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钢材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全年钢材进口数量激增「组图」捕鼠者

2020年中国钢材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全年钢材进口数量激增「组图」

2020年,钢材市场的走势受疫情影响,走着“过山车”行情,年初钢材价格断崖式下跌,三四季度则迎来了大幅上涨,不断刷新近几年高点。但在宏观环境快速恢复的情况下,我国钢铁生产和消费规模都出现了上涨。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品种繁多,应用广泛,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础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车辆、船舶等工业领域及建筑、基建等工程领域。中国钢材行业市场规模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等领域发展情况高度关联。1、钢材供应情况过去五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受中国建筑、基建规模大幅增长影响,中国钢材行业钢材产能快速扩大。从我国钢材生产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七年间我国钢材生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9%;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约13.25亿吨,较2019年产量增长了1.2亿吨。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由于国内钢价不断走高,叠加国内需求旺盛,我国2020年钢材进口量激增,2020年全年我国共进口钢材2023万吨,同比增长64.4%。另外,根据Mysteel披露,2020年超低价钢坯涌现在全球市场上,导致中国大批贸易商纷纷与印度、越南、独联体、巴西等地在3-7月份签订大量钢坯进口订单,导致9月份钢坯进口量创下单月最高进口的历史记录。9月份开始,由于海外复工复产情绪浓厚,需求开始复苏,同时废钢及铁矿的上涨促使海外钢坯价格开始不断攀升,自9月末开始,钢坯进口成本已经逐渐失去价格竞争力,四季度进口量环比或将出现大幅度缩减。2、钢材消费情况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促投资、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两新一重”领域建设发力,中国建筑、机械、能源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带动中国钢材整体消费量较快增长。2020年中国钢铁消费量创下了历史记录,并大幅超出此前预期。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5-2020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7.4亿吨,同比2019年增长12.6%。从我国钢材的出口规模来看,自2015年后我国钢材出口规模不断降低。2020年,疫情蔓延使得全球经济下行,在需求内强外弱、钢材出口价格优势减弱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再现大幅度下降,但在2020年11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已经有初步回暖态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367万吨,同比下降16.5%。3、钢材价格变化2016-2018年,我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钢铁去产能任务加快落实,完成了5000万吨的预定目标任务和依法取缔1.4亿吨“地条钢”任务。钢铁行业受益于去产能,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2018年以来钢材价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8年第四季度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有所下降。2020年,钢材市场的走势受疫情影响,更是走着震荡行情,年初钢材价格断崖式下跌,三四季度则迎来了大幅上涨,不断刷新近几年高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4.52。4、钢材市场前景未来以落实供给侧改革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为主线的钢铁工业发展主线清晰。具体表现在:压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去产能和去杠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和大力发展钢结构应用几方面。综合来看,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的外部环境未有明显改善。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呈现疲弱、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钢铁工业面临新的变化,全行业在运行中还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困难。综合上述分析,全社会对钢材的需求仍处在上升的阶段,钢铁工业发展仍面临历史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要求钢铁行业把握时机,积极应对,以求实现最佳的结果。预计2021年我国用钢需求仍有增长潜力,钢材出口继续回升,中国钢材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且宽幅震荡的走势。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药剂师

钢铁行业现状、机遇,并估算宝钢2021年利润

来源:雪球作者:cowboy8888钢铁行业现状:苦B行业为什么说钢铁业是个很苦B的行业呢?我们简单看一下产业链上的竞争格局就知道了。钢铁行业的上游是铁矿石,目前铁矿石生产由三家把控,分别是袋鼠国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巴西的淡水河谷。因为铁矿石产量高度集中,所以他们拥有定价权。中游主要是国内的一些钢铁企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一下2019年的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钢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为9.96亿吨,占全钢铁产量的53.31%,同比增长7.33%;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11亿吨,同比增长3.74%,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5.95%;日本居第三位,产量为0.99亿吨,同比下降4.81%,占全球钢铁产量的5.31%。”按说中国的钢产量既然占了全球产量的一半还多,我们的钢企该有定价权了吧,非也。因为国内钢企众多,产能极度分散。宝钢做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2019年的产量为4688万吨,占2019年全国9.96亿吨总产量的4.6%,如果按照宝钢母公司宝武集团的总产量来算,占比也不足10%。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家不是一直在喊落后产能出清吗,落后钢企怎么还没有被淘汰掉呢?我们看中国各地几乎都有自己钢铁企业,比如我们按照地图从北往南挨个数数看:新疆八一钢铁,宁夏钢铁,内蒙古钢铁,东北的鞍钢、本钢,北京的首钢,河北就更多了,河北钢铁,唐钢,建龙钢铁,邯郸钢铁,山西有太钢不锈,河南有安阳钢铁、舞阳钢铁,安徽有马钢,湖北有武钢(现在并入宝武),湖南有华菱钢铁,江苏有沙钢、南京钢铁,上海有宝钢,江西有新钢股份、方大特钢,萍乡钢铁,浙江有杭州钢铁、福建有三钢闽光,广东有韶钢松山,广西有柳州钢铁,云南有昆明钢铁,海南有海钢集团。。。。。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钢厂。其实也可以理解,每一家钢厂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就业大户,即使企业不赚钱,但也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如果我是地方政府,也不会同意辖区内的钢铁厂被“出清”的。中游钢厂众多,就一定存在互相杀价、低价竞争的情况,导致整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只有10%,一众钢企过的苦哈哈。钢铁行业机遇1、碳中和碳中和的背景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形成更加明确的共识,即气候变化会给全球带 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各国应该行动起来减排温室气体以减缓气候变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 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我国领导人于 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 话,宣布中国将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既然要实现碳中和,先要找出排放二氧化碳较多的行业,挨个整治。以下内容来自高瓴资本的《迈向 2060 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报告。“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占比较高,且实现碳中和的技术难度大。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的研究 16 ,2016年工业过程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因工业部门使用电力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占比达 24.2%。工业部门近一半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水泥、钢铁、 合成氨、化工等。这些重工业的碳排放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来自于用于生产的 原料,比如生产水泥过程中的石灰石和合成氨过程中所用的天然气;一部分来自工业生产高 温加热的燃料燃烧,如高炉炼铁所用的燃料;剩余部分来自其他能源需求,比如用于生产中 间产品、低温供热等的化石燃料。”钢铁行业是排碳大户,接下来是重点整治对象。所谓整治,首先要严控并压缩产量,对于差的企业要出清,好的企业要增加环保、减碳方面的投入。这些措施对龙头企业是绝对有利的。2、全球大放水,大宗商品涨价目前的背景是全球大放水,美国开启无限量的QE,相当于用草纸去换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中国做为世界工厂,为全球贡献大部分商品,此时再不跟着涨价,那就真的被蹭蹭薅羊毛了。我们从近期国资委的发言来看,国家是不会对价格做管控的。说完钢铁行业的现状,以及即将到来的给予,接下来重点分析行业龙头:宝钢股份的2021年利润。第一步,根据2019年财报数据计算出宝钢主要产品的单价先找出年报中刚才的生产和销售数据根据销量和营收计算出产品单价第二步,计算出单吨钢的铁矿石成本从2019年年报中找出铁矿石供应量数据。进而计算出国内和进口铁矿石的单价铁矿石平均价格643元。2019年共生产钢材46,872,026吨,消耗铁矿石79,329,284吨,相当于生产每吨钢需要消耗铁矿石79,329,284/46,872,026=1.7。即平均1.7吨铁矿石生产出一吨钢材。第三步,假设假设1:2021年钢材产量销量与2019年相同假设2:2021年铁矿石每吨成本1200元假设3:炼钢除铁矿石外的成本都不变假设4:2021年产品平均市场价为热轧5636元,冷轧6029元,其他5000元每吨钢所用铁矿石增加的成本为(1200-643)*1.7=947元第四步,计算利润利润比2019年增加216亿元,2019年扣非净利110亿,则2021年利润为216+110=326亿。今天宝钢市值1841亿,合5.6PE总结:宝钢的看点在于涨价,如果产品能涨价并维持住趋势,周期股的利润增幅是很吓人的。那么涨价趋势能否维持呢?首先从国资委的发言来看,国家是不会对价格做管控的。从世界局势看,美国在无限量印钞,相当于用草纸去换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中国做为世界工厂,为全球贡献大部分商品,此时再不跟着涨价,那就真的被蹭蹭薅羊毛了。$宝钢股份(SH600019)$$新钢股份(SH600782)$$太钢不锈(SZ000825)$

伴雨行

特钢行业研究报告:特钢之特,技术管理铸品牌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王鹤涛、赵超、易轰)新材料系列:特钢之特,技术管理铸品牌特钢,是我们新材料系列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区别于同质化的大宗品,特钢的属性, 更应该界定为高技术壁垒、细管理需求、强品牌认证的高端加工制造。不同于少批次多 批量的同质化品种,细分种类较多的特钢,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细分子领域纷纷脱颖而出。 从中信特钢、ST 抚钢,到久立特材、天工国际、钢研高纳,都一再证明着行业正在发生 系统性变化。技术壁垒高,进入门槛难特钢是指应用于特殊领域的钢材,因为其下游应用特殊性,所以特钢成分中合金占比较高,尤其是高端特钢成分尤为复杂,这也导致特钢冶炼技术门槛较高。以“工业皇冠”高温合金为例,高温合金最大的特点在于耐高温能力,合金成分极其复 杂,包括镍、铁、钴、铬、铝、钛、钼等二三十种合金元素,复杂程度远超约含 10种元素的钛合金以及成分相对简单的碳纤维,而不同元素之间组合形成的物相更加琳琅满 目,导致高温合金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稳定性要求十分苛刻,反复试验积累工艺的时间可 达 20~30 年,因此海内外高温合金产业发展节奏均相对平稳,难以突破式改革,技术工 艺难度远远高于钛合金和碳纤维等航空新材料。进一步比较来看,高温合金技术壁垒并不亚于市场关注的热点电子半导体。这是因为, 半导体芯片产业更新迭代飞速且品种相对集中,而高温合金等航空新材料需整个工业体 系的长期研发、资本、技术等积累,品种多元复杂,发展步伐更着眼长远。对于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等中高端特钢,技术研发和认证周期亦相对漫长,叠加下 游客户粘性较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上游供货商,且品质性能等差异显著,由此催生特 钢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管理要求高,精细见功夫特钢具有多元精细化经营管理壁垒、投资资金壁垒以及基础产能壁垒(需搭配其余产品 产能以维持产能利用率或资产周转率)。尤其是特钢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特钢企业经营强弱的核心因素。得益于民营优质管理机制,民营特钢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整体领先: 一方面,民营机制灵活,可以较好地满足特钢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要求,精细化管理 高标准奠定特钢企业盈利稳定基石;另一方面,民营激励机制相对突出,如中信特钢员 工持股平台的股权比例将近 10%,大幅提振员工积极性,催生特钢企业周转率和产能利 用率等经营能力大幅提升。客户粘性高,品牌效应强制造业的本质无外乎两大类,同质化的行业拼成本,非同质化行业拼品牌与客户粘性。 TO B 端也可存在品牌效应,高壁垒、产品稳定性等多种角度都使得下游用户更愿意与 获得信任的供货商长期合作。高端特钢与下游用户尤其是高端市场之间的常年合作关系,已经使得其与客户之间产生 了较大的依赖惯性,这种信任所带来的品牌壁垒,是比单纯的技术壁垒更加难以攻克的 隐形护城河,这也是高端特钢产品常年享有稳定溢价的真正核心原因。从这个维度上来说,高端特钢所扮演的是一种产业链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一 个生产商。历史性机遇:特钢之变,在于进口替代当前国内粗钢产量已超全球一半,产业升级与进口替代陆续成为当前国内钢铁行业转型 的必经之路。对多数制造业企业,国内竞争格局的优化是龙头成长并完成行业洗牌的第 一步,而打破进口替代的束缚并进军全球市场就成为龙头发展的第二步,如液压件龙头 恒立液压、MDI 龙头万华化学、工控龙头汇川技术等。 长期资本积累,支撑产品结构升级长期资本积累,支撑产品结构升级不同于普钢或者同质化严重的大宗商品,特钢品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特钢企业能 够根据下游需求变化来主动调整产能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需求发展的方向,增强公司 产品整体的盈利能力。因此,特钢企业需长时间投入高比例研发资本开支,以持续开发 新品种,维持特钢产品结构升级迭代节奏。从历年来看,主要特钢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均值整体逐年上升,2019 年均值高达 7.05%,以民品特钢龙头中信特钢为例,公司每年淘汰 10%低端产品和投建 10%新高效 产品。受益于此,近年国内特钢品种结构快速升级,高端合金钢占比从 2015 年约 22% 提升至 2020 年 25%,且 2020 年国内特钢进口与出口均价价差缩窄至 3969 元/吨,同 比下降 37.06%,绝对值创 2008 年以来历史新低,印证国内特钢产品升级迭代态势。贸易摩擦和疫情,优质龙头加速替代在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等因素冲击之下,原本相对稳定的特钢行业竞争格局,洗牌重组节奏明显提速,经营分化之下,优质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竞争地位,加速国内外高端客户替代进程,且一旦破壁成功,下游高端客户粘性较强,有望形成长期稳健的竞争格局。模具钢:国内外接连出清,强者脱颖而出模具钢下游以汽车、家电、电子、建材等行业为主,属于中高端特钢。在国内环保、贸 易摩擦和全球疫情扰动等因素下,国内和全球模具钢竞争格局纷纷逐步优化,龙头强者 优势脱颖而出。具体来看,(1) 国内而言,湖北黄石是全国重要模具钢产业基地,据 Mysteel 报道,2019 年 中,其模具钢产能约 60 万吨,占全国比重将近 27%。黄石地区开始于上世纪 九十年代,由冶钢改制职工作为技术力量,结合社会资本,在高峰时期有差不 多两三百家模具钢生产企业,其中包括一些加工或者只锻造的小作坊。不过随 着近年中央环保督察落地,黄石 192 家环保违法违规的模具钢企业积极整改, 淘汰落后产能。与此同时,贸易摩擦扰动导致汽车、电子等需求明显回落,亦 倒逼加速国内低端模具钢产能出清。从 2017 年至 2020 年,全国模具钢产能 从约 240 万吨快速降至 208 万吨,降幅高达 13.25%。(2) 海外而言,贸易摩擦和疫情等扰动之下,基于海外龙头企业成本较高,因此抗 风险冲击能力较弱,如全球工模具钢龙头奥钢联集团净利率从 2018 财年 5.85% 快速下滑至 2020 财年-0.84%,经营能力显著恶化,与此同时,其模具钢市场 份额亦有所削减。相比之下,国内优质低成本模具钢强者天工国际,长期研发 投入支撑产品结构升级,并在近年加速下游高端客户国产替代,由此实现毛利 率、净利率和产销量快速提升,天工国际从 2016 年全球规模第四,2018年跃迁至全球第二,公司在全球模具钢市占率从 2016 年 7.08%快速上升至 2019 年 14.81%,且公司整体毛利率迅速提高,且已经超过奥钢联集团。此外,在 贸易摩擦扰动之下,天工应诉美国反补贴诉讼抗辩成功,成中国获低税率出口 的新材料企业,进一步印证海外高端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证。高温合金:军工景气高增,进口替代的典范高温合金工艺稳定性极其苛刻,国内设备和工艺水平相比海外仍存差距,因此高温合金 以往国产化率相对较低,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产业链需求景气高增,贸易摩擦等因素扰动 之下,这为国内高温合金企业打开替代空间,尤其是变形高温合金,国产化率提升空间 相对显著。炼化油气钢管:油价下移,油服巨头降本催生新机遇海外油气公司在油价暴跌时受损严重,各大油气公司纷纷通过削减资本开支、降本、出 售资产等方式应对危机。壳牌在 2020 年 3 月承诺,在未来的 12 个月时间内,将基础 运营成本削减 30-40 亿美元;将 2020 年的资本开支计划由原来的 250 亿美元削减至 200 亿美元以下;并将在 2020 年剥离逾 100 亿美元的资产。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也宣 布,将在 2020 年削减总计 3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使得全年的资本开支降至 150 亿美 元以下,同时将此前宣布的削减 3 亿美元运营成本提升至削减 8 亿美元。因此,客观而 言,海外油气资本开支削减将对未来海外订单造成不确定影响,但危中往往有机。 因为,除了资本开支削减外,海外公司面临危机时的降本措施预期也值得关注。复盘 2014-2015 年油价暴跌,WTI 原油期价从 2014 年 6 月高点 107 美元/桶一路下滑至 2015 年 1 月低点 44 美元/桶,并最终震荡下行至 2016 年 2 月低点 26 美元。为了应对 油价下跌危机,2015 年,国际石油公司同样削减资本开支,埃克森美孚、BP、壳牌、 雪佛龙、康菲五家国际油气巨头平均削减总资本开支 22%,削减上游资本开支 22%, 但上游资本开支占总资本开支比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并同时采取多种降本措施,最终 上游运营成本(包括操作成本、管理费用和勘探费用)平均同比削减 12%,上游单位操作成本平均同比减 17%。受益于此,高端不锈钢钢管龙头久立特材近年海外业务景气大幅提升,国产替代进程明 显加快,公司 2019 年和 2020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 30.04%和 70.50%,且海外业务以高端品种出口为主,公司最新 2020H1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约 34%,相比国内的毛利率之差攀升至 2012 年以来新高,毛利率之差高达 11%,印证下 游高端客户对久立特材的加速认证。因此,经过长年的竞争与洗牌,高研发、强技术等一系列特点都在逐步垒高优质龙头公 司在产品迭代、工艺经验、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护城河,剩者为王的公司在面临进口替代 而打开市场空间的局面下,其高增长值得期待。特钢之需,在于工业企稳海内外共振,制造业需求周期复苏驱动力:趋势的逻辑,中美工业周期筑底周期的运行有自身的规律,阶段扰动并不能改变其趋势的演绎。若剔除疫情冲击,工业 周期在什么位置上?我们聚焦两大核心国的工业周期: 当前,中国工业周期正延续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底部企稳回升的态势。本轮中国工业周期,经历 2018、2019 两年整固后,于 2019 年四季度初现筑底企稳迹 象:1、需求企稳,工业增加值磨底;2、供给整固逐步充分,库存、产能近历史低位; 3、价格有抬升迹象,PPI 基数法预测来年大概率呈攀升态势。 但受一季度疫情冲击影响,工业周期的企稳被打断,甚至出现进一步萎缩,库存大幅跳 升,价格、产量、产能继续下探。二季度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财政货币对冲刺激下工业周期快速修复。当前来看,工 业周期已延续筑底特征,但增速水平依旧未恢复到疫情前:1、生产、产能、价格底部共 振向上,修复动能较强;2、库存虽去化,但仍处中位,结构上依旧有待去化。另一边,美国制造业周期也受疫情冲击而快速出清。2019 年,美国制造业步入周期下行。产能、库存皆处在历史高位,伴随降息对冲,需求 阶段性企稳,但供给端的出清并未充分。因而若是常态下,美国制造业的整固我们认为 有望延续至 2021 年。2020 年二季度,受疫情冲击,需求快速萎缩,美国制造业同中国一样面临大规模出清。 供给端库存与产能均面临大幅回撤去化。当前,除了产能仍偏高,整体处在下行周期之外。产量、库存、价格均于历史低位共振 向上。低库存背景下本轮美国制造业的修复同样不容小觑。本轮特质:海外重于国内,制造甚于建筑有别于上一轮周期,本轮所衍生出两处不同特质:特质 1:海外优于国内 一是海外优于国内,本轮通胀交易的基础在海外大规模对冲政策刺激,而中国受高效的 疫情控制政策从容有度,扁平化周期延续。国内:周期扁平化,整体趋于稳态 近年国内终端需求宏微观层面均呈现明显的扁平化效应。宏观视角上,需求结构性景气 支撑,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相对稳健,如地产对冲基建和制造业下滑,地产内部一二线和 三四线的结构性分化;微观层面上,近年社会库存权重放大,导致诸如钢铁产业链季节 性明显被平滑,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特征。海外:大开大合,政策规模空前海外今年经历大开大合的波动,受制于疫情控制的低效,政策对冲幅度较大:3 月,海 外疫情爆发引发流动性危机,工业金属大跌入坑;4 月,国内经济率先复苏,带动工业 金属“V”型反弹;7 月-8 月,海外经济复苏对冲国内经济转淡,工业金属高位振荡;9 月以来,欧洲疫情二次爆发,压制海外需求,工业金属有所走弱。而本轮的货币宽松以及财政赤字规模或将创历史。美联储领衔全球货币宽松。美联储应 对疫情扰动除降息外,采取了包括 QE 在内的一些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欧洲央行方 面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并扩大量化宽松计划,年底前追加 1200 亿欧元的净购买计划; 而日本央行 3 月将国债购买规模上调至每年约 80 万亿左右,4 月底会议决定撤销增幅 限。而这样级别的宽松,从历史观来看,有引致滞胀的可能。特质 2、制造好于基建二是制造优于建筑,上一轮周期地产链景气制造业受制于高库存产能去化,而本轮恰相 反,地产基建平稳,而制造在出清后或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建筑链:基建资金受掣,地产销售尚佳不同于上一轮周期地产基建的强势,我们认为本轮地产建筑链整体维持稳重偏弱格局。 4 季度展望明年,基建方面专项债发行高峰渐过,4 季度以及明年下行概率加大,11、 12 月基建层面的资金或受到考验;而地产方面,虽然调控政策不断,但是整体销售尚佳,所以“回款-开工-施工”前期并未受到过多影响,当然,10 月赶工后,季节性现象 将主导地产需求走向,政策影响力也会在跨年之际主导开发商行为,从而影响来年预期。制造链:出清充分,筑底启动景气周期 本轮制造业经历上一轮的深度出清,当前普遍处在低产能低库存的格局之下,随着下游 需求的修复我们预计整体制造业将盈利景气周期启动。而近期中观层面也有显著反馈。 以钢铁为列,盈利表现上,冷轧是少有盈利环比改善品种,在总体需求持续性受限之下, 冷轧对应的下游季节性效应较少,汽车产量数据也持续优化,因而受限程度也相应较低。特钢大势所趋,高端方兴未艾后工业化时代,制造转型升级正当时工业化阶段表现为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断上升,究其内在原因,是工业 化所表现出的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城市化的加深快速发展,此一阶段普钢需求稳步攀升。 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时,特钢领域需求的提升将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带来高端 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加大。 后工业化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超过工业和农业,2015 年我国第三产业 GDP 占国民 生产总这比例为 51%,后工业化时代正式开启。本质上看,“后工业化”是在物质基础 达到一定水平,供给以知识和技术为动力改变生活方式,需求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 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后工业化这一特性表明社会高端技术产业需要担负 更加重要的责任,与经济增量时代传统领域对普钢需求的扩张类似,后工业化存量经济 时代面临结构转型,各领域高端制造发力则推动特钢需求扩张、特钢应用面也更加广泛。日本的制造转型升级或许能参考借鉴。20 世纪 70 年代,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之下, 受制造业及高新技术型产业崛起驱动,特钢需求大幅提升,行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1973 年日本钢铁产量达到历史峰值,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均处于缓慢下降。与这一走势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特钢作为钢铁的子行业,几乎同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如前所述,日本特钢产量在钢材总产量中的占比从 1975 年不足 10%,迅速提升到 1985 年 超 19%。除了量的提升,日本特钢产品的结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由于这一时期新兴崛起的产业 对特钢的需求多为高端特钢产品,所以日本高端特钢的增长速度比一般特钢更快。从具体细分品种来看,汽车所用结构钢,核电所用高温合金、耐蚀合金,机械所用高强钢的 产量增长尤为迅猛。国内特钢低端主导,高端空间广阔中国目前的状况与日本 20 世纪 70 年代类似:同样经历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和经济增速 换挡,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变革。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在当下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高速推进。 供给格局方面,国内中低端特钢(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占比高,供给相对过剩;而高 端特钢占比 25%,明显低于日本 68%水平。中国进口特钢均价约为 9067 元/吨,产品 中绝大多数为高端特钢,近两年国内特钢进口量高速增长,侧面印证国内高端特钢供给 偏紧,在高端制造升级步伐中需求亦更为广阔。特钢之选择:关注具备高护城河的优质细分龙头落地到特钢行业的定位与发展趋势,不能仅以重资产、周期性、同质化的大宗视角来看 待一个具备如此大差异化的细分子领域。特钢未来的产业趋势会具备几个明显的优势:1、行业周期性弱,成长性强:与下游周期性波动大的普钢不同,下游分布在汽车、航空 航天、炼化油气等高端制造领域的特点,使得行业更容易与下游用户深度绑定而订单稳 定,盈利波动性大幅减弱;2、龙头具备极强的先发优势,赢者通吃,强者恒强:高技术壁垒、重资产投入、持久长 期的认证都在无形之中构筑细分龙头的护城河,后进入者所面临的最大难度不只是资金, 更在软实力方面;3、龙头盈利稳定性好可有效带动估值重构:盈利开始逐步摆脱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稳定 性溢价,会逐步反映在估值提升。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玲音

2021年3月中国钢材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1年3月中国钢材进口量为132.2万吨,同比增长1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从金额方面来看,2021年3月中国钢材进口金额为1621.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9.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2021年3月中国钢材进口量及金额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钢材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三代殊继

4月1日热点行业分析:普钢钢铁、特种钢行业领涨

4月1日沪深两市,上证指数几乎平开,报收3466.33点,涨幅24.42点,上涨0.71%;深圳成指小幅高开,报收13979.69点,涨幅201.02点,大涨1.46%;中小板指小幅高开,报收9035.63点,涨幅145.03点,大涨1.63%;创业板指小幅高开,报收2815.41点,涨幅56.91点,大涨2.06%。沪深两市一共成交6576.73亿元。其中,沪市成交2926.52亿元,深市成交3650.21亿元。下面一起来看看今日的行业分析。领涨行业分析今日涨幅居前的行业有:普钢钢铁(3.08%)、特种钢(2.56%)、半导体(2.46%)、水力发电(2.26%)、农药化肥(2.14%)、焦炭加工(1.82%)、白酒(1.79%)、光学光电子(1.6%)、新型电力(1.54%)、医疗保健(1.32%)。1、普钢钢铁(3.08%)普钢钢铁行业今日华菱钢铁等个股涨停,南钢股份(9.82%)、鞍钢股份(6.18%)、三钢闽光(5.25%)、凌钢股份(4.78%)、安阳钢铁(4.35%)等跟涨。2、特种钢(2.56%)特种钢行业今日无个股涨停,太钢不锈(6.56%)、ST抚钢(5.04%)、方大特钢(4.70%)、西宁特钢(2.83%)、久立特材(1.87%)等涨幅居前。3、半导体(2.46%)半导体行业今日康强电子、士兰微、中晶科技等个股涨停,安集科技(11.30%)、北京君正(7.74%)、中颖电子(7.42%)、北方华创(5.89%)、三安光电(5.88%)等跟涨。4、水力发电(2.26%)水力发电行业今日甘肃电投、梅雁吉祥等个股涨停,湖南发展(4.75%)、闽东电力(4.32%)、桂东电力(3.96%)、西昌电力(3.93%)、黔源电力(3.16%)等跟涨。5、农药化肥(2.14%)农药化肥行业今日云天化、红 太 阳等个股涨停,新奥股份(6.38%)、*ST瀚叶(5.06%)、*ST金正(5.00%)、ST宜化(4.91%)、诺 普 信(4.70%)等跟涨。6、焦炭加工(1.82%)焦炭加工行业今日云煤能源等个股涨停,ST百花(5.08%)、金能科技(2.73%)、陕西黑猫(1.36%)、宝泰隆(0.75%)、山西焦化(0.65%)等跟涨。7、白酒(1.79%)白酒行业今日无个股涨停,古井贡酒(5.63%)、迎驾贡酒(4.93%)、洋河股份(4.21%)、酒鬼酒(3.87%)、泸州老窖(3.39%)等涨幅居前。8、光学光电子(1.6%)光学光电子行业今日五方光电、宝明科技等个股涨停,新光光电(4.24%)、蓝特光学(3.84%)、芯瑞达(3.70%)、力鼎光电(3.27%)、隆利科技(2.31%)等跟涨。9、新型电力(1.54%)新型电力行业今日嘉泽新能、银星能源等个股涨停,太阳能(4.67%)、晶科科技(3.29%)、中闽能源(2.58%)、节能风电(1.86%)、天能股份(-0.28%)等跟涨。10、医疗保健(1.32%)医疗保健行业今日正川股份、览海医疗、悦心健康等个股涨停,通策医疗(7.88%)、爱尔眼科(6.33%)、英科医疗(6.13%)、金域医学(6.04%)、健帆生物(5.63%)等跟涨。领跌行业分析今日跌幅居前的行业有:石油开采(-2.51%)、环境保护(-2.29%)、农用机械(-1.68%)、石油贸易(-1.66%)、石油加工(-1.37%)、水务(-1.24%)、林业(-1.04%)、铁路(-0.75%)、轻工机械(-0.74%)、旅游服务(-0.7%)。1、石油开采(-2.51%)石油开采行业今日贝肯能源等个股跌停,惠博普(-7.10%)、准油股份(-6.85%)、海油发展(-3.38%)、恒泰艾普(-2.82%)、海默科技(-2.52%)等跟跌。2、环境保护(-2.29%)环境保护行业今日雪迪龙等个股跌停,先河环保(-8.71%)、雪浪环境(-7.72%)、华骐环保(-6.94%)、冠中生态(-6.81%)、同兴环保(-6.02%)等跟跌。3、农用机械(-1.68%)农用机械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新研股份(-5.26%)、吉峰科技(-2.36%)、全柴动力(-1.11%)、中坚科技(-0.86%)、一拖股份(-0.52%)等跌幅居前。4、石油贸易(-1.66%)石油贸易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国际实业(-4.40%)、皖天然气(-2.70%)、中曼石油(-2.23%)、海越能源(-2.02%)、龙宇燃油(-0.96%)等跌幅居前。5、石油加工(-1.37%)石油加工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中油工程(-7.73%)、博汇股份(-4.70%)、和顺石油(-3.34%)、国创高新(-2.16%)、康普顿(-1.30%)等跌幅居前。6、水务(-1.24%)水务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重庆水务(-8.67%)、江南水务(-3.56%)、绿城水务(-3.45%)、武汉控股(-3.12%)、国中水务(-3.04%)等跌幅居前。7、林业(-1.04%)林业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福建金森(-4.98%)、丰林集团(-0.89%)、*ST永林(-0.77%)、平潭发展(0.35%)、ST景谷(1.11%)等跌幅居前。8、铁路(-0.75%)铁路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铁龙物流(-1.76%)、大秦铁路(-0.86%)、新兴装备(-0.75%)、招商公路(-0.64%)、京沪高铁(-0.51%)等跌幅居前。9、轻工机械(-0.74%)轻工机械行业今日中源家居等个股跌停,起步股份(-3.26%)、麒盛科技(-2.98%)、恒林股份(-2.18%)、博深股份(-2.16%)、京山轻机(-1.86%)等跟跌。10、旅游服务(-0.7%)旅游服务行业今日无个股跌停,西域旅游(-13.20%)、腾邦国际(-4.50%)、西藏旅游(-3.94%)、天目湖(-2.21%)、中青旅(-1.80%)等跌幅居前。各行业涨停板分析1、火力发电行业,涨停家数5家,分别是:福能股份(10.04%)、华银电力(10.05%)、通宝能源(10.11%)、晋控电力(9.89%)、豫能控股(9.97%)。2、汽车配件行业,涨停家数4家,分别是:广汇汽车(10.12%)、朗博科技(10.01%)、合兴股份(10.03%)、永茂泰(9.99%)。3、元器件行业,涨停家数4家,分别是:铜峰电子(9.94%)、协和电子(10.00%)、中瓷电子(10.00%)、楚天龙(10.02%)。4、供气供热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惠天热电(10.13%)、顺控发展(10.00%)、海天股份(10.01%)。5、建筑施工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中化岩土(10.10%)、北方国际(10.04%)、中岩大地(9.99%)。6、文教休闲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高乐股份(10.10%)、实丰文化(9.99%)、元隆雅图(9.98%)。7、半导体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康强电子(10.03%)、士兰微(9.99%)、中晶科技(9.99%)。8、电气设备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中电电机(9.99%)、仁东控股(10.00%)、江苏新能(10.00%)。9、钢加工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本钢板材(10.00%)、新钢股份(9.93%)、大业股份(10.01%)。10、医疗保健行业,涨停家数3家,分别是:览海医疗(9.98%)、悦心健康(9.94%)、正川股份(10.01%)。11、区域地产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阳光股份(10.15%)、海德股份(9.99%)。12、服饰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美邦服饰(10.16%)、红蜻蜓(9.97%)。13、水力发电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甘肃电投(10.10%)、梅雁吉祥(9.97%)。14、商贸代理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中化国际(10.02%)、中成股份(10.03%)。15、化学制药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济民制药(9.97%)、景峰医药(10.07%)。16、光学光电子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五方光电(10.02%)、宝明科技(10.02%)。17、新型电力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银星能源(10.00%)、嘉泽新能(10.03%)。18、塑料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艾艾精工(9.96%)、美格智能(10.01%)。19、纺织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梦洁股份(9.90%)、如意集团(10.05%)。20、农药化肥行业,涨停家数2家,分别是:云天化(9.95%)、红 太 阳(9.95%)。21、软件服务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豆神教育(20.03%)。22、煤炭开采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大有能源(10.10%)。23、广告包装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翔港科技(10.03%)。24、纺织机械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泰坦股份(10.02%)。25、专用机械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永创智能(10.01%)。26、专用设备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锋龙股份(10.01%)。27、普钢钢铁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华菱钢铁(10.00%)。28、小金属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华翔股份(10.00%)。29、食品饮料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德利股份(10.00%)。30、医药商业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哈三联(10.00%)。31、仓储物流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普路通(10.00%)。32、铝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鑫铂股份(10.00%)。33、乳制品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妙可蓝多(10.00%)。34、造纸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天元股份(9.99%)。35、百货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国际医学(9.99%)。36、机械基件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山东威达(9.98%)。37、化工机械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克劳斯(9.98%)。38、水务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渤海股份(9.97%)。39、汽车整车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福田汽车(9.93%)。40、焦炭加工行业,涨停家数1家,分别是:云煤能源(9.90%)。行业资金分析成交额越大,说明该行业受到资金的关注度就更高。今日成交额居前的行业分别是:元器件(370.24亿)、电气设备(319.20亿)、半导体(313.00亿)、软件服务(250.06亿)、化工原料(230.76亿)、火力发电(209.02亿)、小金属(195.38亿)、白酒(184.94亿)、医疗保健(178.97亿)、建筑施工(170.37亿)。以上就是今日全行业全面系统性详细分析,跟着热点行业走,否则手中股票将会长时间趴着不动!

孔明灯

钢铁行业研究:硅铁——碳中和下钢铁产业链最佳弹性品种

一、碳中和大背景,高能耗行业机会频现 1.1 碳中和政策背景&中钢协《低碳行动倡议书》发布 碳中和,是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随着经济发展飞速增长,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生态环境部,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碳中和时间表,政策有望陆续推出。2020年四季度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强调碳中和任务,后续重磅政策有望继续出台。 根据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八项重点任务中,明 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钢铁行业是碳减排重要责任主体,面临低碳转型巨大压力。根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十四五’期间非常关键,首先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数字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控制煤电、钢铁、 水泥、石化、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扩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020年,钢企业节能环保水平持续提升,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进程中,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545.27kgce/t ,同比下降1.18%。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吨钢能耗的下降表明中国钢铁 企业吨钢碳排放也在同比下降,但粗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碳排放总量仍然在持续升高。 全球钢铁工业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量的8%左右,中国钢铁工业由于工艺流程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能源结构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其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根据钢之家网站测算,从节能效果比较来看,以日本钢铁企业能源单耗100为基础指数计算的数据进行分析,韩国钢铁企业能源单耗为105,略大于日本,欧洲为110,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为130,全行业则为150。2021年2月,中钢协发布《钢铁担当,开启低碳新征程——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我们认为,2021年将是钢铁行业实现低碳元年,将带来几方面影响:一方面,在碳达峰目标约束下,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供给侧改革后供给端无序增长问题有望得到制约,供需改善,平滑利润波动; 另一方面,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通过低碳创新(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和使用低碳能源),竞争力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对应的投资机会,对于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与部分企业而言,短期看,供给影响带来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弹性加大;长期看,将带来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1.2 机会已在焦炭行业上演 自2020年7月起,焦炭价格开启13轮提涨且全面落地,累计涨幅达700 元/吨。2020年焦炭去产能导致的供需矛盾突出是支撑焦炭本轮上涨的主要因素。焦炭是典型的高耗能行业。焦化行业属于传统化工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不高,近年来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供给侧改革 之后,关于焦炭行业一系列去产能政策出台,要求关停违规产能,淘汰不环保产能。 2020年是十三五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也是焦化去产能最后一 年,多地出台了2020年淘汰焦化产能计划,主要聚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同时,主产区山西省内焦化去产能执行力度超预期也是此次焦炭价格强势上行的最直接原因。去产能带来供需错配。2020年国内新增产能投产主要集中在之前4.3米焦炉集中淘汰的地区,如主产区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由于新增产能开工率完全提升需要一个时间,大约在2-3个月左右,淘汰落后产能12月底集中强制退出,新增产能生产能力有限,造成了目前焦炭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未来2021年仍将有一部分新增产能投产,按照时间节点来看,多数去产能将在二季度实施。下半年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相关企业利润改善显著,催生牛股行情。以陕西黑猫为例,其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2.45-2.7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1067%-1210%。其中Q1、Q2、 Q3、Q4分别为-0.6、-0.3、1.2 和2.3-2.6亿元,单四季度预计呈现大幅爆发。二、硅铁能否复制焦炭行情 2.1 政策环境类似,内蒙各地政策陆续推出 十三五内蒙地区能耗双控问题突出。 202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节能主管部门被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约谈。 公开通报,十三五内蒙古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 供需突出、教训深刻,全区单位GDP大幅上升,能耗增量严重超控, 两项指标全国倒数第一。内蒙古12个盟市中,无一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的目标。以2020年为例,内蒙古新增能耗总量约为8000万吨,超过国家给下达指标约4000万吨。2021年1月,内蒙古全区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从明年开始,不再审批铁合金、电石、PVC、水泥熟料、石墨电极材料、兰炭等项目,除国家布局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外,内蒙古十四五原则上不再 审批新的煤化工项目。在削减能耗存量方面,自治区将加快淘汰钢铁、 电石、铁合金、焦化、电解铝等限制类以下落后产能。 从乌兰察布到包头到电价调整,限制高耗能行业政策陆续出台,影响开始显现。1)2021年1月,乌兰察布发布《关于做好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能耗双控》 文件,由于乌兰察布地区贵为全国硅锰产区最为集中区域,产能、产量以及北方区域影响力为全国首位,本次事件对硅锰短期供需影响较大,也彰显了当地政府对2021年控能耗的决心。 一季度乌兰察布能耗双控目标任务: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月度总用电量 不得突破38亿千瓦时,2021年1月份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必须在2020年12月总用电量44亿千瓦时基础上消减用电量6亿千瓦时。主要措施包括:国家限制类25000千伏安及以下普通合金矿热炉(硅锰类)取消用电负荷。(限电)(2020年底前生产低钛铬铁合金、硅钙合金、硅铬、微碳微钛硅铁等特种合金矿热炉除外);对25000千伏安以上半密闭合金矿热炉(硅锰类),按 2020年12月份实际用电量减少47%预算管理;对25000KVA以上全密闭合金矿热炉、特种合金矿热炉、 30000KVA以上电石矿热炉按2020年12月份实际用电量下达用电指标,月用电量目标不超35.32亿千瓦时。2)2月初,内蒙自治区发布《调整部分行业电价政策和电力市场交易政策》。根据文件内容,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水泥、钢铁等8个行业实行差别电价。从 2021年2月10日起,限制类加征0.1元/度,淘汰类加征0.3元/度。同时,要求拥有自备电厂的厂家按自发自用电量缴纳0.01元/千瓦时的政策性交叉补贴。2021年二季度起,自治区工信部分 根据政策,甄别当年列入落后产能的淘汰、限制类企业(设备)名单, 电网根据名单收取加价电费。 我们测算:对于有自备电厂的铁合金厂家,锰硅成本抬升在40元/吨, 硅铁在80元/吨;对于不具有自备电厂的企业,硅锰企业分别为400元(限制类)和1200元(淘汰类);硅铁企业分别为800元(限制类) 和2400元(淘汰类)。 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对于淘汰类企业(设备):1)未来大概率将不给用电指标,电力能耗指标让渡其他行业,基本相当于变相关停;2)限制类通过电费调整增加成本,倒逼25000KVA以下小炉子关停。3)2月7日,包头市工信局发布关于核实重点行业淘汰类限制类(生产设备)企业名单的通知。 根据文件,十四五化解过剩产能(铁合金)共涉及,15家硅铁企业合计26台设备,涉及产能24450吨/月(实际23595吨/月);4 家硅锰企业合计7台设备,涉及产能 16290吨/月(实际10440吨/月)。 其中,此次淘汰的硅铁产能占内蒙地区月产量13%左右,占全国4.4%;硅锰产能占内蒙地区3%,全国1.1%。 我们的观点:1)主产区影响大。焦炭去产能重点在主产区山西,与其类似 的是内蒙地区同为国内铁合金主产区,特别是硅铁,内蒙地区月产量占全国36%左右,限制政策的出台影响较大。2)急迫性。2020 年相当于焦炭去产能的最后一年,力度较大。而2021年内蒙地区能耗控制压力同样巨大, 从近期政策出台频率看,限制高能耗行业有一定急迫性,且后续各市有望 陆续出台限制政策,影响持续。3)与以往一刀切政策诸如拉闸限电等 方式不同,此次通过增加成本等方式倒逼,避免了短期价格的大幅波动, 对行业中长期发展更有利。4)根据草根调研,此次包头淘汰类设备多为僵尸产能,此类产能的永久性退出,避免了以往价格上涨后僵尸产能复产的 可能性,有利于价格的稳定。后续相关政策的继续推出以及政策落地执行 情况值得期待。 2.2 同为典型的高弹性小品种——2017年行情复盘 复盘硅铁十年价格走势,呈现两个特点:1)行业经历了两轮大的扩产周期, 到目前为止,上一轮扩产已基本结束,近期只有少数个别新增产能计划, 也无明确投产时间表;2)限产、成本抬升等事件性导致的供需错配,对价格会带来极大弹性。 我们以2017年为例,2017年是硅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一年,其价格一 度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环保导致短期供需失衡。 供需矛盾主要从下半年开始体现,7月之后经过连续3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超50%,而后引发企业大面积复产,价格再度急转直下; 10月之后,下游需求好于预期,价格再度反弹,西北大厂在11月连续三次上调价格; 12 月,宁夏中卫环保限产力度严格,通过供电局断电形式强制执行, 硅铁生产厂家全部关停,价格上涨至历史最高的1.1-1.2万元/吨。 根据测算,当时影响月产量7万吨左右,占全国月产量的14%。而当时硅铁价格四季度连续三个月累计涨幅超80%。三、 硅铁全年均价有望中枢上移 3.1 硅铁——钢铁产业链重要一员由于硅锰的行业格局相对分散,且其成本主要构成为锰矿,价格上涨过程 中成本亦会同时上涨,侵蚀部分利润。因此,本文更看好硅铁价格变动带 来的利润弹性,主要分析硅铁行业供需情况。 硅铁——钢铁产业链重要一员。硅铁作为铁合金的一种,主要是在炼钢工 业中用作脱氧剂和合金剂,以帮助获得化学成分合格的钢和保证钢的质量。 其下游最大的应用即为钢铁行业,占比超过70%,其次为金属镁和铸造产业,以及出口需求。硅铁成本中电力成本占比超60%,同时在钢材成本中占比较小,下游能够承受价格上涨。 生产一吨硅铁时电耗大约在8400-9000度,电价成本占总成本的80%。 随着技术进步,目前生产一吨硅铁耗电量大约在7800-8200度(各企业电耗及电价差异,成本占比各不相同)。其次为兰炭、硅石、氧化铁 皮以及一些辅料。 生产一吨粗钢使用4公斤硅铁,按当前现货价格6700元/吨,相当于27元/吨。我们测算当前的钢坯成本4050元/吨,硅铁在炼钢中成本占比仅为0.6-0.7%。因此,历史上看,即使硅铁价格出现大幅飙升,下游也可接受。3.2 需求稳中有增,供给扰动继续 对硅铁而言,其需求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钢厂、金属镁、出口、铸造。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硅铁产量总体略有下降。其中,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同比增长5.2%,创下历史新高,对应硅铁在钢铁行业中产量略有上升,但疫情影响下,金属镁以及出口均有所下降,导致全年硅 铁产量538万吨,同比下降5.9%。我们预计2021年硅铁需求稳中略升,疫情影响消退,国内外需求恢复, 硅铁四大下游需求均有所回暖。全年总需求达到560-570万吨左右水平, 同比增长在5%上下。 钢厂部分。根据我们年度策略中测算,预计2021年钢铁总需求在疫情之后恢复,全年产量达到10.8亿吨,同比增长2.2%。因此,对应硅铁需求430万吨以上。金属镁部分。根据mysteel预测,2020年全年金属镁产量预计在79万吨左右,同比减少3.5%,估算消耗硅铁产量86万吨。预计2021年金属镁在海外需求恢复背景下,产量小幅增长。我们预计对应全年硅铁需求在90万吨以上。出口部分。截至2020年底,国内硅铁量27.6万吨,同比下降28.5%; 进口量2.3万吨,同比下降56.6%,进出口的下降均由疫情影响导致。 我们预计2021年硅铁出口将恢复至以往 40-50万吨左右水平。产能过剩行业,剔除僵尸产能后利用率较高。硅铁的供给端,从产能角度看,属于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行业整体 产能利用率在 60%上下。但根据我们草根调研反馈,其中包括了较多的僵尸产能,目前在生产的设备中,利用率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从开工率的角度,2020年硅铁行业开工率维持在50-60%之间。几大主产区,内蒙、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表现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在80%左右高位水平。硅铁产能增速已明显下降,关注新产能释放节奏。根据一德期货数据,硅铁的产量累计增速在17年后一直保持正增长, 近两年增速已在5%以下,并且有逐渐向零轴靠近的情况,说明硅铁正在走向产能收缩期。 从新产能的角度,根据mysteel统计,2020年硅铁新增产能将近30万吨,这部分的量并未释放完毕。近两年新增产能主要包括了新疆、 陕西地区部门小产能,以及宁夏地区的部分复产产能。但考虑宁夏等 地区电价水平较高,以及各企业间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力差异显著,新 产能释放节奏仍需要观察。政策推动僵尸、高耗能产能退出,环保搅局也有可能性,关注政策落地, 淘汰有望带来行业利润率上升。 政策方面,碳中和背景下,内蒙地区新一轮对高耗能行业整治已在路 上。就包头政策而言,考虑到内蒙地区有将近20%多的僵尸产能,包头地区政策事实上对行业供给出清将带来很大帮助。我们判断,后续内蒙各市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此外,环保方面,如新产能计划较多的陕西地区,其因为是金属镁循 环产业链,硅铁矿炉型较大,铁合金设备的污染较少,但涉及煤、发电、兰炭等环节污染程度相较硅铁更大,陕西地区是否也会出现 17 年 宁夏环保整顿情况值得关注。 因硅铁生产成本相对固定,主产区企业无法再通过技术革新进一步降 低成本,后期通过产能的淘汰来提升行业的利润率可能性大。 行业高集中度,小企业淘汰利于大企业。硅铁主产区分布在内蒙、宁夏、青海、陕西、甘肃等地,基本上占到 全国每月产量的 95%以上。 从行业集中度角度看,CR10市占率50%上下,CR5市占率39%上下, CR5市占率 32%上下。其中,鄂尔多斯、内蒙君正为国内最大的两家企业,此外,硅铁企业低库将成为常态。在硅铁期货上市之后,部分企业库存向 期货库存转移趋势明显,企业维持低库存将成为常态。同时,根据我们草根调研反馈,短期因为春节因素,库存有所增加,但整体库存水平尚可。3.4 成本支撑、政策催化,抬升价格中枢 成本支撑。由于硅铁成本中电费占比较高,成本相对固定。其余成本构成 中的兰炭和硅石,特别是价格走高对硅铁价格将形成强有力支撑。 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 2021 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 履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来原煤加上炼焦煤的持续缩 量,带动兰炭价格的持续上行。 成本支撑叠加供给政策的持续催化,我们认为,2021年硅铁价格区间将整 体上移,预计价格区间维持在6500-7000元/吨之间。若内蒙古淘汰政策落地实施良好,可能会继续推动硅铁价格持续新高。四、报告总结 我们认为,碳中和大背景下,高耗能行业供给收缩是大趋势,且将持续发酵。不具备能耗、环保等优势的小企业将面临淘汰风险,反之,具备优势的大企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我们看好高耗能的铁合金行业特别是硅铁未来的价格弹性机会,硅铁将是碳中和下钢铁产业链最佳的弹性品种。五、风险提示 新产能释放风险。目前我们需要观察几方面产能释放的风险:一是 2020 年新增的 30 万吨产能,其中部分产能释放尚未充分;二是陕西地区金属镁 循环产业链配套的硅铁产能,若金属镁价格不达预期,相关硅铁产能或有 外流风险;三是在利润回升过程中,部分僵尸产能或者部分产能利用率尚 低的产能的放量。以上均会导致短期硅铁供应的加剧,对硅铁价格形成抑制。 政策不达预期风险。年初至今,内蒙地区陆续发布的电价调整等政策,各市中乌兰察布、包头已下发文件,后续不排除其他市跟进发布。一方面, 后续发布文件相关措施不排除力度低于预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政策到 落地阶段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感谢您的关注,了解每日最新行业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作者:国金证券 倪文祎更多最新行业研报来自:【远瞻智库官网】

白选手

2021年3月钢铁PMI显示:市场需求陆续恢复 钢材生产有所放缓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3月份为47.9%,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分项指数显示,钢材需求有所回升,钢厂生产受环保限产有所下降,带动原材料价格高位下行,钢价震荡上行。预计4月份,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生产或保持偏紧格局,钢材价格高位运行,铁矿石价格继续回落。图1 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PMI指数变化情况一、3月份钢铁行业市场分析(一)钢材需求陆续恢复3月份是钢铁行业传统的淡季向旺季的转换期,国内钢材需求陆续恢复。新订单指数为47.1%,环比上升3.8个百分点。国外需求方面,由于出口退税是否取消尚未确定,钢材出口商观望情绪上升,加上当前内销收益较好,对出口有一定替代作用,前期持续回升的钢材出口有所收紧。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3.7%,环比下降17.7个百分点,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势头。据上海卓钢链了解,当前华东、华南市场需求恢复较好,北方仍在陆续恢复过程中。从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3月份终端日均采购量环比上升1015.51%,成交恢复较快。图2 2016年以来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变化情况图3 2018年1月以来沪市终端线螺每周采购量监控变化情况(二)钢厂生产有所放缓3月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下,环保限产政策再度从严,给钢铁生产带来一定限制。生产指数为51.3%,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表明钢厂生产有所放缓。据中钢协数据统计,3月上旬和中旬粗钢产量连续下降。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227.13万吨,环比下降2.08%;中旬粗钢日均产量为221.36万吨,环比下降1.46%,生产放缓也带动原材料采购量增速下行,采购量指数为51.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由于市场对市场对于原材料价格有一定下跌预期,因此倾向于加快消耗已有库存并持币待购新原料,使得原材料库存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为36.6%,环比下降9.8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月内从业人员也有所回升,从业人员指数为49.0%,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图4 2016年以来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变化情况(三)钢厂库存整体下降3月份,受钢材需求恢复带动,钢材库存整体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为33.2%,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据中钢协统计,月内钢厂库存经历了先升后降走势,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788.39万吨,比上一旬增加147.3万吨。中旬钢材库存量为1750.89万吨,比上一旬减少37.5万吨,下降2.10%。下旬库存还有下行趋势。综合看,当前钢厂库存呈加快消耗态势。社会库存今年首次出现环比下降,5大品种库存涨跌不一。据中钢协统计,3月中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728万吨,比上一旬减少49万吨,比年初增加998万吨。分品种来看,螺纹钢库存964万吨,环比下降20万吨;线材库存335万吨,环比下降12万吨;热轧卷板库存186万吨,环比减少12万吨;冷轧卷板库存128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中厚板库存115万吨,环比下降7万吨。图5 2016年以来产成品库存指数变化情况(四)钢材价格震荡上行3月份以来,国内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但生产却受环保政策等影响有所下降,市场整体呈紧平衡状态,对钢材价格有所支撑,钢价持续走高。卓钢链数据显示,3月1日上海螺纹钢指数为4621元/吨,为当月最低值,之后价格震荡上升,29日上海螺纹钢指数为4864元/吨,当月涨幅243元/吨。价格已逼近2017年的高位。预计4月份,随着需求持续释放,价格将继续保持震荡上升态势。图6 2018年以来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变化情况(五)原材料价格整体高位回落3月份,铁矿和焦炭价格有所下降,其他原材料价格则涨跌不一,整体来看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企业炼钢成本有所下降。购进价格指数为56.3%,环比下降7.4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震荡走弱,主要原因是环保限产从严执行,导致原料端需求下降,其中铁矿降幅尤为明显。普式62%铁矿石指数从3月初开始震荡下行,24日为159.55美元/吨,为当月最低,截止26日,单月下降14.9美元/吨。其他原材料方面,河北地区普碳方坯价格为4770元/吨,较上月末上升480元/吨;山东地区废钢价格为2840元/吨,较上月末上升10元/吨;河南地区63-64品味碱性干基铁精粉价格为1230元/吨,较上月末下降20元/吨;山西地区二级焦炭价格1990元/吨,较上月末下降600元/吨。图7 2016年以来购进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六)资金持续保持宽松据央行数据,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多增6211亿元。2月末M2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和1.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4.2%。当月净投放现金2299亿元。从信贷数据来看,短期内市场资金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这有助于大宗商品市场处于偏强态势。当然,随着国外经济的恢复,后续资金高位逐步收紧的概率增加,因此商品市场的强弱,也将重新审视其自身供需的矛盾是否化解。二、后市展望(一)市场需求或将较快释放4月份,钢材需求或将进入快速释放状态。建材方面,随着新老基建投资拉动作用加大,建材需求将迎来较好增势,为钢材市场提供较好需求增量。房地产市场方面,2021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8.3%;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5.7%,两年平均增长7.6%;1-2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4.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33.0%;土地成交价款503亿元,同比增长14.3%。目前来看,今年前2个月整体房地产市场表现良好,即便排除2020年同期疫情影响,今年房地产市场都取得了一个好的开端,对钢材市场来说无疑起到了不错的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将延续一段时间。汽车和机械方面,目前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运行态势都稳中有进,其钢材需求持续增长。基于钢材需求增长预期,企业对后市也持有乐观态度,4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1.4%,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为近8个月以来新高。(二)钢材市场预计保持紧平衡状态4月份,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相关去产能等政策的大背景下,钢材生产或持续保持稳中趋降。加上当前市场价格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生产偏紧有利于钢企实现收益,所以预计4月份及以后一段时间,钢材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或保持紧平衡状态,钢材价格也将在高位震荡运行。(三)原材料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当前铁矿石供给较为稳定,而国内环保限产力度较大,对铁矿石需求有所下降,港口库存不断累积,预计4月份在国内生产或将继续受限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焦炭方面当前已经过多轮提降,下跌空间有限;而其它原材料价格当前仍处于高位,在生产或将下降的情况下,供需关系将逐步移动,价格有望下跌。综合来看,3月份,国内市场需求陆续回升,但钢厂生产有所下降,钢厂和社会库存加快消耗,钢价震荡上行,原材料成本下降,钢企效益处于相对较好水平。预计4月份,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生产或有所偏紧,市场呈紧平衡状态,钢材价格高位震荡运行,铁矿石价格有望下降。(任何转载,必须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取得联系,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本文)

交谊舞

小鲸产业链能源记者参考|中国特种钢材行业上中下游分析

中国特种钢材行业上游分析中国特种钢材行业发展成熟,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铁矿企业、镍土矿企业及煤矿企业,为特种钢材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据头豹研究院,从经济体量上分析,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地区是铁矿石主要消费地区。今年复产复工以来,中国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期货价格最高冲至940元,创2014年以来新高。供需方面,12月约有200-250万吨的铁矿石供需缺口,叠加印度或重新禁止铁矿石出口等海外消息影响,铁矿石目前维持供需紧平衡,价格短期或维持高位。据瑞达期货,国内炼焦煤市场偏强运行,主流煤企主焦价格上调。焦化厂开工处于高位,对原料采购情绪较为强烈。镍矿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由2019年8月开始进入上涨阶段。截至2020年4月,中国镍矿石市场价格达到331元/吨。未来,随着不锈钢应用领域的扩大及不锈钢市场需求量的上升,中国镍矿石价格存在进一步推高的可能。中国特种钢材行业中游分析中国特种钢材行业中游环节涉及特种钢材生产商,是特种钢材技术的所有者,主要业务涉及特种钢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据头豹研究院,我国特钢中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差距。目前中国特钢中低端产品合计占比超70%。中国特钢产品结构中,非合金钢占比37%,低合金钢占比17%,合金结构钢占比17%,不锈钢占比5%,不锈钢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出口产品价差明显,产品升级刻不容缓。细分龙头企业在品牌价值和研发实力上均有优势,是实现进口替代的主要生产商,而技术的积累将促进企业正向发展,长期看优势逐渐凸显。中国特种钢材行业下游分析中国特种钢材下游应用丰富,对国家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其不断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融合,传统钢铁属性逐渐减弱,而新材料属性日益增强。据头豹研究院,中国特钢行业最初为航空航天、中国国防军工提供配套建设,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机械行业向高精尖设备转型,中国特钢产量猛增,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下游需求看,汽车、工程机械、国防军工、能源等领域在中国特钢消费结构中分别占40%、20%、15%及11%,是当前中国特钢产品主要应用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升级,以军工业、核电工业、高速铁路及汽车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将迎来快速而可持续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带动中高端特钢的需求。

道理

中国钢铁工业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格局

冯超/文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加剧了这一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钢铁行业要充分认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补足短板、锻强长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新发展动能,加大对外开放,重塑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一、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新挑战创造了人类历史钢铁奇迹的中国钢铁工业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诸如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提升效率、控制产能等传统挑战之外,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一些新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给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在向最好方向努力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最坏形势的准备。一是供应链安全的挑战,特别是铁矿石资源安全保供的挑战。资源分布不均、品质差异较大等使得我国钢铁行业在铁矿、镍矿、铬矿、锰矿等常用资源方面面临较大的保障压力。目前我国铁矿石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且超过60%是来自一个国家,这无疑使我国铁矿石资源的安全保障存在很大隐患。二是需求端安全的挑战。从满足国内需求来看,我国钢铁工业可以保证国内下游行业绝大部分用钢需要,但仍有一些高端产品不能满足需求,成为下游行业“卡脖子”的材料,如部分海洋、交通行业和机械行业用钢,以及一些航天航空金属材料等。有些材料尽管能够生产,但质量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装备安全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可以生产绝大部分钢铁行业所需要的装备,但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一些关键设备、关键元器件、关键软件等方面仍依赖进口,一些先进轧钢工艺也依赖国外厂商,如带钢无头轧制技术(ESP)和薄带铸轧技术(CASTRIP)等。此外,我国钢铁行业几乎所有高端的检测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四是体制机制的挑战。面对新发展形势,体制机制如何适应更加开放的要求,特别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等领域仍存在一定的障碍。加大内循环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就是要打破地区间在资源、生产、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方面的体制障碍,推动资源在更广空间(区域)、更大深度(产业链)、更宽范围(所有制)内由市场作用进行配置。特别是在布局调整方面必须要打破地区间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全国一盘棋。在推进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方面一定要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五是发展环境的挑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共识,我国钢铁工业不仅要大量减少传统污染物的排放,还将面对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非常重视对减少二氧化碳技术的开发,并且越来越将绿色产品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排除未来发达国家将绿色发展作为一个技术壁垒使用,对产品的全产业链要求实施绿色标准,不仅最终产品的生产要绿色化,而且其中的原料、中间品等也要达到绿色标准。因此,我国钢铁工业未来不仅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要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实现低碳发展。超低排放只是未来企业需要满足的最低门槛,实现低碳发展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二、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新机遇一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构建强大内需体系和经济内循环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一是要扩大最终消费,二是要扩大有效投资。尽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整体消费水平距离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仍有很大的消费升级空间。比如,这次疫情防控就暴露出我国在满足人民健康医疗保障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医疗基础设施,还是医护人员数量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再比如,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在汽车拥有量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世界银行201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73辆,在世界主要20个国家中位列第17位。汽车是我国未来扩大最终消费的重点领域,必然带动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比如,仍然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我国人均GDP最高地区(北京)是人均最低地区(甘肃)的4.5倍。尽管我国近年来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仍然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倍。因此,钢铁工业即是扩大内需体系的支撑行业,同时也是扩大内需体系的受益行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过去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使得我国县城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短板弱项即是差距,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2019年底,我国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94、387个,二者共计1881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967个)的2倍。从经济总量看,2019年县及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近2/5。其中,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的县城及县级市城区GDP占全国GDP的近1/4。从人口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1.55亿、0.9亿人左右,共计2.4亿人左右,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加强县城建设,一方面可以形成当期投资,另一方面改善的公共设施又可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形成乘数效应。当前我国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居民的2/3左右,若能缩小二者差距,新增投资消费的空间巨大。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方面未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将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大力推进钢结构的应用,这不仅需要钢铁行业为之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也为钢铁行业的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机会。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将是增长的重点领域。从扩大有效投资情况来看,无论是传统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房地产、基础设施、制造业等),还是“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投资领域,都离不开钢铁工业的支撑。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链重构成为热议话题。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面临产业链重构的世界市场再平衡;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是世界上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有许多短板需要补足,其中就包括一些行业中的关键材料,可能面临供应链稳定的问题。钢铁行业有责任,有义务加强与下游行业的合作,在重点领域、重点材料方面合作攻关,解决我国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满足下游行业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国内市场稳定供应的同时,也为这些行业锻造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钢铁工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契机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与完善,满足国内下游行业日益增长的对钢铁品种与质量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大钢铁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吸引国际要素资源,即包括传统的原材料资源,金融资源,也包括科技创新资源等,加强与国外同行在科技创新和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等方面的合资、合作。在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双方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加快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钢铁行业要充分利用我们在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在国际上寻找合作机会。三、开创中国钢铁工业新格局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补足动能短板。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最大短板。行业普遍存在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硬件开发、轻软件开发;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等问题。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取得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在国际上能够处于领先水平的却不多,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国钢铁工业创新短板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基础理论产业融通技术研究还有待加强,一些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缺失,在低碳冶金、近终形制造、智能制造等技术方面仍处于跟随状态,部分核心检测和控制装备仍依赖进口等。科研创新体系上过于分散,大量科研资源被用于重复创新,科研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过低。我们既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又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要通过前瞻性、原创性的创新成果提升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和后续劲头。二是创新资源开发模式,补足链条短板。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最大产业链安全问题就是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太高,超过80%,从产业链安全角度讲存在巨大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的原料供应。要缓解我国铁矿石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一是要有充足的资源,二是要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国内资源保障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内铁矿石资源和废钢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国外资源,包括废钢资源和我国已经投资开发的铁矿石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做好新资源的开发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最有希望的是非洲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开发非洲资源必须将资源开发与发展非洲经济相结合,走出一条新的资源开发模式,确保资源开发可以经济有效持续下去。除了铁矿石资源外,我们还要高度关注其他重要资源的开发,比如铬矿、镍矿、锰矿等。三是加快兼并重组力度,补足效率短板。我国钢铁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行业集中度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其它主要钢铁生产国,而且也低于下游主要行业,其结果是行业平均利润率不仅普遍低于国外同行,也低于国内制造业平均水平,长期处于利润率低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大力提升行业集中度,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最近一段时期我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特别是宝钢与武钢合并组成宝武集团之后,宝武又先后整合了重钢、马钢、太钢等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集团。民营钢铁企业也加强了兼并重组工作,比如,沙钢重组东北特钢,建龙重组北满特钢,德龙重组天津渤海集团,敬业收购接管广东泰都钢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地区还制定了推动本地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规划,这些举措将推动钢铁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锻强制度长板。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走过了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的历程,达到了他们不曾有过的高度,充分证明了我国在体制方面的优势。特别是我国在加入WTO组织之后,市场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向深层次的发展,我国经济活动中尚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方面尚有改进的空间,另外一个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不用发挥政府的作用,而是政府的责任更多是确保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体的过程中更需要打破地区间的各种壁垒,在促进各种要素的顺利流动,保证各种市场主体享有公平权利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种不公平竞争行为。这次中外应对疫情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在体制方面的优势,我们要在坚持四个自信,严格遵守WTO规则,保证与国外同行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打造我国钢铁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五是依靠数字化、智能化,锻强竞争力长板。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出现与扩散,正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生产的性质,使物理制造系统与数字化制造系统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契机,将智能传感器、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融入钢铁制造和运营决策过程中。一是生产方式数字化,通过优化重组生产和运营全流程数据,推动产业由机械化、人力化生产向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转变,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成材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二是生产运营智能化,依靠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重塑资源配置和生产运营逻辑,从局部、刚性生产运营向全局、柔性的智能化生产运营转型升级,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防范各种风险,降低产业链的综合成本。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中国钢铁工业一定会补足短板,锻强长板,不断完善自己,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使中国钢铁工业真正成为世界钢铁工业的引领者。(作者系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鱼鱼雅雅

冶金工业经研中心冯超:中国钢铁工业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格局

来源:经济观察报原标题:中国钢铁工业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格局冯超/文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加剧了这一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钢铁行业要充分认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补足短板、锻强长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新发展动能,加大对外开放,重塑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一、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新挑战创造了人类历史钢铁奇迹的中国钢铁工业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诸如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提升效率、控制产能等传统挑战之外,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一些新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给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在向最好方向努力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最坏形势的准备。一是供应链安全的挑战,特别是铁矿石资源安全保供的挑战。资源分布不均、品质差异较大等使得我国钢铁行业在铁矿、镍矿、铬矿、锰矿等常用资源方面面临较大的保障压力。目前我国铁矿石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且超过60%是来自一个国家,这无疑使我国铁矿石资源的安全保障存在很大隐患。二是需求端安全的挑战。从满足国内需求来看,我国钢铁工业可以保证国内下游行业绝大部分用钢需要,但仍有一些高端产品不能满足需求,成为下游行业“卡脖子”的材料,如部分海洋、交通行业和机械行业用钢,以及一些航天航空金属材料等。有些材料尽管能够生产,但质量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装备安全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可以生产绝大部分钢铁行业所需要的装备,但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一些关键设备、关键元器件、关键软件等方面仍依赖进口,一些先进轧钢工艺也依赖国外厂商,如带钢无头轧制技术(ESP)和薄带铸轧技术(CASTRIP)等。此外,我国钢铁行业几乎所有高端的检测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四是体制机制的挑战。面对新发展形势,体制机制如何适应更加开放的要求,特别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等领域仍存在一定的障碍。加大内循环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就是要打破地区间在资源、生产、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方面的体制障碍,推动资源在更广空间(区域)、更大深度(产业链)、更宽范围(所有制)内由市场作用进行配置。特别是在布局调整方面必须要打破地区间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全国一盘棋。在推进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方面一定要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五是发展环境的挑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共识,我国钢铁工业不仅要大量减少传统污染物的排放,还将面对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非常重视对减少二氧化碳技术的开发,并且越来越将绿色产品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排除未来发达国家将绿色发展作为一个技术壁垒使用,对产品的全产业链要求实施绿色标准,不仅最终产品的生产要绿色化,而且其中的原料、中间品等也要达到绿色标准。因此,我国钢铁工业未来不仅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要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实现低碳发展。超低排放只是未来企业需要满足的最低门槛,实现低碳发展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二、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新机遇一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构建强大内需体系和经济内循环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一是要扩大最终消费,二是要扩大有效投资。尽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整体消费水平距离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仍有很大的消费升级空间。比如,这次疫情防控就暴露出我国在满足人民健康医疗保障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医疗基础设施,还是医护人员数量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再比如,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在汽车拥有量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世界银行201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73辆,在世界主要20个国家中位列第17位。汽车是我国未来扩大最终消费的重点领域,必然带动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比如,仍然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我国人均GDP最高地区(北京)是人均最低地区(甘肃)的4.5倍。尽管我国近年来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仍然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倍。因此,钢铁工业即是扩大内需体系的支撑行业,同时也是扩大内需体系的受益行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过去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使得我国县城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短板弱项即是差距,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2019年底,我国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94、387个,二者共计1881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967个)的2倍。从经济总量看,2019年县及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近2/5。其中,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的县城及县级市城区GDP占全国GDP的近1/4。从人口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1.55亿、0.9亿人左右,共计2.4亿人左右,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加强县城建设,一方面可以形成当期投资,另一方面改善的公共设施又可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形成乘数效应。当前我国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居民的2/3左右,若能缩小二者差距,新增投资消费的空间巨大。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方面未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将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大力推进钢结构的应用,这不仅需要钢铁行业为之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也为钢铁行业的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机会。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将是增长的重点领域。从扩大有效投资情况来看,无论是传统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房地产、基础设施、制造业等),还是“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投资领域,都离不开钢铁工业的支撑。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链重构成为热议话题。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面临产业链重构的世界市场再平衡;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是世界上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有许多短板需要补足,其中就包括一些行业中的关键材料,可能面临供应链稳定的问题。钢铁行业有责任,有义务加强与下游行业的合作,在重点领域、重点材料方面合作攻关,解决我国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满足下游行业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国内市场稳定供应的同时,也为这些行业锻造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钢铁工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契机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与完善,满足国内下游行业日益增长的对钢铁品种与质量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大钢铁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吸引国际要素资源,即包括传统的原材料资源,金融资源,也包括科技创新资源等,加强与国外同行在科技创新和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等方面的合资、合作。在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双方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加快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钢铁行业要充分利用我们在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在国际上寻找合作机会。三、开创中国钢铁工业新格局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补足动能短板。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最大短板。行业普遍存在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硬件开发、轻软件开发;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等问题。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取得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在国际上能够处于领先水平的却不多,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国钢铁工业创新短板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基础理论产业融通技术研究还有待加强,一些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缺失,在低碳冶金、近终形制造、智能制造等技术方面仍处于跟随状态,部分核心检测和控制装备仍依赖进口等。科研创新体系上过于分散,大量科研资源被用于重复创新,科研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过低。我们既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又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要通过前瞻性、原创性的创新成果提升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和后续劲头。二是创新资源开发模式,补足链条短板。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最大产业链安全问题就是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太高,超过80%,从产业链安全角度讲存在巨大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的原料供应。要缓解我国铁矿石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一是要有充足的资源,二是要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国内资源保障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内铁矿石资源和废钢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国外资源,包括废钢资源和我国已经投资开发的铁矿石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做好新资源的开发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最有希望的是非洲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开发非洲资源必须将资源开发与发展非洲经济相结合,走出一条新的资源开发模式,确保资源开发可以经济有效持续下去。除了铁矿石资源外,我们还要高度关注其他重要资源的开发,比如铬矿、镍矿、锰矿等。三是加快兼并重组力度,补足效率短板。我国钢铁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行业集中度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其它主要钢铁生产国,而且也低于下游主要行业,其结果是行业平均利润率不仅普遍低于国外同行,也低于国内制造业平均水平,长期处于利润率低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大力提升行业集中度,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最近一段时期我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特别是宝钢与武钢合并组成宝武集团之后,宝武又先后整合了重钢、马钢、太钢等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集团。民营钢铁企业也加强了兼并重组工作,比如,沙钢重组东北特钢,建龙重组北满特钢,德龙重组天津渤海集团,敬业收购接管广东泰都钢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地区还制定了推动本地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规划,这些举措将推动钢铁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锻强制度长板。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走过了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的历程,达到了他们不曾有过的高度,充分证明了我国在体制方面的优势。特别是我国在加入WTO组织之后,市场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向深层次的发展,我国经济活动中尚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方面尚有改进的空间,另外一个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不用发挥政府的作用,而是政府的责任更多是确保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体的过程中更需要打破地区间的各种壁垒,在促进各种要素的顺利流动,保证各种市场主体享有公平权利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种不公平竞争行为。这次中外应对疫情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在体制方面的优势,我们要在坚持四个自信,严格遵守WTO规则,保证与国外同行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打造我国钢铁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五是依靠数字化、智能化,锻强竞争力长板。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出现与扩散,正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生产的性质,使物理制造系统与数字化制造系统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契机,将智能传感器、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融入钢铁制造和运营决策过程中。一是生产方式数字化,通过优化重组生产和运营全流程数据,推动产业由机械化、人力化生产向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转变,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成材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二是生产运营智能化,依靠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重塑资源配置和生产运营逻辑,从局部、刚性生产运营向全局、柔性的智能化生产运营转型升级,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防范各种风险,降低产业链的综合成本。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中国钢铁工业一定会补足短板,锻强长板,不断完善自己,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使中国钢铁工业真正成为世界钢铁工业的引领者。(作者系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