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工产业研究院:2020H1中国锂电池出口额439亿一字一板

高工产业研究院:2020H1中国锂电池出口额439亿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通过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锂电池进出口数据库》统计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出口 锂电池约8.37亿个,同比下降10%,涉及出口金额约为439.02亿,同比增长21%。这些锂电池主要出口美国、德国、韩国、越南、日本、印度、波兰、荷兰、西班牙、斯洛文尼亚,该十国合计出口金额约281.51亿,占总出口额的64%。 2020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口企业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福建三地,该三省合计占比约77%。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界,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熙熙攘攘

高工产研&未势能源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

2020年11月25日,高工氢电2020年会在深圳召开,本届论坛为期3天,共分6大专场。年会的亮点之一,是高工氢电、未势能源联合发布了《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当前,全球能源低碳化和动力电气化发展势不可挡,我国作为能源消耗与汽车产销大国,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具备独特的发展模式。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氢能产业推广进度略有停滞,下半年迅速恢复,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以奖代补方针和十城千辆示范建设大大推进了示范区域的发展。为规范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序发展,突破关键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产业环境,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的申报工作已于11月15日结束,氢能产业化进程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未势能源总冠名2020高工氢电年会11月25日,以“氢色十城关不住 千辆氢车竞争先”为主题的2020高工氢电年会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盛大召开。国内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头部企业齐聚现场,共同探讨氢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在开幕式致辞会议伊始,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受邀为开幕式致辞。他从车用能源转型的高度,阐述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广阔市场前景,并呼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互相学习、协同发展,以“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为新能源汽车、低碳交通的美好愿景不懈奋斗。未势能源氢能技术中心总经理马强发表主未势能源氢能技术中心总经理马强发表了“掌握氢能核心技术,发展民族汽车品牌”的主题演讲。马强与业界同仁分享了车用能源转型态势,并重点介绍了长城集团的新能源布局和氢能产业实践。马强表示,燃料电池汽车是汽车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目前政府不断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试点,加快技术创新水平、完善产业链条。长城集团顺应能源发展趋势,以汽车业务为核心,布局氢能、锂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内外联供,与各地政府、企业协同发展。长城集团未势能源重点聚焦氢能动力系统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并拥有开放的车规级氢动力测试平台。未势能源根据整车、动力总成、系统、零部件、材料等不同层级的需求完成车规级氢动力平台开发体系,同时基于安全、成本、耐久、性能等方面不断突破核心研发技术。目前,已自主开发完成95kW乘用燃料电池发动机、100kW商用燃料电池发动机、70MPa车载储氢系统、IV型储氢瓶、高压瓶阀、120kW-150kW等不同功率电堆、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发布现场高工氢电董事长张小飞和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共同发布《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开幕式专场,《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在全行业人士的瞩目下重磅发布。基于对当前氢能与氢燃料电池市场的综合分析,对氢电产业持续的实地走访调研和跟踪研究,高工氢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与未势能源联合发布了《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蓝皮书从政策、产业投融资、市场规模、技术创新、加工工艺等方面全景分析中国氢电产业的现状与趋势。《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共策划了五大版块内容,全面系统的对“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特点”、“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投融资分析”、“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氢燃料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分析“进行了调研分析与行业总结,蓝皮书附录里还收纳了氢能产业TOP20企业、氢燃料电池产业TOP50企业、中国氢燃料电池客车品牌TOP10企业、氢电国际品牌TOP10企业。《2020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如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在国内市场活跃度提升,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核心零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氢气制、储、运、加标准规范体系及高端装备技术稳步推进。国内市场氢电产业链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关键材料批量化产线投建,产业链参与者持续增加,国内氢电市场竞争态势形成。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联合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中国氢电产业发展蓝皮书》,旨在立足系统分析,全景透析产业发展,为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借鉴,共同推动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有序发展,坚定政企、院企的资源合作,强化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探索一条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助力行业发展的使命,未势能源始终重视行业研究、企业智库建设工作。公司是我国首家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汽车行业企业,未势能源近年来广泛与国际、国内行业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国际氢能委员会、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权威机构或组织合作开展了政策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市场分析预测、标准法规起草等重要课题或项目。本次合作有助于未势能源与更多的行业智库进加强产业研究联动。未来,未势能源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技术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和学术机构合作,积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引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范、有序、协同、可持续发展。

一喷一醒

直击高工氢电峰会上半场:论氢能 辩技术 看未来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处于风口之上的氢能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风险?7月3日,由高工氢电、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以“风口上起舞,刀口上前行”为主题的“2019高工氢电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浦东厅盛大开幕,来自车企、电堆及系统、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设备及氢气制储运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超500位企业高层将共聚一堂,围绕产品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应对策略展开深度探讨交流。会议伊始,一贯以“快人、风口、刀语”著称的高工氢电董事长张小飞发表开幕致辞“氢电的风口和刀口”。张小飞博士表示,在政策与资本的大力推动下,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明面轰动”,但也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暗流涌动”的终极能源未来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高工氢电董事长张小飞“从政策端、技术端、资本端、市场端等多维度来看,氢电行业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风险。”张小飞博士说。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副院长高小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副院长高小兵在会上进一步剖析了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行业痛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他认为,未来三年将是燃料电池产业链产能建设的高峰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中的挑战在于基础设施匮乏,在产业发展初期,产业链整体规划和体系建设滞后,限制了国内加氢站建设进度。未来政策将持续加码,为燃料电池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行业进入者持续增多,模式创新加快成本下行。在今天的高工氢电会议上,还有哪些精彩演讲?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与工艺改进明天氢能董事长王朝云明天氢能董事长王朝云认为,当前行业面临着“高成本、高复杂性、高精密度”三大难点及“原材料国产化率低、氢能认同度低、政府投入低”三大问题。企业应当做好产业化准备,明天氢能与大化所、同济大学联合开发了金属极板冲压工艺、金属双极板激光焊接工艺、双极板表面处理工艺、MEA生产工艺、电堆装配工艺、电堆测试工艺、燃料电池系统装配工艺、系统测试工艺等八大工艺对应的全自动化燃料电池生产线。明天氢能在2018年建成加氢站、万套级电堆级系统工厂,启动核心零部件工厂建设;2022年将实现10万套级电堆级系统生产能力,核心零部件工厂全面投产;2028年将形成30万套产能,完成产业链布局。“我们希望为清洁能源应用提供优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王朝云说。上海氢晨总经理易培云上海氢晨总经理易培云表示,金属板电堆具有功率密度高、冷启动快、抗振性能好、适合于大批量制造等优势,是未来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不过,当前金属板电堆要实现高功率密度、超长寿命、超低成本,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技术挑战。“电堆性能是设计出来的,电堆寿命与装备工艺密切相关,同时能否实现新的制造模式直接关乎成本的降低。”易培云说,企业需思考的是,该如何构建比功率电堆构型,如何提升电堆装配一致性与鲁棒性,以及如何实现电堆与核心部件的智能制造。针对这些问题,易培云在会议现场给出了很多建议。他认为,实现高密度电堆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需要把握几大关键技术:一是电堆涉及多学科,比如机械工程固体力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化学分子动力学等,要做好“跨尺度”联合仿真技术;二是层叠式装配界面匹配与容差分配技术;三是层叠式装配界面匹配与容差分配技术;四是电堆智能检测与快速诊断技术;五是高密度电堆智能制造技术。捷氢科技技术总监姜峻岭燃料电池“硬核”技术离不开完善的开发体系和严格的检验标准,在这一点上,由上汽集团内部孵化的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捷氢科技”)有着天然优势。捷氢科技技术总监姜峻岭表示,由于搭载捷氢科技燃料电池产品的燃料电池整车开发均基于上汽集团成熟的开发流程,并根据燃料电池特性建立严苛的技术标准,所有燃料电池整车均需要通过高寒、高温、高原、道路耐久和整车氢安全、电安全和整车碰撞试验的层层考核。基于得天独厚的优势,捷氢科技产品在市场应用方面明显领先于同行。姜峻岭透露,搭载捷氢科技产品的燃料电池整车累计销售456辆,分布在上海、辽宁、广东;累计运营里程已超过220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5万公里;2019-2020年,将陆续有6款以上整车搭载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系统和氢系统产品,同步提供工程解决方案;其中跃进6吨轻卡物流车已经完成国家新能源整车公告。魔方新能源副总经理万静魔方新能源副总经理万静表示,当前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要从小批量实现到大批量生产,必须实现工艺和设备的结合。目前国内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但依靠自身做到规模化生产和工艺技术水平提升,时间成本会明显偏高。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要掌握成熟的生产工艺与设备,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且效果不一定理想。“燃料电池生产成熟工艺以及相关成熟产线设备,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助推器也是目前产业链的‘缺失’拼图,尤其是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设计及其工艺。”万静说,燃料电池产业链中现阶段需要专业的产线服务商,来填补产业链的“缺失”拼图。突破氢能发展掣肘,看氢燃料电池未来中鼎恒盛总经理罗克钦中鼎恒盛总经理罗克钦表示,隔膜压缩机具有散热性能好、密封性能优、不污染压缩介质,适合压缩纯度极高、危险性大的气体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核电、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食品医药等领域。目前,隔膜压缩机在加氢站领域的应用中,可为氢气槽车、45Mpa和90Mpa储氢罐进行增压。“近几年,国内隔膜压缩机竞争激烈,技术进步很大。国内隔膜压缩机技术成熟,压缩机的性能指标、易损件寿命与国外压缩机相差不大,备品备件价格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国内隔膜压缩机厂家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是进口压缩机厂家无法比的。”罗克钦强调说道。林德公众有限公司亚太区清洁能源市场总监张辰东林德公众有限公司亚太区清洁能源市场总监张辰东介绍,林德气体拥有130多年历史,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工业气体供应商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2018年的销售额大约280亿美金,目前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名列财富500强前50位。林德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气体巨头之一。在氢能领域,林德构建了从氢气生产、液化、运输、存储到加注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是最早参与氢能产业并在全球布局的先驱者,在全球拥有大量的成功经验。“林德从气态氢气压缩、液氢泵高压加注到氢气液化的一系列独特技术,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已得到实际验证。”张辰东说,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在经济生产、运输、加注、压缩方面能够很好地提供氢气整体解决方案。瀚氢动力董事长刘彦杰博士瀚氢动力董事长刘彦杰博士表示,在车载氢系统中,储供氢技术尤为关键,当中涵盖诸多管道阀门以及当下热议的储氢瓶技术。短期内,高压储氢仍将是成熟度最高的主流路线,但碳纤维材料的研发、内衬成型工艺技术及变张力缠绕技术等是急需攻克的关键。在阀门方面,可依靠高度集成化的组合式阀门或阀岛,简化系统结构,提高可靠性、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在导管连接技术上,目前普遍采用的卡套式高压管件,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必须针对储供氢领域的特殊要求,研制新型的导管连接技术,建立新的技术标准,才能适应未来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和低成本的要求,以及高可靠密封要求。中科富海总经理高金林博士中科富海总经理高金林博士表示,我国目前主要的燃料电池车用氢基本采用压缩氢气的方式进行储运,液氢除在航天领域,民用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而随着燃料电池物流车的高速发展,对加氢站单站日加氢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加氢站加氢能力超过1000kg,压缩氢气储运已很难满足加氢站的需求。高金林认为,液氢储运运量更大,充装更快,占地更小,是面对未来更大加氢需求下的更优选择。然而受制于政策环境影响,制氢、储运氢、加氢等都面临审批难度大的痛点,皆因氢气我国仍将氢能当做传统危化品管理,缺乏安全合理的管理模式。对此,高金林提出三个阶段的解决方案:第一阶段,以工业副产氢源为基础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第二阶段,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基础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第三阶段,以太阳光合作用下分解水产生氢气为基础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液空厚普总经理助理李钧液空厚普总经理助理李钧表示:“2018年全球加氢站总数达到369座,各国在短期内将要部署更多的加氢站计划,新加氢站数目也在平稳增长。但相较于天然气加注站,两者差距甚大,加氢站数量不足是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此外,氢能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核心设备的设计、生产及整站的运营值得行业深入探讨。”李均说,氢分子非常小,容易渗透到管道阀门的金属中,从而破坏金属结构,导致金属强度失效造成泄露,因此相应设备及管道阀门的生产制造必须从细节进行把控。同时不断完善氦监工艺、气密性监测及计量精度监测。在运营过程中,现场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必须到位,持证上岗,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氢能技术中心主任王小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氢能技术中心主任王小博在论坛上发表“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与能源产业”的主题演讲。王小博认为能源的转化历史就是增氢减碳的过程。对于现有的焦炉煤气化学品装置,王小博表示只要有很低的投入建一套氢气分离提纯和压缩单元,就可以生产满足氢能燃料电池需求的高压氢气,实现下游产品的多样化。伯肯节能董事长徐焕恩伯肯节能董事长徐焕恩分享题为“伯肯-兰天达燃料电池供气系统技术发展经验”的主题演讲。徐焕恩介绍:“燃料电池供气系统由空气供应系统和氢供应系统组成,其中无油、压比、流量、噪声和效率是空气供应系统的关键,储氢压力、储氢效率、供氢动态响应、供氢系统的可测性、可控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供氢系统的关键。”伯肯节能旗下北京兰天达汽车清洁燃料技术有限公司于2003年便开始燃料电池汽车的探索研究,从20Mpa的商用车氢能供应系统发展到如今的70Mpa。在空压机方面,目前伯肯节能的高速无油离心空压机最高转速可达10万转。徐焕恩表示:“氢能行业是在刀口上前行,这个行业需要靠诸多数据和经验进行总结。其中,氢系统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性能问题。”国富氢能研究院院长魏蔚博士国富氢能研究院院长魏蔚博士发表,氢的液化是支撑氢气大规模收集、储存与运输、应用的一种专业技术。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有工业规模生产装置,而国内仍旧以气氢为主。其实液氢应用于范围很广,电子、化工、冶金等领域消耗量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液氢/超纯氢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加之当前国内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液氢及高端制造业液氢这一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氢能其实任重道远,当下有补贴,早晚有一天是要退去的,一定要在没有补贴情况下活下来,要跟柴油价格进行PK,这才是最终发展方向。”魏蔚说。新考思莫施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营业部经理冯宇新考思莫施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营业部经理冯宇在论坛上围绕“氢气检测在氢能行业基础建设的应用”发表主题演讲。冯宇介绍,目前检测氢气的传感器大致分为热线型半导体、接触燃烧、气体热传导三类。其中,接触燃烧式传感器在国内使用较多。冯宇提出,为充分保障加氢站及燃料电池汽车安全,合理安装气体检测器十分必要。

且夫得者

从城市发展和产业聚集,选择专业和学校,高考志愿擦亮眼

根据国民经略发布的,2010年-2020年主要城市GDP增长情况(部分有区域合并):一个城市只有快速的发展,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果发展过慢,很容易进入存量竞争当中,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选择当地城市的头部大学合适专业,考虑到地缘优势,享受增长红利。分析一下,哪类新经济行业就业机会多:很多所谓专家在吹嘘新能源汽车就业,其实竞争压力很大的,一个是原来汽车行业人才的转移,作为新能源汽车里最重要的,汽车电池,大多会出现行业三强基本占领大部市场。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合计市场份额达41.1%;LG能源、三星SDI和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31.7%;松下全球市场份额20.2%。这个不是中国占比,这个是全球占比。考虑行业的惯性发展等原因,大家可以以此依据参考选择专业。在当地安家以后还能享受房产增值。根据: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有滞后可参考)这个也是作为参考,比如信托受制于政策,保险需求多很多非真实有效需求,教育类在线教育竞争的厉害跑马圈地。程叔志愿职业规划,N(≥10)名专业人士服务1名考生,直击核心,从就业需求端入手,收集大量信息,分析研究行业发展,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依托数百位行业职场人士)。为保证质量,需提前预定,填写提供相关信息。

蓬户不完

「新源动力聚焦」2020高工氢电产业峰会(上海)明日盛大启幕!

峰会举办倒计时0 17月14-15日,由高工氢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的“2020高工氢电产业峰会(上海)”将在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皇家宴会厅如期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春寒已逝万里晴,秋实迎来满城氢”,汇聚来自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近600位国内外精英人士,就产业发展共商大计!此次峰会,高工氢电、全国氢标委、飞驰客车、中通客车、清能股份、雄韬股份、上海重塑、氢璞创能、明天氢能、神力科技、国鸿氢能、爱德曼、上海氢晨、骥翀氢能、新研氢能、清极能源、锋源氢能、鸿基创能、武汉理工氢电、魔方新能源、隆深机器人、上海治臻、群翌能源、金士顿、华熵能源、福瑞电气、律致新能源、东德实业、美国博纯、张家港经开区等产业链领军企业高层、权威研究机构及政府代表将发表精彩演讲。(滑动图片查看演讲嘉宾名单)本次峰会亮点纷呈,下面先睹为快:四大专场主题演讲:30位演讲嘉宾将分别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新局面”开幕式专场,“核心材料与双极板新技术和国产化” 电堆技术与产品专场、“系统技术与产品创新” 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场、“氢燃料电池‘沉淀’与‘进击’”闭幕式专场发表演讲,共同探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趋势。高工氢电董事长张小飞将发表主题为《氢电产业新局面 企业战略新机会》的大会主旨演讲;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发布《2020年中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蓝皮书》的预售。圆桌对话:此次峰会基于2020氢电产业“暂停键”转换“快速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开始启动,及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的发展现状,将进一步深入探索产业发展新机会。演讲嘉宾将围绕“氢能顶层设计构建与氢燃料电池前景”、“车企与氢燃料电池企业聚合效应?”、“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技术动向?”、“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国产突围路径”、“关键部件如何助力氢燃料电池提质降本”、“‘中国芯‘如何驶入快车道”等议题展开圆桌对话。21家企业搭建产品展示桌:铂偲尅、东德实业、锋源氢能、佛山清极、国鸿氢能、鸿基创能、骥翀氢能、嘉裕碳素、金士顿科技、隆深机器人、律致新能源、绿保科技、明天氢能、群翌能源、瑞驱科技、上海氢晨、新研氢能、英飞腾、正扬电子、政飞科技、重庆阿泰可等。还有大会更多精彩内容,将在本次峰会上一一揭晓,期待您的莅临!为保证本次会议顺利进行,高工氢电组委会特此为参会嘉宾整理了此次峰会的最全攻略。会议时间大会共规划7月14-15日两天,参会人员具体报到时间将以短信形式通知。会议地点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皇家宴会厅交通须知:1.上海虹桥火车站到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自驾/的士:全程约4.6公里,打车费约20元。地铁:地铁17号线上海虹桥火车站上车(东方绿舟方向),至诸光路站(2口出)下车,步行约1.3公里即可到达酒店,全程用时约26分钟。2.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到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自驾/的士:全程约5.2公里,打车费约22元。地铁:虹桥1号航站楼乘坐地铁10号线(虹桥火车站方向),虹桥火车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17号线(东方绿舟方向),至诸光路站(2口出)下车,步行约1.3公里即可到达酒店,全程用时约35分钟。3.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自驾/的士:全程约71公里,打车费约245元。地铁:浦东国际机场站乘坐地铁2号线(徐泾舟方向),虹桥火车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17号线(东方绿舟方向),至诸光路站(2口出)下车,步行约1.3公里即可到达酒店,全程用时约35分钟。疫情期间安全监测疫情期间参加会议安全检测流程(请确认您的健康码为绿码才能参会)查询您的风险等级:第二步:回复“风险”,点击“全国各地疫情风险等级查询”:第三步:查询您目前所在区域是否在中高风险区域范围内:按风险等级查看标准:*该通知信息截至在7月9日,如有更新的信息,以大会官网为准,请及时关注组委会相关信息。2020高工氢电产业峰会(上海)组委会2020年7月(点击“下滑”可查看详情)会议议程7月14日7月15日会议直播通道图文直播现场图片合集

万川归之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高瓴将持续寻找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新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王宁《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近日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联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路径、行业机遇和挑战、政策激励措施、气候投融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报告》认为,中国承诺“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开启了中国以“碳中和”目标驱动整个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全面向绿色转型的新时代。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带来科技创新、能源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相关产业和公司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大的趋势,就可能开辟一系列新的高成长的业务领域,取得更好的长期收益,并有效规避低碳转型对传统高碳产业所带来的风险。《报告》指出,全球已形成的“碳中和”共识将有力地引导长期投资向低碳领域配置,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发达国家更多,但是实现“碳中和”是可行的并且能带来多重效益。《报告》重点梳理了实现“碳中和”的八大重点领域的相关机会,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领域。如电力领域的光伏发电中硅片和电池片技术提升、交通和工业领域的电气化、新材料领域的循环利用再生、建筑领域的节能改造、农业领域的化肥和畜禽养殖排放相关减排技术、负碳排放领域的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数字化领域的智慧生活方式与健康等。高瓴合伙人李良表示:“2021年的到来,意味着我们正在步入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年。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公司自成立伊始便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视作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投资全生命周期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因素,将其作为必不可少的投资决策标准。在科技创新和实业赋能投资主题之外,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投资于气候变化相关的方向和领域,希望依托高瓴深度研究和持续参与创新的实践经验,创造更多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的机会,从而实现更长期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博士表示:“高瓴通过前瞻性的行业研究,持续加大对气候变化、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未来,高瓴将持续寻找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的新机会,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益。”(编辑张伟)

不足谓墨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分析我国换电市场

电动车行业电池换电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按照蔚来汽车李斌的估算,假设一个用户一年租用电池的费用为1万元,未来中国市场电动车保有量达2亿辆时,仅电池租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换电站保有量总计452座。分省市来看,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湖南、上海、四川、海南、河北。政策的重视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吸引了大批新进入者。除传统上重视换电模式的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外,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软银能源等均在加快布局换电市场,以提前卡住市场位置。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拥有换电站数量排名第一的运营商为奥动,总计222座;蔚来汽车排名第二,总计136座;杭州柏坦第三,总计94座。

观过

「国鸿氢能会议」@所有人,2021高工氢能产业峰会在北京约你

2021高工氢能产业峰会氢风先发示范城 制储运加次第开主办单位:高工氢电、高工产业研究院 会议时间:2021年5月17-18日会议地点:北京会议背景●示范城市群格局初步确定,氢能生态链雏形具备●央企国企争相布局,氢能呈全面开花之势,短期内成效却不大●氢车带动加氢站扩张迅速,而氢气价格高、来源不稳定●氢气制储运加高端装备技术进步明显,依然未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碳达峰远景目标下,氢能战略价值凸显,但顶层设计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完整会议亮点●高工品牌活动,高工氢电巡回调研成果汇报之盛会●5大专场,涉及氢气制、储、运、加等全产业链●产业链领先企业高层到场,现场了解先进产品技术,预判行业发展趋势●200+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企业高层●高工氢电全媒体平台持续3个月传播,5万活跃粉丝关注互动●高工产业研究院巡回调研系列报告权威发布●技术产品现场展示,供应链现场对接会议议程

大战争

山东省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

近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齐鲁产业创新论坛在济南举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开展产业技术原始性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工程化、产品化验证,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催生新型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力争到2025年初步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创业创富一体化、研究开发产业一体化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紧密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00家,孵化企业1000家,转化技术10000项,带动经济社会效益累计达到10000亿元。来源: 国家发改委网站

好好过

行业竞争激烈,连续五年亏损,LG 正式退出手机市场

4 月 5 日,韩国电子科技巨头 LG 官方宣布:最终决定退出手机市场并全面停止移动业务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手机业务将于 7 月 31 日正式结束,目前还有部分机型在售。官方在声明中表示:LG 未来将专注于电动汽车部件、联网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 To B 解决方案的服务与平台等处于增长中的领域。报道指出,截至 2020 年底,LG 手机业务已经连续亏损 23 个季度,累计亏损达 5 万亿韩元(约合 293 亿元人民币)。据悉,目前 LG 手机业务部门约有 4000 名员工,决定关闭该部门之后,这些员工将在下周转移到该公司的家电部门和电池部门。退出手机市场后,LG电子称将改革公司业务结构,将内部资源进行更高效利用,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公司将更多资源用于其他增长领域,例如,车辆部件、联网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以及B2B解决方案和服务。”LG电子表示。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愈演愈烈,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正引得科技企业争相涌入。有分析认为,舍弃手机业务的LG集团将加速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布局。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LG化学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次于宁德时代;2020年底,LG电子还和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麦格纳联合出资10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用于生产销售电动汽车零部件。LG进入手机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功能机时代,而且一度成为与三星并列的“韩国双雄”,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中位列第三。在功能机时代的LG,凭借“巧克力”“冰淇淋”等机型,相继开启了滑盖与翻盖手机的新设计浪潮,甚至一度力压三星的主打产品,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机之一。而在进入智能机时代后,LG虽然一开始和诺基亚一样,在系统上连续两次走错道路,先后选择了由三大运营商开发的OMS系统和微软的Windows Mobile,但是LG转投Android的决心和时间都比诺基亚更早且更坚决,所以终究是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而不是像诺基亚一样彻底成为“others”中的一员。按照常理来说,LG手机应该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期,但是从Counterpoint的报告来看,LG手机从2015年Q2开始,就已经从“迅猛增长”转为“明显下跌”,随后一发不可收拾,进入连续5年的亏损期。2015年的LG为何突然由盛转衰呢?通过查询Counterpoint在2015年Q2季度给出的移动手机市场报告可以看到,当时有一则消息:中国手机品牌跻身前五,占据三个席位,分别为华为、小米和中兴,而被中国厂商挤出前五的品牌正好就是LG。手机的兴衰让很多人联想到了汽车。越来越多的“门外汉”杀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恒大汽车年报显示已经投入了474亿元,一辆汽车未卖,但是依然出现了盈利。小米宣布将要投资100亿美元造小米汽车。更不要提贾跃亭倾家荡产也要将他的法拉第未来投入量产。西方不亮东方亮,LG擅长OLED大屏,近些年来也在扩大小屏OLED的市场份额。此外,LG化学的动力电池也是一桩相当好的生意,随着全球大盘约8000万辆的汽车批量电动化,动力电池的生意简直不能太妙,利润也相当可观。这时候,放弃智能手机这种拖油瓶业务也就不难想象了。陈建平 投顾编号:A1150615030001袁红军 投顾编号:A1150619060003孙 腾 投顾编号:A1150615100001舒晓飞 投顾编号:A1150613120001免责声明:本文所述信息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本公司认为可靠,但本公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文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