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类按不同标准划分各有所不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由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进行,主要包括: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具备国家规定办学条件,通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也可以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其中按国民经济分类,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按设立形式分类,则可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中外合办高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同时我国教育投入的逐年提升也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加,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研究生90.73万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302.21万人。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普及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其中普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整体规模最大,教育教学质量最高,发展也最为迅速。我国民办高校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经过国家一系列改革后也逐步向正规化发展。而我国成人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齐等问题目前亟需面临改革。普高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一直以来,普通高校为社会培养出的人才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因此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国家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都用于建设普高教育,由此造就我国普高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校总体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包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减少8所。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相比于成人高校的268所与民办高校的756所,我国普通高校总数已达二者总和的2倍以上。普通高校规模壮大 生源数量逐年增加我国普通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延长学习时间,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也充满渴望,因此,随着我国普通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高校每年招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2011年以来,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规模逐年上升。除2019年外,每年增长速度均稳定在3%左右。201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3031.53万人,比上年增长7.08%。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750.82万人,比上年增长3.15%;普通专科在校生1280.71人,比上年增长12.97%。优化人才、学科、师资结构 普高教育仍有提升空间虽然我国普高教育受到国家的优待,地位较高,发展情况较好,但是依旧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上未有考虑到各地区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这就造成我国各普高学校学生在毕业时不能快速融入各地区社会环境,因此各区域的高校在设置学科和专业的时候,应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色出发,使之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互动,统统促进和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目前普高毕业生的另一个不足就是理论知识在毕业后无法快速应用于工作,学校与社会脱节。因此各区域普通高校应更合理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标准,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合理机制,防止出现脱离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导致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脱节的现象。——师资合理分配。目前我国各区域普通高校师资分配依旧不合理,各高校之间师资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各区域可以将师资进行合理优化,采取不同学校之间师资流动、师资培训、师资交流等,通过建立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行合同聘任制,形成统一的区域高校师资市场。民办高等教育水涨船高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相比于我国普通高校,虽然我国民办高校规模较小,但是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民办高校建设情况也在不断改善,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管理越来越规范,教学质量逐步越高,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培养出了适合社会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的人才。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后,民办高校法律地位的提高,更多民办高校走上注重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民办高校的数量上看,2013-2019年,我国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数逐年上升。2019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756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7所,占全国比例28.13%。与此同时,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力量也在不断加强。2013-2019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08.83万人,比上年增长9.12%,占全国比例23.38%。高等教育需求日益扩大 民办高校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会继续扩大,同时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逐渐上升。但是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办学规模基本饱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由此便需要民办高校分担就学压力。按照我国政府的发展目标,到2021年初,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将提高到41%,这大大提升了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学地位,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成人高校大幅调整 趋于规范化相比于普高教育与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由于与国家发展方向有所偏离,近年来,以高职教育逐渐替代短学制的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国对于成人高校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的成人高校,数量逐渐下降,同时也已不再是原来意义的“成人高校”,而是具备国家的办学条件和规模的高职学院。虽然我国成人高校在规模上有所下降,但是越来越趋于规范化,质量上也越来越高。我国成人高校的数量已从2011年的353所下降到2019年的268所,7年间减少了85所。2019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268所,较上年减少9所。虽然我国成人高校已经进行了很大调整,但是在师资方面依旧是短板,包括教师数量和教师质量。由于高校扩招,各院系教师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饱满,这直接导致成人教育的教师派出率普遍不高,更不用说针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研究活动了。同时成人高校师资匮乏,必须从外聘请任课教师,外聘的任课教师,如在读研究生等,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经验不足,加之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不太清楚,这就造成我国成人高校教学效果普遍不高。2014-2019年,我国成人高校专任教师人数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9年我国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06万人,比上年下降5.93%。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2021年两会期间,熊思东指出,部属“双一流”高校获得的支持力度远大于地方“双一流”高校,地方“双一流”高校因地区发展程度及实际情况不同,获得的支持力度亦不均等且差异大,即使是同一地区,资源也大都集中于少数顶尖高校。建议加大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建设情况200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而成人高等学校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28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为3784所。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注:研究生培养机构和成人高等学校数量暂未公布。全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方面,202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全国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招生方面,2020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0.7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67.5万人,全国共招收成人本专科363.76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比例从2011年的71.29%下降至67.10%,下降幅度高达4.19个百分点;研究生和成人本专科招生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2020年招生份额占比分别为7.68%和25.23%,较2011年分别提高1.82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有关要求,2017年研究生招生、在校生指标口径发生变化,招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教育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我国一直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师资情况也不断改善。预计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化及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正高级教师所占比重将逐步上升。2014-202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数量不断上涨,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3.30万人,较上年增加7.23万人。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增加教育作为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性事业,关系着国家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2012年已经提前达到该水平,可见国家对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视。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占GDP比例为4.54%,连续第九年保持在4%以上。同时,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均"只增不减"。经费投入分配方面,2020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为7.96%、45.21%、15.57%、26.04%、5.22%。高等教育经费份额排名第二。中国教育固定投资情况2012-2020年,我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上涨趋势,2020年,我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12.3%。我国全社会对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在绝对数据上维持上涨的趋势。我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保持在1%以上,并且呈逐渐上涨的趋势,2020年,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上升为3.0%。注:2019年-2020年教育固定投资额根据已公布的增速测算所得,后期以公布为准。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不均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向重点院校倾斜的政策,开始“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建设项目。集群式的高校建设规划值得称道,但是通过“985”工程的教育部拨款却体现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头羊2019年财政拨款超过50亿元,遥遥领先。在高等教育稀缺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几所高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应该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让更多的优秀大学都有博取重点建设的机会,并且差距也不宜过分拉大。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存在四不均衡由于区域间深刻的政治、经济、科技、人口、文化等不同,加上国家宏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经济发展战略等共性的原因,以及省区自身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口等个性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类型的统筹发展存在四大不均衡。1、我国普通高校东、中、西三大区域布局不均衡2003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的区域分布东、中、西布局不均衡。截至201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普通高校总数分别为1135、842、711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比例各为42.23%、31.32%、26.45%,东部普通高校数是西部的1.72倍左右。从国家直属高校数来分析,教育部直属的普通高校中,东部是西部的4倍之多,西部有的省份没有或只有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的112所高校中,东部63所、中部26所、西部23所。全国“985”工程院校两期总共有39所,其中,东部是西部的大约4倍。国家大力支持的高校,东部占了绝大部分,这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2、国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预算内人均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由于普通高校区域布局不均衡,尤其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和“985”工程高校的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政策的倾斜,致使东、中、西差距就更加剧了这种“贫富分化”。3、三大区域高校占有教育资源不均衡我国东中西地区普通高校占有教师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专任教师数量及高级职称人员的占有量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据统计,2019年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学校(不含民办)的专任教师数量是西部地区的1.80倍,而正高级职称数量东西部比达2.40倍。虽然与上年的2.41倍相比差距有所缩小,但各地区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的高学历水平专任教师数多于中部和西部,尤其是东部和西部差距就更大,西部的学生就没有东部享受的优质教师资源多,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也就相应差一些。在普通高校办学效益方面,从校舍面积、房屋和建筑物的花费、专用设备数量和花费金额、图书数量和花费金额等等来看,三大区域的差距很大。据统计,东部地区高校购置专用设备金额和图书数量百分比是西部地区的三倍以上。这说明学生在图书资料和实验仪器资源的享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相应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4、三大区域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不均衡我国三大区域人才培养结果的差别,当前东、中、西部普通本、专科在校人数分别为占比各为41.03%、32.60%、26.37%。从以上的数值可以看出三大区域人才培养结果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在校生人数明显占很大优势,高校的布局不均衡、师资力量、资源占有等的不平衡导致的人才培养结果的不均衡性。建议加大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针对上述国家高等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熊思东表示建议加大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具体措施如下: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在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类按不同标准划分各有所不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由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进行,主要包括: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具备国家规定办学条件,通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也可以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其中按国民经济分类,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按设立形式分类,则可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中外合办高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同时我国教育投入的逐年提升也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加,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研究生90.73万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302.21万人。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普及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其中普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整体规模最大,教育教学质量最高,发展也最为迅速。我国民办高校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经过国家一系列改革后也逐步向正规化发展。而我国成人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齐等问题目前亟需面临改革。1、中国普高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校总体数量逐年增长普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一直以来,普通高校为社会培养出的人才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因此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国家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都用于建设普高教育,由此造就我国普高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校总体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包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减少8所。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相比于成人高校的268所与民办高校的756所,我国普通高校总数已达二者总和的2倍以上。2、中国普通高校规模壮大生源数量逐年增加我国普通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延长学习时间,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也充满渴望,因此,随着我国普通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高校每年招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2011年以来,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规模逐年上升。除2019年外,每年增长速度均稳定在3%左右。2019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3031.53万人,比上年增长7.08%。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750.82万人,比上年增长3.15%;普通专科在校生1280.71人,比上年增长12.97%。3、优化人才、学科、师资结构中国普高教育仍有提升空间虽然我国普高教育受到国家的优待,地位较高,发展情况较好,但是依旧有需要提升的地方。1)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上未有考虑到各地区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这就造成我国各普高学校学生在毕业时不能快速融入各地区社会环境,因此各区域的高校在设置学科和专业的时候,应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色出发,使之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互动,统统促进和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2)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目前普高毕业生的另一个不足就是理论知识在毕业后无法快速应用于工作,学校与社会脱节。因此各区域普通高校应更合理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标准,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合理机制,防止出现脱离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导致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脱节的现象。3)师资合理分配目前我国各区域普通高校师资分配依旧不合理,各高校之间师资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各区域可以将师资进行合理优化,采取不同学校之间师资流动、师资培训、师资交流等,通过建立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行合同聘任制,形成统一的区域高校师资市场。4、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水涨船高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相比于我国普通高校,虽然我国民办高校规模较小,但是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民办高校建设情况也在不断改善,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管理越来越规范,教学质量逐步越高,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培养出了适合社会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的人才。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后,民办高校法律地位的提高,更多民办高校走上注重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民办高校的数量上看,2013-2019年,我国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数逐年上升。2019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756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7所,占全国比例28.13%。与此同时,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力量也在不断加强。2013-2019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08.83万人,比上年增长9.12%,占全国比例23.38%。5、高等教育需求日益扩大民办高校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会继续扩大,同时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逐渐上升。但是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办学规模基本饱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由此便需要民办高校分担就学压力。按照我国政府的发展目标,到2021年初,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将提高到41%,这大大提升了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学地位,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6、中国成人高校大幅调整趋于规范化相比于普高教育与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由于与国家发展方向有所偏离,近年来,以高职教育逐渐替代短学制的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国对于成人高校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的成人高校,数量逐渐下降,同时也已不再是原来意义的“成人高校”,而是具备国家的办学条件和规模的高职学院。虽然我国成人高校在规模上有所下降,但是越来越趋于规范化,质量上也越来越高。我国成人高校的数量已从2011年的353所下降到2019年的268所,7年间减少了85所。2019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268所,较上年减少9所。虽然我国成人高校已经进行了很大调整,但是在师资方面依旧是短板,包括教师数量和教师质量。由于高校扩招,各院系教师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饱满,这直接导致成人教育的教师派出率普遍不高,更不用说针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研究活动了。同时成人高校师资匮乏,必须从外聘请任课教师,外聘的任课教师,如在读研究生等,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经验不足,加之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不太清楚,这就造成我国成人高校教学效果普遍不高。2014-2019年,我国成人高校专任教师人数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9年我国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06万人,比上年下降5.93%。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随着我国改革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由初步阶段走向成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此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50%。此外,伴随国家财政资源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造就我国高校机构能够容纳更多的受教育者。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在高校间分配不均,头部高校资源倾斜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是目前阻碍我国高校平衡发展的一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要以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培训了大批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政府注重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逐年上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民水平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目前我国本科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5%,专科和本科学历的人口占比只有不到9%。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由此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7.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5%。政府注重高等教育一方面体现于教育经费数量的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也体现于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构成中国家投入占比最重。现阶段在全国高等教育经费中的占比已超过50%,可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建设稳定,数量逐年增多随着我国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稳定建设,200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201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28个。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50%,高等教育已入大众化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最好的一个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国家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率。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处于稳定增长态势,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显著。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头部高校资源倾斜严重虽然我国政府资源在不断向高等教育倾斜,高等教育接收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在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却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向重点院校倾斜的政策,开始“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建设项目。集群式的高校建设规划值得称道,但是通过“985”工程的教育部拨款却体现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我国高等教育将持续向前迈进,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创造型的高等教育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继续向实现高质量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前进。国家将重点建设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加强大学之间的支持和写作;培养模式实现多样化;实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并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知识生产体系:创设整体育人环境,使所有大学的质量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将逐渐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成为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未来我国将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多地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来发展和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高等学校。此外,国家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发创业的能力,使毕业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让每所高等学校既有时代特征,在办学模式、优势学科、学风校风等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更具创造性。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依据教育活动的组织程度和制度化水平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也指制度化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对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统称。教育支出稳步增长推进教育行业发展十九大报告关于发展教育事业部分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几年,中国教育支出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教育支出34913亿元,同比增长8.5%。教育支出的稳步增长推进了中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在校学生数不断增长推动教育行业市场需求受教育是所有孩子的权利,中国对教育格外重视,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普通高中和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小幅波动。2019年中国学前教育在校学生4713.9万人,小学10561.24万人,初中4827.14万人,高中2414.31万人,高等学校3031.53万人。在校人数的不断增长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市场需求。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教育行业发展趋势1。收入增长推动优质教育支出中国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及中产家庭的崛起带动了优质教育的支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教育行业越来越优化,推动优质教育的发展。2。鼓励私人资本发展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不足,教育资源分配出现不均的情况。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开始进入教育行业,提高教育效率。近年来,民办教育集团大势发展,补习班、在线教育等教育方式进入人们的眼中。未来,在5G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在线教育行业将飞速发展,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3。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传统的公立教育体系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社交技能及心理、身体健康等其他方面的教育。目前,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并开始青睐能够提供更全面素质教育的学校。4。专注应用型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日益剧增为了更好满足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国家不断推出利好政策支持本科教育的发展,简历高校分类评估制度,预计未来中国应用型教育的教育机构日益增加。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1年两会期间,熊思东指出,部属“双一流”高校获得的支持力度远大于地方“双一流”高校,地方“双一流”高校因地区发展程度及实际情况不同,获得的支持力度亦不均等且差异大,即使是同一地区,资源也大都集中于少数顶尖高校。建议加大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建设情况200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而成人高等学校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28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为3784所。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注:研究生培养机构和成人高等学校数量暂未公布。全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方面,202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全国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招生方面,2020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0.7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67.5万人,全国共招收成人本专科363.76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比例从2011年的71.29%下降至67.10%,下降幅度高达4.19个百分点;研究生和成人本专科招生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2020年招生份额占比分别为7.68%和25.23%,较2011年分别提高1.82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有关要求,2017年研究生招生、在校生指标口径发生变化,招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教育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我国一直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师资情况也不断改善。预计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化及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正高级教师所占比重将逐步上升。2014-202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数量不断上涨,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3.30万人,较上年增加7.23万人。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增加教育作为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性事业,关系着国家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2012年已经提前达到该水平,可见国家对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视。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占GDP比例为4.54%,连续第九年保持在4%以上。同时,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均“只增不减”。经费投入分配方面,2020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为7.96%、45.21%、15.57%、26.04%、5.22%。高等教育经费份额排名第二。中国教育固定投资情况2012-2020年,我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上涨趋势,2020年,我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12.3%。我国全社会对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在绝对数据上维持上涨的趋势。我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保持在1%以上,并且呈逐渐上涨的趋势,2020年,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上升为3.0%。注:2019年-2020年教育固定投资额根据已公布的增速测算所得,后期以公布为准。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不均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向重点院校倾斜的政策,开始“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建设项目。集群式的高校建设规划值得称道,但是通过“985”工程的教育部拨款却体现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头羊2019年财政拨款超过50亿元,遥遥领先。在高等教育稀缺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几所高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应该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让更多的优秀大学都有博取重点建设的机会,并且差距也不宜过分拉大。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存在四不均衡由于区域间深刻的政治、经济、科技、人口、文化等不同,加上国家宏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经济发展战略等共性的原因,以及省区自身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口等个性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类型的统筹发展存在四大不均衡。1、我国普通高校东、中、西三大区域布局不均衡2003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的区域分布东、中、西布局不均衡。截至201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普通高校总数分别为1135、842、711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比例各为42.23%、31.32%、26.45%,东部普通高校数是西部的1.72倍左右。从国家直属高校数来分析,教育部直属的普通高校中,东部是西部的4倍之多,西部有的省份没有或只有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的112所高校中,东部63所、中部26所、西部23所。全国“985”工程院校两期总共有39所,其中,东部是西部的大约4倍。国家大力支持的高校,东部占了绝大部分,这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2、国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预算内人均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由于普通高校区域布局不均衡,尤其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和“985”工程高校的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政策的倾斜,致使东、中、西差距就更加剧了这种“贫富分化”。3、三大区域高校占有教育资源不均衡我国东中西地区普通高校占有教师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专任教师数量及高级职称人员的占有量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据统计,2019年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学校(不含民办)的专任教师数量是西部地区的1.80倍,而正高级职称数量东西部比达2.40倍。虽然与上年的2.41倍相比差距有所缩小,但各地区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的高学历水平专任教师数多于中部和西部,尤其是东部和西部差距就更大,西部的学生就没有东部享受的优质教师资源多,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也就相应差一些。在普通高校办学效益方面,从校舍面积、房屋和建筑物的花费、专用设备数量和花费金额、图书数量和花费金额等等来看,三大区域的差距很大。据统计,东部地区高校购置专用设备金额和图书数量百分比是西部地区的三倍以上。这说明学生在图书资料和实验仪器资源的享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相应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4、三大区域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不均衡我国三大区域人才培养结果的差别,当前东、中、西部普通本、专科在校人数分别为占比各为41.03%、32.60%、26.37%。从以上的数值可以看出三大区域人才培养结果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在校生人数明显占很大优势,高校的布局不均衡、师资力量、资源占有等的不平衡导致的人才培养结果的不均衡性。建议加大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针对上述国家高等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熊思东表示建议加大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投入力度,具体措施如下:(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随着我国改革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由初步阶段走向成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此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50%。此外,伴随国家财政资源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造就我国高校机构能够容纳更多的受教育者。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在高校间分配不均,头部高校资源倾斜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是目前阻碍我国高校平衡发展的一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要以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培训了大批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政府注重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逐年上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民水平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目前我国本科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5%,专科和本科学历的人口占比只有不到9%。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由此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7.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5%。政府注重高等教育一方面体现于教育经费数量的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也体现于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构成中国家投入占比最重。现阶段在全国高等教育经费中的占比已超过50%,可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建设稳定,数量逐年增多随着我国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稳定建设,200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201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28个。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50%,高等教育已入大众化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最好的一个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国家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率。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处于稳定增长态势,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显著。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头部高校资源倾斜严重虽然我国政府资源在不断向高等教育倾斜,高等教育接收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在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却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向重点院校倾斜的政策,开始“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建设项目。集群式的高校建设规划值得称道,但是通过“985”工程的教育部拨款却体现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我国高等教育将持续向前迈进,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创造型的高等教育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继续向实现高质量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前进。国家将重点建设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加强大学之间的支持和写作;培养模式实现多样化;实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并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知识生产体系:创设整体育人环境,使所有大学的质量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将逐渐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成为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未来我国将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多地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来发展和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高等学校。此外,国家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发创业的能力,使毕业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让每所高等学校既有时代特征,在办学模式、优势学科、学风校风等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更具创造性。(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在中国,高等继续教育主要是指由高等教育机构向有意取得高等教育学位或参与非学位培训的成人学生提供的中等教育後学习活动和课程。中国的高等继续教育行业包括两个部分,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及网络高等教育,且攻读该等教育项目的学生毕业後将获得学士学位或大专文凭。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包括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自考助学班、职业资格证书或工作相关资格证书的进修及培训。中国高等继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中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12.8百万人小幅增至2018年的14.2百万人,2014年至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中国学历继续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预计将于2023年增至18.2百万人,2018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1%,受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及网络高等教育项目的在校学生人数的预期增长共同驱动。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受进修及培训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的推动,中国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7.3百万人增至2018年的9.9百万人,同期年复合增长率为7.9%。鉴于预计越来越多人选择进修及培训以取得职业证书或工作相关资质,中国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预计在2023年将进一步增至13.4百万人,2018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2%。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高等继续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当前,大量高等教育机构在中国提供高等继续教育服务,而中国高等继续教育行业高度分散,并无主导者。中国高等继续教育行业推动因素人们对教育水平的越发重视:人们广泛认可高等教育能带来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对于不能通过高考等传统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高等继续教育为彼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捷径。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和工作前景,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选择在中国接受高等继续教育。有关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工作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几乎所有行业在过去数十年都历经了长足发展升级。中国产业的发展升级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成为了关键的工作要求。高等继续教育为没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攻读学位以满足这些工作要求的机会。此外,对于上班族而言,高等继续教育让其有机会通过磨练其专业技能或取得相关证书及资质的方式提升彼等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相关技术的进步推动中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网络高等教育消除了传统线下教育的位置和时间安排的限制,允许学生通过互联网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由于网络高等教育的便捷性,学生能利用非工作时间接受高等教育,而不必参加线下全日制课程。此外,网络高等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资源,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有更多选择。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国的学历高等教育可由专科院校或本科院校提供,授予不同的文凭╱学位。中国政府已颁布一系列政策及法规,鼓励及促进专科及专科起点升本科的发展。根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中国高职院校的注册学生人数将增加一百万人。2019年5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推出了对2019年高职教育额外招生一百万人的多项措施。根据教育部副部长於2020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及专科起点升本科的学生入学配额预计分别增加约189000人及320000人。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於2020年及2021年,中国高职院校的注册学生将进一步增加两百万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现状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相关政府部门在制订民办高等教育监管框架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由此,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得以快速增长。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可分为民办普通本科、民办普通专科和独立学院三类。民办普通本科是指提供本科层次教育课程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而民办普通专科是指提供专科文凭教育课程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是指由非政府机构或个人运营并与公立大学或学院合作的本科层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与民办普通本科的区别在於独立院校须与公立高等院校合作。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为以下各项的总和: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配给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学校的中国政府公共支出总额、投资者向民办学校的出资、学校所获捐赠和筹款产生的收入、学校教研和其他活动(如学费和校办企业)所得收入,以及其他教育经费或学校收入。2015年至2019年期间,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从925亿元增至13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根据2018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占中国高等教育行业总收入的9.8%。预计2020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约为1502亿元,同比增长11.4%。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注册学生总人数过去几年中,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注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据了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注册学生人数从2015年的613万人增至2019年的689万人,年均复合增长为3%,预计2020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注册学生人数将增至728万人。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年平均学费从2014年的10983元增至2018年的13530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4%。此外,在成本上升和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推动下,预计2018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年平均学费将以4.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将达到17095元。(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核心摘要:前言:2020年是教育行业的变革之年,艾瑞咨询对在线教育行业重新进行了全面的复盘与梳理,对在线教育的核算范围和口径进行了相应调整,导致本报告中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与此前报告披露数据产生了一定差异。市场规模: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至2573亿元,整体线上化率23-25%。其中低幼及素质教育赛道、K12学科培训赛道在线化进程加快是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素。行业洞察:在线教育行业当前处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状态,受到追捧也充满争议。科技在教育领域持续纵深、ToB赛道百花齐放、互联网+教育从流量逻辑走向融合与赋能逻辑,教育OMO按下快进键、教育资产证券化新阶段开启。“利润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互联网与资本正在重塑教育这一传统而古老的行业,闷声赚大钱时代结束,创业者们正在以亏损换增长、换市值。投融资:疫情下教育领域获融资最多,而其中在线教育最受资本青睐。2020年教育行业累计融资1164亿元,其中在线教育融资金额1034亿元,占比89%。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明显,资本向在线教育行业累计输送的1034亿元中,80%都流向了头部的5家公司。K12近半壁江山,头部份额提升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2020年2573亿元,增速35.5%,将透支一部分2021年的增长据艾瑞咨询统计核算,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2573亿元,过去4年的CAGR达34.5%,其中低幼及素质教育赛道、K12学科培训赛道在线化进程加快是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素。疫情影响下,低幼及素质教育领域的在线化范围持续纵深,职业教育领域的在线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新的供给和需求不断产生。但同时,2020年疫情外生冲击加快了2020年的在线教育进程,将会透支一部分2021年的增速,艾瑞预计2021年在线教育行业同比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在线教育细分结构低幼及素质教育、K12学科培训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0年占比共42.4%,已近半数低幼及素质教育、K12学科培训近两年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0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4.5%和17.9%。艾瑞认为,需求侧,随着80/90后成为家长主流,国内教育理念向更加注重儿童综合素养培养的方向转变,低幼及素质教育赛道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供给侧,低幼及素质教育、K12学科培训的刚需性强,市场天花板高,更受创业者和资本青睐,在线化加速度更大。教育行业线上化率及变化2016-2019年整体线上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至13%-15%,疫情催化下2020年整体线上化率23%-25%2016年之前,在线教育仍以录播课形式为主,主要应用在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成人教育领域。2017年直播技术成熟为在线教育带来规模化变现渠道,在线教育迎来加速发展期。从2016到2019年,教育行业线上化率从8%-10%提升5个百分点至13%-15%,平均每年提升约1.7个百分点。其中K12学科培训、低幼及素质教育线上化率由此前的1%提升至5%-8%。2020年疫情影响下,一方面线上教育快速开采,同时线下教育规模大幅缩水,整体和细分市场的线上化率有较大提升。而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居民教育生活回归正轨,预计行业的线上化率会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在线教育企业图谱行业集中度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CR5=15.2%,约为线下教育3.3倍据艾瑞咨询统计核算,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2573亿元,其中营收前5的企业营收合计约392亿元,CR5为15.2%。由于疫情外生冲击影响较大,线下教育市场2020年的CR5不具代表性,而以2019年为基准计算的CR5约为4.6%。可见,在线教育的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线下市场。教育行业具有高度分散的属性,与其他行业相比集中度偏低,但无论在线教育还是线下教育,都在向更加集中的方向变化,而2020年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也加速了一这变化。据艾瑞测算,2020年线下教育市场的CR5将提升3.5个百分点至8.1%左右。海水火焰共存,证券化迎新征程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需求旺盛,但仍靠资本输血;变现模式成熟,但普遍亏损疫情下的在线教育行业再次成为焦点与热点,头部玩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跑马圈地,以亏损换增长,资本源源不断输血支持,融资金额不断攀高。但火热的在线教育赛道的背后,一半是高增长高融资额的火热景象,一半是获客成本不断提高、行业普遍亏损、距离规模化盈利尚有较长距离、中小玩家生存更加困难的残酷现实。科技在教育领域持续纵深从管理到教学,从职业培训、K12到素质教育,科技持续纵深To B赛道百花齐放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和分工深化,To B市场空间被打开随着我国教培行业不断走向成熟,行业分工亦不断深化和细化。培训机构可以聚焦自己的核心能力开展办学工作,而非核心能力则可通过向其他to B机构采购的方式获取;To B机构也快速成长起来,扮演着赋能者的角色,课程内容、招生、师训、直播系统、管理系统等产品及服务大量涌现。随着一二线城市成为红海,具有教研和师资优势的机构通过to B模式输出课程实现市场下沉;此外,随着云服务发展成熟以及疫情对直播课需求的催化,大量提供直播授课系统等PaaS/SaaS服务的机构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各种会展上的主力军。疫情外生冲击,教育OMO按下快进键OMO概念:以用户为核心、数据为引擎,对资源进行重构和配置,使线上线下服务互为延伸,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2017年9月,李开复博士在“寻找中国创客”活动中,正式提出了OMO(Online-Merge-Offline)的概念,即线上线下融合。OMO是伴随技术进步、新的流量红利消退、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而产生的新业态,在零售领域OMO即新零售已较为成熟,但在教育领域,OMO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缺乏明确定义。在阅读大量资料并分析典型企业的OMO转型案例后,本报告尝试对OMO的概念进行界定:以用户为核心、数据为引擎,对资源进行重构和配置,使线上线下服务互为延伸,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头部公司正获得更多奖励头部企业巨额融资储备粮草,投融资市场二八分化严重《从0到1》中写到,“还没有哪个产业能重要到只要参与其中就能建立卓越的企业”,火热的在线教育赛道亦是如此,行业的利好正越来越成为对头部企业的利好。反映到投融资市场,一个明显的现状就是头部企业估值更高、议价能力和吸金能力也更强。2020年在线教育企业融资总额1034亿元,其中融资金额最高的5家公司融资总额达827亿元,占比80%,其中好未来和猿辅导2020年融资金额分别达333亿元(48亿美元)和243亿元(35亿美元)。教育资产证券化新阶段开启我国教育资产证券化历程可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至今的美股上市潮。2006年新东方美股上市开启了我国教育公司赴美上市先河,2010年,以好未来、学大教育为代表,掀起我国教育公司赴美上市热潮;第二阶段,2014年至今的A股并购潮。教育资产因权属不清、财务核查困难等问题很难在A股证券化,2013年从上海开始,政策趋势向好,但仍很难在A股IPO,很多教育资产通过被并购实现证券化;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的港股上市潮。2014年开始,陆续有民办学校赴港上市,并在2017年后迎来高峰期。2018年,以卓越教育为代表,又陆续有K12培训机构赴港上市。近两年,随在线教育行业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进入到证券化阶段,在线教育公司开始密集赴美上市,如跟谁学、网易有道等。而在A股,随民促法获通过、A股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出现了首例职业教育公司IPO上市案例,教育资产证券化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K12百舸争流,低幼千帆竞发K12在线教育的冰与火万亿市场规模、低线上化率的高想象空间据艾瑞咨询核算,近年来中国K12教育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17%。由于K12学科教育的刚需性,加之在教育理念转变和教育消费升级催化下用户端对素质教育愈加旺盛的需求,K12教育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教培巨头和区域龙头也均出现在K12教育领域,如新东方、好未来、卓越教育、思考乐等。然而在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下,K12教育的线上化率仍不高,2019年线上化率不足8%,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待开采,K12在线教育受到了创业者和资本的共同青睐,新的供给不断出现,资本大量涌入。2.2亿潜在用户 VS 0.1亿直播正价课用户,渗透率不足5%截至2019年末,我国K12教育潜在用户数2.2亿(含幼儿园中班、大班人数)。据艾瑞咨询调研统计,其中在线教育触达用户数约0.9亿。在0.9亿在线教育触达用户中,约1000万为直播正价课付费用户数,直播正价课用户数占K12阶段用户总数的比重不足5%。虽然2020年在线教育尤其备受关注,但其直播正价课用户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巨头公司最多、收入规模最大、融资金额和估值最高、亏损最严重经历2019年的资本寒冬后,2020年在线教育公司融资在疫情的阴影下成为最火热的赛道,近三年,资本累计为K12在线教育公司输血超千亿,2020年多笔单笔金额超10亿元融资。相应的,K12在线教育公司估值不断创新高,已上市在线教育公司最新市值已近3000亿。然而资本的持续加持并没能够让整个行业顺利“回血”,2020年最新一期数据显示,在线教育上市公司亏损高达54.3亿元,亏损金额比2019年上升24.8%。K12在线教育班型结构目前仍以1V1和在线大班为主,小班和AI互动课快速发展据艾瑞咨询统计核算,在线1V1和在线大班是目前K12在线教育中规模最大的两类班型,2020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和36%。在线小班目前规模相对较小,2020年市场份额18%左右。而AI互动课作为新物种,近两年快速发展起来,在低幼启蒙教育和在线编程教育中快速占领市场。巨头全面涌入,低幼市场千帆竞发不同类型低幼市场参与者业务布局及路径不同低幼市场布局逻辑金矿逻辑、流量逻辑和资源禀赋逻辑在线低幼教育市场玩家布局思路可分为三种:(1)金矿逻辑,即看重低幼在线教育市场的广阔市场空间,据艾瑞咨询统计核算,2020年中国低幼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632亿元,近三年CAGR达102%,相较于竞争激烈,已成红海的K12学科教育,低幼教育领域布局价值明显;(2)流量逻辑,即K12学科教育公司或其他产品类别单一的低幼教育公司为了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为K12学科课程导流或提高ARPPU值所采取的扩科策略;(3)资源禀赋逻辑,即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选择合适布局赛道,如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利用流量优势进军教育、在线数理思维新兴龙头选择竞争者较少的数理思维赛道切入。金矿源自何处?新供给、新需求、新内容、新市场需求维度,随家长教育理念转变,越来越多年轻的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低幼阶段的启蒙及素质教育需求涌现;供给层面,随技术进步和玩家大量涌现,新的供给品类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容易向下沉市场渗透的AI互动课等新内容。如何看待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低幼市场互联网流量资源更易彰显价值在线教育是BAT等互联网公司一直较为关注的赛道,目前其布局仍以投资为主。百度、腾讯曾通过自建方式较早涉及在线教育领域,但一直未取得显著效果,互联网的流量资源在教育领域优势有限,未能掀起波澜。2019年,BAT在自建在线教育领域又有了进一步的动作,共同点是将发力点放在to B赛道。但另一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则在教育to C市场快马加鞭布局。针对低幼市场,字节跳动推出了瓜瓜龙系列启蒙产品、少儿英语产品gogokid。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是否会重塑现有在线教育格局受到关注。相对而言,低幼教育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度高、重体验、强销售驱动的特征,艾瑞认为,相较于K12学科培训等品类,互联网的流量资源在低幼领域更易彰显价值,互联网巨头的入局造成的冲击会更大。加速跑马圈地,掘金下沉市场2021年竞争会更加残酷和激烈行业进入商业格局重塑窗口期,短期内仍是跑马圈地的厮杀教育行业短期靠营销,长期靠优秀的产品体验和效果来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现阶段,在线教育行业整体仍处于营销驱动阶段,头部玩家纷纷大额融资备足粮草,准备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资本市场更加奖励头部企业,融资轮次向后迁移,融资金额向头部企业倾斜。从融资情况看,2021年在线教育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的残酷和激烈,腰部和尾部的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掘金下沉市场一二线城市趋于饱和,下沉市场成为新的竞争点教培市场同样遵循着从一线向二线再向低线城市渗透的规律,历经20余年发展,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一二线市场都已十分饱和。以K12线下培训为例,主要巨、大型机构在一二线城市的校区数占比超90%,增长空间已有限。在线教育情况亦类似,尤其是低龄市场,仍以一线及头部二线城市用户为主。一二线城市用户虽然经济能力整体更强,但总量和时间有限,随着供给品类越来越多,必然会出现存量的争夺,向用户群体更广泛的低线市场下沉成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下沉策略选择上,职业教育领域多选择线下双师模式,K12培训则采取在线大班或是向当地机构输出内容的方式,低幼市场中,头部企业则采取AI互动课的方式向低线城市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