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牛!苏州大学一硕士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方将四顾

牛!苏州大学一硕士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

日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Nature》发表了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报道了面内各向异性和超低损耗声子极化激元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研究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纳米尺度定向控制光传输和光-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排名第一的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硕士研究生马玮良。在硕士就读期间便能做出有如此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消息一出,便备受关注。充分开发自主性学习2011年,马玮良进入苏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又选择考入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马玮良同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基础课程为主,马玮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补足理论上的“短板”,这为他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对科研感兴趣,他选择考研并最终如愿,而之所以选择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则是看中了学院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应用研究方面的成绩。“我想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等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正是我的兴趣点,所以我选择了跨学院考研。”初进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实验室,导师鲍桥梁教授便鼓励马玮良独立开展课题研究。马玮良坦言,当时作为“科研新人”感到压力很大,最初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实验室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着马玮良,他大量阅读文献,学习别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只要有疑问都会主动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就这样一步步逐渐走出迷茫找到了科研的方向。“他勤奋刻苦,不骄不躁,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有强烈的求知欲,日常学习中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好习惯。”在导师鲍桥梁教授眼中,马玮良一直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十分难得。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汇聚了材料、物理、化学、光电、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青年科学家,且大都是从国外顶级大学学成归来,他们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对科研有着极强的敏锐性与执着追求,常常鼓励学生进行未知的探索。鲍桥梁教授便是其中一员,其“非填鸭式”的指导也让马玮良颇为认可。“鲍老师会在科研方向上帮我们把脉,很多时候他‘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探索,鼓励大家多做尝试,多关注自己与别人课题的‘不一样’,遇到困难再一起攻关,他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马玮良说,纳米科技学院公共实验平台上的大型仪器是需要预约才可使用的,因为做研究都要用仪器,所以“抢机时”的现象在学院比比皆是。遇到“瓶颈问题”亦或是机遇在鲍桥梁教授的指导下,马玮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科研方向定位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自然界中许多晶体材料都表现出双折射行为,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操纵。由于晶体尺寸和入射光波长与双折射强度成比例关系,3-300 μm区域的中远红外光往往需要几个厘米厚的晶体才能实现,进而限制了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发展趋势。锚定难点,课题组进行反复尝试,利用双曲性材料折射光的两个垂直轴在同一面内这一特性,实现了在纳米尺寸内对光的传播特性进行动态调控,为新型材料体系的研发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高灵敏的生物化学传感等开辟了新的通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光关进笼子里’。”说起这次《Nature》论文的发表,马玮良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作为硕士,能够发这样级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有了师兄师姐的铺垫,实验过程就相对容易了一些,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研究工作不可能是单枪匹马的,团队协作十分重要。”事实上,马玮良所在的课题组已持续关注这项课题三年之久,并与国外课题组也展开了深度合作,不断地深入挖掘才取得了突破。马玮良说,每当科研遇到困难,鲍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多思考,脚踏实地坚持走下去。“他一直对我说,科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结果,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发现惊喜。” 导师的言传身教让马玮良更专注于科研,学会了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开始不要设想会做出怎样的结果,对某个科学问题感兴趣就努力探索,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不解,但不要忽视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或许就是突破口。”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要重视失败和挫折,遭遇的瓶颈和痛点或许就是科研中更为重要的财富。鲍桥梁教授团队合影优质科研平台助力梦想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优质的资源配置为依托,组建起一支多学科融合的高水平青年师资队伍,构建起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创新之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全英文教学专业课和国际化课程体系,还专门成立了由外籍教师提供咨询辅导的英语语言中心,并经常聘请国外著名科学家前来作讲座和学术报告。“学院为同学们在科研上遇到的英语问题专门开设了针对性课程,包括英文报告思路的整理、英文文章的撰写以及如何科学阐述实验结果等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帮助特别大。”马玮良表示,要紧跟国际科研前沿,就需要阅读大量高水平文章,而学院提供的资源为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文文献的大量阅读让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为了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通过与国外学术大师共建著名科学家国际实验室、院际协议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不仅把优质的科研资源“引进来”,也鼓励更多的同学“走出去”开拓视野。研二时,马玮良在鲍桥梁教授的引荐下前往西班牙nanoGUNE纳米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对所做课题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该从怎样的方向和角度开展科研大有启发,更是促成了双方在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马玮良及所在团队和该中心的教授就理想模型的建立以及机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剖析,共同挖掘出此项科研工作的潜力。“他们对这篇论文也做出了许多贡献,这种合作交流也是非常关键的。”“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开展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放飞自己的科研梦想。”谈到未来的规划,马玮良说,自己已经获得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即将前往澳洲继续深造,在科研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来源:苏州大学

不足谓墨

期刊论文发表呈现“新”趋势,把握好动向,研究生也可提高发表率

不论是教师还是研究生,要说最期待的事,多半是教育部发布破除“唯论文”通知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字面解读出一些信息。“唯”的意思是“单一”,破除“唯论文”并不是不需要论文,而是不再以论文为单一的考核标准,可能会是“论文+其他成果”作为综合评判标准的情况。100%的占比下降到80%,谁是主导,一目了然。论文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这一点在“双一流”大学表现得更为明显。成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仍旧是困扰各位学者的头等麻烦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期刊发表的论文呈现了一种“新”趋势:“捧热点”、“追流行”,即将当下热点事件或流行内容从专业角度进行延展。以不同的科学维度将热点进行深度解析成为核心期刊已发表论文呈现的明显特征。举个例子:从《思想战线》11月的论文标题里,我们可以搜寻到这几个热点词“电商直播”、“文化治理”、“康养旅游”、“数字化运作”和“扶贫攻坚”,同一个热点词甚至出现了2篇不同视角的论文。《社学会研究》11月内容里追赶热点的特征就更明显,2篇关于“外卖骑手”,3篇关于“扶贫”,1篇关于“研发员工”。同一个热点词“人工智能”,有来自食品、计算机、电力、会计、影视、石油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学者进行研究并成功发表论文。我们可以看到,以热点事件为前提,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撰写论文的方式正在学术圈流行起来。换言之,带有热点事件的论文更容易被发表。在一次有多位核心期刊编辑出席的座谈会上,编辑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词“前沿性”。什么是“前沿性”?就是又“新”又“热”的内容。影响期刊排名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引用率,而热点事件可以增加相关论文的引用率。《思想战线》上最热词“电商直播”的下载次数为525,《社会学研究》最热词“外卖骑手”2篇论文的下载次数合计225次,明显高于其他论文。“热点事件”效果显著。增加热点事件相关的论文,减少非热点论文,不仅可以提高引用率,还可以让期刊成功“出圈”,提高知名度。作为期刊编辑,这是责任所在,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状况。站在学术的角度来讲,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以各学术领域为契合点,做前瞻性研究本就是学术的意义,追寻热点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正式进入“热”时代。热点事件你不写,别人就会写,谁“快”谁发表,手慢机会无。寻找有深度的热点撰写论文成为提高发表率的重要环节。在紧跟潮流,关注热点这件事上,研究生的优势凸显出来。众所周知,容易成为热点的一般是重大方针政策、热议事件、流行趋势和新概念。但是热点天天有,如何才能尽快找到合适的热点事件呢?俗话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如果说学术期刊是追捧热点的新人,那其他期刊杂志则是追捧热点的宗师。不仅如此,在其他期刊杂志上评论的热点事件还是已经经过层层筛选后,具有一定质量和深度的优质热点。甚至部分文章还对热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盘点与整合。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去糟粕,留精华”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来说,这是一大便利。我要给大家诚心推荐一个小程序“读者超级会员”。该小程序里包含了100多种各个领域TOP级别的期刊杂志电子版,涉及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情感、教育、兴趣、文学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将市面上的主流期刊杂志一网打尽。更棒的事情是读者旗舰店推出了“读者+超级VIP年卡”专属优惠活动,原价198的年费,现在只要168元。相当于每种期刊1年的订阅价平均才1元多,还可以无限畅看。要知道这些期刊杂志随便一种的1年实体书订阅价都是好几百。168元可以畅读100种以上的期刊杂志对于学生党来说,完全就是福音。优惠领取步骤: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旗舰店首页——领取专属30元优惠券——下单——使用优惠券——提交订单。温馨提示:一定要先通过下面的链接进入旗舰店首页并领取优惠券。无优惠券只能原价购买。优惠券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将热点事件学术化是提高论文发表率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成功可以复制。相信你也行!往期精彩:老师要求论文署名,学生不想忍气吞声,如何勇敢拒绝?考研复试时,你会如实告知其他考生你的面试内容吗?3分钟的自我介绍是考研复试面试的重要环节,可别答作“流水账”导师:“考研复试面试的难题都是陷阱,就看谁先抓住本质得分”

杜顺

硕士生应当如何通过阅读期刊文献写毕业论文?

硕士生如何通过阅读期刊文献写毕业论文?当硕士生开始阅读期刊文章时,容易出问题的是摆脱大学系的习惯:(1)总是想逐行阅读,如果你不理解,你就不能忍受;(2)不敢玩自己。想象一下读一篇论文,比如读一本教科书。如果没有写论文,它就不会出现。当我被迫去做自己的猜测或想象时,我害怕误解作者的意思。神经紧张,我的大脑无法移动。大学毕业后(无论是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还是工作),参考资料没有有序地交织在一起,无法读出。有大学生心理的阅读在一定时期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每次你读一篇论文,你都必须带着疑问阅读它。每次你读到它,你就试着回答你想回答的问题。因此,它必须是选择性的阅读,并且必须从一层到另一层逐渐被理解。按照上面的计划,阅读论文的顺序是粗略而仔细的。每次读完一轮,你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就会增加一层。根据这一层次的知识,我们可以提出下一层次的更详细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更详细的问题重新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内容。因此,阅读到一定程度必须是整批的,而不是一次一篇地阅读整篇文章。这样阅读还有另一个好处:第一轮阅读之后,你可以根据第一轮获得的知识判断哪些论文与你的主题无关,并且你不需要再阅读任何与你的主题无关的论文。只有这样,你才能准确地从各种各样的纸上一层一层地筛选出你真正需要了解的部分。不要读你不能用的东西。努力的浪费必须最小化。事实上,大多数论文只需要理解它的主要概念(这通常更容易),而不需要详细的推导过程(这相当耗时)。第二,整批一起阅读还有一个好处:有些作家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同一个学校的想法,而另一些则不能清楚地解释。跳过整批后,你可以计划一系列你认为更容易理解的读数,而不是撞到墙上。你可以帮助你从A的论文中理解一段文章。没有人只能根据A的纸张信息来阅读A的纸张。所以,批量阅读就像玩跳棋。阅读时,你需要计划自己的“最省力的途径”。大学生必须遵守规则,在你完成机械视觉相关课程之前,你可能必须一条条地遵守规则。但是,一旦你有了一个机械视觉相关的课程,你也可以有一些你的想象力(虽然这是可能的猜测,特别是在一开始,它是可以的,但它是好的,如下文所述)。这些图像往往补充了最快速的解决方案在纸跳转。事实上,一个大学毕业生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会有一种牵强的想象力。但大多数学生不敢想象。我读论文的速度比学生快得多,分析离学生很远,最主要的是我敢于想象和猜测,而且经过多年的训练,想象力和猜测的准确性都很高。所以,很多报纸,我不是一个“阅读”,而是一个“猜测是正确的。”如果我猜错了怎么办?不要害怕!在猜测之后,您应该根据您的猜测在论文中找到证据,以判断您的猜测是否错误。如果您猜对了,请使用您的猜测(事实上,您的推理结构)来吸收作者的信息和想法(这比从一开始就调和作者的想法更容易,更容易);猜错了,论文会有一些信息告诉你你错了,而且由于猜测,当你读到正确答案时你会更加印象深刻。 查查呗论文查重经验分享:论文查重怎么查?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就是不错的选择

当我昏乎

佩服:他从科研小白逆袭科研大神,2年发23篇SCI论文,12篇TOP期刊

厉害!据浙江农林大学消息,该校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过去的两年读研时间里,竟然发表了23篇SCI,其中12篇TOP期刊!这种成果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成绩,不仅超过很多厉害的博士,就连很多有多年科研经历的高校老师可能也不能比——你说厉害不厉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只是仅读了两年的硕士研究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分享吧: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王汉伟,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研究生。在校期间,班级综合成绩排名连续两个学年排名前三,并取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就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王汉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5篇,TOP期刊论文12篇,SCI收入23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1篇,会议论文1篇。发表在ChemElectroChem(IF:4.446)上的1篇SCI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王汉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利用废旧物品DIY,变废为宝。他还喜欢看一些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里面一幕幕资源浪费的情景触动着他的心。他认真地说,“其实许多材料都可以进行再生,我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挖掘资源的特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他心底埋下的致力于新型资源研究的种子,在加入了孙庆丰老师的研究团队之后生根发芽。初接触科研,王汉伟自嘲为“科研小白”。他说道:“其实我是大四时才开始接触科研。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要慢慢摸索,多亏了孙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鼓励我朝着自己的科研梦前进。”为了啃下科研这块“硬骨头”,王汉伟硬着头皮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如PS,3DMAX,AI等学起,不断学习如何处理数据、看文献,为发表论文打基础。 每天的积累让他明确了科研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王汉伟刚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在木材表面仿生构筑磁性涂层,开发研究适合人居生活所必需的新型磁化木质基功能材料,赋予木材趋磁性功能与电磁屏蔽功能,使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基于这个这个方向,他开始不断尝试,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凌晨1点才结束一天的科研工作。谈到那个阶段的研究,王汉伟告诉我们:“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通宵也是常有的。”当时的实验需要严格地调控好温度和比例才能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他尝试了不下百次才研究出了最佳温度和比例,合成了具有优良驱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超出他预想的是这个材料同时也具有超疏水、酸碱稳定、抗磨损等具有高实用性的附属特性。基于这个成果,他成功发表了SCI论文,也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素质。披荆斩棘,永不服输此后,孙老师为他明确了进一步的科研方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着我们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你的研究方向可以往这边尝试。”有了孙老师的指点,王汉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把研究方向转为从生物质角度出发,利用其天然结构和含碳的特性,将其转化为高性能的储能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将骨质材料、废弃蔬果等具有一定污染性或难处理的生物质材料转化为了高性能的碳质电极材料,实现了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为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路上,王汉伟有因为实验成功、论文通过而欣喜不已的时候,但更多的还是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实验数据与预想大相庭径、实验停滞不前等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但为了他心中的科研梦,王汉伟从不认输。“为了获取良好的实验数据,我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都只睡3到4个小时,最终获得了质量大约为1.6毫克的电极薄片。” 科研需要敬畏之心,需要严谨认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还需要超于常人的耐心。科研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拒绝“闭门造车”,开展团队作战沉醉于科研世界的王汉伟拒绝“闭门造车”,十分重视与其他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科研类的会议10余次,包括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功能性木材基复合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会议、第二届中国绿色木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大会等。“我每次都会抓住能出去的机会,积极交流学习。不仅能让我找到之前遇到问题的新思路,还能开拓眼界。”目前,王汉伟管理了学校实验室电池能源方面的科研团队。“团队作战,如何发掘每个人的长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科研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新挑战。”他笑言。对于前来请教的学弟学妹,王汉伟可谓倾囊相授。去年,他帮助了一位大四的学弟顺利考上本校研究生,并带领他做实验,指导他写论文,帮助他开启科研的大门。谈到未来,他笑道:“我所有的成就感都来源于科研,未来我会继续把科研做好,不忘初心。”用青春致敬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优秀的小伙在科研路上一路高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 / 郭碧玮 夏雨波 杨丽青 图片 /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杨丽青

咲月

研究生要关注主流学术期刊

作者:王德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给研究生上课,开口闭口不是研究,就是论文,不是理论,就是学说,有时候也会地给学生扯上几句自己对一些学界现实问题的认识,虽然不一定正确。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思想意识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有些时候也许是很重要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课堂上会有些有目的性的“胡言”。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科研训练和科研工作,然后就是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科研训练和科研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阅读专业文献。如何选择要阅读的科学文献,是研究生在早期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等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在哪些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成果,是研究生们遇到的又一个问题。课堂胡言1:研究生要阅读自己研究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的论文。不看Nature、Science的学术论文,会不会影响你的科研呢?我觉得不会的!不阅读NS的论文不会影响你的科研,但如果你不关注、不追踪、不阅读主流学术期刊的论文,你就很难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个较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以及声誉和威望),主要靠在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系列学术论文来建立,在学术界很看重这一点。NS的文章涉及的问题多是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很重要。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有趣而重要,这一点与专业领域的论文是不同的。所以NS发表的一些论文,有些貌似水平很一般,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高精端的仪器设备,也没有像Cell期刊的论文那样有丰厚系统的数据,但论文中涉及到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也一定是大众感兴趣的(不只是本领域的同行认为有兴趣!)。从这一点说,如果选择的科学问题过于“高深和专业”,还要在思想上单纯去追求发表NS论文,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做学问,一定要重视本领域的主流学术期刊,要阅读、追踪主流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更要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课堂胡言2:研究生作为学问人,最最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是学术论文。国家现在提倡“破四唯”,反对唯论文,但大家一定要明白,这并不是反对发表学术论文,而是反对与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相违背的行为,如造假、抄袭、投机取巧、选择性使用数据等为了论文而论文的行为。研究生期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做研究。所以,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多积累数据,做系统性的工作,做创新的工作,尽量多发表学术论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年轻学者因为发表了NS论文而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也容易获得各种基金的资助,而有些学者虽然也在主流学术期刊上连续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却没有晋升的机会,也没有获得奖励,甚至不能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等,这是学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学界都不再盲目崇拜NS论文,回归学术探索的本质,学术风气就会渐渐好起来。

北京热

真牛!这名研究生发表16篇SCI论文,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经历了考研季,有很多考研同学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奋斗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回顾起来这一路的考研历程,大家可能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能都觉得考研比较难。可是比考研更难的是读研,读研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学业,部分高校部分专业对研究生还有相关的科研论文要求。经常会有相关新闻报道说,某些研究生因为论文的相关事宜未能顺利毕业,甚至被迫退学的情况。此可见,和考研比较起来,读研究生也是比较难的。不过比读研更难的,便是读博了。在读博圈儿里有这么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很多在读博士生都会出现延期毕业的情况。有的甚至延期毕业三年,四年甚至更多,很多在读博士生都是卡在论文相关的方面。不过,这些都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的,在校园里总是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智力超群,学有余力,在搞好日常学业的同时,科研方面也非常出彩。这不,在西安交通大学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学霸。在读研究生期间,他竟然发表了16篇高水平Sci论文,并且很多都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这个成绩甚至超出了很多博士生的要求,以至于这位同学被该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真是太牛了,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孙光宇,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了16篇SCI论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第一篇论文的发表经历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科研方向和科研方法非常重要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曾被拒稿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建议: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情怀: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心系家国,饮水思源。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最后期望孙光宇未来在科研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1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电气学院 钱学森书院编辑:朱凡煜

地之自厚

曾经迷茫的男硕士2年发表4篇CSSCI论文!总结8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和很多人一样,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也迷茫过。我是跨专业读的研——说的好听点,是多学科背景;说的不好听点,是半路出家,底子薄,样子花啊!研一开学之后,和人家科班出身的一聊,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压力很大。想看书,可不知道看什么好,确切的说是无从下手——西经,管理学,这些基础课需要看,另外,还有很多专业课书要看。没办法,只好去找导师,希望能从导师那得到些建议——事实证明,这点很有用。导师告诉我:书是要看的,多读书很好,但是没必要全读;精读几本经典专业书,然后以此为发散,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另外,多读读专业类的期刊,了解学科研究前沿和方向。有了导师的指导,我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活,研一基本上是这样度过的。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点是:学会读书,明确方向。即选择性的读书,精读和泛读结合,并且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其次,多和导师沟通。不要认为导师不好接触,也不要认为导师水平不行——任何一个导师都有他的长处,只是一些人一眼就看出来,一些人要慢慢的发现。我导师我还是很崇拜他的,经常和他沟通。研一上学期,我是每周五9点准时到他办公室找他谈话,自己最近看的书,遇到的问题,都和他说。每次,导师都是必答。当然了,有时简短,有时详细。不过,我敢说,能像我导师这样每周都跟学生聊天的人不多了,我很幸运。一是导师肯聊,二是我自己主动。我导师还带其他专业的几个同学,他们2年来和导师见面的次数估计没我半学期的多。我是脸皮厚,没事了就去,有问题了就去。呵呵,收获很大。因此,要告诉大家的第二点是:多和导师沟通,要主动去沟通,导师都很忙,主动定期约学生的导师是少之又少,所以自己一定要主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再者,多和其他导师聊。一个培养机构,导师一般也不少,找几个和自己专业相近,学问做得好的导师,多和他们聊聊,向他们学习做学问的经验,交流一下知识。要知道:思想的火花是在碰撞中产生的。研究生这2年,除了我导师,我和2名其他老师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一个是30多岁的博士副教,观点新,思维密接,和这样的人聊天,很有收获。另外一个是我的计量经济学老师,我研一的时候就请教她问题,研二课程结束的时候开始和她合作做统计局的课题。和她关系一直不错,一是她没带学生,二是我导师在定量分析这方面不占优势,而她绝对厉害,刚好可以弥补我导师这方面的不足。这就是我告诉大家的第三点:除了自己的导师,还要和其他老师多交流,但千万注意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导师之间是很忌讳学生乱串的,自己可别触犯了这点。第四点是写论文。我第一次开始写东西是研一下学期,导师教育厅的一个课题,急着结项,就让我做了(他早评上正教,这种课题对他没用),呵呵,我是战战兢兢,总算是完成了吧(当然,他没少修改)。这次经历可能对我专业知识进步帮助不大(不是我专业的课题),但是我知道了写文章的基本“流程”:首先是有想法(或者叫灵感,感觉,方向吧),然后搜集资料,要大量搜集,不停翻看,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东西,否则,自己想当然的写,纯属闭门造车。第五点是如何写。很多人苦闷,不知道写什么,我也深有这样的体会。于是强迫自己去图书馆看书,后来发现看大部头的书不行,要想写东西,有灵感,还是得看期刊,专业的期刊,学科内顶级的专业期刊。有人曾经开过玩笑:做学问就是追星,要追学科最新的星,赶在最前面,那就是创新,就是研究方向。暂且不论比喻是否恰当,但是我个人觉得绝对有道理,而且是在自己经历过那样一个过程之后,越发觉得有道理。这也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五点:多看专业顶级期刊,而且要看外文的;看期刊,不仅能了解前沿,而且能启发灵感。第六点是多看教材。呵呵,不矛盾,这是我反复体会出来的。刚起步开始的时候,基本经典的,然后扩展知识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看专业期刊,有了灵感记下来,要敢动手写,这样才有手感;期刊上面会经常出现一些自己陌生的知识或是名词理论之类的,这时候别轻易跳过去,要翻教材,自己给自己补课,这样才有进步。也就是“教材——期刊——教材”不停这样的反复进行,并坚持动笔,才有收获。第七点是记笔记。到现在,我已经记了2本多笔记了,什么都记,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没事的时候翻翻,挺有意思的。我有个习惯,是高中养成的,就是记笔记之前,会表上日期,长久下来,就成了一个“日记”:显示日期,然后是当天自己看的书或是杂志什么的。呵呵,没事的时候,一翻,就能知道自己那天干了什么。第八点是会修改。自己的文章,要自己修改。写好了,不是万事大吉,没事的自己改改,也可以发给导师,让他帮忙改改。我之前的几篇文章,都是导师帮忙改的,他提出修改意见,我再不停的反复修改,知道他说可以往外投了。再后来,就是我自己修改,觉得可以了再给导师他,呵呵,后来几次,他基本看看,也不改了。来源:学术志

冰之舞

研究生毕业,HR问我发的核心论文有什么实用?我没答上来……

朋友本硕毕业于北京的双一流院校,研究生期间也发表了好几篇核心期刊,犹豫着继续读博还是工作,准备先拿offer保底再考虑。其实有科研项目经历和论文研究成果,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加上学校还可以,拿到了好几个offer。但找工作过程中有一次很尴尬的经历,也让他印象比较深刻,某次在面试的时候HR所问的一个问题:你发的这些论文到底有什么用?是能够转化为实际成果还是能丰富已有的理论体系。朋友确实没想到面试问题会这么尖锐,自己习惯发表论文,一方面是导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毕业要求,至于论文的实用性还真没有考虑过。但也没想从成果层面去高谈阔论跟HR说一些高屋建瓴的理论,想来想去,还是瑟瑟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好意思。”虽然在面试中出个小差池,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那个单位也给了朋友offer,但朋友一直感到不自在。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论文的实用性到底在哪里,我的论文是用来评奖学金?为了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毕业条件?还是说只是研究课题结项需要书面性总结?说实话,科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每个成果或者论文,最终转化为实际应用或者理论体系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现有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科研人员日积月累的积淀。发论文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共享科研成果,在已有的研究体系下进行丰富完善和拓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高校的老师为科研指标而去发表论文,带项目发成果确实也比较方便。还有论文只是简单的避免查重而灌水,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在读研之前,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能够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不再为找工作的时候别人问你论文到底有没有用而发愁。你们觉得呢?

果孰是邪

应届硕士3年发表16篇SCI论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我国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看完整篇报道,除了在文首有“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两句话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究竟是谁建议。报道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或者学院学位委员会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也不见该校学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十分正式,且已经纳入学位申请、授予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了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之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硕士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所有博士生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了。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这篇由媒体发布的报道,源自西安交大资讯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该文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如果孙同学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不是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委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水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是,要求在读硕士、博士必须撰写、发表多少论文,把这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而且也引导很多学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期刊论文之中。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通常根本不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是关注课程学习,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质量。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三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该坚持学术导向,不要只重视论文的发表,而更要重视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高校和社会舆论,都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更是值得所有研究生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何睿 校对:李铭来源:新京报作者/来源:新京报#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巴德尔

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的4个基本要点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以书面创作形式的一种展示方式,借此希望能够尽快刊登发表并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若正常毕业必须发表指定级别、数量论文的研究生们来说,尽早熟悉和熟练掌握学术期刊论文投稿的相关技巧,将有助于学术论文在理想的学术刊物上得以发表,进而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当然,更重要且更现实的目的是,满足正常毕业、评职称的条件。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应着重掌握以下4个基本要点。01、熟悉学术期刊的类型区别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发表,并得到同行专家、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学术论文能否在指定的学术期刊得以发表,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但也取决于论文作者对期刊性质的了解程度。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投稿之前,必须先要搞明白“学术期刊”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解释:(1)收录学术文章的就属于学术期刊;(2)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的才是学术期刊。根据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按照(1)执行,而要求更高的院校和单位则按照(2)执行。所以,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第一步就要清楚学术期刊具体包括哪些,最好是到各自学校社科处的网站上,查找学校官方认可的“期刊目录”,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期刊的性质,学术期刊可粗略分为理论、技术、综合类期刊;按学科的类别,学术期刊可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期刊,有的在封面印有中国XX学(类)或学会(核心)期刊(会刊)字样;按出版的类型,学术期刊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又有核心(重点)和普通、公开和内部发行期刊的区别。目前,国内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其中又分为来源刊和拓展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源核心(也称科技核心,如医学或工科类期刊在对应领域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或者武大核心之类,但没有前几种有影响力。研究生在投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将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刊发目标与期刊的性质类别、地位层次保持相对一致。其次,要了解期刊的发文取向。即便是相同类别或者同一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特色、发行对象层次和报道阶段重点的不同,其栏目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文取向也会随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研究生在投稿前,不仅要知悉专业期刊的征稿启示和栏目设置,还要着重关注其年度发稿重点和专栏征稿主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跟进期刊的发文取向,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02、贴近学术期刊的个性要求作者投寄的论文格式最好与发文的排版格式相一致。此外,不同期刊在投稿方式上有打印文稿邮寄、光盘刻录邮寄、电子邮件投稿、官网在线投稿等不同传递要求,在录用取舍上有是否回复的不同时限约定,在字数限制上有依据论文性质区分的不同上限规定,在版面幅度上有是否收费的不同等次标准。例如:在是否录用结果回复的时限上,自投往往比较慢,而采取代投方式的话,普刊基本上当天回复,学报需1~2周,北大核心需1~3个月,南大核心则需6个月左右;在版面费上的收取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期刊存有差异,少的在1000~2000元,多的在5000~6000元。所以,研究生可通过期刊的征稿规定或与编辑部直接联系了解,以避免技术性失误。03、符合国外索引的收录标准根据许多教授们的多年投稿经验来看:一篇学术论文如果要想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其基本要求是:学术水平是核心、编排规范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由此可见,即使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再高,如果出现格式编排不规范、投稿途径有偏差的情况,同样也很难被收录。在编排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英文摘要、项目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论文的英文题名要能够高度概括主题内容,通常不超出10个实词,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公式和缩略词等。作者姓名按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姓在前全部都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中加半字线,多人姓名中间用逗号,如 ZHAO Feng,WANG Hong-sheng。工作单位采用规范稳定译文,后缀China,如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433, China。英文摘要的编写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篇幅长度一般在100~150个单词之内,不出现非文字性的图表、表达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字表述常用第三人称方式,用过去时态描述论文涉及的工作过程,用现在时态阐述论文的结论;注意开篇首句不与题名重复,首字不用阿拉伯数字。项目来源在首页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63”高技术等项目名称,并用括号标出批准号。参考文献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写并译成英文,剔除著录的教科书文献,主要原因在于,EI、SCI对参考文献中教科书比重较大的论文将不予收录。在投稿途径方面,作者应积极向国内已经被EI、SCI等被列为来源期刊,特别是向已经发表过论文、并被其收录过的期刊投稿。因为,据统计,国外英文和非英文科技期刊被EI、SCI收录的比例为85:15,加之,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进入EI、SCI来源期刊的数量有限,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生可以将论文(英文稿)直接投寄被EI、SCI列为来源期刊的国外英文期刊,其部分期刊在学术水准、录用标准方面,相对来说低于国内的EI、SCI来源期刊。因此,研究生要了解被EI、SCI等收录的源期刊学科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出版和机构地址、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录,这方面的信息可查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最新SCI源期刊要目总览》或到图书馆咨询。另外,由于EI、SCI等还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研究生可以主动向在国内或境外举行的国际会议投稿,也可增大被EI、SCI和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04、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趋,成为各家学术类公众号的重要新闻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刘某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颜某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论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某被举报抄袭,涉及硕博士论文、专著等。中国65篇论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别来自44所高校,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随着各种学术期刊的线上推送,要想通过“下载+粘贴”方式来剪裁拼装一篇学术论文已经变成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学术论文的网上链接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又使得发现、核实和举报违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尊重他人既有的学术科研成果,杜绝剽窃抄袭 “无商量”、嫁接引用“不标注”,杜撰结论“厚脸皮”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原创论点,遵守相关学术期刊的约定,防止没有参与“搭便车”、未经允许“挂虚名”,一稿多投“撒大网”、多稿一投“狂注水”等失范行为。单从技术角度来讲,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如果论文的质量上乘,容易造成多种期刊重复发表,不仅给刊物和读者带来损失,也给作者带来声誉危机,发文期刊还将给予作者终止一段时间在该刊发稿的制约。对于“多稿一投”的现象,如果论文内容相同或相近,编辑部必定会择优刊发,绝对不会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一般来说,除非论文质量特别高或编辑部特约系列论文,否则的话,期刊不会连续发表某位作者相似内容的论文。因此,多稿在手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将论文分别投寄不同的学术期刊,这样上稿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