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报考常见问题答疑操之则栗

2020年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报考常见问题答疑

1、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实力怎么样?优势学科是什么?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福建医学院卫生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早期开设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少数院系之一。学院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和“环境因素与肿瘤”、“环境与健康”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批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3、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好考吗?从考试科目来看,考试科目为2门流行病学、毒理学基础,难度不大。每个阶段该怎么复习、复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卫研习社的班班在开班会的时候和大家进行讲解,大家目前安心复习即可。4、本科学校很差/英语不好,可以报考福建医科大学吗?福医大并不会对本科有歧视,初试分数高会在复试中非常占有优势,如果担心本科成绩较差,可以在初试多多努力。四六级和考研英语的侧重点并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好的复习方法和一定的努力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在5月份,公卫研习社会有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英语该如何备考的攻略,敬请期待。根据往年福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报考要求没有专业限制。5、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吗?学硕和专硕区别不大,培养方式基本一致,但是毕业证不同。学硕和专硕学费相同8000元/年,研究方向根据你的导师方向而定。6、福建医科大学353卫生综合考试的特点是怎么样的?考试题型具体信息未知参考书目如下后续信息公卫研习社,陆续更新。

好闺女

福建两所高校公布了!研究生复试有这些变化……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5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7日,福建医科大学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今年复试将采取网络远程,以视频形式进行,原则上一志愿考生面试安排于5月12日至5月20日进行。据悉,今年福建医大将在原有招生人数上扩招303名硕士生,扩招44名博士生。优先向与疫情相关急需专业(公共卫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和麻醉),以及一线紧缺专业(儿科、全科)倾斜。由于采取网络形式,对于硬件设备和环境要求,福建医大也做了详细规定:(一)硬件设备网络远程复试将采取“双机位”设置,请各位考生提前准备好所需设备:1、“第一机位”用于复试采集考生音、视频源(置于考生正前方,考生面试时正对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双手和头部完全呈现在复试专家可见画面中),推荐使用带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台式机+外接高清摄像头+麦克风),Windows7 以上版本,支持 Mac,并安装最新版Chrome浏览器。也可采用智能手机,iOS用户需使用Safari最新版浏览器,安卓用户需使用Chrome最新浏览器。请考生提前上网站进行测试是否能正常使用,并根据网站建议安装相关软件。2、“第二机位”用于采集并监控复试过程中考生“第一机位”显示器的音、视频源及考生本人画面(置于考生侧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考试屏幕能清晰呈现在复试专家可见画面中),采用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须带有摄像头)。推荐使用智能手机,软件要求同第一机位。3、请考生提前准备好远程复试所需的硬件设备,复试前按各学院(部)通知要求进行测试,以保证复试正常进行。(二)环境要求1、复试需选择光线良好、安静、无干扰、相对封闭独立的空间,不得选择网吧、商场、广场等影响音视频效果和有损复试严肃性的场所。复试期间其他人员不得入场。2、良好的4G网络环境、稳定的宽带接入,复试期间应全程保持在线。3、如网络不稳定或家庭有困难,可以考虑提前预定有稳定宽带的宾馆房间参加考试,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场所环境防疫消毒工作。4、线上复试前需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复试期间关闭移动设备通话、录屏、外放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5、不要变更研招网报名时的手机号码并及时关注官网通知。对于复试内容,具体规定如下:(一)专业基本知识专业课笔试考查内容,在面试时口试作答。(二)英语听力、口语测试测试考生英语听、说能力,在面试时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三)临床技能考核报考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用面试口述或演示方式考核临床技能能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体格检查、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外科切开缝合、拆线换药、导尿、穿脱手术衣戴手套等;牙体预备、牙体开髓、托槽粘接、清创缝合等。(四)综合面试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案例分析/病例分析、学习工作科研经历、研究生学习生涯规划、综合素质等。参加复试的同学,要注意相关流程及时间安排(一)查询复试号请各位考生牢记复试号,以便参加复试。复试号查询详见官网文件。(二)缴费考生请于5月6日至5月12日期间,登录福建医科大学网上缴费平台缴纳复试费130元,并打印缴费凭证,具体操作详见官网文件.(三)资格审查考生请按《福建医科大学2020年报考硕士研究生提交材料目录》提供相关材料,以上材料均需准备清晰版照片或扫描件通过网络提交并进行资格审查,提交路径请关注后续通知。纸质版请妥善保管。(四)网络面试原则上一志愿考生面试安排于5月12日至5月20日进行,具体安排详见随后各学院发布的复试通知。(五)调剂工作我校将在一志愿考生复试结束后,视缺额情况开展调剂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安排,“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请届时关注调剂系统和我校研究生院官网。(六)体检复试结束后确认拟录取的考生请自行到当地综合性三甲医院体检,体检项目至少包括:血常规、肝功、肾功、胸正位片、心电图、色盲色弱及外科普检等)。体检有效期为3个月。请于6月20日前,使用EMS或顺丰将体检报告寄达我校研招办,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其录取名额由备选考生递补。邮寄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上街校区行政楼C-318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邮编:350122,电话:0591-22862107。拟录取考生请于2020年6月下旬按通知要求上网核对“接收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地址和邮政编码”,如有变动,请修改后并确认。调档函和录取通知书将在7-8月寄发考生本人,请考生注意查收。第一次采取网络形式,福建医大强调了诚信。复试过程中禁止录音、录像和录屏,禁止将复试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复试房间,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考生名单、招生计划、网络远程复试流程等相关事项请考生密切关注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处主页,或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0591-22862107,联系邮箱:yzb@fjmu.e.cn。厦门大学昨日,厦门大学发布通知,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形式,指定使用“随会”软件作为复试软件。同时各招生院系还会选择一款远程会议软件作为备用软件。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集中在5月内启动,具体复试时间以院系通知为准。请考生及时查看报考院系网页的最新通知。对于复试环境和过程,厦门大学做了如下要求:考生应选择独立、安静、光线适宜并具备稳定的宽带或者无线网络的空间独自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整个复试期间,房间必须保持安静明亮,房间内不得有其他人,也不允许出现其他声音。复试设备首选电脑,iPad或者手机备用。推荐使用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带声卡的台式电脑外接摄像头和音箱。在复试过程中,要随时保证桌面整洁,不能放置与考试无关的任何物品。复试全程音频视频必须全程开启,考生全程正面免冠朝向摄像头,双手置于桌上,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正中间。不得佩戴口罩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头发不可遮挡耳朵,不得戴耳机、耳饰;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没有考官允许,考生不得无故离开摄像头,不得调整摄像头拍摄场景。复试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不得接触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不得使用其他与考试无关的软件。院系有特殊规定者,以院系规定为准。如出现设备故障或网络断线等问题,及时联系报考院系相关技术人员,寻求解决方案。对于确实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应提前向报考院系说明情况,必要时院系可提供支持。厦门大学提醒,考生要准备以下资格审查材料:1. 《诚信复试承诺书》;2. 《厦门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政治表现情况审查表》;3.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提交学生证);4. 大学期间成绩单(加盖教务部门或档案单位红色/蓝色公章);5. 身份证原件;6. 准考证;7. 考生自述(主要包括考生本人的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方面内容);8. 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供大专毕业证书原件、英语水平证书原件和6门及以上本科专业课程成绩证明;9.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1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11. 招生院系要求的其他辅助证明材料(以院系复试通知为准)。按教育部规定可享受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向我校招生办公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注:以上材料(不含《政审表》)电子版应在资格审查阶段提交给报考院系,具体提交方式见报考院系的复试通知,被录取的考生在新生入学报道时须提交纸质版供院系审核。《政审表》须在拟录取后两周内寄达报考院系。

尽见

2020调剂信息:医学专业调剂信息第三弹汇总

大家好,这里是2020考研专栏。编者在2020考研:医学调剂信息(上)这篇和2020考研调剂:医学调剂信息(二)这篇两篇文章中已经汇总了20所医学专业2020考研调剂信息,这篇是医学专业调剂第三弹,在这篇中,编者继续和大家分享10所优秀的医学高校的调剂信息。第一所,中山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佳思课题组需要调剂研究生,导师是王佳思博士,主要从事数字化分子诊断、老年相关疾病的化学生物学、纳米生物医学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在各大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二所,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大学)。生药学学科拟招收2020级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5名。调剂要求:英语、政治及总分均需过医学门类国家录取分数线。调剂仅限报考医学门类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必须是10开头,生物类不能跨学科调剂。第三所,同济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红眼病

2020考研,5月18日官网最新各专业调剂信息汇总!共有40多所院校

一、上海师范大学调剂信息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调剂信息http://xxjd.shnu.e.cn/fa/34/c954a719412/page.htm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预调剂公告http://www.shangshidakaoyan.com/fushi/4576.html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内调剂公告http://e.ccnu.e.cn/info/1035/6279.htm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调剂公告http://t.cn/A62v7J7R四、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接收调剂办法http://t.cn/A6AFASKn五、温州医科大学调剂通知(1号)http://yjsy.wmu.e.cn/info/1008/6303.htm六、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调剂信息https://dhxy.nwnu.e.cn/2020/0516/c909a142351/page.htm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调剂信息https://nyxy.cumtb.e.cn/info/1103/2492.htm八、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调剂信息https://flc.hqu.e.cn/info/1397/9746.htm九、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调剂办法http://medgs.xjtu.e.cn/info/1108/8876.htm十、(专硕)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调剂信息http://wdxy.sxu.e.cn/xydt/tzgg/c4e3686122a044479be8d3b20217b17a.htm十一、华中科技大学校内调剂方案http://gszs.hust.e.cn/info/1106/2918.htm十二、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调剂信息http://history.hust.e.cn/info/1046/2489.htm十三、河南大学武术学院接收学术型硕士调剂生http://wsxy.henu.e.cn/info/1082/1372.htm十四、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剂公告https://gongwei.gdpu.e.cn/info/1043/1462.htm十五、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调剂信息http://mtt.snnu.e.cn/info/1127/1864.htm十六、云南艺术学院调剂通告http://zs.ynart.e.cn/info/1003/1182.htm十七、辽宁工业大学调剂信息https://zjc.lnut.e.cn/info/13867/184305.htm十八、大连理工大学调剂信息(专硕)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调剂信息http://power.dlut.e.cn/info/4527/17795.htm大连理工大学光仪学院调剂缺额与报名通知http://oeis.dlut.e.cn/info/1145/2720.htm大连理工大学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调剂通知http://business.dlut.e.cn/info/1160/5387.htm大连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调剂信息http://hyxy.dlut.e.cn/info/1071/2849.htm(专硕)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调剂信息http://chemeng.dlut.e.cn/info/1118/7252.htm十九、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调剂信息http://clst.cau.e.cn/art/2020/5/18/art_31131_679855.html二十、山东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和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校内调剂通知http://sts.s.e.cn/info/1031/1727.htm二十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调剂信息https://dyxy.nwsuaf.e.cn/tzgg/d91805e5969a4e5f83a20d59dfb3be5e.htm二十二、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调剂公告http://ck.zjgsu.e.cn/view-3887.html二十三、华南师范大学调剂信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调剂办法http://site.scnu.e.cn/a/20200517/1213.html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调剂公告http://ibc.scnu.e.cn/a/20200518/1404.html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调剂信息http://sts.scnu.e.cn/a/20200516/73.html二十四、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调剂信息http://www.xxmu.e.cn/psy/info/1058/2184.htm二十五、中国医科大学调剂信息http://graate.cmu.e.cn/main_news.asp?id=13465二十六、鞍山师范学院调剂信息http://yjs.asnc.e.cn/zsxx/10d7c0f0e10d42989ffc368639dda48d.htm二十七、沈阳医学院调剂信息 http://yjsjy.symc.e.cn/二十八、重庆交通大学调剂信息http://yjszs.cqjtu.e.cn/show.aspx?id=800&cid=13二十九、国科大重庆学院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招生调剂细则http://yjszs.cqjtu.e.cn/show.aspx?id=802&cid=13三十、厦门大学医学院微校内调剂信息https://med.xmu.e.cn/2020/0518/c12474a402071/page.htm三十一、(专硕)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调剂信息http://zjxy.fzu.e.cn/html/tzgg/2020/05/18/5a546971-d718-447c-8789-60419f4ff0b1.html三十二、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调剂公告http://ist.nwu.e.cn/home/index/article/id/256690/mid/5392.html三十三、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招生调剂信息http://lifesciences.gzhu.e.cn/info/1107/6760.htm三十四、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工程系调剂信息https://ee.ncepu.e.cn/tzgg/8a67762a024d49f79fa696e02371a555.htm三十五、(专硕非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MF方向)调剂信息http://jrxy.zuel.e.cn/2020/0518/c1150a242012/page.htm三十六、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调剂信息https://em.zafu.e.cn/info/1055/6289.htm三十七、(专硕)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剂信息https://www.fjmu.e.cn/ggwsxy/2020/0518/c3017a93908/page.htm三十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调剂公告http://yrcsd.henu.e.cn/info/1058/5227.htm三十九、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调剂信息http://clxy.tjpu.e.cn/2020/0518/c3759a53324/page.htm四十、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调剂信息http://www.agri.sjtu.e.cn/Data/View/5259四十一、(专硕)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调剂信息http://flssxy.cupl.e.cn/info/1017/10164.htm四十二、(专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调剂信息http://www.cup.e.cn/chem/yjsjxypy/yjsjxtz/6f564e21f8e341b5976cfbf635e2f106.htm四十三、长春理工大学调剂公告(一)http://yzb.cust.e.cn/ArticleShow.asp?ArticleID=2094四十四、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调剂公告http://lyxy.yzu.e.cn/art/2020/5/18/art_43637_756350.html

丘不

这所医科大学设置高额奖学金吸引推免生,最高6万元!

2020年9月21日,福建医科大学2021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章程(含直博生)对外发布。除了常见的内容,本简章中的高额奖学金引发了我们的关注。福建医科大学2021年录取的推免生,可享受推免生专项奖学金。具体又分为推免硕士生奖学金与推免直博生奖学金。具体如下所示。推免硕士生奖学金:本校及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临床医学B+级及以上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推免生报考我校生物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等专业硕士,入学后可获得4万元奖学金;本校及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B+级及以上学科的推免生报考我校任何专业硕士,入学后可获得4万元奖学金;其他推免硕士生,入学后可获得2万元奖学金。推免直博生奖学金:本校及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临床医学B+级及以上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推免生报考我校基础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等专业博士,入学后可获得6万元奖学金;本校及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B+级及以上学科的推免生报考我校任何专业博士,入学后可获得6万元奖学金;其他推免直博生,入学后可获得4万元奖学金。可能从金额上来看,上述奖学金并不算特别多,但是这并不是全部。此外,推免生还可参评、享受学校各项奖助学金:1.研究生入学奖学金:奖励对象为被我校录取的应届推免生,推免硕士生20000-40000元,推免直博生40000-60000元。2.研究生助学金(含培养单位):博士研究生不低于36000元/年;硕士研究生不低于24000元/年。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学生总数的50%。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为3500—7000元/生/学年不等;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为2500—5000元/生/学年。4.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30000元/生/学年;硕士研究生20000元/生/学年。5.协和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其中特等奖10000元/生/学年。6.联邦医学教育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以上各项奖学金奖励对象详见学校相关文件。部分培养单位(医院)还根据自身财力情况给研究生发放不同数额的生活补助(具体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学校还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和津贴,加大对“三助”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资助力度。因此,该校的推免生可获得奖助学金还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刚入学就享受6万元的奖学金,对很多学子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据悉,福建医科大学从2020年开始招收推免直博生,即从具备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优质生源直接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推免直博生占用当年博士招生计划,已招收推免直博生的导师一般不再招收同专业的学术型博士。2021年是该校第二次招录直博生。#考博#据悉,福建医科大学创办于1937年,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从当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后于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已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6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2个(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二级学科1个(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6个(应用心理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1个;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学校具有招收“5+3”一体化、接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在职医师攻读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简称“在职博士”)及面向港澳台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及招收海外留学研究生的资格,形成了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培养研究生的新格局。现有导师1595人,其中学术型博导183人,专业学位博导135人,学术型硕导745人,专业学位硕导1381人。目前学校在读博士研究生450人,硕士研究生3913人,外国留学生(博硕士)22人。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我校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359人,毕业875人;招收硕士研究生15002人,毕业11775人;授予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1944人(数据截止2020年8月)。学校拥有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平潭协和医院等6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数9600多张。拥有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等5所临床医学院。在福建省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5所,临床教学医院22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93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有效保障了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推荐大家,特别是福建的考生报考福建医科大学。请问你们学校的奖助学金为多少?

朗读者

2021考研初试,想单独考试没有那么简单

硕士研究生初试分为全国统考、联合考试、单独考试及推荐免试这四种方式。其中,能参加单独考试并不是那么简单。单独考试一般应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其报名、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一致,所有考试科目均由报考学校自行命题、印制试卷后邮寄到全国各个考点、考场,供报考这个学校的考生考试时使用。学硕和专硕中一共有13个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了单独考试,小编今天先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五个专业,供在职考研的人员进行参考。1.口腔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符合条件的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口腔医学七年制毕业生和在职口腔临床医师。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推荐院校: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2.公共卫生硕士公共卫生硕士(MPH)学制一般为2- 4年,实行学分制,采取在职培养方式,攻读学位期间在校学习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其任务是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卫生项目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和医院管理等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人才。 推荐院校: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护理硕士护理硕士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以临床实践为主,辅以一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 临床实践与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4.药学硕士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新增19种专业学位中的一种。药学硕士是培养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药学及与此相关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本领域内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培养过程中坚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则。采用学位授予单位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的模式,第一阶段在学校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在实践部门进行实践学习。推荐院校:沈阳药科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5.中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培养的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应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推荐院校: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遥遥领先

盘点几所优质医科大学二本招生,医学强就业好大名在外值得关注

在我国医学院校中,除去那曾经很辉煌很厉害的几所已经并入双一流综合性重点大学之外,还有一批很强很厉害的地方医科高校,他们大都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医学水平在相对的省市区身份尊贵,就业抢手,声誉极高,影响一方,尤其地方性医学院,可谓举足轻重,及强大的医学地位绝对不可撼动,最最关键的是他们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顶多就是省属重点大学,所以除个别专业纳入一本之外,多数专业二本招生,值得志在学医的考生关注,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质医科院校。第1所、温州医科大学,王者归来温州医科大学,位于浙江温州,由浙江第二医学院改建,现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和浙江省三方共同建设高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浙江省重点高校,在浙江众多医学院系中,举足轻重,仅次于浙江大学,毕业生遍布浙江省所有医院,沿海医院就业很受认可。温州医科大学在很多专业发展惊人,业界瞩目,其中眼视光国内遥遥领先,拥有临床医学,眼视光学,麻醉学,医学检验,药学等多项国家特色专业,虽然部分专业纳入一本招生,但在二本院校中仍以过强的专业具有很好的报考价值,值得推荐。第2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后起之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位于济南,设泰安校区,由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千佛山医院合建,现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 院士3人,山东省内全力支持,声势浩大,未来可期,值得关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现拥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等一大批国家特色专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部分专业已经纳入一本招生,但二本招生专业诸如影像,预防等依旧不错,值得关注。第3所、广州医科大学,独树一帜广州医科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1984年首招硕士,现博士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护理,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一批国家优势学科。第4所、河北医科大学,大师风范河北医科大学位于河北石家庄,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现河北省、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三方共建, 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牵头单位,博士授予单位,临床医学现纳入一本招生。河北医科大学现拥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药物分析,法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第5所、山西医科大学,响彻三晋山西医科大学位于山西太原,由原山西医学院改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第6所、昆明医科大学,医科迅猛昆明医科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云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云南省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院校,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发起成员。昆明医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药学,法医病理学,临床医学,康复作业治疗,口腔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康复物理治疗,护理学。第7所、福建医科大学,东南劲旅福建医科大学位于福建福州,由原福建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组建,博士授予单位,拥有王牌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药学,口腔,公共卫生,中西医结合,应用心理学,医学检验,社会工作,预防医学。第8所、安徽医科大学,徽派霸主安徽医科大学位于安徽合肥,由安徽医学院改建,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安徽省共建高校,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在安徽省医学界独树一帜,名气很大的医学界娇子,王牌专业:口腔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公共事业管理,麻醉学,药学。第9所、新疆医科大学,西北名校新疆医科大学,坐落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由原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组建,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博士授予单位,现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和新疆自治区共建。拥有一大批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维医学、针灸推拿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等国家特色专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大名在外,值得关注。第10所、宁夏医科大学,医学蛟龙宁夏医科大学,位于宁夏银川市。由原宁夏医学院改建,现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宁夏自治区共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博士授予单位,近年发展很快的地方著名医科院校,拥有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麻醉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医学检验,中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等国家特色专业。第11所、徐州医科大学,麻醉独占鳌头徐州医科大学位于江苏徐州,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硕士研究生推免权高校,博士授予单位,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现拥有 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儿科王牌专业。第12所、广西医科大学、壮乡王牌广西医科大学,坐落于广西南宁,由广西医学院改建,现国家卫健委和广西自治区共建,广西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博士授予单位,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拥有临床医学,肿瘤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国家特色专业。第13所、贵州医科大学,大有威望贵州医科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由原贵阳医学院改建,贵州省唯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硕士招生单位。拥有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口腔医学,医院影像学,护理学等国家特色专业。第14所、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历史悠久遵义医科大学,位于贵州遵义,设珠海校区,由原遵义医学院改建,现国家卫健委与贵州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现与多校共同培养博士,拥有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等国家级特色专业。第15所、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地界扛旗手内蒙古医科大学,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由原内蒙古医学院改建,现内蒙古唯一一所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硕士授予单位,在东北地区很有声望,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国家特色专业,值得关注。第16所、锦州医科大学,医学不可小觑锦州医科大学,位于辽宁锦州,由原辽宁医学院改建,现辽宁省属重点院校,现拥有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影像,动物医学,畜牧兽医等一大批王牌专业。第17所、广东医科大学,未来可期广东医科大学,位于广东湛江,并在东莞设立校区,由原湛江医学院改建,博士授予单位,拥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等国家特色专业。

天野

头雁领航促融合

在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党支部着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扶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党支部15名党员近5年承担各类研究项目47项,经费总计1049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146篇,党支部成员孙伟明、邓豪华分别获福建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三等奖……近年来,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大力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在高校基层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中的中坚骨干力量,切实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选好“领头雁”,打造新引擎近年来,福建各高校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要求,将政治素质好的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把专业基础好的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提供后备人才支撑。目前,全省公办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配备率达96.4%,其中公办本科高校配备率达100%。作为全省首批教师党建工作示范点,福建师范大学选用了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该校100名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均为党建与学术“双带头人”。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红介绍,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发挥校党委讲师团作用,组织开展20多场高水平的理论宣讲活动,运用“学习强国”党员e家、QQ课堂、微信群等,开展理论学习和支部研讨活动,创作《支部条例一起学》《习近平在福建工作采访实录摘编》等100多件线上学习素材,组织支部书记上战疫微党课、开展“书记好党课、支部好案例、党员好故事”评选表彰等,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及理论素养。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阳光学院人才选任将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在教学科研骨干中按照“一好双强”标准,在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优秀教师党员中,严格选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目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该校党委通过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网络教育学习、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培训等活动,切实提高“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能力。“学校深化‘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教学工作相互结合,推动了学校事业发展,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阳光学院党委书记刘松青介绍,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好,就越能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有教师党员12人,通过发挥“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支部党员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推进人才工作,共引进教授、博士6人,副教授2人。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注重选好、育好“领头雁”,打造事业发展的新引擎,已连续6年举办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各校普遍建立了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轮训的机制,注重加强党支部书记培养教育,强化支部书记党性锤炼。既要选好、育好,也要保障好。福建各高校注重强化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发展空间、工作条件等方面予以保障。闽南师范大学在选拔任用二级学院党政干部及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上一级职务人选方面,优先考虑有“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的人选,切实保障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权利。唱好“基本功”,提升组织力有了“领头雁”,工作就有了主心骨。福建高校普遍建立了校、院(系)党委领导联系挂点党支部机制,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工作模式,推动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林生说,学校一方面优化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项目、科研团队、实验室、试验场,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创新党建机制,创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载体,强化党员理论素养、理想信念教育。2020年4月,由福州大学催化中心党支部、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设计开发出DN1800工业“铁钌接力催化”氨合成系统。作为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福州大学催化中心党支部切实做到“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阵地上、党员冲在一线上”,在该项技术攻关中联合合作单位成立“钌基低温低压合成氨”项目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江莉龙研究员说:“钌基低温低压合成氨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体党员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项目攻坚人员日夜奋战,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并平稳运行。”卓德雄是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他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双融合途径,将支部建在研究所,组建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教师小队,以乡村研究与规划建设实践为突破口,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乡村规划设计实践工作,完成了《土地产权视角的小城镇空间发展动力机制及规划策略研究——基于苏浙闽小城镇案例》《尤溪县食品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等4个研究课题,推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学科研究,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样,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实施教工党支部“五个一工程”,即一党员一班级、一党员一协会、一党员一课题、一党员一赛项、一党员一门课,不断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机制。作为一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杜云,努力探索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方案。他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20余场次,组织拍摄系列微视频,借用新媒体平台宣传主旋律,《时代信心》视频入选福州市委宣传部优秀宣讲视频,并荣获福州市“读书明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朱宇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作为,联合支部党员以及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专家,系统总结了我国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口数据采集工作的经验得失,提出了《疫情过后,如何推动常态化社区人口数据采集》思考,为有效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重要参考。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薛山带领党支部找准党建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结合点,依托食品科学专业特色开展党建工作,以“弦歌不辍砥砺前行,‘食’代闽师争创佳绩”为主线,扎实有效开展丰富多彩支部活动,构建出颇具闽台食品专业特色的党支部建设体系,使党建与育人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既要政治强,又要业务精。福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唱好“基本功”,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实现党务和业务同向发力、联动提升,破除党建与教学科研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以及党建工作被虚化问题,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海外研修等工作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搭好“大舞台”,促进双融合福建以建设书记工作室为重要抓手,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搭建“大舞台”,提供政策条件,支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积极发挥引领科研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发展作用,着力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获批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科学系党支部进一步促进“双带头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助推教学科研发展。党员教师吴乔、周大旺、李博安等多年坚持“传、帮、带”,积极培育年轻教师,指导项目申报,把关项目申请预答辩。仅2019年度,该工作室成员领衔获得16项课题资助,课题经费1433万元。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坚持以德育人的工作导向,突出思想价值引领这一要点,落实立德树人。土木工程学院以“党员教师导师制”的形式,与安哥拉留学生结对子,在专业学习、学校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定期与学生开展学习辅导、谈心谈话等工作,将国情、社情、校情等内容融入留学生教育工作中,为学校加强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可行参考案例。进食堂谈心、下宿舍走访、召开座谈会、设微信群答疑解惑……作为“双带头人”,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周仕荣率先垂范,带领支部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在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业和专业素养方面给予学生悉心指导。近年来,该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教工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制定并实施党建工作“七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份责任清单、创建一个品牌、打造一支队伍、培养一批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帮扶一批困难学生、培育一个合作基地、建设一批课程思政项目,有效提升了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战斗堡垒。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就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把有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学术带头人,让他们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和教学科研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的中坚力量,使高校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王建南表示。作者:本报记者 龙超凡 陈梅燕 通讯员 钱从明《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15日第1版 版名:要闻

扇要

钟南山、张文宏、张桂梅等入选!这份名单,分量太重……

7月23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钟南山、张文宏、张桂梅等66人入选。据悉,推选委员会将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从66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节期间,将对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01 刘 燕刘燕,女,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35年来始终扎根一线潜心教学,讲授7门本科课程、3200学时,涉及5个专业、6000余名学生;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完成教改项目17项、教改论著12篇(部)。她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分层制定目标,精准施教,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02 窦桂梅窦桂梅,女,汉族,1967年4月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她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个贫困县3800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273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346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节电视直播课。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03 张伯礼张伯礼,男,汉族,194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医学教育38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80余名。他倡导成立“勇博励志班”,创新第二课堂运行机制;注重开展院校+师承教育,推行中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主持制定首个中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及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首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建立国际中医师资培训基地,引领世界中医教育健康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实现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04 蔡丽华蔡丽华,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津南区葛沽实验小学教师。她坚守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一线26年、班主任工作23年,倡导小学数学诗样教学,形成严谨细腻、语言优美、训练高效的教学风格。她多次放弃调转到城镇学校工作的机会,在农村教育一线坚持立德树人,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被车祸夺去右臂的学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被评为天津市自强学生。她先后到甘肃、河北等地送教,主场讲座20余次,培训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千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05 袁雅冬袁雅冬,女,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她从教36年,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研究生70余人。她担任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承担教学改革项目6项,培训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华北赛区冠军。她在做好教育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抗击SARS、H1N1、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工作。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首届百名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等荣誉。06 王金湖王金湖,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师。他扎根教育33年,足迹踏遍黄骅港到歧口河海岸线。他以“慢”教育教诲师生,匠心教研;以品行感染师生,教出三代人,教育思想浸遍渔区。他首创“261”节次,力推“15—10—15”高效课堂,完成了《大歧口》《走进渤海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主持编写的《美丽家乡·南排河》园本教材广受欢迎。他自撰文篇,自制课件,扎根乡间,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教育,坚持做一名有着红荆条精神、情系海堡的教育人。曾获河北省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等荣誉。07 常晓明常晓明,男,汉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他扎根教育34年,积极探索中国高等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于2003年自筹资金创建晓明研究室。他以“兴趣驱动、早期培养、项目引导、文化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所带学生平均每年自主参与研发时间1500小时以上。他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百余名高素质工科创新人才,探索出基于CSCP范式(文化熏陶—育人&育才结构—项目实践—能力达成)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曾获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08 兰会云兰会云,男,汉族,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教师。他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用心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他用爱心感染学生、用制度培养学生习惯、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带领学生骑行1800公里,涂鸦校园井盖,静观夜空烟火,因独特的教育理念,成为网友们口中“别人家的老师”。他始终以“不放下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曾获山西省时代先锋等荣誉。09 孙 炯孙炯,男,汉族,1946年8月生,内蒙古大学教授。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40年坚守边疆民族地区数学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幽默风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独特教学风格。作为带头人建设的“数学分析”系列课程《数学分析选讲》《泛函分析》被评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他致力于微分算子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认可并获较高学术评价。他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探寻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质量的路径,先后培养4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10 乌云其木格乌云其木格,女,蒙古族,1972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第三小学教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28年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从未离开过她热爱的讲台,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和同行赞誉。她多次到盟内各旗县巡回支教,承担“全盟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任务,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练习为链”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11 陈温福陈温福,男,汉族,1955年12月生,民盟盟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站定三尺讲台,铺开万顷良田,情系学子,服务“三农”,潜心创新人才培养。讲授的本科课程《现代农业科技进展》《专业教育(农学)》深受师生欢迎。他长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12 马晓春马晓春,男,汉族,1961年3月生,民革党员,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他是中国重症医学主要开创者之一,2002年从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牵头组建学校重症医学科,开创辽宁省重症医学先河。他重视人才教育培养,组建辽宁省ICU医生、护士培训基地,积极推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科规范化培训,加强重症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临床与科研两步走模式,先后培养百余名研究生,多数成长为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牵头组建辽宁省集中救治中心,先后赴黑龙江、吉林指导抗疫工作。曾获首届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3 金永七金永七,男,朝鲜族,1969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虎洞沟村小学教师。32年前,他毅然前往最偏远、最缺老师的虎洞沟村小学任教。其间他放弃到镇中心校任教的机会,一直坚守乡村教师岗位。他以校为家,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帮学生热饭、洗衣、辅导功课。为让山里的孩子全面发展,他自编乡土教材,开齐音、体、美等10多门课程。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生活,他收集废旧烟盒制作学具,把旧油桶改造成火炉,自己动手修缮校舍。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送全村300多个孩子走出了大山,让近百户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14 高 夯高夯,男,汉族,195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他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 “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5 刘永坦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工程教育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他从教60年,培养了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一大批领军人才,为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将科研中的问题和成果直接带到学科发展方向中,用真实的科研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开设10多门电子工程的专业课,并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出版多部专著。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16 李 果李果,男,汉族,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师。师范专业毕业后,他放弃留县城的机会,返回家乡开启了农村教育的梦之旅。他35年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从教育的价值取向出发开启改革实践,形成了特色的“发展目标教育”改革实践,使学校既具有乡村特色,又有真实的素质教育内涵,既能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发展奠基,也能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被认为是“农村教育改革教科书式的范例”。曾获黑龙江省骨干教师、黑龙江省魅力校长等荣誉。17 张文宏张文宏,男,汉族,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教授。他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在十数年的教学生涯中,把育人作为最重大的责任。他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带头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还带领学生积极投身科普工作,撰写科普文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以专业冷静的分析,为大众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发声。他领衔开设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科《传染病学》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18 杨 荣杨荣,女,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教师。她从教32年,以“做一个成功播种教育幸福的人”为职业追求,坚持“尊重生命,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制度管理和文化引领,带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课程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就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科研,破解瓶颈难题。她着力打造师资队伍,先后培养30多位高级职称教师,培养多名校长成为上海市特级校长。她主动参与教育扶贫项目,连续多年赴云南普洱支教。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9 柏纪荣柏纪荣,女,汉族,1964年1月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中心小学教师。师范毕业以来,她一直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探索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思想,教学成果和教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发表文章40余篇。35年来,她始终与山村孩子不离不弃,组建“爱心小组”,五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女孩,精心呵护白血病患儿,当起了十几名儿童的“爱心妈妈”,主动向贫困生捐款捐物。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最美教师等荣誉。20 汤国安汤国安,男,汉族,1961年6月生,民盟盟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从教33年来,一直将“以身立教” “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为师之本,是学校师德师风宣讲团核心宣讲员。他坚持给本科生当班主任,身体力行影响和培养学生,所带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他以大爱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指导的本科生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感动中国测绘人物”。他把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堂,首创了“红军长征GIS”“一带一路GIS”“精准扶贫GIS”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汇编出版国家精品课程。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21 李兰娟李兰娟,女,汉族,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倾力教书育人,采用“多元融合”理念,在医教研融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形成三条育人主线,以坚韧、执着、奉献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传染病学领域的骨干人才。她倡导并践行“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的科学精神,创建李氏人工肝系统,是我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近年来承担SARS、甲型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取得原创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73岁的她作为国家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多次奔赴武汉抗疫一线,被誉为最美逆行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22 范 群范群,女,汉族,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踏实工作,勤恳做人,视事业如生命,谢绝高薪邀请,坚守在海岛一线。担任班主任31年来,她视孩子如子女,用爱温润渔家孩子心田,下小岛、走渔家,家访每一个学生。她追求育人的艺术,探索“生生相长”育人模式,受到同行高度肯定,“雁行小队的管理模式”成为全省十大素质教育案例。她努力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建设的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超过600人。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23 叶连平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特别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他情系教育,立德树人,不仅讲授文化课,更用自身言行引领孩子们如何做人。他对自己很抠,一件棉背心穿了快60年还舍不得扔,但对孩子很大方,几乎把所有钱都花在孩子们身上。如今已92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坚守在留守儿童之家,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等荣誉。24 孙 浩孙浩,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0年,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做农村娃身边最亲的人,走进留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深入研究农村课堂,形成了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发表多篇教学感悟,2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成为年轻的省级教坛新星。他每年进行公开课讲座10多场,有效带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他积极响应号召,远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教育脱贫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25 林蓉金林蓉金,女,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从教36年来,她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她每年完成300多名护生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及学生满意度均居前列。她重视护理教学与科研,近5年发表论文12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请缨,带队接管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及普通病房护理工作,出色完成支援抗疫任务。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6 林立灿林立灿,男,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教师。他在教学中一直提倡还物理教学之本然,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科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走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教给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让物理课充满“物理味道”。他主张把更多物理实验展示给学生,牵头在学校建立起量子信息科学创新示范实验室,成为学校物理学科的“前沿阵地”。他坚持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他在省内外开设教育专题讲座近百场、公开课20余节,指导培养了几十名省内外年轻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27 程 风程风,女,汉族,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四望湖小学校长、教师。她用信念扬起乡村教育的风帆,从山区到湖区,从教学点到村完小,从产房到课堂,耕耘一方沃土,守住一片蓝天,书写新时代乡村教育新风尚。她先后转战3所农村薄弱学校,带领每所学校都发生巨大变化。她让山区学校从无人入学到无人外流,撑起一村人的希望。她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致力于乡村教育的薪火相传。她用实际行动号召身边更多的年轻教师主动投身偏远乡村。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28 张 伟张伟,女,汉族,1963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30多年来,她以立德树人为自身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在呼吸病学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全力打造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她担任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多地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率先提出完善救治体系,全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平台,累计收治患者215例,治愈出院率达99.5%。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29 马承恩马承恩,男,汉族,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他扎根医学教育28年,坚持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问题导向、寻根溯源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把全部身心奉献给医学事业,2002年担任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队长;2008年接收来自汶川的伤者,实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2020年援鄂抗疫,他不顾自身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主动请缨,作为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全队奋战50多天,圆满完成任务。曾获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30 魏亚丽魏亚丽,女,汉族,1974年8月生,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她坚守会计专业教学一线27年,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把职业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学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3+4”中职本科贯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她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指导学生3次创造点钞世界纪录。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31 茹振钢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教授。他40年来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20多项,带领小麦科研创新团队开展了小麦高产抗病育种、高光效小麦育种等多项研究。针对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需求,他相继培育并推广“百农62”“百农64”等小麦新品种。“矮抗58”成果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40多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是近30年我国小麦育种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32 李化勇李化勇,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公山小学教师。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船夫”,38年来屡次放弃离乡进城的调动机会,为了节省孩子上下学时间,坚持用小船摆渡学生。他潜心研究复式教学法,重点研究一二年级复式教学方法、农村教学点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在全县得到推广。他帮扶的留守儿童近百人次,每学期初都要整理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家庭联系卡,联系商会资助困难学生求学,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33 胡豫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他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34 吴又存吴又存,男,汉族,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教师。他坚持27年磨一课,把思政课上成学生最喜爱的课程,在润物无声中探寻出一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他引入吟诵诗词教学法,坚持课前时政演讲,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理解思政理论。他将身边抗疫先进事迹转化为思政活教材,主讲云端思政课,引导近百万青少年坚定正确价值观和抗疫必胜信念。他编写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出版2部个人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他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35 吴安华吴安华,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他扎根教学一线35年,践行“一生所学、报效祖国”的医者大爱,负责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建设,为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培养感控专业人才近2万名。他在疫情初期独自逆行武汉,成为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在武汉培训近1.5万医务人员,为援鄂医护人员“零感染”作出突出贡献。他牵头和参与制定12项国家标准,其中4项奠定了我国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论的基础。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36 彭林富彭林富,男,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3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神经末梢”,足迹遍布全乡十多个教学点。他走访帮扶贫困学生千余人,像亲人一样帮助孩子们煮饭、洗衣,为他们辅导功课,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他还关心照顾残疾学生,发现他们的特长,用爱心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健康成长。经过多年的付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成人成才,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等荣誉。37 钟南山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教从医一甲子,以其名字命名的广州医科大学及广东实验中学“南山班”是示范性教学集体,领衔的教师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呼吸疾病领域培养了大量接班人。他致力于推动国家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带领团队建立国际先进的新发特发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监—治—控”链式周期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流感监测哨点,创立呼吸病毒滴度预警技术,全病程纵向动态监测。从非典到新冠,一直投身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曾获改革先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38 张忠德张忠德,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急诊教学32年,潜心教书育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多名。他在湖北抗疫一线坚持临床教学,创新性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将跨学科并行式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西医急症学教学中,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强化中医诊疗特色在急症学及传染病学中的运用,将“中西协同,突出中医特色”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积极引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 综合评价学生医学实践技能,进一步优化临床教学。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39 陈良陈良,男,汉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他扎根八桂壮乡职教17年,致力于少数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把培养广西少数民族技艺人才作为使命。开创了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工地学校”教学模式和少数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活态”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与产学研相结合,着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全国金牌,主持国家名师工作室服务广西30多所职业学校,每年为2000多名职教教师提供指导,为20多家企业培养3000多名能工巧匠。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40 陈留陈留,女,汉族,1977年4月生,中共党员,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师。她24年扎根祖国南疆边境小学教育一线,努力推进教育扶贫,让先进教育理念在南疆生根开花。课堂上她鼓励孩子们试错、动手实践,用智慧和爱心为边境壮乡儿女筑起启蒙学习的灯塔。她引领边境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探索多终端、多形式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她长期跟踪研究边境教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创“基于边境小学生多阶数学思维学习场”方案,提升孩子学习力,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为推动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教学变革和教育均衡作出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西教学名师等荣誉。41 李琴李琴,女,汉族,1981年9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她扎根幼教工作20余年,始终把贡献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当作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深入研究与实践幼儿海洋意识教育,相关教学成果在多地推广,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连续6年承担海南区域帮扶和农村幼儿园指导任务,2019年起积极参与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幼儿园的送教援培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工作室自制抗疫主题视频150个、设计并指导保教活动60个,为幼儿居家期间的科学保教贡献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南海名家”等荣誉。42 张云阁张云阁,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大学教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第一线,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称为学生思想的领航人。率领团队历时11年成功构建高校思政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实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等问题的重大突破。他主持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使国内95所高校的10万大学生选学受益。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荣誉。43 杨浪浪杨浪浪,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教师。她坚守教育是一项慢事业,用“好奇、勇敢、责任、荣耀”的学校精神引导孩子走好每一步。她挖掘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建立“体验、开放、综合”的EOC课程体系,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联合6省开展校长培训,帮助10个边远区县学校发展。创建重庆市第一所小学国际部,入选国家首批孔子课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44 李加纳李加纳,男,汉族,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教授。他36年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献身农业科研,直接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超过120名,桃李遍天下。作为油菜研究专家,在甘蓝型黄籽油菜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先后主持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育成30余个油菜新品种,领衔的油菜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情系“三农”,推广优质油菜应用面积8000多万亩,为农民和加工企业增收增效100多亿元。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45 康焰康焰,男,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他身体力行,践行大医精诚的理念,积极参与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工作。他60天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繁忙工作之余,还为临床医学院全体医学生上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用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创建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全链条重症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呼吸治疗师这一特殊职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46 建红建红,女,藏族,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初级中学校长、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从事小学教学、教导主任、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等工作。17年间,一直坚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区腹地,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践行教育诺言是最好的职业操守,强化管理是最大的使命召唤,争做教育者与思考者,以“实验性、示范性”为追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爱戴、家长赞誉、同行好评。通过努力,所在学校就学学生人数由14教学班560余人发展到27个教学班1000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47 肖敏肖敏,女,汉族,1977年3月生,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从事特教24年以来,她秉持“适性而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潜心育人。在聋生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她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多元表达等方式破解沟通障碍,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带领团队建设“听障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听障学生手工艺”“残障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送教上门”等系列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动承担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48 莫非莫非,女,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医科大学教授。她从事教育工作29年,积极推进教改工作,提升教学水平,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充分融合,致力于学生人文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深受学生喜爱。积极参与本科学生的管理与培养,组织开展“走进校园,我们和你一起成长”专业辅导员活动,近3年来,主编和参编《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等6部教材,发表论文13篇。2020年2月到湖北鄂州,始终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援鄂医疗技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贵州省委省政府援鄂记功奖励等荣誉。49 曹凤英曹凤英,女,布依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校长、教师。她从教30年,长期扎根教育一线,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和家长普遍赞誉。坚持以人为本,提出“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儿童的视角来改进教学。长期为农村学校送教送培,2019年深入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开展3年组团式驻点帮扶,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坚守校园,带领教师圆满完成“空中黔课”课程资源录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50 何梅何梅,女,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她钟爱幼教事业,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接送学生过河,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她率先冲进教室,采取先避后撤措施,在17秒内让32名孩子安全撤离教室,1分钟内完成全部躲避和撤离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大灾面前安然无恙。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幼儿教师形象。曾获贵州省教学科研论文奖。51 张桂梅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教师。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为当地教育脱贫作出重要贡献。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52 张无敌张无敌,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他从事生物质能教学、科研及推广应用34年,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30余项。培训农村能源技术员和农户万余人次,举办国际沼气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来自近20个国家。在1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示范、推广和培训农村能源产品与技术,建立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4F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生物柴油制备技术、沼气相关技术已授让多家企业使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荣誉。53 卓玛卓玛,女,藏族,1980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三小学教师。她扎根教育19年,先后主动在3所高海拔地区小学任教。近5年,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文章50多篇,开设校内外讲学、讲座100余次,指导学生写作、吟诵、播音多次获奖,编写校本教材10余本。她是家校共育的知心辅导员,长期承担全市全校家长及妇女培训工作,每年家庭教育讲座不少于10场。她是教育扶贫的积极行动者,时常忙碌在福利院孤儿学生和学困生之间,捐款捐物,精准施教,带动影响一大批老师参与到无偿奉献的志愿者行列。曾获西藏自治区师德标兵、西藏自治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54 杨维周杨维周,男,汉族,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西藏民族大学教授。他从教36年,钟爱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事业,领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探索创新出了一条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两个转化”的新途径。他一心一意坚守教改科研之路,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研究,取得优秀成果。毫不懈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与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荣誉。55 丁海燕丁海燕,女,回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她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30余年,任教期间,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为学生辅导、补课。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吃送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余深入到学生和群众中,利用家访等时机,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长期义务照料村上的两名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师者风范,诠释立德树人。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56 马肖容马肖容,女,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她扎根西部,坚守一线教学27年,树立了“本科为根、学生为本、情怀在心、传承西迁”育人信念,凝炼了“坚守教育理想高地、突出临床岗位胜任、涵养医学人文关爱、强调综合素养教育”教学特色,取得了系列教学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抗击疫情53天,首创“三联三快速”方案进入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创立“停课不停学、育人不掉线”“战疫师生直播间”等特色教学法,获得师生好评。曾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57 王良璧王良璧,男,汉族,1964年6月生,中共党员,兰州交通大学教授。他刻苦努力,长年不休节假日,深入研究师生关系的内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牢靠性和运用能力。负责铁道车辆热工实验室和《流体与热科学》教学团队建设,重视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平台的建设,培养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素质的团队。在对流传热基础理论、复杂结构换热器数值设计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对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发挥重要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58 赵洪涛赵洪涛,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教师。他从教31年,长期兼任班主任工作,爱生如子,尽职尽责,获得学生及家长好评。注重教学研究,发明“听—读—品—说—吟”古诗词五环节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出版专著《中学经典名著赏析》《心灵的阳光》等,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的课题《中学古诗词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吟唱法”研究》得到认可和推广。他用长期的坚守,培养多名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曾获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等荣誉。59 樊海宁樊海宁,男,汉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他从教20余年,从事肝胆胰外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扎根临床教学一线,因材施教,勤勉育人,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注重公益行动,带领团队数次深入农牧区基层,足迹遍布三江源大地,行程近7万公里,筛查包虫病重点人群5.8万人,其中儿童约1.8万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担任青海省援鄂医疗队长逆行武汉抗疫,从临床救治、防控体系建设和疾病科研等多层面抗击疫情。曾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60 更松尼玛更松尼玛,男,藏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市第一民族中学校长、教师。他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担任校长职务的同时,依然承担两个班级教学任务。几十年来,他从未完整休息一天,除了公事外出,坚持做到每天24小时在校,是学校全年的“值班长”。他注重新课程改革,秉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宗旨,推动实施“教师个体分析与学习成绩提高对策研究”“学生综合分析与综合提高对策研究”“藏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初探”等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曾获国家教委中华扫盲奖、青海省中小学十杰校长等荣誉。61 杨惠芳杨惠芳,女,汉族,1968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医科大学教授。她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毕业论文。注重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多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主、参编教材和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为学校师生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编著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公共卫生视野下的科学防控》《宁夏医科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62 马景林马景林,男,回族,1965年5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田老庄乡深沟完全小学教师。他扎根农村教育35年,寓教于乐,坚持立德树人,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他一直包班,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教学,提升教学技能,做到教学相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承担起“空中课堂”评课和学生作业辅导的重任,并参与小学数学课后习题讲解微课制作,分享至周边学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63 周金龙周金龙,男,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农业大学教授。他扎根新疆36年,5次主动放弃到内地发展的机会,长期奋斗在新疆高等教育与水文水资源科研一线,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坚定、专业扎实、乐于奉献的新疆水利科技人才,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他积极探索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机会,指导的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积极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主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并任20余名各民族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三进两联一交友”联系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64 徐桂英徐桂英,女,汉族,1966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教师。她坚守农牧区教育教学34年,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从生活上、心理上、情感上关爱农牧区学生,经常克服交通困难进行家访。她积极创新,开发出多个农村化学实验课,形成“探究、合作、生活化、分层”的独特教学风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细致研究,认真备课,通过电话为上网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多次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引领汉、回、哈等民族教师快速成长。曾获全国中学化学微课大赛一等奖、新疆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等荣誉。65 吴向未吴向未,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石河子大学教授。他扎根边疆教育24年,潜心教改,因材施教,打破以疾病为中心、强调系统性的纵向教学模式,转向以患者症状和体征为中心的横向思维,重点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申请驰援武汉,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他深入基层,耐心指导当地医师手术,搭建校院桥梁纽带,每月定期组织多学科专家深入县乡医院指导,为当地医师创造学习交流平台。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66 李莉李莉,女,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第二中学教师。她扎根边疆教育21年,把每一堂课都当成一次人生历练,坚持教研教改,不断创新,教学成绩优秀。她走进孩子们的心田,军训时和学生同吃同住,运动会上和学生共担荣辱,劳动课中和学生体会快乐,用爱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组织全校教师高效开展线上和复学后教学教研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能手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公布,钟南山、张文宏等66人入选

中国江苏网讯 7月23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在人民日报发布推选活动启事。经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2020年度66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出炉,名单及个人事迹公示如下。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为宣传庆祝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广泛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事迹风采,引导广大教师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现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一、推选范围曾获得过省部级(含)以上荣誉称号,并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二、推选名额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产生候选人,从中产生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三、推选条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实履行国家教育职责,坚持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要求,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事迹感人,享有很高社会声誉,具有重要影响力,人民群众公认。四、活动流程1.推荐候选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推荐候选人。2.确定候选人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66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3.公示投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候选人名单及简介,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在线、央广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等开辟专题网页刊登候选人名单及详细事迹,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投票时间从7月23日至8月15日,公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登录中国教育新闻网(www.jyb.cn)(具体投票地址为:http://uc.jyb.cn/static/myVote/km2020.html)进行投票。4.确定结果推选委员会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从66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五、宣传表彰教师节期间,将对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2020年7月23日66位候选人名单及事迹简介01 刘 燕刘燕,女,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35年来始终扎根一线潜心教学,讲授7门本科课程、3200学时,涉及5个专业、6000余名学生;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完成教改项目17项、教改论著12篇(部)。她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分层制定目标,精准施教,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02 窦桂梅窦桂梅,女,汉族,1967年4月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她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个贫困县3800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273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346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节电视直播课。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03 张伯礼张伯礼,男,汉族,194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医学教育38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80余名。他倡导成立“勇博励志班”,创新第二课堂运行机制;注重开展院校+师承教育,推行中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主持制定首个中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及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首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建立国际中医师资培训基地,引领世界中医教育健康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实现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04 蔡丽华蔡丽华,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津南区葛沽实验小学教师。她坚守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一线26年、班主任工作23年,倡导小学数学诗样教学,形成严谨细腻、语言优美、训练高效的教学风格。她多次放弃调转到城镇学校工作的机会,在农村教育一线坚持立德树人,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被车祸夺去右臂的学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被评为天津市自强学生。她先后到甘肃、河北等地送教,主场讲座20余次,培训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千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05 袁雅冬袁雅冬,女,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她从教36年,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研究生70余人。她担任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承担教学改革项目6项,培训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华北赛区冠军。她在做好教育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抗击SARS、H1N1、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工作。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首届百名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等荣誉。06 王金湖王金湖,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师。他扎根教育33年,足迹踏遍黄骅港到歧口河海岸线。他以“慢”教育教诲师生,匠心教研;以品行感染师生,教出三代人,教育思想浸遍渔区。他首创“261”节次,力推“15—10—15”高效课堂,完成了《大歧口》《走进渤海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主持编写的《美丽家乡·南排河》园本教材广受欢迎。他自撰文篇,自制课件,扎根乡间,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教育,坚持做一名有着红荆条精神、情系海堡的教育人。曾获河北省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等荣誉。07 常晓明常晓明,男,汉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他扎根教育34年,积极探索中国高等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于2003年自筹资金创建晓明研究室。他以“兴趣驱动、早期培养、项目引导、文化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所带学生平均每年自主参与研发时间1500小时以上。他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百余名高素质工科创新人才,探索出基于CSCP范式(文化熏陶—育人&育才结构—项目实践—能力达成)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曾获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08 兰会云兰会云,男,汉族,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教师。他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用心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他用爱心感染学生、用制度培养学生习惯、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带领学生骑行1800公里,涂鸦校园井盖,静观夜空烟火,因独特的教育理念,成为网友们口中“别人家的老师”。他始终以“不放下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曾获山西省时代先锋等荣誉。09 孙 炯孙炯,男,汉族,1946年8月生,内蒙古大学教授。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40年坚守边疆民族地区数学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幽默风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独特教学风格。作为带头人建设的“数学分析”系列课程《数学分析选讲》《泛函分析》被评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他致力于微分算子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认可并获较高学术评价。他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探寻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质量的路径,先后培养4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10 乌云其木格乌云其木格,女,蒙古族,1972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第三小学教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28年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从未离开过她热爱的讲台,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和同行赞誉。她多次到盟内各旗县巡回支教,承担“全盟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任务,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练习为链”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11 陈温福陈温福,男,汉族,1955年12月生,民盟盟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站定三尺讲台,铺开万顷良田,情系学子,服务“三农”,潜心创新人才培养。讲授的本科课程《现代农业科技进展》《专业教育(农学)》深受师生欢迎。他长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12 马晓春马晓春,男,汉族,1961年3月生,民革党员,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他是中国重症医学主要开创者之一,2002年从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牵头组建学校重症医学科,开创辽宁省重症医学先河。他重视人才教育培养,组建辽宁省ICU医生、护士培训基地,积极推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科规范化培训,加强重症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临床与科研两步走模式,先后培养百余名研究生,多数成长为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牵头组建辽宁省集中救治中心,先后赴黑龙江、吉林指导抗疫工作。曾获首届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3 金永七金永七,男,朝鲜族,1969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虎洞沟村小学教师。32年前,他毅然前往最偏远、最缺老师的虎洞沟村小学任教。其间他放弃到镇中心校任教的机会,一直坚守乡村教师岗位。他以校为家,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帮学生热饭、洗衣、辅导功课。为让山里的孩子全面发展,他自编乡土教材,开齐音、体、美等10多门课程。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生活,他收集废旧烟盒制作学具,把旧油桶改造成火炉,自己动手修缮校舍。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送全村300多个孩子走出了大山,让近百户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14 高 夯高夯,男,汉族,195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他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 “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5 刘永坦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工程教育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他从教60年,培养了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一大批领军人才,为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将科研中的问题和成果直接带到学科发展方向中,用真实的科研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开设10多门电子工程的专业课,并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出版多部专著。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16 李 果李果,男,汉族,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师。师范专业毕业后,他放弃留县城的机会,返回家乡开启了农村教育的梦之旅。他35年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从教育的价值取向出发开启改革实践,形成了特色的“发展目标教育”改革实践,使学校既具有乡村特色,又有真实的素质教育内涵,既能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发展奠基,也能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被认为是“农村教育改革教科书式的范例”。曾获黑龙江省骨干教师、黑龙江省魅力校长等荣誉。17 张文宏张文宏,男,汉族,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教授。他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在十数年的教学生涯中,把育人作为最重大的责任。他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带头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还带领学生积极投身科普工作,撰写科普文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以专业冷静的分析,为大众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发声。他领衔开设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科《传染病学》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18 杨 荣杨荣,女,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教师。她从教32年,以“做一个成功播种教育幸福的人”为职业追求,坚持“尊重生命,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制度管理和文化引领,带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课程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就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科研,破解瓶颈难题。她着力打造师资队伍,先后培养30多位高级职称教师,培养多名校长成为上海市特级校长。她主动参与教育扶贫项目,连续多年赴云南普洱支教。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9 柏纪荣柏纪荣,女,汉族,1964年1月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中心小学教师。师范毕业以来,她一直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探索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思想,教学成果和教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发表文章40余篇。35年来,她始终与山村孩子不离不弃,组建“爱心小组”,五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女孩,精心呵护白血病患儿,当起了十几名儿童的“爱心妈妈”,主动向贫困生捐款捐物。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最美教师等荣誉。20 汤国安汤国安,男,汉族,1961年6月生,民盟盟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从教33年来,一直将“以身立教” “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为师之本,是学校师德师风宣讲团核心宣讲员。他坚持给本科生当班主任,身体力行影响和培养学生,所带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他以大爱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指导的本科生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感动中国测绘人物”。他把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堂,首创了“红军长征GIS”“一带一路GIS”“精准扶贫GIS”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汇编出版国家精品课程。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21 李兰娟李兰娟,女,汉族,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倾力教书育人,采用“多元融合”理念,在医教研融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形成三条育人主线,以坚韧、执着、奉献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传染病学领域的骨干人才。她倡导并践行“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的科学精神,创建李氏人工肝系统,是我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近年来承担SARS、甲型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取得原创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73岁的她作为国家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多次奔赴武汉抗疫一线,被誉为最美逆行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22 范 群范群,女,汉族,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踏实工作,勤恳做人,视事业如生命,谢绝高薪邀请,坚守在海岛一线。担任班主任31年来,她视孩子如子女,用爱温润渔家孩子心田,下小岛、走渔家,家访每一个学生。她追求育人的艺术,探索“生生相长”育人模式,受到同行高度肯定,“雁行小队的管理模式”成为全省十大素质教育案例。她努力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建设的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超过600人。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23 叶连平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特别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他情系教育,立德树人,不仅讲授文化课,更用自身言行引领孩子们如何做人。他对自己很抠,一件棉背心穿了快60年还舍不得扔,但对孩子很大方,几乎把所有钱都花在孩子们身上。如今已92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坚守在留守儿童之家,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等荣誉。24 孙 浩孙浩,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0年,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做农村娃身边最亲的人,走进留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深入研究农村课堂,形成了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发表多篇教学感悟,2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成为年轻的省级教坛新星。他每年进行公开课讲座10多场,有效带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他积极响应号召,远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教育脱贫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25 林蓉金林蓉金,女,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从教36年来,她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她每年完成300多名护生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及学生满意度均居前列。她重视护理教学与科研,近5年发表论文12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请缨,带队接管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及普通病房护理工作,出色完成支援抗疫任务。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6 林立灿林立灿,男,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教师。他在教学中一直提倡还物理教学之本然,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科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走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教给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让物理课充满“物理味道”。他主张把更多物理实验展示给学生,牵头在学校建立起量子信息科学创新示范实验室,成为学校物理学科的“前沿阵地”。他坚持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他在省内外开设教育专题讲座近百场、公开课20余节,指导培养了几十名省内外年轻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27 程 风程风,女,汉族,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四望湖小学校长、教师。她用信念扬起乡村教育的风帆,从山区到湖区,从教学点到村完小,从产房到课堂,耕耘一方沃土,守住一片蓝天,书写新时代乡村教育新风尚。她先后转战3所农村薄弱学校,带领每所学校都发生巨大变化。她让山区学校从无人入学到无人外流,撑起一村人的希望。她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致力于乡村教育的薪火相传。她用实际行动号召身边更多的年轻教师主动投身偏远乡村。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28 张 伟张伟,女,汉族,1963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30多年来,她以立德树人为自身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在呼吸病学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全力打造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她担任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多地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率先提出完善救治体系,全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平台,累计收治患者215例,治愈出院率达99.5%。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29 马承恩马承恩,男,汉族,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他扎根医学教育28年,坚持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问题导向、寻根溯源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把全部身心奉献给医学事业,2002年担任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队长;2008年接收来自汶川的伤者,实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2020年援鄂抗疫,他不顾自身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主动请缨,作为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全队奋战50多天,圆满完成任务。曾获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30 魏亚丽魏亚丽,女,汉族,1974年8月生,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她坚守会计专业教学一线27年,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把职业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学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3+4”中职本科贯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她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指导学生3次创造点钞世界纪录。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31 茹振钢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教授。他40年来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20多项,带领小麦科研创新团队开展了小麦高产抗病育种、高光效小麦育种等多项研究。针对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需求,他相继培育并推广“百农62”“百农64”等小麦新品种。“矮抗58”成果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40多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是近30年我国小麦育种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32 李化勇李化勇,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公山小学教师。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船夫”,38年来屡次放弃离乡进城的调动机会,为了节省孩子上下学时间,坚持用小船摆渡学生。他潜心研究复式教学法,重点研究一二年级复式教学方法、农村教学点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在全县得到推广。他帮扶的留守儿童近百人次,每学期初都要整理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家庭联系卡,联系商会资助困难学生求学,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33 胡 豫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他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34 吴又存吴又存,男,汉族,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教师。他坚持27年磨一课,把思政课上成学生最喜爱的课程,在润物无声中探寻出一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他引入吟诵诗词教学法,坚持课前时政演讲,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理解思政理论。他将身边抗疫先进事迹转化为思政活教材,主讲云端思政课,引导近百万青少年坚定正确价值观和抗疫必胜信念。他编写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出版2部个人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他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35 吴安华吴安华,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他扎根教学一线35年,践行“一生所学、报效祖国”的医者大爱,负责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建设,为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培养感控专业人才近2万名。他在疫情初期独自逆行武汉,成为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在武汉培训近1.5万医务人员,为援鄂医护人员“零感染”作出突出贡献。他牵头和参与制定12项国家标准,其中4项奠定了我国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论的基础。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36 彭林富彭林富,男,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3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神经末梢”,足迹遍布全乡十多个教学点。他走访帮扶贫困学生千余人,像亲人一样帮助孩子们煮饭、洗衣,为他们辅导功课,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他还关心照顾残疾学生,发现他们的特长,用爱心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健康成长。经过多年的付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成人成才,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等荣誉。37 钟南山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教从医一甲子,以其名字命名的广州医科大学及广东实验中学“南山班”是示范性教学集体,领衔的教师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呼吸疾病领域培养了大量接班人。他致力于推动国家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带领团队建立国际先进的新发特发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监—治—控”链式周期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流感监测哨点,创立呼吸病毒滴度预警技术,全病程纵向动态监测。从非典到新冠,一直投身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曾获改革先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38 张忠德张忠德,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急诊教学32年,潜心教书育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多名。他在湖北抗疫一线坚持临床教学,创新性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将跨学科并行式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西医急症学教学中,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强化中医诊疗特色在急症学及传染病学中的运用,将“中西协同,突出中医特色”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积极引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 综合评价学生医学实践技能,进一步优化临床教学。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39 陈 良陈良,男,汉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他扎根八桂壮乡职教17年,致力于少数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把培养广西少数民族技艺人才作为使命。开创了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工地学校”教学模式和少数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活态”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与产学研相结合,着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全国金牌,主持国家名师工作室服务广西30多所职业学校,每年为2000多名职教教师提供指导,为20多家企业培养3000多名能工巧匠。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40 陈 留陈留,女,汉族,1977年4月生,中共党员,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师。她24年扎根祖国南疆边境小学教育一线,努力推进教育扶贫,让先进教育理念在南疆生根开花。课堂上她鼓励孩子们试错、动手实践,用智慧和爱心为边境壮乡儿女筑起启蒙学习的灯塔。她引领边境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探索多终端、多形式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她长期跟踪研究边境教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创“基于边境小学生多阶数学思维学习场”方案,提升孩子学习力,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为推动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教学变革和教育均衡作出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西教学名师等荣誉。41 李 琴李琴,女,汉族,1981年9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她扎根幼教工作20余年,始终把贡献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当作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深入研究与实践幼儿海洋意识教育,相关教学成果在多地推广,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连续6年承担海南区域帮扶和农村幼儿园指导任务,2019年起积极参与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幼儿园的送教援培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工作室自制抗疫主题视频150个、设计并指导保教活动60个,为幼儿居家期间的科学保教贡献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南海名家”等荣誉。42 张云阁张云阁,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大学教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第一线,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称为学生思想的领航人。率领团队历时11年成功构建高校思政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实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等问题的重大突破。他主持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使国内95所高校的10万大学生选学受益。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荣誉。43 杨浪浪杨浪浪,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教师。她坚守教育是一项慢事业,用“好奇、勇敢、责任、荣耀”的学校精神引导孩子走好每一步。她挖掘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建立“体验、开放、综合”的EOC课程体系,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联合6省开展校长培训,帮助10个边远区县学校发展。创建重庆市第一所小学国际部,入选国家首批孔子课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44 李加纳李加纳,男,汉族,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教授。他36年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献身农业科研,直接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超过120名,桃李遍天下。作为油菜研究专家,在甘蓝型黄籽油菜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先后主持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育成30余个油菜新品种,领衔的油菜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情系“三农”,推广优质油菜应用面积8000多万亩,为农民和加工企业增收增效100多亿元。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45 康 焰康焰,男,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他身体力行,践行大医精诚的理念,积极参与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工作。他60天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繁忙工作之余,还为临床医学院全体医学生上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用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创建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全链条重症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呼吸治疗师这一特殊职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46 建 红建红,女,藏族,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初级中学校长、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从事小学教学、教导主任、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等工作。17年间,一直坚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区腹地,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践行教育诺言是最好的职业操守,强化管理是最大的使命召唤,争做教育者与思考者,以“实验性、示范性”为追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爱戴、家长赞誉、同行好评。通过努力,所在学校就学学生人数由14教学班560余人发展到27个教学班1000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47 肖 敏肖敏,女,汉族,1977年3月生,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从事特教24年以来,她秉持“适性而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潜心育人。在聋生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她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多元表达等方式破解沟通障碍,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带领团队建设“听障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听障学生手工艺”“残障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送教上门”等系列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动承担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48 莫 非莫非,女,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医科大学教授。她从事教育工作29年,积极推进教改工作,提升教学水平,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充分融合,致力于学生人文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深受学生喜爱。积极参与本科学生的管理与培养,组织开展“走进校园,我们和你一起成长”专业辅导员活动,近3年来,主编和参编《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等6部教材,发表论文13篇。2020年2月到湖北鄂州,始终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援鄂医疗技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贵州省委省政府援鄂记功奖励等荣誉。49 曹凤英曹凤英,女,布依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校长、教师。她从教30年,长期扎根教育一线,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和家长普遍赞誉。坚持以人为本,提出“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儿童的视角来改进教学。长期为农村学校送教送培,2019年深入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开展3年组团式驻点帮扶,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坚守校园,带领教师圆满完成“空中黔课”课程资源录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50 何 梅何梅,女,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她钟爱幼教事业,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接送学生过河,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她率先冲进教室,采取先避后撤措施,在17秒内让32名孩子安全撤离教室,1分钟内完成全部躲避和撤离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大灾面前安然无恙。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幼儿教师形象。曾获贵州省教学科研论文奖。51 张桂梅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教师。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为当地教育脱贫作出重要贡献。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52 张无敌张无敌,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他从事生物质能教学、科研及推广应用34年,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30余项。培训农村能源技术员和农户万余人次,举办国际沼气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来自近20个国家。在1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示范、推广和培训农村能源产品与技术,建立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4F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生物柴油制备技术、沼气相关技术已授让多家企业使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荣誉。53 卓 玛卓玛,女,藏族,1980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三小学教师。她扎根教育19年,先后主动在3所高海拔地区小学任教。近5年,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文章50多篇,开设校内外讲学、讲座100余次,指导学生写作、吟诵、播音多次获奖,编写校本教材10余本。她是家校共育的知心辅导员,长期承担全市全校家长及妇女培训工作,每年家庭教育讲座不少于10场。她是教育扶贫的积极行动者,时常忙碌在福利院孤儿学生和学困生之间,捐款捐物,精准施教,带动影响一大批老师参与到无偿奉献的志愿者行列。曾获西藏自治区师德标兵、西藏自治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54 杨维周杨维周,男,汉族,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西藏民族大学教授。他从教36年,钟爱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事业,领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探索创新出了一条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两个转化”的新途径。他一心一意坚守教改科研之路,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研究,取得优秀成果。毫不懈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与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荣誉。55 丁海燕丁海燕,女,回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她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30余年,任教期间,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为学生辅导、补课。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吃送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余深入到学生和群众中,利用家访等时机,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长期义务照料村上的两名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师者风范,诠释立德树人。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56 马肖容马肖容,女,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她扎根西部,坚守一线教学27年,树立了“本科为根、学生为本、情怀在心、传承西迁”育人信念,凝炼了“坚守教育理想高地、突出临床岗位胜任、涵养医学人文关爱、强调综合素养教育”教学特色,取得了系列教学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抗击疫情53天,首创“三联三快速”方案进入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创立“停课不停学、育人不掉线”“战疫师生直播间”等特色教学法,获得师生好评。曾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57 王良璧王良璧,男,汉族,1964年6月生,中共党员,兰州交通大学教授。他刻苦努力,长年不休节假日,深入研究师生关系的内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牢靠性和运用能力。负责铁道车辆热工实验室和《流体与热科学》教学团队建设,重视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平台的建设,培养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素质的团队。在对流传热基础理论、复杂结构换热器数值设计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对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发挥重要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58 赵洪涛赵洪涛,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教师。他从教31年,长期兼任班主任工作,爱生如子,尽职尽责,获得学生及家长好评。注重教学研究,发明“听—读—品—说—吟”古诗词五环节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出版专著《中学经典名著赏析》《心灵的阳光》等,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的课题《中学古诗词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吟唱法”研究》得到认可和推广。他用长期的坚守,培养多名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曾获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等荣誉。59 樊海宁樊海宁,男,汉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他从教20余年,从事肝胆胰外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扎根临床教学一线,因材施教,勤勉育人,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注重公益行动,带领团队数次深入农牧区基层,足迹遍布三江源大地,行程近7万公里,筛查包虫病重点人群5.8万人,其中儿童约1.8万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担任青海省援鄂医疗队长逆行武汉抗疫,从临床救治、防控体系建设和疾病科研等多层面抗击疫情。曾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60 更松尼玛更松尼玛,男,藏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市第一民族中学校长、教师。他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担任校长职务的同时,依然承担两个班级教学任务。几十年来,他从未完整休息一天,除了公事外出,坚持做到每天24小时在校,是学校全年的“值班长”。他注重新课程改革,秉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宗旨,推动实施“教师个体分析与学习成绩提高对策研究”“学生综合分析与综合提高对策研究”“藏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初探”等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曾获国家教委中华扫盲奖、青海省中小学十杰校长等荣誉。61 杨惠芳杨惠芳,女,汉族,1968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医科大学教授。她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毕业论文。注重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多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主、参编教材和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为学校师生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编著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公共卫生视野下的科学防控》《宁夏医科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62 马景林马景林,男,回族,1965年5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田老庄乡深沟完全小学教师。他扎根农村教育35年,寓教于乐,坚持立德树人,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他一直包班,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教学,提升教学技能,做到教学相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承担起“空中课堂”评课和学生作业辅导的重任,并参与小学数学课后习题讲解微课制作,分享至周边学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63 周金龙周金龙,男,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农业大学教授。他扎根新疆36年,5次主动放弃到内地发展的机会,长期奋斗在新疆高等教育与水文水资源科研一线,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坚定、专业扎实、乐于奉献的新疆水利科技人才,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他积极探索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机会,指导的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积极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主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并任20余名各民族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三进两联一交友”联系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64 徐桂英徐桂英,女,汉族,1966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教师。她坚守农牧区教育教学34年,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从生活上、心理上、情感上关爱农牧区学生,经常克服交通困难进行家访。她积极创新,开发出多个农村化学实验课,形成“探究、合作、生活化、分层”的独特教学风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细致研究,认真备课,通过电话为上网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多次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引领汉、回、哈等民族教师快速成长。曾获全国中学化学微课大赛一等奖、新疆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等荣誉。65 吴向未吴向未,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石河子大学教授。他扎根边疆教育24年,潜心教改,因材施教,打破以疾病为中心、强调系统性的纵向教学模式,转向以患者症状和体征为中心的横向思维,重点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申请驰援武汉,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他深入基层,耐心指导当地医师手术,搭建校院桥梁纽带,每月定期组织多学科专家深入县乡医院指导,为当地医师创造学习交流平台。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66 李 莉李莉,女,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第二中学教师。她扎根边疆教育21年,把每一堂课都当成一次人生历练,坚持教研教改,不断创新,教学成绩优秀。她走进孩子们的心田,军训时和学生同吃同住,运动会上和学生共担荣辱,劳动课中和学生体会快乐,用爱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组织全校教师高效开展线上和复学后教学教研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能手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