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法学院的朋友说,他的师兄师姐有的毕业三四年就已经月薪5万甚至年薪百万了,让他很是羡慕,法律行业真的这么赚钱吗?毕业三四年就可以年薪百万?法律行业相对来说,也是一个高薪行业,其中比较赚钱的两个行业就是律师和法务了,而法务的话门槛要求低想要有高收入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律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资源人脉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对于一些红圈所的律师来说,毕业三四年年薪上百万是很有可能的,但这样的人绝对是少数,从事法律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红圈所有多难进。首先两个条件你需要满足,一是本硕都是法律(且非一般的法律院校),二是考过法考。当然,这只是你的起步,后期的发展还是需要不断的积累,虽然本硕都是法律专业去一些大律所的机会更多一些,但也并不是说非法学专业或者低学历就没有好的发展了,也有一些低学历考生考过法考后在法律行业有了很好的发展。其次,法律行业不仅是一个高薪行业,还是一个紧跟时代发展的行业,法律从业者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保持不断学习的动力,不然很可能会被淘汰。像律师,虽然后期收入高,但是前期收入低工作辛苦,很多人往往坚持不下来,因此很多坚持下来的律师工作10年以上的收入会比较高。所以,想从事法律行业的人要提前考虑好,法律行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既然选择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想要从事相关法律行业也要满足从业要求,比如律师,需要先参加法考,然后在律所实习一年才能正式执业;其他法律行业也有各自的要求,但大多法律行业需要参加法考。目前符合法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建议打击尽早备考法考,现在已经是法考改革的第三年,随着法律行业的发展,法考的要求可能会越来越严格,之后考生再想考也会越来越难。上述便是中公法考为大家介绍法律硕士收入的相关情况,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如有问题可直接留言咨询,关注“中公法考”了解更多法律内容。往期精彩回顾法考复习中,你不得不面对的5大难题法律逐渐完善,律师行业会消失吗?吴春红狱中度过16年后被判无罪?如何申请国家赔偿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国内的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更有发展?这是一篇长文,中间是详细的分析,如果大家想挑重点看,请直接看文中的加粗部分和文末的结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明年这一届的考研的难度一定会只增不减,于是就有一些同学问我:孙老师,既然考研难度这么高,能考上的肯定都是很优秀的,那等硕士毕业了,就业前景肯定好吧?不然谁会去考呢?也有的同学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就业形势以后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硕士的学历也越来越有“通货膨胀”的感觉,那有没有可能等好不容易又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读完研毕业,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时找到的工作好?这时候最理智的决策是不是先“把坑占上”,后续再慢慢图谋职业上的发展?看到大家这么多疑问,那我在这里就自己这些年来从事考研辅导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各样的见闻,努力做出一个细致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发现有什么疏漏,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在文末留言指出,我看到后会回复各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牵动人心首先我应当坦率地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硕士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我们看一下数据:近20年来,历年硕士生录取人数整体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1997年录取5.1万人,那时候物以稀为贵,硕士生绝对是香饽饽;2005年录取32.5万人,规模已经是1997年时的六倍多;而2018年录取人数突破60万,2019年录取人数预计在64万左右(由于某种原因,从2017考研起官方不公布具体录取数据),十几年时间又翻了一倍。现在有一句调侃是说,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硕士生,虽然有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作为本科生,如今再来看待硕士生的时候,不要再把其当成精英、天之骄子来仰望,而当成是日趋普及化的一种学历教育,是每个本科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都可以去考虑争取的常见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迟早都要拿到的一个门槛级的文凭。你要对自己说,硕士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了这样的看法角度,你才能对待考研这件事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考试前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很大起伏),从而客观、理性、长久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人生的节奏和主动权。把考上研究生了就当成是鲤鱼跳龙门、麻雀变凤凰,就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地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如今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期望,只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了研也不会感到开心、满意。甚至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人读研后心态失控,总是跟人说千万别读研,否则会跟他一样后悔。你可以看到他一会骂学校管理混乱,一会骂导师不负责任,一会骂专业没有前景,一会叹息自己为了读研年龄大了耽误很多事……我相信没有同学希望自己以后会这样吧?读了研迟早也要去应聘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的是把每年所有的硕士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就业难易程度的,实际上这个每年60多万人的群体内部,就业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实在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随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你就有直观印象了:同一个研究生专业,如果是全国TOP5名校硕士毕业的话每月工资3万元,普通一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1万元,而如果是口碑在国内倒数、实力孱弱刚刚才获批设立了这个专业的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3000元,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对口工作。同一个院校毕业的硕士,如果是热门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等,offer那是拿到手软,公司随便挑;如果是冷门的或者属于夕阳产业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历史学、社会学、采矿、水利水电、造船的硕士,那其中除了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个人心仪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就很艰难。同一个院校且同一个专业毕业但导师非同一人的硕士,由于各自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能力、江湖地位、人脉资源、人品性情、行政职务等方面相去甚远,硕士生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也会相应天差地别。这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篇幅所限,先不详细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单独探讨。招聘硕士的展位前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对硕士生的就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比如: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了。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比如下图所示,2018年12月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就是如此要求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专业均应符合该岗位专业要求条件”。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的要求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以上各种情况都对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显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我们想考研的同学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去奋斗的,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相信自己,考研加油!结论那此时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应该怎么办?要我说,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想清楚,说起来很轻松,可真正做到真的很难。就此来全面分析的话,都够我写一本很厚的新书了。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尽量多给大家一些提醒,希望你能认真读完,相信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考研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考研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究生(近十年来考研录取率整体在1:3左右),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术,搞研究。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当然,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所以上文提到的先“把坑占上”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现在有好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请看下面这张图,2018年12月某事业单位最新招聘的要求,学历要求一栏非常有代表性。假如你现在是本科,遇到了这样一个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而且这个岗位是你所心仪的,你凭自己的努力又能应聘成功,那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考研呢?等过几年你研究生毕业了,再回来应聘这样的岗位岂不是费时费力还白白丢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何况几年后如果形势变化你连想应聘的机会都没有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就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完全可以通过读在职研究生来镀金。某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第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些岗位时宁愿选择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觉得本科生年龄小未定型更有培养潜力,或者同样的工作既然本科生能干没必要花更多的钱雇研究生,或者觉得研究生想法太多不听话、对工作比较挑剔、跳槽的可能性大,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本科生。比如下图是2018年公务员考试黑龙江省某单位对某岗位的招聘要求,招收的是经济金融类专业,明确注明“只限本科”。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1如果你本科就是这类专业,读了个硕士也是这类专业,结果毕业了竟然发现反而人家不要你了,连报名资格都被剥夺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催?(有此要求的岗位并不罕见,笔者还见过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招收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侦查学专业、外语专业、历史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然后要求“只限本科”的公务员岗位等等。下图再随便举一例。)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2看到了吧?研究生的烦恼也真不少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绕开各种各样的“坑”。你提前想到了多少,就会相应少走多少的弯路,所以一定不要偷懒呀!篇幅所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讨论或提问,我看到后会进行回复的,让我们共同探讨。
自从法考改革报考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很多非法本生不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消息:2020是非法本可以报考的最后一年搞得人心惶惶对于这一问题司法部做出明确答复……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司法部: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规定,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这一原则是一直有效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是两办《意见》确定的建立和实施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进一步贯彻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针对法律职业岗位只对新进法律职业岗位人员实行考试和职前培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需要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已经在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工作且胜任现职务的人员,没有从业资格方面的要求。二、针对专业学历条件《实施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就是“新人新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则为“老人老办法”。第九条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2018.4.28)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结语对于2018年4月以前取得学籍或者考籍的“老人”,只要符合考试报名的专业学历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就可以报考法考,并且今后也是一直能考的。各位非法本考生看完之后是不是可以放下心了!虽然考试机会很多,但是越早准备越好哦,早备考早取证!往期精彩回顾中国最难的三大考试,法考将被淘汰?法学是夕阳专业吗?2020法考报名时间延后?你怎么看
作者:娃娃爱葫芦声明: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违者必究!011982年,张钧甯出生于德国。爸爸是法学博士,妈妈是文学硕士,堪称“书香门第”。张钧甯4岁的时候,全家人从德国回到台湾。张钧甯从小性格胆怯,不敢在人前说话,和人沟通觉得紧张,很怕生。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把她送去上学,她就哭一整天,直到妈妈来接她。而姐姐和她相反,特别阳光开朗,上幼儿园回来依然笑得很开心。张钧甯特别羡慕姐姐,从小就只能做姐姐的“跟屁虫”,姐姐去哪她就去哪。有了姐姐的陪伴,张钧甯觉得很有安全感,不害怕。但上初中的时候,她俩不在同一所学校了,张钧甯又开始紧张。有一次上课,张钧甯被点名背课文,明明在家背得滚瓜烂熟,一站起来她的脑袋却一片空白。脑袋里不断重复着“老师提问我了,怎么办?老师提问我了,怎么办?”而完全忘记了课文内容。那天她觉得很挫败,回家后她在房间里想了很多。“我这么胆小,连个课文都背不好,以后还能干什么事情?”她不断问自己。从那之后,张钧甯开始下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胆量。早晨她去学校的操场大声朗读,课堂上她开始举手发言,下课去问老师问题,让自己习惯和别人交谈的感觉;后来,她还报名演讲比赛,加入学生会,只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就这样,她慢慢适应了和别人沟通,越来越大胆,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整背课文,甚至可以在家长会上表演节目而不怯场。16岁那年,张钧甯想去参加仪仗队,妈妈担心她影响学业不同意,两人大吵了一架。最后,张钧甯生气地说:“妈,这是你的人生还是我的人生?”这一句话把母亲震惊了,觉得这孩子很有想法,不再阻挠她。为了打开自己,“治疗”自己的紧张胆怯和不安,张钧甯主动给自己训练,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胆量,从原本不敢和别人交谈到敢在人前演讲,参加仪仗队,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她的进步。而对妈妈的反驳,说明了她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主见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想要什么。这种独立的性格对她之后的人生影响很大。022002年,张钧甯考上了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觉得大学应该“自己养活自己”的张钧甯,为了给自己挣生活费,开始跟着同学做平面模特,接拍一些广告。第一次接到工作的时候,需要晚上10点出去,第二天早上6点回家,可以挣1500台币(约人民币400元)。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觉得为了挣小钱,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出去工作,有必要吗?张钧甯再次反驳妈妈:“妈,你记得我高中时候跟你说过,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吗?”之后便出去工作。妈妈只能同意。就这样,张钧甯当起了模特,为自己挣生活费。那时候喜欢看电影的她就在想,要是我有机会去参演一部电影该多好?有一次在西门町逛街,她帮一位工读生填了问卷调查。没想到后来这位工读生成为了艺人经纪助理,于是推荐了她。2002年,张钧甯参演《流星花园Ⅱ》,正式出道。之后,她又参演了爱情剧《赴宴》和《心动列车》。张钧甯就这样踏入了演艺圈。2004年,张钧甯本科毕业。之后,她决定继续深造,在学习之后,考上了国立中央大学硕士。在上研究所前的这个暑假,她被邀请主演电影《梦游夏威夷》,饰演一个因读书考试而精神失常的女大学生。那时候导演对她说:“因为这个人已经魔怔了,所以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那是张钧甯第一次拍电影,怎么演都行,让她很开心,很放得开,把疯疯癫癫的“陈欣欣”演得很到位,受到肯定。这个电影让张钧甯很有启发,开始思考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关系。也因此,她爱上旅游和拍照。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拍下照片,写上感悟和思考,寄给“阿公”。慢慢地,不苟言笑的不支持他拍戏的“阿公”也被打动,开始回信,和她沟通。也是这种“自由演戏”的感觉,让张钧甯爱上了“拍戏”,决定进演艺圈,当演员。当然,遭到了全家族的反对。原本要当老师,突然间要去当演员,演艺圈又复杂,这让父母难以接受。张钧甯的阿公(爷爷)当时甚至说出了“我们张家绝不能出戏子”这样的狠话。但张钧甯性格很倔,她决定的事情她就要去做。多次沟通之后,父母没办法只能同意,但有条件——她必须把研究生读完。就这样,张钧甯开始了一边拍戏一边读书的日子。那时候在拍《白色巨塔》,张钧甯23岁,但要演一个32岁的人,本就不是科班出身,又搭档吴孟达等“老戏骨”,张钧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慌张,无法把专业性的东西和表演所联系,只会照着剧本演,她没有办法真正“享受”表演。但为了完成这个角色,她只能不断和别人请教。在剧组时,她积极地和导演沟通,聆听领导对角色的讲解;又虚心请教男主言承旭和其他老戏骨,听听他们对她演的角色的看法,从而受到启发,增加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虽然过程很艰辛,很困惑,但结果总算还不错。2006年,《白色巨塔》播出,反响大好,张钧甯一下子被观众所熟知。本就不是科班出身,又初出茅庐啥都不懂,还搭档老戏骨,张钧甯在接拍电视剧后,压力之大,可以想象。但为了完成自己的角色,她不断向别人请教,再认真去研究剧本和台词,这样的努力和认真,才让她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这种好态度和好习惯,也对她后来的事业帮助许多。之后,张钧甯又参演了多部作品:2008年,张钧甯和钮承泽合作主演的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上映,她“甯甯”一角获得第10届台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时入围第44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2009年,张钧甯与周渝民、赵又廷合作主演的《痞子英雄》播出,她饰演的冷静干练的法医学高材生“蓝西英”,受到一众好评……频繁的拍戏和工作,张钧甯的演技得到修炼,人气也越来越高。但这段时间,她的论文迟迟没动笔,这让她很焦虑。但既然答应了爸妈要读完书,那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在一番挣扎之后,张钧甯做了一个决定:停戏一年,完成论文。032010年,张钧甯硕士毕业,正式复出,到大陆发展。因为休息了一年,在大陆知名度又不高。很多戏被换角,那年她过得不算太好。直到有一次,和言承旭出席活动,听到言承旭的粉丝合力以他的名字捐建了一所小学,这让张钧甯很有触动。原来当明星可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让更多的人去做善事!这让她对“明星”产生了不同看法。那一年,她资助了蒙古包的孩子,当孩子从蒙古包朝她飞奔过来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从那以后,张钧甯竭力想要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为这样她可以号召更多的人行善。于是,她疯狂拍戏,参加商演:2011年,与贺军翔、李易峰联袂主演都市爱情剧《幸福最晴天》;2012年,饰演《童话二分之一》,一人分饰两角;2013年,与钟汉良,贾乃亮饰演《最美的时光》中都市白领“苏蔓”,精湛的演技,完美的颜值,张钧甯把“苏蔓”塑造得十分到位。该剧播出后以平均收视1.489、收视份额3.702的成绩位列收视榜首位,张钧甯在大陆大火了……之后,张钧甯又出演了《武媚娘传奇》,《如懿传》和《温暖的弦》等影视剧,大受好评……高颜值,高学历,高演技,可以说,从出道开始,张钧甯就受到观众的一致赞赏,印象极佳。但这一路,有迷茫,有停歇,有焦虑,张钧甯成功过,也跌倒过,但她从未想过要放弃。“演员”这个职业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热爱。她喜欢演戏,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人生,把角色变得更加饱满有感情,这是她对“演员”的解读。而“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做善事。”这是她对“明星”的解读。正是这份意义和责任,让她在演戏上面更拼,因为她想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2010年,张钧甯担任家扶基金会“家扶抗贫”活动大使;2011年,张钧甯为台湾世界展望会“饿三十~资助儿童计划”越南府桑之行拍摄宣传片;2012年,张钧甯担任台湾世界展望会代言人,探访资助儿童;2013年,张钧甯以公益大使的身份参与“把爱找回来”活动,号召民众投下零钱,帮助更多弱势独居老人……张钧甯做过的公益活动很多,这是她对自己尽“明星”的责任和义务的要求。04私下里的张钧甯,爱运动,爱搞恶作剧,有点小迷糊。她每天都要坚持早起跑5公里,十几年来一直如此。到一个地方拍戏,就喜欢漫无目的地跑,看看风景,再到当地的市场买买新鲜水果,用“跑步”开启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在剧组的时候,张钧甯会偷偷把草莓弄开,挤上芥末后再把草莓接回去,请剧场人员吃,整一下大家。据吴青峰所说,张钧甯特别迷糊,曾把朋友婚礼上租借的上千万珠宝弄丢,最后发现坐车时滑到了司机座位底下,虚惊一场。在上《跟着贝尔去旅行》的时候,“不杀生”的张钧甯被迫生吃蚯蚓,大胆而真实的样子,圈粉无数。跑步,健身,倒立,自律和坚持让张钧甯一直保持好状态,如今37岁仍是“少女感”满满的样子。真实,迷糊,善良,自律,永远保持对生活热爱,这样的张钧甯真的让人很喜欢。希望她带着对表演的热爱和初心,带着她一如既往的率真,在演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也希望她快点找到那个从天上“蹦”下来的人,给她幸福,和她携手到老。(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个赞,谢谢O(∩_∩)O~)参考资料:《非常静距离》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End——娃娃爱葫芦:90后自由撰稿人,200万爆文作者。左手职场,右手文字。坚信文字能够打动心灵,开启思维。关注我,陪你读书刷剧看电影,一起成长。中学被霸凌3年,半年忧郁,20岁爆红,34岁转型,今活出自己精彩拒绝于正,15岁逃学,被骗20万,8年蛰伏,27岁爆红,这人好阳光18岁保送中戏,29岁爆红,38岁二婚娶小10岁女演员,今幸福美满16岁上北影,20岁爆红,嫁富豪老公,31岁抱两娃,她说自己很幸福搭档乔杉王宁,21岁加入《爱笑会议室》,27岁上春晚,这哥们厉害
一年又一年的考研陆续开展,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也连年上涨,可以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很多学生将考研看作人生更上一层楼的阶梯,尤其是对于本科不那么理想的同学来讲,似乎可以通过研究生院校的洗礼,可以一雪前耻,咸鱼翻身。那么对于考研来讲,名校真的那么触手可及吗?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拿小编比较了解的法律硕士来讲,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职位表似乎都是法科生的天下,法硕考生双非逆袭清北的神话也时不时出现在各大教育机构头条。确实,15年甚至18年前的研究生考试,法硕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认可度以及社会反响都还不突出,那时候的350分似乎是清华北大任你挑。随着法硕专业的普及以及认可度稍有提高,开设法律硕士的院校如同雨后春笋,这一“黄金专业”也迅速在考研圈内打响了知名度。如今的法律硕士专业,清北已经变成了400分的天下,其他top级别985没有99%的努力也很难进入复试考场,顶尖211的众多考生也要杀出一条血路。小编看来,法硕最具性价比的时代早已过去,如果单纯为了名校硕士文凭,显然这不是最佳选择。但如果对法律行业真的充满热情而不是一时兴起,并且足够自律而不是只会幻想,法律行业欢迎你的加入!
终于可以站在二零二一的阳光下,和二零二零微笑着告别。天知道,我差一点就跨不过2020了。在过去一年里,是我二十一年的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流的泪可能比我前二十年加起来都多。但是我不得不承认逆境比顺境更能让人成长。二零二零年三月,和初恋分手;二零二零年六月放弃准备了五个月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二零二零年九月放弃法律硕士;二零二零年九月重新选择本科专业考研。从大概四月份到九月份期间五个月抑郁非常严重。每天非常嗜睡,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半夜醒来想从楼上跳下去,智商情商下降到一定程度,没办法独自呆在一个地方,心跳总是很快很快,说话气都提不起来,莫名其妙就哭,觉得人生毫无意义。下面是我当时写的备忘录,现在看还是很惊讶,但这确确实实就是我当时的内心。真的非常非常感谢陪在我身边的家人、朋友,还有我的初恋。我是那么的自私,将所有负面情绪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你们身上,是你们完完全全接受全部的我,就算我是失败的,怯懦的,脾气古怪,有那么多那么多缺点。你们还是坚定不移地站在我身后,无条件地爱我。考研这一年,不知道走过多少弯路,浪费了多少时间自以为在认认真真地备考,殊不知都是感动自己罢了。不光消耗自己的信心决心精力,还消耗自己的钱包。买了很多课和资料,能用上的寥寥无几。非常讽刺的是,最后我转战本专业考研,专业书在某宝上淘得二手,一共就花了几十。这些血泪的教训与经验,我想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也是积攒人品了,大家祝我顺利上岸啊!一、认清自己 明确目标确定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考研?可能绝大多数人是想提升学历,找个好工作,那么是想找个什么好工作呢?拿我自己说,我本科是在东部沿海某政法大学就读非法专业,可想而知,我周围的人全都一股脑考法硕。秉着多数人的想法即是正确,我也没想清楚就开跑,一个非法本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做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的梦。之所以想考中政也是受到了本专业一个传奇学姐的影响。她以非法本零基础一年之内通过法考并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我当时立马联系了这个学姐,向她讨教经验,那时我的脑子里全是她可以做到,我也一定可以做到。但是,有些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不是你很努力很努力就可以达到和别人一样的水平。我们要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平凡,但也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做自己擅长的事,不是说这件事我做不到,那件事我也不能做到。可以放弃这条路,选择另一条路,但不能放弃自己。我当时是想读完研出来做检察官,不想做律师是觉得律师压力太大,虽然挣钱会更多,但是我真的非常惜命啊。但我忽略了这条路十分艰辛,也并不适合我。要成为一个检察官,首先得考上法硕吧,然后是通过法考,最后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这里面随便一个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还三重奏,就算全部通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检察官,我查了一下我们那个地方的检察官的工资,和难度指数完全不成正比啊。而且随着我在法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越发觉得它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开始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稳定,有价值,有社会地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可以兼顾事业与家庭,适合我比较安静内敛性格的工作。我想做大学老师,这是我深思熟虑后认为最现实最适合我自己的职业。那么我必须要读博,要读博就得读研吧,要读研得确定个专业吧,抛开政法院校的法学光环,认真审视我自己的优势,我的本科专业社会学是我更为热爱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更为适合我的。想明白这些已经是九月份了,我在某宝下单了专业书,又一次鼓起信心与勇气重新出发,这一次我知道我终于踏上了我自己的道路。神奇的是,我的抑郁症状完全消失,每一天都充满希望与斗志,一直奋斗到考研结束。二、如何高效率学习第一,务必配置一台平板加上一支笔。十分后悔考研的时候才发现平板是多么好的学习工具,网上很多免费资料都是电子版,全部打印下来又很麻烦,在平板上不仅可以做电子笔记,还不占地方。而且看网课什么的,有个大屏幕平板也很nice啊!平板上有很多方便学习的软件,一定要用起来!下面是我常用的几个软件:第二,使用番茄todo,或者forest之类的软件每天记录你的学习,也可以干脆不带手机,不过有时候要查资料什么的,可以设置学霸模式防止自己玩手机。第三,找个研友,或者加个考研群之类的,每天打卡,相互鼓励。有些艰难的时刻,不要让自己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自己一起加油,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第四,不要傻乎乎花几百上千去买资料买课,网上免费资料很多,很多书买二手的也完全不影响,还省钱。推荐几个公众号和博主,像徐涛肖大大朱伟啥的名师的公众号和微博我就不列出了,以及小白考研,务必关注,会分享一些学习资料。要是觉得麻烦的,可以在某宝上买全年包,几十,资料全程更新。第五,推荐一个超好用的软件anki,没用过的小伙伴一定要学起来。自己制作卡片,卡片正面是问题,背面是答案,相当于模拟考试了,它会根据你的掌握程度安排好每个知识点下次出现的时间,一定要反反复复刷,真心有用。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易错政治知识点:第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可能大家都看过很多经验贴,我也正在写经验贴,但是一定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我当时就是,报了一个班,直接采用学姐推荐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下面是我当时做的笔记:看起来好像很用功的样子,但实际上浪费了我很多时间,思维导图当然是有用的,但我为什么不用电子软件做呢,并且我这个非法本连基础知识都没搞懂,思维导图对于我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大。第七,该学习认真学习,该休息就休息。我们不是背书机器人啊,一个星期给自己放半天假,或者两个星期。一点娱乐生活都没有会让我们变笨的,适时犒劳自己一下。第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个星期至少要锻炼一次吧,跑个步什么的,神清气爽,背书也更有力量啦!第九,最好能够制定学习计划,比如每天要背几页专业书,政治要看多少,英语阅读做几篇。不光要有今日计划,还要有周计划、月计划。比如九月之前要听完徐涛的课,要刷完肖大大的一千题,十一月份要开始背诵英语作文,专业课要背五遍以上之类的。这样的话,完成一个小目标就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每天都动力满满啊!放上一个我的计划:第十,希望我们都能熬过马冬梅效应:翻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翻书马冬梅,合书什么冬梅;翻书马冬梅,合书马冬什么。这是每天都要经历的,感觉自己就是个ruo智,但是背过的书不会真正忘记,有量变才会有质变,不背是绝不会质变的,背过忘了再背,我还记得上法理学的马峰老师讲过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复是记忆他妈。”第十一,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来,不要被别人影响。不要去问别人背到哪里了,政治一千题刷了几遍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进度,盲目比较只会增加焦虑。还有就是朋友圈最好不要看,大家都是在朋友圈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看多了难免会觉得自己最凄惨,做好自己的事就好。第十二,说一说考研和爱情。两个人能为彼此变得更好当然最好,一起挺过最艰难的日子当然最好。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况,现实有可能是决定暂时分开,或者永远分开。要知道失恋不是一般痛苦,是超级无敌非常痛苦。要是你失恋了,你可能会经历一边流泪一边背书的日子,还可能根本就没办法集中精力背书,因为失恋放弃考研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希望大家都能平衡考研和爱情,一手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一手揽着男朋友或女朋友,简直人生赢家啊!第十三,学习时间不等于学习效率。我经常看到考研群里打卡每天学习16个小时,或者19个小时,下巴都惊掉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刚开始我也是看到群里人这么厉害,也每天拼命学,最长学习时间差不多一天接近十三个小时,可是坚持两天我就不行了,累得要死,学这么长时间其实很多时间自己都开小差去了,还不如我精力充沛地学习八小时的效果。学习时间也得循序渐进啊,刚开始学不要定太高的目标,随着自己慢慢适应再加时,临近考研就可以拼一下了,但也要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三、无论如何 坚持到最后其实到最后,我们面对的最大敌人是自己。每年报考的人数比实际去参加考试的人数多很多,而那些实际去参加考试的人也有一些人会考到一半放弃。既然都努力那么久了,而且还交了一百多报名费,爬都要爬去考试。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万一你就成功了呢!结果固然重要,过程也让我们成长啊!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考研成绩也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图/中新网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开始统一划线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图/中新网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图/《青春派》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图/sohu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图/pexel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图/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
我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当初我考研的时候,学院会组织经验交流会,邀请高中金榜尤其是名校金榜的学长学姐向懵懵懂懂且满心羡慕的学弟学妹介绍他们考研成功的经验乃至秘诀。虽然当时的我更希望听到教训,但没有人愿意去跟你分享自己的教训,没有成功的人,也不会受到邀请。而成功的人,经验是经验,教训也是经验。有些学长学姐的经验很务实,告诉学弟学妹们,尽量早点准备,笨鸟先飞早入林,又或者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也有些学长学姐志得意满高谈阔论,说自己其实只准备了三/两/一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考研。更有甚者,有的人会说他们压根就没有准备,然后就考上了。我也曾作为考入名校志得意满的学长给学弟学妹们传授过考研的经验,我也说过——其实,我只准备了三个月就通过了考研。我是2013年参加考研的,虽然那个时代考上研究生的人如今已经很少再就考研发声了,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那段时光早已泛黄,他们大都步入而立之年,说得更残酷一点,他们老了。我也老了,只是初心还在。2009年,我自安徽省来安县中学考入安庆师范大学(那会儿还叫安庆师范学院),第一志愿国贸,第二志愿法学,第三志愿心理学,最终被调剂到了小学教育专业。开学以后我虽然人在小教,但也没忘自己对国贸和法学的向往,于是我加入了法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隔三差五去经济学院和法学院蹭课,蹭了几次就不去了,因为我发现他们本专业的学生都不怎么去上课,于是我开始了自学。一开始重心是国贸,但觉得涉及高数的国贸还是有点难,地摊上买来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没怎么看懂,所以就暂且放下了国贸,把重心转移至了法学。2010年,大一下学期,在青年志愿者协会,我第一次听说了司法考试(如今叫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说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很高,虽然难度有点大,但其是法学专业的必考证书也是法律行业的入门证书,我至今还记得我听到这席话时的场景,在学院艺术楼后面的那条走道,那时是黄昏。回到寝室以后,我就开始着手研究司法考试,买了传说中的“三大本”,通过各种渠道下载了司考的培训课程,那以后的几年我每年都会买一遍新版的三大本,下载一遍网络课程,尽管都是盗版的。如今作为法律人,我虽然发自肺腑且义正言辞地认为,必须支持正版保护知识产权,但我也必须承认没有盗版就没有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二、大三、大四,准备司考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的备考也很简单就是听各个网校老师们的讲课音频,一个一个的听,比如说刑法我先后听过五六个老师的课程,当时基本上市面有的我一个没落。有的老师讲的确实有趣,我就拿来当相声听,都舍不得很快听完,虽然真正听完后发现自己只记住了段子。大二我退出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又跑去大龙山镇上的司法所做法律志愿者调解民事纠纷,期间顺带着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证书。关于司考,还是经常听音频。我们班56个同学,48个女生,8个男生,大学里好像主旋律我们就是三三两两,各种吃饭喝酒聊天逛校园出去玩,我也是。但茶余饭后,我会把司考当作休闲娱乐,安慰我空虚心灵的药方。大学的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用心对待过小教专业课,但因为大家都同样不用心,所以我还是每年都拿奖学金,三好,优干,入了党,毕业的时候还被评为了优秀毕业生,这些让我觉得,我虽然不务正业,但正业也没有荒废。2012年,我备考司考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我暗恋的女生在图书馆考研,为了每天能多看她几眼,我也每天都去图书馆坐在她的旁边。当时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不动声色地对她好,为了她理所当然地接受我的好,我每天给在图书馆的我们班的十几个女生买早餐(当然钱是她们自己付的),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送到她们的桌位,早一点怕饭凉了,晚一点怕她饿。后来,为了她我也考了研,再后来,我考上了,她们没考上,造化弄人。2012年9月,大四上学期,图书馆开始每天清场,我们都离开了图书馆,我开始转战学校食堂继续听司考的音频,之所以选择食堂,是因为她每天都会去那儿买早餐。同样是在9月,我参加了2012年的司法考试。2012年9月末,我正式报名了2013年的考研,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2013年1月初参加的笔试,从12年国庆假期后开始备考,前后一共耗时三个月。我当时之所以选择西政,是因为它是全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校当中英语复试线最低的一所。此后,我也可以云淡风轻的和学弟学妹说,我仅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顺利通过了考研,只是事实上法硕考研除了专业课就是政治、英语,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低于司考,而我听了三年司考的课程;而政治,中学时代的政治我几乎每次都是年级或者班级第一,而考研政治主体内容和中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表述深邃了一点。我差的是数学和英语,但数学不考,所以英语就成了我考研三个月中的重中之重,另外顺带着背背专业课和政治的书。即便如此,那年考研的日子,漫天大雪,我在考研的前一天晚上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拟定了二战北大的计划,再加上暗恋的女生发来了祝福,我才安然睡去。可是后来,居然就考上了。所以,我一直喜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老话。那些告诉你三/二/一个月就顺利通过考研的人,或许他们说的是真的,但可能这背后有别人一大堆与众不同的故事。三个月只是表象,真正的内涵在于其后的整个大学。考研必考英语,也许那个三个月就通过考研的人,高中时代英语就达到了专四的水平,而你只看到了他考研那三个月就没怎么看过英语,于是你就能觉得英语很简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然后考研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然而终究,我也见过大一刚入学就一门心思考研,最终却没有考上的例子。于是就有人说,这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后劲不足,但我想说准备三年没考上的人,你就能肯定,他要是准备三个月就能考上?如果运气是既定的,我还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不,可能是方法不对又或者选择出了问题。那考研越早准备越容易成功,我们真的要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吗?我同样不以为然,我也没有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我们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使命,本科四年也不能全为硕士三年服务,如果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那么我认为准备考研从两个时间点开始比较合适,第一个你觉得你应该且能够开始的时候;第二个,考研笔试前一年。至于更早的时间,你还应该有更多值得做的事情去做。当然在这期间,你也可以认认真真的背背单词,学好专业课知识,如果你以后选择了考研,这些就可以直接助力你的考研,哪怕以后你没有考研,这些也可以助力你的人生。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我,偶尔回首往事,十分怀念考研那段岁月,也许经历时你会觉得迷茫会觉得挫败,会有焦虑和不安,但人生永远迈不过去的才叫坎,迈过去的都是垫脚石。考研很值得,值得就别错过。愿你今天面对的所有的坎,都会成为你明天的垫脚石。
相信大家的努力和坚持都有丰厚的回报,恭喜!拟录取后,大部分同学还会面临方向选择、导师选择、研究生在读规划的问题。本文将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明晰的步骤,为大家分享导师选择以及研究生在读规划的经验,让大家提前心中有数。第一部分 关于西政法硕方向选择关于西政法硕方向选择,备考时完全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只有等到确定录取以后,才会面临具体研究方向的选择。目前复试工作结束,录取工作也即将完成,学校下一步会给大家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的工作,请大家等待学校的短信或研究生院官网公告通知。以往学校复试完后会举办关于选方向的宣讲会,但是今年不知道会不会线上举行,大家对方向选择不了解,面对数十种各有特色的方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仍然有特别多同学咨询这个问题,故在此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指南,参照往年经验,为大家介绍西政各个方向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一、西政法律硕士分流培养政策简介选专业方向的官方说法就是“法律硕士分流培养政策”,所有的法硕(包括法学和非法学)录取之后,都会分到西政各个法学院(包括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国际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应用法学院等),各个法学院下管理两到三个方向。所以西政法硕不是属于法律硕士学院管理的,而是属于方向所属的学院管理的,比如我是民商法实务方向的,就属于民商法学院管理。选择方向会对大家有什么影响呢?主要有:1.不同方向的专业课不同。虽然所有法硕会上一些相同的公共必修课,但不同方向会有不同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专业性很强,只有本方向的学生才可学习。2.不同的方向可选择的导师不同。法硕学生只可以在该方向范围内选择导师,原则上不可跨方向选择。3.不同方向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不同。这点跟第2点一脉相承,毕业论文一般要选导师的研究方向比较好。总不能你是民商法学院的选个刑法论文吧。4.不同方向积攒的人脉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同。一般选择了该方向,大多接触的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工作的人,同门的师兄师姐也大多从事相关领域。很明显,西政把各个法硕分流的原因一个是方便管理,二个是突显研究生的专业性,与本科的通识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必须体现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往某个领域深钻,不可能再像本科那样面面俱到,这样是有利于法硕的培养的。西政也是最早实施分流制度的学校,培养效果显著,各大高效纷纷效仿,现在主流的法硕院校也都采取了分流模式,但我国该制度的祖师爷还是西政。二、西政法律硕士各专业方向简介大家在上部分了解到了选专业方向的意义,相信大家都想了解西政法硕到底有哪些方向,尤其是今年,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大概有十三个方向(有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如以往有环境司法方向、行政法方向,但因为招生不理想而被取消),大家的选择更加多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具体的方向详细介绍请登录:http://yjsy.swupl.e.cn/pygl/fspyfx/index.html(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因篇幅问题,这里就简略列出这些方向的特色关键词供大家参考。1.民商法实务方向(所属学院:民商法学院)特色关键词:竞争最为激烈;学霸乐园;低分慎选;前10%的同学选到可能性大;招人很多;实力强劲;导师有钱2.知识产权法实务方向(所属学院:民商法学院)特色关键词: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非常适合本科学理工;前(钱)途无量;属于民商法学院。3.财税金融法实务(所属学院:经济法学院)特色关键词:实力强劲;国家重点学科;就业广;金融机构欢迎;本科经管、财会最爱;学术氛围好。4.企业法实务(所属学院:经济法学院)特色关键词:实力强劲;国家重点学科;立志从事企业法务必选;导师社会兼职多;对学生要求严格。5.律师实务方向(所属学院:行政法学院)特色关键词:未来的律师训练营;律师全程带;实务实习机会多;导师大多律师从业多年。6.民事司法实务方向(所属学院:法学院)特色关键词:侧重民事程序法;法院民庭、执行局的后备人才库;崇尚程序思维,维护司法公正;双师同堂;实务导师多。7.刑事法实务方向(所属学院:法学院)特色关键词:侧重刑事程序法;公检法的后备军,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崇尚程序思维,维护司法公正;双师同堂;实务导师多。8.仲裁实务方向(人工智能法学院)特色关键词:全国首家仲裁学员;与重庆仲裁委员会共同设立;多位导师都是仲裁员。9.证据调查实务方向(所属学院:刑事侦查学院)特色关键词: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结合;受侦探破案的快感;适合有一定理科基础的同学;可在司法鉴定中心学习;实务导师多。10.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商法与争端解决方向(所属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色关键词:采取“一体两院三年制”模式,即中美一流法学院联合设计、管理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方案;学生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一个培养方案,同时获取两个法律硕士学位的效果。11.涉外经贸法律实务方向(所属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色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时代;大有前途;对英语要求较高,适合本科英语专业的同学。12.人工智能法实务(人工智能法学院)特色关键词: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未来无限可能;尤其欢迎具有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学、语言学、数学等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13.监察法实务(行政法学院)特色关键词: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未来无限可能;该方向是新体制的执行者和探索者,肩负国家命运的重任。三、如何挑选专业方向面对这么多专业,大家肯定晕菜了,看起来哪个都很厉害,哪个都想选啊!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标准:适合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怎么判断适合性,主要从兴趣、自身知识体系的衔接性、未来的职业规划三个方面考虑。简单来说,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对哪一部门法(或者哪个领域)感兴趣?2.哪个部门法(或者哪个领域)我学的比较顺溜,看文献的时候不会像看天书一样?3.我以后想从事的职业?然后根据自己心里的答案选择即可。举个例子:张大富(非法本法硕)对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都很感兴趣,由于行政法比较繁杂,张大富在以前准备司法考试时学行政法比较吃力,得分也不高,但是民商法和经济法学得快,做题正确率也高,平时也喜欢看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论文;同时,张大富本科是金融学专业,有一定经济学和数学基础,学习经济法和自己本科专业的衔接性高,考虑再三,张大富选择了经济法学院下的财税金融法方向。四、选方向时填写志愿的方式填方向志愿的方式是顺序志愿(顺序志愿的概念可百度),西政会让你给这十几个方向排个序,同学们只要按上述的选择标准依次选择顺序即可。举个例子,比如小A第一志愿填了民商法,但是民商法只收30人,然而第一志愿填民商法者有50人,这50人按排名从高到低排序,前30人进了民商法,剩下20人看第二志愿,如果第二志愿在满足了第一志愿后还有剩余,则可继续参与第二志愿的竞争,以此类推。切记把你最想选的三个专业方向放在前三位,一般前三个总有能录到的,大家也不用太担心被分到自己很讨厌的方向。至于民商法实务,总分排名较低的同学选上的几率就不大了,民商法实务通常是高分者先选了。分数排名不高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下别的专业。所以说,分高的优势就在这里体现,总成绩是由初试分数*0.14+复试分数*0.2构成的,高分者的“优先权”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研每个环节的分数不仅影响是否被录取,是否拿奖学金,还影响着专业方向的选择,甚至职业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今年考西政的同学注意了,初试分数尽可能要高,因为初试分数后续影响非常深远,必须引起重视,考其他名校法硕也是一样,因为大多名校法硕也是实行分流制度,如果有方向供不应求,必定优胜劣汰,选不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研究生读起来也必定索然无味,所以,务必从初试开始就全力以赴!第二部分 关于导师的选择考学硕的同学可能考前已经将导师的选择与联系工作进行完毕,便可跳过此部分。但是法硕的同学,因为报考时不分方向,可能报考时没有联系导师,等录取后才会面临导师选择问题,有些高校法硕还会分方向,一般还得先选择方向再选择导师,下面以西政法硕为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大家勾勒一个导师选择与联系的步骤。(以西政法硕为例,其他高校可参考)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西政专业方向介绍和选择方法请看上文,在此不再赘述。2.选择方向后,还要知悉该方向的所属学院(上面那个方向介绍的链接有说所属学院),进入该学院官网,如我想选“财税金融法”方向,该方向的所属学院为“经济法学院”,百度搜索“西政经济法学院”,进入学院官网。然后选择“师资团队”选择“金融财税法教研室”Ps:各个教研室不一定与方向一一对应,如财税金融法方向主要是选金融财税法教研室的老师,也可以选到一定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环资法的导师,具体得等开学后学院下发的导师名单,但是基本都是官网上有的硕导、博导。然后就可以看到老师们的照片啦,一一点开,可以看到老师们的简历、研究方向、荣誉、教学特色等信息,注意要看有硕士生导师(含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导师哟,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3.联系导师选择好自己心仪的导师后,就可以尝试向导师毛遂自荐了,因为选择导师是个双向的过程,你选择了导师,导师也要选择你才算“牵手成功”。有些导师的简介里会有导师的邮箱,如下图:但是有些老师的简介没有附上邮箱,因此需要多方打听,最好找到这位导师门下的师兄师姐要一下邮箱。要到导师邮箱后,就可以给导师发邮件了。给导师发邮件要注意三个事情:第一,要附上自己的简历;第二,附上一封自荐信,自荐信中要写明自己的情况,包括姓名、本科学校、本科专业、知识背景等基本信息,还要写明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相契合,最后要写明自己读研期间的简要规划以及到导师门下学习的强烈愿望,可参考网上的模板写,内容大同小异,但不要照抄,结合官网查到的导师简介写,写出真情实感;第三,给导师发邮件一定要有礼貌,注意细节,邮件标题一定要写,如“XXX同学的自荐信”,附件附上你的简历和自荐信,邮件正文一定要按写信的格式规范来写,不要不写正文。有些同学给导师发邮件标题和正文啥也不写,发个简历,导师肯定是看都不看的。发完邮件后,有些导师会回,有些不回(实在是太多同学发了),回复的内容不一,如果导师特别想要你会在回信里说的,如果导师回信说特别中意你,基本你选他,他就会选你啦。第三部分 关于读研期间的规划很多同学问我,读研忙吗?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其实和本科一样,看你怎么去渡过,有些人的研究生生涯很忙,有些人的研究生生涯很闲,研究生更不比本科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比本科生独立性更大,谁也干涉不了谁,做事全靠自觉,但是毕业以后,你会发现,有些人已然可以成为有些人的老师,这就是差距。因此,考研不易,一定要珍惜,不可浪费时光,一定要继续努力,毕业后能自豪地和别人说“我是研究生”,而不是一个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虚名。研究生在读规划的安排,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强化提升期——自我寻路期——就业铺垫期。1.强化提升期(研究生第一年)一般研究生第一年课比较多,学业比较重,这个时候要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多看书。首先,该上的课得上,研究生的上课方式和本科不太一样,研究生上课方式一般是专题式、辩论式、交流式,研究生上课一般没有课本,老师不会像本科那样把教材从头讲到尾,老师一般是做一个专题讲座,把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分享;老师鼓励课上同学们去发言、辩论、交流,而不是像本科那样填鸭,很多问题没有正确答案,要的就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别人思想进行碰撞。其次,要认真完成作业,研究生期末考试不是重头戏,平时的作业和表现才是评判的重要标准,老师布置平时作业小论文一定要认真完成,认真去写,会极大锻炼你的写作能力,不然研究生毕业了连论文都不会写,这不是遭人笑话吗,还有老师经常会课后布置一个问题,让同学们组成小组研究讨论,然后下一节课派代表展示你们的研究讨论成果,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去当那个代表去展示去表达,可以极大锻炼大家的表达能力。最后,一定要多看书,导师一般会开个书单给大家,肯定有些书很难,但是一定要看,“看不懂没关系,看多了就懂了”(老师原话)。当然,如果还没通过法考的话,一定要在第一年通过。2.自我寻路期(三年制的第二年,两年制的第三学期)经过了一年的积累后,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有了,但是我们也该考虑以后的职业规划了。这段时间可以思考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如果你想做律师,就可以去律所实习一下(研究生非常好找律所实习),看看自己是否能适应律师的生活;如果你还没决定做什么职业,不妨多尝试几个实习,去法院、律所、公司都去看看,然后选择自己未来比较倾向的方向。同时,在做实务的同时不能忘记学习,多虚心请教前辈,打听清楚该行业的前景。3.就业铺垫期(三年制的第三年,两年制的第四学期)最后一年基本就是写论文、找工作啦。切记论文尽快写好,不然越拖越不好,否则后面会很赶。然后就可以根据上一个阶段确定职业方向去找工作啦,这个阶段跟本科大四差不多,要点就是不要拖,论文能早点写就早点写,工作能早点找就早点找!
高考没有考上一所好大学,人生的高度就被限定了吗?当然不是,好在还有考研这条路可以实现逆袭,只是很多人却在高考进入大学以后开始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就是比好学校的学生差,害怕或者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目标定得太大而产生的嘲笑,又或者是自暴自弃,原因种种,最后也只是混过了大学生涯。但是也有人能够在嘲笑声中不断坚持,在大学里不放弃努力,敢于拥有梦想,通过考研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刘晓艳就是这样一个人。刘晓艳本科就读的是商丘师范学院,这所大学既不是“985工程”院校,也不是“211工程”类院校,并且还是一个普通二本,就是这样一所大学的本科生要想考上985院校的研究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考研名校存在的竞争力是很大的。她本科就读的是英语专业,可是她当初给自己定下的考研院校是清华大学这所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并且选择的专业还是法学专业,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三跨”考研难度是最大的,更何况学校还选的是清华,这在外人看来无疑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这样的难度确实太大了。刘晓艳默默承受着大家对她的嘲笑,但是她的内心却始终不放弃,也暗下决心,一定要不怕吃苦,要非常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从准备考研到最后考上清华,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晚上还会在路灯下背书。她曾说:“在商丘师范学院早晨五点多钟路灯下有同学背书的身影,那一定是我。”相信很多人在校园里也见到过这样一个异常努力的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就是这样每天都比别人多花费四五个小时在学习上,用努力和坚持实现了逆袭,最终以超过清华大学法律硕士录取分数线40分成功上岸,一时之间成为了校园的风云人物,那些曾笑话她的人也对她刮目相看,并且产生了深深的佩服。而之后谈论到为什么要考研,她讲述了三个原因,让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1、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当然这也是很多人考研的想法,现在社会竞争力这样大,学历是敲门砖,学历高才会有更大的优势,才有更多的机会。2、考研不光是为了钱,更重要是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考研去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接触到的人又不一样了。本科生所认识的基本都是本科同学,而研究生认识的人群学历也普遍较高,这就能够通过之间的交流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拥有更好的平台。3、利用好大学最没有压力的时光大学期间,特别是大四,是没有生活压力,不用担心房价、物价社会责任的最后一年,应该要好好去珍惜这样的日子,努力去奋斗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很多人对考研只能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刘晓艳的认识却是深入的,也是讲得很透彻的,你认为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