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企业陆续开始秋招,对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却备受冷眼。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明确“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某企业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生”)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两类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通知还要求培养单位要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尤其指出二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遭歧视的学生向当地人社部门提起举报。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招聘企业自觉认同。对个案来说,国家有关部门的权益救济或径直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节省成本,直接将双非院校及“非全生”排除在外的案例屡禁不止。“非全生”遭歧视并非没来由。在“非全生”教育早期试点摸索、制度确立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因招考方式、标准的混乱,功利心态导致的教学培养体系、学历学位授予考核松散,甚至不乏“硕士掏钱就行”的说法,“非全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标签。尽管时过境迁,如今“非全生”的招录门槛远非昔日可比,但社会不少人对其认知依旧停留在过去,企业招聘也依然会有歧视。要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需要正视当下“非全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非全生”招录情形冷热不均,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多青睐人文社科经管领域,如工商管理硕士就常年爆满,而部分院校的理工类学科则门可罗雀、难以维系,甚至逐年减少招生,不平衡的招录情况,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学科优势特色不同的文理院校间都时有发生。报道中遭“歧视”的研究生,好多还是非全日制应届生。按理说,报考“非全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和部分院校注明“定向就业”的“非全生”招录要求不同,有些院校并无此限制,这些学生往往是全日制统招复试失利后,出于各种原因“调剂”而来。这说明部分院校发展“非全生”教育的盲目无序,既未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竞争力,更未预料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见不足。这些学生与依附原工作单位、非脱产学习的“非全生”相比,除了遭受“歧视”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择业焦虑。“非全生”的培养目标为某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2016年全日制、非全日制并轨后,除了同等学力申硕,“非全生”统考能报的学位多为专业硕士,鉴于此,许多院校培养方案也参照专业硕士进行。但目前的专业硕士教育并非臻于至善,加之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间固有的差距,部分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尚不成熟,“非全生”教育却已草草上马,有的将就沿用此前落后、松散的培养方案,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再就是教学科研资源的紧张。尽管说“非全生”为完全成本收费,学校不覆盖奖助学金,更不占住宿等后勤资源,但院校科研教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部分院校学硕已缩招,专硕和“非全生”的规模和比例却在增长,还不乏有些院校将“非全生”作为“生财之道”,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让现有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许多院校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教学,亟需满足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师资更是匮乏。此外,学制过短使课程节奏过快、业务实践和求职时间冲突等问题也十分尖锐,这些专业硕士培养中已遭遇的问题,应当在“非全生”培养中予以克服。“非全生”教育极大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对无缘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取知识以及学历的人来说,“非全生”教育一定程度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好“非全生”教育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我国的“非全生”不同,英美一些高校以研究生课程的12个学分为界限,修够12个学分,便自然过渡为全日制研究生,其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生”成长空间上,如与博士学历的无障碍共通;在人才考核上,用较为独立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价把关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经验启发我们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也要适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非全生”教育。白毅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15日 02 版)(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因为“非全”身份,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屡屡受挫,或者压根儿就被排除在报名阶段,或者在面试时被以各种借口拒绝。更有甚者,一名“非全”求职者在某省中学的招聘中本已取得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最后被校方一研究,以“不符合招聘资格”为由将其礼送出“校”。2020年2月,为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教育部等五部门曾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文件中屡次出现“平等”字样,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平等”的。教育部有关文件早就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很多高校的实际操作中,“非全”和全日制两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也并无本质差异。既然都是“严进严出”,实际的教育过程和质量与全日制学生别无二致,无怪乎很多遭遇就业歧视的“非全”研究生感叹:“同样参加全国统考,同样的国家线,同一标准质量培养,有些‘非全’同学甚至三年都在脱产学习,仅仅因为毕业证上多了‘非全日制’四个字,就被各种区别对待。”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社会形成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刻板印象有莫大关系,用人单位虽不明说,但在其心里,“非全”与“全日制”差着等级。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有关部门需对典型的就业歧视事件予以严肃公开处理,以便引导社会舆论。近期某地的歧视“非全”研究生事件,最后招聘单位仅以道歉了事,未采取任何纠正措施。这种轻飘飘的态度,除了加深社会对“非全”研究生的误解,几乎不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如果每一次就业歧视都不了了之,“非全”研究生背负的就业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治乱象需用重典,既然国家对“非全”研究生的就业有充足的政策保障,对那些违反政策的招聘方,尤其是涉及公职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应该予以严肃处理,切实强化就业权益保护。“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字之差造成的迥异就业境遇,更折射出“唯学历论”这一社会痼疾。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高速变革,知识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已非概念,而是每个人、每个用人机构必须正视的社会现实。一张学历无法覆盖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更无法为一个人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勇立潮头背书。“唯学历论”阻碍着真正有能力人才的自由竞争。突破人才标准固化,需要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只看学历,只盯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去对求职者进行想当然的评判,省事是省事了,但这是真正为单位、为企业延揽人才吗?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果就读非全日制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发现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就业的绊脚石,那么不仅是他们自身的权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严肃和公正都将受到损害。一些高校已经行动起来,明确要求进校招聘的企业不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设置歧视性条款。这样的行为值得鼓励。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从建设人才强国的大局出发,切实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毅哲)
近期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持续引发关注。一方面,因毕业证书上有“非全日制”四个字,不少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求职受阻。另一方面,上届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也影响到新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继续深造的信心。中国商报记者获悉,新学期伊始,已有2020级“非全”研究生新生决定退学。9月14日是青岛某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报到的日子,但该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新生肖晨(化名)却在这天打定主意:退学。肖晨已领取退学申请表,受访者供图。肖晨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在本科时参军,目前是一名现役军人,想进一步提升学历,为今后退役或转业找工作做准备,于是参加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肖晨表示,之所以选择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是由于自己还在部队服役,无法脱产学习。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后教育部关于“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的规定,也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不过,事态的发展超出了肖晨的预料。今年8月初,他加入了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在此看到很多“非全”硕士毕业生求职被拒的经历,也从媒体和社交网站上了解到更多“非全”研究生群体面临的就业困境,担心自己三年后毕业时仍得不到社会认可,于是产生了退学的念头。而促使肖晨下定决心退学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报道当天自己与同专业全日制同学的一段对话,“在得知我是非全日制之后,这个同学说,‘那你这个不就是在职的嘛,花钱就能上的’。我听了这句话其实心里非常不舒服,就反问他初试考了多少分,结果他是压着国家线进来的。”肖晨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是以高出国家线73分的成绩被录取的,而且他了解到,其所在专业非全日制学生的专业课和公共课都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上,只是做实验的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并且所有考试要求与毕业条件都与全日制一致。但旁人的误解以及用人单位对“非全”研究生的歧视,让他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出路。“放弃辛苦备战大半年考上的研究生,我也很不舍。也有人劝我,社会对‘非全’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也许等我毕业时情况就好了。但如果仍不被认可呢?那我这三年时间不就浪费了?我不想赌,还不如二战去考一个全日制的。”肖晨下定决心,从学校领取了退学申请表。与他一起决定退学的,还有同专业另外一位“非全”研究生。记者发现,在微博上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话题下,也不时有学生表达出退学意愿或流露出后悔选择读“非全”研究生的情绪,他们期待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平等的对待。据了解,从2017年起,我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根据国家政策,注明“非全日制”只是为了区分两者的学习方式,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不过,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同度并未因招生改革而提升,很多人依旧给其贴上“花钱就能上”“质量水、混文凭”的标签,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子在求职和申请享受人才政策时被排除在外。随着国家部委发文严禁用人单位设置培养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限制条件以及在广大“非全”学子不断信访举报下,部分单位陆续对人才招聘公告进行补充性说明,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也纳入招聘范围。来源:中国商报
其实,网上两派在纷争不断,有人拿教育部文件说话,有人说“非全和全日制一样你为啥不去考全日制”。这里我想表达一个中肯的观点。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你绝对不能说“非全日制不就是在职研究生吗,花钱买的”或者“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这说明你眼光落伍了。很多人也提到,2016年教育部出了新文件,以后的“正儿八经考上”的双证研究生分两种,一种叫“全日制”,一种叫“非全日制”,只不过是培养模式不同,全日制的全天候在学校,老老实实上课;非全日制的灵活安排时间,把全日制该上的课同样上了,该写的论文同样写了,才能毕业,而不是看看网课、函授一下就行。这说明一点,无论是从入学条件、上学内容和毕业条件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教育部也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毕业证、学位证有同等法律效力。所以我认为,非全日制就是堂堂正正的研究生,毋庸置疑。有人可能会说,非全日制在校时间少啊,分数低一些啊,诸如此类。时间少怎么了,全日制在学校也不是天天上课,人家可能上午上了两节课,就大半天没事了,有的去图书馆学习了,有的可能去舞厅蹦迪了,你能说蹦迪那个毕业后证书效力就不如去图书馆那个吗?同样的,非全在校时间少,但是课也是安排的满,他可能就没空去蹦迪,他可能一天得上八节课,怎么就不优秀了?再说分数问题,好,非全是有一些人因为全日制分数不够就调剂到了非全,但是最最基本的,人家得过国家线吧?我就不说那些比211全日制分数还高的985非全了,就单凭人家过了国家线这一点,人家就是堂堂正正的研究生,这总没错吧?我们再贬低一下非全,比如说,19考研国家线金融类专业学位A区是345分,有个学生考了346,没考上清华的全日制,调剂到了一个二本学校的非全。这个二本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数线都是国家线,你能说他不如清华的全日制,我们理解,你说他不如这个二本的全日制甚至不如本科?开玩笑?我觉得,这个事可以类比一下考证,一个人考出了雅思,你别管他是上着班考的还是啥也不干就天天复习雅思了,反正人家是考出来了,你就得承认人家有雅思证,他就是英语不好,考试的时候碰巧运气好,那你也别管,人家反正有证了。为非全打抱不平了半天,我再说说弊端。你说非全和全日制完全一样吗?我认为这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毕竟高分上非全的是一部分,那还有一些低分,考不上全日制调剂到非全的呢,那人家公司也不好区分你到底是哪一种,只好一刀切,这也是木有办法的事,毕竟全日制的都一堆堆的,也不是什么稀缺资源。还有,你毕竟不是全天在学校,一些导师的项目你可能跟不上,一些讲座你也听不了,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你也没法去,难免在知识的掌握上比全日制差一些。这个时候不用拿出“我是没工作的非全,和全日制一起上课”来反驳,还是那句话,人家公司知道你是什么情况,人家就看见你的毕业证上写着“非全日制”了,后边等着面试的还有一大堆,你又不是他亲戚,他哪有功夫给你慢慢区分?说了这么多,其实完全可以揣摩一下教育部的初衷。首先,大步调是提高人才素质。这几年,单证的在职研究生、上班但是参加统考的双证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等混杂在一起。尤其是单证研究生,好考好毕业,水分很大。同时,上班族也需要提升自己,不能不让人上进啊,但是上班的可选的范围不大,好多只能考个单证研究生,不利于人进步,怎么办呢?教育部一想,设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吧,应届毕业生考全日制,工作的就考非全。又一想,可别把非全又折腾成了“水货”,所以严令学校把关,统一考试,统一标准,证书统一效力。目的就是,培养出的非全也得是高质量的人才,而不是混学历的“水军”。但是教育部门万万没想到,一大批全日制的考生差了几分居然不是选择二战或者去差学校,而是去了非全,甚至一部分高校在诱导学生要不要调到非全。这个时候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那段时间里,学校政策不一样,有的学校非全也提供住宿,有的不提供,有的接受非全档案,有的不接受;有的毕业发三方和派遣,有的不发;有的只要在职的,有的要应届毕业生……这一切,都为隐患埋下了种子。2019年,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了,忽然发现,他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不被认可!这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很多公司还停留在花钱买学历的“在职研究生”记忆里,你忽然让他接受非全,可能是接受不了的。但是,这也不是人家非全学生倒霉的理由,我们不能幸灾乐祸的嘲笑“非全”,仔细想想,他们也很无辜啊,毕竟教育部说了“同等法律效力”,不过这种情况也应该是在意料之内的。所以2020招生规定上加了一句“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综上所述,非全是正儿八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短期来说受到误解或者难找工作也是肯定存在的。我觉得,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国家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让人们真正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而且,在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等国家、政府层面的考试和选拔上首先要公正起来。比如说,你一些职位要应届毕业生,不让非全报咱先不争论了,但是一些要研究生不限制是否应届的岗位你必须得让非全报。再比如可能硕士比本科工资高的单位,那么人家非全的来了你也得给人家工资该高的高出来。政府下手接纳了,社会慢慢也会接纳。顺便说一句,非全不让评奖学金就很坑,奖学金是学习好坏的表现,和有没有工作有什么关系呢?谁牛谁拿呗,何必限制!不管如何,生活还要继续,不知道第一批非全现在怎么样了,祝好。
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正在逐年变高,选择非全日制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竞争也在变得愈发激烈。什么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注意:考研时调剂时非全日制无法调剂到全日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部分专业只招收非全专硕的院校,小伙伴们可以看看!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已经采纳非全日制培养。(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招生简章)2、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取消了全日制招生,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且不接收推免。(华中师范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0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主要进行以下两点调整:(1)新增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招生专业目录;(2)跨学科考生在复试过程中不再进行加试。4、南开大学2020年南开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取消了全日制招生,且应用心理非全日制只面向非应届生。(南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5、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官宣MPAcc全日制脱产班2017年计划全部从夏令营和推免生中录取,不再接收统考生。(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目录)6、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商学院2018年会计硕士(MPAcc)研究生招生仅招收非全日制,包括参加“中南大学商学院2018年研究生招生夏令营”的学生,如果被录取,均为非全日制。从2020年专业目录也可以看到中南大学的会计专硕只招收非全日制。(中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7、长安大学从长安大学2021年的专业招生目录可以看到今年会计专硕依旧只招收非全日制。8、武汉大学在2017年的武汉大学MPAcc招生计划中,全日制仅招收推免,非全日制招收140人。2018年计划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双证)共160人,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报名生源和考试情况确定。2020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目录中会计专硕明确表明只招收非全日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9、四川大学2020年四川大学会计专硕招生计划,只招收非全日制60人,四川大学从2018年起就不再招收全日制学生。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直接取消全日制会计专硕,20考研会计专硕仅招收非全日制。(2020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招生简章)
近日,有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落户遇阻等相关话题,引发关注。8月5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就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享受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补贴相关政策问题,向黑龙江省领导提出质疑。该名网友认为,根据国家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应享受与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引进等政策方面的同等政策。对此,哈尔滨市政府8月31日回复称:“《关于鼓励来哈就业创业落户的若干政策》中规定:‘硕士是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暂不享受此政策。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遇阻?多地回复除哈尔滨外,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多个网络互动平台上,已有不少网友咨询、反映类似问题。江西南昌:申报对象要求为全日制毕业生日前,有网友反映南昌“人才10条”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南昌市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支持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前后共有十余次提到了“全日制”,却未提及“非全日制”学历。对此,南昌市相关部门回复称:“此意见为奖励性政策,申报对象要求为落户南昌的全日制毕业生。未尽之处,敬请谅解。”河南焦作: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在规定范围7月30日,有网友提问,非全日制硕士是否与全日制硕士享受同等人才补贴。8月17日,焦作市政府办公室答复称,“焦作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享受落户生活补贴对象为全日制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已与网友本人电话沟通过,目前,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不在文件规定的范围之列。”河南商丘:已落实政策,欢迎报考7月17日,有网友给商丘市领导留言,“希望今年能够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人才引进。”8月26日,商丘市委督查二室回复称:“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并在公务员招录和企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活动中逐步得到了落实。 ”上述留言中涉及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光明日报评论:请跳出刻板印象9月1日,光明日报就此事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一看应聘员工学历里有“非全日制”几个字,很多用人单位都会有抵触情绪,甚至普遍不认可。毕竟在他们的传统印象里,只要学历一跟“非全日制”挂钩,就意味着相关应聘员工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再者,就现实而言,某些非全日制的相关考试,爆出作弊泄题乱象,相关教育培养体系水平也参差不齐,给社会留下一种非全日制“都不靠谱”的观感。但刻板印象再重,也不能脱离基本的事实。首先,“非全日制”的学历,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存在,此事所涉及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同于以往的在职研究生,而是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属于统招统分计划。无论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全日制研究生,都是相同的初试和复试,相同的录取分数线,进校以后,也是相同的培养教育体系和培养质量,学历学位证书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这种背景下,部分高校的硕士招生也随之做了调整。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推免生,而统招研究生统一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此调整更换,更是在验证一点,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已不大。因此,招聘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就不只是刻板印象的问题,也缺乏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暴露了相关单位人力部门在政策信息了解方面还存在漏洞。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摄图网)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基于这条《通知》,再来看当地的回应,虽然承认错误,但那一句“不了解”过于轻飘飘。最后也仅仅是对应聘考生表达歉意,并以考试已过为由匆匆收场,没有采取实质性举措来捍卫应聘考生的正当权益。这样的道歉,难以服众,想必也难以抚慰那位无法参与招聘的网友。其实,现在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视”,不仅存在于社会招聘上,也存在于相关大学象牙塔之中。虽然招生和毕业标准都一样,但有的学校在奖学金、出国机会等方面,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比如,一个非全日制学生,即使考了第一名,也拿不到任何奖学金,这也有“歧视”之嫌。当下,推动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权”,符合教育趋势,也是非全学生们的内心诉求。所谓“同权”,既要表现在社会招聘的“非歧视”上,也要表现在高校的具体培养对待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出现,本是响应产学结合,给工作的人提供优质学习机会的方式,若最后与“歧视”二字相伴,成为相关学子的羁绊,就与初衷相违背了。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光明日报等【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今年的疫情对许多即将找工作的小伙伴们来讲雪上加霜,今天就作为过来人为大家谈谈电气硕士的就业方向,按照学霸到学渣的顺序:出国深造或者就业对于学霸来讲,出国读个博士,不仅能镀金还能拓宽些专业视野,毕竟现在很多高校在引进人才时都需要有海外留学经历。因此,出国读博士是很多学霸的必然选择,待毕业以后既可以选择留在国外,也可以选择到国内高校、研究院就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企业电气专业进电网企业似乎非常对口,所以每年大量的电气专业学生进入电网,这就形成的一种认识,电网似乎是电气专业的唯一出路,如果进不了电网,好像自己就得转行一样。电网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旱涝保收,但很容易就到瓶颈,基本上可以一眼望到老。设计、咨询类企业,发电类企业电力设计行业的几大院,目前基本都是属于几大发电集团的,比如比较厉害的华东电力设计院等。这类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有的甚至会要求本科学历也是985的,这个可以通过招聘简章或者电话咨询来了解。咨询类的企业,其实主要是总包企业,比如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即包括设计也包括施工类的,这种可能会给你分的设计岗位或者施工岗位,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出差太多,全世界跑,一年可能300天都在外地,年轻的时候还可以,结婚以后比较麻烦。华为、中移动等通信类企业现在华为可能是唯一同电网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一样的企业,许多毕业生可能会面临抉择:高薪vs均薪,压力vs轻松,中年危机vs混吃等死,其实现在电网一点也不轻松,当然如果你保定混吃等死的态度也是非常轻松的,似乎不矛盾。除了华为,大家可以关注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等通讯类企业,他们其实在校招的时候也会需求一些电气硕士的,名额不是特别多,但是竞争好像也不是特别激烈。笔者曾经面试过中国移动,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后面第二轮面试自己放弃了,当时是考虑毕竟电不是主业,后来移动就宣布降薪了。大中专院校、军事院校、国安局等单位大中专院校、军事院校每年也会招聘少量的电气硕士,主要就是从事教学这一类的岗位,但是这种大中专院校、军事院校一般都是比较差的学校或者比较偏远的,毕竟稍微强点的大专都要招聘博士了,想当老师又不想继续深造的可以考虑,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尤其适合女生。国安局也会到学校招聘少量的电气硕士,一般招聘宣传都极为低调,从事的工作还是很有职业荣誉感的。专利审查机构各个地方都有专门的专利审查机构,每年也会招聘一些电气硕士,这个大家可以去网上查询一下,待遇据说还不错。南瑞、南自、许继等软硬件首先,大家一定要先区分好南瑞集团和南瑞继保是两家不同的单位。这类软硬件厂家的工作可能相对来讲比较辛苦,除了南瑞继保号称待遇最好,但招聘也相对严格,其它的几个单位待遇实在是一般,还得经常出差,有的还需要长期驻扎在供电公司。出差标配不过你想从事哪种工作,还是要多和企业联系,多推销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怡的工作吧!考研的目的只为就业吗?等你考上了也许就不这么想了在国家电网工作,性价比高吗?老师傅:因人而异还在找工作吗?这些工作要不要考虑一下?供电公司新朋友即将入职,有什么要注意的?对于电气毕业生,国家电网究竟有哪些优势吸引那么多优秀的毕业生
在这疫情侵扰不能出门,而且初试成绩将在本月,陆续公布的特殊日子里,小编想问你,你会怎么度过?1.其他er这几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大概就是打开百度,看到确诊人数曲线的斜率, 重复昨天的焦虑。尤其在前期疫情没有爆出来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旅游的小可爱更是要“吓死”了。但焦虑担心的情绪可体会的真切,大概也明白了一把什么是生命如此脆弱,事后也只能装作玩笑一句“哎呀,这2020年可要值得记忆深刻呢”。2.作为考研er小编想跟你说,别铁憨憨的只关注疫病了!疫情肆虐→推迟复试→结果就是大部分人都复习的格外扎实!我明白这些天从不间断的新闻推送,哪里又多了几个病例,危机生命的事哪有可能不去牵动人心。但研究生除了基本理论知识,重要是素养,其中包括心态。你还在慌乱的刷病情,别人早就一盏清茶,寻一处安静所在,踏实读书复习。不论疫情如何肆虐,首先你要做好防护,然后静下心来可以离开社交媒体一段时间,恢复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做好复试功课,对未来明确规划,为自己负责。作为准研究生,毕竟硬仗还在后面,你的生活还要继续,因为我们有一个名字“考研er”。过线的同学自然全力准备复试,但如果今年没考好,该怎么办?“考研失利,是调剂还是再战一年?”这样的问题每年都有,很多同学不甘心一年的付出,又担心二战的压力。我从来都不宣扬所有同学都去二战,很多机构喜欢轻飘飘的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只有你自己知道这句话有多重。人生海海,多的是起起落落,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只要你还在坚持努力,无论选那条路都值得肯定。【非全】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纷纷发声1.19年10月,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分别发布《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教育部早有规定!》一文,重申2016年教育部《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强调两者统一质量标准,是在为非全日制就业受歧视的社会现象发声。2.根据研招网信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如下: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作出了规定: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须明确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同一质量标准 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3.但是新政策出台后,必定伴随着执行层面的误差,改革伴随着阵痛,学校是否都能统一标准有待商榷;而面对新政策,企业又是否能及时响应,对于统一质量是否能够认同又是另外一个层面。另外,现在这种学历歧视实际上是很难收集到证据的,学生维权难是导致企业老是会有学历歧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非全日制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评价。总的来说,这只一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涉嫌学历歧视企业的监管。非全,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1.教育部19年8月12日,发布最新通知。把这句话抽出来: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2.什么是定向培养。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定向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3.什么是非定向培养。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它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4.主要区别。非定向和定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就业问题上。非定向指的是学生在被学校录取的时候,不确定未来工作的单位,到毕业时需服从国家的就业指导,而定向则是是在入学的时候已经决定好了。非全,所花时间成本1,学费高、不提供住宿。非全日制学费一般要比全日制高上一大截。至于学习时间,每个学校规定不一样,一般集中在周末、晚上和假期上课,时间跨度大,不安排住宿。2.奖学金制度尚不完善。奖学金制度每个学校规定不同,但是可以确定一点,肯定没有全日制的多,大部分学校对非全日制奖学金政策的表述都是模糊的。国家给出了大的政策方向,但是下面的各个院校单位却要不断出各种细则去适应磨合。3.关于派遣证、档案、户口、学历。派遣证:要具体看学校,有的学校发,有的不发。档案、户口:不转档案和户口。考博: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考博。考公务员:首先,国家发布政策承认了同等效力。其次,以后公务员考试中研究生岗位的备注中标明“不含非全日制”的可能性不大,除了一些特殊岗位,即很大可能可以用非全日制学历报考公务员。4非全,听说很贵?值得吗?1.贵不贵。首先,要跟你讲,必须要明确,一件东西贵不贵是相对的。我们来看一下非全,非全普遍学费每年在1.2-3万左右,而作为对比,普通全日制会计专硕的学费大概在0.8-1.6万左右,当然,全日制还比非全多了个住宿和奖学金。我们再算上在宿舍附近租同等条件的宿舍和奖助学金的钱,这一部分每年大概是一万元,这样粗略算起来,非全和全日制相比,每年大概贵1.5-3万元。咱们分摊到每个月,每个月读非全比读全日制大概贵1300-2500元。但是非全比全日制多出来的周一到周五的空闲时间,在空闲时间挣这些钱,应该不是特别困难吧。这样算起来,非全贵吗?我不说,你们自己感觉。2.值得吗?目前,很多人都很看好非全的发展前景,觉得随着政策、制度的变化,非全的含金量和认可度会越来越高。其次,虽说都是双证,但非全毕业证上会注明学习方式(非全日制)。针对社会上对非全日制不认可的情况,为了有利于非全日制更好的就业,很多高校开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推荐信,也是非全向好的一种表现。而且,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非全的地位提升。19年8月7日,北京市民政局官网,发布公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正式标志着事业单位首次将非全和全日制放在同等地位。总体来说自己究竟调剂到非全,还是去选择二战?这是很多同学会纠结的问题。我认为你要全方位的分析自身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有的人刚刚毕业面对找工作的选择,有人只是为了评职称,而有的人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想通过名校的资源提升自己等等。所以我的观点需要你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1.首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是教育部认可的学历,在学历这一点上,用人单位都应该认可。认为非全是本科的用人单位,建议投诉。但这也不是说非全和全日制就是完全一样的,两者各有优势,用人单位应该看到各自的优点。2.关于学历含金量:当然一定要是同等层次院校,全日制学历比非全含金量高,用不同层次的相比可参考价值不大。普遍来说,全日制相对的入学难度更高,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更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你两个都能考上,选全日制。3.调剂不是放弃,而是另一种前进。认清现实很重要,考研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你不仅要战胜自己,克服懒惰,去复习那么多的考试科目,而且要与其他考生竞争有限的名额,这就注定了考研有很大的失败风险。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从历年考研人数报录情况来看,考研也要趁早。特别是近几年报考人数增长率屡创新高,如果再战一年,你能保证自己一定能上一志愿吗?一所学校具有某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就说明它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是经过了考核评估的,进去以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是完全有机会取得不错的学术成就的。4.二战不丢脸,继续勇往直前。考研是一次带有偶然性的考试,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用一年的复习来弥补短板,提高成绩,并且认真想过二战失败后最差的情况自己也能接受的话,那么就去二战吧!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一颗奋斗的心。在一年的考研时光里,更好地认清了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并且能够坚强地站起来再次步入考研战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历练和提升。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全力以赴,不论结果是什么,最后都能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努力过了选哪一所院校,是坚持还是放弃,只要这件事做了比不做要好,就是值得的。你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都要不断前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越来越趋向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知识的竞争,因此,学历成为了通向新时代的护照。如今越来越多人接受了本科教育,但是随着本科生遍地开花,研究生学历成为了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途径。近日,国企、央企利用系统后台提出“非全”申请者、中石油常青油田公然毁约、多地住房及落户补贴不包括“非全”毕业生等现象频频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上,让很多相关的人都对这类型的学历产生了质疑。在我国,硕士学历被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类型。两者之间都需要进参加统考,并且有着相同的培养标准,学历和学位证书都被国家承认,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不过前者与后者相比,前者需要脱产进行学习,后者可以同时兼顾工作与学习。这样的差别也是当今引起比较大争议的原因之一。产生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本质就是在职研究生,尽管国家已经将两者作了区分,但是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门槛低,授课时间少,成为了众多人往简历贴金的途径。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宁愿招收本科生。另外一方面是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非常低,不仅缺乏学术氛围的浸染,而且不少高校为了揽招,不惜放水招生,对于毕业要求比全日制要求低一般,甚至更多,没有达到正常全日制研究生水平,与正常本科生水平相差不大。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当然是后者含金量更高,更吸引用人单位的兴趣其实非全日制自诞生之时起,就是为社会人士量身定做的与全日制研究生有着同等的学历,但是因为学习模式以及学制等与非统招的在职研究生有太多类似的培养标准。因此,用人单位经常把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非统招的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成教、自考、网络教育本科相混淆,所以造成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存在歧视的错误现象,让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在刚踏入求职赛道,都纷纷感到委屈。归根结底,这件事又一次暴露了社会的残酷真相,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如今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的环境下,想要提高招聘效率,找到最优人选,筛选学历以及对同等学历进行区分已经是行业的潜规则。因此,对于非全日制硕士的毕业生而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想要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与全日制硕士的差距。
2019年第一批非全日制硕士马上就要毕业了,然而社会接受度等问题仍有待观察。也有许多人困惑和质疑质疑非全的含金量。毕竟非全日制在17年才被正式纳入了普通考试。人们仍然对新事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一些恐惧,所以他们下意识地拒绝选择。那么非全日制硕士的发展究竟如何,下面由研究生导师解读非全含金量。非全日制硕士是什么?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前在职研究生的转型,甚至比前在职研究生更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即将进入社会工作或已有社会职业的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方式。到2016年,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书,没有文凭。但文凭很重要。它代表研究生学位。文凭只能代表硕士学位。文凭由教育部颁发,文凭由学校颁发。自2017年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拥有完整的双证书,包括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毕业证书上会标明“非全日制”字样,即非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一样的学历,均为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硕士上课方式非全日制硕士上课分为两种模式:首先是周末班,这种适合需要在工作日上课的学生。在周六和周日,从早上到晚上(但不一定,取决于你选择的课程),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其次是平时班,在平时班中,平时班和全日制班的学生一起上课。从周一到周五,偶尔会在周末安排个人课程,如英语和政治。那么如何选择周末和平时班?我个人的建议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真的在工作,你只能选择周末的课程。如果没有,我建议你还是踏实地从周一到周五上课,认认真真把学业完成再说。而一般的硕士生导师对非全日制硕士和全日制硕士的看法是平等的,没有歧视情况。读非全日制硕士很贵吗?以前,在一些研究生群里,我听许多考生说在两三年内花费超过10万元。在这里重申一下,没有那么多。一般211和985高校的非全日制学费为2万一年。在读研期间也有一定的补助金额和奖学金,一年大概是花费2万不到,而周末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正式的工作,就更不用担心开支了。“你”适合读非全日制硕士吗?在读非全日制硕士的学生当中,本科211、985和二三本的都有,非全日制硕士是否合适你取决于你自己的读研目的。有些人选择985并不完全是因为985的品牌,而是看重985的老师和985的交际圈。而有人则坚持上一所大学,而不管是非全还是全日制,可能是女朋友或者是想留在那座城市工作。但是从综合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尽量选择211、985学校来读非全日制硕士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