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作为政法一哥的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出路如何?采蘋

作为政法一哥的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出路如何?

30年前,政法类最风光的西南政法大学,抢占了政法类唯一的重点大学的指标,当时的中国政法大学才经过多次拨乱反正才刚刚开始走上正轨,带着“中国”的帽子,顺利的进入了211工程高校的行列,而西南政法大学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入选,差距逐渐就拉开了,也就导致了“政法一哥”的异位。那中国政法大学目前学校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出路会不会非常好呢?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学校现有在校生16736人,其中本科生9319人,研究生6612人,留学生805人。学校的法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并列全国第一,政治学排名全国第八。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界的地位还是无人能比的。中国政法大学2017 届毕业生共 3972 人,总体就业率为 97.66%。其中本科生 2037 人,就业率为97.99%;研究生 1935 人,就业率为97.31%。毕业生中男生共有 1437 人,女生共 2535 人,也是典型的女生多,男生少的学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政法类大学,在京招生的绝对数量不多,是很多在京高校中招生比较少的。北京生源毕业生共有 276 人(其中本科生 98 人,硕士研究生 157 人,博士研究生 21 人);京外生源毕业生共有 3696 人(其中本科生 1939 人,硕士研究生 1632 人,博士研究生 125人)。本科毕业生 2037 人,其中国内升学 999 人,出国 183 人,签约(含签就业协议和签劳动合同)就业 279 人,;其他形式就业 529 人,自主创业 6 人。毕业研究生 1935 人,国内升学 77 人,出国 44 人,;签约(含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1205 人,其他形式就业 531 人,自主创业 26 人。就业地区:51.15%的毕业生落实在北京工作。从地理位置看8,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 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26.66%);从经济区域看9,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最主要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区(8.71%)。从学历层次来看, 32.18%的本科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选择在东部地区(29.72%)。 61.24%的硕士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选择在东部地区(25.41%)。 42.64%的博士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选择在东部地区(23.26%)。 就业单位性质:,该校毕业生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单位类型依次为: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40.02%)、机关(26.98%)、国有企业(12.27%)。从学历层次看,本科生最主要落实的单位类型依次为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40.54%)、机关(13.14%)、部队(9.21%)。 硕士生最主要落实的单位类型依次为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 (41.89%)、机关(33.62%)、国有企业(15.98%)。 博士生生最主要落实的单位类型依次为高等教育单位(43.41%)、机关(30.23%)、其他企业(民营/私营企业等)(13.18%)。 就业行业分布:该校毕业生落实就业比例较高的前三个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8.1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9.02%)、金融业(10.52%)。从学历层次看,本科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4.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1.30%)、军队(9.21%)。 硕士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5.0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3.82%)、金融业(13.35%)。 博士生最主要落实的就业行业依次为教育(45.7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0.2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98%)。国内升学:从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国内升学人数共 999 人,占比 49.04%。毕业生升学所选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法大学(80.16%)、北京大学(5.11%)、中国人民大学(4.01%)。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国内升学人数共 63 人,占比 3.52%。毕业生升学所选高校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法大学(69.84%)、北京大学(9.52%)、清华大学(7.94%)。出国留学: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出国(境)留学人数为 183 人,占比 8.98%。毕业生留学首选目标国家(地区)主要依次为美国(36.81%)、英国(29.67%)、香港(9.89%)。从硕士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出国(境)留学人数为 43 人,占比 2.40%。毕业生留学首选目标国家主要依次为美国(23.26%)、英国(23.26%)、荷兰(16.28%)。有 58 名毕业生赴 2017-2018《泰晤士报》排名前 50 的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特色就业单位:共 695 人到党政机关工作(本科毕业生 107 人,硕士研究生 549 人,博士研究生 39 人),其中 63 人选择到党群机关工作,2 人到立法机关工作,有 309 人到行政机关工作,到司法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共 321 人。部分毕业生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工作。共有 405 人选择到律师事务所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 110 人,毕业研究生 295 人,,有154 名同学到金杜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等各领域内的一流律所工作。共 305 人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单位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 125 人,毕业研究生 180 人,奔赴全国 2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作,部分同学选择到基层法检系统工作。年薪收入:用人单位为本校毕业生提供的平均年薪为 12.00 万元,本科生为 9.24 万元,硕士生为 12.70 万元,博士生为 17.70 万元。 这个是与学历正相关的,属于完全正常情况了。从福利保障情况来看,就五险而言,96.97%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五险,3.03%的用人单位提供的五险不全;就公积金而言,96.72%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公积金,3.28%的用人单位则不提供公积金。通过筛看就业数据可以看出,这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让很多毕业生眼红,属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占相当比例,还有就是去著名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那是不是所有专业都这么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都在90%以上,更有大量专业的就业率是100%。只有少量的双专业双学位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比如法学和英语的就业率为50%,法学和行政管理的就业率为89.47%硕士毕业生:法语语言文学(50%),美学(75%),纪检监察学(80%),证据法学(84.62%),有54个专业的就业率高达100%。博士毕业生:知识产权法学(85.71%),国家法学(92.31%),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为100%从毕业生专业就业率上来看,中国政法大学几乎没有太弱的专业,整体就业率很不错,毕业生薪水也很好,充分说明中国政法大学是可以比肩985工程的一所专业型的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关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就业,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耳

男孩526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年仅 11岁,如今硕士毕业出国深造

男孩526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年仅 11岁,如今硕士毕业出国深造(本文为作者原创文,主导思想是弘扬正能量)高考是许多学生改变命运的机会,无数寒门学子凭借高考的成功让自己的人生走向了成功。因此一所名校对于普通学生是很重要的,毕业后也能够有很好的前程,和高中辍学打工是会有不同的人生的,有更光明的未来。大部分的学生是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才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殿堂的。但是我国有一个神童,年仅11岁就以526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被称为“高考神童”,那就是许恒瑞。在其他同龄人还在读小学的时候,11岁的许恒瑞已经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这也是他被称作高考神童的原因,认为他有超高的智商。其实许恒瑞的智商却是很高的,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和他本身的努力和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许恒瑞的父亲是集团董事长,家庭优越,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每个科目都有教授级的老师一对一辅导,这是他能够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许恒瑞本身的努力是让人认可的,和他一样家世的孩子也有,但是也不一定有他这样的成就,可以说许恒瑞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学习。因此许恒瑞小学就已经学会了高中的知识,小学毕业那边也通过了高考,以526分的高分进入了我国著名985院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系。并且因为年纪太小,其他人对于他不是很看好,觉得许恒瑞的性格和心智还不够成熟。毕竟已经有了一些“高考神童”的前车之鉴了,太早获得成功最后骄傲自满“泯然众人矣”。但是许恒瑞在大学中的表现没有让家长和老师失望,他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更加刻苦去学习。人民大学毕业后,许恒瑞继续考取了研究生,拿到硕士文凭后毅然出国继续深造,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自己。许恒瑞不仅是同龄人的榜样,更是许多年龄比他更大的人的学习榜样。年纪轻轻却已经有了这样的成就,却没有被荣誉击垮,选择了继续艰苦学习,继续前进。还是那句话,比我们优秀的人都还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评论出来一起交流呢。(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和雷同请联系作者删除)

九经

法律体系都不一样,还要出国学法律吗?

2018年QS法律专业大学排名,英美包揽世界前10,但是在英美的法律有着截然不同,本质性的差别,那就是LLM与JD。其差异主要发展至今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本土没有法律专业的本科,教育体制导致JurisDoctor (JD)的出现。在英国商学院也会选修3科法律,很有趣味性的专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枯燥的理论与激昂的辩论。在英国法律课上,以CASE为基础,都是一个一个的案例,然后抓住里面的细节点来论证,感觉有点像名侦探柯南一样,一个一个悬疑型的小故事让我们来研究法律。留学法律的最大特点是因专业选定国家,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我们该如果选择呢?学生们大概有以下几点考虑:1,我就喜欢这个国家,我就要去这个国家,专业不重要(非常任性)2,我是中国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学生,我要继续读研(建议英国LLM)3,我是中国非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生,但我想很细致的了解法律,有助于未来我的从业。(建议美国 澳洲 香港的JD)4,我是高中生,我喜欢法律专业,想从本科读起(建议英国法律本科)5,我是法律专业研究生,我想读博士(强烈建议英国PHD)6,我是法律专业本科生,我想直接读博士(建议美国JD,毕竟J.Doctor)7,我考虑移民,我考虑国外就业资格证(建议美国JD,JD的结果导向就是为了法律工作)8,我国家都可以,就想短期镀金一个法律硕士毕业证(只有英国LLM)9,我法律本科,但是美国JD要三年,我觉得研究生三年太长(澳洲JD,法律背景可免一年)10,我想体验,要求有实习,一定保证我能感受到国外法律的工作经验(美国JD)总之,每个学生的背景和要求因人而异,如何选择主要看我们在国内的现有背景来匹配和衔接国外的法律深造,以及未来我们明确的目标,工作的定位,法律的体系等等。在学生阶段,帮助学生规划出这两种方案多种国家的方案对比选择,让学生更加清晰哪个国家更适合自己。附各国法学专业对比表

高兴

出国留学申请之前先看看这篇法学专业解析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赴美攻读法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美国的法学院可谓是人满为患。但是,人人趋之若鹜的法学专业真的适合你吗?请在申请法学留学之前,先看看这篇法学专业解析。 一、想清楚你为什么读法学院据了解,美国几乎很少大学是专门从事法学教育及研究项目的,而大多数提供法学教育的则是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law school),是附属于大学之中的。在申请美国法学院之前,学生必须仔细了解综合大学的教育系统、授课方式及政策背景等情况,切不可盲目做出选择,而美国佩伯代因大学教授莎拉·冈萨雷斯(Sarah Gonzales)认为学生在投递申请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好几个问题,比如,“将来是否想成为一名律师?”、“有没有想过今后去哪里实习?”、“学习法律专业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想从事除了律师之外的其他职业?”。明确自己的想法之后,中国学生还需充分了解美国法学专业的分类及各个项目的区别。二、美国三种法学学位的区别是什么美国法学院提供三种不同的学位,分别为:LLM、JD及SJD。而随着美国法学院申请难度的逐渐增大,对于国际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来说,大多数同学并不真正了解美国法律硕士与博士的区别,也不清楚究竟哪个更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LLM学位是国际学生到达美国学习法律后获得的第一个法学学位,也是律师和法官的进阶型法学硕士学位。同时,LLM又被称为是美国法律速成班,其也是美国法学院专门为国际学生准备的一年制课程(实则9个月),凡具有法学学士及以上学位者都可申请美国LLM学位。通常来说,攻读LLM学位的主要有两类群体:具有工作经验的律师及本科刚毕业的学生。莎拉教授指出,中国学生拿到LLM学位后可返回国内从事律师行业工作,或者也可在美国找到一年internship的实习工作,尽管intern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实留学生回国进入跨国企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JD学位被称为是学士后法律学位,它有助于学生通过美国司法考试后进入职业律师行业,也是国外学生进入美国当律师的第一学位,美国几乎所有的律师、法官及大学教授都是JD毕业。JD学位提供为期3年的基础法律课程,其中包括刑法、合同法、公司法及信托法等等。而莎拉教授也提出了很多中国学生关心的LLM转JD项目,其是指学生先读LLM,继而读两年取得JD学位的方式。并不是每个法学院都接受LLM Transfer,有些学校接受transfer需要LSAT成绩,而有些学校则不需要,因此,学生应该根据每所院校的不同情况做出选择及申请。SJD学位其实是为那些期望从事法律教学及研究并想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人准备的,申请者需先具有LLM学位后方可申请,另外,申请人必须提供较高的托福(课程)分数及相应的学术出版物,而中国学生申请SJD学位的实则不多。三、申请文书应讲究策略性在提交申请的过程中,学生应尽早做好准备工作,大致的申请工作包括:准备LSAT考试,寻找合适的推荐人,提交成绩单及申请文书,以及简历及补充资料的准备工作。在中国学生普遍关心的申请文书制作中,莎拉教授指出,文书一定要具有策略性,下笔之前要想好自己希望与对方分享什么故事及经历,“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关于你的学术、工作经验及你对专业前景的期望与计划等。推荐人也必须是能够充分了解你的,我们不要求推荐人一定会用英文书写交流,但是他必须是真正适合推荐你的那个人。”法学院倾向于选择那些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申请,并不是那些你认为会给学校留下深刻印象的申请。 四、奖学金项目选择需平衡对于国际学生来说,LLM几乎不提供奖学金,JD学费颇高,奖学金也并不是很多。但是有些大学愿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补助,莎拉教授建议,“申请者必须平衡好学校及奖学金的关系,如果你所梦想的学校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奖学金,你可以和学校argue,如果本人认为奖学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考虑其他愿意提供相对高额奖学金的院校。”另外,申请者也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攻读JD学位的费用,JD学位含金量较高,通常一些私人或者公共机构愿意为学生提供贷款及补助,但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偿还能力。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相续

作为曾经司法部直属的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生出路咋样?

提到华东政法大学,感觉这所大学肯定是重点大学,但在历次国家认定重点大学时,都没有看到华东政法大学的踪迹,60年的64所重点大学中,政法类的重点大学是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78年圈了88所重点大学,政法类的重点大学改成了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以后的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大学都没看到这所高校的身影,但在高考报考时,这所高校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非常高,比如在河北省,文史类645分,理工类634分;江苏省是文史类379分,理工类383分。录取的都是当地前3%以内的考生。那这所大学实力到底如何?毕业生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0年,在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由原司法部管理的院校改为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高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有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我们看一下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吧!这个结果在教育圈内还是比较认可的。 华东政法大学共有4个学科参评,且全部上榜,评价结果如下:A:0301 法学 B: 0302 政治学 C+: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C: 0202 应用经济学。看这个结果,法学在国内还是很强的,其他专业的实力还真不是特别强。从学习角度考虑,这所学校最值得考取的就是法学啦!在各大学排行榜上:2018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上,华东政法大学位列第177位;在2018武书连版的大学排行榜上位列第162位;而在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确落下了这所学校,不知道什么原因?从规模效应来看,华东政法大学的确无法排名很靠前。华东政法大学 2017 届毕业生 4207 人,总体就业率为就业率为 96.43%。其中本科生 2921 人,就业率为96.03%;硕士生 1214 人,就业率为97.28%;博士生 72 人,就业率为98.61%。学校男女生的比例接近1:2。就业去向:本科生 2921 人中,已落实毕业去向的 2805 人,待就业 116人。已落实去向的毕业生中,直接就业的为 1899 人,占 67.70%;升学 587 人,占 20.93%;出国 319 人, 占 11.37%。硕士毕业生实际落实就业 1181 人,其中就业 1131 人,占比95.77%;升学 28 人,占 2.37%;出国 22 人,占 1.86%。博士毕业生实际落实就业 71 人,就业 70 人,占 98.59%;出国 1人,占 1.41%。法学方向的国内升学情况:法学院毕业生升学 331 人,其中考取本校 217 人,占 65.56%;考取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的 49 人,占 14.8%;考取其他学校的65 人,占 19.64%。升学的学校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等。法学方向的出国出境情况:法学毕业生出国(境)157 人,其中美国 47 人、英国 56 人、德国 2 人、日本 5 人、加拿大 2 人、港澳台 25 人、其他国家 20 人。出国(境)深造的学校主要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波士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城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签约单位性质: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是企业,占比接近50%,其次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达到34%,去律所的不到18%。硕士生则主要集中去律所,达到36.59%;企业的也有36%左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约占25%。而博士生则是去高校为主,达到42.86%,其次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达到44%,去律所较少,仅为10%。就业地域分布:华东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无论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除了华东地区外,本科生主要去向是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硕士生则主要是华南和华北;博士生则主要是华北和华南为主。就业薪酬: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科生的薪酬主要集中在3000-6000元;硕博士的薪酬则相对分散,在各个区段都有。本科生:硕士生: 博士生: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华东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还是不错的,不过毕业生薪酬水平一般,但从事法学工作的,刚工作的工资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的。而且从事律师工作的,将来在社会上也是很有地位的。这样看来,毕业生不要拘泥于眼前,应该看长远,这不就是这所高校报考火热的原因吗?关于华东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蹉跎行

30位海归爆料回国后薪资,揭露一个残酷现实:留学镀金时代结束!

在英国十大名校中读了文科硕士,期望5000元月薪实际打了七折;澳洲留学六年花了200多万,结果回国第一份工作底薪仅2000元——这类关于留学投资回报的事情,常有耳闻。留学生回国真的如此不堪吗?我们收集了30位海归的真实薪资。10位美国海归真实薪资01,美硕,魔都,学校排名前50,税前10k。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儿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02,美本日硕,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税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还是喜欢京东....03,美硕好歹算个综合top前50,南京,ee转金融,本科985,现在交双一流。回国3年,月薪1万多,不加年终奖....别b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04,广州,高中初中香港国际学校美高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05,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怎么说,美国中餐馆打工一周双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币2万多。06,美本硕,在美国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3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07,呆过的公司的新入职小姐姐,美本文理学院,北京税前3万5。08,美国4年回国1年,坐标沈阳,我回来之后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个7.6k的。09,留美top50,国内一年,HR税前10k,心塞。10,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10位英国海归真实薪资01,上海去年英硕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02,工作即将一年整,英国本科学的是会计金融,帝都做外企财物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加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估计10万....就真的很普通了。03,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产行业。(这个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后面有米有万,咱也不清楚)04,其实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国内南开本科,毕业去英国读研回深圳,在证券工作一年后月薪税后一万吧,但是做项目的年底分红50多万,我现在土澳工作本以为自己薪资也不低了,一对比瑟瑟发抖,想回国工作了。05,国本英国硕士,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多,每年涨30%,就这样吧。06,十八线,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工资不能限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而我....07,,英国硕士,毕业工作3年,工程单位,月薪2.5万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万+。08,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万加各种福利。09,英国两年电气,回国第三个月工资拿到手的工资5000,住房和吃饭公司包了,平时福利也多,哎感觉学电就是求稳,一辈子赚不了什么钱。10,英国4年回国一年,目前在菊厂,税后工资14k。4位加拿大海归真实薪资01,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offer,税前11k,加提成。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毕业两年回的,IT月薪1.2万。03,坐标枫叶国,本科毕业3年,年薪50万,看评论真的快断了我明年回国的念头。(还没回...)04,二线省会私企,电力设计院,加拿大本科土建专业,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预支奖金加16/小时加班费,项目奖金季度结算,按土建电气,水工,热控,机务,配比X工时,有注册证书的吗,单独再加。6位澳洲海归真实薪资01,呵呵....难得留言还是如此伤心的话题,澳洲8年回国5年,坐标南京月薪4000。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国,教育行业,7k,本来学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03,看行业吧,金融的话,土澳留学,上海入职一年12k。04,5年前985本科毕业时年薪税后30万,郑州,现在悉尼大学读博士毕业年薪20万。05,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朋友香港硕士,marketing,到手8000+。06,澳硕会计专业,国内在二线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税前5k,现在帝都税前1万,感觉遇到好领导好同事比工资重要。此前有份关于海归薪资的报告提到: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不得不说,有的人留学归来是真的海归,而有的人却变成了海带。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回国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留学“镀金时代”结束今年的疫情不仅影响全球经济,出国留学也受到严重冲击。在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看来: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留学的溢价也会逐渐消失。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前辈所说:“在九十年代末期,海归是“高水平”和“高薪酬”的代名词。一个伦敦国王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的确让我顺利进入北京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仅2年的硕士在现在会被认为“水”,所以我常笑称自己是“镀金海归”。”如今,出国留学已从以前的“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扩展。海归的“镀金时代”也彻底结束。“海归”过剩,供过于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金贵了。与此同时,“海归”的贬值也体现出用人单位不再单一看重留学背景,在招聘用人中更趋理性,愿意花高价雇“海归”撑门面的企业日益减少。就像一位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所说:“现在留学生的学历和能力层次差距很大,海归群体也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能拿到高薪酬的,大部分是有名校过硬文凭或者多年实际工作经历,处于人才金字塔塔尖的‘大海归’。”而多数的“小海归”跟本土大学毕业生竞争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国内HR只认名校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首先要为自身找准定位,仅仅依靠留学光环远远不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积累经验。留学的经历确实可以为你增光,但如果到现在这个时代,你还抱着“出国镀金”的心态去留学,那么收获的恐怕只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本然

名校法学硕士没过司考!前途一片渺茫?

某985高校即将毕业的法学硕士因为三次参加司法考试都没有通过,心情非常郁闷,他觉得一位法学硕士没有通过司考,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现在他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当,根本不适合干法律工作。不过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很担心,一个没“司考证”的法学硕士,前途是不是一片渺茫?学法的人都清楚,法学专业大学生若能通过司考,绝对会让自己更具竞争力,但司考难度很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那些通过司考的大学生,除了百分百的奋斗,还有运气成分。老实说,如果从事的专业性很强的法律工作,或想在法律行业长足发展,司考就必须要通过,比如,没有通过司考就不可能有机会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工作,另外,就算不吃法律这行饭,通过司考也会获得单位和社会更多的认可,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笔者身边就有几位通过司考的朋友,其中有两位是非法学专业(一位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一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毕业生,他们中有律师、有公务员、有企业法务人员,还有一名教师。除了一个人是一次性通过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二次考试通过的。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通过司考并没有对他的事业起到促进作用,但大家都认为“司考证”含金量大,手上有这个东西,心里踏实。不过,对于一位名校法学硕士而言,没通过司考,心里的确不痛快,毕竟身边很多本科学弟都已经通过了司考,而自己三次考试都挂了,有点丢face。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能考取法学硕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说明你本身具备较强的法学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不必质疑自己的水平,没通过司考,只是意味着会告别一些专业性的工作,但不影响从事其他法律相关工作。应该说,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法学大学生有不少就业渠道,只要努力工作,事业发展并不差。考公务员法学专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岗位很多,可选择余地大,当然,部分岗位不仅要求报考者法学专业毕业,还必须通过司考,这类岗位就不要去掺和了。某位没通过司考的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报考了乡镇公务员,并被录取,在乡镇工作了几年,一次突然的机会,被一位领导看中,在了解到他是法学专业大学生之后,就被借调到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如今已成为法制办负责人,前途一片大好。法学硕士若考取公务员,因为具有研究生学历,进步得会更快学。所以,没通过司考的法学大学生,考公务员是最佳选择。到公司从事法务工作企业法务人员,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通过司考。不过,有些名气响、规模大的公司,会对法务人员有更高要求,有可能需要求职者通过司考。这些公司只能排除在求职范围之外。在没有通过司考的法学大学生人群中,法学硕士身份更能被大多数公司认可,具有较强竞争力,想找一份法务工作并不难。理论上讲,法学硕士这个文凭就足以让你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过,从长远看,没通过司法考试真的很难在法律界立足。若进入公务员队伍,还稍微好点,不当法官、检察官,有没有通过司考,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影响不大,只要学历达标、工作能力被认可,照样会被重用或提拔。但若在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司法考试还是要提上日程,还是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要不懈的努力、不停的尝试,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如果真的通过不了,那就改行吧。总之,要在法律领域长久的工作下去,司考还是必须要通过的。

孰恶孰美

法学毕业生有哪些好的出路?这三个领域最受欢迎,但最好是研究生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一定只能做律师吗?这也不一定,我们来看看法学专业毕业生最常选择的职业,第一位的职业当然还是律师/法务/合规职业领域,然后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信托/担保/拍卖/典当等职业领域,当然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可以留在学校的法学院任教,本科毕业生可以考研升学,当然还可以进入传媒领域从事法律传播工作(如法制记者、编辑)等,这些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出路,当然,毕业后转行,不再从事法学类相关工作,就很宽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现在我们从毕业生就业比较热衷的领域来谈谈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1、考公务员。每年的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有近200万人,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一般来说接近50:1的水平,所以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而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招录的法学类人才占比大约有20%左右,比例非常大,对于法学类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这也是一道比较高的门槛,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也比较大,这个是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来看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流入公务员岗位的比例,本科毕业生人数只有5.6%,而硕士研究生则达到了26.3%,博士研究生则猛升至48.2%,这说明学历在这个专业上进入公务员体系的优势非常明显。2、进律所,从事律师工作。这是专业对口的最常见选择,但是目前来说,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度比较高,连续多年的就业红牌榜单挂名,也让很多高考生对于填报法学类专业比较谨慎。如果要进律所,从事比较好点的岗位,那么考研,读完研究生后再就业,这可能是一条比较好的选择。法学毕业生考研常年排在全国考研人数的前五,毕业生考研追求的热门高校为法学界的传统强校“五院四系”,即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3、教育行业就业。我们来看一个实例,2019年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行业分布排名全校第三位,其中本科毕业生排名前五中没有教育行业,但硕士毕业生中有7.1%从事教育行业,排名第三位;博士毕业生中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数占比猛升至58%以上,足见这个专业在教育领域就业的吸引力还是非常不错的。最后,法学毕业生在上述领域就业最为常见,也最受毕业生欢迎,市场就业岗位相对其它就业领域还是要大很多。至于进大型企业法务部门,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此就不再详述了。

人之罪也

美国研究生留学:有法学学士学位或经验学生可申请一年制硕士学位

美国法学专业不设本科学位,美国学生都是在取得其他学位后才能够学习法学。一般来说美国常见的法律学位一共有三种:LLM、JD、SJD。LLM 是一年制的职业教育,JD 是三年制的职业教育,这两种学位都是为了直接将法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而设置的。而SJD 是学术性的学位,主要从事法学和法律现象的研究,学制3-4 年。《启德教育2019美国留学报告》指出,中国学生主要申请的就是LLM 专业。LLM 的优势在于学制时间短,1 年学制,短时间就能拿到硕士学位,是镀金的最佳途径。适合有法学学士学位或有法院律所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申请,既有利于本科刚毕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也有利于已经工作的律师提升职位。申请美国法学专业,需要申请者具备本科法学学士学位,或本科非法学学士学位+ 研究生法学硕士,或本科非法学专业+ 法学双学位,或本科非法学专业+ 司法考试证书。申请者在法律相关单位实习,比如律所(如果能去知名律所或国外律所则更有竞争力)、法院和检察院等,担任律师助理等职务,有相关研究经历,有文章发表更佳,在大学期间发表过论文或者有课程论文更有优势。美国研究生法学院排名1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2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3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4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5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6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7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8 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9 加州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0 密歇根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11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12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13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14 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数据来源:2018U.S. News 美国大学专业排名)

贾谊

美国留学法律专业你需要知道的

前往美国留学的同学有选择法律专业的没有,大家都知道法律专业为一门老牌的留学学科,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同加上国外法律制度的健全,所以大家选择了前往美国留学去就读法律专业,那么美国留学就读法律专业应该了解的内容,三立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一份大致的内容,帮助大家可以更好地前往美国留学。一、专业介绍前往美国留学就读法律专业的同学要知道美国的法律体系属于“习惯法”(Common Law),与大陆法体系不同。在培养法律人才上,美国的教育体系也不同。美国的法学院不开设本科学位,也就是说没有法律本科,申请人需要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美国法学院设置的学位有:JD(Juris Doctor/法理博士),LL.M (Master of Laws/法学硕士)和JSD/SJD(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法学博士)。二、专业设置在美国留学的各位要清楚不同的法学课程存在哪些不同的限制,一是关于JD(Juris Doctor/法理博士),申请JD不要求法律背景,任何人只要本科毕业拥有学士学位都可以申请JD。一般学制三年,三年JD读完,大家可以参加BAR(律师资格考试)。二是LL.M (Master of Laws/法学硕士),LLM通常为一年,是中国学生申请比较多的学位。申请LLM要求申请人一定要有法律背景,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可以是法律本科或法律硕士毕业。申请LLM不需要 LSAT成绩,只需要托福成绩一般要求TOEFL iBT 100以上。申请人大学期间的GPA很重要。LLM设置专业方向通常会有General Program, 和专项,如税法、人权法等。LLM在美国个别州可以参加BAR考试, LLM有资格参加BAR考试,一定还要满足的条件—课程有ABA(美国律师协会)认证。三是JSD/SJD(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法学博士)。这个学位是法学博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适合立志从事法律研究的同学。学制3到4年,申请者一定要提交研究计划书,学校会视导师是否有指导意愿以及委员会审查等决定是否许可申请者入学。这些就是三立小编整理的关于美国留学法律专业需要大家了解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前往美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