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技扶贫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图)──记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乱莫大焉

科技扶贫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图)──记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

班立桐,无党派人士,天津农学院教授,天津市科技帮扶骨干特派员,天津市技术帮扶专家,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岗位专家,天津市蓟州区科技特派员,甘肃省武威市科技特派员。在沙漠中种植食用菌是异想天开吗?10年前,当作为天津对口援疆技术人员的班立桐把这个想法带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新疆策勒县时,当地人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班立桐和他的团队却在茫茫戈壁沙漠上栽种出了食用菌,并实现了鲜菇四季供应,被当地人称为“戈壁滩上的奇迹”。时隔多年,班立桐仍然记得当地人民第一次看到生活了一辈子的沙漠真的长出食用菌时两眼放出的光芒。自2000年从事食用菌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伊始,班立桐坚持深入生产一线,将科研做到菇棚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被菇农们亲切地称作“地头专家”。在戈壁滩上绽放食用菌致富花策勒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新疆最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地广人稀风沙大,少平原,多戈壁,耕地紧缺且干旱缺水,农业主要以粮食作物、果树和药用植物等传统产业为主,结构单一,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较低。自2010年国家推进援疆工作以来,天津市对口援建和田地区于田县、民丰县和策勒县。2010年7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班立桐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实施天津市农业援疆项目“天津—策勒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戈壁滩上气候多变,干燥少雨,蒸发量大,白天阳光照射强,强风沙天气多。如何让喜欢潮湿阴暗的蘑菇在这茫茫戈壁“安家落户”、“生根发芽”?班立桐带领技术人员探查地势地形,调研当地人文与气象资料,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分析、讨论,反复设计试验与改进完善,终于建造出性能优良的适用于在戈壁滩上食用菌栽培的专用温室,并获得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此外,他还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农业环境、民族消费习惯,根据不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适应性与特征特性及当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可利用率,与企业技术人员分析讨论,筛选确定适于当地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并进行配套生产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随着园区一期工程竣工,当地人民第一次在新疆茫茫戈壁沙漠上建造起温室,栽种出食用菌,实现鲜菇周年生产,四季供应。在园区的建设中,班立桐指导援疆企业采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从菌种培育、规模生产、保鲜加工、产品回收以及销售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园区充分利用了戈壁滩的棉籽、棉杆、畜禽粪便等原料,栽培香菇、平菇、茶树菇等食用菌,通过技术培训、免费出租菌棚等方式,带动数千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在技术援疆期间,班立桐通过协助指导援疆企业设计建造适宜设施、筛选优良菌株、创制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建成日光节能温室和食用菌专用菇棚300座,示范推广实用技术,帮助企业与种植户累计生产鲜菇183万千克,实现社会经济效益1303万元,菇农户均增收1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用辛勤的汗水与科技的沃土在新疆戈壁沙漠上栽种出绽放希望的食用菌致富花。在祁连山上收获食用菌脱贫果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是蓟州区对口支援地区。特别是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祁连山东端,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属全国“涉藏工作重点省”贫困片区县、国定“三区三州”和省定“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县。为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天祝县将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作为蓟州区科技特派员,受蓟州区科技局的委派,班立桐从2018年开始投入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班立桐先后多次赴天祝县调研考察,针对当地食用菌产业情况,结合在天津市蓟州区开展多年的食用菌产业科技帮扶经验,协助当地相关部门制定出“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即由企业负责提供菌棒、技术及产品回收,农户负责生产管理的“三提供一带动”生产管理模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凭借着多年丰富的食用菌研发、技术服务与科技帮扶经验,他清楚地认识到,要从科技层面提升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首先要从产业的源头──菌种开始。菌种是食用菌生产中的第一步,也是影响产量品质的关键。他多次赴当地臣祥菌业和天沪菌业等企业与合作社进行考察指导,对食用菌企业菌种引进、保藏、复壮等提出建议与指导,并指出作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帮助脱贫攻坚的龙头企业应采用多方措施以保证菌种质量,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的菌种与菌棒,打好农民脱贫致富路的坚实基础。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在天祝县种植户的菇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已“开花结果”。今年6月,示范的食用菌新品种在科学的栽培技术管理下展现出优良特性,出菇期长、品质优良、产量喜人。当班立桐再次来到甘肃天祝,菇农们围着远道而来的天津专家,笑逐颜开地说个不停,分享自己丰收的喜悦。藏民菇农火高洋原为赛什斯镇居民,原来在建筑工地打工,后来开始学习种植食用菌,去年承包了10个棚种食用菌,今年又承包了11个菇棚开始种香菇新品种,他说,“原来栽培的蘑菇品种费时费工,还是现在这香菇好管理,目前感觉收成也挺好,现在每个棚每天能采收500斤”。今年5月,班立桐被甘肃省武威市委组织部和武威市科学技术局聘为科技特派员,他将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征程上继续为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事业献力献策,将科技扶贫创新的论文写在西北大地上。

习常

田间地头,感受中国减贫实践(国际人士见证中国决战脱贫攻坚)

6月30日,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兴顺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茶园里,金乐天(右)和公司负责人马忠华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罗泽在红旗坪村参加丰收运动会。资料图片 杜牧同为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作中非国别文化报告,课后与小学生互动交流。资料图片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曾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以整体推进的思路对独龙江乡进行集中帮扶。2018年,独龙族整族脱贫,实现“千年跨越”。图为独龙江乡新貌。 新华社记者 胡 超摄 在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一些在华留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村群众和驻村干部展开深入交流。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利用所学知识参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他们是中国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减贫国际合作的推动者深入农村参与科技助农本报记者 张丹华在陕西省杨凌无花果栽培基地,巴基斯坦小伙儿金乐天正在测试有机肥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杨凌的无花果有20多个品种,而我们国家只有几种。我想引进一些品种到巴基斯坦,同时制作无花果叶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在华生活了6年的金乐天,中文说得十分流利。这位来自卡拉奇的29岁年轻人,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今年6月,他和几名同学一起来到陕西乡间,助力乡村脱贫攻坚。“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它使我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金乐天说。金乐天所说的活动是西北农大组织的科技助农活动。今年6月,在西北农大国际学院和团委的组织下,包括金乐天在内的5名留学生和两名中国学生来到汉中市镇巴县进行科技助农。镇巴县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今年2月刚退出贫困县序列。“镇巴虽然地处大山腹地,但因为通了公路,村民们可以方便地将农产品运输出去。”在镇巴,金乐天感受到中国政府为脱贫攻坚推出的行之有效的举措: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道路,政府就组织修路;农产品销售需要开拓市场,政府工作人员就想方设法帮忙寻找“买家”。“金博士,我们的茶叶怎样才能提高亩产量啊?”当地茶农请教金乐天。在仔细观察了茶园的地形后,金乐天给出建议:“这里是坡地,把所有的肥料都堆放在坡上,靠近山脚的茶树基本施不到肥,会影响产量。要分别在上中下坡多选几个点放肥料,这样施肥更均匀,产量会更高。”金乐天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14年。他从巴基斯坦信德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来华深造。“巴基斯坦很多人在关注共建‘一带一路’,我很想来中国看看。”从零开始学汉语、练习使用筷子……许多个“第一次”让初来乍到的金乐天感到新鲜。老师为他起了中文名,取“金色、快乐、天空”之意。在同学眼中,他性格开朗,总是笑声不断,与名字很相符。6年来,金乐天的足迹遍布黄土高原的多个西北农大农业试验站。一次次深入农村,让他对中国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有了直观的感受。他常去陕西省三原县斗口试验站,那里的村子几乎每年都有新变化。“我看着村民们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又换成了小汽车,他们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金乐天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对国际贫困治理的理论创新,以及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贫困,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向广袤乡村地区的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帮助解决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是西北农大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近年来,西北农大开始尝试让农业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参与该项活动。除了实地科技助农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些线上活动。今年5月,金乐天为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的373名学生上了一堂题为“丝路大讲堂,带你看世界”的网课。课堂上,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巴中友谊、共建“一带一路”、巴中农业合作、中国为世界抗疫作出的贡献等内容。屏幕另一头,孩子们听得仔细,不时提出问题。“加油!未来属于你们。”金乐天用这句话作为网课结语。他说,希望孩子们努力,美好的明天就在前方。云端分享脱贫逐梦故事本报记者 张丹华“谢谢你,今后的求学道路上我有了榜样,我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听完杜牧同的演讲,陕西省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3)班的杨凯瑞很激动。来自中非共和国的杜牧同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留学生。今年夏天,他在“云端”为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1800余名学生作演讲,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他们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云端谈梦想”是西北农大组织的“让青春梦想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系列探索实践之一,通过一系列云端讲座,鼓励贫困地区学生珍惜韶华,努力拼搏,勇敢追逐青春梦想。目前这一系列实践已被教育部列为高校扶贫典型项目。面对着屏幕另一端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庞,杜牧同用中文侃侃而谈:他喜欢用“追梦人”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杜牧同家里有12口人,10个孩子中他排行第九。幼年家境贫寒,但并不妨碍他拥有自己的梦想。“我上小学的时候,非常喜欢看中国的武打片。因为武打动作太快,我没法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那个时候我就下决心以后要学中文了。”他说。杜牧同立志要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他早早确定了攻读兽医学专业的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考上了中非共和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班吉大学。“进入大学后,我始终没有忘记想学中文的愿望。了解到西北农大有专业和我的所学非常对口,2015年本科毕业后,我申请来到中国继续深造。”杜牧同说。西北农大所在的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高新区,被称为“中国农科城”。在动物医学院攻读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期间,杜牧同先后克服了身体不适、语言不通、专业障碍等许多困难。目前,他已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开始攻读西北农大预防兽医学的博士学位。从贫困家庭走出,杜牧同对于“脱贫”话题格外关注。听说西北农大组织“让青春梦想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的活动后,他主动报名参加,“我曾经和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们有着相似的境遇,我想把自己的奋斗故事分享给他们,希望他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在传播梦想的同时,杜牧同也渐渐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我在农村长大,知道农村的发展需要什么。”博士毕业后,他希望回到班吉大学从事动物科学科教工作,并打算推动班吉大学与西北农大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来自中非共和国的学生,做两国间的友谊使者,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把更多中国经验带回家乡”本报记者 宋豪新“去了撒坝子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脱贫攻坚做得这么好。中国政府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在四川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刘天浩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2016年,刘天浩来到中国,成为四川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留学生。2020年寒假,他独自一人来到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松坪傈僳族乡撒坝子村。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他拿起农具,跟着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一起干农活。两年前的冬天,在一位驻村帮扶的朋友邀请下,他第一次来到撒坝子村。这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村民淳朴热情。自然环境优美,但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刘天浩回忆起第一次到村里的经历,“当时,村里没有路,不通水、不通电,也不通网络。村民生活困难,从村里到最近的乡上,坐车要两个多小时,走路要走大半天,出一次大山很困难。”今年寒假前,驻村工作的朋友告诉他,脱贫攻坚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好多了。刘天浩决定回撒坝子看看。先坐飞机,再换乘大巴,“离村子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村里不仅通了新修的公路,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现在村民们出行方便多了。山上也立起了铁塔,村里通了电,村民们还学会了上网。”刘天浩说,村里的巨大变化让人惊叹。变化背后,是多种扶贫政策支持以及村民们被调动起来的脱贫积极性。驻村帮扶工作队以“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脱贫攻坚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带领村民育产业、闯市场、增效益。驻村工作队扶贫、扶志又扶智,在巩固提高当地现有核桃、花椒种植和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今年又发展山药252亩、魔芋200亩等特色产业。“今年我家参与种植的山药都卖到县城去了,年底预计能多赚7000多元。”一位村民告诉刘天浩。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打实的变化,村民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撒坝子村度过的这个寒假,让刘天浩真正懂得了这句话中蕴含的智慧。到成都后,他决定申请在中国继续深造。“在中国待的时间越长,我想学的就越多。我要把更多中国经验带回家乡。”在刘天浩看来,中国政府决战脱贫攻坚,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值得很多国家借鉴学习。“精准扶贫的成果令人惊叹”程远州 刘 媛屏幕亮起来,一帧帧照片在屏幕上滚动,扬尘的土路、歪歪扭扭的土房……在村委会的放映室,加纳留学生罗泽和同学们看到了昔日的红旗坪村——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人均年收入曾经不足3000元。走出放映室,目之所及是整齐美观的楼房、干净平坦的硬化路,以及一排排在阳光下闪烁银光的大棚——那是村里的扶贫产业基地。“这个村庄的巨大变化让人感慨,中国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果令人惊叹!”罗泽说。罗泽所说的红旗坪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曾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村。去年12月,她所就读的武汉纺织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埃及、加纳、孟加拉国、印度等5个国家的13名留学生前往红旗坪村考察参观,当地农户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让留学生们印象深刻。在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第一书记肖曙光的带领下,留学生们走进农户家中,详细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肖曙光介绍,针对村民居住零散、危房较多的问题,政府拨出扶贫资金帮助村民建新房、改旧房,将偏远地区的农户集中搬迁到安置点,还修建起社区活动中心“幸福院”,让村民们不仅住得好,还能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令罗泽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独居老奶奶。老人原本住在人烟稀少的山腰,因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得以搬出大山,住进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新楼房。除了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她的家人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家庭收入大幅增长。罗泽说,老人现在每天晒晒太阳,跟邻居聊聊家常,生活过得很舒适。深山里的农民,如何增加收入?很多留学生对这一话题颇感兴趣。红旗坪村的答案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必须双管齐下。在红旗坪村,扶贫干部在多次考察后带领村民建大棚种植金银花,建设加工厂生产制作药材、饲料、精油、花茶等产品,一个加工厂就可吸纳约30人就业。经过5年的努力,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增至1.4万元。去年底,全村实现脱贫出列。罗泽和小伙伴们刚到红旗坪村时,“担心语言不通不好交流”。但是,“笑容是最好的语言”。留学生们与村民们一起参加当地举办的“乡村振兴”杯首届丰收运动会,在“滚南瓜”“扭玉米”“拣土豆”等比赛项目中,大伙儿打成一片,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温暖的拥抱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传递出他们的友善和热情,我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罗泽说,篝火晚会上,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和各国留学生一起唱歌跳舞的场景让她难忘。红旗坪村之行,给罗泽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扶贫课”,“我们对中国的扶贫政策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罗泽说,“中国的减贫实践值得学习。我现在经常向朋友们讲述中国故事,推荐他们来中国学习,希望可以把中国在扶贫等领域的经验做法带回国。”

朝廷尚尊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记朱有勇院士的科技扶贫路

2018年3月,在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正举着一个两公斤的土豆,向现场的媒体展示。这是一个来自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的土豆。两公斤的个头,对于城市居民有些罕见,但在这颗土豆的家乡,两公斤只能算是“七八十分”。与此同时,几十辆卡车正在云南澜沧准备出发。60个小时后,一盘盘新鲜清脆的醋熘土豆丝将出现在北京各大饭馆的餐桌上。这是开春之后全国最先上市的新鲜土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鲜土豆,大部分都来自云南。”朱有勇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中)在查看作物病虫害情况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院士朱有勇来到了澜沧县。澜沧县地处西南边疆,与缅甸一线之隔。这里主要生活着从原始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拉祜族。这里超过70%被森林覆盖,阳光、雨水丰沛,但却是全国深度贫困县,2013年,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有1000多元。冬季马铃薯只是朱有勇扶贫的案例之一。关于院士与土地的故事,已经悄悄发生了5年。01扶贫比发SCI论文难多了澜沧蒿枝坝村的中心有一座小楼,这里就是学员平时上课的地方。从小楼往外走,一条石板路蜿蜒下去,连接到村口的214国道。马路两侧,开满了炮仗花,不远处就是翠绿色的山脉。房屋整齐、街道干净,颇有一种旅游小镇的味道。新来者有时候会感到疑惑,“这里不太像是曾经的贫困村”。而事实上,这是朱有勇来到蒿枝坝村之后主导进行的“审美”改造之一。如今,朱有勇每年会有100多天待在这里。可是最初,朱有勇并不愿意来。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作为科技扶贫点的那一年,朱有勇已经60岁。这在普通人看来,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队伍里,这还算得上年轻。“工程院定点扶贫,总得有人来。年轻的不来、让老的来,这违背了我做人的底线。”朱有勇咬了咬牙,决定前往澜沧扶贫。拉祜族很多人不会说汉语,更难以相信会有一个院士主动请缨来帮忙脱贫。朱有勇明白,得让农民们相信这个院士不是来走马观花的,而是要和大家一块通过双手摆脱贫困。朱有勇决定先拿技术已经成熟的冬季马铃薯做示范。澜沧冬天雨水少、没有霜冻,很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冬季种植也跟全国其他地区的马铃薯形成差异性竞争。可说服大家来种冬季马铃薯并不容易。蒿枝坝的村民刘金宝就是第一批反对者之一。2016年冬天,村主任和科技扶贫团队的毛如志博士就曾多次上门沟通,刘金宝表面上答应,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了油菜种。2017年冬天,在村主任的软磨硬泡之后,终于拿出了角落里的两亩地试试看。结果,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两亩马铃薯卖了1万块钱。2018年冬天,没等村主任和毛如志上门,他就早早地把10亩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扶贫是一步步来的,有人配合,也有人不配合,要反复做工作,”朱有勇说,“这可比发SCI论文要难多了。”02让中药回归森林冬季马铃薯是第一个尝试,但是对于朱有勇来说,如果能把自己实验室里最新成果和当地结合起来,当地农民的“脱贫”速度才会更快。朱有勇想到了三七。三七是山林中的珍贵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像农作物一样的大田种植逐渐成了主流。小雨过后,示范林中的林下三七结出了三七籽。2018年,林下三七在澜沧全面推广,澜沧已经种植7000亩三七 孙伟/摄但大田种植三七有致命的难题——“连作障碍”。一片土地一旦种了一次三七,10-15年内都不能再次种植三七。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病虫害和快速成长,肥料和农药也必不可少,这不仅造成了地力的损失,而且三七的品质也大大降低。能不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让三七回归森林自然生长呢?这一难题,正是朱有勇的导师段永嘉留给他的。20世纪80年代,朱有勇研究生面试,后来的硕士导师段永嘉问了一个令他一生难忘的问题。“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不过百年,在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是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的呢?”彼时年轻的朱有勇回答不上来,但这个问题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20年后,一篇关于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文章发表在权威杂志《自然》上。朱有勇通过连续10年近千次试验,最终证明了作物的多样性空间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该技术能将稻瘟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物种是相生相克的。”朱有勇说,三七也一样。思茅松松针的化合物,对三七的病原体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2016年,朱有勇先是在澜沧种了5亩三七作为试验田,试验很快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不用打农药、不用化肥,也不会破坏耕地,实现了“林下三七”大规模种植。林下三七的种植为澜沧扶贫打开了局面。澜沧地区森林面积广阔,适合林下三七生长的思茅松林就有40余万亩。2017年,林下三七的种植面积扩展到了300亩,2018年更是种植了7000多亩三七。03农民的教授今天,如果到澜沧去找朱有勇,你很难从人群中找到这样一个“院士教授”。来澜沧扶贫,朱有勇从来不住宾馆,只住在蒿枝坝的科技小院里。长期奔波在澜沧的各个乡镇,朱有勇拒绝了县里提出的“派车接送”,自己租了一辆10万元不到的国产品牌SUV。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红河州个旧市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从小抓过鱼、摸过虾。1977年,高考恢复,朱有勇抓住机会,顺利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从本科的植物保护到博士的植物病理学,再到参加工作,研究水稻、三七,“跟农业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从2017年开始,朱有勇先后在澜沧开设了冬季马铃薯、畜禽养殖、冬早蔬菜、林下三七、中药材种植等多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1500人。2019年11月,为了帮这些扶贫农产品扩大销路,朱有勇又和拼多多一起联合打造了农村电子商务班。技能培训班,是朱有勇扶贫计划中的重要一步。酒井乡坡头老寨村的哈尼族村民马正发正是靠着种冬季马铃薯“翻了身”。马正发是冬季马铃薯班的第一届学员。2018年,10亩冬季马铃薯,最终帮马正发增收7万元。如今,马正发带领全村32户村民开始种植冬季马铃薯,其中就有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经过4年的持续培训后,澜沧的农产品生产种植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如何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让利益留在农村,也是技能培训的重要一环。2019年11月,来自澜沧20个乡镇、60名学员正在参加由中国工程院、拼多多联合打造的电商班课程。电商班课程结束后,他们将在拼多多开设属于自己的拼多多店铺,将澜沧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在与拼多多联合开设电商班的消息传来后,来自竜山村的陈启勇,早早地就来到了报名现场,“之前只能卖给批发商,利润薄、受限多,现在电商培训班开在了家门口,短时间就帮助我提高了对电商的认知。”04“把产业持续做下去”2019年10月9日,一场林下三七的竞卖会正在澜沧大塘子村举行。首批种植的林下三七到了采挖季节。但竞价环节只进行了不到两分钟时间。当商家正摩拳擦掌准备高价收购时,朱有勇叫停了竞标。价格最终停在了鲜品525元/公斤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比市面上的普通三七贵出不少。“感谢大家对林下三七的认可,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朱有勇解释,“价格炒高了,老百姓就吃不起三七了。这不是我种植的目的。”扶贫是要培育出一个健康的产业,而过早过高的炒作,反而会伤害刚刚起步的产业生态。要让农民通过扎扎实实的种植、生产和销售来持续获得利润,产业才能彻底扎根在当地。为此,朱有勇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捐献出来,给企业和个人无偿使用。唯一的条件是,如果有企业要想种林下三七,必须将最终利润的15%捐献出来,分给当地村民。而这15%的利润,正是朱有勇的技术入股收益。澜沧澎勃生物药业董事长彭磊算了一笔账。林地都是村民的,每家10亩,从开挖整地到种植管理,再到最后采摘售卖,农户都有收益,每户农户在林下三七上的年均净收益都在3万元以上,这是过去人均年收入的6倍以上。“三七种到了哪里,当地的老百姓就能脱贫了。”彭磊说。朱院士扶贫5年,变化也正在发生。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处处花香的院落,甚至,在朱有勇的引导下,还有村民也做起了小生意:小小的村落里,农家乐就开起来6家,早餐店也有了2家,这都是过去忙着种地的农民未曾想到的新事业。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澜沧2019年将有望提前实现这个目标。”朱有勇说。在澜沧的扶贫有没有终点?2019年12月2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这对于朱有勇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扶贫是一个阶段,但脱贫了不脱钩。”朱有勇目光坚毅,“我要帮助这里的产业持续做下去。”编辑校对:张琼文

可以全生

博士书记:把“论文”写在扶贫一线

与村民们采摘熟透的蔬果,查看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对接扶贫车间项目……农民丰收节当日,驻村第一书记撒宗朋在村里忙了一天。撒宗朋是一名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也是吉林省为数不多的“博士第一书记”。2017年,在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他,主动请缨到大安市红岗子乡南岗子村工作。两年多以来,这位“博士书记”得到许多历练,把扶贫的“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博士书记”在城里出生长大,是个农村“小白”。准备驻村时,就像搞科研一样,他买了两本书做功课,提前了解农村啥样、驻村要干啥。做了充足准备后,他拿着铺盖卷前去报到。没想到还是闹了笑话。初来时人生地不熟,撒宗朋为了尽快与老乡们“打成一片”,主动与正在将蔬菜装车的三个阿姨打招呼:“阿姨,这黄瓜往哪卖啊?”一句话引来三人捧腹大笑。原来,绿油油的长条蔬菜是绿皮茄子。一场玩笑加深了村民们对“博士书记”的印象——城里来的,啥都不懂。“不懂就学。”打那天起,撒宗朋就扎进村里各个角落,了解各方面情况。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他,他自掏腰包做了带有姓名和手机号码的陶瓷杯,挨家挨户上门送水杯,和村民拉家常。42天,他走遍了南岗子村227户人家。撒宗朋(右)到贫困户家讲解扶贫政策南岗子村过去种植结构单一,农民主要种植玉米。但守着的土地是盐碱地,玉米产量低,大伙收入也不高。他和村干部研究调整种植结构,为贫困户免费建大棚,请老师指导大家种黄菇娘。王占东家原本是贫困户,妻子有病,孩子在上学,在村里帮扶下,他种了4栋大棚的黄菇娘,每年收入几万元,成功脱贫。如今,南岗子村的黄菇娘产业年销售额达360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500元。发展产业就像做化学实验,实践出真知。撒宗朋在充分调研后大胆探索,鼓励大家将黄菇娘和蒲公英等进行轮作,既保护土地,又能抵御风险,提高经济收入。近段时间,他又在村里建设扶贫车间,将蒲公英进行深加工后提高附加值,让农民收入更有保障。在“博士书记”看来,“经济分数”提高了,其他方面也不能“偏科”。在他带领改造后,过去大家绕道走的垃圾场,成了村民聚集的小花园;村里卫生院设施升级,新修的马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门前新栽柳树,庭院里种植着蔬菜瓜果……两年多来,大伙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也日益改善,曾经背后说他“啥也不懂”的村民服气了。不少村民对自家孩子的学习更上心了,他们也希望培养一个像撒书记一样有文化的孩子。从农村“小白”到脱口便说出农作物和植被的名字,撒宗朋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也如数家珍。过去,他是实验室里的博士研究生,写过很多论文,也申请过三项专利。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考场”上,他摇身变成了充满泥土气息的“庄稼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记者褚晓亮、孟含琪)来源:新华社

从伦敦到贫困村,这个海归女硕士的900多个驻村日夜

900多个日夜,在这样的跋山涉水中悄然过去。1983年出生的我是云南省妇联的一名普通女干部,2017年获“志奋领”全额奖学金,赴全球排名前十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深造,2018年硕士刚毕业就被派往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宜就镇宜就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从伦敦来到乡村,从留学生变为驻村队员,在这片热土上度过的900多个日日夜夜,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点点滴滴。小勇终于笑了扶贫工作以外,我尤其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驻村前,我在云南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公室从事妇女儿童工作,尤其侧重于儿童权利保护,所以到宜就村驻村之后,在脱贫攻坚以外我最关注的就是儿童工作,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到宜就镇的儿童工作中。2018年6月,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高万红教授和她的研究生团队在宜就镇启动了多个关注儿童发展及儿童保护的项目,其中一个是“大手牵小手 弱势儿童帮扶”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认识了来自另外一个村委会,就读于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勇。小勇是该项目识别出来的高风险儿童。他身世坎坷,2岁时母亲不幸离世,小勇和哥哥跟着爷爷及父亲生活。一次交通意外使小勇父亲的大脑受到损伤,出现了间歇性精神疾病。我第一次见到小勇那天,他身上有异味,炎热的夏季却穿了一件厚厚的外套,浓密的睫毛下面一双大眼睛直直地望向我,眼神空洞、表情木然。我小心翼翼地跟他聊天,生怕触及他内心深处的伤疤,不料小勇却平静地和我说起自己的生活。作为母亲的我想帮帮这个孩子,马上到镇上购买了整套洗澡用品,准备了几件干净T恤及一双崭新的拖鞋,交到小勇手中,叮嘱他要注意个人卫生。此后一段时间,我常常趁孩子们晚自习课间休息的半小时到镇中心小学跑步,“假装”和小勇在球场偶遇,跟他以及其他同学聊聊天。一天晚上,我照例又去球场跑步,远远地就看见小勇和他的“一对一”牵手老师站在一起说话。我小跑着来到他们跟前,笑着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呀?”那个老师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小勇最近身体不太不舒服,他肚子忽然疼得厉害。”我赶紧向他的班主任请了假,带他到镇中心卫生院。经过检查,医生说小勇并无大碍,服药后疼痛已有所缓解,我便把他带回学校。第二天,我又去药店买了各种常用药送给小勇。经过我们大半年的陪伴和照顾,小勇逐渐变得阳光开朗。有一天,当我在球场跟小勇打招呼时,他脚下带着球向我跑过来,肉嘟嘟的面庞笑着露出了牙齿。一瞬间,我禁不住湿了眼眶——小勇终于笑了!阿强找到工作了走村入户是驻村队员的日常工作阿强是我们单位挂包的贫困户,认识阿强时,他已经上大二了。最初是为了了解他享受各项扶贫政策的情况,我们在微信上成为了“好友”。阿强家的户口册上就他一个人,村里人都说阿强是“孤儿”,实际情况是在阿强不到三岁时,母亲离家去了外省没再回来,没过两年,父亲又意外溺亡,所以阿强从小就跟着姑妈一家人生活。村里觉得这个孩子可怜,这些年都为他申请了A类低保。脱贫攻坚以来,第一批就把他纳入贫困户,通过各种政策对他进行帮扶。我们成为微信好友后,一直保持着联系,有时聊一聊学习,有时聊一聊生活。2019年寒假,阿强到村委会实习了一个月,这时我才第一次见到他。小伙子个子不高,说话礼貌,看起来性格有些内向。实习结束后,阿强回校上学,我们又恢复到微信交流的状态。今年年初,村里要为明年的换届选举物色年轻人,想到阿强毕业在即,我随即给他发了信息。意外得知阿强正在做毕业设计,同时已经开始实习。“阿强,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马上就要毕业了,如果你有困难的话跟我说,能帮到你的我都会尽力。”那以后,我碰到有合适的招聘信息,都会发给阿强。一个多月后,阿强给我发来信息,请我帮他找完成毕业论文需要的辅助材料。在我的朋友帮助下,阿强顺利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再次联系上阿强时,听到他有正式工作了。他所在的公司管吃住,月薪3500元,购买五险一金。阿强对我说:“薇姐,你别担心,今后的生活慢慢来吧,我还想继续考证、考事业单位,工作之余我还坚持看书学习。”听到这里,我很欣慰!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风景优美的龙潭2018年2月28日,我来到驻村所在地,晚饭后,和老队员一起来到宜就村的龙潭小组,这里环境优美,清冽的龙潭泉眼“咕咕”地流淌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6年以来,宜就镇政府先后在龙潭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同时,龙潭小组的贫困户已在农村危改及建房贴息贷款等政策的扶持下,住进了崭新的楼房,他们都期盼着将来能够通过经营民宿、餐饮等旅游行业增加收入。如果在龙潭小组发展乡村旅游的话,这将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我和驻村队友及村“两委”达成共识,选择部分有代表性、有从业意愿、有创业愿景的农户,带领他们赴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学习培训,提升农户旅游从业技能。培训结束后,农户们决定在乡村旅游中大展拳脚。谢吉涛家购置了面包车,并用醒目的橙色油漆和彩色顶棚将小车装扮一新,小巧精致的流动餐车就在龙潭景区热热闹闹地经营起来了。不久之后,多家农户根据自家的资源及特长,分别经营起了民宿、烧烤、餐饮等旅游行业,龙潭变得越来越热闹,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们的钱包渐渐鼓起来了。我们驻村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争取资金购置了垃圾桶、字纸篓发放到入选示范小组和农户家,并在龙潭景点摆放了一系列关于保护环境的指示牌。之后又争取到省妇联的扶贫资金在该村重要路口、龙潭景区安装了一批太阳能灯,受到村里老百姓的好评,游客们纷纷点赞。未来,希望在村“两委”和我们驻村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宜就村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作者:王薇)来源:云南扶贫热线

苟可得已

中国人民大学90后女博士:发5篇论文,拿国奖,扎根大地,心系扶贫

2018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2017年度优秀研究生,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发表5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论文,获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这位“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新时代青年,书写着怎样的人大故事呢?2014年9月进入人大学习后,她在农业经济管理方向上深入研究,并且在2016年选择了继续在人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期间,她在《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农业技术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7 篇,并参与编写了学术专著《中国玉米产业经济研究》。这个笑容温柔、有着深厚学术修养的姑娘,就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陈菲菲。在研究中国农村有关课题的过程中,她深入中国农村,多次实地调研,不断思考探索,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饱满的热情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学科(陈菲菲在美国交换)本科就读会计学专业期间,陈菲菲便对农业经济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向也与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估有关。2014年,陈菲菲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支持政策评估。2016年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她的研究方向从政策评估转为扶贫。在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过程中,陈菲菲对这一学科的喜爱日益加深。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学科,需要研究人员掌握经济、地理、农业、科技等领域的知识。这为陈菲菲提供了接触到不同领域知识的机会,满足了她自身蓬勃的好奇心,也拓宽了她的视野,让她的能力得到多层次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学科让她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在陈菲菲心中,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学科,她常常和基层群体打交道、和农户农村接触,农村存在的问题会不加修饰地展现在她的眼前,使她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研究的价值。因此,陈菲菲常说,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有意思、也有情怀的学科。(和团队一同在外地考察)“哪里穷,我就去哪里!”(和村民交谈)出于研究需要,陈菲菲会深入中国农村地区,她常开玩笑道:“我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哪里穷,我就去哪里。”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她积累了不少难忘的经历。几年来,她带队参与完成两期 8 省 24 县约 3000 户易地扶贫搬迁调研、3 省 1000 多户农业规模种植、河南省畜禽粪污处理等多个入户调研,以及三江源生态服务型经济、宁德扶贫模式等深度典型案例调研,并参与完成调研相关的多篇研究报告的撰写。几次深入村庄调研的时候,走的都是山路,距离非常遥远。为了节省时间,她和同行调研人员会选择在村民家里吃饭。有时村民家中凑不出给这十几号人吃饭的米,他们会到亲戚家中借米、借食材。当地人的淳朴热情与贫苦的生活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给陈菲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陈菲菲曾到访的一些偏远地区中,有些村民住在木板做成的屋子里,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人和牲畜之间只隔着一层木板,一到夏天,动物的气味便穿过木板飘上来,生活条件非常不好。而这些村民又非常地乐观,总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以饱满的笑容迎接每一天的生活,这使得陈菲菲有很深的触动。她还遇到过这样一位老人,老人的三个儿子在矿上务工,都得了矽肺,其中两个儿子已经去世,现在由这位老奶奶独自抚养几个孙儿。老人在访问过程中对她说,为了孙儿,自己一定要坚持活得更长久。对于陈菲菲来说,这些经历让她学会了感恩和尊重,也促使她去思考贫困背后的原因,更让她意识到作为一名“扶贫人”所承担的重任。最有效的感恩,就是把别人教给你的东西发挥得淋漓尽致(论文发表的期刊)实践、研究过程中,陈菲菲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在青海地区调研的时候,她和团队深入藏区,不得不面对语言不通、交通不便、高原反应等挑战。由于不敢骑马,他们徒步入藏,在可以用惊险来形容的路况上勉力前进。一次调研中,他们要去偏远地区取样。身为队长的陈菲菲为了掌握仪器的使用和正确取样的方法,需要现学一些理工科的知识,回来还要教给别的队员。这对她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一次因为导师临时有事,交给她一个在国际会议做报告的任务。偏偏英语演讲曾是陈菲菲的瓶颈,她准备到深夜,一直到会场还忐忑不安。“你只有做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事情,才会感觉真正的进步。”对于陈菲菲来说,挑战越大,成就感也越大。她正是通过一次次挑战、一次次尝试,发掘出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有所成长。陈菲菲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父母给了她包容开明的家庭环境,让她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研究的道路上,她也遇到了许多令她受益匪浅的老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仇焕广教授是陈菲菲的导师,他严谨的学术作风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谈到学术问题,他马上就变了一个人,特别有激情。”仇教授对待研究的热情感染着陈菲菲。不仅如此,每次请导师审核论文的时候,仇教授都会在上面做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这也让她颇受感动。“感恩最有效的一条路径,就是把别人教给你的东西发挥得淋漓尽致。”陈菲菲说。她所获得的帮助和指导,成为她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动力源泉。陈菲菲也非常感谢人大为她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一路走来,从院里的一系列培养项目,到学校里的拔尖人才资助,都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你是人大的名片,人大也是你的名片”,在外面调研的时候,人大人的身份给她带来很多认可和便利。未来,陈菲菲希望能在自己热爱的学术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进。“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简单的人,同时又有自己的价值认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是陈菲菲理想中的自己。(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采写 编辑:跳跳 欣欣蔡)

小戎

硕士专业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获国奖,颜值高还如此优秀

张雪贝张雪贝,女,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2017级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她曾任校研究生会副主席、院研究生会主席、校大学生艺术团团长等职务。硕士阶段专业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劳雷”奖学金等。她参加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远赴云南山区支教,团队获“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她热爱志愿服务,曾参加青岛国际院士论坛、青岛地铁、赴蓉社会调研、海洋科普视频录制等志愿活动,且在上合峰会期间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接受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四届杰出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等称号。春华秋实,牢筑学术根基怀抱着对自然科学奥秘的向往,张雪贝考入了海洋与大气学院,成为了一名“气象人”。求学七年中,打交道最多的是一个个晦涩的公式和一页页精细的代码。面对这个难度较高的学科和许多充满挑战的课题,攻克一个个难关是她的乐趣,而她的制胜法宝是“当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去巩固一遍基础。”因为深知学习是学生之本、工作之基、能力之源,张雪贝在任何阶段都始终将学习置于首位。怀抱着初心,她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更加认真努力,也收获颇丰。2018年4月,张雪贝赴德国特里尔大学参加EPLWG国际会议,以“Analyses of a Remarkable Explosive Cyclone over the Northeastern Pacific in December 2006”为题进行汇报讲演。2019年3月,她在中文核心期刊以“对2006年12月东北太平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的初步分析”为题发表文章。张雪贝对自身特点、专业特质、阶段特性能够精准把握,在勤奋务实之余,注重掌握方式方法。硕士阶段专业排名第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研究生期间在学习和实践上的优秀表现使她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劳雷”奖学金等荣誉。守正笃实,点亮校园微光从“社团缘”到“骨干心”。张雪贝坚持做校园文化建设的领跑者。推动组织改革、丰富活动内涵,策划活动百余场。她曾带队代表学校赴北京参与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作为学生主创的一员在海大九十年校庆和三年毕业晚会中担任节目导演、编舞、演员,携团队打造“年度人物”研究生品牌活动,为了塑造学校良好校园文化一直不懈努力。以“青年友”暖“青年心”。七年来,“服务”二字贯穿了她的学生工作的始终,“有困难,找贝姐”的QQ签名时刻提醒着她“责任在肩,不负他人”。张雪贝曾变身“小张老师”帮助同学摆脱学业困难,作为“知心姐姐”开导小伙伴走出心理阴霾,在身边同学走入思想误区时及时劝导,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从“搭桥者”到“设计师”。历经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学生群体,张雪贝不断思考青年的我们该如何适度彰显追求自由、个性的青春活力,又该如何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深刻意义。她在任期间开设了学生线上线下交流论坛,了解不同群体学生特性,制定“个性化”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模式。常言学生干部是桥梁,七年的学生工作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搭桥工作越发不易,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有效的执行者,更要成为一个具有灵魂的思考者和设计师。每位学生骨干都应该是一束微光,努力做好表率,以点带面。这一束束微光汇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推动校园文化不断正向发展。勇立潮头,志愿奉献青春张雪贝是学校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云南大理州巍山县参与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她当初决定报名支教团的想法很简单,她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随着党和国家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投入,学校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校园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硬件设施的提升,依然掩盖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落后,张雪贝不希望大山成为阻隔孩子们成长的障碍,她想尽自己所能,努力成为孩子看向山外的另一双眼睛。她渴望给孩子们带去一片家乡之外的广阔天空。于是,她在课堂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孩子们分享和感恩,引导他们向身边的人勇敢表达爱,在她的课堂上,她教孩子们为即将生宝宝的班主任写祝福信;教他们折康乃馨在母亲节到来之际送给妈妈。她和支教团的成员们开设了“解忧信箱”,以知心姐姐的角色解答困惑、解决困难。现在,张雪贝还保持跟学生互通邮件,回复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偶尔也当当“正能量导师”。一年的支教工作虽然结束,但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却深深地印刻在张雪贝的心底,对志愿服务工作,她愈发坚定,没有丝毫停歇。作为研究生的她,坚持进行海洋知识义教这样一项繁琐的工作,编纂海洋知识教材,录制海洋科普网络课程,将“海洋”与“志愿服务”紧密相连,彰显了海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她积极参加青岛国际院士论坛、青岛地铁、赴蓉社会调研等志愿活动,并在上合峰会期间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接受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凸显着青年人的别样风采。新时代,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张雪贝将继续保持前进的姿态,奔向远方,不负青春年华,自觉担负起青年人的使命,建功立业新时代,铸就梦想新征程。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夏雨

李建勋:“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青春的榜样)

云南省“扶贫好村官”李建勋现场传授采茶技术在近日公布的云南省2018年脱贫攻坚奖获奖者名单里,昌宁县温泉镇松山村大学生村官李建勋与其他48名同行一起,获得了“扶贫好村官”荣誉称号,这是对他近三年来村官工作的充分肯定。2015年11月到松山村工作以来,李建勋发挥自己特长,积极投身各项工作。2017年12月担任松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后,他更是全身投入到脱贫攻坚中,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因为喜欢茶,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李建勋在校期间,选修了茶学、制茶、茶艺等专业课程,并获得了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员等资格认证。这个爱好让他在松山村脱贫攻坚中有了用武之地。到松山村两年多来,他先后在村里开展茶叶技术培训30余场500多人次,茶文化培训学生200多人次、村民100多人次。并抓住各级政府鼓励创新创业的机遇,租了一个老茶厂,与人合伙进行改造后成立了茶叶公司,为茶产业持续发展探路子。今年,公司共加工销售干茶10吨,其中名优茶1吨,实现产值30万元。李建勋说:“三年前大学毕业就考上了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温泉镇松山村。刚来村上的时候还是有些不适应,但是我积极调整心态,早日融入到群众中,成为了松山村的一员。由于我大学学的是农学,学农又到农村工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于是,我结合松山村是茶叶大村的实际,成立了一个茶叶公司,对茶叶发展起一个示范作用,然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丫口寨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银书家有三个孩子上学,尽管种了8亩茶叶还是难以脱贫。近两年来,李建勋一有时间,就会到李银书家,指导他们科学管理、走生态化发展路子,使他家的种茶效益明显提高。2018年,他家实现茶叶收入2.5万余元,比2016年增加了5000多元。说起李建勋,李银书心中的感激溢于言表:“小李来挂钩我家,他教我们采茶技术,我把茶交给他,他每斤补给我五角钱,对我们相当好。”今年“五四”期间,团县委在全县评选创业青年致富“领头雁”,作为村官的李建勋在众多的参评者中成功入选,这一方面源于他投资办厂加工茶叶,另一方面源于他在松山开展的马铃薯种植试验。松山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茶叶,近年来大多数村民依靠茶产业,实现了脱贫,但只要茶叶市场稍有波动,就会有许多村民面临返贫。面对这一现状,李建勋积极深入各村组和田间地头调查了解,为改变松山村产业单一现状不停奔波。他发挥自己学农的优势,联系到了云南省马铃薯专家杨艳丽教授,详细咨询了秋马铃薯种植技术,决心自己试验,探索出一条新的产业发展路子。2017年7月,他在刘家河租了3亩田,试验种植秋马铃薯,实现产量1.5吨,实现收入4500元。种植秋马铃薯成功后,周边的许多村民都要求一起种植。但他不放心,又于2017年12月底试验种植冬马铃薯4个品种,其中新品种2个。为了试验结果的真实性,也为了探索纯生态种植方式,他没有施用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确保测出真实的产量。今年5月,马铃薯全部挖收后,经实际称重,试验种植的“兰贵人”品种亩产1000斤,产值5000元;七彩马铃薯亩产可达1200斤,产值3900元。常规品种“合作88”亩产2300斤,产值2500元;丽薯6号品种亩产2500斤,产值3000元。李建勋说:“现在种植成功了,有很多村民也想跟我一起种,在有基础的情况下,我想成立一个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群众受益。”李建勋工作负责也在当地出了名。他在做好村内各项业务的同时,常常到村民家中、田间地头走访,了解农户需求,为全村发展想方法、谋思路。松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子江这样评价他:“建勋从来到我们村后,工作十分主动,结合村情也结合他自身学的知识,做茶、种洋芋,做了很多的事。他虽然是来自昌宁县城,但办事很用心认真,我们村民对他非常肯定。”工作之余,李建勋始终不忘学习,除了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外,目前正在攻读云南农大农业推广硕士,他想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写出更精彩的青春华章。李建勋说:“‘年轻人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这是时常激励我的一句话。因为年轻,难免会有些不足,村干部、村民都给我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我也积极采纳,这对我的成长也是一种帮助。我觉得我们大学生村官到村上来,就是要多干一些实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自己的青春贡献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

拜月亭

走出“为论文而论文”的怪圈 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编者按按照国家学位管理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能获得诸如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队伍庞大,以2017年为例,我国授予博士学位5.8万人,硕士学位52万人,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384.2万人。每年产出的数量巨大的学位论文,虽然整体上质量有保证,但是良莠不齐,以至于社会上不断有人质疑学位论文水平不高。今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针对毕业学位论文进行大面积抽查,坚决防止学位论文注水现象,提高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本版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对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和在大学期间如何做好学术研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作者:宋伟(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大学教授)走出“为论文而论文”的怪圈,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每年上半年,既是大学生、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集中答辩的季节,又是学位论文选题集中开题的季节。高校由此进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作为研究生导师,我每年都审阅或者参加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或者答辩,也常常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这个问题,尤其是如何提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位论文质量。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之后,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罗琪绘/光明图片所谓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简单的概括,也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都要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脉搏,从改革开放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寻找学位论文选题,用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国问题,构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中国学派。不仅仅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位论文如此,就是实验学科、自然科学的科技论文,也应该紧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深入太行山山村,书写科教兴国、科教扶贫的新篇章,就是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成功案例。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大学生把毕业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具体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科学实践;是破除“唯论文”的顽瘴痼疾,打破“为论文而论文”的学术怪圈的最好法宝;也是解决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关键举措。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评阅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喜欢用西方的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目前,在高校仍然存在一种浮躁的认识,认为现代流行的所谓西方的诸如新自由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人性论等等显得新潮、时髦和有“水平”。指导教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意识不强,学生的学位论文研究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的比例不高。而用那些所谓时髦的西方的现代理论的论文随处可见。有的甚至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审视中国问题,误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这种错误认识是过去多年弱化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惯性思维在新时代的延续。表面看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力不强,实质上责任在导师,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没有强调,有关部门缺乏引导。今后,必须彻底扭转和改变这一现状。不能不说,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今后,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大学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必须入脑、入心、入教材、入课堂,必须指导我们的实际活动。今后,对大学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立场鲜明。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用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有太多的成就需要总结经验,需要不断丰富完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关注,需要研究,需要找到解决的答案。然而,有些大学生、研究生躲在书斋里、资料堆里找学位论文的选题,脱离中国社会实际,无视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视中国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和火热的现实生活,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相去甚远。这些学位论文的选题浪费了珍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导致培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学位论文的选题环节就出现了偏差,可想而知,整个研究也就不会有什么科学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大量的以西方理论和西方标准来判断中国的发展、评价中国的历史,还有的打着解构历史、还原真相的旗号,在论文写作中弥散着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有的论文表面上看好像很高深,其实就是概念和华丽的文字的堆砌,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空洞无物的论文,让撰写者在研究过程中感到头疼,让论文的评阅者、答辩委员在评审时也感到头晕。原因就是脱离了中国实践,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我们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中国理论,研究中国问题,阐释中国模式,构建中国学派,打造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现代中国人文社科体系,并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必须用改革精神打破“唯论文”的顽瘴痼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春雷一样的震撼。然而,不可否认,由于长期形成的固有利益链和惯性思维,一些人打着所谓“高尚的学术”名义对此有所抵触。值得庆幸的是,清华大学最近率先颁布了落实总书记要求的具体改革举措,对博士研究生不再有具体发表论文的要求。然而目前社会上尚没有拿出真正的具体行动纲领,尽快破解这一通病。更多的单位和学界人士仍处于观望状态。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不是靠学位论文本身的水平和实力,而是靠前期所发表的小论文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数量。社会学科评价、学位点评估和学术成就的认定,高校衡量一个教授水平的高低,都是以论文的多少、所发论文期刊的级别作为主要的标准。将科学研究管理“工分化”,造成整个社会上都在追求论文的数量,而在质量方面反而失去了科学评价标准。这种评价体系客观上造成了“唯论文”顽瘴痼疾的存在,加重了“为论文而论文”现象的无限蔓延。如果我们确立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理念,深入中国各行各业建设的第一线,到基层去,到乡村去,到厂矿企业生产第一线去,从中国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去寻找学位论文选题,真正的选准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给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建议,那么这样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就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整个社会应该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这个角度,评价一篇学位论文的优劣,而不是用发表多少论文的数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就能为破除“唯论文”的顽瘴痼疾提供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总之,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引导大学生、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IAI150090)《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6日 13版)

林与夕

西农研究生坚守深山助脱贫:想留下来再干半年

西农研究生坚守深山助脱贫“我想留下来再干半年”“我想留下来再干半年!”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一批研究生助力团团长,在结束了半年的挂职服务后,硕士研究生韩硕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他将留在陕西省镇巴县,和17名90后博硕士研究生一起,为当地的乡亲们继续服务。位于大巴山深处的镇巴县,被誉为陕西“南大门”。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革命老区县。2019年8月,作为学校第三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韩硕等17名青年学生来到镇巴县。韩硕被安排在镇巴科技进步促进中心,挂职副主任。半年时间里,韩硕在当地走访调研56次、走访贫困户30余家,为当地产业发展联系对接学校专家,带头帮助当地企业重新设计了腊肉、香菇、木耳、树花菜等农产品包装28件。还组织助力团成员开展科普大讲堂17场,让全县14个乡镇的1700多名中小学生大开眼界。“之所以选择继续干下去,一是为了我没有完成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二是为了这里的孩子们。”韩硕说,镇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有着城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依靠这个优势,我们可以做田园综合体”。在导师支持下,韩硕将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为《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镇巴县鲁家坝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这项研究自去年着手,有望再用半年时间就可完成。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青山,韩硕说,“我一定要把最好的毕业论文写在镇巴”。争取到的这个“半年时间”,在韩硕看来很紧张——除了继续做好去年的各项工作,新谋划的一些创新举措也将实施。“我还想重新规划科普大讲堂,每个月确定一个主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把课件做好,然后在各自挂职的镇里去展演。”韩硕告诉记者,最近一期的科普大讲堂的主题是“海洋”,“我们要给大山里的孩子介绍一下大海”。在这个助力团里,将要留下的还有一名女生——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马田,她在挂职的长岭镇主要负责社会扶贫网及电商扶贫等工作。上一个任期,马田实地考察了长岭镇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及11个村电商服务站,对电商服务站分类施策进行了整改,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我想继续留一期,是因为政府工作的连续性,还有论文调研的需要。”马田的毕业论文,主要以镇巴这样的深度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做金融扶贫的效益评价,并探究在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进程中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基层,能更好地以农户的视角去认识金融扶贫带来的效益,同时也方便收集第一手资料”。对基层工作兴趣倍增的马田,还想进一步锻炼自己。“感到很有幸,能参与到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业中。”半年里,这个来自甘肃农村的女生走访调研的贫困户达90余人次。自2018年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向陕西省合阳县、镇巴县派出研究生助力团到基层顶岗实践锻炼。至今,派驻这两个贫困县的优秀博硕士研究生已有136名,他们在当地发挥了“科技参谋”“专业服务”和“校地联络”的作用。记者了解到,研究生助力团与该校组织的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以及为当地培养的优秀人才先锋队,被称为具有西农特色的“三团一队”。这一定点扶贫新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有着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典型”,被推选为“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2019年年底,镇巴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第四批研究生助力团到岗后,将和其他团队一起为镇巴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再加一把力”。目前,16名新成员已经领到任务,像韩硕、马田一样,他们的足迹将遍布镇巴的崇山峻岭与梯田农舍。(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