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泰和新材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巴斯夫、中材锂膜等国际新材料领军企业,以及十余名院士专家等高端技术人才共同组建的烟台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在开发区成立。据悉,烟台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计划总投资4.5亿元,建设功能纤维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纤维、特种纸、精细化学品、先进膜材料和高性能芳纶等七个研究室(中心),打造国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和人才培养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所在的烟台开发区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170余家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有20余位院士、200多位高层专家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95%以上的重点科技企业建成了产学研联合体,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占全区总数的60%以上。引进清科嘉园、北师大分子材料基因组、腾讯新工科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25家。(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王聪 张军 报道)
朱秀昌,高分子化学家。中国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从事离子交换树脂、液晶材料和膜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他率先用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进行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对中国膜科学技术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履历1917年9月28日 出生于贵阳,祖籍福建晋江。1939-1943年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1944-1947年 重庆柏溪及南京中央大学化系任助教(现南京大学)。1947-1950年 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师。1950-1953年 大连科学研究所任助研、副研究员(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1953-1956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任副研究员。1956-1993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中国科技大学及研究生院教授。1979-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所兼职副研究员;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名誉理事长;《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副主编;水处理技术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膜学会第一届名誉理事长。1991年 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0月23日 病逝于北京。生平新中国建立前朱秀昌1917年9月28日出生在贵阳的红边门,父亲朱道生在上海一个小电报局里做事,是一个酷爱读书又会英语的电报局局长。朱秀昌从小就爱钻研,少年丧母使他很早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离家在杭州清心中学读书期间,他每天清晨起床便练习毛笔字、预习功课,星期日除爬山锻炼身体外很少外出,平时只穿校服,冬天穿的是芦花棉鞋,生活十分俭朴。后来因断了经济来源而未能直接报考大学,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1939年他同时考上之江和浙大两所大学,他选择了浙江大学理学院的化学系,半工半读念完大学。1943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留校任助教的机会,到昆明与罗文运女士结婚,并在昆明中央电工器材厂当了技术员。1944年,朱秀昌应中央大学的聘请,到重庆柏溪中央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随学校迁回南京(现南京大学),在化学系讲授“普通化学”。1947年朱秀昌回到母校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授“分析化学”,后晋升为讲师。新中国建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兴。1950年大连科学研究所(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派人南下到浙江大学招聘人才,朱秀昌应聘来到大连。在大连工作期间,朱秀昌首先完成了“从正丁醇合成丁酮2”的工作,出席了1950年在大连召开的东北第二次学术论文报告会并宣读了论文。接着朱秀昌相继完成了“从蓖麻油热裂解制庚醛及其还原合成纯庚烷”、“石油直链饱和烃(庚烷)经催化环化,用Fischer法合成芳香族烃(甲苯)”等项工作。195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朱秀昌调到上海有机化学所,并加入了九三学社。这一年有机所接受了研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酰胺的任务,朱秀昌着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化温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的研究。当时国内高分子化学研究与生产几乎还是空白,有机化学所的近半数人员投入到这两项工作之中。在王葆仁先生的领导下,他们边学习基础理论边开展研究工作,一年后胜利完成了任务,并为中国高分子的研究培养出一批骨干。开拓者1954年上海有机所在原有的两个科研课题之外,又增加了离子交换树脂和有机硅、有机氟高分子的研究。从此朱秀昌的科学研究工作掀开了新篇章。前期成果朱秀昌首先开展的是“二乙苯的分离提取及其催化脱氢合成二乙烯苯”和“从甲基丙烯酸甲酯水解制甲基丙烯酸”的工作。1955年他领导的小组合成出“甲乙丙-10型离子交换树脂”,这是一种专供提取链霉素用的甲基丙烯酸树脂。1956年在上海化学分会年会上他做了题为“聚苯乙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及交换性质”的报告,他用独到的低温缓和磺化方法,使得树脂性能优良。在10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之上,他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研制出490型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它是乙烯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应用于链霉素的分离提纯上。20世纪60年代他又针对该树脂易破损的缺点,研制出H170型树脂,该树脂不溶胀,能直接从发酵液中吸附、分离出链霉素,性能优越,获得了发明专利,并应用于中国最大的抗生素制药企业——华北制药厂,推动了中国抗菌素工业的发展。后期成果1958年后,因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的需要,朱秀昌领导的小组对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耐高温、耐辐射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制出磷酸锆和氧化锆等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用于核潜艇净化水;制成螯合型磷酸锆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从海水中提取铀;并与原子能所协作,制成2606型乙烯吡啶类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废铀燃料的再分离提纯,全部技术移交给核工业部门,1986年该项目获发明专利。膜分离技术中国的膜研究起源于1958年。朱秀昌领导的研究小组率先用聚乙烯醇异相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薄膜制成多层隔板,用电渗析法将高硬度硫酸盐型苦咸海水淡化,这个海水淡化器首先在海军的舰艇和海岛上应用,后来又成功地解决了成昆铁路禄丰段隧道施工中饮用水和电瓶用水的困难,受到了铁道兵工程会战总指挥部的通报嘉奖。1958年深秋,这个大型海水淡化器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成果展览上得到展出,并作为建国十周年全国科学技术成就之一载入了史册。随后朱秀昌协助海军组建了集研究、设计、生产海水淡化装置于一体的研究院,帮助培养专业人才。膜分离技术1963年朱秀昌做出橡胶离子交换膜的20层电渗析器装置,1965年聚乙烯醇缩乙醛超滤膜问世,1966年朱秀昌又考虑到燃料电池用的隔膜。他与四机部十八所协作,研究氟塑料膜与聚乙烯醇均相膜的放电性能,研制成功卫星用银锌电池、燃料电池用隔膜。纸质离子交换膜研究始于1961年,到1966年拿出大型全纸质离子交换膜,它可降低成本百倍以上。1966年朱秀昌来到北京啤酒厂,协助他们制成了3×1吨净水装置,解决地下水淡化为发酵水的问题,开创了膜技术成功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先例。1966年朱秀昌还制成二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与反渗透析器,装置移交给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1982年后他进行双极性膜和气体分离膜(主要是富氧膜)的研究。为了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各个工业国家都在寻找新的能源供应,光解水制氢的研究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人工模拟植物光解水制氢有许多种路线。1979年,朱秀昌提出一种双极性金属络合高分子膜的设想。1984年他指导学生作了“双极性膜在二组分溶液中的电压电流关系”及“聚四苯基卟啉光化学”方面的研究。十年浩劫十年浩劫期间,朱秀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为了能连续检测高分子膜的质量,他想到了液晶。1970年他带领研究组在国内进行了液晶材料领域方面的研究,不仅合成出有黑白颜色显示的液晶化合物,同时还在国内首先合成出能显示多种色彩的液晶化合物。1970年7月至1971 年11月,他们与三个空军单位合作,联合搞“液晶无损探伤”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合成了十几种胆甾型液晶化合物,用于检测大面积构件的近表面缺陷及形状复杂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组合件。此方法具有直观、简便、快速、可靠性高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该项目还获得了发明专利。1972年他在物理杂志上撰文介绍液晶材料,促进了中国液晶材料的研究和液晶器件工业方面的发展。人物评价朱秀昌从事科研工作50年,他无私无悔地奉献了半个世纪。他学识渊博,会英、德、日、俄四国文字;他学术思想活跃、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他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他淡泊名利、乐观大度的品德为全所公认,并受到同事和后辈们的尊敬。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成立,朱秀昌应邀做兼职教授,他那带江浙口音的生动讲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主持翻译的《高分子方法》一书,一直是教学中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朱秀昌始终把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看成是一名科学家的职责而放在首位。他一生坎坷,却心怀坦荡。1965年他已经患了无痛性冠心病,又经过“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1972年11月初冬,他下厂推广成果时,因吐血被送进医院,住了不到一周就坚持出院;1974年夏在所里开会时突发冷汗,在夫人陪同下,硬是自己坚持走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后壁心梗当即收留住院。在晚年生病期间,他受一位中学女教师的委托,校对并补充了《中国古代石油发展史》的内容(中译英),那极难译的古代文言文,耗费了他不少的心血。1992年已是重病在身的他又校对了32万字的《合成聚合物膜》一书。获得奖励及专利作为访问学者,朱秀昌曾于1964年秋访问了当时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1980年10月他带团去意大利进行太阳能综合利用的考察;1987年8月他带团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朱秀昌先后3次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曾获3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近80篇,专著和译著8部。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经济繁荣和国防事业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赵彬彬1月7日,泰和新材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巴斯夫、中材锂膜共同组建烟台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泰和新材集团董事长孙茂健当选研究院理事长。孙茂健表示,研究院的建立标志着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由分散的单体开发向集中的组团式研究转变,由产业链上对“点”的开发向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研究转变,由单一学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向学术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转变。研究院要成为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平台,科研成果的推广平台,高端人才的聚集平台。据介绍,研究院计划总投资4.5亿元,建设7个专业研究室、2个中心、4个中试车间。建院初期形成以彭孝军院士、朱美芳院士和数十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百余人科研团队。研究院将汇聚5所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3家企业的产业化专业优势,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事高分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提升我国高分子新材料及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带动相关新材料产业集聚烟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编辑乔川川)
川大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截至2020年2月,学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3.7万余人,研究生2.8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4500人。截至2019年底,专任教师4527人。川大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概况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1991年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基础上组建,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和确定的七个试点实验室之一。1995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1997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连续四次通过国家评估,取得良好成绩。实验室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是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奠基人之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7人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教授。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在高分子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方面有鲜明特色,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承担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卓越成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现已成为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之一。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与目标经过长期积累,实验室形成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 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新技术和新原理的研究;(2) 聚合物成型理论和技术研究;(3) 高性能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4) 废弃高分子材料再生利用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5) 油田开发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贡献主要代表性成果1)高性能聚合物/超细无机粉体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发明了高性能聚合物/超细无机粉体复合材料的形态控制技术与新方法,在四川绵阳长鑫集团用于机顶盒和电视机后壳,在新疆天业公司应用于滴灌带、低压输水软管,吹塑薄膜等产品,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发明了难阻燃的数种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新技术:本项目采用微纳米复合、有机/无机杂化、多功能协效剂复配、表面包覆增容、等多种方法解决了材料阻燃性和加工性、力学性、热性能等综合性能难以兼顾的瓶颈问题,为难阻燃的高分子材料提供无卤阻燃新技术。其中,典型高分子材料的无卤阻燃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聚乙烯管无卤阻燃抗静电新技术,已在四川森普管材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已生产4000 余吨无卤阻燃抗静电PE 管。3)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弹性体成套技术:项目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在聚合物微观结构控制,茂金属加氢基础研究和关键设备工程化等方面联合攻关,建立了SEBS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结构调控实现了SEBS性能和用途的多元化,研制了国际上最大的万吨级SEBS前驱体聚合釜及加氢釜,形成了成套SEBS制备技术,实现了我国SEBS合成工艺和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项目开发的产品已通过美国FDA食品包装材料、美国药典USP VI等标准的检测,实现了向欧美等地区批量出口。SEBS工业生产装置至今已连续运行近7年,累计产销量11.8万吨,新增利税8.5亿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新型直立式聚丙烯医用输液袋制造技术与产业化:与四川科伦药业集团合作,研制了新型改性医用聚丙烯粒料,自主构建了输液包装数值仿真设计技术,创建了可立袋安全性评估及控制技术,并首创安全高效的“注胚-吹袋-洗袋-灌装-封口”五位一体连续生产技术,研制出国内外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及其包装的输液产品(简称“可立袋”),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针对中国石油聚乙烯、聚丙烯大装置,突破国外专利技术限制,建立专有聚合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专用树脂。近年来开发的部分国家急需的系列高性能专用料,7类,效益达132亿。兰化T38F BOPP膜料,生产27万吨,产值24亿元;兰化2210H电缆料:生产4.4万吨,产值3.9亿元;兰化SP179保险杠料,生产9.2万吨,产值8.4亿元;大庆炼化PA14D管材料,生产 6万吨,产值7.4亿元;吉林石化GC100s管材料,生产20万吨,产值19亿元;巴陵石化YH-602 SEBS热塑性弹性体,生产10万吨,产值30亿元;云天化M90, M270等多个系列POM专用料,生产30万吨,产值39亿元。目前正在与四川石化合作开发新型的聚烯烃材料。6)提出通过原位聚合、剪切取向、溶液组装等方法构筑均匀分散、1维取向、2维或3维网络结构的新方法和新原理。采用超声辐照胶乳混合及原位还原和静态硫化方法在天然橡胶基体中构筑三维石墨烯导电网络,导电率比传统方法高5个数量级;该技术与成都创威新材料公司签订了专利转让协议,转让经费1000万元。7)高性能聚氯乙烯化学建材的力化学制备和层叠复合技术及其工业应用:项目研发了PVC发泡层和非发泡层交替结构的新材料,利用层状结构对噪声的多级反射与吸收作用,制备了高隔声低密度PVC复合材料,已在成都实现产业化,在国际上首次自主设计建成了年产100万平米的高性能隔声降噪材料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成果推广应用已生产销售PVC多功能改性剂8000余吨、化学建材59.06万吨、隔声材料11.94万平方米,新增产值超过57亿元,实现利税4.45亿元。8)创建了可控交联湿法加硼凝胶纺丝制备高强耐磨耐热水维纶新技术,提出采用含硼等化合物控制大分子间氢键缔合速度和状态,减少PVA大分子缠结现象的研究思路,解决了高强维纶不耐热水的世界性难题,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多家纤维企业应用,高强维纶混纺面料已作为陆海空、武警夏/冬季作训服面料。总产值超过20亿元,利税5亿多元,推动了相关行业技术进步。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20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6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我国高校第一个高分子材料专业(1953年创建,创始人徐僖院士)我国高校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1964年创建)授权高分子材料硕士点、博士点(1981年)国家级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1988年)材料学(2002年,2007年)材料加工与工程(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第一期、第二期)985工程”科技创新Ⅰ类平台: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200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一批设岗学科中唯一的高分子材料学科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第一个拥有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四位一体的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以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加工为特色的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之一在校本科生约1500余人,硕博研究生500余人,是国内高分子材料学科最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3D打印技术改变了制造业形态,可解决传统制造业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难题,可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经济实用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被认为“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并被列为“十个增长最快的工业”。研究所孵化企业之南京墨分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墨分三维作为先进的3D打印高分子材料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先进的3D打印高分子材料产品和服务,包括材料设计、打印材料和按需定制服务。上图为墨分三维在“2019 国际新材料及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参展情况。展示了SLS3D打印的柔性高分子材料(TPU、PDMS、PVA等)及其展品获得了领导和各位企业代表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四川增材制造协会会长殷国富,秘书长王长春到我司展位参观交流。···公 司 简 介···南京墨分三维(Mophene3D)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分子3D打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型企业。公司是依托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以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成立的。南京墨分三维公司创始人为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学夏和生教授,公司团队聚集了从化学、高分子材料、仿真模拟设计等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博士及工程师。首个在海外获奖的团队墨分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意大利米兰2018-2019中意创新创业大赛暨最佳项目路演(BSSEC)并荣获了“最佳初创企业奖”,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意大利科技部部长马克·布塞蒂共同出席该次活动并剪彩。墨分三维核心业务南京墨分三维(Mophene3D)作为3D打印柔性高分子材料供应商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柔性硅胶弹性体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3D打印,并开发了适合SLS加工的柔性硅胶PDMS弹性体及其高导电复合粉体材料。墨分三维系列产品介绍01.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及其高导电复合粉体材料02.硅胶弹性体(PDMS)及其高导电复合粉体材料03.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水溶性聚乙烯醇弹性体(PVA)粉体材料上述材料通过SLS 3D打印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减震鞋底和鞋垫,医学模型,高端工艺品,柔性机器人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公司还具有3D重构和复杂模型设计、仿真模拟技术,可为用户设计复杂结构3D制品,并提供材料设计和柔性3D打印加工制造解决方案。MOPHENE3D T90A性能参数如下表:由SLS设备通过MOPHENE3D T90A(邵氏硬度为90A)的TPU材料可加工得到强度高(拉伸强度可达25Mpa,鞋底耐折次数可达12.5万次)、缓震性好、回弹性好及轻便的运动鞋鞋中底制品。△上图为经过12.5万次耐折弯测试的运动鞋鞋中底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生产用于SLS 3D打印的导电聚氨酯(TPU)粉体材料。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生产用于SLS 3D打印的PDMS和PVA材料,以及导电TPU和PDMS材料。在国际上仅有少数几家公司生产用于SLS 3D打印的聚氨酯(TPU)粉体材料,价格高昂,品种单一,性能仍然需要提高。同国外公司产品比较,我们的材料3D打印制品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达到29MPa, 断裂伸长率达到600%,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同时在价格上具有优势,我们的材料比国外相同材料低30%左右。而其他几种材料包括PDMS和PVA材料,以及导电TPU和PDMS材料,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生产,我们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分子材料3D打印后处理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解决SLS及MJF等高分子3D打印工艺直接通过3D打印设备加工制成的尼龙及TPU、TPE等3D打印制品当前面临的共性难题--表面粗糙且颜色单一。南京墨分三维与3D打印自动化后处理提供商德国DyeMansion在南京成立了“高分子材料3D打印后处理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可面向业内广大同行提供清粉、抛光及精准染色等服务。△南京工厂DyeMansion后处理设备△墨分三维TPU材料SLS制品的精准染色南京墨分三维(Mophene3D)是业内SLS 3D打印柔性高分子材料和后加工处理技术的引领者,主要产品:SLS 聚氨酯(TPU)粉体、导电TPU粉体,硅胶(PDMS)粉体,聚丙烯(PP)粉体,聚乙烯醇(PVA)粉体,应用于数字化鞋底和鞋垫、复杂晶格结构减震制品、医学模型、工艺品等领域。可为客户提供3D结构设计、材料优化、打印加工和后处理全套解决方案。END感谢关注,欢迎转发◆ ◆ ◆ ◆ ◆ 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以基础研究为支撑,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化为导向,着重高分子材料和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和市场化应用。研究所2018年1月成立,是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旨在中国经济从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尝试走出一条国内(国际)优质科技资源供给方与市场高端需求方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全景网1月7日讯 1月7日,泰和新材(002254)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巴斯夫、中材锂膜,共同组建烟台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泰和新材集团董事长孙茂健当选为研究院理事长。据悉,该研究院计划总投资4.5亿元,建设7个专业研究室、2个中心、4个中试车间,以打造机制灵活、技术一流、管理规范、成果丰硕的国际化、专业化研究院为目标,建院初期形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朱美芳和数十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百余人科研团队。研究院将汇聚5所高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3家企业的产业化专业优势,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事高分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提升我国高分子新材料及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带动相关新材料产业集聚烟台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研究院是由泰和新材发起和筹划组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学院院长彭孝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等知名学者对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寄予厚望,希望研究院在各方努力下,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创新方向的策源地、共性关键技术的发源地、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快速发展。这个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正在向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研究、学术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转变。泰和新材是我国高性能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先后填补了国内四大高分子新材料空白,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完成了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提升了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景网)
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全部发完了,很多竞赛党开始陷入选择的纠结。化竞党想学化学专业的话适合报哪所大学呢?这些大学的综合实力又如何呢?下面这个表是2020年化学专业最强的高校排名,大家可以参考:南开化学历史悠久,起源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1921年,著名化学家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1995年4月,化学学院正式组建。2000年7月,化学学院实现实体化,成为由原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心实验室组建的专业学院。2017年9月,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南开化学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荣辱,励精图治,优秀人才辈出,科研硕果满枝,为国家的教学和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1910年首次招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京师大学堂停办,后改名北京大学。1913年化学门重新招生,1918年有首届毕业生7名。它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教授多为外国人。1917年蔡元培来北大主持工作,进行改革。俞同奎、丁绪贤、任鸿隽、吴匡时、王兼善、陈世璋等先后来此任教。1919年废门改系。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原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复旦大学七校的化学系合并,成为今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历经九十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已成为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和开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化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复旦大学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化学系的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系内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学科,以及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化学系为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成员单位,并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蛋白质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手性药物工业不对称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作为主要力量建立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生命医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拥有各类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约1.8万平方米。2019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化学专业排名28位,2019 US News全球化学专业排名30位。据2019年1月的ESI统计,复旦化学学科论文总引次数全球位列第41名,篇均引文数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8月6日15时15,噩耗传来,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卓仁禧先生因病在武汉离世,享年89岁,这无异于又一颗巨星陨落。卓仁禧,1931年2月12日出生在福建厦门,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195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此后一直从事有机硅化学和生物医学高分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可谓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学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卓仁禧在国家的号召下,创造性研制成功有机硅光学玻璃防雾剂,作为保护涂层应用于国防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期间还与同事一同研究二元共聚物部分水解,在尝试加入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助剂u后,成功解决了当时电视屏幕的“闪”点问题,解决了困扰我国电视机发展的难题。从八十年开始,卓仁禧开始着力于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先后进行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并在磷酸酯合成方法的研究中,发现新的溶液缩聚催化反应和脂肪酶催化含磷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作为一个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卓仁禧在1983年至1984年这短时间内,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回国后,认为国家应该设立高分子学科的研究,在科研条件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创了生物材料研究方向,并系统开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为我国的高分子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使得卓仁禧成为我国高分子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卓仁禧的努力,其带领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于1993年被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开放实验室,并在10年后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即便在八十岁的高龄,卓仁禧仍不忘关心我国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并就科研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直到2018年12月选择光荣退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卓仁禧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领域的人才。某种意义上,卓仁禧不仅是一个开创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老师。最后,算上卓仁禧院士,今年以来我国两院院士逝世人数已达18位!「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官网资料显示,此前在美国特拉华大学任教的徐冰君已出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君,本硕均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就读,哈佛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理学博士。2011年至2013年,徐冰君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做博士后,其后担任美国特拉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2019年起任特拉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Centennial Development讲席副教授。徐冰君还担任Science Advances 副主编,物化学报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等学术兼职。他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与绿色化学中的热、电催化剂的设计;气固、液固界面催化反应中的原位表征与机理研究;发展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的原位界面表征技术。北京大学化学系肇始于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是国立大学中最早设立的化学系,1994年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历次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高校化学院(系)的相关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化学学院目前下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和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等3个系,以及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澎湃新闻早前报道提到,今年已有多名学术大咖选择加盟国内高校,引发国内高教界高度关注。例如,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系与计算机系教授朱松纯受聘担任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盘状胶体作为典型的各向异性胶体之一,是自组装构建复杂层级结构的理想单元,也是研究自组装、玻璃化转变、扩散、颗粒流变学、介晶相行为中许多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的有效模型。目前,合成单分散、形状可控、表面化学清晰的高分子盘状胶体仍缺少普适性方法。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研究员刘冰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框架导向策略,制备出多种高分子胶体圆盘。科研人员开发了模板基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的SiO2胶体环(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7, 56, 9807),在此基础上利用合成的环状胶体,系统研究了胶体尺度的Plateau–Rayleigh不稳定性,并发现该不稳定性是合成Janus胶体和多patchy胶体的有效方法(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58, 16884)。该研究进一步利用这些环形胶体作为框架控制液体环(聚合物溶液)的收缩不稳定性。科研人员设计路线在环形框架的表面引入聚合物溶液,形成环形的液体壳,通过控制条件抑制Plateau–Rayleigh不稳定性,使这些液体环不会断裂成小液滴,仅能自发收缩,这样的收缩通常导致球形液滴的出现,然而在环形框架的导向下,液体环能收缩成可控的非球形,最终诱导聚合物圆盘的形成(如图)。利用该策略制备的聚合物圆盘形状参数可调,该方法不依赖于特定的聚合物、溶剂或者框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为聚合物胶体圆盘合成提供了有效的普适性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上,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化学所博士生曲娜、博士后罗章和博士生赵书平,论文通讯作者为刘冰。聚合物胶体圆盘合成的示意图【来源:化学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