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2019阅读报告出炉惊魂夜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2019阅读报告出炉

在昨晚举行的“上图之夜——阅读点亮城市”特别直播中,2019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透露:去年,共有73.94万读者在沪上公共图书馆借过书刊,年人均外借量23册,一半以上的读者年外借量超过10册。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网点数达到372个,全年全市书刊流通量稳定在6272万余册次,读者来源覆盖全球199个国家或地区,体现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2019年,借阅量最大的一位读者借过1703册。“一卡通”通借通还书刊图书外借量浦东新区拔得头筹,嘉定区紧随其后。2019年度跑馆达人,到过馆点数为149个。统计显示,沪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为青年和少儿,40岁以下读者占比达80%。其中,少儿读者中,小学学龄段的外借量远大于初高中学龄段。成人读者中,青年读者的外借量普遍高于中老年读者。文学、历史地理旅游、医药卫生类图书受到了各年龄层读者的普遍欢迎。青年人阅读经济、语言文字、生物科学和工业技术类图书的比例远高于中老年读者,老年人阅读红色经典读物、人物传记图书的比例高于中青年读者。少儿读者中,初高中生阅读哲社、政治等分类图书的比例较高;小学生在不同学科上涉猎更广,在军事、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图书借阅量相对较多;学龄前儿童阅读交通运输类图书比例较高。上海图书馆利用微信服务号2015年在国内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微阅读”频道。2019年,“微阅读”的总阅读次数为36万人次,成为大众类数字阅读的主力军,带动数字阅读平台服务的移动化转型和众多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推广和使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非同寻常,上海图书馆在昨晚首次创新采用云直播,开启第三届“上图之夜”,与读者朋友们在“云端”相见。云逛抗疫寄语手稿展、文创展示、馆藏古籍善本手稿推荐、拓片表演、云逛创新空间、东馆分享与畅想……三个小时的直播将上海图书馆的“宝藏”一网打尽,满足了不少读者的阅读体验。(李婷)(来源:文汇报)

辨惑

市图书馆发布2020公共阅读报告

【襄阳政府网消息】1月25日,市图书馆发布了2020公共阅读报告。去年读者阅读量超0.45亿页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持证读者达9.23万人,持证率达5.3%,各类文献馆藏量210.12万册,持证读者人均拥有藏书量19.52册。有外借记录读者2.30万人,从图书馆借阅各类文献17.57万册件,人均阅读量7.65册。图书馆(东津总馆主阵地)流通人次23万。2020年读者阅读量超过0.45亿页。青年读者占74.39%在2020年参与借阅读者中男性0.82万人,借阅册数为6.36万册。女性1.45万人,借阅册数为11.22万册。青年(19岁—44岁)占据总借阅人数的74.39%,儿童(0岁—12岁)人均阅读8.1册是人均阅读量最大的群体。50%的借阅量来自周末阅读量最大的月份8月借阅量最多时间段周日借阅高峰期下午4点至5点文学书籍位居借阅排行榜首33.85%的馆藏贡献了52.97%的外借量,其中女性借阅文学类书籍6.25万册,男性借阅文学类书籍3.06万册。此外,社科类书籍中,K类历史、地理,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以及H类语言、文字的书最受欢迎;自科类书籍中,T类工业技术,Q类生物科学,P类天文学、地球科学的书借阅量偏多。读者若需要办理借书证、退证业务,处理丢失图书等服务,请前往(东津新区五一路)总服务台办理。东津新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读者在以上分馆借阅过程中遇到问题,请拨打东津新馆服务电话:0710-2308088 2308099。【来源:襄阳市】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麻冕

2018年公共图书馆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数字化建设大势所趋「组图」

数字化建设大势所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纸制印刷、手抄资源已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传统公共图书馆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后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中的分布式数字媒体手段整合文本、视频、图像等信息资源向读者传递,让更多的读者学会使用多样化的资源手段完成资源获取。同时,还能够将诸多传统资源信息包括图书、期刊、地图、手稿、影像等资源数字化,为海量资源谋求更多的资源存储方式和资源传输策略。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不只是对读者服务方式有所影响,对馆藏建设、图书馆业务工作、图书馆评价体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经历一场变革,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已由人与人、人与书的接触向人与计算机、人与网络的接触转变,传统的业务工作模式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能够有上述影响力,在于其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存储、资源共享和服务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云计算和云存储以及物联网的优势之上,具有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服务内容智能化的特征。目前,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大多都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止时间不尽相同,但都在积极推动。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建设中东部地区位列第一,占比达到42.33%,其次是西部的33.86%,中部地区最少,占比仅为23.81%。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也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正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11-2016年,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首次突破2000TB,预计到2018年,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将达到2610TB。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相呼应的是,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布总量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11年,发布量为504TB,2016年达到1873TB。预计2018年,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布总量为2447TB。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既能够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扩大读者范围,又能够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利用物理空间。数据存储空间云端化对于今后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来说,未来主要有以下三大趋势:一是存储空间的云端化。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进展,资源数据量越来越大,存储空间将成为影响数字图书馆应用的主要因素。更加成熟的数据压缩技术及类似的数据加工技术等将使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随着数据云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数量云端化也是未来一个趋势。二是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针对的是中文数据的处理,因此立足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不受国外控制的关键,但是我们必须正视欧美等国家是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发起者,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所形成的一些技术十分成熟,同样也是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所不可回避的,引进这些技术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三是版权要求更加严格。随着知识产权意识觉醒,版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版权问题解决不好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老同学

2018年公共图书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 县市级图书馆占比超八成「组图」

县市级公共图书馆领先按隶属关系划分,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分为中央级,省、区、直辖市级,地市级以及县市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66个,比2016年增加13个。其中,县市级公共图书馆最多,达2753个,占比87%;地市级其次,图书馆数量为373个;中央级最少,只有1个。从各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来看,县市级公共图书馆的总藏量远远高于其他,达到47087万册件;地市级图书馆其次,总藏量达25649万册件;省、区、直辖市级图书馆总藏量也在20000万册件以上。从各级公共图书馆设施来看,在阅览室坐席数方面,县市级公共图书馆拥有的坐席数最多,达到69.9万个,其次是地市级图书馆和省、区、直辖市级图书馆,坐席数分别为28.3万个和7.7万个,而中央级图书馆坐席数相对较少,只有0.5万个。从各级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来看,在有效借书证发放数量方面,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发放数量最多,达到了3087万个,其次是地市级图书馆,为2425万个,而中央级图书馆有效借书证发放较少,仅为417万个。在总流通次数方面,县市级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最高,达到了42448万人次,其次是地市级图书馆,为22982万人次,中央级图书馆总流通人次最少,只有584万人次。在书刊文献外借次数方面,县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外借次数依旧最高,达到了32371万册次,其次是地市级图书馆和省、区、直辖市级图书馆,外借册次分别为17554万册次和5098万册次,而中央级图书馆外借册次也最低,仅为68万册次。地区分布方面,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最多,达到204个;其次是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数量为173个;河南省、山东省、云南省分列第三至第五,图书馆数量均超过150个。从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来看,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的总藏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达到了8708万册件;江苏省图书馆总藏量也超过8500万册件,仅次于广东省;上海市排在第三,总藏量达到了7773万册。从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来看,江苏省、浙江省处于领先,有效借书证数均超过1000万个,分别达1301万个、1041万个;广东省有效借书证书也较多,达到680万个,其余省份均不足400万个。在总流通次数方面,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以10847万人次的总流通人次排在全国首位;广东省紧随其后,总流通人次达到9147万人次;江苏省排在第三,总流通人次为7975万人次;其余省份均在4000万人次以下,可见前三省份与其他省份拉开了明显距离。数量、总藏量、总流通人次将提升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也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根据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应用更加普及,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加强,政策法律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可以预见,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量和总藏量将逐年提高,预计到2022年,中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将增加到3245个,而总藏量将达到121240万册。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知识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同样将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2年总流通人次将达到101091万人次。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鲁迅

省公共图书馆年度阅读报告出炉 有项指标台州竟拿了第一

2018-04-23 16:4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竺蓓蓓 记者 严粒粒2015-2017年持证读者与常住人口数量对比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当天,省公共图书馆2017年度阅读报告出炉。报告以2017年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的外借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抽取、处理和分析,客观反映了2017年全省读者的借阅情况,也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展现了浙江省公众的阅读情况。借出图书逾115.1亿页 阅读“厚度”达920.8公里目前全省持证读者1711.2万人,比上年增加7.9%。全省公共图书馆新增各类文献793.5万册(件),藏量达7186.6万册(件)。在外借文献中,图书总借阅量达5200万册,占96.1%。借出图书总价22.7亿元,相当于2017年博库书城全国总销售额的1.14倍。借出图书累计页数超过115.1亿页,按每100页厚度折合0.8厘米计算,阅读“厚度”达920.8公里,比去年延长21.6公里。在借阅人群,50.57%的人平均每月借阅1册及以下,18.11%的人平均每月借阅1~2册,9.46%的人平均每月借阅2~3册,21.86%的人借阅3册以上图书。男女热门图书借阅分布女性爱看书 青年是主力阅读人群以青年读者为主,占比超过8成,达86.83%。男女比例4:6,女性比男性多35.8万人。与2016年相比,男女阅读人数总量差距进一步拉大(2016年女性比男性多24.7万人)。从不同年龄段看,性别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少年儿童、中老年及老年读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人群的男女比基本持平。男女比例最为悬殊的是长寿老人群体,女性读者是男性的3倍。人均借阅量 台甬嘉前三从读者籍贯分布看,覆盖全国30个省市,南至海南省三亚市,北至黑龙江大兴安岭。外省读者借阅量约占20%,其中安徽籍最多,有3.9万人,其次是河南籍2.8万、湖北籍2.4万。省内读者中,杭州地区借书人数最多,达49.5万人,其次是温州地区35.4万人、嘉兴地区17.6万人。从借阅量看,杭州地区借阅量最大,为1394.5万册次;其次是温州地区1131.9万册次、台州地区811.0万册次。人均借阅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台州地区(41.1册次)、宁波地区(37.7册次)、嘉兴地区(36.2册次)。少年儿童和老年群体兴趣相反少年儿童和老年群体呈现出截然相反的阅读兴趣,少年儿童借阅率最低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农业和工业技术是老年读者借阅率最高的。少年儿童借阅率最高的文教、语言)、天文、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类图书是老年读者借阅率最低的。科幻类图书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其次是中年读者。中华诗词类图书借阅率最高的是少年儿童读者,中老年读者对此类图书兴趣最低。计算机类图书的主力借阅群体是青年读者,老年读者排名第二。养生类图书借阅率最高的是老年读者,借阅率最低的是处于学业、事业上升期的青年读者。近六年诺贝尔奖得主相关借阅情况诺奖获得者鲍勃·迪伦鲜有问津最受欢迎的国内作者榜,清一色为儿童文学作家,与去年相比,新入围的两位也是儿童作家。国外作家入榜也有7位是儿童文学作家,新入围的四位作家中有三位是儿童文学作家;在最受欢迎出版社中,也有6家以出版少儿出版物为主。由于少儿出版物阅读周期短,流通快,因此排名靠前。名人新闻效应可引发阅读热潮。2017年1月4日“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与其相关图书借阅总量为1373册次。2017年4月5日,武侠界再别大师,人间再无项少龙,《寻秦记》作者黄易去世,与其相关图书借阅总量9960册次。但也有例外。在近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相关借阅情况中,2012年诺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的借阅量远远高出其他作家,2016年的鲍勃·迪伦获非传统意义上作家的身份,相关书籍屈指可数,所以借阅量最少。

焦循

2019年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近5亿元 广州去年增55个公共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广州图书馆发布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年度报告2019》。根据该报告,2015年以来,除新馆舍建设费用之外,广州市全市投入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总额近21亿元。2019年经费总额近5亿元,其中约1.2亿元用于购置文献图书。2019年全市在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包括文献信息资源购置等方面达历年之最。人均读者到馆人次为1.92次2019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合计为2940.84万人次,人均读者到馆人次合计为1.92次,提前一年实现《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的2020年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访问图书馆次数达到1.8次”的目标。黄埔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数多2019年黄埔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到馆人次最多,达321.99万人次,首次超过300万人次;注册读者量达23.26万人,首次超过20万人;注册读者率达20.21%。白云区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达243.34万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仅次于黄埔区。公共图书馆覆盖率 提高7.3个百分点2019年是《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全面实施后的第4年。市委市政府持续投入推进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全市174个街镇中,有153个镇街拥有实现通借通还且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全市的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为87.93%,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共有实现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433个,其中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有246个,包括市级图书馆2个,区级图书馆11个(馆舍18座),镇街级分馆188个,社区级分馆38个,相比2018年的191个增加了55个,同比增长28.8%;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服务点、自助图书馆53个;面向特定群体开放的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134个。社会力量建设“图书馆之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与社会力量共建共享、融合发展,采取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等方式,积极与书店、企业园区、咖啡店、公园、房地产商、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合建分馆。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且实现通借通还分馆达97个。2019年3月,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的建设标准、建设流程、保障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指引。根据《指引》,能够提供5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场地,并能提供较完备设施设备、充足人员配备的社会力量如企业、教育机构和文化产业园区等,可申请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指引》并明确,图书馆可以含有社会力量名称的“×××图书馆××分馆”形式统一命名,尊重和支持社会力量借助分馆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合理诉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一年借书达912本世界读书日前夕,广州图书馆通过读者自荐、图书馆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在全市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共评选出10名“好读者”,其中来自广州花都的获奖者江丽华坚持每天阅读纸质书,平时借助微博、豆瓣等平台参与共读打卡及阅读书单推荐,一年借书达912本。自4月23日起,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借阅册次由原来的20册提升到30册,即每个读者证最多可一次性借走30册,此前2019年2月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借阅册次从15册提升至20册。此外,为减轻疫情对市民归还图书的影响,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在1月23日后的到期图书将无须支付逾期费,如不能及时还书,可通过绑定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自助办理续借,至6月30日前可以多次续借,以免除逾期费。少儿图书借阅量超2000万册次文献借阅量和办证量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外借文献量达到2.13册次,首次突破2册次;同时,全市少儿图书的借阅量超过2000万册次,占全部文献借阅量的6成以上。【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伯克利

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报告发布:连续多月出现“红色经典”借阅高潮

4月2日上午10时,“沐浴书香 茁壮成长——2020年‘4.2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会上发布了《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报告》、“广州市少儿阅读之星”等评选结果,以及不“疫”样的寒假生活——“我的防疫日记”征集活动结果。现场的广大小读者一同拉开了“广州读书月”的序幕。(孙珺/摄)2019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报告发布显示:新增少儿办证量19.86万人 ,其中,有效少儿读者量为128.20万人 ,少儿读者占全市注册读者量的35.23%。区级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整体表现亮丽因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区级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服务整体表现亮丽,少儿书外借同比增加了24.05%。广州市公共图书馆2019年度共新增少儿图书156.41万册,同比强劲增长31.64%。2019年全市少儿书外借平均每个少儿读者外借8.41册(件)。其中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平均每次外借12.52册(件)。其中区级馆新增少儿文献增长高达97.41%。其中,增城区、从化区在少儿外借表现最为突出,增幅分别达到72.57%和52.02%。 大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的借阅量呈现非常明显的波峰与波谷,单数月波峰,双数月波谷。峰值月为7月,也是孩子们刚刚放暑假的时候。在新增读者方面,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2019年新办证的未成年人读者最多的为7-8岁的孩子,其次是9-11岁,小学生依然是新办证的主力军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小学生活跃读者所占比例下降明显(2018年占比74%,2019年占比65%) 中学生和学龄前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中学生活跃读者从2018年占比从10%上升到16%。学龄前活跃读者有轻微上升,占比从16%上升到19%,与新办证增加的趋势相同。可喜变化:2019年男女读者比例基本是1:1小学生是未成年人阅读群体主体,集中于7-12岁,11岁和9岁居首(两者数量相当接近),学龄前又呈逐年上升态势,14岁-15岁的活跃读者较2018年有所上升,初中生到馆者增多。有意思的是:与2018年女孩子读者略多的情况不同,2019年男女比例基本是1:1。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连续多月出现了“红色经典”借阅高潮数据显示:文学类借阅量最大,艺术类占第二位,自然科学类位居第三 。少儿读者最喜爱阅读的中国作家作品以儿童文学作家为主,分别是:杨红樱、伍美珍、雷欧幻像、沈石溪、曹文轩、郑渊洁、唐家三少、北猫、杨鹏和八路。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于2019年推动“传承红色基因 阅读经典华章”项目,图书品种丰富,介绍详尽,知识面广,连续多月出现了“红色经典”的借阅高潮,专题书架图书几近借阅一空。500种5000多册荐书外借次数达12918次,利用率达258%。 《红岩》《共和国领袖》丛书系列等纷纷成为场馆的借阅宠儿,《红岩》也首次冲入文学借阅排行榜前十之列。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仅得2个复本,也被借阅8次。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孙珺 通讯员 广少图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孙珺 通讯员 广少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孙珺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戴雨静

淡而无为

“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成为新时代下服务体系发展的新方向

12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承办,杭州市图书馆协办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馆长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22家省级公共图书馆、11家副省级公共图书馆、部分特邀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图书馆馆长以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论坛。专家学者及各地馆长各持己见,围绕“主题分馆建设与特殊文献互换合作”主题,探讨新时代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治理体系迈向现代化。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打造一流城市学智库“智库是生产和销售智慧型或思想型产品的服务组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要健康、可持续发展,智库必不可少,智库作用无可替代。”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王国平,在主旨论坛上发表《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打造一流城市学智库》主旨报告他说,新时代下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智库发展不能简单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和领导个人的行政权威,而应依靠智库自身来服务社会发展;智库应坚持问题导向,在擅长的研究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将专业化与职业化相结合;智库研究要具备超前性、系统性、专业性、示范性、操作性、时效性六大特征;智库要形成模块化研究和矩阵式管理模式,加强政策建议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智。”王国平介绍,智库要坚持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同时智库要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建立完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包括基金会、企业、个人的捐助机制。最后智库要主动出击,在积极抢占市场的同时作好谋篇布局。“图书馆作为新型智库开展集成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智库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主题图书馆对智库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王国平认为,要通过着力构建服务智库建设的复合型资源库、研究型图书馆和专业人才队伍,更好地为新型智库建设服务。主题图书馆要走进生活让更多市民享受便利“主题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时代的产物,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升到高品质的文化需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图书馆界资深专家、南开大学柯平教授在《主题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与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从解决普遍均等服务的普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基础、综合)到解决专门服务的公共主题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的价值功能在不断彰显。20日下午,杭州图书馆城市学分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7家单位进行了案例交流分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刘兹恒教授在分享会后总结到“案例中的各主题分馆建设目的明确,主题选择多样化,文献来源不仅是图书纸本资料,还有丰富的数据库内容,围绕主题展开的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充分表明,主题分馆的建设在主题选择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还解读了特色图书馆和主题分馆之间的关系,“特色图书馆是主题分馆的一种,它是不可复制的。但是主题分馆不一定是特色图书馆,相反它的主题可以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形式、面貌呈现的”。上海图书馆信息处理中心副主任、图书馆杂志社副社长金晓明研究员认为,公共图书馆在大力推进主题分馆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媒介资源,多宣传多推广,不断增加受众群体。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读者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图书馆界的奋斗目标,主题图书馆建设是破解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不充分的重要措施。会上发布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馆长论坛杭州共识》,希望借此建立特殊文献资源馆际互换的长效机制,促进馆际合作交流和地域文化交流,推动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源:文汇报

对生

“冠军之星”1年借阅767本书!《2020年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报告》发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 通讯员 黄韵筝 穗文广旅宣图/主办方提供小读者在图书馆阅读4月2日,“沐浴书香 茁壮成长”——2021年“4.2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未成年人阅读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举办1个月,全市公共图书馆精心策划100多场阅读推广活动。活动上发布的《2020年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广州公共图书馆少儿书籍外借总册次占比近六成;少儿读者仍然是最热爱借阅纸质文献的群体。少儿读者最爱借阅文学类图书“受疫情影响,2020年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出现近五年来的首次下降,尤以上半年为甚,而下半年逐步恢复上扬。”广东省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吴翠红介绍,广州少儿读者仍然是最热爱借阅纸质文献的群体。吴翠红介绍《2020年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广州全市少儿读者占全市读者的31.83%;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外借纸质文献2436.38万册次,其中少儿书外借总册次占比58.77%;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外借文献占全市少儿文献外借量的42.59%。7岁的陈学乔(左)分享阅读心得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借阅的书籍中,文学类图书借阅量居首,科普、艺术类图书次之。其中,《笑猫日记·转动时光的伞》《狼王梦》《红岩》连续两年位居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十;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进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十,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阅读比重加大。此外,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大幅提升,总浏览量和下载量比2019年增长155.8%。“冠军之星”1年借阅767本书为吸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提升未成年人阅读素养,广州市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173名2020年“广州市少儿阅读之星”以及6名少儿阅读“专项之星”。其中,来自花都区图书馆的陈学乔在去年借阅767本图书,获得“冠军之星”称号;来自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颜京济、林朗风分获“科普之星”、“汽图之星”称号;来自广州图书馆的池昊轩、天河区图书馆的李之乔、海珠区图书馆的李佳宁,分别将“绘本之星”、“文学之星”、“校园之星”收入囊中。仪式上还相继揭晓“最美亲子阅读家庭”、“最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馆员”、“最佳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伙伴”、“最美未成年人服务志愿者”、“最美未成年人阅读空间”和“最美校园阅读空间”获奖名单。“读书让人快乐,读书让人成长。我喜欢读书,喜欢读好书。读书是一种收获,在书页翻动之间,我学会感恩、思考和坚强。”今年7岁的陈学乔分享阅读心得,“随着读书的增多,我不再满足于一般的图画书。慢慢的,纯文字图书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加之学校有传统名著学习的要求,让我阅读不少世界名著,并开始学会思考,体谅父母、师长,认识社会。”来源:金羊网

走进公共图书馆,让个人趣味静静生长

广州图书馆。图/搜狐公共图书馆不仅能丈量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检测着一座城市精神的厚度。不过我们在乎的不是它的光鲜幕墙、新奇造型和宏大规模,而是那些真正让人贴心又与人方便的设施和服务。文/ Junitaille钱锺书说,借书是恋爱的开始。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是维系情感的一个绝佳去处,而象征着共享和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则是一个丈量社会文明、检测精神厚度的最合适的公共空间。如今城市里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也让都市人与城市在文化精神层面产生更为深刻的化学效应。钱钟书的话,也许换一种说法也完全合适:走进公共图书馆,是了解和浸入一座城市的开始。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图/新浪社会的文明尺度与城市的精神厚度————————————————按照历史研究者吴钩的说法,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源于宋朝。“宋朝的图书馆数目并非少数,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极广的图书馆网络,既有国立的藏书机构,也有地方性的公立藏书楼,还有由寺观、书院建造的图书馆,以及一部分供借阅的私人藏书楼。”最接近近代公共图书馆雏形的是1909年成立的京师图书馆,它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先河。而业界普遍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公共图书馆雏形的图书馆,并不是知名度更高的、1848年成立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而是1833年在新罕布什尔成立的彼得波罗夫小镇图书馆。历经近200年的时光,公共图书馆走过的是一段自我完善的发展路。现在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图/搜狐拜伦、华兹华斯、柯南·道尔……如今,你去大英博物馆慕名寻找这些作家的手稿,可能要让你失望了。不过别心急,离大英博物馆不远的大英图书馆里,你不但可以见到这些手稿,还能意外收获狄更斯当年写《大卫·科波菲尔》的早期版本,以及被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修订本第一章里划去的那个偏男性化的笔名:柯勒·贝尔。以大英图书馆为代表,现代的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渐成为城市里人气最旺的公共空间。公共图书馆不仅能丈量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检测着一座城市精神的厚度。大英图书馆。图/视觉中国城市里的“第三空间”,都市人的“第二起居室”—————————————————————城市被图书馆改造,而城市人的都市生活也正在被公共图书馆重塑。不夸张地说,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都市人的“第二起居室”和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博格曾在他的《绝好的地方》中为“社会第三空间”下过一个定义:“不受功利限制的空间,在那里,个人的喜好、趣味与追求会像植物一样静静生长。”公共图书馆如今已成为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在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靖看来,如果家庭是城市生活的第一空间、工作是第二空间的话,那么咖啡厅、书店、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必然是城市里的“第三空间”。“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是第三空间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张靖说。“一个城市有55座公共图书馆,这才是一座城市最赤裸裸的炫耀。”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图/谷德设计网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人口约为170万,是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几十分之一,但城市虽小,蕴含的能量却巨大:据统计,奥克兰全市一共有55个公共图书馆,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大中小学里的图书馆。想象一下漫步在奥克兰的街头,每隔十分钟几乎就能见到一座和上个路口风格截然不同的图书馆,还免费对公众开放,这是何等的幸事,简直比回家、上班还方便。在许多类似奥克兰的欧美城市,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街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相比起城市生活功能上的“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能给城市人提供的恰恰是一个“第二起居室”。“第二起居室”的概念由荷兰鹿特丹图书馆馆长舒茨提出,这位在图书馆里工作了一辈子的荷兰人表示,一座公共图书馆可以起到“丈量城市文明尺度”的作用。“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的任务是保障自由畅通,毫无保留地向全体市民提供已出版的各类文字、图像以及音频信息,为他们创造娱乐性阅读、自学进修以及信息研究等的良好环境。社会越向前发展,公共图书馆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重要。”舒茨说。奥克兰北部,一家被农场包围的小型历史图书馆。图/视觉中国多提供公共服务,少营销吸引眼球————————————————在期待和瞩目中,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成了图书馆界的“网红”:球形报告厅是“天眼”,球体内布置的LED灯用内光外透、全彩变化来显示动态和静态图形。进入这个球体,就来到了环绕立体声和数字放映功能的报告厅,此外,在中厅里的“书山”有波浪状自下而上铺开的34级白色阶梯,占据了29.6米高的四壁,立面上有无数彩印的书籍意象。这让不少市民觉得,一座图书馆让城市灵动了起来,并在一座图书馆里见证了“国家速度”。不过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一座称职、贴心的公共图书馆,更应该在提供“城市温度”方面下功夫。比如墨尔本,这座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借书的实体设施,同时还承担起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并根据人群的细分而添置了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和少数族裔服务区等场所;而在柏林,市中心的中心图书馆不光提供书籍借阅的服务,还让艺术品也进入借阅的领域,市民每人可免费借阅10幅版画、10幅油画和5件雕塑,借阅期限为3个月,且像图书一样可以续借。这一举措被当地人称为“借画如借书”。墨尔本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借书的实体设施,同时还承担起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图/新浪再比如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除了举行常规的展览和活动,这座面向公众的图书馆还不忘关注弱势群体,并通过与志愿者、社工、教师、培训人员等合作,让更多的社会边缘群体进入图书馆,共同分享城市公共资源。公共图书馆丈量着城市文明的尺度。不过我们在乎的不是它的光鲜幕墙、新奇造型和宏大规模,而是那些真正让人贴心又与人方便的设施和服务。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多提供公共服务,少营销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