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4岁北航博士毕业即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主攻智能机器人研究去知与故

24岁北航博士毕业即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主攻智能机器人研究

1996年生的侯涛刚今年刚从该院博士毕业就被聘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侯涛刚表示将潜心工作,做出成绩后再回应公众关切。24岁的211高校副教授侯涛刚最近火了。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确认,1996年生的侯涛刚今年刚从该院博士毕业就被聘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今天(10月13日)上午,侯涛刚表示将潜心工作,做出成绩后再回应公众关切。▲网络流传的截图“确实特别优秀,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解侯涛刚的老师评价道。据了解,近几年,高博班也有和侯涛刚一样年轻的博士毕业生,但刚毕业就当上高校副教授的只有侯涛刚。北航学生工作部“微言航语”曾于今年1月发文介绍了这位“北航榜样”的人物故事,当时,侯涛刚获得了该校“年度人物”荣誉。侯涛刚16岁入读北航2012级机械学院本科,2016级直博,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博士生班,师从长江学者王田苗教授。他大一就取得了冯如杯一等奖,获得保研资格。▲校媒上登载的侯涛刚生活照。在科研方面,侯涛刚主攻机器人研究方向,是ISET机器人辅助智慧农业科技创始人,带领团队设计的机器人辅助智慧农业生产流水线系统已经在顺义花卉生产基地投入试运行,并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直博3年期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封面2篇),所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共计申请专利11项,并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览。据北航校媒报道,专注科研之余,侯涛刚坚持打篮球,通过运动放松自己。新京报客户端

背若泰山

全国机器人专业最强的9大高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品日益更新,人类逐渐步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社会,很多行业的人工操作也逐渐被机器人替代,为了使机器人能够更好的代替人工,提高效率,机器人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应该首当其冲,完成使命。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全国机器人相关专业最强的九大高校。1、高校机器人相关专业发展总览自2015年东南大学首次获批建立“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来,机器人相关专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了解,截止2020年,全国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院校249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院校7所,共256所。其中985工程高校12所,211工程高校1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3所,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所。从院校归属看,部属院校19所,地方院校111所。从区域分布看,东部(104所)占比41.77%,中部(67所)占比26.91%,西部(42所)占比16.87%,东北(36所)占比14.46%。2、机器人相关学科评估结果目前没有机器人学科,和其相关的学科有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学科评为A类的高校有哪些?(1)力学共计8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被评为A+。(2)机械工程共计19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评为A+。(3)光学工程共计8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评为A+。(4)仪器科学与技术共计7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为A+。(5)材料科学与工程共计17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评为A+。(6)冶金工程共计2所高校评为A类,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均为A+。(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共计8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评为A+。(8)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学科共计8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评为A+。(9)电子科学与技术共计11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评为A+。(10)信息与通信工程共计13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评为A+。(11)控制科学与工程共计16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评为A+。(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计23所高校评为A类,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评为A+。由上总结可知,在这12个学科中,获得A+学科的高校统计如下:清华大学8个、浙江大学3个、北京大学2个、哈尔滨工业大学2个、西安交通大学2个、电子科技大学2个、华中科技大学2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个。其次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均1个。3、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2020年)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所高校的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强弱,该指数由20个项目组成。机器人竞赛指数前top10%然而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全国机器人竞赛指数前10%的高校有23所。其中传统强校有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虽然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处于前10%-30%间,但是具有绝对的实力。机器人竞赛指数前top10%-30%4、全国机器人专业最好的9所高校结合以上的数据,虽然清华大学拥有A+学科最多,但是没有机器人专业,只有人工智能专业,因此清华大学不在之列。小编认为全国机器人专业最好的9所高校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排名不分先后)。最后,若有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交流!

北大荒

24岁北航博士毕业即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主攻智能机器人研究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24岁的211高校副教授侯涛刚最近火了。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确认,1996年生的侯涛刚今年刚从该院博士毕业就被聘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今天(10月13日)上午,侯涛刚表示将潜心工作,做出成绩后再回应公众关切。网络流传的截图“确实特别优秀,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解侯涛刚的老师评价道。据了解,近几年,高博班也有和侯涛刚一样年轻的博士毕业生,但刚毕业就当上高校副教授的只有侯涛刚。北航学生工作部“微言航语”曾于今年1月发文介绍了这位“北航榜样”的人物故事,当时,侯涛刚获得了该校“年度人物”荣誉。侯涛刚16岁入读北航2012级机械学院本科,2016级直博,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博士生班,师从长江学者王田苗教授。他大一就取得了冯如杯一等奖,获得保研资格。校媒上登载的侯涛刚生活照。在科研方面,侯涛刚主攻机器人研究方向,是ISET机器人辅助智慧农业科技创始人,带领团队设计的机器人辅助智慧农业生产流水线系统已经在顺义花卉生产基地投入试运行,并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直博3年期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封面2篇),所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共计申请专利11项,并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览。据北航校媒报道,专注科研之余,侯涛刚坚持打篮球,通过运动放松自己。新京报记者 刘洋 校对 王心

不能让名

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届本科生“机智”毕业

5个寝室全员读研、44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各类命名奖学金、72人次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四级通过率100% 、六级通过率88%……2015年9月22日,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组建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6月,东北大学迎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首届毕业生,也是国内首届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期待中,这个“初出茅庐”的学院在这个毕业季交上一份“重磅答卷”!在全年级60名学生中,12名同学获得佐治亚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纽约大学、图尔大学等国外一流名校offer,30名同学将步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进一步深造,选择就业的学生也将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启职业生涯。(总台央视记者 李承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侵暴诸侯

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北京高校瞄准“前沿科技”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魏梦佳)近日,北京多所高校举行2019年校园开放日活动。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增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业,加大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北大工学院今年启动2019级机器人工程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仿生结构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交互、微纳操作等技术的开发应用,首批招生将达20人至30人。清华近日也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将从2019年秋季开招本科生,首批预计招收30人,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科研创新人才。北航25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记者从该校获悉,今年北航新增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计划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由计算机学院联合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多个单位实施专业交叉培养,还将联合国内相关企业及院所,开设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处理器等一批新型课程,并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培养基地。同时,基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微电子人才的迫切需求,北航今年还新增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以微电子技术前沿发展为基点,着力培养产业急需的微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以促进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及产业的重点突破。记者从北理工获悉,今年该校新开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3个工科专业。

梦想

智能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出炉,12所高校牵头,共50个项目

继3月15日和3月19日后,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今天(3月20日)又公示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这次公示的是“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总数共有50个。其中13个项目由12所高校牵头完成。北京理工大学拿下2个项目,表现不俗,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各承担1项。以下具体拟立项项目清单:(来源:青塔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官网)

金刚经

近千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科,年薪50万的专业如何教?

【新智元导读】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产业规模上千亿,但人才缺口却超过500万。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高校该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基于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完备产业生态,以及在教育赛道积累的丰富落地经验,优必选科技为高校教育打造了「产品+课程+平台+增值服务」整体解决之道。11月8日,在长沙举行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一个和人一起随着音乐「练瑜伽」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就连「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也能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个能会跳舞能对话,踢足球和走草地都不在话下的机器人名叫Walker,是优必选科技研发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本次展示,留心的观众会发现,除了部分服务和陪伴功能,Walker还多了踢足球、走不平整路面等功能展示,这正是因为Walker还是优必选科技重磅推出的针对高校教育场景的综合科研平台。Walker顺利通过不平整路面基于对高校教育的深度理解,优必选科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量身打造了人工智能&机器人高校教育解决方案,并在这次高博会上全新亮相。这套通过实践精心打磨的方案覆盖前沿技术研究、实验实训教学、行业落地及生态链搭建等层面,通过领先的技术及丰富的智能新载体,赋能AI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优必选科技高校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齐建伟优必选科技高校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齐建伟表示:「优必选人工智能&机器人高校教育解决方案,是从产业人才需求和高校培养AI人才的需求点出发,可以针对高校综合科研、实验教学、产业实训及科创教育四个方向定制实效型解决方案。」 这也让现场交流的很多院校老师和产业伙伴感受到了高教改革的信心,也看到了切实可落地的教育解决方案。1500亿产业规模,500万人才缺口,AI人才培养「正当时」在上周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人工智能排在了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几项前沿科技之首,可见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实际上,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就已经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除了中央层面的支持外,多个地方政府也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扶持和补贴政策。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0年,就已经有包括北京、山东、广东、福建等在内的10多个省市发布了人工智能重点政策。政策的大力扶持也促进了产业的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16.9亿元,同比增长52.8%,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对人才需求的激增,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供求比例为1:10,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与此同时,高校顺应产业发展需求,纷纷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全国共有249所本科院校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215所本科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171所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大批中职院校开设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专业。部分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齐建伟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科研能力及实践经验的人工智能企业应该义不容辞地贡献自身力量,优必选高校教育事业部的成立并非偶然,而是公司发展的必然结果,可谓「正当时」。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还处于早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我们与高校一起培养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人才一定是有必要且负责任的,因为学科方向以及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体量包括未来趋势是相对明确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到底该怎么学?齐建伟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的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产业去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基于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完备产业生态,以及在教育赛道积累的丰富落地经验,优必选科技为高校教育打造了「产品+课程+平台+增值服务」整体解决之道。优必选高校教育综合科研解决方案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综合科研需求,优必选高校教育开放了Walker机器人、UBT-Master 机器人运动中控、大扭矩及高精度伺服驱动器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综合科研解决方案,助力前沿技术突破创新。UBT-Master 机器人运动中控优必选力控伺服驱动器以Walker科研平台为例,它包含标准硬件、仿真平台以及配套软件服务。标准硬件平台开放了大量的传感器接口和控制接口,方便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开发。仿真平台开放Walker核心数据和模型,让科研人员专注于软件算法开发。Walker综合科研平台降低了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的科研入门门槛,让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在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平台上开展科研。高博会主办方现场采访优必选 Walker 科研平台在优必选科技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中,双方于2016年成立了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研发,2017-2019年,双方联合组成火神队(Hephaestus),用Walker机器人平台参加全球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专业机器人竞赛RoboCup,连续三年获得人形机器人Alt Size组技术挑战赛亚军。针对高校实验实训的需求,优必选高校教育的核心产品包括教学 & 产业应用创新平台 Cruzr、AI 实验实训平台、人工智能 & 机器人教学平台 Yanshee、人工智能教学及工具套件 AI box、创意开源机器人教学平台 uKit Explore、人形机器人教育平台悟空等。教学 & 产业应用创新平台 Cruzr人工智能 & 机器人教学平台 Yanshee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优必选科技针对本科、高职、中职等不同院校新开设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专业,设置了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课在内的完备课程体系,同时配备了相应的教材,助力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优必选高校教育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在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优必选科技与校方合作展开了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人工智能应用)专业的建设,共建了机器人协同创新基地和产学实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竞赛指导、拓展在校学生升学及就业绿色通道,高效助力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齐建伟表示,优必选高校教育一方面以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平台和机器人为载体进行实验教学,针对专业知识领域或综合应用实验教学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以深耕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为载体进行产业实训,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如商业服务、安防巡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教育等行业的AI应用型人才培养。另外,优必选科技还提供了高含金量的特色增值服务,包括认证服务、竞赛组织、师资培训、社区交流,打造实效型高校教育生态,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其中,备受瞩目的是优必选科技参与了教育部第四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目前已获公示2项服务机器人领域1+X证书:服务机器人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服务机器人实施与运维职业等级证书。这也意味着,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热门专业知识,还有机会获得教育部认可的「资格证书」,为就业多一层保障。提升人才竞争力,OBE模式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之一。招聘网站的信息显示,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月薪平均30K,能力强的年薪甚至高达50万。尽管给出了高薪待遇,但企业在招聘相关人才时仍然面临着招不到满意人才的难题。一方面,这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缺少精准对接。针对这些行业现状,优必选高校教育采取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需要,助力高校培养蓝领人才、应用人才、算法人才、科研人才四个不同层面的 AI 人才,既满足产业眼前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为长远发展储备人才。齐建伟指出,目前这四部分人才都相应缺乏,而且这四个层面的人才缺一不可。短期内先要补足数字蓝领和应用层面的人才,对于长期的战略部署来说还需要侧重科研和算法人才的补足。基础技术突破才能让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形成相对其他国家的战略优势,要想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还需科研和算法人才的突破。优必选科技在人才的培养上采取了基于OBE(Outcomes-based Ecation)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的出路去反推人才的培养,对每一位学生的就业负责。「高校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人才培养一定要紧盯出口,和产业、就业相结合,否则就是对培养的人才不负责任。」齐建伟说。为了让学校、老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检验知识和技能水平, 优必选高校教育秉持「课证产研」与竞赛融合的理念,推出涵盖职业院校及本科院校的校级、省级、国家级及国际级机器人竞赛,将赛事与课程、证书、产业和科研结合,以「课程+竞赛」检验教学实践成果、以「证书+竞赛」实现职业技能检验、以「产业+竞赛」深入行业,创新创业、以「科研+竞赛」实现开放共赢,助力行业科研发展。目前已经与广东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世界人工智能大会、IEEE、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合作举办了各类型赛事。六大核心技术+教育先发优势,构筑坚实护城河作为K12人工智能教育赛道的领跑者,优必选科技能否同时做好高校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齐建伟认为,优必选科技布局高校教育领域,一方面是出于外生性的产业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内生性的要求:优必选科技在做高校教育业务的同时,会更加了解高校以及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为依托,也会更好引导中小学学生如何学习人工智能,因此,高校与K12的打通是相辅相成。「高校教育不仅完善了优必选科技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教育生态链,还承载了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齐建伟说。优必选科技教育品牌总经理乐嘉林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进入教育行业,把握好教育的本质和特色是放在第一位的。」优必选科技为高校教育赋能,用与时俱进的技术和产业生态去和高校一起培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而不单是做一个供应商的角色。基于这样的理念,优必选科技提供的是和高校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整套人工智能&机器人培养建设方案,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或者单一的硬件设备。目前,优必选科技推出了涵盖小学、中学、高校各阶段的贯通式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已在国内落地近2000所中小学,并与清华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了师资培养、协同育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除了和高校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必选人工智能&机器人高校教育解决方案对行业而言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体系。齐建伟认为,良性的竞争可以更好地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企业大多深耕某个细分领域,各有所长。而像优必选科技这样,在高校教育上可以提供语音交互、运动控制、定位导航、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感知与传感器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六大核心技术、同时匹配相关的软硬件平台这样全链条能力的企业确实不多。结合丰富的落地经验,以及对教育行业的深入认知,这些综合能力构筑了优必选科技在高校教育领域的护城河。齐建伟表示,一旦确定要投入教育,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断优化与长期投入,未来优必选科技将继续与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担当、兼具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的AI创新型人才。

可玛猫

第三方发布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我国本科院校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以2015年东南大学首次申请并获批为起点,截止2018年,已完成187个布点,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这是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在第五届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上发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据介绍,该指数共采集了18项高校机器人相关竞赛,其中本科14项,高职4项。从竞赛贡献、组织贡献两个维度构建评估模型,以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和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为对象,发布了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本科、高职)两个清单。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结果显示,参加机器人竞赛并获奖的本科院校为458所。从区域分布看,东部218所占47.60%,中部96所占20.96%,西部98所占21.40%,东北46所占10.04%。东部地区获奖高校几乎占了全国一半。从本科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的获奖数据来看,共涉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130所院校,原985高校10所,原211高校19所,一流建设高校10所,一流专业建设高校12所。从院校归属看,部属院校19所,地方院校111所(含职业技术大学2所)。可见,“老牌”本科院校对于参加机器人竞赛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与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布局分布类似。目前,本科高校机器人专业约88.23%布点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约89.84%布点于地方院校。从获奖本科高校区域分布看,东部60所占46.15%,中部28所占21.54%,西部26所占比20%,东北16所占12.31%。从院校类型看,理工类92所、综合类23所、师范类12所、农林类2所、人文社科类1所。关于高职机器人竞赛指数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布点数达到423个,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学校共397所,本科24所,成人高校2所。从整体情况看,参加机器人竞赛并获奖的高职院校数为156所。从院校类型看,示范院校覆盖26所,骨干院校覆盖20所,一般院校55所。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江苏、北京、浙江。在省域层面,分析发现机器人相关专业布局、机器人竞赛得分与省域GDP紧密关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于布局机器人战略越感兴趣。江苏省、广东省的高校对于布局机器人专业积极性最高,在机器人竞赛方面也表现优异。从经济带分析来看,首批沿海开放16个城市、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和珠三角城市群15个城市,在机器人竞赛指数中的表现都较为突出。其中,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市得分达到了全国平均值的3.58倍和3.27倍。

天其运乎

小而美的四足机器人频频亮相研究所和高校,它究竟有啥优势?

作为地面机器人中的多旋翼无人机,四足机器人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高校、企业等机构青睐,或用于机器人的二度开发,或用于产业落地等多种应用,成为机器人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但是,世界上机器人那么多,为啥四足机器人备受喜爱呢?四足机器人究竟有啥优势和特点呢?接下来,就让Unitree智能设备来为你分享吧。恶劣地形的强适应性与轮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相比,四足机器人的地形适应性更强,无论是松软的地面,还是崎岖的地形,其都能自动行走、爬楼梯以及避障,以更多元、更自由的运动性能和姿态,保持自身的平稳和移动的顺畅,因而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上就更加广泛了,比如可以作为运输工具,帮助人们搬运物品;比如可以作为陪跑伙伴,为人们的跑步活动增加乐趣;比如可以充当救援犬,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实施救援工作.....这些广泛的用途,让四足机器人受到企业等的青睐,是可以理解和想象的。多元化的高科技含量自第一代四足机器人面世以来,就有众多的公司、品牌等机构加入到四足机器人的再开发和再创新的研究中来,为四足机器人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四足机器人代表着动力系统部件的仿生结构设计、环境感知技术、自主控制技术、运动规划、运动控制、SLAM等多种技术的先进水平,对于研究所、机器人爱好者等专注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团队和个人,四足机器人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他们的二次开发,提升其他机器人的性能,完成科研项目或者产业落地。成本更低虽然并不是所有品牌的四足机器人都有较低的价格,但是随着加入四足机器人研发生产的企业和品牌的增多,以及机器人技术水平的发展,四足机器人的成本也越来越低,比如我们Unitree智能设备的四足机器人就是目前业界性价比最高的机器人,用国外四足机器人一条腿的价格,就可以买Unitree智能设备三台四足机器人整机,因此选择我们Unitree智能设备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越来越多,无论是苹果、谷歌、英伟达等企业,还是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都有购买我们Unitree智能设备的四足机器人和相关设备。以上就是关于为何四足机器人受欢迎的原因了,你都了解了吗?如果你也需要四足机器人来做研究或产业落地,那不妨试试我们Unitree智能设备的四足机器人吧

埃伦娜

全国高校新增2311个专业 大数据和机器人工程最火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新增备案本科专业2105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06个,合计新增2311个专业。新增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热度最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空间安全”及各类小语种专业等也较为热门。另有241个专业被撤销,51个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成立于2017年5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此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达17个。该校另有新增审批本科专业3个,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财政学和金融学。3月23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一些大热专业是根据新技术发展需要增设,但作为大学阶段的规范专业仍需成长发展。储朝晖认为,增设专业的主要价值是“在高校和研究领域为其提供空间和地位”。大数据专业获批高校猛增近8倍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根据统计,共有250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省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省份。河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也有较多高校成功获批。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该专业备受高校青睐与国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该产业人才奇缺相关。国务院2015年8月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为配合地方大数据产业布局,解决人才缺口问题,众多高校也需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发力。致力于大数据产业布局的贵州此次共有8所高校新增大数据相关专业。根据日前公布的《2018年贵州省人才需求信息目录汇编》,当地人才需求量最大的领域(行业)主要为大健康医疗产业、教育科研、大数据产业。《北京日报》3月21日报道称,河北五个大数据专项实验区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河北将建设京津冀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打造千亿元级大数据产业集群。而此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高校中,河北也有13所。其中河北经贸大学官方微博3月22日称,最新获批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自2018年起开始招生。早在2013年,重庆曾印发过一份《大数据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当地名校重庆邮电大学此次也成功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该校副校长陈前斌3月14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该校在重庆市政府支持下,与科大讯飞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学院。据其介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将会放在人工智能学院,今年开始招生。“机器人工程”继续大热根据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共有60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其中江苏共有10所高校高校申请设立该专业(包括驻苏部属高校)。财新网2016年3月份报道称,教育部当年3月7日公布的2015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坐落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率先在本科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东南大学是教育部部属重点院校,而此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多为中专或者技校。据澎湃新闻梳理,2017年,教育部公布2016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增至24所,今年这一数据达到60所。“机器人工程”专业大热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据《经济观察报》3月6日报道,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需求旺盛,有经验的就能月入八千。而《信息时报》3月2日报道称,有企业为机器人工程师开出2.5万元月薪。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在人工智能领域颇有“野心”的成都2017年年底发布人才蓝皮书,称“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架构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开发师、仿生机器人研发工程师等9类人才紧缺”。这一情况也在其他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工智能行业到底缺少什么样的人才?《经济观察报》上述报道称,一是一些逻辑算法方面的人才,二是基于一些核心技术平台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线上云端能够使用的人才,基于平台开发的人才,三是大数据人才,四是人工智能硬件产品人才,对新的终端产品有所了解,比如机器人等。也正因如此,重庆邮电大学此次申请新设专业不仅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也包括“机器人工程”专业。该校副校长陈前斌3月23日告诉澎湃新闻,新“机器人工程”专业“内涵比较丰富,包含机械控制等”,因此没有放在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而是放在该校自动化学院和先进制造学院共同招生。“这两个学院对接服务地方装备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在工业园区建立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等,就‘机器人工程’专业设置而言,从招生和培养都比较准确。”3月23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一些大热专业是根据新技术发展需要增设,但作为大学阶段的规范专业仍需成长发展。储朝晖认为,增设专业的主要价值是“在高校和研究领域为其提供空间和地位”。“专业如何发展仍需根据未来实际情况来确定。对相关领域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入这个专业,但需长久看待,部分专业的淘汰率或许较高,不够稳定。”储朝晖说。“一带一路”带火小语种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此次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这延续了最近两年新增专业的一个趋势——去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增小语种专业为11个,同样均为新专业。此外,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分别新增13、8、 6个小语种新专业。另有扬州网2017年3月份报道称,该年江苏35所高校新增101个本科专业,其中小语种就占了五成。昆明日报2016年3月报道称,在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剧增的背景下,云南省内还有多所高校都增设了小语种本科专业,且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种为主。如云南财经大学和大理大学都增设了缅甸语本科专业、云南民族大学增设了孟加拉语本科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增设了阿拉伯语本科专业等。根据教育部数据,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新增6个小语种专业,均为南亚、东南亚地区语种。而在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入选“一流高校”不久的云南大学便增设了印地语,云南民族大学则继续新增了两门小语种。3月23日,云南大学宣传部相关老师告诉澎湃新闻,增设小语种专业,主要是出于“服务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需要。中国青年报3月19日曾报道称,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云南民族大学南亚学院7个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开课,成为云南唯一一所拥有南亚国家7个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加上此次最新获批的两个,云南民族大学已有9门小语种。储朝晖认为,小语种大热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主要面向欧美,开放面比较狭窄,目前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二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也是基于同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这些小语种专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仍然要看这一批学生毕业后的状况来决定。”储朝晖告诉澎湃新闻,近期自己也到过多所增设小语种专业的高校考察,总的来说“有名少实”。“要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比如师资、设备实习、就业环境等环节,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储朝晖认为,这些专业能否“可持续”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