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舍者避席

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尽管硕士、博士都是研究生,但其毕业难度和能力水平要求相差巨大,有的人傻傻分不清就掉进坑,从而误了前程!当然,硕士和博士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和钱景更有可能天差地别!硕士和博士是研究生学历下的两种不同等级的学位。研究生是一种学历,在这种学历下,又分为两种学位:一种是硕士学位,另一种是博士学位,硕士和博士都属于研究生,只是博士的等级更高!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我国的研究生分两种,全日制(即脱产)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即在职)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可同时拿学历证和学位证,而在职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情况下,只有学位证。由于全日制含金量远远高于非全日制,故用人单位大多更愿意录用全日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硕士一般2-3年毕业,而博士规定3-4年,最长不超过6年。一般情况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分两种:专业型硕士2年,学术型硕士3年,由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难度小,延期毕业生很少,绝大部分硕士到期都可正常毕业。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4年,除文科之外,理科真正三年能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很少,一般要4到5年,大多数高校规定博士最长期限为6年,超过学校规定年限的称之为超期博士,按规定学校会进行清退。每年都有不少博士,由于实在坚持不下去,选择放弃或者被学校清退,所以,考博前一定要想清楚,对纯粹想解决就业的人而言,博士可能就是个坑,并不适合自己!当然,读博还是有捷径的,如高考进入强基计划,走本硕博直通车,或者硕士时进入硕博连读,这样不仅简化或省去其中的硕士或博士考试,而且时间更短,硕博连读5年就可以毕业!博士后不是学历,而是工作经历。此外,人们还通常说到博士后,其实,博士已是最高学历,博士后并非学历,而是指博士毕业后在某大学或研究所再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的经历,一般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进行。硕士生扩招过度,而博士依旧稀缺。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使是名校的本科生,毕业后考研也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但博士招生规模远小于硕士,博士仍然比较稀缺。2019年,高校毕业生中本科占51.86%,硕士占30.29%,而博士仅占6.48%!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341万,招生规模为111.4万人,其中的博士招生规模约10万,研究生招录比约3.1/1,硕士和博士比例约为10/1。尽管硕士和博士都是研究生,但其含金量和就业前景差别很大。与硕士相比,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由于有论文数量及档次要求,非常难毕业,3年到期就毕业的很少,有的甚至要熬到6年,更有人由于做实验做到怀疑人生,最终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读博。正因为对博士的能力、学术研究水平要求更高更严,社会对博士生的能力认可度远超硕士,许多高薪肥缺大多只对博士开放!而且博士生的薪酬总体也比硕士要高不少,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本科,硕士,博士的年薪依次高5万以上,50%博士生就业时的起薪超过20万!而且,博士生进入职场以后,一般都会委以重任,成为部门领导或项目的带头人/负责人,其升职、加薪空间也比硕士生高许多!如今,即使是硕士生,想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已不容易,而博士生就业和待遇更好,但想拿到博士毕业证也必须走过一段艰辛才行!

忍冬

32岁理工科博士的择偶要求:女方必须有房,按揭也行

从古至今,钱都是生活最重要的保障。就拿结婚来说,古时候结婚,新娘子出阁之前,必须聘礼嫁妆齐活儿了才算是礼仪齐全,古时候彩礼尤其要得多,基本上姑娘嫁出去之后和娘家就没什么关系了,生是男家的人,死是男家的死人,也绝没有离婚再嫁的可能,相当于就是高额彩礼买了个媳妇儿。时间放回现在,当今的独立女性可不是一点彩礼就能“买”回家过日子的了,她们有事业有收入有追求,早就不屑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生活,甚至还有很多女人在结婚前就自己买好了房子车子,一个人也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坊间听到不少人说,在婚前买房的姑娘都不好嫁,要问为啥?理由是婚前的房子跟男人没关系,以后还会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就算是姑娘用自己的收入去还款,那男人的收入也要用来贴补家用,远远比不上正常情况下两个人一起养家,这种明摆着亏本的买卖,谁愿意干?这话说的,乍一听挺有道理啊!婚前买房的女人确实娶不得。32岁的程朗是个理工科博士,他就不这么想,要有人给他介绍相亲,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女方要有房,按揭贷款的都行,他是这么解释他的想法的。首先呢,哪怕只是有个按揭房,至少两个人结婚之后还有住处,不用等着自己筹钱现买房,这样自己家里就省下了一笔不小的首付款,怎么也得三四十万吧?这是其一。第二项他考虑到是离婚的问题,如果两人离婚了,房子毫无疑问是女方所有的,跟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而且自己搭进去的房贷也打水漂了,但是不管结不结婚,总归要有个可以住的地方吧?城市里租房多贵啊,和日常生活开销相比起来,他宁愿亏掉这一部分帮未来老婆还的房贷,就当交房租了!第三,如果两人碰巧没有离婚,一直好好的走完了这一生,那就意味着两人还有至少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话肯定随父姓了,最后这房子还是要到他的家里,就算生两个,一个随父姓,那他老婆也不能不管这个随父姓的孩子吧?如果老婆是独生女,那至少女方家一半的财产最后会成了他们程家的,何乐而不为呢?这笔帐算得很有意思,有全局观的人分析其问题来,总归还是要看得更长远一些。其实对于婚前买房的女方家庭来说,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有能力给姑娘买陪嫁房的家庭,至少收入水平不会太低,一般情况下岳父岳母的养老是有保障的,单就这一项,就可以减轻未来的很大压力,当然了,这样的姑娘对感情的要求会更加纯粹,她们眼里几乎都容不下沙子,不缺面包的人只会找最好的爱情,相比起既要面包又要爱情的人来说,前者确实更容易满足,不是吗?--END--如果你有故事,不妨说给我听。我不知道我会怎样对待你的故事。或许写成一篇稿子,或许一个段子亦或是一个电影片段,我不能保证些什么,但我知道,当你想说话的时候,我在这里。

丝衣

30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一位教授的深彻透析

前几天科学网一位博主,贴了一篇题为“ 这个年纪了还有没有必要去读个博士”的博文,第二天就发现博主删除了该文。这位博主其实也曾发邮件给我,要我帮他把把脉。看得出,博主内心很纠结,到底该不该去读博。读博这个话题,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是换做10年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他去读。记得当年与我博士同宿舍的室友,入学时已经44岁,其实他本人当时也已是地矿部一个二级单位的老总了,而且他虽然是单位委培,但至少有3年以上时间是在校脱产读博。后来我答辩毕业后,听说他脱产在校呆了5年,最后还没参加答辩,只是又回到了原来的单位,继续当老总。那个年代,来自单位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们,出来读博的还真不少,应届生反而很少。记得当年全校招35个博士,仅有5个人是全日制应届生。不言而喻,单位来读的,想提升一下学历,回去后,职务、职称晋升能派上用场。那些脱离原单位来读统招博士的,一般也是想跳槽换一个单位。因为,那年月,博士还属于稀缺资源。如今每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剧增,博士已不再是头顶上的光环。高校自不必说,而相对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企业、研究所等单位,也不再稀罕高学历的人才了。学历优势确实已今非昔比,很多单位的头头也早早就戴上了博士帽。关于读博到底有没有用,以前的博文中我也谈到过此话题(见:“读博≠赌博”之我见),不过是针对硕士毕业或应届生而言的。那么,单位已工作多年,年龄已超过30岁的人,还该不该读博呢。做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有动机的。也就是说,读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想想,读博优势不在时,读了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因素和后果。工作后再回校读博,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重新就业,换单位,换地方,谋求更好的发展。博主也意识到了,现在国内很看重年龄优势,所有“人才计划”的帽子都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说,拿到博士学位需要3-6年,视各学校的毕业要求而定,等戴上博士帽可能就35-36岁了。从博主的博文和给我邮件中看出,他现在的单位还是不错的,是央企,而且博主在单位干的还不错,已成为业务骨干。从这点来说,没必要再去读博。2)提升学历,谋求更高的平台和资源。博士要说是一个平台,那也是过去式;要说资源嘛,读博期间,进入导师或导师积累的人脉和圈子,对后续的发展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回到原单位,说不定哪个老总成了你的师兄。石油行业我呆过,还比较看重同门或校友情结。冲着这一点来说,建议博主去读一个在职博士,还是不错的选择。读博不一定能提升你的学术水平多少,但每个学校要达到博士毕业的基本要求,会把你向科学研究工作拉近一步。3)遵从内心,崇尚学术及科学研究工作。读博期间,经济上肯定有损失,成家立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人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后,总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支撑或许更强烈。个人的追求和信仰,也许会让人不断追求新的高度。我有一个师弟,现年龄过了40岁,博士毕业10余年,很早就是副教授了。但突发奇想,又想去国外名校拿一个博士学位。可想可知,在职老师要去国外脱产读博,只能是辞职。尽管家人、亲朋友好极力反对,但他还是辞职了,前些时候真的去国外读博了。所以我想说,如果博主真想遵从内心和追求长远目标。建议不妨去读,哪怕在职,甚至脱产。所谓的“年龄”限制,只能限制住那些只想在体制内追求各种人才“帽子”或想获得丰厚资源、待遇的人。自己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自己的健康状况允许。读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读博。读博士合适吗?一个博士生的透彻分析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考试读博的学生的困惑。01、基本概念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掌握一个科研领域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开创新理论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成果的关系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02、问自己几个问题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想做科研工作吗?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你想进高校工作吗?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你有足够的能力吗?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智力:显然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03、警告博士不是.......1、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2、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3、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4、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5、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6、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7、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8、找工作更容易:搞笑!9、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10、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04、经验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好,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读博和读博的利弊!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2、其次,即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间的感受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3、平时上课、读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4、博士同学中已经是硕导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有人认为,读完博士,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读博的好处,权且说其一二: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一种收获。有一个同事,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3、读博可以积累许多资源。博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像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因为博士不象本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我的博士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猎尸者

做博士有前途么?博士毕业后留校的概率有多大?

笔者,跟你聊聊。因为做博士,个人背景,学校,专业,导师差异都极大,所以即使是不同博士的,也都具有极大的个案特色。而且,网上像张雪峰这样耍宝的人对博士胡说八道的表述,让人对读博值不值倍加困惑。我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经历,谈一谈读博的好处。第一,读博为你增加了选择性。你攻读博士,获得学位,既可以选择进高校,也可以选择进企业,做公务员也有优势。你进高校,可以很好的利用你的科研经验、申请基金项目,做横向课题等等,都能增加收入。进企业,你能有更高的起点。比如我以博士身份在职场求职,公司大部分都是CTO,CEO亲自面试。如果入职,以后也比别人的晋升机会大。做公务员就更不用说,直接正科级,部分地区甚至能给实职副处。你从本科做公务员熬个七八年,不一定能熬到这个位置。况且,未来晋升,仍然以你为先,所以综合看博士让你有了更多选择。第二,读博能为你带来高质量人脉。我本科毕业和我博士毕业相比,人脉关系有质的飞跃。博士阶段,我与很多专家有过合作,也认识了一些知名公司的技术领导。周围的同学进入中国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从事重要的管理研发工作。倒不是说能指望这些人脉帮什么忙,但是未来肯定能够依靠这些人脉创造更大的可能性。有些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通过人脉传递给你。在这个层次,玩法是和本科与硕士不一样的。第三,读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只要你认真的读下来这个博士,有真才实学,就业市场一定能给你开一个衣食无忧的薪水。地方高校近年来人才引进力度很大,博士入职,少则三四十万,多则百八十万,钱一次性打给你。住房,子女教育全部打包解决。薪水也远超当地工资的平均水平,况且有绩效,有补助。要知道,大学老师创收途径很多,很少有老师只靠工资。你要是只看老师的账面工资就认为大学老师收入低,那就太天真了。当然,读博是很难的,需要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即包括自己科研的压力,也包括圆润的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做为工科博士的我,看过太多,体会过太多博士的难,但我仍然能说一句,读博,是我人生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反于大通

经济学博士称要重视理工科教育,就业形势很严峻?填好志愿是关键

据悉,2020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就业率超过了90%,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了去年,达到了909万,去年因为疫情,有国家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的基层岗位,今年呢,就业形势会更严峻——对高考学子而言,选择好专业,尤其重要。最近“央行论文”火了,一则呢,因为论文建议“重视理工科教育”——《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毕业生收入前十的,没有一个是文科专业——当然有一个金融专业,可惜这个专业文理“通吃”。此论文一出,文理矛盾瞬间激化了——文科生真的没用了吗?美国作家乔治·安德斯在《你能做任何工作:“无用的”自由技艺的惊人力量》一书给出了一个数据,从2012年到2016年,美国新创造了101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只有5%是在计算机相关的领域,剩下90%的新工作都和“文科”有关系。文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我们也得承认——高考改革之后,理科确实要比文科吃香——理科的专业选择要比文科多得多。二则呢,因为写下这些内容的全都是文科博士——四个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和养老保障方面,却都强调要重视理工科教育,这是为什么呢。看样子文科博士们也希望表明一个态度:文理生应该协同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研究和实践都必不可少,但目前,中国缺少的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实践创新型人才。需要强调的是,家长们无需为了“重视理工科教育”而自乱阵脚,选择好适合自家孩子性格的专业,才能让他发挥所长——同时,大学期间,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夯实所学专业,多参与实践,多拓宽知识面,未来才能有竞争优势。高考在即,这几个专业还是不错的,供家长和学子们参考:一、文理科专业以及未来就业方向:1、文科生就业方向:按照新高考模式来看,文科生确实专业选择不多,只要在3+2选择上,偏向于了“政治、历史、地理”,专业选择率基本只能保持在百分之六七十。不过不多的文科专业,未来的工作还是蛮不错的——虽然可能总体上,挣得不多,但胜在比较稳定。首先汉语言文学,这类专业是前几年的热门专业,出来当老师,福利好,休息时间多,但现在嘛,“老师”这个职业,总处在风尖浪口之上,很多年轻人都不太能“受得住这份苦”了。好在国家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在加强,比如教师职称以后会按照教龄来评定,福利待遇不能比公务员低等等。其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这类专业可以出来做记者,当编辑,做文案策划,都还是蛮不错的,如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产品更新迭代加快,在海量的商品中,人们需要“推荐”服务,这也是为什么李佳琪和薇亚这么火的原因。接着是法学,提到法学,我首先想到律师——第一印象就是高端大气,但需要非常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胜任。当然律师考不上,也可以考公务员,进入公检法和政府机关,虽然挣得会少一些,但国家机关,胜在福利待遇好,又稳定。当然,还有很多文科专业可供选择,比如会计学,很多公司都离不开会计(现在已经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了)、英语专业,去外企,包括有些国企也需要英语过关,还有做导游都是不错的、国际经济贸易,从事国际市场销售的,比较注重实操能力、工商管理,目前管理咨询公司比较多,企业也需要这样的服务。2、理科生专业以及未来就业方向:1、计算机专业:IT行业非常吃香,以前我们总嘲笑IT行业找不到女朋友,现在呢?只要有钱了,还怕没有女朋友吗?14年的时候,有一个工科男“表白”失败——他本来打算送自行车给心仪女生,结果人家嫌弃不浪漫,于是他脑子里迸发了一个想法——把女生的照片“镶”在车轮上,车轮滚动,心仪女生的照片就循环播放,够浪漫了吧?计算机专业出来就业的范围非常广,比如软件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硬件开发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等等(我之前就像学学怎么做电脑动画,还蛮难的,学不会)。2、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是未来的主流了,这类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国家也提出了人工智能三步走的规划,就连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投入。从科研院到各大商业巨头,都对人工智能人才求贤若渴,学好了,未来走上人生巅峰根本就不是梦。这个专业出来后,可以做人工智能工程师、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科学家等等,年薪百万不再是奢求了。3、电气类专业:电气类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或许大家对这个专业很陌生,但相信都对“国家电网”很熟悉吧?经常被催交电费。“国家电网”在国内累计拥有专利超过九万项,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电网,并创造了全球特大电网最长安全运行纪录。一般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考入“国家电网”,而“国家电网”对人才的需求也很大,据了解,往年“国家电网”招聘中,70%——80%都是来自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理科的专业选择方向相比文科可要广阔很多了,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可以从事工程技师方面的工作、通信工程专业,从事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等。二、关于选择学校的建议:1、关注各大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给大家推荐这本《高校简介及录取分数线速查2021》,如果孩子和家长已经有心仪高校了,可以从这本书中查找该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便心中有底——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也就是50天左右,找准目标做好最后的冲刺。我建议家长提前做好选择学校的准备?犹记得我高考结束后,首先是班级聚会,老师学生一起狂欢;接着就是到各个同学家去做客,吃喝玩乐,看尽各家风景;最后再全国各大高校去看环境,吃食堂饭菜……最后成绩出来了,才开始慌乱地关心报考的事情,真的是手忙脚乱,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老师喜欢的学生,一般会受到指点的,基本上就是一通乱填。所以提前做好报考准备,真的非常有必要!!再给大家介绍《中国大学专业详解》这本书,书中介绍了2021年高考热点分析解读,13个本科专业大类分析比较,高考志愿填报重要问题解答,54个有前景专业分析推荐,297个大学本科专业详细解读……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书中了解到,出国留学有无发展前景,在大学应该培养什么能力等等。2、关注各大高校的“王牌”专业:给大家推荐《中国大学专业详解》和《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两本书,两本书各有优势,当然家长也可以只选择《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这一本书,搭配《高校简介及录取分数线速查2021》也足够用了。为什么要建议选择所选学校的“王牌”专业?有两点原因:一是学校在“王牌”专业投入的资源较多;二是,“王牌”专业的老师更加负责、热心。我选择的专业不是学校的王牌专业,相反还比较偏门的——贸易经济,连锁经营专业,而且还是在分校上课——主校的老师们特别讨厌来我们分校上课,一是早上来乘车麻烦,可能还堵车,二是,他们看不起我们这个专业,有老师直言我们出来就是去超市“铲冰”的。犹记得大四写毕业论文时,我们都需要去主校找老师修改论文,每次都只能组队去,否则论文导师根本不待见,甚至直言没空,不要来了。我的论文在答辩时,和一个女生题目重了,答辩导师是我们学院副院长,要求我们两人抽出一个人把论文改了。我不可能让一个女生重写论文,所以只好自己主动改论文,可气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接到我的电话时,直接怒骂我的答辩老师学院副院长脑子“有病”,让我直接这样交,我真的是进退两难,还好我们学院副院长“心疼”我,又看我主动承担修改论文,就亲自给我指导了,这才过了关。主校“王牌”专业的学生哪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我们去主校找指导老师改论文时,那些“王牌”专业的学生一个个都拽得不行,老师也是把他们的论文放在首位,都弄完了才会修改我们的。《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这本书,独创的解读模式,脉络清晰,图文并茂,非常注重实操性,帮助很多家长和孩子解决了报考难题。这本书包含了全新海量的数据,共703个本科专业,765个专科专业,1258说本科院校,1482所高职(专科)院校。除此之外,本书针对学校,呈现了地理位置示意图,重点推荐实力院校及其优势专业,包含了专业的就业前景、考研方向、专业特点等等,绝对是家长和学子们的好帮手——能有效解决填报志愿的主要问题三、做好清晰思路,选择优质学校:上述几本书,有一本是必选的——《录取分数线速查》,这本书收录了698所本科院校近三年不同批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还详细介绍了院校代码,学校简介,办学条件,开设专业,重点学科,收费标准,住宿费等各项我们所需要了解的信息。这本书的弱点就在于对各个专业没有清晰的对比,就业前景也不太详细,所以建议家长选择《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或者《中国大学专业详解》这两本书,两本可以单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都买下来,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挑选学校的时候,步骤要清晰:首先,选择想去的地点,根据地点选取学校(如果有心仪的学校,可以直接跳过);接着,挑选学校,每个志愿都备好两三所学校;然后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尤其注意王牌专业的录取线;最后考完后,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带着孩子去学校实地看一看。十二年寒窗,只为高考——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背若泰山

起底“注销校园贷”新骗术,工科在读博士三小时被骗取8.5万元!

近日,深圳一名工科在读博士在3小时内,竟被骗子引导在三个平台贷款并转账8.5万元。据该博士张某称,对方打电话过来自称是“蚂蚁金服”的工作人员,近期要帮学生群体关闭“花呗”“借呗”账户,否则会影响征信。为取得张某信任,骗子还报出了张某的身份证号和毕业院校等一系列身份信息。张某加了对方的QQ,收到对方PS的工牌工号,以及银监会的委托文件,并被拉入了一个“注销客服群”。随后,张某被告知要做后续的征信测试,并被要求借款,张某觉得蹊跷,骗子却说这只是查询征信,不是真正贷款。随后他被骗子要求转账,在骗子的不断忽悠下,张某总共转账8.5万元。张某报警时仍将信将疑,导师垫钱还上了网贷。(来源 南方plus客户端)【吴律师谈法】1.随着社会的发展,骗子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了,一不留神,就会陷入骗子的陷阱,高学历的博士也不例外,普通老百姓更要警惕起来,涉及到金钱交易的事情,一定要三思后行。2.此次事件中,骗子经过精心包装后,进行行骗,骗取他人钱财,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罪。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本案中,骗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客观上通过各种套路,让受害人上当受骗,受害人在骗子的套路下内心产生错误认识,将钱转给了骗子,骗子骗取了钱财,构成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在三万至十万以上,为诈骗数额巨大,骗子骗取了张某8.5万元,达到诈骗数额巨大的标准,可对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此次诈骗犯罪,骗子不止一个,而是团伙作案,因此这些骗子都构成共犯,将根据参与犯罪的程度、情结,所起的作用,犯罪性质等分别量刑处罚。4.再来分析一下此次事件中骗子的套路,近日银保监会官网的确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但是并没有据此让以前注册了校园贷的人注销账户,还要在官方的配合下才能注销,简直是无稽之谈。注册任何一个软件以及注销任何一个软件完全是大众的自由,都不可能出现强制注册或者强制注销的情况。但是骗子的高明之处就是巧妙的以国家政策作为指引,让受害人放松警惕,一步步陷入圈套。笔者前段时间也是多次遇到这种骚扰电话,要求笔者配合他们办理注销,说否则会影响征信等等。笔者直接来一句“我又没借钱,再说我的征信与你有什么关系?”直接挂断电话。试想一下,其实骗子的套路也有很多漏洞,但只要你没干坏事,你怕什么呢?你没借钱,或者你借了钱及时还完了,就肯定不会有问题。在自己不确定对方说的话语时,打电话直接咨询官方金融平台,寻求帮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下方留言探讨。 我是吴律师,欢迎大家关注我,普法维权之路,你我并肩同行。

妙米

考研党最害怕的六个专业,竞争激烈很难上岸,报考择业需谨慎

每年考研录取结果公布后,考生们就能对不同专业的热门程度一目了然,越热门的专业竞争越激烈,报录比就越高。报录比是指某个院校某一专业的报考人数与最终录取人数的对比,如果报录比为2:1,则表示每两个报考考生中会录取一人。但是今年最新出炉的六大热门专业中,一些专业的报录比甚至高到了50:1,今天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六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新闻与传播专业新传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和跨考生愿意选择的专业,这很大原因是由于新媒体、自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新传出身的学生拥有较为广阔的就业前景,不仅是在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文化管理、出版业有着科班出身的优势,同时只要是与“传播学”有关的任何工作都可以胜任。可以说新传专业是现在所有组织、企业宣传、运营与公关方面的刚需,近年来的报考热度已经远远超过工科类专业。今年竞争相当激烈的两个新传院校是上海大学和暨南大学。心理学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人追捧的专业,但是心理学本科学生很少有直接就业工作的,这个专业的价值就在于学深学精。一般想要未来从事心理学方面正规工作的考生几乎都要取得硕士和博士学历才可以,所以考研考博是心理学学生最好的出路。据今年考生透露,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今年竞争很激烈,报考难度相当大。学科教学各科的学科教学方向一直是师范考研生必然的选择,从本科开始师范专业就是报考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被各大院校培养出来。所以这些学生在考研的时候也面临着人数更多的激烈竞争,在学科教学方面,最难上岸的几个院校也均是著名的师范院校。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和学科数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金融学金融学与经济学一直是容易被大众混淆的两个专业,金融学的发展前景比经济学更广阔的。金融学的培养方向具有全球视野,掌握金融实务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理论功底。未来金融学人才可以选择在证券、银行、保险等机构部门从事收入不菲的工作,所以历年来是跨考的热门专业之一。金融学最难考的几个学校都集中在发达地区,例如上海财经金融专硕、厦门大学金融学和苏州大学金融专硕。法学类法学类似乎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社会刚需和极受欢迎的专业,法学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而分为非法学和法学两个方向。非法学是指本科不是学法学出身的本科生可以报考的法学专业,每年都充满了大量的非法学跨考生。今年报录比极高的四川大学非法学的法律专业竞争极大,考研失败成为炮灰的考生几多,但是依然有人为了上岸名校为之一搏。计算机计算机也属于越学越精深、越吃香的专业,想要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高级人才只能通过不断增加知识、升学深造实现。因为计算机领域常年来日新月异、发展极快的特点,每年的考研参考书目变动最大的可能就是计算机专业了。有很多考生在临考前三个月发现院校更改了参考书,这都是家常便饭,因此计算机考生的考试难度首先就要大于其他专业考生。其次由于计算机专业往往是在越发达的城市越好就业,而且非常看重名校出身和优质教育资源,所以历年来名校的计算机专业的竞争都可以用“血战”来形容。今年最难上岸的院校也毫无悬念地落在了浙大计算机科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头上。写在最后:历年来考研热门专业都是竞争相当惨烈的主战场,考生们也不要单看竞争激烈而对这些未来前景很好的专业望而却步。总之,报考学校和选择专业之前都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情况有一个实际的评估,最好的做法是量力而行、适当冒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考研#(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日话题:你还知道有哪些考研热门专业和热门院校?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希崎

什么样的博士生培养“七年不痒”

优质的工科博士生该如何培养?校企合作真的可以培养出想要的人才吗?和很多导师一样,在做校企合作项目之前,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兴伟也有种种顾虑,“企业会不会只是把博士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博士生所做最后是否难以形成论文?”“面对繁忙的生产,企业真的愿意倾注精力来培养学生吗?”7年前,王兴伟所在的东北大学与华晨宝马携手合作,签下东北大学—华晨宝马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以下简称宝马项目)。如今,7年非但“不痒”,双方反而越来越亲密无间。那么,他们长期深度合作的奥秘又是什么呢?与行业龙头合作“我是沈阳本地人,从前读的也是工程类硕士,一直想回来建设家乡。”回想起3年前,那个有百人参加的宝马项目宣讲会上,HR、学长们纷纷登台讲述的场面,东北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生陶略至今记忆犹新。双导师制、国际交流的机会、相对丰厚的补助、不需要按时到实验室“打卡”、从生产实践中寻找创新点……这样的博士生培养堪称“与众不同”,而陶略也同样好奇“与众不同”的原因。这还得从校企双方的需求谈起。汽车故障诊断如何做到时间短、准确率高,车载网络如何保证快速、便捷,甚至如何优化库存才能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要满足众多高精尖的需求,不在顶尖车企实践很难做到。“校企合作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尽量选择行业龙头企业或高端企业。它所提出的技术难题通常具有较高水平,如此才能保证博士生论文选题的先进性。”王兴伟说。作为国际一流车企,华晨宝马也对高端人才求贤若渴,但同时也发现“刚从校门走向社会的博士毕业生,还存在种种不足。他们过于强调学术性,但实用性、创新性不足;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演讲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等软技能相对较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南区总监陈卫华说。如何较为顺畅地培养高校、企业所需的人才,借鉴宝马在德国的联培经验,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了宝马项目。从敲定合作之日起,就不再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一切都变得更为正式。校企双方为此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向人才培养要质量。从一开始的生源选择上,可见一斑。第一步先由企业向高校提出课题需求,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进行双向选择,最终敲定合作课题、导师,再向学生发布。“不仅仅是面向东北大学的学生,还通过华晨宝马的官网向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发出通知。学生如果感兴趣,就可以将自己的简历投来。”王兴伟告诉《科学报》。第二步,再由校企双方组成考核委员会,对投来简历的学生进行考核,并确定具体项目的初步人选。最后一步,初步人选要参加东北大学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只有最后的合格者才能真正进入具体项目中。陶略就是在“过五关斩六将”的选拔过程中脱颖而出的。而等待他的,是接下来4年的精彩岁月。精心设计导师制一周有三四天,陶略都会待在公司。宝马项目采取双导师制。高校导师作为主导师负责学术,企业导师由公司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级经理(及以上职务人员)担任,负责博士生的课题研究指导,另指派一名直属经理负责工艺与技术的指导,从而保证博士生的研究既有学术高度,又确实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前3年,博士生大多在公司推进项目;后1年,他们带着已提炼出来的问题,在高校从事科研。“灵活”是陶略的感触之一。“企业导师不会强制要求博士生每天几点到几点到办公室报到。和同事开会、下车间考察或增加个人在社交上的往来,只要有需求,你就可以自己前来或离开。”但平时,博士生向企业导师的定期汇报却是“雷打不动”的。陈卫华带了两名博士生,在这点上他的要求很严格。同样的,每学期会议,他也必定亲自参加,与校内导师一起沟通项目的内容和进展。“我们会安排博士生去德国或国内相关部门出差,去一些零部件供应商调研,让他们多一些实践机会。还会安排博士生跨部门轮岗,从冲压工艺到装配过程、从生产管理到质量控制、从产品研发到制造环节,让博士生对所有汽车生产工艺都有全面的了解。”陈卫华说。甚至在部门定期的管理会议上,也能看见博士生的身影。在陈卫华看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让他们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自我调整,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关键性的改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是我国博士生的一大通病。”陈卫华告诉《科学报》,在学校,导师告诉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而来到企业,需要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有时学生看到的创新点可能只是企业的一个痛点,但并不是行业的普遍问题,很难判别。而这就需要企业导师从中点拨。”总部访学去德国总部访学,几乎是项目中博士生最兴奋的时刻。这是宝马联培项目中的一项固定“节目”,每年有联培项目的分部都会选派优秀的博士生赴德国总部学习和交流。在这里,博士生可以根据需求,申请到项目所在的工厂进行调研。陶略的项目主要在沈阳工厂,但他依然申请去慕尼黑工厂参观和学习。他所研究的课题是生产和物流流程优化,“到了德国工厂才发现,中德在生产速度、物料配送等流程上存在一定差异。而‘纸上谈兵’,设定理想模型往往比较简单,加入现实因素就会复杂得多”。这一发现,也可能为他日后的研究提供创新点。每名博士生都会把自己的研究公布在展板上,向世界各国的博士生介绍自己的研究亮点和进展。在开放日当天,公司高管、工程师乃至行政人员都会针对感兴趣的研究,与博士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这相当于是对工科生成果的一种认可。回到沈阳,这种交流方式仍然被我们保留下来。”陶略说。在德交流的主要是德国学生、学生,开放日当晚还有一个德式聚餐。猪肘、啤酒,觥筹交错间,是放下包袱的深入交流。2016年,德国总理默克尔专程到沈阳华晨宝马参观,还特意听取了宝马项目的进展。宝马项目培养的第一个博士朱玉芳,毕业后就留在华晨宝马。2020年受情影响,赴德访学暂停,但国内相关出差、调研却没有中断。未来还将继续……“通过项目,我们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培养出具有现代工程意识,同时还能解决现代企业发展难题的学生。”这是王兴伟对项目的“自评”。“合作共赢”也是陈卫华的感受。“我们有了平台和机会可以了解青年才俊的想法,同时校企合作也提供了与顶级教授、学者甚至院士交流的渠道,对我们而言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科学报》(2021-02-23第6版动态)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德不可至

我的考博随想与心得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战,终于在2020年9月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博士学校,回首这一路艰辛,内心感情复杂,思绪万千,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并不光是高兴,更多的是考博辛路上的酸甜苦辣。今天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回顾这段艰辛之路,以供自己反思和想走这条路的同志参考——考博,不为名,不为利,就算想为名,为利,现在的社会也不会眷顾这个。只为一个普通读书人的尊严,只为心中的那个梦想,我是一个为梦而活的人。我的读博梦想是从我读研究生一年级时就已经在我心中萌生。那时,我第一次碰到了我的同门师兄——一位理工科博士生,那时我带着敬佩和羡慕的眼光,交谈中他的谈吐清新自然,谈学习、谈生活、谈人生,短短几次例会的时间,我暗下决心,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呢,我不傻,我一定会做到。在与家里人的通话中,我有意谈了一下我的想法,但是我家实在是无法承受我再读博的事实,因为那时我家已经因为我的花费而家徒四壁,欠下外债,这我也是知道的,也许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不,我不能放弃,接下来的日子我的生活轨迹改变了,白天学习看文献做助教、助管,晚上做家教、跑腿等等成为我生活的常态,我不曾关注同学舍友的眼光,我知道我的梦想需要我自己去争取。就这样,两年过去了,我也发表了四篇论文,这个条件如果放在以前我可能回去一个985高校读博士,但是你知道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会得到哪些内部消息,即使每天发邮件找博导,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知怎么,家里人知道了我的想法后,当即百分百赞同:“我和你妈妈都是农村出身,没有读过多少书,一辈子在农村很苦,就希望你尽量读书,爸妈就是砸锅卖铁都供你”,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在复习的那些日子,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背单词的计划。我采用的方法是“7遍法”:即每个单词至少背7遍,1天背200单词,2个小时之后复习这200单词,第2天复习第3遍,第5天复习第4遍,第10天复习第5遍,第15天复习第6遍,一个月之后复习第7遍,3个月之后我计划单词要突破10000左右(单词9000是瓶颈,记忆超过9000之后比较难背,背多少忘多少,我立志要突破9000瓶颈,条件是我在研一已经通过了英语6级,单词原先就有6000左右,所以还是能做到的。这点也成为我日后考博的小插曲)感动地的瞬间太多太多……一路走来,感谢我的恩师,我敬爱的恩师,如果没有您的栽培,没有您对我生活学习上的照顾,我或许现在什么都不是,谢谢您为我写的推荐信,平时微信聊天时,鼓励我的话,我还记的在硕士期间您的谆谆教诲,做事先做人。如果没有您的先见之明,让我多发论文,也没有我的今天,再次向您表示敬意。感谢我的师姐,谢谢你在硕士阶段对我论文上的指导,不然我也不会那么快进入课题。感谢家人,谢谢你们平时给我的鼓励和祝福,祝你们工作顺利,最后感谢上帝,感谢你最后对我的不离不弃,感谢……#英语#

央行工作论文建议重视理工科教育 作者均为经济学博士

央行工作论文建议重视理工科教育,作者均为经济学博士“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刊登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引发热议。这篇论文在最后谈到,当前,我国即将由人口转型的第 III 阶段过渡到第 IV 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人口膨胀,转变为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渐行渐近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对此,文章列出的“应对之策”之一,是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文章具体谈到,未来我国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首先环境宽松。要抓主要矛盾,把握好创新与监管的平衡。其次建立基本的社保体系。创新要冒风险,如果人们知道即便失败,也有饭吃、有房住、有病看,就会敢冒险、敢创新。第三控制房价。创新创业靠的是年轻人,但其多半没钱。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他们都逼走了,何谈创新。第四重视教育。要重视母亲和少儿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提升教育覆盖面、教育公平性;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和科技进步周期长、见效慢、不可控(熊彼特也认为创新性破坏难找规律),因此我国当前还是要以人、财、物的储蓄为本,教育和科技为辅。澎湃新闻注意到,这篇论文的4名作者分别是:陈浩,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和经济调查。徐瑞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唐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养老保障改革。高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文章注释道,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文责自负。另据央行研究局网站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刊登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经济、金融和有关改革发展议题,多为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开展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及时刊登这些文章,有助于促进与经济金融学界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社会力量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