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尤其是有西方学术视野和海外留学经历的社会学家,为了建设兼具学科规范与民族气质的本土社会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学恢复重建后,学者们更是不懈追求与践行这一主张。那么,如何形成能够引领时代精神且植根于中国本土发展经验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知识,而又不致陷入过于“固定化”和“套路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窠臼?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中提出,“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以特定历史时期“基本概念”为着力点,探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概念史方法,或许有助于拓展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进而生成兼具学科规范又能深入社会肌理的原发性社会学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自觉”的社会学进路。何为概念史:通过概念历史理解社会底蕴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是一种具有德国学术传统而又独辟蹊径的跨学科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推崇和持续关注。最早见诸黑格尔《世界历史哲学讲座》“导论”对描述历史方法的阐述,成熟于20世纪中叶科塞雷克、里特尔和罗特哈克尔等别开生面的学术实践,最终形成了德国概念史、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观念史)和法国史学界话语分析三大传统。20世纪80年代,在东亚地区催生了日本概念编成史研究与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概念研究。进入21世纪,方维规、李宏图及孙江等学者逐步引入概念史研究,并形成了精彩的概念史方法讨论与扎实的本土实证研究,更是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展开了一系列大数据计量研究。对于什么是概念史,科塞雷克在《〈现代政治社会概念辞典〉纲要》一文中指出,概念史是“通过概念理解的历史来分析现代世界的呈现”。概念区别于一般日常用语,它是“不同历史实在之不同含义之聚合,并融入词语中”,需要被阐释。方维规指出概念史主要围绕“概念—词语—事物”讨论问题,“‘词语’的含义中心在语言符号层面,‘概念’则在于精神因素,强调‘理解’,即对事物有无概念的问题”。概念史正是通过面向反映特定时代焦点问题的词语,考析其隐秘的概念化过程及其意义的转变,进而挖掘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层逻辑。所以,概念史的研究对象是在观察、解释社会政治状况时不可替代与不可或缺的“基本概念”,有时也称作“中心概念”。这些概念往往经历由多样性向单一性过渡,愈来愈多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被社会变迁赋予其中,生成了巨大的能量,如“进步”“发展”。科塞雷克指出,“民主化”“时代化”“可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是衡量“历史基本概念”的重要范畴或者参考指标。而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语言与社会事实的相互渗透,并沉淀于概念。科塞雷克认为“语言中聚合着历史经验,或凭借语言表达希冀”。一方面,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中,这些概念能够通过词语的考析得到描述;另一方面,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而且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因而,“考证概念及其语言史迹,是认识历史的最起码的条件”。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共时比较的历时分析,具体方法体现在时代经典概念考析与社会政治状况探究两方面。首先,由于词语的含义及其所指的事实在共时上的差异和在历时上变化速度的不一致,概念史研究必须考析词语不同层面的含义以及某一概念在用法上的不同称谓,需要将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与相关概念重置于社会历史情境中加以梳理。其次,由于基本概念往往牵涉语义的竞争以及背后的社会政治实践,概念史研究必须注意到概念的使用者群体,即基本概念何以成立。研究者需要考析何人以何种意图将其引入社会政治领域,辨别其被大众接受且广泛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证其含义所维系、排斥和隐藏的社会实在,并评估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历史基本概念》的编写出版宣告了概念史研究范式的确立与成熟。该辞典由科塞雷克主编,百位跨专业学者撰稿,以概念史的方法选取了18世纪以来具有时代显著性的基本概念,对每个(组)词条的产生和含义的演变进行考析,形成了报告体例的释义,对诸如“议会”“政党”等概念含义变化的考察呈现出社会历史经验的基本过程、嬗变逻辑及其文化意味。如何使用: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步骤在现代学术规范中,概念史作为方法应当如何被合理使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看,概念史的应用首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社会历史独立于自然科学而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表现为特定历史时期观念共识的集合。概念史研究需要遵循社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解释社会历史客观的逻辑及其特定的深层社会结构关联。第二,解释性原则。概念史对客观的社会历史的理解需要通过“解释”的方式达成,需要通过对概念(丛)的把握形成丈量社会历史状况的尺度,进而对客观的社会历史做出合理解释。第三,反思性原则。概念的形成是对社会经验反思提纯的过程,概念史由概念返回历史情境,对特定时期社会状况尤其是对利益群体之间互动过程的考察直指社会与政治的矛盾,是对“反思”过程的“再反思”。那么,运用该方法有哪些主要步骤呢?首先,研究者需要选定特定的历史时期及能够反映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词语和概念。这一工作过程往往需要对跨学科、多领域的二手文献,甚至牵涉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观念、词语与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库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匹配检索、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然后进行辨别筛选。其次,研究者需要考察特定概念的起源及含义的嬗变过程,特别要注意概念的语境、概念含义所指涉的社会实在,以及概念得以广泛传播的具体历史条件。这一工作需要研究者扩大研究视野,将概念与一系列同义词、反义词等相关概念组成概念丛,梳理概念的所属关系。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概念史研究的复杂性,对研究者的学术视野、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考察概念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使用情境,将研究聚焦在概念使用主体间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并进一步讨论概念如何作为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发挥作用。以方维规所著《概念的历史分量: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为例,该书详细地梳理了中国近代历程中“夷”“洋”“西”“外”“文明”“民族”等重要概念的翻译、形成与含义变化,既钩稽了中、日、西三方之互动,又贯通了概念含义古今之流变,可被视作中文概念史研究之样板。概念史方法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概念史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有着内在的亲和性,这一点在韦伯、曼海姆以及施米特等经典社会学家的实践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当前,在“文化自觉”的指引下,打造兼备学科规范性与民族精神气质的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从概念史研究方法中汲取促成社会学理论知识创造性转化和原发性生成的思想性能力和方法论营养。首先,沉淀着社会历史经验的概念是揭示中国社会如何运作的密钥,概念史研究有助于认知和反思基于中国经验的本土性概念,形成一种具有穿透力和解释力的社会结构性理解和历史贯通性表达。其次,社会学研究者既要避免特殊主义以偏概全的臆想,又要避免自然科学范式在社会领域的生搬硬套,概念史方法对根植于社会历史的概念的深度梳理,有助于辅助社会学研究挖掘特定时期的社会真实情境,阐释历史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包含多样性底蕴的社会性逻辑。再次,基本概念反映着时代特质,针对语言、词语和概念共时与历时的分析,关联着历史表征之下的结构性因素,对基本概念的考析是揭示社会运作机理及结构性力量的重要研究切口,而研究的现实意义也因概念史方法对潜藏的结构因素的格外关注而得到有效彰显。最后,概念史方法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精准处理资料,有助于实现中国特有的一些本土性文化知识的挖掘和地方性社会知识的沉淀,为社会学原发性理论知识积累和原创性理论成果生成提供更多的思想可能。(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建国前后(1937—1957)中国社会学转型研究”(19QT002)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朱兴涛 李一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资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三种代表性的方法。1、基于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代表人物:19世纪诞生社会科学,孔德法国社会学家)1830年始于孔德成于图尔干孔德提出建立一门与天文、地理学等相等地位的学科社会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学)。1897年,法国图尔干杜尔凯姆《自杀论》阐述,社会整合与自杀率有关系。其贡献: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对象是客观事实,存在客观规律性,必须研究社会事实,社会科学是行为方式思想,行,行为感觉方式,社会是可认识的,社会科学是说明社会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研究者要保持价值中立。20世纪主流是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法。基本观点:基于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1)关于社会科学的目的:为了发现普遍的法则,了解社会世界运作一般模式,便于人类控制与预测事件的发生。解释把握好预测的认识。(2)关于社会实证的特征:社会实证与自然事实是确实存在的,等待人们认识和发现,社会实证有着固定的模式和秩序 不是随机混乱无规则的。(3)关于人性的特征:人类是自立的追求快乐的理性的个体,可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对人类加以了解,不必要去考察看不见的内在动机。(4)科学与常识之间的关系:二者有本质区别,科学优势是常识无法比拟的,认为常识是松散、不合逻辑缺乏系统性的充满主观偏见的,科学可以经常产生真理常识只是在罕见的情况下偶尔产生真理。(5)理论的形态:认为理论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由概念、定义、命题、原理等构成的合乎逻辑的体系,这体系就像自然科学一样符合演绎逻辑的特征。(6)判断正确标准。一是逻辑上无矛盾;二是符合观察事实;三是可能被重复。(7)价值在研究中地位,科学是价值中立的,除了选择主题之外的没有价值意义。科学与价值无关2、基于理解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追溯到德国迪尔泰,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自然科学是基于抽象解释人文社科是基于移情式的理解(移情指设身处地深入其中)韦伯认为理解社会学纲领(1)目的。理解和描述人们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标准是引起被研究对象的共鸣。(哈伯重要方法,访谈法是基于理解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2)基本特征。社会实证是由互动的社会人有目的行动刻意创造出来的,是变动的、短暂的,人们能把握的只是对社会实证的一种内在感觉。(3)关于人性的认识。人类是创造意义 的社会人,会不断理解自己生存其中世界,因此人的行为没有统一模式不可预测,认为研究者做的是了解人们的行为。(4)科学与常识的关系。常识至关重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常识,如离开常识人们将无法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5)理解的形态。理论 是一种表意的归纳式的描述,尽管会包含一些概念和有限的概括,但是与被研究者的经验不会相距太远。(6)判断正确与否标准。被研究者是否能接受,引起其共鸣。(7)价值在研究中的地位。价值是社会生活整体一部分,研究离不开价值,没有哪种价值是错误,有的只是差异,只是看待问题角度不同。3、基于批判的社会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精神学派、新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基于实证的科学研究的批判:为现在的社会辩护,违反人道主义,根本原因没有把现实社会观点。(1)目的。改造世界、改变世界达到目的方式,要通过揭示社会关系的基本来源,以赋于人们以力量,赋于哪些不太有力量的人。(2)社会实证特征。在变动的社会实证背后隐藏基本的权力结构,这种充满冲突和矛盾,正是这种冲突和矛盾推动了社会变迁。(3)人性的特征。人类有很多未发挥潜力,人是有创造性能够改变而具有适应能力,但是人也会受到他人的误导、虐待和剥削。(4)科学与常识的关系。认为常识充满错误的意识,常识让人们错误理解客观现实下自己真正的最佳利益,科学研究应多研究常识,正是常识塑造了人们行为。(5)理论的形态。一个完整的批判理论能帮人们消除错误意识,描述社会的深层结构,指出社会变迁的方向。(6)判断标准。一是是否正确描述深层结构及产生的条件,二是是否能够指导改变社会关系的实践。(7)价值的地位。价值科学必须从某个价值立场出发,有的是正确,有的是错误的。
法律社会学的出现是20世纪西方法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它将法律置于社会整体的视野中来观察和描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法律研究方法。英国法律社会学家罗杰·科特威尔所著的《法律社会学导论》从介绍西方国家法律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入手,旨在呈现法律社会学的一般性导论,可以给予我们法学研究有益启发。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说,“法律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但应有一个特定的观察视角。”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和观察法律,无疑是法律社会学的首要研究方法。关于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该书从五种理论进路进行分析。该书认为,法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法律渗透在社会行为的所有领域中”。因此,将法律放置在社会之下观察,法律即具有多维度的社会实在。社会学可以给法律提供“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一,作为社会生活框架的法律。其一,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的研究表明,法律起源于伦常。伦常逐渐演变为法律,立法也必须与伦常保持一致。“社会生活自身具有活力,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只不过是这种活力的各种表现而已。它们深深扎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几乎无力改变这种进程。”其二,正如萨维尼所言,法律和语言都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因此,讨论法律制度时,离不开文化一词。事实上,“一切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概念之特征的问题都必须结合其生存的社会环境进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其三,社会的发展表明,法律问题已不再是社会组织的核心问题,法律思维也不仅是法律人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中许多组织、机构和社会关系用以解决问题的日常方式的一部分。笔者以为,以上论述充分表明,法律具有浓厚的社会基础,法律植根于社会,法律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第二,作为社会变迁工具的法律。在社会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有意识地运用法律来促进或者阻碍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的重要时期都包含了法律和诉讼的广泛使用。”至于法律如何影响社会变迁,该书以立法策略为例,指出:法律塑造社会制度,这些社会制度进而对社会变迁的速度或者性质产生直接影响;法律通常给专门为变迁施加影响而设的机构奠定制度框架等。再如,该书以立法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有效影响人们的行为或态度为例,引用美国社会学家埃文的理论,指出有效立法必须具有权威和威信、必须确认服从法律的实际模式等七个条件。笔者认为,法律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虽然表明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工具,但是“法律植根于社会”的命题依然成立。第三,作为整合机制的法律。从社会学角度而言,一部法律的功能完全不依赖于制定者的意图,而取决于它在维护现行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中的贡献。“社会制度或法律制度具有的显著功能,只能根据它作为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系统的要素所处的地位来确定,也许完全不同于与其存续直接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内容。”这就是功能分析方法。为了展示法律的功能分析,该书以庞德、涂尔干、卢埃林和帕森斯四位学者为例,说明法律是一种整合机制,即一种应对危及社会基本凝聚力的紧张或冲突的处理方式。如帕森斯的社会系统分析,为法律在社会系统各功能要素关系全景中的位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清晰的详细说明。第四,作为意识形态的法律。意识形态观念解决的是一个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理念或态度的维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的压迫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前者是指法律作为一种压迫性工具,在维持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秩序和稳定、应对支配性生产方式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后者是指工人和资本家在法律上实现平等,一方面工人有权获得工资,另一方面资本家有权获得利润。就意识形态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资本主义法律意识形态提供了三种解释进路:经济派生论、结构主义、阶级工具主义。此外,该书重点论述了作为西方法律和社会标志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个人主义采用一种绝对化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契约、雇佣合同、婚姻等均是个人主义的体现。第五,法律具有正当性。可以说,法律的正当性是法律可接受性的前提和基础。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的政治正当性基础来自于一个由抽象且全面的规则体系所构成的法律秩序,即所谓的法治。随着法律的发展,现代法律也出现了转型,包括三种类别:自由裁量式调整、机械式调整、个别化调整。面对法治后的法律正当性,书中认为,需要自由裁量式调整的助力,通过该调整,不仅为行政管理提供有效方式,还能够避免法律政策实施。该书深刻揭示了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精细理论和系统体系,这无疑为法律社会学的深入发展作出了持久贡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检察日报 青海省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王水明)
5 学术论文是用来表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学位论文的上位概念是论文(议论文)。论文与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抒情文的区别在“论”,即论述、论证、论说。论文,以是否具有学术性为标准,可以分为: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非学术论文,指一般报纸期刊、杂志上的额论文,例如,社论、评论、短论、时评、评论员文章 等。学术论文,包括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专题研究论文(长篇专题研究论文即所谓专著)、学位论文,是用来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体。6 学术论文可分为:一般学术论文呢、研究性学术论文。一般学术论文,指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一般篇幅较短;研究性学术论文,包括长篇研究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7 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即学术研究过程。8 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法学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法院判例、法学论著等文本,属于文本研究。即使所谓法社会学研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终也要归结为文本研究。9文本研究的过程,也就是写作论文的过程,分析文本、研究文本、写作论文是同时的,不可截然区分。因此,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即学术研究过程;学术研究的成果,即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称为基本学术简介,只是到了论文写作完成之时,医即学术研究过程终结之时,才最终形成。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1.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1)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农村社会学①社会学研究要收集切实的经验材料来反映、说明和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②农村社会学没有只属于自己的方法,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是开放的。(2)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从方法体系看,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三个层次。①研究者做一项调查研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系列对人和社会的假设为基础的,社会研究方法论涉及的,正是这些在背后支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基本逻辑。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方法论基础:a.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性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b.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而否认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②一般研究方法是指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和操作方式。③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是指社会研究各阶段中采用的各种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具体手段。(3)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社会学调查研究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研究设计。②研究实施阶段,即研究者按研究设计的要求收集资料。③研究总结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各项数据、撰写研究报告。2.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1)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又称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家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从而可能获得比较全面和客观、真实的情况,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较深刻的理解。(2)作为调查单位的社区吴文藻提倡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社区相对于大社会而言是具体的、容易观察的。这意味着作为调查单位的社区不能太大,而应在具体可感知的范围内。村庄社区是一定地域的农村居民的生活共同体。(3)亲密接触的实地调查费孝通认为,理论概念都是来自社会现实,只有经过社会现实检验、修正和补充过的理论概念才可能适用于对社会现实的解释,理论与现实不能分割开来,而其中介就是依靠学者的“亲密接触”。亲密接触使研究者得以更准确地了解社区的生活,避免直接地简单化地用外部标准来衡量当地社区人们的活动。(4)类型比较法又称模式比较方法。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如果条件相同就会产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条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个类型。类型是指主要条件相同所形成的基本相同的各个个体。遵循这个道理,如果用比较方法将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就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5)社区追踪调查社区追踪调查,是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对同一对象的追踪研究可以是同一研究者,也可以是其他研究者,亦可以是二者交替进行。追踪调查以初始调查为起点,应当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概括和新的见解。3.问卷调查(1)问卷调查概述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事先设计的问题表格收集数据的方法。一项完整的问卷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①问卷设计。问卷的制定是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概念化、操作化和问卷编制三个环节。②抽样。问卷调查可以是全面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则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代表总体。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花费较小,抽样调查用部分代表总体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抽样分为两大类:a.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按设计已知的非零概率被选到样本中,且样本误差具有可度量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基本方法。b.非概率抽样包括随机抽样、立意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非概率抽样简单易行,但样本无法保证对总体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不能作总体推论。③调查实施。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当面访谈法、邮寄自填法、电话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④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通过各种数量关系来探索社会现象之间联系的手段。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大部分。a.描述统计主要反映样本本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推论统计根据样本特征来推论总体,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问卷调查和农村研究①问卷调查是当代社会学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中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家却很少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原因是:a.因为实地调查本身的优点具有吸引力;b.由于当时的问卷调查技术(例如问卷设计、抽样技术、统计手段等)还很不成熟。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分化程度提高,农民之间的同构型降低,许多问题需要从总体上和数量上来把握,因此当代农村社会学在继续保持和发扬实地调查传统的基础上,也迫切需要发展问卷调查方法。(3)问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①优点a.问卷调查不局限于对单个村落社区的个案研究,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开展调查;b.当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的时候,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具有更强的推论性;c.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利于从中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问卷调查所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也比实地调查短。②缺点a.对前期的研究设计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b.研究者应对研究主题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调查任务,设计好主题鲜明、简明易行的调查问卷。c.问卷收集到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同时不恰当的提问和不准确的答案设置也会产生错误的调查结果,使研究者原本希望得到的信息被扭曲。
择校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社会学,第一年360+没能进复试,第二年380+拟录取。备考时间比较长,有不少经验教训,所以尽量总结干货,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关于择校大家首先要慎重考虑,人大社会学的学科评估和北大一样是A+,学科实力一直很强,近年来报考热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再加上考试范围比较杂,社会学和人口学、老年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初试共用一套题,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时间准备。但是比较吸引我的一点是,人大社会学的学制只有2年,相比其他学校更节省时间,所以二战还是选择了人大。初试准备政治 主要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徐涛小黄书和强化班网课,腿姐和徐涛的模拟卷(主要做选择题)。8月-9月中旬:看精讲精练和刷1000题相结合,每天1~2章。第一遍没有将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书上,但是将错题都做好了标记,为二刷做好铺垫。9月中旬-10月下旬:二刷1000题,对易错题和易混知识点进行整理,同时选听了徐涛的一些网课,对照精讲精练弄懂每个知识点。10月下旬-11月:做腿姐和徐涛模拟卷的选择题部分,重点还是做肖八,主观题不用急着背,可以先将自己的答题思路与答案对比看看,大概记一下答题要点,然后听了徐涛的时政课,总结了一些时政热点。12月:以肖四为主,徐涛小黄书为补充,重点攻克主观题。然后再结合之前整理的笔记,对选择题易错知识点进行回顾。英语 主要资料:黄皮书近20年真题、单词红宝书+扇贝app、刘晓艳作文书和网课。单词:每天早上都会背,不仅是单词书上的单词,还有真题里整理的单词或短语,同时也会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碎片时间在手机上背单词,已经记不清单词过了多少遍,但每天背单词的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阅读:阅读真题至少做3遍,刚开始做的比较慢,可能错的也比较多,这些都不要紧。做完后逐句翻译,最好动笔写一下,再跟黄皮书的翻译进行对照,重点弄懂长难句,整理其中的单词和短语。这样同时练了单词、阅读和翻译,一举三得。完形填空:这个真题做多了还是能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注意把握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单词和短语也是会经常考到的,不会的可以先跳过,但不要急着乱选,还是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作文:买了王江涛和刘晓艳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分别整理了一些模板,然后用真题或者作文书中的作文来练手,平时积累的一些单词短语也可以用上,多写几篇慢慢就能灵活运用模板了。社会研究方法 主要资料: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看到16章),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的研究方法可以选看。以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为主,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辅,已经可以应对大部分题目了。社会统计学方面由于人大是选做,有些难度较大,所以不太建议非统计专业的同学花太多时间。研究方法的真题重复率较高,有些知识点是会反复考查的,一定要结合真题进行总结和整理。研究方法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很强,看完一章可以对本章重点做一个思维导图,同时有些答题语言也是可以通用或灵活变通的,在建好框架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拓展答题要点。但在答题时一般不能只答要点,毕竟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很强,最好每一个要点都能举例具体说明。总体来说,研究方法除了部分统计知识理解起来都不难,只要教材框架背熟,注意答题技巧和逻辑性,拿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社会理论 主要资料: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和《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佟新《人口社会学》,人类学—庄孔韶《人类学概论》,邬沧萍《老年学概论》,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先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理论考的内容比较杂,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以往会重点考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但近几年出题风格多变,题目越来越灵活,因此复习一定要全面,知识面要广,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来猜测重点,注重平时积累和对时事热点的分析。理论相比研究方法理解难度更大,教材编写更加繁杂,条理不是那么清晰,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理解和背诵,根据个人经验教材至少要过3遍。第一遍总结教材上不同学者的核心思想,掌握主要的理论脉络,有些暂时不懂的可以先跳过,不必死磕某个观点。第二遍在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细化补充,包括背景原因、详细阐释、地位意义等。同时根据真题把握各理论家的理论重点有哪些,一般是怎样的出题方式。第三遍时已经对不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可以横向或纵向比较不同人物的理论观点,例如古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有哪些继承和发展、同一时代的理论家的思想差异等等。除了教材还要注意看人大老师近期的论文,了解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学习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论文也不能只看社会学方面的,人口学、老年学、人类学都要有所了解。一战时我就只看了社会学的论文,结果考了很多人口和老年的题。整体规划 考研是一个长期复习的过程,以上说的仅供参考,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复习规划和自己的复习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计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便于及时调整,不至于自乱阵脚。社会学专业课有些比较抽象枯燥,背诵量也比较大,刚开始可能感觉难以理解、背了就忘,但随着反复的复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会显著加深的,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有些即使记得不太清楚,在考场上也是能够融会贯通的。稳扎稳打,坚持下去,相信大家都能上岸!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上海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分享基本情况:初试:社会学理论125分,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129分。本科学的是编辑出版学,一个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又略显边缘小众的专业。大三下才正式备考,考研前看过几本社会学著作,数量不多;本科阶段除了修过一门出版经济外,没有任何数学基础。在决心考社会学之前,我几乎没有关于这个学科的基础。所以如果你本科就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基础更扎实,起点更高;如果你是跨考,像我这样基础薄弱的都有希望,也不用太丧气。初试备考——社会学理论、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学史、论文我是2019年2月份开始收集资料备考的,一直备考到9月份中旬时,上大的研究生招生网站更新了《2020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我才获得了新的参考书目。教材的变动还挺大的,基本上除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和两份杂志期刊不变外,其他的教材都做了更换。而且社会统计学部分本来只考翁定军老师编撰的一本薄薄的教材,并且划定范围考前六章,更新参考书目后,直接改成了北大版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而且没有划定范围,意味着整本书的内容都列在考试范围内,所以对我冲击蛮大的。或许这个经历也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毕竟还不能确定今年会不会更换参考书目。2020初试、复试参考书目(可查阅官网)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部分上海大学的参考书目主要是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古典时期部分)、杨善华版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现当代部分)。《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是一本法国教材译著,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好把握,融合了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理解,而且结构相对没有那么清晰,如果当成教材阅读会显得略微散乱。所以备考的过程,即便是复习古典时期的思想家,我也没有直接把这本教材作为备考书目,仅仅是辅助理解的阅读。备考时我是以南开大学侯钧生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为参考书目的,对照了杨善华、谢立中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进行理解和记忆。也从学校图书馆借到了杨善华版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1999年版),对比自己买了新版的杨善华、谢立中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二者差别是99年版的教材中只涉及了当代的社会学家的理论,是从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开始的介绍的。未更新2020年的参考书目前,上海大学往年的推荐书目是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这本我只大概地读了一下,没有认真地通读,后期换了教材就没有在花时间研究了。这本教材是以理论流派来梳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的,参考下图的目录可见一斑。个人觉得在没有对社会学理论的整体发展过程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体系前,直接上手这本教材还是很困难的,但是后期三轮复习时,这本教材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梳理和参考书目。可以分享的教训:因为时间不太充足,我几乎放弃了好好研究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孟德斯鸠、托克维尔和帕累托三巨头,而且我自认为他们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没有很重要,但书中他们仨占有很非常大的篇幅,结果……考试时各出了名词解释,还有一道15分的简答题,非常心痛。所以建议大家对参考书目中涉及的内容、社会学家都上点心,初试题目完全没有超纲,都在推荐书目的范围内,书中涉及的内容基本都是考试的重点考察对象。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最早开始备考时就开始准备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2-4月时读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这本外国教材对我一个完全没有系统学过研究方法的新手而言非常友好,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而且中国大学MOOC上就有这本书的译者邱泽奇老师开设的网课,如果理解有困难可以配合着学习(虽然老师讲课和教材不完全一致)。个人感受是艾尔·巴比的教材便于入门和理解,但是不适合后期的记忆和背诵,很多概念性的名词它倾向于解释明白,加上是译著,表达上会不够简洁。所以我后期是直接以风笑天老师的《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为基础进行背诵和记忆的。风笑天老师第五版教材中直接用了基础知识-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的结构来编排,结构更清晰。这门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弄明白概念名词,理解所有的概念、操作及原理,最重要的是理解,前期多花时间也没关系,如果不理解是很难记忆的。研究方法教材中对定量研究分析那一章可以和社会统计学一起学。作为一个文科生,大学根本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刚开始接触社会统计学时,压力真的非常大,更换了教材之后更是崩溃,所以这门专业课有不少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首先社会统计学部分在初试中占比50分左右,如果没有记错,是5道计算题。考的知识点包括计算平均数、众数、方差;计算置信区间、判断假设是否成立、是否存在显著性水平等。知识点没有超纲,都在教材例题和课后习题的范围内。从9月中旬更换教材后,10月才开始正式准备。当时查到自己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开了一门“社会统计学”的课程,试着跨校区去蹭课旁听了,但授课内容和考研复习有出入以及挺浪费时间的,后来就放弃了。主要是看教材自学和听网课,当时在中国大学MOOC上听完了南京大学赵进老师讲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在B站上看了不少考研数学的视频。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在网页上直接搜索百科知识、请教理工科专业的朋友、问相关专业的学长要了他们的课程PPT……好像为了学这门课“无所不用其极”,要学的时候发现方法好像还是比问题多。我大概花了2个月(10、11月两个月)认真学教材,努力弄懂计算原理,勉强做到了90%的理解。10月:第一遍 看教材、理解原理,然后把每一章后面的习题做了,百度文库上有一份课后习题的答案——对答案、不会做的就直接看答案。第二遍 重新做一次课后习题,根据习题回顾每一章的知识点。11月:第三遍 把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因为有很多字母公式-我选择了手写笔记),抄写了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需要记忆的核心公式和变式。我大概用了8张A3纸,双面 一共是16面的笔记,完成这一轮整理后,11月基本就结束了,12月开始复习统计学部分的知识就基本只看这份笔记了。再每天复习1-2章的课后习题。前期学习统计学对我来说非常艰难在于学习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和自己的意志力做斗争,因为自己不自信自己可以学好这门课,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鼓励自己去学习这件事上,而不是真正去学习。后来看了B站的不少学习up主的视频,学了一些学习方法才艰难调整过来,放下“学不会”的心理负担就安稳许多了。社会学史认真读《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的规定章节,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整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包括学派和代表人物等等。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和这一背景相关,而且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上大很关注乡土、城乡的议题,中国社会学史和这部分密切相关,值得重视。论文考研过程中也要抽空看《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杂志,尤其是《社会》本来就是上海大学主办的,往年也试过从期刊论文中出题。阅读过程中可以不必每篇精读,但要大概了解论文的核心观点、结构和研究方法等,感兴趣的就仔细阅读。复试经验——专业类问题、个人类问题、英文面试今年的复试因为疫情的缘故延期了两个月,也取消了笔试,参考性可能会降低。初试完以后在微博上询问了两个保研成功的网友,一个是19级的,一个是20级的。他们的经验都是自我介绍+英文原著片段翻译,所以整个复试准备阶段我都把英文原著翻译作为英文面试部分的重点,读了瑞泽尔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中英双语版)来熟悉专业名词和练习翻译。还参考了学长的建议,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所有导师的论文(知网最高引用)看了一遍,基本了解了所有老师们的研究方向。然而今年网络复试的缘故,英文面试部分也不是原著翻译,而是和老师对话。面试过程大概30分钟,首先是抽取两道题,然后在抽到的题目中二选一回答。我抽到的题目一道经典著作,一道是时事分析(因为有规定承诺保密试题,恕不能分享)。所以准备复试的时候最好密切关注新闻时事。综合面试是4个老师轮流对我提问一个问题,主要围绕的都是我本科四年的经历(提交的复试经历中要求个人简历)。基本是一些个人类的问题,这部分基本上因人而异,老师是根据每个人的简历和本科经历来提问的,具体问题的参考性不大,但最好也提及一下自己有过的科研经历,或者写过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以及读过的著作,表现一定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吧。英文面试依然是老师根据个人简历随机提问,英文部分我大概花了3分钟左右就结束了,所以结束后非常担心英文部分没有发挥好。面试最重要的是诚恳、真诚以及礼貌。生活与心态问题时间管理7-9月尤其是暑假期间非常重要,这个时间段要基本完成专业课的第一轮学习,个人的进度是9月底完成了理论课的第一轮学习和做了13万字的笔记整理、完成了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部分的学习。时间上,每天保证理论4小时以上,研究方法3小时。10-11月进入理论专业课的第二轮学习和理解,开始按照社会学家和理论流派进行理解,并且配合知识点,试着做历年试题。社会统计学的参考书目调整后这两个月我重新学了定量研究部分的知识,在11月底完成了社会统计学部分的2轮复习。时间分配上每天保证理论3小时,社会统计学3小时,10月开始备考政治。12月专业课全面进入三轮复习 理论部分基本维持一天复习一个社会学家的知识点(2小时左右)、研究方法知识点背诵(2-3小时)、社会统计学公式记忆+习题练手(2小时内),其余时间主攻公共课。考研过程中非常容易焦虑,如果遇到了其他任务就难以专心复习,所以我一般会选择处理好其他紧急任务再投入复习,比如8月下旬花了一周非常认真地写了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解决之后再安心复习。有时候学习任务一多,一焦虑也会什么都想干,最后堆在面前什么都没做,在朋友的推荐下就用了一个时间管理APP“番茄TO DO”(真的不是打广告),每次设定待办之后,限定自己在那个规定时间内只专注完成那一项学习任务,这逼迫我做好任务规划,焦虑就慢慢被缓解了。而且每天结束学习后可以查看当天学习时间和各科的时间占比,量化自己的学习时间,能有一种时间的掌控感。当然坏处是:要带手机去图书馆,有时候忍不住会看微信、微博。8月某一天的番茄钟心态问题考研到9月时参考书目的更换,当时对我的影响挺大的,虽然今年大规模重新调整参考书目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还是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会调整。经验就是及时调整,考研的压力好像会让人对任何事都容易焦虑,生活上遇到的各种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遇事了就尽可能地冷静,然后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可以找研友,互通信息有无,相互支撑不至于孤军奋战。当然陪伴是相互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如果找研友,也一定要尽可能是相互了解、值得信任的好友。学社会学对我来说是即有趣又在凝视自己的过程,如果学到了新的理论或者看到了有趣的论文,试图用理论视野去分析自己的生活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常常看论文,某些“奇奇怪怪”的知识似乎也在不断增加。但社会学又给了我一种对生活的疏离感,或者是一种超越感(对现实中的实践感兴趣,但又不希望被完全卷入),所以学习的过程也不断在凝视自己,比如被困在“铁的牢笼”中在学习“铁的牢笼”这个知识,背着“文化资本”的知识点去参加考试不就是为了获取新的文化资本吗……这样的凝视有时也会让自己觉得可笑。考研的后期会越来越疲惫,考研初试的那一周我也曾非常认真地想过要放弃参加考试。压力大到胸闷无法呼吸,就走出图书馆,在学校广场坐了一晚上没复习。那晚唯一想明白的事情就是,参加考试可以,但是我不想、也不需要自己通过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去证明自己,那样就真的成考试机器了,考试之外我们一定有其他东西能够让我们立身。考研的经验分享,往往都是来自上岸者的,我们很少知悉那些没有成功上岸的人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有时我觉得自己只是好运而已,所以我并不打算在此说任何或鼓励或打击大家考研的话,练习和自己对话、问清楚自己的想法更重要,如果做了决定,就稍微坚决一些地行动,为行为负责。祝各位顺利!
近日,来自学术界以及业界的一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可以利用许多相同工具来研究新的黑匣子系统》的论文。研究人员们在论文中提议建立一个名为"机器行为“的新学科,允许研究人员使用社会学科研究动物或人类时所使用的经验观察以及实验等研究方法来研究人工智能系统。论文称,该学科应该放弃从纯粹的技术架构,性能及功能角度评估人工智能。取而代之的是应该将人工智能视为能够改变及影响他们周围的环境,人类以及机器的积极参与者角色来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后,社会学研究方法是最先启动的研究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可谓独领社会学研究风骚。作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开展究竟是纯粹的学理积累,还是经世致用的工具?40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确定的答案。关注经世致用诉求20世纪80年代,经世致用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的初衷,这在当时是学界和政界的共识。1980年,费孝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讨论社会学的研究规划时说:“对于我国的社会情况,在很多方面还是停留在毛主席当年指出的‘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要在我国建立社会学,还必须从搜集材料的工作做起不可。从社会调查入手也是符合实际的办法……通过社会调查,我们才能有系统地、比较全面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情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很多以前未曾遇到的新问题。于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了解社会的科学方法,最早被提上日程。1981年,胡乔木在与社会学工作者座谈时指出:“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对20世纪下半期以来所发展起来的许多方法太不熟悉了……我们需要首先掌握现代社会学所积累起来的资料和它所使用的方法。”因此,改革开放伊始,社会学便在实际运用中有意识地强调社会学的经验性和实用性,强调对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对策研究。对国外社会学的学习和借鉴也侧重于对技术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学习。中国社会学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先后于1980年和1981年,在北京举办了两期社会学讲习班,讲习班以美国教授讲授社会学定量方法为主,对后来一段时期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方向有很大影响。中国的治学传统一直秉承的是为世事服务的实用主义,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影响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费孝通作为社会学界的领军人物,也认为社会学要从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对当前现实的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以便帮助党和国家解决一些急迫的社会问题,扫除一些前进中的障碍,使社会的各方面都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地向前发展。这是我们在这时候急切需要开展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原因”。关注学科建设诉求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在社会各个领域走向深入,学术界也积极寻求与西方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提出质疑。于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没有沿着80年代初期的研究路径,即大范围地对各类社会问题进行定量调查,继续发展下去,而是转向强调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建设与学理积累。这与当时社会问题多样化和与西方学界对话的关切息息相关。社会学研究方法向学理至上转型的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学研究方法自身学科建设的诉求。社会学研究方法经过十几年发展,逐渐显露出不足。研究虽然已经形成诸多分支,但仍显单薄,研究人员水平还比较低。在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上,规范性不够、研究质量不高、样本的抽取不够科学和严密、统计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始终存在。由社会学方法自身不足所引发的讨论,导致学术界内部要求加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学科建设与学理积累。二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研究问题的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各个领域推向深入,社会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盛极一时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解释力不足。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努力加入WTO的诉求。中国希望更加融入世界,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学术界追求与西方学界进行对话,成为新的共识。学者们认为,如果社会学方法停留在问卷调查水平上,中国社会学就无法与国际学者在同等水平上进行对话。因此,社会学研究方法要在学理积累方面下功夫。中国社会学要与国外学界进行对话,已经成为这一时期明确的追求和目标。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初期所实行的社会学方法路径的转变。尽管当时也有很多学者提出,社会学要在与“国际通行的规范研究”接轨的同时,保持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和“本土性”,但这样的发问在当时并不是社会学界的主流话语。重新发现中国社会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出现大量探讨社会学本土化的文章,其中很多着重于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大部分学者认为,尽管社会学研究方法本身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我们仍然处于社会调查的繁荣阶段。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经过40年发展,取得的进步是惊人的。尤其是一系列全国范围的纵贯调查,使得针对中国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化研究成为可能。但是,令中国社会学研究者苦恼的是,至今仍然没有产生被西方主流学术界认可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对此,学者们的反思主要来自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批评。首先,在技术层面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提出批评。社会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研究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其自身也面临着学科危机。比如,虽然目前社会调查中的样本量逐渐增加,数据范围由局部转向全国,但是自行搜集一手数据从事研究的学者在日益减少,而使用官方二手数据的学者在增加。研究的层面呈现微观化趋势,缺乏宏观视野和理论视域等。其次,学者们也在质疑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于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很多学者批评当前社会学研究方法已经偏离了社会学的本土关怀,甚而认为正是社会学的“方法主义”取向导致了今日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危机。例如,渠敬东认为,任何精巧的方法都不能把握住我们全部的生活经验。这些讨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学研究者对如何研究中国社会的思考。再次,学者们认为不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出现了问题,而是研究水平出现了问题。谢宇认为,今天社会学的发展面临的不是如何更好地研究中国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出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平的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要与西方竞争,路径应该是在汲取国际已有的有益学术成果基础上,通过更为严谨规范的方法,进行中国的社会学学科知识积累,这样才能获得世界影响力。以上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学界与西方社会学界的学术价值取向存在的重大区别:中国的学术研究追求的是“本质地揭示现象”,而西方的学术研究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因此,一项社会学研究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学界评判标准是不同的;以“经世致用”还是以“学理积累”为标准评价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嵌入中国社会变迁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成果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产物。经过了40年的学习和摸索,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人才培养、学科体系构建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也映射出强烈的时代特点:从改革开放初期问题取向的实用性,到致力于完善学科体系和学理积累的规范化建设。社会学研究方法在问题取向和学理取向之间的转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又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各方都在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之路,检讨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中以美国定量化研究为主的取向。尽管论点不同,但是各方都认为中国社会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潮流已经遇到危机,呼吁重新审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坐标,从而使社会学研究方法重新上路。今天,尽管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盲目崇拜和模仿,但是我们要极力避免另一种倾向,即社会学研究方法罔顾中国的现实社会关怀,变成纯粹为与西方对话而进行的学理积累。不可否认,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固然十分重要,但社会学研究方法能否独立于研究内容而存在,则是存疑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今后的发展究竟是问题取向还是学理取向,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中国的经验构建中国本土的社会学,并以此为世界社会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罗静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5月27日下午,由培华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女子学院承办的第九期线上教学沙龙在腾讯会议举行。此次女子学院特邀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李玺,为该校师生进行了“性别视角下的社会学研究和方法”线上教学沙龙,由女子学院副院长班理主持。学校副校长刘越莲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张李玺教授,现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并长期从事女性教学和性别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多部中英文专著。本次沙龙张李玺教授主要通过对性别的多重含义、为什么要关注性别和社会学研究能否价值中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享。她谈到,性别不平等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仅有平等是不够的,性别平等涉及平等、公正、人权和社会和谐,女性并非要抛弃自己女性的身份追求和男性一样的平等,而是应该从“社会对女性应该怎样做?”这个咒语中解放出来的。结合当今全球情况可知,性别不平等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去关注它,努力地去解决它。有人提出,全面放开二胎后,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冠姓权”生男孩和生女孩与跟父亲姓还是跟母亲姓?在职场中遇到性别歧视怎么办?如何将性别教育与思政相结合?“女性教育+专业”的具体做法是什么?等问题,张教授均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案例来向老师和同学们答疑解惑。最后副校长刘越莲总结到,希望本次线上举办的沙龙使得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开启新的研究领域并有所突破,着力打造学校学术氛围,同时培养出更多服务社会的人才队伍,能够这所有着悠久女性教育历史、职业教育基因和红色文化基因的高等院校服务,同时结合学校迈向“百年培华”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任务,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纳入不同学科的课题和研究中,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新的视角,坚持下去,定会有新的科研成果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