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非全日制专硕变成了鸡肋,读还是不读,是个问题见大木焉

非全日制专硕变成了鸡肋,读还是不读,是个问题

2021年研究生招生开始了,好消息是扩招,不利的消息是学硕扩招有限,主要扩招的是专硕,而大部分专硕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以前招全日制专硕的大学今年也变了,专硕全变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来源标明: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定向研究生意思是有工作单位,培养完成哪里来哪里去。由于国家相关单位对非全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安排和待遇没有相应规定,所以非全研究生都很迷茫,究竟该不该读非全研究生呢?真是有点纠结了。毕业后按应届生应聘无人理,只有回原单位继续上班,而单位对非全研究生又没有政策,真是如鸡肋,读之无味弃之可惜啊!现在都说考研,可是大部分学校又都改方案了,好点专业的研究生主要以推免为主,留给考研的名额实在太少了。像经管类学硕主要以推免为主,想考研不说难于上青天,得是学霸中的学霸才能考上。容易点的都是比较差的专业,像传说中的生化环材、人文社科之类的。近期不断关注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现很多大学非全日制专硕招生数量庞大,每个专业招生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等等,文科类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招推免生,专硕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吉林大学更有意思了,招的大部分是学硕,专硕招的很少,虽然是全日制,但招生数量少的不能再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国家要求和全日制同等待遇,但企业招聘时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很高,一般在6.8万-8万/年,两年学费在16万左右。花了很多钱,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者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而最为烦恼的一点很多同学可能没有想到:如果没有就业的本科生直接读非全,毕业以后可能面临不是应届生的问题,找工作只能通过社会招聘,那就业就相当难了,渠道窄了很多,好单位基本进不去了,只要报考非全日制硕士时选择“定向”专业的话,没有派遣证,意味着不是应届生,这点一定要注意。所以非全日制专硕读还是不读,真是个大问题。如果只是要个文凭,对以后晋升职称也许有用,如果晋升职称时也要求全日制,那真是一点用也没有了。如果单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那还是可以读的。另外应届本科生读非全专硕,还是先找到工作再读吧,边工作边读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也会读更好。

林勇

专业硕士非全日制定向培养或成未来趋势?

原标题:部分院校取消专业硕士全日制招生 非全日制定向培养是否成为未来趋势?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目前,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各高校陆续公布了2021年硕士招生简章。不过,有的考生发现,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取消了专业硕士的全日制招生,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两所高校就取消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全日制招生。其实,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做法并非先例,近两年来,已经有多所院校取消了部分专业的专业硕士全日制招生。那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到底有哪些区别?取消专业硕士的全日制培养是否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近期,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目录”。据报道,与2020年公布的招生目录相比,该校取消了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只招收非全日制30人。对于这样的调整,有专家认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属性以实践为导向,与“学术硕士”相对,“专业硕士”更加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此前,专业硕士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且采用全日制方式培养,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相偏离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此次部分高校的专业调整应该也是考虑到了招生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储朝晖说:“我认为这是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这些学校在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的情况和他们就业的情况,他们所做出的决定,情况各个学校有差异,所以可能就是一部分学校已经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相比全日制,非全日制在就业时相对“弱势”。综合就业和学历的需求因素,不少考生在报考专业硕士时也多倾向于选择全日制。除了新闻与传播学,近两年,不少管理类学科也偏向于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鼓励在职人员报考。那么专业硕士取消全日制培养会成为一种趋势吗?对此,储朝晖认为,目前看仍是个别学校的专业调整。储朝晖说:“一部分学校可能在招生、就业这两个方面,专业硕士还有空间或者在整个学校的设置方面、资源配置方面,感到专业硕士还有一定的独特优势,所以不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而是有一部分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不少专家认为,专业硕士以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方式招生培养,应该由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在招生和培养方面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储朝晖介绍:“差别跟整个设计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现有的设计是根据考试成绩决定你进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首先招生这个环节有差异,然后在不同学校培养的环节也有差异,不同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安排、评价标准上,对这两类硕士分别对待。”部分高校区别对待的培养方式也令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遭到歧视。某招聘平台负责校招市场的负责人马潇珺介绍,大部分企业在发布招聘信息时会设置基本硬性条件,会明确区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要求。马潇珺说:“其实在校园招聘的过程当中这个现象还挺普遍的,企业会明确在自己的招聘简章里面写上,只接收全日制研究生。”为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的问题,教育部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目前,部分高校取消了专业硕士的全日制培养,仅保留了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储朝晖认为,要想解决此前存在的就业歧视,高校应该在培养过程中提高标准。社会各界也应该转变观念,而不只是“唯学历论”。储朝晖表示:“在学校这个环节下功夫,在招生培养上面,在教学过程当中,在评价上,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用同样的标准,同样高的门槛,这样一来,事实上就使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来源:央广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断刀客

红利期过,非全非定向已成历史,2021高校只招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

2020年以前的非全研究生或许还能捡漏到一个非定向就业的机会,但从2021年开始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类别的,言下之意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要在职人员报考的。很多考生还是对定向与非定向搞不清楚。简而言之就是,定向是指有工作单位的,学校只负责提供教育服务,单向关系;非定向是指学校负责你的就业派遣等,是双向选择。再简单明了一点就是,非定向录取的考生是学校的人,定向的是公司的人。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毕业无派遣证、就业证或报到证,无校奖学金,无宿舍。非定向的才有报到证。建议2021应届毕业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去考个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吧!不要和那些工作了的大叔阿姨们去竞争非全日制定向在职研究生了!全或非全虽然都是统招研究生,但2021年开始,目标对象和市场都不是一个概念。一言以蔽之,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是给在职人员刷学历贴金准备的!不要糊涂!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交流,也请您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百家号:李罗伯,谢谢!

闯王旗

2020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你竟然不知道?

许多想要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不明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为了更好的了解考研常识,下面给各位考生讲讲全日制和非全日研究生的区别和相同点,以供各位了解。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招生计划归属方面的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由国务院学位办进行招生: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及学术学位硕士都是由教育部进行招生2.在招生对象方面的不同,非全日制面向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和本科毕业生进行招生;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主要面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以各类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进行招生3.从考生来源方面来讲,这三类考生都是针对统考一志愿和调剂考生4.招考时间都为每年10月份报名,12月份考试5.录取的原则都是按照统考国家统一分数线来录取6.在教学方式方面的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假期教学;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都是全日制教学方式7.教学范围方面的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学科领域教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是按照学科专业教学。8.录取类别的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按照委托培养,专业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自筹经费/部分院校非定向。全日制学术学位是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9.授位类别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专业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注明学习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专业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是学术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10.培养侧重点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侧重学术实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注重学术理论与实践。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注重学术理论与应用。11.过程管理的不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单独管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统一管理,管理制度与学术硕士相同。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是统一管理。

不其

解读: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知识!

考研之前,务必了解考研常识,像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等相关知识。培养方式分类:学硕与专硕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是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学硕侧重学术研究,专硕则是偏于应用,后者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具体区别如下:1、报考条件,对于部分专业,专硕要求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也有部分专业条件是相同的2、报考专业,学硕涉及门类、专业广;专硕所涵盖的报考专业要少得多。3、调剂要求,学硕能调剂到专硕,不过一般要看具体规定,初试所选科目需与转入专业的初试科目相近或相同,对于统考的科目理应相同。4、入学难度,学硕的难度要偏难与专硕。5、学费标准,通常,学硕学费低于专硕。6、学制,专硕学制会短语学硕。7、读博方式,学硕硕可硕博连读,专硕一般不行。学习方式分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是经过入学考试,被具有教育资格的有关教育机构或者高等学校录取,在规定年限内学习,是脱产学习。非全是指符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教育机构或者搞笑录取,在规定年限内,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就业方式分类:定向与非定向定向是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是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而就业。考试方式研究生的考试方式分有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联合考试、推荐免试。通过以上相关介绍,对于计划考研但又对考研感到迷茫的你,可以逐渐了解考研,为考研做好前期准备。

女船长

考研方式解析!全日制研究生VS非全日制研究生

文丨在职研老师2020年的考研初试已经结束,而错过这次考试的很多人员都开始为2021年的考研做准备,但是这些想要考研的人员中又不少人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是很了解,只是盲目的跟从包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考研方式。根据2019年8月2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文件,我们可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常年以来很多人对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解。下面我们就看看看《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介绍。通过该教育部颁发的文件第七十八条我们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对象多数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属于已经有工作的人。非全日制学生毕业不能办理就业派遣证,没有应届毕业生身份。而全日制就没有这些限制,但是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就需要把现有工作辞去,到报考院校去住宿学习。对于那些想要考研的人员建议在报考以前弄清楚以下这些问题:1、你想报考哪个城市的学校?2、报考哪种方式不会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3、如果你是公务员,一般会涉及到遴选,那你只需要去核实一下单位遴选的条件,是看学历还是看学位再或者是只认可全日制?确定了以后在选择读哪种考研方式。考研学习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因此,考研人员在选择考研方式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慎重选择,不要盲目跟从。

不亦善乎

非全日制研究生=假硕士?上万人表示“非全”是找工作绊脚石!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近几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我就是二战也不去读非全日制】这是17、18、19年,20年无数考生的内心写照!为什么“非全”研究生一直饱受非议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全日制”和“非全”的区别:【一】、全日制与“非全”的主要区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说学习方式,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述:脱产和在职。即全日制研究生是脱离生产,仅仅是学生身份;非全日制非脱产,可以是在职人员。一般来说,非全日制上课在假期和周末,不与全日制一起上课,但不同学校基于具体情况,通常采取非全日制几周内集中上课或与全日制一起上课的情况。【二】、”非全“相较于全日制具体区别:1.如果你同时考上公务员,可以同时上公务员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全日制不可以;2.全日制硕士可以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校设的其他奖助学金,非全日制通常不能享受上述奖助。3.非全日制不提供宿舍(部分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外居住)4.学费高昂(部分专业甚至达到了2倍的差距)5.20考研改革,院校定向就业不发放派遣证(没有派遣证没有应届生身份)6.强调着同等培养方案(由于部分院校的师资问题,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一起上课,极少数能做到周末教学,工作日上班)【三】、”非全“的就业问题处于相对劣势:全日制比非全日制在就业上有一定的优势,”非全“就业容易受到隐形的歧视(有些同学把没拿到offer的原因归结于非全日制。但随着18年以来非全日制硕士也陆续采取参加国家统考形式,毕业授予双证(毕业证、学位证),仅在毕业证上标注非全日制/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中。【四】、造成”非全“就业歧视的根本原因: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入学的成绩存在的不小的差距,攻读非全日制成本高昂。并且非全日制招生人数多于全日制,难免会让企业觉得非全日制有花钱买学历的嫌疑【五】、读”非全“建议:对于要不要读非全日制,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需求决定如果偏向于科研,您应该选择学硕如果您是应届生且偏向于就业,您应该选择全日制专硕如果您是非应届生且偏向于就业,您应该选择非全日制专硕相信随着国家的提倡与保护,大家会更好的了解到2017年后的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如果你有报考”全日制和“非全”的问题,欢迎后台私信~放心绝对免费我是“向上好青年”,带你考上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

近日,小编接到一位研友的问题我的分数通过复试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本校同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有名额,我不是很了解非全和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非全值得一读吗?二者区别其实关于非全和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早在国家2019年8月12日出台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经明确了。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其他政策标准完全一致。并且双方都拥有学历证与学位证,都是受国家认可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只是毕业证上,会表明“非全日制”等字样。在2016年9月14日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有没有必要调剂到非全首页,如果你是报考全日制被调剂到了非全,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依旧可以留在第一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内就读。其次,如果你确定被调剂到了非全,经济上的支出会大很多。因为非全是没有奖学金并且学费更贵。最后,非全大多数都是定向招生,也就意味着你毕业后没有派遣证,不能参加校招,只能走社招途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社会认可非全吗目前我们必须承认,非全的社会认可度比起全日制还是差点,虽然国家认可的,但是有的社会机构并不认可,这是客观存在的歧视。但是小编认为,非全会慢慢地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实际上在去年,部分事业编公务员招聘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可非全了。另外,有数据显示,百度、腾讯、头条、网易、小米、阿里巴巴、微软、四大、华为、等校招组明确回复接受非全日制研究生。当然了,如果你是应届生,还是建议去读全日制研究生!你想想看,大城市,如果读了非全,又没有工作,学校不安排食宿,租房子+高额学费,真的是一笔不小的压力。总之,是否要读非全,一定要结合你的职业规划来看,切不可盲目选择,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要做什么,从事的行业会不会歧视非全,再做决定!

解其桎梏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硕士不是掏钱就能读

进入10月,企业陆续开始秋招,对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却备受冷眼。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明确“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某企业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生”)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两类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通知还要求培养单位要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尤其指出二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遭歧视的学生向当地人社部门提起举报。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招聘企业自觉认同。对个案来说,国家有关部门的权益救济或径直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节省成本,直接将双非院校及“非全生”排除在外的案例屡禁不止。“非全生”遭歧视并非没来由。在“非全生”教育早期试点摸索、制度确立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因招考方式、标准的混乱,功利心态导致的教学培养体系、学历学位授予考核松散,甚至不乏“硕士掏钱就行”说法,“非全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标签。尽管时过境迁,如今“非全生”的招录门槛远非昔日可比,但社会不少人对其认知依旧停留在过去,企业招聘也依然会有歧视。要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需要正视当下“非全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非全生”招录情形冷热不均,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多青睐人文社科经管领域,如工商管理硕士就常年爆满,而部分院校的理工类学科则门可罗雀、难以维系,甚至逐年减少招生,不平衡的招录情况,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学科优势特色不同的文理院校间都时有发生。报道中遭“歧视”的研究生,好多还是非全日制应届生。按理说,报考“非全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和部分院校注明“定向就业”的“非全生”招录要求不同,有些院校并无此限制,这些学生往往是全日制统招复试失利后,出于各种原因“调剂”而来。这说明部分院校发展“非全生”教育的盲目无序,既未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竞争力,更未预料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见不足。这些学生与依附原工作单位、非脱产学习的“非全生”相比,除了遭受“歧视”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择业焦虑。“非全生”的培养目标为某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2016年全日制、非全日制并轨后,除了同等学力申硕,“非全生”统考能报的学位多为专业硕士,鉴于此,许多院校培养方案也参照专业硕士进行。但目前的专业硕士教育并非臻于至善,加之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间固有的差距,部分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尚不成熟,“非全生”教育却已草草上马,有的将就沿用此前落后、松散的培养方案,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再就是教学科研资源的紧张。尽管说“非全生”为完全成本收费,学校不覆盖奖助学金,更不占住宿等后勤资源,但院校科研教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部分院校学硕已缩招,专硕和“非全生”的规模和比例却在增长,还不乏有些院校将“非全生”作为“生财之道”,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让现有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许多院校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教学,亟需满足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师资更是匮乏。此外,学制过短使课程节奏过快、业务实践和求职时间冲突等问题也十分尖锐,这些专业硕士培养中已遭遇的问题,应当在“非全生”培养中予以克服。“非全生”教育极大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对无缘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取知识以及学历的人来说,“非全生”教育一定程度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好“非全生”教育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我国的“非全生”不同,英美一些高校以研究生课程的12个学分为界限,修够12个学分,便自然过渡为全日制研究生,其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生”成长空间上,如与博士学历的无障碍共通;在人才考核上,用较为独立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价把关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经验启发我们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也要适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非全生”教育。(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晚唱

非全日制专硕变成了鸡肋,读还是不读,是个问题

2021年研究生招生开始了,好消息是扩招,不利的消息是学硕扩招有限,主要扩招的是专硕,而大部分专硕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以前招全日制专硕的大学今年也变了,专硕全变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来源标明: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定向研究生意思是有工作单位,培养完成哪里来哪里去。由于国家相关单位对非全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安排和待遇没有相应规定,所以非全研究生都很迷茫,究竟该不该读非全研究生呢?真是有点纠结了。毕业后按应届生应聘无人理,只有回原单位继续上班,而单位对非全研究生又没有政策,真是如鸡肋,读之无味弃之可惜啊!现在都说考研,可是大部分学校又都改方案了,好点专业的研究生主要以推免为主,留给考研的名额实在太少了。像经管类学硕主要以推免为主,想考研不说难于上青天,得是学霸中的学霸才能考上。容易点的都是比较差的专业,像传说中的生化环材、人文社科之类的。近期不断关注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现很多大学非全日制专硕招生数量庞大,每个专业招生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等等,文科类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招推免生,专硕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吉林大学更有意思了,招的大部分是学硕,专硕招的很少,虽然是全日制,但招生数量少的不能再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国家要求和全日制同等待遇,但企业招聘时明确要求:全日制硕士。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很高,一般在6.8万-8万/年,两年学费在16万左右。花了很多钱,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者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而最为烦恼的一点很多同学可能没有想到:如果没有就业的本科生直接读非全,毕业以后可能面临不是应届生的问题,找工作只能通过社会招聘,那就业就相当难了,渠道窄了很多,好单位基本进不去了,只要报考非全日制硕士时选择“定向”专业的话,没有派遣证,意味着不是应届生,这点一定要注意。所以非全日制专硕读还是不读,真是个大问题。如果只是要个文凭,对以后晋升职称也许有用,如果晋升职称时也要求全日制,那真是一点用也没有了。如果单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那还是可以读的。另外应届本科生读非全专硕,还是先找到工作再读吧,边工作边读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也会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