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举行本报讯 记者陈东升 近日,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在王健法学院举行。 来自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分为五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分别为“新时代的法学与法治理论”“新时代立法理论与实践”“新时代的部门法律实践”“新时代司法理论与实践”“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司法”。其中每个单元都分为上下半场,每场有3位专家,一位专家主持与总结,另外两位专家分别对本单元的主题发言和讨论作学术评议。在五个单元的学术讨论活动中,51位博士按照主题顺序,每人在八分钟内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介绍。各位老师对于参与本次博士生论坛的论文,都作出了细致的点评。针对文章的问题意识、文章结构、内在逻辑、概念辨析以及对实践的可行性的借鉴意义等方面分别点评。直接点出文章存在的问题,言辞犀利、评价中肯,对论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承办,《法商研究》编辑部 、《法学》编辑部 、《比较法研究》编辑部 、2020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博士生论坛”将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民法典时代民商法解释论的新发展”为主题,论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名,奖金各10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8名,奖金各2000元。据了解,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首届“全国民商法博士生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办。在此之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全国民商法博士生论坛”,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也举办了首届“全国民商经济法博士生论坛”,以上论坛均旨在为全国民商法及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提供学术成长的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求学术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月20日,第三届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会议,本次论坛得到了来自全国人大、中联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计金标校长致辞李小牧副校长主持开幕式与颁奖典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计金标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指出的,“一带一路”引领效应持续释放,同沿线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健全,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加快推进。通过这次博士论坛专家学者们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学界最新学术成果,共同讨论,将为“一带一路”倡议挖掘和培养更多青年才俊,为建设和平繁荣开放绿色的“一带一路”凝聚青年共识、注入青春力量。李小牧副校长主持了开幕式与颁奖典礼。金鑫秘书长致辞杨仁全副主任致辞随后,论坛进入了主旨报告演讲阶段。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女士对于“一带一路”相关的几个重要国际理念以及实际如何操作发表了看法。她认为我们要重新认识新型全球化,而其中的重点就是开放市场自由贸易。中国的“一带一路”实际上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不是以掠夺、占有、附属的方式,而是一种包容、共享、共商、共建的原则来实现包容性、创新性、共赢性的全球化。此外,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类技术与资源优势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产业融入与技术升级。对此,我们不仅要更加密切的进行政治方面的合作,还要积极的与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外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国际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诉求,它既符合我国自身发展需要,也符合时代潮流。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详细的阐述了中东欧在参与“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合作情况, 并且从历史渊源、特殊区位优势、优势互补、民心相通等方面,把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项目“16+1”进行了详细介绍。霍玉珍大使表示“16+1”合作建立七年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边沟通协调平台,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7国共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从整体规划上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不断扩展。主旨报告演讲嘉宾赵白鸽主旨报告演讲嘉宾于洪君主旨报告演讲嘉宾霍玉珍本届博士论坛共评选出45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35名。由计金标校长、于洪君副部长、霍玉珍大使、金鑫主任、黄平所长为本届论坛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 计金标校长和于洪君副部长、霍玉珍大使、金鑫主任为刘大可、曲茹、尹美群等20余名知名学者颁发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聘书。研究员聘任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长黄平教授围绕“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主题发表了演讲。他从理念到原则的转变,再到企业跟进,法律保障,舆论配合等几个方面,对下一步“一带一路”的设想与建议进行了深刻阐述。主旨报告演讲嘉宾黄平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昊光教授用经济学的方法,深刻分析了下一步我们国家在语言战略、语言政策上如何实施的思路和对策。他还提到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价值提出来之后,研究院从语言视角、发展道路、现代制度等三个层面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同心圆基础。通过同心圆理论,把语言战略和语言规划实践构建的圈层形成向外扩展的模式,最终实现语言的“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昊光教授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政府参事、云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敏正、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志铭从个人经历、投资风险、国家话语权利等各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的发言从法学文化的视角讲述了文明源头与“一带一路”。主旨报告演讲嘉宾张志铭教授 、王敏正院长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大可教授主持了“一带一路”投资与安全分论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王成慧教授主持了“一带一路”人文与外交分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研究员等20位中外嘉宾做了研究成果的分享,《学术前沿》杂志编辑部主任郑韶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李延均教授、台湾大学张志铭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袁胜军教授为分论坛做了精彩的点评。下午分论坛会场本次会议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东欧研究中心与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承办。专家学者拍照留念
2019年11月9-10日,“第二届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在北京京师大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师大刑科院)承办,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协办,主题为“刑事法七十年:回顾与展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二十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八十余位刑事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届论坛。—开 幕 式—开幕式由北师大刑科院博士生郑洋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首席专家、北师大刑科院特聘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北师大刑科院副院长刘志伟教授以及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常铮律师先后为开幕式致辞。樊崇义教授在致辞中首先祝贺了本届论坛的召开,其进一步指出,博士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是论文的撰写,是学术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樊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对博士生论文的撰写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点是要有问题意识,即要以国家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具体导向和最终目标。第二点是要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创新。第三点是要加强部门法哲学的研究,只有将研究方法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结合,才能做到理论的透彻。刘志伟秘书长在致辞中,对参会的老师与学生表示真挚的感谢,并对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的设立初衷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指出,设立该论坛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国家高端智库人才,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而从本届论坛有20余所高校学生受邀参会、100余篇投稿论文以及140余万字的会议文集来看,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的设立值得充分肯定。与此同时,其对论坛下一步应予以完善的方面也提出了若干期许。常铮律师作为本届论坛协办单位的负责人,其本身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其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律所的背景、理念与目标,并对与会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与欢迎。致辞后进入本届论坛的颁奖环节,本届论坛所收投稿论文经过两轮匿名评审,共择优评选出18篇优秀论文。随后,由樊崇义教授、黎宏教授、刘志伟教授、阴建峰教授、车浩教授、常铮律师一同为获得本届论坛优秀论文的博士生们颁发获奖证书。—第 一 单 元—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刑法的立法思维变革”,由清华大学法学院黎宏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教授担任评议人。在本单元中,华东政法大学黄云飞博士以“论损害原则作为犯罪化的一般根据”为题、中国人民大学郑朝旭博士以“困境与突围:中国刑法视野下中立帮助行为的限制处罚路径”为题、吉林大学韩卓瑞博士以“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立法反思与教义限缩”为题、清华大学蓝学友博士以“论非法经营罪的不法结构——破解‘口袋罪’难题的新思路”为题、武汉大学史令珊博士以“骗取贷款罪构造的体系思考——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为题,分别就刑法总论中的犯罪化问题与刑法分论中的个罪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单元从三个角度对刑法立法思维变革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在宏观理论层面上探讨犯罪化的一般根据,二是从共犯理论切入反思刑法立法问题,三是以个罪问题为引重新审视立法缺陷。通过三种不同层次的视角,刑法70年发展历程中的立法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厘清,刑法总论与分论中的立法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在评议环节,车浩教授从期刊编辑审稿的独特视角对五位博士的论文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前后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逻辑结构问题、欠缺详略得当问题、缺少客观理性问题与论证完整性问题等,为发言人论文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随后,车老师着重强调了博士生的学术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并以北大培养模式改革内容为例,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引起参会博士生的广泛讨论与深刻思考。—第 二 单 元—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数据网络时代的刑法挑战”,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阴建峰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于冲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在本单元中,吉林大学孙文杰博士以“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路径的解构与重构——以侵犯著作权罪作为保护路径的提倡”为题、复旦大学杨军博士以“网络时代集资诈骗犯罪对象的体系解释——以区块链货币犯罪为中心”为题、东南大学赵龙博士以“数据经济时代作为新型权利的个人信息权及其法益实践”为题、东南大学刘双阳博士以“衍生数据的财产属性及其刑法保护路径”为题、东南大学赵宗涛博士以“窃取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定性”为题,分别就网络时代的权利保护与犯罪认定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单元重点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问题,二是个人信息权的保护问题,三是网络时代的犯罪认定问题。前两个问题是从权益保护的角度切入,探讨数据网络时代促进权益内涵更新后的保护缺位问题,并对相关法益属性与保护路径作了深度分析与设计。第三个问题是以犯罪认定难点为中心,重点围绕网络时代下的犯罪对象数据化问题进行了教义学分析。本单元的研究领域前沿,研究内容新颖,研究重点明确,研究意义深远。凸显了现代科技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揭示了数据网络时代的治理隐患。在评议环节,于冲副教授以网络犯罪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为引,对当下网络犯罪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总结,而后对五位博士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精准的点评,并针对作者文章中论证缺陷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第 三 单 元—第三单元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应对”,由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主任巩志芳律师主持,北师大刑科院袁彬教授担任评议人。在本单元中,南京师范大学王腾博士以“二元惩罚体系下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论的价值省思——对‘肯定说’的批判”为题、西南政法大学甄航博士以“人工智能刑法‘主体性’否定:缘起、解构、反思”为题、西南政法大学熊波博士以“人工智能刑法立法的行政前置性:缘由与规则”为题、中国政法大学刘聪颖博士以“自动驾驶伦理困境及出路的刑法学分析”为题、华东政法大学林雨佳博士以“证券期货市场中人工智能交易的刑法规制”为题、东南大学冯文杰博士以“人工智能辅助量刑公正取向的双重构建”为题,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刑事法风险等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单元围绕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及主体地位,从立法及司法的层面分别对不同情境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所触及的刑事法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既有对现有理论学说的批判,又有对自身观点的建构,并前瞻性地结合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制路径。在评议环节,袁彬教授将发言者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人工智能的刑事法地位的研究,二是对人工智能技术伦理问题的研究,三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研究。他指出,法律界目前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出现了“泡沫化”现象,刑事法对待人工智能的研究态度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虽要学会站在前沿视角发掘、看待和解决问题,但终归要立足实践,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回归到刑法基本问题研究上来,重新审视学科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第 四 单 元—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研讨”,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刘仁文研究员主持,《法学杂志》副编审程绍燕老师担任评议人。在本单元中,中国海洋大学刘原博士以“从宽处理的基础、本质及体系构建”为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博博士以“实体法视角下认罪认罚制度分析——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视角”为题、西南政法大学闵丰锦博士以“检察主导抑或审判中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权力冲突与交融”为题、中国海洋大学崔玮博士以“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机制的反思与完善”为题、北京大学王瑞剑博士以“实质真实主义的妥协: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理论考察”为题、湖南大学迟大奎博士以“论认罪答辩的审判规避效果”为题,分别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本质、理论及应用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单元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容,或是立足于本土司法实践状况对该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与反思,或是结合域外刑事法的相关规定,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理论考察。该单元议题紧扣前沿问题,研究内容具有相当的创新性与建设性,对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用与完善具有深远意义。在评议环节,程绍燕副编审充分肯定了各位发言人对于热点与时事的关注敏锐度与思考深度,强调法学研究贵在创新,紧扣前沿问题展开学术研究是重要也是必要之举。其也从期刊编辑的视角对上述论文进行了点评,指出论文的撰写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学会并善于使用平实的语言传播作者思想,重在逻辑论证而非咬文嚼字,针对发言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细致中肯的建议。—第 五 单 元—第五单元的主题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适用”,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黄京平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魏晓娜教授担任评议人。在本单元中,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勇博士以“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量刑建议:实证表达与优化路径”为题、吉林大学刘茵琪博士以“论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中从宽的‘最高限度’”为题、西南政法大学郑自飞博士以“从大幅度向相对精确: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建议的应然走向”为题、中国政法大学刘甜甜博士以“从‘自由’到‘裁量’: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上诉审查程序构建”为题、山大威海分校潘丙永博士以“认罪认罚的撤回及其司法适用”为题、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中国社科院曾娇艳博士以“论减刑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衔接”为题,分别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量刑建议与司法适用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单元重点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量刑建议;二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适用问题。前一个问题重点探讨了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量刑建议,具体通过实证研究探寻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优化路径,认罪认罚案件中从宽的“最高限度”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然走向。后一个问题着重探讨了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审查程序、撤回、司法适用问题以及减刑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衔接。该单元议题紧扣前沿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研究建议具有建设性,对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适用具有深远意义。在评议环节,魏晓娜教授对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其后又分别就每位博士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认为前三名博士的文章都属于量刑建议类,并针对作者文章中论证缺陷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第 六 单 元—第六单元的主题为“《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问题”,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曾粤兴教授担任主持,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律师、原资深检察官潘熠律师担任评议人。在本单元中,北京师范大学邢进生博士以“《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衔接问题研究”为题、山东大学彭俊磊博士以“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侦查权新论”为题、北京师范大学王雷博士以“空间与理念:职务犯罪调查权的司法间距”为题,分别就《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证据衔接问题与检察侦查权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单元重点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衔接问题;二是在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对检察侦查权的探讨。前一个问题重点讨论了《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证据衔接问题,以及监察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后一个问题着重探讨了检察侦查权与职务犯罪调查权。分别以监察侦查权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改革中面临一些问题,以及职务犯罪调查权的争议,论述了职务犯罪侦查权向调查权的转换。在评议环节,潘熠律师指出,作为刑事法的博士生和从业人员要密切关注写衔接问题文章的目的。随后,分别就每位博士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针对作者文章中论证缺陷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潘熠律师与曾粤兴教授同时认为,这三篇文章提出的一些争议问题皆具有研究的意义。指出无论检察权,还是调查权,一旦在封闭的环境中行使,非法取证不可避免,因此制度设计应当具有开放性,且需要受监督。—闭 幕 式—2019年11月10日上午,经过一天半的热烈研讨之后,本届论坛召开闭幕式。闭幕式由北师大刑科院博士生尤广宇主持,北师大法学院副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阴建峰教授、北师大刑科院副院长周振杰教授先后代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和北师大刑科院在闭幕式上致辞。阴建峰教授在致辞中认为本次博士生论坛参与广泛、讨论热烈,堪称圆满。论坛分为六个单元,涉及刑事法中的多个问题,都是国家法治建设中的前沿问题。论坛收到投稿100多篇,收录文集90余篇,授予18位博士生优秀论文奖项。同时邀请了黄京平教授、刘仁文研究员、黎宏教授、车浩教授等刑法名家,给予了大家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进一步指出,创办刑事法博士生论坛的目的在于给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论坛能逐步发展成为学术界的品牌。此外,阴教授也针对论坛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组建论坛组委会、出版论坛论文集、积极邀请境外博士生参会等几点建议。周振杰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提交论文、参加会议、评议人以论坛组织人员和会务人员表示感谢。其认为本论坛和刑科院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实现刑事一体化。论坛的评议人都是学界名家,青年学子有勇气提交论文,应给予表扬,本论坛也给予了博士生宝贵的锻炼机会。此外,其对青年学子的学术研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静”,只有静才能致远;二是“远”,目光长远,做长期的研究;三是“深”,深入研究下去,才能多角度发现问题。“深”和“远”要结合起来才能研究的更为全面,但这需要以“静”为基础。至此,第二届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经过一天半的学术交流,出色完成各项议程,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方兴未艾,全国各地刑事法专业的博士生们代表了中国刑事法学的未来。通过召开本届论坛,博士生们共同回顾70年来刑事法学科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深刻联系,并探索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对刑事法学的重大影响,更加坚定了对完善新时代刑事法治而积极奉献的理想与信念。
来源:21财经搜索ID:www-21so-com 这两天,抖音很烦!先是和腾讯开启了新一轮的大战。一个是互联网新贵,一个是老牌巨头,双方因为用户头像跟昵称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更坚持称对方在说谎。于是,腾讯一怒之下,把抖音给告上了法庭。就在昨天(3月20日),法院出于行为保全上的考虑,要求抖音立即停职将微信/QQ开放平台授权登录服务提供给多闪(头条系社交产品)使用的行为。这也被很多媒体直接解读为“腾讯赢了”!而就在该消息不断发酵之际,没想到抖音又被媒体发现:被一名法学博士给告了。近日,一篇名为《法学博士生维权:我为什么起诉抖音、多闪侵犯我的隐私权?》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平台火了。该文作者是重庆某大学读法学博士的小凌,他在文中说的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从未绑定过微信账号、也没有同意授权通讯录的情况下,抖音和用抖音账号登录的多闪却在“可能认识的人”中向其推荐了很多相熟的微信好友。最让法学博士不爽的是,就连自己的“前女友”也被两个APP放在了推荐之列。“像‘前女友’这种关系,根本不想让它出现在我的好友列表中,抖音、多闪怎么能精准识别并推荐给我呢?”与此同时,抖音企业在《隐私政策》中却明确提到:“我们不会向第三方共享、提供、转让或者从第三方获取你的个人信息,除非经过你的同意。”于是,在震惊和愤怒之余,小凌决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了抖音、多闪的运营方。(一)抖音是被“揪住了辫子”,但对比之下,腾讯,甚至包括百度、阿里在内的众多互联网企业,在个人数据保护上就能高枕无忧了吗?2018年1月1日,李书福在正和岛新年论坛暨新年家宴上就提出了这样的疑虑:“我心里就想,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针对这个问题,微信随即给出了解释: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也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然而,这也只能说明微信信息眼下是安全的。至于未来,这种更多算是道德上的约束,谁又敢百分百保证能一直被腾讯遵守呢?同样是2018年1月,支付宝在发布的个人用户年度账单时被发现芝麻信用在捆绑授权。在“2017支付宝年度账单”首页入口处,曾有一行特别不起眼的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如果你没有看到而直接打开了账单,那么系统自勾的“同意”,等于默认你已经认真阅读过了此协议。待到这时,芝麻信用就有权向第三方收集你更多的隐私,更有权将这些信息不通过你的同意“卖”给第三方。此事一经报道,瞬间引起千层浪。最后,芝麻信用官方微博不得不深夜出来道歉,称自己“愚蠢至极”!还有百度。江苏省消保委曾对其提起公益诉讼。原因就是“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APP,存在违规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的行为。你说,连这些互联网巨头在个人隐私保护上都“说不清道不明”,又如何指望中小企业能非常规矩呢?刚刚因为3.15晚会曝光而被工信部要求全面下架的“社保掌上通”APP。就胆大到在未获得社保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就敢肆意截取用户社保方面信息的地步。(二)这一个个案例,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的真正面目!不管喜不喜欢,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都在监控着每个人的行动。你的搜索记录、浏览记录、社交关系、购物清单、阅读书目、旅游经历、医疗记录等等信息都会被不同的企业多次收集。当然,我们牺牲了自己隐私的同时,大数据的共享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超乎想象的便利。我们听歌,XX音乐会根据你喜爱的风格给你推荐类似歌曲;出去吃饭,大众XX会根据你的口味给你推荐餐馆;网上购物,淘X会根据你的网购记录给你推荐同类商品;浏览新闻,网X会根据你的兴趣推荐相关新闻。这便是趋势!历史的车轮谁也挡不住,未来,一定是大数据共享的时代。所以,对于众多互联网企业来说, 谁能拿到更多更全面的用户数据,继而在自己App中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谁就将占据竞争优势。正是在这种利益地驱使下,很多企业都在尽可能地搜集客户的数据,哪怕这不是自己提供的服务所必须的信息。更可恶的,还要属运营类似“社保掌上通”APP的企业。和头部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它们收集数据从来就不是为了增强“手上的底牌”。在它们眼里,与其等着慢慢变现,还不如直接将搜集来的信息卖给第三方企业,现在就将钱赚到口袋。这也造成我们平日里接到的推销电话及诈骗电话越来越多。而它们又全都能轻易说出你的住址,工作单位甚至家庭成员的情况......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呢?彻底不上网?不使用企业App?这显然不可能!苛求企业以自律的方式来保护我们隐私的安全?这恐怕也难以达到效果!其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成为下一个“法学博士”,一旦发现有问题时就积极举报和曝光,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唯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拥有大数据的企业有所忌惮!你觉得呢?↓↓关注鸣金网,拥抱科技创新
8月10日,浙江省委组织部发布“拟提拔任用省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出生于1980年11月的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骆梅英拟任省直单位副厅领导职务。骆梅英,女,汉族,1980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校党委人才办公室主任。骆梅英2008年获浙江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2008年国家公派留学赴英国剑桥大学法学院学习。曾先后赴台湾地区政治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等访问交流。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案例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等。浙江省人大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杭州市人大立法咨询委员、浙江省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家组成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政府规制、经济公法等,已在《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法律科学》、《中国行政管理》、《法学论坛》、《当代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被中国社科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转摘6篇,译著1部,参与编著、专著等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8项。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第四届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2010-2014年“法学研究十佳优秀成果”奖等荣誉。来源:浙江新闻
12月20日下午,“2020丝路青年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张兆祥,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先标,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丝路百科》杂志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卫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法学硕士、经济学硕士郑理,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徐淼,丝路青年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丝路百科杂志社执行社长杨东平,多国青年代表,丝路青年论坛理事,青年企业家代表共200多人出席论坛活动。丝路青年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杨东平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张屹在致辞时介绍,商会通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外向型枢纽型商会组织之一。青年是奋发有为的生力军,相信他们会在推动“一带一路”青年交往和人文交流,承担“民间外交”使命和责任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张兆祥在致辞中说,中建集团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一创五强”战略目标,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集团改革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先标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先标以《把握大趋势,培育新优势》为题的演讲中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解决种子和耕地问题,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同“一带一路”国家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注重产融互动,提升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昊天国际建设(1341.HK)执行董事郑理,于2018年12月,君理资本荣获由21世纪传媒评选的“2018年度新锐固定收益投资机构。他以《自媒体创业》为题,介绍了自己的创办初心和发展历程,坚持正能量,用实实在在数据和案例进行了分享,并就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企业如何做好自媒体及发挥自媒体的巨大作用奋发有为为此实践,郑理还于2018年初,组织并参与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徐志摩”花园捐赠活动,成为花园的主要捐赠方,同年12月,在香港接受了国际著名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的英文专访,以资鼓励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新型资本工具SPAC业务。“丝路青年企业家对话”环节在亚洲建筑遗产基金会主席李诗的主持下,嘉宾们先后通过“中国式全球合作共赢的战略思维与系统性架构设计”和“新一代拥抱科技创新和纵向提升时代下的机遇”两个话题展开了讨论。企业家代表对话愿景集团CEO 仓梓剑、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合一资本创始人许亮、万通发展集团总裁张家静、路孚特集团副总裁吴雅军、36氪集团创始人刘成城、科瑞多环保科技创始人李多、纸贵科技创始人唐凌、歌斐资产高级董事林佳、畅通速达创始人马晓佳在发言交流中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给与会代表颇多启发。2020丝路青年论坛由丝路国际智库交流中心、中国国际商会、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主办,丝路百科杂志社、丝路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协办。
12月7日,2019山东律师论坛在济南举办。省司法厅副厅长、党委副书记、省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迟丽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主题为“法治山东金招牌与全方位法律服务”,同时设置四个分论坛,分别为“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涉外法律服务新机遇”“刑事辩护全覆盖背景下的刑事辩护制度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企业重整与僵尸企业处置新对策”“新时代青年律师的责任与担当”。论坛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委提出要打造法治山东金招牌,为我省律师工作和律师法律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全省广大律师,要在执业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基本从业要求。要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村居法律顾问、涉法涉诉信访、律师调解等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等“八大战略布局”,围绕我省企业“走出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提供全面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打造法治山东金招牌贡献律师智慧和律师力量。主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车浩,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雷分别作题为《阶层犯罪论的实务展开》《中国民法典编纂:事实、价值与技术》的主旨演讲,内容详实,论述精辟,引发现场律师强烈共鸣。四个分论坛分别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发言,与会人员就相关议题展开充分讨论, 取得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论坛发布了“1+1”山东志愿律师文集——《我们的十年》和《初心与梦想——山东律师之歌》。2009年至2018年,山东共派出 87 名、151 人次志愿律师到祖国西部开展“1+1”法律援助服务,《我们的十年》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全面生动反映了志愿律师服务期间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山东律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挚爱情怀。山东省律师协会历时近一年制作了《初心与梦想——山东律师之歌》。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来源: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嘉宾合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和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马秀荣共同为中心揭牌。同时,美国艺术法专家、美国法学院协会艺术法分会创始人和前任主席伦纳德·D·杜博夫和武汉大学教授郭玉军为支持艺术法研究中心的成立,现场捐赠了他们的著作和系列丛书。2019年11月22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联合承办的“2019艺术法国际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艺术法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艺术市场与法律实务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艺术法与文化治理”这一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和若干议题发言,共同探讨了艺术法领域的最新观点与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艺术法的学科建设,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论坛现场“艺术法”(Art Law)概念,源自上个世纪中期欧美社会财富的积累与艺术投资市场的兴起,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随着各国陆续开展艺术法教学和研究,在大量的艺术法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在大学的法学和艺术学教学体系内,以及在法律实务界,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法学学科。为推动艺术法教学与科研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满足社会对艺术法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央美术学院向教育部提出举办“2019艺术法国际论坛”并获得批准。这是在中国首次联合艺术界、法律界、教育界艺术法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谈到,“本次论坛汇集国内外艺术和法律两大领域的众多专家,从政策、立法与制度创新,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与交流,无疑是中国艺术史、法制史、教育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为中国艺术法的发展建立起一个新的重要基础”。此外,范迪安院长从社会需求与现实意义角度强调了完善中国艺术法的迫切性,他表示艺术法在中国正处在一个不断获得社会共识的过程之中,中国艺术创造的生产力不断增强,中国的艺术市场和艺术产业迅速发展,艺术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艺术的法律援助不仅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崭新课题,也是艺术界期待建立新的艺术生态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中国正在全面加强法治建设,依法治国不仅成为全社会广泛的共识,也是共同努力的目标,重视文化立法对于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文化治理能力,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致辞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结合具体实例阐释了完善艺术法的重要性。他谈到,艺术法不仅关系到艺术家的人格权、财产权,创作的表达权,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对艺术创造的激励、及艺术品的合理流续与传承,关系到社会对艺术品的审美需求。“在知识产权领域,在艺术品领域的执法体系与制度法律,其专业工作者与研究者的能力,同样应得到更多讨论。因此,此次论坛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致辞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在致辞中回顾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严谨与全面的著作权法起草工作,他谈到,在法案起草之前,举办了多场专题研讨请教音乐家、美术家、文学家等,尽可能地使法律制定顾及并真正保障各方面的权益。他认为,“目前的法律还有待完善,由于起草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经济基础和其上层建筑并未达到匹配。因此艺术法律在面对不同的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商业现象时,需要得到更多的探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致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在致辞中谈到,中央美术学院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设艺术法课程,作为中国最早开办视觉艺术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同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艺术法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艺术法学科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深入,文化治理成为重要焦点,艺术法由原来聚焦艺术品领域扩展到城市艺术产业园区建设、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乡建等更大的范围。此外,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艺术与文旅产业的合作发展,都为艺术法的边界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各位专家的研讨,将艺术法研究与学科建设同中国未来的治理发展紧密结合,一定能够形成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合力,一定能够通过中国的法治与文化治理实践总结理论成果,对全球艺术法研究和学科建设贡献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刘瑞起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刘瑞起在致辞中谈到,“作为艺术法孵化过程的重要见证者,本次论坛对于专业法律学者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之前关于艺术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处于零散的状态,在艺术院校里面可能会有一些专业的设置,直到今日,才真正将艺术法跨院校、跨学界、跨行业,以国际化的开放姿态,进行一个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未来艺术法的研究具有一种导语意义,通过论坛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形成部分共识,同时确定具体方向,能够更好的站在国际视野下,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法发展模式。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杨杰主持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以“艺术法与文化治理”为主题的主旨演讲和议题发言同期举行。丨第一单元主旨演讲聚焦国际艺术法研究与学科建设现状美国艺术法专家、美国法学院协会艺术法分会创始人和前任主席伦纳德·D·杜博夫演讲《美国艺术法的新发展》美国艺术法专家、美国法学院协会艺术法分会创始人和前任主席伦纳德·D·杜博夫(Leonard D.DuBoff)作为美国艺术法著作的开拓者,从自己研究艺术法的经历和经验出发,讲述了他在担任艺术法课程教授、美国法律协会会员的同时,编撰《国内国外艺术法》《艺术法概要》《艺术法手册》等艺术法著作,并参与美国国会艺术法立法听证会的经历,给听众展示了走在世界前沿的美国艺术法的新发展。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演讲《市场是艺术法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作为中国知识产权法的起草人,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文字著作、版权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带来的演讲是《市场是艺术法发展的直接动力》。刘春田认为,市场是艺术法发展的直接动力,明确市场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法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艺术法的重要条件,艺术法应侧重于调整财产关系而非调整艺术发展,帮助艺术家理清市场观念、财产观念、私权观念等是当下的现实问题。他强调,“在市场经济下,需要转变几个观念——关于市场的观念、转变政商关系的观念、转变财产观念。艺术品的市场化是它呼唤法律的一个重要前提。”德国北威州科学与艺术研究院教授彼得·迈克尔·吕恩演讲《艺术法的必要性和内容》德国北威州科学与艺术研究院教授彼得·迈克尔·吕恩(Peter Michael Lynen)从艺术家与法律的关系出发强调了艺术法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艺术家或法律工作者都应保证其专业性与知识储备,法律工作者应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为社会与艺术保障法律秩序。而艺术工作者在确保其专业性判断的基础上,学习与了解艺术法,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丨第二单元主旨演讲汇集多方学术与实践成果同济大学法学院刘晓海主持第二单元主旨演讲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演讲《历史与现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法的教学与研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以《历史与现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法的教学与研究》为题向大家分享了央美艺术法教学研究的成果与现状,“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视觉艺术管理专业,艺术法也成为了艺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关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法的学科建构,余丁分享了三点思考:“艺术法的培养要以艺术素养、艺术知识、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艺术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应用为抓手;艺术法的学习以法律为基础。”中央美术学院目前对于艺术法相关问题的探讨更多以艺术品流转、收藏、保存为核心,未来将会面临文化治理、美育发展,艺术产业新拓展与科技艺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专业建设的目标,余丁提出“明确法理、促进法治;规范学科、拓展边界;注重实战,积累案例;加强研究、培养人才”作为演讲的总结归纳。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艺术法诊所负责人朱莉亚·维尔纳演讲《艺术法诊所》“艺术法诊所”是德国明斯特大学艺术与法律跨学科项目,它为大学院校中解决艺术学生创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艺术法诊所负责人朱莉亚·维尔纳(Julia Werner)先后介绍了机构背后的兴趣和目标,流程、组织以及产品本身。艺术法诊所是在为法律学生和艺术学生服务的基础上建造的,该项目帮助艺术学院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同时又为法学院学生提供艺术领域里与法律相关的真实案例,二者相互帮助学些,通过具体问题的抽象层面解析,为客户提供建议与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刘瑞起演讲《艺术法与律师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作为共同承办方,在艺术法的人才培养方面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刘瑞起从艺术生的法科化和法科生的艺术化两个角度发表了关于未来艺术法人才培养的见解。他认为,艺术法学生在培育和扶持的过程中应以职业为主。同时,由于艺术法的市场是小众的且是待开发的,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的衔接上进行制度的设置,对艺术法专业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寇勤演讲《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艺术法实务》对于社会艺术机构而言,艺术法实务的研究十分重要。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寇勤结合机构拍卖业务的实践经验对于文物保护与文物拍卖所涉及到的艺术法相关问题做了具体举例。他提到,“中国的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是在一个特殊的中国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能够在这20多年的时间取得如此蓬勃的发展,其中法治建设、法治的探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不仅仅是官方立法机构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各个艺术市场的探索者,包括今天在座的许多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坚持所取得的成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林发表主旨演讲《中国艺术法:挑战与机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林与各位嘉宾学者一同归纳中国艺术法当下与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周林结合《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与《我也爱当代艺术》两项作品的具体艺术法实例进行了阐释。他谈到,当下社会对艺术认可度的逐步提高为艺术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公众对于艺术品思想与价值的判断推动着艺术法的完善与进步。此外,艺术作品语言形式是否应有专业与法律标准,版权制度是否完善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更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但无论当下还是未来,艺术法在形成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时,都需要具备法学知识、艺术史储备和艺术实践经验。论坛现场丨分议题讨论一深入探讨艺术法的现状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润德主持分议题讨论法学博士、德中艺术对话协会主席刘晓辉发言《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德国艺术法发展概论》第一个分议题为“艺术法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现状”由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润德主持。法学博士、德中艺术对话协会主席刘晓辉通过分享国外的立法情况、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为中国艺术法未来的探索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参照与思考。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刘双舟从艺术法的法学与艺术学学科定位、艺术法学在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市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艺术法学学会建设目前所迫切解决的问题三个层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未来学科研究与梯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武汉大学教授郭玉军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结合著作权法在艺术领域理论融合与实例应用探讨了艺术法的相关具体问题。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和山东艺术学院讲师吕晓晓均谈及艺术作品原创的边界性问题,并分别从艺术宽容度原则、艺术与法律领域专业词汇的行为判定角度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刘双舟演讲《关于艺术法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武汉大学教授郭玉军演讲《著作权法视域下的艺术法成案研究——兼论艺术法研究的基本原则》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演讲《美学理论与著作权法的对话与融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演讲《在艺术的宽容与法律的警觉之间——若干公共艺术涉法问题的求解》山东艺术学院讲师吕晓晓演讲《从艺术法视角看作品“原创性”》丨分议题讨论二艺术法实践探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主持第二个分议题讨论第二个分议题“艺术法实践探索”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主持。该板块邀请艺术法领域的实务工作者,从其自身实践经历出发,针对艺术法实务操作中现存的问题与未来机遇展开讨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奚敏洁,分析了艺术作为资产配置的全球市场趋势及艺术品作为资产的“另类”特征,对法律赋能艺术进行了具体阐释。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云大慧首先列举了艺术品传承的价值与影响艺术传承的法律问题,并重点介绍了艺术品的传承,艺术品的传承方式与信托业现状与信托法律制度等问题。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守太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强调了艺术立法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基于艺术行业特殊性的法律规范。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奚敏洁演讲《法律赋能艺术:从艺术创作、艺术品收藏到家族传承》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云大慧演讲《艺术作品传承中的法律问题分析》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守太演讲《中国艺术法立法的思考——从两个实践案例谈起》在本场讨论中还有许多艺术法学者,结合具体学科研究方向参与“艺术法实践探索”的讨论。其中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葛伟军对艺术品拍卖中不保真条款的研究做了成果分享,华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张艺从社会学角度阐释了知识产权与道德恐慌的问题,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李伟谈论了艺术法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史硕士王易凡从艺术品流转中法定所有权的转移和洗白切入,进行艺术法具体内容的深入讨论。最后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陈默从美学的角度对作为交叉学科的艺术法进行了探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葛伟军演讲《论艺术品拍卖中的不保真条款》华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张艺演讲《借鉴的界限与道德恐慌》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李伟演讲《论艺术法国际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史硕士王易凡演讲《艺术品流转中法定所有权的转移和洗白》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陈默演讲《艺术立法,需要搬掉三座大山》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周林闭幕式总结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周林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结合艺术的定义与边界问题的探讨,周林教授强调艺术在艺术法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艺术法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离不开艺术的训练、艺术史的知识背景,和对艺术生态的了解。作为这次论坛的推动者与参与者,我更愿意看到未来我们的年轻人能够在艺术法这条道路上接过重担继续前进。”大会嘉宾闭幕式合影“2019艺术法国际论坛”是国内首个艺术法国际论坛,通过两个单元主旨演讲及两场分议题发言讨论,汇集了国内外重要学者专家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为艺术法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探索共聚智慧。通过国内外艺术法学者之间学术交流,中国艺术法教学与科研得以更深入地发展,而研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之间的经验分享,也更好地加强了艺术法研究与法律实务的结合。本次论坛既对中国艺术法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同时又画上了新的起点。随着逐渐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更加广泛的法律实务开展,如何看清问题与识别漏洞,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广阔的前景空间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以及未来的人才队伍更多的努力。而本次论坛刚刚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内专业研究机构艺术法研究中心将会成为重要的引领者,推动艺术法在中国的完善,提高艺术法的作用与价值,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和艺术市场繁荣做出贡献。论坛现场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文图
据厦门日报报道 面向新时代,携手关爱下一代成长。昨日,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在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70多位专家学者、慈善组织代表和部分省市关工委代表,以“增进心灵契合基础,推进家园共育协作”为主题,共商海峡两岸关心下一代工作大计。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雅芝出席论坛,并宣读了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讲话。讲话指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促进海峡两岸下一代心灵契合,增进海峡两岸下一代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是两岸社会的历史责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在变化,两岸携手关爱下一代事业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福建省关工委主任刘群英、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台湾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代表也出席论坛并致辞。两岸教育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关爱机构代表,以及台胞青年代表等,围绕“传承优秀家文化,携手培育下一代”进行演讲交流。大家表示,关心下一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互访,增进心灵契合,促进两岸关爱下一代融合发展。【特写】两岸嘉宾共话心声探索融合发展新路疫情没有阻隔两岸同胞的相聚,浅浅的海峡隔不断浓浓的乡情。昨日,在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上,两岸嘉宾虽然戴着口罩参会,但难掩兴奋喜悦的心情,大家畅所欲言,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厦门和金门都有‘前埔’,漳州平和与桃园都有‘大溪镇’。先民们将自己在大陆祖籍地的府县乡村的地名,作为台湾新聚居地的名称,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和乡愁……”从两岸200多处同名村镇讲起,两岸家教协作联盟成员单位、厦门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赵继容发表了以“传承家文化,共育下一代”为主题的演讲。“家文化具有坚固性、情感性、开放性的特点。”赵继容说,孔氏家族传承2500多年,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有家训教导、纪律约束,仍保持长幼有序。如今,家族成员遍布全球,总人数接近400万人,体现了家文化的坚固性。而让全家族成员居住在一起、相互照应的福建土楼,也体现了家文化的情感性。一个个家庭对个人的发展、对国家的前途命运都非常重要。因此,传承优秀家文化意义深远。论坛上,大陆教育专家的发言,让大家加深了对家文化的理解;台胞青年的演讲,则从年轻人的角度,解读两岸文化和教育理念。“厦门是一座既温馨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亲切熟悉的闽南乡音、整洁美丽的城市风貌、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北京大学法学在读博士、31岁的金门小伙黄庆余介绍他在大陆求学生活的收获,分享对“家庭教育与个人发展”的感悟。黄庆余说,2008年,他在父母的支持下来到大陆求学,如今已有12年了。厦门成为他登陆逐梦的第一站。在厦门大学的4年,黄庆余修读了国际贸易和法学双学位,并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专业路线。2012年,黄庆余来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就读法学硕士。如今,他在北京大学继续攻读法学博士学位。谈起家庭教育理念,黄庆余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父母很开明,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把握底线,不过多干涉,尊重我的个人选择。”未来,黄庆余想在大陆做一名高校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加歌记拜捷桃’(吃水果拜树头)是闽南话‘饮水思源’的说法,我希望能将多年学习、取之于社会的学识用之于社会。”两岸一家亲,在交流中加深相互的了解,在互动中增进彼此的友谊。论坛结束后,两岸嘉宾没有马上离去,大家拿出手机,互加微信,合影留念,记录相聚的美好时光,感悟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