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之治”开辟了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阐明了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任务。这既给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必须顺应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创新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家治理成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高频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更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国家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做出新规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阶段的总体目标,强调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13个坚持和完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9年11月,国家社科基金围绕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出了100个重大项目招标课题研究方向,涉及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创新经验和世界意义,等等。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也列出了大量有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这一核心主题的研究,突出对“公共管理或公共治理的制度前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制度执行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以及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就地方治理而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政治和政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改革不仅要关注中央政府层面,还要注重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治理变革成为全球政府治理变革的焦点之一,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落实到地方就是地方治理的现代化。因为治理的层次不同,政府的职能差别和治理的内容也就有所不同。目前学界需要加强对地方治理实践模式转变与地方治理理论范式建构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从而推进地方治理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就基层治理而言,从基层政权建设、村(居)民自治等到基层治理及社区治理和乡村治理,则反映了我国基层管理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之后,各地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社区治理属于基层治理的范畴,当代社区不断扩展公共职能,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网络中的重要力量。社区治理涉及社区公共事务与社区服务的供给及其合作网络的治理。探索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过去一年更是未来基层治理以及社区治理研究的重大课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治理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在总结本学科70年的发展变化,作为70年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公共管理学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的话题讨论中。今天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人类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问题的解决,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公共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实践课题与理论主题。全球治理是公共治理的题中之义,然而却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关注度略显不足的领域。根据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发展调研报告的资料,除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几家培养单位之外,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中设立“全球治理”研究方向的院校并不多。全球治理是公共治理的最高层次,在它之下依次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和基层及社区治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全球治理领域的研究,直面全球公共治理的新场景、新实践和新问题。以此在学界突出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维、新范式以及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地位与作用、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新技术革命与政府治理变革随着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展开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更高阶段。总结过去一年的相关高频词,人类社会正走向所谓的“后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社会”“智能化时代”“智能社会”或“超智能社会”。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和量子化推动政府治理朝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这催生了新一轮政府治理变革浪潮,迎来了“数字政府”“政府3.0”“智能化政府”“智慧政府”或“智慧治理”。尽管公共管理学界已有大量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技术与政府”并没有成为公共管理学中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已有的“电子政务”属于这个领域的内容)。事实上,技术与政府属于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性分支或主题领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而推动包括国家或政府治理和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从公共管理研究“技术与制度”的二分法或“观念—技术—制度”的三分法中就可以领悟技术与政府研究的重要性。中国公共管理学必须重视技术与政府这一基本主题的研究,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家或政府的体制、机构、职能、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驱动的政府治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及其催生的数字化政府或智慧政府及智慧决策的新实践模式。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关系,也是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我国持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和优化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推动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以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现阶段我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政府职能履行的重中之重,这也正是“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的落脚点。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市场、企业及社会的关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和安排者三种基本角色中做出选择与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本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政府机构及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是公共管理学界持续关注的主题。2019年,“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则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例如,2019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的主题就是“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的《中国行政管理研究》杂志在第4期和第7期设专栏探讨这一话题。公共管理学需要更宽广的视野,需要加强对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社会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并总结提炼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在这一实践领域的经验,建构中国特色的政府理论及政府职能理论,为公共管理学奠定更宽广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公共服务与美好生活人民的美好生活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前提,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保障。民生是人民最大的福祉,公共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载体,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支撑。“美好生活需要”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更高期待,而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个施政重心。当前,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增长与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构成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公共管理学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与美好生活”这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加强对公共服务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完善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美好生活的内涵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评价,公共服务提供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的改革,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协作,抓民生和抓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抓重点、补短板等议题。另一方面,必须推进公共服务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大致可将公共管理学科划分为三大领域或板块:一是公共组织(公共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国家或政府的体制、结构、过程和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公共政策(政策分析)——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对实质性公共政策领域进行分析研究;三是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以公共服务的供给或民生改善以及事业单位管理等为研究对象。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的不清晰,制约了该学科领域及其人才培养的发展。在新时代,随着公共服务重要性的凸显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需要推动本领域由“公共事业管理”向“公共服务”的范式转变,构建起公共管理学中相对独立的“公共服务”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与历史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及政府治理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政策与治理实践创新,创造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形成鲜明的国家治理的执政品格与政策风格。党和国家特别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治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蕴含着许多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继承、发展、扬弃与借鉴。例如,在吸取古代吏治的经验教训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而吏治腐败更是我国历代王朝走向衰亡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历史教训!推进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一方面,必须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治国理政或国家治理思想,这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及其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的公共管理学要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话语的创新之路,必须总结和提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取得的创新经验,以此丰富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必须以史为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就需要国内学界高度重视古今中外公共管理的实践及其经验,尤其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历史传统与经验的研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国外公共治理的实践与范式转变进入21世纪,全球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新变化并呈现出新趋势。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治理变革继续深化的基本动因在于:一是一系列新变革的涌现,如: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科学技术进步、新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危机或金融危机;二是官僚体制的失效,如: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日益复杂化;三是西方社会中公民对政府不满的加剧与对政府与日俱增的期望和要求。在实践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注重的财政效率和政府内部运作以及所强调的代理、竞争和选择等原则,正在被“新公共治理”所关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强调合作、谈判、参与等原则所取代。《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主编安德鲁·梅西(Andrew Massey)在2017年第4期的主编导语中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公共部门的改革与全球化问题的变化不断冲击着公共行政领域,公共管理者所面临的任务更复杂,更难以应付。在理论上,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途径、学科范式与理论形态也正在发生转变,出现由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治理”的范式转变。在西方,继“新公共管理”之后,公共部门管理进入了所谓的“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或“公共价值管理”时代,出现了诸如“(新)公共治理”或 “新治理”“合作治理”“网络治理”“数字化治理”“整体化治理”一类的“新”模式。其中,“公共价值管理”“新公共治理”和“合作治理”是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或知识综合。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需要跟踪国外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及其前沿,批判性地借鉴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及有益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发展既要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解决中国问题,又要树立全球视野、密切关注国际公共管理研究前沿、积极探索重大全球或国际问题、增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公共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基础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沿,特别是科学方法论、数据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神经心理学、量子理论、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及虚拟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理论成就。从当代科技发展及其知识与方法中吸取营养,强化公共管理学自身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采用新的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出现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及研究途径。格雷在“eScience:科学方法的一次革命”的演讲中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概念,指出科学研究的四次范式变化——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到计算模拟再到数据科学或数据驱动的知识增长。当代社会科学也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其标志则是社会科学的兴起,这是一门基于大数据的人类行为计算的科学。当代科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对公共管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部分生物科学(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组学)的内容正有效地转变为社会科学的内容;进化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人天生是自利”的观点并不成立,平等观念有其基因基础;进化性的生存更依赖于集体性交往,而非自我疏导。数据化和智能化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了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今天,人类行动的数据可以被系统地、规模化地掌握,人们的行为踪迹都可以在某个数据库中找到线索,这使得研究个人、团体及全人类的行为规律成为可能。“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标志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2018年的《科学》和《自然》杂志都有文章论及这个话题,《管理科学》编辑部则宣称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是管理科学的新主题。机器学习技术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它与传统分析工具结合,可以检验传统方法无法检验的假设,拓宽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界。今天,行为、实验、预测和数据驱动已成为新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知识增长方式,也成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2019年国内学界召开了多次相应主题的研讨会,论著也明显增加。因此,公共管理学必须高度重视公共管理的行为、实验、模拟、预测和数据驱动与智能化技术、虚拟技术(数据挖掘、现实挖掘、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机器学习等)的应用,增强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公共管理学中的多学科知识融合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研究的涌现以及知识融合成为当代科技进步的一个主导性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分野日益模糊。作为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行为行政学采用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微观视角,以心理学和实验方法为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以心理学及个体行为研究的新成果为依据。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知识也日益交融。近现代社会科学走过从整体到分化或专门化的历程,如从政治经济学、精神科学(道德哲学)和国家学(官房学)到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新)史学等。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则由专门化到整体化演变,如知识产生方式由学科导向转入问题导向,进入所谓的“后学科时代”。如加里·金在《重构社会科学》一文中所说:随着社会科学跨学科性增强和更具合作性,社会科学的实际定义拓宽了,不能再基于过去特定学科领域 (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了。公共管理学学科的核心主题是人类的集体行动、冲突与合作、选择或决策、管理或执行之类的问题。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的领域,具有综合性及应用性的特点。大量学科为公共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因此必须倡导和推动与公共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转型与重构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与重构同样成为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例如,《美国公共行政评论》杂志主编詹姆斯·佩里在2016年第2期的寄语中,提出了“公共行政学正在消失吗?”(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Vanishing?)的设问,强调必须高度关注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布尔贡(Jocelyne Bourgon)在《国际行政科学评论》2017年第4期发表的头条论文《反思、重构与重塑》中认为,影响未来治理模式的挑战性趋势正在形成,政治及国家在构建民主社会中的角色正在改变。现在是时候从一个更宽泛的视角来反思公共行政学了,公共行政需要一种新的“统一的理论”,它将国家、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视作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给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国家治理(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推进,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转型与重构以及知识体系更新提出了历史性任务。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界有大量关于本学科转型与重构的讨论,举办了多场专题论坛,形成了一系列的论著,观点精彩纷呈。“第四次管理革命”“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中国管理(范式)”“百年变局与管理科学”等也成为管理科学的热门话题。例如,曹仰锋在《第四次管理革命》一书中认为,管理的百年历史上发生了四次管理革命,即从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精益管理到价值共生。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转型与重构涉及大量问题。例如,怎样把握和处理好学科发展中的学术与政治、科学与意识形态、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地方性与全球化等方面关系;如何凸显中国公共管理学自身的主题领域、问题意识和本土知识;如何促进中国场景、中国话语与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知识增长;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转型与重构的重要内容。总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公共管理学在我国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且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学科,其地位也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在中国,公共管理学可以称为治国理政或国家治理之学。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必须顺应迅速变化着的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实践,立足现实,回望历史,直面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的新场景、新实践、新趋势和新问题。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必须加强其理论创新,拓展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与主题,夯实公共管理的科学基础,彰显公共管理学的中国特色。(作者系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陈振明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余湛奕)全国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启动暨劳动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24日在北京举办。中国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麻宝斌等出席会议。首届“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项目导师与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田慧生表示,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要在大中小学贯通一致,形成依次递进的劳动教育体系上下功夫;要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上下功夫;要在德智体美劳融合,形成“五育并举”的全方位育人格局上下功夫。他期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依靠深厚的劳动科学积淀和广泛的群团组织基础,扎实办好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项目。他同时表示,教育部教材局会继续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在劳动教育领域有新创见、大作为。刘向兵表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拥有8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已涵盖公共安全管理、工会工作、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方向,今年新设“劳动教育管理”方向,面向各级各类学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企业培养劳动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服务于劳动教育落地实施、劳动教育政策制订及劳动教育实践督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争取将本项目办出特色、办出成绩,探索出一个可供推广的劳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麻宝斌指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下开展劳动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培养,加强劳动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劳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他表示,在劳动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当立足现实需要,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加强统筹指导作用培养专业人才。“各位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有理工科的,既有企业的,也有政府或事业单位的。无论哪一种,不论工作年限有多少,工作经验有多少,我们都将因人而宜,制订学习和研究计划,使各位同学尽快熟悉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教育,探索解决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痛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印副教授代表项目导师团队发言。他表示,为加强研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将实行“劳动教育中心统一培养”和“导师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单周学术沙龙、双周读书会、开设前沿课程等形式,让各位同学深入交流,共同提高。(完)
4月1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山东大学4项课题获准立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本次重大项目招标,旨在组织力量深入研究阐释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为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经评审公示,确定了100个课题研究方向的109项立项课题。山东大学获准立项的4项课题具体包括:1、“基于国家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一体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肖金明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院长,长期致力于宪政与政治改革、公共管理与公共决策、法治地方与地方治理、法治政府理论与实践、政法改革与司法制度、法治社会与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以科学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经验和规律为出发点,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为指导,遵循法治理论—制度—实践的内在逻辑,聚焦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主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轴、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的主线,以党规国法同构法治为主题,着手于党规国法关系基础原理研究,着力于党规国法一体化机制和技术应用研究,着重于党规国法一体化建设规律性认识、逻辑性构建和创新性实践的系统研究,以体现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独特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政治和社会意义。2、“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潘爱玲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并购,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近年来深度参与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智库建设、政策制定以及企业问诊与咨询等社会服务。该项目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在深入剖析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制约瓶颈的基础上,从两大体系的契合点入手,将宏观与微观密切结合,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关系模型,进而探讨二者的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文化体制改革与政府政策优化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3、“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中国特色与制度建构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李忠夏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宪法学方法论、宪法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基本权利、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宪法解释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力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权力结构中,对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进行建构,以满足“宪法监督”“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合宪性解释”等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制度建设要求,对于推动现有制度落地和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4、“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项目首席专家门中敬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哲学、宪法哲学解释、立法体制、立法权和行政权基础理论、公法体系理论、法治政府理论创新与实践等。该项目坚持科学立场和本土化特色,在评估和总结四十多年来我国传统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的经验、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以实现行政任务的合法性与最佳性为目标,希望从党和国家监督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出发,建构一套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及其理论分析架构,并提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完善和建设方案。来源:山东大学 素材/社科院 文/刘后德 编辑/林明铭 责任编辑/苗立群 李想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项目申报至关重要。项目申报流程如何操作?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申报项目?这都是技术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科研项目与课题申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01项目VS课题课题,是人们从事研究前人或同时代的人还未认识或解决的问题,它具有较为单一而又独立的特征。项目,是指事物分成的门类或者说是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课题所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带有综合性的科研问题。课题与项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课题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单元,课题的有机组合形成项目;另一方面,课题与项目的划分标准也是相对而言的。对某一个研究者或研究群体来说,也可以从单个的课题入手,不断深入,形成系列的课题,从而组成项目,或者承担一个项目后,分成若干个课题逐一进行研究,最终取得较大的突破。02如何申报项目?一、提前了解项目申报的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有两个途径:关注、搜集政府部门网站信息。搜集政府部门网站信息(发改委、科委、经信委、商委等),国家级到区县级都要关注,做成信息简报。包括:来源网站、发布日、链接、截止日等信息。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及时了解信息;第二是每年项目申报季节都差不多,可以为明年的申报工作提前做计划。加入行业协会或者联盟。有时候可以联合申报项目与科技部门相关人员建立良好关系,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往往能在网站更新之前得到信息,及早准备有的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在政府立项之前影响指南所指向的领域,这需要企业高层去攻关了。二、项目可行性初步判定,这要根据自己的科研实力确定。三、决定报之后,就要先了解项目指南,把所有要准备的资料列好清单,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协调工作内容和时间,比如,查新、研发专项审计、报价单等工作要提前,项目预算要尽量贴近真实。四、准备资料、送审。五、关注相关网站看公示。(没成功就要了解失败的原因,认真总结,归档资料)。六、申报成功——立项——开启动会——跟科研和财务部门沟通工作细节,及时划归财务数据和科研进展中期报告等。八、项目验收——科研和财务准备审计材料。九、结题——奖励相关人员——归档资料。03如何申报科研课题?1、怎样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不是空想出来的,自己主观想什么样的课题好,押宝式的选题,很难评上。申报课题应有三个条件:第一,你对申报的课题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我们在评审时是先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基地,把国内发表的有关农村问题的文章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把这些文章按内容分成几类,掌握这些情况,对申报这个领域的课题非常有利。第二,对申报的课题有实地调查的资料,或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资料。也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有特点,没有实地调查的资料就没有特点,如湖北省一个单位申报的一个课题:《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他们除调查了湖北省山区的情况外,又调查了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山区的乡镇政府情况,有这些实际资料,谁也拿不到,只有这个单位才能拿到,这就说明有特点,必须批。西北师范大学王宗礼申报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治意识研究),他把西北牧民的政治观念、意识资料情况掌握了,就评上了。此外,广东中山大学及一些教学科研单位有关“珠江三角洲”各个方面的研究;江苏省的教学科研单位关于“苏南模式”的研究等课题都容易被评上。这些都说明,申报课题,要有实际调查。到实际中去,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点,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第三,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当然不是说,我们申报课题,要用“课题指南”题目作为课题,而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全国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规划,委托各学科学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机构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2.课题论证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好坏是决定你能不能被评上的前提条件。怎样论证?我们看论证的主要几点:第一: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3.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的材料是衡量课题组成员的水平能否完成课题任务。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应当是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的。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如我们组织几位博士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经过初步合作讨论,都觉得收获很大。一个人单独研究是不行的。我们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论证得非常好,课题组成员仅一两个人被拿掉的。研究实际问题的课题,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这方面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这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4.教师的课题观念问题我们要树立课题观念。我是经常到国内一些学校去,遇到很多教师同我交谈,主要谈他们现在做什么课题。有的是国家、教育部或省、市被评上的课题,多数是在从事自己学科领域自立的课题,无论问哪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都有课题,课题观念很强。我希望,我们文科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职责,这对有国家、教育部或省、市课题的教师完成课题是必要的;对没有课题的教师,应自立课题,这对今后申报课题是重要的。同时,还应认识到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我们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指导研究生所需要的。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怎么会指导好研究生?因此,我衷心希望我们文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增强课题观念,多拿课题,多做课题,根据课题进行研究,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04课题与科研项目常用的研究方法很多老师在申报课题时,对研究方法的名称写得不规范,故发如下内容以供参考:研究方法不出“硬伤” :1、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2、研究类型或途径、或某种提法口号不等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不能与具体的研究方法并列;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上下结合等不是研究方法。3、准确把握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步骤方法。文献研究法:A.概念特征:主要指围绕某个教育问题,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形成对教育问题及其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B.主要渠道:1)书籍;2)报刊;3)档案(含文件);4)非文字资料(图片、音像、实物、歌曲等);5)网络数据库,如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opac.nlc.gov.cn;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pku.e.cn;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http://lib.hunnu.e.cn;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C.查阅核心:1)代表著作和论文;2)研究问题的程度和主要观点;3)存在的不足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D.成果形式:文献综述、研究述评或研究背景等。教育观察法A.概念特征:是指主持人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者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得出分析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B.研究步骤:①明确观察目的;②编制观察量表;③组建观察团队;④实施观察过程;⑤整理观察材料;⑥分析观察结果。C.案例描述:观察目的、过程描述、观察数据表、事实描述、结论分析;D.成果形式: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观察报告。个案研究法A.概念特征: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个人或者团体机构)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解剖麻雀法”和“个案追踪法”,其特征是个案的典型性、深入性、全面性。B.研究分类:1)追踪法: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实施追踪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提出改进意见。2)追因法:确定问题、假设原因、设置对比、数据检验、结果分析。3)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作业、自传、绘画、特长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知识、情感等。C.研究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搜集个案资料;③分析个案资料;④实施个案指导;⑤追踪指导研究;⑥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法A.概念特征:是指通过调查、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征是经验的新颖性、普遍性、实践性、发展性、实用性。特别注重经验的转化。B.研究特点:概括主题、归纳要素、形成观点、揭示规律、验证理论;C.基本步骤:①确立总结对象;②搜集相关材料;③现场相关调查;④分析关键资料;⑤撰写总结报告。叙事研究法A.概念特征:是指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师生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和规律的一种方法。B.研究特点:以“故事”为研究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C.基本步骤:①确定研究问题;②选择研究对象;③记录教育故事;④分析得出结论。行动研究法A.概念特征:是指由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学管理者共同参与,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教育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B.方法缘由:始于英国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为行动而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C.基本步骤:第一轮:①计划:比如问题:学生认为科学只是回忆事实,而不是探索事实!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计划:改变课堂提问策略。把提问的中心转移到鼓励学生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寻找答案。②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己尝试归纳答案和结论。③观察:通过录像和录音,记录孩子们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各自的表现,特别留意学生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关注那些利于达成目的的行为。④反思为了使全班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走,我认为还要适当地加强引导,适当加强情景控制,但是,过分的控制会破坏探索性提问。第二轮:① 计划:继续贯彻原初的基本设想和计划,适当减少控制性陈述;② 实施:在以后的课堂中减少控制性陈述;③ 观察:记录学生在控制性陈述减少的情境下的表现和行为;④反思。实验研究法A.概念特征:指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求证”的方式,来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实验只能是准实验。B.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比较;C.基本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假设:对数学作业题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质量。自变量:原因变量;因变量:结果变量;无关变量:教师、学习内容等②选择实验对象:高一(1)班为实验班;高一(2)班为对比班。两个班级平时的数学学习成绩相近。③进行实验前测:实验前,运用有关心理测试量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测试量表,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进行测试;④ 严格组织实验:高一(1)班的数学作业题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高一(2)班仍用以前的作业布置方式;⑤进行实验后测:实验结束后,运用有关测量工具,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水平重新进行测试;⑥ 分析检测数据:对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⑦ 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要素: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假设、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讨论、实验结论、参考文献。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刚刚发布的《陕西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请申报汇总表》,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的西安交通大学有7个项目进入了这个名单,将成为新文科陕西省新闻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鄠邑区张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的首席专家张帆老师就把西安交通大学进入这个实践项目的具体项目为您介绍如下:1.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智媒时代西部地区原有新闻传播专业改革提升与实践探索3.补短强基,技术赋能,构建大学外语创新课程体系4.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产业融合,面向全球领导力塑造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平台建设实践5.从哲学"of”,"哲学+"一一服务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哲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6.新文科背景下,陕西省理工科优势高校文理文工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7.陕西省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作者/来源: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根据复旦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共建协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下简称“国务学院”)2020年继续支持青岛研究院招收培养公共管理硕士(MPA)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学生。本项目2020年计划招生30人,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计划和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本项目学生在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注册学籍,招生、培养过程、论文指导等管理工作由国务学院负责。贯彻执行教育部和学校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统一要求,择优录取,规范培养,保证质量。学生在周末或学期中以适当方式集中的方式上课,上课地点为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不少于一半课程)和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招生启事、招生简章网址及二维码http://www.mpa.fudan.e.cn/e6/29/c7217a189993/page.htm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公室正式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名单,据了解国家社科基金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等级科研项目,是文科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统计了2020年各校的入选数据,来先睹为快。位居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榜单第1名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共有17项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可以看出,人大的文科科研实力,是国内所有大学中最强的,人大人文社科的领先优势是全方位的,基本没有短板。位居榜单第2名的是武汉大学,一共获得了15项重大项目,体现了武汉大学强大的人文社科实力,武大的优势人文社科主要有哲学、法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图书情报等学科位于第3名的是南京大学,一共获得了13项重大项目,南大也是国内的一所老牌的文理强校。南大文科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中文、历史、外国语、哲学、小语种、图情档案等学科位于榜单第4名的是复旦大学,一共获得了12项重大项目。复旦大学的优势文科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学、中国史、马克思主义、中文、新闻传播等学科位于榜单第5名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各获得了11项重大项目。华东师大是国内社科研究重镇。华东师大的文科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教育学、世界史、中文等学科;浙大虽然是一所理工科学校,但是近年来挖来很多的文科大咖教授,像吉大法学的张文显等都被浙大挖来了,对学校文科的学科实力提升非常明显。位于榜单第7名的是山东大学,一共获得了9项重大项目。山大也是一所文理强校,学校优势文科有:马克思主义、中文、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位于榜单第8名的是北京大学,一共获得了8项重大项目。北大是国内人文社科最强的两所学校之一,与人大不相上下,优势学科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文、外国语、考古学等,基本上北大的文科也是非常全面,质量很强。并列位于榜单第9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各获得了7项重大项目。北师大的优势文科有:教育学、心理学、中文、中国史、戏剧影视学;厦门大学的优势文科集中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中山大学的优势文科集中在: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哲学、中文、中国史等学科。其他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各6项,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各5项,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各4项。对于这份202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名单,各位读者朋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近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公开招标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中国人民大学获得4项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此次重大项目主要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此次中国人民大学获取10项重大、重点项目,既是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综合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又将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阐释取得新的突破。重大项目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研究专家简介:岳希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农村贫困、地方财政。课题简介:本课题聚焦我国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问题,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再分配政策的调节机制及其效果,全面考察我国当前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现状。从社会保障支出和个人所得税为代表的收入再分配制度的调节机制和政策效应的测算出发,发现我国当前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制约我国收入再分配制度政策效应的原因;在准确挖掘和评价当前我国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索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当前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为如何强化我国当前收入再分配制度的政策效应寻找答案,以期更好地发挥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专家简介:何青,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国际金融。课题简介: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全球债务风险累积的背景下,我国如何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立有效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在综合协调全球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推动各国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同时,保持全球范围内福利水平提升,避免各国政策间的抵消效应与负外部性。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程度和影响效果;贸易、货币、财政、汇率等政策对各国宏观经济和居民福利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经济传导扩散的渠道;以及如何有效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研究专家简介: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比较法与欧洲法。课题名称: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意味着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准确界定产权的内涵、外延及其具体内容,构建产权运作、激励的整体机制,平等和全面保护产权。产权保护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坚持公平竞争,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确保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产权保护中的公平性包含了主体之间、代际之间、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公平价值。因此,加强产权保护,应当突出强调主体公平、时间公平、空间公平的多维度、立体式公平保护框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专家简介:黄文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法律政治学、法治理论、政法理论、法律与发展研究。课题简介: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是新时代司法改革总蓝图和路线图中的统领性概念,开创了一种司法改革新范式、新进路。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问题:(1)以世界司法改革大潮流为参照系,对中国司法改革实践和经验进行学理总结与思想升华,阐释综合配套改革作为司法改革新范式、新进路的内涵意义,提炼司法改革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2)对支配司法改革实践的司法哲学进行理论反思,认真梳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中国司法哲学,推进中国司法哲学科学化、系统化、时代化。(3)坚持重大问题导向,聚焦司法版图革命、管理革命、程序革命、科技革命等难点堵点问题,进行学理性、对策性研究,为司法改革破难题、补短板提供智力支持。(4)以优化司法改革方略方法为目标,加强对司法改革组织领导、评价评估、督察督导、经验交流推广等制度机制问题的研究,努力提出一整套务实有效的推进策略和操作方法。重点项目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研究专家简介: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课题简介:本课题研究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区别于传统中央银行问题的核心在于立足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探索创新:从国家治理角度诠释全会精神指引中提出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建设两大支柱,突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的政策调控体系等核心问题,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所需的多层次微观基础,形成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目标体系、调控体系、传导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的立体研究框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专家简介:王晓军,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风险管理与精算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课题简介: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本项目将在公平、可持续约束下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参数调整问题。包括:构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模型和资产负债平衡模型;测算分析人口老龄化、人口寿命延长、经济下行等因素对基本养老保险长期财务的影响;研究基本养老保险的多参数综合改革优化路径;研究非稳态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发系数和养老金调整指数等参数设定问题;研究在公平性约束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的优化等;通过这些研究,努力为我国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专家简介:仇雨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保局DRG付费国家试点专家组专家。研究方向为医疗保险。课题简介:本课题在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变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等背景下,以城乡统筹为发展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医疗保险的制度架构、基金运行、经办管理、服务供给等要素为切入点,基于“健康公平、制度变迁、卫生经济、社会治理”等理论,遵循“历史沿革——运行评估——机制框架——经验剖析——发展构想——政策建议”的总体研究思路,多学科视角探究和阐释统筹城乡、可持续医保制度的理念目标、演变逻辑、要素机理、影响效应与治理机制,勾勒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图景、理想模式与路径方向,为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实践经验和政策建议,最终回应参保城乡居民的健康和医疗需求,探寻基本医保制度中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家简介:张杰,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课题简介:本课题紧紧围绕着中国现发展阶段中如何有效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大问题展开,特别是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问题——“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关键问题全面展开,紧紧围绕“如何着力加快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关键问题深入研究,紧紧围绕“构建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有机融合协同作用的新型举国体制”这一核心问题深入研究,逐步探索和构建既符合一般理论逻辑,也深刻体现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现实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力图为中国各级政府现行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依据。我国重大舆情传播引导机制问题研究专家简介: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视听传播与新媒体。课题简介:本课题将舆情放置在整个社会运动与社会治理层面来考量,探索舆情传播背后的社会动因及其生成机制,构建“信息-情绪-关系-行动”等四位一体的“大舆情观”研究范式,进而探讨舆情管理和舆论引导服务于国家社会治理的路径与模式。研究成果最后主要落在两个点上:一是技术,本课题在技术范式下提出了智能微治理的概念,通过神经网络分析等对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仿真建模和预警研拟,真正做到智能化和针对性;二是跨学科,通过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公共传播”与“公共治理”作为舆论引导机制建构的宏观落点。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专家简介: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课题简介:本课题从习近平同志互联网治理思想研究、目前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建设研究、网络综合治理的伦理建设与网民素养提升研究、网络综合治理的技术治理体系研究、发达国家网络治理的借鉴及国际合作研究等五个方面全面探索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问题。本研究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互联网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尤其是新媒体研究的理论体系中;并形成新技术环境下互联网综合治理对策,提供决策参考。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 设计:欣欣蔡
[本站讯]4月1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山东大学4项课题获准立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本次重大项目招标,旨在组织力量深入研究阐释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为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经评审公示,确定了100个课题研究方向的109项立项课题。山东大学获准立项的4项课题具体包括:“基于国家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一体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肖金明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院长,长期致力于宪政与政治改革、公共管理与公共决策、法治地方与地方治理、法治政府理论与实践、政法改革与司法制度、法治社会与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以科学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经验和规律为出发点,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为指导,遵循法治理论—制度—实践的内在逻辑,聚焦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主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轴、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的主线,以党规国法同构法治为主题,着手于党规国法关系基础原理研究,着力于党规国法一体化机制和技术应用研究,着重于党规国法一体化建设规律性认识、逻辑性构建和创新性实践的系统研究,以体现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独特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政治和社会意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潘爱玲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并购,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近年来深度参与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智库建设、政策制定以及企业问诊与咨询等社会服务。该项目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在深入剖析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制约瓶颈的基础上,从两大体系的契合点入手,将宏观与微观密切结合,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关系模型,进而探讨二者的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文化体制改革与政府政策优化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中国特色与制度建构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李忠夏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宪法学方法论、宪法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基本权利、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宪法解释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力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权力结构中,对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进行建构,以满足“宪法监督”“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合宪性解释”等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制度建设要求,对于推动现有制度落地和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项目。首席专家门中敬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哲学、宪法哲学解释、立法体制、立法权和行政权基础理论、公法体系理论、法治政府理论创新与实践等。该项目坚持科学立场和本土化特色,在评估和总结四十多年来我国传统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的经验、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以实现行政任务的合法性与最佳性为目标,希望从党和国家监督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出发,建构一套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及其理论分析架构,并提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完善和建设方案。供稿单位:社科院 作者:刘后德 编辑:白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招聘启事根据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现面向全校及社会招聘以下岗位。招聘岗位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运维工程师招聘单位: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依托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岗位名称及岗位编号:运维工程师1人(059-01-C-LS-X-006)招聘要求及职责:根据学院学科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需要从事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政务数据资源的管理工作,研究实验室辅助决策的路径与方式,为教学科研需求提供保障。1、负责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与实施工作,每年牵头实施课题不少于3项,并需撰写相关研究报告或文章不少于2篇;;2、参与实验室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研究与制定,进行实验室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3、落实辅助决策模型或演示系统的部署工作,每年不少于1项;做好实验室政务数据资源的汇集与管理工作;4、参与实验室的教学支撑工作,制作或更新教学课件,利用可视化设备配合授课教师完成授课。任职要求1、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工程师、助理研究员等)或计算机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2、需具备信息化相关工作经验,6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政府工作经历者优先;3、了解数据可视化分析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使用;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与校内外单位进行良好的协调和沟通;简历投递:请有意应聘者请把个人简历发送至sppmrsb@tsinghua.e.cn,务必按“应聘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运维工程师岗+姓名”注明邮件主题。本招聘有效期至2020年4月22日。岗位待遇按照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待遇条件有一定竞争力。招聘岗位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科研助理招聘单位: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依托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岗位名称及岗位编号:科研助理1人(059-01-E-GE-X-048)招聘要求及职责:1、协助实验室科研团队日常行政与科研事务,包括财务报销等。2、协助实验室开展课题申报、合同签署、开题及结题评审等涉及到的相关事务工作3、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协助进行对内外的联络与合作等业务。4、能够协助筹办组织各类学术会议、会议宣传、新闻稿撰写等工作。5、能够参与课题或研究项目的文献检索、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6、协助处理可能涉及的教学及研究的事务类工作。任职条件: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管理类专业,身体健康。2.具有高校院系行政工作经验者优先,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优先。3.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自动化软件。4.有文字功底扎实,有撰写发言稿、新闻稿的经验。5.工作踏实细致、责任心强,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简历投递:请有意应聘者请把个人简历发送至sppmrsb@tsinghua.e.cn,务必按“应聘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科研助理岗+姓名”注明邮件主题。本招聘有效期至2020年4月22日。岗位待遇按照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待遇条件有一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