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高校的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名单公布。涉及到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属于专业硕士学位的一种,是工程类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博士工程博士培养是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专业型领军人才。对应调整后新增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对应调整后相关工程领域授权点直接归并到原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来源:教育部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与传统哲学博士学位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学位。由于其招生报名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不为很多学子所知。实际上,我国的工程博士招生已经进入第9个年头。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经学校申请、专家评审,批准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并于2012年正式开始招生。我国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博士教育中心进行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学术之路关注到西北工业大学已经2020年工程博士拟录取名单。经过简单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值得研究的事实,特分享出来。一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博士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仅计划招收16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9年计划招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150名左右,2020年计划招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170名左右。二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博士招生总是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如2019年实际招生176人,2020年的招生人数更是多达226人。2020年的拟录取名单如下表所示。三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生源充足,报考人数非常多。如2020年经网上公开报名,并依据《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相关要求组织专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共有363人通过资格审核,进入复试环节。四是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如2020年工程博士招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必争的领域,设立10个工程博士专项班并予以重点支持,每个专项招收15人左右;普通工程博士招收15人左右。经统计,2020年拟录取的226名工程博士分布在5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4人、能源动力20人、材料与化工34人、机械68人、电子信息100人。以上就是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招生的基本情况,欢迎大家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报名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工程博士#
2019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突破10000人,与此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人员数量将由2018年66万人增加至2025年136万人,从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来看,现有工程博士存量难以满足高技术产业研发需求。工程博士是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的主要类型,目前涉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等八个领域,可以说是前沿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和战略后备力量,对提高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工程博士培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新期待,亟须从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培养的短板亟须破题一是我国工程博士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首先,从总量规模来看,我国工程博士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均偏少。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五年(2015—2019)专业学位博士年均招生人数为4860人、年均毕业人数仅为2200人,除去教育、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学位博士人数,工程博士的数量还要少,而美国近五年工程博士年均毕业人数突破11000人(美国ASEE网站数据)。其次,从结构占比来看,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占比近五年平均值为5.2%,学术型博士平均占比为94.8%,专业学位博士的比例明显偏低。最后,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近五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人员数量将由2018年66万人增加至2025年136万人,从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来看,现有工程博士存量难以满足高技术产业研发需求。二是企业参与工程博士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不足。工程博士培养成本较大,案例研究访谈中有部分企业表示,工程博士一年培养成本10多万元,三四年下来就是四五十万元,对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成本。另一方面,工程博士培养周期较长,毕业后会不会继续留在本企业工作难有定论。因此,企业往往将参与工程博士培养视为间接的利益损失,参与意愿不强。部分企业认为“国家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好,但目前还缺乏强有力的配套财政政策和相关制度设计,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企业动力不足”。因此,校企合作工程博士培养亟待在体制机制方面实现新突破。三是高校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性不足问题长期存在。工程博士是一种应用型学位,强调学生能够利用前沿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工程实践问题。尽管不少试点单位在工程博士培养的实践性方面积极探索,但多数培养单位大体上依然沿袭传统学术型博士的培养模式,实践训练体系建设依然薄弱。首先,“学科型”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工程博士和工学博士无明显区别;其次,实践训练体系建设和运作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工程实践,导致培养出来的工程博士眼高手低;最后,试点单位和联合培养企业缺乏深度融合,导致高校和企业“两张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四是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战略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当前,我国工程博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距离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当前工程博士在面向复杂问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培养不足;其次,在实践环节上,亟待创新校企融合举措,打破课程和师资的弱联结,创新平台资源整合新模式;最后,在平台保障上,亟待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学院、企业大学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高质量培养如何成就以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培养方向,进一步优化工程博士的规模及专业结构。一是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人才培养方向。瞄准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以关键技术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新兴产业,通过设立工程博士专项计划等措施,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人才培养。二是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提升工程博士规模和比例。工程博士教育应适应工业4.0时代前沿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工程博士在博士研究生中的比例。重点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核心产业领域扩大招生规模,打造一批工程博士“国家队”,重点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以企业工程博士学位点建设试点为抓手,有效发挥各类龙头企业在工程博士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一是试点放开工程博士学位的企业授予权,推进企业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探索以企业为主、高校协同的工程博士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二是赋予工程博士试点高校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高校为主的工程博士培养机制,强化高校和企业在博士生培养方向、培养过程和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应用研发和工程实践等关键环节上的资源优势,瞄准国家重大项目需求,在工程技术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以政策创新和激励体系建设为突破点,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工程博士人才培养积极性。一是探索出台相关税收、财政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导或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探索设计以财政补助或企业培训经费可减抵税收制度,支持企业和高校设立联合培养工程博士项目,激励企业主导设计工程博士项目实践情境,推动企业成为工程博士培养主体。二是充分尊重行业标准,鼓励试点高校深入行业企业,解决企业重大实践难题。鼓励试点高校围绕行业标准开展工程博士人才培养,深入企业生产制造环节,攻克行业“卡脖子”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激发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积极性。以长效化和专业化实践体系建设为核心,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体制。一是鼓励试点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载体建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资本等打造一批产业化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新兴研发机构等新型载体,为工程博士培养提供“自由学习、前沿探索、实践应用、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性实践平台。二是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全面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新体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前沿能力、市场需求预测、平台资源提供”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工程博士培养共同体建设,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为纽带,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紧密度,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指引,探索工程博士培养新模式。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行业标准和高校特色。立足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高校“双一流”建设,鼓励试点高校结合学科特色,进一步优化工程博士培养目标。二是在课程内容上,鼓励高校推进交叉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鼓励试点高校面向前沿技术和重大工程实践问题,强调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融合,设置由通识基础、工程基础、专业选修、工程经济与管理等模块组成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三是在培养链条上,持续优化各培养环节的整合贯通和有效衔接。深化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海外研修体系和学生创新体系的复合衔接,积极探索集课程学习、实践实训、国际交流、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工程博士培养新模式。四是在考核评价上,探索形成高校和企业协同考核模式,强调成果的前沿性、应用性。工程博士要以行业标准来考核,以解决行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问题为目标,强调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价值。(作者:林成华系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施锦诚系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博士生)
有媒体最近报道称,2019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突破10000人,与此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数量将由2018年66万人增加至2025年136万人,从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来看,现有工程博士存量难以满足高技术产业研发需求。在我国,工程博士是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级,是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的主要类型。工程博士人才通常指那些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缔造者,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新工业革命所必需的人才类型。工程博士培养涵盖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等八个类别,瞄准新兴信息产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不断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然而,自2011年国家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以来,时至今日,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队伍总量规模和结构占比仍明显偏少,难以有效满足高技术产业研发需求。2015年—2019年,工程专业学位博士招生年均占比不足5%,年均毕业生人数未及2000人,这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需求量的百万量级相差甚远。加之,校企合作工程博士培养缺乏稳定性、企业动力不足,实践训练体系建设和运作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工程实践等短板问题未得以根本性解决,成为制约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笔者首先想谈一下工程博士制度创新的问题。以工程博士培养目标定位来说,一方面,既要考虑外部需求,着重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行业高端需求以及区域发展需要;也要注重考虑工程博士培养的学习认知特点,伴随现代工程技术创新孕育出富有挑战性的科技问题和引人入胜的产业、经济和社会议题,工程博士培养不但应注重系统的、跨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工程专业的创新理解及问题解决能力,还要重视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人文哲学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确定既要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同时,高校要在充分调研与实践基础上,结合企业对高端工程人才的需求进行特色型人才培养。这既是高校逐步形成培养特色的重要起点,也是解决工程博士生源相对不足、潜在生源缺乏报考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其次,还要有效提升工程博士培养的治理能力。以工程博士培养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为例,高校通过采取开放办学模式,推进政校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采取前瞻的发展理念、组织形态、教育手段,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围绕智能制造基础、系统集成技术、标准体系方面,实现产教之间的资源转化与充分共享,形成由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共赢参与的“全链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一人一方案”的特色培养,以及人才培养和人才选用的无缝对接。事实上,政府在立法、税收、财政等方面具有诸多政策优势,企业拥有先进设备、技术工艺、运行规范、研发人才等优势资源,双方应全面搭建行业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联合办学体制和深度融合机制,主动承担起“教育者”角色融入制造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训练、论文指导等全过程,有效提升资源共享度、利用度,以及深层次互动性。(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8332257 2020-10-20 10:18:12:210 工程博士培养助力强国战略 4 100819 教育要闻 教育要闻 http://www.legaldaily.com.cn/Ecation_Channel/content/content_8332257.html null 中国教育报 1 /enpproperty-->
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清华大学在2018年首次开设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工程类别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在相关工程类别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所在工程类别做出创新性成果。2021年,清华大学继续面向国家重点行业、地区、创新型企业,在电子信息(0854)、机械(0855)、材料与化工(0856)、资源与环境(0857)、能源动力(0858)、土木水利(0859)6个工程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招生信息公布如下:一、招生项目及培养定位二、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3、报考攻读工程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①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5年以上工作经历(到2021年9月);②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2021年9月)4、报考攻读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符合报考项目对工作经历的要求:①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四期: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重要工程项目;②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在空天技术、微电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③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重点领域项目:在集成电路、航天航空工程、航空发动机、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国防、未来健康等重点领域具有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重要工程项目;④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建设;⑤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在电力与能源、资源环境、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高新材料及相关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西南地区区域发展建设;5、有两位与申请工程领域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6、单位人事部门推荐申请证明(包括实际工作年限、参与科研及管理工作情况、对非全日制就读的意见等)。三、招生计划四、申请申请人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凡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报名时须选定具体招生项目,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项目之间不接受调剂。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 2020年11月1日中午12:00—11月30日下午16:00(逾期不予受理)报名网站: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yz.tsinghua.e.cn)报名费用:200元人民币,支付方式详见网上招生系统说明;报名费用不退还。2、提交报名材料申请人在网上报名系统上完成报名后,如下申请材料请于2020年11月30日下午17:00之前寄(送)达清华大学校本部或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详见报名材料邮寄地址),所有申请材料不予退还。①报名登记表;②《2021年报考攻读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计划书》;见附件③ 所获各级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境外获得学位证书的申请人,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④ 本科阶段成绩单、研究生阶段成绩单;⑤《2021年报考攻读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专家推荐书》(有两位与申请工程领域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见附件⑥单位人事部门推荐申请证明(包括实际工作年限、参与科研及管理工作情况、对非全日制就读的意见等);⑦《2021年报考攻读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个人陈述》见附件⑧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同时招收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的香港、澳门地区申请人。申请人需持有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还需同时提供上述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五、选拔与拟录取本项目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1、材料审查相关类别/项目材料审查专家组对申请人的申请条件、学术水平及科研潜能进行初审,选拔并通知部分申请人进入综合考核。2、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专员对通过材料审查的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根据招生简章 “申请条件”所列内容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3、综合考核相关类别/项目综合考核专家组对已通过材料审查、资格审查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综合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的工程创新力和工程领导力。4、推荐拟录取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招生领导小组以申请人的综合考核成绩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具体招生情况和培养条件,并结合招生计划确定推荐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我校与拟录取申请人签订《非脱产定向就业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书》,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档案所在单位出具《定向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鉴定表》,经学校审核备案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六、培养所有录取学生均为非脱产定向培养,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及工资关系等。学费共计15万元人民币/每生。校本部学费分两学年缴纳,入学后第一学年缴纳9万元人民币,第二学年缴纳6万元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学费分三学年缴纳,入学第一学年缴纳9万元人民币,第二学年缴纳3万元人民币,第三学年缴纳3万元人民币。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8年。七、信息查询、申诉及联系方式1、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类别、院系、指导教师相关信息详见:《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2021年招生目录》(开始报名前公布)。其他未尽事宜参见《清华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申请、成绩、录取等信息可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tsinghua.e.cn进行查询;3、对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2021年招生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具名进行申诉,申诉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办公室(李兆基科技大楼B223-1)邮政编码:100084联系电话:010-62771827电子邮箱:clgb@mail.tsinghua.e.cn4、报名材料邮寄地址:关于国内在职博士、国外留学博士、硕士等报考事宜,欢迎关注公号:百纳硕博
天津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远程多元考核方案(含工程博士)一、适用对象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第一批、第二批初审通过考生);2.工程博士研究生;3.专项计划博士生(含少民骨干、对口支援、援疆师资、部省合建、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注:1.以上考生需初审通过并在我校研招网公示。初审未通过的考生不进入后续考核环节,建议及时调整报考其他高校。2.专项计划考生应首先获得所在高校的推荐(少民骨干考生除外),未获推荐的考生初审状态无效,请关注近期公示的专项计划考生初审合格名单。二、缴费环节上述初审合格考生均须通过网上交费平台及时缴费(支付宝账户),否则本次报名无效。网上缴费:登陆博士报名系统(http://202.113.5.137/bszs/front/)缴纳博士报名考试费、复试费共计230元。缴费截止时间:2020年4月30日。注:1.缴费后因个人原因不能参加远程考核者,已支付的费用不予退还。2.登录系统缴费前,请将浏览器拦截功能关闭。缴费成功后,请先刷新页面,再退出缴费界面,确保缴费信息上传成功(以考生本人登陆博士报名系统中查看缴费状态:已缴费为准)。三、组织方式1.多元考核形式:网络远程考核为保证远程考核平稳高效进行,考生应选择网络安全稳定、环境安静整洁的场地参加考核。网络远程考核平台及硬件配置要求,详见本网站后续通知以及各学院网站后续发布的《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远程多元考核方案》(以下简称《院级远程考核方案》)。2.资格审核:网络远程审核综合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以及主管部门要求,现场确认环节调整为远程线上资格审核。考生需统一提前下载《2020年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查单》(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网页下载,含工程博士),阅读内容并填写后按要求发送至报考学院(填写内容均需打印后手写,扫描为电子版后发送),详见学院后续发布的《院级远程考核方案》。3.多元考核:(1)外国语考核: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不再统一组织e-Learning外国语平台考核。由报考学院根据学科特色以线上形式进行外国语考核,详见学院后续发布的《院级远程考核方案》。工程博士考生不涉及e-Learning测试及相关调整。(2)综合考核:学术型博士的考核内容原则上根据我校公布的《天津大学2020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各学院招生办法进行。部分原定现场考核的部分将根据线上形式适当调整,详见学院后续发布的《院级远程考核方案》。工程博士的考核内容原则上根据我校公布的《天津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相关学院招生办法进行。部分原定现场考核的部分将根据线上形式适当调整,详见学院后续发布的《院级远程考核方案》。4.调剂原则:当工程博士合格生源不足且学院需要开展调剂工作时,学术型博士原则上可以单向调剂至工程博士,但必须再次进行工程博士的相关考核,按照既定办法择优录取。具体调剂安排以学院通知为准。四、工作纪律1.对于申请和审核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人员,一经查实将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于申请和审核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一经查实将永久取消其报考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资格,已被录取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2.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受客观条件限制,为防止弄虚作假,待录取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全面线下审查(包括报考资格、证明材料及体格检查等方面),对不符合入学条件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注销学籍。五、时间安排考核时间拟定在5月中下旬,各学院、学科的具体安排请关注各学院网站后续发布的《院级远程考核方案》。特别说明:以上内容或有变动,请以最新通知为准。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招网及各学院网站上发布的最新信息。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4月28日
2018-09-15 07:4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李婷工程师学院学生日常学习场景浙江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9月14日举行了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本届共招收研究生1039人,包括111名首次招收的工程博士。首届工程博士分布在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这两个类别。招收首届工程博士标志着工程师学院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进入了更高层次。本届工程博士最大的特点是他们本身已经是企业里的科技领头人或技术骨干。在13日晚举行的开班仪式上,工程博士研究生代表发言表示,在各自企业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诚挚地希望通过学科交叉复合培养,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攻克工程技术难点,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办法,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除工程博士外,工程师学院本届还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282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371人(含宁波分院70人,台州研究院3人),非全日制建筑学硕士45人,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230人。招生领域涉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化学工程、光电工程等工程硕士领域,以及建筑学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类别等。随着2018级研究生的入学,工程师学院在校研究生规模超过了2000人。根据资源条件,初步规划2020年研究生层次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年培训各类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约10000人次。2018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通知,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机械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工程师学院率先对接国家改革举措,面向产业,交叉复合,设立7个实体运行的工程中心,重点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微电网技术及装备、移动智慧物联网等专业领域开展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交叉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为培养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建设多领域交叉的人才培养平台,打造一支多领域交叉的应用型科研团队,构建关系更为紧密的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浙江大学主动对接国家工程专业学位八大类别,调整工程博士招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浙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推动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程师学院是浙江大学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而创办的高水平专业型学院,成立于2016年9月12日,以面向产业的多领域交叉复合培养为特色,主要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工程师培养和企业工程师培训。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1月13日电(记者刘恩黎)11月8日,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招生说明会在重庆顺利举行,近10位来自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相关院系的招生负责老师全面介绍了招生方案、培养机制等内容并进行答疑,现场吸引了50多名意向申请人到场参会。重庆站招生说明会现场(图片由受访方提供)据悉,清华大学于2018年首次开设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西南地区项目为2020年首次设立。项目旨在培养工程类别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说明会上,项目相关负责人从项目背景、培育方案、项目特色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据了解,西南地区项目招生将采用“申请-审核”制,分为个人申请、材料审查、资格审查、综合考核、推荐拟录取5个步骤。所有录取学生均为非脱产定向培养,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项目部分培养环节将依托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开展,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8年,首批录取的申请人将于2021年秋季学期入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未来网高校频道11月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郎佩冉 孟程)10月25日,西南交通大学2019级工程博士开班仪式举行,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先礼、川藏办主任王齐荣、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领导、学院教务员代表、导师代表以及50名2019级工程博士研究生参加开班仪式。会议由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志武主持。在全体起立奏唱国歌之后,朱志武介绍了本届工程博士招生及博士分班的相关情况,他提到,本次招收的50名工程博士研究生分为工程博士“川藏专项班”和工程博士综合班,分别由副校长何川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先礼担任班主任。随后,周先礼宣读了该校2019级工程博士研究生及相关导师名单,并为新生佩戴校徽。在致辞环节,周仲荣首先从学校历史、著名校友以及取得成果等方面向2019级工程博士介绍西南交大,并强调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该校的研究生培养成果。他提到,该校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为国家轨道交通行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时代责任。随后,他从设立初衷、该校招生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工程博士,并对2019级工程博士提出了妥善处理好学业与工作的关系、深入了解工程博士培养、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及时刻牢记“交大人”身份的四点要求和希望。王齐荣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工程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勉励工程博士研究生努力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他对该校的工程博士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坚持爱国至上,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部署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梦”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二是要传承交大精神,坚守“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追求卓越,致力于解决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与核心难题。三是要明确研究方向,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家庭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顺利完成学业。作为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博士导师代表,袁艳平对在座的工程博士新生们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要完成从各大公司工程负责人、总工到学校里普通一员的身份转变;第二,紧密结合重大项目进行学习,可以以自己正在承担的重大工程项目为契机,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的能力;第三,要注重组织协调,重大工程技术的研发必须由大的团队来完成,工程博士要注重组织协调导师课题组和所在单位的科研团队。2018级首届工程博士班研究生代表,来自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的李升甫发言,他从在交大一年的学习经历出发,简要谈了自己的三点感受。第一是总体的学习感受,他在肯定交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建议同学们要将自身工程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提升,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第二是对先进制造的认识,他通过阐释“先进制造”的定义,激励大家坚定目标,持续努力;第三是关于读博心态和内心追求的感受,他建议同学们保持宽广的情怀与平和的内心,在学术道路与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2019级工程博士研究生新生代表,来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天胜发言。作为一名再回母校学习的老校友,他从交大的校训出发,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想法。他建议同学们,第一要有精勤求学的决心,常怀戒慎恐惧之心,真求学,求真学。第二要有敦笃励志的胸怀,常存为民报国之志,爱国家,为人民。第三要有果毅力行的精神,常保实践创新之思,干实事,实干事。第四要有忠恕任事的品格,常有善良和谐之念,谋团结,善合作。随后,2019级工程博士“川藏班”和2019级工程博士综合班分别举行交流会。工程博士“川藏班”学员依次进行个人介绍,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背景,就“川藏线”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解决“川藏线”建设面临的冻土、隧道、滑坡等问题展开交流、提供思路。工程博士综合班的学员依次从学术研究、工作经历等方面展开个人介绍,并就该校的工程博士学制、博士论文、研究成果等工程博士培养方面展开讨论。
人民网成都11月3日电 (王波)11月3日,记者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了解到,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从2021年起,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将首次开设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首批招生规模在30人左右。目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2021年招生简章”已对外发布,并将于11月7日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举行现场招生说明会。据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显示,清华大学于2018年首次开设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该项目是清华工程博士培养的升级版本,旨在培养工程类别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2021年招生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四期、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重点领域项目、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和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是继长三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后,清华大学面向国家重点区域开设的第三个工程博士项目。西南地区项目将面向服务于西南地区的电力与能源、资源环境、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高新材料及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行业、创新型企业,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核心并辐射西南地区,培养高端创新领军人才。西南地区项目共有包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水利水电工程系、环境学院、机械工程系等在内的10个院系参与招生与培养。据悉,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本项目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分为个人申请、材料审查、资格审查、综合考核、推荐拟录取5个步骤。所有录取学生均为非脱产定向培养,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8年,首批录取的申请人将于2021年秋季学期入学。另据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西南地区项目部分培养环节将依托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