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南大学一硕士毕业论文涉嫌剽窃,校方已将论文从知网撤下方世玉

湖南大学一硕士毕业论文涉嫌剽窃,校方已将论文从知网撤下

湖南大学一硕士毕业论文涉嫌剽窃事件最新进展:3月28日凌晨,学生刘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被湖南大学从知网撤下。3月27日,一位自称云南财经大学教师的网友在微博发帖称,湖南大学学生刘梦洁的硕士论文涉嫌剽窃了其2017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网络爆料微博截图3月2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与前述云南财经大学教师(编注:出于个人隐私保护,其要求匿名)的学生取得联系。学生透露,在其导师通过微博发声之后,湖南大学有关方面曾致电其导师,承诺会在3月27日晚撤下湖南大学刘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3月28日凌晨,他们发现刘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已从知网撤下。目前,知网上不能检索到刘梦洁的论文。2017年3月,该自称云南财经大学教师网友以“腐败对企业逃税的影响效应研究”为题,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将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2019年3月21日,在博士论文查重过程中,该网友发现其博士论文与湖南大学刘梦洁同学完成于2018年4月的硕士论文“腐败对企业逃税的影响研究”累计重复了15626字。经过对比,该网友表示,刘梦洁同学的硕士论文剽窃的正是其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事后,该网友接到了湖南大学研究生院一名老师的电话,他表示经湖南大学初步调查,刘梦洁同学的硕士生导师洪源副教授,也是其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评审专家。该网友表示,刘梦洁同学的剽窃行为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剽窃,她剽窃的是有保密规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由于她的剽窃行为,严重影响了其博士论文的重复率及学术声誉。该网友称自己多次恳请湖南大学尽快调查及处理该事件,但事发一周后,其一直没收到湖南大学的书面调查进展或处理意见。3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湖南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称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展开核查,结果将及时公布。全文如下:近日,网络上出现了对我校硕士毕业生刘梦洁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反映。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展开核查,结果将及时公布。我校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一贯零容忍,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2019.3.28湖南大学官微的说明。 截屏图

三年

硕士毕业论文每个阶段都应该如何撰写?

硕士毕业论文每个阶段都应该如何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作品的总结和完善。与研究和开发工作一样,它必须具有严谨和现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能够反映作者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阅读尽可能多的文献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防止重复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技术准备,还可以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优秀的论文有助于激发思考,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以下只是对本文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的参考。一、前言部分前言还经常以“引言”、“问题背景”为标题,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澄清主题的背景和主题的意义。本课题需要强调实际背景,解释计算机研究或部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管理现代化等,问题产生的环境和条件,以及解决问题后可以发挥的作用。结合问题的背景,读者认为这个话题具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实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序言通常是最后一点。选题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或开发方向正确,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如果序言是书面的,它将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主题感兴趣,并愿意更多地了解你的工作。二、综述部分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发展都是以学科或技术为基础的。摘要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选择在相应学科领域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述,说明选题符合当前研究方向,取得了进展,或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改进,以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主题选择的意义。总结部分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学生的能力。首先,它反映了学生的中外文学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同事的研究水平,在工作和论文中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料,既可以避免研究的简单重复,又可以使研究开发工作具有较高的起点。其次,它也反映了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文档中,我们可以找到可用于参考和参考的内容。这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同伴研究的成果能否掌握关键点,优缺点是否符合实际和恰到好处,与一个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写一篇好的论文,我们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近期外语资料(2-3篇),这不仅反映了我们的外语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发展。三、方案论证在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完成了文献综述之后,自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解决办法。在写作方法方面,一是通过比较来显示自己的计划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计划的创新或创新思想、算法、关键技术的创新。当与文献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解释我们自己的设计方案,解释为什么我们应该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如何反映在这个方案中以前审查的利弊,如何克服这些缺点,最终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样的性能和水平,以及什么创新(或创新)最终的工作可以实现。如果您的主题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请明确您对整个任务的承诺和贡献。四、论文主体前三部分约占论文的三分之一,主要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将详细讨论整个研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和实施方法。主体部分的写作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多样化,因此研究论文和技术开发论文的写作存在明显的差异。 查查呗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柴田

硕士毕业论文查重方法及标准

为了体现硕士生的学术水平,大部分院校均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重复率必须要通过知网查重,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关于硕士毕业论文查重方法及标准,但是大部分院校均规定了本校硕士论文知网查重标准,不同的院校规定的标准范围大致在10%-20%以内,换言之,大部分院校均规定,本院校硕士研究生的硕士毕业论文的知网检测重复率不得超过10%-20%,否则将直接取消该生答辩资格。硕士毕业论文查重方法及标准由于大部分院校均只给硕士毕业生一次免费的知网查重机会,而一旦学生无法通过该次知网查重,将直接面临取消答辩资格、无法顺利从学校毕业的悲惨结局,因而笔者建议硕士毕业生在将毕业论文提交学校机检之前可以对毕业论文进行提前的知网查重。硕士毕业论文查重方法:一般硕士论文采用知网VIP或者tmlc检测,研究生专用的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1(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简称知网VIP5.1独有“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该库中记录的是一年前所有使用过知网VIP查重系统的论文,因为一般研究生采用知网VIP,所以研究生采用知网VIP最准确,也是检测最全面最保险的知网查重系统。研究生毕业论文使用知网VIP和高校是一样!提前进行知网查重,首先就是要选择正规的知网查重平台,笔者推荐PaperEasy,尽管相较于淘宝上部分查重服务,PaperEasy知网查重平台的价格并不是最低的,但是无论是从笔者切身体验还是从笔者身边朋友的体验来看,PaperEasy知网查重平台的查重结果都是与知网查重结果相一致的,反观其他查重服务平台的结果,对比明显。一旦确立了知网查重服务平台后,学生只需要进入PaperEasy的官网将论文提交知网查重,在这里,笔者给读者朋友们一点小提示,根据论文的不同撰写阶段,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的论文查重服务,例如,论文初稿,学生可以选择知网分解测试,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节省检测成本。对于论文查重或者论文修改等问题,学生可以实时咨询PaperEasy知网查重平台的在线客服进行咨询,为了保险起见,笔者建议对于论文可以进行两次知网查重,一次是选择知网分解查重,根据分解查重获得的报告进行修改,对于修改后的文章选择PaperEasy的知网5.1的查重服务,确保检测结果低于学校对硕士毕业论文规定的最为宽限的要求,以顺利通过学校的机检,保障自己不在该环节被取消答辩资格。本文由知网自助查重网站:PaperEasy.com 整理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papereasy.com/article/48.html

清人

如何写好一篇法学论文?

法学院的学生是研究、学习法律的。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凡是学习法律和研究法律,都离不开写作论文。尤其是在毕业的时候,每一个法学院的学生都要写作毕业论文,都存在一个怎样写作毕业论文的问题。我做这个题目的报告,就是用我在学习、研究民商法中怎样写作法学论文,以及在做法学院教授的工作中,怎样指导法学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经验和体会。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首先,你得确定你要研究的方向,要写的题目,题目不要太宽泛,也不能太小,不然不太好些。至于研究方向,如果你们没有固定要求,你可以看一些最新的法学杂志,上面有很多研究的问题,你可以选择一个最为有兴趣或觉得好写的题目来写。在确定题目后,你要查这个题目相关的文献,看一些核心期刊的论文,或者一些好大学的博士、硕士论文,大概了解你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然后形成一个提纲来写,我提供一种比较普通的写法,就是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写要研究问题的概念、特征之类的基础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写要研究问题的现状,比如说违章建筑的问题,你就可以看看现行规定以及现在法院对于违章建筑是怎么判的,然后对判决作一些评析。第三部分,就可以写现行法律中出现的一些争议,以及围绕争议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第四部分,就可以根据第三部分的争议、漏洞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对某一个法律问题有全面的了解,有深入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指望本科生的论文能够创新,提出震惊世界的学术观点。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要求有创新观点的。如果800个硕士研究生一年写作800篇硕士论文,提出了800个创新的观点,那么我国的法律就进步了800次,那我国的法律岂不是日新月异?其实也是做不到的。研究生都做不到的,当然也不能强迫本科生做到。因此,多数本科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对一个题目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完整地表述这个制度,最好再有一点点新的见解,那就不错了。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选题的时候可以更多地选择这种方法。选好了这样的题目,进行整体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就行了。

美国版

中国政法大学两篇硕士论文被认定存在问题 导师受到处理

5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了2019年该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硕士论文《论不当得利返还范围之界定》和《大学生校园分期消费市场发展的研究》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共有10篇论文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见。相关通知介绍,2019年下半年,该校对2018-2019学年度学位论文进行抽检。2018-2019学年度博士学位论文共计149篇,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的15%左右比例随机抽检,送审博士论文22篇,其中法学博士学位论文17篇,其他学科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共计2288篇,按5%左右比例随机抽检,送审硕士学位论文114篇,其中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58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56篇。共抽取136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经送审与增评,2篇硕士论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合格率98.53%。共有10篇论文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见,占全部送审论文的7.35%,其中博士学位论文6篇,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3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1篇。“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和被出具一份不合格意见论文名单具体如下:处理意见提出,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规定,对相关学院、导师做出相应处理。其中,“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民商经济法学院李显冬老师2021-2022学年度停止指导各类硕士研究生新生;MBA教育中心齐勇老师,因所指导学位论文3年内有2篇“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及1份不合格意见,2020-2023三个学年度停止接收指导新的各类硕士生,并不得被授予院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导师、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荣誉称号,年度考核中不得被评为“优秀”;恢复招生后,2年内不得接收指导新的定向硕士研究生;同时,由研究生院对齐勇老师提出警告。民商经济法学院、商学院对评审意见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限期整改,整改报告经院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澎湃新闻获得的《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专家意见》显示,针对《论不当得利返还范围之界定》出具的一份不合格意见称,从内容上来说,作者更多地是堆砌资料,而没有进行实质性论证,未能有效得出作者自身的观点。另外,从学术严谨性上来说,作者的引用非常不严谨。例如,作者行文中引用“孙森族:《民法债编总论》,法律化版社2006 年版,第152 页”系明显错误;再如,作者引用称“崔嵬:《《民法典》编纂视野下我国不当得利法得利与得利返还制度的比较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7 期。”但经评阅人查阅,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压根就不存在“第7期”,该论文是2016年第4期刊发的论文。另一份不合格意见称,虽然该文收集、运用了一定的资料,层次较为清楚,但其所议范围与主题存在大范围上的不统一,整体结构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在形式上,对重要概念的很多表述让人捉摸不定,难以成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针对《大学生校园分期消费市场发展的研究》出具的一份不合格意见称,论文文不对题,题目为“市场发展”研究,而论文的内容和框架结构不是解决“市场发展”问题。论文的内容研究没有意义。另一份不合格意见称,42篇参考文献中有4篇参考文献看不到任何文献。严重不规范,极其少见。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来源:中国小康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正月

啥?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

专家表示,态度端正,怪题也能成经典。昨晚,话题#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屁#登上热搜榜第四名,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据了解,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而且,目前在中国知网也可以搜索到该论文。原来,早在2015年,该论文就曾引发舆论关注,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授李亚雄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论文曾受导师赞赏“我经常被身边的人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高建伟在其论文《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开头解释,选择该题目源于自己偶然在网上看见的两篇关于屁的故事。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都因为一个屁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高建伟的思考。高建伟认为,“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有着种种对应。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屁是作为一种社会忌讳而存在的,这种忌讳不仅弥散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礼俗、习惯、道德甚至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之中。高建伟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屁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了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屁从无差别的人类行为到更经常地发生在部分社会成员中的行为,再到道德评价中的否定性行为,最终演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论文提及,在人类早期阶段,分工和阶级还未出现,放屁行为是原始人类——即我们的先民最频繁而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富人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不再频繁放屁。至此,人类放屁经验完成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人类普遍的一种生理现象成为一种更经常地、更普遍地发生于部分社会成员(更多是穷人)中的行为。经由这种转变,放屁行为获得了部分社会性意义,反映了社会上下层并存对立的事实。上层阶层为维护其优势地位,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建立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且也努力“形塑”适应其优势地位的社会状态。用礼仪、修养、品味之类的东西来区分上下层,上层社会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教养的,而下层社会成员则是普通、粗俗甚至下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屁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在规训权力下,“屁”从一种上层社会所界定的否定性社会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忌讳的存在形态,并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和遵从。他认为这个发生学过程来源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即两面性、依附性和公共性。并且接着探讨了“无所忌讳”的屁行为及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屁行为及现象的忌讳存在形态,并与权力运作的诡异特性相联。记者注意到,这不是该论文第一次被网友关注。2015年,《北京晚报》曾就此事进行报道。高建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亚雄接受采访时,对该论文颇为赞赏。据他回忆,论文开题时,老师们刚看到这个题目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大家还是很快从专业角度探讨它的学术价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李亚雄彼时告诉《北京晚报》记者,高建伟的研究另辟蹊径,在重复性研究泛滥的情况下,“显得珍贵”,老师们普遍比较支持。“答辩效果也很好,还被评了优秀。他(高建伟)文笔很不错,思路也很清楚。”李亚雄称,因为不方便做实际调查,高建伟通过文献分析、引经据典,把屁的发生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发展、背后的社会含义呈现出来。 “很欢迎这种来源于生活、有人文关怀的选题。”对此,记者近日多次联系李亚雄教授采访,对方以在外出差为由婉拒。硕士论文研究“屁”?!网友吵翻了......看到这篇论文的内容,瞬间就有网友被震惊了,表示大开眼界。也有网认为这样的论文很可笑,毫无意义。调侃的同时,表示这种低级趣味的选题,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有网友却不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只要研究做得好,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总比造假和“假、大、空”的论文要好的多。这样的论文值得点赞,而不是嘲讽。而对于论文只有30页的情况,也有人猜测这么短的篇幅,字数会不会不够?而且还建议查一下。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论文一定不怕查重,因为根本没得抄!而且大家不应该妄下结论,可以先到知网查询一下,具体了解后,靠真凭实据发表观点。高校教师:态度端正了,题目再“怪”也能成经典事实上,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此前,《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论文都曾引起热议。“这是选题多样化的问题,我觉得是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刘锐认为,现在学科发展呈现“专门化”和“交叉融合”双重特点,“很多我们以前不觉得可作研究的问题,现在也冒出来了”。“个人认为,研究这样一些比较另类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覆盖很多以往的知识盲点,给社会以启发。”刘锐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婷婷认为,当下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或对新媒体较为熟悉,确实可以关注到一些新的现象。“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研究选题,但要基于学科找到深入观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描述‘现象’,做一个简单分析,那就没有意义了。”周婷婷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自己没有看过上述几篇论文,无法对其作出评价。“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去写,这很难有统一的说法。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精力的学生,做选题时考虑的因素有所差异。”谈松华称,就他指导研究生而言,选择论文题目时考虑较多的是现实意义,比如能对国家的发展、改革、社会进步等方面有促进价值。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特选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作彧表示“没什么不可以”。“学术研究本来就该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在学子所处的时代,既然就是充满这些现象,那么研究这些现象,是理所当然的。”郑作彧认为,问题不在于研究的选题是“另辟蹊径(讲好听点是创新)”还是“正经(讲难听点就是老调重弹)”,而是研究的态度是否端正。郑作彧称,个别学生“过得浑浑噩噩”,写论文时“选的是最不费脑袋的主题”。“这样的题目,就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其实也是空泛的。”郑作彧称,对写论文而言,更重要的是态度。“我参加保研面试时,会问学生对什么领域比较兴趣、有钻研。”郑作彧发现,农村来的学生,大部分会说“想做农村研究”,或者女学生多会说“想做性别研究”。 “但这些学生里头,并没有多少真的钻研过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因为身份原因,再不济都可以掰出些道理来。”郑作彧认为,这种情况下,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端正,“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对于论文选题,学生怎么看?湖南某高校研究生李勇(化名)告诉记者,据其观察,选题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结合曾经的实践活动,二是结合兴趣,三是来自导师。“我偏好感兴趣的选题,同时考虑研究意义,写起来有动力。”李勇认为,兴趣是很好的切入口。“当学校通知你要写论文时,往往会感觉一头雾水,继而选择熟悉的领域入手。”对此,你怎么看?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编辑:张博)综合自: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实习生 胡天依、中国知网、微博网友评论等。来源:环球网

恶童

她是复旦优秀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她将从事争议解决律师实务工作

王韵儿,复旦大学法学院2020届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荣获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她曾获复旦大学硕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复旦大学新生奖学金一等奖、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称号和美迈斯、贝克·麦坚时、众达等律所奖学金。王韵儿曾代表复旦法学院参加Vis Moot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比赛,团队获北京预赛亚军、香港正赛最佳被申请方书状提名;参加2018年“北仲杯”全国高校商事仲裁征文比赛,获唯一一等奖。经复旦法学院选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复旦大学“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她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秘书处实习。毕业后,她将从事争议解决律师实务工作。从泛海楼到凯原楼:认真做“逃兵”本科也在复旦就读的王韵儿,最早曾是经管类的学生。选择转专业到法学院的理由,除了自身对法律有兴趣外,她坦言当时的主要动因是数学不好,而数理能力不佳在经管领域无论是做学术还是做实务都颇受限。因此经过深思熟虑,王韵儿选择了做“逃兵”。这种“逃兵”表现不太光彩,也不符合她一贯接受的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的教育。事后诸葛亮地说,这个选择可能选对了——“谁知道呢?也许我在经管类里咬牙坚持,哪一天就开窍了。走出舒适区、在不擅长的领域实现自我突破,或许是更有意义的,但放弃同样也是一种选择。坚持很好,放弃也没错,换一个方向坚持可能更好,困难的是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为了不辜负这次“放弃”,王韵儿全身心投入其中。大二时,她正式成为了法学院的学生,并开启了本科和研究生六年的修炼,期间可谓科研实践两开花。她说自己忙碌主要是因为很长时间里并未确定志趣方向,所以只能作多方面尝试和准备。研究生三年,除去最后一年求职和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她花了一个学期撰写发表了一篇获奖论文,花了半年参加Vis Moot,做了八个月实习,申请并获得了面向法科生的三项国际律所奖学金,同时保持了全A等的课业成绩。“研究生的学习并不存在大量知识灌输,主要得靠自己摸索。尽管这是一个很宽松的模式,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凡事都要认真对待。”王韵儿参加Vis Moot和学术论坛“认真”二字不仅是她求学过程中自身总结出的处世经验,也是她从导师张乃根教授的身体力行中学到的宝贵一课。张教授是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虽然“咖位”已如此之高,但张教授勤奋治学毫不松懈,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也事必躬亲。她总结张老师对学生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必须读一手材料。这主要是指案子的原文。毕业论文刚刚开题,还没确定要用哪些案例,张老师先要求把所有该机构能找到的裁决全部下载,并且通读;当对于案件的裁决出现不同理解时,他还会和学生一起读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其核心要素。二是英语一定要练好。张老师的国际法课一直保留着给学生做翻译测试的传统,他所带的研究生必须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外加选一门英语课——并不是说这些要求本身就能实质提高英语水平,而意义在于这些要求所释放的“信号”:课程要求只是为了“毕业”而设计的,真正想要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突破这一框架,持续地磨砺自身的语言能力、专业水准,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三是要守“规矩”,这个规矩包括学术规范、工作的进度安排等等。张教授的另一个影响,是他常说复旦国际法专业致力于培养“international lawyers”。王韵儿说:“这点估计复旦法学生都记得,可以当暗号用的。其实这个范围挺大的,涉外律师不少,国际律师很少,国际法律师极少……我争取做好一个版本吧。”从江湾“草原”到莱芒湖畔:探秘国际贸易“最高法院”幸运的是,王韵儿在国际法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在国际法实践的一线结识了一群真正的“international lawyers”。2019年10月初到日内瓦莱芒湖畔WTO总部报到的她,不会想到眼前这座看上去坚固牢靠的石头房子和它所代表的机制将在一年多后面临巨大变化。她当时能感到的,是兴奋、幸运和紧张。兴奋自不待言,WTO争端解决是迄今为止最活跃、最有实效的国家间争端解决法律机制,其上诉机构也可谓是最有“实权”的国际裁判者。俗称“大法官”的上诉机构成员,在上诉机构秘书处——提供行政和法律支持的秘书和律师团队——的协助下,执掌着多边贸易秩序的天平。在这里实习,是国际法学生可望不可求的机会。感到幸运——是因为她了解这张入场券多么难得。如果没有中国籍大法官赵宏博士的鼓励和支持——以及自己迈出尝试的一步,没有陈力、张乃根、龚柏华教授出访上诉机构的积极商讨,这一计划无法落地。如果没有研究生院和法学院老师在假期加班审批和积极联络,没有家人、朋友帮忙张罗手续,她无法在不到一个月内完成出国流程和留基委资助的申请,顺利及时报到。紧张是因为——显然,她不希望自己搞砸。尽管如此,工作体验上的满足感很快消解了她的担忧。实习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上诉案件相关的工作。她主要参与了一起SPS协议下的进口措施争端。按惯例,实习生都会跟一个案子,但实际上能参与多少还要看机缘。比如许多案件旷日持久,但实习期最多也就6个月,能否遇上精华部分看运气。另外,案件领队律师的风格也是影响因素。“我很幸运,遇上了该案的精华部分”,王韵儿如是说。她直接参与了从律师团队准备内部分析报告、庭前律师团队和法官讨论、庭审、到庭后审议、意见交换确定裁判基调的过程,工作任务包括法律检索、校对、梳理证据、协助起草分析报告初稿、辅助开庭等等。“同时,我也很幸运地遇上一位很棒的领队律师,他很愿意指导实习生,努力给实习生‘加戏’,比如在给法官汇报时让我们负责陈述事实部分,并在会后专门给予点评。”这段在国际贸易“最高法院”参与上诉案件处理的经历,让王韵儿收获颇多也感触良多。“光是观摩这些一流的争议解决律师如何拆解案件、形成不同的解决进路,法官又是如何做出定夺已经是无价的学习体验,更何况得以参与其中、从与上级律师乃至主管、法官的交流和反馈中汲取养分。”此外,她也对在国际组织任职所需具备的素质有了更多认识:过硬的专业素养、语言能力、相对国际化的背景以及对国际事务的热情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王韵儿(右一)与时任印度籍大法官Ujal Singh Bhatia和美国籍大法官Thomas Graham另一方面的工作则包括去每月一度的DSB会议做记录、辅助当年的WTO公共论坛以及其它法律研究。由于法官遴选的僵局,非争议工作里很大部分是围绕上诉机构危机和改革提议进行的研究和会议备忘。DSB会议/2018年WTO公共论坛的开幕仪式“现在上诉机构已经停摆了,回过头去看真的很唏嘘。不谈宏观的影响,那个走廊是一个会让人想念的地方”,她讲到那种高度的专业主义、凝聚的智识闪光、真诚的交流氛围以及大家对所做之事的坚定和热忱,“努力用法律去促成实质的积极变化。尽管他们都是法律技术的专家,但仍然本能地对机巧却空洞、轻松但表浅的路数保持警觉。”她感念于这场珍贵的法律职业启蒙。王韵儿(右三)与ABS同期实习生 / 与ABS同事毕业再出发:“再也没有必修课了,一切都是选修”王韵儿毕业后将在一家国内律所的争议解决部门工作。当问及是否有志将来到国际组织任职时,她坦言短期不会,因为就法律专业人员而言,不积累更多的实务经验很难真正胜任,国际组织也不见得是法律职业最好的开端。当然,如果以后有机会有能力,那将是一条富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的道路。当下国际组织中、国际法律舞台上活跃的中国面孔还是稀缺的,也期待自己身边优秀的法律人中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往这一方向努力。眼下,她能做的是认真面对毕业后扑面而来的工作与生活的新挑战。“得要探索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之道。”谈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她表示疫情隔离期是一个测试:“我很开心终于有些时间读读闲书了,我可以在线上博物馆逛很长时间,看了很多电影,开始学一门新的语言,练了练字……我也识破了一些曾经以为自己有的伪兴趣,即使空闲也不大主动去做,比如‘爱好古筝’是假的、‘喜欢下厨’其实只是喜欢吃。”找到真正的热衷之事,于工作、于生活都是紧要一步。在采访的结尾,被问及有何激励自我的格言时,她说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全面指导人生,但她分享了一段脱口秀主持人“囧司徒”在其母校威廉玛丽学院(她曾在本科期间作为交换生在该校学习)200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或许是史上最玩世不恭却也最严肃真诚的毕业演讲,我很喜欢,就点播其中严肃真诚的一段共勉吧”:我能用什么人生经验来帮助你们顺利完成从大学校园回到你爸妈家地下室的过渡呢?……我选择的道路显然不适合你们,因为你们不够搞笑……生活中既不幸又着实让人兴奋是再也没有必修课了,一切都是选修,有千万条道路可选而尽头皆为未知……大学是用来完成 ,而生活是用来体验的……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并精进于此,能力是当下的稀缺品,剩下的事情就随它去吧。来源:复旦研究生 撰稿:陆思璇 编辑:朱柳霖

谆谆告诫

猥亵女老板的楚书记原是法硕毕业,发表过多篇法学论文

宾语|文不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知道“环滁皆山也”。不读秦少游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不知道“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州有郴江。郴江是郴州人的母亲河。至今郴州市还有许多以郴江命名的地名:郴江街道,郴江镇,郴江路。这些以郴江命名的地名,就在如今郴州市的北湖区。【1】北湖区这两天火了。因为这里出了一个会写双语诗的青年才俊,青年才俊在饭局上急吼吼扒下人家女孩子的裤子,事后还留下一首才华横溢的藏头诗:抱朴守拙难学来,歉意只怪醉一回。X书文章春风好,X鲜明媚还照开。Even if it rained yesterday,the sun also rises. (即使昨天下雨,太阳照常升起)。意思是说,我原本是一个自然真纯朴实的人,涉世浅显,也没有什么不良习惯,真的很抱歉,怪只怪我喝多了酒,没有把持住自己,实在是无心之过。这个事情你也不要想太多了,春风十里不如你,仙乐风飘处处闻,昨天下雨了又怎样,今天的太阳还不照常升起?不负春光,不负韶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把眼光看得长远一点,走进这绽放着美丽花朵的春天里吧。青年才俊的诗,不由得让人想起哪位古人“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名句来。连续两天,北湖区忙着一大早发通报。昨天凌晨发的通报是:网上出现“湖南一海归女老总实名举报称酒后遭官员猥亵”等贴,对此,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公安分局加紧调查,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今天凌晨再发通报:今天的通报明确释放了五层意思:一是违规吃请;二是从区委层面,北湖区委研究决定,免去党内职务,并按程序免去其他职务;三是纪委层面,对其违纪行为,由北湖区纪委予以立案审查;四是法律层面,涉嫌猥亵他人违法行为,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已依法受理案件,正在调查;五是其他公职人员违纪情况,对违规参与吃请的其他公职人员视情节依规依纪给予相应问责处理。【2】这个事情确实很恶劣。事情发生在今年的3月31日。主角是共青团郴州市北湖区委书记楚挺征和十几位青年企业家。当晚,楚挺征书记邀请十几位青年企业家在郴州市帝都海鲜酒楼包厢聚餐。当事人阳娇(化名)带着自己的女同学也去了。饭局从19点左右开始,两个半小时后,大概在21:30分左右,阳娇离开自己的位置到茶水间休息,没想到楚挺征突然就进了阳娇所在的茶水间。接下来,他“一把将我拖拽到隔壁包厢,我还来不及反应,就被他直接按倒在沙发上进行猥亵,还强行脱下我的裤子意图施暴。”阳娇称,当时她明确强烈拒绝楚挺征,并奋力反抗、大声呼救,参与聚餐的一位邓姓老板曾过来查看,楚挺征要他别管,邓老板便离开了。阳娇称,她的同学赶来后,楚挺征立即起身,假借打电话离开。惊心动魄。【3】“这件事发生后我惊恐万分,”阳娇在举报信中称,事发后她在朋友和同学的陪伴下痛哭了许久,精神和身体受到伤害。从受害人出示的照片来看,腿部有多处皮外伤,可见当时楚挺征有多猴急,动作有多粗暴,女企业家的反抗有多强烈。许多人不理解,这个团委书记为什么猴急地扒女企业家的衣服?宾语观世也不理解。北湖新闻网显示,2018年5月,楚挺征才当选为共青团北湖区第四届委员会书记。上任以后,满腔热情,紧跟步伐,走近青年,服务青年,融入青年,为基层共青团改革交出了令人满意的“北湖答卷”。一个把理想、追求、品德、修养、向上、向善挂在嘴上的青年才俊,怎么可能肆无忌惮到这一步。抽丝剥茧,发现几个问题:从晚上7点多喝到9点多,阳娇离开座位到包厢茶水间休息,不排除是喝多了,要不然也不会把一众人撂下自己去休息。楚挺征应该也喝了不少酒。见女企业家喝多了酒,觉得有机可乘。楚挺征把阳娇从包厢茶水间拖拽到隔壁包厢,拖拽的过程,其他在座的“吃货”们应该是看得到的。2019年4月30日,北湖区委召开青年座谈会,共青团员北湖区委书记楚挺征鼓励青年人“放飞青春梦想,书写青春华章。”把女企业家从就餐的包厢一把拖拽到隔壁包厢,说明楚书记对这家酒楼的包厢布局甚是熟悉,老马识途,轻车熟路。到了隔壁包厢,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楚挺征以迅雷不及掩铃儿响叮当之势直接按倒在沙发上进行猥亵,还强行脱下裤子意图施暴,说明楚书记不是初犯。阳娇奋力反抗、大声呼救,参与聚餐的邓老板曾过来查看,楚挺征要他别管,那人便离开了。邓老板离开后,既没有拉着大伙过来集体制止,也没有及时报警,不排除“那人”和楚挺征是一伙的,早就见怪不怪了。蹊跷的是,这个饭局最后还是那个邓老板埋的单,这让受害人怀疑,一同前来的人员是否早已知晓楚书记的预谋。楚书记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扒女老板的裤子,显然是觉得自己能吼得住女老板,扒了白扒。得手了,多一道“小菜”,得不了手,谅她也不敢鱼死网破,不要面子了?不要事业了?【4】楚书记的如意算盘打得哗啦哗啦的。事发次日的00:58,楚挺征试探性地向阳娇道歉,把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归结为聚餐时“气氛太好,人人都喝高了”,他的过火行为也成了轻描淡写的“误会和不愉快”。找了那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不起!请给我机会赔罪……”又有多少诚意呢?见阳娇没有回复,楚大才子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试图用横溢的才华让对方因为崇拜而原谅:只可惜,人家女老板是见过世面的人,2017年回国创业,目前是北湖区政协委员。楚书记哄骗小女孩那一套,在阳娇这里,行不通。事发。【5】一位郴州的朋友告诉宾语观世,楚挺征是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的是经济法学。此前在北湖区检察院工作。检索发现,知网共收录其《电子数据证据在检察机关自侦工作中的运用——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为视阈》、《礼法结合之中国伦理化法律》、《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重在务实》等多篇论文和文章。【6】这个事情,我本来不想写。很多合肥的朋友催我为啥不写写郴州这个事。合肥朋友为啥关注郴州这个事?原因是,今年1月27日,合肥市卫健委公布13例确诊病例情况,在公布病例2时,把郴州直接从湖南划到了湖北,于是大家对郴州印象深刻。事实上,安徽与郴州一直有着很深的缘分,宋宣和五年(北宋徽宗第六个年号,公元1123年),朝廷派阮阅赴任郴州知军,在郴三年,走遍郴州名胜古迹,每游一处用七绝记之,共撰一百首,汇集成书,名《郴江百咏》。阮知军就是合肥边上的舒城人。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爱莲说》。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千古名句的作者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三度在郴州为官。他在郴州兴学校,办农桑,关心民间疾苦,洁身自爱,自喻莲花,千百年来为后世乐道,为郴州百姓颂扬。同样是文化人,同样有点小权力,楚书记一下子掉进淤泥池子里,“入淤泥而尽脏”,还试图卖弄自己的文采以抚慰女海归受伤的身心,真是对周敦颐这些先人的亵渎。为官为人,不妨谨记《爱莲说》里的这几句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作者:宾语)

好人卡

没有脚,只有三根手指,他研究生毕业成了一名律师

江苏淮安男子李成松出生时就四肢高度残疾,几乎无手、无脚。上小学差点没人要,先后三次参加高考,均超本一录取分数线数十分,但都因身体残疾没有高校愿意录取。2002年,扬子晚报一篇报道引起盐城工学院领导重视,李成松终于进入大学校园,其实,那一年他已自学本科毕业。第二年,李成松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大读研究生。这些年,记者一直在关注着李成松,如今,这位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努力奋斗的汉子怎样了?近日,记者采访了已经42岁的李成松,了解了他的现状。现在,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他在苏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职业律师,一路走来,收获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爱情。李成松说,他的人生逆袭用时下最时髦的话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归根结底还是全家人的坚持与不放弃和社会的关爱。李成松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他身上是最好的验证。出生时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父母: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李成松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是空的,左胳膊肘关节以下也不健全,只有两根手指,右胳膊肘关节以下则慢慢变细,只有一根手指。初见李成松,他刚好从苏州回淮安会见一名当事人,他的残疾程度比记者想象得要严重的多,右手只有一根手指,但是他利用左手两只手指操作电脑、手机却很溜。妻子李芳艳推着作为律师的李成松到法院开庭李成松告诉记者,他上面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姐姐,1977年,作为男孩,先天性四肢高度残疾的他出生,没有给家里带来丝毫欢悦,反而是场“留与不留”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李成松的父亲、今年71岁的李志牛告诉记者,当时家里人尤其是老人都建议把孩子留下来,但是外人则苦口婆心地劝说把孩子扔了或送人。李志牛说,老婆的一句话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要了,谁还要?”也正是这句话,他与老婆决定再苦再累也要顶着风言风语把孩子抚养成人。李成松挪着进入法庭不但要让儿子活下来,还要让他活得好。李志牛告诉记者,这种困难,在当时的农村可想而知。儿子长大后学裁缝?无腿;学修理电器或自行车,他又无手,怎么办?李志牛说,作为高中毕业生的他知道,儿子李成松的将来,除了读书,别无出路。“贵人相助”才走进小学课堂两根手指夹笔,成绩优异在周围人异样的眼神中,不知不觉,李成松也到了上学年龄,这期间,他学会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筷子吃饭,也学会用“腿”跪着走路。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小学一年级,他只上了半天学,学校就委婉地让他别再进校园。“姐姐早晨带着我一起上学,校园内,许多人围观。”李成松至今记得学校小伙伴围观他的场景,放中学时,校领导以他在学校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由让他回家。就这样,上了半天学,他就辍学回家。“现在想起来,还得感谢国家好政策。”李成松说,辍学后,父亲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个半导体,他从收音机里得知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那时候,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恩人,小学校长纪兆龙(音)。纪校长到村里动员失学儿童上学,他就跪着抱着纪校长的腿要求上学,在纪校长的帮助下,在辍学三年后,他再次走进课堂。读一年级时,最难的是写汉语拼音“j”与数字“3”。李成松说,因为他只能用左手两根手指夹着铅笔写字,而且夹铅笔的姿势还是“睡”着的,写汉语拼音“j”一点时,一用劲,铅笔就断了,写数字“3”时,就会写反了,经过反复练习好长时间才书写正确。上学后第一次语文考试就考了91分,李成松说,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给了他信心: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小学、初中,凭着自己的毅力,1993年李成松顺利初中毕业。但是因为四肢高度残疾,李成松读高中遇到难题:当时学校有两个保送县中名额,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成功。参加全市中考统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淮安钦工中学,他能顺利入学吗?三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本报报道圆了他大学梦“这时,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个恩人,钦工中学当时副校长徐从玉(音)。”李成松告诉记者,得知他的情况后,徐从玉副校长告诉他:“你小学初中都读完了,高中难道还不能读,大不了,解决一个宿舍问题”,为了照顾他,学校还特意安排与他一起考入钦工中学的初中同学住在同一宿舍。三年高中很快结束。1996年,李成松以理科生身份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虑到身体原因,他填报苏大档案管理与数学系,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放榜,结果他考了603分,超一本分数线50分,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被录取。1997年,李成松以文科生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考了571分,超一本分数线47分,但结果还是一样:身体原因,“高分落榜”。“如果不是扬子晚报等媒体的报道引发关注,也许我此生再也进不了大学校园。”李成松说他先后两次参加高考的事情大多数人已熟知,两次参加高考均“高分落榜”后,他开始做家教养活自己,同时参加南大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并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也是在当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612分,超本一录取线60分。被媒体报道后李成松得以走进大学校园扬子晚报报道了小伙的自强之路这次能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园吗?李成松告诉记者,那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前途无“亮”了。也是在那时候,他遇到人生中第三位恩人,原淮安区新闻信息中心摄影记者李正林。据李正林介绍,2002年7月7日早晨,当李成松摇着残疾人轮椅车进入高考考场,在他双膝刚踏上考场台阶的瞬间,拍下了他第三次进入考场的照片。2002年7月7日,李成松骑着轮椅车第三次踏进高考考场随后写了一篇《自强不息的李成松三上考场》新闻稿,分别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媒体图文并发,《扬子晚报》曾作连续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出一本录取线60分的李成松能否被高校录取?在焦虑与努力的两个多月的等待中,李成松收获了两个惊喜:一是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考法律本科毕业文凭;二是盐城工学院领导看到报道后,表示出极大的关爱,特意登门了解情况,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大学期间的第一个暑假,李成松回母校与同学们谈理想话自强。(2003年李正林摄)我命由我不由天,已是法律硕士、职业律师的他也收获了爱情2003年,也就是李成松在盐城工学院读大二时,他再次获得人生中的另外一个惊喜,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从业资格证。2006年盐城工学院毕业时,他又顺利考上了一直梦寐以求的苏州大学研究生,2009年,他苏大法律系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进入苏州江苏司剑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因为自己是农村娃,李成松说,所以他看不得有人欺负农民工,在苏州律师界,他有个外号“农民工律师”,因为自己是残疾人,他也会到苏州一福利企业做义工,协助企业帮助残疾员工。也是在他做义工期间,他收获了爱情,与湖南籍姑娘李芳艳结为秦晋之好。李成松婚礼(李正林2016年摄)“上街,我骑着电动残疾车,她坐在后面,戏称是现代版猪八戒背媳妇。”李成松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妻子李芳艳还会与他开玩笑“利用职务之便与她恋爱”。原来,在该福利企业做义工时,李成松有一次负责招聘质量管理员,看到前来应聘的李芳艳时,他就利用“职务之便”问了她许多个人问题,紧接着便对其展开猛烈攻势,在征得双方家长同意后,两人终于在2016年步入婚姻殿堂。妻子现在就是李成松的工作助理,李成松开庭,妻子开车送他到法院,再取出三轮车,推着他到法庭门口,李成松再自己挪着进入法庭开庭。在办公室,李成松工作累了,妻子就让他歇歇,再帮他在毯子上做做保健操。贤惠的妻子帮李成松做操。(李正林 2019年摄)一路走来,李成松告诉记者,周围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他如今能过得如此幸福,让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母亲在他婚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但母亲能在有生之年参加他的婚礼,或许是他对母亲一生对他付出的一种回报。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成松告诉记者,用时下最时髦一句话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李成松说除了家人以及自己的不放弃,他也遇到许许多多恩人,也遇到好的政策:推行义务教育,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等等,但是最为关键的是,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坚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直在努力从不放弃。(来源:扬子晚报网)

身行仁义

“一年制海归研究生”的尴尬与无奈,谁能懂?

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这是王可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可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时王可这样向记者解释。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从未停止的争论“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王可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可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老帖了。没意思。”“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出于好奇,王可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可有些无奈地笑着说。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 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可说。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ate 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ate Programmes,TPG),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王可向记者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可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时间与质量的关系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可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可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也向记者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如何衡量含金量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侯定凯分析道:“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侯定凯认为,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侯定凯说。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对此,侯定凯认为,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王可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记者“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晨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侯定凯对此分析道,据他了解的情况,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侯定凯说。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何青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郭英剑对专硕学硕之分表示肯定。侯定凯说,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王可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侯定凯说:“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身为一位高校教师,郭英剑还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留学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