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研究院入园了!开园仪式大家都知道,宁波的经济是很厉害的,但是,强大的经济背后却是薄弱的高等教育,宁波最好的大学是宁波大学,他是一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仅仅有35年的办学历史!为了强化宁波的高等教育,宁波引进了北航!在宁波开设研究院对宁波、对北航本身都是有利的!众人参观北航宁波研究院北航宁波研究院已经汇聚了众多人才,多达250名,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北航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建设高校,平台高、人才资源丰富,引流进入宁波后,有利于发挥宁波制造业城市、世界港城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宁波经济发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广东省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即将改名为“大学”,正值考研复试时期,该校也发布了2021年拟需要调剂的专业,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小编也进行了总结,如下图所示:佛山科技学院2021调剂专业作为一所还未冠名“大学”的本科高校,该校的学位点还没有很多,需要调剂的学术型学位点有(1)畜牧学;(2)兽医学;(3)土木工程;(4)材料科学与工程;(5)光电工程;(6)机械工程;需要调剂的专业学位点有(1)电子信息硕士;(2)农业硕士;(3)教育硕士;(4)教育硕士;(5)国际商务硕士;该校虽然冠名“科技”,但是,该校有农学和“教育学”的底蕴,可以从该校的学位授权点上看得出来。佛科夜景该校前身是“佛山大学”,虽然冠名“大学”,却是专科学校!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于长沙大学、合肥联合大学等高校,当时,一大批冠名“大学”的专科学校存在,不过,很多高校在2000后都更名为“学院”转为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了。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上海软科高校榜,全国800多家公办本科院校中,它排在第228位。在广东省37家上榜高校中,它排名第18位。就以上信息而言,相信你很难联想到,它居然经常被误认为是一所职业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什么呢?可能是名字的缘故吧。要知道,它曾经的名字是“佛山大学”,是不是感觉会更加高大上一点?玩笑归玩笑,不管怎么样,作为佛山市最好的大学,其实它真的非常不错。为了让大家能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将它与东莞理工学院(据说这所学校很受广东生源欢迎)进行比较。两所学校都是理工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在软科榜上排名第223位,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排名第228位,前者排名稍稍领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这个排名还是有些依据的,毕竟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上,前者在粤2020理科最低分/位次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504/103070,东莞理工学院是508/98002),都比后者占优。更多权威排名,可以参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但是,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硕士点数量、开设专业数量、国家特色专业数量等方面其实是高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即使是前面的分数线,其实差距也是非常小的。再结合前面的排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刚好排在广东省的中位数上,在全国能进入前3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一系列数据表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被误认为是职校,真的是被“冤枉”了,真的是被“轻视”了。说到这里,看到有消息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拟改名为“广东科技大学”。笔者认为,如果真改了,这所学校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你觉得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简介历史沿革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其后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佛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也先后更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3月,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2005年2月,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大历史沿革佛大历史沿革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列入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6年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现有院系佛大院系佛山科技学院现有江湾(校本部)、仙溪(北院)、河滨等三个校区。江湾校区在禅城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设人文与教育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仙溪校区在南海区狮山镇。设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优势专业佛大省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佛大省重点专业最后,祝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能够按照“立足佛山、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同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闽江学院与湖南理工学院哪个更好呢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并列第十,谁更好衡阳师范学院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都是本科一批招生,哪所更好呢四大翻译女神,有两位来自外交学院,这所学校怎么样“小清新翻译”姚梦瑶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是语言类最好的吗
专场招聘不停歇,人才服务不打烊。4月9日,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组织园区企业来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引才,这是继3月18日与广东东软学院举办人才双选会,4月6日携企业赴广东工业大学揽才之后,组织的第三场专场招聘活动,密集的活动行程,是研究院积极践行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招引人才的有力体现。本次招聘会,研究院共组织缔乐视觉、微电科技、小羽智能、能飞航空等25家研究院孵化企业参加招聘会。企业涵盖半导体装备、传感器、芯片设计、工业互联网、光电科技等多个领域,并提供机械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光学工程师、产品测试工程师等近100个高薪岗位,吸引超500名毕业生到场求职。招聘现场,人潮涌动,毕业生们争相走到意向展位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一对一交流。陈梓煜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他表示自己倾向于找本专业技术岗位,“和心仪的一家企业聊了挺久,希望能顺利入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林同学今天叫上了室友一起来面试,她的意向岗位是项目管理,相比于薪资,她表示更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如果公司是个潜力股,员工能在里面有所成长,我是很愿意去试试的。”“你们的活动办得真不错”,尼博电子招聘负责人周炜健表示,公司目前发展迅速,正在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各岗位人才需求都很大,“面对面招聘效率更高,学生对校招企业也更信赖”。轻子精密招聘负责人钟丽婷一直到活动尾声才结束最后一个面试,“今天'战绩'颇丰,学生的专业和公司岗位非常匹配,缺口较大的机械工程师和电化专利工程师目前基本都确定了合适的人选”。“非常感谢广工大研究院组织企业来学校招聘”,佛科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周月云表示,作为佛山本地的单位,佛科院与广工大研究院一直以来都有交流合作,希望双方今后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除了人才招聘,在产学研对接、成果转化、本科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领域也能加强合作,实现更深层次互利共赢,为佛山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来源:佛山广工大研究院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9年9月中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教职工公寓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项目鸟瞰图本项目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服务范围为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工程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也是我院承接的首个省外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项目效果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教职工公寓项目全过程建设地点:佛山市南海区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28489m总建筑面积72000m工程咨询牵头人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团队: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部、建筑与城市设计院
今天和大家推荐一所被超级低估的二本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推荐理由有三个:1、学校所在的城市,是中国屈指可数的GDP万亿的头部城市。2、学校本身实非常不错,相比同类大学,最近几年实力暴增!3、这所大学,即将从学院,升格为大学!下面是具体论述!一、广东有一座被考生和家长超级低估的城市:佛山“世人皆言北上广,厚重少文是佛山”。考生皆知北上广深,但知道佛山的却非常少!如果2020年佛山,GDP没有过万亿,可能并不会引起太多的人关注,但这座城市,你只要细细地品,绝对值得拥有!1、买房,就是买一个城市的股票,看的是城市的“增长潜力”,选大学,也是如此!下面还是用数据说话(1)从GDP数据来看,佛山与东莞差距越来越小。2017-2019年深圳、广州、东莞、佛山GDP比较(亿元)数据来源:wind,苏宁金融研究院2、从人均GDP来看,佛山已经达到世界银行认可的高收入标准(即人均GDP高于1237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2010-2019年佛山、广东、全国人均GDP数据表(元)佛山的地址位置,是最接近一线核心圈的,和苏州与上海的关系,是一样的,苏州主要是为上海作配套的。这类城市本身条件不错,很容易承接核心城市转移出来的资源。佛山南海,禅城,顺德相比广州的花都,增城,从化,南沙,佛山更像是广州的市辖区。佛山市城镇空间格局示意图佛山市上市公司市值,2019年在全国排名第8,超过苏州,直追南京!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上市公司,基本都聚焦于“制造”,低调的“制造之都”佛山,有很多著名的制造企业,美的、海天味业,海信家电,小熊电器等等,无一不是闻名全国。佛山市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看这个产业空间布局局,是不是有种“开飞机”,直上云霄的感觉?一座城市的实力,除了反映在各种经济指标上,更反映在对人才的吸引力上。如果拿佛山和东莞相比,佛山在这方面有很多指标,更胜一筹!从人口增量指标来看,远超东莞。据广东省统计局2019年统计公布,珠三角2019年常居人口增量,佛山名列第三,东莞名列第五。二、分数一直被低估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力暴增,有着动人的发展前景!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一直是佛山的短板。正在补上!2016年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2020年三月,佛山市教育局发布2020工作要点: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全力做好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筹设各项工作。继续推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强特色”建设,加快推动佛科院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全学段办学。加快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建设。统筹推进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对于佛山市而言,只有一所本科院校,太少了。要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本地大学的升级、迭代,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好大学来佛山办分校区。佛山市十三五规划中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规划定位:第一点:要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成广东省高水平理工大学。按照“立足佛山、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办学定位,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以超常规举措,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成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大学。2020 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全国理工类院校排名进入前100 位。到2020年,佛科院在校全日制学生达18,000人,理工科专业集中度达60%以上,服务佛山支柱产业的专业占比达80%以上。第二点:重点打造与佛山产业匹配的六大学科群。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食品工程、节能环保、制造服务等六大领域高水平优势学科群,着力构建“以工为主”的学院、学科及专业基本架构。第三点:实施“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开放式办学战略,加强与龙头企业、知名企业,以及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共建高度开放高层次科技研发服务平台。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力分析第一,马上就要升大学啦!个人非常看好佛科院的前景,一方面省市重视,另一方面佛山市,是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升大学的可能性,远比其他省市二本院校的升格机会大。之前看过一篇新闻报道:《60亿升级 佛科院能否超越汕大》2016年至2018年,省财政安排省市共建专项补助经费5亿资金,支持佛科院教育教学的业务指导、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等。与此同时,佛山市政府2015年至2020年投入30亿元,主要用于学院领军人才引进等工作,另一方面,市政府还将投入25亿元,用来支持学院建设新校区。60亿元大手笔资金打造大学,这是什么概念?用汕头大学来对比会很直观:根据汕头市外事侨务局统计,至2014年底,李嘉诚捐资汕头大学已经达到约45.9亿元港币(约等于36.1亿元人民币)。2020年4月20日左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关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五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考核意见的公示》(下称《考核意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的建设期满考核为“总体达成预期建设目标”。相信2020年以后,还会有很多钱!也会很有发展!!第二,佛科院的学科实力分析6个2013年获批的硕士点,相比于东莞理工学院,硕士点数量要多。但方向上,有不同。下图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历史因为有农牧学院的底子,所以有畜牧学、兽医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相比于佛山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2021年一共才招四个专业的研究生。但人家现在在很多省份是一本招生!下图为东莞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有钱就是好呀!下表为佛山科技学院的奖学金东莞理工学院,也有新生奖学金。第三,佛科院,有众多的产业学院(1)机器人产业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市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共四家研究所或佛山市龙头机器人企业,合作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2)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佛山是聚集1000多家光电企业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2016年1月与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等12个佛山光电企业,共建了广东省首批产业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被广东省推荐申报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3)新能源产业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2017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与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共建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国城市燃气氢能发展创新联盟(以下简称“中国城燃氢盟”)是由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中国城市燃气和氢能行业领域知名企业、高等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及行业组织共4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联盟副理事单位,联盟秘书处设在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佛山作为国内最早专门布局和发展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现已建设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形成了有战略高度、有家国情怀、有持续创新、有原创突破和有完整体系的“五个有”发展特色,构建起“佛山氢能智造”体系。在2015年底学科差异化发展时就已经开始了氢能人才培养的实践,面对国家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计划,学校更坚定深耕氢能领域,成立了材料科学与氢能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等本科专业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以本硕一体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为氢能研究输出高质量人才。看看上面的资料,一不小心,佛山在氢能这块,就在全国做到了名列前茅!广东的加氢站全国最多,这与佛山肯定有关系!!三、勋哥建议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目前还是二本,但升值空间巨大,低分考生可以重点考虑。从2020年部分省份的录取数据来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四川和青海已有一本招生(也有二本招生)。在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南等省,是二本招生,但其录取分数线已差不多摸到了一本线附近。从录取数据的角度来看,这所大学给二本考生机会时间,已经不多了!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因为历史原因,合并了很多学校,使得学校成为一座综合性的大学,专业开设的种类很多,不仅适合理科考生,对于文科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经管相关的应用性专业,其实就业也是非常不错的。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定位来看,这所大学,主要以工为主,但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学科位置,也属于靠前。如果要选择专业,下面的优势专业可以重点参考。参考文献1、老游说房产2、佛山市教育局官网3、南方都市报《60亿升级 佛科院能否超越汕大》4、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官网本文为志愿填报找勋哥本人原创,如有转载,须经本人同意!
不久前,“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公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下称“佛科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学科进入排名榜前43%,排名第44位,较2018年前进了3位。而在9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其中的“佛山制造”元素同样有“佛科力量”的创新支撑。这只是佛科院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科研前沿、支撑和引领万亿制造业强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已经走过一甲子的佛科院,用三年时间演绎发展的“佛山速度”:2013年才被批准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到了2019年就已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大学”第284名。3年来排名提升223位,获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大学科技园星创天地入选国家级“星创天地”。“在产学研融合改革进入深水区,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一定要紧紧围绕‘佛山制造’的雄厚产业,真正实现人才链扣上产业链,深度服务地方产业。”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表示,不忘地方高校“植根产业”初心,推行“双学院制”协同育人机制,致力于探索地方高校支撑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佛山样板”,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牢抓“佛山制造”金字招牌 促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走进最新投入运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分布在机场安检入口处、行李提取通道、免税店等地画卷屏、包柱屏让过往旅客赏心悦目,驻足观阅。而其中的核心器件“小间距明星产品FC-B1010”,正是佛科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报的“半导体微显示省重点实验室”和“粤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之一。“经过技术的更新换代,我们将显示屏间距从2.0-1.5毫米缩减到0.9-0.7毫米,间距越小,显示像素密度和分辨率就越高。”据佛科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陈国杰介绍,2016年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率先进行“双学院制”改革,获评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光学工程学科进入“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前43%。“这离不开佛山雄厚的光电产业作为支撑。我们的‘产业学院’实际上可以称为‘行业学院’,依托佛山齐全的产业链基础,学院目前已经和佛山照明、欧司朗等知名光电企业共建LED封装等6个实验室,学生90%以上论文、专利都来自一线需求。”陈国杰说。除此以外,佛科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陈东初与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下称“兴发铝业”)合作研发的“低温固化环保节能型聚酯粉末喷涂铝型材”技术和“铝合金材料无铬钝化表面处理技术”,开发了绿色与低碳的高性能新型建筑铝型材,佛山企业“兴发铝业”正是大兴机场的铝型材供应商。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卢清华、高级工程师郗志刚与佛山市嘉荣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全自动高性能铝型材包装设备”广泛应用于“兴发铝业”,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铝型材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方案,助力佛山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佛科院行动已久。10月26日—28日,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近年来,随着佛山以氢能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佛科院大力加强氢能领域的人才引进与科学研究,依托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引进了以Chirstopher John Guzy特聘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共建了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两个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在氢能技术研究方面积累一批创新成果。2019年,佛科院用短短3年时间“脱胎换骨”,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二,这与其牢抓“佛山制造”金字招牌密不可分。近年来,佛科院先后与美的集团、海天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研究中心(院、所)或产学研基地220多个、联合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中心3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10个。科研成果借助平台得到转化,有效助力佛山创新驱动发展。为创新引擎搭建产业平台 让科研“最强大脑”集聚佛科院科研最终是为了服务产业,佛山制造业的雄厚产业基础也宛如一个“大磁盘”,成为佛科院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强大引力。“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促使佛科院踏上了人才队伍建设新征程。”曾峥表示,瞄准佛山产业发展方向,要从“人才引进”转向“精准引才”。在佛科院“高建”初期,黄桂东作为全职引进的特聘教授于2016年8月正式入职佛科院。她表示,吸引她选择佛山的主要原因是佛山巨大的食品产业群,尤其是佛山以酱油生产为核心的发酵制造产业群优势明显,这与其团队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海天也已成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及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我们与九江酒厂共同申报了省工程实验室,并已为金城公司成功搭建佛山市米面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桂东表示,与企业的良好合作,也充分体现了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之外的又一重要价值。除了食品产业集群外,陶瓷产业也一直是佛山的支柱产业。几乎同时期,邹安全也选择加入佛科院,其申报的《低碳制造下陶瓷供应链碳排放测度与控制研究》项目,获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作为引进的第一批高层次人才,国际知名的环境与化学工程专家王海龙教授的论文让佛科院实现以第一单位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零的突破”。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全以学校第一单位、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今年9月底,佛科院特聘教授Chirstopher John Guzy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成为佛科院办学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外籍专家。当被问及为什么愿意来到云浮从事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他答道:“For the work not for the money.(为了事业而不是为了薪酬)”正是一批批怀抱着服务佛山、带动产业的初心,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来到佛科院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前赴后继,推动着佛科院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佛科院也积极推动构建“一园N院一中心一联盟”科技创新体系,为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鼓励高层次人才与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目前,佛科院已成立13个高端研究院、佛山大学科技园、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以及佛山市产学研创新联盟,初步建成“环佛科院创新圈”。2018年,佛科院获得国家基金立项40项,位居全国250名,2019年39项,持续稳定发展。“在这40项国家基金立项项目中,至少有30项是引进人才通过佛科院培育后拿到的。科研成果借助平台落地转化,有效助力佛山创新驱动发展。”佛科院副校长李先祥说。从“输血”到“造血” 超过70%毕业生留在佛山工作佛科院为佛山人才“蓄水池”注入更多力量,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都市,佛山高等人才资源不足是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除了积极招才引智为人才库“输血”外,如何通过高校自身“造血”,成了佛山推进创新驱动的最直接支撑。今年1月,佛山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透露,佛山将力争到2020年培育形成装备制造、泛家居等两个超万亿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随着人才资源向佛山集聚,为佛山机器人产业提供后备军,为机器人产业赋能,佛科院学子展露头角,站上了“国家队”。5月,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2019机甲大师南部分区赛再次在佛山市岭南明珠体育馆开幕。佛科院“醒狮”战队在2018年首次参赛就一举夺下南区赛季军,挺进全国决赛。而今年同样成绩优秀,获得南部分区赛二等奖。“由于参赛涉及的机器人开发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初级工程师的能力,在比赛中积累的经验能够让他们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更好地度过实习阶段。”据指导老师张云志介绍,“醒狮”队的队员有不少在毕业后投身到新鹏机器人、隆深机器人、华数研究院等机器人研发行业中。“高等教育的应用型导向,是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学生是佛山未来产业发展主力军。”郝志峰提出,瞄准佛山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食品工程、节能环保、节能与环保、制造服务六大产业领域,佛科院“固本削枝”,根据佛山发布的预测报告为学生度身定制培养方案。支撑佛山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为了适应“新工科”的发展,更加深入地对接佛山产业经济,佛科院从2016年开始探索创新“双学院制”协同育人机制。设置“专业学院”和“产业学院”直接对接佛山发展需求,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2018年5月,广东省“产教融合”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暨项目对接洽谈大会在佛山举行,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正式揭牌成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以下简称“佛山基地”)又一创新培养示范点。“‘人人有专利’是佛山基地最大的特点。”佛科院校长郝志峰同时也兼任佛山基地中心主任,据其介绍,近年佛科院对内培育“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院院融产业”的科研风气,对外加紧实施“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佛山基地成立以来,省内12所高校与佛山45家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337人,申请专利达80件,高校导师、研究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30多项。在联合培养的337名研究生中,机械工程专业研二学生伍世平目前在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已申请发明专利11件,发表学术论文2篇。佛科院控制工程学研究生朱振武个人已注册佛山市德显达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0件。去年,朱振武还荣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据郝志峰介绍,学校强调“小班快跑”,通过专利、竞赛等项目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速学生进入前沿性的研究过程。以佛山基地为依托,佛科院坚持研究生教育“服务产业、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2018年该校研究生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2项,初次就业率100%,排名全省第一。与此同时,佛科院本科生教学成果同样突出。《地方本科院校“双学院制”工科人才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公布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佛科院2019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59%,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一。建校60余年来,佛科院不断创新育人模式,至今已培养16万余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超过70%留在佛山工作,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对话从“开拓者”到“赶超者”佛科院如何跑出“发展加速度”?佛科院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7年批准为广东省博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单位。按照“高校+高端院所+龙头企业”发展模式,连接全球创新要素,步入发展“快车道”。从“开拓者”到“赶超者”,佛科院如何跑出“发展加速度”、彰显“佛科硬核实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峥、校长郝志峰揭示背后的发展之道。走转型之路围绕本土产业调整专业结构问:在发力“新工科”,力争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过程中,佛科院对专业“固本削枝”的整体思路是什么?曾峥:佛山产业升级需要智力支撑。作为一所“理工类大学”,理工类学科至少要占总学科专业60%,而当时佛科院的理工科专业占比仅有29.8%,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走转型之路。这种转型不只是办学方向的调整,同时还是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郝志峰:我们整体思路是围绕本土产业调整专业结构。围绕全省与佛山市产业布局,聚焦智能制造等六大领域固本削枝,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调整后,佛科院工科学院由原来的5个拓展到12个,理工科专业占比由2015年的29.8%上升到66%,拥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都服务于佛山制造业。进行差异化提升打造产业学院“小步快跑”问:在佛科院4年的“高建”过程中,在“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方面探索出怎样的产教融合经验?曾峥:佛山作为智能制造大城,虽然有不少大型企业,但更多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如何为这些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除了学校转型调整一系列专业,2016年佛科院提出“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院院融产业”的专利战略,希望通过专利战略营造佛科院的一种创新氛围,通过专利的创新来推动专业的转化。无论是专利战略还是高企培育,就目前结果而言都比较适合正处于转型期的学校,这是我们的突破口,让我们可以差异化发展。郝志峰:广东是沿海地区,海外交流历史由来已久,中西方思想、文化与技术的交流带来一种内生的动力,因此佛山本身具备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基于对佛山社会发展整体趋势、全球技术转移转化的研判,我们也在思考怎样将新技术融合具体的新功能、新服务,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科技园和全球创新技术转化应用中心,并进行实体化运行。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设立产业学院,通过“小步快跑”的做法,及时总结经验再进行面上推广。从综合性大学向高水平理工大学的跨越式转变,还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没有高层次人才支撑学科,走不到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没有高的平台,便走不出相应可以引领企业发展的成果,所以我们一是转型,二是提升。实施“双带头人制”“党建”与“高建”融合探索育人模式问:近几年学校聘任乔治·斯穆特教授、Efim Zelmanov教授等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菲尔兹奖得主为学校特聘教授。佛科院如何吸引强大师资,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曾峥:“立足佛山、服务广东”是佛科院始终不变的办学宗旨,承载着佛山市委、市政府对这所大学的期望。佛科院现在和未来最大的特点是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路径。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佛科院打造“大孵化器”,促进世界创新科技在佛山转化。这样一个人才“蓄水池”,不仅对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也支撑佛山、广东创新驱动发展。郝志峰:一方面他们需要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教师在科研道路上也需要学科大师的指点。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佛山原生态产业对他们的吸引。在我们引进人才时会比较注重对方的产业实践背景,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人才服务和市场引导,紧跟国家趋势,从而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教学相长。问:每年佛科院培养4000多名本科生,其中佛山生源占比不足30%,却有70%的毕业生都留在佛山就业。佛科院是怎么做到的?曾峥:一方面,我校开展互利共赢的“双学院制”人才共育新模式的实践,形成“校企发展共同体”,合作企业上百家,涉及产业、行业20多个,直接受益学生5000多人、教师300多人、企业员工2000多人,成效明显。另一方面,近五年来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建设“基于易班的思政网络互动课程群”,探索“思政课堂+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此外,学校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切实践行“双带头人”制度,使党建与高建融合,更好地探索协同育人好方法、新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大德育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数读进入“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前43%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双学院制”发展结硕果专业与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专业,2019年通过了IEET专业认证,实现了教育质量国际等效。校企共建了广东省半导体照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半导体微显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激光应用工程中心等工程实践育人平台8个。校企组建了佛山市创新专利联盟,成果转化6项,培育高新企业8家,校企合作出版教材3部。学科建设快速提升2016-201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平均立项率40%,约为全国平均立项率2倍;申请专利210件,获授权发明15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获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颁发的SlottowOwaki奖1项。2018年,光学工程学评为国家学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2018年和2019连续两年荣登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50%排名榜,分别排名第47位和44位。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挑战杯”等国家级和省级奖励112项,获授权专利15件,申请发明专利30件、新型实用专利35件,发表论文25篇,孵化创业团队5支,自主创业率2.2%(为广东省平均值4倍);培养了拥有11件专利的陈培宏专利达人和发表6篇SCI论文的钟蓉璇论文达人;林楚涛同学自主研发了多维度教育机器人和三维编程器,创立了佛山市小镰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数据,2016-2019年,总体就业率100%,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从69%上升至93%,平均薪酬从4062元上升到5883元,连续两年名列全校第一,远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值。撰文:王雅铄 王蓓蓓 邓小峰 尹志平 陈蕾编辑统筹:甘韵矶
本报记者 叶 青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成高校与市场的高效对接,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如今,当地企业一遇到困难,就会立刻找研究院;科研人员有成果要转化,也会放心交给研究院。这家研究院被科研人员和企业“踏破门槛”。 最近,找上门来寻找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越来越多了,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应接不暇。记者采访当天,刚好遇到新明珠陶瓷集团的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再靠人为检修,造成的损失已不可逆转。陶瓷企业急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及时发现故障,避免损失。”杨海东说。研究院位于广东佛山,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和南海区两级政府及广东工业大学四方共建,以企业化模式运作。自2013年落户佛山以来,其依托广东工业大学“枢纽化、属地化”布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成高校与市场的高效对接,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如今,当地企业一遇到困难,就会立刻找研究院;科研人员有成果要转化,也会放心交给研究院。你有技术我有意,二者牵手靠“红娘”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崔成强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到研究院转化。两年后,他带着新项目再来研究院,心里很踏实。“研究院团队的核心成员都来自我们学院,他们对我研发成果的先进性很清楚,因此,沟通起来更方便,对接也更专业。”崔成强拥有多年从事微电子研发工作的经历,他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并掌握高密度封装基板的新型关键技术——改进型半加成技术及超细微全铜盲孔填充技术的研究者之一。“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解决对接的问题。”杨海东表示,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了解市场、企业的技术需求,手上有技术和产品却不知卖向何方。而企业有技术需求却苦于不知从哪里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手上有钱却不知道从哪里买技术。这看似简单的对接过程,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即使有时双方取得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苦于难找到合适的“如意郎君”,难选择一个好买家。为破解这一难题,广东工业大学设立工业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院(总院),对扎根广东主要地市的协同创新平台进行网络化布局。以佛山这家研究院为典型代表的各个地方产业成果推广实体(地方分院)星罗棋布于各个地市,目前共建成10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成果推广实体。佛山的研究院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地方分院之一。杨海东表示,研究院优势在于一方面全面系统掌握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资源,另一方面利用自身资源及母校在其他地方的专业分院把握市场需求,将高校和市场紧密相连,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来到研究院后,崔成强带领团队参与了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的建设,这是佛山市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还成立了广东佛智芯微电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智芯)。该公司正全力推进打造国内首条板级扇出(芯片)封装装备示范线。该示范线预计投资超6亿元,主要围绕半导体封装装备、半导体检测装备、大板扇出封装装备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半导体封装装备及材料技术突破,预计今年年底建成。语言交流存障碍,研究院充当“翻译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60%至70%。在杨海东看来,科技成果转化要获得成功,除了需要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还得有技术、人才支撑,以及转化的市场。他说:“最为核心的是要有语言交流,高校老师转化的语言和企业需求的语言是不匹配,中间需要像我们这类的研究院充当‘翻译’桥梁。”考察了国内多个地方后,佛山博文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文机器人)还是选择落户到研究院。它们看中研究院专业的配套服务。“对科研团队而言,成果转化中最大的困扰是如何正确找市场、确立产品定位。”公司总经理杨宇峰说,“我们技术出身,往往只看重技术导向,忽略了市场导向。这样即使产品很先进,也有可能市场并不需要。我们之前走过弯路,碰过壁。”杨宇峰告诉记者,研究院带着他们到佛山西樵等地区对接纺织业、铸造业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的同时,根据企业和行业需求完成市场定位,解决了产品和市场链接的问题。“有了研究院的帮助,现在我们不用发愁市场对接的事,只需专心做最擅长的研发。”在做好配套专业服务基础上,研究院还通过采用多项成果集成转化以及“人才+技术+资本+服务+信息”的立体式转化方式,逐步完善“政、产、学、研、金、用”六位一体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起有效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冠峰带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精密装备和运动控制技术的研发,但在成立公司后面临人才、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得知实情后,研究院沟通协调了学校微电子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无条件向该技术团队开放。同时提供天使基金等资金支持,助其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刘冠峰团队的核心技术已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短时间内取得了市场认可。各方共享成果收益,不断升级转化模式在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不是无序进行,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的。研究院所处的佛山,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如何让科研成果顺利转化落地?“以需求为导向。”杨海东说,当地企业急需高科技成果“加持”,但他们评估技术的重点,是看这项技术能为其带来多大的效益。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是研究院判断成果转化的标准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是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成果所有者和使用者、服务人员等利益相关方能共享成果转化的收益,形成合力才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可持续性。” 杨海东表示,实现第三方机构、成果转化服务人员与成果转化团队收益共享,是促进科技转化可持续的关键。目前,该研究院出台了成果转化服务和持股管理办法,促进技术入股和服务入股的规范化,以专业化服务以及支持资金入股,占科技成果转化团队10%以内的股份。据统计,研究院2018年引进了30多个成果转化团队,其中有13个团队愿意让研究院通过资源服务入股持有团队5%—10%的股份。研究院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使其开展各种举措的方式更灵活。同时,研究院聘用各类专业化人才,专注于技术转化的全过程,使其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成为可能。“我们准备成立技术转移公司。对学术界的成果转化项目,将按专业进行分类,形成集聚效应,打破以往单纯的点对点转化,促进资源共享,提供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对于科研界的成果转化难题,杨海东又有了新思考、新探索。目前,该研究院已促成以广州辐射带动集成电路设计,以东莞辐射带动工业设计、新能源,以佛山辐射带动高端装备制造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 【编辑:梁静】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大湾区加码高等教育: 17所新高校建设提速 8所为“合作办学”近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在高等教育上正在“提速加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新的大学、学院建设在快速推进。2021年2月3日,广东省港澳办会同广州、深圳市及省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广东省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若干措施有关情况,明确表示推进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香港公开大学在肇庆、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的合作办学相关工作。同在2月初,据东莞当地媒体报道,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250亩用地和滨海湾校区一期550亩用地将在年内完成供地。力争2023年完成松山湖校区教学区的建设,并实现招生办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以来,包括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在内,一共有28处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建设正在推进。如果只计算大学和学院建设,也至少有17所新高校正在加速动工或筹办,其中8所为合作办学。“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科研创新的阶段。”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大湾区城市主要是引进企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发展更多的大学、大的研究院和科学装置,以发展高端的第三产业。高校对于科研创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建设提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工建设。”2021年1月29日,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作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工作时,温国辉这样表示。在最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均列举了“十三五”时期在教育尤其是高校建设上的进展。比如,珠海市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师大珠海校区等高校加快发展,UIC新校区建成使用;佛山市提出,合作共建3所省属高校佛山校区和3所部属高校佛山研究生院,完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第一轮创建工作;东莞市表示,成功争取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落户。事实上,近一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多所高校的建设工作正在提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后发现,近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至少有17所新高校正在加速建设中。其中,一些大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比如,广州2021年教育工作重点确定,争取今年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目前,港科大已启动2021至2022学年招生,课程类别分为清水湾校园课程和港科大(广州)学术先导计划课程两大类,其中港科大(广州)学术先导计划课程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1日。还有一些大学正在加快建设中。比如,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有一些则刚刚获批建设,或者发布设计方案,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如此积极地创办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较好;但院系调整后,广东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不足。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是,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中央的资金、政策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性不够,导致尽管广东经济发展较快,但高等教育仍然是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强”的局面。“现在,广东有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发展高校是一个正常的选择。”他说。不过,广东的新高校建设,采取的是多种路径发展。目前来看,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建设的高校中,主要分三种类型:其一,自主建设,如佛山城市大学、东莞的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其二,和香港、澳门的高校合办,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其三,和北方的知名高校合办,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等。胡刚表示,大湾区内地9市的高等教育质量,和长三角、京津冀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经济发展不相称。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像企业,需要积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提升教育质量,选择与其他强校尤其是香港的强校合作,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高等教育质量跨上几个台阶。同时,对于香港的高校来说,这也是双赢的选择。“香港只有几百万人,对香港的高校来说,市场比较小,如果到珠三角开办高校,招生可以面对整个内地的学生,市场一下子就扩大了。同时,大湾区内地城市对此也很欢迎,基本上是提供土地、房屋、生源,教师带课本来就可以上课了,学校的硬件条件很多还超过本部,所以,香港的高校很积极,珠三角城市也很积极。”胡刚说。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广东2019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00万,这一数据和2006年的100.86万相比,已经翻了一倍还多。因此,广东尤其是大湾区内地9市并不缺少大学,缺少的是好大学。自主建设以及合办大学“两条腿走路”,能够改变这些地方高校“大而不强”的局面吗?胡刚指出,和好的大学合作办学,有望带来全球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对大湾区的高校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以看到的是,大湾区内地城市在选择合作办学的大学时是有指向的,必须是好的大学才会引入办校。等这些学生出来工作之后,也会为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他表示。储朝晖也认为,广东与香港和北方的强校合作,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作为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选择是可以的,但要走到顶端就不够,更多的是需要制度的保证。”他认为,办大学有资金的支持,可以吸引一批优秀的教师,但不能真正成为一所强校。“对于广东高校的未来发展,我认为要考虑适当性,就是不要简单的做大学的‘加法’,也就是不是大学数量多,就必然有好大学,最关键的是有高端的设计。广东的资金相对宽裕,但要办一所好的大学,需要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办学方式的改变,需要有现代大学制度,因此,在办大学上应该控制适度的规模。”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大湾区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地提升基础教育的数量。根据2021年各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三五”期间,广州提前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80%以上),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51.11%和87.04%;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54万个、示范性高中31所。珠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增公办幼儿园51所、学位4.2万个,新增中小学校38所、学位5.1万个。此外,“十三五”期间,佛山市表示,完成学前教育“5080”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163所,新增学位6.3万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6所,新增学位18.9万个。东莞也提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12.5万个。中山市表示,幼儿园增至552所,完成新扩建公办中小学53所,增加公办学位3.2万个;肇庆市表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2万多个。在基础教育学位增长的背后,是作为人口流入地的粤港澳大湾区补基础教育短板的努力。根据广东统计年鉴,从2015年到2019年,大湾区内地9市中,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的招生均出现增长,其中佛山、珠海和中山的普通小学招生增幅超过20%,深圳、东莞和惠州的普通中学招生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小学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也出现明显增长。其中,佛山市以35.09%的增速,位列大湾区内地9市2015年到2019年小学专任教师增幅首位;深圳市以44.23%的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增幅,位列大湾区内地9市首位。在高校建设快速推进,基础教育不断“补短板”的影响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正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作者:陈洁,刘蕴仪 编辑:李艳霞)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大湾区加码高等教育:17所新高校建设提速,8所为“合作办学”作者:陈洁,实习生刘蕴仪近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在高等教育上正在“提速加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新的大学、学院建设在快速推进。2021年2月3日,广东省港澳办会同广州、深圳市及省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广东省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若干措施有关情况,明确表示推进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香港公开大学在肇庆、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的合作办学相关工作。同在2月初,据东莞当地媒体报道,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250亩用地和滨海湾校区一期550亩用地将在年内完成供地。力争2023年完成松山湖校区教学区的建设,并实现招生办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以来,包括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在内,一共有28处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建设正在推进。如果只计算大学和学院建设,也至少有17所新高校正在加速动工或筹办,其中8所为合作办学。“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科研创新的阶段。”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大湾区城市主要是引进企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发展更多的大学、大的研究院和科学装置,以发展高端的第三产业。高校对于科研创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高校建设提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工建设。”2021年1月29日,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作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工作时,温国辉这样表示。在最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均列举了“十三五”时期在教育尤其是高校建设上的进展。比如,珠海市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师大珠海校区等高校加快发展,UIC新校区建成使用;佛山市提出,合作共建3所省属高校佛山校区和3所部属高校佛山研究生院,完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第一轮创建工作;东莞市表示,成功争取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落户。事实上,近一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多所高校的建设工作正在提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后发现,近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至少有17所新高校正在加速建设中。其中,一些大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比如,广州2021年教育工作重点确定,争取今年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目前,港科大已启动2021至2022学年招生,课程类别分为清水湾校园课程和港科大(广州)学术先导计划课程两大类,其中港科大(广州)学术先导计划课程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1日。还有一些大学正在加快建设中。比如,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有一些则刚刚获批建设,或者发布设计方案,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如此积极地创办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较好;但院系调整后,广东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不足。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是,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中央的资金、政策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性不够,导致尽管广东经济发展较快,但高等教育仍然是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强”的局面。“现在,广东有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发展高校是一个正常的选择。”他说。不过,广东的新高校建设,采取的是多种路径发展。目前来看,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建设的高校中,主要分三种类型:其一,自主建设,如佛山城市大学、东莞的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其二,和香港、澳门的高校合办,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其三,和北方的知名高校合办,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等。胡刚表示,大湾区内地9市的高等教育质量,和长三角、京津冀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经济发展不相称。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像企业,需要积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提升教育质量,选择与其他强校尤其是香港的强校合作,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高等教育质量跨上几个台阶。同时,对于香港的高校来说,这也是双赢的选择。“香港只有几百万人,对香港的高校来说,市场比较小,如果到珠三角开办高校,招生可以面对整个内地的学生,市场一下子就扩大了。同时,大湾区内地城市对此也很欢迎,基本上是提供土地、房屋、生源,教师带课本来就可以上课了,学校的硬件条件很多还超过本部,所以,香港的高校很积极,珠三角城市也很积极。”胡刚说。 “两条腿走路”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广东2019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00万,这一数据和2006年的100.86万相比,已经翻了一倍还多。因此,广东尤其是大湾区内地9市并不缺少大学,缺少的是好大学。自主建设以及合办大学“两条腿走路”,能够改变这些地方高校“大而不强”的局面吗?胡刚指出,和好的大学合作办学,有望带来全球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对大湾区的高校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以看到的是,大湾区内地城市在选择合作办学的大学时是有指向的,必须是好的大学才会引入办校。等这些学生出来工作之后,也会为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他表示。储朝晖也认为,广东与香港和北方的强校合作,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作为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选择是可以的,但要走到顶端就不够,更多的是需要制度的保证。”他认为,办大学有资金的支持,可以吸引一批优秀的教师,但不能真正成为一所强校。“对于广东高校的未来发展,我认为要考虑适当性,就是不要简单的做大学的‘加法’,也就是不是大学数量多,就必然有好大学,最关键的是有高端的设计。广东的资金相对宽裕,但要办一所好的大学,需要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办学方式的改变,需要有现代大学制度,因此,在办大学上应该控制适度的规模。”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大湾区多个城市正在积极的提升基础教育的数量。根据2021年各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三五”期间,广州提前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80%以上),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51.11%和87.04%;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54万个、示范性高中31所。珠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增公办幼儿园51所、学位4.2万个,新增中小学校38所、学位5.1万个。此外,“十三五”期间,佛山市表示,完成学前教育“5080”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163所,新增学位6.3万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6所,新增学位18.9万个。东莞也提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12.5万个。中山市表示,幼儿园增至552所,完成新扩建公办中小学53所,增加公办学位3.2万个;肇庆市表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2万多个。在基础教育学位增长的背后,是作为人口流入地的粤港澳大湾区补基础教育短板的努力。根据广东统计年鉴,从2015年到2019年,大湾区内地9市中,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的招生均出现增长,其中佛山、珠海和中山的普通小学招生增幅超过20%,深圳、东莞和惠州的普通中学招生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小学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也出现明显增长。其中,佛山市以35.09%的增速,位列大湾区内地9市2015年到2019年小学专任教师增幅首位;深圳市以44.23%的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增幅,位列大湾区内地9市首位。在高校建设快速推进,基础教育不断“补短板”的影响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正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许维娜)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碧桂园开发的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被列为全国7个试点项目之一。据了解,这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真正引入建筑机器人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表示:“碧桂园集团在近三年时间里,针对BIM、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目前已经交付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已走在行业前列。”已开展建筑机器人应用的多项试点凤桐花园项目位于佛山顺德机器人谷,总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项目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整体应用了包括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内的智能建造体系。2020年9月25日,首批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凤桐花园项目举行交接仪式,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在一线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了建筑机器人应用的多项试点,包括完成机器人参与示范区建造、建立机器人调度中心、跑通修整类机器人施工模式等。地坪研磨机器人作业中。在项目智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面对大屏幕点击鼠标,项目的工程细节都能以平面或三维视图来直观呈现,并能远程监控任一项目工地上建筑机器人的实时状态,远程对机器人下发工单。据了解,凤桐花园项目机器人依据产品线划分,按项目全周期施工进行穿插,包括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修整类机器人、装修类机器人、辅助类机器人等。腻子打磨机器人在施工中。人民网财经还了解到,楼层清洁机器人行进在专用通道,清理施工现场的小石块与灰尘,所过之处清洁如新;地坪研磨机器人启动自主工作,遇见柱子能自动调整避障;在建筑主体内,施工者是手捧操作面板的产业工人,以及在他们身边的各类建筑机器人。截至今年2月,博智林已有18款机器人在佛山顺德机器人谷首开区和凤桐花园等超过15个项目中开展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到80万㎡。据介绍,目前,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近50款,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042项,已获专利授权984项。目前该公司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可同时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外墙喷涂机器人在作业。借助科技力量赋能更多行业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9年我国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090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6%,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目前还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安全问题,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也时有发生。对此,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代表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可以有效提高建造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经济性、可靠性。博智林助理总裁王克成表示,大部分建筑机器人就是为了解决行业痛点而诞生的。例如:地坪研磨机器人可以解决现有的作业模式研磨扬尘大、施工现场环境恶劣等问题;外墙喷涂机器人降低了高空作业坠落的安全隐患;室内喷涂机器人也让施工人员的健康问题得到了缓解……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在作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锦章表示。《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要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