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走上了读研之路。但是在考研时大家可能都会注意到目前的招生计划都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那么二者到底有何区别?毕业证上的非全日制字样何时消全日制研究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本科毕业读研,也就是全天都在学习,除了学习别无其他。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的区分主要是体现在学习方式上,除了学习还要工作。如今非全日制研究生虽已经被纳入统考(大家一起要参加12月份的全国考研),但是非全日制研招遭遇了尴尬,难招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多人读研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就业,大家都参加统考,非全日制学费还更贵,最后许多公司招聘简章上著名了醒目的“全日制”三个字,这要好招生就怪了。非全日制就业遭尴尬首先在招生专业上各大高校都是分开招生计划的,比如中科大大多数专业是不招非全日制的,只有软件工程、安全工程和一些管理类专业招收非全日制,想考中科大数学物理化学那种专业只能全日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非全日制的毕业证书上会注明“非全日制”,要不对全日制学生来说就太不公平了,可能有的朋友不理解,大家都是一样的考试一样的课程学分,就因为学习时间不一样毕业证就不一样?没错,现实就是如此!没有为什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囧其次对于招聘企业来说,全日制的学生整天都在学习,而非全日制的学生学习时间大大少于全日制,尽管个别非全日制学生可能会更加优秀,但是整体上非全日制生的主要日常还是工作,学习搞成了副业。毕业证的不同造成了考生会担心将来就业时遭遇歧视,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非全日制招生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绝大部分靠调剂。中山大学的非全日制测绘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甚至出现了0招生的局面,考生宁可落榜都不愿调剂名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不得不考虑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是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甚至一些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安排住宿。就业因素导致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他们最大的考虑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确实很少遇到在34岁之后选择在计算机专业读研的女生,当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少见。从个人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年龄并不应该是读研的障碍,但是由于IT互联网行业对于从业者的年龄比较敏感,所以在34岁之后考研应该慎重一些,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从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来看,未来行业领域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会有大量的需求,而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硕是培养行业高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所以当前读研对于很多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初级职场人来说,通过读研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职场价值,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产业结构升级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网络化、智能化,所以未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将逐渐从IT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覆盖,在人才需求量上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计算机领域的资深职场人,进入传统行业发展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自身的职业生命周期,同时也会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做出贡献。当然,在传统行业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读研来提升自身的人才层次水平,但是并不建议年龄较大的资深职场人脱离岗位来读研。当前要想在IT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岗位上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应该重视新技术的学习,当前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就在今日(3月15日)中午晚些时候,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下面是各分数线情况。以下分别是学术学位类和专业学位类的分数线▲学术学位类▲专业学位类今年分数线的情况如何呢?笔者简单介绍下:笔者观察了今年的分数线情况,从考研国家线来看,学硕分数线普遍上涨了10分左右,变化最大的应该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了,该专业英语单科分数线为49分,相比去年,单科涨了4分,所以英语不好的考生,今年报考经济学类专业是十分遗憾的。另外,哲学涨了15分,经济学涨了15分,法学涨了5分,教育学涨了5分,文学涨了10分,历史学涨了10分,理学涨了10分,工学涨了10分,医学涨了5分,管理学涨了15分,艺术学涨了5分,体育学涨了5分,只有农学、军事学分数线没有变化。接下来又该做哪些工作呢?1、准备复试看到分数线之后,通过的考生可以专心准备接下来的复试了。虽然分数线没问题,但是也必须要对复试重视起来,因为复试在总分书中,所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2、进行调剂为方便考生申请调剂,3月20日至4月30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开通“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培养、奖助等方面的政策区别,并提前了解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那么,分数线没达到的在职人员该做些什么呢?对于落榜的在职考生,笔者也是略表遗憾,但是也不用气馁,因为还有以下方法可以补救:1、来年再战如果准备再战,那么现在就要进行准备了,经过了这次的考试,相信也对自己不足的方面有了了解,接下来可以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2、报考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相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采用的是先学后考的方式,其更为适合在职人员进行报考,考生只需要将资料送至院校,并通过审核就可进行课程的学习,课程的开课时间以院校公布为准,不同课程的时间也不同。以上就是给大家做的详细介绍,在这里,笔者也祝愿大家都能够通过,更多的相关知识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内容。
首先,目前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尚未毕业,所以用人单位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程度还无从考证,但是从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方式和培养方式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与统招研究生是统一的,只是分数上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从近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试分数并不低,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统招的分数线,只是由于目标学校的竞争过于激烈而选择了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从近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大量的考生都是应届本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保障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从培养方式来看,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脱产学习,但是不少高校目前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也采取了全天候的管理方式,课程设置与统招研究生也保持了高度一致,甚至会统一进行授课,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会与统招研究生一样参与到课题组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非全研究生实际上采取的是全日制培养方式,非全研究生同样会共享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导师资源和课题资源等。从近两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整体学习情况还是远远超过了预期,非全日制研究生未来在岗位竞争力上对于统招研究生会形成一定的冲击。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为考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对于用人企业来说,实际上也多了一种选择,用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首先,当前研究生教育分为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两种大的方式,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而且在满足毕业要求的情况下,同样会颁发“双证”,也同样可以继续读博,所以当前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职场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参加统一的考试,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整体的门槛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和社会认可度也会形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实际上,当前有大量的应届本科生会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不少学校当前也会采取同样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设立初衷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要满足职场人学历提升的要求,所以并不是所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分数都比全日制低,有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分数是完全可以读全日制研究生的,只是为了兼顾工作和学习,才会选择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未来会有更多的职场人会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职场人来说,如果要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时间安排,当前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不少职场人都因为学习时间不足的原因而导致了延期毕业,甚至是丧失了毕业的机会,这一点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2018年12月22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考点,考生在抓紧时间复习。视觉中国 图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就业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自2017年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为45%,接近半数。据统计,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占比为32%,三年时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就业难”不无关系。非全日制面临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比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专业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化学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但最终,这些专业录取均为0人。从调查来看,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近四分之一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是靠调剂来完成的。实际上,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高校推免比例扩大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原题为:《半数考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 》)
首先,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是有用的,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职场人通过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也能够提升自身的人才层次水平,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际上,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如果自身的工作岗位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会参加统一的考试,在生源的选拔上明显提升了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从近两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情况来看,有不少考试分数比较高的职场人也会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便于兼顾工作和学习,所以并不要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分数一定比全日制低。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考核方式上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统一的,而且也会共享研究生教育资源,所以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定要注重时间的安排。从近两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际培养方式来看,由于当前有大量的应届生会选择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以不少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区别对待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会采用统一的培养方式,同样也会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参加考研活动。在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接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反映,当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比全日制研究生差,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比较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职场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最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可以继续读博。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首先,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有必要读的,由于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与统招研究生统一的考试方式,而且在毕业时也会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提升了入学门槛,由于会颁发“双证”也会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与统招研究生是统一的,在考试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大量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应届生,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可以说也超出了很多授课老师的预期。虽然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尚没有开始大面积就业,但是从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将会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实际上一部分非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甚至超过了不少全日制研究生。虽然非全研究生在授课时间上会相对灵活一些,但是目前由于大量的应届生选择就读非全研究生,所以不少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上与全日制研究生也进行了统一,另外在课题资源、导师资源等方面也实现了共享,这也保证了非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非全研究生在名字上叫“非全日制”,但是实际上也在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这与传统的在职研究生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最后,非全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在学费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非全研究生的学费往往要更高一些。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院校分析:2021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计算机硕士在职备考计算机的考生最好把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上,尤其数据结构更要多花一些时间;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很多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相对来说容易一些。那么对于择校上的问题,必尚考研为大家分析六所非全日制计算机考研院校情况吧!湖北地区: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 学制2年,学习期限2-4年。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进行非脱产学习,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在武汉大学。学费28000元/年,共56000元/人(以最终批复为准)。初试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和计算机基础(学院命题,科目包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2、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52 数据结构(C语言版)(选一)。学制为3年。3、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制为2年,往年会有部分调剂,对于招生条件可以到官网上查询。广东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 中山大学偏文科类,但是理科依然竞争激烈,往年有部分调剂。学制为3年,学费为25000元,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二、数学二、408计算机基础。复试的满分为 500 分,笔试 100 分,英语面试 100 分,机试与专业面试 300 分。复试笔试:离散数学与 C 程序设计。2、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初试考试科目为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实力也是很强的。广西地区:1、广西大学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广西南宁,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省合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费为13000元/学年(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的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17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成绩满分100分。考生考试总成绩=考生初试成绩总分×50% +考生复试成绩总分×50%。关于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计算机考研情况大概就是这些,如果有更多考研的择校或者择专业的问题都可以咨询必尚考研哦!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付老师:考研
改动一:非全日制专业缩减不知道今年大家有没有认真去看考研简章,很多大学的非全日制专业做了缩减,大家很有必要针对自己要考研的高校认真看看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往年都会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供在职的朋友考研,但是今年名额为零。另外自动化系的非全日制专业,控制工程也取消了招生。这给很多埋头复习的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好端端的复习准备冲刺一下的,结果专业被取消招生了,意味着前半年的复习白白浪费了。要么换学校,要么考全日制专业了。当然,也有反向的例子,譬如今年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将“应用统计”专业的全日制全部取消了,改为了全部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有兴趣冲刺一下北京大学的同学,可以多留意一下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网站,看看有没有及时更新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改动二:专业名称更换今年,一开始查询考研信息的时候,我们发现浙江大学的非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对应的专业名称变成了“电子信息”。当我以为这是浙江大学的偶然事件时,查询了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之后才发觉,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今年针对2020考研做的一项重大改动,只是我们没有收到通知而已。其实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这项改动,带来的影响对非全日制考生而言非常深远。因为,有的人是冲着计算机专业来考研的,为的是计算机就业形势好。但是,当你填报信息之后,一旦考上了,后面拿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面写着的可能就是“电子信息专业”。这个信息对部分考生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因为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无形中改变了自己要读的专业。从以往的“计算机应用”直接换成了“电子信息”,计算机变成了一个专业方向。改动三:往届生不能预报名往年,就我所在的湖北地区,往届生和应届生都可以在预报名阶段填报自己的学校。很多往届生会提早报名,因为这样一些城区好的考点会先放出来,后面出来的考点有的是临时增加的小学和中学考点,基础设施很差,会很影响考研的心情。但是,今年在报名须知里面我们看到往届生直接不能参加考研预报名。总结:今年考研过程中出现的这几个变化,我相信报考非全日制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直接遇到,我索性一次性将这几个问题放出来,节约大家的考研时间,让大家在关键的复习阶段做到不慌乱!还是那句话,有不懂的同学,欢迎积极留言并分享给更多的考研朋友,祝福同学们考研顺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