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新基建重点项目-钢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八节课

2020年新基建重点项目-钢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新基建重点项目-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世界钢协预计全球2020年钢铁需求下降6.4%。世界钢铁协会6月4日发布了2020年和2021年短期钢铁需求预测结果。据预测,2020年,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钢铁需求量将萎缩6.4%,下降至16.54亿吨。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量预计将恢复至17.17亿吨,较2020年上升3.8%。预计中国钢铁需求量在2020年将增长1.0%。中国的经济恢复速度预计将领先世界其他国家,这将对本年度全球钢铁需求量的下降起到缓解作用。2020年下半年,钢铁需求将有更明显上升。建筑业(尤其是基建投资)将成为主要的驱动力。同时2020年启动的“新基建”项目带来的好处将延续到2021年,支撑2021年对钢铁的需求。预计2020年发达经济体的钢铁需求将下降17.1%,2021年发达经济体的钢铁需求仅部分恢复7.8%。其中预计美国2020年将出现下降,2021年将出现小幅回升。日本2020年将继续以两位数收缩,原因是出口减少和投资停滞严重拖累了日本的汽车和机械行业。在韩国,由于出口市场下滑和国内经济疲软,预计主要用钢行业将出现两位数的降幅。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的钢铁需求预计将在2020年下降11.6%,但2021年将出现9.2%的显著回升。印度2020年的钢铁需求可能下降18.0%,2021年将反弹15.0%。截止4月,1-4月全球累计粗钢产量58189万吨,累计同比-3.83%。其中1-4月海外累计粗钢产量25883万吨,累计同比-10.8%。2014-2020年1月全球粗钢月度产量2014-2020年1月海外粗钢月度产量唐山限产、淡水河谷暂停三矿区 唐山9家钢厂明确限产时间表。5月30日下午,唐山市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6月份空气质量改善强化措施部署会议,对6月份空气质量强化管控措施进行安排部署。唐山市6月份空气质量强化保障方案管控时限为2020年6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其中绩效评价为A、B级的钢铁企业不强制减排,绩效评价为C级的钢铁企业将分区域、按影响执行减排措施;同时明确唐钢南厂区360m2烧结机压50%风门生产;唐钢北厂区保留2台烧结机和1座3200m3高炉生产,唐银钢铁保留180m2烧结机和550m3、1080m3高炉生产,其余高炉和烧结机停产;6月底前关停唐钢南北厂区、唐银钢铁。近日唐山市丰南、遵化、迁西、滦南陆续出台《6月份空气质量强化管控期间停限产调度安排表》,涉及瑞丰、东华、凯恒、经安、港陆、建龙、津西、华西、唐山特种钢等9家钢企,预估造成铁矿日均消耗5.2万吨的影响。唐山9家钢厂限产 随着南方梅雨季节到来,钢材需求或将边际减弱。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年6月、7月份,华东、华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雨季,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天气出现,使工程施工受到较大影响,波及螺纹钢等建筑钢材需求。从2018年、2019年数据来看,进入雨季后,周均消费环比减少6%左右,钢材需求边际转弱。考虑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仍然处在高库存状态下,五大品种钢厂库存比去年同期高108.3万吨,社会库存比去年同期高498.7万吨;一旦需求转弱,钢价将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2020年5月国内钢材出口和铁矿进口环比下降。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0年 5月我国出口钢材440.1万吨,较上月减少191.9万吨,同比下降23.4%;1-5 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2500.2万吨,同比下降14.0%。5月我国进口钢材128.0万吨,较上月增加27.0万吨,同比增长30.3%;1-5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546.4万吨,同比增长12.0%。5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702.6万吨,较上月减少868.4万吨,同比增长3.9%;1-5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44530.6万吨,同比增长5.1%。钢材消费环比增加,高炉产能利用率和电炉开工率一降一升螺纹钢消费环比增加,短期面临雨季需求边际转弱。上周螺纹钢表观消费达到456万吨,环比增加13.09万吨;供给方面,螺纹钢产量395.4万吨,环比增加1.39万吨。上周螺纹钢社会库存1110.82万吨,环比减少39.58万吨;钢厂库存284.09万吨,环比减少21.07万吨。截止6月5日,螺纹钢现货价格3650元/吨,环比上升50元/吨,螺纹钢主力期货合约结算价3603元/吨,环比上升70元/吨。短期螺纹需求受雨季施工放缓的影响、边际转弱,供给上尽管有唐山限产,但电炉在盈利转好的推动下开工率持续上升,将延续高供给。热轧需求和供给环比增加,库存持续下降。上周热轧板表观消费达到331.14万吨,环比增加4.82万吨;供给方面,热轧板产量313万吨,环比增加5.25 万吨。上周热轧板社会库存271.5万吨,环比减少10.88万吨;钢厂库存97.53万吨,环比减少7.26万吨。整体来看,热轧需求受内需好转拉动、逐步企稳,供给整体低于历史同期,供需矛盾延续缓解态势。截止6月5日,上周热轧板现货价格3730元/吨,环比上涨20元/吨;热轧板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3502元/吨,环比上升3元/吨。整体来看海外需求仍不乐观,热轧需求持续上升的基础并不牢固,短期仍以稳为主。高炉产能利用率环比小幅下降,电炉开工率上升。上周不含淘汰的高炉产能利用率86.37%,环比下降0.25Pct,随着唐山限产的落地,后续高炉产能利用率还将有进一步下行。上周全国71家电弧炉钢厂平均开工率70.76%,环比增加0.45Pct;预计在盈利环比转好的推动下,电炉开工率还将会有一定上升。铁矿到港和疏港环比上升,港口现货价格库存继续下降。上周澳巴两国发货量2218.5万吨,环比减少145.4万吨;上周国内铁矿到港1253万吨,环比增加87万吨;港口疏港量上周达到314.08万吨,环比增加12.14万吨;港口库存10753.7万吨,环比减少31.5万吨,继续创新低。截止5月29日,铁矿石青岛港现货价格755元/吨,环比上涨27元/吨;普氏指数100.95美元/吨,环比基本持平。焦炭库存继续下行,焦煤库存上行;废钢价格上行。上周独立焦化厂日均产量66.1万吨,环比减少0.09万吨,国内焦炭总库存840.29 万吨,环比减少16.38万吨,上周天津港准一焦炭价格1950元/吨,环比持平;上周国内炼焦煤总库存2315.91万吨,环比增加66.4万吨;吕梁主焦煤1050元/吨,环比上升50元/吨。上周张家港废钢价格2360元/吨,环比上升80元/吨。2017-2020年螺纹钢消费分析2017-2020年热轧板消费分析2017-2020年螺纹钢产量分析资料来源:钢联终端,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2017-2020年热轧板产量分析全年国内基建投资持续加码、房地产投资逐步趋稳,国内制造业订单的逐步好转,钢材下游需求有支撑。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钢铁项目概述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背景 2.2 钢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钢铁市场分析3.1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3.2我国钢铁发展前景分析 3.3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3.4产品竞争力分析 3.5市场分析结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4.1 场址选择 4.2 建设区概况 4.3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第五章 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第六章 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6.1 总图布置 6.2 公用工程 第七章 节能7.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 节能措施分析 7.4 节水措施 7.5 节约土地 第八章 环境保护8.1厂址环境条件 8.2环境影响分析 8.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8.4 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1 劳动安全卫生 9.2 消防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 组织机构 10.2 生产管理 10.3 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钢铁项目建设管理 11.2钢铁项目监理 11.3钢铁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2.1 投资估算 12.2 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工程招标方案13.1 总则 13.2 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13.3 招标内容 13.4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 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14.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4.3 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 14.4 财务赢利能力分析 14.5 盈亏平衡分析 14.6 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 15.2风险评估 15.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16.1 结论 16.2 建议【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键 词】钢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 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钢铁项目申请报告钢铁项目建议书钢铁项目商业计划书钢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钢铁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钢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钢铁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钢铁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钢铁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钢铁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僧叡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钢材需求保持较强水平,供给见顶回落。本周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上升29.93万吨;五大品种钢厂库存下降14.55万吨。在供给持续高位,需求回调的情况下,判断钢材库存去化速度稍微减慢。本周截至到7月15日每日建材成交均值为21.22万吨,建材需求回归高位。我们测算本周钢材表观消费量1064.8万吨,维持在历史高位,其中螺纹钢表观消费量369.21万吨,较2015-2019年平均水平高12.34%(40.55万吨)。螺纹产量出现回落,钢材产量已见顶。本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合计1080.18万吨,较上周下降2.01万吨,钢材产量见顶回落。分品种看,热卷产量保持震荡格局,处于往年平均水平;螺纹钢产量高位继续回落,整体基本见顶。本周由于废钢价格上涨,电炉利润压缩,电炉供给上升的幅度趋缓。考虑到目前高炉和电炉开工率已达相对高位,预期后期钢材产量继续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三季度是行业价格及利润的拐点,同时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时刻。伴随需求端地产和基建的发力,供给端基本满负荷,下半年需求弹性将大于供给弹性,价格缓慢回升,同时四大矿山产量回升,铁矿价格有望回落,板块利润将出现同比回升。钢铁板块从2018年初至今持续下跌了两年半,板块及龙头股PB回到历史最低区间。行业的悲观预期及估值跌至冰点,供给侧改革后,行业的竞争格局及企业经营管理皆存在大幅改善,被市场所忽视,伴随经济企稳预期及政策发力,板块迎来估值修复时刻。我们认为钢铁板块已进入重要战略配置期。判断在此次疫情结束之后,一方面是需求端未来2-3年的需求周期可能因为地产和基建发生变化,我们相对乐观。同时中长期看产业格局向好,集中度提升,龙头议价权提升,竞争格局优化。钢铁板块目前处于低预期、低估值阶段。重点推荐成长性和成本优势兼具的行业龙头:三钢闽光、方大特钢、韶钢松山;低估值板材标的南钢股份、华菱钢铁、新钢股份。同时推荐特钢及高端材料标的:中信特钢、ST抚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发展;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数术

废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快速增加,国内废钢供给紧平衡

废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快速增加,国内废钢供给紧平衡1、钢铁储蓄量加大,进口放开有望加大废钢供给需求快速增加,国内废钢供给紧平衡废钢铁作为一种可循环再生利用的宝贵资源,主要应用于炼钢和铸造生产。国内废钢铁资源按其来源统计,可分为自产废钢、社会废钢和进口废钢。自产废钢来源于钢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报废材,这部分废钢通常只在本钢厂内部循环利用,其产生量与国内钢厂钢铁产量成正比。社会废钢有两个来源∶一是钢铁制品制造业中产生的加工废钢,包括冲压边角料、车刷、料头等,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返回钢铁工业;二是各种报废设备、汽车、船只、建筑结构等所获得的废钢,称为折旧废钢或老旧废钢,折旧废钢进入社会大循环,经历的时间跨度大。废钢铁全流通环节是指废钢铁从产生到最后使用的整个过程,即废钢从原始状态经零星回收(散户)一集中储存(回收站)一加工分选(加工企业)一成品销售(贸易商或钢厂)的整个过程。废钢主要来源废钢产业链在回收环节,据统计,2019年我国有资源再生回收企业9万多家,年资源回收量达3.7亿吨其中废钢铁数量占70%以上。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从回收数量来看,我国废钢资源的回收量在2015年见底后开始回升,2018年国内10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3.20亿吨其中废钢回收量约2.13亿吨同比增加22.3%,占总回收量66.51%。2018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8704.6亿元,其中废钢3925.4亿元,同比增加28.98%,可见废钢在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回顾过去几年,我国废钢资源的回收量在2015年见底后开始回升。在加工环节,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数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废钢加工企业的数量未能有确切的统计数量。自2015年工信部开展废钢铁加工企业准入活动后,至2018年共有252家企业成为工信部准入企业,加工能力7000万吨,2019年各省区市又上报187家企业,加工能力4000万吨。预计入围企业(已入围及待入围)计加工能力超过1.2亿吨,如果按入围企业能力占总能力60%计算,整个废钢加工企业加工能力接近2.0亿吨。2019年,我国废钢供给2.4亿吨,其中钢铁企业自产废钢0.5亿吨、社会回收废钢1.9亿吨,进口量忽略不计。将废钢加工企业产能和社会回收废钢相比较,2019年我国废钢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为95%,供给偏紧。在需求环节,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数据,2019年钢铁企业用废钢2.16亿吨,铸造企业用2000万吨,其它企业用500万吨,合计约2.4亿吨。近几年废钢需求的快速增加主要来自于钢铁企业需求的快速攀升。近几年钢铁企业废钢应用量在2015年到达阶段性低谷,从2016年开始明显增加,2018年我国主要钢铁企业(转炉+电炉)废钢使用量约1.88亿吨,较2015年增长了125%。2010-2019年废钢供应量2010-2019年废钢供应量增速2010-2019年废钢需求量2011-2020年7月我国废钢需求量快速增加来自于钢铁企业废钢消耗增加综上,我们认为当前国内废钢供需总体偏紧,当前随着短流程产量的增加以及长流程废钢添加量增长,使得我国从17年开始废钢需求量陡增。而在供给端,由于在废钢加工环节目前国内废钢加工产能增加不及需求。导致整体供需偏紧,废钢价格较高。2、储蓄量增加,加工能力提升,进口放开,废钢供需有望边际宽松对于废钢产生量的测算方式主要有两种∶基于钢铁蓄积量的测算和基于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测算。(1)基于钢铁蓄积量的测算,是以国内历年钢铁积蓄作为分析的基础,乘以废钢折旧比例的测算方法,其中∶钢铁蓄积量=钢铁生产量+钢铁进口量-钢铁出口量-钢铁消耗量。(2)基于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测算,是依据不同类型钢材的使用量与回收周期为依据的测算方法。美国、日本等钢厂量相对稳定的国家通常采用钢铁蓄积量测算,但由于这一方法没有考虑到钢铁制品的使用寿命相对不适用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的社会钢铁储蓄量绝大部分是近十几年产生的,导致折旧废钢生成系数远低于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根据中国电炉炼钢科学发展论坛上发表的《中国废钢资源状况及未来电炉流程趋势》,中国的钢铁蓄积总量预计到2020年将接近100亿吨,到2030年将接近130亿吨,中国废钢铁产生量预计2020年为2.09~2.14亿吨,2030年达到3.22~3.46亿吨。目前看这一预测由于低估了近两年国内粗钢产量从而低估了2020年相应的钢铁储蓄量和废钢资源产生量。而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预测,我国废钢供给将在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达到2.9亿吨、3.4亿吨、3.9亿吨。我国社会钢铁蓄积量情况预测2015-2030年废钢资源产生量预测近几年,为了更好地规范废钢产业,以及促进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和支持。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意在规范行业发展。2015年7月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和加工环节,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产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和整合。2016年12月,│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发布了《废钢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中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废钢铁行业发展目标。支持钢企与废钢回收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其中提到统筹区域内资源配置,发挥现有产能优势,引导废旧金属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推进钢铁企业短流程炼钢技术应用,支持一批钢铁生产企业与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以精细拆解、清洁提取、高效富集为导向,以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为手段,在区域内培育一批再生铜、再生铝高值化利用标杆企业。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规范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称符合相应标准的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自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再生铜的恢复进口,给废钢的再进口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目前《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有望不久后正式发布实施,废钢的再进口越来越近。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钢铁储蓄量的增加,以及政策规范和支持下,我国废钢产业将健康发展,产能将逐步提高。同时废钢再进口的临近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国内废钢的供给,使得国内废钢供给可以跟得上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改善下废钢价格有望具备性价比。3.投资建议参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家工业化发展城镇化率的提升,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城镇化率 30%-70%这一阶段一般是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区间,对于钢材需求的拉动十分明显。我国的城镇化率经过第一阶段(1949—1978年)的起步时期,第二阶段(1979—2000 年)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当前正处于第三阶段(2000 年至今)加速型发展时期。截至 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 59%,第三阶段平均每年城市化率增加1.29 个百分点。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历史,我们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后段,城镇化率大概率在短期内仍能持续提升,从而拉动我国钢材需求。对国外发达国家短流程行业发展,我们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钢产量达到顶峰的阶段,电炉工艺产量占比出现了高速发展;但短流程成本优势与否才决定电炉发展长期趋势。当前随着短流程产量的增加以及长流程废钢添加量增长 ,使得我国从17年开始废钢需求量陡增。而在供给端,由于在废钢加工环节目前国内废钢加工产能增加不及需求。导致整体供需偏紧,废钢价格较高,阻碍我国短流程产量占比的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钢铁储蓄量的增加,以及政策规范和支持下,我国废钢产业将健康发展,产能将逐步提高。同时废钢再进口的临近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国内废钢的供给,使得国内废钢供给可以跟得上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改善下废钢价格或逐步下降。粗钢产量复合增速为零假设下,2025 年我国短流程粗钢占比将达到 22%。我们认为如果国内废钢价格未来下降,那么未来国内短流程粗钢占比将有明显提升。我们分别假设 2021-2025 年粗钢产量的不同复合增速,结合中国废钢应用协会 2025 年废钢产量 2.9 亿吨的预测,假设其中 2.5 亿吨用于钢铁冶炼,分别预测不同粗钢增长率下到 2025 年我国短流程粗钢占比将处于 13%-33%。粗钢产量复合增速为零假设下 2025 年我国矿石需求较2019年下降 10%。根据2019年我国转炉粗钢和电炉粗钢产量以及相应的铁水单耗,我们估算 2019 年我国铁水产量约 8.86 亿吨,结合2020年行业产量同比增长情况,预计2020年铁水产量9.30 亿吨。我们将不同假设下 2025 年转炉粗钢和电炉粗钢产量与其铁水单耗对应,测算出不同假设下 2025 年我国钢铁行业需要铁水的量较 2020年同比变动范围为-27%—10%。由此我们判断,如果未来我国粗钢产量停止明显的增长,同时电炉产量占比提升的情况下,废钢将一定程度替代铁水,相应的铁矿石的需求将会下降。废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废钢铁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废钢铁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废钢铁项目申请报告废钢铁项目建议书废钢铁项目商业计划书废钢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废钢铁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废钢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废钢铁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废钢铁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废钢铁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废钢铁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其视颠颠

钢铁行业深度报告: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可下载)

获取《钢铁行业深度报告:以美为鉴——探寻后工业化时代中国钢铁行业供需演变》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综合报告4 ”,该报告编号为20bg0096。[研究报告内容摘要]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看,我国已从工业化时代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必然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篇报告主要聚焦于行业供需格局,通过研究美国钢铁行业供需格局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变化情况,来探寻我国钢铁行业供需格局在后工业化时代可能发生的演变。我国已从工业化时代迈入后工业化时代。根据平安宏观团队的研究成果,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经济产业结构将出现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居民消费结构从制造业产品转为服务性产品;二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崛起;三是人口涌向大城市。后工业化时代这些消费特征和产业趋势变化对钢铁行业供需格局将会产生深刻影响。后工业化时代美国钢铁工业供需变化。美国钢铁工业大概从1975年左右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美国钢铁工业供需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需求端来看,钢材消费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非一蹴而就,而是跟随经济增速反复波动;从供给端来看,后工业化初期阶段,美国钢铁供应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从1982年开始,美国钢铁产业进行了一轮长达10多年的去产能行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过剩产能才逐步出清。此后至今,美国钢铁产能维持在1.1亿吨左右,基本保持稳定。整体来看,美国钢铁工业在后工业化时代经历着“经济增速下降—钢产量下降—产能过剩—去产能—经济复苏—产量恢复增长—产能恢复增长—经济增速放缓—钢产量下降—产能过剩”周期循环过程,反映经济增长因素决定钢铁需求变化,而钢铁需求变化又决定了钢铁供给的变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我国钢铁工业供需格局会发现哪些变化?我们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初期,我国钢铁行业也或将面临一次新的产能过剩局面。主要理由是:经过16-18三年供给侧改革红利,国内粗钢产能被充分释放,未来新增置换产能将维持较大规模;但后工业化时代前期,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增速下降,钢材消费也将随之下降。钢铁需求下降,而新增置换产能大规模投放,将不可避免导致行业再次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我国钢铁工业必将会再进行一次去产能行动。但与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显著不同的是,本次去产能将是一次完全市场化的去产能行动。主要理由是: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决定性作用将更为凸显;二是市场化去产能统一标准已经建立,有助于市场化去产能顺利开展。另外,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结构也将会发生变化,将会与后工业化时代中国产业结构相匹配,未来钢铁产品必然要迎合国家战略需求,满足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以及创新性战略化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参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竞争提供支撑。n投资建议:我国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钢铁行业供需格局必然受到深刻影响。在市场化去产能过程中,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规模、资金实力弱小的企业将被动或主动淘汰退出,利好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建议关注宝钢股份、南钢股份;产品结构适应国家产业升级需要的特钢行业值得重视,建议关注特钢行业龙头中信特钢;在传统钢铁业务上加码发展新兴产业也不失为一种发展路径,建议关注转型“特钢+数据中心”双主业发展的沙钢股份以及加码环保和数据产业发展的杭钢股份。风险提示:1、突发事件导致经济大幅下行风险。如今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大幅衰退,导致行业需求持续承压,行业供需格局恶化。2、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风险。上游原材料供应如出现意外将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侵蚀下游钢铁行业利润,不利于行业稳定发展。3、环保及安全事故风险。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更加严格,公司环境治理成本及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对经营业绩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钢铁生产工序链条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将有可能导致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整顿治理,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进而对业绩产生影响。4、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风险。如果各项促进行业规范运行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将可能导致行业转型升级进程打折扣,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奚若

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钢铁吨毛利有望迎来扩张

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钢铁行业吨毛利有望迎来扩张前言: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呼之欲出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明确。2020 年 9 月,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而 2020 年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确定,2021 年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抓紧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呼之欲出,将确保 2021 年实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2021年 1 月 26 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钢铁压减产量是我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工信部将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着眼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存量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确保 2021 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未来钢铁行业冶炼能力或将大幅压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21 年 3 月 1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肖亚庆表示,钢铁产量主要从节能减排方面看,冶炼能力要大幅压缩,当然压缩多少、量多少,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2 必要性:为什么要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1.1 目的 1:钢铁行业是碳排放大户,有利于缓解国际压力钢铁行业是全球以及国内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其面临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从全球碳排放分部门来看,根据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发布的《2018 GlobalABC Report》以及 IEA 数据,2018 年水泥、钢铁和电解铝行业碳排放合计约占全球总碳排放的22.7%,其中钢铁仅次于水泥,占比高达 10.1%。从国内碳排放分部门来看,根据中国经济导报于2020 年 10 月 14 日发表的《钢铁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一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量的 8%左右,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5%左右,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全球分部门的碳排放占比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5%左右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集中于长流程的高炉和烧结工序,电炉短流程碳排放强度较低。根据中国金属学会 2018 年 8 月 3 日发布的《钢铁工业 CO2 排放的计算须科学》一文,在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提出的长流程钢铁工业各工序 CO2 排放中,高炉、烧结、炼钢、焦化、轧钢加工和发电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73.6%、11.5%、8.7%、4.4%、1.7%和 0.1%,可见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集中于长流程的高炉和烧结工序。另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2006 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在长流程钢铁生产环节,吨钢碳排放强度约为 1.46 吨 CO2/吨钢,而电炉吨钢碳排放强度约为 0.08 吨 CO2/吨钢,可见电炉短流程碳排放强度相对长流程更低。2020 年中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56%,长流程高炉生铁占比达 68.4%,减排国际压力较大。根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2020 年全球钢铁行业年鉴》,2020 年全球粗钢产量达 18.64 亿吨,同比下降 0.9%。其中中国粗钢产量达到 10.53 亿吨,同比增长 5.2%,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6.5%。同时,2020 年全球高炉生铁产量为 12.99 亿吨,同比下降 0.58%。其中中国高炉生铁产量同比增长 4.26%至 8.88 亿吨,占比达 68.4%1.2 目的 2:一石二鸟,进一步压制铁矿石价格,重塑利润分配2020 年以来国内粗钢产量增速高居不下导致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严重压制国内钢材吨钢毛利水平。经过 2016 年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后,国内合规钢铁产能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方式弥补“地条钢”取缔后的供给缺口。同时,在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需求带动下,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速高居不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0 年国内粗钢产量达 10.53 亿吨,同比增长 5.2%。国内粗钢产量高增长带动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根据 Wind 数据,2021 年 2 月澳大利亚 PB 粉矿价格达到 1123 元/吨,同比大幅上涨 78%。在此情况下,国内钢材吨钢毛利水平受到严重压制。根据钢联数据,2021 年 2 月国内螺纹钢、热轧卷板吨钢毛利分别为-82、16 元/吨,而 2020 年同期分别为 316、142 元/吨。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速2020 年来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压制钢材吨钢毛利水平国内铁矿石对外依赖度超 80%,巴西和澳大利亚四大矿山寡头垄断。根据海外总署统计数据,2020年国内铁矿石进口量高达 11.7 亿吨,约占国内铁矿石表观消费量的 82%,对外依赖度极高。而全球铁矿石供给端形成了以巴西和澳大利亚四大矿山寡头垄断的格局。根据各公司年报以及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0 年全球铁矿石产量为 22.21 亿吨,其中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和 FMG 铁矿石产量分别为 3.00、2.55、2.86、2.08 亿吨,合计占比高达 47%。投资建议:碳达峰与碳中和,钢铁板块或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碳达峰、碳中和或将对中国乃至全球钢铁行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或将比肩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钢铁行业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或不可避免。短期看,通过“去产量”等方式实现钢铁行业“碳达峰”将重塑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利润分配,对大宗商品价格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中长期看,通过产能转移以及长短流程切换等方式实现钢铁行业“碳中和”将极大改变全球钢铁行业的供需格局,其影响或不亚于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有必要对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路径和时间节点进行紧密跟踪研究。若“去产量”、“碳达峰”措施落实,钢铁行业吨毛利有望迎来扩张,且波动性将被平抑,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或将提升。根据前文分析,若“碳达峰”措施短期内落实,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国内粗钢产量同比负增长将提振钢价、压制矿价,钢企吨钢盈利有望迎来扩张。另外,由于粗钢产量得到控制,钢企吨钢盈利的波动性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平抑,从而有利于上市钢企估值水平的提升。“碳达峰”或将有利于吨钢碳排放强度、吨能耗较低的上市公司,而“碳中和”或将有利于短流程钢企及电弧炉相关配套耗材企业。根据前文分析,若“碳达峰”措施短期内落实,将有利于吨钢碳排放强度、吨能耗较低的上市公司,建议关注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等;而中长期看,“碳中和”或将有利于国内短流程钢企发展,电弧炉相关配套耗材企业有望受益。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逻辑示意图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申请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建议书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商业计划书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钢铁碳达峰、碳中和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日出而作

2020年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传统钢铁产业链存在较大痛点,互联网对传统钢铁产业链存量的赋能空间极大。1)供给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优化,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但钢铁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且产业布局不平衡,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2)流通端:非结构化分销渠道在钢材销售渠道中仍占据较大比例,传统钢铁贸易流通环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痛点明显。3)需求端:从钢铁行业下游需求行业分布来看,需求主要来自建筑和机械行业,占总需求的72.4%。钢铁下游需求波动性较强,受内外部宏观环境影响较大。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凸显,通过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解决供需错配,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1)提质增效:引导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指导上游钢厂合理排产、智慧化制造,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降低市场不确定性:通过数据化渗透,打破传统供应链条存在的模块分割、数据孤岛,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3)优化流通:压缩和优化流通环节,促进钢厂和下游中小用户零单采购需求的高效对接,助力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4)生态共享:突破资源束缚,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融合。数智化、中台化及技术应用将筑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根基,生态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产业互联网驱动钢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台化将成为产业互联网核心竞争力,技术应用将提升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服务能力,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最终将从商业化规模增大演变为钢铁协同生态的扩张。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分析(生产环节)行业集中度较低,产业资源优化仍有较大上升空间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 CR10集中度仅为36.8%,离工信部发布的“十三五”期间前十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60.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CR3)明显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钢铁行业集中度(CR3)水平。总体来看,未来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钢铁生产环节存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钢企的信息技术与钢铁制造融合发展有待深化,国内钢企国际化发展“走出去”难,钢铁企业的节能环保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钢铁产业布局不平衡,形成“北材南运”供需结构中国钢铁产业布局欠佳,区域间供需不平衡,北方供给大于需求,形成了“北材南运”的供需结构。钢铁生产布局主要是紧挨矿山建设钢厂,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而中国的钢材消费市场主要集聚于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区域,由此造成钢铁产地和消费市场的不完全匹配。为了实现资源匹配,通常主要有三条跨区域路线,分别是将东北资源输送到上海、广州地区,将河北资源输送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将山西资源输送到两湖和云贵川地区,这催生了巨大的钢铁物流运输需求。加强沿江沿海区域的服务渗透能够有效改善供需匹配情况,在沿江沿海布局将成为钢铁行业未来趋势。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分析(流通环节)总:传统钢铁贸易流通环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痛点明显中国钢铁产业布局欠佳,供需不匹配,形成了“北材南运”的供需结构,且传统的钢材流通是以“层级式”经销商代理的分销模式为主,供应链模块分割、存在信息孤岛,面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无法“三流合一”的痛点:1)信息流层面,传统钢铁分销网络面临信息多层传递的痛点,同时交易流通链条繁复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需求反馈信息回流不畅导致钢材供给与需求不对称。2)物流层面,产业布局分散形成复杂多样的钢铁物流困境。3)资金流层面,产业链中下游资金压力大,金融支持不稳定。信息流:有效信息匹配不透明、需求反馈回流不畅传统钢铁分销网络存在商流契约不完善、定价模式单一等问题,信息流存在多层传递和需求反馈信息回流不畅的痛点,且分销商内部的高层次人才较少,传统钢铁产业链自身内生性改造升级难度大且需要较长时间。对下游采购端来说,存在流通链条层级多、交易环节繁复、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较高、线下采购流程不透明等痛点。对上游生产端而言,存在供需信息匹配难度较大、交易不确定性强、营销模式单一等痛点。物流:产业布局分散成复杂多样的钢铁物流困境历史产业布局使得钢铁物流形成了“钢材跨区域流动”与“内地向沿海布局”的供需结构,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运输及物流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商流和物流分散,难以形成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衍生出大量繁复的流通链条和物流主体,阻碍行业效能提升。未来随着钢铁行业在沿江沿海布局加强,产业布局将逐步改善。资金流:产业链中下游资金压力大,金融支持不稳定纵观钢铁产业链,上游钢厂对下游贸易商有资金要求,而下游用钢企业则需要更加灵活的付款条件,产业链中下游均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对稳定的金融服务需求迫切。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不了解企业的真实贸易情况,也难以直接把控底层仓储物流的操作风险,这降低了银行直接参与钢铁行业融资业务的意愿,继而导致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稳定,容易对其资金链产生冲击。产业链中下游的薄弱,会使风险逐步堆积,波及产业链整体。所以,对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与金融业务模式改进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为生态平台开展适应产业链实际业务的信用管理服务创造了背景空间与发展条件。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分析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解决供需错配痛点:上游钢企通常是批量规模化生产,下游企业多为零散小批量采购,上下游供需存在批量错配,加上同质化产品(建材类等)跨区域交易量大导致运输、加工成本较高,造成钢铁产业链上下游面临供需错配、交易成本高及交易低效等多种困境。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钢铁生产端和流通端亟需转型升级。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信息不对称,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引导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有效改善,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助力生产端提质增效;通过分析平台交易数据,推出钢铁价格指数,降低交易价格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分析(流通环节)信息流:产业互联网数据渗透,压缩贸易环节提升服务价值钢铁产业互联网通过数据化渗透,压缩中游钢铁贸易流通环节,实现流通环节扁平化。消除产业信息不对称,实现上下游供需的高效对接,与此同时,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物流平台服务、交易平台服务等多项服务。产业互联网通过数据打通,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提升业务效率,加速决策模式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撑。物流:数智化平台解决传统钢铁物流服务的核心矛盾《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推进网络货运的发展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网络货运在提升行业效率,促进环保方面的具有较大的价值。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组建物流平台,能够极大程度解决传统钢铁物流的两个核心矛盾:物流主体分散导致的供需不对称以及链条繁复造成的上下游协作困难。通过技术赋能和平台赋能,实现物流资源数据化、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决策智能化,通过钢铁物流平台消除物流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利用平台在信用管理、物流一体化和商流全流程可信追溯等多方面的影响力,解决多链条下的钢铁物流环节协作问题。此外,产业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物流平台服务,辅助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而满足各方的资金需求。资金流:生态平台成为信用体系构建者,依托真实贸易背景,穿透业务优化现金流钢铁行业存在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一方面压缩钢企流贷规模,另一方面由于无法直接获取真实的动态交易信息,难以把控底层仓储操作风险,难以直接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但是,生态平台的出现,可以提供真实交易背景,也可以辅助银行把控操作风险,为商业银行开展钢铁产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可行性。在生态平台和银行的合作下,产业链上企业的真实贸易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产业链上整体资金流动得以优化。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分析生态共享: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融合生态型平台是指在为供需双方提供钢铁资讯、广告宣传及在线交易服务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提供物流、信用管理服务、技术等增值创新服务。以钢铁交易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在突破了资源束缚(产能资源、贸易资源、供应链资源等)后,将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这其中既包括基于钢铁交易产品服务的多元化,如智能定价、数据服务等,亦包含基于大宗商品行业特征和交易特征的工业品类延伸。当然产业互联网的开放、包容特征,也是其从交易价值向服务价值进行战略转化的重要背书。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在历经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及快速发展阶段,现已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在起步阶段,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主要以钢铁资讯平台为主;进入成长阶段后,上海钢联等平台在线交易逐步增多,行业进入加速期;2015年钢铁行业进入“冰河期”,钢厂出现销售不畅,服务诉求增强,为钢铁产业互联网带来发展机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位于领先地位的平台开始尝试交易+增值服务的发展模式。目前钢铁产业互联网已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开始构建产业生态平台,协同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环节,形成多流一体的发展模式。钢铁产业互联网产业图谱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分析生态型平台对钢铁产业链服务能力较强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经营模式进行划分,分为信息服务平台、在线交易平台、生态型平台。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1/3)信息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资讯艾瑞分析认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优势在慢慢消失,其他新兴的电子商务形式快速分割了大部分市场,未来信息服务模式将会作为基础性服务存在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每一阶段,主要用于用户引流、用户交易习惯的培养上。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2/3)2.1 在线交易平台通过网站线上完成从订单到评价各环节,实现交易闭环艾瑞分析认为,信息加广告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钢铁产业链供需双方的服务需求,平台已经由信息服务平台向在线交易平台转型,通过平台完成订单、付款、发货、收货、评价等环节,实现交易闭环。2.2 按照平台介入交易深度不同,可分为五种在线交易模式按照平台介入深度的不同,可分为自营模式、供应链服务模式、平台化统购分销模式、现货交易/寄售模式、产能预售模式。自营模式介入最深,但同时需承担囤货带来的库存和资金压力,且受钢材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较大,对比来看,其它几种模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艾瑞分析认为,产业互联网平台需通过平台化方式深度介入交易,便于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由此平台可建立较强的用户粘性。目前行业内自营模式、现货交易/寄售模式、供应链服务已相对较为成熟,平台化统购分销及产能预售模式作为钢铁在线交易平台新型业务模式,由上游供给端驱动,能够更好地促进钢厂产销平衡和以销定产。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3/3)生态型平台一站式解决产业链各方的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痛点生态型平台通常包括信息资讯、在线交易、物流及信用管理服务等,同时这些服务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艾瑞分析认为,生态型平台在为钢铁产业链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在线交易服务的基础上,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仓储、物流、加工、信用管理服务等增值创新服务的能力较强,一站式解决钢铁产业链上各方在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上的痛点,更好地满足产业链各方的需求。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业态增长分析中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及线上渗透率2019年,中国钢铁线上市场规模约为1.6亿吨,同比增速为36%,2015-2019年行业复合增速维持在33.1%。行业呈现前期增速较高之后趋于平稳增长的态势:2016-2017年行业增速较快,主要是行业竞争出现白热化,多数平台多采用互联网补贴买流量的模式拉高平台交易量,这种模式导致平台亏损严重。2018年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平台大量亏损后,现金流承压而倒闭,同时优质平台开始调整模式,注重平台盈利性和精细化运营,行业由快速增长转为有质量的稳定增长。随着平台以线上交易为主体,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加工、物流及资金需求,平台交易量增速上升之后趋于平稳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钢铁线上交易业务模式逐步稳定,对钢铁产业链各方企业赋能作用明显,同时政策端与技术端对行业双驱动,为钢铁产业互联网奠定良好发展基础。艾瑞预计未来四年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4%,2024年中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约达2.9亿吨,线上渗透率将达到14.6%。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政策端红利将持续促进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产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加快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从基于传统商业模式的有效赋能——以工业行业核心平台主体为主,加速传统业务线上化、网络化——提升整体工业“市场+平台+服务“的协同性和生态性——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政策端指引不断演变。未来,随着国家深入实施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政策端红利将持续促进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数智化:产业互联网驱动钢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在产业互联网的驱动下,钢铁供应链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发展目标上实现了质的改变。产业互联网平台最终要从商业化规模增大演变为钢铁协同生态的扩张,以贸易、物流、信用管理服务为商业载体,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设施,通过赋能产业链的中小企业来实现钢铁产业链的效率蜕变和钢铁生态链的无界生长。生态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时代:主要聚焦信息展示,将线下信息转移到互联网上,网站通过收取加盟费和信息推广服务费盈利。平台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切入交易,通过系统或人工撮合,进行供需信息匹配和在线交易,力图实现交易闭环。数字化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平台打通供应链,为交易双方提供智慧物流、信用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智慧化时代:随着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及应用,平台对需求智能预测,实现供需智能匹配。生态化时代:多维度、多角色地进行合作,互利共生,行业生态圈有多样化的参与者、健康的分配关系和更多的价值创造,实现资源共享及与生态圈各方的互联互通,不断完善钢铁生态圈。

芒乎昧乎

兰格研究:2019年国内钢铁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

来源:兰格钢铁网作者:王国清 简要:2019年,钢铁行业在经历三年“化解过剩产能”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逐渐衰减,钢铁行业高供给压力有所显现,市场价格有所下行,叠加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侵蚀企业利润,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显著下降。2020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回暖叠加贸易摩擦缓解,钢材出口有望止降;置换产能集中投产将给市场带来供应压力,钢铁市场将呈现宽平衡格局,钢铁市场价格中线将继续下移,钢铁企业利润将进一步下滑。一、2019年国内钢铁市场回顾2019年,国内钢铁市场呈现震荡运行格局,波动幅度弱于2018年,全年均值亦低于上年。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146.2,同比下降1.0%。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154.5,同比下降3.0%;板材价格指数为137.4,同比上升1.9%;型材价格指数为149.8,同比下降4.6%;管材价格指数为154.7,同比下降2.9%(详见图1)。从波动幅度来看,2019年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在144.3-157之间运行,波动点位12.7,明显低于2018年25.8的波动程度。从全年均值来看,2019年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均值为149.9,较2018年下降6.6%。图1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走势图分品种价格来看,2019年,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的8大钢材品种10大城市均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跌(吨价,下同),其中无缝管和下跌额度和幅度均为最大,分别为447元和8.2%;高线下跌额度和幅度均为最小,分别为163元和3.8%;其他品种下跌额度和幅度居中,下跌额度在194元-372元之间,下跌幅度在9.7%-13.8%之间(详见表1)。二、2019年钢铁市场运行特点分析1、钢铁产能利用率提升 钢铁产量同比继续上升2019年钢铁行业仍然保持较高生产积极性,产能利用率继续提升,钢铁产量同比进一步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9%,较2018年全年上升1.8个百分点。2019年1-11月,中国生铁累计产量73894万吨,同比增长5.1%;粗钢累计产量90418万吨,同比增长7.0%;钢材累计产量110474万吨,同比增长10.0%(详见图2)。预计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约9.9亿吨,同比增长6%左右。2019年中国统计粗钢日均产量屡创新高。就年度日产来看,2019年1-11月粗钢平均日产269.9万吨,较2018年全年平均日产254.3万吨增加了15.6万吨;就月度日产来看,2019年6月份粗钢日产创历史新高,达291.8万吨,年化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图2 2001-2019年粗钢产量及同比增速变化2、钢材出口量同比降速减缓 贸易摩擦形势加剧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国内钢材价格相对高位运行,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多,以及去年钢铁行业贸易摩擦产生效果的延续下,钢材出口贸易连续受到拖累,但降速与上年相比继续放缓。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966.3万吨,同比下降6.5%,较去年同期收窄2.1个百分点;中国累计进口钢材1082.1万吨,同比下降11.0%,由升转降;同期中国净出口钢材4884.2万吨,同比下降5.4%,较去年同期收窄5.2个百分点。预计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在64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7%左右(详见图3)。图3 2000-2019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情况变化2019年是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国际贸易形势仍然复杂,钢铁行业仍遭受较为严重的贸易摩擦。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中国钢铁出口产品遭遇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2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案件16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案件1起,反补贴调查案件1起,反规避案件1起,保障措施案件6起;与2018年相比,国家数量减少3个;案件数量下降了30.6%。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与美国贸易谈判终于在年底初现和解曙光,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降低了市场不确定性。3、成本上升叠加市场小幅下行 钢铁行业盈利有所下滑2019,在巴西淡水河谷铁矿尾矿溃坝事故以及澳大利亚飓风影响,铁矿石价格较上年有大幅上涨。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中国海关进口铁矿石累计均价为95.69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5.8%。铁矿石价格飙升使得钢铁生产成本出现回升,叠加钢材市场价格的小幅下行,钢铁行业效益同比明显缩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4904.3亿元,同比增长7.1%;营业成本59823.8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总额2352.9亿元,同比下降42.3%。重点大中型企业盈利降速低于全国水平。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1756亿元,同比下降32.3%,较全国降幅收窄10.0个百分点。4、钢铁供需环境更迭 库存变化呈现新特点2019年,钢铁行业供需环境更迭下,钢材社会库存呈现新的特点:(1)春季库存高点低于上年。由于2019年冬储规模小,春季钢材社会库存量最高点低于去年同期。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3月1日,钢材社会库存到达年内高点,为1643.0万吨,较上年高点少122.3万吨。(2)去库存速度低于上年。在产量增幅明显,春季需求启动释放后去库存速度低于上年。6月6日,达到去库存低点,钢材社会库存量为985.6万吨,较库存高点下降40.0%,去库存速度较上年同期下滑8.1个百分点(2018年同期去库存速度为48.1%)。(3)淡季累库情况严重。2019年7、8月份,产量高位释放、需求明显减弱,库存持续上升,8月9日,钢材社会库存为1158.7万吨,较上年同期上升35.3%,到达累库阶段性高点。(4)11月供需错配下,库存降至近十年低点。11月份在南方需求超预期释放、北材南下疏港遇阻的情况下,供需错配使得价格持续上扬,钢材出货顺畅,库存大幅下降,在12月20日创下近十年低点655.9万吨。图5 国内钢材社会库存走势图三、2020年钢铁市场展望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2020 年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确保实现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仍然是年度重点任务。1、超低排放改造将有效推进 行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2019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对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大宗物料产品运输情况开展评估监测。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经评估监测认为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名单,实行差别化管理。按照2019年5月份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有序推进其他地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对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加大税收、资金、价格、金融、环保等政策支持力度。2020年,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引和实施下,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工作将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绿色发展,促进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1、钢铁置换产能集中投放 粗钢产量将继续增长2018年以来,随着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产能置换项目的推进,钢铁行业投资逐步加大。2020年钢铁行业将迎来铁产能置换项目集中投产。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钢铁行业将新建炼铁产能6047万吨,退出炼铁产能8212万吨;新建炼钢产能6208万吨,退出炼钢产能8179万吨。其中有70%的项目计划在2020年底投产,产量释放对下半年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在化解过剩产能和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实施下,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近两年行业利润的明显修复,众多企业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提升产能利用率和产量释放空间。当前产能置换虽然实施减量置换,但置换后技术装备水平的大幅提升,新投放产能对行业供给冲击仍不可小觑。预计2020年粗钢产量将继续增长,增速因基数扩大有所放缓,预计2020年粗钢产量约10.3亿吨,同比增长3%左右。3、并购重组驶入快速通道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2019年,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呈现加速态势,企业间加大战略合作,股权划转、收购,重组模式层出不穷,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障碍不断被突破。龙头老大宝武集团更是成功重组马钢集团,实现对重庆钢铁的实际控制;同时,宝武与首钢、鞍钢、太钢合作也在持续推进,宝武集团以兼并重组、战略合作方式来拓展国内市场布局。2019年,宝武集团粗钢产量9600万吨,将上升至全球排名第一,“亿吨宝武”目标指日可待。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按照十大钢铁企业粗钢累计产量计算,2018年钢铁产业集中度仅为35.3%。2019年1-11月,在宝武集团重组马钢及重庆钢铁后,钢铁产业集中度可达到37.3%,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2020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大潮仍将势不可挡,钢铁行业将迎来“大钢企时代”;同时行业也将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钢铁企业的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4、中国经济“稳增长”发力下 2020年钢铁需求将保持平稳2020年,稳增长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将继续托底经济发展不动摇,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发力,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制造业稳增长,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柱性作用,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6.0%左右,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基建投资有望回暖,制造业在“稳增长”政策下有望保持平稳,下游用钢需求增长放缓。2020年基建投资将成为钢铁需求的亮点2019年有关基建稳增长政策不断释放,降低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提前下达2020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万亿元,发改委开展为期半年的“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规划随之出台。与此同时,项目批复也有所加快,2019年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已超过60个,总投资额超1.5万亿元,从项目类型来看,多集中在铁路、轨道交通、机场扩建等领域。交通运输部计划2020年交通运输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民航投资900亿元。2020年各项措施的集中发力,基建投资回升态势有望延续。同时,随着铁路、轨道交通等高密度用钢项目在基建总量中占比攀升,基建投资用钢强度明显提升,基建用钢有望成为明年钢铁需求亮点。2020年房地产用钢需求将出现下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定位,政策面总体仍然偏紧。“一城一策”将具体得到落实,虽可能使部分城市根据当地形势略放松限购、社保要求等,但融资形势决定了房地产销售仍将继续低迷。在房企融资全面收紧、销售降温、土地购置负增长持续影响下,房地产投资后续将继续回落。随着近两年开工项目逐步开展,地产投资将向后端转移,竣工强于开工。房地产作为我国钢材消耗量最大的行业,新开工到完成地基工程阶段耗钢系数最大,后期耗钢系数降到之前的1/3以下,伴随202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以及新开工相对趋弱,预计2020年房地产用钢需求将出现下滑。制造业用钢需求有望保持平稳2020年1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措施。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企业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更多向制造业倾斜。通过“降成本”和“助融资”两方面措施,有助于制造业稳步提质增效,促进制造业投资和发展,形成行业运行良性循环。2020年汽车、船舶行业依然面临较大下降压力。而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当前挖掘机、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均表现较好,2020年挖掘机仍有更新换代需求。2020年基建增速有望继续提升的背景下,挖掘机销量仍将有小幅增长,叠加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的接力,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继续稳健增长。在国家对制造业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以及工程机械增长带动下,2020年制造业用钢需求有望保持平稳。5、全球经济回暖叠加贸易摩擦缓和 2020年钢材出口有望止降2020年,全球经济有望小幅回暖,多家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将有所回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明显高于2019年的3%。摩根士丹利于11月发布研究报告称,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和货币政策放松,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20年恢复。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自2019年8月以来触底反弹,11、12月份持续两月在扩张区间运行,反映全球经济有所企稳,这将有利于钢材出口市场环境稳定。从需求上来看,2020年全球用钢需求增速虽较上年有所放缓,但仍有望维持小幅增长。国际钢铁协会预计2019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3.9%,达到17.750亿吨;2020年将再增长1.7%,达到18.057亿吨。2020年,中国的钢铁需求预计增长1.0%,世界其他地区的钢铁需求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除外)4.1%的钢铁需求增长推动下,预计增长2.5%。当前中美贸易磋商传出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市场对2020年的国际贸易形势逐渐持乐观态度。伴随中国国内钢材价格回落、利润空间收缩,以及海外市场价格恢复,国内外价差将有所收窄,2020年我国钢材出口或有望止降。6、原料价格高位回归 成本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从铁矿石市场趋势来看,2020年全球铁矿石供应将有明显增加。2020年,淡水河谷恢复产能和S11D达产,增加发货量4500万吨;澳大利亚四大矿山BHP、RIO、FMG、Riy Hill将增加发货量4000万吨,非主流矿山2020年增产有限,印度产量存在大幅下降的风险,扣除各类不确定因素,预计2020年全球铁矿石供应将比2019年增加6000万吨以上,供应呈现宽松态势。叠加中国市场废钢替代能力的提升,对铁矿石需求增量空间有限。2019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运行区间为72-126美元/吨,预计2020年铁矿石价格重心将有所下移,价格波动区间将回归至70-100美元/吨。焦炭方面,受到4.3m以下焦炉淘汰、干熄焦、“以钢定焦”等政策影响,以及产能置换后新增产能逐步建成投产,2020年焦炭整体产能或将逐步回升,产量亦会出现增长。2020年焦炭供需矛盾仍将存在,预计2020年焦炭价格将维持震荡走弱的局面,波动区间为1600-2000元/吨。7、 2020年国内钢铁市场展望:钢材均价进一步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出,2020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要实施一套组合性政策:一是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二是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三是管控好内外风险,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和外部输入性风险。图6 2010-2019年钢铁市场综合均价走势图2020年钢铁市场仍面临挑战,中国将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加快落地,扩大基建补短板有效投资,增强国内经济发展韧性,房地产投资将有所放缓,基建投资有望回暖,制造业在“稳增长”政策下有望保持平稳,下游用钢需求增长放缓;而从原料市场趋势来看,2020年铁矿石市场价格回归,焦炭价格将继续走弱,虽超低排放设施改造及运行成本增加,但原料价格走弱带动整体成本对钢铁市场的支撑力度减弱;从行业供给来看,置换产能将集中投放,钢铁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综上所述,2020年钢铁行业供需矛盾将有所体现,特别是下半年产能集中投放后将更为明显,预计2020年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全国钢材平均价格较2019年下降5%左右,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下滑。

父子琴

钢铁行业研究专题报告:钢企冷轧产品高盈利能否持续

前言当前 11 月以来钢企冷轧产品盈利持续回升,目前已回升至近十年同期第二高位,上周吨钢毛利已回到近三年新高;未来钢企冷轧产品高盈利能否持续?我们想从历史宏观与钢价变 化规律,来探究目前顺周期趋势下钢企冷轧产品是否具备高盈利保障。我们通过分析 2005 年以来全球钢材价格变动三个周期的特征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经济 增速回升阶段性高点的年份与钢价高点时机基本同步,后续经济放缓对价格冲击受到供需状 态的附加影响,存在小幅延缓或提前效果;周期内供需差值的变化是决定价格涨跌幅度的主 要因素;板材、长材价格分别与消费、投资增速相对 GDP 增速高低相关性大。展望 2021 年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变化,供需差值,经济结构:2021 年全球经济随着疫苗投入使用将进入加快复苏,受低基数影响,经济增速将快 速反弹,进一步拉动钢铁需求释放。受经济增速反弹拉动,钢价将同步上行。 疫情之前 2019 年全球钢铁供需差值为-1108 万吨,总体供需处于弱平衡状态;2016 年以来中国推进在去产能,2020 年全球产能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受疫情影响,部分 产能转到 2021 年投产,预计 2021 年供需差值会出现边际小幅缩小,大幅转正的可 能性不大。供需状态对钢价变化的附加影响效果较小。 疫情之前全球经济结构中,消费增速已经开始超过投资;尽管2020年疫情对各国消 费的冲击大于投资,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将会回到高于整体 GDP 增速区 间,对面向消费链条为主的板材形成较好支撑。全球汽车产业在进入存量更新需求 为主的阶段后,连续三年销量下滑,2021 年在消费复苏和中国内循环的推动下,将 会迎来增长,进一步强化对冷轧产品价格的支撑。2021 年全球经济增速反弹、居民消费重回高增长区间的预期下;钢铁供需边际小幅转宽 松,制造业高景气度、汽车产销重归增长,对冷轧板价格有支撑,叠加目前海外钢铁产业整 体仍处在被动去库状态,未来冷轧板价格或将整体处在高位区间,产品高盈利有保障。1. 钢企冷轧产品盈利持续回升,已回到近三年新高国内钢材中冷轧和热轧产品现货价格已回到近十年的历史新高:截止 12 月 18 日,上海 冷轧板市场价格 5740 元/吨,镀锌板市场价格 5710 元/吨,是 2011 年以来的新高;上海热轧 板市场价格 4730 元/吨,是 2012 年以来的新高。整体来看,国内冷轧板和热轧板现货价格已 回到近十年的历史新高。美国和欧洲钢材市场冷轧和热轧价格已接近十年新高。截止 12 月 18 日美国冷轧板市场 价格 1147 美元/吨,10 月以来涨幅 355 美元。欧洲冷轧板市场价格 871 美元/吨,10 月以来 上涨 184 美元/吨。美国热轧板市场价格 1024 美元/吨,10 月以来上涨 360 美元。欧洲热轧 板市场价格 766 美元/吨,10 月以来上涨 192 美元/吨。美国冷轧、热轧产品价格是 2008 年 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欧盟地区冷轧、热轧产品价格是 2012 年以来的新高。钢企冷轧产品盈利持续回升,已回到近三年新高。根据钢联终端调研统计,截止 12 月 18 日,12 月钢企冷轧产品(冷轧板)平均吨钢利润达到 727 元/吨,上周为 948 元/吨;华宝 证券采用原料价格滞后 25 天作为成本进行测算模拟,12 月 18 日冷轧板吨钢毛利 1120 元/ 吨。从调研吨钢利润和模拟测算毛利来看,目前冷轧产品吨钢毛利为 2018 年以来新高,在近 十年的历史同期也已经上升到第二高位。整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制造业高景气度持续,汽车、家电等行业供需两旺,对 上游冷轧产品(包括冷轧板、镀锌板)有较大拉动;顺周期下,钢企该类产品盈利持续改善。2. 重要经济体的热轧板和冷轧板产品价格全年呈现 V 型大反弹2020 年全球经济在经历疫情冲击、复工复产以来,钢铁产品价格出现 V 型反弹,全球热 轧板、冷轧板、中厚板、螺纹钢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呈现以下特点:部分重要经济体的热轧板和冷轧板价格年中见底以来大幅回升:截止 12 月中旬重要经济 体除日本外,热轧板的市场价格在年中见底后都出现大幅回升;其中美国由底部上涨 80.93%, 欧盟上涨 55.56%,独联体上涨 72.96%,中国上涨 40%,只有日本下跌-4.4%。截止 12 月中 旬重要经济体除日本市场的冷轧板价格涨幅较弱外,其他均有大幅上涨;其中美国由底部上 涨 54.68%,欧盟上涨 47.78%,独联体上涨 41.51%,中国上涨 57.36%,日本上涨 1.58%。重要经济体的中厚板和螺纹钢价格年中见底后,回升幅度弱于热轧板和冷轧板。截止 12 月中旬重要经济体国家的中厚板市场价格在年中见底后,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其中美国上涨 38.11%,欧盟上涨 22.81%,日本上涨 3.45%,独联体上涨 41.65%,中国上涨 22.4%。重要 经济体的螺纹钢均有小幅和一定程度的上涨;美国上涨 6.26%,欧盟上涨 24.07%,日本上涨 4.97%,独联体上涨 47.95%,中国上涨 24.34%。总体来看,重要经济体的中厚板和螺纹钢 价格见底回升幅度弱于热轧板和冷轧板。重要经济体钢价见底回升时间:中国最早,美国最晚;细分品种中:螺纹钢最早,冷轧 板最晚。从各重要经济体的钢价见底回升时点来看,中国最早,四大品种基本从 4 月开始回 升;美国最晚,四大品种从 7、8 月开始回升。从各经济体细分品种回升的时间点来看,螺纹 钢最早,接下来是热轧,最后是冷轧和中厚板;整体来看,各国前期通过逆周期政策发力, 对冲疫情冲击,资本性投资的增加拉动螺纹钢之类的建筑用材价格回升,因此螺纹钢见底回 升时间最早;后续随着居民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释放、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汽车、家电 等行业供需转暖,冷轧板市场价格才出现回升。目前尽管海外国家疫情还在蔓延,但疫苗研发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欧美部分国家已经开 始开始使用;2021 年全球经济随着疫苗投入使用,将进入加速复苏。未来钢材价格能否持续 回升,钢企盈利持续改善基础是否有保障续,冷轧产品高盈利能否持续?我们想通过研究过去 15 年全球钢材价格变化趋势,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从宏观和供 需基本面角度,探寻本轮钢价持续回升以及钢企盈利的持续性。3. 2005 年以来全球钢材市场价格三轮周期特征分析从 2005 年以来,全球钢价和中国钢价变化同步经历三轮周期变化,每轮持续时间 4-6 年 时间;目前迎来第四轮周期的初期。第一轮 2005 年 7 月-2009 年 6 月:钢价上涨时间长、下跌时间短,全球涨跌幅基本一致, 中国涨幅稍大于跌幅,品种上全球和中国的长材价格变化均好于板材。从 2005 年 7 月开始 到 2008 年 7 月上涨持续 36 个月,其中全球钢价综合指数上涨 125%,板材上涨 109%,长 材上涨 160%;中国钢价综合指数上涨 73%,板材上涨 74%,长材上涨 86%。钢价下跌持续 11 个月, 其中全球钢价综合指数下跌 56%,板材下跌 58%,长材下跌 54%;中国钢价综合 指数下跌 41%,板材下跌 41.4%,长材下跌 41%。本轮周期内全球钢铁综合指数前后变化-2.3 个点,板材变化-16.3 个点,长材变化 26.3 个点;中国钢价综合指数前后变化 1.7 个点,板 材变化 1.9 个点,长材变化 8.8 个点。总体来看本轮周期钢价上涨时间长、下跌时间短,全 球涨跌幅基本一致,中国涨幅稍大于跌幅,品种上全球和中国的长材价格变化均好于板材。第二轮 2009 年 7 月-2015 年 12 月:钢价上涨时间短、下跌时间长,全球跌幅超过涨幅、 中国跌幅大于全球,品种上板材和长材价格变化基本一致。从 2009 年 7 月开始到 2011 年 2 月钢价上涨持续时间 19 个月,其中全球钢价综合指数上涨 74%,板材上涨 88%,长材上涨 53%;中国钢价综合指数上涨 43%,板材上涨 40%,长材上涨 45%。钢价下跌持续 58 个月, 其中全球钢价综合指数下跌 47%,板材下跌 52%,长材下跌 38%;中国钢价综合指数下跌 60%,板材下跌 59%,长材下跌 61%。全球钢价综合指数前后变化-10.7 个点,板材变化-10.2 个点,长材变化-9.3 个点。中国钢价综合指数前后变化-40 个点,板材变化-40.3 个点,长材 变化-42.3 个点。总体来看本轮周期钢价下跌时间长、上涨时间短,全球跌幅超过涨幅、中国 跌幅大于全球,品种上板材和长材价格变化基本一致。第三轮 2016 年 1 月-2020 年 5 月上涨时间长,下跌时间段,全球涨幅超过跌幅、中国变 化小于全球,品种上长材价格变化好于板材。从 2016 年 1 月开始到 2018 年 8 月钢价上升持续时间 32 个月,其中全球钢价综合指数上涨 82%,板材上涨 93%,长材上涨 78%;中国钢 价综合指数上涨 128%,板材上涨 119%,长材上涨 145%。钢价下跌 20 个月,其中全球钢 价综合指数下跌 20%,板材下跌 25%,长材下跌 17%;中国钢价综合指数下跌 23%,板材 下跌 22%,长材下跌 25%。一周期下来,全球钢价综合指数前后变化 53.8,板材变化 47.6, 长材变化 69.3;中国钢价综合指数前后变化 41.9,板材变化 38.5,长材变化 47.1。总体来看 本轮周期钢价下跌时间长、上涨时间短,全球涨幅超过跌幅、中国变化小于全球,品种上长 材价格变化好于板材。总体来看,全球钢铁价格综合指数基本与全球 GDP 增速同步。3.1. 2005-2009 年:钢价上行长、下跌短;长强板弱本轮周期内 2005-2008 年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量持续增长,由 10.46 亿吨增长到 12.32 亿吨,2008 年需求达到高点,与价格高点基本同步;2009 年需求 11.53 亿吨,需求和价格 同步回落。本轮周期中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量增加 10650 万吨;重要经济体中,除中国增加 20397 万吨外,其他经济体成品钢表观需求都有下滑;全球钢铁消费增量完全由中国贡献。全球和中国钢价变化与经济增速走势基本同步,GDP 持续高增长也是引发本轮钢价上涨 时间长于下跌时间的主要原因。从宏观经济来看,2005-2007 年全球经济增速高速成长, 2008-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滑。2005-2007 年全球 GDP 增速维持在 4.9%-5.7%, 贸易增速保持在 13.9%-15.7%的水平。2008-2009 年金融危机发生,全球 GDP 增速由 5.7% 下行到近 0%,贸易增速 15.24%下滑到-22.3%。其中 2009 年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均大幅 下滑;2005-2007 年中国经济增速在 10.8%-15%,金融危机期间由 11.5%下行到 2009 年 Q1:6.4%,2009 年 Q2 再次回升。整体来看全球和中国钢价变化与经济增速走势基本同步, GDP 持续高增长也是引发本轮钢价上涨时间长于下跌时间的主要原因。经济结构上,全球投资增长快于整体经济和消费增长,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成为本 轮经济的重要驱动力。2005-2009 年,全球资本形成总额平均增速 3.53%,消费平均增速 2.7%, GDP 整体平均增速 2.58%。其中:中国 2005-2009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 20%-35% 的区间,即使在 2009 年金融危机期间,政府推进逆周期的政策,也使得固定资产维持高位。 消费和出口在 2008-2009 年出现大幅波动,中国固定投资高增长成为本轮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受投资增长快于消费的影响,整个阶段建筑用长材需求旺盛,好于板材:2005-2009 年 长材需求强劲,板材前期需求强劲、后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大幅下降。由于细分品种上 没有披露表观需求数据,在供需差值适度的范围内,我们将产量近视为需求数据。2005-2009 年全球长材产量增加 11406 万吨,前两年持续增长,后两年稳定;2005-2009 年板材产量增 加 1569 万吨,前两年增加 8806 万吨,后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减少了 7382 万吨。本轮周期内全球消费低增长,叠加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冲击,是导致板材需求整体增幅较 小的主要原因。从 2005-2009 年全球最终消费支出来看,连续四年低于 GDP 增速;2009 年 受金融危机冲击,消费同比 0.47%;由此也导致本轮周期内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低于经济 总体增长;以汽车为例 2005-2007 年全球汽车产量增速维持在 3.0%-5.8%的水平,2008 年、 2009 年增速分别为-3.75%、-12.78%。由于板材主要面向耐用消费品行业为主,因此消费的 低增长也导致板材需求整体增幅较小。2008 年的供需到达平衡时点的滞后延迟了经济增速放缓对价格的冲击。用全球成品钢表 观需求和热轧材产量的差值变化趋势来观察供需状态,2005-2009 年供需差值分别是-2325 万吨、-1983 万吨、973 万吨、904 万吨、2840 万吨。整体从变化趋势来看,前两年需求大 于供给,2007-2008 年供需基本平衡,2009 年供给大于需求;2008 年供需到达平衡时点相 对经济增速放缓时间有滞后,这也延迟了对价格的冲击。供需差值由期初-2325 万吨变为期末的 2840 万吨,差值变化与价格涨跌幅基本一致。用 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和热轧材产量的差值观察供需缺口,本轮周期开始年份 2005 年供需缺口 -2325 万吨,到 2009 年供需缺口 2840 万吨,需求缺口和供给富裕基本一致,这也推动本轮 钢价涨跌幅基本一致。2005-2009 年周期内全球经济高增长持续时间长,整体对钢材需求较旺,宏观经济高增 长带来的强劲需求是驱动价格变化的主因素,由此也推动钢价上行时间长于下跌时间。本轮 周期内投资对经济的驱动大于消费,也导致长材需求增长大于板材,长材价格好于板材。3.2. 2009-2015 年:钢价上行短,下跌长;板长变化幅度一致本轮周期内 2009-2014 年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量持续增长,由 11.53 亿吨增加到 15.54 亿吨,2014 年达到高点;2015 年下降到 15.09 亿吨。但从价格来看,全球和中国的价格高 点均出现在 2011 年。本轮周期内各经济体需求均有大幅增加,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量增加 35605 万吨;重要经济体中,中国增加 12090 万吨外,欧盟增加 3271 万吨,独联体增加 1531 万吨,北美增加 5165 万吨,其他亚洲国家增加 9250 万吨。GDP 增速在经历短期快速发展后持续下行是引发本轮钢铁下跌时间长于上涨时间的主 要原因。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后 2010 年的反弹至 4.3%,2011 年下行到 3.14%,2012-2015 年平均增速 2.73%,相比危机前增速有明显的下台阶。同期,中国经济 增速开始换挡,由 2011 年 Q1 的 10.2%下行到 2015 年 Q4 的 6.9%。整体来看全球和中国钢 价变化增速基本同步,GDP 增速在经历短期快速发展后持续下行是引发本轮钢铁下跌时间长 于上涨时间的主要原因。经济结构上,全球消费增速与投资增速差距逐步缩小,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步上 升。2009-2015 年,全球资本形成总额平均增速 2.98%,消费平均增速 2.20%,GDP 整体平 均增速 2.38%。2009-2015 年全球 GDP 增速与消费增速的差值为 0.31pct,相比 2005-2009 年的 0.51Pct 有缩小的趋势,整体反映了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步上升。消费在经济占比提升,很好地拉动了板材需求。2009-2015 年尽管中国居民消费增速由20%下行到 10%,但在三驾马车中消费下降幅度最小。整体来看消费占比的上升,也带来汽 车等耐用消费品开支增加,2009-2015 年全球汽车产量由 6179 万辆增加到 9068 万辆,复合增 速达到 6.6%,也印证了消费上升对耐用品需求的增加,这也很好地拉动了板材需求。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下行,但海外重要经济体的资本形成总额高于危机前水平,整体 稳定了建筑用钢需求。2009-2015 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 30%左右下行到 10%,出现了 大幅下滑。但海外国家资本形成总额却出现了回升,2009-2015 年美国资本形成总额平均增 速 7.24%,日本 3.29%,韩国 2.8%,整体高于危机前水平。一减一增稳定了全球投资增速, 对建筑用钢需求有支撑。钢材供给大幅释放,供需宽松导致价格逐步下滑。用成品钢表观需求和热轧材产量差值 趋势来观察供需矛盾,2009-2015 年供给大于需求,且整体供需差值由 2009 年的 2800 万吨 上升到 2015 年的 9963 万吨,2012 年开始供需宽松在加大,供需状态对钢价变化有小幅延 迟效果。2012-2015 年中国高炉开工率持续下滑;美国、日本、韩国的粗钢产能利用相比上 一轮周期也出现大幅下降,都印证供给大幅增加。本轮周期内钢材需求在增加,但供给释放 更快,供需宽松持续加大。供给富裕扩大导致价格跌幅超过涨幅。用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和热轧材产量的差值观察 供需缺口,本轮周期开始年份 2009 年供需差值 2840 万吨,到 2015 年供需差值 9989 万吨, 供需缺口变化与钢价涨跌幅趋势基本一致,期末相比期初差值放大,这也推动本轮钢价跌幅 大于涨幅。2009-2015 年全球经济增速在经历危机后快速反弹后,2011 年逐步下行,这也导致钢价 上涨时间短、下跌时间长。2009-2015 年钢材供给大幅释放,供需宽松,供需差值逐步放大, 这也导致跌幅大于涨幅。消费在经济的占比逐步攀升,拉动板材需求增长。尽管中国投资呈 现下行趋势,但海外重要经济体资本形成总额维持高增长,对长材需求起到很好支撑。这也 是板材和长材价格变化基本一致的主要原因。3.3. 2015-2020 年:钢价上行长、下跌短,长强板弱2015-2020 年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量持续增长,由 15.1 亿吨增加到 17.67 亿吨;但从价 格来看,全球和中国的价格高点均出现在 2018 年。本轮周期内中国贡献全球主要需求增量。 本轮周期中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量增加 25779 万吨;重要经济体中,中国增加 23512 万吨外, 欧盟增加 355 万吨,独联体增加 605 万吨,北美增加 129 万吨,其他亚洲国家增加 2992 万 吨。2015-2019 年全球经济增速在经历 2017 年和 2018 年两年的回升后,2019 年受全球贸 易争端的影响,再次下行;整体经济增速中枢维持在 3.35%,相比 2009-2015 年小幅下行。从经济结构来看,本轮周期内全球消费增速开始超越投资。本轮周期中 2016 年、2019 年消费增速均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反映全球经济增长对消费依赖已开始超越投资。中国 经济从 2015 年四季度开始消费增速高于投资增速,社零增速保持在 7.2%-11.2%。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更新阶段,结构性因素导致销量见顶下滑。全球汽车销量于 2017 年 到达 9566 万辆高峰后,2018 年和 2019 年全球汽车销量量同比分别是-0.63%、-3.95%:中 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目前从渗透率来看进入普及后期,未来将以存量更新需求为主;2017 年汽车销量在见顶后,2018 年和 2019 年销量同比-2.76%,-8.2%。美国销量 2016 年见顶后 下滑,2017-2019 年增速分别是-1.76%、0.86%、-1.25%;欧洲汽车销量增速在 2017 年见 顶后下滑,2018 年、2019 年增速分别是-0.28%、0.53%。整体反映全球汽车市场进入存量 更新为主的阶段,渗透率等结构性因素导致销量见顶下滑,这也引发板材需求趋弱。全球投资逐步下滑:2015-2019 年美国、日本资本形成总额平均增速分别是 3.11%、1.24%, 低于上一轮 2009 年-2015 年水平;欧元区和韩国分别是 4.1%、3.6%,则好于上一轮。中国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由2015年年初的13.9%下行到2019年末的5.4%;其中基建投资由20.8% 下行到 3.3%;制造业投资由 10.8%左右的下滑到 3.1%左右;房地产投资整体在 3.6%-11.5% 之间波动。钢材供给小幅增长,各国粗钢产能利用率稳中回升,板材释放大于长材。2015-2019 年 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处在 68%-80%,且 2018 年三季度以来小幅回升;日本粗钢产能利用率 处在 94%-103%,韩国基本金属制造产能利用率处在 95%-104%,两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相 对稳定。中国高炉开工率从 2015 年的 87.4%下降到 2018 年 1 月的 63.5%,之后又回升到 70%左右。2015-2018 年全球长材增加 2101 万吨,全球板材增加 6263 万吨;板材供给释放 大于长材。整体来看,本轮周期内供给小幅增长,板材释放大于长材。前期供需回归平衡、价格回升,后期供需边际出现宽松、价格下行。从成品钢表观需求和热轧材产量差值变化趋势来观察供需矛盾,2015-2017 年供需差值缩小,由 9989 万吨减少 到-2183 万吨,2018 年、2019 年基本持平分别是-935 万吨、-1108 万吨,基本持平。从中国、 印度、日本、韩国、欧盟、美国 6 个重要经济体的供需差值来看,2016 年到 2018 年由 4.07 亿吨下降到 2.97 亿吨,2019 年再次增加到 3.17 亿吨。整体来看,本轮周期内 2015-2018 年 供需回归平衡,2019 年开始供需出现边际变化,主要来自重要经济体供需差值的放大,有边 际宽松,导致价格再次下行。供需差值缩小推动钢价涨幅大于跌幅。用全球成品钢表观需求和热轧材产量的差值观察 供需缺口,本轮周期开始年份 2015 年供需差值 9989 万吨,到 2019 年供需差值-1108 万吨,, 期末相比期初差值缩小,这也推动本轮钢价涨幅大于跌幅。2015-2019 年全球经济在经历欧元危机后,从 2016 年开始 GDP 增速重迎上升通道,2018 年受全球贸易争端的影响、经济再次下行,同时导致钢价拐点。经济结构中 2015-2019 年消 费增速有超过投资,但随着全球最大的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更新阶段,结构性因素导致销 量见顶下滑,由此也导致板材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叠加板材供给上的大幅释放,板材供需偏 宽松。尽管大部分经济体的投资增速低于上一轮,但供给释放较缓和,供需情况好于板材。3.4. 总结:宏观上影响钢价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 2005 年以来全球钢材价格变动三个周期的特征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经济回升 阶段性高点的年份与钢价高点时机基本同步,经济放缓对价格冲击受到供需状态的附加影响, 存在小幅延缓或提前效果;期末和期初供需差值的变化是决定价格涨跌幅度的主要因素;板 材、长材价格分别与消费、投资增速相对 GDP 增速高低的相关性大。4. 新一轮周期冷轧板价格展望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都有大幅下滑。截止 12 月 17 日,全球(除中国) 外当日新增 70.9 万人,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国家、巴西疫情新增人数仍处在历史高位。 2020 年 Q3 全球重要经济体的 GDP 增速:中国:4.9%,美国:-2.92%,欧元区:-4.3%, 日本:-5.7%,韩国:-1.3%。整体来看,除中国在控制住疫情后,经济有大幅改善,GDP 增 速回到正增长;欧美日韩等重要经济体 GDP 增速也有见底回升的趋势。全球制造业持续改善:11 月中国制造业 PMI:52.1,前值 51.4,中国制造业综合和新订 单指数从 3 月份开始回到景气线上,从 9 月开始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到景气线上。11 月美国制 造业 PMI 指数:57.5,日本:49,欧元区:53.8,韩国:52.9;欧美日韩等重要经济体最新 的制造业 PMI 值均回到景气线以上。整体反映了全球制造业在持续改善。全球制造业的高景气度将进一步支撑冷轧板、热轧板价格。从 2005 年以来中国、美国、 欧盟地区的制造业 PMI 指数与冷轧板、热轧板、中厚板、螺纹钢的相关性来看,冷轧板、热 轧板由于主要面向下游耐用消费品和机械装备的制造业链条,与制造业 PMI 指数相关性更高; 且制造业 PMI 指数领先冷轧板、热轧板价格变化约 2-3 个月。海外钢铁相对低库存迎来被动去库,将进一步加速钢材价格上行。截止 2020 年 10 月美 国耐用品中钢铁库存为 182.7 亿美元,处在 2018 年以来低位,钢材发货 95.7 亿美元,连续 5 个月环比改善。日本钢铁库存指数 87.4,处在 2014 年以来的低位;发货指数 83.7,连续 4 个与环比改善。整体来看海外重要经济体钢铁库存处在相对低点,且发货量持续回升,在被动去库状态下,将进一步加速钢材价格上行。2021 年全球汽车产量重归增长,将进一步提振冷轧板消费需求。2019 年全球汽车销量 9130 万辆,同比-3.95%;2020 年由于疫情冲击,1-11 月美国轿车销量 306.7 万辆,同比-29.5%; 美国轻卡销量 977.6 万辆,同比-11.9%;德国乘用车销量 231.6 万辆,同比-23.4%;日本汽 车销量 421.9 万辆,同比-13%。预计 2020 年全球销量整体延续负增长,全球汽车产量连续 三年负增长;其中美国从 2016 年开始连续 5 年销量呈现下行。目前海外重要经济体国家刺激 补贴政策主要针对居民,后续随着疫情控制, 耐用品消费增速回升,全球汽车产销量预计 2021 年将迎来增长。展望 2021 年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变化,供需差值,经济结 构:2021 年全球经济随着疫苗投入使用将进入加快复苏,受低基数影响,经济增速将快速反 弹,进一步拉动钢铁需求释放。受经济增速反弹拉动,钢价将同步上行。疫情之前 2019 年全球钢铁供需差值为-1108 万吨,总体供需处于弱平衡状态;2016 年 以来中国推进在去产能,2020 年全球产能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受疫情影响,部分产能转到 2021 年投产,预计 2021 年供需差值会出现边际小幅缩小,大幅转正的可能性不大。供需状态对钢 价变化的附加影响效果较小。疫情之前全球经济结构中,消费增速已经开始超过投资;尽管 2020 年疫情对各国消费的 冲击大于投资,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将会回到高于整体 GDP 增速区间,对面向消 费链条为主的板材形成较好支撑。全球汽车产业在进入存量更新需求为主的阶段后,连续三 年销量下滑,2021 年在消费复苏和中国内循环的推动下,将会迎来增长,进一步强化对冷轧 产品价格的支撑。2021 年全球经济增速反弹、居民消费重回高增长区间的预期下;钢铁供需边际小幅转宽 松,制造业高景气度、汽车产销重归增长,对冷轧板价格有支撑,叠加目前海外钢铁产业整 体仍处在被动去库状态,未来冷轧板价格或将整体处在高位区间,产品高盈利有保障。(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宝证券,杨宇)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田子无让

钢铁行业2020年度策略报告:板块趋势机会难觅聚焦特钢板块及个股

摘要2019年回顾:盈利下降,业绩分化。前10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119.10元,同比下降44.20%,降幅明显;但业绩出现分化,特钢盈利优于普钢。2019年前三季度,SW特钢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8.43亿元,同比增长9.57%;SW普钢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6.48亿元,同比下降49.69%。受盈利增速下降影响,钢铁板块指数显著跑输大盘。展望2020年:行业盈利继续下行,板块趋势性机会难觅。(1)需求预判:地产用钢需求韧性下降、制造业用钢难有起色,虽然基建用钢需求继续反弹,但独木难支,预计2020年行业用钢需求整体震荡下行;(2)供给预判:新建产能集中进入投产期、环保对供给限制影响趋弱、增产工艺水平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行业钢材供给整体维持高位;(3)成本预判:铁矿石价格将有所下滑但难以大幅下降,同时政策助推焦炭价格高位波动、废钢价格小幅回落,钢企生产成本或小幅下降;(4)进出口预判: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出口钢材7000万吨左右,进口保持12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低位;(5)价格与盈利预判:2020年钢材价格或将波动走弱,盈利继续下行。测算螺纹钢价格中枢3640元/吨,同比下降6%左右;螺纹钢吨钢毛利440元/吨,同比下降20%左右。投资建议:聚焦具有盈利韧性的特钢板块及个股。我们预判2020年钢铁行业盈利同比继续下行,钢铁板块难有趋势性投资机会,维持行业“中性”评级不变。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特钢市场向上空间逐步打开;同时由于特钢价格较为刚性,特钢企业盈利韧性更强。在行业盈利下行周期,特钢板块值得关注。首推特钢板块龙头企业中信特钢,公司在行业竞争优势十分显著,同时未来三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产能规模有望继续扩张,向上空间仍然较大;其次,建议关注受益于油气开采投资不断增长的油管龙头企业常宝股份。普钢板块整体表现难以出彩,但个股或存在阶段性机会。建议关注成本管控能力强、规模优势明显且估值低、股息率高的个股,推荐三钢闽光,关注南钢股份。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如果宏观经济大幅下降将导致行业需求持续承压,行业供需格局可能大幅恶化,进而影响行业业绩增长和投资预期恶化。2、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导致钢厂利润被侵蚀。3、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加剧。若国外针对我国钢铁等出口产品持续加大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措施,将可能导致我国外贸形势恶化,进而出口大幅下降,从而增加国内供应压力,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钢材价格承压。4、环保及安全事故。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更加严格,行业整体环境治理成本及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对整体业绩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钢铁生产工序链条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公司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将有可能导致全行业开展整顿,对行业正常生产运营产生影响。012019年回顾:盈利下降,业绩分化1.1 盈利大幅下降,板块显著跑输大盘自2016年钢铁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最大变化是行业盈利显著改善,自2015年触底反弹后,连续三年盈利大幅增长。但2019年钢铁行业盈利增长趋势明显出现了拐点,整体盈利冲高回落,同比大幅下滑。据统计局数据,前10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119.10元,同比下降44.20%,降幅明显。从上市钢铁企业公布的前三季度业绩来看,也出现了同样的盈利增速拐点。2019年前三季度,SW钢铁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454.9亿元,同比下降43.77%,预计全年降幅超过30%。上市钢铁企业单季度盈利则延续了之前的下降趋势。2019年Q3实现归母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下降51.4%,整体延续了2017年Q3以来下降趋势,也是2018年Q4盈利增速同比由正变负以来连续第4个季度同比下降。受盈利增速下降影响,钢铁板块显著跑输大盘。截止到12月5日,SW钢铁年初至今下跌6.91%,跑输沪深300指数35.77个百分点,市场排名倒数第二。1.2 业绩格局明显分化,特钢盈利优于普钢从业绩格局来看,今年钢铁行业整体业绩出现明显分化,特钢盈利优于普钢。2019年前三季度,SW特钢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8.43亿元,同比增长9.57%;SW普钢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6.48亿元,同比下降49.69%。特钢板块与普钢板块自2000年来首次出现了业绩分化格局。受业绩分化影响,SW特钢指数走势明显强于SW普钢指数,两者差距扩大。022020年展望:行业盈利继续下行,板块趋势性机会难觅总体判断:展望2020年,我们认为钢铁行业需求将震荡下行,供给维持高位,供需矛盾难以缓解,价格波动走弱;与此同时,成本将保持高位运行,行业盈利整体继续下行,板块趋势性机会难寻。2.1 2020年需求预判:市场需求整体震荡下行2.1.1地产用钢需求韧性下降从2019年地产用钢情况来看,全年地产用钢需求韧性较强。但展望2020年,地产用钢需求韧性或将减弱。首先,“房住不炒”政策深入人心,政策调控再次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较小;其次,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开工增速2020年或将明显下降。受悲观预期影响,2019年土地购置面积显著下滑,与此同时地产竣工面积同比降速收窄,反映房企拿地积极性不足,未来投资意愿走弱。根据平安地产组的预测,2020年地产投资增速预计为5.4%(2019年1-10月增速10.3%),新开工增速预计3%(2019年1-10月增速10.0% ),全年增速降幅预计超过50%。尽管新开工绝对值远大于竣工,2020年在建规模及建安投资仍将呈现增长,但考虑新开工用钢需求更大,新开工增速下滑带动地产用钢需求增速下降为大概率事件。2.1.2基建用钢需求继续反弹2019年6月10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2019年9月5日,国常会提出“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部分专项债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同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明确重点领域和禁止领域”。在地方专项债等政策的加持下,基建资金来源有望改善,这将提振基建投资,基建用钢需求有望继续反弹。2.1.3制造业用钢需求难有起色在经济下行和出口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制造业投资信心不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2019年前10个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6%,为近年来低点;民间投资增速从2018年底以来也持续回落,反映民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也不足;工业品PPI指数依然处于下行通道,显示终端需求疲弱。受制于国内终端需求不强、出口环境短期难以好转,预计2020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保持较低水平。平安宏观组预计2020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只有3.5%左右,制造业用钢需求难有大的起色。小结:展望2020年主要下游用钢行业需求,地产用钢需求韧性下降、制造业用钢难有起色,虽然基建用钢需求继续反弹,但独木难支,我们预计2020年行业用钢需求整体震荡下行。2.2 2020年供给预判:钢材供给整体维持高位2.2.1大量新建产能将于2020年集中释放今年以来,粗钢日均产量水平明显高于往年同期。6月份日均产量超过291万吨/天,创历史新高;按照1-10月份粗钢日产水平估算,2019年全年粗钢产量有望突破9.5亿吨,同比增加超过3000万吨,将再创历史新高。自2018年1月1日《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正式施行以来,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遍布全国。数据显示,2020年是新建产能集中投产释放的年份。根据 Mysteel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19年9月中旬,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共有96项,其中将近半数计划于2020年底前投产,涉及新建炼钢产能7318万吨、炼铁产能6837万吨;退出炼钢产能8648万吨、炼铁产能8631万吨。虽然新投产产能伴随着旧产能退出,但是工艺技术提升使得置换后的产能实际超产发挥远大于置换产能;同时,部分淘汰的旧产能是闲置或者半退出的无效产能,通过置换将使这部分产能被激活释放。另外,不排除部分企业利用产能置换项目违规新增产能。这些都将释放新增产能,带来供给的增长。2.2.2环保因素对供给的限制影响趋弱环保因素对供给的限制影响趋弱,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环保政策更加强调精准施策、分类施策,不再搞“一刀切”,对钢厂产能释放影响减轻;二是近些年钢铁企业环保投入不断加大、环保水平提升,部分钢铁企业实现标准排放甚至是超低标准排放,受环保政策限制影响变小。可以预见未来环保政策对钢铁供给影响会不断边际弱化。2.2.3增产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为了更大程度的创造效益,在政策“严禁新增产能”没有放松的前提下,部分钢铁企业加大对增产工艺的投入,在废钢添加比提升、冶炼强度提高、冶炼周期缩短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步。这些增产工艺投入少,产出效益高,在行业内得到大量推广应用,这部分带来的产量增量也不容忽视。小结:2019钢材供给又上新台阶,展望2020年,新建产能集中进入投产期、环保对供给限制影响趋弱、增产工艺水平不断提升,我们预计2020年行业钢材供给整体维持高位。2.3 2020年成本预判:钢企生产成本或小幅下降2.3.1铁矿石价格不会大幅下降2019年受国内需求旺盛和供给端事故等事件影响,铁矿石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随着进口铁矿石供应逐渐恢复,铁矿石价格也开始逐步回落。但是我们认为2020年铁矿石价格难以大幅下降。一是四大矿山垄断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格局难以改变,国内钢铁企业没有话语权;二是国内新建产能项目间接增加了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这些年新建的产能置换项目多数都是从内陆搬迁至沿海、高炉新建舍小建大,这些因素都增强了国内钢厂对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外高品位矿石的依赖。综合预判,明年铁矿石价格同比将有所下滑,但不会大幅下降,预计进口铁矿石价格中枢为85美元,同比下降8-10%左右。2.3.2焦炭价格高位波动焦炭是仅次于铁矿石的第二大成本构成项,自2016年以来焦炭占生铁成本维持在30%—40%。传统上焦炭由于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分散,议价能力较弱。但随着环保政策推进,这种局面或有所改观。2018年7月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如果该环保政策在2020年得到大力推进,将可能重塑焦炭行业格局,支撑焦炭价格高位运行。预计焦炭价格2020年价格中枢2000元/吨,同比增长3-5%左右。2.3.3废钢价格小幅回落废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铁矿石。随着2017年秋冬季限产政策推出,高炉限产导致废钢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国内废钢供应有限,导致废钢价格自2017年明显上升。我们预计2020年行业供需格局偏弱,钢材价格将波动走弱,利润继续下行,电炉开工率或将下降,同时长流程废钢比也难以继续提升,这将导致废钢需求受到抑制,废钢价格也将调整下降。预计2020年废钢价格在2000-2200左右震荡,同比小幅回落。小结:展望2020年,在供给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铁矿石价格将有所下滑但难以大幅下降,同时政策助推焦炭价格高位波动、废钢价格小幅回落,由于铁矿石价格在成本占比较高,铁矿石价格下降或将带动生产成本整体下行,钢企生产成本或将小幅下降。2.4 2020年进出口预判:钢材进出口继续保持低位运行2020年,我们认为国内钢材进出口将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态势。主要原因是:(1)全球钢铁需求增速下降。根据世界钢协10月份钢铁短期需求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从3.9%下降到1.7%,降幅明显;(2)我国钢材传统出口地区东盟等地钢铁产量迅速增长,本地供应显著增加,挤占了我国部分钢材出口市场。据世界金属导报数据,2020年东盟地区粗钢产量将由2018年3100万吨增长至5000万吨,是世界钢材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3)全球钢铁进出口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出口环境没有明显改善。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出口钢材7000万吨左右,进口保持12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低位水平。2.5 2020年钢价与盈利预判:钢价波动走弱,盈利继续下行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2020年在需求震荡下行、供给维持高位的情况下,行业供需矛盾难以缓解,钢材价格或将波动走弱,盈利继续下行。由于螺纹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钢材品种,我们以螺纹钢为例来测算2020年钢材价格中枢和吨钢毛利水平。由于短流程电炉钢成本位于钢厂生产成本的上限,所以电炉钢企业是钢材价格最敏感的群体。同时电炉开启关闭成本很低,一旦钢价降到电炉成本线附近、电炉企业吨钢毛利为零时,电炉企业将停止生产,市场回归到长流程企业完全供应状态。我们作如下假设:(1)短流程电炉企业全部生产螺纹钢,且100%使用废钢(2)短流程电炉企业其他辅助成本项保持不变(3)短流程电炉企业停止生产时,市场供需达到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境下,螺纹钢价格即为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在这个价格水平下,长流程钢企的平均吨钢毛利水平即为市场均衡状态下的毛利水平。综合以上钢材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相关费用,根据行业螺纹钢吨钢毛利测算模型,我们测算出2020年螺纹钢吨钢毛利为440元/吨左右,下降20%。盈利继续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03投资策略:聚焦具有盈利韧性的特钢板块及个股3.1 行业盈利继续下行,板块趋势性机会难觅,维持行业“中性”评级通过复盘2001年—2018年钢铁板块相对大盘涨幅与上市钢企利润涨幅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板块涨幅领先大盘涨幅的年份,当年上市钢企公司盈利肯定保持增长。我们认为这其实反应了资金对于利润边际增长的追求,业绩增长是板块跑赢大盘的必要条件。截止至目前,2019年SW钢铁板块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其实也是今年行业盈利同比明显下降在资本市场的反映。我们预计2020年钢铁行业盈利同比继续下行,SW钢铁板块难有趋势性投资机会,维持行业“中性”评级不变。3.2 特钢具有较强的盈利韧性,首推板块龙头中信特钢3.2.1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助推特钢市场空间向上打开《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了五大工程,其中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指出“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全部涉及到了特钢新材料等领域。特钢新材料与制造业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上游新材料的支持,新材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游制造业的水平;同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会促进新材料的发展提升。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和相关文件的落地,中国制造结构调整的步伐正不断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2019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重点之一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旨在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份目录中,制造业相关的条目共900多条,占总条目数的60%以上。随着政策推动和鼓励,以军工产业、核电工业、高速铁路及汽车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这些特钢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助推特钢市场空间向上打开。3.2.2 行业盈利下行周期,特钢盈利韧性更强由于特钢产品具有专业化强、辐射面窄、品种多、数量少等特点,相比普碳钢,特钢价格较为刚性。因此在行业整体盈利下行的情况下,特钢盈利韧性更强。2015年钢铁行业全面亏损时,实现正盈利的14家SW上市钢企有7家属于特钢板块, SW特钢板块企业中有70.0%实现盈利,而SW普钢企业中实现盈利的仅占31.8%;2019年前三季度32家上市钢企中只有9家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7家企业属于特钢板块,2家属于普钢板块,70%的SW特钢板块企业利润增长,而盈利增长的普钢企业只占SW普钢企业总数的9.1%。3.2.3特钢格局优于普钢,龙头企业优势更为显著据特钢企业协会数据,2017年纳入特钢协会统计的32家特钢企业产量占特钢总产量的比重在60%~70%,前5大特钢企业特钢产量占比在35%左右;同期,钢铁行业前5家企业粗钢产量占比只有25.2%,特钢行业集中度明显优于行业整体集中度。中信特钢是目前特钢行业龙头企业,2019年重组完成后,公司具备年产1300多万吨特钢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具世界先进水平,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专业化特钢生产企业。公司与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具有明显龙头优势:(1)多项产品市占率均居国内市场第一。重组草案显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子公司兴澄特钢的高标准轴承钢产销量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汽车零部件用钢国内产销量第一,高端汽车钢国内市场占有率65%以上;高端海洋系泊链用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矿用链条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高端连铸大圆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2)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居SW特钢上市企业首位,占比分别达到36.30%和41.46%。(3)公司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到3.73%,位居SW特钢上市公司第二;研发费用绝对额行业第一,占SW特钢行业24.05%。3.2.4中信特钢未来三年业绩锁定增长,特钢产能规模有望继续扩张在中信特钢重组中信泰富投资时,中信泰富投资对重组方大冶特钢(中信特钢改名前名称)做出业绩承诺:2019年—2021年,中信泰富投资控股的兴澄特钢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3亿元、33.23亿元、33.93亿元。同时,中信特钢临时股东会11月8日通过现金收购兴澄特钢其余13.5%股权,使兴澄特钢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展望未来,中信特钢制定了打造特钢产能1500万吨、力争1600万吨的精品特钢航母的战略目标,相对目前1300万吨左右的特钢产能,还有200—300万吨的增长空间,未来有望继续通过并购来做大规模,实现增长目标。3.3 建议关注受益于油气开采投资不断增长的油管龙头企业常宝股份公司是国内油井管重点制造商和全国口径合金高压锅炉管重点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油气开采用管、电站锅炉用管、机械用管以及其他细分市场特殊用管;同时2017年完成发行股份购买医院资产,成为能源管材生产销售和医疗服务发展并举的双主业上市公司。其中能源管材板块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医疗服务板块为大健康产业,周期波动风险较低,能够为公司提供优质的现金流和稳定的盈利增长点。在国家推进能源安全战略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油气勘探开采力度不断加大。三大石油公司相继提出七年行动计划,确定国内勘探开发优先发展战略定位,2019—2025年油气投资要稳定增长。中石油计划2019-2025年每年支出50亿元用于勘探开采投资;中石化确定国内勘探开采优先发展战略;中海油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勘探工作量与探明储量翻一番。2019年上半年,中石油勘探开采支出693.8亿元,同比增长18.9%;中石化支出200.64亿元,同比增长86.4%;中海油支出267亿元,同比增长61.8%。三大石油公司油气勘探支出初步兑现,勘探开采所涉及的油管等产品市场有望扩张,有利于公司业绩继续增长。3.4 投资建议2019年钢铁行业盈利同比大幅下降,但是盈利结构出现分化,特钢板块业绩实现逆市增长。展望2020年,我们认为钢铁行业盈利将继续下行,板块趋势性机会难寻;但是特钢领域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助推特钢市场空间向上打开;另一方面特钢产品特性决定了特钢企业盈利韧性更强。首推特钢板块龙头企业中信特钢,公司在行业竞争优势十分显著,同时未来三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产能规模有望继续扩张,向上空间仍然较大;其次,建议关注受益于油气开采投资不断增长的油管龙头企业常宝股份。普钢板块整体表现难以出彩,但个股或存在阶段性机会。建议关注成本管控能力强、规模优势明显且估值低、股息率高的个股,推荐三钢闽光,关注南钢股份。04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如果宏观经济大幅下降将导致行业需求持续承压,行业供需格局可能大幅恶化,进而影响行业业绩增长和投资预期恶化。2)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如果铁矿石、煤焦等原材价格过快上涨,将造成钢厂生产成本上升,导致钢厂利润被侵蚀。3)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加剧。若国外针对我国钢铁等出口产品持续加大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措施,将可能导致我国外贸形势恶化,进而出口大幅下降,从而增加国内供应压力,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钢材价格承压。4)环保及安全事故。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更加严格,行业整体环境治理成本及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对整体业绩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钢铁生产工序链条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公司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将有可能导致全行业开展整顿,对行业正常生产运营产生影响。(文章来源:平安证券)

树里

特钢行业研究报告:特钢之特,技术管理铸品牌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王鹤涛、赵超、易轰)新材料系列:特钢之特,技术管理铸品牌特钢,是我们新材料系列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区别于同质化的大宗品,特钢的属性, 更应该界定为高技术壁垒、细管理需求、强品牌认证的高端加工制造。不同于少批次多 批量的同质化品种,细分种类较多的特钢,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细分子领域纷纷脱颖而出。 从中信特钢、ST 抚钢,到久立特材、天工国际、钢研高纳,都一再证明着行业正在发生 系统性变化。技术壁垒高,进入门槛难特钢是指应用于特殊领域的钢材,因为其下游应用特殊性,所以特钢成分中合金占比较高,尤其是高端特钢成分尤为复杂,这也导致特钢冶炼技术门槛较高。以“工业皇冠”高温合金为例,高温合金最大的特点在于耐高温能力,合金成分极其复 杂,包括镍、铁、钴、铬、铝、钛、钼等二三十种合金元素,复杂程度远超约含 10种元素的钛合金以及成分相对简单的碳纤维,而不同元素之间组合形成的物相更加琳琅满 目,导致高温合金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稳定性要求十分苛刻,反复试验积累工艺的时间可 达 20~30 年,因此海内外高温合金产业发展节奏均相对平稳,难以突破式改革,技术工 艺难度远远高于钛合金和碳纤维等航空新材料。进一步比较来看,高温合金技术壁垒并不亚于市场关注的热点电子半导体。这是因为, 半导体芯片产业更新迭代飞速且品种相对集中,而高温合金等航空新材料需整个工业体 系的长期研发、资本、技术等积累,品种多元复杂,发展步伐更着眼长远。对于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等中高端特钢,技术研发和认证周期亦相对漫长,叠加下 游客户粘性较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上游供货商,且品质性能等差异显著,由此催生特 钢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管理要求高,精细见功夫特钢具有多元精细化经营管理壁垒、投资资金壁垒以及基础产能壁垒(需搭配其余产品 产能以维持产能利用率或资产周转率)。尤其是特钢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特钢企业经营强弱的核心因素。得益于民营优质管理机制,民营特钢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整体领先: 一方面,民营机制灵活,可以较好地满足特钢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要求,精细化管理 高标准奠定特钢企业盈利稳定基石;另一方面,民营激励机制相对突出,如中信特钢员 工持股平台的股权比例将近 10%,大幅提振员工积极性,催生特钢企业周转率和产能利 用率等经营能力大幅提升。客户粘性高,品牌效应强制造业的本质无外乎两大类,同质化的行业拼成本,非同质化行业拼品牌与客户粘性。 TO B 端也可存在品牌效应,高壁垒、产品稳定性等多种角度都使得下游用户更愿意与 获得信任的供货商长期合作。高端特钢与下游用户尤其是高端市场之间的常年合作关系,已经使得其与客户之间产生 了较大的依赖惯性,这种信任所带来的品牌壁垒,是比单纯的技术壁垒更加难以攻克的 隐形护城河,这也是高端特钢产品常年享有稳定溢价的真正核心原因。从这个维度上来说,高端特钢所扮演的是一种产业链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一 个生产商。历史性机遇:特钢之变,在于进口替代当前国内粗钢产量已超全球一半,产业升级与进口替代陆续成为当前国内钢铁行业转型 的必经之路。对多数制造业企业,国内竞争格局的优化是龙头成长并完成行业洗牌的第 一步,而打破进口替代的束缚并进军全球市场就成为龙头发展的第二步,如液压件龙头 恒立液压、MDI 龙头万华化学、工控龙头汇川技术等。 长期资本积累,支撑产品结构升级长期资本积累,支撑产品结构升级不同于普钢或者同质化严重的大宗商品,特钢品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特钢企业能 够根据下游需求变化来主动调整产能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需求发展的方向,增强公司 产品整体的盈利能力。因此,特钢企业需长时间投入高比例研发资本开支,以持续开发 新品种,维持特钢产品结构升级迭代节奏。从历年来看,主要特钢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均值整体逐年上升,2019 年均值高达 7.05%,以民品特钢龙头中信特钢为例,公司每年淘汰 10%低端产品和投建 10%新高效 产品。受益于此,近年国内特钢品种结构快速升级,高端合金钢占比从 2015 年约 22% 提升至 2020 年 25%,且 2020 年国内特钢进口与出口均价价差缩窄至 3969 元/吨,同 比下降 37.06%,绝对值创 2008 年以来历史新低,印证国内特钢产品升级迭代态势。贸易摩擦和疫情,优质龙头加速替代在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等因素冲击之下,原本相对稳定的特钢行业竞争格局,洗牌重组节奏明显提速,经营分化之下,优质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竞争地位,加速国内外高端客户替代进程,且一旦破壁成功,下游高端客户粘性较强,有望形成长期稳健的竞争格局。模具钢:国内外接连出清,强者脱颖而出模具钢下游以汽车、家电、电子、建材等行业为主,属于中高端特钢。在国内环保、贸 易摩擦和全球疫情扰动等因素下,国内和全球模具钢竞争格局纷纷逐步优化,龙头强者 优势脱颖而出。具体来看,(1) 国内而言,湖北黄石是全国重要模具钢产业基地,据 Mysteel 报道,2019 年 中,其模具钢产能约 60 万吨,占全国比重将近 27%。黄石地区开始于上世纪 九十年代,由冶钢改制职工作为技术力量,结合社会资本,在高峰时期有差不 多两三百家模具钢生产企业,其中包括一些加工或者只锻造的小作坊。不过随 着近年中央环保督察落地,黄石 192 家环保违法违规的模具钢企业积极整改, 淘汰落后产能。与此同时,贸易摩擦扰动导致汽车、电子等需求明显回落,亦 倒逼加速国内低端模具钢产能出清。从 2017 年至 2020 年,全国模具钢产能 从约 240 万吨快速降至 208 万吨,降幅高达 13.25%。(2) 海外而言,贸易摩擦和疫情等扰动之下,基于海外龙头企业成本较高,因此抗 风险冲击能力较弱,如全球工模具钢龙头奥钢联集团净利率从 2018 财年 5.85% 快速下滑至 2020 财年-0.84%,经营能力显著恶化,与此同时,其模具钢市场 份额亦有所削减。相比之下,国内优质低成本模具钢强者天工国际,长期研发 投入支撑产品结构升级,并在近年加速下游高端客户国产替代,由此实现毛利 率、净利率和产销量快速提升,天工国际从 2016 年全球规模第四,2018年跃迁至全球第二,公司在全球模具钢市占率从 2016 年 7.08%快速上升至 2019 年 14.81%,且公司整体毛利率迅速提高,且已经超过奥钢联集团。此外,在 贸易摩擦扰动之下,天工应诉美国反补贴诉讼抗辩成功,成中国获低税率出口 的新材料企业,进一步印证海外高端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证。高温合金:军工景气高增,进口替代的典范高温合金工艺稳定性极其苛刻,国内设备和工艺水平相比海外仍存差距,因此高温合金 以往国产化率相对较低,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产业链需求景气高增,贸易摩擦等因素扰动 之下,这为国内高温合金企业打开替代空间,尤其是变形高温合金,国产化率提升空间 相对显著。炼化油气钢管:油价下移,油服巨头降本催生新机遇海外油气公司在油价暴跌时受损严重,各大油气公司纷纷通过削减资本开支、降本、出 售资产等方式应对危机。壳牌在 2020 年 3 月承诺,在未来的 12 个月时间内,将基础 运营成本削减 30-40 亿美元;将 2020 年的资本开支计划由原来的 250 亿美元削减至 200 亿美元以下;并将在 2020 年剥离逾 100 亿美元的资产。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也宣 布,将在 2020 年削减总计 3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使得全年的资本开支降至 150 亿美 元以下,同时将此前宣布的削减 3 亿美元运营成本提升至削减 8 亿美元。因此,客观而 言,海外油气资本开支削减将对未来海外订单造成不确定影响,但危中往往有机。 因为,除了资本开支削减外,海外公司面临危机时的降本措施预期也值得关注。复盘 2014-2015 年油价暴跌,WTI 原油期价从 2014 年 6 月高点 107 美元/桶一路下滑至 2015 年 1 月低点 44 美元/桶,并最终震荡下行至 2016 年 2 月低点 26 美元。为了应对 油价下跌危机,2015 年,国际石油公司同样削减资本开支,埃克森美孚、BP、壳牌、 雪佛龙、康菲五家国际油气巨头平均削减总资本开支 22%,削减上游资本开支 22%, 但上游资本开支占总资本开支比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并同时采取多种降本措施,最终 上游运营成本(包括操作成本、管理费用和勘探费用)平均同比削减 12%,上游单位操作成本平均同比减 17%。受益于此,高端不锈钢钢管龙头久立特材近年海外业务景气大幅提升,国产替代进程明 显加快,公司 2019 年和 2020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 30.04%和 70.50%,且海外业务以高端品种出口为主,公司最新 2020H1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约 34%,相比国内的毛利率之差攀升至 2012 年以来新高,毛利率之差高达 11%,印证下 游高端客户对久立特材的加速认证。因此,经过长年的竞争与洗牌,高研发、强技术等一系列特点都在逐步垒高优质龙头公 司在产品迭代、工艺经验、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护城河,剩者为王的公司在面临进口替代 而打开市场空间的局面下,其高增长值得期待。特钢之需,在于工业企稳海内外共振,制造业需求周期复苏驱动力:趋势的逻辑,中美工业周期筑底周期的运行有自身的规律,阶段扰动并不能改变其趋势的演绎。若剔除疫情冲击,工业 周期在什么位置上?我们聚焦两大核心国的工业周期: 当前,中国工业周期正延续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底部企稳回升的态势。本轮中国工业周期,经历 2018、2019 两年整固后,于 2019 年四季度初现筑底企稳迹 象:1、需求企稳,工业增加值磨底;2、供给整固逐步充分,库存、产能近历史低位; 3、价格有抬升迹象,PPI 基数法预测来年大概率呈攀升态势。 但受一季度疫情冲击影响,工业周期的企稳被打断,甚至出现进一步萎缩,库存大幅跳 升,价格、产量、产能继续下探。二季度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财政货币对冲刺激下工业周期快速修复。当前来看,工 业周期已延续筑底特征,但增速水平依旧未恢复到疫情前:1、生产、产能、价格底部共 振向上,修复动能较强;2、库存虽去化,但仍处中位,结构上依旧有待去化。另一边,美国制造业周期也受疫情冲击而快速出清。2019 年,美国制造业步入周期下行。产能、库存皆处在历史高位,伴随降息对冲,需求 阶段性企稳,但供给端的出清并未充分。因而若是常态下,美国制造业的整固我们认为 有望延续至 2021 年。2020 年二季度,受疫情冲击,需求快速萎缩,美国制造业同中国一样面临大规模出清。 供给端库存与产能均面临大幅回撤去化。当前,除了产能仍偏高,整体处在下行周期之外。产量、库存、价格均于历史低位共振 向上。低库存背景下本轮美国制造业的修复同样不容小觑。本轮特质:海外重于国内,制造甚于建筑有别于上一轮周期,本轮所衍生出两处不同特质:特质 1:海外优于国内 一是海外优于国内,本轮通胀交易的基础在海外大规模对冲政策刺激,而中国受高效的 疫情控制政策从容有度,扁平化周期延续。国内:周期扁平化,整体趋于稳态 近年国内终端需求宏微观层面均呈现明显的扁平化效应。宏观视角上,需求结构性景气 支撑,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相对稳健,如地产对冲基建和制造业下滑,地产内部一二线和 三四线的结构性分化;微观层面上,近年社会库存权重放大,导致诸如钢铁产业链季节 性明显被平滑,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特征。海外:大开大合,政策规模空前海外今年经历大开大合的波动,受制于疫情控制的低效,政策对冲幅度较大:3 月,海 外疫情爆发引发流动性危机,工业金属大跌入坑;4 月,国内经济率先复苏,带动工业 金属“V”型反弹;7 月-8 月,海外经济复苏对冲国内经济转淡,工业金属高位振荡;9 月以来,欧洲疫情二次爆发,压制海外需求,工业金属有所走弱。而本轮的货币宽松以及财政赤字规模或将创历史。美联储领衔全球货币宽松。美联储应 对疫情扰动除降息外,采取了包括 QE 在内的一些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欧洲央行方 面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并扩大量化宽松计划,年底前追加 1200 亿欧元的净购买计划; 而日本央行 3 月将国债购买规模上调至每年约 80 万亿左右,4 月底会议决定撤销增幅 限。而这样级别的宽松,从历史观来看,有引致滞胀的可能。特质 2、制造好于基建二是制造优于建筑,上一轮周期地产链景气制造业受制于高库存产能去化,而本轮恰相 反,地产基建平稳,而制造在出清后或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建筑链:基建资金受掣,地产销售尚佳不同于上一轮周期地产基建的强势,我们认为本轮地产建筑链整体维持稳重偏弱格局。 4 季度展望明年,基建方面专项债发行高峰渐过,4 季度以及明年下行概率加大,11、 12 月基建层面的资金或受到考验;而地产方面,虽然调控政策不断,但是整体销售尚佳,所以“回款-开工-施工”前期并未受到过多影响,当然,10 月赶工后,季节性现象 将主导地产需求走向,政策影响力也会在跨年之际主导开发商行为,从而影响来年预期。制造链:出清充分,筑底启动景气周期 本轮制造业经历上一轮的深度出清,当前普遍处在低产能低库存的格局之下,随着下游 需求的修复我们预计整体制造业将盈利景气周期启动。而近期中观层面也有显著反馈。 以钢铁为列,盈利表现上,冷轧是少有盈利环比改善品种,在总体需求持续性受限之下, 冷轧对应的下游季节性效应较少,汽车产量数据也持续优化,因而受限程度也相应较低。特钢大势所趋,高端方兴未艾后工业化时代,制造转型升级正当时工业化阶段表现为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断上升,究其内在原因,是工业 化所表现出的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城市化的加深快速发展,此一阶段普钢需求稳步攀升。 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时,特钢领域需求的提升将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带来高端 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加大。 后工业化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超过工业和农业,2015 年我国第三产业 GDP 占国民 生产总这比例为 51%,后工业化时代正式开启。本质上看,“后工业化”是在物质基础 达到一定水平,供给以知识和技术为动力改变生活方式,需求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 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后工业化这一特性表明社会高端技术产业需要担负 更加重要的责任,与经济增量时代传统领域对普钢需求的扩张类似,后工业化存量经济 时代面临结构转型,各领域高端制造发力则推动特钢需求扩张、特钢应用面也更加广泛。日本的制造转型升级或许能参考借鉴。20 世纪 70 年代,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之下, 受制造业及高新技术型产业崛起驱动,特钢需求大幅提升,行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1973 年日本钢铁产量达到历史峰值,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均处于缓慢下降。与这一走势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特钢作为钢铁的子行业,几乎同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如前所述,日本特钢产量在钢材总产量中的占比从 1975 年不足 10%,迅速提升到 1985 年 超 19%。除了量的提升,日本特钢产品的结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由于这一时期新兴崛起的产业 对特钢的需求多为高端特钢产品,所以日本高端特钢的增长速度比一般特钢更快。从具体细分品种来看,汽车所用结构钢,核电所用高温合金、耐蚀合金,机械所用高强钢的 产量增长尤为迅猛。国内特钢低端主导,高端空间广阔中国目前的状况与日本 20 世纪 70 年代类似:同样经历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和经济增速 换挡,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变革。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在当下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高速推进。 供给格局方面,国内中低端特钢(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占比高,供给相对过剩;而高 端特钢占比 25%,明显低于日本 68%水平。中国进口特钢均价约为 9067 元/吨,产品 中绝大多数为高端特钢,近两年国内特钢进口量高速增长,侧面印证国内高端特钢供给 偏紧,在高端制造升级步伐中需求亦更为广阔。特钢之选择:关注具备高护城河的优质细分龙头落地到特钢行业的定位与发展趋势,不能仅以重资产、周期性、同质化的大宗视角来看 待一个具备如此大差异化的细分子领域。特钢未来的产业趋势会具备几个明显的优势:1、行业周期性弱,成长性强:与下游周期性波动大的普钢不同,下游分布在汽车、航空 航天、炼化油气等高端制造领域的特点,使得行业更容易与下游用户深度绑定而订单稳 定,盈利波动性大幅减弱;2、龙头具备极强的先发优势,赢者通吃,强者恒强:高技术壁垒、重资产投入、持久长 期的认证都在无形之中构筑细分龙头的护城河,后进入者所面临的最大难度不只是资金, 更在软实力方面;3、龙头盈利稳定性好可有效带动估值重构:盈利开始逐步摆脱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稳定 性溢价,会逐步反映在估值提升。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