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湘大公共管理学院盛明科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辣姐妹

湘大公共管理学院盛明科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30日讯(通讯员 黄玉屏)近日,湘大公共管理学院盛明科、陈廷栋的论文《“痕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防治对策——以行政责任为视角》(载CSSCI源刊《行政论坛》2019年4期)被国家权威转载刊物《新华文摘》2019年20期全文转载。 该文以行政责任为视角,揭示出在强责任传导的行政环境影响、基层行政责任观念异化、注重“痕”绩的政绩观驱使条件下痕迹管理异化形成科层行为积弊的过程。作者从化解痕迹管理的积弊挑战、重塑基层行政责任观念、崇尚以实绩为导向的政绩观、优化基层治理责任控制机制入手,为防治“痕迹主义”提供学理分析与对策参照。 该文系盛明科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专项“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干部考核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组围绕新时代干部考核激励、干部纠错容错、干部政绩评价、为官不为治理等主题,在《北京大学学报》《行政论坛》《湖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0篇;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9篇,被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等媒体转载60余次。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结项。 [责编:曹漾][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逗而多责

发布!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招生宣传片

03:47项目背景联合国在2015年9月的联合国峰会上正式宣布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共17项, 从三个维度为可持续发展设定了宏伟目标,即通过善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包容与环境的可持续性。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与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Doris Leuthard)在位于瑞士首都伯尔尼的联邦大厦共同见证了清华大学与日内瓦大学签署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校全面启动含学生联合培养、高水平联合科研、共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全方位合作,为中瑞两国携手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2017年4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与日内瓦大学社科学院院长伯纳德·德巴尔比厄(Bernard Debarbieux)教授共同签署了硕士交换项目合作备忘录,此项目致力于培养从事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和通晓国际事务的中国人才。5月14日,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先生、副秘书长吴红波先生和日内瓦大学校长伊夫·弗吕克格尔(Yves Flückiger)等亲致贺信。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更多未来能参与并胜任全球事务治理工作的高水平人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社会科学院通过整合双方优势教育资源,共同设计建设了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Master of Public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MPP-SDG),于2018年正式启动。培养目标与特色高端定位面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培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多元方向两校课程设置既重视基础核心课程,也提供了覆盖可持续的人类发展、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与区域政策等多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全球视野充分发挥双方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优势,帮助学生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视野,掌握中国、瑞士及有关国际组织等在可持续发展不同治理领域的有效政策工具和多元实施路径。应用导向重视应用导向培养,全英文授课,倡导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组织实习,学位论文鼓励选择应用导向的政策分析实践报告(PAE)。招生对象本项目面向全球招生,国际学生可在清华大学或日内瓦大学申请本项目,报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中国籍学生可以以学术型硕士或专业型硕士身份进入本项目。所有申请者都需要时满足双方招生要求并被双方录取才可进入项目学习。培养框架学习年限:2.5年,分别在日内瓦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及半年的论文工作。采取脱产方式学习。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程、核心课、方向性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课程语言:除公共必修课及个别中文基础与专业课之外,大多数专业基础、方向选修课程授课语言为英文。学位授予要求与类型学生完成两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后,可获得清华大学与瑞士日内瓦大学授予的双硕士学位证书。学术型硕士所获证书为: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Management, MM)、瑞士日内瓦大学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MS)。专业型硕士所获证书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PA)、瑞士日内瓦大学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MS)。如有兴趣,请点击招生连接:http://www.sppm.tsinghua.e.cn/xwjy/sss/zsxx/26efe48964e0bfda01655bda7f7c0016.html联系方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硕士项目:傅老师电话:010-62785603邮箱: fcx@mail.tsinghua.e.cn专硕MPA项目:黄老师电话:010-62794348邮箱: mpa@tsinghua.e.cn双学位项目主管:史老师电话:010-62781945邮箱:sdg@tsinghua.e.cn日内瓦大学:Susana Perdiz, Academic AdvisorSusana.Perdiz@unige.chhttps://unige.ch/sciences-societe/formations/masters/innovation-human-development-and-sustainabilityTsinghua - UniGe Dual Degree ProgramMaster of Public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MPP-SDG)(Application Guid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rogram OverviewOn 1 January 2016, the 1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of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dopted by world leaders in September 2015 at an historic UN Summit - officially came into force. Over the next fifteen years, with these new Goals that universally apply to all, countries will mobilize efforts to end all forms of poverty, fight inequalities and tackle climate change, while ensuring that no one is left behind.On January 16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China and the President Doris Leuthard of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jointly witnessed the signing of the memoranm between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UniGe) on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on SDGs. During the roundtable, President Qiu Yo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resident Yves Flückiger of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signed an agreement on a al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MPP-SDG) . Within this cooperative framework, th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SPPM)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s partnering with the Geneva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G3S) of UniGe to start a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2.5-year al master’s program for the SDGs from September 2018. This program focuses on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concrete solutions for the SDGs through hands-on, team-based and project-driven activities, in parallel with courses on the fundamenta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didates from a broad range of backgrounds will gain both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field experience that will prepare for employmen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s. This program can be started either at Tsinghua University or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depending on where the student registers first. Tsinghua University delivers 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PA), organised by th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SPPM) and called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MPP-SDG).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delivers a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Master of Science (M.Sc.) hosted by the Geneva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G3S), the Master in Innovati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MIHDS).Three specialization moles will be available in curriculum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Development Theory & Practice-- Environment, Climate and Governance--International/Introction to Public Health-- Population, Health and DevelopmentStandards,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 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in ChinaSustainable Cities and Territories--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Science & Art of Leadership -- Chinese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Dual DegreesUp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al degree requirement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ll receive one master degree from each party: the degree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degree “Master of Sci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Admission to the Dual-Degree ProgramInternational applicants could apply the al-degree program in the online application system of Tsinghua University (http://gradadmission.tsinghua.e.cn/f/login) by end of April 2021.Please feel free to browse through the websit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MPP-SDG program: http://www.sppm.tsinghua.e.cn/english/mid/Admission/AboutMPPSDG/Contact PersonSHI Shuting (Ms.) Dual Master Program Manager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Email: sdg@tsinghua.e.cnTel: +86-10-627 81945Susana Perdiz(Ms.)Academic AdvisorGeneva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GenevaSusana.Perdiz@unige.ch供稿丨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排版发布丨发展办

苏辙

谁来判定论文抄袭?

视觉中国供图看到查重报告显示,论文的文献复制比超过50%的时候,姚洪军一度觉得自己要举报的抄袭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位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的副教授,关注本院院长侯怀霞涉嫌“抄袭”已经9年。他提供的中国知网查重报告显示,侯的博士论文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达55%,另外5篇期刊文章分别为97.8%、69.1%、55.4%、53.1%、47.6%。依靠这些查重报告,他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写举报信,跟涉事学校反映情况,一一打电话给期刊和论文原文作者,也在网上发帖,结果是无一例外地碰壁。侯怀霞任职的上海政法学院回应“不构成学术不端”,授与其博士学位的母校中国海洋大学认定“不属于轻微抄袭”。海大学术委员会的一位教授明确表示,侯论文存在瑕疵,但绝非抄袭,“调查资料翔实,我们随时等待向有关部门汇报”。曾以272分通过司法考试、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的姚洪军困惑了。为了搞清事实,他电脑里的资料已存了几个G,但似乎掌握的资料越多,距离真理越来越远。事实上,不只是姚洪军,那些参与评议的专家,也面临难题:知网查重存在误差,人工评议不被信任,学术抄袭没有统一标准……面对这份“抄袭”鉴定,他们也在思考:当学术抄袭被讨论至铺天盖地时,什么才是最准确的评价标准?抄袭与否的边界到底在哪儿?查重系统的结果专家“不认”作为同事,姚洪军第一次关注到侯怀霞“涉嫌抄袭”,是在2010年5月。读过她在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他突然觉得“有些问题”。他已经看过侯怀霞的多篇文章。“她发的文章很多,领域也广,涉及诉讼法、广告法、环境法、知识产权、对外投资、企业责任多种多样,但她研究方向比较固定,而且法律领域的研究在2000年已经细分了。”在姚洪军看来,侯怀霞这样的“多面出击”,基本没有可能。姚洪军将侯怀霞的多篇学术文章放进了知网查重。其中,侯怀霞的博士毕业论文《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在知网查重报告中显示,与25篇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内容有重合。以各个章节来统计,侯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分别为:前言30.6%;第一章49.8%;第二章54.1%;第三章57%;第四章62.8%;姚洪军计算过,综合下来,整篇文章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约为55%。这份知网查重报告是在2015年生成的,侯怀霞则是在2008年6月6日通过的答辩,报告里列出的被复制的文章也包含了部分侯文刊发后发表的文章。为“防止误差”,姚洪军又进行了人工比对。他一页页圈出侯文中与他人雷同较多的文字,“最保守估计也超过6万字了”。侯怀霞的博士论文一共16万多字,按照姚洪军的算法,这些雷同的部分起码占到这篇论文的36%。侯怀霞毕业的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颁布了《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其中第10条写明:整段雷同内容占整篇学术成果30%以上,或将他人的学术成果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主要部分或实质性部分,构成重度抄袭行为;占10%且非主要创新点,也构成轻度抄袭行为。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处官网显示,侯怀霞2004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资源法方向)专业。2008年6月6日,她完成了毕业论文。姚洪军提供的知网的查重报告显示,侯怀霞另有5篇期刊文章也被指抄袭。2004年发表的《垄断涵义探析》、2006年发表的《我国信用制度的确立与完善》、2007年发表的《论宪法上的环境权》及《论个人独资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2009年发表的《论人权法上的环境权》,这些论文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内容占比分别为53.1%、69.1%、55.4%、47.6%、97.8%。姚洪军认为,这些数据表明抄袭是再清晰不过的事实了。然而,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给出的结论是,侯怀霞博士学位论文不足以构成轻度抄袭;上海政法学院的认定结论也为侯怀霞的期刊文章不构成学术不端行为。这则“事实”也遭到了侯怀霞本人的反驳。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复制比中常理和法律法规都会标记,且她对别人的观点不是直接引用,就是间接运用,“这个学术规范是允许的”。侯怀霞坚称:“我没以任何方式去侵害和套取别人的东西,是否抄袭目前学校已经有结论,这些结论都有依据。”她还表示,其中一篇期刊文章《论个人独资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其实“是别人抄我的,是我先发表的论文集”。至于这本论文集的具体信息,她却称“时间太久记不起来了”。“我没有那些问题。如果真的构成抄袭,我愿意承担任何责任。”侯怀霞说。信机器,还是信人姚洪军想不明白:“我也是学法律的,白纸黑字的证据摆在这里,难道还不足以认定?”在他看来,居高不下的“复制比”是推不翻的事实。但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参与侯怀霞论文鉴定的专家李其眼里,查重报告里的数字并不一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李其承认“侯怀霞的论文存在缺陷”,但他同时强调,“这绝不属于抄袭”。按照他的说法,知网的查重会标记雷同的语句,但无法作出更加细微的划分。尤其像侯的博士论文为法学类别,涉及援引大量法律法条的情况。在他的印象里,侯文中被举报雷同的部分,涵盖科普性叙述、新闻类报道,也有相关的法律法条,而这些都要依照实际情况来综合判定。“一些历史性综述,有时候用自己的话概述反而不准,不如直接引用已有的说法。”李其说。“知网查重并不能作为评判学术抄袭的唯一标准。”从2007年开始,学术不端问题越发被重视,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论文和博士论文都需要进行知网查重,只有检测合格才能论文答辩,这个要求随后也延伸到了本科阶段。相比人工筛查,它的数据库庞大,筛查标准统一,工作周期短,面对与日俱增的大量论文保证了审核速度,它逐渐成了学术问题筛查不可替代的“第一道防线”。2012年,教育部颁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4年,又颁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从百度搜索指数来看,知网查重的搜索指数从2012年开始出现升高。但即使知网查重是我国目前相对可靠的查重工具,机器检测与人为判别毕竟存在一定的差别,一些有关学术问题判别的争议也往往因此产生。李其说,引入知网后,学术界往往将“复制比”作为判定论文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问题是,不少优秀论文是在既有的成果上推进的,有突出的创新点但可能也存在较多雷同之处,很容易被复制比这一个指标“一棒子打死”;另一部分人却因此找到了捷径——可以没有观点,但是要会用新鲜的写法包装。在李其看来,知网查重一方面的确保证了论文的原创性,同时却也“圈住了君子,放过了小人”。这个空子曾被不少人死死地盯住。在市面上,一种所谓的“反知网查重”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论文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打开淘宝,一个月销量高达55万多笔的软件还能提供“降重”服务。拿这个软件来说,它可以根据论文查重情况,自动计算论文“降重”的价格,若需求紧急,24小时处理完还需再加钱。每逢毕业季,该店铺的论文查重及“降重”服务价格噌噌地上涨。有人总结,企图抄袭者能够用各种方法规避掉知网的查重,而潜心创作者因为引用问题却可能无法通过。“知网查重系统的存在,归根结底是为了方便,并非绝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是不是学术不端应交由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作判断。”关注过多起学术抄袭事件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也认可这种说法。他表示,知网查重系统统计的相似度可以用作提示,是否构成抄袭必须进一步鉴别分析。在众多的学术不端行为中, 学术打假的对象多数来源于直接搬运他人著作的显性抄袭者。作为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软性”的抄袭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软性”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范畴——“隐性”抄袭。有国内知名高校在读学生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自己与导师合著的毕业论文被导师私自“霸占”:缩写为短篇论文,以个人的名字偷偷发表在期刊上。导师解释只出现一位作者是“期刊要求”;但期刊回应“基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对于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来说,鉴别分析抄袭也是道难题。比如对于界限并不分明的中间地带,什么能成为评判抄袭与否的标准?李其的方法是判定作者是否提出了新观点。但问题是,“观点机器无法识别,需要依赖人评。但人又很难被信任”。他们只能再次回归软件,这位教授无奈,“可软件不可能没有误差”。事实上,在国外,筛查论文也主要依赖这样的反抄袭检测系统。国外大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系统是Turnitin。Turnitin会将用户上传的文档与后台数据库里的文章作出比对,计算相似度的比例,以及包含大量相关信息的“原创性报告”。但这个系统,有着极其庞大的数据库:超万种不同的期刊杂志、数以百万计的图书、以百亿计的网页。它还采用了智能语料库技术——哪怕你改写了原文,一样会暴露。新技术能否检测旧问题被侯怀霞写入博士论文“致谢”中的刘惠荣,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的党委书记。侯怀霞表示,刘是自己的朋友、曾经的领导和同事,读博期间曾给自己诸多鼓励。刘惠荣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在2008年,那时候,学院里的答辩尚没有查重手段。对侯的论文审查,是答辩小组成员通过几层评议对内容进行的审核。“这在当时没有任何问题。”她强调。在她看来,存在问题的反而是举报本身。“侯的博士论文是2008年发表的,举报人是2015年用知网的查重软件检测,这是用现在的软件和标准去检测过去的文章”。她表示,一来,知网检测到“借鉴”的文章里,涵盖了侯文发表后刊发的文章,谁借鉴谁还不好说;二来,时代不同,用现在的标准去追溯和定性过往的文章学术不端并不能说得通。“即使从法律角度讲,也存在不咎既往的说法”。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事实上,被指抄袭后,总有高校及当事人回应:“刊发的论文发表早于各项规范出台。”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从教21年,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这些论文中至少8篇大量“引用”了文末的参考文献,有的几乎全文由多篇参考文献组合而成。对此,张世友给出的说法是,被举报的论文多发表于2005年之前,“构不构成所谓的学术抄袭、学术不端,真是10年前的标准不一样”。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红英曾被公开举报“学术不端”。她的两篇论文一半篇幅以上引用他人已发表的论文,博士期间发表专著与他人已出版的专著在部分章节上存在大量相似,还有两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但校学术委员会对此的认定是,蔡红英两篇论文发表时间在规定实施前,当时全国高校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管理尚未完全规范,引用不够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是刊登两文的杂志社所允许的。“存在学术不够规范问题,但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虽然早已见怪不怪,但在熊文钊看来,“不能以新技术去追溯旧问题”,重点是要区分长期以来,判定抄袭的主要标准是不是未曾改变过——比如,无论什么时期,大面积的重合都不被允许。“在标准一定的情况下,这只是用新技术去检测曾经没发现的问题。”他说。抄袭与否到底谁说了算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委员会成员,李其记得,接到举报材料,学校就成立了专家小组,但研究侯怀霞博士论文的“工作量很大”。从分析论文到写完报告,李其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加上一些学校规定的流程,前后差不多花了一个月。他研究了所有国内、国外相关规范,但发现仍有很多条文覆盖不到的模糊地带。他甚至自创了一套评判标准,拿着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但论文是否抄袭,仍旧“是个非常难界定的事情”。“首先,国内外没有对抄袭的规范;其次,具体到每篇论文,硬性的标准也不管用,因情况而异。”他说,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讨论和商榷,没办法用查重系统来生搬硬套。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校学术委员会是“独立存在的”,按要求走完了所有该走的程序,关于侯论文详细的分析报告,他本人没有留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了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对方称相关情况为研究生院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负责,该办公室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但这样一份让李其费尽周折的评议结果,却并没有得到举报人姚洪军的认可。长期以来,高校教授被指存在“抄袭”行为交由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后,得出的结论多是“过度引用”或不规范,这也曾被人质疑是“降级处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校学术委员会的独立与否对审查结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学术委员会下设在校科研部门中,即使是独立机构,也有可能受行政因素干扰,对举报的审议难以保证足够地公平。而且,鉴定抄袭不只是高校面临的难题。姚洪军举报侯怀霞涉嫌抄袭的期刊文章不少刊发于知网查重系统问世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到侯怀霞曾发表论文的《苏州大学学报》和《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核心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曾负责侯怀霞文章的编辑康敬奎说,按照现在的处理方式,投递来的文章首先用知网进行筛查,复制比低于20%才能进入编辑流程。而在当时,刊文的筛查流程为初步查重、外审专家提供意见,都通过,再由编辑部根据情况排版。如今,康敬奎已记不清当时的具体查重操作,他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看以前有没有其他人发过类似文章,是不是一稿多投,也会看看作者的学术背景。”“多数凭印象,根据平时对稿件的掌握情况”。他说,“顶多是这样。”同样是核心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学版块的负责人苏伟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那会儿查重系统还没出现,就干脆没有系统式的查重。”他解释,一般来说,编辑部会把投稿的文章全文在百度上搜索;之后是专家复审,依赖专家对作者和该领域的熟悉程度,有时候也看直觉,看看文章跟作者本人职称、学历和研究方向等相不相符。“我们也很困难。作者如果抄一整本书,我们很难知道。”他反复强调,“当时真的挺辛苦的。”“我国学术评估领域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不规范,首先是作者不规范,其次是学术期刊在刊发稿件时不规范。”储朝晖说。对此,储朝晖的建议是,加强校外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建设,让第三方机构来评判事实,之后,再由学校行政部门作出处罚。举步维艰的维权之路这些机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举报人,姚洪军说,在这场举报中,自己多数的时间都在等待。从2015年5月起,他就手中的材料开始举报。一年多过去了,姚洪军等来了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作出的《调查结论的告知函》。同年12月,姚洪军开始向侯怀霞任职的上海政法学院举报侯怀霞的学术不端问题。没想到,事情一拖又是一年多。“即使按照规定,处理期限也最多是90个工作日。”姚洪军说,实际上,《上海政法学院学风建设实施细则》第八条也阐明:接到举报后,学校要在30个工作日内正式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组应于60个工作日内完成事实认定的规定。2017年6月9日,上海政法学院才给出认定结论,这份认定结论表示:“侯怀霞以上海政法学院名义发表的《我国信用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论个人独资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两篇论文,不构成学术不端行为。”2017年7月5日,姚洪军再次对上海政法学院提出申请,要求其公开认定标准并重新作出认定。这一次,学校很快给出答复。两个星期后,姚洪军收到了结果,“再次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提起复核,重新鉴定等于重复程序和鉴定,浪费资源,校学术委员会对本次复核申请不予受理”,但并未对公开认定标准的要求作出回应。研究法律的姚洪军不能认可这样的结果,他仍然想要一个“绝对的真理”。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国在已发表的论文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但美国论文的引用率更高。据AEIC学术交流中心统计,去年一年,我国高校发生15起被公开讨论的论文抄袭事件,其中不乏国内一流的名校。这也是他执着举报的原因之一。在姚洪军看来,弄清楚侯怀霞论文的模糊地带,不仅关乎个人,也关系到我国学术评价的整体标准。“在政法学院,特别是法学博士之间,所有的标准和规则,即使是潜规则,都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他说。(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其、苏伟为化名)

此谓上皇

他们是湖大2020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发论文、拿国奖、申请专利……

六月份的尾巴,我们送走了2020届的学子。在小贝的日记里,有他们的笑容,有他们的歌声,还有他们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在此,小贝向大家今年毕业研究生中的优秀代表,以此纪念这个不平凡的毕业季,也祝愿所有的毕业生鹏程万里,不负芳华。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晓娜张晓娜,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行政管理研究生。参与分级诊疗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评价项目(市级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发表SSCI期刊论文 2篇、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参编国家绿皮书《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7版)部分章节、《中国健康政策与新医改研究丛书》及本科教材等。哲学学院 张迪张迪,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国内各类学术会议,在业内权威著作《德国哲学》上发表了《论康德世界理论的超越意义》,参与了湖北省自然辩证法年会的论文投稿,并获得了二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省级优秀论文。作为院兼职辅导员,参与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多项工作,协助专职辅导员老师开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奖助学金评定、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日常工作等工作。文学院 张义明张义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2017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湖北大学文艺学专业,在校期间两次获得校级学业奖学金,并于2019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省厅级、市级课题项目3项,参与《曹禺资料汇编·原野卷》《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等著作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参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2次并担任队长,赴武汉市特色小镇、省内外农村“时间银行”调研。体育学院 黎萍黎萍,体育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学习生涯共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五类。研究生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其中专业课成绩排名第一,专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三,三年共获得科研成果两项,院级以上荣誉四项。先后参与了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宜昌国际马拉松等赛事的筹备工作,并被多次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骞张骞,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专项、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并主持了湖北省2018年度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在英文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6篇SCI学术论文,截止目前其影响因子累计高达50,另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授权。同时,其“垂直阵列灯芯草基全方位太阳能水蒸发器件”在2020“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中被评审专家组推荐为二等奖。新闻传播学院 徐琳徐琳,中共党员,2017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曾担任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辅导员;曾荣获“探究问题,启迪思想,交流碰撞,激荡智慧”研究生论坛提名优秀奖、湖北大学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颂与您听”朗读活动三等奖、湖北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导师省环境部项目,带领小组成员将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为省教育厅高校育人项目并展开调研。三年期间,共在省级刊物上发表6篇专业论文,专业成绩排名前5%,连续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教育学院 邢晓邢晓,中共党员,教育学院2018级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已被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录取为2020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她勤勉努力,学业成绩年级排名第一,被评2018年度湖北大学“读书之星”,2019年获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考取雅思7.0,获湖北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截止2020年6月已发表8篇学术论文。硕士期间主持1项个人省级课题,并参与导师4项课题研究,论文《CIS在中小学校文化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被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历史文化学院 邓磊邓磊,中共党员,2017级历史文献学研究生。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全院前列,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历史文化学院2017—2018学年度“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和2018—2019学年度“十佳大学生”等荣誉。参与教育部课题项目《江汉关与晚清湖北区域社会变迁研究》和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场景理论视角下武汉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路径研究》,在《文化创新蓝皮书》上与导师联合发表论文一篇,并独自发表普通期刊论文三篇。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赵兴辉赵兴辉,中共预备党员,2017级应用统计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二区文章一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三区文章一篇。获风云卫星创新算法大赛三等奖(9/508),湖北大学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奖等。生命科学学院 龚德勇龚德勇,2017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他担任研究生会主席期间,其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以优异的成绩在年度五四评优中荣获“优秀研究生会”称号。他在本科毕业的暑假就进入实验室开始学习做实验并参与了武陵山区蜘蛛多样性调查、庐山山地艾蛛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曾在Functional Ecology、Behavioural Processes等优秀杂志上发表SCI论文数篇。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动当地大约100多农民种植辣椒,面积将近达到300亩。他满怀家国情怀,是首批参加抗击疫情的志愿者。资源环境学院 郑粮郑粮,资源环境学院农业信息化专业,中共党员。硕士期间综合成绩排名班级第一,获得2018年学业一等奖学金、2019年国家奖学金、湖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湖北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5篇、EI 1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其中一篇SCI发表在1区杂志 《Journal of Hydrology》上。2018年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参加“Esri 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遥感应用组”,参赛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毕业之际,拿到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初试免试资格和一份工作offer。化学化工学院 伍忠汉伍忠汉,中共党员,化学工程专业2017级研究生。硕士三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英语成绩尤其突出,并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在校期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先后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二区期刊《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上发表科研论文一篇,并在中文核心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参加国家级以及省级学术会议,并发表相关会议论文。外国语学院 陈绍琦陈绍琦,男,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MTI2018级硕士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学业奖学金,GPA位列专业第二,硕士期间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被评为“2020届外国语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2019年经新华社选拔,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官方新闻团队,与外籍专家合作,负责官方新闻团队信息服务部分中英稿件翻译,个人完成稿件达80份,期间信息服务团队受到国际军体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慰问。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小冉王小冉,中共预备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荣获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在第三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比赛—英译汉组别(决赛阶段)获“优秀奖”;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青少年思想道德理论研讨会论文比赛获“二等奖”;在《教育》期刊、湖北大学研究生论坛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艺术学院 李安琪李安琪,中共党员,2017级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作品《白瑶印象》获“湖北高校第七届美术与设计作品展”优秀奖;《首义魂》获“梦的起点”全国首届学院派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启航奖学金;获“第三届湖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8年获湖北省第三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2019年《大武汉小市民》入选“光辉历程·红色经典:第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作品展”并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史智明史智明,中共党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2篇,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计信学院“学术之星”。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热心待人、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商学院 骆康骆康,中共党员,2017级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友旺奖助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三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三次,现已通过“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考试。截至目前在中国软科学、地理科学进展、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已发表或录用CSSCI、SSCI论文9篇;已参与课题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项;参加社会实践调研项目4项。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檀秋阳檀秋阳,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7级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硕士期间担任过校羽毛球队队长与院研究生会体育部部长,2018年7月获得全国师范院校羽毛球团体赛团体第四名。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两篇,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江湖路远,一路珍重。来源:湖北大学 文图/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刘曦

鸣我

专业解析|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科学定量方法硕士(QMSS)项目

21fall入学申请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收到很多留言咨询的学生问道:想申请美国top3的老牌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除了它的金融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商业分析等要求高,难度大的专业,以及在SPS学院下的ERM(企业风险管理)、AA(应用分析)专业,还有什么难度没那么大,含金量又高一些的项目适合自己去申请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跟非常火的数据分析有关,同时又不“水”的专业:Columbia University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简称QMSS。01 项目简介(Program Description) 社会科学中的定量方法(QMSS)是哥伦比亚大学文理学院与社会经济研究与政策研究所共同开设的硕士学位课程。它是STEM项目,有36个月OPT。它是一种创新,灵活,跨学科的社会科学学位,专注于定量研究技术和策略。它整合了7个研究学科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这个项目最大的特色是“灵活”,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选课,课程设置非常灵活多元,并且共有6个track供学生选择,包括 Economics, History, Political Science, Psychology, Soci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Statistics。QMSS文学硕士可以与哥大公共管理硕士-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哥大国际事务硕士-MIA(Maste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项目拿到双学位硕士,有具体的双学位课程要求清单如下图所示:项目可以选择一年、一年半或者两年毕业,时间上也是相对灵活的。项目全年共有三个毕业日期(2月,5月和10月)。毕业典礼每年5月举行一次。在该学年(10月至5月)毕业的任何学生都有资格参加。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并提交学位申请后,QMSS将确定毕业资格。QMSS研究助学金计划始于2004年,计划申请研究助学金的学生在学年开始时,将简历提交给participating faculty members,并接受面试以确保具备项目需要的相关兴趣和技能。获得资格的学生担任一位副教授的助教工作,并有机会将核心课程中学到的工具和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中,参与助研的学生经常使用这些项目的数据和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基础。02 课程设置(Curriculum)项目需要修满30学分,并保持研究生期间的GPA在3.0及以上,而且必须要完成必修核心课程5门。QMSS学生通常修4至6门选修课,要求其中2门必须采用统计学或研究方法。要成功完成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科学定量方法文学硕士学位(QMSS),学生必须完成5门必需的QMSS课程是:QMSS GR5010定量理论与方法QMSS GR5015社会科学数据分析(或同等学历)QMSS GR5021研究研讨会IQMSS GR5022研究研讨会IIQMSS GR5999硕士学位论文必修课程比较偏理论和研究,在选定方向主题后,最后一个学期需要完成一篇硕士论文。QMSS通过其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社会科学研究定量技能的基础,并可以通过选修课程灵活地从事跨学科研究。项目创建了很多针对特定学科的研究重点:Flexible Focus,Data Science Focus,Economics Focus,Experiments Focus。Flexible Focus:是学生有最多的课程选择,可以选择其他学院自己感兴趣的课程。Data Science Focus,跟DS硕士的课程一样,主要学习概率统计、数据科学算法、数据分析&可视化、机器学习等知识,主要使用Python和R,且与哥大的数据科学研究所DSI建立了合作关系,毕业后可以从事数据科学方面的工作。Economics Focus,主要培养学生高级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哥大的经济学系关系密切。Experiments Focus,它提供的课程可以训练学生因果推理的复杂性以及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该方向适合那些对利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的力量来理解因果过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课程和技能为QMSS毕业生做好了进入分析或研究职业或继续其博士学位学习的准备。由此可见,QMSS课程比较偏data analytics,比统计、经济硕士更偏应用。非常适合数理和编程背景不强但又对数据分析有兴趣想真正学习一些技术方法的人,也非常适合想镀金的人,或者想申请哥大其他项目达不到要求而“曲线救国”的人。03师资概况(Faculty and Staff)QMSS计划使学生可以接触哥大一些最有成就的学者,师生合作进行论文和其他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实现其教育目标所需的智力和物质资源。如:Benjamin GoodrichGoodrich博士是QMSS的核心讲师,并在QMSS教授缺失数据,贝叶斯统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以及理论与方法论。在此之前,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统计中心的安德鲁·盖尔曼(Andrew Gelman)的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缺失数据的mi R软件包)。他于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的政府和社会政策博士学位。Patrick HoulihanHoulihan博士是阳狮集团决策高级副总裁,负责建立复杂的机器学习框架并管理一支由世界上最好的数据科学家组成的团队。Houlihan获得了史蒂文斯理工学院金融工程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重点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情感分析。他还拥有Drexel大学的BSEE和MBA学位。04 求职资源(Career Resources)Columbia CCE’s Alumni Career Development Department:通过职业咨询、自我评估、求职技巧和工具、职业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各种求职协助。QMSS Jobs Bulletin:会每周向当前的学生和校友发送职位发布。QMSS LinkedIn Group:与QMSS校友和领英上的小组学生保持联系。Columbia Alumni on LinkedIn:QMSS校友还可以与领英上30万哥大校友联系。Alumni Directory:可以搜索所有哥大校友目录。Vault:使用Vault.com用于求职、顶级雇主查询、求职建议、薪酬信息、工作列表、员工留言板和调查等方面。WetFeet: WetFeet通过专家职业建议、公司排名、顶级 MBA 课程信息、简历样本和其他工具帮助求职者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Going Global:Going Global 为全球 80 个地点提供职业和就业资源,无限访问数据库包括 H-1B签证雇主列表、公司简介以及 60万多个工作及实习列表等涉及 42 个美国和加拿大都会区。Career Coaches Network:是一个收费服务,可以按照行业或者专业搜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教练来帮助自己达成职业目标。05 知名校友(Alumni Profiles)Eurry Kim从哥大QMSS毕业后,Eurry在包括The Walt Disney Corporation and Facebook在内的许多著名公司工作,然后于2015年加入希拉里美国竞选活动,担任筹款/数字分析总监。在竞选活动中,Eurry管理着一个分析师团队,负责回答战略问题并报告竞选筹款活动。Eurry是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2016年总统竞选背后的关键力量。Jeeyoon Park从哥大QMSS毕业后,Jeeyoon Park继续为美国律师协会和The Weather Company工作,然后于2016年秋担任ESPN数据科学总监,在那里致力于运营网络数据以改善和定制内容。Stephen Ra从哥大QMSS毕业后,Stephen Ra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加入辉瑞担任数据科学家之前,先从事应用和计算统计方面的研究。他致力于为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开发和应用可扩展的机器学习。06 学员反馈(Student Feedback)07 就业情况(Employment Status)“根据麦肯锡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仅美国就可能面临140,000-190,000具有强大分析技能的定量分析师和管理人员的短缺,他们具有使用大数据分析来制定有效决策的专业知识。”QMSS致力于训练学生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数据的处理人才,从而为雇主/学术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定量分析研究成果。他们不仅能够识别和处理有问题的数据,并能理解各种情况下的分析潜力/陷阱,从而能够协调一致地传达结果。QMSS的就业网络包含350多个QMSS校友和哥大的30万校友。QMSS校友毕业后从事咨询师工作的有去到如:Morgan Franklin,North South Consultants Exchange,Monitor Group等;有从事金融分析师工作的去到如:美国银行、花旗银行、Credit Suisse,JP Morgan,Merrill Lynch,Morgan Stanley,黑石,Blaylock等;有从事市场分析研究工作的有去到如:欧莱雅、Omnicom Media Group、Universal McCann Advertising等;还有进入娱乐媒体行业、科技行业、当地政府等从事分析工作的等。08 申请要求(Application Requirements)申请材料:l Transcripts of all previous post-secondary ecation-在校成绩单l Statement of purpose-个人陈述l Thre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3封推荐信l Resume/CV-简历l GRE or GMAT scores(免除G要求)-GRE/GMAT分数l TOEFL/IELTS scores if applicable-托福/雅思分数截止时间:2021年2月18日申请QMSS项目,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量化背景,如微积分、统计、矩阵代数、回归分析等,同时要能够运用一些统计软件如SPSS、SAS、R、Stata等。如果你对哥大QMSS或者其他留学项目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为你安排专业咨询师进行免费答疑。-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拓达留学独家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朗峰

论文可以买卖?学术的良心在哪里!

编者按:将发表论文作为顺利毕业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一些高校针对研究生培养作出的强制规定。尽管中央和有关部门要求推进分类评价改革,但少数高校、研究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成果评价中,过于倚重论文的倾向尚未完全改变。而强大的论文发表需求,催生出“论文买卖”行业,不仅导致学术造假和腐败等行为,而且也阻碍了学术创新,多年来持续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些在读研究生反映,毕业前能否按照学校规定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通过网络及电话暗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江苏部分高校在校学生、高校教职工、论文中介代理等进行了采访,围绕“论文买卖”问题,就学术论文发表机制、职称评价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资料图交纳数百元乃至上千元,就能在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甚至论文的撰写都可以有人代笔。这在高校学生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多年前,就有研究报告称,我国论文买卖已形成产业,规模达10亿多元。学术论文本应是学术创新的核心载体,怎会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买卖论文”属于非法产业,中央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并多次予以严厉打击,论文买卖为何屡禁不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1.学生:不发论文毕不了业“之前总是听说有人靠编辑部给的稿费生活,没想到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每年在发表论文上就要花掉我5000多元,太心疼了!”东南大学研三学生刘晨光(化名)痛心疾首地说,“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一篇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核心论文都没有发表,哪有心情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学院的论文发表要求,刘晨光颇为无奈。记者调研发现,将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的高校,在江苏并非少数。有的学校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如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有的学校指定了相关期刊范围,例如南京理工大学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1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并被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同时,一些高校也将研究生发论文的标准下放到学院,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该学院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并没有任何论文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毕业答辩通过且修满学分,就能顺利毕业。但无论要求如何,多数高校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信单位。然而,记者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后发现,原本严肃的学术论文发表,逐渐沦为沾满“铜臭味”的金钱交易。据报道,为获取不菲的奖学金,南京某高校文学专业研究生一个班上22人有1π人花钱发论文。同时,有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学生发表论文挂钩。某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同学向记者透露,学院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期间,将按照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和级别来计算量化分值,一篇省级期刊2分,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分,一篇南大中文核心期刊10分,以此类推,级别越高,分值越大。据了解,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有类似的奖学金评定制度。“奖学金就是买卖啊,花点小钱就能拿到1万多块钱的奖学金,大家都挤破了头,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南京某大学一名研二学生“得意扬扬”地告诉记者,她刚刚获得了班里的一等奖学金,奖金10000元。“没人愿意这样,但是周围有人买,你不买就吃亏。”2.中介和杂志社:有求就有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帆(化名)告诉记者,如今给期刊掏版面费已是“行规”,如果不给中介或杂志社“进贡”,文章基本上发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发期刊,不知道该发什么期刊,怎么办?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一大批发论文的中介代理活跃在网上和校园里,发论文找中介,这几乎成为在校学生发表论文的唯一渠道。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发论文”三字,搜索结果近300万条,全网结果更是多达1560万条。其中,期刊论文搜索排名靠前的是几家大型期刊网站,诸如“发论文网”“千里马论文网”“万方期刊网”等网站,经询问,这些网站均可代写代发论文。记者随意打开一家名为“千里马论文网”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网站上各种类型的论文题目,不论是经济管理、工业工程还是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各学科论文数不胜数。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网页顶端,网站客服的联系方式,如邮箱、手机、QQ、微信等一应俱全。记者随机拨通了一个中介的电话,对方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论文市场非常火爆,基本上较为知名的期刊刚上架便会被抢购一空,有些杂志的版面甚至已排到了下半年。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期刊代理,表示要找人代写代发管理类论文,客服“兰老师”很快便给出8家管理类期刊的名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期刊名称、版面、级别、收录网站、作者最低成交价、统一代理价、引用控制率等。比如,某省级刊物,2300字符一版,代发900元,代写发1450元;某国家级刊物则要求4000字符起发,代发3000元,代写发4600元。而核心期刊费用很高,基本是2.5万元以上,且要花费大概一年时间进行审核,同时还需先付一半定金。当记者询问,是否所有的核心期刊都可以投稿,对方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记者发现,在一份今年上半年的论文买卖价目汇总表中,一些高等院校的学报,成为期刊买卖市场的“重灾区”。在这张汇总表里,出现诸如“某教育学院学报”“某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等学报的名字。以某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为例,汇总表中显示的“统一代理价”为2550元,而“作者最低成交价”是2850元。在这份表格中有一行红色小字:不得低于最低成交价成交,否则取消代理资格。原来,这些论文代理中介,正是通过赚取中间的差价来谋取利益。“兰老师”表示,这些刊物和学报都是有CN、1SSN号、邮发代号的国家正规刊物,既可以被研究生用来应付毕业,也可以被用来参评职称。交易的流程也很简单,由雇主确定论文选题和发表刊物、双方交付定金,然后就是论文写作阶段。如果雇主没有能力或不愿亲自动笔,还可以联系中介寻找写手。根据“兰老师”介绍,论文的写手都是专业领域的“权威老师”,不用担心论文质量问题。一周内,写手会写好提纲和论文正文,然后交给杂志社审核,录用后雇主付清余款。据了解,一家期刊与多家中介代理合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期刊和代理之间已经形成隐秘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杂志社在网上寻找中介代理;另一方面,较大的中介代理公司与许多期刊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客服“仇老师”模糊地说,“跟杂志社是包版合作的关系。”而另一家客服也是含糊其辞,“我们和杂志社是直接对接的,有些中介渠道的稿子优先录用,至于论文质量和重复率,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现在杂志社市场化运营,一般都委托我们来寻找‘客源’。”随后,记者在网上又找到一家质量管理杂志。这家杂志有多个网站可以发文,价格不一。记者联系上该杂志的一位编辑,当问到通过代理是否靠谱时,该编辑表示,可以直接和中介联系。“我们这儿一个编辑手里就有二三百个代理”。当谈及论文的内容、重复率标准时,这位编辑居然告诉记者,她不负责这些内容,如果对论文内容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中介。“仇老师”表示,现在很多杂志都被整版承包出去了。“一些协会主办的刊物并不正规,会将出版物转包给公司或个人。这些中介每年交给刊物负责方一笔钱,然后对方给他们刊发论文。”据了解,材料、金融、医学、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是买卖论文的重灾区,“因为这类学科论文发表要求较低,在校学生和从业人员也多。”3.论文买卖乱象缘何屡禁不止研究生买论文以求顺利毕业,这种做法在高校已不是什么秘密。而作为科研指导第一责任人的导师,也心知肚明。而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毕业,甚至有的导师以课题经费的名义,给学生报销版面费和中介费。有高校教师指出,教育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这种硬性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是将学校任务“下移”,把本该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摊派到学生身上。据了解,不仅是在校研究生,现今多数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立项都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在校福利和退休后的待遇挂钩,毕竟职称不同差距很大,这使得教师和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论文发表数量。“发不了核心期刊,发几篇‘水刊’也能折算成工作量,因此去低水平期刊‘灌水’的也多了,甚至有的老师一年发二三十篇,但大多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垃圾’。”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李光辉(化名)说。掏钱“买卖”的论文总体上内容质量不高,大多是胡乱抄袭、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性及创新性。有院士曾直言,我国论文90%以上是垃圾论文。针对论文买卖,有关部门曾多次打击买卖论文的不法期刊,对其作出停业整顿、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不准利用中介机构或其他第三方代写或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同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指出:“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之一。但这些政策目前陷入难落实的尴尬境地,买卖论文仍屡禁不止。论文买卖乱象究竟因何生成?受访对象普遍表示,“一切指标看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根源。当前,对教师、学术研究人员和学生的评价,好多单位用论文发表、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以及发表的数量等指标来衡量,这在客观上导致旺盛的论文发表需求。据统计,国内现有学术期刊5000多种,每年刊发的论文约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职称评聘、岗位聘用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约为480万篇,如果再算上庞大的在校研究生数量,那么,论文发表需求和有限的学术资源就形成了极为尖锐的现实矛盾。一面是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一面是有限的学术期刊数量,僧多粥少,问题就因此而生。“没有人想贴钱发论文,但现在就是这种规定,短期内不可能变化,大家也没办法。”李光辉说。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单位重视论文发表没有错,因为论文能反映研究成果。但有些单位将发表论文与学位、职称等挂钩,却并不是重视论文本身,而是重视论文发表,甚至作者只需提供期刊封面、目录即可,全然不顾论文的创新价值、学术含金量的评价。同时,一些单位对于“学术规范”“学术诚信”只是泛泛规定,对于学术失范、抄袭等的认定、惩罚缺少细化的可操作的条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买卖论文的风气。4.关于论文买卖的思考近年来,我国的科研评价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已见成效,而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以论文论英雄”的现象,少数单位仍把发表论文作为科研成果评价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但“唯论文导向”不仅不能完全体现科研成果的水平和价值,还会遮蔽和抑制优秀人才的出现和成长。早在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外交学院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也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11年,复旦大学在部分文科学院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发表论文不再作为授予学位与否的硬指标。然而,反观各大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及公共卫生、医学类等专业,却始终难以走出发表论文的泥潭,甚至在某些方面越陷越深。多数受访者认为,论文买卖破坏了学术生态,造成了虚假、浮躁的科研风气,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对科研创新危害极大,有关部门必须予以规范和治理。——研究生发表论文不宜作“硬要求”。学术评价不能只有一种方式,更不能硬性地将学位、职称晋升等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目前不少大学不再‘一刀切’地规定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而是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继红指出,要将论文发表制度中的强制性变成引导性、鼓励性,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走向研究的道路,为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公平、合理的研究生奖励制度,奖学金的评比应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强化对学术期刊的监管。目前,论文买卖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专业写手负责编写论文,网站中介充当掮客,期刊编辑部“里应外合”。论文买卖催生出“灰色产业链”,严重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形象,腐蚀了编辑队伍,成为学术腐败的温床。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督管理,按照相关法规要求,严厉打击论文买卖行为,斩断当前中介和杂志社串起来的灰色产业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期刊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期刊黑名单制,进行有效管理,并禁止期刊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加大对论文写手、买方的打击力度。“长期招募论文写手”“兼职写论文”,这样的帖子在多所高校的贴吧、论坛等都可见。在一些高校的教学楼、校园公共场所的公告栏也可看到此类广告。有报道称,有人全职做代写论文的“写手”,在接单较多的月份,月入可达3万元。有的写手是理科专业,但也帮写了不少文科专业论文。“其实专业性的都不太懂,都是网上找资料,为了保证短时间交稿,就将网上的资料摘抄、修改、拼凑一下,换个说法,能过关就行。”对于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行为,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查处,同时要健全相关法规和学术诚信体系,形成完备的制度约束,实行论文造假“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进和完善科研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对于高校教师,要合理区分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的职称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其学历、工龄长短、工作业绩以及教学、科研获奖等相关情况,避免让不同类型的教师疲于“一锅炖”的评价机制。对于专业科研人员,要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防止科研人员迫于职称晋升、业绩提升等压力,搞论文造假、抄袭或代写,鼓励和引导他们做那些周期长、有原创性、前瞻性的课题。(来源:光明日报)

李筌

湖北经济学院一院长被指学术不端:论文拼凑,涉一稿多投

蔡文与杨会良等人的文章对比,标注下划线的地方为雷同部分。实习生 梅寒 乔永祯/制图拥有中国财政学会理事、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学科带头人、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等多个头衔的蔡红英,被公开举报学术不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蔡红英的两篇论文大量引用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篇幅皆在一半以上;她在博士期间发表的专著也与他人已出版的专著在部分章节上存在大量相似;同时,蔡红英的两篇文章还涉嫌一稿多投。公开履历显示,蔡红英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曾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优秀教师。她还是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值得注意的是,对蔡红英学术不端的举报在2016年10月就已出现,但截至目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未在任何公开渠道查询到该校对此进行过相关调查,也未见任何处理措施。记者联系到蔡红英本人,她拒绝回应抄袭一事并迅速挂断电话;湖北经济学院相关部门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两篇论文引用一半以上湖北经济学院官网显示,蔡红英1995年获原中南财经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拿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她又成为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在更早的时间点,她已经来到湖北经济学院工作。湖北经济学院官网显示,从1984年至今,蔡红英一直在该校工作,历任基础课部副主任、工商管理系副主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红英2007年与2009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分别被指大量引用。她的《公共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一文,刊登在2007年S1期增刊的《财贸经济》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比发现,这篇文章与文末参考文献中出现的陆庆平等人的《美国、加拿大政府资产管理及启示》重合篇幅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蔡红英的这篇论文有些地方甚至“照搬”陆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陆文中7个不同地方,“拼凑”齐了蔡文“加拿大的经验”这一板块的内容。陆庆平等人的《美国、加拿大政府资产管理及启示》发表在2002年第12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上。按照蔡红英的行文顺序,她的“加拿大的经验”板块内容,分别可在陆文发表的刊物《国有资产管理》的第48页第二段、第49页第六段、第50页倒数第二段、第49页倒数第二段、第51页第三段、第49页倒数第一段、第49页第五段找到“依据”,共计约900字。在标注参考文献时,蔡红英将陆文的发表时间错写为2003年第12期。无独有偶。蔡红英在2009年12期《宏观经济研究》上发表的《日、美、中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百年变迁及启示》也大量“引用”了文末的参考文献,其篇幅达到全文的三分之二。这些被“参考”的论文包括杨会良、梁巍发表在2006年第2期《日本问题研究》上的《日本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与启示》,迈克尔·英伯2007年发表的《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评析》,以及两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硕士生闫福甜于2006年5月完成的《战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及启示》,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王微微于2006年5月发表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与走向研究》。蔡红英的文章分为日本、美国、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以及借鉴和启示四块内容。在“日本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1000余字的部分,除了“包括校舍、教师工资等”这9个字,其余内容连带表格均可在杨会良、梁巍的文章中找到与原文相差无几的表述。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篇未被蔡红英标注在参考文献中的文章也为她提供了这部分的借鉴——李祥云发表于2004年第2期《教育与经济》上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日本与美国模式》。此外,蔡文关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和“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两大板块中,有超过二分之一的内容与上述两篇硕士论文内容重合。蔡红英在“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板块中,甚至直接照搬了王微微硕士论文中的笔误。王微微原文中提到,“国内战争和自然灾害都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紧紧依靠政府拨款很难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结合前文,可以看出此处“紧紧”应为“仅仅”,但在蔡文中,有关叙述仍然是“紧紧依靠政府拨款很难支持义务教育发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蔡红英该文为2009年国家社科项目《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09BJY09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湖北地方财政制度创新》(T200808)、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B0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并得到国家经费资助。博士论文专著部分直接“借鉴”蔡红英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2007年3月,她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以该篇论文为基础,蔡红英在学校的资助下,于2007年9月在北京第一次印刷出版了同名的学术专著。这本专著也被指存在抄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比对发现,蔡红英《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中的第六章第二节,即第304页至第325页内容,与参考文献中的李萍在2006年主编的《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解》的第一章第一节,即第3页至第17页内容雷同。在该章节中,蔡文与李文相似的篇幅超过三分之二。蔡文对于李文的处理主要为增减词语。如将李文中“实行‘固定比例包干’办法”后的“办法”两字删去;“对经济体制逐步进行全面改革”改成“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并要求以财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改成“中央要求以财政体制为突破口”。她还将李文的语序、段序做了改变。蔡红英专著中第318页第二段第二句话,结合了李文中的三个短句。若将李文中的这三个短句按照“1、2、3”排序,蔡文则是将其变为“1、3、2”的顺序,并排列组合,用分号分隔成一整个长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专著的前言中,蔡红英提到,“论文的写作自始至终是在导师许建国教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的。许老师不仅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还使我懂得了何为学高为师,何为德高为范,何为治学严谨,何为诲人不倦……唯有在未来的岁月中,铭记老师的治学理念,传承老师的学术精神,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灵魂。”蔡红英的这本专著获得了第五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查询发现,蔡红英的博士生导师许建国系原中南财经大学财政专业毕业,是财政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原中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中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湖北经济学院院长等职务。两篇文章存在一稿多投此外,蔡红英的两篇文章还存在一稿多投的问题。她于1999年6月发表在《湖北农村金融研究》上的论文《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缺陷》,时隔一个月后再次发表在了《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比对发现,前后两篇文章除了改动个别标点符号以及连接词:如“地”“又”“是”,将前文中“地市”改为“地方”,“‘图’钱”改为“‘圈’钱”等,其余文字完全一致。上述提及涉嫌抄袭的《公共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同样也存在一稿多投。这篇文章在2007年S1期增刊的《财贸经济》上发表后,又刊登在2008年第2期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统计发现,蔡红英2007年的论文正文内容约5200字,2008年的正文内容约4300字。相较于2007年的论文,2008年的论文新添了约1100字,删减了约2100字。两篇论文的重合内容约为3100字。2008年再次发表的论文,注释中标明“本文的研究得到财政部‘公共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相结合机制研究’课题的经费资助”。该文并未标注参考文献。8月1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到了蔡红英本人,当记者问及论文被指抄袭的相关问题后,电话被挂断。记者再次拨打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学位论文监督等相关部门的电话,一直未接通。湖北经济学院2009年8月31日公布的《湖北经济学院学术规范管理规定》,其中第三条指明,从事学术活动不得有下列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等等。按照这份规定,违反学术活动规范的处理方式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暂停学术活动、直至取消申请科研项目、学术奖励、学位授予、职称评审资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行政处分等。这份规定还注明了违反学术活动规范的处理程序: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评判机构;学校监察处受理有关违规行为的举报,并与科研处、人事处、当事人所在部门联合开展调查;最后,学校监察处须将调查结果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判,如果对违规性质和程度存有异议,由校学术委员会决定是否聘请有关专家对举报内容作进一步鉴定,最后提出处理建议报学校研究决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蔡红英目前还担任着湖北经济学院第五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任期从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天地虽大

我后悔了?|跨考行政管理是一种什么体验

给每一个选择一个过程大家好,我是木生最近收到了一些关于择校方面的疑问具体择校经验贴我正在码但在这之前还是想和大家聊一下关于选择行政管理这个专业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以及选择之后读研这近一年关于这个专业的想法,希望对21朋友的择专业择校有一点参考意义。择校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的专业,专业无非就是本专业以及非本专业。行政管理的跨考比率还是相对较高的,在网上看到一些数据和分析,总结出跨考的热门专业:新闻传播学、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金融、社会工作、法律硕士(非法学)、翻译硕士等。我遇到的跨考行政管理的情况无非是以下几种下面一个一个做一下个人分析①本科学习行政管理,也没有其他想学习的专业,那就继续好了本科学习行政管理的读研继续选择这个方向的人数是比重很大的,我之前一直以为跨考要更多一些,但是读研了才发现还是本科是这个专业或者是相关学科(有的学校并不叫行政管理)的偏多,例如我们班级二十多个人,里面只有五人不到是跨专业,而学的内容完全不搭边跨过来的只有三个(就有我)所以我建议,如果本科是这个专业,并且不对这个专业有很明显的抵触情绪,最好也是感兴趣的,也想继续读研,继续攻读这个专业是比较合适的。我担心的是一部分不喜欢本科专业,只是为了读研选择了这个专业,大学四年浑浑噩噩,那么读研在没有兴趣的支撑下,我怕你继续浑浑噩噩,毕竟我希望读研这三年是我们都有收获的三年。②本科学习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等管理类学科,数学不好,不想学数学,又想继续读管理这部分案例很多,我调剂的时候遇到不少,其实有后悔的,也有不后悔的,读管理类的,不要想着出来你就能做管理,自己都没有管理好,又有多大几率去管理别人。用我们上课老师的话来说,管理这个专业会在积淀十年后会很好的显示出来,越“老”越吃香。我在想,我们又有多少个十年呢,任何工作给个十年都能做到差不多的程度了吧。所以我建议这部分同学,但凡你的数学不是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断崖式危机,并且对于其他专业没有很大的兴趣和考虑,就收收心好好学,你不知道有多少羡慕能够学习数学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以前数学不差的,但是高考的一次专业选择,让我永远远离了它,环境不支持,自己没有意识,等意识到了的时候,激情、热情、和动机都已经不充分了。数学能够很好的锻炼人的逻辑和思维,这份能力相信在之后会帮助我们,如果想要之后从事管理类的工作,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你能好好考虑。③想考公务员,行政管理感觉比较合适挺多人问我这个专业是不是很适合考公务员?其实在之前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既然想要之后走体制内,考公务员,建议花上几分钟去公务员考试网上下载一下往年的招生目录,里面都有专业要求,你会发现,要求公共管理的专业真的少的可怜。看过之后,做一下统计,然后好好考虑,如果读研后报考公务员,那么哪个专业是最合适的,请自己决定。④本科学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想选择一个专业读研,行管考研题目不难,跨考比较友好前面提到了,行政管理是一门跨考热门专业,因为“成本低”,初试题目大多只要认真背,再学点答题技巧,考高分不是难事。比较难的一点,可能就是“僧多粥少”的问题,其实这是考研各个专业都会存在的问题,只不过,行政管理相比其他专业看起来更加严峻一些。尤其是想要报考名校的各位,首先衡量你自己的实力,其次衡量你本科院校的实力(复试或调剂的时候刚需)。这里我建议,选择的专业尽量还是自己感兴趣的,不知道是否感兴趣,去知乎、微博找学长学姐问一问研究生课程内容,或者查一下相关的研究文献,是不是你想要去深入了解的。没有兴趣去支撑的研究生生活其实真的挺痛苦的,就是这样。认识我比较久的应该记得我之前提过,我本科是学习文学的,其实我不讨厌我的本科专业,但是当时考虑到读研,我有点惧怕,读研的方向就是那几个,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总之,我有点兴趣不足。就考虑到跨考的问题,为什么跨考行政管理呢?首先是我的专业,说是文学,其实我并不是师范方向,属于非师范文秘,所以文学课程在大三的时候已经不学了,学的就是有关行政工作的一些实操,那时候就觉得它们是一回事,事实证明,那时候自己太小白了,简直就是蠢。所以提醒一下,不要把企业或机构中的行政工作与行政管理这个专业等同,它们有明显的差别。最终跨考行管,其实和我的一个学姐以及朋友有关系,当时学姐是跨考行管并且成功上岸985的,她给了我直接的鼓励,对于名校光环的向往,给了我动力;朋友是本科学习的行管,她一开始是劝我不要考的,后来也就给我说考了也不错,说了她辅导员就是硕士行政管理,现在工作很好,那时候就感觉之后如果能到高校做辅导员也不错。再接着就是对之后工作的一个想法吧,一直对于HR工作很感兴趣,实习期间做过一段时间,也觉得可以做下去,但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数学,我这个纯文科生基本不可能,所以行管就是最直接的选择了。现在想想整个过程有些草率,但是一些决定的做出也很是突然。肯定有人会问我,那为什么第二年又继续考了呢?一方面偷懒吧,工作了一段时间,考研时间比较紧张,当时也没有勇气重新跨回去或是再选一个专业;另一方面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对这一个专业的兴趣,之前的我是个对时事政治一点不敏感的人,接触之后,感觉之前的一些疑惑有了新角度的解释,思维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尤其是对于读文学的我来说,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太过于感性,这个专业能够帮助我中和一些。如果你问我现在后悔了吗?我想会是吧,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可能会选择新传,但是,没有如果,所以我还是可能继续选择这个专业,不过肯定的一点是,我是不会继续本科专业的,不是说它不有趣,只是我不适合。1现在,我研一一年快要过去了,虽然是在家度过的,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你问我对于这个专业有没有更加了解一点,那回答是肯定的。行政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组织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只要你觉得是相关的,你就可以将它们组合,所以需要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研究生生活呢?我们的上课形式是以我们自己讲为主,老师解答为辅助,所以大部分的内容我们都是自学的,如果导师不是很负责,学成什么样,完全是靠自己。如果想要混学历,也是能够混过去的,它不像理工科类的专业,需要你泡实验室、泡研究组,这个专业大部分都是需要你自己去看文献、学研究方法、做研究设计等。如果你的导师手里有项目,你可能还会有机会参与项目,比如可以帮助老师查找文献、做文献综述、设计调查问卷、做实地访谈和调研等,运气好还能赚点外快。但是如果你的导师手里没有项目,并且大部分导师都不喜欢学生出去做兼职,尤其是研一研二,那么你的生活就是“看文献—写论文—改论文—看文献”无限循环之中。研究生的论文和本科论文是有明显差别的(如果你本科发表过论文,还是核刊,就当我没说),对学术能力和学术严谨度的要求会更高,你的选题、你的语言,和你导师的关系都会影响到你发刊的难度。如果想要读博,研究生期间一定是要发出一篇核心刊物的,如果不读博,我们学校的要求就是一篇普刊。为什么说和导师有关系?大家心里都清楚,学术圈从来都不是一汪清潭。任何地方都会存在“潜规则”。如果不想读博,基本就是研二开始准备开题,研三就实习了。我现在就已经在开始和老师确定开题的方向了。所以研究生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说是三年,实际两年,除去毕业论文准备时间,你能认真投入学习的时间就是一年,一年时间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什么?将这个学科搞通透?找到明确的人生方向?我想答案在每个人心里。于我个人来说,写论文不轻松,改论文很痛苦,好的论文是改出来的我当然知道,但是当十遍十遍改的时候,我会产生自我怀疑。每次改不下去就会想,这论文写得对不对?我做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就是几十页废纸?我读研是不是就是个错误?好好工作赚钱不好嘛?总之,就是怎么消极怎么来,只有从改论文结束后的几天我感到由衷的放松。或许,论文发表的那一刻我能找到满足感,也能拥有动力。所以,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做学术的料子,我对于问题研究没有抵触,我抵触的是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写下的论文术语,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完全了解,我也不确定这篇文章发表之后除了对我自己有利,还对什么有利?能够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嘛?刚入学的时候,导师告诉我,我们的任务是去解释问题,而不是去解决问题。我很认同,但是真的很无力。久而久之,这种疲惫感消解了我入学时想要读博的想法。我会经常和朋友吐槽,以前没读研究生的时候总觉得,博士是因为不想读才不读的,其实事实是,我们还不够格。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在大学和研究生之间是一个断层,研究生和博士之间是一个断层,总之就是,研究生水分很大。不要和我杠,这是我的个人看法,针对的是普遍情况,且针对于文科性专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研究生学历而读研,也不知道一个人没有兴趣的努力能够获取什么程度的结果。选择行政管理于我个人来说,后悔吗?一半一半,那是因为我体验了,带着现在的体会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忘记现在的体会重新选择,我可能会。所以,这必定是我要经历的一段求学过程。如今,我也在努力适应和调整,我希望有所获,同时也能有所获。对正在犹豫是否选择这个专业的人来说,希望你能结合自身好好考虑,行政管理有它的魅力,不是它不存在,只是感受得到不到的问题,希望选择它的人都能找到契合自己的地方,给研究生学术生活留下点什么。来源:木生同学

自私自利

公示公告!这77篇论文拟获奖

第26次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示公告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展示近年来山东省法学法律研究丰硕成果,激励更多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脱颖而出,近日,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省法学会组织开展第26次全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经由山东政法智库、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等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匿名严格公正评选、认真研究,共评选出获奖优秀成果77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8项。现将拟获奖的名单予以公示。一、一等奖(15项)1.论宪法与国际法的互动作者单位:王德志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2.广义抑或狭义:身份犯中身份概念的再界定——以身份的本质为中心作者单位:周啸天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人大法律评论》2017年卷第3辑3.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作者单位:孙光宁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4.论司法过程中的案件事实论证作者单位:武飞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家》2019年第6期5.《合同法》第167条(分期付款买卖)评注作者单位:郝丽燕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家》2019年第5期6.终身监禁之立法解读、法律性质及溯及力作者单位:吴玉萍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2017年第10期7.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作者单位:苗红培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发表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8.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过失犯结果不法的规范限缩作者单位:李波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家》2017年第5期9.公司法民事责任的解释方法——以公司股东、内部法律责任分析为视角作者单位:杨志壮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律科学》2019年第6期10.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演进趋势与改革走向——基于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作者单位:管金平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商研究》2017年第6期11.从私法范畴到政策维度——当代物权变动制度的哲学反思作者单位:刘经靖 烟台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12.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作者单位:李克杰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13.日本宗教法人制度作者单位:黄晓林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14.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研究作者单位:徐丽枝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15.比较法视角下我国农业补贴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作者单位:王维芳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结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9年10月结项二、二等奖(24项)1.警察即时强制权的规范化行使——以公民权利保护为线索作者单位:刘军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东方法学》2019年第6期2.医疗损害责任因果关系虚无陷阱及其化解——兼评法释〔2017〕20号第12条作者单位:满洪杰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2018年第7期3.犯罪学视角下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处理作者单位:侯艳芳(第一作者)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5期4.法律漏洞补充行为的失范与规制作者单位:曹磊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4期5.立法解释的学理解构与制度重建——以刑法为视角作者单位:马凤春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6.专断医疗行为的刑法规制作者单位:张爱艳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陈 灿 山东郓城法院法官助理发表期刊:《刑法论丛》2019年第1卷7.污染环境罪异质性的法教义学分析作者单位:安 然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8.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构建作者单位:王占启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9年第9期9.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与表达思路作者单位:管洪彦(第一作者)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发表期刊:《江汉论坛》(CSSCI)2017年第4期10.人工智能风险规制的困境与出路作者单位:郭传凯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6期11.论法律解释的目标作者单位:解永照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发表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2.我国绝对确定法定刑立法模式的历史考证及其现代意蕴作者单位:黄春燕《政法论丛》编辑部发表期刊:《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3.更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刑法评价作者单位:孙 杰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丛》2018年第2期14.继承人有无不明时的继承法完善作者单位:于 晓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丛》2017年第6期15.自动驾驶汽车风险的立法规制研究作者单位:侯郭垒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8年第5期16.论作为新兴权利的代际权利—从人类基因编辑事件切入作者单位:钱继磊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5期17.检察机关检察权制度研究作者单位:李 震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马建华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18.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实证研究—以S省H市两级法院为例作者单位:王 玮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19.英国普通法权利保护研究作者单位:刘吉涛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20.论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限制及其正当性作者单位:罗亚海 临沂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21.明代监察御史巡按职责研究作者单位:陶道强 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22.乡村振兴战略法律问题研究作者单位:王淑华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结项课题:山东省法学会2018年度“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十大课题”2019年7月结项23.国有企业类型化改革与监管的法律体系重构作者单位:封延会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结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12月结项 24.法治中国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研究作者单位:韩 慧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结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9月结项三、三等奖(38项)1.法律漏洞的特征与填补路径作者单位:李秀芬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2.“立法”和“行政”概念的宪法解释作者单位:门中敬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坛》2019年第5期3.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治的困境与对策作者单位:范冠峰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发表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4.合宪性审查与法律规范审查体系的裂隙与衔接作者单位:张栋祥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5.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Public-interest Litigants in China: Evolution, Obstacles and Solutions(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演进、困境及应对)作者单位:翟甜甜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张晏瑲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SSCI一区,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年第3期6.两汉经律融合视域下“比”的法律意义作者单位:林 丛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论澳大利亚家庭法审查中的儿童程序参与作者单位:齐凯悦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民商法论丛》2019年第2期8.论新时代公安组织文化的再塑造作者单位:石 嵩(第一作者)青岛市市南区委政法委发表期刊:《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9.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法律制度的完善作者单位:姜爱丽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0.终止追究并不等同免予追究作者单位:祖丙山 平原县人民检察院发表期刊:《检察日报》2019年5月26日第三版11.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探析作者单位:冷 帅(第一作者)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发表期刊:《中国律师》2017年第5期、第6期12.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的替代性解决方法研究作者单位:刘万啸 山东政法学院经贸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7年第10期13.法教义学视角下的交通法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举措作者单位:张志文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发表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4.论“三权分置”下农村承包地上的权利体系配置作者单位:肖立梅 山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处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9年第4期15.法国破产重整方案中的债转股问题研究(译文)作者单位:种 林(第一作者)山东政法学院经贸法学院发表期刊:《政法论丛》2019年第1期1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基于 s 省试点实践调查作者单位:伊庆山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发表期刊:《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17.中国近代遗产税立法及司法实践研究作者单位:郑显文 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王 蕾(第二作者)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发表期刊:《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18.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作者单位:张亚丽(第一作者)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19.专利权的所有权构造方式及其功能作者单位:郭雪军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发表期刊:《电子知识产权》2018年第10期20.亲属法价值取向中的人性根基作者单位:李 伟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杂志》2017年第9期21.广播组织权客体研究作者单位:崔立红(第一作者)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论坛》2019年第3期22.“认罪认罚从宽”内涵再辨析作者单位:赵 恒 山东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评论》2019年第4期23.行政救济考核指标如何设计—以地权保护为例的分析作者单位:章彦英(第一作者)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4期 24.经济刑法机能的重塑:从管制主义迈向自治主义作者单位:张小宁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表期刊:《法学评论》2019年第1期25.Growth and Innovation of Land Trust System in China(中国土地信托制度的成长路径与创新实践)作者单位:于朝印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China Legal Science》(中国法学)2019年第4期26.乡村法治社会建设研究的四重哲学维度作者单位:张 强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7日27.当代新法家研究及其主要价值作者单位:赵玉增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4期28.二审民事案件适用独任制审理的理性逻辑与进路探索作者单位:荣明潇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表期刊:《法律适用》2017年第9期29.论正犯与共犯区分之中国选择作者单位:马 聪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发表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30.涉外足球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国际私法问题的特殊性作者单位:董金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系发表期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31.法律硕士人才培养中的六大关系研究作者单位:窦衍瑞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32.个人金融信息管理: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作者单位:朱宝丽(第一作者)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33.预防犯罪与矫正罪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者单位:王立军(主编)山东省监狱学会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34.山东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作者单位:杨 永 菏泽学院政法学院出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5.要素式审判权运行机制研究作者单位:胡发胜(主编)莒南县人民法院出版单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36.保障性住房地方立法及实践研究作者单位:李会勋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7.多维视角下的诉权保障研究作者单位:王岩云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38.美国私人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作者单位:周 煜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对上述名单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间内向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反映(信函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和信函应告知真实姓名、地址。对线索不清的匿名电话和匿名信函,公示期间不予受理。公示期限至3月10日。受理单位:山东省法学会研究部受理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00-5:00受理电话:0531-82923349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5743号邮政编码:250014来源: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山东省法学会

杕杜

清华公管硕士学位论文荣获第八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学位论文奖

近期,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第八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优秀学位论文的决定》,批准12篇学位论文为第八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MPA校友赵鹏杰同学撰写、殷成志副教授指导的学位论文《中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以M市为例》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学位论文。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是MPA培养的重要环节,是MPA办学水平的集中展现。全国MPA教指委于2018年12月启动了第八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共有122所院校推荐了301篇优秀论文参评,经过国内专家严格评审,最终有12篇获得全国优秀论文奖励,我院赵鹏杰同学的学位论文脱颖而出。该论文研究了影响我国地级市政府投资项目领域协同治理成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跨部门协同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迄今,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举办八届,清华公管一共有八篇优秀论文入选,在全国MPA优秀论文评选中名列前茅。图为赵鹏杰(左)、殷成志(右)供稿|教学办编辑|发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