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王羽尧。14岁那年,她同时收到了北大和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来她以683分的成绩考上北大经济学院。她说:“凡事目标要定得高一点,因为你一定达不到目标,所以我给自己定的高考分数是690分,只考了683分。”对于这个北京姑娘来说,北大离自己家很近,从小就对这所学校心声向往,最终可谓是如愿以偿。除了在学习上有着出类拔萃的才能外,她还是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中国赛区金奖获得者,跆拳道赛场上的种子选手,她还擅长羽毛球、跑步、瑜伽等运动项目.....18岁,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上大学期间就已经去过了28个国家......她后来进入大众的视野是因为参加《一站到底》的电视节目,当时只有16岁的她,在舞台上尽显才女风范,思维严谨,思路清晰。有人推算过她的智商,说达到了惊人的164分。似乎天才的成长路径大抵都是类似的,作为北京长大的孩子,王羽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岁多时,父母便教她识字、看书,到3岁的时候,这个小姑娘就已经能无障碍阅读简单的书籍了。5岁就全部读完中国四大名著。“我记得很小时,我妈就摆弄我做广播操,毛笔绑在手上学写毛笔字。”非典期间,年仅8岁的王羽尧以非典为题材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并参加了东方少年系列文学大奖赛。良好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一路的扶持帮助她一路成长为了“别人家的孩子”。当孩子内心有了这样自我成长的意愿后,人生之路上就会有了更大的驱动力。后来她回忆自己在北大的经历:“北大,把我变成了我想要成为的人。我在这里,遇到了各种新奇的想法,这使我每天都受到冲击,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关于到芝加哥大学后的学习,王羽尧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到大再拼命的学习也不似今天这般令人疯狂。三十多号人废寝忘食地聚在一起或是奋笔疾书或是激烈辩论都只为了完成完不成的作业——这简直就是搏命。看着聪明绝顶的同学们也大脑麻木结结巴巴,我反而似乎略略感到了芝加哥学派的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比你牛很多的人,还比你努力几百倍!
编者按:作家眼中值得一看、不容错过的好书是什么样的?原创文学网站Longreads的专栏作者 Dana Snitzky采访了十一位作家,询问了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2019年,有哪些好书不容错过?”以下是他们的回答。带上这份书单,开启新一年的阅读之旅吧。文章编译自longreads,作者Dana Snitzky。关于那些2019年值得一看的好书,我们采访了十一位作家。基尔希·雷蒙(Kiese Laymon):作家,密西西比大学英语与创意写作教授;近期出版回忆录《沉重》。推荐书目:《沉思》,莱西·约翰逊著。我最喜欢的是莱西·约翰逊(Lacy Johnson)的新书《沉思》(The Reckonings)。令我震惊的是,莱西使我对正义、灾难和正义艺术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莱西以一种真诚而不多愁善感的方式让我思考和相信正义是真实存在的;艺术必须引领潮流。反过来说,这本书潜移默化地迫使我承认艺术和艺术家在认可苦难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这令我重新反思正义,把它作为一个明确界定的目标。事实上,我认为《沉思》、《雄辩的愤怒》和《没有灰烬的火焰》这三本书在2018年的这场文坛的激烈争辩中谈论着人类到了哪一步,人类又对此做出了什么。它们都是构思巧妙、建造宽宏的思想工程;它们都源自对人们的警告、合理的赞颂和夸张的语言。娜菲莎·汤普森·斯派尔斯(Nafissa Thompson-Spires):小说作家,短篇小说集《有色人种的头》的作者。推荐书目:《在火星的背面相遇》,蕾妮·西姆斯著。经常因为“卖不出去”而遭到诋毁的短篇小说集今年反而获得了相当多的关注,其中甚至有几部作品登上了流行的“畅销榜”名单和主要文学奖项的候选列表。对此,我完全支持。短篇小说并不仅仅是长篇小说的“预备练习”,它本身也是一种极具挑战性和值得尊重的文学体裁。同样,我非常希望一部值得收藏的短篇小说合集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去年冬天,我第一次听说蕾妮·西姆斯(Renee Simms)的小说《在火星的背面相遇》(Meet Behind Mars),就立即邀请她和贾梅尔·布林克利(Jamel Brinkley)与我一起向一年一度的AWP会议(美国的作家协会,Association of Writers & Writing Programs)提议,成立一个短篇小说作家组。这本书包罗万象,从黑色幽默到抑郁,所有的故事都通过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在会议上,蕾妮·西姆斯宣读了这本小说集中的一个书信体故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以至于我不敢在她之后读我自己写的那个关于黑人孩子在学校遭遇不幸的书信体故事。我并不是说《在火星的背面相遇》这本书还完全不为人知。塔亚里·琼斯(Tayari Jones)是这本书的坚定拥护者,他为这本书做了一些宣传工作,并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上提到这本书是他的最爱。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说的话,不妨相信塔亚里——这本书的确值得被更广泛地阅读、被细细地品味,并被世界各地的学校列为下一学年教学大纲中的必读书目。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足够短,你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读完,但可能在读完之后很久还不断回想着这些故事。R.O. 权(R.O. Kwon):小说《纵火犯》(The Incendiaries)的作者。推荐书目:《坏朋友》(季刊漫画),Ancco著。今年我读了很多漫画小说和回忆录。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可能与我在2018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有关。我花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在如此嘈杂和喧嚣的交谈中,我尤其容易被沉默和对沉默的描述所吸引。而漫画书——或者说我一直在寻找的——特别适合描绘各种各样的沉默。今年我最喜欢的漫画小说之一是Ancco的《坏朋友》(Bad Friends),翻译者是Janet Hong。故事发生在韩国首都首尔的郊外,成年叙述者金菊(音)回顾了一段失去的童年友谊。书中充斥着大量可怕的的暴力行为、生理和心理虐待,而在无限的痛苦之中,叙述者在一位名叫“正爱”(Jung-ae)的朋友身上发现了与自己十分相似的灵魂。接下来,漫画中展开了一个关于爱情所拥有的神奇力量和固有的局限性的故事,既令人心碎,又充满震撼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好书。爱丽丝·柏林(Alice Bolin):评论家、散文家、记者和诗人;孟菲斯大学非虚构创意写作课程客座副教授;《死去的女孩:在美国人的迷恋中幸存》的作者。推荐书目:《维多利亚时代和浪漫主义运动:回忆录、爱情故事与跨越时空的友谊》,内尔·史蒂文斯著。我承认推荐书目是一项让我感到焦虑的任务,因为我不知道作为读者的你可能在2018年错过了哪些书——考虑到购物和社交媒体网站上的个性化的人工智能算法,我怀疑那些很可能就是我错过的书。话说回来,我认为2018年出版的新书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本反传统的回忆录《维多利亚时代和浪漫主义运动》(the Victorian and the Romantic),作者是我最喜欢的非虚构新作家之一:内尔·史蒂文斯(Nell Stevens)。这本书讲述了史蒂文斯自己在伦敦攻读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并与一位美国同学坠入爱河的故事。与此同时,史蒂文斯还编织了一个半虚构的故事,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和美国作家查尔斯·艾略特·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英国,史蒂文斯的书名叫《加斯克尔夫人和我》(Mrs. Gaskell and I),但我想我们还需要有另外一个书名,因为美国人并不知道盖斯凯尔是谁。但是,史蒂文斯深刻地探析了前代作家的内心深处,并且有着强烈的同理心和恣意的多愁善感,读者不禁会和史蒂文斯一样,与盖斯凯尔产生情感上的羁绊。总之,《维多利亚时代和浪漫主义运动》这本书集中体现了我所喜爱的非虚构类文学的可能性和趣味性——史蒂文斯结合了历史小说和回忆录的传统写作手法,来审视自身的经历:反思她自己的学术之旅,以及学者们与他们的研究对象所寻求的镜花水月般的亲密关系。玛雅·饶(Maya Rao):记者;《伟大的美国前哨:梦想家、特立独行者和石油边疆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推荐书目:安妮·特鲁贝克编辑的《铁锈地带的声音》(皮卡多出版社)。关于美国中心地带的非虚构类编年史文学中,经常会出现人们熟悉的故事,比如受压迫的工厂工人或沿海作家为美国中产的政治保守而扼腕。然而,这本非虚构文学选集对中西部的工业地区提供了一个新颖独到的视角,其中包括对辛辛那提一家被关闭的同性恋酒吧的探讨,对克利夫兰的伊拉克移民纽带的反思,以及对西弗吉尼亚州一座“监狱小镇”所具有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的思考。其中,最好的一篇文章是从一位来自匹兹堡的中年社会工作者的角度讲述的,他努力帮助一位名叫约翰的人,后者看起来“像是彻底垮了,仿佛监狱和其他一切东西都已经赢了”。另一篇令人难忘的文章探讨了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遗产,以及这座汽车城“死气沉沉”的郊区社区。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当底特律腐烂的时候,环绕着这座城市的怀旧而又虚伪的村庄恍如一种历史观,有人将之奉为圭臬。”这本书突出地论述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尤其是其中一篇诙谐尖刻的文章嘲讽了试图拯救底特律的白人新来者。所谓的“铁锈地带”所指的具体区域虽然不断变化,但它真实地描绘了一个经常爆发全国性新闻的地区,但却很少能被如此大规模和细致地观察。亚历克·纳瓦拉-李(Alec Nevala-Lee):作家,著有《震撼:约翰·W·坎贝尔、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A·海因莱因、l·罗恩·哈伯德和科幻小说黄金时代》。推荐书目:《世界的车轮只向前转——美国天使的崛起》,艾萨克·巴特勒和丹·柯伊斯著(布卢姆茨伯里出版社)。1992年11月8日,托尼·库什纳的下半部史诗级戏剧《天使在美国:国家视野下的同性恋幻想曲》在洛杉矶首映,导致一位评论家评论说这部作品诞生在“美国历史的转折点上,共和党所谓的冰封时期正在逐渐解冻”。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历史的车轮又转了一圈,库什纳的杰作——以罗伊·科恩(Roy Cohn)律师的形象为蓝本的虚构文学作品——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后者的得意门生现在正在白宫工作。《世界的车轮只向前转》这本书记录了该戏剧的创作和上演过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演艺界图景,包括演员、制片人、活动分子和舞台专业人士,将剧作家的脑海图景变成了盛大的戏剧文化活动,在我们的时代里除了《汉密尔顿》无人能出其右。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记录时代的有价值的文档,一个关于八卦、创造性和洞察力的宝藏,和作为一名艺术家在面对冷漠和压迫时必备的生存手册。在库什纳所说的“伟大的工作”准备再次开始之际,这本书的传播显得尤为珍贵。特雷西·玛丽·梅尔霍特(Terese Marie Mailhot):散文家,《心的浆果:一本回忆录》的作者,普渡大学教师。推荐书目:《乔尼·苹果籽》,乔舒亚·怀特黑德著(阿森纳·波普出版社)。约瑟华·怀特海德(Joshua Whitehead)所创作的《乔尼·苹果籽》(Jonny Appleseed)是一本关于两只精灵成长的小说。其中,约瑟华的一句话令我印象尤其深刻:“我的家里充满了希望和鬼魂”。我知道他在说什么——这让我窒息,因为我深知离开家后因为极度思乡而渴望白色的东西——和一种不复存在,或是与我们抛下的其他悬而未决的东西相比黯然失色的生活方式。怀特海德的眼光很独到。他的故事中对一个虚拟空间的描写只有细节,但它们是完全正确的。他的作品中也有很多优雅之处。书中所讲述的是沉重的内容,但它不是在玩弄任何人的悲伤感情,它只是在严格地展示我们必须见证的那些事实。我喜欢这种幽默。我喜欢这本书结构上的零散——它始终形散而神不散。怀特海德完全掌控着局面,抗拒着读者们对自怜或羞耻的期望。我喜欢这样的叙述,它不会蹑手蹑脚地走进最令人心碎、最真诚、最原始的时刻。我喜欢这样不加掩饰的叙述,因为背负着阻力和偏见写作并不容易——事实上,要想踏入这个世界,来自他人的偏见和阻力是相当难以应付的。托马斯·佩吉·麦克碧(Thomas Page McBee):记者,《业余爱好者:什么使人成为人》和《活着:一个关于暴力、宽恕和成为一个真正男人的故事》的作者。推荐书目:《狐狸的自白》,乔迪·罗森博格著。乔迪·罗森博格(Jordy Rosenberg)所创作的《狐狸的自白》(Confessions of the Fox)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奇怪的。它采取了一种流行的(甚至是老旧的)形式——历史小说,却又如此激进和创造性地重新改变了它。令人吃惊地,我发现自己开始质疑我在时间、性别、我们讲述的故事,以及谁来讲述它们等这些方面所持有的最基本观点。难以置信的是,这是罗森博格的第一部小说,他碰巧是跨性别者,也是一位学者,正如小说的主人公沃斯博士(Dr. Voth)一样。沃斯博士偶然发现了1724年至今尚未被发现的一篇文章,该文章概述了同性恋情侣杰克·谢波德(Jack Sheppard)和埃奇沃斯·贝斯(Edgeworth Bess)的冒险故事。《狐狸的自白》是一个关于真实性的故事,正如沃斯博士在脚注中试图揭示手稿的“真实性”,但它也讲述了时间的崩溃和折叠、一段我们从未读过的历史,以及一具不断重生的躯体。这本书既聪明又性感,既感人又欢乐。罗森博格揭露了——不,是在接近——一些非常深刻的东西。这本关于酷儿身份的虚构历史小说就像那些尽管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但还是被珍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并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故事一样。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有革命性的书。伊丽莎白·拉什:作家,著有《崛起:来自新美国海岸的报道》,布朗大学创造性非虚构写作课程讲师。推荐书目:《格外隐秘的生活》,布伦达·希尔曼著(卫斯理大学出版社)。去年夏天,我和布伦达·希尔曼(Brenda Hillman)在我最喜欢的印度独立书店之一Point Reyes Books举办了一场活动。前一天晚上,我在海边露营。我的帐篷搭在离一头幼年蓝鲸腐烂的尸体半英里远的地方,它的脊椎骨因螺旋桨的撞击而断裂。我带着布伦达的新书《格外隐秘的生活》(Extra Hidden Life, Among the Days)作为自己的陪伴。我想不出还有比这本书更好的旅行伴侣了。这本书心胸开阔,风格奇特,记录了一种工作中极其独立的思维,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出人意料。我总是觉得这些台词就像来自布兰达·希尔曼创作的《海岸线之诗》一样。《格外隐秘的生活》中的诗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前行,让我们回到最重要的地方。它还提出了另一种逻辑——在那里,日益增加的损失既需要哀歌也需要充满激情的参与,既需要祈祷也需要赞美。米歇尔·缇(Michelle Tea):作家,著有10部小说和非虚构类作品,包括文集:《反对回忆录:抱怨、自白和批评》,独立策展人。推荐书目:《入侵》,加尔文·金波列维奇著。小说家加尔文·金波列维奇(Calvin Gimpelevich)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入侵》(Invasions)于2018年底在美国问世,相信它将在2019年掀起风暴,让我们都为之震惊。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将带你进入一个你在小说中很少会探索的风景。以共识现实为背景的作品描绘了跨性别身份的主角所经历的短小而不失影响力的戏剧:一个性别认同障碍的22岁男孩与一名中年女子发生性关系;一个变性人在变性手术中心的狭小空间里找到了自己有归属感的临时集体;一对有着性关系的工薪同事发现他们被困在山顶的暴风雪中,接踵而来的是一场盛大的异性恋婚礼。但真正吸引我的故事是那些带有黑色镜子般转折的片段:引人入胜的《租屋惊天记》(Rent, Don 't Own)讲述的是一家健身房雇佣了一名残疾女同性恋员工的故事,这家健身房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员工会代替顾客锻炼身体;在《甜蜜》(The Sweetness)中,一个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同性恋控制了一个法西斯警察的身体,对澡堂进行突袭。这本书中以酷儿身份为叙事中心的方式是惊人的,它挖掘了酷儿经历的深度和多样性,并将它们与绝妙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既让人感到熟悉有有着绝对新鲜感的、难以避免的现实。这真的是一本2019年值得一看的书!娜娜·夸梅·阿杰伊·布兰亚(Nana Kwame Adjei-Brenyah):小说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黑色星期五》。推荐书目:《发掘》,温迪·陈著。看传奇小说能获得特殊的快乐——小虾在池塘里成为巨大的龙舟,然后,像在令人难以置信的诗《他们航行在镜面般的湖泊中》中所描述的,为了捕捉这些小虾撒下的网变成了从天上坠落的星系。温蒂·陈是这种创作魔法的大师,她使史诗般的生命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死者或垂死的人身上。她的处女作《发掘》(Unearthings)给人一种精心制作的感觉。音节一般的精确性使这些文字拥有着一种能够在你放下书很久之后仍于脑海中嗡嗡作响的魔力。这是一段对贯穿于我们血管中的伟大历史的提醒。这是对记住的和失去的东西的一种欣赏。这个史诗般的世系呈现出如此纯净的本质,它闪耀着,被伤害,也被拯救。当你翻阅温蒂·陈的书时,它会对你有所帮助。她是一位特殊的诗人,有着一种原始而重要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她早期的作品中经常得到体现。读读这本书,让它静静冲刷你的脑海吧!原文链接:https://longreads.com/2019/01/03/eleven-books-to-read-in-2019/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考博士,很多人刚开始读书时候,可能还会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学习,肯定能考上一个博士来报答自己爸妈,从此也光宗耀祖,让亲戚都对自己刮目相看。刚开始读书时候,很多人都对其他大学不感兴趣,都想考清华北大,而且读书也很用功,很努力。可后来为什么都没有自信了呢?别说考上清华北大,甚至很多人感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都很难,更别谈考博士了。为何变成这样呢?可以说很多人都是考一次试,对自己的梦想就失去了一次信心。考一次,就感觉离自己梦想更远了。越考,就越发现自己不是读书这块料。要知道考博士是很难的,是要通过读完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再到硕士、最后才是博士,考完博士正常情况下,都差不多三十岁了,因为一般人都是在十八岁左右上的大学,考完博士是就是二十九岁。可想考博士是多么难,要读二十多年的书,就算很聪明,是读书那块料,这二十年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更是要耐得住寂寞,不然就无法专心。为何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呢?这里可以从他的一段语录中看出来,所言非虚,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文字如下: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寅恪读完陈寅恪的这段语录,可以说谁要是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谁也别想考上博士了,就更没有时间去学习其他知识了!那么通过这段语录,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道理呢?我们不妨借着这段语录更深入来分析一下。记得丘吉尔就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对每只向你吠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我们通过丘吉尔这段语录,再去读陈寅恪的语录,会发现那些能非常难的专题,能困住一个人三四年,甚至更久。就好比丘吉尔所言的通往成功路上向我们吠的狗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生在世,不管再怎么有智慧的人,总有解答不了的难题,总有一些专题会束缚着他。倘若他执迷不悟,非要搞清楚,搞明白,就很容易陷进去。就会对向他吠的狗扔石头,那样他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也就无法考博士。因为他把所有时间花在一个专题上面了,而其他专题,他却没有时间去解惑,自然是一无是处了。从陈寅恪这段语录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这样一个道理,要学会绕开死胡同也只有学会了绕开死胡同的人,才会节约更多时间走向成功的终点。多少人本来有天大的本事,天纵之才,就是太喜欢钻牛角,太喜欢把一个事情搞透,搞明白,这样的人就会在某件事上耗费太多时间,等他弄明白这件事后发现人家早已跟他不是一个台阶上了。所以,有些太复杂的事儿,搞清楚了,只会浪费更多时间。人一定要学会轻装上阵,特别是搞学问,很多学问本身就是一个无底洞,很多人花一生去研究一个领域都没有完全研究透,到头来一生无所作为。人一定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走,也就是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搞懂的事,不会太浪费时间的事,那样才会越走越远,不会弯道死胡同里,走不出来,看不到天,也迷失了方向。而陈寅恪的这段语录的末尾段也说了,学位不重要,重要是自己学到了知识。多少人明白这个道理呢?只要自己在成长,每天都不断在成长,成功是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当自己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量的质变,就会水到渠成。考上博士也是水到渠成之事。所以想要考上博士的人,不妨读一下陈寅恪的这段语录,会助你考上博士本文参加有奖活动#机构V计划征文赛#,快来一键加入百家号机构运营快车道。仓央嘉措相思情切,写了一首情诗,起句就很出彩:欲题新词寄娇娘感到很忧愁的人,不妨读一下白居易的名言,会变愁为喜,受益良多白落梅很唯美的语录,道尽了有缘人和无缘人的区别,让人感慨万千柏拉图很煽情的爱情语录,道出了一种很美的事,很多人都在做!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这样写到,这样的侠肝义胆、江湖豪气让我们初识了金庸,而他也用这样的江湖气概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独特而传奇的江湖人生。《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金庸先生留给一代人的青春,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代武侠传奇,并且许多作品还演绎了世人难忘的经典。凭借他优秀的作品与才华,他获得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美誉,并且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虽然金庸先生如今已辞世,但他留下的却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江湖。侠肝义胆,武侠不凡金庸先生算是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年代,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金庸的经历或许也恰巧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说生活在战乱年代的金庸比不上抗战英雄那般夺目显眼,但也正是这样的年代里孕育了他一颗不平凡的心,使得他在那样一个武侠并不受主流文学待见的时代下,毅然闯出了一番别样的江湖传奇。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傲骨气节的忠良,自带一身江湖豪气,自然是金庸受到了不少影响。而金庸的父亲查枢卿也酷爱武侠,在金庸小时候,便每天将武侠小说《荒江女侠》剪存给他看。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金庸自然也爱上了武侠的世界,这也为金庸日后的武侠写作奠定了十分深厚的基础。或许也正是由于祖父与父亲的这种影响,又或者是天生带有写作天赋,初中三年级时的金庸便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书籍《给投考初中者》。虽说这本书与武侠无关,而是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但这正式开启了他整个的写作生涯。武侠创作,巅峰封笔而他着手写武侠小说则在1955年,并开始用"金庸"的笔名开始了他的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创作。紧接着他又陆续创作了《碧血剑》、《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一系列深受人们喜爱的武侠作品,他也因此收获了许多书迷、武侠迷。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一股武侠风因此兴起。不得不说,金庸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他不是很长的创作生涯中,留给了世人许多优秀而经典的作品,这也算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与传奇。但1972年,《鹿鼎记》两年十一个月的连载完结之后,正是金庸先生创作的巅峰时期,他却毅然向世人宣布封笔。当时金庸才45岁,正是文学创作的最佳时期。算得上是一言九鼎,他的封笔并不像余秋雨那样,而是言出必行,就此再也没有再创作任何武侠小说作品。他的封笔,恰似他笔下的江湖一般,就此退出,走得洒脱自在。退隐江湖,错综复杂对于他突然在写作巅峰宣布封笔的原因,这自然也是众说纷纭的。当世人问及为何突然封笔时,金庸说到:"我之所以写武侠小说,一为交差,二则是为谋生,这是实话。"其实,他也向世人透露,他武侠小说最初创作的开始,其实是一种谋生手段,是为了刊载报刊而获得经济利益而已。另外,他对当时不受主流文学待见的武侠小说也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在这样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们也不难理解他的选择。而金庸最初的志向也并非立足于武侠小说,他说他一生唯一的志向便是成为一名外交家。早年生活于战乱年代的金庸,十分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大学念的是外交系,后来又加入香港《大公报》。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生涯,或许是在各种机缘巧合的促使下而开始的。或许他只是偶然之中创造了一个别样的江湖,而最终选择了退隐而去,亦自带一个江湖传奇。虽然他就此不再进行武侠小说的创作,但还是对以往的武侠作品进行了修订。秉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许这也是他对武侠世界的最后留念吧。他选择封笔,选择退隐,算得上是月满则亏、见好就收,这无疑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学术言论,议论纷纷虽然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许多人的欣赏与赞美,武侠小说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再加上自己因为战乱而中止了学业,最终也因为寻求生计而没有继续求学,当时已人到中年的金庸也不免对此感到遗憾。继续求学的想法也在他心中悄然扎根,激励着他在求学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虽然金庸在武侠小说创作中展现出了深厚的历史功底,自身也有着十分深入的历史分析与探究,有很高的历史学造诣。他曾对学术界这样说:"请不要叫我金庸,我是查良镛,我是研究历史的教授,我是历史学家"。但也正是由于早年学业的中断,自己也并非科班出身,他的"历史学家"之名,也从来不受到主流学术界的认可。当时的南京大学学者甚至还轻蔑地嘲讽到:"金庸只是一个武侠小说家,讲座时总是历史知识错误百出,连做副教授都不配。"对于学术界的各种言论以及不认可态度,要强的金庸不免常常感到失落与惆怅。这对于金庸来说,显然带来了沉重的挫败感,同时衍生出自卑而又迷茫的感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非科班出身的金庸常常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晚年求学,漂洋过海学术界的不认可,社会舆论的打击,以及早年学业的意外中断,这些无疑成为了金庸晚年最大的遗憾。秉着学无止境的心态,又或是世人言论的压力,已经到了晚年的金庸决定完成自己的学业。即使是到了八十岁的高龄,这也没有阻止金庸继续学习的步伐。即使是80岁高龄,金庸毅然选择漂洋过海,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名学生。他从硕士开始念起,攻读历史系博士学位。并且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于201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金庸以他骨子里的侠肝义胆,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经典的江湖传奇。
原书厚达800余页,有77万余字,400多个人物出场,涉及社会学、历史学、性心理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弹道学、军事学……近日,译林出版社重版推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精装全译修订本。这部被誉为超越人类智识的伟大小说,阔别多年,重磅归来。预言时代的有争议的经典普利策小说奖却因此空缺《万有引力之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一,也被视作后现代主义文学绕不开的长篇经典,1973年出版后曾引起极大争议,普利策小说奖因此空缺。作为一部“后现代史诗”,它以百科全书式的叙述,洞若观火地分析了现代和未来社会运行的机制。在著名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看来,品钦是当今美国小说家中最有活力、成就最少存疑的。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目前正处于品钦的时代,一个人造物和偏执狂的时代,被系统控制。”小说情节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到数学、化学、物理学、弹道学、军事学,几乎无所不包。作品中有400多个人物出场,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和轴心国的将军和士兵、科学家、技术精英、财阀头脑、特工、土著人种,七十多个场景的发生地点遍及南北美洲、非洲、中亚、东欧和西欧,眼界极为开阔。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晦涩、艰深的写作手法,为文学评论界带来了无数的话题,也为普罗大众的阅读设置了极大障碍,让它成为“挑战高智商”这一阅读类型的代表作品。有评论表示,“出版近五十年,没有人敢说真正读懂了这本书,更没有人敢就此错过。”同《万有引力之虹》本身的种种谜团相比,其作者托马斯·品钦更宛如谜一般的存在。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应该是他的。他曾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工程物理学,美国海军服役两年后,又转入康奈尔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位。1974年,他因《万有引力之虹》被授予美国全国图书奖,但拒绝领奖。成名后,他消失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四十多年来,没有一张他的照片流传于世。甚至当有好事者去康奈尔的年级名册上查访旧档案时,竟然发现品钦那页的照片不翼而飞。译者八年长跑大幅优化版本绝版五年后得以重磅归来21世纪初叶,译林出版社开始系统性地翻译出版品钦作品。2008年,《万有引力之虹》简体中译本面市,成为继《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后译林社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翻译界存在已久的空白,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2009年“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知名评论家邱华栋认为,“小说中包含着当代社会丰富的信息,风格独特到了没有人可以模仿的地步”。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更是把《万有引力之虹》看作现代文学的顶峰之作,骨灰级科幻必读经典。2020年,距离初版过去了12年,时间之轮越来越快地驶入五十年前品钦在书中预言的后现代社会。今天,再版和阅读这本书,对我们理解和警惕技术的发展,展望自身命运的走向,尤为重要。新版《万有引力之虹》是译者张文宇在首版近十年的翻译之后,对译文做出的一次全面修订,随着对文本理解的不断加深,他对原译中表达不够精准,以及涉及知识性错误的地方均进行了改正和优化,修订超过两千处。例如,第一部标题原译为“零之下”,原文是“Beyond Zero”,改为更加准确的“零之外”;题记原译为“大自然只解演变,不解生死”,因考虑到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科学家的身份,改为去演绎化,更加直白的“大自然只有形态演变,不会彻底消亡”。张文宇是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曾攻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为翻译这本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书,丢掉了博士学位,错过评职称的机会。然而,他认为,《万有引力之虹》这样一本历久弥新,值得反复咀嚼消化的经典著作,在译文上更是值得一遍遍打磨修缮,才能向传说中的完美艰难靠近。从搜集读者意见,到重读原著,全文修订,他又花费了八年时间。译者修订完成后,译林出版社邀翻译家、后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但汉松领衔十五位英美文学方面的译者学者,对全书进行了细致校订,并补加注释。译林出版社有关人士表示,首版十二年,绝版五年,《万有引力之虹》之所以一直没有加印,以至于很多读者误以为版权已经不在译林社,这是因为编辑和译者一样,希望做一番竭尽所能的修订。对《万有引力之虹》这样一本经典、迷人又难懂的文学巨著来说,诠释是永无止境的,译者张文宇认为,只有不断去改善,才能向传说中的“完美”艰难靠近。为了让《万有引力之虹》真正成为文学爱好者藏书架上的必备,译林社此番首度采用精装形式发行这本厚达近千页的世纪奇书。封面背景上巨大的拱形,象征V-2火箭的抛物线,即“万有引力之虹”,拱形本身的橘红渐变色调,充满热度的象征,前景上V-2火箭的工程图、整个火箭的剖面图、内部燃烧室的剖面图,则呼应了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复杂和精细。封面用纸来自日本,覆以亮膜,在保证了色彩鲜亮的基础上,更有丝滑的手感;内文进口轻型纸,色彩微泛米黄,在保证最大阅读舒适感的同时,寻求了厚度和重量完美的平衡,使书不但适合书架上展示,而且便于翻阅,藏读两宜。
一本专门找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进行对话的著作问世了。1月12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开山大师兄》在南京首发。本书作者为许金晶和孙海彦,生活中是两口子的他们,对新中国首批文科博士中的十位进行了访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这十位“开山大师兄”包括国内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第一位政治学博士俞可平,第一位历史地理学博士葛剑雄,等等。《开山大师兄》一书以访谈对话的形式,再现了这些学者当年在博士阶段求学的情况,以及学术研究与时代家国变迁之间的互动等内容。作者许金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创作源于2017年5月份,他和爱人孙海彦一起,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等多位出版人、书评友人一起吃饭。饭局上,大家聊到了南京大学青年教师陆远在其公号上推送的《开山大师兄》一文。这篇文章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推送之后引发了热烈反响。许金晶当场提出,完全可以找到这些“开山大师兄”,以访谈的形式对他们的博士求学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梳理,结集出版。获得支持后,许金晶开始了紧张的采访和创作。2018年,《开山大师兄》出版之前,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曾对书中各篇访谈的节选版进行过连载。无疑,这批博士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正如该书推荐序中所说,新中国这第一批博士几乎人人都有故事。出席首发式的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内首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直言,自己作为“共和国同龄人”,这辈子很坎坷。“我1966年高中毕业,都准备填高考志愿了,高考却突然废除了。”他说,原本他是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后来下乡插队期间也是带着大量理工书籍,但理工自学太难,最终不得不放弃。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已经29岁的莫砺锋考入安徽大学。不久后,他又考取了南京大学研究生,师从文坛泰斗程千帆先生。当时还没有《学位条例》。直到1981年《学位条例》公布,南京大学开始考虑招博士生,莫砺锋继续师从程千帆,攻读博士学位。“他还请了三个助手,四个人管我一个人。”在首发式上,莫砺锋直言,所谓“新中国首批文科博士”对他个人来说并没有太多意义,但对于新中国的教育来说,标志着现代教育制度走上正轨。同时他认为,《开山大师兄》这本著作可以让现在的博士生们知晓,学位是来之不易的,不可在求学期间虚度光阴。有人总结出“开山大师兄”们的集体特点,比如基础不好、年龄偏大、外语水平不高、培养制度不完善等等,莫砺锋表示基本认同。然而,这些如今看起来都是缺点的特点,却没有对“大师兄”们日后的成功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北京大学教授陈洪捷在《开山大师兄》一书推荐序中如此写道,这些“缺点”,反而造就了“大师兄”们的独特之处。比如,“基础不好,反而成为他们如饥似渴学习的动力;年龄偏大,反而激发了他们追回逝去青春的热情;制度不完善,正好为导师发挥其培养特色提供了便利。”陈洪捷也发问道,反观今天的博士生,基础比以前好多了,年龄也合适,外语水平普遍很好,培养制度也很严格,但论质量,“大师兄”们当年远在今天的博士生之上,原因何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邱剑韩彤郭俊宇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明世人。阅读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让我们能够通过书本拥抱世界。目光如炬,用书籍丰富自己。今天的“金城领读大咖”,我们一起来认识徐兆寿,听听他的读书体会,看看他会为我们推荐什么书。徐兆寿,甘肃凉州人,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1988年开始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共计300多万字。长篇小说有《非常日记》、《生于1980》、《幻爱》(《我的虚拟婚姻》)、《非常情爱》、《生死相许》、《伟大的生活》等,诗集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麦穗之歌》等,学术著作有《我的文学观》、《中国文化精神之我见》、《非常对话》、《爱是需要学习的》等,获“全国畅销书奖”、“敦煌文艺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文学评论数十篇。在这次活动中,徐兆寿为我们推荐的书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本书我过去读过很多次,这一次重读,体会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书中说的很多道理,对中国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随后,徐兆寿又给大家推荐了《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徐兆寿为我们分享了他的读后感:“祸福相依,阴阳包容,这个世界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重读《道德经》,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自然以及社会上的各类人物打交道。”徐兆寿说,对于同一本书中的道理,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徐兆寿坦言,作为一个用汉字写作和讲学的人,他希望将来中国的图书被中国人读得越来越多,同时有更多的人回到传统,阅读中国的古老书籍。
《中国诗词大会》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档节目,每年都会收到全国网友的关注,特别是那些表现优异的选手以及评委,都会让人赞口不绝。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导师席里面,有一位气质非常好的导师,让大家眼前一亮,都非常好奇。这位与众不同的导师就是杨雨,淡妆、盘发,外形一般,却把一身旗袍驾驭得大气优雅,体现出中国古代女性的古典美,也满足观众对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杨雨教授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才华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学素养,无论是气质,还是文化文化底蕴,都是毫不逊色于董卿。这样的才女表现的气质,可以说是比任何娱乐明星都好。据公开的信息解释,杨雨是湖南长沙人,七岁就已经开始读诗词,至今已经坚持30多年。所以自身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理解是非常的深,而且还有独特的见解。沉醉于中国的古代文学,使得杨雨的气质逐渐发生变化。这种气质不像是文艺青年,更像是中国古代的古典才女。杨雨从小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好,特别是语文和英语科目,经常都是年级里的第一。在高中毕业之后,她顺利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法语专业,然后继续留在母校攻读哲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在读大学的过程当中,她逐渐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母校攻读博士阶段,她选择中国古代文学方向。27岁的杨雨就拿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学位,顺利毕业。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并担任中南大学的文学类专业的讲师。由于她讲课附带许多逸闻趣事、典故传说,所以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她的选修课程经常都是爆满。在杨雨33岁的时候,就被被中南大学评为文学教授。在熟读诗书之后,杨雨教授还出版有自己的作品,比如杨雨讲诗词故事》、《诗词中的人间冷暖》等,在我国的文学界都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专心钻研是中国古代诗词已经有20多年,容貌虽然已经发生变化,但她的气质依然很好。在《中国的诗词大会》节目中,杨雨教授对各位选手的表现都点评得很到位,体现出很高的文学素养。而且他对中国的的诗词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场景当中,都表现得很恰当,让观众觉得很舒服。因此,很多人觉得杨雨教授的才华和气质都是很好,仿佛就是第二个“董卿”。这样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教授,也是广受网友的欢迎。相比娱乐明星所谓的气质,杨雨教授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气息,更是让人佩服,也更加让人尊敬。因此,这样的教授才可以真正说是“明星”,才是值得我们追捧的人。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30日讯(记者周璐)30日下午,卓尔书店小剧场,来自湖北省内外的十多位诗人和读者一起分享谢春枝新著《大雨未至》,并对当下诗歌语境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会现场谢春枝曾发表小说多部,诗集《大雨未至》收录了她近几年的百余首新作。诗集责编谈骁认为,谢春枝在诗歌写作上有“打通古今”之心,她试图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注入古典的情感。“既保持汉语文言的美感,也保留当下经验的痕迹,心中有尺度,手下能节制,体现了她的审美追求。”诗人黄斌说。分享会现场作为图书馆学专业博士,谢春枝一直割舍不下自己数十年的文学梦。“对文学和创作的衷情,仅有热爱是不够的,期间会有许多错过,在人生的许多关键时候,比如高考、专业选择以及就业等节点,都与文学失之交臂。”因为高考作文的偏题,让谢春枝最终选择了一个需要理性和严谨兼具的学科图书馆学,“大量的学术规范训练,磨损了我感性思维的柔情。由于要兼顾学术和管理工作,更是有意识地要学会控制情绪,这些,其实都是与诗歌和文学大相径庭的。”1998年,谢春枝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攻读博士,这座享誉世界的最美校园给了她无限的创作灵感,“我所有文学作品的环境原型都根植于珞珈山,这里的一草一木会永远浸染着我的文字,我的生命。”【编辑:戴容】
1998年9月,我敲开了北京师范大学的门,脱产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开题的时候,根据郭老师的指导,综合启功、邓魁英等先生的意见,我拟定了学位论文题目——《元末明初士人心态与文学风貌》。那个时候的文学研究界兴起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文体种类研究,也不同于作家作品研究,而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学全貌做出评价。而“心态”当时也是个时髦词儿,所以这个题目比断代文学史更凝练,更集中,但要求却更高。都知道朱明王朝建立的时间是1368年。我把“元末明初”限定的是1360—1388。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1360年,朱元璋起事的时候得到宋濂、刘基、章溢、叶琛等四位的得力辅佐,而1388年元朝灭亡,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既然要研究元末文学家的末世心态与明初文学家的遗民心态,我就要把这28年间所有成年文学家的作品都找来看——经史子集四个品类都不能放过,越全越好,包括宋濂给人家“有偿服务”写的墓志铭。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生,是很讲究版本的,不能看简体的,也没有电子书,就连《四库全书》也是不得已才看的。先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家大辞典》考订那个时代文学家的生卒年,圈定作家名录作为研究对象。尔后依《明代善本图书目录》,奔波于北京图书馆及北京各高校图书馆,尽可能多地找到线装本,繁体、竖排。一边看,一边找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时候是“四通打字机”的天下,个人电脑还是个稀罕物件,一般单位的微电脑都要放在有空调的房间。月工资920元,却硬是花了5000元买了一台式电脑,只能放置于距北京120公里的天津家中。我的古籍阅读便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阅读时间相对集中、持续时间较长。别人可以将阅读作卡片与电脑录入两项工作交叉进行,我却不得不利用整块整块的时间来读书、作笔记,有时一读便是一个月。这样,在几个时间段内,我几乎是和古籍阅览室的馆员同时、甚至先于他们到达图书馆,最后又与他们一同在广播声中离去。于是,我无数次地目睹了北师大图书馆古籍室几位老师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也无数次地亲身感受了这里的清爽与温馨。那时北师大的图书馆(启功先生题字)一走进北师大的古籍阅览室,就能看到柜台上馆员们精心抚养的几盆花:君子兰郁郁葱葱、落落大方,文竹儒雅劲挺、错落有致,吊兰绿翠欲滴、清新可人……这些花儿给古色古香的阅览室增色不少,为这个流宕着书香的地方平添了几分生动,意趣盎然,生机无限。每天一上班,工作人员首先打开窗户和风扇,然后清理环境卫生(那时还没有物业公司专职的清洁工)和浇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刚留校的女馆员。北京的风沙之大,是尽人皆知的。也许是经费所限,这个阅览室并未配备空气加湿器。于是,每个开放单元(上午、下午、晚上)初始,她便拎起小巧的洒水壶,将马尾辫往后一甩,弯下腰,沿墙角一溜小跑,洒上一圈水,以便增加屋内的湿度。其姿势之优美、步伐之矫健、动作之协调、态度之认真,使她的成套动作已臻于行为艺术。而细细欣赏这一表演,也成为我每天阅读竖排版、无标点、纸色泛黄的古籍之前一道“开胃菜”。馆员们以他们的诚挚与热情精心营造的这个读书环境,把“清香幽雅”四个字长久地镌刻在我的印象之中。这个东西已经成了古董了吧1999年5月9日,我在柜台借阅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刻本时,一位新来的馆员接待了我。她走进善本书库,经过一番查找后出来告诉我库内没有此书。我思忖她可能因为新来而业务不熟。然而这本集子对我的学位论文来讲又非常重要——要研究那30年间所有成年知识分子的文学作品与政治取向,怎么能撇开这个起自草莽又好作诗的皇帝呢?他的诗文集不管别人润色了多少,总能窥见一斑吧!情急之下,我便提出要求,请在场的另一位老馆员进去找寻。事后才回味,当时的做法并不妥,欠考虑,语气也有些过火。但那位年近五旬的老馆员却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活,拿着索书单就走进书库。几分钟后,她详细地向我解释了库内无书的原因,说可能是前几年图书馆和各系资料室分家时归到了历史系资料室。做这一切的时候,她始终是柔声细语,和颜悦色,并无一丝怨艾。这令我颇有几分惭愧。她们不惧清贫,不嫌颇烦,抱持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守望着这块静谧而悠远的心灵田野,甘之若饴。正是这种无形的精神,织造出阅览室温馨暖人、宾至如归的软环境。后来百年校庆的时候,图书馆还邀请我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读书,其实重点不在字面,而在文字背后的思想领悟。我那时刚刚30,对政治与士人心态把握还不太到位。按说汉人朱元璋打败了胡人蒙元政权,所有人都应该欢天喜地出来作官,然而明初士人的不乐仕进却是个谜——他们宁愿自残、割耳断足,也不愿意去做官,隐居意向极强。博士毕业十年后的某天早晨,突然悟到,吴中士人不仕于朱,缘由可能有三:一是江浙一带富庶,生活优裕,士人没有北方人那般强烈的家国情怀,更多关注生命个体的自由,是故性灵派诞于此并非空穴来风;二是儒家的正统观对士人的影响至深,他们对革命的热情远不如贫穷地区的人高涨,元朝虽然80年不开科举,南人的地位也不高,但统治环境的宽松和政治上的无望,使元末的人们对生命多了一层感悟,读元散曲可以知道这一点;三是士人对朱元璋的道德感召力持鄙夷态度,不甘到其手下谋差事,朱元璋因为一句“民为贵”而节删《孟子》85条,更激起其群体反感。这就好比,食堂洗碗的大叔突然做了董事长,你说原来在此就餐的精英们,愿意前去应聘在他手下作个部门经理吗?何况这个董事长很是抠门、脾气还挺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老夫子这句话永不过时,与天下读书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