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中医药大学一宿舍的八朵金花考研全部上岸的消息迅速走红,这个宿舍成为了校园里名符其实的 " 学霸宿舍 "。据悉,在 2020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甘肃中医药大学五里铺校区 608 宿舍的祁先伟、陈敏、郭靓、祁冬梅、屈韶、殷翔燕 6 名学生分别考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中医科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和本校研究生,陈志秀、谈守香则免试保研至甘肃中医药大学。8 名学生均系针灸推拿学院 2020 届毕业生。考研之路是一场磨砺内心的孤独之旅,而发挥团体优势、互帮互助、合力创造良好的备考氛围,是这个 " 学霸宿舍 " 的特点。" 没有舍友的‘逼迫’,我多半是考不上的。" 屈韶回忆说。本科前几年她有些虚度,还好在同宿舍姐妹们的督促和鼓励下,她及时 " 回头 ",成功 " 上岸 "。备考时与舍友们并肩战斗的经历,让陈志秀依旧感慨万千。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化单兵作战为团体战,自发组成了小分队,统一作息时间;彼此分享复习资料和学习心得,查漏补缺;互相指正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备考思路,避免弯路和误区。被确定保研的两位同学主动承担宿舍的 " 后勤 " 工作,让其他成员心无旁骛学习备考。就这样,考研路上,大家携手并进,一个都没有落下。陈志秀说:" 一人考研成功不是学霸,一个宿舍集体考研成功才是学霸!"8 位学生的辅导员说:" 出现这样好的成绩,一方面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学校老师的悉心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自律团结和刻苦努力。"【来源:兰州日报·ZAKER兰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甘肃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等有关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二条 学校名称:甘肃中医药大学英文名称: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第三条 学校代码:10735;主管部门:甘肃省教育厅第四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第五条 学习形式:全日制第六条 办学层次: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和专科第七条 学校地址:五里铺校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和平校区:甘肃省兰州市和平开发区中医大道1号定西校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定临路4号甘南校区: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人民东街52号(甘肃中医药大学藏医学院)第八条 学校简介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学校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大学。学校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11个,有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3个、省级特色本科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余个。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九条 甘肃中医药大学设立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贯彻落实招生工作政策,执行学校招生工作决议,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第十条 甘肃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负责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省招生委员会和学校制定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制定招生章程,组织实施招生咨询、宣传、录取、信息公开等工作。第十一条 甘肃中医药大学招生工作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广大考生、家长、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四章 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则第十二条 招生计划(一)学校按照甘肃省教育厅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办学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来源计划。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校预留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二)学校年度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最终公布的为准。第十三条 录取规则(一)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省招生委员会及招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实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采取“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的有关规定开展本校招生录取工作。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须达到学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二)学校招生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投档规则调阅学生电子档案。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以不超过公布计划的120%提档;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以不超过公布计划的105%提档,如生源质量好,尽可能不退档。也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及生源情况的不同作适当调整。(三)录取考生必须填报学校志愿,按照考生投档成绩(排序分或出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对于实行顺序志愿的省份或批次,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或批次,第一次投档后计划未完成的,可参加所在省份征集志愿。若志愿投档生源不足,学校招生计划调整将按照教育部和相关省级招生部门的招生计划管理规定执行。(四)进档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情况下,专业分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如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文史类考生按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按数学、理综、语文、外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实行“3+3”高考模式录取考生如投档成绩相同,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藏语类考生按民考民(汉)投档成绩排序由高分到低分按计划录取,如考生民考民(汉)投档成绩相同,则民考汉文史类考生按语文、文综、数学,理工类考生按数学、理综、语文成绩依次排序确定;民考民文史类考生按藏语文、藏文综、藏数学,理工类考生按藏数学、藏理综、藏语文成绩依次排序确定。(五)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未满额的专业,直至录满;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六)所有专业外语语种均要求为英语,建议非英语考生慎重报考。(七)所有专业录取不限制男女生比例。(八)在录取时应届考生、往届考生同等对待。(九)学校同意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按照加分或降分后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专业分配。(十)对考生身体健康的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入学资格。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就业特点,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学校医药学类专业不予录取,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建议残疾考生慎报医药学类专业。(十一)藏医学、藏药学专业只招收甘肃省甘南州、武威市民语类藏汉双语考生。(十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计划、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专项计划、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班、新疆内地高中班、新疆对等计划、南疆单列计划、新疆双语班协作计划等类型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和各省有关招生政策执行。(十三)国家免费本科医学生只招收农村生源,地方免费专科医学生(面向农村免费医疗人才培养专项)原则上主要招收农村生源。国家免费本科医学生新生入学报到后,本人须与学校签订免费教育协议、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不按要求签订免费教育和就业协议的考生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地方免费专科医学生须填写知情同意书,视作本人志愿参加村医订单定向培养,新生入学后须与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不按要求签订就业协议的考生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将按退学处理,相应培养关系和就业关系解除。(十四)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在录取时即按照高考成绩确定预转正专业,录取后预科学习一年,预科结束考核合格后取得正式学籍,按照高考录取时确定的专业进行培养。如预科学习一年后原被录取的预转正专业停招,则转入学科相近专业就读。(十五)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形式公布,考生也可登录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第五章 收费标准第十四条 根据属地原则,执行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第十五条 学费标准:按学分制学费折算为学年学费的标准收取,学生于每学年报到注册时缴纳。(一)本科专业学费标准(甘发改收费〔2016〕1133号):医学门类(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中药学、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中药制药、护理学、助产学、藏医学、藏药学)专业学费4600元/生·学年;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费为4500元/生·学年;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专业学费4300元/生·学年;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费4200元/生·学年。(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费:省内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预科期间学费15000元/生·学年(收费标准参照甘价费〔2006〕120号);新疆双语班协作计划招收的新疆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班学费4000元/生·学年。预科结束后按就读专业缴纳学费。(三)专科专业学费(甘发改收费〔2016〕1133号): 针灸推拿、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医学、中医骨伤、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学费4500元/生·学年。(四)免费医学定向生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五)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按照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学费标准执行。第十六条 住宿费标准(甘发改收费〔2016〕1133号):4人间1100元/生·学年、6人间900元/生·学年、8人间800元/生·学年 。第十七条 学生因故休学、退学等,学校根据学生在校实际学习和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学费和住宿费(一学年按10个月计算)。第十八条 入学前如遇收费标准调整,学校将按调整后的新标准执行。第六章 奖助贷措施第十九条 学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困难补助和争取社会资助。第二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到生源地教育局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协助办理贷款所需相关证明材料。第二十一条 学校设有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十余项,每学年评定一次,受奖受助学生面达70%以上。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校内奖学金按2000元、1500元、1000元三个等次评定,国家助学金按4300、3300、2600三个等次资助。另外,还设有一些企业和社会奖助学金,用于奖助品学兼优的学生。第七章 其它第二十二条 新生按学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须知》要求到校报到。(一)本科专业学生、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班学生在和平校区报到就读。(二)藏医学、藏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在甘南校区报到就读。(三)专科专业学生在定西校区报到就读。第二十三条 学校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第二十四条 学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若发现学生个人信息与录取时所提供的高考电子档案不符(包含身心健康状况不符合报考专业体检要求,不能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等),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学校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第二十五条 为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允许转专业。具体细则按照学校有关转专业管理办法执行。第二十六条 对取得学校学籍,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本科及专科毕业生,颁发相应的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名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二十七条 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5年本科阶段合格后直接进入本校3年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对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者,分阶段颁发学历和学位证书。第二十八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假冒甘肃中医药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 联系方式联系部门:甘肃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招办E-mail:zsb@gszy.e.cn招办网址:www.gszy.e.cn监督电话:0931-5161027(jw@gszy.e.cn)(一)五里铺校区(录检期间)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 行政楼304室邮编:730000电话:0931-5162881、0931-5162882传真:0931-5162883(二)和平校区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和平开发区中医大道1号 明德楼209室邮编:730101电话:0931-5161999、0931-5161050传真:0931-5161398第八章 附则第三十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则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为准。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由甘肃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甘肃网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靳佩佩)2月16日下午,甘肃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110名医疗队员在兰州集结,启程出征湖北。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7名队员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月15日晚,接到甘肃省卫健委选派人员通知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纷纷请战,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尤其是年轻的医护人员争先恐后、踊跃报名。最后确定的7名医护人员中,有2名医生,分别是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专业;5名护理人员中,2名是90后的年轻护士。他们将与此前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派出的12名医疗队员一起,共同在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出征仪式上,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李应东、校长李金田再三嘱咐队员,要增强信心、加强学习、规范操作,保护好自己,服务好患者,与湖北及全国的医疗同行们一起,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勋堂、院长张晓刚及院领导班子、相关科室的同事到场送别、为队员们加油打气。“疫情防控以来,全院党员干部、医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新一批队员的加入会让疫情防控队伍更加强大,相信他们能战胜疫情早日归来。”李勋堂说。“医院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照顾好你们的家庭,为你们做好后方保障,希望你们在前线安心工作,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张晓刚对出征队员说。“我时刻关注着疫区的防控形势,知道前方现在特别需要医护人员,所以主动请战上前线,就是对家人有些歉意,希望他们都身体健康,我也会平安回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庆胜告诉记者。
2020年中医考研已经开考,没有报考的,只能等下一届研考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备考已经开始,中医专业准备考研的小伙伴,现在一定有不少同学正在为报考哪所学校而烦恼。既然不知道考哪所学校,是不是就不用管了,直接复习就可以了呢?按理说是可以这样,但是有些考研院校是自命题,提前确定考哪所学校,会让备考更有方向。那么,中医考研哪些院校比较好呢?针对这个的问题,博傲教育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下内容:一、根据中医学专业选择考研学校不同的学校,对中医研究方向不同,大家可以根据专业偏向选择相应的研究生院校:偏向<中医内科学>的考研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偏向<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考研院校有: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偏向<中医基础理论>的考研院校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二、根据中医考研院校排名选择考研学校2019年-2020年中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如下: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排名越靠前分数线越高,如果你对自己比较自信,报考排名靠前的院校对未来发展更好。如果你认为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那就选择排名比较靠后的。三、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考研院校相信有不少人在高考报志愿时,都有自己比较心仪的大学,但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而遗憾放弃。考研是第二次选择大学的机会,这时候如果你心仪的大学正好也招所学专业研究生,小编相信大部分人一定会首选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以上就是博傲小编关于“中医考研院校选择”的分享,具体该怎么选择,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问周围的朋友、亲人,获取他们的建议。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更多医考、研考、护考、编制考试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该百家号!
传承国医精粹 培养杏林英才甘肃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甘肃省医药卫生人才精准服务平台推介会暨2018届毕业生秋季“双向选择”洽谈会。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李应东 李金田 张倩盛夏6月的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其他高校一样,四处弥漫着毕业季的气息。鸽子楼前、皇甫谧广场上、风雨操场边放置着写有“家@甘中医大”“我爱甘中医大”等字样的毕业合影Logo。学校2000余名2018届毕业生要离开甘肃中医药大学这个大家庭了,他们将带着母校的殷切嘱托和师友的衷心祝福,怀揣梦想,从这里展翅高飞,从这里扬帆起航,从这里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从学校就业中心了解到,2018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1982人。其中274名学生继续读研深造,1100余名毕业生已和省内基层医院签署就业协议,一部分毕业生正在等待参加地方招聘考试。这意味着学校又向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输送了一批专业能力较强、学业水平合格的医学人才,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立足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将“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自1978年建校以来,甘肃中医药大学已为省内外各类医院培养了3万余名中医药人才,他们当中有大多数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能手、中流砥柱。近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从源头抓起,确保优质生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夯实基础。从2011年开始,学校本科生源质量逐年攀升,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名列全省文科第一、理科前三,在省属高等院校中独占鳌头。拧紧思想螺丝,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能撑起屋脊者皆为栋梁”的成才观,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把思想品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贯穿于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融入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政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执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的基础上,在保证学生掌握思政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学校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核心课、延伸课、扩展课、微型课等多种形态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多数高校一样,甘肃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两张皮”,不能融会贯通、相辅相成。面对这些问题,甘肃中医药大学迎难而上、着力破解难题,正在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教学途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课、专业课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让所有课程都担起思政课政治引导、人文素质培养、知识接受和能力培养等功能,让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教育的“思政担”,构建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扩大和重组思政教师队伍,聘任社会各领域先进典范、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校内优秀思政工作者做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进行审视,将“冷冰冰”的专业课上成“有温度的生命大课”,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懂担当、能力强的合格医学人才。优化教师队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发展教育第一资源,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学校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制度,筑巢引凤、引育并举,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师资力量,优化教师成长环境。2013年以来,学校共招录专任教师111人,其中博士30人,硕士80人,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定向在职培养博士62人;“国内访问学者”15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5人;选聘双聘院士3人、飞天学者讲座教授6人、高级职称及博士研究生31人;先后聘请客座教授、名誉教授25余人。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领头雁”,是承担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考虑到中医诊治经验、技能的传授往往要通过医师的言传身教和受者细心体悟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学校安排青年教师进入张士卿、王道坤、吴立文、朱肇和、龙文君等名医工作室和教学团队,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将他们宝贵的教学和临床经验传承下来。培育和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并经过一代又一代医学后生的继承和创新,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学校社会声誉、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的机会、项目和国家日益增多。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公派教师出国留学、访问交流,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科研方法,进而有效凝聚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课程的创新设计、教学组织和评估技能,使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快速成长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创新型师资力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可持续竞争奠定基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1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共16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27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2.49%;45岁(不含)以下中青年教师人数达474人,所占比例为66.11%;博士研究生导师4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5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1人;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等170人。正是这一代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严谨、继承、创新,挑起了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的大梁。完善育人机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中医是一门“学在躬行不在讲”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此,学校提出“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实训、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的强化,加大对实验、实训教学建设力度及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拥有5个功能室、6个实验室、23个实训室和1个人体解剖标本馆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近三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满足了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截至2017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20735.3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58万元,有效改善了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学校五里铺校区实验室用房面积达6600m2,和平校区实验室面积达63000m2,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学校现有教学实践基地117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供学生在四、五年级时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学校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抓就业”,明确二级院部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实施以就业率为指标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倒推机制,专门开设课程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以药学院和护理学院为就业创业改革试点单位,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和中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新途径。目前学校与西北乃至全国多家制药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陕西步长制药合作开设了虚拟订单班——“步长班”,开启了甘肃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面对部分青年学生迷恋大城市、大医院、科研单位的现状,学校实行全员促进学生就业工作方法,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和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将自己激昂的青春梦与伟大的中国梦相结合。学校就业率连续多年高达90%以上,这与学校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密不可分。弘扬志愿精神,彰显杏林学子风采甘肃中医药大学深度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要素,着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在学校的辛勤栽培和教育下,明德向善、奉献自己、帮助他人现象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以张雯娟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子。2004级学生、“陇人骄子”张雯娟,2006年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顺利进行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功为一名33岁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55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甘肃历史上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2017年3月2日,甘肃中医药大学学子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2015级研究生杨博文经过前期的检查准备,成功将179毫升造血干细胞移植至7岁血液病患者诺诺体内,一个幼小的生命因他的善举而得以延续。杨博文成为学校第二例、甘肃省第26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2018年6月14日是第十五个“世界献血者日”。在这一特殊日子里,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中心采集室的设备前,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2013级学生钟峰超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尽可能多采集一点干细胞,尽可能快一点移植到另一位素未谋面、痛苦挣扎在生命线上的血液病患者体内,让他尽可能快一点康复起来,重获生命的希望……”在接受采访时,这几句一直是钟峰超口中提到最多的话语。捐献造血干细胞、义务献血、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是甘中医学生社团开展的常规工作。走进校园,时常能看见爱心社制作的献血知识宣传展板和从献血车上走下来的学子们,常常能遇见胳膊上佩戴着红丝带、给过往师生普及AIDS预防常识的红丝带社员们。黄河边上也留下了无数“根与芽”社团成员们捡垃圾的背影。“甘中医志愿者的推拿按摩手法真不错,刚跑完全程马拉松,经他们一按一拉伸,腰酸腿疼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给他们点赞!”2018年“兰马”赛事上一位西安籍的跑者由衷地赞叹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甘肃中医药大学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和使命,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学术基金项目、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学校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殊荣。“中医学子寻根之旅实践团”被评选为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生们研制的“大整”减肥产品、自发热床垫、“锦绣添香”中药养生香囊等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8年仲秋时节,甘肃中医药大学将迎来建校40周年华诞,学校各项事业将跨上新的台阶。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望新未来。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李金田说道:“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抓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坚持构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门人才培养、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多样化成人继续教育培养五大教育板块,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外向型人才。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明天定会杏林绚烂、桃李芬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今年拟在甘招生933名每日甘肃网6月12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武永明)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本科计划招生2650名,其中在甘肃省计划招生933名。自2018年起该校中医学专业(5年制)、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本硕连读)在全国12个省(区、市)实施本科一批次招生,今年起又新增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2个专业在甘肃省本科一批次招生。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5年本科阶段合格后直接进入本校3年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对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者,分阶段颁发学历和学位证书。
根植陇原精研国术 医德学风誉满杏林——记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张士卿张士卿近照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潇旋 文/图张士卿常说:“医乃仁术,中医为道,更当要大医精诚,心存仁义。”如今,虽已年逾古稀,他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出门诊5次、查房1次,年门诊量达15000余人次。从医从教40余年,张士卿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精湛的专业技能,勤奋严谨的求学治学精神,学高身正的师德医德风范,诚朴豁达的为人处事心境和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赞颂。离京返兰义务为百姓治病张士卿,男,汉族,医学硕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首批“全国名中医”,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医儿科杂志》主编等职。1970年8月,风华正茂的张士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后放弃了能留在首都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来到祖国大西北。1978年10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医学硕士学位。然而,在北京工作3年后,他又一次毅然决然地返回大西北,来到建院时间不长的甘肃中医学院任教。张士卿极力坚持“中医药学独具特色,中医药教育必须独立发展”,在他担任院长期间,甘肃中医学院生源质量逐年提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资力量日益雄厚,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颇有影响力的医学院校。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甘肃中医药事业和经济发展,他组织筹建了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敦煌中医药馆,推广敦煌医学,同时多次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应加强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岐黄文化的研究”。慈心仁术为公共卫生事业身先士卒张士卿先后拜师全国名中医王伯岳、江育仁、于己百,全面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他在临床上尤擅儿科,对小儿外感发热、呼吸、消化、精神、神经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他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三因两辨一对症”的临证特色和“外感内伤,健脾为先,疑难杂症,运化在前”立方法则。2004年,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中医”,2017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首批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誉满杏林为中医儿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张士卿潜心教学,桃李众多。他坚持为本专科学生授课,先后承担《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中医儿科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1名;独立培养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47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儿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名;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全国首批中青年优秀临床人才项目工作并培养传承人1名;作为第三至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学术继承人6名。他不定期在省内外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并连续多年在全国中医儿科专业学术年会上开展学术讲座,分享自己的学术经验,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2013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他培养的学生大多已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做好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同时,张士卿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医儿科杂志》并担任主编,为中医儿科界同仁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面发展。他协编《敦煌医粹》,主编《实用敦煌医学汇讲》,主审《实用敦煌医学》,合编出版《中医儿科学》、《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等著作10余部,主编出版《中医基础学》,整理出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于己百》2部,先后在国内外中医药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双龙雪莲酒的开发研究”“固本膏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10余项科研成果。张士卿凭借丰富扎实的医学专业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甘肃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先后荣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相关通知,明天,也就是2月15日,甘肃省的高校和相关研招单位的2020考研成绩可以查询了。那么甘肃有多少家研招单位呢?在这里,校园教育为大家汇总如下,如有报考下述高校或研招单位的同学,明天注意及时查看学校官方通知,注意查询成绩!甘肃14所高校和研招单位如下:(10730)兰州大学(10732)兰州交通大学(10741)兰州财经大学(10733)甘肃农业大学(11406)甘肃政法大学(10735)甘肃中医药大学(10731)兰州理工大学(84507)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83505)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10739)天水师范学院(10742)西北民族大学(10736)西北师范大学(8540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8327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提前预祝广大考生查个好成绩!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前身为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于1939年独立办学的西北师范学院。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升级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78年,时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升级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成为甘肃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甘肃中医药大学建校要比西北师范大学晚几十年,而且他始终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又因为甘肃省内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中医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相对来讲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整体实力就比较差一些。西北师范大学则跟甘肃中医药大学大不相同,首先他建校比较早,而且获得了实力派高校的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国初期西北师范大学担负着整个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可以说是西北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心院校,这一期间建立垮学科建设,使得其在有了坚实的多学科基础,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恢复高考之后,基础教育教师的缺乏,使得西北师范大学有焕发了发展的新机遇,因其很早就已经打下了多学科基础,所以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对甘肃中医药大学要更具实力。根据教育部近期学科评估来看,甘肃中医药大学有2个C类学科上榜,其中最高评级为C级的中医学、中药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有9个B类学科,5个C类学科,其中最高评级为B+级学科的教育学。由此可见,两所学校的学科建设差距较大。综合来看,西北师范大学的实力胜过甘肃中医药大学很多。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9月25日、26日从省内各研招单位了解到,我省17家研究生招生单位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8092人。兰州大学2021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200人(各种考试方式、学习形式、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之和),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形式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我省硕士研究生招生最多的单位。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3000人左右(含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支教团、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伍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等)。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1000人左右,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1200人左右。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的是,各研招单位目前公布的招生计划仅供参考,具体招生人数待国家招生指标下达后确定。在甘17家单位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单位 招生计划(人)兰州大学 5200西北民族大学 710西北师范大学 3000兰州交通大学 2200兰州理工大学 2200兰州财经大学 796甘肃农业大学 1500甘肃政法大学 800甘肃中医药大学 1050天水师范学院 400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18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58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50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84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16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8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2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武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