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2018年考研之一:238万人报考,有多少人上了国家线?一觞一咏

盘点2018年考研之一:238万人报考,有多少人上了国家线?

2018年的考研,现在基本处于尾声的阶段,多数人已经获得了最后的结果,无论成败,能经历一番考研的考验,都是人生的一种有价值的历练。下面小编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对2018年考研进行一番盘点,供大家参考,特别是准备参加2019年考研的学子。欢迎大家关注:考研大家。盘点2018年考研之一:238万人报考,有多少人上了国家线?可能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有好奇心,想知道这个数据。但其实,这个问题通常没有准确数据,因为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做这个统计,其他机构似乎也没人去做这样的统计,因为统计起来很繁琐。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上,教育部在划定国家线的时候,针对总体的考生情况及不同的13个大类学科,是有一个大致的数据的,在所划的国家线之上的人数,要能基本保证满足全国总体的招生规模,并基本满足各个大的学科的招生计划,所以通常上国家线的人数会比这些计划人数大约超出20%~30%。因为很多学校的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就是1.2:1或者稍微高于这个比例,小部分专业会明显高于这个比例,比如会计专硕通常是1.5:1,甚至更高。如果以此为“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估算了。根据国家统计局之前发布的2017的统计公报,在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共计80.5万,但这个数据包括博士生和硕士推免生,所以需要扣除大约8万博士生和大约12万硕士推免生,也就是说,2017年大约通过研究生统一考试招收了硕士研究生60万左右。这个数据既包含全日制,也包含非全日制。根据我的估算,非全日制大约有10万人,所以通过考研招收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大约是50万人。以这些数据为基础,预计2018年的招生人数略有上浮,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约招收55万人左右,非全日制大约招收10万人左右,基本没有变化。再按照上面的“理论基础”,考虑到有部分人虽然上了国家线,但并没有进入复试,也没有参与调剂,所以,需要分别上浮30%为上国家线的粗略人数,即上浮的系数选取为1.3。所以,最终估算数据是:2018年考研上了国家线的全日制考生大约为55*1.3=71.5万人;若加上非全日制的上线人数,则总体考研上国家线的人数大约为65*1.3=84.5万人。当然,这个数据比较粗略,可供大家参考。而且,报考全日制的上线71.5万,整体上线84.5万,虽然看起来数据很大,但相对全国报考的238万人来看,并不大,这也反映了:考研,确实具有不小的难度!这就是小编对今年考研上国家线人数的的粗略估算,你怎么看呢?

空霸

2019考研大军290万,录取总人数为多少?非全和全日制各自如何?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2019考研大军290万,录取总人数为多少?非全和全日制各自如何?在2017年之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每年10月初试,而全日制研究生是在每年12月底或者1月初举行初试,两者的招生是分开进行的。从2017年开始,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并轨,纳入统一招生的渠道中,所以,最近几年的报考人数统计,是把报考非全和全日制的考生一起纳入了统计数据中的。虽然两者统一招生,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并不构成明显的竞争关系。报考非全的考生,不能被录取为全日制,不能占用全日制的招生名额;而报考全日制的考生,是可以通过调剂等方式被录取为非全研究生的。不过,由于非全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很多大学的非全招生还难以满员,而全日制考生在失利后转非全的并不很多,因而,报考全日制的考生对非全的录取虽然有一些影响,但并不大。也就是说,从最终结果来看,虽然非全和全日制统一招生,但实际上基本各行其是,互相之间基本无影响。从非全的报名和招生来看,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公布基于全国的具体数据,但不妨碍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一下。结合2018年的情况,基于各种零散数据,我初步估算出2019年非全报考人数大约为35~40万,而实际录取人数大约13~15万人;则全日制的实际报考人数大约250~255万。从录取总人数的趋势来看,预计2019年全国研究生总人数录取为72万左右,这是包含非全和全日制的数据。扣除非全的招生人数,实际全日制录取人数大约为57~59万人,这个数据包含保研生和考研生。按照最近几年保研率越来越高的趋势来看,全国范围内,保研生占用的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名额大约为25%,所以,扣除保研生的名额的话,通过考研这个途径录取的人数大约为42~45万。综合上面,预计2019年全国研究生共计录取大约72万人,其中非全13~15万人,全日制保研生12~15万,全日制考研生43~47万。从考研录取率来说,非全大约为2.5:1,而全日制考研生大约为5.5:1。显然,今年考研全日制难度较大,比2018年有明显增加。你参加了2019考研吗?你对这些数据怎么看?你觉得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母女情

在职考研的春天来了:2020年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提升

导读:一名资深考研培训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考研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每年考研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人数也都有变化,这已是常态,考生不必慌张。这些变化体现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路,也就是专业硕士设置变化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提升。”记 者丨王峰编 辑丨李博距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不足百天,各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感觉今年的变化挺大的,两门专业课科目都变了。”准备报考清华大学的学生李晗(化名)说。清华大学9月中旬公布了不含招生人数的招生专业目录。“比往年提前了大约一个月,这是因为今年的考试科目变化比较大,为了方便考生提前准备。”清华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0年考研将于9月24日至27日进行预报名,10月10日至31日进行网上报名。“我估计到时候会有不少考生考虑更换学校。”李晗说。考生感觉到的变化还体现在招生人数上。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已连续5年增长。但为数不少的考生都感觉自己报考的专业在“缩招”,吴小莉(化名)今年准备报考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今年该院的招生名额为131人,比去年减少27人。“缩招”只是考生的错觉,事实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未缩减甚至小幅上涨,造成错觉的原因是研究生招生结构正在改变。目前,部分高校专业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例在提高,学术硕士的招生名额有所下降。一名资深考研培训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考研的变化比较明显,但每年考研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人数也都有变化,这已是常态,考生不必慌张。这些变化体现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路,也就是专业硕士设置变化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提升。”2020年考研因何变化按照惯例清华大学在每年10月公布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今年的目录提前公布后,考生们发现,一些专业的考试科目变化很大。上述资深考研培训行业人士介绍,这首先与专业硕士改革有关。“很多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设置比以前更频繁,但专硕与学硕分类考试还不成熟,很多专业还是采取同样的考试方式。”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培养研究型人才。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例,既招收建筑学的学术硕士,授予工学学位,也招收(全日制)建筑学硕士,授予专业学位。2019年考研时,两个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还不同。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学术硕士的专业课科目考试为建筑历史、中国传统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全日制)建筑学硕士的专业课科目则为建筑学基础、建筑设计。2020年,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科目考试统一改为后者。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非专业课变得跟往年的考试科目、范围完全不一样,否则考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大多数调整只是考试重点的变化,不会影响考生整体的备考思路。现在距离2020年考研只剩不到100天,考生还是应该按部就班复习,以提高效率、刷题提分为主。”他还介绍,今年考研变化较大的原因还与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提高有关。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了大量往届本科毕业生,但与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同样的招生办法,所以考试难度、科目也要相应调整。教育部2016年重新界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各高校从2017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近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正在增加。以南京大学为例,2019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数从2018年的3840人陡增至6122人,录取人数从1154人小幅增长至1365人。2020年计划招生规模约1400人,可见竞争之激烈。张晴(化名)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负责品牌工作的中层,她打算今年报考清华大学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这个项目在每个周六上课。但在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之前,她需要先提交自荐和推荐材料接受筛选。由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大大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全部为专业硕士,但学费标准大大高于全日制的专业硕士,当然更高于学术硕士。比如北京大学的应用统计硕士,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总额为6万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总额为18.8万元。推荐免试比例不超50%专业硕士改革对考生的直接影响还体现在招生人数和推荐免试比例的变化上。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2019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已超过了学术型硕士。湖北省2019年学术硕士报考人数不足6万,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则超过8万。2019年2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一些学校推出了新的专业硕士,比如北京大学今年增招了电子与信息、机械专业的专业硕士。南京大学今年学术硕士招生专业有148个,专业硕士招生类别则有28个,甚至出现多个院系招收同一专业的专业硕士,比如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学院都招收电子信息硕士。“由于强调应用性,专业硕士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可能还不输给学术硕士。”李晗说。报考专业硕士的考生增加,一定程度上还因为学术硕士的推免比例比较高,竞争更为激烈。按照教育部规定,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但这是相对学校整体而言,学校内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类型的推免比例各不相同。南京大学2020年全日制招生规模约4000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200人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1800人左右;全校拟接收推免生约2000人。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南京大学近几年招生录取情况发现,南京大学研究生录取比例保持稳定,2015年为22.3%,2019年为20.7%。而近年来南京大学推免比例则逐年提高,2015年为27.68%,2019年已上升至47.44%,个别年份甚至突破了50%。其中,学术硕士的推免比例要高于专业硕士。以南京大学商学院为例,该学院招收国际贸易学的学术硕士,也招收国际商务的专业硕士。两个专业横向比较,2019年,国际贸易学的推免比为60%,国际商务则为30%;两个专业纵向分析,国际贸易学2015年的推免比为24%,5年来持续提高,国际商务2015年的推免比为33.33%,5年里呈倒U形曲线,2019年回落至30%。另外值得考生注意的是,基础学科的推免率往往较高。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配备顶尖的师资,致力于推动中国问题交叉学科研究。2020年拟招收28名中国学硕士研究生,其中推免生23人,其中的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历史与考古三个基础学科方向,招收的全是推免生。一些尖端前沿领域的基础学科同样推免率很高。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今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35人,其中推免28人。相对而言,应用型学科的统考名额较多。比如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拟招生588人,推免生为140人;新闻与传播学院拟招生62人,推免生仅为25人。李晗也准备报考专业硕士,在他看来,学术硕士的推免比例只会越来越高,他们的出路应该更多是读博,因此更需要本科阶段就打好基础,并且有名校背景。进入100天考研倒计时的李晗白天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教室里,冲刺阶段他已把复习重点转向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两门公共科。早上进入教室前,他会听上一会儿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开始“考研党”的体验:“电话开始躲,就待在角落。”

月兔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万人,但不用太紧张,主要基于这3个原因!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是最近讨论比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从报名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只因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那么,究竟是超过300万多少呢?现在看来,应该是在340万左右,没有超过350万人。来自兰州交大官网信息那么,即使报名人数没有突破350万人,但是,面对比2019年多出的50万人,也令不少2020年考研的同学紧张不安,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紧张呢?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340万报名考生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占了不少人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从2017年之后才诞生的,在2017年之前,是叫做在职研究生,在那个时候,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两者报名、考试、录取都是互相独立进行的。但是,自2017年以后,将其划入全国统考,就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一起报名、一起考试、统一划线、统一录取。所以说,这对整个考研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从2017年以后,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很快,特别是2018年到2019年,增长率达21%,其实,这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入统考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就是说,今年的34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职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并且还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专业(不招生应届生)。这部分人,理论上来说,不会与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构成竞争,具体人数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估计下,假如有50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那么,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就还剩下290万人,是不是瞬间轻松了不少呢?原因二: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大家不要只看报名总人数,其实,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根据新东方考研官微消息显示。据统计考研每年的“弃考率”高达10%-20%也就是说,在这340万报名人数中,可能有34万到68万人会弃考。其实,对于这个数据,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知道,随着考试的推进,特别是在考完数学以后,看着考场上逐渐多出来的空座位就知道,确实有不少同学压根不能坚持到考完最后一门考试。所以说,即使有同学去参加了考试,但是,也有中途放弃的,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复习不够充分,在考完数学以后,已经感觉没有任何希望了,也就不会去参加后面的考试。所以说,如果在340万人中减去50万(估计数据)非全日制,再减去弃考的50万(估计数据),那么,真正与你构成竞争的只有240万人。所以说,这样算下来,真正与我们竞争的同学真的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太紧张了。原因三:考研录取率比较稳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虽然考研报名人数一年多于一年,但是,考研录取率一般都比较稳定,基本上都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都会有所增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研究生扩招”,所以说,基于这一原因,考生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心。综上三个原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被340万人这个数字吓到,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永远只有我们自己,如果你没有放弃自己,在考研最后一个月还在坚持按部就班地复习,并且最后也坚持考完了每一门考试。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就应该为自己点赞!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利用好最后这30天,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复习,将时间用在自己最薄弱的科目上,因为,只有所有科目过线才有机会被录取。祝每一位考生都考研成功,考入心仪的大学!感谢您的阅读,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紧张的心情能够有所缓解。喜欢这篇文章,就顺手点个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妈咪侠

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大面积缺额,2018开始减招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合并考试录取,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出现大面积缺额。2017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第一年,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非全日制学费昂贵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专业热度分化严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招生计划超额完成,而工程类硕士招生出现较大空缺。高校招生缺额现象普遍从图中看出,“双一流”高校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差距较大,山东大学、南京大学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仅完成60% 左右。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名校由于录取难度导致大量非全日制招生缺额的同时,普通高校同样面临招生困难。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30名,拟录取68名,完成30%。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为完成招生计划,普通高校纷纷采取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向非全日制考生提供住宿、奖助学金等激励措施。例如,长江大学在2017年招生政策中提出,“为鼓励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学校拿出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工商管理硕士MBA除外)。被我校录取并脱产在学校学习课程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给予6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被我校录取不脱产学习课程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给予3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2018年高校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统计发现,在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首次招生录取的基础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调减了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其中工程类专业遭大面积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渐趋理性。相比2017年,湖南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700人,降幅达到29%,其中,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专业招生计划降幅达60%。武汉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2200多名,降幅达到56%。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公布的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是440人,2018年减少到350人,降幅20%。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计划招生230人,2018年减少到180人,降幅21.7%。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

其俱是也

2018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的4所大学,全部是高校巨无霸!

每次提到巨无霸大学,同学们都会想到其中的代表高校——川山吉三所大学,但这个巨无霸指的是本科招生,这三校本科招生人数都是大几千人,确实是招收最多的。但如果拿研究生招生来比较的话,又是另一番场景了。国内有4所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收人数近万人,小编看到这数据以后也吓了一跳。具体都有哪4所大学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4、吉林大学不出意外的,吉林大学占据了研究生招生人数排名榜前四的位置。根据吉林大学官网公布的数据,2018年吉林大学新招收硕士生7313人,博士生1705人,加起来超过了9000人。再加上本科生一万多人,吉林大学新生人数近2万。从这个数据来看,吉林大学作为高校巨无霸并不是妄言。如此多的新生,吉林大学得有多少配套师资才能跟得上呢?3、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所高校近些年发展十分迅猛,伴随的就是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点从新生人数上体现的非常明显,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新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2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人,新生人数加起来过万人。虽然2018年各大高校研究生都扩招了,但像华科这么大规模的还比较罕见。武汉大学正好相反,2017年招收硕士生人数就达到了9300人,2018年一下减去了2400人,硕士生人数降到了7000以下。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排在第二的位置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根据北京大学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北大新招收硕士研究生7372人、博士研究生2642人,共计10014人。你没有看错,北大研究生招生人数都过万了。要知道,2017年北京大学硕士和博士新生人数总计才8000余人,一年时间就增长了2000人,这扩招速度真的让小编目瞪口呆。与北大同批扩招的还有清华大学,2018年清华大学博士招收人数达到了2938人,甚至要赶上本科招收人数了。小编不得不问一句,清华的博士都这么不值钱了吗?1、 中国科学院大学提到研究生招生,怎么能没有中科院系统。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收研究生总数达到了15900人,在规模上要远超其余高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招收人数都是国内高校中最多的,毕竟其后靠中科院。在国科大读研和在其余高校读研有明显区别,其接触的专业知识要多一些,但视野相对高校要窄一些。总体而言,也是各有利弊,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些数字是什么感受,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知名高校近两年明显加大了研究生扩招的力度,现在读研似乎越来越容易了。相对而言,知名高校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在下降。尤其是博士生,清华、北大这类顶级高校博士招生如此扩招,更让当前博士生就业蒙上一层阴影。

颜钧

2020考研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紧张!

研招网官网公开了最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最近5年内,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预计2020年突破300万人,也就是说,短短5年后,考研人数就翻了一番。来自研招网官网而2018年到2019年的报考人数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一年,由2018年的238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增涨了52万人,涨幅达到21.8%。其中增幅最近几年最大的主要原因有4个:除了本科毕业生增加、就业压力大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全国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这就会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这也会吸引很多人来报考。其次,研究生扩招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最近几年,不光本科生扩招,研究生则同样在扩招,并且博士研究生也有扩招的趋势。最后,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相对2018年缩招将近一半,也是导致毕业生向考研倾斜的一个很大因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一想到2020年报考人数将会突破300万,心想,这会不会是考研严冬的到来呢?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压力会不会更大呢?我们先看一组国家公开的考研报名与录取数据吧。2015年报考人数165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比为2.9:12016年报考人数177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9万人,录取比为3.0:12017年报考人数201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72万人,录取比为2.9:1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人,最后录取人数为将近70多万人,录取比接近4:1,也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从以上数据来分析,考研的录取比,最近几年都稳定在3:1,也就是说,差不多3个人里面有一个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由于2019年报考人数激增,虽然研究生也在扩招,却远不及报考人数增加的快,所以录取比稍差一些。也就是说,如果2020年的报考人数如果像2019年那样激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竞争将会很大,录取比能够回到3:1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太紧张,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实际考研人数,也就是有一部分人会“弃考”。因为,会有一部分人只报名,却不参加考试,就拿我当年的考研情况来说,同一个单位考研报名的时候,大家全部报了名,大概有5个人,但是,最后考研时,真的去参加考研的同学却只有2个人,学校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报名了但是又找到工作了。虽然,一个单位不代表代表性,也不具有统计价值,但是,可以说明,考研“弃考”现象每年都会存在,并且还不少。因为,即使有人没有直接“弃考”,去参加了考试,但是,就拿一个考场的情况来说,可能第一场政治考试时没有人缺考,但是,等考完数学以后,再到第二天考专业课,逐渐考场上就会有空的位子出来了,这也有一部分同学。这些同学其实是不会构成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基本上很早就放弃了考研,所以,真正有竞争力的同学,肯定不等于考研报名人数。所以说,虽然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以及越来越步入正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压力其实不会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当然,热门院校的竞争依旧非常大。所以,今后考研可能尽量避开热门院校,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减少竞争压力,也是一个小策略。总之,考研压力年年有,也阻挡不了大家报考的热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复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感谢您的阅读,文章有用,可以随意转发收藏!

忠烈图

2017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2018年只增不减!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61.5万人,在校生2753.6万人,毕业生735.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2.4万人,在校生1592.5万人,毕业生496.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00.1万人,在校生2374.5万人,毕业生775.7万人。初中招生1547.2万人,在校生4442.1万人,毕业生1397.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66.6万人,在校生10093.7万人,毕业生1565.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1.1万人,在校生57.9万人,毕业生6.9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00.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3%。数据显示,2017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元。全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安排42个重点专项1115个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454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3935个项目。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50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76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5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247.2亿元。全年境内外专利申请369.8万件,授予专利权183.6万件;PCT专利申请受理量为5.1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714.8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135.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8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6.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从近几年的报考数据来看,报名人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017年201万人报名,比2016年增加了24万;2018年报考持续走热,报名人数大幅上涨至238万。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依然紧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整体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研究生人群深造的需求高涨,而在职一类并没有将工作与学习完全隔离,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人数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推测考研热度不会降温。

其一义也

985非全日制硕士为何少人报?除了学费贵问题,最重要原因是这个

2018年考研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70多万,为何考研的人数会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目前就业压力大。很多人考研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做学术而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毕竟研究生学历会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很多名企敲门砖就要求你是研究生。既然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那么我们就好好了解一下研究生中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的区别。我国研究生有两种类型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一样是每天都要在学校上课,而非全日制主要是利用周末、假期来上课。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为那些工作但是提升学历背景的学生设置的,而研究生则主要是为了做研究而设立的。非全日制遇冷虽然非全日制上课时间更宽松,而且也是专门为了有求职晋升需求的人群而设立,但是并不是很多学生愿意报。在《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很多985院校只能通过调剂来招生。比如中山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专业都没有招到人。遇冷原因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尴尬的场面?虽然二者学费有非常大的区别:非全日制学费要上万,全日制最高不会超过8000,但这并不是最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学历对找工作有影响。虽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可以在学位网查到相关信息,但是非全日的学历证书上会标明非全日制。正因为学历上标明了非全日制,所以很多学生担心会影响毕业后找工作、未来晋升,毕竟绝大数学生考研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目前很多企业并不会在意求职者是否是全日制,很多企业招聘的要求都会只写研究生或985、211毕业、而不会写要求全日制。获得面试机会靠学历,获得工作靠实力。在面试环节,面试官基本不会看学生简历,而是看学生的现场所表现出的实力。其实目前国外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常受欢迎,也很多学生读。美国、新加坡、英国的高校都开设有相应的非全日课程,而美国更有通过互联网上课的研究生课程。非全日制对于学生来说更节省时间成本、财务成本,学生在提升学历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工资收入,工作学习两不误。对于要不要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豆尔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从考生构成看,往届生、女性比例均不断提高。数据来源:教育部报告还发现,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双一流”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其中,推免作为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的一种方式获得了高校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不过,近七成统考生认为获得推免资格很不容易。在选拔推免生时,招生单位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报告显示,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与这些因素相比,本科专业、笔试面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而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好。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报告显示,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数据来源:教育部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非全日制生源不足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发现,近两年大 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偏低。研究人员介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线,高校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毕业方面的门槛,研究生毕业难度和延期率逐年提高,“严进严出”正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词。无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将对国家“双一流”建设起到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科学部编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