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4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彭晓姣)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关于认定1个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和10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复函》,由甘肃农业大学申报的“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立。文件指出,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强机制创新,切实发挥中心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为提升我国林业和草原相关领域产业发展以及科技水平做出积极贡献。据了解,草地鼠害是我国草原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草地啮齿类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草地害鼠掘洞造丘和采食牧草,导致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以及草地生产力下降,种群过高时不仅严重威胁着草地生态安全,还制约了牧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成立的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立足甘肃农业大学良好的实验研究平台和学科专业优势,以草地鼠害调查与精准监测、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和鼠害地植被恢复为主要攻关方向,利用无人机、云计算平台,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聚力构建我国高寒草地主要害鼠的危害监测评价体系,分类施策开展草地鼠害绿色防治与综合防控实践,全面提高草原鼠害地自我修复能力。据悉,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科发展成就斐然,学术积淀深厚,是我国草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中国草业科学的“黄埔军校”。今后,学校将在人财物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团队间开展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师生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战略谋划。在新平台、新机制的引领下,做好中心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发挥工程中心的示范、推广作用,大力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新时代国家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贡献甘农智慧。
2019年,兰州兽研所师生感染布病病毒事件急速发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起因是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很多师生在布鲁菌病的检测中,发现抗体呈阳性。布病简介:布鲁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烧,及时治疗的话可以痊愈,9成患者不会再复发。但如果严重,也导致失去生育能力和工作能力。这一下子引起了众多学生的恐慌,因为兰州多所高校都从兽研所购买实验用动物,而且也会有学生去兽研所做短期实验,在当时没搞清病原是什么的前提下,大家都很担心自己被感染。当时,兰州兽医研究所立即派人陪同学生前往医院诊治,同时成立调查小组,关闭相关实验室并开展调查。后查明,布病原因为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扩散后导致下风向口的兰州兽研所师生感染布病。目前,距离兽研所学生感染布病事件已经过去了1年。最早确诊的学生表示:因为这次事件,论文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感染学生:毕业论文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据媒体报道,兰州兽研所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占地面积360亩。事发时,在研究所就读的、属于农科院系统的研究生有80多人,博士生不到50人,在职职工257人。此外,还有来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农林院校联合培养的学生和客座学生,总计接近500人。郭女士2017年考上兰州兽研所研究生,2020年6月毕业,离开兰州。她称,在兽研所的学习和生活很简单,基本是宿舍楼和实验室“两点一线”,因为科研压力大,经常会做实验到深夜十一、二点。直到2019年11月下旬,同学之间突然传,有人感染布病,原因不明,“从那时起兽研所的平静就被打破了。”▲兰州兽研所据兰州卫健委通报,2019年11月28日,兰州兽研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2名学生检测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次日该团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人数增加至4人。这是关于“兰州布病事件”最早的感染信息。据兰州卫健委通报,截至2019年12月25日16时,兰州兽研所学生和职工血清布鲁氏菌抗体初筛检测累计671份,实验室复核检测确认抗体阳性人员累计181例。郭女士说,她们2017级有50多个学生,一半以上都是“抗体阳性”。“实验室先是关了一段时间,后来开了大家也没有心情做实验。”郭女士介绍,她们那时候经常找老师谈如何解决感染的事情,但是一个多月后就放寒假了,大家回家过年,遇到新冠疫情,等到三、四月回学校,事情还是没解决。除了身体疲乏、关节疼痛外,因为此前实验室关闭了一个月,实验无法进行,发论文和毕业都受到影响。郭女士说,好在自己回学校较早,将此前耽误的实验和论文进程都及时填补了,但她的一些同学因此不得不延期毕业。今年6月,郭女士顺利从兰州兽研所毕业,并在另外一个城市找到工作,但是签合同的时候,公司让她签了一份承诺书,说明“布病”是在公司以外感染的,承诺和公司无关;入职后,一有同事听说她是兰州兽研所毕业的,总是问她感染的情况,以至于她将前因后果解释了很多遍。“我的一个同学因为多次受挫,在微博上吐槽‘搞得找工作处处受影响’。”研究所发生事故,后果有多可怕虽然,此次布病被查明为偶发性事件。但不论是物药厂在生产时的错误失误,还是兽研所没第一时间查明病源时带来的人心惶惶。都从侧面向我们描述出了,当研究所和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后果将有多可怕。笔者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就听师兄说过实验室以前发生的惊险事故。他和大师姐倒液氮的时候没拿稳掉到地上。两个人愣了一瞬间,师兄抓起师姐就往门外狂奔。回过头再进实验室,发现地砖都炸裂开了。当时师姐就哭了,感觉自己捡回一条命。作为实验室注意安全第一课,这让我深刻的感知到“实验室是危险的”这个概念。研究所和实验室发生危险的话小到你自身的安危,大到甚至能影响国家和世界的安全。大家还记不记得2019年9月16日,一世界顶级实验室发生爆炸,因为存放有天花和埃博拉病毒而导致世界恐慌事件。当时,俄罗斯柯尔兹沃市(Koltsovo)一生物研究中心因天然气爆炸发生火灾。发生爆炸的是位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的矢量(Vector)研究所,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State Research Centre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据悉,Vector 实验室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存有活体天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样本的实验室之一,另一个位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亚特兰大。当时,俄罗斯当局对外宣称没有危险物泄露:「发生爆炸的房间里没有生物危险物质,也没有造成任何结构损伤。因此,没必要引起恐慌或感到威胁,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实际上,还是引起了公众的恐慌。据相关资料,该实验室以开发埃博拉和肝炎疫苗而闻名世界,是现在俄罗斯最主要的病毒研究中心之一。实验室地理位置,图片来源:Yandex Map作为冷战时期苏联生物武器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埃博拉、炭疽等最危险的毒株仍被保存在该研究所的大楼里。其中 6 号楼的液氮冷藏装置中,更是存放着现代医学上已知的最致命病原体之一:天花病毒。病毒如果泄露和传播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也难怪大家会恐慌。同理,反观这次兰州兽研所布病事件。在一开始没查明感染源之前,所有在兽研所进行过学术交流的同学都人心惶惶。兰州兽研所所有人员也都进行了检测,其中以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主,并且确诊患病的学生居多。后来查明原因后,兰州市对55725人进行了检测,经省级疾控部门复核确认阳性人员高达6620人。在事件发酵的一年时间内,中牧兰州生物药厂注册的多个批准文号被依法注销,政府部门做好感染人群的治疗、赔偿等善后工作。但时至今日,因为此次风波感染的研究人员生活还是未能回归到正轨上。他们有的人延毕,有的人找工作受挫,还有的从课题组离开,面临着没办法报销看病的难处...不可轻视的实验安全说到这里,还是要回归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实验室安全。小到研究所,大到世界顶尖实验室。都尚会发生意外事故,而近年来高校中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更是频频发生。2018 年 12 月 26 日 9 时 34 分,北京交通大学 2 号楼实验室内学生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3 名参与实验的学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2018 年 11 月 11 日,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一实验室发生了爆炸,强烈的冲击波将实验室大门炸飞,导致当时身处实验室内的多名师生受伤。2015 年 12 月 18 日 10 点,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该校化学系博士后孟祥见不幸遇难。而这些事故归根到底都是「人祸」。经相关统计后发现,造成事故的人为原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占 27%)、操作不当(占 1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占 11%),合计达到事故总数的一半。说到底,研究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最受影响的还是我们这些研究人员。马上,笔者也即将迎来新的实验室伙伴,碰巧看到兰州兽研所事件后续,有感而发。作为实验室的一线科研人员,还是希望大家切记时时刻刻贯彻操作规程,清除实验室安全的死角,不论是学习还是平时的工作中,都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内容来源:募格学术虎鲸撞船,报复人类?原来虚‘鲸’一场!传奇!H指数280,被引用超30万次,开山祖师说的就是这风一样的男子重磅!网曝中山大学博士生拒绝博导索贿而被暗箱操作违规退学!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 月 26 日,记者从甘肃农业大学获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关于认定 1 个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2 个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和 10 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复函》,由甘肃农业大学申报的 " 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获批建立。文件指出,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强机制创新,切实发挥中心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为提升我国林业和草原相关领域产业发展以及科技水平做出积极贡献。据了解,草地鼠害是我国草原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草地啮齿类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草地害鼠掘洞造丘和采食牧草,导致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以及草地生产力下降,种群过高时不仅严重威胁着草地生态安全,还制约了牧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成立的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立足甘肃农业大学良好的实验研究平台和学科专业优势,以草地鼠害调查与精准监测、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和鼠害地植被恢复为主要攻关方向,利用无人机、云计算平台,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聚力构建我国高寒草地主要害鼠的危害监测评价体系,分类施策开展草地鼠害绿色防治与综合防控实践,全面提高草原鼠害地自我修复能力。据悉,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科发展成就斐然,学术积淀深厚,是我国草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中国草业科学的 " 黄埔军校 "。今后,学校将在人财物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团队间开展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师生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认真落实 " 山水林田湖草 " 系统治理的战略谋划。在新平台、新机制的引领下,做好中心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计划,充分发挥工程中心的示范、推广作用,大力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新时代国家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贡献甘农智慧。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通讯员 史勇强【来源:兰州日报·ZAKER兰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转载于2020年5月26日《甘肃科技报》专家简介路等学 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食用菌研究室主任、西北特色食药用菌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菌物学会菌文化分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主持人,曾挂职张掖市甘州区科技副区长。主要从事食用菌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及食用菌优良菌种示范生产和应用推广工作。本报记者 栗金枝 特约记者 李小波他的生活很单一,说起来只和菌类打交道。他的生命很充盈,学术科研、助农增收,他样样都努力实现。他的工作专一、专业而又复杂,他对自己的业务要求就是把一件事情做一辈子,做到最好。他就是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总工程师路等学。术业有专攻 “蘑道”无止境今年58岁的路等学,一辈子都在和“蘑菇”打交道。路等学的入“蘑”之道可以上溯到他在甘肃农业大学食品卫生检验专业读书时期,在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老师的“致学”精神感染下,初步认识了食用菌,开启了追求学术研究的梦想。1988年他从甘肃农业大学草原化学教研室调入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后,从此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他还是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一头扎入食用菌的研究中,迈开了走向“蘑菇人生”的脚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0多年间,路等学对食用菌简直着了迷,对菌种的繁育和食用菌的生产如母亲对婴孩的呵护一般操尽了心。他一丝不苟、孜孜矻矻地带领着团队执著于食用菌优良菌种的繁育生产与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一路一蘑菇、一菇一世界”。痴迷于蘑菇的他先后完成并发表了《柱状田头菇的基因组拼接和代谢通路分析》等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得《茶薪菇胞外木质纤维素酶诱导方法及胞外纤维素酶发酵料》《采用黄芪提取液提高羊肚菌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含量的方法》等9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路等学还介绍了他们团队接手的项目,每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都是他们埋头苦干、用心科研的最好证明。“西北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是路等学团队钻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项研究成果探明了紫花针茅不同组织器官可培养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紫花针茅根际和体内真菌菌群结构特征;明晰了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的生态功能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等。“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为紫花针茅根际和体内真菌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为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有的研究最终都是要为民服务的。”路等学介绍。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薪菇胞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研究”的完成,初步探索了茶薪菇胞外木质纤维素酶的诱导方法及其发酵料的配方,为茶薪菇生产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持;“应用组学策略选育茶薪菇新品种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对现有的20种茶薪菇进行了分类,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和代谢通路研究;“功能化香菇规模生产技术研究”与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院地合作,研究表明在香菇培养基中添加黄芪秸秆对提高香菇多糖的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每次的合作中,我们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项目科研对团队来说,也是一次次的打磨和考验。”路等学说。“羊肚菌菌种选育与规模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是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栽培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合不同地区的羊肚菌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实施羊肚菌设施化中试生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路等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受到科技界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他们先后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甘肃省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与二等奖各1次。在各种荣誉面前,他说:“干了一辈子跟蘑菇有关的工作,我早已入了‘蘑道’,看见各种蘑菇像雨后春笋一样长出来就是我最开心的事。”路等学团队查看菌类生长情况科技利苍生 为民耐苦劳食用菌生产是连接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节点,在循环农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食用菌种类很多,诸如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茶树菇、羊肚菌等,都是对人类身体极具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在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食用菌的规模生产无疑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途径,工厂化加工生产也成为地方经济开源增收的支柱性产业。这是令路等学痴迷于“蘑道”的根本原因,他说:“传统蘑菇种植产量小、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产量、助农增收,应该选育适合本地特点的菌种和栽培技术,使食用菌研究、菌种繁育、食用菌生产销售、加工再销售成为一条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让菇农富起来。”为了菇农的脱贫梦想和幸福生活,路等学长期在“蘑道”上奔波,选育食用菌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2010年以来,他率领团队对西北草原经济价值极高、但研究难度很大的共生菌黄蘑菇(黄绿卷毛菇)进行生境调查、采样、菌种分离及特性研究;在张掖市甘州区挂职科技副区长期间,调研全市的食用菌产业,参与制定《张掖市关于推广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主持制定《甘州区加快食用菌发展的实施意见》,使食用菌产业确定为张掖市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写入了政府2016年度一号文件;2017年以来又多次深入庆阳、甘南、临夏等地,对9个样点的野生羊肚菌进行生境调查和标本采集。通过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推动甘肃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论文,推动甘肃省食用菌可持续发展,造福菇农,让食用菌产品成为农民脱贫的宝菇。同时,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菇农的“红利”,路等学和团队又带着多项科研成果,长期奔波于陇原大地,面向全省现代农业主战场,向菇农们推广茶薪菇、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优良菌种和科学种植方法、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示范指导他们规模有序种植,积极探索特色优质食用菌的产业开发和应用,总结出了优质菌种在不同地区的种植模式。自1989年以来,已累计推广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香菇、杏鲍菇、茶树菇优良菌种60万(瓶)袋,为食用菌种植企业和种植户带来至少6000万元的收入。食用菌种植是一个费心、费力的活,在羊肚菌种植试验过程中,路等学总是深入田间地头,亲自参与种植的各个程序;种子种到地里后,他更是时时小心,处处在意,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关注着温度、湿度、光照等是不是能让土里的菌种能够舒服的生长;浇水、通风、卷帘子都亲力亲为,精心呵护着菌种的生长。他常对团队中的年轻人说:“我来自农村,习惯了做农活,也只有自己做了,才能更容易掌握技术并发现问题。农林研究员泥巴没有裹满裤脚,那只能说明工作不到位。”2018年,在一次野外采样中,他一脚踩空跌下山坡,造成脊椎及肋骨严重骨折。手术后,医生劝告他不得进行频繁的体力活动,否则会带来后遗症,引起经常性的疼痛。但是在以后的野外调查采样时,他为了拍出理想的标本照片,又把医生的叮嘱抛到脑后,爬在枯枝烂叶上亲自采样。他的精神也同样感染着团队的年轻人。如今在路等学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其研究成果、专利成果已经转化为“一路一蘑菇”。他们用科学技术为广大农民,特别是菇农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生活作出了奉献,为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新人有担当 团队共成长2015年,路等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他来说,就是把蘑菇的事情做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中默默奉献、在无止境的“蘑道”中体现求真创新的价值观。多年来,他行色匆匆,执着于“蘑道”,立足于“蘑道”,扎根于“蘑道”,却又拔擢于“蘑道”高屋建瓴。事实证明,在他的“蘑菇人生”中,他做到了“五个结合”,即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地方研究所与国家科学院相结合,食用菌科研项目实施与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食用菌优良菌种示范推广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2018年,路等学承担了甘肃省委组织部重点人才项目,组建了“西北特色食药用菌研究团队”。为了向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人才和技术支撑,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他把年轻人的成长放在心上,时刻关注;又通过柔性引进团队还吸纳不少高层次人才,对他们进行帮、学、带,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科研素养。在鼓励团队创新时他说:“生活里的事情往往是容易解决的,有很多经验可以遵循,而科研中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在年轻人身上是难能可贵的。”“试验笔记一定要认真记、按时记、详细记,总结时才会省力省时,试验结果也就依据准确,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正确。”在研究与试验环节时,他这样告诫学生们。在他的悉心教诲下,团队成员成长迅速,其中一名“陇原学者”回到定西原工作岗位,已经独立承担省级项目。30多年来,路等学和他的团队不断进取,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为帮助贫困地区广大菇农脱贫致富、为地方区域创新产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2月,他被评为“2017年度甘肃省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花甲之年即将到来,但在路等学的心里,科研之路还很长,自己能做的事情还很多,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他一直用自己的执着精神和实际行动诠释着“一路一蘑菇,一菇一世界”的人生理念。
央广网兰州12月7日消息(记者任梦岩 孙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称,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很多师生在布鲁菌病的检测中,发现抗体呈阳性。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烧,及时治疗可以痊愈,9成患者不会再复发。但如果严重,可能会导致失去生育能力和工作能力。虽然布病不能人传人,但兰州兽研所作为当地研究机构购买实验动物的重要来源,消息一出,让当地研究者也担心自己买的动物是否被感染,这两天纷纷前往医院进行自查。对此,兰州兽研所和兰州市卫健委表示,截至目前,抗体呈阳性的有65人,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诊断治疗。记者检索网络发现,从本月初开始,陆续有网友反映“兰州兽医研究所”出现疑似布病疫情,记者联络到多位学生,他们表示,确有其事,兰州兽研所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一开始研究所有两只实验老鼠被发现不孕不育,进行相关检测后发现了布病抗体阳性。“我们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实验小鼠不孕不育,他们马上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抗体阳性,之后这些事情传开,然后大家现在都来医院做检查。”这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从事的并非布病研究也没有打过相关疫苗,但接触过牛羊和实验鼠,也被查出抗体阳性,目前很多同学还没有出现发烧、器官肿大这样的临床症状,所以按照诊断标准,目前,连“疑似患病”也说不上,但由于布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丧失生育和劳动能力,他们还是很担心。这位学生说:“现在确切原因还在查,单位带我们来检查,也给开了药,大部分人没有临床症状。确诊要结合临床症状,所以现在唯一的事实就是,我们这些人到医院检查为布病抗体阳性。这个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后果很严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兰州兽研所,甘肃农业大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由于兰州多所高校都从兽研所购买实验用动物,而且也会有学生去兽研所做短期实验,在没搞清病原是什么的前提下,他们也很担心,纷纷前往医院去做相关检查。“我们是从那里买过实验动物,所以我们过来检查。整个兰州市的实验动物全都是兽研所出的,研究机构的等级比较高,像甘肃农业大学还有其他高校都往那边送学生去做实验。我们是做兽医、做动物实验的,感染的几率特别大。”一位从事布病疫苗研究的研究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疫苗研究单位距离兰州兽研所不远,专门出品布病疫苗,按理说从事相关疾病研究的工作人员都要打疫苗,他想不明白为何一个专门的兽医研究机构能有这种事情发生。他表示:“如果从事这方面疾病的研究,被传染的概率比较大,比较危险的工作,会有规定要求他们打疫苗,至于为什么没打?我就不知道了。”在报道播出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市卫健委相继发布公告称,11月28-29日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陪同学生前往医院诊治,同时关闭相关实验室并开展调查。公告称,截至目前,共检测263人份,经甘肃省疾控中心确认呈现血清学阳性65人。血清学阳性人员中个别人员自感有身体不适现象,其余人员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目前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诊断治疗。兰州兽研所收到报告后,封闭相关实验室、实验动物、动物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组调查40多人,配合调查组对实验室进行了取样,对阳性人员用餐餐厅、研究所周边饭馆进行调查。目前,具体的疫源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专家组评估认为,布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动物,人传人的风险极小,目前国内尚未报道过人传染人的病例。该研究所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已经落实,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的威胁。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据专家介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等。抗体阳性并不等同于感染,人布病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兰州兽医研究所被指发生疑似布鲁菌病感染事件中,感染源到底来自哪里?为何专业的研究机构没有给研究人员打布病疫苗?用来实验的动物是否做过检疫?疑似感染者的检查、治疗是否及时展开?事件进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甘农大获批我省枸杞无害化栽培工程研究中心每日甘肃网4月2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4月19日,记者从甘肃农业大学获悉,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了38个新认定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申报的甘肃省枸杞无害化栽培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该中心将立足全省枸杞种植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依托学校林学一级学科,有效整合汇集其他交叉学科资源,着重围绕种质资源创新、良种培育及栽培、种植基地规划建设、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新型营养食品开发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强化协同创新,联合政府、企业、农户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推进枸杞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助推甘肃特色枸杞产业健康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文/马英东 冉旭东蔺海明,1953年生,甘肃甘谷人,博士,二级研究员,现任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会长。原系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农科院党委书记,兼任甘肃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甘肃省中药材专家组组长。退休后受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名誉所长,特聘研究员。他在甘肃农业大学率先开设旱地农业生态学课程、创建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博(硕)士点及中药材栽培与鉴定本科专业;是甘肃中药材产业“十五”规划起草人之一,“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评审专家,甘肃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特邀教授,名誉院长。蔺海明教授在细心观察野生艾草生长创建旱地生态农业和中药材栽培学科,培育人才1975年,蔺海明被推荐到甘肃农业大学上大学,1978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为了研究旱地农业,蔺海明及团队在定西创建了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基地,后担任站长。时任林业部部长林乎加还专门到三结合基地考察。蔺海明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制约旱地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干旱,而干旱是一个生态问题。1985年,蔺海明开始研究旱地农业生态,并在甘肃农业大学率先开设了旱地农业生态学课程,为甘肃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旱地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人才。在研究旱地农业生态的过程中,蔺海明发现,有些药用植物比较适合旱地种植。此后他就把研究方向转向了中药材,在甘肃农业大学创办了中药材栽培与鉴定专业及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学科博(硕)士点,这个博士点成为西北唯一一个中药材博士点。蔺海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一面搞教学研究,一面又刻苦努力学习新知。在他当上教授后,他还攻读了博士学位。50岁那年,他博士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师生们为他的精神鼓掌。他是农大的学科带头人,更是农大人刻苦好学的榜样。1989年,蔺海明因在旱地农业生态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受时任中国科协主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接见。1990年,蔺海明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农业科技先进个人奖,1991年获得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奖,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说起见钱学森的场景,蔺海明教授说:“钱老当年讲的话,我一直记忆犹新。钱老对我说,‘小伙子,再好好努力。’当时我很兴奋,那种鼓励,对人真是一种促进。后来我在我的课堂上,也经常鼓励学生对我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说错没关系,科学就是探讨出来的。我在教学生涯里,总是鼓励学生多,批评学生少,我一直认为,鼓励要比批评重要”。蔺海明教授长期从事农业生态学和中药材栽培及规范化种植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桃李遍天下”。他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21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厅局级奖8项;在《中国生态农业》、《草业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药材》、《科学导报》及《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编出版《旱地农业生态学》、《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教程》、《中药材栽培技术》、《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研究》、《红芪研究与开发》、《甘草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当归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10部。近年来,蔺海明教授积极和企业结合,承担了科技部中药材产业方面研究项目多项,制定了当归、党参和羌活等中药材的种子、种苗、栽培技术规程或标准15项,为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蔺海明教授与酒泉巨龙公司张汉平经理观察甘草结种情况开垦中药材产业发展,致富于民1、解决当归种植问题蔺海明把研究方向放到中药材种植上后,他首先关注了岷县的当归种植。岷县是“千年药乡”,是“中国当归之乡”。所产当归,品质优良,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蔺海明发现,岷县当归种植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提前抽薹,一个是麻口病。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蔺海明带领团队进行深入地研究。传统认为,当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蔺海明发现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准确地说,当归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导致麻口病的原因,是多年种植当归,没有倒茬,造成免疫和抗病力下降。经过实践,倒茬可以有效的减少麻口病问题。关于当归早抽薹问题,他提出了温室育苗,黑色地膜代替白色地膜和采用直播技术等方法,让当归的抽薹率降低了。2、引进枸杞种植1991年,蔺海明在宁夏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现宁夏的枸杞药食两用,是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高效产业,他决定引进种植。随后,他向甘肃省教育厅申请了枸杞课题,在景泰县的兰大农场进行引种试验。说起引种枸杞之事,蔺海明教授微笑着说,“引进枸杞还真有故事。我们去宁夏采购种苗的路上,汽车突然着火了,幸运的是,有惊无险。我和王有科老师、司机都跳了车,只是车烧毁了。苗子引来种上后,成活率很低,因为不懂,被人家骗了,结果引来的是孽生苗。搞清楚后,第二年才引进了嫩枝扦插苗,这才把枸杞种活了。”枸杞在景泰引种成功后,在草窝滩等乡镇扩大推广。目前,景泰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5万亩;后又推广到靖远,靖远的种植面积也发展到了15万亩,继而在瓜州、玉门、金塔等县市推广。酒泉地区目前已超过20万亩。枸杞亩产干果400-700公斤,市场价一公斤50元左右,一亩地的毛收入在2-3万元,全省种植50万亩,产值达上百亿元,枸杞种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枸杞还抗盐碱,在盐碱地能比较好的生长,在永登县上川镇甘露池村试种后,取得成功,让昔日的盐碱地也有了很好的经济效益。3、发展甘草产业蔺海明在甘草品种选育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十几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选育出了三个甘草新品种。甘草1号(乌拉尔甘草)、甘草2号(光果甘草)和甘草3号(胀果甘草),填补了甘肃省没有甘草新品种的空白。蔺海明教授(右一)在西和县与杜?教授调研半夏种植 武威石羊河林场场长谢建军多次邀请蔺海明教授到武威民勤来发展甘草产业,酒泉巨龙集团总经理张汉平三顾茅庐,请他到酒泉去发展甘草产业。今天,武威民勤甘草种植已经超过5万亩,而且民勤甘草还申报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认定产品。在酒泉,蔺海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甘草种质资源圃,收集野生甘草种质资源5个,是全国收集野生种质资源最多的甘草种质资源圃。同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面积最大的甘草种子人工繁育基地。培育的新品,解决了野生甘草种子大小不均、成熟不一、虫眼严重的问题。甘草是甘肃中药材的“五朵金花”之一,甘肃甘草产量占全国甘草产量大约40%,甘肃甘草目前种植面积达30万亩。现在全国有甘草新品种4个,甘肃就占了3个。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到酒泉甘草种质资源圃考察时,对蔺海明教授搞的甘草资源圃和甘草繁育基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蔺海明说,“搞科研,就是要搞产业,一个产业,只有形成产业链,才能发展起来。”退休之后不忘初心继续发挥余热,科技扶贫蔺海明退休后,担任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会长,甘肃西部凹凸棒石研究院特邀教授、名誉院长。蔺海明教授看到国家正在打脱贫攻坚战,就主动请缨,组织和领导退休老教授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并联合甘肃百草科技有限公司,在榆中北山实施艾草产业脱贫攻坚项目。艾草是大健康产业,也符合“一带一路”倡议,是扶贫路上的“新药方”、“新抓手”。不知不觉中,蔺海明教授又开辟出了一条中药材种植的新产业链。2019年,蔺海明参与研究的凹凸棒石活化及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退休后的蔺海明教授,不忘初心,积极发挥余热,参与科技扶贫。他带领老教授协会的老教授们,先后到庆阳环县毛井镇,会宁县大沟镇、榆中县中连川乡及甘南藏区等地,给群众讲解农业科学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蔺海明教授在天水考察连翘生长情况 生活中的蔺教授,乐观、积极向上,胸怀宽阔,幽默风趣。退休后,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坚持向上的正气,写回忆录抒发感情,读书。读完书还写读后感,仅去年一年就读完了四本传记。业余时间,还喜欢写诗填词。他在榆中北山写到“攻坚脱贫开新路,重构业态产品全。”他在酒泉金塔写到“大漠农林辟新地,广植梭梭治风疾。”谈到对年轻人的寄语时,蔺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于人。认准的事,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一直到干出成绩为止。工作上要劳逸结合,会玩的人,才会工作。”中药材产业是甘肃农业的六大产业之一,是生态建设的十大产业之一,是国家产业建设中的重要产业。蔺海明在学科建设,在中药材种植推广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蔺海明就是这样一个格局高瞻、头脑智慧、思路前瞻的科学家,科技兴农的带头人,老百姓致富的领路人。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奉献的人。
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兰州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0年,多位重量级领导到访兰州大学,对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交流合作,了解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情况,并对学校的发展建设给予肯定。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甘肃省教育厅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省语委办主任1月20日下午,甘肃省教育厅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省语委办主任刘彦文来到兰州大学文学院调研指导,语管处和省语委办何自婕、张百玲、高晓燕,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等参加调研。刘彦文肯定了兰州大学在工作中的高标准、宽路径、多层次、高效率的示范引领性特点,表示今后一定全方位支持和帮助兰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加快建设,进一步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李家勤少将,火箭军驻兰州96604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徐德立少将等一行来到兰州大学调研交流,与学校党委书记马小洁、党委副书记曹爱辉进行座谈。马小洁介绍了学校火箭军奖助学金执行的基本情况,并对火箭军全体官兵关心学校发展、关爱学子成长的善举表示感谢。李家勤表示,希望在未来能够与兰州大学进一步增进走访互动,加强对接落实,交流会谈,谋求军队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甘肃省政府国资委主任9月8日,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吴万华带领甘肃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药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一行15人应邀来校指导工作,双方就如何推动甘肃省陇药产业做大做强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重大项目处处长9月14日上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重大项目处处长唐云等一行4人到兰州大学调研,与校长严纯华、副校长李玉民,国际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及部分学院负责人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李玉民主持。李玉民在总结发言中对学校的开放办学和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明确了工作思路,倡导各学科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各项工作和对外交往的各个方面,以服务学校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使命,为学校的中外人文交流事业贡献更大力量。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0月12日,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康清、文化发展改革处处长闫永强、出版管理处处处长李宏源一行来兰州大学西部文化发展中心调研指导工作。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教授、西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岚嘉教授、杨建军教授就相关调研内容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康清表示,此次调研主要是为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的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听取行业专家意见,采纳好的想法,做好顶层设计,谋求长远发展。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0月20日下午,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孙咸泽一行来兰州大学调研。甘肃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管钰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参加调研。王锐对孙咸泽一行来兰州大学调研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兰州大学医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况、人才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医疗服务与重点学科、杰出校友等情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10月19日上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一行来兰州大学调研交流,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副校长王锐陪同调研。黄奇帆一行先后参观了野外台站管理中心、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超导力学实验室等地,并与相关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10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戴广翠、草原管理司处长颜国强、国际合作司副处长毛锋和中国林业科学院陈洁研究员一行4人赴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调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甘肃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吴克明、甘肃省林草局科技信息处处长孙培坚、甘肃省林草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陈道军、甘肃省林草局草原管理处副处长蔡鹏云、甘肃省林草局科技信息处四级调研员李晓峰、甘肃省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支部书记马旭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白小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侯扶江、副院长沈禹颖和李春杰等参加了调研会。调研会上,孙培坚、蔡鹏云、陈道军、李晓峰等介绍了甘肃林草局国际合作的工作,侯扶江、白小明分别介绍了学院的"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情况。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11月2日,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于虹,副局长王恩志一行六人来兰州大学调研离退休工作。校党委书记马小洁会见了于虹一行,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陪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曹国林、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宋德明参加调研座谈。座谈会上,宋德明从离退休职工基本情况、党建工作、工作平台建设、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精准化服务探索以及未来工作总体思路等方面汇报了兰州大学离退休工作。双方围绕离退休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老同志困难帮扶、社会化养老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司长10月30日上午,国家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司长刘为民一行来兰州大学调研,校党委书记马小洁在科学馆贵宾厅会见刘为民一行。马小洁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基本情况和优势学科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方面开展的工作,表达了同应急管理部深化合作的意愿。刘为民表示,兰州大学要充分运用科学文化和历史区位资源,发挥高校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防治和治理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调研组与学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潘映军,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胡俊锋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副校长沙勇忠主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11月4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楼旭庆一行6人来兰州大学调研"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时宁国,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副校长潘保田,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处、后勤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会上,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兴业、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孙龙宇、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武建军分别汇报了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整体情况以及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计划执行相关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急需学科领域、科研经费博士专项招生计划、特殊类型人才需求、第二学士学位、人才专项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11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中心副主任彭华松带队,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主任李劲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史权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马国玉以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发展处观察员陆松组成的专家组对兰州大学实验室安全进行了现场检查。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陈继宗,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董仲奇,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校长助理许鹏飞出席会议。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11月12日上午,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董成一行代表省委省政府来兰州大学对接省校战略合作事宜。校党委书记马小洁会见了董成一行,副校长曹红主持召开了校地合作座谈会。绥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军勇,以及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定峰,校长助理贺德衍、许鹏飞、李鹏杰参加了相关活动。座谈会上,双方就进一步完善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了充分沟通,就落细落小落实合作共建十大基地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校办公室、组织部、人力资源部、教务处、招生办、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工部、学工部、后勤保障部、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一带一路官网运行处处长11月10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一带一路官网运行处处长王璟璇、丝路国信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孙美艳一行访问兰州大学,推进兰州大学小语种国家舆情分析中心及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当日上午,在城关校区明道楼301会议室召开沟通座谈会。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兰州大学社科处副处长王仕丁主持会议。科技部副部长11月16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来兰州大学调研指导。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晓阳,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张世荣,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校长助理许鹏飞、李鹏杰等参加调研。徐南平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镜中心、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台站管理中心,了解了相关科研平台建设发展情况。徐南平对兰州大学立足西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为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殷切的希望。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主任11月25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一行访问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科学馆贵宾厅会见了梁志仁一行,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齐军、兰州大学副校长曹红参加会见。梁志仁讲述了自己从学生成长为政府官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变化历程,以及对内地改革开放巨大变化的认识。他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服务范围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驻京办的工作经历,介绍了香港部分高校与兰州大学的合作情况,并欢迎同学们去香港交流、进修和就业。甘肃省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处负责人,兰州大学港澳台办、学生处、团委负责人参加会见和演讲会,来自各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60余人聆听了演讲。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11月26日上午,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梅岩、青海大学副校长任延明、青海大学医学院格日力教授等一行7人来兰州大学调研交流医学高等教育。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甘肃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发旺出席座谈会。医学部职能部门、医学各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医学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陈卫东主持。双方就医学部建设、管理架构及管理体制,医学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医学科研、特色学科发展,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制,附属医院建设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厅长12月18日上午,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思维,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文魁,专职副总督查赵玲房等一行来兰州大学洽谈合作。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副校长潘保田、范宝军出席合作座谈会。会议由范宝军主持。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还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环境监测、草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兰州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多位领导的陆续到访,既是对兰大今年以来发展建设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为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开拓了发展思路。今后,兰州大学也将继续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昂首阔步迎接新一年的挑战!素材来源:兰州大学
日前,根据《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科技部有关要求,省科技厅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在甘肃农业大学召开了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和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议。论证会邀请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有沈阳农业大学李天来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浙江大学喻景权教授、兰州大学李凤民教授、王为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世清研究员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张志山研究员。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资料和质询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拥有一支以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甘肃省科技功臣为代表的研究团队,能立足解决干旱环境对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瓶颈制约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干旱生境作物抗逆增产、种质创新和品种培育、生产系统调控优化3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建成了以实验站和专家院为支撑的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具备升级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同意推荐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建设干旱生境作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专家组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来源:兰州新闻网】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兰州晚报讯9月19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在该校教师发展中心报告厅举行河西走廊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青与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共同为“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揭牌。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绵延千里,其间绿洲戈壁交错,地形地貌与气候独特,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交汇、多种生物样态并存,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重要通道。河西走廊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也是祁连山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谋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省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组建研究队伍,特别发起成立“河西走廊研究院”。据了解,西北师大河西走廊研究院下设五个“中心”,包括: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资源研究中心,由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支撑;河西走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支撑;河西走廊文化旅游研究规划中心,由旅游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传媒学院支撑;河西走廊红色文化研究与爱国主义教育游学基地,由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支撑;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传承中心,由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支撑。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马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