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之治”开辟了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阐明了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任务。这既给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必须顺应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创新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家治理成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高频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更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国家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做出新规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阶段的总体目标,强调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13个坚持和完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9年11月,国家社科基金围绕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出了100个重大项目招标课题研究方向,涉及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创新经验和世界意义,等等。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也列出了大量有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这一核心主题的研究,突出对“公共管理或公共治理的制度前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制度执行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以及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就地方治理而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政治和政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改革不仅要关注中央政府层面,还要注重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治理变革成为全球政府治理变革的焦点之一,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落实到地方就是地方治理的现代化。因为治理的层次不同,政府的职能差别和治理的内容也就有所不同。目前学界需要加强对地方治理实践模式转变与地方治理理论范式建构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从而推进地方治理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就基层治理而言,从基层政权建设、村(居)民自治等到基层治理及社区治理和乡村治理,则反映了我国基层管理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之后,各地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社区治理属于基层治理的范畴,当代社区不断扩展公共职能,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网络中的重要力量。社区治理涉及社区公共事务与社区服务的供给及其合作网络的治理。探索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过去一年更是未来基层治理以及社区治理研究的重大课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治理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在总结本学科70年的发展变化,作为70年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公共管理学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的话题讨论中。今天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人类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问题的解决,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公共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实践课题与理论主题。全球治理是公共治理的题中之义,然而却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关注度略显不足的领域。根据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发展调研报告的资料,除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几家培养单位之外,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中设立“全球治理”研究方向的院校并不多。全球治理是公共治理的最高层次,在它之下依次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和基层及社区治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全球治理领域的研究,直面全球公共治理的新场景、新实践和新问题。以此在学界突出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维、新范式以及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地位与作用、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新技术革命与政府治理变革随着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展开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更高阶段。总结过去一年的相关高频词,人类社会正走向所谓的“后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社会”“智能化时代”“智能社会”或“超智能社会”。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和量子化推动政府治理朝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这催生了新一轮政府治理变革浪潮,迎来了“数字政府”“政府3.0”“智能化政府”“智慧政府”或“智慧治理”。尽管公共管理学界已有大量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技术与政府”并没有成为公共管理学中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已有的“电子政务”属于这个领域的内容)。事实上,技术与政府属于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性分支或主题领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而推动包括国家或政府治理和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从公共管理研究“技术与制度”的二分法或“观念—技术—制度”的三分法中就可以领悟技术与政府研究的重要性。中国公共管理学必须重视技术与政府这一基本主题的研究,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家或政府的体制、机构、职能、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驱动的政府治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及其催生的数字化政府或智慧政府及智慧决策的新实践模式。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关系,也是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我国持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和优化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推动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以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现阶段我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政府职能履行的重中之重,这也正是“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的落脚点。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市场、企业及社会的关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和安排者三种基本角色中做出选择与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本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政府机构及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是公共管理学界持续关注的主题。2019年,“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则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例如,2019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的主题就是“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的《中国行政管理研究》杂志在第4期和第7期设专栏探讨这一话题。公共管理学需要更宽广的视野,需要加强对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社会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并总结提炼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在这一实践领域的经验,建构中国特色的政府理论及政府职能理论,为公共管理学奠定更宽广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公共服务与美好生活人民的美好生活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前提,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保障。民生是人民最大的福祉,公共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载体,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支撑。“美好生活需要”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更高期待,而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个施政重心。当前,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增长与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构成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公共管理学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与美好生活”这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加强对公共服务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完善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美好生活的内涵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评价,公共服务提供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的改革,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协作,抓民生和抓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抓重点、补短板等议题。另一方面,必须推进公共服务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大致可将公共管理学科划分为三大领域或板块:一是公共组织(公共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国家或政府的体制、结构、过程和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公共政策(政策分析)——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对实质性公共政策领域进行分析研究;三是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以公共服务的供给或民生改善以及事业单位管理等为研究对象。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的不清晰,制约了该学科领域及其人才培养的发展。在新时代,随着公共服务重要性的凸显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需要推动本领域由“公共事业管理”向“公共服务”的范式转变,构建起公共管理学中相对独立的“公共服务”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与历史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及政府治理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政策与治理实践创新,创造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形成鲜明的国家治理的执政品格与政策风格。党和国家特别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治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蕴含着许多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继承、发展、扬弃与借鉴。例如,在吸取古代吏治的经验教训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而吏治腐败更是我国历代王朝走向衰亡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历史教训!推进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一方面,必须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治国理政或国家治理思想,这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及其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的公共管理学要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话语的创新之路,必须总结和提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取得的创新经验,以此丰富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必须以史为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就需要国内学界高度重视古今中外公共管理的实践及其经验,尤其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历史传统与经验的研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国外公共治理的实践与范式转变进入21世纪,全球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新变化并呈现出新趋势。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治理变革继续深化的基本动因在于:一是一系列新变革的涌现,如: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科学技术进步、新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危机或金融危机;二是官僚体制的失效,如: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日益复杂化;三是西方社会中公民对政府不满的加剧与对政府与日俱增的期望和要求。在实践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注重的财政效率和政府内部运作以及所强调的代理、竞争和选择等原则,正在被“新公共治理”所关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强调合作、谈判、参与等原则所取代。《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主编安德鲁·梅西(Andrew Massey)在2017年第4期的主编导语中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公共部门的改革与全球化问题的变化不断冲击着公共行政领域,公共管理者所面临的任务更复杂,更难以应付。在理论上,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途径、学科范式与理论形态也正在发生转变,出现由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治理”的范式转变。在西方,继“新公共管理”之后,公共部门管理进入了所谓的“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或“公共价值管理”时代,出现了诸如“(新)公共治理”或 “新治理”“合作治理”“网络治理”“数字化治理”“整体化治理”一类的“新”模式。其中,“公共价值管理”“新公共治理”和“合作治理”是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或知识综合。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需要跟踪国外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及其前沿,批判性地借鉴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及有益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发展既要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解决中国问题,又要树立全球视野、密切关注国际公共管理研究前沿、积极探索重大全球或国际问题、增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公共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基础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沿,特别是科学方法论、数据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神经心理学、量子理论、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及虚拟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理论成就。从当代科技发展及其知识与方法中吸取营养,强化公共管理学自身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采用新的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出现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及研究途径。格雷在“eScience:科学方法的一次革命”的演讲中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概念,指出科学研究的四次范式变化——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到计算模拟再到数据科学或数据驱动的知识增长。当代社会科学也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其标志则是社会科学的兴起,这是一门基于大数据的人类行为计算的科学。当代科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对公共管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部分生物科学(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组学)的内容正有效地转变为社会科学的内容;进化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人天生是自利”的观点并不成立,平等观念有其基因基础;进化性的生存更依赖于集体性交往,而非自我疏导。数据化和智能化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了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今天,人类行动的数据可以被系统地、规模化地掌握,人们的行为踪迹都可以在某个数据库中找到线索,这使得研究个人、团体及全人类的行为规律成为可能。“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标志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2018年的《科学》和《自然》杂志都有文章论及这个话题,《管理科学》编辑部则宣称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是管理科学的新主题。机器学习技术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它与传统分析工具结合,可以检验传统方法无法检验的假设,拓宽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界。今天,行为、实验、预测和数据驱动已成为新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知识增长方式,也成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2019年国内学界召开了多次相应主题的研讨会,论著也明显增加。因此,公共管理学必须高度重视公共管理的行为、实验、模拟、预测和数据驱动与智能化技术、虚拟技术(数据挖掘、现实挖掘、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机器学习等)的应用,增强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公共管理学中的多学科知识融合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研究的涌现以及知识融合成为当代科技进步的一个主导性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分野日益模糊。作为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行为行政学采用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微观视角,以心理学和实验方法为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以心理学及个体行为研究的新成果为依据。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知识也日益交融。近现代社会科学走过从整体到分化或专门化的历程,如从政治经济学、精神科学(道德哲学)和国家学(官房学)到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新)史学等。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则由专门化到整体化演变,如知识产生方式由学科导向转入问题导向,进入所谓的“后学科时代”。如加里·金在《重构社会科学》一文中所说:随着社会科学跨学科性增强和更具合作性,社会科学的实际定义拓宽了,不能再基于过去特定学科领域 (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了。公共管理学学科的核心主题是人类的集体行动、冲突与合作、选择或决策、管理或执行之类的问题。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的领域,具有综合性及应用性的特点。大量学科为公共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因此必须倡导和推动与公共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转型与重构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与重构同样成为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例如,《美国公共行政评论》杂志主编詹姆斯·佩里在2016年第2期的寄语中,提出了“公共行政学正在消失吗?”(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Vanishing?)的设问,强调必须高度关注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布尔贡(Jocelyne Bourgon)在《国际行政科学评论》2017年第4期发表的头条论文《反思、重构与重塑》中认为,影响未来治理模式的挑战性趋势正在形成,政治及国家在构建民主社会中的角色正在改变。现在是时候从一个更宽泛的视角来反思公共行政学了,公共行政需要一种新的“统一的理论”,它将国家、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视作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给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国家治理(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推进,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转型与重构以及知识体系更新提出了历史性任务。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界有大量关于本学科转型与重构的讨论,举办了多场专题论坛,形成了一系列的论著,观点精彩纷呈。“第四次管理革命”“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中国管理(范式)”“百年变局与管理科学”等也成为管理科学的热门话题。例如,曹仰锋在《第四次管理革命》一书中认为,管理的百年历史上发生了四次管理革命,即从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精益管理到价值共生。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转型与重构涉及大量问题。例如,怎样把握和处理好学科发展中的学术与政治、科学与意识形态、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地方性与全球化等方面关系;如何凸显中国公共管理学自身的主题领域、问题意识和本土知识;如何促进中国场景、中国话语与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知识增长;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转型与重构的重要内容。总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公共管理学在我国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且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学科,其地位也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在中国,公共管理学可以称为治国理政或国家治理之学。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必须顺应迅速变化着的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实践,立足现实,回望历史,直面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的新场景、新实践、新趋势和新问题。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必须加强其理论创新,拓展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与主题,夯实公共管理的科学基础,彰显公共管理学的中国特色。(作者系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陈振明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开启了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一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迎来新契机。未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要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扎根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批判吸收国际理论资源,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理论体系。实践为研究提供丰富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创新,积累了大量公共管理实践新经验,为公共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成长和发展,迎来巨大发展新机遇、新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柏瑛认为,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已经形成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但总体来看,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易承志认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既迎来了宝贵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新时代公共管理学应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实践中,不断挖掘新材料、找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大力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另一方面,亟须公共管理学科更好地发挥实践应用功能,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式,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理论公共管理是一门面向实践的学科,要实现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的目标,就必须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理论体系。易承志认为,首先,要立足中国实际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生命力所在。其次,在扎根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必须面向国际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批判吸收国际理论资源。孙柏瑛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引,比如流程再造、一站式服务等。但目前我们还缺乏中观理论的学术概念集成,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显示出中观管理机制优势。在孙柏瑛看来,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应该聚焦两点,一是国家治理能力,二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既要加强治理能力建构,又要在能力建构中推动和谐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郅强看来,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和公共管理的实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促使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迅速变化着的实践要求相适应,坚持在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要立足社会现实需要,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吸收借鉴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强化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孙柏瑛看来,公共管理学研究,应多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维度理解社会运行方式。王郅强认为,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公共管理学者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吸纳来自国内外各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思想,努力跻身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前沿,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和解释全球公共治理新实践、新问题,拓展公共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国际视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公共管理学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易承志认为,作为一门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更加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积极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宝贵机遇,弥补传统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与不足,促进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第二,推动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不断挖掘公共管理学科的增长点;第三,在运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时,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客观理性地认识其局限性。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杰 卫思谕获取更多学术资讯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给公共管理学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公共管理学研究要扎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沃土,下大气力推进理论创新,为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撑。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特性,这些特性既是学科立足的重要基础,也体现着学科发展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由过去的公共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演变而来,体现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特色,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推进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需要把握好其实践性、应用性、跨学科性等特征,紧跟我国社会发展步伐,体现我国公共管理具体实践,研究改革进程中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科研究的活力。我国公共管理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随着公共部门组织形态、实践活动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不断更新发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公共管理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界聚焦的一大主题。学者们围绕治理的内涵、层次、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丰富了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在治理的大主题下,电子政务、政府权力运行、政府绩效管理、数字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精准扶贫、应急管理等成为学者们日益关注的课题。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为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公共管理学研究者自觉担负时代使命,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彰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在研究中进一步分析探讨经济秩序的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流程优化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公共管理活动提供对策和建议。当前,公共管理学研究出现了不少需要关注的新领域。比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日益频繁,人们生产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权属如何确定,如何保护公民的数据权和隐私,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带来的伦理问题,政府部门如何提升虚拟空间治理能力等,都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治理思想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观念,深入总结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公共管理思想,积极构建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领域。现代社会高度复杂,公共管理领域动态、多元的特性越来越明显,公共管理实践成为一个融合多因素、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适应这一形势变化,公共管理学需要更加注重丰富研究视角,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以公共问题为目标,合理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视角,探索创新研究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改变拘泥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充分借鉴管理学科中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能够解释与指导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8日 09 版)
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给公共管理学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公共管理学研究要扎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沃土,下大气力推进理论创新,为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撑。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特性,这些特性既是学科立足的重要基础,也体现着学科发展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由过去的公共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演变而来,体现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特色,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推进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需要把握好其实践性、应用性、跨学科性等特征,紧跟我国社会发展步伐,体现我国公共管理具体实践,研究改革进程中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科研究的活力。我国公共管理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随着公共部门组织形态、实践活动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不断更新发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公共管理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界聚焦的一大主题。学者们围绕治理的内涵、层次、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丰富了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在治理的大主题下,电子政务、政府权力运行、政府绩效管理、数字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精准扶贫、应急管理等成为学者们日益关注的课题。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为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公共管理学研究者自觉担负时代使命,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彰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在研究中进一步分析探讨经济秩序的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流程优化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公共管理活动提供对策和建议。当前,公共管理学研究出现了不少需要关注的新领域。比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日益频繁,人们生产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权属如何确定,如何保护公民的数据权和隐私,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带来的伦理问题,政府部门如何提升虚拟空间治理能力等,都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治理思想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观念,深入总结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公共管理思想,积极构建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领域。现代社会高度复杂,公共管理领域动态、多元的特性越来越明显,公共管理实践成为一个融合多因素、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适应这一形势变化,公共管理学需要更加注重丰富研究视角,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以公共问题为目标,合理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视角,探索创新研究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改变拘泥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充分借鉴管理学科中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能够解释与指导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8日 09 版)
开班仪式现场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意):9月29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陈江和基金会资助、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开班,一共招收了来自11个国家的19名学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副司长张明,陈江和基金会(Tanoto Foundation)代表、金鹰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建国,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晓,清华大学副教务长高虹参加了开班仪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副司长张明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希望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公共管理硕士班依托清华大学的雄厚底蕴和丰富资源,发挥水木清华光荣传统,有力有序有效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力争将他们培养成这些国家优秀的未来领导人,助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陈江和基金会代表、新加坡金鹰集团能源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建国在开班仪式上对新生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通过在中国为期一年的课程研究和实地调查,能够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发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所在国做贡献。 据了解,清华“一带一路”公管硕士班隶属于“一带一路”人才培训项目,由陈江和基金会于2016年出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旨在通过人才培养,增进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了解,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学员们在开班仪式上与嘉宾互动交流在开班仪式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陈威衡(Christopher TANUJAYA)表示,“作为一名印尼华人,我很想了解中国是如何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成功的,这个项目学生群体高度多样化,我很激动,我不仅可以向清华大学的优秀教授学习,而且可以向班上的同学学习。” 来自土耳其的学生美明娜(ONEREN, Beste Gul)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与世界各国进行互利合作,我对于能够参加本次“一带一路”公管硕士项目感到很兴奋,可以与来自各国的同学们分享实践经验,获得新的思路。” “一带一路”人才培训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陈江和基金会资助,“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支持。今年除了“一带一路”国际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外,“一带一路”人才培训项目还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侨大学同时开展了研修班,分别聚焦设施联通、金融融通、贸易畅通三个主题,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约140名高级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知名学者参加其中。 陈江和基金会为著名侨领、新加坡金鹰集团主席陈江和与夫人黄瑞娥于1981年创立,旨在利用教育的变革力量,帮助人们释放潜能,改善生活,基金会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基础教育和领导能力提升。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基金会主要在印尼、中国和新加坡开展工作,致力于通过支持教育、技能培训、扶贫减灾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截至目前,为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逾3.4亿元人民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给公共管理学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公共管理学研究要扎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沃土,下大气力推进理论创新,为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特性,这些特性既是学科立足的重要基础,也体现着学科发展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由过去的公共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演变而来,体现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特色,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推进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需要把握好其实践性、应用性、跨学科性等特征,紧跟我国社会发展步伐,体现我国公共管理具体实践,研究改革进程中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科研究的活力。 我国公共管理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随着公共部门组织形态、实践活动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不断更新发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公共管理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界聚焦的一大主题。学者们围绕治理的内涵、层次、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丰富了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在治理的大主题下,电子政务、政府权力运行、政府绩效管理、数字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精准扶贫、应急管理等成为学者们日益关注的课题。 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为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公共管理学研究者自觉担负时代使命,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彰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在研究中进一步分析探讨经济秩序的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流程优化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公共管理活动提供对策和建议。 当前,公共管理学研究出现了不少需要关注的新领域。比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日益频繁,人们生产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权属如何确定,如何保护公民的数据权和隐私,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带来的伦理问题,政府部门如何提升虚拟空间治理能力等,都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此外,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治理思想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观念,深入总结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公共管理思想,积极构建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现代社会高度复杂,公共管理领域动态、多元的特性越来越明显,公共管理实践成为一个融合多因素、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适应这一形势变化,公共管理学需要更加注重丰富研究视角,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以公共问题为目标,合理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视角,探索创新研究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改变拘泥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充分借鉴管理学科中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构建基于中国国情、能够解释与指导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张玘云 张瑞玲) 12月5日,中国政治学会2020年年会暨“中国之治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政治学研究》协办。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樊建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分别致开幕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黄建云主持。中国之治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现场。张玘云 摄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房宁在会上表示,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体现出了“利出一孔”的决策效率、上下同心的执行能力、统筹全局的协调组能力和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动员能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断进步完善。中国的制度模式和治理体系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说,当前中国公共管理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阶段,而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体现出中国政治制度优势,“五位一体”的治理体系的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以《研究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题表示,要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鲍静围绕“数字时代与公共管理学科建构”进行发言。她提出,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了信息革命的时代,除“自然世界”“文明世界”外还有“数字世界”,在新的数字社会形态下,要聚焦“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智慧政府”这些概念,对于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提出本学科应对之策。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书记黄新华认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拓宽了治理边界,重塑了治理流程,优化了治理工具,但是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进程,数字赋能对基层治理变革的影响尚需更全面的观察和更深入的研究。为确保基层数字治理在法治轨道中展开,有效的制度供给是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蔡礼强作大会总结时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国家治理领域不断出现新问题、新任务、新课题,这必然给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来源:中国青年网)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12月5日,中国政治学会2020年年会暨“中国之治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协办。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樊建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分别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黄建云主持开幕式。会议第一单元“中国之治与政府治理”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蔡礼强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房宁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体现出了“利出一孔”的决策效率、上下同心的执行能力、统筹全局的协调组织能力和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动员能力。中国的制度模式和治理体系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说,当前中国公共管理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阶段。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体现出中国政治制度优势和“五位一体”治理体系的优势,应在公共管理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在题为“研究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发言中表示,要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鲍静在题为“数字时代与公共管理学科建构”的发言中提出,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革命的时代,除“自然世界”“文明世界”外还有“数字世界”。在新的数字社会形态下,要聚焦“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智慧政府”这些概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黄新华认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拓宽了治理边界,重塑了治理流程,优化了治理工具,但是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进程,数字赋能对基层治理变革的影响尚需更全面的观察和更深入的研究。为确保基层数字治理在法治轨道中展开,有效的制度供给是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劲松、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行政学研究室主任贠杰对该阶段专家观点进行了评议。会议第二单元“中国之治与社会治理”讨论由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张北坪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谈到,要开发社会力量,形成自平衡机制,防止经济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社会风险转化为政治风险。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从“本来”“外来”和“未来”三个层面对于城市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从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构建“一元多核”的城市社会治理的格局、重塑城市治理的空间治理体制、完善特大城市治理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城市社会治理发展方向的构想。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张雷详细介绍了社区治理体制的发展历史,并结合当下中国社区疫情防控模式,总结了关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陶建群以湖南祁阳的基层治理创新为例,探讨以“基层之治”筑牢“中国之治”这一主题。他表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内在要求。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方盛举在题为“中国之治的边疆实践”的演讲中表示,当代中国边疆开发和边疆治理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郎友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少来对该阶段专家演讲进行评议。蔡礼强在大会总结中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国家治理领域不断出现新问题、新任务、新课题,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相关研究者应抓住机遇、奋勇向前,为公共管理学“三大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樊建新致辞 主办方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致辞 主办方供图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蔡礼强作会议总结 主办方供图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高莹 魏晞 曹静雯 任慧 李凯岩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4月1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山东大学4项课题获准立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本次重大项目招标,旨在组织力量深入研究阐释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为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经评审公示,确定了100个课题研究方向的109项立项课题。山东大学获准立项的4项课题具体包括:1、“基于国家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一体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肖金明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院长,长期致力于宪政与政治改革、公共管理与公共决策、法治地方与地方治理、法治政府理论与实践、政法改革与司法制度、法治社会与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以科学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经验和规律为出发点,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为指导,遵循法治理论—制度—实践的内在逻辑,聚焦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主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轴、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的主线,以党规国法同构法治为主题,着手于党规国法关系基础原理研究,着力于党规国法一体化机制和技术应用研究,着重于党规国法一体化建设规律性认识、逻辑性构建和创新性实践的系统研究,以体现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独特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政治和社会意义。2、“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潘爱玲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并购,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近年来深度参与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智库建设、政策制定以及企业问诊与咨询等社会服务。该项目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在深入剖析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制约瓶颈的基础上,从两大体系的契合点入手,将宏观与微观密切结合,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关系模型,进而探讨二者的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文化体制改革与政府政策优化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3、“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中国特色与制度建构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李忠夏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宪法学方法论、宪法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基本权利、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宪法解释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力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权力结构中,对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进行建构,以满足“宪法监督”“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合宪性解释”等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制度建设要求,对于推动现有制度落地和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4、“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项目首席专家门中敬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哲学、宪法哲学解释、立法体制、立法权和行政权基础理论、公法体系理论、法治政府理论创新与实践等。该项目坚持科学立场和本土化特色,在评估和总结四十多年来我国传统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的经验、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以实现行政任务的合法性与最佳性为目标,希望从党和国家监督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出发,建构一套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及其理论分析架构,并提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完善和建设方案。来源:山东大学 素材/社科院 文/刘后德 编辑/林明铭 责任编辑/苗立群 李想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招聘单位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依托单位公共管理学院岗位名称及岗位编号研究助理岗(3人)招聘要求及职责根据学院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现招聘3位研究助理。1.参与开展课题调研、数据收集、文献梳理等科研项目相关工作。2.参与撰写科研项目的实施和报告撰写工作。3.参与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数字政府等评估工作,分析评估数据。4.负责组织实验室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等,联络跟进会务事宜。5.负责活动新闻稿的策划与撰写,相关报道的跟踪、整理和总结。6.处理实验室日常行政事务工作。7.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它事宜。任职条件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力;2.具有较强的文案能力和基本英语沟通表达能力,熟悉办公软件的使用;3.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4.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能够协助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任务;5.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踏实细心;6.具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电子政务、信息化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简历投递请有意应聘者请把个人简历发送至sppmrsb@tsinghua.e.cn,必须按“应聘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研究助理岗+姓名”注明邮件主题,否则收不到简历。岗位待遇按照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截止日期本招聘有效期至2020年7月5日。编辑丨发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