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知晓吗?2019年在职研究生考试及分数线解读德治

知晓吗?2019年在职研究生考试及分数线解读

考试可以说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但是想要进修学习,考试基本是很难躲避的,报考在职研究生也是一样的。关于在职研究生的各类考试以及分数线,在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考试与报考类型挂钩大家应该知道在职研究生是有不止一种报考类型的,其中比较受关注的类型主要是有两种,分别是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虽说是可以免试入学,但是也不代表全程都没有考试。如果想要获取硕士学位,那么申硕考试就是必须要经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名声在外”,想入学就必须要参加这个考试。同等学力考试介绍关于这个申硕考试呢,其实难度并没有特别的大,因为想参加申硕考试,需要先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才可以。有了学习的铺垫,应对考试的压力就能小很多。申硕考试采用的是60分及格制,考生之间不需要有太多的竞争。更主要的一点是,同等学力申硕有单科成绩保留制度,大部分院校都是会保留四年的,考试次数多了,通过考试的几率也就增加了很多。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只有两科,分别是外国语和学科综合,科目少也就能更好的进行备考。非全日制考试介绍上文说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入学考试,此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和统招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是一样的。初试即为全国统一考试,此考试的科目不是固定的,是根据专业来规定的。在大的方面是分为管理类专业和普通专业,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主要是外语和管理类联考综合,普通专业考试科目主要是外国语、思政、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在普通专业中,部分专业是考三科,分别是外国语、思政和专业综合。初试没有固定分数线,每年都是有些许变化的。还有就是,分数线不单单有国家线,还有34所院校自划线和普通院校自划线。如果是报考34所自划线院校,那么初试成绩通过院校分数线即可参加复试;如果是报考其他的院校,需要同时通过国家线和院校线,否则是不能参加复试的。复试是由各个院校自主组织的,基本上都是以面试为主,笔试为辅,虽然没有初试那么难,但是也要足够的重视。每年初试通过,复试时被刷的考生也是非常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根据两次考试的综合成绩进行择优录取的,所以初、复试都是很重要的。在职研究生不是没有考试,只是考试阶段和难度不同,各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针对在职读研,你需要做的准备有很多考研复试:影响面试的4个重要因素,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职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好考吗?

很多在职人员为了提升自己,增加职场竞争力,都会考虑在职研究生。但是在职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是否好考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当前在职人员选择的研究生学习方式常见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1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内容、录取标准同全日制一样,所以分数线也与全日制考试的同学一样。分为“国家线”“学校分数线”。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存在差异。相较于全日制研究生,入学难度和毕业难度都比较大的情况下,在职人员要想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更好的平衡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由于是先上课,后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试入学”,所以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提交相关资料,由院校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学校参加课程研修班学习了。当然,参加课程研修班的同学,若想获得结业证书,需要通过院校安排的所有课程考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对于想参加后续申硕的课程研修班同学,还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水平考试。该考试每年5月份举办,考试科目为外语和学科综合。也是百分制,60分及格。即分数线为60分。同等学力采用合格制,且很多学校都会为同学保留4年申硕资格有效期,并保留单科成绩,在4年之内通过两门考试就可以。所以综合来看,考试通过率还是蛮高的。

犯罪学

2019年在职研究生统考都考什么?

很多人报考在职研究生,第一反应是考试难度大吗?都考什么啊,有统考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2019年在职研究生统考都考什么?在职研究生有2种方式是必须要参加统考的,一种是同等学力申硕,一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有哪些科目?参加同等学力申硕统考的话,大家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1、已经完成2年的研修班学习。2、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及以上。3、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有关材料已提交学位授予单位,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确定具有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统考时间在每年5月份,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后,大家可在3月份登录“学位网”报名。统考科目只有2门,外语和学科综合,各科满分为100分,分数线采用及格制,各科达到60分即为通过。二、非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有哪些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是需要和全日制一起参加的,因为二者采用相同的政策,所以不管大家选择什么专业,哪所院校,考试难度都是比较大的。考试科目主要和大家选择的专业有关,所以分为2种情况。一般专业:考生要考4门,政治、英语、数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满分是500分。部分管理类专业:考2门,外语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是300分。统考时间在每年12月底,在圣诞节前后,大家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并且分数线与全日制也是一样的。总之,大家报考在职研究生时,先确定自己想以哪种方式报名,在确定后再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进行复习。

意境

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五种数据要知晓!

自2015年以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提升,去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人,预计今年会突破三百万大关。而研究生中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了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下面这五项数据要注意。1、招生人数这项数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招生一切都是空谈,有招生大家才能报考,并且才有机会进入课程班学习。一般来说各个院校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一般会公布到学校官网或研招网上,大家不仅要查看去年的数据,最好看一下最近3年的招生人数。2、报考人数报考人数反应相关学校专业的冷热程度,有些非常热门的学校、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也非常的多,因此想要进入难度也是极大的。不过有一点,一般来说每年报考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所以大家可以根据去年的报考人数来判断今年的趋势,更加合理的选择就读课程。3、录取人数一般情况下录取人数与招生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大家通常能够从招生人数来知晓录取人数。当然两者也有不同,招生人数是院校计划的,而录取人数要受到当年生源质量的影响,有可能会多招生,也有可能会少招生。4、报录比顾名思义就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的比率,这个数据最终反映的一个专业,或者一个学下的热门程度,通常哪些优秀大学的好专业,报录比是很高,反之则报录比较低。大家可以适当运用这个数据选择合适的院校或专业。5、复试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牵扯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考试科目、不同的学校等,大家需根据自己的分数带入到自己所要报考的地区、院校、专业,以及单科分数来评判是否达到要求。考研难如登天,不如试试“在职研究生”!

指环王

还有22天!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即将开启,你还需要做以下三件事

过完今天,就要进入12月份了,对于报考了2019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来说,距离全国考试又进了一步,对于参加考试的考生,也需要提前做安排了。为此,小编给大家列举了需要提前安排的三件事!一、考试时间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二、考试科目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2日下午外国语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3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三、需要提前安排的三件事!1、提前安排住宿如果离考点比较远,大家要提前预订好酒店。需要预定酒店的小伙伴一定要趁早,越临近考试,考点周边的酒店就越紧张。为了保证充足睡眠,准时到达考场,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2、进行模拟考试距离考试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不管复习进度如何,大家都要抽时间进行模拟考试。考前不提前模拟,等到考场之后,很容易因为时间、做题顺序、心态等手忙脚乱,这样会极大地削弱你的知识储备效用。所以,不管进度是慢还是快,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一定要进行模考。3、适当调整作息在最后的这些天中,大家要开始适当调整一下作息,尤其是习惯于熬夜的考生,这段时间尽量早睡。有午睡习惯的考生,也要根据实际考试时间,调整午睡时长。温馨提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要下意识地将英语放在下午练习,上午复习政治,让大脑提前适应考试时间。更多的相关知识可查看本百家号其他内容。点击了解在职研如何备考

晨风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如何在误解和歧视中艰难成长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

依依惜别

在职研究生考试分数线真的很高吗?

在很多人看来,选择考研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论是全日制考研的形式,还是在职考研,都是需要很高的分数线才能考上。事实又该如何呢?在职研究生考试分数线真的很高吗?下面时间,一起来看一下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老师的回答。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老师介绍,在职研究生考试分数线并没有很多考生想像的那样。说到底,考个在职研究生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考生没有选择对的报考方式,所以会觉得在职研究生分数线很高。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如果只看当前的话,目前最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比较常见的同等学力形式,就是可以免考入学的。而另外一种是属于非全制的形式,就是可以拿双证的教育形式。下面具体来看一下分数线要求。首先,关于同等学力的分数线要求并不算高,申硕考试考科目有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两门科目都是100分的试卷,采用及格制,考过60分则视为合格。而且外语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只有选择题、完形填空和作文题。学科综合部分更是平时课程所学习过的内容,考过60分难度不大。其次,非全日制的形式,难度就非常高了,一般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当于全日制研究生的水平,考试难度是非常高的。考试分数线150分,至少也要120分到130分才能过国家分数线,而且通过国家分数线以后,还有学校的自主划线。只有过了自主划线的分数线才能有机会进入到复试环节。而复试环节包含比试和面试,一般复试环节是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很多考生在复试环节被刷掉。总而言之,在职研究生分数线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形式都非常高,如果觉得在职研究生分数线高的话,那只能说明你没有选择对的报考方式。

乃至委蛇

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2020年考研er该如何备考?

如今,在职考研的人是越来越多,并且随着16年政策的改革,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也是愈发多了起来,为此笔者为2020考研者准备了全年的复习计划,来送给爱学习的你们!目前—2019年5月基础阶段此阶段,需要考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并准备相应的备考资料等基础工作。同时也要协调好复习和工作的关系,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2019年6-7月强化初级阶段★1、专业课的复习,需要做好相应的笔记,笔记包括大的大的框架以及重要的名词;深入研读目标院校专业的参考书籍,同时结合历年真题,总结考点。★2、公共课的复习方面,小编建议在这个阶段把数学和英语作为重点,如果是不需要靠数学科目,则可以将专业课和英语作为重点。2019年8-9月强化第二阶段作为复习的黄金阶段,在复习的同时,也要调整好心态,由于天气炎热以及复习任务的加重,每年在这个时间段内,会有很多人选择放弃。在复习方面,可以将英语、数学真题分析深入展开,政治理解背诵做题同步进行。另外,在9月份的时候,要注意各院校的的招生信息和预报名的时间,一般网站预报名会在9月份进行。2019年10月-11月考研报名阶段★1、在本阶段,除了关注院校院校的招生信息之外,在10月份还要关注正式报名的时间。★2、在复习上,可以做一些真题、模拟题,并结合笔记,加深巩固。★3、在11月份,还要注意各院校公布的现场确认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现场确认的工作。2019年12月初试阶段★1、在紧张复习的同时,要重点注意准考证打印的时间和考试时间。★2、在复习方面,已经到了最后重点回顾阶段,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对自己薄弱的方面都心里有数,所以建议大家尽量是有重点的进行复习。2020年1-3月初试成绩公布一般情况下考试结束后,成绩大概会在2月份至3月份出来。届时大家可登录研招网进行查询。2020年3-4月份复试调剂在这个时间段,会先公布34所自划线院校分数线,接着,会公布国家线,单价可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进行复试还是调剂。(注:国家公布分数线是最低要求,考过线分数越多,被录取的机会才越大,因此非全日制考试是选拔制,择优录取。)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关于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备考的相关事项,打算报考的人现在就应该着手准备了。更多的知识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内容

落水记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了?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了?.06:13来自光明日报文 | 陈城10月10日,2020年考研开始正式报名,一条微博热搜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称,近日,有不少学生反映,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企业的规定可以理解,毕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市场过程。但不可理解的,则是企业或者说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市场的不敏感、对新政策的不关注。可以说,他们的思维并没有与时俱进。一些企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拒而远之确有历史渊源,毕竟在3年前,有一种硕士研究生是可以不用通过严格、统一的选拔便可直接就读,这种研究生毕业后只被授予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通常需要缴纳远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费用,如果一些考试科目未过也可在缴纳相关费用后获得更多的机会。故而有些企业对在职研究生以及现今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偏见,并非没有理由。毕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在词汇文意表达上是类似的,都是边上班边读书。但现实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过往的在职研究生大不相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准入门槛。随着非全日制改革正式落地实施,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这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须和全日制研究生一道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一样、难度一样、统一划线。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必须参加统考,这道选拔关卡定然能够筛选掉那些以为花钱就能有学历的群体,因为没有认真复习是绝不可能通过的。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同一专业分数要求一致,正是为了确保非全日制硕士学历的含金量——需要先达到接受硕士教育应有的能力基础。用一句话总结,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仅为培养方式和学习形式不同,在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分数线、录取标准上都相同。201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图自教育部官网这一要求也并非空话,实际上,查询如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一些专业,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要求上,是与全日制培养要求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需要达到的条件直接适用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同一准出条件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一样能够得到保证。仔细翻阅部分高校2020年硕士招生简章可以发现,与18、19年的简章相比,最新的简章增加了“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这正是为了让更多只拥有本科学历的已就业人员拥有接受正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机会,而这一规定只会继续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而言均在专业型硕士招生,兼顾小部分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的意义正是在于培养重视实践和应用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者,既拥有工作经验,又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从何得出“非全日制=本科生”的结论呢?恐怕,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尽快熟悉新事物,发掘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市场潜力。汉服为什么突然火起来?

还魂记

“ 笔试面试第一却被刷下来,就因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 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 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