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的话题频繁上热搜,关于非全硕士求职“被歧视”的新闻也引发众多关注,尤其是让正在就读或是准备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们忐忑不已……别担心!宗师君汇总了教育部近日对非全硕士的最新回应消息,并从全日制与非全硕士的区别、非全日制硕士可能遇到的问题、就读非全日制硕士的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为大家深度解析!Part 1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有哪些区别?我们知道非全拿到的是双证,并且与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培养标准上也早就实现了同一对待。但在不少方面,仍有一些不同,跟着宗师君来看看有哪些主要区别。1. 招考方式脱产与非脱产学习,可以说是全日制与非全的一个明显区分。二者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招生复试中非全与全日制实行统一划线,复试考试科目、命题全部按照全日制要求执行。2. 学费与奖助政策在学费上,非全要比全日制昂贵不少,有的甚至是高出 2~3 倍。而且非全日制一般不享受全日制的助学金、学业奖学和国家奖学金,包括校园贷款。但也有一些高校设立“非全日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每学年评选。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非全日制学生。比如比如浙大、华科、川大等高校,其中华科,一等奖学金奖励额度达到了8000元/年。3. 学制时长学制年限上,非全日制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 ,一般比全日制学习时间长半年到一年。一般高校规定的学习年限为 2~4 年。4. 住宿与档案接收问题大部分高校是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的,所以需要非全学生自己租房。一般高校是不接受非全日制学生的人口档案、团组织关系等。5. 教学活动安排不同学校安排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实行的是周末班。但也有高校允许非全日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其中一种是利用节假日集中授课与网络导学相结合;另一种是在工作日跟随全日制正常授课学习,并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与实习实训。在选择导师上,如华中科技大学,非全日制专硕可以和全日制学生一同进行导师双选会,实行研究生导师负责制。6. 就业指导与推荐方面对于自主择业的非全日制专硕,大部分高校是按照可与全日制硕士生相同方式给与派遣证。并且可以统一参加学院所开展的职业规划与指导、实习宣讲等活动。7. 培养标准教育部早在 2016 年发布公告称,各培养单位须根据研究生学习形式和生源特点,制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这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需要与全日制学生一样严格要求。论文作为体现研究生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凭证,可不是随便就能应付的了的。尤其是近年来学术造假问题频发,论文的审查越发严格。非全研究生也必须实打实的做学术做研究,而不再是人们以为的“蒙混过关”。Part 2 非全日制研究生会遇到哪些问题?随着我国教育部大力推动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在职人士也开始考虑报考非全日制硕士,来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竞争力。但是社会上对非全日制的硕士却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社会上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存在质疑,非全研究生的就业难、落户难。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又大力扩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甚至取消了一些专业的全日制招生,改为非全日制招生。二者之间形成了“十分尴尬”的场景。首先不少高校持续扩招非全日制生源,这好像在传达非全正在变好的讯号。中国人民大学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直接取消全日制,会计专硕的所有方向都变为非全日制······除此之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长安大学等都对非全日制的招生进行了调整。这些也给报考非全的考生更多择校机会,而且不少都是 985 名校。这样看来,非全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非全研究生求职遇冷、考公被拒、落户困难等问题也在频繁出现。关于“非全”的热议一直在持续,这也给不少非全在在读研究生和毕业生形成了“学历焦虑”。这种焦虑也正源于社会上的不认可与全日制学生的压力等。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国企等等一些就业岗位并没有跟上教育部和高校的“节奏”,依旧存在对非全的“质疑”与“抗拒”。在公务员报考和教师招聘中,更是会附注上“不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字样。对此,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正式回应非全求职遇冷的消息: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五部门的通知中已明确“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听到有关部门的“官宣”消息,你是否吃下一粒定心丸?不过宗师君还是总结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同情况的适考人群,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情况去选择是否要就读。Part 3 非全日制研究生会遇到哪些挑战?1. 经济压力尽管高校有一些补贴政策,但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租房、生活费和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是十分大的。我们可以试算一下,以华科新传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例,一年的学费是3万,租房费用以比较便宜的合租宿舍算一个月也大概需要1000元,再加上生活费医疗费等各种费用,两年下来至少也得要十几万的费用。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要认真衡量一下。2. 时间与精力成本的压力研究生期间各种科研与论文任务十分繁重,对于边工作边读研的同学来讲,必然是十分的辛苦。而且在同一标准的培养要求下,毕业论文的审查力度也更加严格,在时间与精力上能否承受的住,也是一大问题。3. 就业与求职的压力尽管高校与教育部都一再强调要对非全日制一视同仁,保护非全的就业机会。但社会上仍有不少体制内单位或部分企业的认知较为局限,目前仍还对非全抱质疑态度。所以对于选择非全的考生们而言,要尽早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是应届生们,是考体制单位还是其他就业、读研期间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目标院校是否提供校招机会、以及攻读领域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接受度是多少等问题,都需要提前认真考虑。而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奖助政策、学费住宿、户口档案能否迁入、是否有派遣证、能否参加校招等方面,也有不少差别,需要同学们以目标院校的官网信息为准。不过,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尽管在学历认可度上非全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非全就没有选择的价值。不同类型的考生需求也不相同,需要分情况探讨。Part 4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适考人群与须知1. 想考公考编等体制单位最近非全毕业研究生在报考公务员、国企遇到的问题也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你是只是想获得一个研究生学历,最后仍选择考公务员或考教编的。就一定要认真看好招聘单位的要求,如果单位明确声明拒绝非全研究生的话,那么报考非全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2. 仅仅只是想提升学历的工作党获得一份好的学历,从而在工作或求职中更具竞争力,这是不少考生的出发点。对于已经工作的考生而言,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和知识储备,很难竞争得过应届考生,而这时非全就成了性价比高的选择。尤其是现在不少 985 名校大力扩招非全日制生源,分数线相对低、招收人数多,对于工作党而言备考难度大大降低。3. 想圆梦名校情结的考生们除了工作党外,一战失利、又不愿二战的同学,选择第一梯队的985高校非全也是不错的选择。名校的红利还是存在的。985高校的无论是教学资源、科研资源还是校招资源,都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校招中,好的学校,就业单位会积极跑到学校开招聘会、宣讲、主动要人、发布就业信息等。只要能力突出,非全日制研究生也能比全日制拿到更好的 offer 。之前就有网友在知乎分享,武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拿到京东算法的高薪 offer ,这种个例也并不在少数。4. 倾向于边读研边工作的同学如果你没有考体制单位的打算,就业意愿也比较广泛的话,那么非全灵活的学习方式或许更适合你。尤其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找到一份与专业匹配度高的工作,边工作边读研的可操作性会更强。而且在进行论文或科研项目时,你的工作内容也完全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样本。并且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如网易、阿里、百度、腾讯等,在进行校招或社招时并不区分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其实,早在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之初,教育部就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由于大部分招生单位对于非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都还在摸索中,加上社会对在职研究生的以往的“刻板印象”,依然有很多企业和单位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不如全日制。不过随着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逐渐成熟,招生单位也在逐渐提高对非全日制的认可,在招聘过程中放宽相应要求。因此,同学们可以放心未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会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非全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管理类硕士。最后,宗师君也提醒同学们要合理定位,规避盲目跟风的行为,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需求、职业规划再理性选择考研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学历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于之前的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相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而且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分数线、统一录取标准、统一培养标准、统一毕业标准,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双证)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对其存在误解,还将其与之前的在职研究生相提比论,殊不知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也属于统招的学历教育,录取方式为全国统考,入学及毕业特点为“严进严出”,其培养标准、所修学分以及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与全日制研究生完全相同。而且教育部的政策也及时跟进,维护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合法权益。此前第一学历的定义是指——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而现在第一学历的范畴已经同步更新,包括了2017年之后全国统招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也意味着,参加全国统招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其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2009年,国家刚推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很多人都在贬低、歧视专硕,认为其含金量不高,得不到社会认可。而现在专硕的报名人数却已经超过学硕,含金量更是没有区别,反而更受企业欢迎。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就是当年的专硕,含金量会一步步提升。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准确定位,应该是——统考双证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完全相同,只是学习形式的区别。而且其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非全日制本、专科教育有着天壤之别。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获得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双证——学历证和学位证。其中最重要的学位证则完全相同,只有学历证会标注学习形式。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因为国外的硕士研究生只有学位证而没有学历证。值得关注的是,上到中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学府——中国科学院大学,下到所有普通高等院校,都已经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博士招生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可以考博士,而且考试、录取方式和全日制没有任何区别。从2019年开始,第一批改革之后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始进入职场,不少毕业生都进入了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薪资待遇和全日制硕士没有区别。对于企业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比全日制研究生更易培养,是同时拥有学历及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也正是教育部进行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的预期结果。根据权威调研显示,大部分本科生选择读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科研,只是因为对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不满,还有很多人完全是为了逃避工作。对于非理工科、医学类的研究生教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更是没有区别。文科、社会科学类的全日制研究生,只是以课题研究为主(从未进过实验室),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实际,其实践能力远低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即便是全日制研究生,也仅有一年的上课时间,并且课程量较少。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则延长了一年的学时,所学习的课程和修完的学分与全日制研究生完全相同,并不存在实质上的能力差异。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之后,不仅拥有过人的技能和职场经验,更拥有国家承认的硕士学历,是不可多得的高等教育人才。对于高等学府而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培养标准完全相同,所以为了避免部分企业的误解,纷纷给毕业生开具推荐信,这也反映了高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信心。综上所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作出的战略性决策,随着其普及程度的提高,拥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在职者通过在职考研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历。虽然在职考研也属国家承认的可获学历学位的正规教育,但现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会究其第一学历,这使得不少在职者对第一学历的概念产生了疑惑。在职研究生所获学历算是第一学历吗?第一学历有哪些用处呢? 什么是第一学历呢?关于第一学历官方有明确界定必须为全日制学历,通过高考进入学校学习并顺利毕业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包括未进入大专院校的高中毕业生。简单理解,在你第一次参加工作前取得的全日制最高学历,就是你的第一学历。参加工作后,无论是通过脱产、半脱产、短期培训、走读、进修等形式取得的学历,哪怕是取得学位都不属于第一学历,而是在职学历。 第一学历都有哪些用处呢?1、身份界定在体制单位第一学历作为认定身份的一个标准,一般第一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则被认定为干部身份,初高中学历则只为工人身份从事辅助性工作。工人身份一般很难转干、提拔、晋升到领导职位,在体制内发展非常受限只能通过学历提升改变身份。2、转正定级在体制单位一般会根据从业者的第一学历确定级别和工资,大专本科定科员、大专工资26级本科25级,而研究生学历则定为副主任科员工资定24级。3、遴选提拔很多机关单位遴选公务员,对学历都会作出明确要求,比如第一学历是本科。一些岗位的提拔、竞争上岗也会有第一学历要求,达不到条件者就连报名的资格都不会有。 在职研究生学历有哪些不同呢?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中,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获取硕士学位,没有毕业证书的人员学历并没有变化,仍然是本科。非全日制研究生通过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的人员学历则发生了改变,为研究生学历。在职研究生证书中,专业硕士学历证书样本上会标有“非全日制”字样,因此不是全日制学历,所以也不能算作第一学历。 在职研究生学历含金量如何?虽然在职研究生并不能改变第一学历,但是现代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更新换代日趋频繁,对于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十分有必要。但是,由于时间、经济、家庭等因素,所有在职人员完全脱岗去参加全日制学习是不现实的。半脱产学习的在职研究生就应运而生。无论哪种报考方式,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或者毕业证书均受国家承认,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证明其专业知识结构的水平的提升。 在职研究生有必要报考吗?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在职研究生教育日益规范,含金量稳步提高且其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在职考研不仅能够提升学员的学历还可提升能力,增加从业者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升职加薪挑战管理层。对于部分想要创业的学员来说,在职考研更是一次全新的机遇,高端的人脉圈子不仅能开拓眼界还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商业伙伴,可谓一举数得。综上所述,在职考研其所获学历虽然不属于第一学历,但对于大部分在职者来说都是有一定帮助的。目前,在职考研报考形式较多,如何选择正确的报考方式则成为了在职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评估自身的条件明确目标更是对考研起着决定性作用,想要知道自己适合读选择哪种方式在职读研,可以发送私信回复“ZY”进行咨询。免费为大家提供择校选专业的定制化服务、分析你的读研竞争力指出长短板,助你成功上岸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科双非,研究生211,找工作看第一学历,并不能说明研究生学历没用。第一学历不好,这是那些双非院校的考研学子无法逃避的问题,难道第一学历将跟随自己终身吗?答案是一定的,这是你不可抹去的事实,但是,这个就成为你不考研的理由了吗?如果研究生学历没用,那每年几百万人都是**吗?2018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38万人,2019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人,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341万人,真没用,研究生报名人数会一年比一年高?会一年比一年难考?用人单位会看第一学历这种情况还是存在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同等的学历之下肯定是择优录取。这样一来,就会往前看第一学历,第一学历更好的肯定更容易被录取。但是你也要和你自己本科的时候进行对比,也许你本科毕业的时候连这家公司的终面都没有机会,这不是成长么,一个公司不要你并不代表所有公司拒了你,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目前中国的研究生人数累计约850万人,相对于每年本科毕业1000万人来说,研究生目前还属于高端人才。如果你本科学校一般,其实读研究生来提高学历,镀层金还是很有必要的。研究生对比本科生还是有其它优势1、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大现在的研究生就像十几年前的本科生一样,属于“香饽饽”,在同一个公司里面的研究生、本科生来说,研究生的晋升相对于本科生肯定是更加容易的。2、起点的薪资待遇更多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一般第一年的起点薪资要高2000块钱左右。考公务员的时候,研究生直接就是拿副科级的薪资待遇。3、获得很多人脉资源在研究生期间你会获得以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为主加上自己导师,自己领域的老师组成的关系网络,这些将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深造提供巨大的帮助。我认为读研究生可以提高你自己的知识面让你可以扩宽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相对于自己以前大学毕业来说有所提升,那么就是有用的。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本科也是一个普通的双非学校,自己总是有这种疑惑:即使是顺利的考上了硕士研究生那又有什么用呢?然而,当自己站在211高校研究生院的实验室时,在了解了研究生的日常时,在听几次自己领域的顶尖报告过后,在接触到自己现在所接触的资源过后,我自己才明白所谓的第一学历很关键,所谓的研究生学历没用,这都是骗人的。如果选择踏上研究生这条路,如果你的第一学历不够好,那么你需要正视第一学历对你的影响,但同时也是要肯定研究生学历的价值,不要以偏概全,一否定就全盘否定。喜欢五胡斋的,可以点赞、转发、收藏、评论。
在职研究生学历不是第一学历,关于学历认证,官方有明确界定,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学历,通过高考进入学校学习并顺利毕业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包括未进入大专院校的高中毕业生。简单理解,就是在你第一次参加工作前取得的全日制最高学历,就是你的第一学历。参加工作后,无论是通过脱产、半脱产、短期培训、走读、进修等形式取得的学历,哪怕是取得学位,都不属于第一学历。因此在职研究生同样不是第一学历。在职研究生含金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报考方式,这两种对比,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更高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需要参加统考,同样的考试时间,同样的试卷,最终同样可以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是被国家承认的,也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在读期间,非全日制研究生除了上课时间之外,课程内容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习的知识也是相同的。因此整体而言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同时含金量高低,更趋于与读研究生的人,很多体制内工作的人报考在职研究生,是为了评职称,为了晋升,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行,对这部分人来说,念个在职研究生功利性更强,学习知识反而是次要的,这种在职人士最终知识能力上的提升,全看自身。同时报考在职研究生有一定拓展人脉资源的作用,现在各种各样的研究生班、mba班,实际上都有点“联谊”的性质。学员能在课程中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核心人才。目前,在职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等详细信息或者预约报名!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2020在职研究生网络班如何?在职研究生含金量怎么样?真的值得报考?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考研过程中的“第一学历歧视”一直都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考生要及时了解不同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提到的一些特别要求,避免盲目报考。北京大学同时,招生高校也应该逐步减少这些歧视性规定,科学选拔人才。长期存在着三种“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很多要求是硬性规定。一是全国统一考试初试中的学历歧视性问题。高校在研究生招考信息中对考生毕业学校层次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2015年-2019年全国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统计看,很多高校在招考条件里都会提到学历,除了要求是全日制学历外,还表明了对于第一学历层次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生源的看重。比如,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招考公告中提出“优先接收本科毕业于‘985’工程、‘211’工程及行业特色高校生源”,“欢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报考我校”。考研报名的特殊要求(一)来源招生简章大部分高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会在复试中进行加试,也有不少学校拒绝接收同等学力学生报考。高校在招考公告信息中发布的第一学历条件,在研究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让一些毕业于一般高校的考生在报考院校的选择上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高校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同等学力的考生则会在报考第一步上因为第一学历而失去报考机会。二是调剂原则中的学历歧视现象。考研报名特殊要求(二)来源招生简章部分高校在调剂原则中会表明优先接收本科毕业于“985”工程、“211”工程及行业特色高校生源的调剂,少数高校不接受普通高校考生调剂。比如,某些高校在公告信息中提出:“从校外调剂到我校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原则上本科毕业院校必须是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或教育部 75 所直属高校”。高校在研究生招考中只接受或优先接受本科毕业于“985”工程、“211”工程及行业特色高校生源参与调剂,一般高校的考生则会因为第一学历为非重点大学而失去平等竞争调剂该校的机会。三是复试环节中的歧视现象。考研报名特殊要求(三)来源招生简章某些高校在研究生报考通告信息中,在报考原则、调剂原则和奖学金体系里都表现出对第一学历为重点高校生源的偏爱与优待,一般高校考生很显然是受到歧视的。在考生初试成绩相当的情况下,高校的这种带歧视性的选拔行为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在复试环节的信心,进而使第一学历为非重点大学的考生在复试获取入学机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学历歧视”的原因:重点高校的生源质量相对更有保障。国内很多一般高校对自身的发展和定位摇摆不定,影响了高校对于生源的培养定位。一般高校在受国家教育规划大政策以及学校领导班子的不断更迭的影响下,容易导致自身定位不清晰,既想向名牌学校和品牌学校看齐,又不想改革学校原有的传统,还想往应用型院校上面靠,这种情况不利于高校生源培养质量的提高。清华大学伴随着高校扩招,大批学生涌入高校,而部分一般院校存在师资力量增长不协调、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较差、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导致在校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这些一般高校的教育质量下降更为严重。事实上,我国一般高校在校生的培养质量普遍堪忧,更加重了高校在研究生招考中对第一学历为非“985”“211”工程建设高校考生的歧视。解决“学历歧视”的办法:高校制定合理的招考方案,科学选才。高校在现有的研究生招考过程中,面临着初试科学性不足、复试有效性不足的情况,各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招考方案,科学选才。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有研究能力和创造潜能的人才,而不只是考试成绩优秀的人才,相对来说,学生在面试时所体现的个人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越来越重要,降低笔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比重是必然趋势。高校可以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差别按需招生,即在考生报考条件上根据专业型、学术型的培养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综合测评考生能力,尤其是对专业型研究生,一定要考查其工作经历,而不是考查其第一学历,而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应加强对考生科研能力、学术潜力等方面的考查。比如,根据考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或者科研兴趣等判断考生的科研潜力,高校在研究生自主招考中,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在考核方式上最好要区别对待。复旦大学“冷丝说人文教育”认为,考生要慎重选择那些招生简章中带有“歧视性规定”的高校,以免对自己未来考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在选拔研究生时,除了必要的知识考核外,应该充分尊重研究生导师的意见。因此,什么样的人能够培养,要招收什么样的人,应把这个权力给研究生导师,由研究生导师群体来决定。
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报道是由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引起,有网友反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国家在今年的2月14日就发文,现在还不能保证统招非全日制的就业,略感心寒。鄂尔多斯相关部门回应,承认有关人员不了解国家2月通知,但考试报名工作已结束不能够重新组织报名,今后严格贯彻落实。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从去年到今年,“非全日制”遭遇歧视的问题就在业内发酵。2017年9月首届非全日制入学,最短2-3年年限,2019-2020年正是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时期。以前,在职研可能相对好考、好混,甚至在人们的认知中可能和专本科的成人学历差不多(当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说是属于边工作便读研的在职研究生的一种,被社会人士习惯的认为和原来等同。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原来的“在职研究生”不是一个概念。因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同样的考试内容,同样的统考选拨,同样的分数线,同样的课程和课量要求,同样的毕业要求,同样的双证效力等等,这些是国家明文规定的。话说回来,歧视其实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同是硕士要看是否双证,同是双证硕士要看学硕还是专硕,同是专硕要看全日制还是非全,同是全日制学硕要看第一学历,同是本科要看统招还是成人,同是统招本科要看学校好坏……有人觉得不公平,也有人觉得这才是公平,毕竟各个学历的难度不同,享受的成果不同也无可厚非。不过,非全日制在其中绝对存在着巨大的误解和不公平。一个HR朋友曾经举例,申请者本科很不错,还考上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和一个本科还不错但没有他好的本科生竞争,一定要把本科学历放到非全研究生之前,否则可能在大致筛选的时候就淘汰了,因为大致扫到非全可能就不看了。费劲考上研究生,花费时间精力读出来居然可能掩盖本科的优势?这种直接把“非全”当成是烂大街的学历的看法不止是一个人,非全日制最大的歧视,应该说是,社会的不了解。人们习惯性的认为统招的是靠实力考的,非统招的都是混学历的方式,而在大多数人’不知道现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统招‘的情况下,“非全日制”这几个字一看就是非统招,自然划分到混学历的方式中去了。不过,在强调非全和全日制一致时,经常会出现互喷的情景,反而让不明情况的路人觉得非全就是没啥含金量,这是为什么呢?争论点无非以下几个方面:同样的分数线?那为什么考不上全日制的可以调剂到非全?同样的双证?那为什么毕业证书要明确注明是“非全日制”?同样的课程?那为什么全日制脱产专心在学校学习,你还有时间工作?首先,先来说说分数线,说是同样的分数线,一般是同样的国家线,2020年入学校最低分数线也大都公布的同样数字,具体咱们来举例看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分数线比较低的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录取分数线同为340分,而全日制不接收调剂,非全日制接收调剂。类似学校专业还有很多,同样的分数线,但大多数非全日制名额一般要大于全日制,而且全日制竞争更加激烈,非全日制经常接收全日制调剂过来的考生。但调剂前提是达到这个分数,同专业考不上全日制一样考不上非全,但可以从别的学校或专业调过来。也有单从分数线上就不同的,说个差距比较大的,上海财经的会计硕士:全日制分数线:总分235,英语60,综合120非全日制分数线:总分175,英语44,综合88初试分数线差距如此之大,看看上财非全日制会计硕士的复试考核方式——远程面试+背景考核:1、面试(100分):思想政治和品德(5分)、外语听说能力(20分)、专业知识水平(25分)、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50分。2、 背景考核(20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一直是竞争激烈的热门专业,非全如此低的分数可以说非常照顾在职人员的。很多非全日制的招生也确实倾向于工作能力的考核,还有些学校专业非全日制不接受应届生考,毕竟工作经验多了,考试能力和学习时间自然就弱了。非全日制一般支持边工作边读书,工作经验加上读书学历的总和才是自身最大的资本。当然,没有工作经验加成考上非全日制的学生也是真材实料考上的,如果在读书期间得到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加成,你觉得比全日制差吗?其次,关于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一样的,但学历证书确实会注明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有国家规定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如果大家认可了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有优劣,有的时候确实需要区分。最后,关于课程和学习,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全日制整天在学校里也不代表整天学习。当然,如果想学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专业问题。非全日制虽然分时间给了工作,晚上周末完全可以挤出足够的时间。当然,周围边工作边读研的同学真的很辛苦,越好的学校学习任务越重,大多不错的工作压力也不小,有时觉得他们都不用睡觉的。所以如果你读研是完成任务就好的混日子,全日制非全日制其实差不多。如果边工作边读研,没拿到工作经验的优势只去和全日制比学历,那歧视也无可厚非。如果想要真正提升自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向,获得不同的优势。如果只是非全日制就一刀切确实不公平,学校专业好的非全比普通学校的全日制难考,考研的就比不考研的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国家新政与国民认知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2008年国家增设专业硕士,当时被广泛质疑和看不起,但现在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虽然也的确还有所谓歧视专硕,不过相对的有些企业岗位反而更喜欢专硕。硕士研究生现阶段还是高端学历,和需要国民普及的专本学历是有所差距的。从国家2016至今的政策来看,国家是重视和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信随着社会的普及,非全经过一个过渡后一定会像专硕那样得到认可。
——老师你好,我马上本科大四,家里人想让我趁着关系先进央企,然后读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我之前觉得可行,但是看到网上很多对于非全的不认可,所以有点心虚,看到您对于非全有个人的见解,想请问您一下。我不太清楚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日后的工作会不会有一定的加持作用?当时我回的这个私信,说应届毕业生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点亏,希望他保持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直接去考研或者是去国企。然后他回复我自己的情况,他目前的想法是工作考研都在一年同步完成,研究生以非全日制形式进行。非全日制研究生私企如果是招聘或是刚入职,会更注重第一学历和全日制学历。但是如果已经是私企管理层,那你读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企业都是承认的。我一个学员,他们刚在职读完MBA就升职了,升职后的薪资直接平了MBA的学费。我带过很多学员,仍然觉得这种无缝升职情况很少见。他来读是因为职场平台期,加上确实想要提升学历。他工作十几年做到管理层了,觉得自己专科学历有点低,就来读的MBA。我分析,应该是他自己之前的积累差不多了,资质到了该升职了。如果没有读MBA,可能一两年后也会升职,在职MBA只是推了他一把。央企事业单位这些应该是认双证研究生。我的学生有公务员,也有石油国企,监狱体系的,事业单位的,他们说单位是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但是进单位之前拿双证,比进单位之后再读更有用。比如公务员有一年考察期,在定级之前拿双证,非常有优势。哪些入职的学员来找我读,是因为单位有关于研究生的补贴政策,说白了就是对于研究生多发钱,还有一个为了以后退休待遇来询问的。我告诉他早询问没用,你不知道等自己退休后,政策会怎么变化。他还是想读,就报名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老师据我了解,像央企、国企以及事业单位每年都会有一次定岗评级的时候,等到拿到了非全的毕业证,到那个时候是不是会派上用场?我看今年研究生考生进一步增多,考上一个特别好的学校难度可能会比较大。如果上一个一般的学校,再过几年,担心全日制研究生读完出来,学历贬值,大家都一样,就不太会有优势。非全日制对于央企国企非全会有用,因为非全日制拿到手的证书,是研究生学历证(会标明“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证(和全日制一样)双证,只要企业的定岗评级有学历这一项,就会有用。非全日制研究生——老师,就是据您了解的话,进入到同一个国企单位后,后期晋升发展中,对于院校是985/211的考虑比重很大吗?后期晋升,院校名气加成肯定会慢慢变少。名校加成和学历加成不一样,名校加成是在应聘阶段和入职前期占比大,工作稳定后就要看你自己的个人能力了,长期工作后很少人会不停提毕业院校。你也说了不需要研究生名校,可以解决入职前期的问题,那名校加成对你的影响会小。关于研究生院校,不同地区要求不一样。我一个学生山东的,他说山东现在有一个优才计划,不看你是什么院校的,只要研究生学历,是对口专业,不用考试,直接面试入职带编制。这也是研究生学历的资格,不看是否是名校。
现在都看第一学历,考研还有什么用?这是个伪命题,其实学历和考研并不矛盾。1、目前,无论是初次就职,还是工作期间晋职称、获提拔重用等,不只看第一学历,也看最高学历。如中师毕业当教师,之后又函授五年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在使用上都按大学学历看待。常见的机关公务员简历公示中的党校、电大毕业等学历,属于第二学历或最高学历,按政策与全日制学校同等学历予以承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历则起到证明学习经历、入职途径(社会招聘或毕业分配)、以及最高学历的真实性等。如果一个人小学没毕业,也没有其他学习经历,突然冒出个大学毕业证来,那么大概率是假的。2、学历和学位的关系学历是指人们在有正规资质的教育机构(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中的学习经历和证明。这样看来,所有的学习经历都可以称为学历。但是,我们及用人单位通常说的学历,是指一个人最后一次、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学位则是学术称号,标志着一个人在学历基础上继续深造、所达到教育程度、学术水平和专业层级。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历和学位的主要区别在于:(1)学历侧重于全面知识的学习,学位则侧重于专业学科门类。如: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工学、农学等。(2)学历证明一个人综合知识学习的经历和水平,学位证明一个人某个专业知识领域所达到的最高层次和程度。3、学历和学位在职场招聘、使用和工资待遇上是有差别的。目前职场公开招聘人才,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绝大多数要求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硕土、博士等高学位的研究生更受青睐,有的甚至免试直接录用。当地职称申报资格对学历的要求是:大学本科学历工作5年以上可申报中级、10年以上可申报高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3年以上可申报中级、8年以上可申报高级。当地大学本科学历招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岗位的,第一年基本工资3000元,硕士研究生学历的3200元,博士生相应还要高些。从以上现实的分析对比看,能说考研没有用吗?
近几年,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标准是完全一样的,都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对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来说无疑加大了入学的难度。但是,很多非全日制的学生终于费尽各种辛苦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发现他们自己被冠以非全日制硕士的名头,在找工作的时候仍然是各种碰壁,很多公司或者部门并不愿意要这种非全日制的硕士。我有一个朋友,她是在工作后才开始考的研究生,因为原公司的规定他不能离开公司去学校全日制上学,所以他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当时她的想法也是在职和全日制应该是一样的,毕竟都是大学研究生学历。读研期间也是非常的辛苦,一边上班一边上课,终于在毕业那年他拿到了毕业证而且也从那家公司离开了,拿着研究生学历她满怀希望地去应聘工作。后来她报考的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笔试非常顺利地通过了,但是在资格审查的时候她却怎么也不能通过,眼看着政审的时间快要到了,她也是非常的着急。于是她就去相关部门询问,找到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指着她毕业证上的非全日制四个字明确地告诉她,就是这个不行导致你资格审查不能通过。我这个朋友非常的伤心,她觉得自己现在不仅工作找不到,而且最引以为傲的研究生学历竟然得不到承认。一个“非”字让很多同学失去了很多机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仅仅相差一个非字,但是很多单位或者企业其实更愿意要全日制的学生。其实这点小编还是挺有感触的,最近小编也是在找工作,无论是学校的双选会还是各大地区的大型招聘会也去过不少,很多用人单位听说你是研究生学历,首先问的就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其次问的就是你的第一学历,这些他们非常看重。如果你是非全日制的硕士,大部分单位是不会考虑的,因为同样是大学生,他们更愿意要全日制的,这样的学生更好培养,他们没有参加过工作,在企业集中培训的时候,会更好地服从安排,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而非全日制的硕士,由于一直在上班,所以他们与社会接触的会更多,这样的硕士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好管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不承认非全日制硕士,也有很多单位对于非全日制硕士的认知是不统一的。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更加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而且现在的国家政策对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培养标准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他们在考核上、论文要求上、毕业难度上、导师选择上都是与全日制的学生完全相同的。我身边有很多非全日制毕业的硕士同学,他们在进入一些大型企业后,由于能力突出,为企业能带来更大的效益,所以也就忽略了两类硕士的区别。大家觉得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的区别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