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迈入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推动学术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经优化,2019年统计论文的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教育类期刊(不含CSSCI扩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校教育管理》(镇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江苏高教》(南京)、《中国高等教育》(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科学》(长沙)、《现代大学教育》(长沙)共计14家教育类期刊(以下简称14家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019年14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2789篇,本研究剔除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征订启事、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以及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获得高教类科研论文共计2119篇。高校发文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最新进展,在2119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础上,本研究剔除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境外高校(包括港澳台)以及政府机关、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的论文181篇,获得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科研类论文1938篇,以此为统计范围进行国内高校发文分布情况分析。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268所。普通本科高校1266所,其中公办822所,民办434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8所。高职高专院校1422所,其中公办1098所,民办322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2019年,全国高校共有374所在上述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院校总数的12.65%。其中,公办本科高校315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8.3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37%,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与民办高职高专)22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91%。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统计显示,2019年315所公办本科高校在14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849篇,占国内高校统计论文总数的95.41%,这一比例与2018年的95.12%基本持平。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校92所,占公办本科发文高校的29.21%。这些高校共发文1426篇,占同类发文高校发文总量的77.12%。(见表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共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1286篇,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9.55%,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机构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65所,占同类发文高校70.65%,共发文1181篇,占“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发文的91.84%,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3.87%。(2)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集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31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全部被统计论文总量的87.26%。其中,发文总量排名前50的公办本科高校发文1163篇,占同类机构发文数的62.90%,比2018年的59.22%有所提升,反映了进一步集中的现象。(3)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校发文量、发文高校数、机构平均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共有164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8.81%,共发文1251篇,高校平均发文7.63篇。中部地区有76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1.76%,共发文312篇,高校平均发文4.11篇。西部地区共有55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6.07%,发文183篇,高校平均发文3.33篇。东北地区共有22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3.66%,发文97篇,高校平均发文4.41篇。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2019年3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18年49所)在14家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占国内高校发文总数的3.04%,平均发文1.59篇(2018年1.45篇)。其中,发文2篇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共10所,(见表2)共发文32篇,占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量的54.24%。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756所民办高校,在14家期刊上发文的仅有22所,占同类高校数的2.91%,其中仅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22所民办高校共发文3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55%。其中,宁波财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各发文3篇,位居发文榜首。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文华学院、三亚学院各发文2篇。(见表3)其他16所民办高校各发文1篇。(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他机构也有贡献。2019年共有111家其他机构合计发文181篇,平均发文1.63篇,其中,中国工程院发文9篇居榜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文7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发文6篇。据统计,发文3篇及以上的其他机构共计14家,合计发文72篇,占同类机构发文的39.78%。(见表4)另有7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系统机构发文21篇,3所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各发文1篇,境外高校发文共30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作者: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191王者鹤,《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191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李璐,《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191刘植萌,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第92-97页
发核心是一个刚需,即使它又贵又不稳定,但是,核心终究是评职道路上的一个拦路虎,你打败它(成功发表),你就能顺利评上高级职称;你畏惧它(不发核心),就注定无缘评级。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我国有五大核心,经常用到、普遍认可的还是北大核心期刊(即,中文核心)和CSSCI南大核心期刊,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南核和北核的异同,帮助你更好的决定该发哪个核心。南核北核对比这个表应该很直观了,基本上把所有的信息都包括在内。南核和北核就像是你的左右手,二者互为补充,同样重要,但是在你的某些特定需求下,二者的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关于收录期刊:南核主要收录的是文科相关专业,北核文理兼收。很多作者写文章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发文章方面却是一个小白,理工的作者上来要发CSSCI,对不起,这个真发不了。虽然职称文件上,南核北核都记载在列,但是专业不同,发的核心类型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弄混了!对于文科大类的老师来说,评职称,南核的加分比北核要高出5-10分左右,一篇南核可以抵得上两篇北核来用。那么,南核与北核,究竟该发哪一个呢?别急,继续往下看——关于文章要求:相同之处,不管是发什么级别的刊物,哪怕是普刊,也必须是选题方向和期刊相符,结构完整,不能写什么反动的、敏感的文章。不同之处在于文章质量和重复率的要求。文章质量就不是小编能判断出来的,各位看官都是大佬级别的,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在重复率方面,北核一般要求的是10%以内,个别期刊会要求在5%以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南核的话要求是在5%以内的,比北核的要求相对会高一点,这个在你发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很多人在发表之前都没有查重的意识,这其实是很不好的。编辑审稿前都会查重,如果查重不过,即便再好的选题,也不可能被青睐。再者来说,编辑部那可都是博览论文的人,一看差不多就能判断出来你的文章有多少是重复的,确实是没有必要在重复率上省事。一时省事,就可能不会有后续了。关于作者要求:重头戏来了,总是说核心期刊有作者单位的限制,这个限制也不知道有多高。今天,小编一次性给你总结到位了。根据经验判断,北核一般要求的是二本硕讲及以上,偶尔可以收高职单位的,不过要加上好单位好身份当二作,或者就是要加上课题基金之类的。(ps:理工科要求相对低一点,可以接收高职的文章)南核呢,要求就比较高了。作者单位身份关键词:【博士】【副高】,这两个关键词可缺其一,与其他低一点的身份自由组合,例如:【博士讲师】【硕士副高】都是可以的,高一点的当然更可以了。如果你不满足核心对于作者的条件,最好考虑一下换个级别发,要不然发核心书评也是可以的,毕竟发书评不用考虑什么单位身份的问题。这样想来,书评真是好发!!!!!关于发表周期:核心周期在一年左右,南核北核都是一样的。但是南核的审稿周期没有那么长,这一点还是比较好的。北核一般审稿2-6个月,南核在2-4个月,按照经验来看,南核的审稿期普遍会比北核的审稿期要快一点,甚至个别南核,一周就能给到回复的。(嘘!别问我是哪个刊,才不会告诉你呢!)审稿录用后就是等出刊吧,北核通常是录用后6-14个月出刊,南核在1年左右。所以说,要发核心就要提前一年时间来准备,不然真来不及,最近很多在读学生要发核心,要2个月以后见刊,亲,学报现在还不一定能做到呢,你就敢这样要求核心期刊?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上,你看出来门道了吗?扩展阅读:南核是什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 CSSCI提供多种信息查询、检索途径,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信息和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社会科学管理者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目前南京大学CSSCI数据库已向社会开展服务,服务项目有网上包库(包库机构在限定的IP地址范围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任意时间段使用CSSCI数据库)、网上查询(非包库用户通过网络查询CSSCI数据库);委托查询(用户委托南京大学代为查询CSSCI数据库,出具查询报告)、手机查询(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形式查询CSSCI数据库),详情可登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查询。北核是什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及2011年出版过六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编者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认真总结了前五版的研制经验,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况
《课程教育研究》省级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国内统一发行号:CN15—1362 / G4,国际标准发行号:ISSN2095-3089,邮政编码:16-129)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并获得科学联合会内蒙古学会理事,由中国外语学习研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教育学术期刊。以研究为导向的教育学术期刊,旨在以“科学,新颖和实用”为刊物,在国内公开发行。《课程教育研究》反映了新时代教育过程中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欢迎高校,成人学院,职业学院,技术学校,国家中小学,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战线的各级和各类一线教师,科研工作者,行政和党员,后勤经理,图书馆和青少年校园和活动中心等校园外教育单位的各种教育者。栏目设置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德育建设,项目研究,教学管理,创新教育,风格和艺术,阅读和写作,综合论坛等。投稿须知1.文稿应具有可靠的材料,准确的数据,新颖的论据,足够的论据,可靠的数据,并对作品负责(严禁抄袭),新颖,实用和科学。文字要精炼2.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3.文章的标题应在20个字符以内,文章应在2000-2400个字符以内。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和单位,邮政编码,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4.本文的计量单位应当以国务院最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图形应该是典型的,尽可能少的和精确的,并且表格应使用三行表格;线条应平滑,平滑且厚度均匀;黑线图应用于图形。5.所有参赛作品均为文字格式,为了缩短出版时间并减少错误,请详细说明我的联系方式。
为探索认定发布供我国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学术文献成果评价参考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推动同等水平的国内外期刊等效使用,体现应用实践类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引导国内科技工作者将更多优秀成果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首发,突破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进行良性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适应世界科技强国需求的科技期刊体系,助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科协经过统一部署,2018年起,开展了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工作。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国内各大学会、协会、组织机构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形成了本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初步成果,现予以公布。每个学科领域的期刊分为T1级、T2级和T3级三个级别:T1类表示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一流期刊,T2类是指国际知名期刊,T3类指业内认可的较高水平期刊。附件:一、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1220种)二、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617种)三、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70种)四、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21种)五、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11种)六、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11种)七、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41种)八、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5种)其他(征集意见中)九、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03种)十、水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90种)01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1220种)2019年5月,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决定正式启动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工作,包括推荐国际期刊和中文期刊两项任务。推荐工作主要基于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以期刊刊发的论文品质及期刊的学术贡献为主要标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考虑文献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情况。三家学会联合发布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并将其命名为FMS期刊列表(Fede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eties of China,缩写为FMS),希望通过三家学会的学术公信力和影响力,引导科研人员聚焦领域重要期刊,提升高质量中文期刊的学术吸引力和学术影响力。高质量中文期刊推荐列表在充分考虑重要数据库收录、经济管理学院认可程度、领域影响因子、专家意见、重要奖励五个维度信息基础上,通过建模计算,推荐出管理科学高质量中文期刊85种,并分成T1、T2两个等级,其中T1类期刊28种、T2类期刊57种。高质量国际期刊推荐列表以英国ABS期刊列表、澳大利亚ABDC期刊列表、法国CNRS期刊列表和德国VHB期刊列表四家列表中三家列表同时包含的期刊为蓝本,将文献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结果相结合,并充分关注了中国科研机构创办或由中国学者担任主编的国际期刊,最终推荐出管理科学高质量国际期刊1135种,并分成A、B、C、D四个等级,其中A类期刊133种、B类期刊319种、C类期刊444种、D类期刊239种。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期刊)02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21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完成了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形成了《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该《目录》涵盖“能源与电力综合”、“能源与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装备”四个方向,遴选源期刊769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186种,其他国家和地区期刊583种,最终选定121种高水平科技期刊进入分级目录。03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5种)2020年9月,由中国煤炭学会确定发布,T1类6种,T2类19种。04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03种)由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分领域评审委员会按照《办法》组织开展期刊在线评审工作,候选期刊名单如下:05水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90种)06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70种)首批发布的临床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涵盖心血管病学、内分泌病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四个方向,遴选源期刊585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78种,其他国家和地区期刊507种,最终选定170种高水平科技期刊进入分级目录。在分级目录评定过程中,共有相关学科领域的485名专家参与期刊的推荐、审定工作。07农林领域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拟入选期刊名单公示(111种)分级目录经过农林领域期刊确定、专业机构和网络投票、资格审查、学科专家分组评审等环节,推荐111种期刊提交专家评审会评审。确定拟入选期刊111种,其中,T1等级27种,T2等级34种,T3等级50种。08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617种)2020年7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网站发布了我国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目录》共有359种国内和258种国外期刊入列。其中国内期刊T1类57种、T2类142种、T3类160种。09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41种)10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11种)2020.09月,中国建筑学会,该目录中共有111种期刊入选,并将入选期刊分为T1级、T2级和T3级三个级别,其中入选T1级期刊36种,入选T2级期刊35种,入选T3级期刊40种。来源:锐动源
研究显示:中国科技期刊近30年发表论文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已进入平稳期,科研工作者及管理部门的关注点从论文数量转向论文质量。中国已形成由国家、地方、企业、海外个人组成的多层次基金体系,中国科技论文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但依旧明显存在,西部地区论文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地学,能源,环境,农学,林学及电子、通信和自动控制学科表现比较突出,医药卫生类论文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合作对中国科技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科技论文在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面掌握科技论文的产出情况,是了解和评价国家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学术期刊》检索的中文文献数据显示:1949—1978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以下简称中国科技论文,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数量为49.58 万篇 ,1979—1988年 213.05万篇,1989—2018年 3856.35万篇。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8 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标志着中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1979—1988 年所发表的科技论文是新中国成立后 30年的 4倍多。1989年后的 30年,科技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大量科技论文随之产出。为了解中国科技论文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做具体数据分析时,选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行研制。中国科技论文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图 1 是 CSTPCD 数据库1989—2017 年收录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科技论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快到稳的过程。1989—1997 年为中国科技论文缓慢增长期,论文总数从8.64 万篇增长到12.08 万篇,年均增长率为4.3%;1998—2009 年为快速增长期,论文总数从13.3万篇增长到52.1 万篇,年均增长率为13.2%;2010 年后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趋于稳定,且略有下降。图1 1989—2017年CSTPCD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变化情况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广大科研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更是国家长期坚持开放、深化改革、相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的结果。“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论文作为科研产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和评价管理部门的重视。2010 年,中国科技论文总数达到53.06万篇,此后数量趋于稳定且略有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是:(1)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趋于稳定;(2)科研工作者和学术期刊对论文的关注点由数量转向质量;(3)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走上国际舞台,更加重视国际论文的撰写。高等院校是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主力军,论文质量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是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重要来源,在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论文产出中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2015 年前,高校论文数量占比一直在50%以上,2008年达到最高,比例为 67.3%。中国实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2000年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合并调整,产生一批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它们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和方向,学校规模的扩大使得论文数也有所增加。2000 年,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其他如新合并的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论文数也增加很多。有一点需要指出,在统计高等院校论文时包含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数据。2001 年,中国科技论文产出超过1000篇的高等院校有 27所,超过 2000篇的有12所;到 2003年,排在前 10名的高等院校论文数量均超过3000篇。除高等院校外,科研机构、公司企业及医疗机构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产出机构。如图 2 所示,2017年高等院校论文数占总数的48.9%,科研机构占 12.1%,公司和企业占4.8% ,医疗机构占30.4%。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所和军队系统的医疗机构等都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表现也很突出。图 2 2017年CSTPCD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机构类型分布在论文数量得到一定的积累后,中国科技论文开始从“量变”转向“质变”,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和绩效评估管理部门转向对论文质量的关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近 5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的每篇论文计算了“累计被引用时序指标”,超越本学科期望值的高影响力论文被选为中国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017 年,中国卓越国内科技论文共计14.33 万篇,占总数的 5.6%。2017年高等院校卓越国内论文前 3名分别是: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研究院所前3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机构前 3名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层次的基金资助体系助推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科技计划弥补了市场的不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国家资源集中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地方,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中国科技投入的主导力量。各基金资助项目执行严格的评审程序,往往能够产出较为优秀的论文。1989—2017 年,中国基金论文数从1987 年的0.57万篇增长到 2017年的 32.24万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也从 6.6%增长到 68.3%,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论文有 50%以上是由基金资助产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中国基金资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占到基金论文总数的 79.6%,随着中国基金资助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论文占比逐年下降,但依旧保持其主导地位,从2003 年起保持在 38%左右(图 3)。2017 年,32.24万篇基金资助论文中有 39.5%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8%来自科学技术部资助,1.6%来自教育部。从对 2017年中国卓越国内科技论文数据的分析来看,基金资助产出的论文共 11.08万篇,占总数的 77.3%,表明基金论文的被引用率普遍高于整体水平,加强科技投入的力度可以明显提高科技产出的质量。图 3 1989—2017年 CSTPCD收录基金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比从中国科技论文来看,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基金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中国基金资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科学技术部的基金项目以应用基础和产业化为主,与国家自科基金互为补充,在资助体系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以及各省级政府科技、教育、卫生厅都分别设立了不同的项目以支持科学研究,再加上公司基金、个人基金和海外基金的补充,形成了一个国家、地方、公司和企业、海外个人的多层次基金体系。中国科技论文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但依旧明显存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科技论文产出较多的地区都属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它们大多是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较为集中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一个地区的论文被引数不仅可以反映该地区论文的受关注程度,同时也是该地区科学研究活跃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1989—2017 年,北京、江苏和上海一直处于全国科技论文发文量前 3名,在全国地区排名的领先地位非常稳固。表 1 是 1989、2003和 2017年 3年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地区以其独特的地位在科技论文数量方面遥遥领先,1989年,北京科技论文数是排在第2 名上海的 1.9 倍。在近 30年的时间里,地区间的不平衡性略有改变,但依旧明显存在。北京的科技论文数量占比从16.3%下降到 13.8%,前 10名地区的论文数占比也从67.2%下降到62.9%。表1 1989、2003和2017年CSTPCD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前3名地区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但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从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状况来看,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渐变缓。西部地区科技论文总数从 1989年的 1.7万篇上升到 2017年的 11.5万篇,占全国科技论文的比例也从 20.1%上升到 24.4%。图 4 是中国西部地区 1989—2017年科技论文的变化情况。陕西和四川在西部地区的表现比较突出,全国范围内也排在前 10名。重庆、广西、云南、山西、新疆、甘肃、贵州和内蒙古形成第 2梯队。宁夏、青海和西藏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还比较少。1989—2017 年,中国科技论文年均增长率较快的西部地区是宁夏、新疆和西藏地区。图4 1989—2017年CSTPCD收录西部地区科技论文数2017 年,北京地区卓越国内科技论文 2.79 万篇,占其发文总量的8.4%,仍旧以绝对优势排在第1 位,北京作为全国科技中心,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国之首,体现出其具备最强的科研综合实力(表2)。表 2 2017年 CSTPCD收录各地区中国卓越国内科技论文占比排名以卓越论文占该地区论文总数的比例来看,产出质量相对较高的地区有:吉林、福建、江西、湖南、甘肃和新疆。产出质量相对较低的地区有:河北、上海、河南、湖北、广东和四川。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学科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学科发展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的推动,政府引导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学科是人类科学文化成熟的知识体现和物质体现,学科发展水平既决定着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知识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论文统计工作初期的学科划分和名称与现在略有不同。1989年排在前 3名的学科分别是医学,机械、仪表,农业;2017年排在前 3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表 3)。2017年临床医学类论文共计 12.9 万篇,占总数的 27.2%。CSTPCD 论文学科划分的依据是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在具体进行分类时,一般依据论文所载期刊的学科类别和每篇论文的内容。由于学科交叉和细分,论文的学科分类问题十分复杂,现暂仅分类至一级学科,共划分了 39个学科类别,且是按主分类划分。表 3 1989、2003和 2017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前 3名学科通过卓越论文占比情况,可以分析各学科产出论文的质量(表 4)。临床医学虽然发文量很大,但是高质量论文的占比相对较低,占比排名在第 27位。论文产出质量较高的学科是地学、能源和管理学。地学,能源,环境,农学,林学以及电子、通信和自动控制学科 5年论文的发文量均值 1万篇以上,且卓越论文占比也较高,在中国科技论文学科表现方面“,质”“量”并重,表现比较突出。一篇论文的生命周期长短以及活力强弱不仅与研究内容本身密切相关,也与学科特点密切相关。有研究者指出,传统的、有深厚底蕴学科的期刊被引半衰期普遍较长,而新兴、交叉、应用型学科的则比较短。比较典型的是数学学科,数学类论文被引用以及达到被引高峰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分析数据时,利用 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尽量减小学科特点的影响。从整体学科表现看,中国医药卫生类论文产出质量有待提升,尤其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药学和中医学。表 4 2017年 CSTPCD收录各学科中国卓越国内科技论文占比排名科技合作促进科研发展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科学计量学之父德瑞克·约翰·德索拉·普莱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在 1963年就开始关注科学合作增长状况,他根据 1910—1960 年的《化学文摘》统计数据发现,1910年合著论文比率不足20%,到了1960年,合著论文比率增长至 60%以上。科技合作是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以及先进通信方式的广泛应用,科学家能够克服地域的限制,参与合作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合著论文的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中国科技论文篇均作者数也从 1990年的 2.4人/篇上升到2017年的4.3人/篇。中国的合著论文数量增长快速,从 1990 年的5.61 万篇增至 2009 年 46.17 万篇,此后趋于稳定,1990—1999年期间合著论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总体论文增速。合著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05年达到 88.4%后进入平稳,2012年开始又有所上升,至 2017年,中国合著论文已经占到中国科技论文总数的93.2%(图5)。图 5 1990—2017年 CSTPCD收录合著论文数(篇)及合著论文比例科技合作受到政策资助,研究环境及研究项目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加宽松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单位之间交流增加,研究集体的组合更加合理,合作逐渐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合作范围逐渐扩大。1992 年,合著论文中由同一单位内合作产出的论文占 73.6%,同省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论文占 14.2%,跨省合著论文占比10.2%;2017 年相应比例分别是 62.4%、21.5%和15.1%。西部地区由于科技实力相对较弱,而科技发展需求较强,与外界合作的势头更迫切。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比,尽管在合著论文数量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合著论文的比例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2017年除青海外,西部地区合著产生的论文比例均超过 90%。由于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的不同,不同学科之间的合著论文的数量和规模差别较大,基础学科的合著论文数量往往比较多,应用工程和工业技术方面的合著论文相对较少。从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来看,国际合作的论文比例一直不高,近10年来一直保持在合著论文约1%的比例。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 19 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 14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回顾近 3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所反映的中国科技产出情况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中国科技事业始终走在国家改革发展的前列,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科技论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升。科研工作者和评价管理部门应重视中国期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优秀成果能够展现在中国舞台上,共同促进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加快中国科技强国建设。(俞征鹿 马峥 潘云涛 苏成 张玉华 王璐)作者简介本文作者:俞征鹿,马峥,潘云涛,苏成,张玉华,王璐作者简介:俞征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期刊评价和科研绩效评价。注: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9 年第18期,原标题:《1989—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统计分析》敬请关注。来源:科技导报
在职称评审中,论文的要求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考虑到了客户选择的多样性,今天小高编辑先来分享下,有关教育期刊的名录。教育期刊名录《数理化学习》《中学化学》《高中数理化》《理科考试研究》 《中小学电教》 《中国校外教育》《科教文汇》 《数学学习与研究》 《语文天地》《语文学刊》《现代企业教育》《新课程》《新课程学习》《大学教育》 《吉林教育》 《科教导刊》 《文理导航》 《当代教研论丛》 《海外英语》《教书育人》《考试周刊》 《教育教学论坛》《美术教育研究》《文学教育》《中学教学参考》《教育界》《校园英语》《新课程研究》《学周刊》《文教资料》《考试与评价》《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当代体育科技》《课程教育研究》《中国职工教育》《新校园》 《小学科学》(教师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当代体育科技》《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语数外学习》 《教师》 《课外语文》《教育艺术》《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内蒙古教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高考》综合版 《时代教育》《文体用品与科技》 《学苑教育》《广西教育》《泰山学院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教育》《新课程导学》《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鄂州大学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电力学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基础教育课程》 《数理化解题研究》《教师教育论坛》 《中学生英语》《中学语文》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辽宁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生活教育》 《体育时空》《学园》 《小学教学参考》《汉字文化》 《高教学刊》 《亚太教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西部素质教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知识文库》 《中国培训》 《好家长》 《华夏教师》 《基础教育论坛》 《基础教育研究》等杂志。如果想发的期刊,在介绍中没有找到也没有关系,可以留言,说一下想发什么刊物?我们会第一时间帮您联系杂志社,在最短时间内回复您能否发表的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高校文科“唯论文”评价纠偏:明确10个“不得”、坚持5个“评价”“双一流”考核以及学科评估将淡化论文指标。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意见》指出,当前,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平台评审、科研奖励、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导师遴选、学位授予、绩效分配、学校考核、资源配置等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现象,简单以发表论文期刊级别、数量、引用率、影响因子、转载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学术著作、决策咨询报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等其他标志性成果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导致学术功利化浮躁化、创新创造动力不足、违背人才成长规律、侵蚀学术风气、污染学术生态等系统性危害。《意见》指出,必须从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高度,予以坚决纠正。明确10个“不得”《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防止“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不得为追求国际发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与资源分配、物质奖励、绩效工资等简单挂钩,防止高额奖励论文。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人才计划申报评审的唯一指标。不得把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限制性条件。不得多头评价、重复评价,严格控制涉及论文的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不得盲目采信、引用和宣传各类机构发布的排行榜,不过度依赖以论文发表情况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排行性评价。坚持完善5个“评价”《意见》要求优化评价方式,明确提出了坚持完善5个“评价”。坚持分类评价,鼓励不同类型高校针对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教师岗位类别,以及“绝学”、冷门学科等特殊领域,制定不同评价指标。健全综合评价,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进行全方位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和质量、贡献、影响。探索多元评价,建立针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以及决策咨询报告的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坚持以研究成果为主要评价对象,在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成果奖励、职称评审等过程中,重点考核论文、著作、决策咨询报告等代表性成果的政治立场、理论创新、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完善同行评价,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坚持专家意见为主、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制度、承诺制度、回避制度、信誉制度、追责制度;高校在开展成果鉴定、职称评审、学术不端核查时,原则上要邀请一定比例的校外专家。开展专项整治《意见》指出,坚持学术不端“零容忍”,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等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从严设限,加大惩治力度。还指出,在“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成效考核以及学科评估中,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针对10个“不得”组织“唯论文”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学风教育和警示活动,重点自查自纠是否存在评价指标单一、评价使用功利、高额奖励论文、抄袭代写论文、非法买卖论文、学风建设虚化、学术权力异化等突出问题,以“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化整改。(作者:王峰 编辑:钟映佳)
近日,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汤惠东和徐彦乔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 15.840)上发表了题为“Lead-Free Halide Dou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Light-Emitting Applications: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的综述论文,博士生指导老师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发射波长可见光范围可调(400~700 nm)、较宽的激发谱、较窄的发射谱(FWHM为12~42 nm)、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100%)、色域广(NTSC≈140%)、缺陷容忍度高、载流子迁移距离长和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光二极管(LEDs)、生物成像和光电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仍存在Pb的毒性较大以及环境稳定性较差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其在商业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丰富和可调的光电性能、低的激子结合能和高的吸收效率等优点的无铅卤化物双钙钛矿(HDP)材料成为了理想选择。尽管绿色、PLQY高和稳定性能优异的HDP体相材料近年来相继被报道,但是其纳米晶材料由于高的缺陷浓度、间接带隙和跃迁禁阻等特性,导致该类材料的光电性能与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HDP纳米晶的发光效率和进一步改善其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论文首先对HDP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荧光发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HDP纳米晶荧光性能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合成策略、表面配体和离子掺杂/合金化调控HDP纳米晶荧光性能的研究进展。随后,讨论了HDP纳米晶的稳定性,阐述了溴化物和碘化物双钙钛矿纳米晶不稳定的根源,并总结了改善稳定性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归纳了HDP材料在LEDs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HDP纳米晶在发光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该综述论文的发表对将来制备绿色、高效和稳定的LEDs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均为我院特聘教授,他们所带领的团队长期从事荧光材料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scale、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等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江莞教授是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会评专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和江西省井冈学者等人才项目支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景德镇市科技局项目等经费支持。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
近日,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汤惠东和徐彦乔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 15.840)上发表了题为“Lead-Free Halide Dou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Light-Emitting Applications: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的综述论文,博士生指导老师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由于具有发射波长可见光范围可调(400~700 nm)、较宽的激发谱、较窄的发射谱(FWHM为12~42 nm)、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100%)、色域广(NTSC≈140%)、缺陷容忍度高、载流子迁移距离长和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光二极管(LEDs)、生物成像和光电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仍存在Pb的毒性较大以及环境稳定性较差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其在商业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丰富和可调的光电性能、低的激子结合能和高的吸收效率等优点的无铅卤化物双钙钛矿(HDP)材料成为了理想选择。尽管绿色、PLQY高和稳定性能优异的HDP体相材料近年来相继被报道,但是其纳米晶材料由于高的缺陷浓度、间接带隙和跃迁禁阻等特性,导致该类材料的光电性能与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HDP纳米晶的发光效率和进一步改善其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论文首先对HDP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荧光发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HDP纳米晶荧光性能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合成策略、表面配体和离子掺杂/合金化调控HDP纳米晶荧光性能的研究进展。随后,讨论了HDP纳米晶的稳定性,阐述了溴化物和碘化物双钙钛矿纳米晶不稳定的根源,并总结了改善稳定性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归纳了HDP材料在LEDs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HDP纳米晶在发光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该综述论文的发表对将来制备绿色、高效和稳定的LEDs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莞教授和王连军教授均为我院特聘教授,他们所带领的团队长期从事荧光材料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scale、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等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江莞教授是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会评专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和江西省井冈学者等人才项目支持。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景德镇市科技局项目等经费支持。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迈入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推动学术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经优化,2019年统计论文的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教育类期刊(不含CSSCI扩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校教育管理》(镇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江苏高教》(南京)、《中国高等教育》(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科学》(长沙)、《现代大学教育》(长沙)共计14家教育类期刊(以下简称14家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019年14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2789篇,本研究剔除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征订启事、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以及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获得高教类科研论文共计2119篇。高校发文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最新进展,在2119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础上,本研究剔除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境外高校(包括港澳台)以及政府机关、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的论文181篇,获得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科研类论文1938篇,以此为统计范围进行国内高校发文分布情况分析。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268所。普通本科高校1266所,其中公办822所,民办434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8所。高职高专院校1422所,其中公办1098所,民办322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2019年,全国高校共有374所在上述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院校总数的12.65%。其中,公办本科高校315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8.3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37%,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与民办高职高专)22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91%。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统计显示,2019年315所公办本科高校在14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849篇,占国内高校统计论文总数的95.41%,这一比例与2018年的95.12%基本持平。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校92所,占公办本科发文高校的29.21%。这些高校共发文1426篇,占同类发文高校发文总量的77.12%。(见表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共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1286篇,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9.55%,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机构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65所,占同类发文高校70.65%,共发文1181篇,占“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发文的91.84%,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3.87%。(2)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集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31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全部被统计论文总量的87.26%。其中,发文总量排名前50的公办本科高校发文1163篇,占同类机构发文数的62.90%,比2018年的59.22%有所提升,反映了进一步集中的现象。(3)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校发文量、发文高校数、机构平均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共有164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8.81%,共发文1251篇,高校平均发文7.63篇。中部地区有76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1.76%,共发文312篇,高校平均发文4.11篇。西部地区共有55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6.07%,发文183篇,高校平均发文3.33篇。东北地区共有22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3.66%,发文97篇,高校平均发文4.41篇。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2019年3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18年49所)在14家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占国内高校发文总数的3.04%,平均发文1.59篇(2018年1.45篇)。其中,发文2篇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共10所,(见表2)共发文32篇,占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量的54.24%。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756所民办高校,在14家期刊上发文的仅有22所,占同类高校数的2.91%,其中仅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22所民办高校共发文3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55%。其中,宁波财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各发文3篇,位居发文榜首。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文华学院、三亚学院各发文2篇。(见表3)其他16所民办高校各发文1篇。(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他机构也有贡献。2019年共有111家其他机构合计发文181篇,平均发文1.63篇,其中,中国工程院发文9篇居榜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文7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发文6篇。据统计,发文3篇及以上的其他机构共计14家,合计发文72篇,占同类机构发文的39.78%。(见表4)另有7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系统机构发文21篇,3所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各发文1篇,境外高校发文共30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作者: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191王者鹤,《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191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李璐,《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191刘植萌,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第9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