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港口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慎思

港口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图片来自网络“港口兴,则国家兴”。作为连接内陆和海运的桥梁,同时也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工农业产品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货物装运,旅客出行的场所。近年来,中国港口发展迅速,在世界港口的排名不断靠前,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对该行业进行支持,促进了港口行业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主要从行业特征、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港口行业进行分析。一、 行业特征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港口行业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周期性港口运输是经济的晴雨表。港口行业与航运、冶金、石化、电力、矿产、装备制造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些行业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将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港口行业的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经济周期性。2.资本密集性港口行业的建设、运营及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港口要实现运行,必须对泊位、航道、装卸、搬运,及存储,运输设备进行大量的前期一次性投资,投资额巨大。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3.规模经济由于港口的投资规模大、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小,港口企业的贷款利息支出,资产折旧摊销压力大。港口企业只有当运输吞吐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才能抵消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获得一定的毛利率收入水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4.壁垒大、门槛高港口建设需要自然条件良好的岸线资源,对周边的配套资源也有较高的要求。此外,港口的投资建设需要政府统一规划管理,《港口法》对港口企业的要求比较严格,资质审查时间也较长。因此,港口企业准入壁垒大、门槛高。二、 行业发展环境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港口行业的发展为上下游行业的高效运作,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目前,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都是通过以港口为枢纽的航运完成的。此外,由于港口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在港口建设、投资,运营等方面,对港口行业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同时,港口码头设施的先进性、工艺过程的信息化程度都会影响到港口行业。因此港口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监管环境以及技术环境都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港口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1. 宏观经济环境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季度全球经济出现反弹,多国经济开始回暖,但秋冬季疫情再次出现,欧美多国疫情再次面临严峻形势。中国疫情防控比较到位,口罩生产,疫苗研制都取得了成功,积极向其他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加大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出口。据统计,2020年1-4季度,我国净出口增速分别为15.7%、13.1%、55.6%、28.0%,进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港口企业的发展。2. 行业监管环境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近年来,为了促进港口行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收费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在规划建设方面,从2017年的补齐港口集疏运服务系统的短板到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的完善和发展。再到2018年国家物流枢纽系统的建设,以及以此为依托加速发展起来的多式联运。再到2019年为把中国建设成交通强国对“公转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港口,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的方案,都可以看出国家在扶持港口行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图片来自网络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了“公转铁”、“公转水”等政策,采取了铁路运能提升、水运系统升级、公路货运治理、多式联运提速,信息资源整合和城市绿色配送六大行动,提出了“绿色港口”建设,着力推进运输结构的调整。图片来自网络在收费管理方面,不断修订《港口收费计费方法》。按照市场环境,调整收费标准,同时赋予港口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使得市场化、规范化的港口收费体系逐步完善。图片来自网络在资源整合方面,要求区域港口错位发展,化解局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矛盾,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三、 发展现状对于港口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主要从行业数据和港口的竞争态势两个方面来体现。1.行业数据(1) 港口拥有泊位数量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港口泊位数量虽然下滑,但是万吨及以上港口泊位数量仍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说明港口都在朝着大型化,集约化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港口竞争的体现。(2) 集装箱吞吐量及增速中国主要港口2010-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和吞吐量增速图片来自网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近年来,中国主要港口集中箱吞吐量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4亿标准箱,达到近10年的最大值。但是,增长速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达到了史上最低,为1.2%。除此之外,2016年的增长速度也比较低,仅比上年增长3.6%。(3) 货物吞吐量及增速中国主要港口2010-2020年货物吞吐量和吞吐量增速图片来自网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货物吞吐量来看,近年来,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的趋势。由2010年的80.2亿吨增长为2020年的145亿吨,但是增长速度也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2015年增速达到最低值1.6%,2016年之后增速有所反弹,但是整体增长速度也比较小。(4) 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进出口、GDP增速图片来自网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度看,近年来,中国 GDP 增速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GDP增速自2010年的 10.3%下降至2020 年的 2.3%,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于2015年达到最低值-7.00%,之后开始反弹。同期,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波动下降,分别于 2015 年和2016年达到最低值1.6%和 3.6%,之后略有反弹。总体看,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与 GDP 增长趋势整体保持一致,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高度相关,经济周期性较强。2.港口竞争态势港口竞争有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不同港口群之间的竞争。由于港口群服务的腹地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容易引发港口群之间就腹地货流进行竞争,多式联运的开展,使得港口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二层次是同一港口群内不同港口之间的竞争。在同一港口群内,各港口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服务的腹地基本相同或者有交叉,所以地理位置成了货主的主要考虑因素。为了吸引货源和中转货流,港口只能依靠服务的质量和价格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之间的竞争。第三层次是同一港口内不同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同一港口内的企业资质首先都差不多,为了更快地发展,扩大自己的份额,各企业之间就会想办法多元化地延伸自己的服务范围,如宁波-舟山港不同体制下的港口企业间的竞争。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1年1-2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97亿吨,同比增长20.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同比增长1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7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在集装箱吞吐量排行榜中,上海港完成744万标准箱,稳居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宝座。从货物吞吐量排行来看,前20名相对稳定,未出现新的面孔。排名第一的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4%,在全国港口中一骑绝尘。排名第20的福州港同比增长33.4%,增长幅度仅次于深圳港。针对2021年1-2月的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我国港口的生产经营已经走出疫情的阴霾,即使在淡季,港口行业依然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吞吐量排名中营口港,连云港排名上升,武汉港和唐山港打成平手。这其中的大幅变动,直接反映出了同一港口群内不同港口之间的竞争,以及港口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也间接反映出了不同港口群之间的竞争。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不同腹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条件,加上港口行业步入成熟期的发展瓶颈,不同港口之间展开激烈竞争。下面我们结合辽宁省各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分析。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辽宁省港口作为东三省唯一的出海口,承接着东三省绝大部分货物吞吐量。目前,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主要港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港口发展格局。2019年辽宁港口整合之前,大连港和营口港经常为争夺钢材等统一货源杀价,导致大连港在整合前的几年时间里虽然营收稳步增长,但是净利润却停滞不前。图片来自网络数据来源:巨潮网辽港集团对大连,营口两港的业务进行融合管理与整体把控,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错位经营,合理调配资源,呈现出2020年的态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萎缩,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防控措施到位,使得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从而辽宁港的货物吞吐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度波动。但是大连集装箱吞吐量在8月份却出现大幅度下滑,最严重的的时候跌幅超过36%,在12月份出现史上吞吐量最低点。究其原因还是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大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开始回暖,集装箱吞吐量明显回升。与此同时,营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开始回落,彼此之间还有是一定的竞争。四、 未来发展趋势1. 行业增长和盈利能力趋势分析(1)行业需求从2021年1-2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以及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来看,深圳港、广州港、天津港,苏州港的增幅都超过了20%。其中,深圳港作为出口大港,增长幅度达到了37.4%,这直接反映出海内外市场需求强劲。但是如此大的增长幅度背后,大部分原因是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疫情得到恢复,经济步入正轨,加上中国贸易摩擦等国际事件的影响,行业需求的增长幅度可能会大幅下滑至疫情以前。(2)盈利能力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2018年,受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的影响,港口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明显回落。201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回升,使得港口业务毛利率有所上升,港口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大幅上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出口货物增长幅度呈下降的趋势,导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也呈下降的趋势,从而导致港口企业的营业收入呈下降的趋势。就港口企业的毛利率而言,毛利率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总体而言,变动幅度比较小。2021年,全球经济开始恢复,国家为了刺激消费,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会促进进出口,从而使得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加,推动港口行业的发展。2. 发展趋势分析港口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港口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企业盈利不稳等问题,因此港口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成为必然。近几年,中国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长期以来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促进了港口行业的发展,使得港口行业朝着建设深水化、功能多元化,管理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慧港口,以及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建设“绿色港口”。(1)加快资源整合步伐中国的港口资源整合不断推进,既包括产业链层面的整合,如上海港沿长江的资源整合,也包括行政资源整合,如福建湄洲湾的整合,还包括企业层面的资源整合,如浙江以及江苏省的资源整合。港口资源整合摒弃了相邻区域港口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实现了岸线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了物流网络系统,提高了效率。实践表明,港口资源整合符合行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方向,所以港口资源整合的步伐有待加快。(2)智慧港口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港口运输装备的标准化,智能化,从而达到港口运输要素的全面感知,形成具有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的现代港口运输新业态,是未来港口行业的一种趋势。2020年8月,集人工智能、5G应用、区块链,绿色低碳等9大智慧要素的“妈湾智慧港项目”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将有望成为国内外传统码头智能化升级的典范,带动全国港口的智能化升级。(3)绿色港口港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耗能单位和污染源头。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使得“绿色港口”建设进程加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明显改善了港口环境,提高了港口绿色度。我国在港口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做法,进行试点建设,摸索经验,随后推广,为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本文为原创,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

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三盗

三一国际伏卫忠:码头自动化趋势为港机市场提供巨大增长潜力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李勇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港口领域也不例外,国内部分大型港口自动化码头目前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以煤炭机械和港口机械作为主要业务板块的三一国际正享受着行业升级替换带来的红利,海内外港机订单需求旺盛。记者日前从三一国际了解到,公司大港机生产基地珠海产业园的产能已经全部排满,二期扩建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三一国际港机事业部董事长伏卫忠先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港口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码头自动化大趋势下带来大量的更新替换需求,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空间。升级替换带来增长空间2015年以前,三一国际还只是一家专注煤机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14年底公司通过收购三一海工,将产品线扩大至港机领域。港机板块的营业务收入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对此,伏卫忠认为,近年来,全球港口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在国内,自动化码头时代的来临,带动了港口机械需求的增长。此外,内河码头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需求增多,也带来了内河等港口物流装备的更新与升级需求。而铁路集装箱等新兴细分领域,由于国内铁路集装箱加速渗透放量,多式联运快速增长,集装箱装备需求也增速显著。目前三一国际港口机械在手订单为15亿元左右(大港机14亿元+小港机1-2亿元)左右。伏卫忠表示,按公司现有产能计算,其中绝大部分大港机订单将会录入2019年销售,预计整体港机部分将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速。“一般单机自动化的改造成本在300万元-600万元左右,相比无人码头的高昂投入,性价比更好,对效率提升的效果明显,且投资回收期更短。”伏卫忠告诉记者,“大多数港口码头运营商甚至是铁路局的集装箱堆场,都希望通过自动化改造提升装卸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今年自动化的招标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客户态度十分积极。”伏卫忠认为,就港机行业而言,周期性并不明显,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自动化的升级替换带来了更多的设备改造需求,将进一步弱化行业周期,利于行业发展。扩张产能应对订单增长自动化码头带动新一轮投资增长,三一国际港口机械业务发展迅速。据公司披露的2018年报,报告期内公司港口机械方面实现收入18.56亿元,同比增长45.1%。记者从公司了解到,小港机方面,公司正面吊国内市占率已超65%,堆高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接近50%。大港机板块,公司岸桥、场桥已获得天津、唐山、杭州、苏州、青岛等主流港口订单,市场占有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方面,2018年,公司小港机产品实现泰国PSA零突破,大港机首次进入韩国、印度尼西亚、欧美市场。“截至2019年一季度,印度市场销售额已大幅超过2018年在该地区的全年销量,增长幅度达到300%左右;印尼、南非、俄罗斯、韩国等地区目前销售额也已大幅超过了去年在各区域实现的数量,国际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伏卫忠告诉记者,“公司专门为欧美市场开发了重型叉车,伸缩臂叉车,新型正面吊等产品,未来在大力开发上述区域的基础上,也将会更加着重在欧美市场发力。”为了应对港机订单的快速增长,三一国际珠海产业园二期1700亩生产基地的扩建工程也正在加紧推进,目前已经在做部分土地的软基处理,预计2-3年内将陆续建成投产,对应的产能将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天风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认为,和行业龙头相比,公司大港机收入占比还较低,未来提升空间巨大。“二期部分工程将在2019及2020年完成,具备同时开展多个岸桥和场桥项目的能力,以支持大港机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伏卫忠介绍道,“公司还计划将目前在长沙的小港机生产线也全部移至珠海,进一步将港机生产和管理进行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港机收入占比还将提升涉足港机板块短短几年,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并成功进入多个海外市场,三一国际在港口机械领域的良好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对此,伏卫忠认为,重视研发创新,自动化、电动化产品技术领先,重视售后服务都是公司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公司与三一集团在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供应链全流程上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共享集团的生产、研发及客户等方面的资源,拥有相同的激励机制和管理理念,这是其他同业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优势。“2018年公司整体的研发投入是2.42亿元,其中有40%投入到了港机方面。”伏卫忠表示,“公司还会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如自动着箱技术、防撞控制技术、路径控制技术、船型扫描技术、箱号识别技术等,都是公司研发的重点方向。未来,港机业务收入在总体营收占比预计将达50%。”此外,对于投资者关注的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问题,伏卫忠回应称主要系大港机等长回款周期产品占比增加等方面原因。由于公司订单快速增长,为保证产品按时交付及零部件价格的稳定,公司对发动机、变速箱、油缸、泵阀等关键重要的零部件进行了提前储备,因此增加了供应商的付款。此外,大港机产品生产制造周期相对较长,相应的交付周期也比较长,回款周期也相应延长。(编辑白宝玉策划李勇)

龙斗士

IDC行业研究报告(合集)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IDC行业研究报告,部分内容如下,下期(K12在线教育行业研报)2020年中国IDC行业概览.pdfIDC—数字中国发展的基石.pdfIDC系列报告一:数字产业基石,关注卡位核心地区的IDC企业.pdfIDC系列报告三:数据中心中各类IT硬件占比拆分.pdfIDC系列报告之六:从DCF角度看IDC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pdfIDC系列报告二:还原IDC行业的真实盈利能力.pdfIDC行业展望:发展确定性高,2020是机遇之年.pdfIDC行业投资标的梳理.pdfIDC行业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搜搜报告.pdfIDC行业深度报告之一:中美对比研究:哪些因素在影响IDC企业估值.pdfIDC行业深度报告:以美为鉴,腾飞在即_搜搜报告.pdfIDC行业研究框架报告:IDC-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pdf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链专题:短期需求叠加长期逻辑,IDC及云计算产业链投资图谱-搜搜报告.pdf从三大边际变化再论本轮IDC投资三要素.pdf从全球IDC龙头Equinix看中美IDC发展路径:乘数字化之浪潮,REITs助力成长.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报告之五:与流量巨头共舞,尽享景气提升红利.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深度之一:流量将第三次爆发增长,从“收入-成本”视角看全球IDC企业价值重估.pdf全球IDC价值重估系列深度之二:回顾全球IDC发展史,寻找下一个Equinix.pdf印制电路板行业深度:头部通讯PCB厂商深度受益IDC基站建设.pdf掘金数据中心系列深度报告(一):IDC大变革时代,紧握优质核心资产.pdf数据中心IDC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中心:沧海流量,信息基石-搜搜报告.pdf数据中心专题报告:关注上游设备及深耕一线商圈的IDC服务商.pdf数据中心深度报告(二):IDC投资快速增长,成就IC变革引擎.pdf文件名清单.TXT新三板TMT专题报告:数据中心景气下能耗问题爆发,IDC节能降耗行业腾飞在即.pdf申万宏源-通信周报:IDC投资建议聚焦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供应商.pdf获取本文件夹所有文件名(不含子文件夹).bat计算机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报告:关注IDC板块的投资机会.pdf通信行业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新基建政策推动下,5G和IDC赛道开启加速跑.pdf通信行业深度分析:5G和IDC“新基建”促温控技术革命性升级,散热行业迎量价齐升大发展.pdf钢铁企业涉足IDC业务的可能性:钢企发展IDC:生产要素再利用.pdf钢铁企业涉足IDC业务的可能性:钢企发展IDC:生产要素再利用.pdf钢铁行业深度报告:当钢铁遇上IDC.pdf钢铁行业深度研究:钢厂IDC——新势力崛起搅动IDC行业.pdf部分报告内容展示:注明:报告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删,行研君作为内容整理方,仅作为学习使用,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后果自负。更多细分领域报告请查看星球。目前星球的报告已经按资料类型、细分行业、发布机构进行了整理,目前已经整理了200+、30000+精品报告,也持续更新了570+天。往期推荐5G行业研究报告(合集)从阅读行研报告开始了解一个行业(内附260+行业30000+份最新行研报告资源)-搜搜报告-每天分享50+研报的社群从阅读研报开始了解一个行业交个朋友。

德治

三一国际:码头自动化趋势为港机市场提供增长潜力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李勇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港口领域也不例外,国内部分大型港口自动化码头目前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以煤炭机械和港口机械作为主要业务板块的三一国际正享受着行业升级迭代带来的红利,海内外港机订单需求旺盛。记者日前从三一国际了解到,公司大港机生产基地珠海产业园的产能已经全部排满,二期扩建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三一国际港机事业部董事长伏卫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港口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码头自动化大趋势下带来大量的机械更新替换需求,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空间。更新替换带来增长空间2015年以前,三一国际还只是一家专注煤机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14年底公司通过收购三一海工,将产品线扩大至港机领域。港机板块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对此,伏卫忠认为,近年来,全球港口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在国内,自动化码头时代的来临,带动了港口机械需求的增长。此外,内河码头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需求增多,也带来了内河等港口物流装备的更新与升级需求。而铁路集装箱等新兴细分领域,由于国内铁路集装箱加速渗透放量,多式联运快速增长,集装箱装备需求也增速显著。目前三一国际港口机械在手订单为15亿元左右(大港机14亿元+小港机1亿-2亿元)左右。伏卫忠表示,按公司现有产能计算,其中绝大部分大港机订单将会录入2019年销售,预计整体港机部分将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速。“一般单机自动化的改造成本在300万元-600万元左右,相比无人码头的高昂投入,性价比更好,对效率提升的效果明显,且投资回收期更短,”伏卫忠告诉记者,“大多数港口码头运营商甚至是铁路局的集装箱堆场,都希望通过自动化改造提升装卸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今年自动化的招标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客户态度十分积极。”伏卫忠认为,就港机行业而言,周期性并不明显,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自动化的升级替换带来了更多的设备改造需求,将进一步弱化行业周期,利于行业发展。扩张产能应对订单增长自动化码头带动新一轮投资增长,三一国际港口机械业务发展迅速。据公司披露的2018年报,报告期内公司港口机械方面实现收入18.56亿元,同比增长45.1%。记者从公司了解到,小港机方面,公司正面吊国内市占率已超65%,堆高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接近50%。大港机板块,公司岸桥、场桥已获得天津、唐山、杭州、苏州、青岛等主流港口订单,市场占有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方面,2018年,公司小港机产品实现泰国PSA零突破,大港机首次进入韩国、印度尼西亚、欧美市场。“截至2019年一季度,印度市场销售额已大幅超过2018年在该地区的全年销量,增长幅度达到300%左右;印尼、南非、俄罗斯、韩国等地区目前销售额也已大幅超过了去年在各区域实现的数量,国际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伏卫忠告诉记者,“公司专门为欧美市场开发了重型叉车,伸缩臂叉车,新型正面吊等产品,未来在大力开发上述区域的基础上,也将会更加着重在欧美市场发力。”为了应对港机订单的快速增长,三一国际珠海产业园二期1700亩生产基地的扩建工程也正在加紧推进,目前已经在做部分土地的软基处理,预计2-3年内将陆续建成投产,对应的产能将达到150亿元。天风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认为,和行业龙头相比,公司大港机收入占比还较低,未来提升空间巨大。“二期部分工程将在2019年及2020年完成,具备同时开展多个岸桥和场桥项目的能力,以支持大港机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伏卫忠介绍道,“公司还计划将目前在长沙的小港机生产线也全部移至珠海,进一步将港机生产和管理进行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港机收入占比还将提升涉足港机板块短短几年,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并成功进入多个海外市场,三一国际在港口机械领域的良好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对此,伏卫忠认为,重视研发创新,自动化、电动化产品技术领先,重视售后服务都是公司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公司与三一集团在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供应链全流程上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共享集团的生产、研发及客户等方面的资源,拥有相同的激励机制和管理理念,这是其他同业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优势。“2018年公司整体的研发投入是2.42亿元,其中有40%投入到了港机方面”,伏卫忠表示,“公司还会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如自动着箱技术、防撞控制技术、路径控制技术、船型扫描技术、箱号识别技术等,都是公司研发的重点方向。未来,港机业务收入在总体营收占比预计将达50%。”此外,对于投资者关注的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问题,伏卫忠回应称主要系大港机等长回款周期产品占比增加等方面原因。由于公司订单快速增长,为保证产品按时交付及零部件价格的稳定,公司对发动机、变速箱、油缸、泵阀等关键重要的零部件进行了提前储备,因此增加了供应商的付款。此外,大港机产品生产制造周期相对较长,相应的交付周期也比较长,回款周期也相应延长。(策划李勇)

林与夕

香港岭南大学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港资制造业研究报告

人民网香港6月17日电(记者 陈然)由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资助、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委托、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带头撰写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港资制造业经营情况、对湾区经济贡献与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策略顾问研究报告》近日完成。有关报告发布会暨香港工业发展路向高峰论坛17日在港举行。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介绍,报告聚焦总部设于香港、同时在大湾区9市从事生产型业务的港资制造企业,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了解其具体经营情况和对两地经济的贡献;并借鉴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推行新工业政策的经验,有的放矢地提出协助港资厂商应对工业4.0发展需要、实现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总监魏向东引用最新数据称,近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9市含港资成分的在营制造业企业数目呈平稳上升趋势,2018年共有21345家,累计注册资本达人民币3177亿元,从业人数逾271万。然而,这些在大湾区从事制造业务的港商往往在香港本地的统计中被归为贸易商,其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亦被归入服务业,导致以“延外发展”为主的香港制造业的实际范围、规模和贡献被低估。报告还向400家港资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受访企业大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42.8%),其中制造“钟表”及“电子产品”的比率较高;随着经营环境不断改变,不少港商已由出口主导转投内销市场,营商策略亦逐渐向内外需兼顾的结构转型。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副总监周文港分析说,多项数据均表明港资制造业在“延外发展”模式经营下对香港整体经济起到重要的提振作用,值得特区政府大力支持,例如成立更高层次的跨界别专责部门,共同建设可持续的工业4.0生态系统,推动工业及科技创新相辅相成;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制订协助产业转型升级蓝图;全面检讨大学教育及资助拨款机制,牵头成立“传统产业创新联盟”;积极采纳扶助政策措施,为厂商提供适切的税务优惠及补贴;搭建有效的销售渠道及网络,提高港商集体进入内地市场的竞争力等。周文港续表示,报告也同时向中央人民政府相关部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等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建立跨区域政府管理和协调制度,结合区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协助企业采用新的生产销售方式,真正达至“官产学研”结合的目标;建立税费项目清单,就行政事业订定统一收费项目;推出降低港商在内地借贷融资成本的措施,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大湾区周边城市建设“加工贸易园区”及“协同创新产业园区”,降低企业发展工业4.0的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制度等。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俊志、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原主任雷鼎鸣等也出席高峰论坛并参与讨论。与会嘉宾均表示,此次研究重新发现了港资制造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经济贡献和地位,对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等极具功用,建议特区政府与大湾区有关部门加强多方合作,进一步挖掘港资制造业的发展潜力。

及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蓝皮书发布

来源:经济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蓝皮书,首次公开了其针对大湾区当下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加快推进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研究领域的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蓝皮书,首次公开了其针对大湾区当下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加快推进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粤港澳三地的科技、产业合作存在哪些短板和障碍?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呈现怎样的新趋势?大湾区内地9城市与港澳的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专家团队近日向记者畅谈了基于深度调查的一系列新观点、新发现。基础研究是短板 产业协同要加强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将基本形成。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教授看来,实现这一目标,亟待解决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产业体系与市场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何切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但面临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的发展短板。”符正平认为,大湾区应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吸引尖端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来湾区工作居留生活,吸引高新科技企业总部落户湾区。他指出,港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优势,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全球领先,内地应加强与港澳的深度合作。如何推进大湾区产业体系建设?符正平表示,应尽快破除三地之间产业发展要素自由流动障碍。以大湾区邮轮产业发展为例,大湾区邮轮产业缺乏总体规划,客源市场不平衡,国际化和市场竞争力不够,邮轮航线与产品同质化。因此,发展大湾区邮轮产业要探索邮轮多点挂靠,大湾区邮轮母港要加强协同,发展良性竞合关系,积极简化出入境手续,吸引更多游客。“接下来,粤港澳三地需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的沟通协调,构建起粤港澳三地产业标准对接机制,重点建设好各类合作平台,建立产业发展政策协调机制。”符正平说。人员货物通关便利化,是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的重点环节。符正平指出,研究显示,目前三地人员货物通关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利之处,比如:三地人员通关政策不对等导致了三地人员流动的非均衡和不对称,未能对粤港澳服务业领域人员流通做出特殊安排。在货物通关上,口岸查验部门存在协调性有待加强的问题。对此,需要借鉴国际先进通关便利化政策,对大湾区人员流通做出优惠性制度安排,加快落实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的同等待遇,进一步推动行业标准专业资格互认,推进客货分流方式多样化,以统一查验标准和信息共享为抓手推进粤港澳口岸通关模式创新。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呈现“四高”特征“随着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呈现向好趋势,在创业层次上实现了质的变化,呈现‘四高’特征。”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教授介绍了团队对港澳青年内地创业情况的研究发现。“‘四高’指创业人员高学历化、从事产业高科技化、产业链上高端化,还有产品服务高附加值化。”张光南说,这样的向好趋势得益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张光南团队长期关注港澳青年内地创新创业,此次研究多维度比较分析了22家典型的港澳企业案例和22个新一代港澳青年的创业情况,从创业故事入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张光南介绍,在他们最新的研究中,港澳青年在内地的创业热情和意愿在提升。“不过,仍有不少有待提升的空间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创业要素不完善,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不均衡,还面临一些跨境、跨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的困难与挑战。”张光南认为,为鼓励港澳青年内地创业,要做好以“跨”促“融”的文章,进一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的营商环境。针对香港青年跨境创业面临的问题,研究报告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在畅通渠道对接香港青年跨境创业需求方面,提出以产学研合作带动跨境创业,与香港高校共建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推动香港一流实验室在内地落地;优化创业项目对接机制,打造专业、便捷、高效的线上项目对接平台;探索引进国际职业标准和认证体制,在战略性紧缺型专业人才领域实行“一试多证”等建议。在完善保障消除香港青年跨境创业顾虑方面,提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回乡证信息系统兼容、创办优质国际学校、优化医疗政策衔接等建议。社会协同有待提升 应打好“岭南文化”牌蓝皮书首次向社会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入心态与社会协同”指数,从社会融合指数、政策协同指数、经济合作指数三个维度对大湾区社会协同指数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指标的城市排名。研究显示,大湾区的社会协同整体态势有待提升,内地城市居民心态更加开放,整个区域社会协同应打好“岭南文化”牌,加快提升协同水平。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黎熙元表示,当前大湾区11个城市在社会包容度和区域协同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地城市居民的融合意愿更强。从内地9城市综合协调指数得分排名上看,广州位列第一,深圳紧随其后,江门位居第三。各城市力度和重点又有不同。教育政策的区域协同强于医疗、养老、青创、住房等其他政策。其中,教育政策协同广州、深圳领先,养老政策以深圳、江门、肇庆领先;青创政策协同以广州、深圳、香港领先;住房政策协同以广州、深圳、佛山领先。区域经济合作体现为相互投资、贸易与游客往来,综合指数排名以香港领先,其后是深圳和广州,表现出这3个城市对整个大湾区经济的重要影响。粤港澳各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源,黎熙元建议,应打好“岭南文化”这张牌,发挥岭南文化在社会融合方面的桥梁作用,突破制度、信息和交通壁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整合,引领居民共同富裕,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世有变化

香港新加坡Business Analytics(商业分析)研究报告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Business Analytics(商业分析)这个新兴专业,其是以商科知识为基础,数据编程与分析为手段,核心是将大量数据转化为清晰、可使用信息,目的是帮助企业进行合理预测,并引导决策,优化实现价值最大化。简单理解就是将Big Data应用在商业领域。收割机留学解读: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商业环境愈发复杂、市场需求变大,BA自出现以来,就一直火到现在,陆续也有学校相继开设相关项目。很多商科/理工科同学都想要选择这个专业方向,作为新兴专业,港新开设BA项目的学校数量也在逐渐增加(NTU今年也新开了BA项目)。BA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专业?申请BA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进行选校?就业发展如何?今天收割机留学就跟大家详细聊聊香港、新加坡BA专业申请解析~01BA简介Business Analytics是一门新兴学科,核心是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与互联网及大数据(Big Data)相联,主要是利用高深的技术、模型和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分析,目标是进行预测,引导决策。BA的特点是:它介于纯商业与数据学科之间,比纯商业学科更数理,也比纯数理学科更偏应用。它是商科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学科,融合了统计、计算机、商科知识,也使得这个学科的人才能够在非常广泛的领域创造价值。作为新兴学科,这个行业目前还非常具有发展空间,港新的学校也在陆续开设相关项目,19年NTU新开了BA项目,让申请这两边的同学又多了一个选择。BA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比较急缺,除了传统的金融行业、销售行业、制造行业,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等等,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浪潮下都急需专业深入的数据分析,来帮助做优化决策。在广义的BA申请范围内,除了单纯的Business Analytics,还可以携带申请一些方向比较接近的项目,如: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Big Data,Analytics,Marketing Analytics,E-Commerce等等,在选择的时候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背景找到最适合的。大部分BA项目都设置在商学院下,其他相关专业有开设在工程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下,非商学院的项目一般对数学统计背景和计算机背景要求都很高。BA硕士绝大多数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贴合就业的Big Data-Analytical Work角度来培养学生。02收割机留学的申请攻略与建议1、专业背景及申请方向选择整体而言BA项目录取更偏爱本科为计算机、数据科学、数学、统计等相关专业,但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学科。【商科背景】大部分项目都可以考虑,但需考量自己课程与申请方向的相关程度,越高越好。除了基础了数学课:高数、微积分、概率论、统计外,需要着重准备数据库、SQL、R、Python、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数学、计算机相关课程。如果是大一大二的同学,最好是之后的学习中学习一些相关课程。当然要保证能够跟得上,避免选了一些很难的,到时候学不过来,拉低GPA。如果现在已经大三,没有时间去选修课程,可以考虑在Coursera这类网课平台学习相关课程。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还是更建议在学校选课,因为可以出现在课程单上,帮忙更大;如果是网课,考察没有比较立体的呈现,这个作为备选,优先还是学校选课。【文科转专业申请】项目选择上一般只能申请商科类的BA项目,不能选择偏纯理科的某些项目。必须学过包括:高数、微积分、概率论、统计等基础数学课程,还需要着重准备数据库、SQL、R、Python、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数学、计算机相关先修课程。而Business方向的先修课则不需要太多,可以的话最好再先修一些宏微观、计量经济学、Finance、Accounting、Marketing相关课程。【理工科】BA项目比较偏爱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如计算机、数据科学、数学、统计等相关专业,但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学科。大部分项目都可以申请,比商科/文科同学好申请很多,但是理工科重点在数学和计算机这类学科;如果是化学,也需要先看计算机和数学基础,以这个为标准看是否需要选修相关课程。2、硬性成绩【GPA】硬性条件上,申请排名高的院校GPA建议3.5以上,且数学、数据、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分数不能太低。【IBT/IELTS】香港和新加坡普遍对于语言要求不高,大部分项目IELTS 6.5+/TOEFL 95+就能够申请,申请名校建议:IELTS 7+/TOEFL 100+,没有必要硬刷高语言成绩,因为对这些项目来说,语言成绩不是考量的重点。【GMAT/GRE】良好的GMAT/GRE可以作为重点,名校冲刺项目一般GMAT需要700+,GRE 320+。对于转专业申请的同学,高G对申请帮助比较明显。3、软性背景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学等领域的经历非常有帮助。需要通过这些经历展示出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对于数据处理软件的掌握。【实习】尤其对于申请BA项目来说,具有好的相关的实习经历是非常加分的。例如NUS的BA项目严重倾向招收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与BA申请方向相契合的实习例如:券商、保险、基金、咨询、快消、互联网、500强等企业数据分析岗。以下列举一些具体公司职位参考:券商:投行部/行业研究部互联网金融:百度金融数据分析…四大:战略咨询、管理咨询等偏数据岗咨询公司:尼尔森数据分析、波士顿战略咨询、贝恩战略咨询/数据分析…数据岗互联网公司:Google数据岗、滴滴出行数据分析岗、去哪儿网数据分析…电商:京东数据分析实习生…快消:联合利华市场部、宝洁市场部…大数据公司:BBD数据分析岗…等等【比赛】大型数学建模比赛如美赛、国赛,这两项比赛认可度较高,强烈建议参加。其他金融建模、统计建模比赛、数据分析竞赛等也可以参加。参加这些类型的比赛,可以加强并锻炼自身建模、代码编程、论文写作、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也为申请增加亮点。【学术研究项目】参与优质的课题/导师项目,例如:本创、国创、创新创业训练、助研等,这些都是增加科研项目经历的途径。参加学术项目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具有统计、编程、建模、数据分析等内容的数据研究项目课题,能够运用分析工具、模型等进行相关研究(例如涉及SPSS、Eviews、Python、MATLAB等统计分析软件使用),这样的项目对申请帮助更大。甚至能有论文发表的话也会有一定优势。03申请难度香港、新加坡BA项目申请难度基本是与学校的排名高低和知名度成正比。港大、港科、港中文、NUS、NTU的申请难度大于其他院校。此外,开设于工科/理科学院下的项目普遍比商学院下的项目对数理背景要求更高。04就业情况香港和新加坡BA专业要比其他很多专业,如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都更有就业优势。从BA就业行业来看,非常宽泛,任何需要数据的地方都需要做分析。基本上BA可以适用于各类行业:咨询、金融、保险、证券、消费品、科技、互联网、零售、制造业、能源、医疗、娱乐业等各行各业,关键是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分析需求,只要有那就是需要的。从BA就业工作来看,大部分都去了各行各业做数据分析师、咨询分析师、程序设计师等。具体又可以根据工作的部门/职能分类,比如Proct Analyst,Customer Analyst,Marketing Analyst...,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分析方法基本都是一致的,只是对于Domain Knowledge的要求有所不同。具体工作内容在不同行业中专门从事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例如:咨询领域Analytical Consultant(数据分析咨询师)负责团队咨询服务中的统计分析部分(数据准备、数据清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与其他咨询顾问合作,用预测模型进行数据挖掘和预测,提供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优化解决方案。互联网领域Data Scientist(数据科学家)负责数据提取、挖掘、分析、数据可视化、转换,为客户提供商业决策方案;以及互联网产品类等岗位。金融领域Quantitative Risk Analyst(定量风险分析师)主要针对信用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会经常用到SAS SAL这些统计软件,职业发展可以是金融机构内部风险内控方向。还有市场分析:广告策略、广告投放、市场定位、整合市场营销;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画像、消费习惯分析、消费偏好;零售行业:产品分析、定价分析、渠道分析;等等。虽然这是一个较新的专业,但却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在大数据时代,很多行业都需要擅长挖掘和分析数据的人,而且薪资水平也较高。05BA项目开设情况香港主要申请的学校有6个,除了TOP3的港大、港中文和港科大,港城、港理工、浸会大学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保底的不二选择。这6个学校近年来都陆续开设了BA以及相关的专业。1香港大学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 2香港科技大学3MSc in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4MSc in Big Data Technology5香港中文大学6MSc i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7香港中文大学(深圳)MSc in Data Science (Business Analytics)8香港理工大学MS in Business Analytics(倾向工作经验)9M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Risk Analysis10香港城市大学MSc in Business and Data Analytics11MS in Electronic Commerce12MS in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13MS in Electronic Busines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14香港浸会大学MSc in Data Analytics and Business Economics15MSc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 Business Statistics16MSc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总体申请情况:【TOP3】最热门、竞争最激烈的项目毫无疑问是TOP3的Business Analytics 项目。这三个项目对申请者的要求相差无几:GPA3.5+,GMAT 700 or GRE 320,有商科+数据科学的基础,有数据相关的优质实习,有工作经验加分。三个项目内比较的话,港科大的项目是对于学生的数理背景和数据背景要求最高,商科学生转申请的难度相对最高,自己这方面背景不够的同学需要慎重考虑。TOP3的其他几个相关项目:港科大的ISM和港中文的ITM都是信息系统管理方向,属于理工科向管理学科转向的领域,对于申请者的背景要求会稍微降低一点,但需要学生的背景对于这个方向有高契合度,统计、会计专业的同学都可以考虑。【港城、港理和浸会】这三个学校BA 相关项目比较多,BA、运筹风险分析、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项目相对比较杂。大多数项目的申请条件都不算很高,只要背景与项目课程有契合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项目比如港理工的BA官方偏向招收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人,一年到七年不等,实习背景不强的应届生申请的话可能会比较不利。【新加坡】新加坡大部分申请都围绕新加坡国立与南洋理工,少部分学生会加上新加坡管理大学。由于学校少,所以能选择的项目也少。新加坡国立大学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Master of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Business AnalyticsMSc in Marketing Analytics and Insights南洋理工大学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19新开专业)MSc in AnalyticsMSc in Information Systems 新加坡管理大学Master of IT in Business 随着19年8月NTU新开BA项目,新加坡又增加了一个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的BA 项目与MTEBA项目都非常倾向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应届生招收的非常少,除非自身成绩和背景都特别优秀。NUS Marketing的项目相当于是BA下更细分的市场数据分析方向,招收应届生。正因为NTU新开了BA项目,对2020Fall申请者真的是个福音,因为在此之前对于大部分想要申请新加坡BA项目的同学而言,几乎没有合适的申请项目。NTU新开的BA项目不限专业背景,非技术/非量化背景均可申请,虽然不限本科专业,但还是应重视编程、统计、商业相关的数据分析核心技能。其他两个项目(Analytics、Information Systems)都比较偏理工科,商科跨专业申请的难度比较高。新加坡管理大学的IT in Business建议有工作经验,但卡得不严,项目申请难度总体来说难度要低一层。06部分热门项目介绍香港大学 – 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由此产生大量数据,“大数据”现象不仅在工业界,而且在学术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熟练运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并处理这些数据对于商业业务和管理战略决策的商业人士而言显得至关重要,港大BA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项目2016年开设,2017 Fall首届招生,专为对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充满兴趣,且希望在当今商业界获得竞争优势和战略见解,希望从事商业分析类工作的同学开设,培养大数据应用于商业和管理战略决策所需的定量技术和工具。学生将接受商业分析技术所涉及的统计、运筹管理、预测、数据挖掘、社交媒体、供应、营销、财务等全面培训,涉及领域包括大数据技术、商业统计、模拟和预测模型、运筹和供应链管理、财务和营销分析。培养目标:大公司、咨询行业、金融行业、商业分析岗、数据分析岗等。学制:1Y学费:HK$330,000课程设置:需完成10门6学分课程,包括5门必修课程+5门选修课程,每个模块至多选择两门课程。除了常规的必修、选修课程外,课程开始前还设置了Pre-Progam—Boot Camp为期1.5天,主要提供数学、编程、统计基础技能知识补充。最后是BA Capstone,学校通过与数码港企业合作,可以实践真实的商业分析项目,将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并应用到现实业务分析项目中。师资方面课程教授大多是全美前30的PhD。具体课程设置如下:从课程可以看出项目还是比较偏量化的,所以对于学生的数理数据背景会比较高。20Fall申请截止期:Round 1: October 22, 2019Round 2: December 30, 2019Round 3: February 13, 2020Round 4: April 3, 2020申请和录取要求:商科/非商科背景均可申请,TOEFL 85 / IELTS 6.5(6),GMAT or GRE非强制要求,但强烈建议提交,且GMAT 710+/GRE 325+对申请有利。偏好数理背景好、有工作经验、高GT的申请者,对陆本应届生还算友好。港大BA近两年录取数据对比分析:[Class of 2018] 首届招生62人,男女比例35%:65%,平均年龄23(20-30),其中35%具有工作经验,平均工作经验3Y(1-6Y),平均GMAT 700。[Class of 2019] 招生67人,男女比例37%:63%,平均年龄23(20-32),其中69%具有全职工作经验(1-2年占36%、3-4年占55%、6年+占9%),平均工作经验2Y(1-8Y),平均GMAT 700。Class of 2018 & 2019录取学生背景对比:虽然项目仅仅招收两年,但录取学生背景呈现出较为明显变化:第一年招收商科经济类专业居多,占66%,数学/统计/IT/工程类仅占19%;第二年商科经济类明显下降到44%,数学/统计/计算机/工程类大幅上升到50%。从两年的录取数据、入读学生反馈、以及“港大Early Admissions Scheme for Masters Intake 2020”录取策略可看出,港大BA今后的招生会更看重数理背景,愈发倾向招收具有STEM或具有强大数学/统计背景的学生(从早申请看到的录取基本都是985/海本,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学等专业)。因此,我们提醒想要申请港大BA的同学,本科阶段一定要多辅修数理统计类课程,学习R、Python等软件使用。此外,具备较好数理背景的同学,也要注意在文书中体现出你较强的数理分析应用能力。就业前景:BA是一门综合学科,就业面广,可以从事金融、证券、投行、咨询、IT互联网、快消、医疗、能源、供应链、制造业、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等涵盖经济分析、市场调研分析、情报研究分析、数据采集集合分析及相关领域的行业,在不同行业中从事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等,并依据数据做行业研究、评估、预测,职位大多是商业分析师、数据分析师、需求分析师、市场分析师、运营管理师、风险分析师、模型分析师、战略优化师等,不同公司对BA的定义和职责要求都不一样,需要一定的数据分析、商业分析和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商业分析专家、商务咨询师、社交媒体分析师、市场研究员、决策分析师等职位。香港和新加坡留学的BA专业就分享到这里了!欢迎关注收割机留学!

红梅阁

行业报告|2020年中国营销科技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作者报告指导:吴畏报告作者:吴申亮、徐昀、翟佳内容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流量越来越贵、质量却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品牌倾向于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自有数据平台。因此,营销科技 (MarTech) 近年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营销科技产业持续创新为企业赋能,使企业拥有将数据资产沉淀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接近3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投融资核心数据:◎2020年中国MarTech行业投融资规模总额达129.9亿元,同比增加4.3%,融资次数共计130次,同比增加16.2%。◎ 营销云和数据技术成为中国MarTech行业的投资热土,融资规模合计占比达60%;数据技术领域融资次数占比最高,达31%。◎ 从融资规模来看,B轮及以后轮次(含战略投资)融资规模占比达76.6%;从融资次数来看,A轮融资次数最高,达到54次,A轮及以前轮次融资次数占比达51.7%。◎ 腾讯从首次投资MarTech企业以来累计参投规模最大,约为64.9亿元;IDG累计参投次数最多,达73起。目录一、数字经济市场概况二、细分领域分析三、投融资事件分析四、典型投资机构分析五、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六、结论与展望七、产业地图八、报告声明行业分类本报告以应用技术为分类标准,可将MarTech分为六大类,包括CRM技术、营销云、销售云、数据技术、内容体验技术和广告技术。数字经济市场概况1.1 中国数字经济市场概况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1.4万亿元,预计占GDP比重达38.6%,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数字化浪潮推动着企业数字营销需求进一步爆发,中国数字营销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0年将达850.2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千亿。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市场的成熟,加之疫情的刺激,MarTech行业的刚需将进一步增加,并且提速发展。1.2 AdTech(广告技术)和MarTech(营销技术)的区别AdTech(Advertising Technology)是指用于管理、投放、定向和评估数字广告的技术和方法。MarTech是指用于管理和评估所有数字营销活动及电商活动整个营销过程的所有技术和方法。其实,AdTech主要用于媒体购买,MarTech的主要目的是个性化营销。1.3 MarTech全球发展总览近年来,全球MarTech公司数量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MarTech在海外市场已相当成熟。而在中国市场, 2008-2014年消费互联网的兴盛刺激广告技术的发展。2015年部分广告企业试水MarTech产业,市场需求也由原来以广告投放为重心逐步向营销全生态运营转移。2020年应用MarTech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达8000家,利用MarTech进行获客和转化的企业比例正在上升。1.4 中美MarTech市场发展现状美国MarTech市场处于规模发展阶段,营销技术生态已经非常成熟。一方面,市场上有大量的优秀供应商,另一方面,众多MarTech公司已可以做到打通各个环节,企业营销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与之相比,中国MarTech市场仍处于探索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国用户数字化程度较高,因而线上媒体集中度更高;二是中国本土品牌发展历史较短,渠道和平台为王;三是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在行业和区域分布不均,且企业中能将技术、营销经验与业务有效结合的人才较为稀缺。目前中国MarTech市场的供应商种类和数量还远没有覆盖整个营销技术生态。但随着越来越多MarTech公司的出现以及利好的数字化环境将为中国MarTech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驱动力,未来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1.5 MarTech落地中国的挑战第一,认知方面,管理层并未在战略层面重视它,认为MarTech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而并非燃眉之急,或是管理层没有意识到落地MarTech的复杂性,仅仅交由下属去推动执行,要求IT部门投入到一系列漫无目的的数字实验中,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最终得不偿失。第二,很多企业的人才储备、技术成熟度都存在大幅的提升空间。同时由于对业务和技术的双重理解较为浅显,不理解业务目标而随意套用数据分析工具,或是不理解数据分析逻辑而简单设置目标都会导致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浪费。第三,MarTech的投入费用不低,但效果却难以评估,这直接导致企业的积极性不高,MarTech大部分方法论的效果都受其他环节影响,见效较慢。中国MarTech的发展虽然还在摸索阶段,但随着越来越多MarTech公司的出现以及利好的数字化环境都为中国MarTech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驱动力,未来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1.6 存量时代下的发展重点2019年8月-2020年8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缓慢增长,2020年8月达到14.30亿台,但是增长速度逐月下降,这说明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愈发触顶。随着流量红利的消亡,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的获客成本不断攀升,以拉新获客为中心、不注重用户数据和用户体验,进行粗放式流量扩张的方法论已无法满足存量时代的需求。MarTech时代企业更加注重对存量用户的运营。1.7 广告主投入预算根据百度日均搜索指数显示,近一年内,虽收到疫情影响,但MarTech典型应用场景 (CDP、DMP、营销自动化) 的搜索热度仍然保持稳定。而2020年广告主数字营销预算平均增长14%,增长幅度较过去三年有所下降。数字营销预算增长少于10%广告主占比近六成,较2019年增加1/4,近30%的广告主数字营销预算与去年持平。1.8 广告主的投放重点2020年,社会化营销越来越成为广告主数字营销投入的重点。从移动端来看,广告主重点关注社交、视频和电商平台的投放;从PC端来看,广告主更加关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的投放。1.9 网络广告 VS 移动广告202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932.4亿元,预计同比增加22.7%;中国移动广告市场预计达到6756.2亿,预计同比增加24.8%,在互联网广告整体市场中占比85.2%,依然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推动海量流量向移动端倾斜,预计到2022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超过万亿。1.10 MarTech的应用状况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众多企业加速布局数据中台和营销自动化技术来为数据洞察和精细化运营助力。60.4%的广告主认为营销技术解决的最大营销痛点是营销效率问题。降本增效是广告主一直以来最为重要的诉求,未来MarTech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和效果。细分领域分析2.1 数字中台发展概况随着互联网头部企业对数字中台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中台。2020年,中国数字中台规模预计为72.5亿元,预计2021年保持32.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2022年有望达到125.6亿元,未来整个数字中台市场将成长为千亿级别。目前数字中台的渗透率较低,但未来在数字化转型驱动下数字中台市场规模将迎来爆发期。2.2 营销自动化发展概况2020年我国营销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为274.9亿元,同比增长20.8%,有望在未来两年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全球营销自动化市场将从2018年的110亿美元增长到250亿美元。营销自动化是企业触达存量用户的较优选择,传统企业对营销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未来营销自动化市场发展空间较大。2.3 CRM/DMP/CDP对比分析CRM系统主要采集实名消费数据,以传统静态管理客户档案思维为主,大多服务于IT高级技术人员。DMP对接广告系统,偏重于媒体端、投放端。数据量大且杂但深度不足。CDP则强调管理消费者全生命周期数据,特点是全渠道整合,核心是身份识别与合并。标签、生命周期阶段、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是其三大核心画像维度。2.4 营销云发展概况2020年我国营销云市场规模为193.3亿元,同比增长40.7%,预计2021年将达268.6亿元。近年来,各类角色方纷纷入局营销云领域,市场格局有望进一步重塑。但是各角色方的营销云发展之路皆有瓶颈。对于传统的营销服务商而言,虽然他们在营销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对于传统软件公司或垂直场景创业公司而言,虽然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但对营销行业的理解较为浅薄,难以有效将技术与场景相结合。未来不断深耕实践和合作才能把握机遇。2.5 营销SaaS发展概况近来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飞速发展,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43.5亿元,预计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近40%,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473.9亿元。2020H1多家营销SaaS服务商营收大增,微盟2020H1收入达10.5亿,同比增长59.9%;净利润达0.52亿,同比增长77.4%。有赞2020H1收入达8.25亿,同比增长62.7%。服务商业绩的持续增长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未来或将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入局营销SaaS行业。2.6 AI营销发展概况2020年,中国AI营销市场规模达31.7亿元,同比增加96.9%,预计2021年AI营销市场规模将达53.7亿元。AI营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用户洞察、创意优化、效果反馈。目前创意优化与内容部分更为复杂,企业如何将技术与人文完美相结合实现创意内容的生产仍待探索;对于品牌而言,想要利用AI营销实现品效合一尚需进一步努力。2.7 物联网、5G技术赋能行业未来五年,中国的物联网和5G行业或将井喷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接入点数将达198.8亿个,年均增速24%;5G用户规模将达到12.84亿人,年均增速98%。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度赋能,中国MarTech行业可能迎来新的机遇。投融资事件分析3.1 投融资核心数据· 2020年中国MarTech行业投融资规模总额达129.9亿元,同比增加4.3%,融资次数共计130次,同比增加16.2%。· 营销云和数据技术成为中国MarTech行业的投资热土,融资规模合计占比达60%;数据技术领域融资次数占比最高,达31%。· 从融资规模来看,B轮及以后轮次(含战略投资)融资规模占比达76.6%;从融资次数来看,A轮融资次数最高,达到54次,A轮及以前轮次融资次数占比达51.7%。· 腾讯从首次投资MarTech企业以来累计参投规模最大,约为64.9亿元;IDG累计参投次数最多,达73起。3.2 中国股权融资规模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整合发展期,2019年全年融资规模为7590亿元,仅占2018年的54.1%;2020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波及,就融资次数而言,2020年中国融资次数达到了6020次,同比增加42.3%。就融资规模而言,今年的融资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达7216亿元。3.3 全球投融资情况分析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MarTech行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下半年由于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行业融资规模迅速发展起来,由2020Q3的20.9亿元升至2020Q4的51.7亿元。除此之外,中国MarTech行业融资次数在2020年也呈现出连续增长的态势。全球MarTech行业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在2020Q2之后开始稳定回升,在2020Q4达到了一个新高度。3.4 全球投融资同比分析 中国市场走势 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MarTech行业融资受到影响。2020年,中国MarTech行业融资规模总额达129.9亿元,同比上升4.3%,融资次数共计130次,有了一定的提升。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为1.0亿元,与2019的1.1亿元相比下降3.9%。 全球市场走势 全球MarTech行业融资规模总额由2019的294.8亿元降至2020的291.1亿元,同比减少1.2%;融资次数共计201次,保持稳定,部分投资机构的投资频率和单笔投资规模增大。融资规模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方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尤其在疫情下背景下,营销科技的稳定发展和机构的持续加持将为企业破局提供更多可能性。3.5 细分领域投融资分布从融资规模来看,营销云、销售云和数据技术合计占比达60%,受到市场的青睐,主要原因是疫情促发线下场景的全面线上化和数字化,机构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领域的布局。从融资次数来看,数据技术占比最高,达31%;内容体验技术的占比为19%,仍保持较高的市场热度。总体来看,数据技术的投融资规模和次数占比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数据技术领域的投资热度高。3.6 投融资轮次分布轮次情况:2020年从融资规模来看,B轮及以后轮次(含战略投资)融资规模占比达76.6%;从融资次数来看,A轮融资次数最高,达到54次,A轮及以前轮次融资次数占比达51.7%。3.7 行业重点投融资案例典型投资机构分析4.1 行业机构分析腾讯累计参投规模最大,约为11.4亿元;红杉中国累计参投次数最多,达11起,两家机构在参投规模和次数上都处于机构排行头部;快手和淡马锡参投次数较少,但参投金额较高,达7.1亿元;晨兴资本虽参投规模中等,但参投次数达6起,在MarTech行业活跃度高。4.2 行业机构分析—腾讯在MarTech领域,腾讯对18家企业进行了31次投资,累计参投规模达64.9亿元,在销售云、营销云领域布局力度最大,且以各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如明略科技、微盟等) 为主进行布局。腾讯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最高,为2.09亿元。从参投轮次分布来看,腾讯B轮及以后轮次的参投规模占比99%,参投次数占比78%。4.3 行业机构分析—IDG在MarTech领域,IDG的资本布局最为广泛,目前已对31家企业进行了共计73次投资,累计参投规模高达26.2亿元。其中,CRM技术领域参投规模最高,为8.5亿元;数据技术领域参投次数最多,达23起。从参投轮次分布来看,IDG在A轮及以前的投资占比达55%。上市公司案例5.1 自媒体效果营销商—乐享互动2020 年9月23日,乐享互动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乐享互动”) (06988.HK)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乐享互动此次全球发行发行5.437亿股 (行使超额配股权前),发行价为每股2.88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5.66亿港元。如行使超额配股权,最多可额外配发0.81555亿股,额外募资约2.35亿港元。截止上市首日收盘,乐享互动(06988.HK),报2.70港元,总市值为58.72 亿港元。乐享互动,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算法为基础及技术驱动的公司,也是中国领先的效果类自媒体营销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专注于利用商业智能技术为行业客户以及自媒体发布者提供服务。通过多样化的自媒体网络分销,为行业客户提供量身订制的产品组合和效果类营销服务。5.2 电商代运营服务商—若羽臣2020年9月25日,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若羽臣,股票代码:003010) 在深交所上市,这是国内第二家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电子服务商企业。若羽臣本次发行价格15.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2.98倍。公开发行3043万股,募集资金4.63亿元。若羽臣今日收盘价为21.89元,较发行价上涨44.01%;以收盘价计算,若羽臣市值为26.64亿元。若羽臣一直在继续巩固在母婴、保健品领域的优势,同时发力个护、家清、美妆和食品等快消品类。公司将借鉴新西兰品牌拓展经验,加强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地区品牌拓展力度,以中国区域总代理为主要合作模式,拓展合资形式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在产品、市场与销售等维度为优质品牌进入中国提供全托式解决方案,实现与品牌的深度合作。5.3 化妆品网络零售服务商—丽人丽妆2020年9月29日,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丽人丽妆,股票代码:605136)在上交所上市。丽人丽妆本次发行4001万股,发行价为12.23元,募集资金总额为4.89亿元。丽人丽妆当日收盘价为17.61元,较发行价上涨43.99%;以收盘价计算,丽人丽妆市值为70.44亿元。丽人丽妆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最大的化妆品网络零售服务商之一,主营业务是品牌营销服务、化妆品电商零售服务、化妆品分销业务,其中电商零售业务是其核心业务。2019年的双十一,全网累计GMV达4104亿元人民币,而宝尊、丽人丽妆、若羽臣、壹网壹创、百秋这5家头部代运营商就共实现了176.5亿元。2019年丽人丽妆实现营业收入 38.74亿元,净利润达2.84亿元。截至目前,A股市场聚齐丽人丽妆、壹网壹创、若羽臣三大头部美妆代运营公司,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5.4 一站式移动广告服务商—辉煌明天2020年11月11日,辉煌明天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股票代码:01351.HK,发行价为1.1港元。此次融资净额为8600万港元。辉煌明天是一家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其拥有丰富的媒体渠道资源,能够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以及大量优质的移动分发渠道,为广告主提升产品获取用户的速度和品牌形象,实现品效合一的目标。目前,公司已与广点通、应用宝、网易、腾讯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其招股书显示,辉煌明天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1.0亿元、2.5亿元、2.8亿元;辉煌明天2020年前4个月营收为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8.9%。2017-2019年辉煌明天的毛利分别为3950万元、7990万元、8140万元;2020年前4个月毛利约为4000万元,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5.5 短视频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云想科技2020年12月17日,云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于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131.HK,发行价为6.98港元。云想科技本次发行价格6.98港元/股,全球共发售2亿股股份,募资约12.93亿港元。若行使超配权,还可额外募资2亿港元。上市当天,云想科技股价上涨16.33%,报8.120港元,总市值达64.96亿港元。2019年,按短视频广告的用户流量消耗量及投放于短视频平台的效果广告的用户流量消耗量计算,云想科技是中国第三大线上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分别为3.4%和6.3%。拥有较强实力的云想科技不仅积极拓展短视频营销方面的业务,还在进一步开放在娱乐内容制作、社会化事件营销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结论与展望6.1 CEM成为营销行业下一风口Fortune研究数据指出,2019年全球CEM的市场规模为6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7%。在中国,CEM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根据QY Research,IDC预测,2022年中国CEM市场规模将增至118亿元。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相关行业的业内公司进入CEM市场,但是行业尚处于蓝海,市场空间仍非常巨大。随着近年来智能营销市场形势见好、算法算力的提升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传统的头部To C企业和新消费的创新公司会用更灵活、真实、迅速、性价比高的业务实现方式满足企业CEM业务需求。CEM将成为塑造产业互联网的新业务智能入口,成为下一代企业提升营销效率的主流方式之一。6.2 内容营销成为品牌战略新高地短视频所带来的全新流量成为了各方角逐、深耕的新战场,也成为营销行业2020年“创变转型”路上的强大引擎。据巨量引擎,截至2020年9月抖音月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月人均使用时长约2,000分钟。以短视频、直播为核心载体的内容营销如火如荼,多渠道分发触达潜在消费群体,贯穿在品牌营销、传播、销售、运营的各环节。“内容”成为品牌营销的核心变量,改变着传统品牌建设的时间成本,也改变了品牌营销传播的预算结构。未来内容营销要进一步增强用户的链接力、场景的拓展力、品牌的情感力和价值的交互力,通过优质内容获取新用户,触达存量用户,为品牌赋能。6.3 大数据对营销领域的影响逐步加深云存储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计算机算力的快速发展,促进大数据在实际应用的落地,在营销领域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大数据与整合营销管理策略相结合,不仅可以做到存量用户池的数据分析,还可以通过数据特征完成对潜在客户的挖掘。通过大数据细分、发现和满足需求,结合相应的效果反馈机制、综合评估分析,结合大数据的精准化、智能化的营销,让企业有机会层层剥开数据挖掘更深刻的见解,揭示出更丰富的内涵。企业通过营销大数据,可以确定跨多个渠道的最优营销支出,并通过测试、测量和分析不断优化营销方案,帮助企业制定具体的战略和行动来推动业绩增长。6.4 营销洞察往碎片化和程序化发展数字技术让消费者洞察不仅仅停留在以分析报告的形式辅助企业决策,更能够通过标签和内容等形式,直接转化为行动的一部分,使得数据和消费者洞察成为营销链条中的生产要素,并通过认知和态度的数据和洞察,盘活企业已有的数据资产,为企业创造价值。基于企业需要快速触达受众,准确洞察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点,BAT等头部厂商都推出了“链路"的营销模式,关注将消费者接触广告的各个触点实现连接,从各个触点对消费者实施影响,最终形成购买转化。未来,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洞察与决策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5 私域流量成为营销新战场当前,大批公域流量向头部互联网厂商汇集,中腰部公司的竞争加剧,获客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除了前端的获客、销售之外,中后端的转化、留存及复购也成为公司运营的重点。流量变现、终端提效成为核心诉求,私域流量、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热门话题。精细化的私域运营有利于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做到个体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和追踪优化,也使得企业可以借助消费者热爱表达分享的特点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提升转化效率和消费者价值,同时企业微信等私域平台的兴起也为私域流量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6.6 疫情促进企业数字化进程在疫情期间,线下重要营销渠道受到较大冲击,使得企业倾向于将部分或者全部线下营销计划和预算转变为线上,线上线下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线下给线上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线上则为线下提供充盈的私域流量,双向奔赴、有机结合,提高线上渠道价值的转化。疫情也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迫使企业逐步打通基于支付、库存、会员体系等要素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深入洞察消费者的行为变化所导致的需求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或者推出新的营销计划,更好地实现精准数字营销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精细化运营。产业地图营销科技产业地图请戳电商直播产业地图请戳报告申明8.1 团队介绍非凡产研是非凡资本旗下专业的产业数字化及创新研究中心。非凡产研专注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相关领域的研究,涉及行业包括:营销科技、数据科技、人力科技、企业级软件、B2B等,来帮助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时代获得先机和提升竞争力,同时,非凡产研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与不同领域传统产业相结合,包括:服装、餐饮、教育、农业、医疗、汽车等,助力传统企业插上产业数字化的翅膀。团队成员来自知名研究咨询公司、私募基金和科技媒体等,是一支具有深入洞察、专业知识和丰富资源的分析师团队。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本报告中市场分析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艾瑞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MobTech产业研究院等;投融资分析篇的数据来源于IT桔子和烯牛数据。责任承担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数据释义本报告融资数据的收集不包括收购、并购、定向增发、IPO等阶段;在轮次分布分析中,由于种子轮融资规模和次数较少,与天使轮合并统计;投资机构累计参投规模统计方法:若机构为领投方,按该轮融资规模的50%估算,非领投方按该轮融资规模的平均值估算;在数据占比统计中,由于四舍五入会引起所有项目加总不等于100%,本报告预先设定总和为100%,最后一项由100%减去其余项得出,数据误差控制在1%左右。汇率换算2019之前所有年份的融资金额按2018年12月31日当日汇率换算;2019年之后各月融资金额按当月最后一天汇率换算。金额计算8.3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非凡产研发布,本报告版权归非凡产研所有。任何中文转载或引用,需注明报告来源,国外机构如需转载引用,请提前联系授权。本报告为非凡产研作为第三方机构的独立原创分析,报告内容不代表任何企业的立场,且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因此投资者务必注意,因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非凡产研及其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非凡产研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的股权,或为其提供或争取提供筹资或财务顾问等相关服务,其员工可能担任报告中所提及公司的董事。报告下载回复关键词「营销行业报告」获取PDF完整报告

非乐

仲量联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前行之路》研究报告

随着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发展规划政策落地,大湾区迎来深度合作发展期。今日,仲量联行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前行之路》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对大湾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以全新视角审视了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及所蕴藏的地产机遇。报告主要内容报告指出,区域城市间的超强协作能力将大湾区造就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级超级城市群。经济联系及其所连结的城市群构成了大湾区发展的基石。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交通连接性不断增强,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加深大湾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大湾区的持续稳步发展,也将使得几乎所有地产板块受益。报告主要特色亮点1以空间地理信息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基于引力模型的全新分析框架,并以此测度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大湾区城际经济联系在过去几年间的演化,得出深圳已成为大湾区的首要增长极、广州和香港作为重要增长引擎的多级模式。亮点2基于搭建的模型体系,探索大湾区发展新维度,并提出在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除了广深港三个核心城市之外,以香港-珠海/澳门-深圳、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深圳-中山这三个城市群为代表的多边城际合作将成为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全新增长动力。· 在未来几年内,城际合作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香港-珠海/澳门-深圳将成为旅游业和零售业的黄金三角。· 深圳-东莞-广州-佛山这一“四城集群”是大湾区内最强大的城际合力,决定区域内科技产业与制造业的未来。· 目前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在完工后,将对深圳和中山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两个城市将形成很强的互补性。亮点3以经济互补性为线索,考察以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在大湾区城市间的分布特点与内在逻辑,探讨香港、深圳和广州三个核心城市在高端服务业的分工与协作将如何推动行业的高效发展。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用于衡量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内贸易。定义为1减去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净出口绝对值与总贸易额的比率。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含)之间,值越高表示行业内贸易关系越强,这通常表明这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两个贸易方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越强。报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判预判1得益于科技新媒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端科技人才的不断涌入,大湾区办公空间的需求将会保持强劲势头,大湾区内的主要办公楼市场也因此蕴含大量潜在投资机会。预判2大湾区内外路网密度的大幅提升将极大地促进物流市场的升级与成熟,同时将提升大湾区边缘及以外区域的物流地产土地价值,为大湾区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与成熟物流市场土地逐渐稀缺这一矛盾提供了一条出路。预判3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OD)将成为大湾区多个内地城市地方政府推动新区发展的首选方式,这为拥有丰富TOD项目开发经验的海外或香港开发商和投资者提供了以较少成本进入大湾区的机会。预判4随着大湾区消费阶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湾区的几个主要内地城市将需要兴建更多的综合性购物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开发商将能够精确定位消费人群的聚集地,发掘大湾区零售地产市场的潜在机会。仲量联行华南区研究部总监曾丽表示:“超级城市群是区域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城市群,其功能更接近于单一经济体。而城市之间日益加深的经济联系,正在重塑大湾区未来的增长模式。”仲量联行华南区董事总经理吴仲豪表示:“经济联系及其所连结的城市群构成了大湾区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石,若任一物业板块由于暂时的外部冲击或短期阻力而使资产价格走低,投资者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加仓大湾区,以期获取丰厚的长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