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大学召开非常罪

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近日,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四楼会议室召开,吉林大学副校长孙友宏、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辉、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刘黎莉出席了会议,全省47所高等院校理事会员单位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采购与资产管理、实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共51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方东红主持。首先,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宋辉处长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第六届理事会在理事长单位吉林大学的引领和推动下,在各理事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所取得的成绩。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进一步发挥好研究会的咨询、指导和服务等职能作用,做好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等重点工作。接下来吉林省高教学会副会长刘黎莉发表讲话。作为省高教学会分会成员,刘会长对研究会几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并对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提出希望和要求。随后,吉林大学副校长孙友宏发表讲话。孙校长在讲话中指出,高校的实验室工作,关乎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吉林大学将与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共同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平台和制度以及实验教学体系。大会第二阶段由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资产管理处处长刘晓龙主持。本次会员大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工作。会议代表认真听取并审议了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方东红作的“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荆晶作的“第六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延边大学教务处处长林贞花作的《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工作规程》起草说明;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李启海作的“关于第七届理事候选人推荐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共48个理事单位、52名理事。同期召开了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上选举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为新一届理事长,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方东红处长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秘书处挂靠吉林大学。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延边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朴虎森副处长做了“实验室废液处理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分享了延边大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张欣副处长作了“高校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与平台建设思考实践”主题报告,将近几年吉林大学在仪器设备共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吉林大学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当选的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于吉红表示,将按照研究会工作规程,求真务实,与兄弟院校加强沟通联系,紧密团结,为推动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不懈努力。希望新一届理事会应面对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勤勉尽责,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为整体提升吉林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水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4篇论文强势进击CVPR 2018,商汤科技的研究员都在做哪些研究?

机器之心原创作者:邱陆陆6 月,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会议之一 CVPR 2018 正在美国盐湖城火热举办,目前会议日程已接近尾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算法从实验室走向商用,这朵「高岭之花」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出现在学术会议上。国外,我们能看到谷歌、Facebook 的大批论文;国内,我们能看到腾讯、阿里巴巴、商汤等巨头与创业公司在论文接收量与挑战赛成绩上不输于国外巨头,其中商汤科技的论文接收数量达到创纪录的 44 篇。值此大会期间,机器之心走进商汤,尝试从 44 篇接收论文中找出商汤近期的主攻方向,分析公司为 3-5 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进行了哪些战略技术储备,也观照 CVPR 会议,乃至视觉领域的关注点迁移趋势。同时我们采访了三位来自商汤入选本届 CVPR oral / spotlight 环节的论文作者,与他们谈了自己的研究,如何进行开发,以及对 CVPR 乃至 CVPR 之外整个视觉领域研究现状的看法。自 2012 年以来,经过视觉领域诸多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物体识别」、「人脸检测」等传统任务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饱和,因此纵观本届 979 篇入选论文,我们会看到研究者们纷纷将目光转向近年来的一些新兴问题。在今年,商汤的研究者们就大规模分布式训练、人体理解与行人再识别、三维场景理解与分析、底层视觉算法、物体检测、识别与跟踪、深度生成式模型、视频与行为理解等多个问题展示了自己的最新工作。而纵观 CVPR,已经有一批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的、有针对性的新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数据模态和模型结构设计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热门子领域。例如,CVPR 2018 总共有超过 30 篇论文探讨如何解决行人再识别问题,其中 7 篇来自商汤。行人识别问题的难度某种程度上胜于人脸识别这个视觉领域的传统研究热点:大多数情况下,行人属于非合作状态,视角比人脸更多样;同时因为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远大于面部肌肉的活动范围,即使视角相同,不同动作的同一行人差异也会非常大。行人再识别无疑是继人脸识别之后,另一个有着广阔应用场景的研究课题,在智慧城市中,其可以应用于多摄像头联动的行人追踪;在智能零售行业里,也可以用于调研用户的行为轨迹,为分析顾客购物需求与商品关注度提供宝贵的数据。本届行人再识别领域唯一一篇 oral 论文就来自商汤,第一作者 Dapeng Chen 近三年都在从事行人再识别中相似性测度部分的研究,在后文的采访中,他也提到,自己的研究逐渐从非深度学习方法转向深度学习方法,从小数据集延伸到大规模数据集。除了行人再识别之外,商汤入选论文中也有 4 篇涉及三维场景理解与分析。在 CVPR 收录的论文中,有高达 83 篇以「3D」为名,涉及三维视觉的工作则超过 90 篇,占据了全体收录论文的近 1/10。三维视觉研究的再度火热一方面归功于三维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自动驾驶等三维应用场景快速发展衍生的强烈需求。能够处理无序三维点云数据的新算法不断涌现,三维检测、三维分割等问题的精度与效率均在快速提升中。面向传统的三维视觉问题,如运动恢复结构(Sturcture from Motion)、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基于单目图像的三维结构恢复等问题,研究人员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众多新颖算法,不断突破原有算法的性能瓶颈。商汤的 spotlight 论文 Single View Stereo Matching 就关注自动驾驶场景下基于单目图像的深度估计。基于视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通常使用单目摄像头获取图像,判断当前车辆与周围车辆、行人和障碍物的距离,该论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大幅度提升单目图像深度估计精度的算法。此外,商汤科技还有 3 篇文章基于对抗生成网络提出了新颖算法,而 CVPR 共有 81 篇文章使用了对抗生成网络。图像生成是经典的视觉问题,而对抗式方法的引入让研究者得以生成分辨率更高、与真实图像更接近的图像。基于对抗式生成网络的图像生成已经成为数据增强的有效手段之一,数据生成的进步意味着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深度学习模型对巨型数据集的需求这一制约条件。对抗性损失函数也可以帮助其他视觉问题(如检测、分割、识别等)增强性能与鲁棒性。这些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反映了商汤如何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抽象为研究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研究推动自身的商业边界。而除了自身应用息息相关的相关问题之外,当商业公司趋向成熟,也会以支持基础研究的形式吸引最优秀的研究者来到公司,进行前沿的基础研究也是公司「秀技术肌肉」的好方法。当前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往往对最终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神经网络自动设计算法因此在近年引发大量关注。商汤科技本次 CVPR 三篇 oral 论文之一,Practical Block-wise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Generation 就致力于解决面向自动设计网络结构的难题。论文第一作者 Zhao Zhong 在采访中特别强调了商汤为研究提供的大量计算资源:这是商业公司相比于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优势。除了从宏观的角度对商汤的全体论文进行解读之外,机器之心向三位来自商汤、主攻不同研究方向的本届 CVPR oral/spotlight 环节入选论文作者提出了 几个问题,呈现一线研究者视角下的 CVPR。三位研究者分别是:Zhao Zhong:Practical Block-wise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Generation 第一作者,自动化网络设计方向Dapeng Chen:Group Consistent Similarity Learning via Deep CRFs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第一作者,行人再识别方向Chao Dong:Crafting a Toolchain for Image Restoration by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第二作者,底层计算机视觉与强化学习方向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本次 CVPR 的文章主题,并用一段话简述一下文章内容。Zhao Zhong(简称 Z):自动设计网络结构的算法框架 BlockQNN。本次我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网络结构自动设计算法,通过「网络块」的设计思想,让搜索空间大大降低,并且使设计的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可迁移性。同时,我们使用了「提前停止」和分布式架构来加速整个网络结构学习过程,达到了百倍于之前算法的速度(32 块 GPU,3 天的训练)。实验表面,其生成的网络结构在 CIFAR 数据集上达到并且超越人类设计的网络结构的精度,并且结构可以迁移到大规模的 ImageNet 数据上,取得优异的分类性能。Dapeng Chen(简称 D):引入组一致性约束条件的高精度行人再识别。行人再识别是新一代智慧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之一。给定一幅行人图像,行人再识别要求跨不同摄像头,对同一行人基于其视觉外观进行准确匹配和识别。现有深度学习算法通常使用过于局部的约束损失函数进行行人特征学习,因而不能精确的学习行人图像之间的视觉相似度。本次我们的这篇论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组一致性约束条件,并通过连续条件随机场对该约束条件进行建模。将该随机场加入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该深度模型的端对端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一致性条件在训练与测试中均能够大幅度提升最终视觉特征的鲁棒性与判别性,实现高精度的行人再识别。该论文是本次 CVPR 大会在行人再识别方向唯一的一篇 oral 论文。Chao Dong(简称 C):使用多个小型 CNN 专家以协作方式解决困难的真实图像复原任务。在底层视觉算法领域,卷积神经网络(CNN)近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诸如去模糊、去噪、去 JPEG 失真、超分辨率等图像复原任务上已经达到了优异的性能。但是现实图像中的失真往往更加复杂,例如,经过多个图像降质过程后,图像可能包含模糊、噪声、JPEG 压缩的混合失真。这类混合失真图像对目前的图像复原算法仍然充满挑战性。近期的一些图像复原工作(如 VDSR、DnCNN 等)证实了一个 CNN 网络可以处理多种失真类型或不同失真程度的降质图像,这为解决混合失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这类算法均选用了复杂度较高的网络模型,带来了较大的计算开销。另外,这些算法的网络均使用同一结构处理所有图像,未考虑一些降质程度较低的图像可以使用更小的网络进行复原。针对现有图像复原 CNN 算法模型复杂,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这篇论文我提出的 RL-Restore 算法弥补了这些不足,以更加高效灵活的方式解决了复杂的图像复原问题。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本次 CVPR 投稿论文在你的研究方向上处于什么位置?Z:我的研究方向是自动化网络设计。这篇文章在投稿时是性能先进的自动网络结构设计算法。但过了半年多,后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优秀工作,我们本身也在继续迭代研究新的方法。D:我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视频监控中的行人再识别问题。近三年来我一直从事行人再识别问题中相似性测度学习的研究,之前的研究以非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测度学习的形式和空间约束等进行研究(发表论文收录于 CVPR'15、CVPR'16、IJCV'17),主要应用于小规模训练数据。这次的投稿是将深度神经网络与传统概率图模型相结合,以样本之间的相似性为对象构建条件随机场,约束行人特征的学习过程。C:我的研究方向是底层计算机视觉,包括图像和视频等画质增强,超分率,去噪等。本次投稿论文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篇工作,我们首次利用增强学习的方法解决图像处理问题,是用一种全新的思路解决,更加贴近真实场景的实际问题,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希望它能够激发更多人的灵感,带来更多优秀的成果。如果让你对今年 CVPR 的近一千篇论文进行分类,你会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分类?分成哪些类别?Z:我会按照题目和方法的创新度来分类:1)提出新问题用老方法解;2)在老问题上提出新方法;3)在别人的已有方法基础上做修改;4)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D:根据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数据模态,我将方法进行了分类,这是因为不同数据类型所包含的信息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处理的方式很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数据的模态包括: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点云数据、文字数据以及音频数据C:我可以简单的把 CVPR 论文分成三类,一类是理论性较强的论证性论文,一类是偏重应用但关注的仍是传统问题或数据集的论文,最后一类是提出并尝试解决一些真实问题的论文,这些论文在今年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关注那些真实的场景,比如去噪方面已经不再局限在高斯噪声,而是关注拍照应用场景中的实际噪声,并有新的数据集出现。在你的研究中,除了深度学习之外,还引入了哪些机器学习/数学/物理学概念?为什么考虑结合深度学习与这个特定概念?Z:我还引入了强化学习,其能够自动设计网络结构而没有确定的优化方式,所以基于试错的强化学习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D:我引入了经典图模型中的条件随机场模型。条件随机场是一种能够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工具,与深度学习结合在图像语义分割等问题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这次投稿的论文中,深度条件随机场的用法与众不同: 之前深度条件随机场通常将像素值建模为模型中的随机变量,建立一张图像中像素与像素之间的依赖关系。而这篇论文提出的方法以不同图像之间的相似性作为随机变量,建立了不同样本之间相似性的依赖关系进行特征学习。C:我这两年在关注增强学习,并尝试结合增强学习与深度学习,解决一些单一深度学习框架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度学习对于动态规划决策一类的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而增强学习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将深度学习的模型融入增强学习的框架中,可以延伸深度学习解决问题的范畴,发挥更大的力量。你在与同行交流你的这篇工作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Z:该工作用了多少 GPU 卡?自动设计的网络以后真的能取代调参侠么?我们在工作中使用了 32 块 GPU,从目前该方向的发展趋势来看,自动设计的网络架构能够在 1-2 年内替代人类的手工设计。D:为什么在这篇论文中要提出群组相似性的概念而使用 CRF 建模?因为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本身很难定义。两张图片是否相似往往能够通过与更多的图片比较获得,因此建立利用更多图片并建立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建立更加合理的相似性描述。C:增强学习的框架是否很难训练,初学者如何上手?我们的论文网页上提供相应的训练和测试代码,会帮助想学习的人快速起步,掌握要领。除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外,本届 CVPR 你最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Z: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深度学习火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在原理上解释的突破,而且学界也非常想从原理上来指导设计网络结构。D:3D 视觉方向。首先,3D 信息能够展示与图像不同维度的信息,是对图像信息的进一步补充,与图像结合具有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此外,在目前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研究火热的氛围中,3D 视觉领域的应用有着强烈的应用需求,更有可能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的产品中,实现研究对社会的价值。C:我开始关注人脸编辑这个方向,比如美妆,美颜,人脸老化等。主要原因是这个方向的产品开始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商汤为你的研究带来了哪些帮助?自己有哪些提升和感受?Z:感谢商汤给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计算资源,没有这些 GPU,这个工作单单在高校实验室是不可能完成的。还有就是和商汤研究院里研究员们的讨论氛围非常浓,容易产生更多的研究想法。D:商汤科技有着天然的应用需求,强大的深度学习平台和硬件支持,鼓励创新的氛围以及一起奋斗的小伙伴。C:商汤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我们可以和客户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清楚实际问题和论文的差距。同时商汤有非常多优秀的员工和实习生,与他们在一起工作是很开心的事情。当然,商汤的工作也是非常紧张快节奏的。

太一形虚

他心存学术梦,34岁时砸掉铁饭碗,选择读博,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6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梁维源34岁时主动放弃铁饭碗,逐梦科研路的大学故事。对于梁维源来说,在34岁时主动砸掉铁饭碗,离开舒适区,不过是逐梦科研路的起点。行百里者半九十,跨领域课题、身体吃不消、家庭压力、博士延期哪个都看似拦路虎。他直面内心的胆怯,调整节奏、见招拆招,博士四年期间,以主要贡献者在《PNAS》、《NC》、《Nanophotonics》、《Advanced science》、《AFM》等期刊发表论文,并于今年顺利毕业。他认为,人生不设限,“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只不过是画地为牢,现在即是最好的时机。对于未来,他不执着于高校教职,能继续科研就是续写当初的梦想。个人简介梁维源,2005年6月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年6月硕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北部湾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任专任教师;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生物光子学。以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Nanophotonics、AFM、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发表一区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主持深港大学创新创业项目1项,参与(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奖项1. 2018年深圳大学第六届“荔研论坛”之光机电分论坛竞赛优秀奖2. 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区一等奖4项3. 2015-2016年度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4. 2010年北部湾大学优秀教师心存学术梦梁维源说,他本硕均就读于省属师范大学,热门工科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一所地方二本应用型、教学型大学,担任专任教师,工作的内容自然是以“实训”和“教学”为主,科研压力较小。在刚参加工作时,他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抱有的热情很高。每学期担任3至5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一周上20多节课也不在话下。尽管经常备课到深夜甚至通宵,但他觉得课堂上能做到让学生听明白和有所收获是件很开心的事。后来他还自编实训讲义、制作实训器材。同时,他也担任班主任的角色,那些年龄与他相仿的学生常能够独立把他布置的事情做好,偶尔他还能收获惊喜(如考研成功)。那时的他每天过着惬意的校园生活,也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他开心的事,那就是学科竞赛的集训和参赛,“可编程”、“自定义”、“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新鲜玩意儿,他当时特别热衷,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定义波形发生器”、“搬运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智能快递柜”、运用了机器学习概念的“电脑鼠走迷宫”......听着就已经让他热血沸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与他后来选择的科研课题也是一致的。每当这些好玩的东西从自己手里做出来时,他总欣喜若狂。那段时间,为了把这些研究做好,他费劲心思,总想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还找了几个学生跟自己一起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作品表现优异、竞赛取得好成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成就感爆棚的同时,他也感到非常开心。院领导看梁维源对这些科研感兴趣,便把系里的实验室交给他管理。关于实验室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体力活:几个专业共计1000多名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如耗材采购、实验准备、器材检修、安全检查、实验教学报表统计等)全都落在了他肩上。这项工作尽管不如那些机器人好玩,梁维源也还是承担下来,他想,尽管日常管理工作琐碎,但是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去研究这些他感兴趣的机器人等科研课题。转瞬过了五年的工作时间,各种压力和焦虑开始慢慢萌发,毕竟梁维源也到了要成家的年纪,除去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对前途未知的迷茫。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学、带学科竞赛和管理实验室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科研这一块就自然落下了,发文章、评职称则似乎更加是遥不可及的事。由此,他读博的意识也就越来越强烈。尽管在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里,梁维源都单独预留了“考博”的文件夹,但连续几年时间里这个文件夹却都还是空的,或者顶多放了一些博士招考单位的信息,而迟迟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不是在“读博更好”与“不读博更好”的选项中徘徊,就是陷入“文章不够”、“基础太差”、“没有老师会招我”的自我否定怪圈中,或者因“考什么学校/专业”、“不认识博导”、“能否顺利毕业”等种种顾虑而迟迟不敢下决心。他现在回想起来,发现早些读博才是在这种混沌思想认识状态下的“最优选项”,当“快刀斩乱麻”。毕竟行动起来才有创造一切的可能。思想决定行动!梁维源决定考博后,很快就开始行动起来了。给导师发邮件表达报考意向,待导师回复欢迎报考之后,就是复习备考了;备考时间恰逢寒假,他闭关修炼了一个多月。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试结果公布,梁维源考取了专业头名。但当录取通知书寄到时,他又犯难了:需要调动个人档案。这意味着,他必须辞职,放弃已有的高校编制。另外当时还有个情况:爱人即将临盆。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决定异常艰难,取得大家的支持至关重要。为此,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和爱人对此事进行了彻底的讨论,征求了大家尤其是爱人的意见之后,把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老师说“我会支持你”。最终,大家意见统一,读博终于成行了。学术初体验自信地认为已经做好读博准备的梁维源,发现还是高估了自己。第一是身体方面。来校报到的第一周,梁维源就因肾结石发作进了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在第二年,肾结石再次复发,做了第二次手术。所幸事先做好了准备,这两次手术对他的工作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两件事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在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因此,他进一步地加大了运动量,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步行3~5公里,周末则为10公里。坚持到现在,不仅结石没有复发,且精神状态向好,甚至有工作需求时晚上也可以加班到更晚一些。第二是课题方面。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梁维源戏剧性地转到了二维材料生物应用这个方向。这个方向于他而言机遇很大,挑战自然也很大。首先是化学实验。制备Mxene需要用到氢氟酸,它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险化学品,再加上对实验安全的敬畏心理,他迟迟不敢上手。后来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做足各种防护,他小心、稳妥地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克服了恐惧心理的同时,也终于迈过了心里那道坎。随后,他又在规范了实验流程和操作的基础上,摸索出了该实验最优的制备条件。当表征结果显示漂亮的形貌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其次是解决难题。做一些比较出彩的工作,必然需要花一番功夫,聚焦一个点或一个细节,直面困难的同时也需要多想办法,多讨论和不怕被批评。比如怎么测凝胶的流变性能?他和团队小伙伴们找到了设备,但是做测试的老师要么没有时间、要么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测试意图。测试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来来回回换了几个测试单位。当他认为测试返回的结果可以说明问题时,课题组内的仇博士却坚持认为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又一番研究琢磨之后,他们发现实验操作的最佳方案还是自行操作仪器。于是梁维源从先学习流变仪的操作模式、条件设置,再到按实验设计去做实验及条件摸索,又花了两周时间,终于做出了令人更加满意的结果。另外,他也发现科研遇到困难时,查阅文献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通过查阅文献且找到某一段与之相关的话,那么也就能够更好地明白问题是怎么为他人所解决的。第三是团队合作方面。自然科学发展至今天的水平,合作早已成为共识。材料的理论计算、制备与性能测试、不同领域的应用,往往需要多个课题组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学会合作是科研工作者们的基本素养。有合作那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幸运的是,梁维源的合作者都很开朗、热情,交流起来非常顺畅。因此,这几年的团队合作不仅让他从合作者身上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还让他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艺术以及培养了他以诚待人、注重大局、力争做到问心无愧的良好品格。走向学术路一、第一篇合作共同一作论文从工程实践转向基础科学研究,是从追求指标到追求“首次”和注重学科交叉思考方式的巨大转变,这用“万事开头难”来描述毫不为过。梁维源还记得当时向导师汇报一个材料的实验数据,在展示实验数据后,他提出能否从物理机理上进一步探讨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更深入地进行预测的观点。导师听后,马上回应说这个想法暂且先放一放,应该以实验为重,学会与其他学科交叉设计实验,并在目前实验基础上马上按照完整的课题思路进行后续的实验,及时发表。导师担心他思路转不过来,影响课题进度,便给他安排了一个与仇博士、斗博士的合作课题。仇博士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提炼核心创新点、查阅文献等方面给了他了非常大的帮助,还和他一起守着仪器测试。另外,课题的合作者斗博士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生物实验、文章写作、创新创业项目申请等方面。特别地,在这个生物实验开展过程中,斗博士从细胞实验应该怎么做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非常仔细地跟他进行了讲解,就差手把手地教了。导师的这个安排不仅使他的基础实验技能得到了锻炼,让他从不会做化学、生物实验,到能够独立进行材料的制备、测试和开展细胞实验,而且使他在实验思维和课题进度上都能跟随两位博士后的节奏走,进步很快。因此,第一个合作课题大约花了七八个月就完成了初稿。二、第一篇独立一作论文知易行难。到梁维源开始自己主导课题时,他便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起初,以为随便找个材料进行测试性能,便可以进行细胞和动物实验,获得一系列实验数据后,整合成论文,投稿后就可以顺利见刊。然而果真这么整下来之后,论文是有模有样,却不料屡投屡拒,几个月过去了。那段时间,他压力大到睡也睡不着,后来干脆在办公室过夜,满脑子就想着文章的种种不是。当夜深人静时,思考文章的缺陷在哪、怎么样才能夯实数据、从哪个角度写文章,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当数据逐渐充实、文章的遣词造句也推倒重来、一字一句拿捏之后,终于到了投稿阶段。但这时又出现了有新情况,文章投出去一个月,已超出了期刊承诺的审稿时间,但投稿系统没有任何更新。于是,他在焦灼等待之下便给编辑发送了电子邮件询问原因,结果编辑回复说其中一个审稿人生病了。所幸,审稿意见很快就被返回,只需小修。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审稿人意见后,文章接收了。经历过后,梁维源的感想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要想扛得住天天熬夜,就得坚持运动,熬过来就好了。三、博士第四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用在梁维源身上毫不为过。“读个博士,哪有不脱几层皮”这句话对于34岁读博、转专业转方向的他而言太过真实。第三年快结束的时候,一个事实摆在他面前:延期毕业。这时候,来自外部的、内部的压力让人变得更加敏感。为了舒缓压力,他坚持每天环校园快走,于此同时这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他还养成了晚上加班到深夜的习惯。夜深人静的时候,人就特别专注,有利于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于是,每一篇文章的初稿、修改至定稿、投稿,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完成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许这就是科研狗的常态吧。博士阶段的历练,使他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本打算两周的寒假,因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变成了3个月。这段时间,对所有人都是一段奇特的经历。于梁维源而言,因为恰逢毕业论文预答辩和盲审送审,时间非常紧张。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从零开始写论文。由于家里有两个小孩,又处于居家隔离状态,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调整作息时间:白天陪小孩,晚饭后跑步保持体力,夜里23:00-7:00工作。这一安排很快就奏效了,5周时间,论文初稿就写好了。就这样紧赶慢赶,他参加了预答辩。预答辩中老师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主线不清晰,重点不突出,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内容。于是他请教了课题组的仇博士、薛博士等人,结合预答辩老师给的建议,对论文全文尤其是重点不足部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改,赶在论文盲审送审截止日期前提交了论文。预答辩安排在4月3日,疫情全国各地还没正式解封,预答辩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寻找合适的答辩地点让他犯难了:哪里能找到一个既没有小朋友打扰、又能保证网络流畅的地方?他最终选择了入住酒店,这后来被证实是一个明智之举:顺利避开了小朋友的打扰,网络也丝毫不卡。尝到甜头的梁维源,以至于后来一遇到紧急需要处理的事情,就跑去酒店去躲清静。论文送审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能否通过盲审。两周后,盲审意见回来,通过了,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紧接着就是正式答辩的准备,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做PPT和准备好答辩演讲稿。吸取了预答辩的教训,这次他学会完全站在答辩老师的角度去设计PPT和演讲稿。为了让答辩老师通过一张PPT明白论文的理论基础和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张PPT的制作可能会需要斟酌一两天;为了突出每项课题的创新点,他精选了每张放到PPT上的数据图表,并配以箭头、标题式的文字说明等,力求用一两张PPT把课题的重点讲清楚;在演讲稿的准备上,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语速较慢的特点,能不讲的句子坚决不讲,能用“大家好”坚决不用“各位老师早上好”,力争精简。就这样试讲几遍之后,答辩开始了。跟预答辩类似,由于深大疫情防控严格,答辩的4位校外专家无法到现场,因此正式答辩仍然采用线上答辩方式。答辩过程中,他在时间上控制得很好。结束后,论文通过了。后来,他又根据答辩专家们的意见将论文修改了一轮,最终定稿。至此,论文已经修改至39稿。博士毕业后梁维源在博士毕业时,年龄已超35周岁,无缘青基项目和博后,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大部分高校的大门被关闭。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延续博士的方向继续做科研,是他的理想选择。这不仅是基于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性格考虑,更是在博士阶段专业训练后的抉择。最后,还是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来源:深圳大学 供稿 |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编辑 | 梁羽晨 责编 | 李世卓

象数

佩服:他从科研小白逆袭科研大神,2年发23篇SCI论文,12篇TOP期刊

厉害!据浙江农林大学消息,该校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过去的两年读研时间里,竟然发表了23篇SCI,其中12篇TOP期刊!这种成果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成绩,不仅超过很多厉害的博士,就连很多有多年科研经历的高校老师可能也不能比——你说厉害不厉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只是仅读了两年的硕士研究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分享吧: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王汉伟,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研究生。在校期间,班级综合成绩排名连续两个学年排名前三,并取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就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王汉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5篇,TOP期刊论文12篇,SCI收入23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1篇,会议论文1篇。发表在ChemElectroChem(IF:4.446)上的1篇SCI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王汉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利用废旧物品DIY,变废为宝。他还喜欢看一些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里面一幕幕资源浪费的情景触动着他的心。他认真地说,“其实许多材料都可以进行再生,我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挖掘资源的特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他心底埋下的致力于新型资源研究的种子,在加入了孙庆丰老师的研究团队之后生根发芽。初接触科研,王汉伟自嘲为“科研小白”。他说道:“其实我是大四时才开始接触科研。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要慢慢摸索,多亏了孙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鼓励我朝着自己的科研梦前进。”为了啃下科研这块“硬骨头”,王汉伟硬着头皮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如PS,3DMAX,AI等学起,不断学习如何处理数据、看文献,为发表论文打基础。 每天的积累让他明确了科研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王汉伟刚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在木材表面仿生构筑磁性涂层,开发研究适合人居生活所必需的新型磁化木质基功能材料,赋予木材趋磁性功能与电磁屏蔽功能,使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基于这个这个方向,他开始不断尝试,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凌晨1点才结束一天的科研工作。谈到那个阶段的研究,王汉伟告诉我们:“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通宵也是常有的。”当时的实验需要严格地调控好温度和比例才能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他尝试了不下百次才研究出了最佳温度和比例,合成了具有优良驱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超出他预想的是这个材料同时也具有超疏水、酸碱稳定、抗磨损等具有高实用性的附属特性。基于这个成果,他成功发表了SCI论文,也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素质。披荆斩棘,永不服输此后,孙老师为他明确了进一步的科研方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着我们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你的研究方向可以往这边尝试。”有了孙老师的指点,王汉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把研究方向转为从生物质角度出发,利用其天然结构和含碳的特性,将其转化为高性能的储能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将骨质材料、废弃蔬果等具有一定污染性或难处理的生物质材料转化为了高性能的碳质电极材料,实现了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为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路上,王汉伟有因为实验成功、论文通过而欣喜不已的时候,但更多的还是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实验数据与预想大相庭径、实验停滞不前等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但为了他心中的科研梦,王汉伟从不认输。“为了获取良好的实验数据,我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都只睡3到4个小时,最终获得了质量大约为1.6毫克的电极薄片。” 科研需要敬畏之心,需要严谨认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还需要超于常人的耐心。科研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拒绝“闭门造车”,开展团队作战沉醉于科研世界的王汉伟拒绝“闭门造车”,十分重视与其他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科研类的会议10余次,包括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功能性木材基复合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会议、第二届中国绿色木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大会等。“我每次都会抓住能出去的机会,积极交流学习。不仅能让我找到之前遇到问题的新思路,还能开拓眼界。”目前,王汉伟管理了学校实验室电池能源方面的科研团队。“团队作战,如何发掘每个人的长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科研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新挑战。”他笑言。对于前来请教的学弟学妹,王汉伟可谓倾囊相授。去年,他帮助了一位大四的学弟顺利考上本校研究生,并带领他做实验,指导他写论文,帮助他开启科研的大门。谈到未来,他笑道:“我所有的成就感都来源于科研,未来我会继续把科研做好,不忘初心。”用青春致敬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优秀的小伙在科研路上一路高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 / 郭碧玮 夏雨波 杨丽青 图片 /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杨丽青

孩子们

科研大牛的跨年安排,CNS排名第一的颜宁,清仓投稿,完美跨年!

虽然远走美国,还做贡献的颜宁2019年即将过去,中国科研圈在过去的一年科研产出数据非常的抢眼,其中CNS主刊论文发表了186篇高水平的论文,其中颜宁成为过去一年的超级明星,代表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发表了5篇CNS主刊论文,凸显自己的超强科研实力,虽然已经远赴美国,但是颜宁在国内长达10年为清华大学培养的科研团队,持续保持科研高产的状态,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导师施一公,2019年施一公、潘建伟,王文、柴继杰,高宁,饶子和都是3篇主刊论文并列全国第二,2017年颜宁在落选中科院院士后,2019年成功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赢得了自己在科研领域内的最高荣誉!虽然颜宁已经远赴美国,但是心系祖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做起了中文科普博主,和自己的粉丝们分享世界最顶尖的科技知识,面对跨年的安排,作为科研大牛的颜宁,用清仓投稿的方式,完美跨年2019!更加高产的颜宁颜宁在社交圈内透露出自己的跨年动态,刚刚投了一篇论文,现在正开始整理第二篇,正在为2019年清仓!通过颜宁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远赴美国属于自找苦吃,对比国内充足的科研经费,在美国为20万的项目经费都得努力去申请,但是对比国内清华大学的舒适环境,在普林斯顿大学会有汇聚全球的天才科研学者,可以挑战自我,组建的科研团队工作效率更高,因此颜宁才有更多的闲余时间来做自己的中文科普博主。2019年的高产数据就是最好的代表,颜宁虽然身在海外,但是心系祖国,远赴美国主要是想要换个环境挑战自我,做科研想要突破,就必须要换换环境,这也是为何海外学生对于中国学生本硕博都在一所高校就读感到不可思议的原因之一!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清华大学实验室颜宁当年作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顶着巨大的压力,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清华大学实验室,帮助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最顶尖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当年央视新闻中,颜宁作为归国创业的一员,专注细胞研究,探梦生命科学。十年如一日,颜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自己当时的梦想,就像颜宁自述中的表达一样,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她的母校,自己也圆梦了自己青年时的梦想,现在不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还是清华大学的讲席教授,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相比未来获得中科院院士的荣誉也是水到渠成!

毒玫瑰

她28岁博士毕业,并出任名校教授,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编者按28岁,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28岁,任高校四级教授;28岁,以独立一作身份于《自然》杂志发表长文;28岁,其参与的研究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28岁,与初恋步入婚姻已经3年。忙碌的毕业季,论文、工作、结婚……在大部分同龄人还没有摸清对未来的头绪时,李姗似乎已经以1.5倍的速度在人生轨道上疾驰,“未来我希望能够尽快确定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方向,就像一提到我的导师傅向东大家都知道‘GA MAN’一样”。李姗觉得自己2018年太幸运了。她不止一次地向周围的朋友、老师、同学甚至是各种到访的陌生人提及“运气”一词。过去一年间,太多的荣誉和机会一起涌向这个28岁的年轻女孩。2月,她参与的关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氮肥高效利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8月,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她是文章的第一作者;年末,她收到了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任职邀请,职称是四级教授;2019年1月,她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月,她参与的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被评选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也是获奖进展中唯一一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哟,李教授回来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课题组长)薛勇彪研究员见到李姗时禁不住打趣道。在大部分同龄人还没有摸清未来的头绪时,她已经完成了从国科大的博士生到李教授的身份转变。这转变快吗?快。从1月到4月,不过4个月。也不快。从2012年到2019年,整整7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实验室,当双手抚过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回忆像潮水般涌来。“你知道吗?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来做实验。”“特殊”的实验室仲春,北京的清晨仍然有些凉意,透过苍郁的古木枝条,看见天色宁静极了。上午8点过后,遗传所1号楼6层南侧的实验室逐渐开始忙碌起来,实验室西边走廊尽头有一间办公室,那是李姗的导师傅向东办公的地方。朱红色的办公桌左侧,码放着9沓厚厚的、贴有名签的文件,这些做满彩色标记的手稿,记录了他和学生的每一次谈话。“这女孩白白胖胖的,能下地干活儿吗?吃得了苦吗?”李姗说这是从师兄师姐们那里听来的导师傅向东对她的第一印象。听到这,并排坐在沙发上的师徒二人相视一笑,他似乎已经忘记了对学生李姗的第一印象。“没大没小”,是别人对他们实验室的评价,“没有距离感”,则是李姗对傅向东的评价。在确定最终的实验室之前,报考遗传所的学生们通常会选择3个实验室进行轮转,李姗选择了大豆研究实验室、蛋白研究实验室和傅向东课题组,在轮转还没结束时,她就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了。回想起来,她觉得最吸引她的,是实验室的氛围,“很轻松,在这里我没有外人的感觉”。每到学生们去海南的时候,傅向东总会在工作结束后请他们吃饭,喝椰汁,偶尔也会小酌一杯或是一起去唱歌。他悉心捕捉着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学生们有些平时不敢说出口的压力,这个时候就能抒发出来了。”他笑道。“少而精”是傅向东回国至今始终坚持的培养原则,迄今为止,他总共培养了18名学生,对他来说,所有的学生刚进实验室时都是一张白纸,靠个人的努力最终都能成就一幅美丽的画卷,“只要他对科研感兴趣,想来,我没有理由拒绝。”执行力,是傅向东最看重的能力之一。傅向东评价李珊是自己所有学生中执行力最好的几个之一。他说科研不能急,“求是”是科学研究的精髓,科研无法预测也允许犯错,一眼看到结局的那是工程,不是科研。科研也不能不急,能够及时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小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才能知道哪里是对,哪里是错,及时止损才能少走弯路。合作,是傅向东看重的另一项能力。在他的实验室里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很多情况下,他让高年级的学生来决定到底选择哪个轮转学生,傅向东说,现在的学科发展迅速,研究中学科交叉是常态,独自一人把研究从头做到尾的情况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团队与合作于科研而言至关重要,“我希望他(她)是一个能融入团队的人,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人”。“我们课题组有时候会在组会上争吵得很厉害”,李姗说。质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质疑老师,傅向东却觉得质疑老师是对的,科学面前没有权威,只有事实。“我们都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东西,观点不同没关系,你说出的道理能说服我,我就接受,这没有对错。”傅向东觉得自己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导师尼克(Nicholas P.Harberd)的影响,这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教授,保有英国人一贯的绅士与礼节,在接受采访前先到办公室穿上了自己的西服。间隙,傅向东指了指身上的西装笑道,“尼克知道我今天有采访,特意叮嘱我一定要穿得正式些”。谈及傅向东,身形消瘦的尼克禁不住露出骄傲的神情,“有活力、有毅力、有创造性”,这是尼克对这个中国学生和工作伙伴的评价。尽管已经回国多年,傅向东仍与尼克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每年4月和8月,尼克都会到他的实验室来,傅向东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他让学生们独自与尼克交流,或是陪尼克吃饭,或是汇报研究进展,让尼克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们提出意见或建议。“有些意见我说出来,或许学生们不重视,但是尼克提出来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我想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有影响的”。交流,是尼克和傅向东的培养共识,因为交流的过程中不知道在哪一分钟甚至哪一秒钟就会有好的想法迸发。李姗说,她的论文就是在和尼克交流的过程中开始的。“能和姗共同参与这项研究并且获得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这让我觉得非常自豪”,尼克边说边拍了一下沙发,让李姗坐在他和傅向东的中间,并提议随行摄影师为他们拍照留念。“这应该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合影吧。”说罢,师徒三人靠得更近了。“兴趣”是科研的关键上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兴起,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的小麦和水稻等优良作物品种得到了大量的推广,解决了急剧增长的粮食需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无法忽视的重要研究议题,傅向东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自己的科研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再从中找到有意思、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这或许是最佳的选择。机会来了。2004年,35岁的傅向东回到国内考察,那时候国内的基础研究刚刚起步,遗传发育所科研条件并不乐观,但他看到了农业研究的希望。2005年,他毅然决定回国,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而现在,他已经成为遗传与发育所分子农业生物学中心主任、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留学期间,傅向东从事拟南芥的相关研究,回国后他放弃了以前的所有研究,转而投入并不熟悉的水稻领域。如果说60年前考虑的是如何吃饱,那么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活好。“现在我们国家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平均量的3倍,过去60年,我们水稻产量只增加了4倍,但是我们的化肥使用量却增加了100多倍,投入远远超过产出。”他说,化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就像人类吃饭一样,植物也是需要“吃饭”的,不吃就要饿死,吃多了就要减肥,而这就取决于一个恰当的临界值,这一既能吃饱又无需花费时间减“肥”的值,正是他和学生们迫切寻找的答案。“我们实验室对控制植物生长-代谢平衡的协同机制比较感兴趣,当我们解析了调控植物生长代谢的协同机制之后,与育种家合作,将基础研究与育种应用紧密结合,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因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条件,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为了加快研究进展,课题组一般会在11月把材料种到海南陵水的试验基地,而课题组成员会在次年三四月长居海南,以便观察水稻的生长与发育。“兴趣”是科研的关键,也是傅向东对学生们唯一的要求,“只有感兴趣,你才不会感到研究的枯燥。如果你把人生最美好的几年浪费在一项不喜欢的工作上,你痛苦,我也痛苦”。做科研苦,做农业研究更苦,水稻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个过程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田间试验环境苦,不一定有文章,这是这个“特殊”实验室默认的共识。“发文章不是做博士的终极目标,现在的学术导向有些偏了。”傅向东略带遗憾地摇了摇头。做帅才而不是将才“你觉得你能拿到教授的职位是因为你的文章吗?”“文章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李姗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遍回答这个问题了。一旁的傅向东笑道,“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一篇文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一个实验、一个研究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会出论文,这个人不是你就是他。”“从A点到终点,最终来看是直线,但走的过程中从来都是弯曲的,有错才能有对。”傅向东觉得,这才是科研的真正乐趣,“博士阶段要学习的是怎么做science,然后试着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哪怕走的慢一点也没关系,总会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要成为帅才而不是将才。”李姗做到了,尽管过程是坎坷的。“绿色革命”虽然使得全世界水稻和小麦的产量翻了一番,但携带“绿色革命”基因的农作物中因植物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的高水平积累,导致其氮肥利用效率下降。目前,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5%。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不得不大量使用氮肥。持续大量的氮肥投入,不仅浪费了资源和能源,而且加剧了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李姗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挑战。如何才能进一步认识植物生长与代谢协同调控机制,从而找到一条在保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投入成本,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新途径。水稻生长的周期是5~6个月,但是研究需要的表型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是一周、两周还是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又或是成熟期?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为了找到能够让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李姗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来回辗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做研究就要做Number One,不是Number Two,更不是Me too。”这是傅向东常对学生们说的话,但奔向第一的过程从来都是无法与痛苦剥离的。2015年7月于李姗是复杂的。在这夏木阴阴正可人的7月,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婚姻,也是在这流火的7月,与她研究类似的数篇文章被别人抢先发表了。她形容这些文章是被“砰砰砰”发表的,宣告着她过去的研究归零在这一声声巨响,她望向实验室窗外的晚霞,山水与花草,一切因日光而得的颜色,又都及时归还了夕阳。短暂的休息后,她收拾好心情,重新站在实验台前继续GRF4基因的新功能研究,日复一日。从接到课题到文章发表,李姗花费了6年半的时间。“解脱了”,这是李姗收到《自然》接收函后最直接的感受,一直以来,她绷的太紧了。比起文章被接收,更让她兴奋的是文章被选为封面,在水稻的研究史上,被《自然》选作封面的只有两次,一次是2002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和日本科学家完成的第一号染色体精确测序的研究,而另一次就是李姗参与的关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氮肥高效利用的研究。“6年半啊,痛苦过,也崩溃过,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回想起那段时光,她仍雀跃的像个孩童。“姗,来我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吧,我们可以一起做更多的研究”,面对尼克抛出的橄榄枝,李姗拒绝了。“暂时不想出国了,老公是我的‘绊脚石’啊”,她笑着说,“未来我希望能够尽快确定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方向,就像一提到傅老师大家都知道‘GA MAN’一样。”今年3月是李珊第一次招生,一共收了一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当问及挑选学生的标准时,这个尚未完全适应身份转变的28岁年轻教授笑着说,“兴趣和忠诚。”采访手记着迷“遗传”世界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虽然已提前了2个小时出发,但依然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晚了10分钟到达,匆匆忙忙地赶到中科院遗传发育所1号楼6层的实验室,一堵院墙将这间沉睡了诸多植物秘密的实验室与墙外的车水马龙隔绝开来。再次回到熟悉的实验室,李姗自然地和师弟师妹们嬉闹着,好像从未离开过。采访中,傅向东多次提及愿意做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对傅向东和李姗来说,让他们毕生着迷的是这个“遗传”的世界,这个既热闹又孤独的学科。因着那份“不确定性”,人们对科研的结果总是抱有类似于“月有阴晴圆缺”的唯美期许。要看到最终的结果,就要接受不断试错的耗时,而这种愿意等待,主动向包含破碎的未知付诸时间的情感是对研究的忠诚,也因着这份忠诚,在日后翻看这份结果时,也定会有着与当时截然不同的心情。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科大》 文字:丁苏雅 摄影:耿瑜阳 美编:张瑀 责任编辑:陆紫琪

爱之梦

这些科研人对消除“SCI”至上的思考

来源:两江科技评论,作者卢明辉、李贵新编者按: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破除“五唯”弊端,探索综合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升科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稿为消除论文“SCI至上”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科评估、优化职称(职务)评聘、扭转绩效功利化、设置学位标准、树立政策导向等十条具体意见作了较为深入地阐述。但我国科教系统是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各个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所处层次、水平不一,而具有的学科特色方向也各有千秋,为了让该意见稿得到更好地执行和具备可操作性,让管理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底层科研情况,值此疫情之期,满怀读书人“家国天下”的情怀,本期“两江科技评论”公众号特开辟“两江新语”栏目,邀请国际国内多位学者、编辑,以及企业界的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各自立场的阐述,希望这些思考、观点和建议能够为科教管理部门、高校、研究院所的决策者们所参考,从而结合“意见”精神,制定更适合本单位的学科发展特色的策略。也希望这种开放的讨论,能够让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追求科学精神,回归学术初心,促进创新生态,为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思考和意见也许会有考虑不周之处,也许会有满腹牢骚之嫌,但相信各位学者都是满怀对国家之款款深情,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殷切期待,其言也善,其情也真,敬请批评指正! 卢明辉、李贵新01不崇拜但是要尊重SCI 石锦卫 北京师范大学两部委的《意见》,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这个讨论超过了学术界。作为一名中年教育科技从业者,我从三个角度谈一点个人看法,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第一、宏观战略国家科技基金的目的是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科技两字其实是两个词,科学与技术。不恰当地比方,技术是当下的苟且,科学是诗与远方。科学知识是公开的,属于全人类,哪怕战争年代都是如此。技术是封闭的,有各国的专利法等等保护。我们国家现在关心的“卡脖子技术”,就是核心技术,有很多我们都没有掌握。而另一方面,我们的SCI论文数量、质量、版面费与日俱增;这种矛盾是从上到下对学术界颇有微词的内在根源。其实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SCI期刊论文一直在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什么做核心技术研发的人很少?做技术,做工程,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风险。如果做不出来,可能一辈子就毁了,甚至毁了一个行业(投资人再也不给这个行业的概念注资)。这里有中国社会的风投行业不成熟的原因,也有科技领域的惯性思维原因。科学家和工程师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对于当下我们最缺的核心技术,国家和社会要鼓励科学家积极参与工程项目,协助解决技术难题,也包括卡脖子技术中的科学基础问题。同时,要注意专利权保护,这也是对承担科研风险的科学家的保护:假如哪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能解决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商用光刻机研发等核心问题,就是应该允许他们靠这个活一辈子。这么说似乎和文件精神不符,但是仔细想想,商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相当多的都是被国外公司的专利壁垒挡着,我们国家的正规公司没办法以这些专利为基础往前跨一步,否则,怎么可能至今没有任何突破?当然我也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的“商业机密”连专利都不申请,这是因为当有基础专利链条作为第一层防护时,这些“机密”就没必要公开了,这样即使个别国家无视专利壁垒,也无法获得最尖端的技术。欧美公司的这些做法成功了,我们在开发自己的技术时为何就不能这么做呢?再说科学。科学的特点是开放,不能封闭。能不能不要科学,只要技术?不要科学界,只要工程师?这很显然是不行的。今天的科学知识是明天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不去抢占科学前沿,难道任由今天发生的被人卡脖子故事在明天继续吗?更不要说,现在很多科学家(高校为主)还同时担任教书育人的重任。科学研究(包括写SCI论文)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部分,总不能把大学重新退回到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模式吧。第二、个体发展如何才能让国家的宏观计划得到可持续性地发展?激情奉献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但是良好的长期制度更为关键:一个人一段时间做一件事容易,十年坚持做一件事很难,一群人几十年坚持不懈甚至前仆后继地做一件事最难。一个好的制度要能让个体乐于为国家目标服务。我们国家在改开早期,提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取得了经济的腾飞。当然片面强调经济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比如GDP至上,不顾环境污染,不顾生活质量和百姓的幸福指数等等。以科教领域为例,负面效果如:高考唯分数,科研唯各类指标(SCI是其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等。这几年大家认识到,高考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公平;各种高考改革方案,不管初衷是好的还是掺私货的,执行层面很难做到公平(考生公平,学科公平),这是高考改革经常失败的重要原因。同理,在有更合理的措施之前,盲目地批判SCI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不公平甚至混乱。破易立难,群情激昂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无比正确,都想对有缺陷的墙踹上一脚,没多少人想过怎么盖新房子。科研领域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哪怕一个很好的改革想法,如果缺乏全盘考虑的思路,往往效果适得其反,最终导致人们对于改革想法本身的质疑,改革失败;其中不乏形式主义的低级红高级黑。不唯SCI,不唯帽子,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学校、研究所的领导难道不知道?其实还是领导们要对“考核”负责:每年拿多少项目经费,吸引多少“帽子”人才,学科评估几十条指标……。所以最关键是只弱化各种“唯”生存的土壤,否则不唯SCI,也会唯其他。基础科学的评估,应该交给最广泛的同行,而不是少数专家,所谓的基础科研没有领军人物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科技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哪只鸡会下蛋。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年轻人的活力是无穷的。然而,各类基金、项目、课题评审都是资深专家为主。要允许各类评审专家每年分配一部分比例给青年科学家,要逐步将人才“帽子”改成推荐制度,从院士,到杰青,再到其他。要将帽子的荣誉提升,甚至个人收入也可以抬升,这也是对人才取得的成就的奖励;但是项目申请和评审权、论文的评审权不能跟着抬升,否则会带来严重的马太效应、裙带关系,反而伤害了科技的发展。新的项目申请对应未来的工作成果,理应和没有帽子的人、和年轻人平等,而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人才。这方面SCI期刊反而是做得相对比较好的,值得我们尊重:物理学界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即使成名之后,也都有被期刊拒稿的经历;国外科研不活跃的院士,甚至诺奖获得者都有实验室关门的例子。当然某些学科领域的SCI期刊也是学阀把持,我想说,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要大家有决心,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定有信心做得比国外更好。第三,学术期刊SCI期刊版面费是有一些不合理,也有“开放”期刊的好处,可以直接下载阅读。学术圈外的朋友可以去试试看那些不要版面费的国际顶尖期刊,看是否让你免费直接看论文。高额版面费可以限制,但是这不是SCI本身的问题。国际顶尖期刊的声誉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是多少年的积累才形成的。中文论文要发,英文论文也要发。总有人把“外国”和中国对立,认为投了太多SCI期刊论文就是受“外国”操控,不知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英语只是学术界交流的语言,其广泛使用有历史原因。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科技非常薄弱,最早期的一批科学家广泛与世界交流,才打下了国家的科技基础。本人有幸和某些前辈聊过,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英文水平之高。到现在国内的优秀教材依然有不少是参考了全世界的顶尖教材而来的,老师们用这些教材教育了你我。顶尖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具备从外文期刊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具备向世界宣传我们的工作的能力。 另外,现在又开始指定国内期刊,这种“指定”的标准是什么?事实上,国内已经有不少期刊获得了不错的国际声誉,并不需要“指定”。退一步,即使现在的指定是合理的,学科发展是动态的,新的交叉学科出来,指定范围内如果没有合适的期刊,是不是抑制了学科的发展?这种给特定期刊戴帽子的行为,和唯SCI、唯帽子相比更恶劣,不难想象今后国内学者的主攻方向就是如何拿到这些期刊的话语权,或者“高水平期刊”的指定权。其实,我们可以自信地应该让期刊自我调整发展,与时俱进地吸收最前沿的最有活力的研究论文。02几点感想 陈岐岱 吉林大学相关文件出台后,科学网与知乎等媒体上已有很多很好的贴子论述SCI论文作为评价标准的问题和意义。在此就不赘述了,这里谈一下其他方面的感想。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教授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技术成果转化、科普等)。论文和专利是创造知识方面的最重要的产出。当前,国际上高水平大学的教师也主要以发表高水平论文为科研表现形式,教学研究类大学教师真正做好高技术产业化也极不容易。对某些学科,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推动高校老师去做发表论文之外的成果转化,短期内对于解决国家高科技领域瓶颈问题,效果未必好。高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必须需要合理引导高校,科学院、工信部、航空航天部门的研究所,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高科技公司协同解决。当前,国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反SCI至上”的指导文件,初衷很好,但是其带来的后续效应可能是对于高校的评估日益增加,各种指导意见和文件亦会不停的在加大加细。各类评估必然需要数指标、数字,需警惕产生围绕当前规定的新“四唯”。此外,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包括高校自身需建立政策反馈机制,根据自身特点系统评估各类教学评估、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效,共同制定更有效的宏观政策。建议各高校制定“百年育人、百年科研”的长期发展大计,根据国家的指导意见,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师培养策略。配合国家相关文件的精神,不使用简单的行政统计方法来指导反SCI至上问题,从而可避免我们从反“旧四唯”落入新的“四唯”。03美味果酱需小火慢熬,创新成果要真材实料 张彦峰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人民群众宅在家里,除了关注新闻,就是琢磨吃的。笔者也不例外,在凉皮油条肉包花卷葱油饼小麻花后做了一次草莓果酱,熬制果酱的过程照常是全家齐动手/口。习惯于马前炮的家属再三叮嘱:一定要小火啊,不要着急开大火,果酱糊了就吃不成了。我一边开着最小火搅拌果酱,一边想,这话很有道理啊,我们做科研的,想有真正创新的成果,也得要扎实有料,不能浪费了经费,挥霍了时间,错失了机会。1942年,社会学家洛根·威尔逊(Logan Wilson)在描述学术团体时使用了一个词叫做发表或灭亡(publish or perish),发表当然是很重要的,存在个人电脑硬盘的数据无人知晓无人分享更无法推动领域内的进步。发表在高质量的、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可以提高学术界的准确性。在职业生涯的任何时期,发表高质量论文都很重要,发表可以帮助学者获得晋升、助学金、奖金等利益。现在的问题是:论文在利益分配上的比重太大了。没有论文,研究生评不到奖学金、教师不能晋升无法发展。研究生的“收入”一般是两部分,固定部分是学校和导师发放的补贴,另外一部分是优秀奖学金,而奖学金的评价标准通常是论文,并且这个论文要该学年有效。这就使成年许久生活窘迫的研究生有了发表快速论文的驱动力。对于教师,论文也是同样重要。没有论文,教师很难有机会主持项目、获得晋升机会,更不用谈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人才计划还通常有种种限制,例如广州的“珠江新星”人才计划限制在35岁。对于工科来说,新教师入职后建设平台开展实验要耗时好几年,埋头苦干突然发现没了申请资格,这也使得教师倾向于做短平快的能发表论文的工作,而不是踏实建设平台创造核心竞争力。这些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利益分配让学术圈的主体(研究生和教师)都有发表“快”论文的动机,而贪多求快通常伴随的是嚼不烂。本来一篇论文可以讲清楚的,非得留一半甚至大半下回分解,等同于一瓶稀汤拉水的果酱。要想大家都不急,需要降低绩效和奖学金的比重,比如绩效/优秀奖学金:工资/固定奖学金低至1:10,解下挂在驴头前面的胡萝卜,让科研活动的主体不用疲于奔命的去填形形色色表格申请项目申人才计划,而是踏踏实实投入更多的时间到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就像做果酱的时候,多切点果肉进去,小火慢熬才能成就一瓶货真价实的果酱,科研的时候把工作做扎实,不急不躁不掺水,才能出真材实料的成果。04关于科研评价标准与科研资源分配的一点思考郜定山 华中科技大学针对当前科研评价、科研经费资源分配、科研人员收入分配中存在片面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等现象,近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上述通知印发以后,引发了广大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的热烈讨论。大多数科研人员对通知的出台持拥护肯定的态度,同时也有一些科研人员担心旧的SCI指标评价体系被破除,而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未建立,会导致一段时期内出现混乱局面。笔者从事科研工作近二十年,从自身体会出发,对我国科研评价标准、科研资源分配、科研人员收入分配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科研论文SCI指标评价的功与过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特别是对于基础研究更是如此。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数据库是从科研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进行引用次数、引用率、引证关系的记载和数据分析。应该肯定,SCI论文发表,对于早期提升我国科研论文水平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各种SCI收录指标(期刊影响因子、论文他引次数、高被引论文等)被广泛用于高校排名、学科评估、人才项目评审、科研项目评审、职称晋升、科研奖金发放等一系列资源和收入分配活动中。那么,用SCI收录指标来评价科研成果水平是否科学合理呢?结论是否定的。首先,SCI收录指标只统计论文这一成果类型,无法对论文之外的成果进行统计评价。另外,SCI收录指标无法直接体现论文本身的创新贡献和水平。比如,不同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异很大,生物、材料、物理等学科期刊影响因子远高于通信、计算机、机械等学科。论文他引次数、高被引论文等指标受研究领域方向热度影响,不能简单把高被引次数等同于论文本身创新水平高。引用还需分肯定性引用、中性引用和否定性引用。因此,单一的SCI指标体系,难以科学准确的评价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二、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科研评价按照科研活动的特点,大致可以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两大类,其目标任务也各不相同。其中基础研究以探索发现新的自然规律、拓展人类知识库为目标,成果主要以高水平论文来呈现。应用研究以解决产业、工程中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为目标,成果体现为新产品、新技术、有价值的专利、重要工程应用、科研论文等。正因为上述两类科研活动的任务目标、成果载体各不相同,因而,无法用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成果评价。需要根据其科研特点,来制定其各自的评价标准体系,即建立分类评价体系。例如,对于基础研究,可以采用代表作论文来进行评价,在评价时不应只看论文SCI收录指标,还应更多对论文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学术贡献做出科学评价。对于应用研究研究,不应仅用论文来衡量评价,而应该注重解决相关产业的瓶颈问题、在重大工程中获得应用等成果评价。另外,在科研评价中,不能单靠数指标、数数量的定量评价,而应该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为了使得科研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必须使评价紧密围绕成果的科学内容、科学创新和科学贡献来进行,只有广泛依靠同行评议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一些科研人员担心不靠定量评价,可能会导致托关系找熟人,带来科研评价的不公平问题。因此,通过建立透明、严格规范的同行评议制度显得极为重要。 三、科研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规则亟待改革目前,学术界“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科研经费资源分配、收入分配规则与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这五个参量等过分挂钩,使得学者在科研经费、收入待遇等方面差距巨大。资源过分集中于少数有帽子、有头衔、有奖项的学者,其中一些学者确没有投入足够精力到教学科研工作中,没有树立很好的榜样。大多数没有帽子、头衔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收入普遍偏低,并且很少能获得科研经费、资源的支持。过了“帽子”申报年龄期限的学者,过早丧失了斗志和激情,处于半退休状态。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我国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精神风貌,亟待通过改革来扭转。比如,通过缩小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与资源、待遇直接挂钩的各种评比,规范经费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上述“五唯”现象,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治学。 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相信此次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整治文件的出台,必将引导科研评价标准和科研资源收入分配规则更加科学合理。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们应该不忘初心,潜心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力量!05“计算电磁学”小领域“破四唯”的思考与建议沙威 浙江大学科技部近日专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旨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忽视标志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及工业、国防领域的应用等“唯论文”不良导向。政策一出,科研工作者纷纷发声,各种观点激烈交锋。在国家管与不管,论文、引用看与不看,评价体系公平不公平等诸多问题,展开了一场科研界实事求是、集思广益的大讨论。针对所在的“小”研究领域,“计算电磁学”方向,我想谈谈个人想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近年来,随着5G/6G 通信、高性能计算、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高频、高速、宽带和多功能集成电子设备正全方位应用到国民经济诸多领域,电磁环境愈加复杂,电磁频谱管理愈加困难,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设计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自主电磁仿真设计软件的研发愈加迫切。国外主流商业软件开发历史已30多年,仿真功能和计算性能日渐精进,我国的电磁软件差距巨大。美国对华为进行电磁仿真设计软件禁运,表明电磁仿真已成为卡脖子的重大战略问题,严重阻碍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而电磁模型的建立、仿真算法的实现、EDA智能设计软件的开发,正是计算电磁学这个“小”领域的“大”作为。国家出台破“四唯”政策,对计算电磁学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可把软件开发及具体应用作为标志性成果之一,而不把论文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上述措施无疑是一种积极的进步,对领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科技部试行措施也对计算电磁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在这里不得不仔细推敲,总结一二。第一,对一个学者,尤其是高校学者,论文的发表档次和引用情况,依然是其国际学术地位和科研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拿电磁学IEEE Fellow举例,一般来说几十篇以上的IEEE论文,上千次的谷歌学术引用量,并有1-2篇原创性工作,是基本门槛。因此,计算电磁学领域的国内学者,为了争取国际话语权、引领学科前沿,发论文是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没有高质量的论文,很难具有高超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基础,也不可能研发出创新模型和高效算法,超越目前商业软件的功能和计算性能。而科技部明确表示,论文应该发表在“三高”期刊上。但作为计算电磁学这种小领域,国内的卓越行动计划期刊列表中,并无任何一个涵盖该专业领域的期刊,甚至连电磁学大领域的专业期刊也未发现。因此如果投稿,只能将稿件投至中国物理、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这些大类期刊,其发表难度很大,且难寻找合适的专业评审。而国际的“三高”期刊,由单位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因此计算电磁学领域的许多国际期刊也不可能进入这个列表。比如IEEE天线、微波、电磁兼容三个学会合办的多物理场仿真期刊IEEE Journal on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JMMCT),是计算电磁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众多IEEE Fellow投稿。但目前没有影响因子,属于小领域期刊,不可能进入“三高”列表。因此,科技部的相关政策,无疑增加了计算电磁学学者发表本领域论文的难度。而国内的计算电磁和应用电磁有关的中文期刊,投稿量会大幅减少,进一步的发展将遭遇“滑铁卢”。第二,计算电磁学相关EDA软件的研发,不可能由高校研究者单独完成,而更应该是科技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研究所,十年磨一剑的大工程。电磁软件开发,涉及网格生成、核心算法、后处理、并行技术、界面开发、软件工程、风险投资、产品营销等诸多难题,是系统级的大工程,也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款成熟的商业软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数十年的积累、改善与更新,不仅需要核心算法层面的突破,还要依靠成千上万用户的反馈,不断修改和优化,才能达到工业级的成熟度。目前我国基本的电磁场仿真软件水平,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更不要提多物理场仿真、微纳电磁仿真、量子电磁仿真等新兴领域的软件开发。因此,由企业打头,优化资源调配,进行商业化运作,加之高校对核心技术进行支撑和帮助,是国产EDA软件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美国计算电磁学知名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周永祖教授为例,他本人并没有参与商业软件的开发,但他提出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被商业软件FEKO采用。此外,周教授本人和Intel公司及其它软件公司长期保持联系,许多毕业的学生在这些公司工作。另一个例子是HFSS商业软件的早期主要研发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李金发教授,目前他并不在软件公司高层,但他的学生赵克钟博士在HFSS从事研发工作。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工作期间,FDTD Solution也和我的合作导师Nicolae Panoiu商议,是否有必要把前沿的光子拓扑绝缘体陈数计算加入软件。国外商业软件通过和一线教授的密切合作,保持了软件的前沿性和更新性,满足了客户新的需求。因此本人建议,国家无需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在哪些期刊,发表多少篇数,发表影响因子高低,过多限制。在代表作和同行评议的体系下,进一步加大外审(避免利益冲突),完善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即可。而国家需要做的是对卡脖子方向的企业,进行引导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换,促成企业和高校之间密切有效的合作,从而推动国家科技的高速、健康发展。没有任何一种措施和任何一种评价体系,是绝对的正确或公平。根据学科、领域的特点,给科研工作者、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让其自由调节,自由选择,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破除科研帽子与个人生活待遇的挂钩,是未来国家科技决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06谈开展科学研究的初心彭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SCI论文的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广大同行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在重视基础研究、提升我国科研工作者水平、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方面的决心。对于通知提出的多项SCI论文使用原则或规则,我个人表示支持。可以预想,各级单位将会对本单位的各项规则做出必要的修正或修改。作为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现就我所见到、所理解到的一些关于论文、SCI、职称等科学研究所涉及到的多个方面做一些个人陈述,分享给大家。1.科研人员与SCI论文一般情况,科研人员从一进单位开始就会想着如何做得出色,自然就会树立自己工作的目标。这里面涉及到职称和人才头衔两个方面。职称,是各个单位评价本单位人员科研能力、激励科研人员成长的有效机制。理论上职称越高的人员拥有更强的科研能力,更可被委以科研重任。人才头衔,则是国家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的一种方式。拥有人才头衔的科研人员,在各种场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拥有头衔的人获得了国家的认可,更具有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获得职称,需要在本单位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获得人才头衔,需要在更大平台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科研人员通过努力开展科研工作,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的科研论文,获得上级的项目资助,都是无可厚非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方式。问题在于,不同人的科研业务能力如何评价?量化是保证公平性的必要手段。当前,对科研加以量化的手段就是论文发表期刊档次、数量、被引用等,很自然地需要依赖SCI、JCR等工具。在科研人员努力晋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如何拿到一些硬性指标,论文必然是重点。这是大家看重SCI论文的内因。看中SCI论文还有其外因。现在的科研单位都非常看中SCI论文、引用次数、ESI,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上级对本单位科研水平的考核和各种排序。所以,各单位都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有明确要求,特别是将发表SCI论文与绩效挂钩,以此激励员工为单位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科研单位又非常看重拥有各种头衔的科研工作者,给他们极高的待遇和科研条件,配备大量辅助人员组成团队,造成相比普通科研人员的断崖式科研条件差距。在强大的激励措施下,有想法有执行力的科研人员都力图通过自身努力“出人头地”和获得人才头衔,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多做各种量化指标,SCI论文是最通用、最有说服力的。2. 破除“SCI论文至上”的迷局直至今日,很多科研团队已经陷入了SCI论文迷局。A:通过论文或者个人待遇提高、争取更好科研条件,然后追求发表更多论文,成为一种闭循环;B:片面追求期刊论文影响因子,在评判有多少科学意义、对本科技是否有推动方面思考较少,等等。围绕SCI论文的这些现象,并不是国内特有的,国外也是存在的。这种SCI论文迷局已经造成了诸多弊端。首先,社会发展实质上失去了优秀科研人才的支持:优秀的科研人员可能很多去追逐SCI论文了,愿意花大力气、长时间坐冷板凳去攻关各种“卡脖子”技术的减少了,因为做这些技术研发可能很难发表“高水平”论文,即使能发,数量也很有限。第二,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多数有头衔的人才忙于参加各种评选会议,团队内部成员热衷于争夺职称和各类人才“帽子”,偏离科学研究的初心。第三,造成科研力量的消耗:有些科研工作者进不了能发表论文的正向循环后,在规定的年限戴不上人才帽子,拿不到必备的科研条件,形成不了独立团队,无法有效开展科研,接下来疲惫地应付单位的各种考核指标。发表高水平、高档次的原创性SCI论文可充分体现论文作者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严密逻辑思维、良好的写作和沟通能力等,因此是科研工作者良好科研素养的体现。用高水平论文来评价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有效且准确。从国家层面,具备良好科研素养的人应该越多越好,因此应该大力鼓励国民发表高水平、高档次的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现在这类SCI论文数量远远不够。用SCI论文来决定个人利益和资源配置,其有效范围仅限于培养科研人员的行业,而不能用于科研事业本身。如果单纯弱化SCI论文,并不利于在各行业中广泛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也不利于独立科研个体做出多项创新研究。要走出SCI论文迷局、破除以论文为中心的科研闭环,关键在于在科研生态中将论文和利益、资源配置脱钩,不要让论文沦为争夺名利的工具。以下,是我对健康科研生态所做的一些展望。第一,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角色区分问题。不同人员需要走不同的职业途径,需要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和评价。科研人员的晋升,需要考察其在从业领域的专业水平,必要的代表性论文不可少。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角色互换,科研人员转换技术人员岗位,必须根据其在新岗位的业务水平重新评价定位;技术人员要转换到科研岗位,须展示其科研创新能力,应当在其从业领域发表相应水平的代表性科研论文。第二,科研人员如何安心科研,怎么获得公正评价的问题。科研人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竞聘合适岗位,按照岗位职责努力工作,获得稳定的与岗位匹配的报酬。同档次科研人员只有在科研条件配置无太大差异的情况下,才会有意愿在相互之间达成有效合作,共创更大创新。科研人员应当接受以公开述职、内外同行评议为主要方式的考核与晋升选拔,在未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与岗位不相称的情况下,应当接受岗位调整。第三,科研人员要意识到创新科研的长期性。突破性的科研进展往往在于科研工作者脑子“灵光一现”。某个科研工作者未能在规定的年龄期限内做出大的创新成果,并不代表他将来也不会有;同样,已经发表了顶级论文的科研工作者,也并不是说他一定会在今后做出更大的创新;论文成果的发表,未必代表着其能够在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何等重要作用。第四,科研人员应当在本领域精进业务,熟悉本领域行业现状,对未来走势有自己独立的评判。优秀的科研人员应当在行业分析中,发现和凝练一些有潜力的优质课题,以此形成项目申报书,为科学、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努力。在向国家科技规划建言献策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客观全面地做出领域或行业分析。在有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方向,应当勇于啃硬骨头、坐冷板凳,避免为满足考核指标而采取的投机性行为。第五,科研人员应当努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应当通过多种交流平台,向各科学界、产业界公开展示其科研成果,经常性地展开领域内外调研,扩大科学研究之间、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之间的碰撞,促进理论进步和与实践相互结合,让自己的科学研究落到实处。依照国家法律、合理运用规则,通过承担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各方面获得应得利益,造就自身科研的良性循环。3.做积极向上的科研,从自身做起所谓“唯论文”,其本质上是为满足各类体系的量化指标而产生的一个极端效应。应该说,只要量化评价关联到利益与资源分配,就无法回避这种现象,其它任何行业也是一样。在职业生涯中不“唯”指标,是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渴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去求真、求实,促成科研健康发展,否则无论国家、单位乃至个人都不是真正的赢家。科研人员需要牢牢记住自己工作的初心,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遵守得很好。当前,国家已经意识到科研生态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正在努力促成更好的科研氛围。相信各级管理部门会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真实愿望、考虑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科研体系,让科学研究回归本位。作为普通科研工作者,我与很多同行期望改革能够更加彻底一些,早日将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从无穷尽的各种指标追逐中释放出来,成为我国科学进步、技术创新与产业革新的重要力量。07关于科技评价新举措的三条观点和建议杨天 上海交通大学我相信大多数科研人员希望自己的辛勤耕作能够形成对学科和社会的真正贡献,大家以科研为终身事业都是带着理想和情怀而来。但可以想象,如果世界上不存在SCI论文,有多少科研项目会继续坚持做下去,又有多少科研项目会换一个做法?我也相信有很多同行和我想法一样,如果自己的工作违背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反而成为资源流失的渠道,真的还不如回家待业。因此我非常支持新政策的出发点。应明辉邀请,下面浅谈三条个人观点或建议。1.关于奖励:我想打个比方,拴绳子、任务奖励是用来训犬的,对老虎应该放回山,不能用训犬的方式却想养猛虎。真正有理想的科研人员做出好的成果本身对他她就是最大的奖励、最开心的事,没有必要用其他奖励来替代和扭曲好工作的价值。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不是考核和奖励出来的。相信科研人员、尊重科研人员、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让有科学追求的人放心大胆地加入我们的行业、沉下心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就一定会好起来。但是,这个理想状态和目前的状态似乎是两个不同的稳态,完成双稳态跃迁需要比维持稳态有更高的输入,因此我也理解管理部门做起来并不容易。2.关于评价与考核:很多人认为需要找到对科研人员的另一套评价体系来替代目前的考核方式,但切不可没有评价体系,他们的理由是担心吃大锅饭造成国家投入的浪费。但我提议换个思路。做出顶尖的科研工作需要专注,而专注需要稳定而不是求生的紧迫感,用考核去逼本来就很有理想、很有情怀的科学家只会消灭他们。爱因斯坦说建造科学殿堂的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展示自己的高超智慧从而得到优越感和满足,第二种是出于纯粹功利的目的,而只有少数人是第三种,他们逃离世俗的喧嚣和欲望把自己沉浸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对科学世界进行构造里。为什么考核体系下难出大师,我想答案已经很明白了。另一方面,不从行政层面进行评价考核就真的会造成投入浪费吗?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让大家稳定生活、沉下心来从事科研工作未必要付出更多经济代价。比如,宁可给一个人每年50万工资白养着他她,也别用苦日子逼他她每年去申请100万经费却做不出来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最难的题只要有最优秀的人解出来就可以,因此对于科研这样的行业,过分鞭策大多数是有利还是有弊,大家可以见仁见智。信陵君有养食客三千的气度,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启示?3.关于项目申请:按照现状的大项目申请流程,申请团队会花很多时间写本子和准备答辩,而评委需要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定。这是一个不易理解的逻辑,为什么花了2个月甚至更多时间准备的材料和千万上亿的经费,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就判断清楚明白?而且评委并不是个个都是该方向的专家,却个个都需要给分、投票,如果评委对这个课题不是很熟,那他她做出判断的依据有可能脱离帽子、论文、项目等量化指标吗?我建议参考商业投资的做法,让投资专员深入细致地跟项目、做调研、给出投资报告,通过这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解决很多“一刀切”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让经费流转到真正需要的团队。08SCI论文评价的一些思考段辉高 湖南大学对于一名研究生导师,我首先关心文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研究生误解文件,所以我看了文件之后,第一时间写了几点体会与自己的研究生分享。(1)不唯SCI论文,并不是说不要论文。文件中提到需要三类高水平论文,需要代表性论文,需要国内期刊的论文,鼓励把文章发在国内。(2)文件是鼓励大家不要乱发论文,不发跟风型、热点型、炒菜型、灌水型的论文,而鼓励原创性论文。(3)科研论文仍然是做科研的人必须要发表的,做科研不忘初心,初心还是要从解决人类重大生存问题、拓展人类知识边界、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竞争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而这几个方面的进步还是需要学术共同体的知识分享,需要数据的不断积累与学术思想的及时交流。(4)整个文件是好事,让我们每个人不要焦虑于文章的事情,可以静心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围绕实际需求和科研的本质去做事;也不必为自己的方向不好发文章或者不好发所谓的高影响因子期刊而焦虑,而应该优先考虑自己做的东西是否更有意义。(5)能写好论文仍然是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能写好科技论文才算是经历了严格的科研训练,有了这个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沟通、交流和表达,这个素养是跟随大家一生的。针对指挥棒的突然变化,我也在思考一个研究者、一个研究机构在现在评估、评价、评审仍然非常多且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该怎么做,算是对自己的一点提醒,随笔如下:评估评价评审何其多,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其实,对于个人和机构,做事情做决策的目标是优化投入产出。我们知道,对于优化,除了短期优化和局部优化,更重要的是长期优化和全局优化,虽然有时需要兼顾。所有涉及到长期优化和全局优化的事情,都有最基本的底层故事逻辑,也就是我们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例如对于我们,需要“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只有这样才不会跟着指挥棒乱转或者片面理解指挥棒。制定指挥棒的人也不是神,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最佳的制度,制度是靠大量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实践出来的。其实如果我们去研究指挥棒文件,相关的文件中没有哪条是写得很绝对的,而且很多文件的初心也是好的,只是执行的时候出了问题,这也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作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个体和机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去选择做什么及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最好能通过实践和实际效果来引领和影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相信如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本不需要看指挥棒的细节是什么。其实,顶层决策者真正缺失的正是各个个体实践出来的先进的理念、前瞻性的制度及成功的案例。在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比去迎合指挥棒更重要。现在最让人担忧的是,没有了指挥棒或者指挥棒突然变了,一些机构和个体很失落,因为多年来为迎合指挥棒(例如SCI、ESI)的付出突然没有价值不大了,不知所措。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作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应有初心和使命所定义的最基本的故事逻辑,明知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也投入太多精力,只顾短期优化和局部优化,资源就会错乱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随着指挥棒的突然改变而疲于奔命,在发展上始终落后别人,同时因为没有定力和长期投入甚至内耗过多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从管理部门来说,应允许各个机构在初心和使命明确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选择路径并实现多元化发展,少一些行政干预,给予相关机构和个体更多的自主权。各个单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为了初心和履行使命,他们所需要做的优化路径必然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建议就是减少各类针对结构和个人的评估评审评价,相关管理部门可考虑花更多精力来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而不必具体到操作层面。在优化经费布局的情况下,基础研究可交给学术共同体去自我评价,不涉及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应用技术开发尽量交给市场去评价。09关于科技部的文件对普通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影响白雨虹 《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1)只有基础类研究有论文要求,实行代表作制,具体限定了篇数(个人5篇,团队10篇、20篇或40篇)。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三高期刊名单由各单位学术委员会确定,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 对科研人员是不是福音有待进一步求证,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中国科技期刊绝对不是好消息。谁愿意自掏腰包去发不能成为有说服力的“代表作”的文章?谁愿意冒着被约谈、经费被追回的风险用科研经费发文章?论文总量减少,普通期刊没有论文回流红利,应用的又没有论文要求,普通期刊还发表什么?现有5300种中国科技期刊这次恐怕至少要自动关掉一部分了,剩下的很多期刊也会面临大考。(2)“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可否理解为科技部的项目都不能发表在其他普通期刊,代表作应发表在“三高期刊”?否则不允许在项目经费中报销。如果没有考核,单纯是为了学术交流而写文章,或者对作者是重大利好,估计很多国内期刊为了暂时的存在,会采取不收版面费的方式吸引稿源,这样,普通期刊,可以为学术交流而交流,问题是长期如何生存?纯公益属性?(3)“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课题),不把论文作为申报指南、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不得要求在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等材料中填报论文发表情况。”即许多科研活动都不需要论文。总之,除了基础研究需要5篇代表作以外,其他都不需要提供论文,也就是写或不写均可,甚至连三大奖里边的创新和发明,都不需要论文。这样一来,普通中国科技期刊为什么需要存在?谁需要普通中国科技期刊的服务?普通中国科技期刊的稿源从哪里来? 10关于科技部“SCI”新政的几点思考杨兰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Photonics Research》主编最近科技部为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出台的新政,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在学术圈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在大家欣喜科技部花精力改善科研环境的同时,也有担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评价批判旧有的机制之前,我们有没有确定新政一定就解决现在的问题,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应“两江科技评论”公众号的邀请,作为成千上万个在学术界的作者之一,也做为另一个身份—科学杂志Photonics Research的主编,既是科研工作者和作者,也是为学界服务、宣传科学的杂志编辑,从不同的身份来提供我的视角。新政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出发点是好的,主要是为了扭转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但是这个新的标准是不是解决问题,如何执行,能不能考虑到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需求,以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没有一个合理且客观的标准,执行起来不仅是难,而且会引发新的问题。新政要点大致是:· 对基础科研,注重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影响。· 对论文实行代表作制度,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应少于1/3。· 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期刊的论文,或者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 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指出均不允许列支。· 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不得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出。 先赞扬一下一些改进,比方说不要专注在SCI论文数量上,认识到SCI其实只是一个文献检索系统,并非评价系统,所以不能把它做为评价论文水平的标准。同时,鼓励科研工作者注重工作质量,还有代表作制度。类似的举措其实在别的国际评价体系也是如此,例如,IEEE fellow的评选,就要求” Explain how the nominee’s one or two most distinctive technical contribution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advancement or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就是说,一个人的学术贡献不是靠发文章的数量,而是看工作本身是否推动学术进步或者在实践中的应用。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制度上鼓励大家不要分散精力,而是集中精力做好几件重要的事情。新政还强调要避免‘一刀切’的问题,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不看论文,不同类型的科研,论文占不同权重(划重点,新政不是说论文不重要)! 但是,这个世界最不缺赞扬和迎合。既然写反思和评价,咱们看看不足的地方—目的就是如何让这个系统未来更加好。系统的改革,不是简简单单取消客观标准,而是要优化评价标准,用一个更好的去取代原有的。比如,怎么定义三高论文,现在这个三高太模糊,哪些杂志或者顶会属于这个范畴?什么是公认的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及其子刊,Science,Cell 是公认的,可是把他们所有的文章加起来,数目也远远小于来自各个科研组发表的文章,必然需要更多杂志进入这个有影响力杂志的名单。如何定义,靠影响因子吗?那又进入了简单量化的死胡同—不同领域的杂志,不是简简单单影响因子就可以说明影响力的。不同领域千差万别,有的领域的顶级杂志可能不到10,如何制定这个名单很重要。理解新政的出台,里面的一些字句体现了决策者的用心良苦—有的政策是‘不得’,有的地方是‘不宜’。‘不得’意味着禁止,‘不宜’说明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商榷,这给予了学校科研单位一定的空间去解读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具体策略。但是不得不说—某些地方对科研工作者太严苛了。比如“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任何领域,都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固然有占着位子不作为的人,发的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甚至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模式。新政对约束这样的人是有效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学校现有的tenure制度,各种帽子,各种title,以及没有名校或者大团队的优势等等,已经把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空间压缩到一个角落—每天被各种事情追着—除了科研,还有教学,为杂志审稿以及各种各样名目的会议以及需要服务的委员会(committee)。不是每一个优秀的人才都会幸运的在一个有足够资源的平台和团队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一切从头开始,起步就要三高论文,谈何容易。而且,一个科研的影响力(impact)不仅仅是发表在哪个顶级杂志哪个顶会决定的。不是说达不到三高标准的科研就一定没有意义,相关论文发表支出怎么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话说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用于产生高强度,超短激光脉冲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就是发表在一个影响因子不到3的Optics Communications上。回到最初的反思,新政的出台是为了应对现在的一些问题,不要唯论文论是对的,评价体系需要多样化,能包容各种形式的贡献。但是,切忌一刀切,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那就成了捡了芝麻丢了瓜。现在的系统固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坏的,越来越多的团队作出国际影响力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值得称赞。新政出台是好事情,而且给了院校一定的自由度制定执行适合自己的政策,这是非常点赞的。但愿执行者在改变的同时,合理的包容和照顾,给科研工作者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让他/她们成长。提供不同的生存空间,有的基础科研,是需要十年磨一剑,短期看不到成果,如何让他/她们适应生存在这个量化的体系里;有的科学发现,现在看来是小众的科研,未来可能为一个变革性技术提供基础,比方一些新的理论,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让人接受,这在科学发展史上并不少见;也有那些科研方面没有足够资源条件做有影响力工作的研究员和教授,他/她的才华和贡献体现在培养学生做科研,为社会培养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也需要给他们机会。11关于SCI及专利“新政”的几点思考周林 《知识产权研究》集刊主编最近,教育部、科技部连续就“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及“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发文,希望借此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以及将专利转化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动态监测和成效评价以及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不单纯考核专利数量,更加突出转化应用。与其说这是“新政”,不如说是对此前相关政策的“纠偏”。从总结经验,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过分强调SCI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影响,以及纠正过分看重专利申请数量而轻视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把高校教学科研、培养优秀专人、将科研成果付诸应用等引到朝向正确方向前进的轨道,“新政”无疑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一个“亮点”是,规定科研人员可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它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将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处置权等权利都归属于国有,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不利于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的局面。 但是,“新政”也好,“亮点”也好,要想彻底纠正以往偏差,逐步将高校科研引向正确轨道,调动人的积极性,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尚有许多具体的实际问题需要落实和解决。例如,为破除论文“SCI至上”,不以SCI作为科研绩效评价的标准,那么,新的标准是什么?可行的替代方案又是什么?如果把SCI跟科研活动、授课内容、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综合考量和考评,除了SCI这个“硬”指标, 其他指标都是“活”的,实践中如何把握?专利申请的数量曾经是考核高校科研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于是,为追求高指标,实践中就会发生“重申请,轻转化”的情况。一些高校把大量科研经费用于交纳发表论文版面费以及专利申请费和专利维持费上。表面看,发表论文很多,申请专利数量很多,但实际上给社会提供的新产品却很少。“新政”提出高校要以质量和转化绩效为导向,更加重视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等指标,对改变以往的“论文困境”和“专利淤积”局面或有助益。 高校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以往的工作中,虽然也提出要重视成果转化问题,但是迟迟得不到很好解决。这并不是不重视,而是没有专人去研究具体对策,拿出可操作的办法。例如,转化问题涉及市场调研和预测、资金筹措和融资、法律咨询和维权、产品营销和推广等诸多方面,需要多方面专人的高质量服务,而高校自身并不完全具备这些专人。本人曾多次到某科技园区调研转化问题,在企业与律师见面会上,企业存在的问题被发现,律师的专长获认可,但到了具体签约阶段却“卡壳”了,原因在于企业没有把本应付给专业服务的相关费用列入预算。高校应当认识到,研发有成本,服务也有成本,投资、融资、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都有成本。转化工作必须计算这块成本。“教技(2020)1号”文件在“重点任务”里面,有一条比较“实”的规定,即“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支持高校通过学校拨款、地方奖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等途径筹资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用于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专利导航、专利布局、专利运营等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工作以及技术转移专业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形成转化收益促进转化的良好循环。”设立此项“基金”的初衷看上去是好的,它或许能弥补和解决一些研发单位或企业在成果转化方面的预算或资金难题。2020年2月14日,中央深改委通过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在解决科研成果的财产/权利归属方面,突破了以往都归属于国有的局限,因此有人把它跟美国的《拜杜法》相提并论。有人说该“实施方案”“是我国从政策与模式创新的角度,鼓励科研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换的一次尝试。”但是目前在没有看到方案细节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相信它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宣示。美国《拜杜法》的宗旨和精神是“希望能透过产、学、研的协作,以专利权所产生的诱因或积极性来激励美国对科技的研发(尤其是基础科技)与国际竞争力,用科技带动经济复苏。同时希望能避免研发机构的人才流失和专利权的闲置浪费,以产学合作来实现产业升级,用专利权“下放”给从事研发的学研机构来激活创新研发、驱动市场机制,并以专利的商品化来开展创新事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境内的就业机会。” 《拜杜法》以权利下放和市场机制来激活、驱动产学研的合作研发,透过商品化来促进知识扩散与经济发展,从该法的实施结果看,这一理念得到了实现。该法出台后几年内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翻了10倍,并使得美国重塑了世界科技的领导地位。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并不仅仅出自这一部法律,而更多的是“市场机制”的结果。有专家指出:《拜杜法》是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来统一美国全国的专利运用政策,以‘兴利’做为出发点,几乎对于市场机制不做任何的干预。此次SCI及专利“新政”能否取得预期结果,倒是可以拿《拜杜法》在美国实施所取得的成功来做比较。“新政”的初衷或许不错,但是实施起来未必乐观。担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为主导“新政”实施的某些高校领导和地方政府,能否在实施“新政”过程中遵从和顺应市场机制,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把本应属于“服务”的对转化工作的管理,当做一种“权力”来运用;二是高校及其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明确它们首要使命是知识扩散,而不是赚钱!唯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在面对各种利诱下仍然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做好符合其宗旨与使命的各项工作。12谈谈这几年在公司做产品研发的一些体会 徐骏博士 华为横滨研究所公司开发新产品,核心目标永远是利润。打开来讲,就是问这几个问题:价值,这个技术是不是不可代替,这个技术带来的新功能是不是客户真正的需求,这个技术的根技术(物理机理)是否足够清晰,这个技术是否有发展延长线;可行性,能不能量产,量产如何发展产业链(或升级现有产业链),量产的成本(包括初期投资,生产成本,生产良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之间的平衡,市场可以接受的定价范围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技术上,还会牵涉到很多销售、市场、行业等等一系列问题。回到各位教授们所擅长的科研创新,如果要把实验室技术转化成新产品,就需要从上面这些纬度审视。中小型创新公司和大型公司还不太一样,中小公司,特别是初创公司,目标是拿出样机,展示新科技,继续融资扩大再生产;大公司的话,一般是需要向客户推出成熟可用的产品,是不允许有失败的,因此内部实际上经历了十分严苛的历程。而且对于消费电子品来说,发货量动则百万,甚至千万,这需要相当严格的品控。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工程上的dirty job,远不像科研那么高大上。硬件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投入,是要经过多轮的沉浮与迭代,有时候甚至是需要背负大量的亏损的。一个技术从实验室demo到真正产品,走个五年十年太正常不过。回过头看京东方、中芯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是不可能的。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这份耐心必不可缺。目前国内,有这样的耐心一步步发展,扎实研发的公司还太少,这也需要国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的倾斜和支持。我也希望能更多的构建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平台,教授们能听到产业界需要什么,教授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新成果新想法展示给产业界。双方思想互相碰撞,或许就能有更多的火花。

非性命也

英国十所大学申请小结:国王发出大量录取,利兹格拉依然油盐不进

又到了每周(11.15-11.21)申请总结的环节了,表示这周基本英国高校都在无差别放offer了,特别是IC、Warwick、Manchester,简直是offer雨淋了整夜。一.KCL国王学校虽然开得晚,但offer给的快,不到3周时间,学校除了international marketing这个专业依然没什么录取,其他专业简直花开遍地,像LLM、AAFM、较新的专业FA、EF等课程都在发offer,传媒的damm、DCS等课程以及新专业digtal economy更是offer发的不要不要的。其他专业还有国际关系IR,工作政策public polciy等等课程都在飚offer雨。KCL画风如下:这周可能是kcl发offer最为激烈的一天,毕竟上上周拒信的确比较多。1.【offer-kc-aafm】叔报个kcl offer~ kcl aafm tl:10.27-11.21,con85,雅思7(6.5) bg:top 10 985,会计学专业,均分85,实习两段:四大五百强;含金量商赛奖项若干,奖学金一个,其他奖项若干,acca7门,带了个6.5(6)的雅,无G2.【offer-kcl-digtal asset media management】叔~报一个offer kcl damm offer,是第一个吗?!!KCL digtal asset media managementtl 10.29-11.20bg 211 广告 均分89 雅思7(6.5) 有国创 奥美实习 500强实习等三段 con80%3.【offer-KCL-LLM】报kcl llm offer 理工211 法学 均分87 相关实习3个 无雅 con了80%和语言4.【offer-kcl-digital marketing,dm营业了】bg:211 网排50+ 金融专业 90.6 雅思7 无g+两段相关实习+量化相关经历+其他小奖/志愿活动什么的。tl:10.28-11.20。顺便求一个爱丁堡 mktba和kcl digital marketing的选校 感谢大家5.【offer-KCL-ecation】叔你好~来投个offer攒人品!211均分84 带不合格雅思 两段教育实习 高中教资kcl 10.27-11.19二.Leeds利兹这个学校憋到现在,传媒学校终于开始营业了,主流专业新媒体new media、媒体产业media instry都有零星offer给出,虽然不多,但估计下个礼拜就能有offer雨出现了,学校应该是会在12月初之前给一大波相关的录取。其他许多学生关心的社科学院的Society, media and culture这个课程目前也没学生收到offer。不过估计也快了,传媒放了的话,社科学院也不远了。估计下周就能淋上leeds的offer雨了。利兹商学院依旧妖风不断,全是拒信,af更是花式拒信。他们家主要有几个专业是拒信特别多的,一个是economics and finance,一个是AF,还有二个是Finance and investment、Business Analytics and Decision Sciences。但往年这几个专业录取要求真的不高。一些211,81的就蛮多录取的。所以,可能offer雨的时候才能看清这个学校到底想要什么学生吧。画风如下:1.【拒信-Leeds- finance and investment】关注了这么久!终于轮到我来报啦利兹 finance and investment 据信;布里斯托 efm offer[打call] bg: 211财经大学 会计 均分82 有一段审计实习,一段剑桥暑期夏校。今年利兹好像真的…不愧是G6[吃瓜]我个人还挺喜欢利兹的可惜了不能跟张国荣做校友了 对了,时间是10.21—11.172.【offer-Leeds-new media,利兹开始接客了】叔,你好,报个offer攒人品。利兹 new mediatl:10.15-11.20bg:末流985网络与新媒体,4段实习(1融媒体,2电视ott,1广告),均分85.6,社团负责人,大广赛,两份奖学金、一堆杂七杂八的校内奖和志愿者。之前申利兹的communication and media被拒了,加申的这个,申请季第一个offer总算来了3.【拒信-leeds-frm,本校的都不要哈,笑死我了】呜呜呜呜今年第一个拒信,利兹的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背景是利兹本校本科,大一大二均分60 ,两段实习,推荐信都还没上传就秒拒我……(去年一个学姐也是申本校研被秒拒了,利兹真有你的三.Manchester曼彻斯特大学除了商学院,其他学院已经在陆续给offer,很多学生是去年defer的,表示曼大去年除了商学院不能defer,其他学院前期很多都可以延期。后面由于延期的学生多,部分专业又不允许了,搞得曼大和UCL一样,后面补招了很久,那个时候捡漏申请,真的也是蛮好申的。曼大这个礼拜主要是一些化工啊,环境啊,之类的专业在出offer,主要出offer的专业有以下social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发了尤其的多;Philosophy;Urban design and international planning;Digital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on and Ecation;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环发的development management;目前商学院基本都是拒信,af,qf,以及mkt都有秒拒的。cpm也有营业秒拒的,目前都还没给结果。画风如下:1.【拒信-Manchester-CPM】曼大营业了,CPM被拒,双非在名单 ,商务英专专业,均分88,tl:10.16-11.16 雅思6.5,2段水实习,哎哎哎,伤心ing2.【offer-Manchester-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今天登曼大系统发现已经是录取状态了!专业是MSc 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bg:末尾211 化学 均分86 无实习 无奖 无雅 三无哈哈哈 建议大家也可以登系统去看看呀 !3.【offer-Manchester-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statistics】叔,我报个曼大的offer攒人品[泪][泪]递申请一个月了终于来了第一个offer ,太开心了bg: 网排50左右211,均分87.53,社会学专业,每学期奖学金的,一个政府实习,两个企业水实习tl:10.20-11.17系统查到曼大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statistics 的offer4.【2个曼大拒信-Manchester-BAOR-BASM,华威BA录】投个稿,报几个offer和rej本科中流985,工程管理,89.6,3.75/4,T101,G153+169,三段咨询相关实习,实习有一点python爬数据的内容,gap选手。admission:华威BA 9.15左右-11.13rej:曼大baor和basm or是10月中旬-11.17曼大basm是11.10-11.17四、Edinburgh爱丁堡大学这个月动静比较小,发offer的专业不多,不过之前没发的marketing,现在都营业了,以及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digital sociology;AF和finance;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Contemporary and modern art;HRM;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merging Markets;Climate Change Finance and Investment;等等专业都有录取。尤其是ds这个课程,这个专业其实改名字了,因为大家都把他当传媒去申,人家其实是个社科课程。所以很多学生文书都写得很传媒,就拒了。今年调整了下,录取率申请提升了。大家可以注意下这个专业,这个礼拜发了不少offer。至于很难的申af和msf这周也下了offer。画风如下:1.【爱丁堡双offer-Edinburgh-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merging Markets-Climate Change Finance and Investment】叔报一个申请吧!我实在太开心了呜呜呜呜 刚刚半夜爱大:IBEM和CCFI全给我offer啦!!!两个都是我最爱的专业,以为IBEM不是国贸专业大概率会被拒 没想到居然也拿到offer了!现在大概率会去爱大IBEM 专业啦2.【offer-Edinburgh-Finance 】给您报一个爱堡finance offer,听说可以给ic攒攒人品。bg:中部985 精算 91 雅思7.5(7)gmat720 四大 中行 等三段实习 一段商赛经历 国奖 tl:10.7-11.11 condition803.【offer-Edinburgh-digital sociology 】叔,投稿一个爱堡digital sociology offerbg:中部985,GPA86,雅思7 一段省电视台水实习,一段校内校级融媒体 ,校级二等奖学金 con80%4.offer-Edinburgh-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哥,报个offer,爱丁堡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con80bg:某中部地区985化工专业,均分87.25,雅7(6)。国奖1个,省奖一等1个,中石化等公司实习三段,大创三个国家级,paper1篇。实验室经历两段。奖学金若干,校优秀学生若干(感觉这些没什么用)5.【offer-Edinburgh-AF,全网第一个?】想报一个offer!爱宝AF 本科英本 赫瑞瓦特的 专业也是AF first 78 两段水实习 感觉是这两个学校本身相互优势吧 地理位置 和各种合作交流 雅思7(6.5) 无G五、Glasgow你所申请的Glasgow,尚且不在服务区。表示Glasgow今年挺有意思的,到现在还不给offer哈,人家UCL都开始上架了,他还在墨迹。今年最墨迹的学校,没有之一。可能是学校在忙于招一月份如下吧,也可能是学校觉得,缓一缓,让学生有个冷静期。再开始发吧,毕竟Glasgow今年有7个round时间,一轮一轮的给,一副择优录取,不太好申的样子。目前拒信倒是有的,画风如下:1.【拒信-Glasgow-international strategic marketing】嗨喽~报一个申请季里的第一封拒信攒人品 格拉斯哥international strategic marketingBg:211+工商管理专业 均分80.33 3年营销工作经验tl:10.30-11.19 拒绝理由是均分低2.【拒信-Glasgow-ecational studies ,格拉要开始了吗】格拉斯哥ecational studies MEd 给了拒信,说教学经验不足,自闭双非一本,均分82,有一些科研项目社团负责人什么的,一段实习经历 tl:11.3-11.13六.Warwick华威大学已经过了拒信冷处理期,目前处于一副比较亲民的状态。目前好多专业都在集中给结果,有如下比较集中的。Drama Ecation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Psychology and Ecation;Finance and Economics;e-bussiness management ;Polymer Chemistry;Marketing and Strategy;business with consulting ;finance;Business and Finance;Programme and Project Management;表示这周商学院在集中出结果,特别是BC这种专业,发的录取是大于拒信的,然后MS这类专业主要在发拒信比较多,集中offer估计也要小周。其他ef这类也主要是拒信,目前还没看到offer,这个专业是他们家的王牌课程,极其难申,不要乱申,毕竟英本也con75%。画风如下:1.【offer-Warwick-bf】华威的Business and Finance的录取 10.19-11.16Bg:70+的211,金融,均分89,雅思7(6),无g,四大+券商实习,多次国奖和志愿者2.【offer-Warwick-business with consulting】报个华威的offer! business with consulting bg: 中外合办2+2 会计 75 7(6) 三段实习(国家电网+会计事务所+创业) con60 要求我在12月15之前交留位费 想问问大家必要啊[泪] 可以argue晚一点时间吗3.【拒信-Warwick-Marketing and Strategy】你好呀,我又来报拒信了[允悲]华威Marketing and Strategy,TL:10.21-11.19,原因是竞争激烈。BG:211财经工商管理,GPA3.7,均分87.5,未带G。文书里写了国内互联网大厂consulting实习(一段)、科研经历,以及不太相关的比赛和志愿者经历4.【拒信-Warwick-e-bussiness management 】您好 保个rej WMG e-bussiness management bg:网大300双非一本物联网专业 均分85.05 主干课程绩点3.7 无雅思 四段实习 三段在金融行业国企 一段在tcl 利兹夏校 学校没在list但是还是想试试 收到拒信也在意料之中了 tl:10.21-11.195.【拒信-Warwick-fe,说实话,华威的fe很难申的,被拒不冤】投一个华威finance and economic拒信 网排40+211(t2) 金融学本科 均分87.7(本系第一)雅思7(6)一个四大实习两个水实习 省级市级公益各一个 社会/学校奖学金若干 ACCA9/13tl:10.14-10.23(推荐信)-11.19七、Sheffield谢菲尔德大学也在营业,目前商学院虽然有动静,但比较小,主要是教育和其他工科类。谢大其实今年也是比较难申请的,主要难申请的点是针对双非的学生,某些热门的在专业在提升门槛,收缩可申请范围的。就是量大了开始挑学生。目前画风如下:1.【拒信-Sheffield-Creative and Cultural Instries Management 】叔报拒录攒人品bg:网大160 软科115双非双一流学校广告学 gpa86.7 kcl暑课2.【拒信-Sheffield- Water Engineering】叔,报个拒信攒人品谢菲 Water Engineering无理由拒,打算明天发邮件问问具体原因BG:网排30+211中外合办,环境专业中方84,英方3.7,无雅3.【拒信-Sheffield-hrm】你好~报个拒信攒人品双非师范,网排100左右,行政管理,加权88,gpa3.79/5 无雅rej:谢菲尔德hrm,无理由,希望后面顺利!大家也都顺利!4.【拒信-Sheffield-East Asian Business】叔,又是我,双非一本国贸,均分86,谢菲尔德东亚商务11.17拒信,目前有约克,埃克塞特offer5.【offer-Sheffield-af】报一个谢大录取攒人品,末尾211,均分84,会计专业,无雅,1实习,申请谢大的finance and accounting专业,con 75%,tl:10.11-11.13八、Southampton今天讲下南安普顿大学,表示南安已经下了好久offer了,这个学校目前offer已经发的比较多了,感觉已经一半位置没有了。很多一本的学生都在或冲或保底这个学校。即使他们家的温彻学院,也很多学生去申。南安虽然有list,但其实卡的不紧凑,一直会根据学生背景情况去放水,所以不能完全参考list去申这个学校。还是需要多尝试去申。这个学校offer其实特别多了,就不放其他案例了,毕竟一堆,主要讲下品牌管理这几个专业,这几个要么要相干工作经历的。实习一般都很难申到。所以不要随便跨专业去申。【二连拒-Southampton-Global Media Management-Global Media Management & Global Advertising and Branding】深夜两个南安拒信,睡不着了…希望之后都是好消息[泪]21fall 南安 Global Media Management & Global Advertising and Branding 背景:211旅游管理 82.7 雅思6.5(5.5)四段实习 几个校级创新比赛 大创 一些志愿者 原因:your previous subject of study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programme you have applied for(两个都是) tl:11.6-11.19九、UCL伦敦大学学院其实这几天提到次数太多,不集中讲了,表示学校也只有11.19集中放了一批offer,后面其实有匿了起来,其实其他学院也有工科结合的一些课程在放结果,还有urban 方向的,但比较少,表示UCL今年处理还是比较快的。感觉在圣诞前,教育学院都可能可以出一批结果。至于管理学院的课程,12月初才开的话,估计要等到圣诞后才能出结果了。十、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其实差不多要开始进场了,估计快的话下周,慢的话,12月初肯定会有offer弹出来。当然,目前LSE还处于offer冷静期,主要给学生拒信为主,其他觉得比较好的苗子,都被学校直接放waiting list了,学校不会这么快下offer的,最起码要集中一波下的。那时候的确一下就是大量出结果了。话说,无论哪一年,特别是今年,能比LSE天选的,能在下周或下下周成绩单沉底,成功玄学上位的,基本是学霸中的学霸。基本都是甚至申G5,基本有的甚至连UCL都不想保底的。就是那么豪横。而且可能英本的录取会更多,国内的会少点。比如英本曼大和英本Lancaster的。这两学校拿得挺多的。以及一些美本,top2加本,基本历年来都是这样。拒信画风:1.【LSE双拒信-Media Communications-Media,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您好 投稿拒信 LSE- Media Communications和Media,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中传 GPA3.79均分90,雅思7.5(6.5),两段正经实习,两个奖(包括学科竞赛),一段诺丁汉暑校经历,其他证书一些2.【wl-LSE-af】您好,报一个lse af waiting list:lse小名单985中外会计 89.3 730 7.5(6.5) 四大审计+咨询+券商研究所实习 11.13下id今天wl(话说今天下午登录lse for you就一直不顺利,感觉就是要有结果了[允悲],不知道wl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3.【拒信-LSE-AF】叔 报个lse 拒信吧 lse AF bg 英本af 73 四段实习 无g无雅 tl10.21-11.19 希望接下来好运4.【wl-LSE-AF】叔 报个lse af waiting list英本罗素AF专业 大二均分75 雅思7 GMAT 740 二段实习今天看到有人被放进waiting list了 就登录查了下 自己也被放了[允悲]Timeline:11.05 submitted- 11.09 下ID- 11.19 waiting list5.【拒-LSE-AF】985会计 87.3 7(6) 680 ACCA14门 ic夏校 4段实习(四大咨询 八大IPO 劵商 审计局) 足球二级运动员 羽毛球二级运动员拒:LSE AF 10.18-11.11总了个结:差不多,12月初,应该会迎来第一轮的一个截止,基本上那个时候好的学校会开始陆续发offer,一些热门的学校,好的专业会开始陆续有专业开始没位置,比如Bristol,AF、EFM、AFM、Data science等课程已经对国内学生没什么位置了。所以申请什么的,还是需要趁早。特别是那些只有一轮的学校,像Bristol、Durham、KCL这类学校,手慢就无了。

黄金雨

GitHub,这家期刊只登实验方案、不收版面费,如何商业化?

2019 年 8 月 13 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系列期刊的非营利出版社,正式宣布与生命科学实验方案共享平台 Bio-protocol 展开为期四年的合作。Bio-protocol 创办于 2011 年,是一家专精于遴选、发表实验方案,需要同行评审的在线期刊。期刊的使命是打造一个开放获取与沟通的平台,分享高品质的实验方案,让生命科学的研究更高效,更具可重复性。而其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科研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图 | AAAS 与 Bio-protocol 在 AAAS总 部的签约仪式,左为《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 Bill Moran,右为 Bio-protocol 创始人兼董事长何芳连(来源:ScienceAAAS微信公众号)由于科学实验的复杂性,重复实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自然》杂志曾在线调查了 1576 名研究人员,发现其中超过 70% 的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其他科学家的实验并以失败告终,而超过一半的研究人员竟无法重复自己的实验。如果能看到详细的实验方案,并有机会与作者讨论实验细节,无疑会大大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Bio-protocol 就是提供此类服务的平台。《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 Bill Moran 也评价道:“提供同行评审的平台是支持可重复性的关键举措,同时也为作者和同行提供一个阅读、更新和参与有关实验材料和方法的详细交流的机会,AAAS 和《科学》一直认为实验方案是实现可重复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与 Bio-protocol 合作,进一步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在 AAAS 与 Bio-protocol 宣布合作之际,DeepTech 采访了 Bio-protocol 创始人何芳连博士和联合创始人兼 CEO 刘峥博士。何芳连是宾尼法尼亚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具有超过 15 年分子生物学科研经验。在采访过程中,何芳连讲述了创办 Bio-protocol 的初衷以及经历的各种挑战。曾经喜欢泡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如今已完全转变为一名创业者,何芳连表示,“现在基本是完全转行了,还是为科学服务,但是完全不一样的服务。”为生物科学家做一个“GitHub”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在实验室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来说,时刻关注自己领域内的前沿进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与圈外人刷新闻不同,这些学术界的进展,几乎都通过学术界的杂志以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形式发表。学术期刊上各种晦涩难读的论文,往往宣告了一些改变世界的新技术、新发明的诞生。当看到大牛们做出最新成果时,很多实验室也想重复该实验结果,或者想通过论文中的实验方法来做自己的新探索。但问题在于,侧重于成果的长篇论文中,对于实验方案的描述非常简单,往往想看详情就要去看另一个文献,然后另一个文献又让你去看另一个文献,基本上到最后查一堆文献还是找不到想看的全部信息。这也是何芳连自己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亲身体会。除了论文层面,何芳连还遇到过一些做实验时遇到的“痛点”。同一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一些未发表的实验笔记往往都是纸质的,离开实验室后这些资料也就很难交接下来。(来源:pixabay)要知道,实验室里做个科研实验,并不仅是我们中学时用到的那些瓶瓶罐罐,有时候一丁点实验试剂就是几千美元,想做类似的实验却没有相关实验方案记录,这就意味着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和试剂去尝试。何芳连觉得,实验室里的这种现象,很不高效。2010 年前后,何芳连的先生、搞 IT 的林元庆(宾尼法尼亚大学博士,后来成为Bio-protocol 联合创始人兼 AI 高级顾问,曾任百度研究院院长)提醒她,你们为什么不像 GitHub 一样做一个实验方案分享平台呢?对啊,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毕竟实验方案的获取,一直是实验室里存在的科研痛点,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更加突出。一方面,生物领域的实验周期都很长,比如养小鼠做实验,一般至少要三个月才知道有结果,有的做了三个月发现白做了,甚至有的半年才知道结果,这也算是生物实验的一个特色;另一方面,生物领域的实验都很花钱,每年全世界有大量的科研资金都是花在了实验试剂和耗材上,做实验时,点一点滴一滴,几千块钱就没了,三个月下来用了很多试剂,也花了很多钱,如果最后没做出想要的结果,还得重做。这个时候,如果能看到别人已经成功发表论文的具体实验方案,则可以按照标准重复一些重要的实验结果,或者对新问题做进一步探索。用平台的理念做开放期刊2011年,何芳连开始做 Bio-protocol。当时行业中其实也有一些传统的期刊在做实验方案的分享,包括 Nature Protocols,但何芳连很清楚自己要做的是平台。传统的期刊,以 Nature Protocols 为例,一个月常常也就发 10 到 15 篇文章,而且发表的文章内容都是科研界中比较头部(前沿),但往往是小众的实验。实验室中的科研工作者需要的是更基础和常规的实验方案。何芳连一开始就是完全从科研人员的需求来建立这个平台的,既发表前沿的、原创性的实验方案,也发表非原创性的,常规的实验方案, 就是这样一个有更多用户需求的高质量实验方案分享平台,而这很像 GitHub 的理念在做的事情。与 Nature 上的论文相比,Bio-protocol 上所发表的实验方案,更像是模块式的很短的菜谱。对于用户来说,虽然篇幅很短,但往往能够轻松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详细信息。(来源:Bio-protocol)此外,Bio-protocol 上的实验方案还可以有视频,就像我们在逛购物网站时,只看字看图还不够,还有“卖家视频秀”。当然,平台对于这些视频并不会有很高的拍摄要求,但必须包含关键的实验步骤。更能体现平台理念的,是 Bio-protocol 上的实验方案经过同行评议,允许作者随时更新,且可以提问互动。而这一切内容,对研究人员都不收取任何费用——发表无需版面费,使用一律开放获取。靠朋友圈起步,如今和 AAAS 合作回想起 Bio-protocol 所经历的挑战,何芳连表示,刚起步的时候,作为一个无名平台,那个时候还不是一本正式的期刊,如何让大家来分享好的内容,就是最大的挑战。2011 年前后,何芳连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让朋友、朋友的朋友来“捧场”,这些朋友都是美国名校留学的华人博士或博士后,何芳连对内容的把控也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是发了很好的论文才行。林元庆在周末也帮忙打电话,邀请很多作者来贡献内容。一年下来,平台收集了大概 200 个实验方案,何芳连自己也贡献了 18 个。而这些内容,为 Bio-protocol 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一个艰难的挑战过去了,第二个挑战又来了,身边的朋友都找完了,接下来又怎么办呢?当时,何芳连利用自己休产假的时间,开始邀请更多优秀的年轻科学家来平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其中就尝试过刷斯坦福大学的网站,挨个邀请一些博士后,让她没想到的是,这种做法的邀请成功率还蛮高的。现在看来,当时 Bio-protocol 上的第一批非朋友圈的作者基本就是这么来的。2013 年之前,包括何芳连在内的团队,都是兼职在做这件事情。2012 年底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方向。毕竟,自己是很喜欢泡实验室做实验,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了做科研,那就意味着不可能再回到实验室了。最终,何芳连下定了决心,要将 Bio-protocol 当成一份事业来做,而她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先生林元庆的大力支持。2013 年,Bio-protocol 正式申请成为一份网络(在线)期刊。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何芳连唯一的目标就是想着把 Bio-protocol 的内容质量做好,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发表内容,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图 | Bio-protocol 的期刊合作伙伴(来源:Bio-protocol 官网)从 2016 年开始,Bio-protocol 陆续与一些期刊出版社展开了合作。这种合作的开启,让何芳连非常兴奋,一方面证明 Bio-protocol 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另一方面,与权威期刊的合作不仅能保证内容的质量,而且将颠覆了原来内容的增长模式。以这次 AAAS 和 Bio-protocol 的合作为例,在《科学》系列期刊上发表生命科学相关论文的作者,将被邀请在 Bio-protocol 平台上同步发表相关的实验方案,并会提供链接,引导读者访问 Bio-protocol 网站查看相关实验方案。如果作者已经在 Bio-protocol 发表了他们在《科学》系列期刊中相关文章的方法,那么这个链接将直接引导读者阅读已发表在Bio-protocol的方法文章;如果 Bio-protocol 上没有相关的方法文章,那么该链接将引导读者访问 Bio-protocol“方案索取”网页,读者的需求信息将传递给该文章的作者。图 | eLife 与 Bio-protocol 的合作(来源:eLife)这个“方案索取“服务合作将改变 Bio-protocol 内容增长模式——从编辑的邀请模式转变成用户需求驱动的模式,用户需求将驱动实验方案共享规模迅速提升。Bio-protocol 通过这个项目与合作期刊做了数据的直接对接打通。比如用户看到 eLife 或《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哪个实验方法不详细或有疑问,可以通过“方案索取” 的链接(这些链接在杂志的网页上呈现出来,如图)将需求通过 Bio-protocol 第三方平台传递给文章作者,邀请其分享详实的实验方案或解答问题。(来源:eLife)作者先把他们的方案或答案分享在 Bio-protocol 平台上,Bio-protocol 再将信息同步给杂志,杂志网站上“Request a detailed Protocol” 链接就会自动变成“View detailed Protocol”, 让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连接到 Bio-protocol 平台看相关内容。这个途径将使 Bio-protocol 的内容、流量激增。而在此之前,Bio-protocol 的编辑团队(100 人左右)需要每个月去看当月发表了哪些好文章,有哪些好方法作者写得不够详细的方法,然后再去邀请。现在这个项目是让用户代替编辑去做这些工作,体量完全不一样。据悉,最快在今年 10 月份更新的 Science 系列期刊论文中,大家就可以看到 Science 与 Bio-protocol 的互链效果。商业化的转折与挑战Bio-protocol 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公益的项目,近 8 年来全靠何芳连和她先生的积蓄支撑整个项目的运营, 但是何芳连早在 2013 年,就对外公开地说 Bio-protocol 是个“For profit”的组织。因为在她看来,一个项目要做好做大,不能靠政府或慈善机构的资助,必须自己得有造血的能力;另外,“For profit” 的组织/公司,才能吸引一帮有志向、有朝气、有战斗力的人一起和你把事情做起来。何芳连从一开始就坚信 Bio-protocol 是个既能创造巨大社会价值又有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项目。只是什么时候商业化需要时机。2017 年与各大学术期刊的合作,让 Bio-protocol 的内容模式发生了变化,也促进了 Bio-protocol 商业化的转折。2017 年底,公司决定要开始第一次融资用于商业化布局的时候, 何芳连邀请了另一个合伙人,之前一直兼职的刘峥博士全职加入。刘峥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美国临床病理医师协会注册病理医师,具有超过 15 年医学及医学信息学研究经验。何芳连在电话中向刘峥表示,“你做医生,你会知道五年之后你要干什么,但做这个(加入 Bio-protocol),你完全预料不到五年后会变成什么。”刘峥与芳连、元庆相识于 2000 年,是多年的好朋友。从 2011 年开始,他便作为 Bio-protocol 的第一任主编参与其中,不过是兼职做的。2017 年底,何芳连邀请他回国全职做 Bio-protocol 项目,刘峥当时是有犹豫的。最终在考虑了两个星期后,刘峥于 2018 年 1 月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稳定临床工作全职回国,正式出任 Bio-protocol CEO。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刘峥总结了三条专职投身 Bio-protocol 的理由:“首先,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从优质的实验方案出发,在这个基础上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来提升科研产业的效率,这件事情如果做成了,影响会比我做医生大得多,不仅仅会有产生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也不可估量。大家都说,创业的人都有一种 make a Diffence 的信仰,这可能就是我也想 make a Diffence 的地方;另外,我本人对用科技提高产业效率很感兴趣,而自己医学信息学的一些经验和能力,对于 Bio-Protocol 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这么多年一起的坚持,做到今天行业内的标杆,这个过程也让我信心很足,相信这个事情一定能够做成。”最终在考虑了两个星期后,刘峥于 2018 年 1 月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稳定工作全职回国,正式出任 Bio-protocol CEO。图 | 刘峥(来源:受访者供图)刘峥的加入不仅对团队的管理、建设起了很大的帮助,更重要是加速了公司的商业化进程。 刘峥和何芳连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深入接触国内的商业市场,寻找 Bio-protocol 的商业化路径。过程中,团队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很快就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路径。2018 年 8 月,Bio-protocol 获得来自华创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在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内容生产的同时,全力加速商业化布局。作为 Bio-protocol 联合创始人的林元庆(离开百度后创办了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企业 Aibee),如今也以 AI 高级顾问的身份参与和指导 Bio-protocol 的商业化进程。自创办伊始,Bio-protocol 靠着初创团队的激情与投资,支持着其成长。Bio-protocol 源自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也服务于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按照设想,Bio-protocol 不会向研究人员收取任何费用——发表无需版面费,使用一律开放获取。而支持 Bio-protocol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将依靠 Bio-protocol 及其姊妹网站 bio-thing.com 的广告收入,以及团队正在围绕实验场景所尝试的商业化服务。谈到自己这几年的感受,何芳连表示,“我其实转化很快,之前很多人说我原来不喜欢说话,我确实是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但现在我不管跟谁交流,我觉得都能很有激情地去 打动和说服他们,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合作,我觉得都应该站在真正互助共赢的基础上去谈判的。”国内市场不容错过的机会Bio-protocol 现在做的产品,面对的就是实验室场景,实验室 PI(课题带头人)、学生和管理员,而做实验都要用试剂耗材,何芳连认为这是很非常强关联的,“Bio-protocol 一直在做的工作是把实验方案线上化,现在我们尝试将试剂包括试剂本身的信息,也线上化。”在过去一年里,何芳连和刘峥走访了上百个一线、二线的实验室,至少接触了国内四五十家试剂厂商,摸清了厂家、供销商和实验室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很多实验室都买到过假的试剂耗材、国产品牌中一些产品很好但销量不高、厂商的销售仍在采取低效的地推模式等等,这些都是整个行业内存在的痛点。按照 Bio-protocol 的规划,在继续做大做好全球内容服务的同时,将前期的商业化服务主要聚焦于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为切入口在 2 - 3 年后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面对的是实验室用户,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智能解决方案,做什么实验、用什么实验方案、用什么试剂耗材、去哪里买,整个场景都能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家把精力用在真正的科研上。”刘峥表示,“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研究性实验室,以及企业用户。”谈到这一年来回国创业的感受,刘峥表示,感悟很多,变化也很大。“原来做病理医师的时候,做临床诊断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而创业本身是一件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创业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直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其实后来发现和做科研一样,在诸多不确定性中是可以有方法找到确定性的东西的,比如说用户的需求等等。另外,不确定性本身也代表着很大的想象空间。”经过一年的时间,刘峥已经完成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拥抱不确定性的心态转变。对于自己所做的产品和服务,刘峥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他表示,这种自信正是来源于用户真正的需求。(来源:pixabay)而根据刘峥的介绍,经过中国政府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体量巨大的基础科研市场,而且是稳步增长。2019 年国内基础科研领域的试剂耗材大概将达到 400 亿人民币规模,并将保持8%-10%的年复合增长率。除此之外,国内正在推动医药改革,将直接影响仿制药利润的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医药研发投入会有一个飞快增长。2018 年,我国头部 100 家上市的医药公司的科研投入相对于上一年增长了 47%。刘峥表示,国内将会出现一大批研发型的医药企业,并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窗口,这对 Bio-Protocol 来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空白

一位普通博导培养博士生的所做所思……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走进上海某高校物理学系,只见墙上贴着四排共30位院士(教师、系友)的照片。A就是这个“强势”院系中的一个“小不点”博导(副研究员)。2011年入职的她,研究凝聚态物理。简而言之,如果你研制出一块具有奇特物理性质的新样品,那么你就“发”了,不但能在高档次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而且别人也会开展追踪研究。退而求其次,你把别人报道的材料合成出来,在后续开展谱学实验、拟合实验数据时发现一个奇异的峰或者拐点,并解释清楚为什么会这样,那么这也有意义。或者,别人认为一个样品的能隙结构是这样的,而你用一种谱学技术首次证实或者推翻前人的结论,那么这个结果也能发表。然而,指导研究生做科研、发论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把科学问题讲清楚,颇费周章在A的一间面积不大的实验室,笔者看到一排长样品的炉子和手套箱、封管装置。还有一个柜子,一个个小抽屉里装着一个个长样品所需的元素。她的学生或是在实验室里忙碌,或是在几个课题组合用的大办公室里伏案工作。看起来,他们课题组运行正常。那么,科研产出情况如何?以A最初培养的三名五年制博士生为例,小张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1篇论文,在Physical Review B(PRB)发表3篇论文,还有1篇论文待投稿;小丁在PRB发表2篇论文,还有1篇论文待投稿;小谭在PRB发表1篇论文,还有1篇论文待修回。而他们系直博生申请博士学位的要求就是在PRB这样档次的期刊发表2篇论文。当听到笔者说他们发论文慢,A解释说,他们研究的体系“都是非常复杂的”。学生需要长样品、测物性(X射线衍射、电阻、磁化率、比热),然后到国外大型实验室做谱学实验,进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就拿长样品来说,无论是由于学生缺乏实验经验还是由于装置出现故障,很多时候在多次尝试之后,仍失败了。有时候,他们按照文献报道的长样品步骤,却怎么也得不到高质量的样品。他们长出样品后需要电阻、比热、磁化率,这就需要使用一台叫PPMS(物理性质测量系统)的公用仪器。他们长一个样品需要一两个星期,而排队等待使用PPMS又要等一两个星期。组里有好几个学生,“今天长一个样品,明天长一个样品”,在一段时间内有好几个样品长出,PPMS供不应求。并且,学生刚开始做实验时缺乏经验,比如测样品的磁化率时,忽略了放样品的杆子本身也有磁信号,结果搞了半天,还得重测。到国外大型实验室做谱学实验,首先需要提前好几个月申请机时。几年前A刚开始独立申请机时,对方说她样品还没有制备出来,让她长出样品再申请。A努力地发论文,在国外四个大型实验室都申请到了机时,还成为一个实验室机时审批委员会的成员。尽管如此,有时她的申请书还是会被“枪毙”。所以一旦轮到使用仪器,他们三班倒做实验。A还说,“发表物理文章又不是只要描述实验现象就行的”。比如,他们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后,用一个公式拟合这组数据得到好的结果。但是,他们接下去不但要用别的公式重新拟合这组数据,看看是否还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还要从拟合结果中挖掘出物理意义,并和文献中的结果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自己的结果和文献中的结论不一致,还要想方设法找文献、补做实验,找出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即便学生写出了论文,但这样的稿子还是不能马上投出,因为“读起来就像是实验报告,缺少讨论部分”。A不但费了好大的劲儿自己读文献、增加讨论内容,有时候还需要和从事理论研究的同行讨论,试图提高论文的深度。A说,在她从事的研究领域,有很多发表的论文没有把科学问题讲清楚,或者是错的。“现在有些学生只知道发表高档次文章,而不是本着把问题讲清楚的态度做科研。你总不能仓促发表,以至于过几年被别人指出文章是错的吧?”“导师不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吗?”A以布置任务、讨论的方式推动课题研究。他们课题组每星期开半天组会,一起讨论,“大家都知道每个学生在做什么,进展到哪里了”。还有单独讨论,就是把学生叫到她的办公室。她还用微信和学生讨论。她说:“什么是做科研?不能只是做科研中的一个环节。你要会做实验、会写论文,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课题组每个学生只是做一部分工作,课题组像生产流水线那样,那么出文章会快点,但她培养人“就是要做全套”——确保每一个研究生都能长样品、测物性、做谱学实验、分析数据、写论文。这不是排斥科研合作(事实上他们课题组每篇论文都是通力合作的结果),而是确保每一个博士生都能独立做科研(哪怕有的学生毕业后不准备当高校教师)。A还让学生出去参加学术会议、暑期学校。笔者不禁产生了困惑:参加会议能导致论文或者科研的产出吗?对此,她说:“如果他们不去开会,我省点钱,他们在实验室还能干活,我为什么还让他们去?这不就是培养的一部分吗?”她说,参加学术会议有助于开阔视野,对学生做科研应该也是有用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A不但同意小丁在博四暑假外出实习一个月,还同意小张在博五出国访学。“这对课题组生存发展没有用啊!”她的丈夫B教授仰天长叹:“我的博士生都不需要实习,也能找到好工作。在实验室干活、发文章,不就等同于实习经历了吗?再说了,全国有60%以上的应届博士生延期毕业。本来读博时间就紧,这时候再想着实习,不合适!”而对于小张出国访学,B教授也大倒苦水:“我曾经同意课题组一位博士生出国访学。他出国后,我不但要照常向学校交培养费,而且他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没我的名字。当然,我本来也没有索取署名。课题组的科研进展慢了,我以后再也不同意学生出国访学了!”对此,A回应称,当时小张请求导师推荐他出国访学时,她觉得“他想要留在学术界,出国访学对他有帮助”。虽然事实上有没有帮助还不知道,但A认为,收获肯定是有的——小张见识了世界一流大学著名课题组的氛围、管理,开阔了眼界,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课题组运行机制方面。“国家为什么需要研究生?他们来你的课题组又不是仅仅发几篇文章的。你是在为国家培养研究生,培养栋梁。都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你培养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时刻要记住的呀!”A脱口而出。“态度决定一切”在采访的最后,笔者问A对博士生有什么建议,她娓娓道来。第一,要热爱科研。曾有一外校考生发电子邮件给A,说对她的研究很感兴趣,想面谈。在物理学系统一组织的推免面试结束后,该生见到了A。当A提出带该生看一下实验室,该生没有表现出兴趣,而且一个劲地问“通过系里面试了吗”“什么时候才能出结果”。这就使A感到该生只是想被录取。“毕业后你可以不进高校当老师,但读研时,对科研要有起码的热情。”A向笔者表示。第二,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很多研究生当初选择了“逃避式考研”,他们进校后或是懵懂,或是忙着各种社团活动、网络游戏。A说:“(直博生)刚进校就要抓紧时间,不要觉得五年很久。有些直博生觉得第一年慢慢来,到后来会发现每一年、每一天都不能浪费。现在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这么好的青春时光,怎么可以浪费呢?”第三,不要浮躁。课题组师生处于一个强大的院系,必然会面临别的课题组在高档次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大新闻”。A说:“别的课题组发了这个,发了那个,但其实是不是每个人都发了好文章?而且,你也不知道别人付出了多少心血。还是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有什么关于课题的想法可以和导师交流。”A举例说,小张开始做科研时,有时候班级同学过来串门,随口说:“你们组研究的样品过时了,能发Nature子刊吗?至少我们组是不会研究这种样品的。”小张听了,差点“吐血”。后来,他一步一个脚印把科研做好,不但在Science子刊发表论文、拿到国家奖学金和各种荣誉,还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交流了一年。第四,态度决定一切。“人可能有很多时候走在十字路口,你在思考着到底要往哪里走。其实,无论你走哪条路,如果你不好好走,结果就是一样的(失败)。你现在已经在这个环境里了,你就好好做。”A举例说,当初她出国读博士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国。在美国读博士时,她遇见了B先生,就想着毕业后做个家庭主妇。但她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放松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她一步一个脚印做实验、发论文,后来在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找到教职。如今,即便课题组一些学生不准备在毕业后留在学术界,A还是让所有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科研,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每一次验算、每一次论文修改。“现在我们国家的科研条件、科研环境、科研产出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很多老外都羡慕中国的科研经费情况,也有很多人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受到学术训练后,愿意回来。以前在科研上,我们是跟着外国人做,但现在,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绩。表面上看上去很好,但要在科研上真正处于强国地位,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要好好做好眼前的事情,并做好具有原创性的科研工作!”这不但是A对研究生的谆谆寄语,也是她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