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研究生复试实行的是差额录取的办法,因而,在绝大多数院校的复试中,进入复试的人数都会多于计划招生人数,这个比例,不同的学校有所差异,不同的专业也有差异。从学校来说,大多数学校都倾向于1:1.2,但也有少数学校因为保研生数量较多,对考研生的选拔要求较高,会倾向于按照更高的差额比例进行复试,1:1.5属于常态,甚至超过1:2,也不难见到。从专业角度看,一般来说,理、工、农、医等学科差额比较不高,一般会按照1:1.2的差额,而文科类、社科类的差额比例一般较高,比如师范类、经济类的比例一直较高,很多学校都是按照1:1.5的比例进行复试的;有个别专业比例甚至高达1:2以上,比如会计专硕(mpacc),专业热门,报考者众多,而初试只考两门,没什么区分度,对于复试,招生单位就非常看重,复试的差额就大,很多学校都在1:1.5以上,甚至1:2以上,也属常见。事实上,考研复试才是决定考生最后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个环节必然会刷掉一批人。在考研越来越热的这几年,很多学校都有意识地提高了复试差额,所以很多学校很多专业在复试环节刷掉的人会很多。最后的录取,招生单位一般采用的都是初试与复试成绩加权计算得到总分,然后按照总分排名,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的办法。最终,名次靠后的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的考生,会被淘汰,这意味着这些考生不会被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录取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考生就失去了读研的机会,甚至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了被这所学校录取的机会,因为可以选择调剂。调剂包括两类,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一般来说,校内调剂优先,尤其是34所自划线院校,很多学校只接受校内调剂。可以通过校内调剂到相近的专业去,这是一个方向,当然这需要相关专业有调剂名额才行;另外一个方向是专业不变,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去。现在很多学校都比较倾向于把那些复试中刷掉的考生调剂到相应专业的非全日制去,因为非全接受度目前还是不太高,很多学校的非全的招生计划完不成。比如,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综合性985大学,每年都有众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院校,一般都是采取这个办法去充实非全录取人数,而且往往是把刷掉的考生直接调剂到非全去。当然,这对于考生而言,有个抉择是否接受调剂非全的问题。校外调剂则更常见,每年都会有很多没能进入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或者虽然进入了第一志愿复试,但在复试环节被淘汰的考生加入校外调剂的行列。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院校都接受校外调剂,且其中还有部分院校相当不错,比如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等B区211,被称为“调剂界的北清复交”,每年都有大量的调剂名额,吸引很多考生前往调剂。例如,2019年,就有超过15000名考生申请调剂到广西大学去,可谓盛况空前。所以,调剂也是一条还不错的路子,值得考生高度重视。今年网络调剂系统预计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打算的同学,需要提前最好准备。
我们要知道,对于我们国家的考研来说,一年一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所以很多就业学生选择不再进行本科就业,开始加入到考研的当中来,因为考研不仅能够提供好的学校和平台,还能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研究生的不仅是学历的提高,更是能力的实质提升,所以研究生学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研究生的好处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很多,本科毕业的学生也加入了考试中来导致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以前的考研基本上上也就100万人左右,伴随着近几年的考研的人数不断增加,考研的人数有可能在今年突破400万人,可想而知,以后的考研难度到底有多大?考研也可以被称为小高考,难度完全已经不亚于高考那我们起来看一看考研当中初试占比比较高的,有哪些学校快快转发收藏~~我们要知道考研初试和复试加在一起才是考研的整个过程,只有考研初试的话,不参加考研复试的话,你也是考不上的,这是个高考最大的区别对于很多本科不好的学生,想考研的话,为了避免复试的表现不好,和复试的歧视的现象,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想找那些考研的初试占比比较大的学校,只要考研初试一条考得非常好的话,那么复试基本上就不会太大的问题从上图看,还有非常多的好学校,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顶尖的名校,他们的初试比例可以达到70%,也就是说,你只要出是拼了命的努力,那么复试占比才百分之30基本上不会因为你的复试表现不够好,被刷掉,基本上你稳稳的可以考上研究生所以我非常推荐考研的初试,占比比较高的学校,考研的复试,毕竟有人为地参与,只要有人为的参与,就有可能有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所以复试还有部分因素存在,所以我非常推荐考研初试占比非常高的学校快快转发收藏~~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考研是本科学生晋升学历的第一步,竞争力也是相当的大的。在备考中的学字们除了对分数线观察的很多,那么你知道考研复试淘汰率到底有多大吗?,都是遵循怎样的淘汰机制呢?说不定从中还可以捡漏呢。差额制因为通常招生单位按照1.2∶1的比例划取进入复试的学生名单,那么对于参加复试的120%学生会给予同等的面试机会,没有初试排名的影响。不过最后会还是会有20%学生会被淘汰,所以准备要充分,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双盲制考研复试设立的双盲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复试过程汇总的公平性,意思是说根据考生抽取的号码来决定进入哪个考场进行复试。而且在参加考研复试的导师们也是需要抽取号码,所以双盲制也是十分公平公开的,开启第二轮的淘汰机制。抽取制那么什么又是抽取制呢?抽取制是招生单位在事先指定一大批面试试题,在进行考研复试的学生需要从这些指定的面试题目中自己抽取需想要回答的问题,并且进行现场作答的方式。除了这三项制度之外,其实还有一票否决制,就是尽管在初试的时候很优秀,但是在复试的过程中表现不佳,成绩不符合,考生将被一票否决不予录取,看重复试的结果。
随着考研复试工作的逐步展开,目前大多高校已经公布了复试线,由于今年考研的特殊性,部分院校取消了复试中的笔试,另外还有院校重新调整了复试分数的权重。比如延边大学今年研招采用远程复试取消了笔试环节,并明确了“考生总成绩为100分,其中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相加之和,为招生考试总成绩”。其实这个比例才是考研复试该有的样子,考生在初试中的付出可以说长达数月甚至一年,有的考生还是第二次第三次考研,为什么这么拼的初试会被某些院校仅当作一个敲门砖。翻看延边大学的分数权重及及格线划分,还是很合理的。比如考研复试成绩满分20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100分+综合素质和能力50分+外语听说能力测试50分),而对于合格线延边大学仅划了一个复试合格分数线为120分。也就是说只要你这三个测试加起来够120就行(好像是一句废话,其实不然),而对于具体小分不做计较,也许某个考生外语就是听说能力不行,但是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不错,那么照样可以获得高分。反观另外部分高校,由于生源充足,从而在复试之中,对于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听说等都单独设置各自的及格线,一项不合格就算复试不合格。这就有点像目前的江苏高考,在大多数省市高考只看总分的情况下,江苏高考还要对选考科目做等级划分,也曾出现过全省前几名由于选科等级为B无缘清华北大的奇观。这一种形式虽然有其一定合理性,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和学生来说真的是弊大于利,所以江苏也要朝着750分的全国卷看齐了。原本计算考生总成绩是初试+复试,只看加权后的总分,即使你复试差点,但是只要初试成绩足够高那么照样能稳操胜券。就像高考似的,我英语差点没关系,我数学好啊考高分补上去就行,但你要说英语不够90分及格线我们学校不要,这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如今复试拥有了“生杀大权”,占比多少先不计较,这种主观性的测试占据主导地位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复试主导便造成了中南某名校445的初试大神在复试之中惨遭淘汰,这样的学神真的复试有那么不堪能不及格?咱就当是一个只会考试不会面试的书虫吧。大家可能都看过这样的新闻,在公务员考试之中,第一名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遥遥领先,但是最终却录取了第二名!官方的解释是第二名更适合!“更适合”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到底怎样才能让面试官考察之后更合眼缘。一切主观性的测试其不确定也更让人值得怀疑,比如一个面试得分90的和得分30分的那无疑是明显性的区别,但是你把一个得分60和得分59的放一起,真的能看出其1分的差距吗?在2006年前后的时候,早期的考研复试仅仅是辅助性的参考,之后又逐渐增加了复试比例,紧接着推行复试一票否决权,考研复试逐渐成为考研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之所以被屡次吐槽,最大的槽点便是如何保障复试的公平性。看到本校生问力学中的牛顿定律有几个,看到外校双非考生问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这种事情真的有人遇到过类似的。在考研人数急剧增加的未来,复试占比极有可能会越来越高,最后与国际接轨实现申请制,目前清华大学的留学生不就实行的这种政策吗?考研初试虽然占据了考生整个考研过程的90%的时间,但是最终只是一个敲门砖,想迈进门槛还得看复试!不过,我始终有点纳闷,复试面试的20分钟真的能让一个人高下立判吗?最近几年初试成绩靠后逆袭的案例越来越多,因为复试成绩一高一低差太多了,复试的5分可能你初试10分都赶不回来。你觉得考研复试占比多少合理?
考研复试淘汰率到底有多大?初试过线线,不论分数高低,都无法断言是否可以成功被录取。录取概率与个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都有一定占比关系。就复试而言,一般包括:笔试、综合面试和英语测试。其中任意一项不及格无疑都是无法成功被录取的。差 额 制差额制复试是指,招生单位按照1.2∶1的比例划取进入复试的学生名单,根据复试表现排名录取学生。对于进入复试的120%的学生,不论初试排名如何,招生单位都会给予同等的面试机会,最终将有20%的考生会被淘汰。双 盲 制双盲制是指,考生复试当天需要抽取号码来决定自己进入哪个考场面试;参加面试的导师也需要现场抽取号码来决定自己去哪个考场参加面试。双盲制是为了保证复试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公正而施行的一项政策,使复试一步步朝着规范化的模式进发。抽 取 制不光参与复试的人员需要抽取,连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也需要抽取。抽取制是指,招生单位在事先指定一大批面试试题,考生现场回答的问题将从这些准备好的问题中抽取,现场作答。抽取制同双盲制一样,保证了对所有参与复试的同学都一视同仁。一 票 否 决 制2007年起硕士招生提高了复试权重,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提高到30%~50%。教育部门表示,即使考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统考中取得很高分数,但如果在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中成绩不合要求,考生将被一票否决不予录取。复试刷人是正常的,因为现在研究生复试采取的是差额复试,一般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1.2—1.5。比如,录取10个人,可能会有12个人,甚至15个人进复试,一般情况下,有人是录取不了的。祝你成功哦~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你也可以关注我,与我互动聊天,再会。
今年的考研,最大特点就是严重内卷之下,初试成绩普遍比往年更好,尤其是高分众多,这是以往所不曾有过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该如何做呢?01高分多到让人怀疑人生今年高分呈现井喷状态,不但史上从未见过的总分高达477分的成绩出现,450+的成绩也一再出现。至于400+的成绩,在名校的热门专业中,出现之多,简直让人怀疑消息是否真实。比如复旦、浙大的计算机考生,400+都多达近百人。尤其然人意外的是,中科大软件学院,以往还有调剂名额,今年的高分大爆发,目前的统计数据是,有300多个400+的高分。至于北大光华的400+,也多达100多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北大光华的专业课是很难的,阅卷也很严,依然有这么多高分出现,今年考生的总体实力可见一斑。关键北大光华招收人数并不多,扣除保研名额后,通过考研的路径录取的人数,只有30多个,所以复试线相比去年有大幅度提高,是没有疑问的。清华五道口比较低调,晒分的人也比较少,但作为与北大光华齐名的顶级学院,情况自然也和光华相近,这是意料中事。至于其他985名校的很多专业,尤其是top高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在如此的形势之下,高分多,复试线有可能较大幅度提高,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不少网友感叹,高分多到简直怀疑人生。02很多高校进入复试比例可能提高我们知道,考研初试,只是考四门课程(部分专业型硕士只考两门),看重的是应试能力。但研究生的选拔,重要的毕竟不是考试能力,而是以学术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所以,这几年高校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更加看重复试成为一种趋势。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有足够多的生源,才有条件这样选拔。而这几年考研越来越热,就给了招生单位这样的条件。因而,更加看重复试的特点,在去年体现得已经比较明显。在去年的研究生招生中,很多高校都提高了进入复试的比例,让更多考生进入复试,一方面是给更多考生复试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方便选拔素质更高、综合能力更强、更适合进行读研深造的考生。今年的情况无疑更有利于招生单位。考生如此之多,高分也明显增多,自然让高校更加有条件选拔综合能力更强的考生。因而,可以预计,今年很多高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进入复试的比例,从以前通常的1.2:1提高到1.3:1,甚至1.5:1。部分本来比例就较高的专业,比如会计专硕,比例可能会达到2:1甚至更好。当然,增大进入复试的比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复试线提高的幅度,这对初试分数相对不太高而能力较强的考生是有利的。03综合能力将成为关键很明显,这样的形势下,在复试中的表现将至关重要。只要能进入复试,综合能力强的考生,即便初试成绩排名相对较低,也完全有机会逆袭,而且这种逆袭的概率,会比以往更高。相应地,初试成绩占优的考生,也并不会十拿九稳,一旦不够小心,或者综合能力不太强,完全可能被淘汰。因而,即便初试分数不太高,只要能进入复试,就有翻盘的机会。所以那些分数不太高的考生也不要放弃希望,最好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尽全力准备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一方面关注调剂信息。总体而言,对于准备复试的考生,一定要在综合能力方面下功夫,这不但体现在笔试中,更体现在面试中,尤其体现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等方面。总之,在复试中能否展示出自己较强的综合能力,将成为考研最终成败的关键。
一、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我校调剂复试比例一般不超过1:3。二、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我校采取差额复试,一般差额比例为120%。以下几种情况适当放宽差额比例:(1)进复试最后一名有并列排名的考生全部进复试;(2)有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通过加分进入复试的专业,加分考生不占用裸分考生的复试名额;(3)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按照小方向招生的专业执行130%的差额比例;(4)会计硕士专业依据相关文件执行150%的差额比例。(5)同时列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的专业,全日制考生执行150%差额比例,并确定该专业的复试分数线;非全日制考生依据有关规定执行相同的复试分数线,超过复试分数线的非全日制考生全部进入复试名单。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笔译(2020)参加复试的共115人,拟录取13人近乎1:9,考研复试比例1:9,陪太子读书,太坑了。人员竞争激烈,人们专业不愁生源,而这1:9真是难以理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考取研究生。但正是由于人们意识的普遍提高,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而考取研究生的难度也在逐年增加。以前如果讨论考取研究生,或许人们会说一句,只要好好学一学就能够考上,但现在很多同学们起早贪黑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考上研究生。很多时候同学们进入复试后也有被淘汰的可能。那让我们来看一看,研究生进入复试后的淘汰率有多高?1.复试比例。研究生进入复试后的淘汰率与复试比例有关。复试比例相信很多同学在高中毕业选取大学学校的时候就看到过,有的学校招生简章上写的招生比例是1:1.2这个比例就是说,比如我会先录取12个人,但最终我只会选择十个。也就是说,这些学校会选择12个同学,但在复试之后会刷下去两名同学。往往刷下去的这两名同学是没有办法选择其他院校的。可能有些同学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碰到过这些状况。所以说淘汰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残酷的。但还有一些名校可能会选择1:1.5的比例也就是说,在招生的时候会选择15个同学,但在复试过后会刷下去五个同学。这就导致那五名同学直接落榜。但只要同学们的专业能力足够硬,相信大家一定都能安然的通过复试。2.报考人数。淘汰率也与报考人数有关。比如说今年这个学校只招收20个人,但报考的人数只有十个人,那么只要他们的分数通过了国家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淘汰同学的。复试的时候只要中规中矩,不出什么大差错,往往就会直接录取。复试的原因就是想看同学们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同学们的想象,同学们,只要在发挥的时候临危不惧,能够游刃有余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往往就能通过。
版主分析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历史学高校,是每一个历史学考研学子所向往的学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当然,考研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就在昨天,北京大学照例发布了2019年历史学考研招生目录,(每年9月8号发布新一年的招生目录)这份目录是一份正式的目录,里面包含了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等内容。版主对其一一做一个分析。第一,招生专业,北京大学2019年招收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中国学研究生。其中,中国史招生方向,相较于去年减少了“礼学与经学”“敦煌吐鲁番文书”等方向,增加了“全球史”“经济史”方向。世界史专业则由原来的三个方向“世界历史”“艺术史”“国际关系史”,变更成现在的5个方向。第二,招生人数,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招生人数为22人,世界史16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而201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招生中国史计划为25人、世界史17人、中国学5人、考古文博30人。从中国史、世界史专业来看,全面缩招,缩招人数为4人。这就使得本来已经竞争压力很大的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难度更上一层楼了。第三,招生考试科目,北京大学2019年中国史考研考试科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62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而2018中国史考试科目为“62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为“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这种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北京大学的历史学考研命题会发生变化呢?版主下面还要说。第四,北京大学除了历史系招收历史学研究生之外,还有考古文博学院和燕京学院,这里面我们需要单独说一下燕京学院。燕京学院招收中国学研究生,包括历史学和考古学,但这并不是为了给考试学生准备的。燕京学院的中国学研究生只招收推免生,所以不会给出考试科目。需要说的是,燕京学院的历史学推免生可能大家并不是熟悉。燕京学堂成立于2014年,原本就是想依托北京大学强大的人文社科实力,汇聚海内外人才。记住,是海内外,所以说,这里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并不只是针对国内的学生,全世界都有。进这里读研可比近北大历史系读研难多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燕京学堂”官网看一下,每一年的每一位新生都会有单独的介绍,(厉害了)大家可以“瞻仰”一下。以上就是版主针对北京大学2019年历史学招生目录的一些分析,总体而言,变化并没有那么大,主要就是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2018年考研分析北京大学2018年历史学考研统招考试中国史录取8人,世界史5人,总共13人,推免生中国史17人,世界史13人,总共录取43人。比招生目录公布的42人,多一人。录取的13人,中国史平均分为394分,世界史平均分为387分。录取平均分,在历史学名校中笑傲群雄,居于绝对的高度。从报考人数来讲,报考人数早已经突破了200人,也就是说报录比早已经突破了10:1。当然,这个报录比肯定无法反应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我们看一下北京大学历年的复试分数线就知道了:2018年 3652017年 3452016年 3802015年 3452014年 3452013年 345从过去六年的复试分数线,我们看到北京大学基本稳定在345分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80分的离谱高分。即使进了复试,竞争压力也极其之高。2018年北京大学复试比例为2:1,也就是说复试比例200%!在复试中,需要淘汰一半人!这种复试压力之恐怖,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2019年考研分析不管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多么大,每年还是有无数学子前赴后继,奔赴前线。所以,版主对于北京大学难度的分析,只是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印象。对于2019年备考北京大学的考生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两件事:第一,考试科目变化会不会影响到考试命题?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考试科目名称这几年就没有怎么稳定过,一直在变。2017年是“630历史学基础(中国史)”,2018年就成了“628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到了2019年又变成了“662历史学基础9(世界史)”,所以说,考试科目名称一直在变,但从每年的考研真题来看,(主要是题型)变动不大。所以,考生们可以不用担心考试重点、题型会不会变化。第二,招生人数减少,相较于去年,整个招生人数减少了4个。乍一看人数其实并不多,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大学,少一个招生名额就是一个量级的考研难度,更何况4个。所以不出意外,2019年北京大学的考研难度将会增加一个量级,特别是中国史专业,一下子少了3人。你猜这三人会不会放到推免生名额中减少??最后,需要提醒一下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的学生,在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新增了一个方向为“全球史”,放在中国史里招生,这里的全球史肯定就不只中国史了。既然招生方向里面包含了“全球史”,(我也不清楚为啥把这个方向放在中国史招生)那么考试的试题中,会不会额外出一些世界史的知识点呢?这个还不清楚。由于考试科目为“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所以原则上应该不会考察世界史知识点。
最近看了不少高校的招生计划,发现从招生简章(报名时的招生目录),到学信网的招生计划和最终的录取人数,许多院校数据不一致或者前后严重不符,突然扩招或者缩招对考生的影响极大,比如复旦大学微电子的大扩招福利,还有个别院校临时缩招还复试较晚造成考生无校可调。考研和高考比起来,就是一片混乱,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校线(热门专业有专业线),34所自主招生院校的优势荡然无存。在高校眼里只有一个关键字,那就是“生源”!一切考研初试复试的调整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那么想获取最优质生源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复试人数,尤其是对于名校来说生源都相对较好,一般不接受校外调剂。毕竟100选10和12选10相比较,学校都倾向于前者。下面以北京某著名985工程大学软件学院为例来看一看:电子信息专硕全日制招生计划13人其中电子信息全日制专硕拟招生人数为13(含1个专项计划),复试线也是低得出奇,你没看错,A区985高校分数线居然比许多B区高校都要低!本来13个名额,按照最低复试比例120%的话,需要16位考生参加复试就行了,其余的该调剂调剂。但是现在老老实实照着120%来差额复试的院校真的已经不多了,生源不足自然是低于120%,生源超好那么也不必矜持,教育部不是说了不低于120%么,又没有规定上限,这也是现在高校有恃无恐的依据所在。全日制电子信息复试人数高达86只有13个名额,参加复试的考生多达86个(由于篇幅有限,表格中部分名单有所省略),注定最终无缘的考生有73个。那么这么做到底是给广大考生一个机会呢还是增加“炮灰”呢?从复试成绩结果来看,其中13位考生没有提交复试材料或未参加复试,这些考生都是有着自知之明,几乎都是线上二三十分的擦线党。因为复试名单之中光是初试380分以上的就已经13位了,擦线考生如果不是有过人的科研水平或者高分考生集体翻船,那么即使复试满分也白搭。虽然该校最终严格执行了招生计划仅录取了13名考生,但是不久之后发布了全日制转非全日制的内调公告,直接执行的就是第一次的复试成绩。非全日制虽说与全日制有着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毕竟还是有差别的,在该校的非全日制招生简章之中,直接写明了非全日制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考生,学院不负责安排住宿。从最后的非全录取名单来看,全日制刷下来的考生只有少部分接受了这种调剂(只要你愿意基本上都能录到非全),大多数考生还是选择了调剂其他专业或者外校调剂。目前国内高校研招这种超比例复试或者超比例调剂很恶心,虽然说给少数考生提供了机会,但是考研不像高考坐在家里填填志愿就了事,一次复试可能会错过另外的调剂机会。今年在5月20日之前完成复试并公布录取结果的学校,都是良心高校,目前还有许多高校甚至连第一轮的一志愿复试都未展开,还有部分院校直接一志愿和调剂大军一起复试排名(这种学校双非考生慎入),这只能考生自己多渠道了解,在2021年考研报考时引以为戒了。你觉得这种只招13人却让86人参加复试的做法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