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8日下发《2019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领导和管理本单位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命题、制卷、机要寄送、阅卷等有关考务管理工作由研究生招生部门具体负责;被录取的港澳台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教学工作由招生单位的研究生院负责。此外,通知说,内地(祖国大陆)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各报考点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招生单位既可使用国家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港澳台研究生,也可不使用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港澳台研究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招生人数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港澳台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兼读制)两种。哪些学生能报考?答案在这里:报名参加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考生所持身份证件须符合以下条件:1.港澳地区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2.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二)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1.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三)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四)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五)报考法律、工商管理、临床医学等专业研究生,还应符合内地(祖国大陆)当年招收相关专业研究生规定的其他报考条件,具体由招生单位确定并公布。学生要去哪里报考?答案在这里:报考点所在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如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陈瑶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联系人:钟惠娟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澳门: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联系人:邝子欣地址:澳门罗理基博士大马路614A-640号龙成大厦5-7楼招生考试顺序一览:第一,发布招生简章。各招生单位要在“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gatzs.com.cn,以下简称“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公布港澳台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信息及相关要求。第二,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天24小时接受网上报名。(2)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按规定上传电子照片。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第三,现场确认。(1)所有考生现场确认须在2019年1月10日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自行确认和公布。(2)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按规定提交本人网上报名编号、有效身份证件、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但须提交应届在读证明原件)或同等学历文凭,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3)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5)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签字确认后交报考点留存。(6)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副本。第四,打印准考证。考生应当在2019年3月20日至4月14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然后,就是考试啦~~~~祝福广大考生考试顺利哦!
华侨港澳台联招考试---数学备考方略总体说来,联考的数学与国内高考相比,虽然知识点的区别不大,但是覆盖面比高考窄一些,而且难度比国内低不少。据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学校提供的数据:由于联考实行文理合卷的方式,需要照顾没有在国内上过中学的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因此联考数学难度很低,甚至略低于国内高考的文科数学,这不仅体现在国内高考中对理科思维要求很高的内容——如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的证明,不等式的放缩等,在联考中均不作要求,而且计算量也是能减则减。此外,现行教材中的简易逻辑,积分,统计也不属于联考的考察范围。基于此,备战联考的数学策略与备战高考就有很大差别了。在高考中,无论文科理科,数学都是最重要的科目,也是每天需要花时间最多的科目。而对于备战联考的同学来说并非如此。对于基础非常差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毋庸置疑会选择文科,而且很多同学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备考,有的甚至只在联考前几个月才开始学习。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重心应该放在历史地理上,因为历史地理是提分最快的科目。而对于数学来说,由于短期内提分效果不明显,而且对基础要求较高,所以这部分同学只能学习基本知识点之后,再通过练习来提高。相比之下,集合,函数,导数和复数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地方,因此作为必修课。数列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计算比较容易出错,而且变化比较多;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排列组合概率虽然计算量不大,题目也不可能很难,但是很多同学不理解这部分知识点,所以数列,三角,向量,概率这四个部分不能硬性要求全部学会,但也不能全部不会。解析几何(包括直线,圆,圆锥曲线)虽然比较好理解,但是运算量非常大;立体几何虽然计算量小,但是需要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平面几何作为基础,而且联考中取消了立体几何的解答题,因此这两部分只能选学,没有时间可以放弃。对于基础中等的同学,联考数学难度降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部分同学通常基本知识点都在以前的学校学过,但是解题能力欠缺,计算功底薄弱,而且理科思维不到位。由于联考不考难题,因此这部分同学只需要夯实基础,多练简单题和中档题,尤其需要多练圆锥曲线,提高计算能力,运算技巧和做题速度。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尤其是学有余力成绩拔尖的同学,联考数学难度降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了。因为难度降低了,所以理科思维较好的同学的优势一下子就没了,而且优秀的同学之间也没法拉开差距。更糟的是,不少眼高手低且性格毛躁的同学,容易一看到简单题就进入过度亢奋状态,导致140分的水平却只考出了70分,这部分同学一定要解决心理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意味着这部分同学平时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在数学上了。对于优等生来说,数学只需要多做难度中上的题以保持手感,避免知识点的遗忘,偶尔做做少量难题拔高一下,大部分时间可以花在物理化学上,英语瘸腿的同学也可以多提高一下英语。
写在前面 我是港澳台生,目前已经被北大新传拟录取。我的研究生申请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初试申请材料准备,二是复试的备考学习,这两部分的内容和标准与大陆考研同学一致,所以除了给有志向申请北大/清华新传研究生的港澳台同学分享一些经验,也希望可以给考研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参考。本篇经验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请按需食: 我的备考时间线 个人材料准备经验 复试备考学习方式(考研同学可以着重看这里)我的备考时间线 去年7-8月(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明确方向,整体把握申请节奏暑假我基本确定了申请方向,开始问学长姐、自己上网搜经历分享,保证自己知道大致的申请流程和节点。如果有志向申请的同学,一定要密切关注“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港澳台招生”上面的招生资讯,当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模板等信息都仅在这个平台上公布。当年的通知一般10月更新,可以先以往年的通知为参考,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PS:需要和港澳台同学科普,在大陆申请研究生只有北大和清华可以免笔试申请,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仍需通过全国统一的港澳台研究生考试。当然这也意味着各位多了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在参加全国统考的同时申请北大/清华是不冲突的。 去年9-11月:备齐基本申请材料,完成报名9月开学后我首先把申请需要的成绩单、在学证明、英语成绩单准备好,然后和老师联系获得推荐信(一定要给老师预留足够的时间,不要拖到申请快截止才来进行)。因为当时还有实习和别的课程,所以没有花太多精力在申请上,大概等到10月中实习结束后,我才开始准备个人陈述的写作,现在回想起来大致花了半个月才定稿,由于个人陈述是初审老师了解你并且判断你的学术潜力最重要的依据,一定要精心的打磨,所以如果各位能尽早开始是最好的,具体的经历我会在第二部分分享。接着11月底递交所有材料,完成网申系统报名,12月1号网申系统关闭。完成网申报名后我没有立刻开始密集的复试学习,去年的12月到今年1月我还在经历大四上学期的期末季,同时一边开始毕业论文的一系列工作,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复试备考质量是很低的,第一是因为时间比较碎片,第二是我对于复试的题型和标准了解甚少,导致我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自己梳理传播学基础的内容,这种没有问题导向的学习无疑很容易让人失去方向。今年2月开始我跟上胡师姐的复试班,基本摸清了复试备考方向,开始进行理论基础和专题梳理。总之,这一阶段的最大教训就是低估了复试的准备时间(如果不是今年特殊情况,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中,想想就后怕),真正开始准备复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口头答题是必须经过锻炼的,短短一道题的回答其实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所以看到这里的各位一定要提前做完其他事情,分清主次,给备考预留充分的时间! 今年3月-5月中:复试备考集中阶段原本预估今年复试大致在3月底,所以我3月初开始完全投入到复试备考冲刺阶段,具体的复试学习内容和方法详见第三部分。个人材料准备经验我主要想分享一下个人陈述的写作经历(考研的同学在初试过关参加复试前也需要提交个人陈述)。北大个人陈述的模板要求包括学术背景、研究计划、职业规划三部分内容,在有限篇幅中将你的经历和想法表述清晰,突出你的优秀和特色是个人陈述的主要任务。经过半个多月的个人陈述写作和修改,我认为逻辑问题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你该如何组织所有个人经历的问题。最开始还不太熟悉个人陈述写作的时候,我按照最保险的时间逻辑,按照时间先后来罗列和阐释相关经历,结果是整篇个人陈述显得重点不够突出,流于泛泛而谈。后来我和申请留学的小伙伴学到了故事线逻辑,把所有的个人经历当做素材,来讲清楚我是如何在本科学习中产生申请新传研究生的目标,以及未来想继续进行的研究方向,最后按照这个思路写作的个人陈述我自己是比较满意的。另外,个人陈述中涉及的未来研究计划,一方面是基于个人经历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一下申请院系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发表论文,如果还是举棋不定,可以看看近期的核心期刊,来打开自己的视野。最后,如果你和我一样比较善变和犹豫,切记预留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改个人陈述。复试备考学习方法我的复试备考主要分四部分内容: 英语部分 个人问题部分 专业课部分 读书部分我一天至少学习12个小时,所以3月初到4月初的一个月时间内我已经对每个模块都有把握,在接下来等待复试通知的一个月里我主要是维持每日练习,继续读专业书,扩展专业题的思考。毕竟复试题目一定是准备不完且准备不到的,但是你准备的越多,你就会越自信~1.英语部分 今年英文问题是进入考场要答的第一道题,我一直觉得如果第一道题答得足够顺畅和自信,后续答题的时候就更有底气,所以在准备复试英语题的时候,我的练习目标就是做到回答得自信、流畅、逻辑清晰。我个人的情况是英语基础比较好,在准备的时候没有再额外扩充词汇比如去背单词什么的(当然英语基础不一样的同学还是要长期积累词汇量),我主要锻炼的是反应速度,也就是让自己可以脱口而出,分享一下我长期坚持的两个方法: 每天我会听1-2篇的英语新闻并且跟读(China Daily、VOA、BBC等英语新闻APP都有这些功能),每天花30分钟来锻炼口腔肌肉,保持自己在这段时间内英语发音的水平,同时我觉得英语新闻也可以日积月累的丰富口头表达。 平时我会刻意用英语和小伙伴聊微信,或者用英语记录一些事情,甚至用英语和自己自言自语,这些都可以锻炼在需要表达一件事情时迅速调用英语的能力。(复习资料截图)2.个人问题部分 我把个人问题大致分为:自我认知类(自我介绍、性格特质、兴趣爱好等),经历类(学术、实习等经历的介绍和影响),学术偏好类(研究计划、喜爱的学者、阅读的书等)。这些问题我基本没有一个是可以一次性就敲定的,在准备个人材料前就开始要反复琢磨。根据我的练习经验,在准备和回答这类问题时,有两个坑想提醒大家避开: 思考问题时切忌闭门造车,尤其是在学术偏好类问题上,一定要多读论文、多和师兄师姐请教讨论,这样才能扩充你的视野,也可以让你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感谢我的小伙伴在练习的时候了我研究计划的意义,我才开始一轮更深入的思考,注意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答题的时候避免流水账和大白话,我和小伙伴在练习的时候发现,让听的人从流水账中挑取信息点是一件给经历严重减分的行为;但如果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的表达,即使内容本身不是很出彩但是会让听者觉得印象很好。所以这部分的问题最好可以常常练习中文与英文的口语表达,录音或者让别人评价是否清晰易懂。3.专业课部分 专业课部分的内容分为传播学基础、专题、热点。专业课部分考研的同学笔试的时候基本准备过了,港澳台申请的同学需要比较迅速的整理好自己的复习笔记。我在进入口头练习前,已经结合教材、公众号等梳理了基础理论和专题,复试练习的时候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用口语回答的方式练习一遍。一道问题的练习我通常会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在限时一分钟以内思考完毕并且回答录音;第二步根据论文来补充我的回答,整理文字版答案;第三步再次脱稿录音并计时,尽量把一道题控制在2-3分钟。专业课答题如果可以和小伙伴、师兄师姐一起练习会有更好的效果,备考期间我和一个小伙伴每天都会花至少一小时练习答题,练习的效率比自己单打独斗提升了非常多,在你回答问题的时候小伙伴可以帮你检验答题的逻辑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够学术,内容是否到位;同样在听对方回答的时候,也可以体会老师在听的时候的感受(比如上面提到的切忌流水账和大白话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当然还可以在讨论里激发更多的思路、加深对这道题的印象。(专题和热点整理的截图)4.读书部分 在英语提问、随意提问的环节都可能问到最近读的书、最喜欢的书等问题,因此在复试备考期间最好可以准备5本及以上的书单,在读书后总结内容概要,书中重要概念理解,个人对书目的评价等。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读书可以让我的答题更有深度、更有个人特色。例如,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在回答新媒体与社会相关的问题时基本可以引用,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给你提供观点,如果可以把书里的观点在回答其他问题时用上,就是出彩的地方。其实最后在复试前我还想读更多的书但是时间不够,所以读书这件事各位可以尽早提上日程,毕竟在你拿不定方向的时候读书是不会背叛你的。(每日打卡内容截图)最后想分享一点心态的问题,我觉得备考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学习节奏、稳住心态,今年的复试时间特别晚,战线拖得更长人自然也更容易倦怠,但是尽管偶尔有些焦虑,我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这种落实感让我在大环境不定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节奏和心里的安定。这个是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比起为一些无法把控的事情忧虑,不如做好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在考研期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思考人生的时刻,但现在很多所谓的苦恼都是无益于事态改变的,真正改变你未来的方法就是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天的应尽事项。所以希望备考的各位可以尽快找到并且适应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备考道路,越充足的准备会为你带来越充分的自信。希望我的经验有所助益,祝愿各位顺利上岸!~
基本情况本科就是新传专业,港澳台学生,英语基础还不错,专业课方面比较薄弱。备考经验哈喽,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Kiwi,今年刚刚拿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硕通知书!第一次写经验贴,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吧。我是从去年四月左右开始准备考研的(用“申请”这个词可能更恰当),算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真是不可思议)。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几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学习效率非常低。我也知道自己是属于那种比较拖延的性格,所以决定给自己报个班督促一下,就找到了胡师姐。第一次上课是五一假期的时候,其实我还挺慌的,因为和我一起参加线下课的其他人12月份就要初试了,该看的书都看完了,已经进入知识巩固阶段,而我还是白纸一张。所幸的是,师哥师姐在讲课的时候会努力照顾到每个同学,再加上我有专业基础,几堂课下来开始觉得自己对传播学知识有一定的框架了。五一后,我开始给自己定读书目标,从最基础的《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到比较难懂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理解媒介》等等。看书的日子还是挺开心的,每天都有知识的输入,这就是学习的快乐吧!除了专业的教材之外,我有空也会翻翻胡师姐编写整理的册子,帮助我进一步加深巩固知识。就这样快到了年底,我开始进入了下一阶段——专题整理。我根据以往师哥师姐的经验,对若干个专题板块进行了整理,然后重听了一遍十一班的专题课程,再加上看老师们的论文,把我认为重要的知识点都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了一套我自己的知识库。(后来过年了,再加上疫情的关系,我在家放飞自我了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对专业知识产生了疲乏,又不想完全弃疗,所以想学习的时候,就在家锻炼英语)大家千万不要跟我一样荒废时间二月底,我就开始重点准备复试啦,这部分我会重点讲一下新传专硕复试的环节一般是先让你抽专业题的题目,然后再进行自我介绍。比如说这次网络复试是让我们从三个信封中抽取一个,每个信封里面有两道专业题和一道英语题,自我介绍完直接作答。虽然按理来说大家可以用自我介绍的时间思考一下题目,但是其实在考场上根本做不到一心二用,所以非常考验大家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反应能力。我觉得复试的话,参考往年师哥师姐们的经验很重要。听了胡师姐复试班前面几节课,我对新传专硕的复试流程和难度有了初步了解。复试的题目主要分为英语题目和专业课题目两种。01英语题准备英语题目的话我是分了几个板块来准备:自我介绍、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学业计划、职业规划、兴趣爱好。这几个板块我都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写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这样在复试的时候不管老师是用中文还是英语问,都不会慌乱。读书ing自我介绍:我是从学业成果、社会实践和实习经历三个部分来介绍我自己。因为我在本科期间没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所以我主要突出了我的实习经历,列举了两段我在大公司实习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试图向老师展现我丰富的实践经验。我觉得自我介绍这块,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太过平庸,试着去挖掘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亮点,自信地表达出来!毕业论文:好好熟悉自己的毕业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结论,做到不管老师问什么都能回答出来。根据往年题的经验,老师比较喜欢问研究方法这块,所以相关的英文术语要准备一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根据你自己感兴趣的点,注意说的时候要有逻辑,从大范围不断细分到小范围。比如说你对新媒体感兴趣,首先要说你为什么对新媒体感兴趣(比如看了某本书或论文受到了启发),然后再说你对哪个分支感兴趣(网络直播、区块链、5G、知识付费等等),最后再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问题。这样的逻辑会让老师明确知道你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让老师觉得你是真的有在好好思考问题。如果你没有想好未来想研究什么,可以去看看老师们近期的论文,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展开思路。学业计划:主要是发刊、做课题、读书、社团活动这些计划,不用特别具体,大致有个想法就可以。这里提醒大家,讲述计划时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职业规划: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传统媒体(商业媒体/官方媒体)还是新媒体(互联网公司/自媒体)。兴趣爱好:这一块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准备。02专业题准备 往年题:往年题是非常好的练习材料,大家可以根据往年题看出老师爱问的方向,进行重点准备,当然所有题目都能答上来是最好的。我是按照广电类、广告类、新闻类这三个分类对往年题进行了整理,因为这些题目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整理在一起形成一套自己的框架,这样不管老师的问题是什么,都能够找到思路来回答。押题:这部分我是在复试班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的。复试班中有一节课是“命题老师近期研究和面试押题”,很详细地介绍了北大几位老师近期的论文和主要的研究方向,还分析了老师可能会出的专业题,帮我节省了很多收集材料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家可以多多关注老师近期发布的论文和社交媒体上(北大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这些内容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复试中,就算没有出现,当作素材积累起来也绝对不亏。听网课时做的笔记社会热点:北大老师出的题还蛮与时俱进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就养成关注热点的好习惯,积累终是会派上用场的。关注热点不仅仅要了解热点事情的基本情况,还要学会去分析(特别是用新闻与传播学理论),尝试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比如说这次我复试的时候抽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粉丝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我就联想到了疫情期间人们云监工时的打榜现象,为我的观点做了很好的论据补充。在这里建议大家按照月份积累热点,在最后冲刺阶段可以优先看最新的热点。录取后发的朋友圈
你在黑暗里待得越久,发的光才会越亮。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持续增加近几年考研人数连年增加,屡创新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将研究生名额留给保研的学生,一些名校名学院的推免比例甚至达到了100%。相较之下,保研=选择跟更少的人争抢更多的名额。在保研途中还可以同时选择不同的学校,有一定的试错的机会,不像考研那样只能认定一个学校然后一战定生死。并且保研有三条路:夏令营、预推免、九推。01夏令营目前夏令营是各大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最大途径,对申请学生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双一流大学绩点排名靠前的同学可以拿到多个入营offer;并且由于费用是报销的,所以十分吸引学生。学生可以逛校园逛名胜古迹、跟导师聚餐、结识行业大咖、户外考察、出席晚会等等。通过这些美滋滋的方式,学生跟导师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毕竟相较于只有一两天的面试笔试,这些异常丰富的活动才能更加透彻地双向交流,所以夏令营是最值得尝试的保研方式了。每次夏令营一般会选出20%~50%的优秀营员,优秀营员有机会被学校直接保研录取或者获得免考研复试的机会,但有的学校不这样操作,不过能提前接触导师已经是非常赚的事情了。02 预推免也叫预报名,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上旬申请,9月中下旬(国家系统开放前)复试。预推免已经不能像夏令营那样嗨皮了,筛选条件简单粗暴时间短,一般只有1~2天的笔试和面试。预推免的筛选条件比较宽容,没举办过夏令营的学校复试录取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再加上很多学霸其实手里同时拥有3个以上的名校优秀营员的名额,所以预推免的实际招生人数一般是最多的。03 九推意为9月底,一般为28号左右,在国家推免系统上填报志愿,最多可以填3个志愿,如果能收到复试的话就直接去学校笔试+面试。时间更为紧凑,流程更为简洁。为什么叫捡漏大战呢?因为夏令营和预推免获得资格的同学也要在这个推免系统上面正式填报志愿,就跟海洋碎屑食物链一样,等上层的大鱼先把饵料吃一轮,才会有剩余的名额掉下来。如何获取保研资格一、绩点 许多学校的保研资格分为两类,一般是看绩点,另一类则是通过科研和竞赛保研。这两类方式往往都有各自的定量名额,但无论如何绩点都是重要的。最终的绩点计算方式是对前六个学期(即大一~大三)的学分绩点进行平均,按此来进行后续的排名,通常排名在专业前5%的学生能得到保研资格。当然具体的要求仍要参照各学校、学院的保研政策。比如:某专业有300个学生,专业排名前5%就有15个学生,这样算的话名额明显偏多了。因此,若有保研愿望的同学应尽快了解往年的本校本院的保研政策,并且在绩点排名上进一步努力,以专业前三为目标就对了。二、其他方式获得保研资格 除了上文提到的成绩保研和竞赛保研(竞赛规模要省级以上,市级的竞赛不算 ),还有支教保研、高校联盟的校际互推、单列计划等等。然而以上提到的几种保研方式并不是每一所院校都具有的,因此提前了解保研政策,才能知己知彼,抓住主动权。如何得到更多的保研加分项保研也是一场信息大战,经常有绩点排名靠前的同学被排名靠后的同学后来居上,原来得益于各种加分项,来看看哪些属于加分项。一、科研论文 核心期刊(四级)以上几乎很难发上去,并且需要有教师指导、挂名才能具备较高的成功率。对于大多数需要发表论文的同学而言,聚焦点仍应是五级、六级的普刊。论文发表不仅可以加分,更体现了学生在本科期间突出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老师会很喜欢这类学生。二、竞赛项目 大学生竞赛可以分为学科理论型竞赛、学科应用型竞赛、创新创业及实践类竞赛三种。一月中国辩论学院辩论赛(CDA)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有时2月)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持续到7月)二月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月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赛(有时4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郑明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持续到4月)四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人日语作文比赛(省赛)上海国际辩论公开赛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持续到5月)五月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持续到8月)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暨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六月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金所杯”高校大学生金融及衍生品知识竞赛七月中国机器人大赛2018年“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英飞凌杯”全国高校无人机创新设计应用大赛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AB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全国高校金相大赛/全国高校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八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九月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全国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与技能大赛十月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相关专业在校生研究成果展示会全国高校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对抗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挑)决赛微软“创新杯”编程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持续到3月)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十一月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全国口译大赛—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决赛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持续到3月)十二月“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新道杯”全国大学生创新会计人才技能大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阿里巴巴天池大数据竞赛(总决赛复赛)三、专利 专利申请分为三种:外观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前两者的审查相对较为宽松,申请周期也较短,主要流程:准备申请文件-提交材料-接受国家专利局下发的通知文件。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一般为7到30个月,国家发明专利的审核严格,对发明的水平要求高。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在国家专利上都有大幅度的加分,国家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最高,不仅仅是保研加分,在评定国家奖学金、出国留学时也有大额加分,国家发明专利的加分额度等同于一篇国际学术期刊或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周期一般为4到10个月,授权要求相对较低,通过率相对较高,大部分高校将实用新型专利作为加分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含金量大大低于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加分额度一般是实用新型专利加分2~5倍,但实用新型的加分额度要稍高于普刊论文。注意:千万不要为了加分而弄虚作假,比如铤而走险购买专利,这种情况一旦被发现,直接取消资格。三、联系学校 由于篇幅有限并且资太多!小鹊就不在这里写了,但已经将各类模板整理好了,有需要的在私信回复:保研模板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19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下称“《办法》”),2019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已经启动,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已公布招生简章,信息可登录“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www.gatzs.com.cn)查询。《办法》显示,考生报考资格包括需持规定身份证件、具有与内地学生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品德良好身体健康、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等。相较去年,考生所持身份证件要求有所变动。往年,港澳地区考生需持“两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今年,需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要求保持不变,另外“一证”可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和《港澳居民居住证》中二选一;同样地,今年,台湾地区考生报名需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符合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报考资格者,既可参加内地(祖国大陆)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也可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入学考试科目不设思想政治理论。据悉,教育部设北京、广州、香港、澳门4个报考点,负责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宣传、报名和初试的组织工作,不得委托中介机构开展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代理报名等相关工作。目前,已有部分招生单位公布招生简章等信息,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信息可登录 “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www.gatzs.com.cn)查询。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天24小时接受网上报名。报名网站亦为“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http://www.gatzs.com.cn)。现场确认须在2019年1月10日前完成,打印准考证时间为2019年3月20日至4月14日期间。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时间为2019年4月13日至14日。此后还有复试、体检等环节。《办法》显示,招生单位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初试和复试成绩、体检结果等,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录取标准原则上与内地(祖国大陆)考生相同。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你觉得考研难吗?面对这个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或许会认为考研非常的难,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考研并不难。对于没有认真去了解考研的学生一定能会被现在的关于考研的相关新闻报道所影响,因为现在更多的媒体报道考研更多的倾向于考研难这个基本点,于是很多学生便认为考研难。有的学生说考研简单,有的学生说考研难,这是为什么呢?不过对于经历过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哦那么的难,并没有说为了顺利的考生硕士研究生,用了大学四年的哦时间来准备,这确实是有点嫉妒夸张,可就是这样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相信。那么考研究竟是真难还是假难?这需要考虑到几个变量:一是,报考院校;二是,本科出身;三是,个人努力。如果你报考的是哪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说你是所有考研学生中最难的哪一个。因为你将自己的目标院校设定为我国顶尖的几所大学,那么你必然需要匹配相应的个人能力,你必然需要付出要远远的高于报考学校的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时还不要忘记的是和你竞争同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名额的学生,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那么在考研过程中你或许也会感受到考研较难,你或许也在抱怨为什么这么的难?因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源问题,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大学四年期间或许真的没有什么很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和生源比较好的高校学生相比我们真的有差距;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复试中生源是一个很隐晦的因素,如果你仅仅只是刚刚进入复试,那么很可能会因为生源的问题被淘汰。如果你在考研复习中没有良好的复习状态,没有良好的复习节奏,甚至只是很随心所欲的复习时,那么你一定会感觉到考研是非常的难,这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因为考研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没有一个完美的复习规划,没有一个良好的复习状态,仅仅是靠最后的冲刺那么主动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说,考研难或者是不难,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定,对于踏上考研复习之路的学生来说,不要单纯的认为考研非常的难,而因此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都是没有必要的,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才能判断出自己的考研之路是怎样的一个程度。总之,考研对于所有考研人来说都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希望所有的考研学生都能够一战成硕,考上自己理想的目标院校。
博士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存在,或许我们都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会有读博这个选项?但是如果你一旦考研成功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时,那么在你即将毕业时,你一定会就是否读博考虑颇多。在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必定有一大部分学生在想考博这个问题,但是总是会遇到很多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抱怨考博很难呢?不是很简单吗?相信大多数大学生都一定通说过:博士是宽进严出,也就是说想读博很容易,但是想毕业却非常的难,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很自然的认为读博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对于已经是硕士研究生的我们最清楚的是,想读博没有那么的简单。尽管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申请—考核制,只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时,我们便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似乎听起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似乎也更加的公平了,但是当你看到这些基本条件时你一定会感叹没有当初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如果你想报考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那么最核心的条件便是你在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即你的论文发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论文绝对不是我们硕士研究生为了评选奖学金而发表的那些没有含金量的论文,因为对于申请读博的学生一般都需要你发表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这些期刊的论文,这才有机会,同时各大高校要求申请读博的学生必须发表两篇这样的论文。但是这样的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对于普通高校的硕士导师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们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是这些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是固定的、有限的,大多数都已经被那些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所占用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在写论文方面水平真的优先,即使认真写了也不一定能够在这些期刊发表。此外,对于博士导师来说,他们每年手中的名额非常的有限,所以你会发现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很早便和博士导师你取得了联系,基本已经确定,所以当你拿着自己读研期间申请某高校的博士时或许博士导师已经没有名额了。所以,建议所有的有读博想法的硕士研究生一定要早做打算,一方面是争取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发表几篇比较有价值的论文,这是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的和自己理想的博士导师取得联系,关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为自己以后的攻读博士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博士真的没有大家所说的那样很容易的便被录取了,每所高校都有自己严格的门槛,不仅仅是在论文方面,同时还包括你的专业背景、英语水平以及本硕出身,这都是考核学生的条件,因此不要主观的一位博士很容易。
或许在高考时由于自己发挥的不是很完美,所以我们只能进入一所普通的高中学习,和我们心中理想的211985高校失之交臂,那么我们还有机会进入这样的高校学习吗?我们还能够实现自己的名校梦?答案当然是可以了,当你进入大学时,你便会发现你的大学老师和大学辅导员,从你一入学便开始了有关考研的动员活动,会给所有的大学生描述考研成功所能够带来的各种改变。那么为什么普通院校的老师非常重视大学生考研呢?原因很简单!首先,深知自己所在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这一点来说,真的应该为我们这些教师点赞,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所任教的学校有多么的差,更不愿意承认自己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是多么的微弱。可是,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为了学生能够在学历上再上一个台阶,很多老师还是不会回避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便能发现普通高校的老师,在进行考研动员的相关工作时,一定会将本科院校的各种不足很透明的告诉所有的学生,正是因为我们面对这些不足,所以我们才应该竭力的去弥补这些对我们日后发展不利的因素,所以考研成为了我们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其次,硕士学历的含金量毋庸置疑。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很多,大学的门槛已经没有了上个世纪的那么高,只要你认真学习,考一所普通高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本科生的竞争力在不断的下降,每年的本科生就业都是一个极为大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在自己毕业时找到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工作呢?如何才能够更加轻松的获得较高的准入门槛呢?那就是考研了,现在的硕士研究生的学历的含金量值得你去为之努力。因为现在很多比较好的企业,在每年校招中更多的倾向于招收硕士研究生,同时硕士研究生的起步工资也会高于本科生,最为重要的是你硕士毕业时,你所面对的就业环境相对于本科毕业时要好的多,也会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最后,本科毕业或许就面临着失业。一直以来,很多大学生呢个都不相信自己本科毕业就会失业,毕竟是大学生,毕竟是本科学历。但是在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还是会有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是会有很多的大学生只能是暂时性的找到一份过渡性的工作,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普通院校的你真的难以在人才济济的当下有太多的竞争力。尤其是我们这谢谢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既没有学校的光环,又没有自身所具备的光环,这怎么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呢?所以结果大概率上都比较的惨淡。总之,普通高校的老师重视学生的考研,更多的是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更高的舞台上看这个社会。
关于推迟2020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告近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发布通知,为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原定4月18日至19日举行的2020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研究生招生考试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等事宜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另行通知。教育部202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