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司传平主持的《医学免疫学》课程被推荐为疫情期间全国医学类优秀在线课程理势

司传平主持的《医学免疫学》课程被推荐为疫情期间全国医学类优秀在线课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2月13日讯(记者 何鑫 孙泽文)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 月 10 日,《高校医学教学研究》杂志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发起了《关于延期开学期间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推动在线授课的倡议》,并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课程云平台为各高校推荐丰富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促进在线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应用。此次精选推出的优秀医学类数字课程共36门,其中由济宁医学院原副院长、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党委书记司传平主持的《医学免疫学》名列其中,也是山东省高校唯一入选的医学类在线课程。据了解,17年前,司传平即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医学免疫学》网络在线课程教学,2013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此次疫情期间,国家倡导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工作,这一课程的上线,会惠及更多的医学高校学子,帮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得到系统科学和高水平的数字课程教育。司传平系济宁医学院二级教授,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齐鲁晚报杯”十大优秀教师,济宁市劳模、科技功臣、圣地学者,省级重点学科(免疫学)负责人。司传平长期从事医学研究、教学及医院管理工作。司传平曾以第一位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三等奖2项;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教材、电子教材和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古炉

医术精湛一世纪,育人传德一辈子

▲冯传汉教授生前照。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李斌、林苗苗、侠克、马晓冬)8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医术精湛一世纪,育人传德一辈子——追记104岁才“退休”、三获“终身成就奖”的北大人民医院老院长冯传汉》的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甚至深度,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近两个月前,2019年6月16日9时40分,105岁的原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博士生导师冯传汉在家中安然辞世。“勤奋敬业医术精湛一世纪,教书育人诚恳无私献一生。”作为“终生不退休”的教授,一直到近百岁高龄还坚持到医院办公、104岁才办理退休手续的冯传汉教授,终身献身医学、追求真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成为一个时代的丰碑。又一次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遍访冯老同道、学生和子女,探寻这位老人充满传奇色彩、令人感佩不已的“百岁人生”……(小标题)三获“终身成就奖”“一代宗师 医者楷模”……北大人民医院科研教学楼714房间,一间普通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15年前冯老90华诞时同行赠送的匾额。何梁何利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简易书柜里,奖牌、证书琳琅满目。对于一个人来说,获“终身成就奖”,一次就已属极其难得,冯传汉却是3次——自2011年起,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两次授予、北大人民医院一次授予冯传汉“终身成就奖”。终身成就,来自终生奋斗。冯传汉1914年出生于汉口的一个医生家庭,后进入燕京大学医预科和协和医学院求学。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随后日军占领协和医院,1942年,在协和医院工作不久的冯传汉就不得不跟随钟惠澜、林巧稚等知名专家来到中国人筹资于1918年1月创建的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即中央医院,即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从1944年牵头成立中央医院外科骨科专业组到新中国成立后创建中国第一个骨肿瘤骨病研究室,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到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冯传汉在此一干就是77载。这是一张让人过目难忘的工作成果表:——82岁,主编《肩关节外科学》;——87岁,主编《骨科肿瘤学》,并发表文章《再谈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9岁,主编《临床骨科学》和《中国现代骨科史料》;——90岁,收集整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成长发展的60年》;——93岁,发表论文《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反思和认识》,编著《基础英语概要——英语读写指南》;——94岁,写下自传体传记《勤奋度九旬  暮年怀岁月——我大半生的回忆》;——95岁,完成“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笔记约6万字;——97岁,写下6万字读报读书札记《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教育和再认识》;——99岁,写下上万字的《加拿大医学教育和家庭与社区医学体系的学习和认识》;——100岁,写下8页纸的读报读书札记《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实践 全面协调发展——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教育和再认识系列之三》;——104岁,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北大人民医院百年历史故事,再次为医院百年历史补充完善珍贵史料;……冯传汉一生勤勉耕耘,耄耋之年仍未停步:尽管受到前列腺癌治疗和青光眼治疗的副作用等折磨,直到96岁都坚持每周来医院工作两天;103岁失明前,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吃完早饭就坐到书桌前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近百岁时仍坚持研读专业期刊、撰写读书札记;去世前两年,失明的他仍通过儿女、护士朗读报刊关心医院和医学事业发展……家里人劝冯老这么大岁数不要操心。“但他就是放心不下,把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发展,与自己融为一体了。”常年陪父亲生活、69岁的四儿子冯壮怀说,“96岁以后,我们不让他去医院了,怕摔倒,但他仍然在写书、写学术文章。我哥哥在加拿大,每年回来,都要在加拿大买最新版的医学书籍带回来。”冯老家书房的书柜里,摆放着三层书,好几本都是厚厚的、全彩印刷的英文原版书。“他的阅读量特别大,中英文的书都读。他说自己是‘老学生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从1979年参加工作起就是冯老秘书的李贺平说,“冯老一生都在学习,一天都不停学新东西,是医院终生不退休的教授。”一年多前,2018年1月,北大人民医院刚刚度过百年华诞;逝世前8个月——2018年10月,104岁的冯老才办理退休手续……“终生不退休”教授的离世,让医学界、教育界为之悲恸。6月20日,冯传汉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北大医学部负责人,全国诸多医院和医疗机构的代表,骨科界知名人士代表,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医学生纷纷赶来,为老院长送行。海内外的同仁及学生们纷纷发来电文表示哀悼。“我来送送冯老,他这一辈子贡献很大,为人很好,对晚辈很爱护、提携。”年近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坐着轮椅来了,“活到老、干到老,是兴趣,也是志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是冯传汉75岁时招收的博士生:“为什么追悼会好多骨科医生、好多学校领导都去了?因为冯老师一直没有离开‘岗位’,年轻骨科医生还都认识他、理解他、尊重他。”“他不光是骨科泰斗、医学巨匠,也是平易近人、润物无声的恩师,更是上善若水、勤勉醇良的人生榜样。”近日出版的北大人民医院院刊上的这句话,是对冯传汉一生的最佳概括。(小标题)“名医重要,良医更重要”冯传汉“走”的那一天,恰逢父亲节。“早晨6点半,我还给父亲换了尿不湿,他还有点小呼噜。”冯壮怀说,“9点40分左右,我在厨房准备包茴香馅的饺子,正在切啊、洗啊,大姐到床边摸摸脚,说老爸脚咋这么凉,赶快叫我过去……”事实上,将冯传汉视作“父亲”的,还有众多学生们。从被指导做第一例手外科手术,到目睹收治没有手术适应症的病人入院治疗——冯传汉99寿诞之际,著名手外科专家王澍寰院士以《师恩永志不忘》为题撰文回忆和冯老1948年至1958年10年相处的日子,“54年过去,许多往事历历在目,‘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绝非谦词。”20世纪50年代,为提高北京市骨科医疗水平,冯老发起组织全市骨科医生每月开展一次轮流联合大查房。“这一举措,纯粹是发自一个医生的责任心,从病人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不辞辛苦,堪称大医。”王澍寰这样写道。“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冯教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将近半个世纪,我都在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真正感受着这个古训的亲切。”北大人民医院原骨科主任蒋化龙说。作为骨科领域最负盛名的教育家,1981年,冯传汉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学生遍布骨科学各个分支。“他思考问题最多的就是医学教育问题,怎么培养合格的医生,再就是医疗改革的问题。”李贺平说。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自编讲义、自制教具,到1979年出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后强调“人才与学科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只有拥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和优势学科的支撑,大学才能发展”,冯传汉不仅培养了几代学生,更以言传身教和教育理念影响了无数人。“冯老查房时,看一位病人可以花一个甚至一个半小时。他对病人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教给我们最深厚的东西。”冯传汉的博士生、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说。2011年7月,97岁的冯传汉写出6万字读报读书札记《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学习和再认识》。“我被这本札记震惊了。”冯老“学生”、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骨科专家吕厚山说,“要知道冯老师在那之前3年眼睛就不太好,他的秘书又因病休息很长时间了。冯老师是怎样克服这么多困难完成这个工作的?”冯传汉鼓励学生出国,更鼓励大家如期回国。“我去美国知名肿瘤中心进修前,他很替我高兴,并嘱咐我学成一定回来为国家服务。”亚太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北大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也是冯传汉的学生,一度犹豫是否回国,“后来吕厚山院长受冯老之托在美期间到我家劝我,坚定了我回国的决心。”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是冯传汉的博士生,也是关门弟子之一,有幸参与冯教授最后几次查房:“冯教授查房极其严格,要求牢记病历、熟知骨科相关知识及骨科临床检查法,有时候会指导我把病历改了又改,复杂的病程记录往往写满三四页纸,直到满意为止。”深受老师影响的刘海鹰奔走在公益道路上,成立了脊柱健康公益基金,到贫困地区义诊,7年间免费手术救治重症患者89人,帮助患者挺起脊梁,他自己的腰却弯了下来……“不忘初心做船,精湛技术做桨,无私奉献为帆。冯大夫讲过,名医重要,良医更重要。做‘良医’,是我们从冯大夫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他给我的最大精神财富。”刘海鹰说。(小标题)“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这一辈子都是党教育、指导的。”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冯传汉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学习、研究、育人和管理等方面,都走在前列。“所有的队员与伤员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冯传汉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北京市第二批抗美援朝手术队,任副队长、医务主任,顾问是吴英恺、队长是吴阶平,先后救治400多名志愿军伤员,“我立了两小功,最宝贵的是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1962年至1973年,冯传汉多次代表卫生部赴索马里、几内亚、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家执行医疗任务,作为仁爱使者把中国医生的济世情怀传向世界。1978年、1984年,冯传汉两次随卫生部代表团访问欧洲国家,考察了20多所现代化医院,参观医疗器械厂和药厂,写了近4万字总结报告《现代化医院与医院现代化》,同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为中国医学对外交流奔波忙碌……“冯传汉老师勤勤恳恳耕耘了一辈子,在这方面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和感触。”和冯老一起工作近50年的吕厚山说。2003年,近90岁高龄时,冯传汉欣然接受委托编写《中国现代骨科史料》。从接受这项工作到完成初稿,仅仅花了6个月时间。“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繁重任务,不仅要收集大量的人物事迹材料,可能还要有不同的评价和争议。”吕厚山回忆,“骨科老前辈们有些已经离世,有些身居国外,在职的专家们又日理万机,不能按时提供材料。冯老师亲自写信、打电话,一遍遍索求材料,进行核实整理。”“当时双手捧过书稿,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当时哽咽着只说了一句话:‘您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吕厚山说,“要知道,89岁高龄,整理近30万字篇幅的书稿,仅用了6个月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认真’的力量、‘奋斗’的含义、‘积累’的可贵、‘务实’的意义。”这样一个细节,让吕厚山终生难忘:“冯老师把书稿交给我时再三声明,这本书的内容还不够全,也不具备‘史’的水平,权且名为‘史料’,如果能对今后写‘史’有帮助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交流的事情很多很多,促膝长谈和电话里涉及最多的内容,就是如何做人。冯老师这方面的教诲,也是他的为人,已经融汇到我的血液中——低调做人,努力做事,以成事为悦,不以出名为喜。”姜保国说,“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师生关系,‘良师益友’有些平平,‘忘年之交’有些淡淡。在我的眼中,冯老师不是严师,更多的是慈父。”另外一个细节,让姜保国至今难忘:“记得博士答辩后,冯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讲,‘姜大夫,你不要总是叫冯老师、冯老师的,就叫我冯大夫!如果说要叫‘老师’,至少你的神经研究比我做得好,我也要叫你一声‘老师’。”外语,是通往外部世界的工具和桥梁。从小在教会学校学习、又在英国有过留学经历的冯传汉“特别关注青年医生的英语学习”,甚至在90多岁高龄时还自己编写了一本书《基础英语概要》。《参考消息》上一周一次的英文文章必读、将学生的英文文章改成“花脸”、孙子的英语在他的“小棍子”帮助下字正腔圆……学生和家人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冯老重视英语教育的故事。“每天中午冯老师给我们讲英文,吃饭后坐在他那,一个小时不休息,那时候他已经是77、78岁的样子,给我们几个人,有研究生、也有住院医生讲英文,他讲得非常好,他的英文讲解让我对英文有了兴趣。”吕厚山说。“广联医域,常誉杏坛”,冯传汉家客厅里,悬挂着院士韩启德在冯老99岁寿辰时的题词。2013年1月24日,为迎接建院95周年,北大人民医院在举行学术交流会议的同时,举办了冯传汉教授99华诞庆典。“冯老明确要求一定要在医院办,活动以学术为主,不要通知其他城市的专家,影响人家工作。”姜保国说。“不是所有事他都喜欢,他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你会感到他那种无欲则刚的状态,谈什么事都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心胸特别宽阔,特别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这是他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姜保国说。冯传汉对学生像“慈父”,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却很严格。“有多大本事,自己去闯。职业选择上他从来都不管我们,我们5个兄弟姐妹,干什么的都有。”冯壮怀说,父亲自幼勤奋、生活简朴,坚持原则甚至有些古板。“他对我们有个很严格的‘三不’要求:不许拿他说事说话,不能用他的名声,不许对外宣传。”“我的父母都严于律己,宽诚待人,尤其是父亲常引用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对我怎样做人都是无声身教。”2008年,94岁高龄时,冯传汉写下自传《勤奋度九旬 暮年怀岁月——我大半生的回忆》,开头就这样写道。“我只是一个勤奋的人,做一辈子勤奋学生。”面对旁人认为了不起的成就和经历,冯老总是这样淡淡地说。2017年,冯老不小心摔了一跤,做了一个骨科手术,术后双目逐渐失明。2018年夏季的一天,冯老叮嘱每周来看自己一次的李贺平在纸上写下一位“老骨科医生”对同道的赠言:“为民服务求医道,收敛光芒静斗牛”,以及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他叮嘱我要用毛笔写下这几句话。”李贺平说,“我理解,这是这位104岁的老人对人生的最大感悟、高度概括,更是对同道、对后人的嘱托。”(小标题)“他是活的‘院训’”倾其一生,冯传汉致力于骨科学临床与基础研究,推动了我国手外科、肩关节外科、骨肿瘤学科的发展。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冯传汉是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的奠基人:1964年,他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了《骨巨细胞瘤》一文,从此开始骨巨细胞瘤系列研究。1984年,在其倡导下,我国第一个骨肿瘤研究室在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成立。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受到国内外赞誉的骨肿瘤中心。“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冯老。”郭卫说,“冯老几次找我谈话,告诉我如何着手科室的建设、团队的培养,告诉我要大胆放手让年轻人去闯,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教给他们临床工作的技能,还要教给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骨肿瘤科的手术多数都比较大,手术出血多,风险也比较大,常常大手术后需要整夜看护病人,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手术。“我们团队中的人经常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真的很辛苦,但是大家心里都很充实。”郭卫说,“我们要发扬光大冯老治学严谨、精于钻研的精神。”手是人类使用最为频繁,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由于其结构复杂,治疗难度大,手术要求精度高,手外科学应运而生。冯传汉是新中国手外科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冯传汉率先在国内开展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手术,并发表中国第一篇手外科论文。今天,北大人民医院骨科已发展成为包括创伤骨科、骨肿瘤科、骨关节科、脊柱外科4个专业,242张床位,年出院近5000例患者的综合骨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冯老的学生三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吕厚山主持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郭卫主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的系列研究”,姜保国课题组开展的“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建立与推广”。提起冯传汉,很多人都认为他是骨科专家,但冯传汉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常说:“我是一个‘杂’家,可不是什么专家。我的目标是一专多能,宽博与精深兼顾。”医生、教师、研究人员、行政管理者,还从事过学会管理工作,当过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社长,晚年更是不做专家做“杂家”,积极从事医史研究和写作,编写的多本骨科教材和中国现代骨科史料,已成为我国骨科领域的经典……“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这是北大人民医院100多年前创院至今未变的院训精神。“这12个字就像是冯老一生的写照,他就是活的‘院训’。”姜保国感慨地说。逢年过节,医院负责人往往要登门探望老前辈。冯老往往要叮嘱,院训精神中“仁恕博爱”是最根本的,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一定不能重“病”轻“人”,不能重技术轻理论知识,德育不仅要面向医学生,还要面向教师。“现在医学教育越来越偏重技能教育。冯老师念念不忘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医学进步了不少,同样能开刀,但是人文精神还有些欠缺,尤其是医学生、医护人员的人文精神、感恩精神需要加强。”姜保国说。谈及冯老的“遗愿”,李贺平说,今年春节过后,冯老提过几件事:1994年,冯传汉教授在人民医院工作50年之际,医院编过一本《冯传汉文集》,能否把近20年的论文编辑进去,再弄一个论文集?“他可以放心,我已经把目录整理好了,包括他多次叮嘱要收录的最近几年写的几篇文章。”“今年春节,冯老师也和我说了这件事。实际上我们早就商量给冯老师出一本《冯传汉医学教育理念》,书稿是现成的,出版社也找好了。”姜保国说。作为医学管理专家,冯传汉一直倡导一个医院要有“拳头产品”,有特长。亚洲第一例、全世界第四例骨髓移植手术,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填补我国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过去这些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荣获国家级技术进步奖9项,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当下,北大人民医院正实施人才战略、学科战略和空间战略,稳健前行:床位数,从101年前的150张发展到如今的近1500张,再过一年,伴随北京昌平院区、通州院区的建立,总床位数将超过3200张,人民医院将彻底打破空间发展的束缚,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高寿吗?是位居高职或占有大量财富吗?都不是。人生的价值应当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别人带来幸福,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冯老在他的一生中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痛苦,他高尚的品德、高深的学问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人生价值是无价的。”20多年前,冯老在人民医院工作50年之际,中华医学会廖有谋编审的话,代表了无数人的共同心声。(完)

使圣人寿

《“中科馆大讲堂”腾讯直播》第十三期:疫情宅家健康指南

l 嘉宾简介:潘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中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教育与科研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垂体学组委员,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杂志和高校医学教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和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和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务编委。主持或参与国自然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和科普书籍50余部。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协和医学院年度校级优秀教学论文奖,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度医疗成果一等奖,北京协和医院优秀临床带教教授奖等奖励。l 内容提要:“还不开学?还不开学!还不开学!!!”最近无数家长和同学发出灵魂拷问!疫情期间无法按时开学,只能宅在家中上网课……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理想?这些都是小case!健康才是大问题!比如,长时间在家上网课,身体健康如何保证?免疫力如何提升?怎样做到健康学习两不误?本期直播就由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教授带您破解居家学习所面临的种种健康难题,可以与专家在线互动呦!您还在等什么?快加入到直播间吧!l 参与须知:2020年5月9日,周六下午14:00,请扫描海报二维码,准时登录直播间 。

梦情人

升级为医学传播智库 “达医晓护”探索将科普与学术有机结合

来源/视觉中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战斗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2年多前,他们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仅仅将医疗和护理局限在医疗机构内部,这对于人民的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身为医务工作者,更要认真地考虑如何有效地延伸医疗服务的时间与空间。于是,“大医小护”医学科普微信公众号创立,此后又升级为“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不久前,她迎来了又一次华丽蜕变,“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正式成立,并被中国科协授予了“科普中国”品牌。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万物皆媒”的时代,科普团队也感受着时代脉搏的律动。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负责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教授介绍,创立公众号到升级为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从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的授权到拥有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和西藏)的200多位医学和传播学专家、82个线上子刊和15个落地项目,再到获批“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以科普学术化为导向的“达医晓护”再次升华,集作品原创、自媒体运营、项目落地、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诞生了。目前,品牌的原创作品数量超过了500部/年,内容分为三大类82个线上专栏杂志,涵盖了内外妇儿全学科的疾病预防养生知识,介绍了看病的政策与流程,同时也关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作品的创作形式丰富多样,有文字、漫画、诗歌、演唱、朗诵、相声、小品、微电影等。王韬介绍,智库也注重线下和实物传播,积极打造科普实体落地项目。例如,在上海市妇女儿童指导中心(巾帼园)建立科普基地;建立“科普示范楼宇”——汇泰大楼,持续开展“科普吧,汇泰”楼宇健康科普文化季活动;在黄浦区体检站建设“智慧蓝领”服务站等。“达医晓护”坚持走科普学术化的道路,积极探索科普与学术之间的有机结合,此前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揭牌了全国首个“医学传播学”教学示范点。至今,“达医晓护”团队已经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34个各级各类研究课题。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水火

钟南山领衔在顶级医学期刊发文,这一篇论文将SCI打下神坛

当地时间2月28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临床症状”研究论文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在线公开发表。该研究纳入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来自全国31个省(市)共552家医院的1099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研究得出的中位潜伏期为4天(四分位距,2-7),重度、非重度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不过,团队认为,单纯根据最小、最大值评估人群的潜伏期容易引起误读。这篇论文的发表将会给其他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国家们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以及中国的经验。同时这篇论文让小编想起了近日网上关于SCI至上的争论。据统计,钟南山院士现84岁,截止2010年,发表论文150多篇。到现在,200篇左右。如果按照论文统计时间和以20岁开始发表论文上看,钟南山院士平均每年约2.78篇,也就是平均4个月一篇。提名今年“最高科技奖”的李兰娟院士截止到2016年12月,李兰娟院士一共发表400多篇论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200多篇,相当于毕业之后每年平均四到五篇的SCI。屠呦呦女士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默默无名40年却救了全球上亿人的命,这几十年仅发了几篇论文,最终却连一个院士都没有。高福院士现59岁,截止2017年,发表论文累计450余篇,到目前有500篇。而高福院士平均每年12.5篇,平均一个月就有一篇论文。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在疫情爆发之后,置年高于不顾,逆行而上,在这几个月里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屠呦呦女士研制出了青蒿素,拯救了全球上亿人的生命,这些都是国士。高福院士无论是学历,论文数量都比他们强,却在疫情中不实话实说,出现很大的纰漏。现在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把SCI论文相关指标当成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这样使得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一些科研机构、高校成了论文加工厂。对于个人来讲为了提高个人的学术地位,评定高一级职称,获取更多绩效工资,少数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舍本而逐末,不是用心搞技术攻关、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水平,而是挖空心思,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完全放到了SCI论文上。SCI论文确实可以体现出一个科研者的能力,但是发表的SCI论文如果不能解决我们目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将他转化成为成果,那么这些论文只能说是空中楼阁。对此,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魂知

「学会抗疫风采录」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大爱无疆,尽显医者本色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学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发挥组织优势和专家优势,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科协改革进行时推出“学会抗疫风采录”栏目,为您展示全国学会及学会干部职工、会员的优秀事迹,敬请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迅速反应,积极部署防疫工作,发挥专业优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病理生理人应有的贡献。01全员同心共抗疫党委会议召开后,学会立即向全体党员、会员发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致全体党员的公开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致全体会员的倡议书》《齐心协力,拯救生命,打赢COVID-19阻击战——致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倡议书》,号召学会党员及会员积极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肾脏病专委会、心血管专委会、动脉粥样硬化专委会等10余个学会专委会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广大学会会员奋战在当地的医院和科研单位,为国家的抗疫工作舍身忘我。02防疫科普广宣传学会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为社会防疫提供应急科普和科技支援,指导民众科学防疫,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学会发布《关于病毒,你知道多少?》、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科普文章《肾脏病患者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防疫宣传文章,为民众提供科普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病毒。学会杂志刊登常务理事高钰琪教授撰写《基于新冠肺炎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策略》、陈思锋教授撰写《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致命肺渗漏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防治策略:兼论血透的应用与依据》等文章,为疫情防治提供有力参考。为减少没有必要的医院往来,降低感染风险,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曲鹏教授利用平台启动了“医联家医心血管病及慢性病义务咨询”。1月30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朋林教授,做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今日关注》栏目,向世界各国观众介绍重症病患救治相关情况。2月3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做客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战疫情·特别报道》直播间,就民众关心的疫情问题进行解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程翔主任,带领陈志坚、汪朝晖、魏宇淼、袁璟、黎明、毛晓波等教授加入医院组织的新冠肺炎诊治MDT团队和肿瘤中心感染病房线上会诊,指导新冠肺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治,并于2月26日参加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青委共识线上解读会,做题为《NCP 疫情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处理原则专家共识解读》的精彩讲课。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首席科普专家李萍教授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推广中心的邀请,为北京市中小学生录制了《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西医共同行动》的系列线上课程。03主动作为助复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学会机能实验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未能像往年一样春节过后就开工。为了保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48套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按时交货,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工作委员会提供科学防疫指导,积极配合各级部门严格检查审批,让会员单位及时有序复工。复工后,该会员单位在学会的带动下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学会机能工作委员会提供的医学专业资源基础上,免费上线公司内部基础医学虚拟实验网上学习平台,供全国所有高校学生免费使用。04英雄群体齐涌现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广大会员舍身忘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谱写英雄赞歌。1月26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奉命驰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展抗疫救治工作。她与第一批到达武汉的几位重症医学专家坐镇7家重症定点医院,被称为“重症八仙”,她也是八仙里的唯一一位女性。姜利教授所在的金银潭医院是此次武汉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截止约稿日,已收治了超过15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且大部分为重症和危重症。为了尽早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姜利和她所在的医疗团队,深入病房了解患者情况,认真梳理治疗流程及管理办法。在隔离病房,姜利总是身先士卒、独自进入最危险的病区工作,她发挥30多年重症医学临床工作经验,每天给患者吸痰、调呼吸机、翻身、换药,并亲自完成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高危操作,还多次进行俯卧位通气、肺复张、血液净化治疗、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等。除了救治工作,姜利教授还发挥了重症医学专家的作用,向国家提供了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她参加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医院巡查,经常 一天走十几个病区,并完成书面巡查报告。晚上回到驻地,她利用休息时间参与撰写了《重症新冠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重症新冠肺炎呼吸治疗流程专家建议》等,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提供参考。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汪道文主任带领的团队,救治武汉一名特殊新冠肺炎患者:2月28日上午11点30分,5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王强(化名)脱离体外膜肺氧和(ECMO)设备一天后,又顺利脱离有创呼吸机。成功脱机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同济医院护心小分队队员、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高兴地大喊三声“你活过来了”,极度虚弱的王强奋力说出了一声“谢谢”,这一声谢谢,他用了19天,456个小时才说出来。这一彰显医者大爱的感人救治过程被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的《朝闻天下》节目所报道。自2月20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华大学副校长姜志胜教授率领有多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的南华大学32人医疗队,进驻黄陂区体育馆方舱医院,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56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舱。学会会员贺亚芳驰援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记录了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在面临着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节省防护服,在上班期间他们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的真实情况。尽管如此,还是每天都和感染擦肩而过。但是,在面对患者时,所有医护人员忘记恐惧、坚定信念,把自己专业乐观的一面展现给病患,在治疗病情的同时还给患者疏导心理,展现了庇护生命、无私奉献的医者大爱。文/科协改革进行时 编辑整理资料来源: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优秀抗疫学会【1】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凝心聚力,抗击疫情【2】中国数学会:发挥学科优势,助力疫情防控【3】中国地理学会:步步落实,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4】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及时响应,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狙击战【5】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赋能,集智聚力投身疫情防控【6】中国心理学会:为疫情防控贡献心理科学的专业力量【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积极援产,为抗疫提供物资保障【9】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研攻关,彰显AI(爱)国担当【10】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科学决策【11】中国粮油学会:助力复工复产,践行粮食人的初心使命【12】中国制冷学会:开展国际交流,共享抗疫经验【13】中国化工学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物资供应【14】中国通信学会:“春雨行动”暖心助力中小企业抗疫复产【15】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保障特殊时期食品供应及安全【16】中国航空学会:以强大科技智力支撑科学抗疫【17】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有效防控疫情 助力行业复工复产【18】中国建筑学会:勇担医疗建筑设计施工重任【19】中国金属学会:因时因势,主动作为【20】中国茶叶学会:打造特色“县长直播”,帮扶茶企茶农【21】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学防治,携手战“疫”【22】中国农学会:战“疫情”,抢“春光”【23】中国毒理学会:并肩战斗,救急解危【24】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多举措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稳定【25】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聚是团火,散是繁星【26】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规划师在行动【27】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不误农时,全力引导春耕复产【2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预判,精准献策【29】中华护理学会:佑护生命,向世界分享疫情防控经验【30】中华医学会:百年学会,率先垂范【31】中国药学会:战“疫”,我“药”全力以赴

南医少年:他95后,专业第1、SCI论文13篇,4本学术期刊审稿人!

95后的他,目前被4本SCI期刊破格聘任为审稿人,发表SCI论文13篇,曾担任“罕见一心 青阳不息”社团社长,志愿时长近200小时,爱好写诗……他是同学们口中的大佬,也是隐藏的“斜杠青年”,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他一直在不断成长着,身份的转变中不变的,是坚守医路的初心。梅杰,中共党员,2015级临床“5+3”第二党支部书记,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5+3)的在读本科生。本科阶段平均学分绩点4.16,专业排名第一,综合成绩99.2,专业排名第一。担任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Medical Science Monitor等SCI期刊审稿人。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校长奖学金等各级奖励近40项。“这是一种与发SCI不同的满足感”“有一次遇到高铁广播寻找医生,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梅杰说,他介绍自己是南医大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的实习生。“当时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危急情况,只是乘客需要定时注射药物。虽然很简单,但乘客和列车长的感谢,却带给我一种和发SCI完全不同的满足感。”“学医是我自初中以来的梦想。”梅杰在初二时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他有一段时间一直在低烧,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找出明确病因。最后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提出:这有可能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的高代谢状态产生低烧。诊疗过程中,这位医生和善的态度和对专业严谨的精神都深深触动了他。从此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向往和憧憬,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在高考时他义无反顾地在志愿栏中全部填上医药类院校,最后顺利被我校临床医学(5+3医)专业录取。大二,他担任“罕见一心 青阳不息”关爱罕见病社团的社长,组织活动30余次,一方面在社区为老年人宣讲保健知识,免费量血压血糖;另一方面也普及罕见病认知度。社团在2016年获得了首届江宁大学城公益立项,这是中标者中为数不多的学生社团。公益服务签约仪式大三,他担任向日葵招生服务团队副主任,到了临床学习阶段,他仍积极参加无锡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2019年招生季,他参加无锡市第一中学、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等多所中学的招生宣传工作。大四,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后,他仍多次参与门诊导医活动、招生宣传、积极帮助病人等力所能及的事。目前,他个人累计活动类志愿时长近200小时,先后获得了学生社团优秀社长、优秀青年志愿者、天元奖学金(集体奖)等荣誉称号。他提交的以普及罕见病知识为主旨的科普主题作品,也被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组委会选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素材库,他也因此获得国家科协科普部颁发的“科普贡献者”荣誉称号。目前,梅杰开始攻读肿瘤学临床型硕士学位,导师是我校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刘超英主任。“我喜欢挑战性的研究”“我一开始就定下要从事肿瘤方向的研究。肿瘤是医学领域最难攻克的疾病之一,我喜欢做有挑战性的研究。”从大二开始,他便在基础医学阶段导师朱一超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梅杰曾利用勤工助学的机会担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助理,借助工作机会,他学到了很多实验技术,为基础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心软硬件配置很好,资源充足。加上导师支持,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法。”他曾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十六届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校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奖项。在勤工助学方面的工作成绩,使他获得2018年校“勤工助学自强之星”。 在临床阶段,他师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刘超英。“本科生科研以了解为目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研究生科研要以钻研为目的,做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他现在从事小G蛋白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肿瘤免疫治疗标志物鉴定及评价等研究。目前,他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3篇(11篇为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646),在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等期刊发表中文论文6篇(5篇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9暑假,他参加西湖大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博士招生夏令营,在来自包括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近500名申请者中,一举夺得仅80个名额的“优秀营员”荣誉称号,获得西湖大学科学型博士的预录取资格。生命科学院夏令营“这段经历我最大收获是开了眼界。在与西湖大学郭天南教授交流中,我对科研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追求文章的数量,要做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研究。”从那以后,他更加关注研究质量,目前几个高质量的课题均已取得关键突破。梅杰和施一公(左)合影目前大五的梅杰,已经是四份SCI期刊审稿人,虽然一般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期刊审稿人要求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近几年活跃在科研一线等条件,但是因为梅杰在科研方面的卓越成绩,依然被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Medical Science Monitor等SCI期刊破格邀请或聘任为审稿专家。审稿人证书“具体工作是对稿件进行评审,给出是否能接收的建议以及评审意见。我的标准是创新性,语言是否流畅,有没有方法上的错误,结果的可信度是否值得怀疑。”梅杰在审稿时,总会综合自己建立的评价标准,认真对待每一篇派发的稿件,客观地给出自己的意见。“生活还有诗与远方”“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我也有诗情。”除临床实习和科研外,平时他的兴趣爱好是写诗和读书。他曾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我校诗词大会二等奖、三等奖。作品先后在《中国文学》、《湘湖》等杂志发表。他的诗,常常抒发着自己从医的坚定志向。在他的诗中,除了从医坚定志向,也有生活的点滴记录。“回首过去的四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知识,还有做人和成长的道理。“在大三上学期,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放眼未来,道路依然很长。“以更积极的姿态对待未来生活的各方面,坚持以临床技能为基础,科研推动临床,社会服务促进临床的理念策略,争做对祖国和社会有重要贡献的‘南医智造’”。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文字/ 王舒宇 丁宇舟 图片/ 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 / 蔡心轶 田天

“抗疫与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召开

2020年4月25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卫生法学会、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临床医学)、《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工会理论研究会主办,陕西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院和深圳大学医学部共同承办,180多家单位联合协办的“抗疫与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暨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大会主席依次是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颜虹,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杨晋,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临床医学)主任陈杰,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翟海魂,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张金钟。执行主席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力,郑州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俞海洋,深圳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柴金龙,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巩守平,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新汉。大会通过网络直播+录播形式召开,时长9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10余万人次。与会人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激励爱国奋斗情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和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等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医院的60余位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代表等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医学人文课程的思政职能、路径、体系等作了报告,分享了经验。深圳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院长王惠珍以《润物无声 薪火相传——护理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为题,以护理学院的人文教育为例,展示了在润物无声的护理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传承护理人文精神的。王院长说:“深圳大学作为深圳市唯一的高级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始终坚持 ‘一高三重’ 的办学理念,高标准、重建设、重质量、重育人,让学生走进护理、了解护理、热爱护理、投身护理是护理教育的使命,而其中德育部分的实现,正依赖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引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点评认为,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遏制疫情发展,与国家高度重视和全民抗疫、医护工作者担当坚守和相关领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抗疫中凝聚的精神非常宝贵,值得传承。会议宣读向全国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学生发出的倡议,号召:全国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厚植爱国情怀、筑牢信仰之基,坚持严谨治学、弘扬大医精神,推进课程思政、同谱生命赞歌,形成育人合力、共铸文化自信;全国医学生要坚定信仰、牢记使命,明德至善、博学笃行,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聚焦实践、开拓创新。王明旭致闭幕词。他指出,此次会议规模空前,思想交流充分,硕果累累,来自全国多个医学院校的教师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经验,来自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分享了抗疫中的感受和体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宣读了行动倡议,会议达到了总结交流、分享经验、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目的。他希望,全国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同向同行,携手培育新时代优秀医学人才。(贾孟杰 深圳大学供图)【来源:海外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时邁

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

6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毕业典礼,毕业生身着白衣,重温医学生誓言。北京大学医学部供图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个大学生群体备受关注,那就是医学生。而在光环背后,这些大学生经历的不仅是上课和考试,承担的不仅是学业的压力,还需要带着悲天悯人的大爱,以超过常人的耐力和勇气去面对一个个关于生命的挑战。不久前,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以“无条件通过”成绩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这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医学教育认证质量得到国际认可。在这之后,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公布了截至2019年年底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一步步的大动作,都预示着未来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将有大跨步。又到了一年高考志愿填报季,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医学界人士都在期待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能够输送进来。而如今的医学生们,也在用他们强大的内心和博爱跨过一个又一个坎。“我为什么学医”他们为什么选择学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多位医学生后发现,自己或家人的生病经历、家庭背景、家人职业的影响都会成为医学生们选择这条神圣道路的原因。“12岁的时候,我的姥姥不幸罹患了癌症,看着她被疾病折磨,我感到无能为力,当时我就想要立志学医,帮助我的亲人。”说起自己为什么学医,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韩乐这样说。韩乐表示,从小妈妈就告诉他,医生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在经历过姥姥的事之后,他在大学中研究那种肿瘤的发病机制,写了一篇综述并向国际知名的肿瘤学杂志投稿。“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继续研究恶性疾病,为人类战胜这些疾病添砖加瓦。虽然姥姥没能看到我进入北大医学部,但我还能帮助更多的人缓解病痛。”而对于韩乐的同学刘定超来说,选择学医的契机源于自己的一次生病经历。“我在高三上学期生了一场病,开始只是感冒发烧的症状,后来越来越严重,不得不住院、休学。我之前从没住过院,也是在住院过程中第一次产生了学医的想法。当时我感觉医生可以跟很多人沟通,在治愈病人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很高的成就感。”刘定超说。高考之后,刘定超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不少选择,其中包括计算机、自然科学等专业。在当时的关口,他也曾十分迷茫。“因为一个选择就会决定你今后从事什么职业。但我在决定选择医学以后,发现自己不再有迷茫的感觉了,我觉得我就是想当医生。最终我只填报了一个志愿,就是现在我所在的学校”。什么样的学生会选择学医?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在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临床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对于临床医学教育,城乡学生在入学机会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城市学生在进入长学制、进入更高层次医学院校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此外,《报告》显示,29.2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人学医或在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相比全国本科学生群体,这些学生中,高中来自重点高中或示范高中的比例明显更高,在专业录取上第一专业录取比例明显更高,且有着较为明显的高学历愿望,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在高中时期就将医生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有超过60%的学生在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时对该专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下一次疫情来了,就是我上”如果说医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那可能是他们总能在专业学习中找到关乎生命的大爱。一次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各界看到了90后新生从医群体的青春力量,也让不少医学生深有感触。“假如以后我当了医生,类似的疫情再次出现时我会冲到前面,这是我的使命。”刘定超表示,这次疫情让他感受了到中国医生的特质。“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有那么多的医疗工作者主动冲向前线,他们会这么做,不只是因为国家的号召和激励,还觉得自己有责任去这样做,他们的事迹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来自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涂姝祺也有同样的想法。“以前对奉献精神只是耳边听一听,也不知道如果我面对那样的情况会如何选择。经历这次疫情,我知道自己在真正面对的时候,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前线。这是一种职业的本能,在那一瞬间你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就像军人要上战场,有些事情必须由我们来做”。如今,越来越多的医学生选择从医。7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医学本科生从医比例从2015届的87.4%上升到2019届的91.5%,医学高职生从医比例从2015届的85.7%上升到2019届的89.0%。从就业所在地区来看,医学生到中西部从医的比例也持续增加。其中,医学本科生到中西部从医的比例从2015届的41%增长至45%,医学高职生到中西部从医的比例从2015届的53.3%增长至56.9%。然而,近年来屡屡在网络上热议的医闹、伤医事件,也让医学生遭受了很大的精神冲击。涂姝祺大一时在学校附属医院当导医,曾经在儿科看到一个孩子发高烧,家长情绪比较激动,一直在骂医生和护士。“因为儿科工作很繁重,那个医生一下午就挂了160多个号,根本看不完。有些患者不理解医院的规则,这是产生冲突的原因之一。医患冲突也是医生必须面对的一种困难”。《报告》指出,选择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对当下从业环境持消极态度的学生比例高于持积极态度的学生,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医学职业理想和学医决心。但是从学生报考临床医学生的动机来看,整体上外在动机相对较为明显,而内在动机略显不足,医生职业就业稳定是学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医学教育的未来,不止于此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以“无条件通过”成绩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通过了WFME的机构认定,中国医学毕业生有了学位互认的一张国际通行证。“这表明中国临床医学认证工作委员会所认证高校的医学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为中国医学毕业生跨国界流动提供了一张入场券”。而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看来,这带给中国医学教育的不仅是一张国际入场券。“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实施带给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层次的,在医学教育更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夯实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建立自我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维民说。在这之后,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公布了截至2019年年底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共完成了105所院校的专业认证的现场考察和36所院校的前期考察。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让更多的学生学医、从医,不仅需要情感和信念支撑,还需要不断完善的学科建设、友好的社会环境、通畅的发展通道。王维民表示,未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建立国家医学教育的认证制度是保证医学教育整体质量的关键。“医学教育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目前我国临床专业认证还只是在院校教育阶段实施,尚未在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开展。这是我们亟待弥补的短板。建立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育标准也属于当务之急。”王维民说。王维民表示,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和医学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至于医生的待遇和医闹等问题,应该是短期性的,随着民众素质的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应该会有好转,前途是光明的。对于中学生讲,如果你喜欢做医生,愿意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聪明才智,那么,投身医学事业是个不二的选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李凯旋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迷魂阵

医学考研热门高校推荐篇:同济大学

一、院校介绍类别:综合创办时间:1907年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截至2019年11月,学校设有29个专业学院,8家附属医院。专业学位硕士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医学院分布在四平路、沪北、沪西三个校区。有基础医学院、护理系、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十院临床医学院、同济临床医学院、东方临床医学院、肺科临床医学院、一妇婴临床医学院、附属杨浦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附属皮肤病医院、附属天佑医院(筹)、附属浦东精神卫生中心(筹)、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附属康复医院(筹)、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筹)、附属脑科医院(筹)以及20余家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临床教学资源丰富,附属医院总床位数12000余张。医学院拥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消化内科、产科、职业病科、呼吸科、中医科、急诊医学和临床护理专业),和一批上海市重点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中心。二、附属医院根据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8家附属医院名单如下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附属医院(筹)根据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6家附属医院(筹)名单如下: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 (上海天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筹)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筹)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三、学科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消化内科、产科、职业病科、呼吸科、中医科、急诊医学和临床护理专业 。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结核病学(上海市肺科医院)、骨外科学(上海市同济医院)、妇产科学(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重症医学(上海市东方医院)、精神病学(上海市同济医院)、护理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疾病) 上海市高峰学科(IV类高峰):干细胞与转化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临床医学推荐专业: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消化内科、产科、职业病科、呼吸科、中医科、急诊医学和临床护理专业。四、学术期刊《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证书编号:G965-2013),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中国科技评价研究中心(RCCSE)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 年学术期刊分学科排行榜——医学综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外科研究与新技术》《外科研究与新技术》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本刊原为1992年创刊的《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英文版),现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同意,2012年正式更名为《外科研究与新技术》,文种由英文变更为中英文合刊。杂志已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内容涉及外科学领域,包括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创伤、烧伤、整形外科、器官移植、介入治疗、重症监护等。五、奖学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学制三年。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奖励金额为2万元。学业奖学金,优秀硕士生奖学金5000元/年,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0.6万元。六、复试差额复试,一般1:1.2纳入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口语与听力、专业外语、专业课和专业综合。按照二级学科进行复试。综合排名由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入学考试总成绩,以此作为拟录取依据。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40~60%,具体由院(系)制定,并提前公布。考试分析:由于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都很少,进而导致对外公布的有用信息不多,而且历年真题也很少,故复习时按照课本和习题按部就班逐步来复习即可,问题不大。复习时应该多做题,多总结,要重视综合分析题。进入初试后,分数越高录取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初试成绩高低不决定最终是否录取,即使初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好好准备,复试占有很大的机会翻盘,针对这一点,每次都会提醒,不厌其烦!!!同济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七、报考建议同济大学的综合实力以及上海的地理位置,导致报名人数相对较多。由于招生人数较少,导致报录比较高。一般在6:1-10:1之间。本校科目命题较灵活,题量大,难度适中,一般不超纲,需要努力学习、总结,专业课划线较高,复试线不高,但近年有升高趋势。同济大学每年招生计划数变化不大,但是报名人数近年却有所增加。综上:报考同济大学难度中等,综合学科实力与招生人数建议谨慎报考,每年报考人数与其他985高校相比相对较少,但招生人数同样也很少,如果有意到上海读书,可以尝试报考上海交大。小编接触到的同学也很少考同济大学的,上海地区就上交或者复旦的倒是多,如果你平时成绩优异,学习刻苦,想有一个名校的名头是可以尝试同济大学的。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