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副研究员是什么级别?事业单位按照属性划分有行政执法类,有公益类。其中公益类的事业单位种类繁多,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高校,科研院所单位,文化体育事业单位。这些公益类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想提高工资,基本上都需要走职称或者职级。所以如果在事业单位能被评上副研究员。其实相当于大学中的副教授级别了。那么按照高校职工级别对照表来看,副教授岗位对应行政单位管理岗位其实行政级别对应的是副处级,管理岗位级别是6级。因此在天津市的事业单位被评上副研究员,其实就相当于政府中的副处级干部。可谓对应级别还是很高的。公积金7000左右很多人都会特别差异,在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要想达到公积金7000,基本上都要是很高的官员才有可能。要不就是地处发达地区。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深圳,苏州,南京,上海,厦门,广州,这些地方普通公务员的公积金基本上都是在3500以上了。那为什么在天津的事业单位一旦评上了副研究员公积金就可以拿道7000左右。一是:天津事业单位的副研究员对应行政级别是副处级,所以享受的是副处级干部的待遇,自然公积金就会高。二是:天津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公积金会有补充公积金。自然就会比其他地方的体制内工作人员公积金就高了。其他网友质疑?通过以上具体的分析,相信网友的质疑能够得到完美解释。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补充公积金这一说,某种程度上就是变相的福利。所以我们经常提起的是公务员不要看到手的工资,而是要看整体的收入。这就是公务员看似工资低,但是还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考的一个重要原因。写在最后:公务员福利待遇好,那是不争的事实。各种“隐形”福利非常众多。所以如果你有考公务员的想法,那么请现在就好好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创新人事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原国家人事部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于2006年8月发布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为全国事业单位岗位的设置提供了政策依据。从评聘要求、岗位比例看,正高级职称无争议的处于专业技术岗位的金字塔顶端,取得并获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不仅仅是工资待遇的提高,医疗待遇也将与副高级职称有着质的区别,也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终极奋斗目标。一、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明确,各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设高级、中级、初级三个档次共13个等级,其中高级又分为正高级和副高级(部分职称系列目前还未设置正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1至4级;副高级为5至7级。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2级、3级、4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5级、6级、7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8级、9级、10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11级、12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第14条规定,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因此,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到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难度非常大。二、在职期间工资待遇现行政策正高2级岗的岗位工资4650元,正高3级岗的岗位工资4110元,正高4级岗的岗位工资3530元。以正高级职称最低档的4级岗为例,其岗位工资比副高级职称最高档的5级岗(3070元)就高出460元。三、在职、退休均享受司局级干部医疗待遇根据卫生部《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在京单位司局级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医疗照顾的补充规定》(卫健字〔89〕第2号)规定,“具有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没有正副之分高级职称者,其基础工资相当于教授、研究员最低基础工资,年满五十岁以上者。”享受医疗照顾,即享有和司局级干部同等医疗待遇。也有部分省份规定享受医疗照顾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正高级职称(教授级)且年满55岁以上。就这一项而言,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人员无法达到的。四、正高二级岗位在职期间差旅费标准参照司局级干部国家关于费用支出的各项标准的规定,基本都针对机关单位的,不同级别(省部级、司局级、处级以下)的支出标准,也都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的。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开支标准一直是困扰广大事业单位的难题。针对差旅费标准,部分省份出台了一些规定,明确“专业技术岗被聘为二级的,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人员差旅费标准执行”。
你的大学导师是研究员还是教授呢在高校工作的研究员和教授有什么区别?看了就知道了!1、研究员研究员一般在研究所,而且没有义务给学生上课,并且研究员是国家评定的,在研究所里,领导或者是学术带头人才称之为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可以说相当于教授,副研究员也相当于是副教授级别。但是在研究所里,研究员都不用教授的职称。2、教授大学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种。这样来看,教授就是大学老师教师的一个职称,教授是大学老师,在大学当中,教授是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了。教授是有义务给学生上课的,但是根据课程安排的不同,有的教授会给本科生上课,有的会给硕士生上课。副教授级别的教师,除了可以开设一门课程,还可以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讨论会的形式,开设新的课程供学生学习。一方面,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传授相关的知识。想了解更多信息和小知识,欢迎关注我,个人主页更多内容等你来看哦!
世间的人分三六九等,总有人混得很好,也总有人混得很差,有的是因为出身原因,而有的则是后天自身的原因。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大器晚成,也有的人年轻有为。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并非是指三十岁成家,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动摇。就读书求学的道路而言,30岁往往只是一个人收获知识的年龄,绝大多数人都谈不上有何成就,最多是拿到博士文聘而已。但是总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总能让人另眼相看,年纪轻轻就达到常人难以到达的高度,这样的人一路披荆斩棘,就像开挂了一样飞速发展与成长。今天要讲的这位名叫邓忠奇,1989年11月7日出生,目前是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特聘副研究员。28岁的年纪就成为了知名高校的副研究员,足以在学术界获得称赞,也算是年纪轻轻就达到了比较高的一个高度,那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邓忠奇读硕期间,他的老师曾希望他继续读博,但被他婉拒,想要参加工作,而后当他短暂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还是比较适合搞学术,因此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博士。在读博期间,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并且综合排名益智保持着第一,这是非常难的,博士期间发表了十几篇核心期刊,而且被聘请为多份核心期刊的匿名审稿人。2017年博士毕业,并且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邓忠奇将自己的小小成就归功于自己的勤奋与刻苦钻研的拼劲,他认为没有痴劲难以在学术圈混,他基本是没有假期的,除了回家看父母,基本都在看论文,风雨无阻,一般从早上9点看到晚上十点,中午只是短暂的休息一下。看了他的努力与勤奋,很多人都会有钦佩与愧疚的感觉,也难怪他这么年轻就能如此有作为,很多人28岁的时候可能才刚刚读博,或者是硕士毕业不久。今日话题:你还知道哪些读书比较厉害的人物呢
上海是一个实现梦想、施展才华的地方,也是一个成就未来、开拓视野的沃土。这几天小编连续介绍了全国各地【博士招聘】政策,相比大家对博士毕业后的政策都有了解了吧?因为地域、学校层次、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印象,各个学校的人才一斤政策不尽相同,有的条件十分高,甚至是好的过分,而有的呢,则是一般,甚至是有点“寒酸”。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在具体介绍这个学校之前,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学校。【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我国经济中心,素有“东方明珠”美誉),国家重点大学、211大学、985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强势学科有:化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均排在ESI全球前1%)。现有三个校区,教职员工3000多人,两院院士8名,双聘院士4名,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好了,相信大家对这个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么,今天我就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学校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吧。01人才分类【华东理工大学】共分为四类:拔尖人才、特聘研究员和特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骨干教师、博士后根据人才分类要求,相应的人才待遇也就不同,以拔尖人才为例,要求是很苛刻的:年龄要求:要求不超过40岁;学科要求: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背景要求:海外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求学经历,科研潜力大,取得同行认可;时限要求:全职在校连续工作36个以上高要求也就意味着高收入、高回报,【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拔尖人才的待遇也是相当诱人的,具体如下:基本薪资:50万起;科研启动费:国家拨款100-300万,学校配套300万(综合400-600万);购房补助:250万;职称评定:聘为教授、直聘博导;其他待遇:解决子女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协助解决配偶工作。面对如此诱人的待遇,你难道不会心动吗?除了【拔尖人才】以外,该学校常年招聘特聘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及博士后人员,待遇也还行,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特聘研究员】要求:年龄要求:要求不超过35周岁,女性可适当放宽;背景要求:原则上具有2年海外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有巨大发展潜力,已初步形成研究特色等;给的待遇是:年薪35万起,科研费50-100万,根据学科评定,直聘博导。【特聘副研究员】要求:年龄要求:要求不超过32周岁,女性可适当放宽;背景要求:原则上具有海外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有巨大发展潜力,已初步形成研究特色等,全职受聘工作;给的待遇是:年薪25万起,科研费20-50万,根据学科评定,直聘硕导。最后一个就是【博士后】招聘了,不限定专业,常年招聘,薪资18-21万+浮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博士后入站期间获得各种国家级资助,薪资上浮,具体为:02校园环境置身优美的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恐怕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吧!但【华东理工大学】恰恰满足以上所有“选项”,校园环境干净优雅、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我也是找了一下今年学校的一些图片,以供大家参考。03总 结求职就像找女朋友,不要只看外貌,也要兼具内在美。只有两个人都看对眼了,这事才能成,也就是所谓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理性选择,适合自己,且选且珍惜!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和转发,谢谢!
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有多难,有必要冲击一下吗?@小马班长大学老师如果不走行政路线的话,职称就是唯一晋升渠道,有条件的话肯定要冲击一下。1、为什么要晋升职称?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资源越多大学教师的工资就是和职称挂钩的,正高职称比副高要高出1000多元。在申请科研项目上也有优势,同一个项目,教授肯定会比副教授的优势更大。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每年的职称晋升才会挤破头,竞争也越来越大。2、晋升职称难不难?名额越来越少,晋升越来越难因为学校是事业单位,教授的编制总数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学校,教授的名额是一个固定数,当学校的编制名额已经用完的时候,必须退休一个教授,才能晋升一个教授,也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名额少就造成了竞争压力大,有的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个教授名额。3、如何才能顺利晋升教授?平时多努力,根据本校晋升条件准备个人成果每个学校的晋升标准不一样,有的学校以科研条件为主,要求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几个国家级项目。有的学校以教学为准,要求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获得几项教改立项。虽然说每年的职称晋升标准都会变,但总体变化不大。因此,要从本校往年职称晋升的条件出发,多多准备自己的成果。平时多发论文,认真准备每一次申报项目的机会,另外多参加教学比赛,多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总之,努力就有收获,当各项成果都比较突出的时候,晋升的希望就比较大了。@光线摄影学院无论哪个单位,从副高到正高,都是非常困难的了。我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出版社了,一个出版社里面,要评上正高职称,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了。一个中央级出版社,大概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公办的本科大学吧,有的相当于重点大学,有的相当于普通大学。说实话,从副高到正高真的不容易。大学也是一样的了,我也认识很多大学的老师和领导。有些院系的领导,非常努力了,但是也长期只是副教授。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腐败,好像作为院系领导,就很好评上教授了。评教授或者正高,真心不是靠腐败。永远都是先付出,然后再得到。@腐朽的虚伪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大学教师的职称是什么?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实际指的就是高校教师的职称的晋升。高校教师职称是从事高校教育工作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称呼,是对一个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水平的全面评估,反映的是一个教师教学、科研、业绩成果、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水平。目前高校教师职称级别包括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分别对应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当然如果是研究系列对应就是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一个教师的成长就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同时随着职称等级的晋升,老师可以享受越来越高的工资待遇。因为职称是对教师全面的评价,既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肯定,又和工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职称的晋升被老师们视为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职业主线,很多老师的一生基本就是围绕着职称轴心转的。二、大学老师的职称晋升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考评的是一个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状态和业绩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晋升的途径就是通过同行专家的评审认定。每一个等级晋升都要达到高一级职称评审条件(有些地方是省统一制订的条件,有些地方是由高校自己制定条件),提供相应的材料供专家进行评审。每一个次职称评审都是对自己前一个时期工作的全面总结,包括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情况、发表论文水平、指导学生、社会服务情况等等,经过个人申报、同行专家鉴定、学科评审,同行专家评审等诸多环节,最后得以晋升高一级职称,拿到职称证书。中国高校职称评审政策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各省各地的职称评审政策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讲是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评聘分开”,即获取资格和聘任职务分开,只要水平到了,通过专家评审,就具有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至于有没有岗位、聘不聘是单位的事,聘了享受工资待遇,没聘则即使有资格也不能享受工资待遇。另一种方式是“评审结合”,就是本单位先要有岗位能聘你,才允许你去评,评下来后你具有资格又能聘在相应的岗位,能够兑现工资待遇。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委下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高校职称评审全面下放到各高校,由各高校结合本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制定职称评审政策,开展自主评审。改革的推进情况各地均不相同,可参考各自所在地区。回顾问题,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难不难,我们看几个方面的因素:1、个人水平。这个跟你评审的工作情况和努力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的教学工作量饱满、质量高,科研成果突出、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职称评审只不过是对平常工作的检验,把材料准备充分就是了。2、评审条件。评审条件的高低决定了职称评审的难易程度,不管是省里统一的条件还是学校自己制定的条件,总会有高有低,各自不同,比较之下自然一目了然。还有就是个人条件和评审条件的差距也自己心知肚明。3、评聘结合。现在很多高校的职称评审已经实行评聘结合,而每一个学校的岗位都是有限度的,各个等级的岗位都有一个比例和数量,有相应的空缺岗位才让你评,没有空缺是不让评的。例如我想报正教授职称,那我单位就要有正教授的空缺岗位,没有的话,我就得等下一年。难不难就看单位岗位设置情况了。所以难不难要自己对照分析,冲不冲那就要在对照分析的情况下才能决定了。三、大学老师职称评审中的弊端目前大学老师职称评审比较突出的弊端有:1、程序繁琐、材料众多。因为要全面评价一个教师的水平,要填写的表格和准备的材料非常多,老师们光是材料的准备就一个头大。老师们的心声是简化程序,科学评价。2、轻教学、重论文。这方面的情况是最大的弊端,虽然目前国家也对这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矫正,出台了不少指导政策,但也一时难以扭转这种局面。特别为评职称而论文,为论文而论文,对老师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和伤害。老师的心声是重视教学、进行分类评审,不唯论文。3、评聘结合值得探讨。一个单位的岗位职数毕竟有限,如果没有空缺岗位了,多优秀的教师也没办法晋升高一级职称,要不就是死等,要不就是跳槽,到可以评的单位。老师们的心声是解决评聘结合带来的无法晋升看不到希望的弊端。@一缕正义的光芒象牙塔顶端永远只属于极少数人,而且是那些目标明确意志坚强为了目标不舍放弃的人!这是规律,是游戏规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上不会掉馅饼,妄图不劳而获,或者浅尝辄止,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晋升教授职称就像攀登绝顶山峰,一路上会有坎坷荆棘,会有狼虫虎豹,会有激流险滩,在这个征程上,每个人都有选择坚持或放弃的权力。晋升正高级职称需要足够优秀,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缺一不可,只要一直努力,总会离目标越来越近。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创造的,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心中有梦,就会照亮你前进的路,指引你不断走向光明。@义哥说教育大学老师从副高到正高难不难,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与很多因素是相关的,具体分析起来我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要考虑。第一,学校的层次一般来讲,学校层次越高,虽然它的相对来讲职数会比较多,总体上来讲越好的学校评教授难度相对也会增大。最主要是竞争力大,能够进入这些优质高校的人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相对来讲竞争也会越激烈。第二,个人的学术水平是否要评正高,我觉得这个最根本问题还是个人的水平。也就是你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学术标准,目前来看要评正高,当然最主要还要看你的论文,著作,项目教学等方面成果。如果这些方面都比较强,相对来讲评级会比较容易,如果在某些方面不是很强的话,要想评正高,还是比较困难的。第三,职数的限制正高职称的评定并不是一个无限制的机制,也不是达到水平就可以,这个还与学校的职数有很大关系。因为现在一些学校规定高级职称以上一般只能达到一定比例,比如我所在的高校目前副高以上的总值数是45%,也就是说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即使你水平再高也是不能评上的。第四,个人的年龄现在高校有很多年龄比较大的老师,如果想评正高的话,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现在年轻教师业务及科研能力强,善于钻研,年纪较大的教师如果前期成果不多,晋升会越来越困难。来源丨悟空问答
2019年已经成为过去,新的一年,2020年的到来是沉重的,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到了很多方面,其中许多的职业都受到影响。但在当今社会上,一个好的职业就是一个好的收入来源,没有收入来源的话,在生活中是寸步难行的。那么一个职业的好坏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像是函数关系图,其中X代表着时代的趋势,而Y就是我们的职业,2019年已经过去了,新型冠状病毒也已经成为过去,这是一个新的一年,新的小时代,下面介绍2020年的几个金饭碗职业,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1、大学教师教师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都是很重要的,而传播教育就需要教师去完成,而大学教师的教育水平都是一等一的,薪水待遇等都很好,而且大学是个自由的地方,人才辈出,从事大学教师是个不错的选择,桃李满天下。据说现在众多高校对于大学教师资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2、公立医院医生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刚刚过去,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作为公立医院的医生怎么样呢?公立医院属于差额拨款单位,就是一部分经费由国家承担,剩下的经费有单位自己出,作为公立医院的医生,待遇是很不错的,待遇要是差的话,也留不住医生的,而且医生这个职业在哪个时代都是抢手的,但在高考中能考上医学专业的学生算上是很厉害了。3、军队文职人员军队的文职人员的待遇可谓是很不错的了,而且背靠军队,在哪里都不虚的,而且还要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在军队做文职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要知道从军队里出来的人都是很干练的。而且还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补贴,也算上是非常不错的职业了。再加上进入军队文职要求军检,政治审核。所以考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般很多人军检都没有通过,更不用说入职了。4、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首先专业两个字就说明了很多,这是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天花板比较高,而且工资待遇也不错,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是要高于公务员的,国家也估计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离岗期间还享受工资待遇,很不错了。这个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一般人难进。5、科研院所研究员进入一些研究院做研究员是个含金量很高的职业了,而且专心搞一些科研项目,出了成果之后可以回报国家和社会,这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常说的科学家,同时做一名研究员的工资待遇也是很高的。以上五个职业都是2020年的金饭碗,时代的潮流滚滚而来,没有什么能够独善其身,职业的好坏要看自己怎么去做,虽然以上五个职业难度都是相当大的,但是只要有毅力,终究会获得成功!
在同等条件下,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人退休后养老金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技术职称中的副高有五、六、七级、正高有一、二、三、四级。就广大的基层中学来讲,能评聘上正高职称的老师一个县也就五六个,真正称得上是人上人。就工资待遇来讲,副高五级的岗位工资为3405元、六级为3005元、七级为2773元; 正高一级的岗位工作为6665元、二级为5157元、三级为4558元、四级为3915元。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技术职称岗位越高,岗位工资差距越大,如果拿一个正高职称二级岗位与副高职称六级岗位相比,岗位工资相差1752元。按平均数来计算,正高职称人员的岗位工资要比副高职称人员的岗位工资相差1000元左右。随着职称的晋升,薪级工资和岗位津贴也在增加。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人员相比,平均的综合工资收入每个月的差距应该在1500元~2000元左右。养老金并轨以后,事业单位人员是按照综合工资以100%的指数来缴纳社保费用的。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原则是缴费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按照正高职称人员比副高职称人员月收入平均多出1600元来计算,1600x8%=128元,每年要多缴养老保险费1536元进入个人账户。另外再加上每个月扣除12%的公积金和4%的职业年金。由此可见,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评聘的职称时间长一点的话,正高职称人员和副高职称人员退休以后的退休金差距至少在千元以上。而且是职称岗位相差越大,退休金差距就越大。
“局座”张召忠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海军少将,还是国防大学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于他为何会被称为“局座”,还要从他参与节目录制说起。张召忠之所以被称为局座,是因为他管理着中国一个神秘的部门——“战略忽悠局”。当然,这个“战略忽悠局”是网友们“恶搞”的结果。张召忠是一位十分随和的将军,他还在网络平台使用了“局座”这一称号。2015年7月,张召忠将军正式宣布退休,那么退休后的他能享受到什么待遇?在这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鼎鼎大名的“局座”。张召忠出生于1952年,河北沧州人。张召忠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庭条件并不算优渥,张召忠从小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并一直刻苦学习。求学时期,张召忠每天要凌晨四点就起床,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艰苦的学习条件,不仅没能打败张召忠,反而磨练了他坚毅顽强的品质。1970年,中专毕业的张召忠应征入伍,先后在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中服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专毕业已经算是部队中的知识分子了,张召忠进入部队后仍旧坚持学习。加上张召忠表现优秀,他被部队推荐进入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阿拉伯语。张召忠为了更好的学习阿拉伯语,特地做了一个舌根手术,以保证自己能够发出颤音。在校学习期间,张召忠除了定期学习阿拉伯语外,还自学了英语。从学校毕业后,张召忠回到部队,担任了部队的政治干事。之后,张召忠先后前往伊拉克、英国担任翻译。于工作之便,张召忠又自学了日语。张召忠进入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后,于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从一名中专毕业生,成为部队的副研究员,这一路的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不过,张召忠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还远远没有结束。1998年,张召忠被调入国防大学,担任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并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之后,他又担任了国防大学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也是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带头人。1998年2月,张召忠的人生掀开了新的篇章,他被央视邀请作为嘉宾,参加了“沙漠惊雷”作战行动直播。之后,他多次应邀在央视主办的全军、全国青年风采大赛、国防知识演讲大赛中担任评委。由于中国国家级媒体的高曝光率,张召忠很快就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军事评论员之一,有“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家”之称。2015年,张召忠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己已经正式退休了。那么,退休后的张召忠享什么待遇?张召忠将军退休后,依旧十分繁忙,曾多次应邀担任电视节目的军事解说员,他还于2016年开通了微博,吸引了大批的粉丝。至于他的待遇,关于我军的明确规定,高级将领退休后,依旧可以享有原来的待遇,并终身持有军衔。也就是说,作为海军少将的张召忠,能一直享受副军职的待遇,具体到衣食住行上。张召忠曾在访谈中出示过一个理发票,这意味着,他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另外,他还表示,自己外出时和之前一样,也有专车,只是退休后要两个人同用一辆,他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坐地铁的。退休工资方面,张召忠也曾谈及过,他说退休后的工资比以前少了很多,至于多少,并没有透露。毕竟退休后没有了职位工资,自然是会少一点的。不管怎么说,“局座”张召忠在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还是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的。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评职称将推行代表作制度,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民办机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与公立机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在职称评审方面将享有平等待遇。《意见》指出,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遵循科研人员成长规律,聚焦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更好地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队伍。今后,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将推行代表作制度,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改变片面将论文、著作、专利、资金数量等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的做法。丰富代表作形式,项目成果、研究报告、专著译著、技术标准规范等均可作为代表作。严格实行代表作审核制度,代表作应在本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民办机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与公立机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在职称评审方面将享有平等待遇。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中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兼职的科研人员,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正常申报职称,离岗创业或兼职期内工作业绩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还将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可直接申报评审副研究员、研究员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职称评审中可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其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和贡献可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不把教育、工作背景简单等同于科研水平。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野外台站和基层一线工作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放宽学历、论文等要求。来源:北京晚报 代丽丽 编辑: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