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频道11月1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云)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1.782,在工程技术综合类142种学术期刊中位居第1位;综合影响力指数CI值达到795.703,在工程技术综合类142种学术期刊中位居第8位,进入该类学术期刊前6%。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 CI)为一类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将总被引频次(TC)和影响因子(IF)二者结合起来考量,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期刊学术影响力状况。同时,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1429种中国学术期刊与11659种海外学术期刊“同台竞技”,结果显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WAJCI(国际影响力)指数为1.252,在入选的Q2区中国科技期刊综合科学技术类位居第5位(此外中国有3种期刊入选Q1区,故《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在中国科技期刊综合科学技术类位居第8位)。《WAJCI指数年报》2019版基于国际公认的优秀期刊数据库——科睿唯安的WoS(Web of Science)按照237个学科领域(其中科技175种、社科62种)对13088种世界范围内传播较广、影响面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学术期刊发布了WAJCI指数,入选的中国期刊其国际影响力指数WAJCI不低于该学科Q4区JCR期刊的均值。据了解,本次“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
厉害!据浙江农林大学消息,该校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过去的两年读研时间里,竟然发表了23篇SCI,其中12篇TOP期刊!这种成果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成绩,不仅超过很多厉害的博士,就连很多有多年科研经历的高校老师可能也不能比——你说厉害不厉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只是仅读了两年的硕士研究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分享吧: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王汉伟,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研究生。在校期间,班级综合成绩排名连续两个学年排名前三,并取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就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王汉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5篇,TOP期刊论文12篇,SCI收入23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1篇,会议论文1篇。发表在ChemElectroChem(IF:4.446)上的1篇SCI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王汉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利用废旧物品DIY,变废为宝。他还喜欢看一些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里面一幕幕资源浪费的情景触动着他的心。他认真地说,“其实许多材料都可以进行再生,我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挖掘资源的特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他心底埋下的致力于新型资源研究的种子,在加入了孙庆丰老师的研究团队之后生根发芽。初接触科研,王汉伟自嘲为“科研小白”。他说道:“其实我是大四时才开始接触科研。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要慢慢摸索,多亏了孙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鼓励我朝着自己的科研梦前进。”为了啃下科研这块“硬骨头”,王汉伟硬着头皮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如PS,3DMAX,AI等学起,不断学习如何处理数据、看文献,为发表论文打基础。 每天的积累让他明确了科研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王汉伟刚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在木材表面仿生构筑磁性涂层,开发研究适合人居生活所必需的新型磁化木质基功能材料,赋予木材趋磁性功能与电磁屏蔽功能,使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基于这个这个方向,他开始不断尝试,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凌晨1点才结束一天的科研工作。谈到那个阶段的研究,王汉伟告诉我们:“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通宵也是常有的。”当时的实验需要严格地调控好温度和比例才能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他尝试了不下百次才研究出了最佳温度和比例,合成了具有优良驱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超出他预想的是这个材料同时也具有超疏水、酸碱稳定、抗磨损等具有高实用性的附属特性。基于这个成果,他成功发表了SCI论文,也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素质。披荆斩棘,永不服输此后,孙老师为他明确了进一步的科研方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着我们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你的研究方向可以往这边尝试。”有了孙老师的指点,王汉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把研究方向转为从生物质角度出发,利用其天然结构和含碳的特性,将其转化为高性能的储能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将骨质材料、废弃蔬果等具有一定污染性或难处理的生物质材料转化为了高性能的碳质电极材料,实现了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为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路上,王汉伟有因为实验成功、论文通过而欣喜不已的时候,但更多的还是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实验数据与预想大相庭径、实验停滞不前等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但为了他心中的科研梦,王汉伟从不认输。“为了获取良好的实验数据,我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都只睡3到4个小时,最终获得了质量大约为1.6毫克的电极薄片。” 科研需要敬畏之心,需要严谨认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还需要超于常人的耐心。科研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拒绝“闭门造车”,开展团队作战沉醉于科研世界的王汉伟拒绝“闭门造车”,十分重视与其他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科研类的会议10余次,包括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功能性木材基复合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会议、第二届中国绿色木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大会等。“我每次都会抓住能出去的机会,积极交流学习。不仅能让我找到之前遇到问题的新思路,还能开拓眼界。”目前,王汉伟管理了学校实验室电池能源方面的科研团队。“团队作战,如何发掘每个人的长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科研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新挑战。”他笑言。对于前来请教的学弟学妹,王汉伟可谓倾囊相授。去年,他帮助了一位大四的学弟顺利考上本校研究生,并带领他做实验,指导他写论文,帮助他开启科研的大门。谈到未来,他笑道:“我所有的成就感都来源于科研,未来我会继续把科研做好,不忘初心。”用青春致敬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优秀的小伙在科研路上一路高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 / 郭碧玮 夏雨波 杨丽青 图片 /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杨丽青
这次要说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国内的学者在公布自己的学术成果时,首选的都是国际期刊,而不是国内期刊呢?这次以武汉地区为中心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疫情的主阵地在中国武汉,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在共同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让大家对这次的疫情有了更加客观全面、科学精确的认识。但是,很不幸的是,我在中国知网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关键字搜索,居然没有搜到一篇相关的研究成果。仅有的3条成果也是2017年的研究,我在想面对这样的热点事件,国内的学者们有精力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就没想过让我们的国内期刊也分一杯羹吗?以2019-nCov为关键字,搜到了一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玉光等人撰写的论文1篇:不死心,在百度学术分别用以上两个关键字搜索:阿西吧,搜的都是什么呀,根本没找到任何相关的信息好不好?那我们再看看【微软学术】,第一页都是相关的内容。我们直接百度也会有一堆的内容,这里边的内容也不全是论文,这里就不较真了。那我们在看看最近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关于这次疫情分析的学术论文,柳叶刀武汉金银潭医院黄朝林等人研究了这41个病例的临床特征,并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论文题目中文翻译为《中国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https://www.thelan2020年1月24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建伟共同通讯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的研究论文香港大学Kwok-Yung Yuen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人传人的证据。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David L Heymann发表题为“Data sharing and outbreaks: best practice exemplified”点评文章,王辰等人发表题为“A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of global health concern”的点评文章柳叶刀编辑部发表题为“Emerging understandings of 2019-nCoV”的文章,昆士兰大学Deanna Anderlini,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奥罗拉分校Matthew Wynia,及维滕/赫德柯克大学Diethard Tauschel连发3篇表题为“Cultivating awareness of the Holocaust in medicine”的通讯文章,Science2020年1月27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Science》在线刊登了一篇有关新冠疫苗的报道NEJM2020年1月25日,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发表研究论文“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该研究由中国疾控中心领衔,作者还来自北京地坛医院、武汉金银坛医院、湖北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该文通讯作者为高福、武桂珍和谭文杰。社论文章“Another Decade, Another Coronavirus”观点文章“A Novel Coronavirus Emerging in China — Key Questions for Impact Assessment”JAMA2020年1月23日,JAMA 发表题为“Coronavirus Infections—More Than Just the Common Cold”的观点文章,系统总结了最新的武汉肺炎的进展。BMJ“China coronavirus: what do we know so far?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的论文。其中以柳叶刀居多,其余顶刊杂志也有涉及,但是比国内的期刊要好很多的。我们在共同抗击疫情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刊发;而不是悲催的发成英文,然后在翻译回来。发英文虽然能够让国际上更好的了解我们的情况,但是国内都研究者呢?这样的热门事件还好,还有媒体的全方位解析作为补充,但是如果是小众一点的研究呢,是不是就养在深闺人不知了。我们总批判社会对娱乐明星的追捧,而我们的科学家发在外文上的优秀成果,如果不让大众知道,那我们怎么能建立大众对科学家的崇高敬意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应该学一下王婆,自卖自夸一下,这样我们是不是能有更好的学术自信呢?国际视野固然好,身为国人,更好的让我们的自己人了解我们自己的东西,也是分内之事。
为推动公路工程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公路工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公路工程技术创新水平,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公路工程技术创新信息平台”目前已上线试运行。信息平台旨在为公路工程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工法、标准规范等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提供免费平台。用户可直接通过“公路工程技术创新信息平台”网站(http://kjcg.bidexam.com)进行登录,或通过交通运输部官网公路局子站链接进行登录。用户可在信息平台右上方“操作手册”栏目中查看用户操作手册。公路工程技术创新信息平台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公路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手段。今后,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发布的技术创新成果将与从业企业信用管理挂钩,把工程技术创新成果作为评价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因素,并纳入公路项目评标内容。部将适时组织公路工程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发布成果宣传推广会。
对标“卓越计划” 明确“六大任务”——湖南率先启动科技期刊建设工程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6日讯(记者 李婷婷)近日,湖南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联合印发《湖南省培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标志着湖南在全国率先启动科技期刊建设工程。该工程对标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七部委联合启动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按照“重点引领、梯次跟进,以域施策、特色发展”的原则,明确了“六大任务”,即:在国家优先建设、湖南优势产业及优势学科等领域扶持一批重点期刊;按照基础研究类、工程技术类、科学普及类3个专业方向培育一批梯队期刊;在传统优势、新兴交叉、战略前沿、关键共性领域布局一批高起点新刊;打造一批期刊集群,如交通制造类期刊集群、农林类期刊集群、医学类期刊集群、矿冶类期刊集群等;建立一个监测平台,对全省科技期刊定期监测、评估及考核;选育一批办刊人才,实施“湖南省科技期刊杰出中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现有各类公开科技期刊131种,位居中部地区前列;涵盖科技期刊11个大类里的8个,覆盖学科比较全面;袁隆平、黄伯云、丁荣军、柴立元、邹学校、刘仲华等一大批院士专家出任湘版科技期刊的主编或编委会主任,出现了“院士领衔办期刊”的独特现象。湖南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实施的支持科技期刊建设工程,旨在激发科技期刊内生活力,营造科技期刊发展的良好生态,服务湖南优势产业和优势学科发展,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作出贡献。湖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力争通过5年时间,加强持续稳定的科技资金专项引导,朝着培育一批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的目标,强化科技期刊管理,全面提升湘版科技期刊的专业化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据悉,该工程将于2020年12月正式实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6种期刊将成为首批重点扶持期刊,扶持期间每刊每年将获得100万元资助。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1月27日05版)[责编:姚昕玥][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0日15时30分讯(记者 秦思思)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线上形式召开202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会议发布了《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重庆大学6种学术期刊再次被“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重庆大学学报》、《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中国药房》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卷)。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大学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建设,学校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据了解,重庆市共有46种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自然科学卷40种,入选社会科学卷6种。
11月18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合作创办的新期刊Ultrafast Science(《超快科学》)正式创刊并接收稿件,同时在AAAS(Science)网站主页发布期刊网址:Ultrafast Science。期刊主页:《超快科学》是一本开放获取、同行评议的英文新刊,双月出版,旨在搭建超快科学研究平台,反映本学科的前沿性和新兴研究成果,促进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该期刊主要发表本领域高质量原创研究论文、快报和综述,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阿秒光源、阿秒物理、超快激光及应用、超快成像及其它超快现象。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侯洵院士、赵卫研究员将共同担任《超快科学》的主编。该期刊目前开放投稿,并将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协议(CC-BY)发布。侯洵院士表示:“超快科学是超快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总称,帮助人类理解、开发和利用超快时间分辨的微观世界。超快科学关注物质微观系统中快速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该领域的研究为凝聚态物理、信息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机遇。我相信《超快科学》期刊将提升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并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将从中获益。” 西安光机所所长马彩文表示:“西安光机所在超快科学研究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一领域培养了众多世界知名科学家,并创造了一系列超快激光的世界纪录。通过创办《超快科学》期刊,希望能打造一个超快科学的研究平台,促进世界范围内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西安光机所与美国科学促进会将发挥各自在学科专业与出版经验上的优势,合作共赢。我相信,双方的合作将成就一本一流的学术期刊,为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Science系列期刊出版人比尔·莫兰表示:“在评估和考量科学合作期刊计划的合作伙伴时,我们会寻找有相似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尤其看重通过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我非常高兴有机会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作创办《超快科学》,并将这一期刊办成为世界一流的期刊。”Science 合作期刊项目将陆续发布新的合作期刊,刊物均使用英文发表。AAAS在科研领域不断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参与合作期刊项目的机构将是独立编辑制,并对期刊发表内容负责。合作机构负责建立秉持最优同行评议以及作者服务的编委会。附:西安光机所筹办《超快科学》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类项目11月22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发布《关于下达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的通知》 285个项目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分获资助。领军期刊类项目共计22项,重点期刊类项目共计29项,梯队期刊类项目共计199项,高起点新刊类项目共计30项,集群化试点项目共计5项。 其中,我所筹办中的《超快科学》(Ultrafast Science)在全国94本竞争期刊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高起点新刊类项目。《超快科学》的创办将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填补我国在该领域高影响力期刊的空白,从而提高我所超快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 据悉,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评审细则》,经公开申报、资格审查、陈述答辩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复核、结果公示,确定产生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共计285项。此次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中国科协等七部委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2018年11月14日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之后的重大举措,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声明:本文转自“学之策”,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论文润色等。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作为一所科研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山东师范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精品科技期刊建设,大力打造在专业学科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流期刊,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山师力量。由学校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便是其中一个缩影。《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年在山师创刊,同年邓小平同志为其题写了中文刊名,是科学技术部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宣传可持续发展为办刊宗旨的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的会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为管理科学B级重要刊物。1991年,邓小平为学校国家级刊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题写刊名其中,《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版),1991年创刊。期刊以传播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为己任,及时反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最新研究成果和决策动态,为建立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期刊发表的许多观点和建议被吸收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版)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同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重要检索系统,影响力在相关学科内均位于前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JPRE),1992年创刊。CJPRE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同行评审国际学术期刊。CJPRE重点刊发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经济与绿色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1992年6月3日至14日,CJPRE创刊后不久,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将CJPRE创刊号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宣传材料,在大会上作交流,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关注。CJPRE自2015年起被Elsevier SCOPUS数据库收录,2016年被Web of Science ESCI数据库收录,2018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为"英刊核心期刊"。多年来,山师一直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研究与传播、学科培育和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助推期刊发展,在把控学术伦理道德规范、提高品牌辨识度、形成核心学术团队、审稿专家队伍建设、保证编校质量等方面取得实效。近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佳绩频传,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期刊2019年复合影响因子达6.010,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中被评为权威期刊A+等级第一名。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由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版)期刊2019年复合影响因子达到6.010,较2018年增加10.7%。期刊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两个分类评价中的影响力指数均在学科内期刊排名第一,其中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经济计划与管理学科排序为1/42,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环境科学技术学科排序为1/74。金平果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版)在"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领域全国68种学术期刊中被评为权威期刊A+等级第一名。此次评价的全国中文学术期刊有6390种,评价得到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和A-)1693种,B+等级(准核心期刊)1914种,B等级(一般期刊)1847种,C等级(较差期刊)570种。自2012年起,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每年联合研制《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通过对2万余种国际学术期刊引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引证情况。近期,"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20年榜单发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均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20年11月15日,中国地理学会公布了《地理资源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均入选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期刊。其中中文版入选T1类,英文版入选T3类。乘改革发展的东风,山东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服务学者、传播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初心,砥砺前行,久久为功,为推动期刊高水平发展和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而努力奋进!素材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近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题为 "2030年,中国能否成为人工智能的世界领导者?"的报道。报道指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质量越来越高,但在高影响力论文、人才和治理方面仍在追赶美国。如百度飞桨(PaddlePaddle)等核心技术工具及基础研究是实现人工智能长期研发目标的关键所在。"过去我们津津乐道说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今天我们更多的是要看人工智能整体这个开发框架上我们有多少话语权。"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也表达了类似观点。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计划于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该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至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全球领先企业匹敌。《Nature》文章指出,随着2020年时间节点的临近,研究人员注意到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质量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飞跃。比如中国的学术影响力正在稳步攀升,学术搜索引擎-微软学术(Microsoft Academic)数据显示,被引用最多的前10%的论文中,中国作者比例逐步上升,其份额在2018年达到了26.5%的峰值,仅次于美国的29%。而美国的份额则在不断下降。照此趋势,中国将在明年超过美国。在飞速成长背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也暗藏隐忧。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郑南宁教授表示,在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工具领域,中国仍落后于美国。比如深度学习领域,美国的开源平台TensorFlow和Caffe在世界范围内被工业和学术界被广泛应用。但他同时指出,百度开发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飞桨(PaddlebPaddle)也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快速开发。据郑南宁预测,中国达到美国和英国在基础理论和算法方面的创新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柏林智库机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政治学家Kristin Shi-Kupfer则表示,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贡献,将是中国实现人工智能长期研发目标的关键所在。其中,深度学习研究方面的突破至关重要。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平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博士将深度学习平台比作"所有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基础的底座"。百度早在2012年就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深度学习技术,2016年,百度飞桨正式开源,成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深度学习平台。目前国内唯一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由百度牵头筹建。目前,深度学习技术也逐渐走出实验室,应用到各行各业中。IDC《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份额调研》显示,深度学习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和开发者应用AI技术必备的助攻武器,在中国,百度飞桨与谷歌、Facebook名列前三,领衔深度学习平台市场。7月初,百度飞桨还与华为麒麟芯片达成深度合作,打通深度学习框架与芯片。飞桨正以完备的框架、工具和服务,持续降低深度学习应用门槛,加速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回到最初的问题,2030年,中国能否成为人工智能的世界领导者?我们需要将飞桨这样的核心技术发展得更强大,也需要更多像百度这样的AI公司合力推动中国AI的发展加速度。
工程技术是一个非常大的类别,期刊数量仅次于医学生物,为了提前了解各期刊明年影响因子的情况,本期对工程技术领域484本期刊(IF>1.5)的最新即时IF进行了计算(数据采集时间12.02-12.05)。为了对即时IF与2019正式IF进行对比,我们原创性地提出了“完成度”的概念。完成度指即时IF达到了上年度正式IF的百分之多少,其实就是即时IF与2019IF的比值,可以判断每本期刊的IF增速情况。这484本期刊中,完成度超过100%的有163本,也就是说这163本期刊明年IF上涨已成定局。这个占比(33.68%)要高于大类方面的材料(30%)和化学(28.09%),仅次于环境(34.97%)类期刊,看来工程技术领域仍旧是宝刀不老。其中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即时IF为4.577,完成度最高,达到了159.64%。影响因子10以上的期刊中,Nature Biotechnology完成度最高,为113.98%,不愧是Nature旗下。CEJ即时IF已超过11.5,明年过12无疑了。Bioactive Materials非常厉害,从8.727已经涨到了12.012,完成度高达137.68%。上述所有期刊的平均完成度已经达到了94.02%,整体要落后于材料类的94.8%、化学类的94.1%和环境类的95.67%,但相差不大。声明:本文转自“学之策”,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论文润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