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我市召开的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分别与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广东中荔集团衣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利用高校前沿科研成果,助力荔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悉,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中荔集团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荔枝园专家管理系统”项目,主要特点是汇集关于荔枝生长(物候期与生长量、开花量、坐果量等)、生态、营养、树冠、投入品(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的知识库,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建模分析,对多年观测的物候期资料进行统计,结合实时监测数据,输出荔枝园以预测物候期为依据的树冠、水分、养分、植保等综合管理技术方案,辅助荔枝园精准管理、智慧管理。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表示:“中国荔枝园专家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荔枝果园数据化管理、智慧化管理和精准化管理,实现节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同时,系统收集整理2012年之后的全国荔枝生长数据,产区或果园生态数据,叶片营养数据、投入品等,融合数据总数超过5万个,把产业和科研数据转化成为技术指引,推动荔枝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华南农业大学与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签订的“优质荔枝品种高接换种技术示范应用”项目,主要是将怀枝品种改良为井岗红糯等优质品种,调优品种结构。推进优质品种绿色生产技术,丰产稳产提高品质。改良面积5万亩,形成规模生产,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表示:“优质荔枝品种高接换种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品种改良技术,改良后,其荔枝亩产效益将较改良前提高15000元以上,联农带农效益明显。”(文章来源:茂名日报)
本报讯 (谢旺江 赵 鹏)12月16日,重庆市两江协同创新区传来喜讯,首个聚集多个高校创新平台的物理载体——联合产业孵化基地项目钢结构首吊成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阶段,将在2021年底完工。联合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入驻长春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实验平台,涵盖了包括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欧阳明高、郭万林及赵天寿领衔组建的院士工作站,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与海装风电在海上风电领域合作的10MW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与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光电协同创新中心等,约40余个科研团队。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表示,联合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核心区,双河大道(五横线)以南、西湖路以西,占地面积约11.3公顷、建筑规模约22万平方米。联合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主要功能包括中心共享社区、高校科研试验区、配套酒店等。未来将构建多层次社区交通系统,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中国质量报》【新闻快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继8月8日“全球知识创新服务业发展高峰会议暨2019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盛大召开之后,由吉林省教育厅主办,长春工业大学和中国知网联合承办的 “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创新研讨会暨‘双对接双助力’专项行动推进会”于9日在长春工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会议聚焦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创新,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及成果转化,促进我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孙长智,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会轩,同方知网副总赵凤华分别致辞。研讨会由教育厅科研处副处长曾繁明和闻博共同主持。孙长智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把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作为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为导向,大力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双特色”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有效对接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地方科技攻关项目,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校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他也指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关键是科研管理创新,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科学高效管理,深化科研评价改革和科研服务水平,从而促进项目深度融合,加速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张会轩在致辞中指出,长春工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将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与企业积极对接,已助力形成诸多行业领先企业,积极促进“双对接双助力”专项行动落地。同时,张会轩校长也表示科研问题“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结合企业实际”,才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路径。赵凤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知网围绕高校科研工作全活动周期不断进行服务地深入,开发了研究型学习平台、科研选题分析平台、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平台、腾云数字出版平台、文献评价及科研成果评价、转化平台等多种产品,力图打造从个人到团队,从科研选题、到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评价、知识转化的一站式科研服务链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好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策部署,聚合高校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发展要素,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用结合、协同创新”为导向,省教育厅与省工信厅联合开展“双对接双助力”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十百千”专项行动。来自吉林省26家企业及高校科研团队代表一一签约,将高校科技成果落地企业,提高企业创新力,助力省内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详细地介绍了人才与科技评价方式演变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人才与科技评价导向问题的新思路。同方知网知识管理研究院科研管理大数据研发中心主任韩文从项目情报管理、科学研究、知识管理、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科研分析与报表管理等科研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清晰展示了互联网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如何在规范科研管理、支撑科研决策、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等环节发挥作用。东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春雨从新文科的背景、新文科的思考、新文科的时间三个方面梳理了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新思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伍军红以成果大数据如何帮助高校随时掌握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状态,指导科学决策,进行详细汇报。广西大学科技处处长廖小平分享了对科研团队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思考。同方知网科研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张艳丽就创新协同支撑科技建设作深入汇报。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董婷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发展历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基本现状、国内外协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成果管理优化的方法论。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陈柏强阐述了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情况,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本次会议报告精彩纷呈,汇聚了海内外学者、专家的智慧,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院校领导、科研管理的负责同志,20余所企业代表共27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为高校科研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指导方向。(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西安1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8日从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全省高校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平台累计已达400余个。“十三五”以来,陕西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研诚信及科技安全等出台各类政策文件及管理办法30余项,坚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技人员,优化科研管理。高校科技政策体系日臻健全,科技评价改革走向深入,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逐步完善,科研人员负担不断减轻、自主权持续扩大,高校科技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十三五”时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陕西省支柱产业,该省加强科研平台布局建设,推动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培育,实现优势资源有效集聚,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目前,全省高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4个(含省部共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4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6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4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4个,新型智库25个。全省高校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平台累计已达400余个。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陕西省高校积极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2019年,全省高校投入科研人员81383人,较2015年增长24.41%,科研人员中,高层次人才比例持续提升,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完)【编辑:郭梦媛】【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我们要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转型发展,从数量积累转向质量提升。”12月3日,在介绍“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坦言,对标新时代的新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还需转学风,提质量。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转学风,就要进一步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脚踏实地、潜心学问,消除学术泡沫,自觉抵制急功近利。“我们希望真正做到基础研究要真有发现,技术创新要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要真有效果。”在政策方面,则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今年高校科技工作的一号文和二号文,分别关注专利质量和破除“SCI至上”。提高专利质量,是要挤专利水分,促成果转化,提升专利转化率。破除“SCI至上”,是要打造新的创新文化和新的价值追求,倡导潜心学问、水到渠成的科研生态文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雷朝滋说,要强化红线意识,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高压态势,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加强对科学道德、学术不端、科技伦理的理论研究,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在提质量上,则要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公关。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肩上责任重大。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雷朝滋指出,为推动基础研究,教育部着眼于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大力推进自由探索,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自由宽松、人才济济、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特别是发挥源源不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创新生力军的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有组织科研,在一些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关键学科领域,有组织地进行布局。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2018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在“双一流”学科里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研中心,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短板,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建成高校基础研究领域的大团队、大平台,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战略力量,目前已经布局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包括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此外,高校自身也在积极推进前沿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提升前沿科技领域实验室的研究层次和规模。“基础研究走到今天,没有手段和条件上的突破,原始创新是非常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研究手段、研究条件上下功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雷朝滋说,高校牵头建设的1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全部开工建设。此外,教育部还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创新能力建设,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数学中心、前沿物理中心和生命科学中心,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积极推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提升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一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和科技资源平台。“我们希望高等学校今后要求科研人员,不要什么好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出成果就做什么。那样做数字好看,但实际支撑不足。”雷朝滋说,他们希望通过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的实体化建设,通过科研人员的潜心学问、扎实工作,真正提升创新质量效果。(张盖伦)
高校科技进展前言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示的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有22个重点专项,共有352个项目进行了公示。初步统计,承担项目的255家机构中有74所高校,43个科研院所。其中高校共计承担了146个项目,项目数量前十强的高校承担了77个项目,占高校项目的53%。科研院所共计承担55个项目,占总项目数的16%。以下为统计的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立项情况,仅供读者参考,具体以官方信息为主。来源:锐动源精 彩 推 荐1“国防七子”拟再获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219位高校科学家获得“中国工程界最高奖”32020年“青年交流计划”入选名单公布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励科研人员敬业报国、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一)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优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合理确定项目数量。加快完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2018年底前要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全部纳入。逐步实行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指南定期发布制度,并将指南提前在网上公示,加强项目查重、避免重复申报,增加科研人员申报准备时间;精简科研项目申报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申报材料。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和实施周期三年以下的项目以承担单位自我管理为主,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二)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由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严格依据任务书在项目实施期末进行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不再分别开展单独的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项目承担单位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结题财务审计,利用好单位内外部审计结果。(三)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整合科技管理各项工作和计划管理的材料报送相关环节,实现一表多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权限向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主体开放,加强数据共享,凡是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材料或已要求提供过的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供。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和承担单位要简化报表及流程,加快建立健全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制度,允许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把科研人员从报表、报销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四)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科研人员具有自主选择和调整技术路线的权利,科研项目申报期间,以科研人员提出的技术路线为主进行论证,科研项目实施期间,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备案。科研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需要,按规定自主组建科研团队,并结合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五)赋予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应完善管理制度,及时为科研人员办理调剂手续。对于接受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取得的项目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采用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可不进行招投标程序,缩短采购周期;对于独家代理或生产的仪器设备,按程序确定采取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增强采购灵活性和便利性。(六)避免重复多头检查。科技部、财政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科研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统筹,制定统一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在相对集中时间开展联合检查,避免在同一年度对同一项目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探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实行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和互认,最大限度降低对科研活动的干扰。 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七)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对科技领域人才计划进行优化整合。西部地区因政策倾斜获得人才计划支持的科研人员,在支持周期内离开相关岗位的,取消对其相应支持。开展科技人才计划申报查重工作,一个人只能获得一项相同层次的人才计划支持。科技人才计划突出人才培养和使用导向,明确支持周期,人才计划项目结束后不得再使用有关人才称号。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要逐步取消入选人才计划与薪酬待遇和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的做法。科研项目申报书中不得设置填写人才“帽子”等称号的栏目。不得将科研项目(基地、平台)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等作为荣誉称号加以使用、宣传。(八)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由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2018年底前对项目、人才、学科、基地等科技评价活动中涉及简单量化的做法进行清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准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减少评价频次,对于评价结果连续优秀的,实行一定期限免评的制度。(九)加大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对全时全职承担任务的团队负责人(领衔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技术总师、型号总师、总指挥、总负责人等)以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立项时与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协商确定人员名单和年薪标准,并报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年薪所需经费在项目经费中单独核定,在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相应增加单位当年绩效工资总量。项目范围、年薪制具体操作办法由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细化制定。单位从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项目间接费用中提取的绩效支出,应向承担任务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倾斜。完善以科技成果为纽带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建立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参与的创新联盟,落实相关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兼职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力度,科研人员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三、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十)推动项目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明确设定科研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指南要按照分类评价要求提出项目绩效目标。目标导向类项目申报书和任务书要有科学、合理、具体的项目绩效目标和适用于考核的结果指标,并按照关键节点设定明确、细化的阶段性目标,用于判断实质性进展;立项评审应审核绩效目标、结果指标与指南要求的相符性,以及创新性、可行性、可考核性,实现项目绩效目标的能力和条件等;要加强项目关键环节考核,项目实施进度严重滞后或难以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的,及时予以调整或取消后续支持。(十一)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重大原创性和科学价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代表性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以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为主。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重点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关键部件等的创新性、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应用示范类项目绩效评价以规模化应用、行业内推广为导向,重点评价集成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多采取应用推广相关方评价和市场评价方式。(十二)严格依据任务书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强化契约精神,严格按照任务书的约定逐项考核结果指标完成情况,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作出明确结论,不得“走过场”,无正当理由不得延迟验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要突出技术指标刚性要求,严禁成果充抵等弄虚作假行为。突出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对提交评价的论文、专利等作出数量限制规定。目标导向类项目可在结束后2—3年内进行绩效跟踪评价,重点关注项目成果转移转化、应用推广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关单位和企业要如实客观开具科研项目经济社会效益证明,对虚开造假者严肃处理。(十三)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以及相关研发、管理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业绩考核的参考依据。对绩效评价优秀的,在后续项目支持、表彰奖励等工作中给予倾斜。要区分因科研不确定性未能完成项目目标和因科研态度不端导致项目失败,鼓励大胆创新,严惩弄虚作假。项目承担单位在评定职称、制定收入分配制度等工作中,应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不得简单计算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四、完善分级责任担当机制(十四)建立相关部门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分担责任机制。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自由探索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免责机制,对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免责,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研究路径等提供借鉴。单位主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进行改革创新,合理区分改革创新、探索性试验、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失职渎职、谋取私利等违纪违法行为。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要尊重科研规律,减少频次,与工作对象对相关政策理解不一致时,要及时与政策制定部门沟通,调查澄清。(十五)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要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内部机构调整、绩效工资分配、评价考核、科研组织等方面充分尊重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权限。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制定完善本单位科研、人事、财务、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等具体管理办法,强化服务意识,推行一站式服务,让科研人员少跑腿。强化科研人员主体地位,在充分信任基础上赋予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强化责任和诚信意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实行终身追究、联合惩戒。(十六)完善鼓励法人担当负责的考核激励机制。以科研机构评估为统领,协调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相关工作,形成合力,压实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项目和人才的管理责任。主管部门在对所属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考核时,应当将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于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到位、科技创新绩效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在申请国家科技计划和人才项目、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布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核定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五、开展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中选择部分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单位开展支持力度更大的“绿色通道”改革试点。(十七)开展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试点。项目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提供明细。进一步精简合并其他直接费用科目。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简化相关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要求,精简说明和报表。(十八)开展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试点。允许试点单位从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等稳定支持科研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由单位探索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机制。奖励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由试点单位在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决定,在单位内部公示。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等智力密集型项目,提高间接经费比例,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为不超过30%,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不超过2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不超过20%。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可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间接经费比例。间接经费的使用应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十九)开展科研机构分类支持试点。对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等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实施差别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结合科研机构职责定位,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经费支持相协调的保障机制。对基础前沿研究类机构,加大经常性经费等稳定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人员经费补助标准,保障合理的薪酬待遇,使科研人员潜心长期从事基础研究。(二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对于接受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项目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允许合同双方自主约定成果归属和使用、收益分配等事项;合同未约定的,职务科技成果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处置,允许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对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由单位按照权利与责任对等、贡献与回报匹配的原则,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职能转变,优化管理与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出活力与效率,管好底线与秩序,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要开展对试点单位落实改革措施的跟踪指导和考核,对推进试点工作不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及时取消试点资格、终止支持。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在全国推广。国务院2018年7月18日(此件公开发布)
一、高校大数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数联寻英发布首份《大数据人才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的大数据人才仅46万,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领域,大多依赖于现有的IT环境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导致大数据教学创新性和实战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随着科研人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传统学科的研究领域发生转变,如何借助大数据相关技术与资源,找到学科研究成果的新视角,已经成为高校领域的重要课题。二、国云数据解决方案国云数据凭借在大数据行业扎根多年的经验,懂得企业需要哪些大数据人才,从需求出发,从而建立国云的大数据实验室方案和课程体系,相关配套服务帮助高校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转型。1.大数据实验室总技术架构2.方案细节a.大数据分析课程体系从四个方面规划: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包、教材研发和课题申报b.大数据魔镜实训平台分析平台: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建模-展示,提供一体化的操作台,帮助学生了解大数据分析整套流程。挖掘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算法,这些算法用来在集群上针对分类、回归、聚类、协同过滤等。其中一些算法也可以应用到流数据上,例如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或者K均值聚类(还有更多)来计算线性回归。真实案列- 学生在实训课程上提交的应用案列c.大数据培训课程认证体系基于学校构建”大数据分析师”考证基地,国云数据作为工信部唯一授权的大数据分析师证书单位,针对院校、社会开展大数据分析培训及考证事项。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建议:高职高专、本科考初级,本科、研究生考中级、研究生及以上考高级。d.就业支撑服务体系针对就业服务支持体系策划了一系列内容,包括:学生就业实习推荐、商业项目实操协作、”创新杯”大数据分析大赛、全球华人分析师大赛、校园讲座、专家座谈、教学交流会议。三、高校大数据解决方案的价值1.提升学校服务体系国云数据凭借在大数据行业扎根多年的经验,从企业需求出发帮助高校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转型。目前全国签约合作的高校达六十多家,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实力,为高校师生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贴心信息服务。2.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建立大数据实验室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管理层提供更合适的数据视图。为各部门日常内部管理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学术科研创新等战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3.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大数据实验室教学平台扩展学生在大数据研发领域的知识面,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大数据研发领域,除了提供系统性大数据理论外更有实战性的操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提升学校以及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定期邀请国内知名的大数据专家给学生分享真实项目案列、行业知识,为学校培养社会未来发展急需的人才,并与国内数百家公司达成合作推荐优秀的学生就业提高学校就业率。从外部国云数据有效解决了高校转型难、教学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真正的商业环境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技能。四、项目案例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职院技术学院 、安徽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湖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场景:高校大数据教育转型、大数据人才培养、高校大数据实验基地。
高校科技进展财政部、教育部从2008 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用于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同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4 所高校进行试点。2009 年扩大试点范围,在 92所中央高校中推行开展。2015 年,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该资金作为中央高校项目支出体系的六大专项之一延续实施,作为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活动稳定支持的专项资金。 为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规定,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开展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中的主要问题内容及建议摘录如下:01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受高校评估指挥棒牵引,部分高校把专项经费大量用于撬动竞争性科研资源。评价发现,受高校评估指标牵引,部分高校紧盯高层次科研项目、人才项目、奖项等,将大量专项经费用于“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专项”“长江/千人/杰青/优青学者培育”“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培育专项”等类型项目,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专项稳定支持高校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初衷与定位。(二)部分高校项目类型设置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覆盖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全过程的资助体系。一是部分高校专项经费分配与自身发展规划契合度不高,未能针对重点支持对象设置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系列资助项目,支持内容不聚焦,尚未形成青年教师培养的全过程支持体系。二是部分高校立项项目一般由受资助对象基于个人兴趣自选课题,方向相对分散,难以做到聚焦并长期坚持,不利于形成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三)主管部门专项管理政策有待调整,过程管理服务有待加强。一是专项资金使用方向过于宽泛,“支持青年教师”与“支持优秀创新团队”两个方向间存在交叉重叠,支持内容及对象仍需进一步细化、明确,对高校自主管理的导向性尚有待加强。二是个别专项资金分配因素需进一步处理好“扶优、扶强”和均衡发展的关系。三是随着专项绩效奖励经费“绿色通道”改革试点、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工作推进,现行管理制度部分内容已不适应专项管理实际。四是主管部门对高校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平台” 填报的立项项目情况缺乏必要的实质性审核,与“放管结合、加强服务”的有关要求尚有差距。(四)部分高校专项经费使用管理不合规。一是存在跨项目调剂使用科研经费的情形,支出内容与项目科研活动不够匹配。二是使用专项资金购置单价超40万元设备,通过分批付款、与其他科研经费拼盘购置等方式规避专项有关规定。三是使用专项经费作为其他纵向项目的配套资金。四是将专项经费用于实验室、平台运行经费。五是部分项目经费支出内容与项目科研活动关联性不强,如报销其他项目博士后人员工作津贴、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费用等。02相关建议(一)继续稳定支持高校开展自主科研活动,进一步聚焦于青年教师。建议继续稳定支持中央高校开展前瞻性自主科研,持续聚焦支持青年教师提升基本科研能力,加大青年教师支持强度,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种子基金”的作用。(二)适当调整优化专项支持范围,鼓励高校优化自主科研布局,引领重点领域科研突破。建议主管部门:一方面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顶层设计,在保障青年教师自由探索科研经费投入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项资金支持方向,鼓励高校聚焦‘卡脖子’问题和重大原始创新加强自主科研布局,统筹协调各渠道资金,敢于“迎难而上”“啃硬骨头”,引领重点领域科研突破。另一方面,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优化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及权重,进一步向西部及东北高校倾斜。(三)进一步优化高校专项管理,协调好普惠性支持与培养拔尖人才之间的关系。各高校应建立公平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一是进一步明确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定位,保证专项资金投入到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身上,真正化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二是设置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系列资助项目,合理确定不同类型项目的资助比例和资助强度,处理好普惠性支持和培养拔尖人才、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形成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支持体系。三是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项目管理考核机制,营造潜心问学、水到渠成的学术氛围,不以短期成败论英雄,不追求短期内产出大成果、获批大项目、拿大奖,真正确保青年教师能够静心于科学研究中。(四)建立长周期、宽视域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高等教育领域绩效管理。高校基本科研能力提升是各类教育科研经费多渠道资金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效果短期内无法显现,单独评价一个专项的年度绩效不够科学,建议每三至五年从投入产出角度对高校资金投入进行整体评价。来源:教育部,高校科技进展编辑整理
重磅:高校科研影响力排行榜出炉科研是衡量一所大学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2016年各所大学有多少科研经费,又做出了多少科研成果?一起随小编来看看~清华大学TOP 1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今年科研经费高达43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2108篇。浙江大学TOP 2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今年科研经费37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2281篇。上海交通大学TOP 3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今年科研经费33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3798篇。北京大学TOP 4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今年科研经费26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201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TOP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今年科研经费24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955篇。哈尔滨工业大学TOP 6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坐落于中国北方冰城哈尔滨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成立于1920年。’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今年科研经费24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1753篇。天津大学TOP 7天津大学,简称“天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沿用至今。今年科研经费24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1406篇。同济大学TOP 8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今年科研经费23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1345篇。四川大学TOP 9四川大,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今年科研经费21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2559篇。华中科技大学TOP 10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 ,华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今年科研经费高达43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2108篇。今年科研经费20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2128篇。作者:粉红的草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