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出国留学有必要吗?为什么有些人说千万不要留学?看完你就知道了

出国留学有必要吗?为什么有些人说千万不要留学?看完你就知道了

其实很多家长在面临孩子初中或者高中阶段的时候,会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但是同样的,考虑的问题也特别多,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去?出国是不是真的好?出国之后孩子能不能适应国外的环境等等,当然作为父母,考虑这些问题无可厚非,但是在我看来归根到底考虑一个问题就可以,那就是让孩子出国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如果出国,你希望你的孩子可以学习到什么? 一.出国的时机还有适应阶段这个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在孩子的什么年龄段考虑送他出国,一般呢,国内家长会选择的年龄段多数是中学阶段,早一点就是在初中阶段,晚一点就是高中阶段。在这阶段选择出国,说明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是可以的,在经济允许、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可以的情况下,在这个阶段送出国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其实近几年中国的留学已经呈现一个低龄化的趋势了,这也跟思想观念的转变还有家庭生活水平提高有关,有出国的想法之后,家长还是要考虑适应期的问题,最明显的还是语言环境,需要孩子迅速提高语言方面的能力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的语言水平跟不上,即使出国,在作业方面可能也是吃不消的。所以这是家长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二.兴趣培养拿北美国家来举例,北美国家的教育比较看重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方面,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较注重这方面,那么在北美国家的一个教育体系下就会有很大的一个发展。为什么要拿北美的国家来举例呢?这也是因为国内的教育多数是应试教育,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考试上,家长的精力也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可能就忽略了孩子兴趣方面的培养,因为大部分家长会用孩子空闲的时间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所以一直到孩子考上了大学,已经花掉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是考上了一所比较不错的大学还可以,但是一旦成绩不理想,孩子自身又没有什么特长,即使在毕业之后可能往往也不会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同样的情况下,在北美考上一个跟国内差不多层次的大学,发展机会还是有很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会积累一定的能力。三. 锻炼在国外的环境下,真的很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在国内,即使去了其他的省份读书,周围接触的也是自己国家的同学,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出国之后就不一样了,接触的都是其他国家的同学,父母也不在身边,这种环境下,就可以不断地去锻炼自己,生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提高,而且在国外接触的文化都是不一样的,遇到问题考虑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自身的认知也会转变,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出国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个也在于父母的要求,会不会要求孩子成为一个精英,成为一个精英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过多要求,那么出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四.回国就业问题如果仅仅只是留学,不考虑移民或者国外定居,那么即使留学之后依旧要回国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虽然国家对于回国的留学生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包括买车呀、落户再或者是创业等方面,但是真正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又有多少呢?所以就业问题同样是要考虑的。但是同样的,出国大家会下意识地认为是镀了一层金,也许你留学的学校不是很有名气,但是在固有的印象中,海归大家就会觉得你是很厉害的,这也许在你求职的时候是占据一定优势的。五. 经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如果有留学的机会,你完全可以体验到一次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平时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看到别人所讲述的留学生活,但是一直听,一直看,远不如自己经历,只有不断地走出去才能看得更多、更远,眼界自然也是不同的。总之呢,在我个人看来,只要出国是因为去求学,去读书,那么就不用考虑太多,不管你在任何的求学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只是收获的大小,还有得到了哪方面的收获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啦!如果大家有任何的疑问欢迎随时留言或者评论!

银土

该不该出国留学?难的不是没选择,而是做决定

文/狮心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而言,除了就业之外还有升学这条路可选,而升学的目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顺应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的高水平要求。保研考研者年年都有,甚至考研大军还在日益壮大中。但还有一条路,却因为选择的群体人数较少而总是被忽略,而这个群体面临的升学压力也同样严峻。出国留学成新趋势,与国内升学形成两极这个群体即是中国留学生群体。根据教育部统计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统计显示,出国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使中国生源领跑世界。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以2017年为例,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多数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国留学已不再成为新鲜事。随着国内家庭从多子型大家庭转型为独子化小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加,并直接体现在金钱投入上。留学费用虽然昂贵,但为了孩子更好的人生前景,家长并不吝啬在这方面的花费。一方面是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一方面,国内大学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国人心目中,还是在国际印象上。2017的QS世界高校排名中, 我国有6所大学进入全球前100名,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来说可谓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为国内的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升学选择。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关系从曾经的“两级”演变为了今日的“两极”——都是好的选择,主要看个人对自我发展的定位与规划。留学是给自己留后路吗?至今国内对留学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未彻底消除。拜一些出国风花雪月、读读野鸡大学凑文凭的留学群体所赐,大多数不了解留学的人在接触到这两个字时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念书大不了就出国呗。但事实上,国际知名高校的准入门槛,从来不是有钱就能踏进的。GPA、语言成绩还有个人经历才是进入一所国际高等学府的敲门砖。与混文凭的学生不同,留学生们往往需要考虑更多,投入更多,也承受着更重的压力。曾经和林铭学姐谈起留学的事情。她来自厦门大学,目前大四,已经拿到了美国一所知名高校的offer,8月就将动身赴美留学。提起之前那段准备留学事项的日子,她至今还是很头疼。“找老师写推荐信、准备申请材料、打印各种证明…这些都还算小事,真正大头的是准备好自己的语言成绩,还有找到一个良心的中介。”因为先后找的中介都是“水中介”,林铭学姐没有拿到日本高校的offer,无奈之下只能转投美国的高校,又因错过申请热季,想去的学校offer都发的差不多了,只给她发来了拒信。林铭说,那段时间是自己有史以来人生中最黑暗、最绝望、最无助的日子,每天都很焦虑,担心自己失学,担心自己没有未来,担心着很多还没有结果的事情。“其实留学群体的压力一点也不小,说留学是给自己找后路、说留学更轻松的人,都是不了解留学生群体才会妄下论断。”的确,现在很多高校启动推免保研的制度后都会将学生的档案锁定,杜绝留学出国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教育公平的体现,同时也证明了所谓一边保研、一边留学的说法并不符合现实。申请季在即,决心与耐力是必需品截止目前,英国和澳洲的一些学校已经开放了申请通道, 2018fall的毕业生们即将在一个多月后踏上异国他乡求学的道路,而2019fall的申请亦开始提上日程。马上就到9-10月申请季,除了准备好成绩单、在学证明等各种申请材料,考一个好的语言成绩以及增加实习经历之外,还有一个申请途中的必需品,就是决心与耐力。申请不像保研,9-10月出结果,也不像考研,12月就有定论。申请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半年都没等来一个offer,反倒是收了不少拒信——这对个人心态绝对是一种终极考验。只能说,申请路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与迅速,做出申请国外高校的决定,就要做好等待的准备,在过程中百炼成钢,拥有一颗“强心脏”。(本文中林铭为化名)

孝弟

“家境一般,我要不要出国留学呢?”

根据《中国留学生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将近20万左右的学生在澳洲学习。澳大利亚有着宜人的生活环境,是全球公认的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创新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国家之一,拥有很多在国际上口碑较好的高校,自然会吸引很多学生慕名前来。并且,就国内现在的发展趋势,洋博士总是比土博士更好发展一些,但是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也让一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望而却步。知乎上有一位想留学的童鞋私信:海胆,我今年研三,想去澳洲留学,但是我家里条件一般,虽然父母很支持我,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国呢?这个选择很棘手,出国留学无疑肯定会花一大笔钱,意味着,全家都得省吃俭用,年迈的父母本来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却又不得不为了子女继续辛苦。但是,留学是对我们的一种投资,对于家境一般却想改变阶层的孩子们来说,出国镀金也许是我们跻身国内一线城市的唯一捷径。到底应该怎么办?既想出国又不想让父母太辛苦!没关系,办法总是有的。其实当今时代,出国留学已经越来越平民化,经济已经不是限制因素,家境贫困的同学也有出国留学的机会。能出国的不一定都是土豪,也许是只穿了个马甲的“土鳖”。哈哈哈,只是开个玩笑哈!OK,我们言归正传,家境一般的学生如何实现留学梦呢?首先,努力学习,提高你的GPA,争取奖学金如果你本科或者高中的成绩足够优秀,是可以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的。我的一个大学本科同学,连续四年都是班级第一,优秀的成绩换来了澳洲某大学的offer,但是,他家里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足以支撑他出国上研究生。但是,很幸运,他申请到了奖学金,解决了一大半的学业压力。所以,家境不好怎么就不能留学呢?只要你足够优秀,一切皆有可能。其次,尽早完成学业国外不像国内学制都是固定的,在国外,你可以选择每学期比别人多修一些课程,及早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不过,这需要很坚强的毅力了,刚出国,是很难一下子进入学习状态的,不仅适应不了生活环境,而且语言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所以,多修课程这个千万不可盲目模仿,如果不幸挂科了,重修费贵到你怀疑人生。第三,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勤工俭学减轻父母的负担,小海胆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嘿!想做兼职吗?澳洲留学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在国内,很少有早早出去兼职的在校大学生,但是国外不一样,兼职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大家都在兼职。更拼的学生有时候一天连续工作9个小时,洗碗、洗菜、打扫、上菜......什么都干。不过,有的学校限制了打工的时间,童靴们要注意不要违反校规哦,不然得不偿失。此外,还有很多可以帮助家境一般的学生实现海归梦的渠道: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 就读学校的公派留学和交换项目、国外学校的奖学金、申请免学费国家的大学、选择游学项目或者training 项目、申请国际学生留学贷款等。不过,小海胆必须提醒你:一定要弄清你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想要实现什么?到底想去什么样的学校?读什么样的专业?将来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海龟”的身份而让收入一般的父母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小海胆还是劝你三思。生活不会因为你出国而改变,生活只会因为你是否努力而改变。

美人邦

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出国留学,看这篇就够了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美国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的不断加深,教育消费在中国家庭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2018年我国留学生人数突破63万。截止目前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围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产生的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调查显示,导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动因可以归结于三点;一 国内高等教育水平不能满足现需要,二中外交流发展国际化不断加深使得出国留学日益简便,三盲目从众心理和移民倾向。而学生的留学意愿受学生的成绩等学术成就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就读专业等因素的影响。简而言之,导致申请者或者家长纠结要不要出国留学最根本的原因是;一 家庭经济条件好但学生自身条件不好或者一般,二是学生自身条件好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者不好,三 家庭经济和自身条件一般,这三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家长和学生对赴美留学的决定。以下则是针对这三大因素进行分析;一家庭经济条件好但学生自身条件不好或者一般当家庭经济条件足以支撑孩子出国留学时,孩子自身条件不好或者一般则是摇摆许多家长选择赴美留学决定。这种情况下,家长的面对留学热潮下的冷思考是值得赞扬的。有些家长在不考虑孩子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跟风送孩子出国留学,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根据2019年《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分析,中国留学生因为学术不诚信被美国学校劝退占总劝退原因的41.45%,而因学术表现差被劝退占37.11%。当初,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美国大学劝退的这一标题占据了美国2015年的各大报道版面。美国的高中和大学并不是大部分家长想象的那么宽松,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美国的高中和大学课堂轻松,注重师生互动,课后则需要完成大量的阅读和论文写作,这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所以学生自身条件不好或者一般是会造成学生留学困难,然而这不是决定学生无法出国留学的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学生思想是否成熟,性格是否坚韧,是否不怕吃苦受累。只有思想成熟,性格坚韧,有着吃苦的思想的准备的学生才能克服英语口语和写作所带来的问题,只要英语这一关克服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此外,也由衷建议,即使家庭条件好但因为孩子缺少上述所提到的品质,送孩子出国留学无论从经济条件上还是孩子生理健康上都是不值得。二学生自身条件好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者不好学生自身条件好,但是家庭经济条件欠缺往往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赴美留学望而却步,对于一般家庭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去美国留学就是意味着要“倾家荡产”的付出。然而其实美国大学对优秀的留学生都提供丰厚的奖学金,高分的入学成绩,语言成绩,和高GPA(在校期间的平均成绩)都影响着美国高中和大学是否提供留学生奖学金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学生一些特长,比如画画,体育,音乐或者全国性的奥数比赛都是学生申请奖学金重要参考指标。如果有心让孩子出国留学,建议家长提早收集相关资料,早做准备,为以后留学之路做铺垫。只要学生自身条件优秀,经济问题并不会成为阻挡孩子赴美了留学的难关。三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自身条件都一般文章开头提到,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化不断加深,以及“一带一路”和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等国家政策影响,赴美留学也从精英化转为平民化。熟悉美国教育系统体制,掌握美国学校资源信息,普通的工薪阶层也可实现赴美留学的愿望。当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身条件也不够优秀(这里自身条件是指美国学校要求的硬性条件,比如入学考试成绩,在校期间的GPA,和语言成绩又不高)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推迟赴美留学计划,提升自身条件,准备好一定的经济基础再考虑留学的事情。不同的人对学生自身条件的定义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这里所提到自身条件一般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GPA在3.0以下,英语语言成绩又没达到学校要求,自身又没有特长的人,在家庭经济一般的情况下不建议就这样出国留学。或许还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已经是社会工作者本科在校期间成绩又不是很突出怎么实现赴美读研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的工作推荐信和个人陈述就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提高语言成绩和入学考试(GRE,GMAT)会是申请人获得美国学校奖学金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申请人在选举学校时应考虑美国发达地区以外的中小城市或稍为偏远的学校。或许会有人抱怨不发达区的所带来非自由的生活条件,但毕竟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而不是度假,往往在中小城市美国传统文华气息反而显得浓厚,大学城里的生活也很方便,各种社会问题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要少了多。最关键是留学经济成本也要比大城市要低很多,就比如南卡罗来纳州,之前在对Agape英语语言学院做市场分析时发现,相对于其他热门城市,纽约,洛杉矶,波士顿等,Agape语言学院则可帮助学生每年节省约20000美金。单单入读英语语言学院,这些中小城市就可以帮助留学生每年节省14万人民币,更不用说本科或者研究生的留学成本了。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留学是一条不简单的路,但对于有清晰目标和坚毅品质的人来说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参考文献1. http://www.fef.fudan.e.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40507&flag1&journal_id=fef&year_id=20142.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72900/number-of-chinese-students-that-study-in-the-us/3. 谢荣镇,2016,留学之路 你应该知道的故事,北京:中国言时出版社,2016.7

雷蒙达

纠结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来看你到底适不适合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的人各有不同的理由:- 通过留学技术移民,拿绿卡- 用名校做背景,好找工作- 职业发展、升职加薪的跳板- 锻炼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能力……不一定出国留学就很好,也不一定不出国留学就不好。像《小欢喜》里的杨杨一样,他爱车,他的高考成绩在国内也是可以被不错的学校录取,但他选择了去德国留学,学习那里的前沿技术。到底最终要不要出国留学,还需要问你的初衷和目标。出国留学的初衷和目标包括哪些?1.留学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是否对自己来说很重要?2.目标国家和中国对于国际学生就业政策如何?3.这个专业是否是你想要的,是否对你的长久发展有利?现在有许多人跟风出国留学,毕竟现在改革开放,想要出国留学已经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网上充斥着不少出国留学后悲惨人生的例子,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出国留学后留在国外的留学生惨遭解聘,无奈回国后跟普通院校毕业的人同一起跑线;其实也有留学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好。——总的来说在出国留学之前就是要摸清自己的定位,看清未来的形势。想要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不可以这样做1.参加境外游学/交换生方向主要在名校访问上。虽然网上有很多海外院校的资料,也有很多人对于海外院校的感受,但是耳听不如眼见,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医院。出去看看到底海外院校的文化、上课风格、设施等是不是你想要的,或者你能不能够适应。2.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你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家长询问他们的意见和对自己的评价,看看在他们眼里,你到底适不适合出国留学。当然了,他们的意见只是参考建议,真正做决策的还是你,这就要看你内心对于出国留学这件事的驱动力如何了。3.了解成本和风险以及预期收益实现的概率出国留学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留学学费、生活费、出国留学申请办理费用、背景提升费用、语言学习费用等)+时间成本(背景提升准备时间、语言能力提升时间、出国留学申请办理时间、出国读书时间等)+机会成本(原来可用来工作挣钱、游玩的时间都要用去准备出国留学)。对于这些成本,在你出国留学毕业后,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比如你是否能够奖学金,你是否能够留在国外先把成本给挣回来?

不亦外乎

不是谁都适合出国留学,这三点你不考虑清楚,最好不要出国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66.21万人,从2018年留学目的地细分数据来看,美国是意向留学人群最热衷选择的留学目的地。但今年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可能接下来更多中国学生的目光会投向英国、澳洲、香港、欧洲大陆等地。也许现在的你正在考虑到底要去哪个国家留学,先别急,将这篇文章看完后再做决定。以下三点你若没考虑清楚,或许留学会变成跳火坑。是否适合出国留学一、性格晓渔的高中同学在国外留学时,因为英语有口音再加上不擅交际,他在学校里朋友非常少,没有人能和他谈心。大三时他心理出现问题,休学2年回国治疗。晓渔自己留学时也见过两位女同学因开空调这种小事而大打出手,最终闹到学校去。在晓渔看来,独立能力、交际能力、自控能力、包容力这四条是影响留学生活最重要的性格品质。绝大部分人出国留学后都是孤身一人,很多事情父母朋友根本帮不了你,需要自己处理生活上的麻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包容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在出国留学之前,首先看看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虽然说留学非常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但是如果出国前你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妈宝,那在你得到锻炼之前,你已经受不了崩溃了。热衷交际的同学在新环境交了新朋友的话,有问题可以找朋友进行沟通,只要交际能力达标,交上一两个平时谈心的朋友也完全能排解只身在外的寂寞了。但晓渔也见过不少同学因为在国外过于寂寞而沉迷游戏,荒废了学习。所以自控能力必须也强,玩游戏可以,但是学业生活等不能荒废掉。最后就是包容力,也许你会碰到在自习室也大声说话的人,将鞋子丢进洗衣机洗的人,在lounge开party但事后不打扫的人,party回来在盥洗室吐一地的人。国外很多人和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但是尽量不要让这些成为你的烦恼,和同学保持和谐相处,有问题向学校或公寓反映即可。二、追求有些同学可能连自己为什么要出国留学都不知道,跟风听说国外什么都比国内好,就走上了留学之路。实际上国外的生活可能并不比在国内的便利,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留学体验差异真的很大,即使去美国留学,你可能也会有种去乡下读书的感觉。晓渔十分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出国看一看这个世界,但是出去前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否则可能你会染上一堆资本主义的臭毛病,学业还一塌糊涂。有的同学想通过在国外浸入式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如果你的追求是这个,那么出国后就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初衷,多和local(当地人)进行沟通,积极锻炼自己的语言。有的同学想通过国外留学拿到比在国内能拿到的更好的文凭。这是非常现实的想法,这种选择确实也可取,晓渔的朋友就是国内刚上三本线,最后没去读,考雅思去澳洲读了酒店管理,拿着国外文凭回国确实比国内XX学院名头的学校好找工作。有的同学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学术环境,这种往往是成绩不错,想继续深造的学术型学生。那你们进入学校后就要多为自己的GPA努力,学校会有非常多的机会招research assistant去实验室打杂,可以经常去刷刷脸多认识学长学姐教授,他们可能在你的学术上都会提供不小的帮助。晓渔认为出国留学除了以上几点目的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增长自己的眼界,有全新的体验,你会最直接地感受到你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包容心也会更强。三、家境出国并不是意味着全都是富二代,实际上还有家境一般甚至贫困的学生。如果你的家庭是纯土豪或者富二代,学费生活费工作都不用自己愁,那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去追求就行。如果家庭是小康,也就是说家里能够支持你在不打工的情况下,留学期间够吃够喝,但不够钱到处玩的话。恭喜你!你非常适合去留学!从晓渔留学时认识的同学来看,这种家庭出身的同学学习好的概率非常高,因为他们不用打工,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学习和实习了。如果家庭比较一般,也就是说家庭能给出学费,或者奖学金负责了学费,但还需要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的话。这类同学一般就是一周打两三天工,然后剩下所有时间就是学习没有工夫再做别的。他们一般社交圈会比较窄,但若自控能力强的话,学习成绩也很不错。最后一类同学就是没有拿到奖学金,家庭还比较一般,大部分的钱都需要自己打工甚至还要打黑工的话,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会比较容易挂科、甚至心理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我更建议这类同学在国内进行学习,没有必要出国。看了以上三点,你思考清楚自己是否适合留学了吗?下次晓渔再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留学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给晓渔留言~晓渔侃教育聊有深度的管理,侃有温度的教育

佐纳德

大学生该不该考研或出国读研

考研和出国趋势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有一些闲钱了,以前高不可攀的事情现在大家都敢想,也都能够有能力去实现了,一个“海龟”之名就足够让人高看一眼,现在这种事感觉离自己也不是那么远了,就有很多大学生想要在国内大学毕业后,考虑选择到国外读研。 之前在网上有个学生问我:他是美术生,家境一般,自己到底该不该出国读研。今天就这个问题详细的跟大家聊一聊。确定自己考研的目的考研有方向也有目的,先明确自己的目的,再来考虑要不要的问题。1、如果自己是真的学习很好,想读下去、探索下去,我是建议考研的,因为在这类人来说,考研不是负担或者压力,而是他现阶段的人生目标,走过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类人往往也是很容易过的。 2、还有一类人考研的动机就不太纯了。我大学毕业之后也考研了,当然是选择国内的大学,我考研的目的其实很不好,只是逃避就业,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其实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怎么要进入社会了呢,焦躁夹杂着恐慌,所以我选择再“浪”一段时间,考研吧。我顺利的躲避掉了立即就业,在补习班上“浪”了一段时间。我这一类人其实到最后也还是会迷茫的,害怕就业是一种心态,不是一味逃避就能够逃避得了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不要就业了吗?就不要面对社会了吗?迷茫依旧~~ 认清出国读研的现实再来说那个问我要不要出国读研的美术生。我自己本身是美术生,设计方向,而我的回答是别去。不用考虑你的动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不用去了,原因有三。1、英语。去国外读研得先过雅思,得报班学,我之前有个同班同学,考了几次,他是报的包过班,单雅思一项就花了15W,当然别人花多少钱我是不知道的,只是拿我同学举例,英语不好的就不要考虑了; 2、钱。他的学校在英国,也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学,我都不记得名字了,但他联系那边的学校也是花了钱的,总之他还没去家里就已经花了大概30多万,还没算那边的学费、杂费和生活费,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了。注意,我说的是六年前的事。 3、名头。要知道现在“海归”已经不是那么值钱了,烧钱镀金真的没必要,我同学回国后开了个琴行……其实说到底,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看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如果家境一般但学习不错的话就选择国内大学吧,别选国外来给父母徒增烦恼与尴尬,因为这只是表面光鲜,如人饮水~~ 找准出发点,认清自己关于该不该考研的事其实主要就是看自己的出发点,出发点是好的,完全有去尝试,而出发点是逃避什么的,就别去考虑了,因为有些事是怎么都逃避不过去的,迟早得面对。而关于出国其实大部分取决于家庭条件了,那个学生既然问了我,就肯定是想去了,但学习再好也要服从现实,不要任性,一意孤行。

喀土穆

该不该出国留学,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错的!

来源:LinkedIn领英中国家庭每年以百亿元投入海外留学,受国际关系变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诸多不确定因素动摇着后疫情时代下的留学生群体。留学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有巨大价值。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由留学生带动的民间交流,在大国脱钩风险加剧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财新智库持续关注新冠疫情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在开学季特邀《新留学青年》一书作者廖元辛,探讨留学的意义与价值,以启迪读者。今年的学生难,留学生更难。毫无疑问,新冠疫情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也给众多家庭的留学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留美学生。据一份8月中旬媒体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和中美关系恶化的缘故,63%的受访留美学生在秋季学期无法返校,另有22%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回国读书”。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不少留学生和留学家庭打起了退堂鼓,这不难理解。但因着留学困难与日俱增的缘故,一些“留学不值得”的声音也开始甚嚣尘上。在我看来,这样的“内卷化”就有点本末颠倒,因噎废食了。今日之留学,至少仍有三样好处。一、开拓视野和理解社会的多样性说到“开拓视野”,可能有些人会问,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越来越扁平化的大众消费时代,随便打开一款应用程序,世界各地的信息就如潮水般涌来,为什么还需要去留学呢?在我看来,这样对“开拓视野”的理解未免失之肤浅,因为被动的接收与主动的体验与思考,在结果上有着天壤之别。前两天看到领英新推出的一期节目《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嘉宾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就讲到:“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弄潮者,你必须具备非常宽大的国际视野,而国际视野就是对不同文明的形态,你要有切身的体验和历练。”话说得非常精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于不同文明形态的理解,很多时候只有在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知后,才能得到最深刻的体悟。(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2016年我在美国时,发现上百名留学生中很多人都对这一点感触颇深。例如一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同学就告诉我,他留学期间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在给学校的橄榄球队做海报设计师时实现的。他这样描述自己经历过的文化碰撞:在国内做海报的时候,我是清楚自己用的元素是否合适的,因为知道需要把哪些东西放进去。但是在这边,完全不一样,因为作为留学生,我不够了解这边的文化,所以就不清楚哪些东西应该放,哪些不应该放。比如说之前做感恩节的海报,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你可能知道感恩节人们会团聚,会吃火鸡和南瓜,但是你很难想到怎么样把这些元素融到作品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对世界多了解一点,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多了解一点,不仅会丰富阅历,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也会让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一分主动,多一分胜算。正如王强所说,“作为一个大众消费时代的诉求,留学往往意味着对于人生经历阅历的一种必要的拓展,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了。”二、训练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很多人都在说,在一个大众留学的时代,留学的含金量在不断下降。的确,从某种程度上说,随着留学生和海归的不断增多,海归与相同学历的“土著”相比,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近些年不少留学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都反映了这一点。事实上,即便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不少人对此也有切身的体会。有一位南加大毕业的谷歌工程师就告诉我:这几年IT方面的变化也比较大。比如说在十年前,一个谷歌的工程师如果回到国内,会受到非常大的重视,可能直接就可以带一个团队,参与一个重大的项目。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出国的人还不是很多,回来的就更少了,很多也都是精英。但这两年就不一样了,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国内的公司也就不像前些年那么看重海归群体了。然而在另一方面,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过,如果说留学的含金量在普遍意义上有所下降,那么哪些留学生的含金量下降的幅度最大,哪些又下降得最小呢?我的看法是,那些出国留学期间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留学生,不仅不会在劳动力市场上“掉价”,反而会越来越吃香。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样的人才会更加脱颖而出。因为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在一个信息量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去粗取精,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才不会在机器对人类重复劳动的快速替代中落伍和淘汰。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十几年前,我的高中同桌在历史课上总是记不住年代顺序,因此每次考试都备受煎熬。后来她去了耶鲁读书,有一次我过去拜访,惊讶地得知她居然选择了历史专业,正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的作战模式。我问她怎么会研究这个,她却说其实自己一直对研究历史感兴趣。想想也是,我在高中时其实也已经沉迷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名著《全球通史》里了,但老师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回绕在耳畔:“看看别的书可以,但是考试的时候,还是要以教科书为准。”与国内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的做法不同,国外的孩子似乎天然没有故事的“中心思想”这个概念。事实上,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美国家庭做中文家教时与小朋友们的对话。有一次讲完《小猫钓鱼》,我问一名11岁的小学生,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按照我所受到教育,这个故事通过讲述猫哥哥一心一意地钓鱼最后钓到鱼而猫弟弟一会儿抓蜻蜓一会儿抓蝴蝶最终一无所获,“毫无疑问”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她的回答却是:猫哥哥钓到了鱼,猫弟弟和蜻蜓蝴蝶玩耍,他们都收获了快乐。小姑娘的这一回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很能说明问题。事实上,即使到了大学课堂上,西方的学生也经常会提出一些在中国学生看来千奇百怪甚至匪夷所思的想法。平心而论,中国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西方教育着重思考与创造,因此在脱离具体环境的情况下,简单地评判来自东方的教育背景或者是来自西方的教育背景哪一种更好,并不妥当。但正所谓“中西药结合疗效好”,将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补益,往往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在领英的访谈节目中,中国英国商会副主席(朱利安·费舍尔)将中式的“灌输”教育比作“吸气”,西式的“创造”教育比作“呼气”,认为教育就像呼吸一样,这二者缺一不可。我对此非常认同。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练好“基本功”,然而在西方崇尚独立思考的氛围中不时地“解放思想”,利用在国内业已习得的知识进行创造,不是会给留学生带来更大的收获吗?三、发掘自我意识,重新审视自己。我们都知道,一个待在“舒适区”里的人往往很难反思自己,也很少会主动思考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这一点在国内的大学里格外突出。钱理群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这一代人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就以考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的全部目的;现在如愿以偿,进了大学,在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就突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异国“孤独的旷野”中去重新发现自己,便成为了留学生活的题中之义。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变得更为简单,留学生也较少受到国内父母和同辈的影响,因此反而往往能够寻找出自己真正兴趣之所在。譬如在纽约时,我就见到过这样一位留学生,她高中时被父母送到了美国,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没想过长大后要做什么。大三的时候,她迷上了纽约的时尚设计,却又碍于母亲对她投身金融行业的期待,踌躇再三,还是决定放弃。但等到我回国之后,却听说她最终还是说服了母亲,现在已在美国排名前三的时尚设计学校读书了。如果没有去留学,我想她应该很难发掘并实现这种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在我了解过的留学生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留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自我摸索的过程后,往往会获得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海归”标签的含金量从整体意义上讲有所下降,但受过良好的独立思维训练,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丰富的国外机构工作经验的“海归”,依然是国内各大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领英中国的总裁曾指出,相较于在国内同等经验的职场人,拥有三到五年的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竞争优势明显。我在探寻中也有类似的发现——那些毕业后直接回国的留学生,在收入上往往与国内成长起来的职场新人区别不大,但那些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过(尤其是在知名公司或机构)的“海归”,回国时往往能够获得非常多优质的职场选择。留学的好处说了这么多,可能还会有人要问,留学生要如何面对当前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困难?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当前的困难,我们不妨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近百年的中国留学史摊开来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代留学生都会在其留学期间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二十世纪初的留日学生面对的是国内革命形势的风起云涌、中日关系的紧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下飞机就直奔中餐馆刷盘子的留学生忧虑的则是语言不通和囊中羞涩。平心而论,与这些前辈的相比,现在这一代留学生其实已经算是相对幸运的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留学生若能够磨砺心志,习得应变处事之道,从长远来看也未必是件坏事。毕竟,今后更长的人生道路上,还不知有多少更艰难的选择和更大的挑战。我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曾因怀疑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所学的专业而申请了“间隔年”(gap year),并利用回国实习的半年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面对当前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留学生是否也可以考虑通过“间隔年”或推迟入学等方式,试一试职场的水温,感受一下校园之外真实社会的运转方式?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时间,为未来积蓄力量——这应对挑战的一课,和留学本身一样意义非凡。新冠自然是一个挑战,但留学生和留学家庭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是否能够穿透疫情暂时的迷雾看到更远的未来,却会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留学生的人生前景和成长方向。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留学生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做自由而有用的人才。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和留学生群体的书写者,这是我的衷心期待。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影视截图和Unsplash。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2020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赐周千金

该不该出国留学,谁适合出国留学,你怎么看

一个人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想法当然应该坚持,这没什么问题,你只管坚持你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地来实现,我支持,但如果你坚持你的想法,同时你坚持你们家人为你来买单,那我就不算太支持了。我一直支持每个人去坚持、去追求、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从来不支持各位把这个梦想,它里面要耗费的金钱、要花费的代价转嫁给其他人,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别的什么人,这我觉得就不对了,到底是谁在实现梦想?我感到有些同学对于国外的生活、对于国外的学习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咱们坦率说吧,中国留学生现在在国外的情况,照我来看,不乐观,我还真的认真想过什么时候找我一个朋友,他是个记者,专门采访这方面的问题,他提出一个词汇叫做“留学垃圾”,什么叫“留学垃圾”呢?那就是,国内现在有许多家庭的孩子,家里面给他掏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跑到国外去待几年,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最好他父母一点这个外语的底子都没有,否则他们会、会悲伤而泄气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在那个国家待了几年,居然连那个国家的语言、基本语言都说不溜。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在那个国家有足够多的这样的来自国内的孩子,他们会聚在一起,然后说着中国话,然后泡在网吧里,上的却是国内的网站,总之,他们就像是处在一个中国的偏僻遥远的县城,只是街上多了些老外一样,就那样的生活着,所以语言也没学会,语言都学不会,你能指望他们在、在国外的学校里边去学什么知识吗?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百无用处,然后灰溜溜地把钱花光了,回到国内,要知道国内的企业并不傻。从前,从美国或者一些地方回来的学生非常优秀,那当然委以重任,但是现在大批的这样的孩子回来,没俩月,大家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现在国内的企业并不太愿意用这些从国外号称留学归来的所谓“海龟”,结果他们就沦为了“海带”,如果你愿意就业的话,可能每个月一千块钱工资,你知道,并不比国内一个三本院校的学生就业的时候工资更高,那么,这中间,你为什么要花掉几十万呢?我实话实说,因为我确实观察到很多这样的现象,什么样的留学是保证有价值的呢?很简单,,如果你有本事凭你自己的成绩,或者什么特长,赢得了国外学位颁给你的奖学金,你因此出国留学,十有八九学有所成,那我会祝贺你。在其它情况下,比如说,自己估计自己恐怕连二本都上不了,对高考也很没信心,结果异想天开地希望父母掏它几十万块钱,管他二位将来怎么养老,反正你们先顾顾我,把我送出去,让我摆脱这个苦恼的一切,这种想法,我就非常地不支持了。如果把留学当作高考的逃生之路的话,你要是富二代,这么做无妨,因为像那样的人,最好把他送到国外去,他们在国内不知道惹出多少麻烦,整天在那儿飚车、撞人,让他们到国外去,让国外严格的法规好好治治他们,被警察抓到了,他说他爸是什么什么“刚”也没用,但是,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你凑这个趣儿干嘛呢?

芒种

中产家庭不要出国!只有两类人适合出国留学!

“满分公园”今天给读者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到好几个家庭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家庭差不多中产水平,我想说国内中产的最好别出去,最好别出去,最好别出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下本人的情况,06年的时候留的学,留学总共花了150来万,当时的150万多值钱我就不多说了,也不说要是当初不出国用这些钱随便投资点什么现在是多少钱了,本人去的是北美,其实欧美都是差不多的。我先说说国外的情况,先说福利,国外的福利根本没有国内有些人想的那么好,国外福利真正能拿到的只有两种人,土豪和最底层的穷人,所以我觉得只有这两种人适合出国,我记得在国外说的最多的就是中产不如狗。中产唯一的作用就是交税养穷人懒人还有难民。为什么那么说,因为国外福利拿多少是看你税收来的,赚的越多拿的越少,最底层的一般打份cash工一分税不报福利全拿,要么就是土豪过去买个豪宅整天吃喝玩乐,福利也是全拿因为没收入默认穷人。像我回国之前在国外的工资是28一小时/税前,算是平均水平了,税后真正拿到手的也就3000出头,折合rmb两万不到,然而国外开销是绝对比上海贵的,国外买个别墅平时每年光地税几千刀是逃不掉的,还没算水电气和垃圾费,车子保险新手都是至少两三百刀一个月,老手100以下一个月,车子其实也比国内贵(豪车除外),普通衣服可能稍微便宜点,通讯费也是比国内贵,你们算算每年能剩下来多少钱,按照这个工资不吃不喝7到8年才刚刚把花出去的留学钱赚回来。还有很多父母想着自己孩子读完大学出人头地的,我想说帮帮忙好哇,真的混地好的绝对是凤毛麟角,我同期一批唯一一个混得好的做银行分行,行长那也就是税后十几万刀一年的水平,没外快,而且是因为初期去学校里拉留学生的钱进银行业绩做到分行第一,而且和当时的行长关系好最后推荐他做上去的,现在也已经根本没那么好的机会了,国外真正好的工作都是老员工推荐制的,应聘的说实在国外华人地位也是低,白人优先在你前面,印度人优先权也是秒杀华人的。要么还有几个哥们赚钱多的就是干体力活的,像装修园艺那些,因为可以逃税外加国外人工贵,但难道你花钱孩子出国就是去当民工的?再说说基建,出过国的一般都把自己的城市叫做xx村,为什么呢?因为真的就是村,国外的基建不夸张可能连国内三线城市都不如,商店那些呢还关的特别早,节假日压根就不开门,吃喝玩乐国内秒杀国外绝对几个次元,当然你想喝喝咖啡钓钓鱼看看报纸过这种老年生活是可以的。如果非要去,我说一个比较划算的方案,国内大学2年+国外大学2年。一是读完出来双学位,二是和直接高中毕业出去没区别,办绿卡一视同仁,三是还比较省钱。现在留学拿绿卡难易度从简到难依次是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美国,英国。个人比较倾向于新西兰,因为只有新西兰的绿卡没有移民监,进退自如,像我自己回国发展,因为有移民监的存在搞的很尴尬,说不定最后会放弃绿卡。当然如果转国籍当我没说,但个人认为北京上海户口比国外国籍值钱。说个题外话,如果孩子在国外拿到身份了,再下面一带生在国外的话,按照现有政策国内985院校是一点难度都没的,当然有个坏处是国外长大的孩子,就别指望国内养儿防老那一套了!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满分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