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啊,欢迎收看本期的考研专题,请关注一下小编哦!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吧,对于一些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和即将考验的小伙伴们都有所帮助哦,可以提早准备一下!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究竟怎么不同,小编整理了一些导师的忠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1.学习态度和转变学习的转变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时候的学习是不一样的,本科实际上很多学生都觉得能做到按时上下课,完成作业,考试通过就已经很好了,但是研究生学习是有自己的特殊性的,导师基本上不会管你,需要依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去独立学习,要对自己有所规划,包括时间的各种安排,文献的阅读及归纳总结,或者做一些课题等等,都需要主动和独立的能力。研究生期间要培养的就是思维方式和思考的能力。2.严格要求自己研究生对自己的要求必须要严格,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这个意识。如果你要做一个课题,要从开始就要详细计划,周密准备,直到准备就绪后才能开始,因为很多事情不能重来,和本科是不一样的。3.专业化思想研究生和本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一个领域的专精,也就是要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对你自己的这部分领域也就研究越透彻。这种思想要贯彻始终,尽量达到一个专家的程度,所以就要求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多与人交流,多实践。4.目标明确很多人经过辛辛苦苦考研,一朝成功之后忽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非常茫然被动,一点如此就会松懈下来,这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迷茫可以有,但是不能过长,要赶紧做好规划,明确目标,确定路线后就按照目标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一旦自己放弃,就难以到达目的地,想要成功就要严格要求自己。5.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生想要在自己专业内达到一定水平,就要尽快熟悉专业的期刊,养成定期浏览期刊的习惯去了解目前的学术进展和最新成果,多读书,多写写文献综述,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达到专业化,做到这样,就要求自己有非常强的自学能力。导师只是一个指引作用,不会像初高中老师那样时时刻刻为你保驾护航,主要还要依靠自己。6.承认差距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能力,悟性,恒心都有差异,我们要承认自己的差距,这并不是认输,明白自己和别人相差在哪里,就努力去补短。同时自卑心理要消除,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所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其他方面就要努力,想办法不落人后,笨鸟先飞。各位已经上岸的小伙伴们看看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学习,而即将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提早做做准备,研究生的生活学习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高深,最关键的是有自信,独立自主,能吃苦,只要你考上研究生,那就说明你和别人都一样,没有谁高谁低,只要多努力学习,不荒废时间,会有很大收获的!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记得给小编点个赞哦!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也可以下方留言交流!编辑:依依
研究生生涯是本科阶段的一个升华,现在选择上研究生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了。毕竟随着平均学历的升高,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变低。想要未来变得更加有竞争力,考研读博是趋势。选择了考研意味着自己就选择了一条极其困难的道路,在备考的过程中,起早贪黑是常事。如果不是自制力强的学生很难坚持到最后,而那些顺利上岸考研成功的同学,无疑都是很优秀的同学。考研成功后,意味着我们将要开启人生的另外一段行程,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以下这几点是作为过来的学姐学长给你们的建议。一、不要期待导师给你做太多的指导,更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研究生期间虽然有导师带,但不可能指望什么都导师帮你做。有些导师很负责,有些导师可能在学生身上并不会花多少心思。好的导师能在一些研究生给你大方向的指导和意见,但具体实施的研究过程还是得靠自己。这也是锻炼我们自己的独立能力,所以这一点要明白。无论怎样,不要和导师发生矛盾,要和导师搞好关系。意思不是让你去巴结导师,而是没必要和导师发生不必要的矛盾,毕竟我们能否顺利毕业与导师的关系很大,不要给自己埋下隐患。这也是为人处世之道,是我们进入社会之前的必修课。即使未来我们参加工作之后,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我们自己去处理。二、不要因为别人左右了自己的心态我们选择了读研,那肯定就有当初的同学选择了就业。这是两条不同的路,我们不能说哪条路正确,哪条路错误。这都是自己的选择,无关乎对与错。在我们读研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听说某某同学又升职加薪了,某某同学被某知名企业录取了。这些其实都与你无关,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生活而左右了自己的生活,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节奏。或者是造成了内心的焦虑,后悔了自己读研的决定。你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初心,安心读书做学术。等到学有所成后,工作,升职加薪都是迟早的事情。我们现在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扎根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现在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扎根,吸取养分,未来才能更好的长成参天大树。 三、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专业无论现在的专业是你感兴趣的或者还是你讨厌的,亦或是热门或者冷门专业。先接受自己的专业,再好好学习。既然选择了专业,就必须把它学好。这样才对不起我们曾经为了考研花费的精力和努力。如果你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自甘平庸,那么等到毕业后看见别人拿了知名企业的offer,而自己连工作都找不到,那何苦呢?任何行业都有拔尖的人,所以不要去否定一个行业。只有等我们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有实力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在此之前,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丰满自己的羽翼。四、情商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读研并不单单只是读书学习,当然我们的学业也很重要。但这个社会是一个人与人需要交流的社会,毕业后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定的情商也很重要,校园其实也已经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与师兄师姐,导师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导致需要完成自己的项目,与师兄师姐可能会有交叉的课题。想要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情商是根本不可能的。五、继续读博还是工作,一定要做出选择能够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无论是能力还是自律性都是众多学生当中的佼佼者,不少同学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学术这条路,但也有同学会选择找工作。毕竟凭借着研究生学历想要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但前提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选择。研二的时候会有一次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的机会,如果错失了这次机会,再想继续读博只能通过考试。想要考上博士并不容易,所以需要我们自己提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早决定早做准备。我们每个人适合的道路不一样,有的人天生就很适合学术这条道路,而有的人呢?也许在工作当中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所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好。
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参与科研实验,进行科学发现,还要会数据收集和论文撰写,发表论文不仅能增长作者在同行中的声望,还能获得更多的后续资金支持,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影响社会的重要途径,提升个人在学术和社会中的影响力,除了发表学术论文,还可以将成果转化成产品、申请专利、著书、举办讲座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小易给大家讲一讲发表科研成果类型的不同,进行简单比较。一、原创性成果原创性成果是每个科研人员都梦寐以求的东西,粗略分为两大类:同行评议的成果和非同行评议的成果。非同行评议的成果是指会议摘要和研究生毕业论文,两者都是可以引用的,与同行评议成果相比,非同行评议的成果应用率比较低,虽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是经过同行专家评议的,但是没有经过盲审,如今各学科的国际会议很多,会议摘要一般都会收录在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同行评议的成果主要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种类比较多,有论著、研究简报、读者来信、病例报告、方法学实验操作流程以及视频。还有一些因为形式不一样,所以称谓有所不同,如临床研究、现场研究,还有一些是专题报道。1.论著,论著是最为常见的基于证据的研究论文,论著不一定是高大上,主要就一论题进行独特、系统和创新性的论证。强调原创、系统和深入,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同的期刊杂志,对字数要求不同。2.,研究简报,为论著的简装或小包装版本,结论有新意,或者有新的发现,但是因为缺少数据或缺乏机制性深入研究,不能以论著的形式长篇大论,但是很值得发表,能够快速见于读者,时效性非常强。虽然简报也会经过同行评议,但是不会像论著那样对论据过于苛刻。3.读者来信,大多数期刊都会设立这个栏目,读者来信主要是针对学科普遍关注的问题或对在该杂志或其它杂志近期发表的某一论文给予独特的评论或批判性不同意见分析,出具或不出具支持性实验证据。证据不需太多,也不要求严谨的统计学处理,有的期刊无需经过同行评议,由主编自行决定是否录用。和研究简报没有根本性区别。4.病例报告,很多临床期刊接受病例报告类短小言简意赅的论文,如今更是出现了大量专门发表病例报告的期刊,大多数为开源期刊,OA期刊接受率尚可,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支付一定数目的版面费,有一部分病例报告期刊还是相当不错的。主要报道罕见少见的临床病例或者对某种疾病的病理特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结果、临床指导意义等等,病例报告贵在精简,一般有版面要求。5.方法学与实验操作流程,方法学期刊由来已久,有很多不错的方法学期刊,实验操作流程类期刊相对较新,以往实验操作步骤主要出现于一些专业性实验室操作手册上,在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是最多的。二、叙述性成果叙述性成果主要包括期刊综述、社论、特约书评、专家论坛、专家视点、教科书等等。主要对某一主题在许多原创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消化、组织和整合,作系统性阐述和发表意见,信息量远较单一的原创性论文为丰富,但是缺乏深入。写法也与原创性论文不同,通常为陈述性的。1.期刊综述,期刊综述为叙述性期刊论文。围绕某一主题参阅相关尤其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献,深入浅出的汇总、论述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不象原创性研究论文有固定格式,综述论文没有固定格式,作者可结合自己需要和期刊要求安排表达的顺序、层次和方式,前后保持风格一致和平衡即可。观点也无须求证,鼓励思考和提出新的假设。2.社论、特约述评、论坛、视点、新视野和展望,它们之间大同小异,与综述和读者来信类期刊论文写作风格非常相似,对当前关心的热点、研究进展和新近的原创性论文,作及时的建议和评论。有的只接受约稿的,如社论和特约书评。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将成为过去,年初以来,多所高校着手清退过了最长年限仍未能毕业的研究生,如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17名研究生因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未完成学业,予以退学处理。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超期退学处理,超出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有研友表示“太吓人了”,“不是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吗?”,“考个研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的确,考个研不容易,读研更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总体看来,被清退的研究生比例尚不算大。这些被清退的研究生,大多属于以下几种情况:除了被退学的,被延期毕业的研究生也不少。这里既有个人主动提出放弃的,也有被迫取消学籍的,均由高校依照相关学籍管理规定,按有关程序对其作出退学处理的决定。考研这一年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读研期间承受的压力可能比考研备考时大多了。下面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学长学姐给后来人的一些建议和忠告,即将读研的你们可要认真看看哟~影琥珀1、抓紧每一年的时间,不要觉得第一年上课就不用看文章了,老板可不管;2、不要过多地参与社会活动,除非你打算做相关工作;3、多看文章,有想法了就写论文,不要怕写的烂和拒稿,谁都是这么走来的,多写几次就好;4、最开始可以逼自己实现别人文章中的方法,不要总觉得做不了,总是做自己会的没进步;爱中年大叔的男青年想清楚自己未来是继续做学术还是工作,不同方向决定这三年的路完全不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做事千万别拖延别拖延,还有就是别懒。三石我说一下理工科的,人文社科不清楚。1、读研是否顺利,和个人能力有一定关系,但关系最大的是课题方向。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有时真是云泥之别,在选课题时一定要慎重,不能任凭老板一言堂。2、跟对大老板很重要。这不光决定研究生是否读的顺利,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后的发展。3、和小老板相处要注意分寸。尤其是那些急需文章和成果评职称的小老板。4、尽量不要掺和实验室或系里的争斗。记住自己只要毕业,其他的少管,更不要在背后论短长。Nicolas_Zhang好脾气只说两点:1、读研期间抓紧一切时间研究专业,提早发文章写论文,越早越好2、迅速地融入到研究生生活中,然后尽早规划自己下一步的路,到底是读博、应聘企业、自己做生意、还是考公事业单位。勿以饭小而不为只要科研科不死就往死里科,有空去健身,不要熬夜,英语好好学,脸皮要厚心态要好,不然到最后各种压力一起来的时候心态会崩蹦米和饼干给学科教学的建议:1、教师技能很重要~暑假有机会就去辅导班或者带家教。2、毕业论文~多看书!多看文献!多做笔记(电脑整理),及时做好信息收集。3、教育学院的找不到男朋友的。4、坚持一项与专业无关的爱好,学会自我调节。研一上学期的时候,轻度抑郁的一大片。5、同学们都很优秀,但我们也不差哦~你萌好啊做你在本科时没有做以及感到遗憾的事情,尽快发论文,学会正确的文献搜索方式,找一位刚博士毕业的青年导师并不会不如德高望重的大牛,因为你们可以一起成长。还有早起早睡身体好慕小野yo-有事没事多看书,看专业书和论文,尽早为写论文做准备。空的时间就去玩玩玩,谈个恋爱,别加入研会了除非你能当个头头以后方便留校当个辅导员之类的。总是读研期间,你若感觉很忙就对了,很闲就要好好反思了刘小小小小小刘如果你想以后从事学术。入学第一年即使上课也要直接开始科研,没事就泡在实验室看文章做实验,目标不能仅仅是毕业就行,三年至少发两篇文章吧,一篇SCI。课外活动什么的我说实在的,参加一些可以但是不要耗费你的精力,时间很宝贵。健身什么的要保持,每周留出点时间看看电影放松。是赛赛啊1、导师。导师很关键,我导师就是不管,小论文写出来也不知道适合投什么,老师也不带着做项目,每天看似很闲但是心里压力巨大,和别的好导师的同学比不起;2、健身。坚持跑跑步 锻炼身体,毕业的时候能有个好形象;3、社交。放弃无谓的社交,别耽误时间。4、旅行。上班应该不会有很多闲散时间了多去玩!哎次哎睡先找好自己的定位,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做科研和为了就业的区别,在保证毕业的前提下,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然后做自己对自己定位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宿舍里的空调很舒服别发水论文,你自己都觉得心虚的那种不要发。什么拿着别人的模型改了几个数跑跑握草怎么数据集跑分这么高顺便水一篇论文,这种想法不要有...1.你在破坏学术生态。2.你在污染自己的履历。上面是研究生学长学姐作为过来人给大家诚恳的建议和忠告,分享君总结为以下几点:1、重要而且关键的一点:选导师。2、学业3、热爱生活4、兼职实习总的来说,读研的两三年时间会过得非常快,一定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决定时间如何分配。学会独立思考,不断锻炼自己,充分“武装”自己,拥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基础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现在距离开学已经很近了,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哦~
很多研一的同学在入学经过两三周的兴奋期之后,逐渐地冷静下来,开始转向研究生做科研的状态,也就是想尽快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同时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是越是着急越会发现,自己虽有一腔热血和一腔抱负,却无从抓起,不知道怎样快速的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准确的确定自己研究范围的文献。感觉自己周围的人都陆陆续续确定了研究方向,开始阅读文献,进入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如果自己这时找不到研究方向,就不知道阅读哪些文献,就会有一种门外汉的感觉。塔主的学生今天就问我:老师,我有点困惑,老师还没有给我定方向,我最近看了看以前师兄师姐发的文章,大部分的是做水文研究,不同树种的生长特征,还有土壤类的研究。因为方向没有定下来,所以看文献也有点无厘头。我看了师兄师姐的文章,好像土壤类是不是不太好发文章呢。其他老师名下的学生应该是定下了方向,好像都是同位素的,这几天一直想去找您聊一聊方向问题,但是我自己也不能判断哪个方向更好研究一点,所以想先听听您的建议。其实这个同学的困惑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都有同样的问题,毕竟都没有读过研究生,也不知道研一到底咋过,塔主常常设想:如果让我重新读一次研究生,那么在研一时应该怎样度过呢?下面塔主就给大家谈谈研一入学后如何度过焦虑期:先以完成研究生课程为主塔主建议,对于研一的第一个学期,还是以完成研究生课程为主,也就是说要在这个学期将能修的学分全部修了,在下学期留下一两门课就可以了,要保证研一结束必须把研究生三年的课程学分全部修满,这样就不会在后面集中做科研的时间里因为上课修学分分心了。所以,你可以去跟导师交流一次,说明你的想法,我相信导师也会考虑你的这个想法的。多听多看多主动交流这一点很关键,很多研究生的主动性不强,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塔主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一定要主动,导师团队的每一次例会,专业组织的每一次学术会议,师兄师姐做实验的每个机会,都是需要我们主动出击的,千万不要有计算时间成本,是不是会吃亏,凭什么让我做等之类的想法,这一年,就是应该付出的,谁也不是傻子,你不付出怎么可能有得到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相信你的付出换回来的要多得多。以上就是塔主对研一焦虑中的同学提出的两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今天在百度学术上看到一篇名为'四类研究生导师,哪类是你的菜?'的文章。就自己一年多点的研究生亲身经历,写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小的见解,没成想还被精选,看到点赞数越来越多,对于这种被认同的感觉,我特别的兴奋,可能也是低沉很久后,内心的小雀跃。本文谈论到:家长型(科研、工作、生活全包)、老板型(安排学生四处接活儿)、学究型(天天泡实验室做科研)、放养型(除了开题答辩,基本不见人)。我的原话是:“可能更倾向于家长型,因为这研究生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作为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我们除了要锻炼学术上的能力,也是性格养成期,更多的是要学会做人。个人可能更适合鼓励型的导师。现在导师是学究型,不允许家里有事情,除了学术,什么都不关心,也不在乎。我有的时候甚至认为,硕博导师,都没有经过师范生的一套,只是单纯因为学术就为人师表,我感觉他们在这方面欠缺的太多,更多的都是为老师打工。我现在都不明白我当时辞职上这个研究生的意义是什么,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兵,虽然对老师可能没啥影响,但是这三年遇上这样一个老师,真的是痛不欲生。”后又补充到“另外,很多硕博导师都是求学期间结婚生子的,那为什么有的导师只考虑研究生能否在三年内发挥学生的最大剩余价值,而对结婚生子的学生表示歧视,典型的出于老师的私心。都是女生何苦为难女生。一切都是个人选择,无所谓对错。”最近这段时间产生了厌学心理,每天啥也不想干,导师一说话我就反感,昨天早上冲突的时候,我就没说话,人家一直在说,我在办公室给人家写东西呢,人家骂我说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我就没停笔,我想着先写完在抬头。因为她也是看着电脑呢。然后人家突然转过来就开始骂了,什么 论文又不是 非要带你名字啥的。然后又是去中科院 跟人家老师说好话啥的,因为疫情去不了咋啦,你看我这教过谁,你出去吧,我带不了你,你退学吧。我去研究生院申请巴拉巴拉一堆。我前天已经预约了心理咨询,但排到下周了,还没解决,老师这就爆了。很多同学跟我聊,说这件事情的利弊,都建议我和导师缓和关系。从早上我坚持换导师,到下午看着我读了这么多这么久的文献,做了这么多东西的论文,我最后选择跟她道歉,于是加班到实验室关门时,准备第二天如期按他要求进行汇报。今天早上汇报结束,单独和她相处,跟她说老师我想跟您说声对不起,我最近情绪不好,不能去北京联培这件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我想不开。产生了厌学,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读这个研究生。您昨天说得对,让我醍醐灌顶,我不应该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应该走出来开始自己的学习工作。说了一堆违心的话,,,终究还是变成了我不喜欢的人,但我没有觉得我输了,我反而觉得我赢了。自我反省:一好友说道,我现在和她们确实不一样了,我领了证,我的身份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不仅仅要考虑我的学业,家庭;我还要考虑我先生、我家庭的事情、我公公婆婆这边的关系,在导师看来,我确实分心了。另一方面,我因为结婚,有了底气,感觉自己有了资本,加上一直以来我对导师的不满,慢慢将藏在内心深处的不满表现了出来。从这个角度听她说完,我发现,确实是。我在我不自觉的下意识的飘了。我要收敛我自己,收敛我自己的幸福,收敛我的脾气,收敛我的任性。我跟我先生沟通过后,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夹着尾巴做人,不再高调的秀恩爱之类的,在这种事情上要低调,在学业上做事情要高调。也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认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考评方式异化,“唯论文”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宽严不齐”,培养质量难保一致;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毕业生质量“良莠不分”;认定程序不健全 ,极易导致“法律纠纷”。“英国一直使用等级制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同样的硕士文凭会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分为通过、优和卓越3个等级。”他建议,尽快出台研究生毕业生等级划分细则及评价办法。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等级评定,明确是几等学位,使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他建议,分学科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及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的课业要求与工作中相应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毕业考核方式及标准,如:是毕业设计还是毕业论文?是实践能力考核还是发表论文?即使以发表论文为主,也应当避免唯SCI、唯核心论文的倾向,避免将研究生当成学术机器的倾向。更应该严格按照培养目标,按照科学方案,按照规定程序授予研究生相应等级学位。此外,设置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学位等级备案平台,供相关社会机构查阅和认定。来源:中国青年报留言爆料欢迎广大网友爆料,无论是校园新鲜事、突发事、烦心事,还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欢迎文末留言,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如有需要将化名采访。反映学生呼声,回应青年诉求,报道校园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中青网教育在行动!合作电话:010-64098582
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参加学生会,有的当干事只待了一年,有的则留在学生会上到了部长、主席的职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研究生也有类似于学生会的组织,即研究生会,简称研会。在研究生学习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研一新生可不可以参加研会呢?关于这个话题,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生会都做什么,参加研会到底有什么好处?一般学校的研会主要组织和负责研究生的活动,具体的内容和性质跟学生会差不多,组织形式也包括宣传部、组织部、公关部等。研究生的大型活动,如研究生代表大会、研究生模拟求职大赛、研究生元旦晚会等都有研会牵头组织,当然研会还会组织各类学术讲座,博士生讲课团等学术活动。进入研究生会,所做的工作也跟学生会差不多。如果你在本科期间的学生会做得很好,那么在研会很有可能也会做得出色。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研会有什么用呢?有学分,一般参加研会都会给一定的加分,在评奖学金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塔主认识一位研二学生,不仅参加研会,还有各种学生活动和组织,即便没有学术成果,以综合排名第三的成绩赢过第二名,拿到了当年的国家奖学金。其次,研会可以拓宽交际圈。不仅能认识更多同学,还有团委的各种老师,接触到外界的公司、外校导师等,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帮助。除此之外,研会还可以锻炼能力。解决问题、应对突发事件、团队协作等一系列能力在研会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参加研会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存在弊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研会非常耽误时间,对于科研任务繁重的师门而言,与研会基本无缘,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参加研会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在科研上会有所懈怠。而如果导师要求严格,那么建议不要参加。其次,研会占据个人生活。参加过学生会的人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日常例会,大型活动的准备等都需要占据个人的生活。可能舍友在刷剧,而你还要去布置会场。如果有男女朋友,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更麻烦。从导师的角度出发, 通常是不建议学生参加研会的,原因有几点:浪费时间。导师一般希望学生在学期间多从事科研项目的工作,以便毕业后能够有足够的能力从事科研工作或类似工作。而研会只是服务研究生的一项事情,工作难度和能力提升并不大。如果本科参加过学生会,那么就更不需要。多帮导师做点事胜过帮研会做事。研究生多学习。研究生期间的学习非常紧张,研一上课,研二做实验,研三就要写毕业论文。所以空余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此拿出时间参加研究生会还不如拿出时间看看文献、写写论文。研究生会相对于学生会的规模要小很多,而且真正从研会中得到帮助的人更少,因此并不建议研一新生都去尝试研会,如果实在想去也是可以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平衡好研会和学习的关系,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20考研初试开考的时间点了,到时又将有新的一批研一新生进入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院,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和每一位硕士导师息息相关,怎样帮助每一位研一新生能够更好地做好相关的学习安排时,很多硕士导师表示,读研期间必须要做这三件事情,而且是百利无一害。当然,研究生生活的主动权始终把握在每一位研究生的手上,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规划必然要从实际出发,但是硕士导师的这些建议,或许真的是我们必须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所要完成的,而且这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1.查漏补缺,这是很多研一新生都会忘记的事情。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很多的学生都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但却将自己大学四年所没有完成的任务而忘记了,或者说是彻底的丢掉了,这是很多研一新生都会忽略的一点,所以要做到查漏补缺,回顾自己大学四年中本应该完成却没有完成的事情。这其中就包含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各专业资格证书等等,这些是不会因为考研成功就能够完全的抵消掉的了,所以必须在读研期间将自己大学没有完成的事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完成,不然最终都会成为我们的累赘,影响我们的个人成长。2.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应该是所有研究生都必参加的。很多的研究生对于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是非常不感冒的,局的很枯燥,很乏味,没有趣味性,所有即使有好的机会也不会去把握,可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参加一次这样的会议或者是论坛,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会结识到很多本研究领域的大咖,以及其他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这都是我们之后再学术研究上一个重要人脉资源。记得我读研时曾参加过一次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论坛,说实话见到了很多以前自己硕导经常提到的大家,并且很荣幸能和他们交谈,更为重要的是在和参加论坛的其他高校的学生交谈中,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得到不足和短板,也为自己之后的规划有了更直接的依据。3.发表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这是研究生的必备项目。但是这里的学术论文是有很多的要求的,不是指发表一些很多硕导都没有听说过的小期刊或者是只要给钱刘能够发表,完全不看文章质量,不看文章重复率和文章创新点的,这样的文章即使发表了或许也仅仅只是能够在评选奖学金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可能很难发表SCI或者是CSSCI这样的期刊,但是我们可以降低一个档次找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院校学报,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够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那么也是很牛叉的一件事情了。或许这些事情很多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很早就完成了,或者是还在完成的路上,但是对于每一年的研一新生来说,或许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这些事情可能很一时间做到,但是我相信硕士导师的这些建议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对于所有的研究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不管是之后的就业还是读博。
研究生的招收与培养,是导师们永远关注的话题。撇开培养单位行政命令式的“硬指标”不说,那研究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今天说说自己的理解。首先把研究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想做科研,也能够做好科研。这类型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假以时日,定会成功——不是指研究生一定会得到巨大的科学成就,而是指培养成为合格的毕业生。(2)想做科研,但不会做——愿望是好的,但缺乏能力。这一群体数量繁丰,特别需要导师给予良好的指导。当然,在获得必要知识储备和能力提高的同时,对科学问题的感悟可能也很重要。如此一来,这部分学生中,或许还存在一小部分不适合做科研的人。(3)根本不想做科研,当然一般也不会,更不用心。这一群体读研究生的目标明确——就是文凭!不过,这里并不乏适合做科研的脑袋!要想使他们中的一部分能够做科研、能够做好科研,需要导师的点化——这种点化不同于导师引导下对“科学问题”的感悟,而更像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我一直认为,在培养学生做科研方面,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目标。本科生学套路,硕士生学思想,博士生搞创新。下面聊一聊俺对硕士生培养目标的理解,供大家商讨或拍砖。这里就不讨论(1)类学生了,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硕士毕业的条件,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至于(2)和(3)类学生,培养或提升的方面大致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已有理论知识的感知与应用。有一句成语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一条辩证规律是“量变引起质变”。读研究生、学做科研,常规做法都是从阅读文献开始的。这里的文献不仅仅指从最新的相关期刊中查到的研究内容近似的文章,也包括研究课题可能涉及的理论与方法的书籍。许多研究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后者的重视。要清楚地知道,它们才是你今后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石,而前者(期刊中的文章)仅仅是路标或甚至风景而已。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你的学科知识体系即便不是空中楼阁,也会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一遇风雨就摇摇欲坠,令人胆战心惊的。研究生们自己判断这方面的方法就是,能否真正正确理解导师给定的课题——即能够正确、有理、有据、准确回答这么几个简单的问题:课题的意义何在?或为什么要选择该课题?该课题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或不足或研究空间?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在某些具体细节问题上,一般要超过导师对课题的了解。如果到毕业时仍然不能做到这些,那么俺看似武断地告诉你:你不合格!第二,对实践手段、过程与结果的分析判断。在文献阅读做好的前提下,开始着手实践(大多数工科叫实验)过程的进行。这里注意两个概念的清晰内涵:科学性和合理性——至于正确性与准确性是有待于后人或时间检验的。在评审论文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人用“试验”二字;在与同行讨论问题,也有人建议用“试验”二字。鄙人认为甚是不妥。《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我认为“实验”有“有比较确定的预期目标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际验证”之意,而“试验”更近于“不太清楚结果如何的试一试”的意思,有些“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的味道,当然这也不一定意味着“不科学”。如果汉语表达不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于英语(呵呵,英语还有这个功能)。“实验”是Experiment(其实这个词中文释义中也有“试验”的意思),而“试验”更像是Try。再看看Experiment,与Expert有着同样的词根,是不是显得更“专业”些呢?关于这方面的判断也有一个成语可以表达:熟能生巧!你在实践中“熟练”到了“巧”的程度吗?这里的“巧”是不同于“悟”的另一种境界。大家都学过《卖油翁》吧,老人家说“无他,唯手熟尔”,就是这种境界。如果至此还不理解,(俺不说你抬杠),再告诉你一个实例:研究或发明汽车的科学家,驾驶汽车的能力不一定超过出租汽车司机——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巧劲儿”!还有一个就是合理性,最起码做到自圆其说。有人可能会说,仅仅合理不够,还必须正确与准确。其实这是不大可能的事。回想一下伟大的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性就知道了。有人说科技论文只有20%是正确的,这是有道理的。不用说50~60%以上的正确率,就是超过30~40%以正确的“产出率”也够吓人的啦!对照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来讲,20%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喽!第三,对获得实践结果的归纳、总结与凝练。这是对前两个方面程度的体现与输出,前两个方面的收获直接影响这部分的效果;而且即使前两个方面做得足够好,也不一定说明这部分一定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前两个方面做得不好,那这部分做得好者鲜有所闻。这部分做起来很难,但判断比较容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位论文(学生们称之为“大论文”)的编写。这是水平显示度最直接的方面。如果发挥得好,甚至可以遮掩前两个方面的不足。如果把好好的一个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写成一个简单实验结果的罗列与描述——本科生论文的味道。那你危险了!最起码说明你对研究课题的把握不够,没有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说实在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感悟到“文献阅读不足”所致还是要得的——“边学边卖”也许还来得及。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连这个“感悟”都没有,那你完蛋喽,哈哈!(2)发表论文(学生们称之为“小论文”)的编写。这是研究工作或课题学术水平的最佳体现。这个方面既好把握,又不好把握。说好把握,一方面是格式属于“八股文”类,照着现成的论文格式“套一套”即可。需要注意的倒是这方面最好不要“创新”,好论文因为格式不符合所投期刊的要求被拒者数见不鲜。另一方面内容已经摆在那里——现在一般都在计算机硬盘里装着。不好把握的说法就是如何把内容有机的组装起来、把问题说明白、让读者看明白——这才是一个科学研究者的硬功夫。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力(包括很给力的导师)的话,实现达到一篇SCI高度的论文对硕士生来讲,并非绝对不可能之事。经常遇到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具有SCI高度Idea,只用了Ei高度的功力,最后写成了核心期刊水平的Paper。这恰似“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最新网络流行语——其非遗憾也欤?(3)做口头报告(学生们称之为“答辩”)音频的输出。有一个俗语叫“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有些方面,你内秀可以,做研究生论文不可以,而且绝对不可以!如果做得不好,那么对不起,你不合格。宣讲论文与老师讲课不同。老师讲课目的是让听课者听懂并部分记忆,既不能以老师的科研水平做衡量的标准,更不能以老师当年的学习甚至考试水平做基准。宣讲论文就是要体现自己的课题学术水平(包括创新性)、实验手段的先进性、结果或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等,只要阐述明白即可。至于台下的人能否听明白,那不是答辩者的事儿!如果宣讲者自己讲着讲着把自己绕糊涂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哟),说明什么?——“短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