等优点。该技术创新性地将特种高分子材料的单组分固化技术,引入到沥青胶结料中,大幅降低了沥青胶结料在施工温度下的黏度,不仅延长了可碾压工作时间,还降低了施工环境温度的限制。开放交通后,沥青胶结料逐渐固化形成高强度,从根本上解决了“施工低黏”与“服役高黏”之间的矛盾。目前,该技术已在山西、福建等地的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隧道、桥面、单车道养护、重载交通、高温多雨等多种场景进行了工程应用,应用里程超过200公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特点●与普通超薄罩面相比,该技术对原材料、混合料拌和与摊铺设备、施工工艺等的技术要求低,可降低20%以上的工程造价。●相比普通超薄罩面,该技术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降低30℃以上,可节约燃料消耗,减少VOC(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该技术采用间断密实型级配设计,表面构造深度大,摩擦系数高,大幅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有助于保证行车安全。●该技术具有较长使用寿命,预期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文图由 部公路院 提供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朱银玲9月6日消息,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据悉,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相比此前对无人车技术的研发,道路智能化的概念将大大提高技术落地的速度,并催生新的产业结构。车和路都将变“聪明”阿里巴巴集团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与公路院总工程师岑晏青出席了签约仪式,张建锋表示联合实验室需要为社会产生实际的价值,帮助推进智慧交通的建设,并且需要解决的是面向未来的问题,使车路协同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岑晏青表示,未来双方将投入优势资源,推动相关技术研究和产业落地,并推动标准建设。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岑晏青(左)、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右)出席了签约仪式据阿里巴巴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介绍,道路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是车路协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自动驾驶方案都局限于车辆本身的智能化上,力求让车变得更“聪明”。而车路协同则同时研发“聪明”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让车与路能够互相配合,从而让自动驾驶更容易被实现。“我更愿意把目前绝大多数的无人车技术方案称为‘单车智能’,这种技术方案由于自身传感器等的局限,不能达到安全的要求。在前期的对比路测试验中,车路协同已经体现出极高的优势。”王刚透露,在此前进行的多次对比路测中,他们设置了可移动假人从障碍物后突然出现的场景,在不开启道路协同的情况下,紧急避让全部失灵,在开启后紧急避让或停车全部成功。感知基站识别到路面行人,并将信息传送给附近的车辆实时感知道路状况 交通事故风险将大大降低在公路院ITS中心副主任宋向辉看来,结合达摩院的科技实力和阿里经济体的丰富商业场景,必将带来由技术引发新产业的机会。她强调该项目是“是国内首个明确将车路协同作为道路智能化发展方向的项目。”车路协同技术方案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感知基站,其大概原理类似于手机的无线发射基站,可以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信息连接点,属于世界首创的技术方案。王刚介绍,上述技术不但能大幅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未来还能够应用在普通车辆上,实现实时的交通管理。“感知基站可以覆盖200米的半径,在道路实现高度智能化后,就像在路上每隔200米多出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交警,可以解决道路拥堵、交通险情提前预警、还能让临近车辆互相通信。”例如,在夜间行车的时候视野受阻,感知基站可以及时感知到前方行人和道路的异常状况,并通知后车;在高速公路或转弯路段,当前车发生险情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感知并通知后车,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风险。“我们首次让路具有了精确完整感知的能力,这一技术方案为阿里巴巴完全自主研发,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类似方案。”王刚说。据悉,目前阿里的无人车已经应用了车路协同技术方案,并在杭州进行了多次开放路段的测试,下一步将应用在货物运输车辆上,实现无人智慧物流
近日,中兴通讯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在深圳举行了以“5G时代公路的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永涛、副总裁黄义华、公路院院长张劲泉、副院长岑晏青等出席签约仪式双方本着“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就长期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将对方作为全球5G战略发展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和研究5G、C-V2X、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行业的应用示范。5G时代的来临,为交通数字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5G“超高带宽、海量接入、超可靠性及低时延”的网络能力,支撑并促进交通行业数字化变革。通过“5G+”解锁交通行业数字化应用,聚合“AI、大数据、MEC”等技术形成核心能力体系,借助DevOps模式提供“低成本试错”平台,加速交通行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5G是我国的国家战略,5G在公路行业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人才、技术及市场等优势资源,进行广泛的合作,推动5G的行业应用。@科技追逐者
7月30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联合腾讯在北京举办“布局新基建,数据资源赋能城市交通发展”研讨会,探讨新基建背景下,交通大数据在交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并且双方携手发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助力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发展。同时,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北京市交通委、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北京公交集团等单位专家与代表共同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现场)据悉,日前交通运输部在部务会中明确了“新基建”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新技术给传统交通项目赋能,让交通项目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加强规划引领,积极谋划推动一批交通运输“新基建”项目落地。注重部省联动,加强行业指导,加大引导支持力度,促进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在此背景下,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新基建下“公交都市”智能化发展新思路、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构建思路、大数据如何赋能公共交通行业管理与服务等议题,并且获得了诸多建设性意见。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勇表示,“新基建”依托于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基建领域补上短板,发掘新的增长点,这正好契合了交通运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以“新基建”中的大数据产业链为例,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继而产生新数据,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环形产业链,参与企业越多,数据价值也会逐级放大。“通过多年公交都市建设,我国公交行业智能化基础得到了夯实,2018年底公交车载设备安装率已达到87.3%、IC卡刷卡率平均超过50%,将行业数据与互联网数据融合应用,激发数据价值、服务行业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部公路院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刘冬梅在研讨会中说道,传统的公交智能化系统在公交企业生产调度、公众信息服务方面有较好的产业技术积累,在智能化过程中也涌现出主动创新、突破既有产品功能的新需求和新应用,系统持续迭代升级,极大刺激了我国公交行业智能化产品的更新换代。腾讯地图智慧交通中心负责人黄朝晖表示,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腾讯助力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升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连接供需。联合交通部公路院,依托腾讯丰富的大数据生态,为行业客流分析、优化线网和提升公交治理能力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合理利用当前运力,开通定制公交、旅游专线、班线、校车等新型出行服务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将绿色出行的理念渗透至多个腾讯系产品中,为用户提供全生态、跨平台、同体验的出行服务。基于腾讯地图一体化线路规划和服务能力,腾讯乘车码、微信支付能力和腾讯全场景C端触达能力,助力产业生态,共同推进一体化出行服务升级。研讨会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副秘书长杨坤表示,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全国公交行业不断围绕群众出行新需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各地公交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在运营、组织、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像智能化调度系统的使用,自动排班、联动运营组织等功能,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会在公交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随后,作为大数据应用在公交领域的重要落地成果,由部公路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亮相。该平台通过将腾讯大数据和公交行业数据融合,建立基于城市出行特征的多维公交线网评价体系,运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结合城市人口时空出行规律,实现对城市线网的全局性有效分析管理与优化评估。(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发布仪式)据悉,该平台具备4大优势:构建对城市出行态势的感知能力,准确发现出行规律;诊断线网存在问题、调整优化线路站点、分析评估优化决策;挖掘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特征,规划定制公交线路,精准投放运力;科学评估线网与运营现状,为管理者实操者提供有效依据。通过建立监测、分析、诊断、优化、评估的闭环全流程管理,结合专家经验与模型算法,“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平台的闭环无限升级与迭代。同时,可以实现随城市出行特征、城市结构、人口的变化,而自适应升级指标体系,以适配城市出行需求,进而实现平台与城市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共同发展。据了解,早在2016年,部公路院已开始支持交通运输部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上线了“出行云”,本次发布的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是“出行云”的重要应用之一。“该平台将充分发挥多方数据优势,从公交线网评估优化、潜在公交人群发现等行业需求和痛点入手,为各地交通运输局、公交企业、MaaS服务商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出行即服务’落地,支撑绿色城市交通示范,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刘冬梅说道。何勇副院长表示,腾讯在精细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等环节有巨大优势,公路院和腾讯进行战略合作,携手布局新基建,立足公交大数据平台,快速推出线网优化合作成果,体现了数据资源赋能城市交通发展的巨大潜力。腾讯地图地图副总裁谢建家表示,腾讯将充分发挥腾讯生态能力、大数据平台优势,深化数字技术与公交系统的跨界融合,并围绕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问题、核心痛点展开创新,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城市交通更智能、更绿色、更便捷发展。
来源:洞察网公路货运已列入国家十大朝阳产业,行业政策利好不断,资本市场高度青睐,发展前景巨大。数据显示,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组成的货运体系。其中公路货运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位居榜首,货运体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比78%,公路完成货运周转量667百亿吨公里,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人民币,拥有3000多万名货车司机群体,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公路运输市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联合G7智慧物联网公司,在今年5月发布了《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公路货运行业运行分析报告(2017)》,数据来源于2017年G7平台超过60万货运车辆,数据内容包括人、车、路三个维度的多项实时数据信息,对象覆盖快递快运、电子商务、生产制造、城市配送、合同物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吴文化(右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文银(右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右三)、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施先亮(右四)、G7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宋旭军(右五)货车司机清晨午后最易犯困,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车辆占比大幅下降公路货运安全与交通基础设施、货车车况、驾驶司机、运行时间、货物装载、气象条件等因素紧密相关。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货车运行相结合,通过危险预警、风险预判、全程监控等智能化技术手段,预判道路情况、自动监控车辆异常、干预危险驾驶行为、给予危险因素预警,将保障公路货运尤其是冷链、危险品等专业化运输的在途安全。基于驾驶员超速、急刹车、急加速三项危险行为,可以有效识别事故高发路段。报告数据显示,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衡阳市路段危险系数最高,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市路段、大广高速公路赣州市路段次之。报告还分析指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货运车辆中,司机最易犯困的时间段是5:00—8:00和14:00—17:00,此时出行尤其要注意提高警惕。从司机驾驶行为上看,2016到2017年,公路货运行业单车千公里超速次数持平,急刹车、空档滑行、紧急事件次数则有所降低,整体安全评分从45提升至51。尤其在危化品、冷链等专业化运输方面,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管理价值凸显。报告数据显示,从2017年4月到12月,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车辆占比大幅度下降,从6%降低至不到1%,高风险次数和中风险次数均明显减少。我国公路货运平均行驶速度不到60公里每小时,进出各中心城市的主要干线易拥堵无论是对货运车队、物流公司,还是货主,货车的公路运行效率都可谓重中之重。中国公路货运行业运行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公路货运平均行驶速度不到60公里每小时,相对落后于欧美。相比2016年,北京到上海、广州到北京、北京到哈尔滨、北京到天津等路段2017年货车平均通行速度有显著增长。从干线拥堵情况来看,进出各中心城市的主要干线拥堵情况较为显著。以上海为例,根据拥堵评判标准即车辆运行时速大于10千米每小时、小于30千米每小时,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上海到武汉、北京到上海、广州到上海的拥堵时间占比均有增加,分别为20%、22%、21%。货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升6%到8%油耗是车队成本的较大支出项之一,也是绿色、低碳出行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报告显示,公路货运全行业平均油耗水平在逐步降低,尤其是快递快运业,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表现出了更明显的油耗优势。随着新能源车在公路货运领域的逐渐应用,其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备受关注。与同类型燃油车相比,城市配送的新能源车单车日均行驶170公里,减排二氧化碳33.75千克。报告研究还表明,货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升6%到8%。仅从货车车辆自身技术水平来看,国产货车技术相比进口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企业管理成本上升约3%,因整体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可以达到12%公路货运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轮胎费、维护费、燃油费、路桥费、人力、折损、纳税等方面,其中路桥费超过30%、燃油费28.4%。而企业管理,包括司机驾驶行为管理、ETC或油卡等便捷方式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节约。报告测算,企业管理成本上升约3%,因整体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可以达到12%。报告指出,短期内对油耗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于货车司机的驾驶行为,这也是成本节约需重点关注的部分。相较行业平均水平,在相同路线、相同车型的情况下,样本最优驾驶行为下车辆单月百公里可节省油耗13.3%,单车全年可节省成本7.4万。应用油卡加油,则单车年平均可节约燃油支出约3000多元。《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公路货运行业运行分析报告(2017)》,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借鉴成功经验,提出了6大政策建议,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其一,要提高公路货运通道通行能力;其二,推动公路货运组织模式创新;其三,推动市场主体规模化发展;其四,推进设施设备标准化及共享;其五,提高货运驾驶人员职业素养;其六,加强货运行业综合治理能力。随着数字技术加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国公路货运行业正朝着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趋势发展,整个物流业智慧化、数字化的前景可以预见。欲知更多报告内容,可关注“G7行业方案”官方微信,留言了解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公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沙庆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3日20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沙庆林院士。沙庆林院士1930年5月出生于江苏宜兴,195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同年在上海同济大学从事道路研究工作,1954年经国家选派赴莫斯科公路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院士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材料、结构、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研究,始终工作在公路科研、建设、教学第一线,卓越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公路建设领域诸多空白。他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为我国公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逝世是公路科技领域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公路工程界的重大损失。根据家属意愿,丧事从简,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治丧办联系人:赵辉,010-62079168,010-62014130(传真),13681519533。沙庆林同志生平沙庆林,男,1930年5月出生,江苏宜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公路领域著名专家、沥青路面方面的杰出领军人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同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工作,1954年经国家选派赴莫斯科公路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指导科研人员做试验。沙庆林院士淡泊名利,潜心钻研,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材料、结构、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研究。他主持了七五至十五期间多项国家和行业科技攻关项目,自主研发了路面材料强度测试仪器及试验方法;主持了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项目,首次根据我国工程实验数据完成了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创立了我国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强基、薄面、稳土基”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公路建设领域诸多空白。沙院士赤子之心,报效祖国,1954年至1957年在莫斯科公路学院学成后毅然回国,投身我国公路建设事业;60年代末、70年代在亚非六国七次援建,从事援外公路工程的设计研究与工程实施,为祖国赢得荣誉。沙院士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在国内率先开展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具有良好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经济耐久的多碎石型沥青混凝土;主持修建了重载交通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创建了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修建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实现我国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87年,工作中的沙庆林。沙院士学风端正,薪火相传,一生恪守科学道德,求真务实,重视对后辈人才培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为公路工程领域培养了一批人才,是我国公路科研行业的一面旗帜。责编/李宁
深化课题研究型学习 筑牢青年思想根基为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核心要义的认识,增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作为“读写编讲行”活动试点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简称“学习小组”) 深刻领会活动内涵,聚焦“‘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课题,紧紧围绕“读写编讲行”五个方面开展研学,在克服学习重点不突出、学习内容不深入、学用“两张皮”上取得了实际成效。诵读经典,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学习小组聚焦“读经典”,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贯穿其中,增强了学习针对性和系统性,引导青年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通过制定读书计划、编排朗读日程表、录制有声书、依托自媒体推送等方式,将“无声的阅”和“有声的诵”相结合,引导小组成员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在重温经典中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截至目前,共录制推送《习近平关于交通运输论述摘编》等中英文有声读物近300期,带动了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一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以写促思,掌握理论学习方法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自觉,是我们开展青年理论学习想达到的效果。其中,“写”就是引导思考、掌握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学习小组积极引导成员立足研学课题,结合学用新思想和工作实际笔谈感悟、撰写心得,并通过把学习成果刊登在报纸杂志、发表在公众号、分享在微信群等形式交流思想。同时,依托“回乡调研”“根在基层”“青春基层行”等实践活动,组织青年赴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认识。截至目前,学习小组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学习研讨50余次,撰写学习体会文章43篇,形成调研成果30余份。其中,《建设有温度的脱贫路》 《青山深处有人家》 《了解基层需求 创新公路科研》等文章在《中国交通报》、“交通运输青年”微信号发表,为宣传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生动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编写手记,提升理论学习水平要提高学习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撰写心得体会,而是要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总结经验、凝练思想。学习小组创新方式,紧扣研学主线,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形式编制《学习手记》,用文字和镜头把理论学习体会、实践调研感悟、基层一线问题和百姓身边故事串联起来,真实展现“四好农村路”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的景象,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真挚的为民情怀。讲学结合,推动理论学习实效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讲”是一个有效手段。学习小组以“青年微讲堂”为载体,通过集体互促、青年主讲、导师点评的方式,鼓励成员带着问题、联系实际进行宣讲,形成“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员、相互为听众”的学习氛围。目前已开讲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看‘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意义”等微讲堂8期,制作“我眼中的‘四好农村路’”等微视频作品6部。知行合一,践行理论学习成果实践运用是检验理论学习成效的“试金石”。针对理论学习中存在的学用脱节情况,学习小组引导青年把岗位职责摆进去,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围绕研学课题,组织成员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平利县、汉滨区和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开展调研,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理论和学业务相结合,增加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学习小组成员们切实了解了“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如何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见证了“四好农村路”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深切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深化理论学习需要方法创新,“读写编讲行”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这五个环节形成闭合回路,促进理论学习融会贯通。“学得越多,理解越深入,就越能体会到政治和业务的有机统一,越能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含义,工作能力和水平就提升得越快。”已经成为学习小组成员们的共识。
每日甘肃网讯 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石宝林院长一行到访省公交建集团,与集团开展座谈交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勋,集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公司、省公路发展集团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来自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分别围绕交通投融资新政策分析及发展展望、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交旅融合发展的思考、道路新材料在公路建设与养护中的应用、交通产品认证、互联网+智慧监理平台等主题做了交流发言,并结合甘肃实际提出有关建议。集团路衍经济部向石宝林院长和与会专家详细的介绍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211”交旅融合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模式,并就下一步与部科研院合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开展更深层级的合作,通过合作创新将“211”项目打造成交通运输行业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211”交旅融合示范项目是省公交建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全省绿色发展崛起战略部署,顺应时代要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酒泉地区为试点,依托七瓜、马桥和双石路、悬榆路交通连接优势,将沿线旅游资源串联,整合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东线景群,放大莫高窟灯塔辐射效应,构建“大敦煌旅游经济核心圈”,打造的交旅融合示范项目。项目主要包括悬泉置至榆林窟旅游公路、双塔至石包城(二期)旅游公路及沿线交旅融合项目。其中,悬榆路(二级)全长 81.979 公里,双塔至石包城二期公路项目全长61.87公里。项目采用“公路+旅游”PPP运作模式,通过旅游资源和公路设施整体打包,将不收费公路扩建和沿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相结合,用旅游资源收益弥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成本,解决项目建设养护资金缺口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公路基础设施服务和沿线旅游设施。在听完“211”项目介绍和合作建议后,石宝林说“211”项目中提到的“两点一线一环”是为敦煌地区打造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通过交通项目建设拉动当地旅游项目和旅游业发展,成果让人期待;部科研院将全力以赴与甘肃省公交建合作做好相关工作,省公交建集团在改组成立的短短七个月时间里,对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的谋划实施成效显著。刘建勋在听完专家的交流发言后,代表集团感谢部科研院,近年来对省公交建集团发展,特别是在科研、课题、技术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做出的重要贡献。刘建勋表示,专家介绍的技术先进,理念前沿,非常实用,对集团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对部科研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部科研院研究的一些科研成果,与我们现在的工作有着高契合度,高互补性,部科研院在理论和研究方面甚至在规划方面先行先试,很多成果能够在甘肃交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实践。专家介绍的交通投融资债贷组合、道路新材料应用、交通产品认证、互联网+智慧监理等方面的内容,都是我们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需要借助的好手段,通过今天的交流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公路+”,走路衍经济这条路的决心。同时,刘建勋也希望部科研院在交通强国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建设方面多给集团出谋划策。
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守护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疫情期间,冷链物流为重点疫区的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而北京、青岛等地农批市场的病毒事件也引起了公众对冷链相关话题的关注。我国冷链发展水平究竟如何?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物流透明峰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易流科技联合发布了《中国公路冷链物流行业运行分析报告(2019)》,用海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反映了行业现状。该报告基于易流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36000余台冷链运输车辆的运行数据,结合交通运输、商务和冷链物流行业宏观统计数据,以全程温控、运输时效、安全保障、绿色节能为核心要素,围绕供给能力、运行特征、服务品质、服务效率等方面,对我国公路冷链物流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简析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冷链物流的影响情况。在第十四届物流透明峰会现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翠介绍道: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依然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生鲜消费领域更是迎来新零售的热潮,为冷链物流发展注入持续强劲动力。我国冷链运输车辆呈现规模质量“双加速”的发展态势。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运输车辆达到21.47 万辆,增速接近20%,其中接入易流云平台的车辆数增加6139辆、达到36957辆,可见冷链运输车辆的数字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数字化与物联网带来的连接能力改善了行业固有的“断链”问题。近年来,温度传感器、GPS 等技术在冷链运输车辆中广泛应用,使得相关方可实时获取车辆在途位置、温湿度信息、行驶轨迹等数据,实现运输过程透明化监控,目前平台车辆的全程温度合格率约为 88.3%,运输过程温度合格率约为 91.7%,在货物装卸、开关门作业时,运输车辆内部温度受到较大影响,仍存在“断链”隐患。值得注意的是,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问题依然存在。对比2015-2019年数据,平台冷链配送车辆运行效率逐年下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由2015年的37公里/小时降至2019年 35.26公里/小时,日均行驶里程由2015年的180.32 公里降至2019年的167.35公里,配送日效率指数由2015年的74.2降至2019年的71.1。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保障配送车辆通行便利的管理政策,但落地效果仍有待提高。报告对疫情期间的冷链物流市场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冷链物流行业也受到了重大冲击,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复工水平快速提升,帮助其他行业进一步加快了复工节奏。报告结合政策导向、需求特征和技术前景,对冷链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毋庸置疑的是,冷链物流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从2020年起,行业发展的新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基建”外,冷链行业仍有许多“传统基建”项目需要推进,如增加冷库建设,源头产地的冷链运输服务等。此外,报告还认为多式联运将在冷链行业扩大应用范围,未来随着生鲜电商的进一步发展,跨省、跨过乃至跨大洲的产销链条会越来越多,对于超长途冷链而言,多式联运将有助于大幅降低成本。整体上,冷链市场集中度也将持续提高,头部企业将因为网络效应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