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王君 通讯员 赵帅 德州报道“在禹城生活了三年,现在也是半个禹城人了,这个城市很有特色,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在禹城市发展安心、投资放心、工作舒心、生活顺心。”12月3日,在德州禹城市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晓晶对禹城很满意。她从女性独特细腻的视角出发,给禹城舒适的营商环境打了高分。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德州市成功引进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该项目首席专家法月萍为山东大学博士后,项目落户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投资5000万元,采用纯生物技术,主要产品有蚯蚓活性生物酶制剂等,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市场需求空间极大。通过积极努力,以德州市生物技术产业为基础,积极促进传统生物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承接产业转移,2018年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年合同引进项目14个,合同引进资金60亿元,与3家投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我是济南人,现在一直住在禹城的人才公寓,很喜欢禹城这边的生活节奏,因为这边的领导同志对我们很关怀,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事无巨细,小到打疫苗都会去麻烦他们,他们很热心,所以我觉得在禹城这边很不错。”王晓晶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小蚯蚓能长成大产业吗?女博士法月萍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为此她放弃高薪回乡养蚯蚓,养了蚯蚓却不卖,她的目标是——利用蚯蚓生态循环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发展……穿过一条阴暗的地道,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跟随法月萍,来到了位于山东省禹城市伦镇的法博士蚯蚓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在西红柿蚯蚓立体种植养殖大棚里,一排排绿意盎然的秧苗间,西红柿的清甜味道弥漫,在棚里劳作的妇女脸上洋溢着笑容。“你看这西红柿不上底肥,不打农药,一掰开,全是沙瓤,都是小时候的味道。”法月萍摘下成熟的西红柿,热情地请记者品尝。今年48岁的法月萍,从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企业咨询顾问工作,一年收入200多万。然而,春风得意的她却在7年前选择回到农田养蚯蚓,利用蚯蚓生态循环科技,开发蚯蚓产业,打造绿色循环的种养加模式……养蚯蚓的理念:深加工提升蚯蚓附加值“选择蚯蚓产业,绝不是一时冲动。”法月萍告诉记者,2011年,在山东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她因为一个项目对蚯蚓产生了好奇,通过查阅国内外600多篇论文,她发现了蚯蚓的独特功能。“蚯蚓的消化系统能分泌多种酶,可以把吃进去的有机废弃物迅速分解,转化成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经排泄后成为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节约成本,还可增加收成。”经过缜密的思考,带着骨子里的拼劲儿,法月萍决定投资农业,做蚯蚓产业。经过多方考察,2012年,法月萍在济南山区试养蚯蚓。 2014年,恋上红蚯蚓的她辞去咨询师工作,拿出200万元积蓄,又筹集了300万元,带着创业团队回到老家山东淄博,在高青县流转400亩土地成立公司,引进10吨红蚯蚓,开始创业。拉牛粪、指导农民养殖蚯蚓……法月萍天天待在大田里。创业阶段资金紧张,有时候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法月萍就出去讲两天课,挣讲课费发工资。蚯蚓肥硕了,收购蚯蚓的客商纷至沓来,可法月萍却一一谢绝,因为她深知:“虽然从牛粪转化为蚯蚓粪,价值提升数十倍,用蚯蚓粪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亩产可增产10%以上,但是蚯蚓深加工的附加值远远不止于此。”在位于德州禹城的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记者看到,从高青运来的红蚯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被提取成几种神秘的液体。“这是从红蚯蚓中提取的蚯蚓活性酶多肽液,喷施于农作物叶面,可以代替大部分的化肥农药,实现化肥减施、农业增效,让土地更有生机。我们在烟台苹果、高青冬桃、草莓等果蔬上喷施过,质量、产量有明显提高。”法月萍研发团队成员、山东大学毕业的硕士王晓晶介绍道,“蚯蚓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许多活性物质,像蚓激酶、不饱和脂肪酸、胶原蛋白等,我们正在进一步试验提纯,应用于健康产业方面,拉长蚯蚓的产业链,提升蚯蚓的附加值。”2017年,法月萍将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禹城,全面打造蚯蚓微生物生态工程系统。他们建起2个蚯蚓养殖车间,购置1万个养殖箱,槽式养殖面积达800平方米。同时,法月萍加大科研投入,投资200多万元,组建了研发中心和团队。王晓晶说,作为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法月萍的“钻”劲儿激励着大家。用活体蚯蚓研制活性酶植物营养液时,法月萍在实验室一等就到后半夜,带着大家翻阅相关学术著作,上门请教学术权威,经过近千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法月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3万吨蚯蚓活性酶植物营养液就能带来90亿元收入,投入只是其百分之一,能使300万亩农田化肥减一半,100万亩农田实现有机种植,社会效益巨大。养蚯蚓的信念:让小蚯蚓长成大产业2017年,法月萍参与了“禹城市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申请20万元扶贫资金,连续5年拿出收益的10%帮助贫困户脱贫;在禹城伦镇建起26个扶贫大棚,每年每个大棚支出2万元扶贫款。被评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的法博士蚯蚓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园,2/3以上的就业人员是当地的农村妇女,她们的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一个企业总是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法月萍介绍说,目前,她正在教授、带动禹城伦镇农户运用蚯蚓粪和活性酶植物营养液种植有机蔬菜,让更多农户致富。同时,她计划使农业种养殖与蚯蚓深加工产业成为生态体验式旅游的基础和依托,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实现禹城伦镇从蚯蚓小镇向有机小镇转变,再转型升级为健康小镇,使小蚯蚓真正长成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巾帼脱贫。“利用蚯蚓生态循环科技,深化废弃物的利用,通过农民使用蚯蚓粪和蚯蚓活性酶多肽液,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发展。这种绿色循环的农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含着三产融合和农业转型升级,这不仅仅需要人们意识上的转变,更需要在技术、农业生产结构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是我养蚯蚓的真正意图。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会坚持我的信念。”谈起她的大农业、大环保产业构想,法月萍眼神坚定。记者了解到,目前,“法博士”品牌已注册5大类商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公司已启动年产500吨蚯蚓活性酶制剂生产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2018年,法博士蚯蚓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园采用蚯蚓养殖与有机果蔬种植的种养加模式,已获得有机食品转换证,与15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2018年6月,第一届世界蚯蚓大会上,法月萍当选为国际蚯蚓产业联盟筹委会副主席。“我们会继续扩大规模,将在河北、江苏建设养殖基地。”法月萍信心满满地说道。信息支持:省妇联发展部编辑:PP 璇璇 校对:璇璇请把我们设为星标齐鲁女性邮箱:sdflxmt@163.com在看点这里!
来源:大洛杉矶LA据福克斯新闻报道,加州圣地亚哥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完全阻断冠状病毒的抗体,4天内可将病毒从人体中清除,科学家称之为“解药” 。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名叫索伦托医疗公司(Sorrento Therapeutics),总部位于圣地亚哥,他们发现的STI-1499抗体,可以“100%抑制”新冠病毒,并且可以比疫苗上市早几个月,目前他们正在和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合作开发。“我们想强调的是,有治愈的方法。”索兰托公司创始人兼CEO季红俊(Henry Ji)博士表示。“如果你体内有抗体,你就不需要刻意保持社交距离,可以毫无畏惧地建立一个社交群体。”季红俊博士说:“我们要强调有一种治愈方法。有一种方法可以100%有效。华人企业家季红俊博士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80年代便只身来到美国学习,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动物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全身心投入了生物制药研究中去。每月可生产20万剂抗体许多医学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与开发疫苗相比,抗体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治疗或预防措施。抗体疗法在过去100年里一直被用作一种避免感染的手段,但它们的效果好坏参半,而找到一种成功的抗体,或是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冠病毒可能是一项挑战。“医生正在从新冠病毒患者身上提取血浆,并将其注入危重病人体内。血浆中充满了抗体,这种方法显示出了一些希望,”前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最近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唯一的问题是从康复病人身上提取的血浆不够用。Sorrento Therapeutics公司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成功治疗的关键。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说,每月可以生产多达20万剂抗体,将比新冠病毒疫苗上市还早几个月。季红俊博士还指出,这种抗体可以作为预防性治疗,因为它没有副作用,而且它可能比任何可能开发的疫苗都更有效。目前,该公司已经向FDA申请紧急批准。消息公布后,索伦托的股票飙升了近220%。同时,这些消息的曝光,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在恐慌中的大家以希望,让人们明白,面对这个病毒,我们并不是毫无招架之力。只盼有更多的好消息可以传来,我们能尽早度过这场被历史铭记的劫难。来源:海外周刊 法学家智库
证券时报记者 邢云智飞生物(300122)12月7日晚间公告,为完善新技术平台布局,提高研发综合实力,公司拟3500万元认购深信生物10.189%的股权。公司本次认购股权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本次股权认购短期内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深信生物成立于2019年11月07日,注册资本253.8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林鲜。公告称,深信生物是一家从事生物科技、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药品研究与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截至2020年9月30日,深信生物总资产3623.18万元,净资产3125.59万元,并未产生营业收入。天眼查显示,深信生物依靠国际领先的LNP递送技术平台,在罕见病、肿瘤治疗性疫苗、肿瘤免疫治疗增强剂、感染性疾病预防疫苗四大方向构建研发管线,是国内为数不多针对罕见病开发mRNA疫苗的初创公司。目前深信生物有多项试验同步进行,部分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值得关注的是,深信生物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林鲜博士为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助理教授,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年度科技创新35人,在mRNA领域特别是LNP递送技术领域拥有十年以上的研发经验。中泰证券研报显示,mRNA疫苗就是以病原体抗原蛋白对应的mRNA结构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递送方式递送至人体细胞内,经翻译后能刺激细胞产生抗原蛋白、引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产品。相比于第一、二代疫苗,mRNA疫苗具有研发周期短(3-5年)、相对安全性、免疫应答时间长、生产周期短(40天)等优势。免疫治疗,特别是针对传染病和癌症的疫苗,是mRNA药物平台的核心领域。因此,在本次新冠疫情中,辉瑞和Moderna研发的新冠疫苗均为mRNA疫苗。与此同时,多家国内疫苗企业也在mRNA疫苗领域加快布局,其中包括复星医药、康泰生物、康希诺、沃森生物、万泰生物等。因此,智飞生物入股深信生物同样是为布局第三代mRNA疫苗技术平台。公司公告称,mRNA技术平台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也是未来疫苗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此次股权认购,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布局,若进展顺利,将对强化智飞生物核心竞争力以及公司稳健可持续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智飞生物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现有研发基地2个,研发中心1个,累计获得7种疫苗、生物制品注册批件。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其中进入注册程序的项目16项。公司在研产品涉及新冠、流脑、结核、肺炎、流感、狂犬病等人用疫苗项目,研发产品梯次结构清晰,层次丰富。智飞生物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同样走在前列,12月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11月18日,该所与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冠病毒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将在18周岁及以上人群中开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计划在全球招募29000人。
廖玮大洋网讯 大闸蟹是不是阳澄湖的?鳕鱼来自于太平洋还是大西洋?以前需要专业人士判断的事情,现在可以交给高科技解决。生命万物都由基因构成,找到它们独一无二的基因密码,就能验明“身份”。如今,广州易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基因检测的世界里遨游,擦亮一双“火眼金睛”。团队独创了领先的碎片化基因检测技术EFIRM,创始人兼CEO廖玮自豪地说,这是中国唯一一家由华人掌握基因检测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生物科技公司。为农副产品验明真身,仅是这项技术“小试牛刀”。一滴唾液,就能测肺癌、测毒品、测艾滋病、测结核病……这把基因检测领域的“狙击枪”,意欲在全球掀起应用大潮。基因检测的样本独门武器:唾液检测30分钟测出肺癌“创业的过程就好像滑雪一样,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最后滑出来的路径就是被障碍物逼出来的。”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办公室里,廖玮很平静地总结出创业感想。此前一年,易活从初创期飞速过渡到发展期,创业道路有障碍、有收获、有笑有泪,在经历几番探索后最终迅速调整企业战略方向,朝着大方向继续滑行。廖玮从不怀疑EFIRM的技术领先性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因此,随着在北大读博、赴美留学、硅谷工作等各个阶段的科研经历逐步丰富,不断地投入力量,使这项技术也一点点突破完成。2015年,他带着EFIRM核心技术回国创业,在广州创建易活生物。而创业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扛起基因检测领域的“狙击枪”,对准肺癌。中国是全球癌症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想要诊断癌症,全球普遍采用活检穿刺或者外科手术,且需要一到两周时间才能获得检验结果。“唾液检测就大不一样,用拭子刷刷口腔取样,完全是无创口、无痛苦的;而且,准确率与组织活检比能达到99%,所以非常受医疗界的青睐。”廖玮说。易活生物的主要技术EFIRM,也就是电场诱导释放和测量,可以直接读取唾液中的基因突变信息,诊断出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EFIRM的仪器和试剂盒完全由公司开发完成。这也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完全掌握了基因检测的全套核心技术。”相比于传统的PRC和NGS活检技术,它够快,30~60分钟就能出检测结果;它方法够简单,结果由机器自动判读;它成本够低,一些项目单人做一次检测费用在百元以下。调整战略:在一次地震中感悟创业人生把EFIRM技术拓展为完整的产业链,当然对有伟大梦想的企业而言是最佳“剧本”,但如何确保企业有“造血”能力,是让易活活下去的根本。“血”从何处来?廖玮冥思苦想,想尽办法,找角度、找资源、找辅助。2017年,他在一次海外的展会上遇到了墨西哥第二大检验服务机构,对方对EFIRM技术平台很感兴趣,力邀他去墨西哥探讨合作。双方对合作非常看好并迅速达成协议,就在友好握手时,突然感到地面一震,天旋地转。廖玮随后打电话给大使馆求助,换车、换飞机,一路奔回祖国。这次地震经历,让廖玮突然想通了。他感悟的不只是生命可贵,毕竟创业的路上遇到大灾大难都不是事儿;而是,如果易活连墨西哥一个地处偏远、人员紧缺、资金缺乏的机构都能合作,它在哪里不能存活“造血”呢?易活生物调整了企业战略方向——专注上游,修炼内功,做好基因检测平台。行业巨头早已制定了游戏规则,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虽有“独门绝技”却苦于未拓展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巨头合作,借力使力——易活提供技术,巨头布局销售和市场。以此,行业资源得以整合,也避免企业被“大鱼吃小鱼”。同时,易活自身不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可以到最边远、医疗资源最匮乏、技术水平最低,但是又最急需的地方开展项目,找到最广阔的市场天地。创业“小伙伴”:太太是他的科研“女神”目前,易活生物在广州、北京、洛杉矶各有研发中心,以三地为支点布局全球化,海内外团队共计70多人。其中一位易活的科学家魏芳教授,廖玮提起来有些不好意思。这位亲密的“小伙伴”就是他的太太,也是易活生物的创新源头。两个人心灵相通,从北大读硕开始一起攻克生物芯片,直到双双赴美都专注于这个方向,始终互相支撑。魏芳教授科研能力极强,重基础科学研究,廖玮自嘲“她总压我一头,我只好专攻应用方向”。两人如今难得见面,但无论何种沟通方式,三言两语后,魏芳很快就知道廖玮的“进度条”在哪里,廖玮也亦然。“好像电脑资料瞬间同步一样”,廖玮说,创业的道路上“贤内助”功不可没。回顾创业之路,他深深感谢广州的创业环境。“选择扎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强。”廖玮说。根据行业报告,至2026年底液态活检市场将达到289.37亿美元;其中,中国人将创造一个百亿以上全新的便捷基因检测行业市场。易活成立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A轮融资,2018年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未来可期。廖玮广州易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及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间分别在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生物物理系、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担任研究员。2011-2014年任职美国硅谷最大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企业AQS公司,担任战略规划副总裁。2015年廖玮带着EFIRM核心技术回国创业,创建易活生物。应用领域肿瘤液体活检动植物检验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鉴定……创新感言创业的过程就好像滑雪一样,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最后滑出来的路径就是被障碍物逼出来的。很感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创业。我常说创业者都是“吃饱了撑着”。“吃饱了”是指他们每个人在自己以前的专业和领域,都做到了“躺着可以赚钱”的地步。但是,都觉得如果就这样退休了有点遗憾,希望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再折腾一下。链接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2016年廖玮博士被评为广州开发区科技领军人才,让企业顺利拿到了600万元的财政资助,并享受了“2000平方米办公场地三年免租”的优惠。广州开发区200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科技领军人才政策,涵盖人才创业成长全过程,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总资助强度最高达到4580万元。2017年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人才“美玉10条”,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工作集团,在全国率先构建“上管老、下管小”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文/广报全媒体记者 何瑞琪图/广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大洋网讯 大闸蟹是不是阳澄湖的?鳕鱼来自于太平洋还是大西洋?以前需要专业人士判断的事情,现在可以交给高科技解决。生命万物都由基因构成,找到它们独一无二的基因密码,就能验明“身份”。如今,广州易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基因检测的世界里遨游,擦亮一双“火眼金睛”。团队独创了领先的碎片化基因检测技术EFIRM,创始人兼CEO廖玮自豪地说,这是中国唯一一家由华人掌握基因检测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生物科技公司。为农副产品验明真身,仅是这项技术“小试牛刀”。一滴唾液,就能测肺癌、测毒品、测艾滋病、测结核病……这把基因检测领域的“狙击枪”,意欲在全球掀起应用大潮。基因检测的样本独门武器:唾液检测30分钟测出肺癌“创业的过程就好像滑雪一样,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最后滑出来的路径就是被障碍物逼出来的。”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办公室里,廖玮很平静地总结出创业感想。此前一年,易活从初创期飞速过渡到发展期,创业道路有障碍、有收获、有笑有泪,在经历几番探索后最终迅速调整企业战略方向,朝着大方向继续滑行。廖玮从不怀疑EFIRM的技术领先性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因此,随着在北大读博、赴美留学、硅谷工作等各个阶段的科研经历逐步丰富,不断地投入力量,使这项技术也一点点突破完成。2015年,他带着EFIRM核心技术回国创业,在广州创建易活生物。而创业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扛起基因检测领域的“狙击枪”,对准肺癌。中国是全球癌症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想要诊断癌症,全球普遍采用活检穿刺或者外科手术,且需要一到两周时间才能获得检验结果。“唾液检测就大不一样,用拭子刷刷口腔取样,完全是无创口、无痛苦的;而且,准确率与组织活检比能达到99%,所以非常受医疗界的青睐。”廖玮说。易活生物的主要技术EFIRM,也就是电场诱导释放和测量,可以直接读取唾液中的基因突变信息,诊断出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EFIRM的仪器和试剂盒完全由公司开发完成。这也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完全掌握了基因检测的全套核心技术。”相比于传统的PRC和NGS活检技术,它够快,30~60分钟就能出检测结果;它方法够简单,结果由机器自动判读;它成本够低,一些项目单人做一次检测费用在百元以下。调整战略:在一次地震中感悟创业人生把EFIRM技术拓展为完整的产业链,当然对有伟大梦想的企业而言是最佳“剧本”,但如何确保企业有“造血”能力,是让易活活下去的根本。“血”从何处来?廖玮冥思苦想,想尽办法,找角度、找资源、找辅助。2017年,他在一次海外的展会上遇到了墨西哥第二大检验服务机构,对方对EFIRM技术平台很感兴趣,力邀他去墨西哥探讨合作。双方对合作非常看好并迅速达成协议,就在友好握手时,突然感到地面一震,天旋地转。廖玮随后打电话给大使馆求助,换车、换飞机,一路奔回祖国。这次地震经历,让廖玮突然想通了。他感悟的不只是生命可贵,毕竟创业的路上遇到大灾大难都不是事儿;而是,如果易活连墨西哥一个地处偏远、人员紧缺、资金缺乏的机构都能合作,它在哪里不能存活“造血”呢?易活生物调整了企业战略方向——专注上游,修炼内功,做好基因检测平台。行业巨头早已制定了游戏规则,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虽有“独门绝技”却苦于未拓展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巨头合作,借力使力——易活提供技术,巨头布局销售和市场。以此,行业资源得以整合,也避免企业被“大鱼吃小鱼”。同时,易活自身不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可以到最边远、医疗资源最匮乏、技术水平最低,但是又最急需的地方开展项目,找到最广阔的市场天地。创业“小伙伴”:太太是他的科研“女神”目前,易活生物在广州、北京、洛杉矶各有研发中心,以三地为支点布局全球化,海内外团队共计70多人。其中一位易活的科学家魏芳教授,廖玮提起来有些不好意思。这位亲密的“小伙伴”就是他的太太,也是易活生物的创新源头。两个人心灵相通,从北大读硕开始一起攻克生物芯片,直到双双赴美都专注于这个方向,始终互相支撑。魏芳教授科研能力极强,重基础科学研究,廖玮自嘲“她总压我一头,我只好专攻应用方向”。两人如今难得见面,但无论何种沟通方式,三言两语后,魏芳很快就知道廖玮的“进度条”在哪里,廖玮也亦然。“好像电脑资料瞬间同步一样”,廖玮说,创业的道路上“贤内助”功不可没。回顾创业之路,他深深感谢广州的创业环境。“选择扎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强。”廖玮说。根据行业报告,至2026年底液态活检市场将达到289.37亿美元;其中,中国人将创造一个百亿以上全新的便捷基因检测行业市场。易活成立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A轮融资,2018年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未来可期。廖玮广州易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及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间分别在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生物物理系、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担任研究员。2011-2014年任职美国硅谷最大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企业AQS公司,担任战略规划副总裁。2015年廖玮带着EFIRM核心技术回国创业,创建易活生物。应用领域肿瘤液体活检动植物检验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鉴定……创新感言创业的过程就好像滑雪一样,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最后滑出来的路径就是被障碍物逼出来的。很感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创业。我常说创业者都是“吃饱了撑着”。“吃饱了”是指他们每个人在自己以前的专业和领域,都做到了“躺着可以赚钱”的地步。但是,都觉得如果就这样退休了有点遗憾,希望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再折腾一下。链接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2016年廖玮博士被评为广州开发区科技领军人才,让企业顺利拿到了600万元的财政资助,并享受了“2000平方米办公场地三年免租”的优惠。广州开发区200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科技领军人才政策,涵盖人才创业成长全过程,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总资助强度最高达到4580万元。2017年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人才“美玉10条”,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工作集团,在全国率先构建“上管老、下管小”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文/广报全媒体记者 何瑞琪图/广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36氪获悉,瑞士生物科技公司“Numab Therapeutics”已完成融资总额为2200万瑞士法郎(约合226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生制药旗下三生国健药业(上海)有限公司领投,三菱UFJ资本有限公司和卫材有限公司等参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扩大其专有产品管线,并加速其多个在研项目向临床推进。此外,Numab还计划在2020年期间对其领先的肿瘤在研项目ND021进行临床试验。
2009年首个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问世,开启了单细胞组学时代(scRNA-seq)(Tang et al., 2009)。过去十余年间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加速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帮助科研人员克服了稀有生物样本以及生物样本内生异质性等重大挑战,一系列模式生物及人类自身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也由此诞生。然而目前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几乎全都是基于二代测序平台,测序读长短,一般在150bp左右,即使采用双端测序技术,测得的有效读长也不超过500bp。而人类转录组中转录本的长度普遍在1000bp以上,有些转录本长度甚至超过100kb(Piovesan et al., 2016; Frankish et al., 2019),远远超过二代测序方法所能检测的最大读长。为了解决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难以获得单个细胞中全长转录本的准确信息这一核心困难,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课题组与北京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Plos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of mouse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by third-generation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的主要突破有:1)开发了一种基于三代单分子测序平台的高灵敏度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方法—SCAN-seq (Single cell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full-length RNAs by Nanopore platform),能够在单细胞分辨率直接获取全长转录本序列信息,表现出高灵敏度和高稳健性,在小鼠胚胎干细胞每个单细胞中可以检测到8000多个基因的表达,与之前基于二代测序平台最灵敏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方法不相上下(如图1所示)。图1 SCAN-seq的流程和评估2)鉴定出了30000多种全新的转录本。总共只测序了200多个单细胞就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和小鼠植入前胚胎中分别鉴定出6487条和27250种新转录本。相比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所有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方法,SCAN-seq能够区分新找到的转录本是来自同一已知转录本的新转录本,还是来自不同已知转录本已注释剪接点的重新组合的新转录本(如图2所示)。图2 未注释转录本的鉴定3)首次提出单细胞转录组三代测序数据可以将一个单细胞中的父母源转录本准确区分开、分别进行精准定量分析。SCAN-seq显示出在同一个单细胞中精准识别小鼠品系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能力,平均误差率只有1.8%。利用这一方法,在单细胞分辨率确认了小鼠2-细胞期后的胚胎细胞中父源等位基因的mRNA比例逐渐增加,到囊胚期时每个胚胎细胞中来自母源和父源等位基因的mRNA拷贝数变得相当(如图3所示)。图3 等位基因特异性转录本的分析该研究开发出的SCAN-seq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克服单细胞转录组二代测序方法的各种局限性,将单细胞组学测序从“二”时代推进到“三”时代:(1)从一般只能测序单细胞中cDNA一端的有限信息,提升到能够测序单细胞中cDNA的全长信息;(2)从单细胞中一个基因的所有不同可变剪接产物(转录本)混合测量无法区分,提升到把单细胞中每个基因的所有不同可变剪接产物(转录本)精准分开;(3)从单细胞中一个基因的父母源表达信息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分,提升到把单细胞中每个基因的父母源转录本精准分开;(4)从只能在单细胞中检测独特序列基因的转录本信息,提升到同时也能精准检测单细胞中高度重复序列的转录本信息;(5)从“一个基因,一个表型”的精度(one gene, one phenotype;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3万个基因),提升到“一种基因可变剪接转录本,一个表型”的精度(one RNA isoform, one phenotype;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30万种不同的可变剪接转录本)。总之,单细胞转录组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将揭开更多的转录组中“暗物质”的奥秘,给人类生物医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范小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廖雨涵和北京希望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汤冬硕士、李丕栋硕士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教授与北京希望组王洋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技委和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支持。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1017
双11当天凌晨,玻尿酸国货润百颜18分钟销售破亿;此前,润百颜明星产品“玻尿酸次抛原液”已经卖出1.5亿支。这个当之无愧的“国货之光”,离不开郭学平。郭学平在国内首创透明质酸发酵生产技术,以该技术创立的华熙生物现已成长为全球透明质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成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龙头企业,得益于科技创新。”郭学平表示,基于科技支撑,华熙生物去年完成了对竞争企业的收购,产能扩大约10%。科技改变的不仅是华熙生物本身,更是城市的产业能级。“华熙在生物发酵产业方面的龙头示范作用对济南医美产业的带动效应,已经显现出来。”郭学平告诉新时报记者,济南高新区已将“生物医药”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其支持下,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已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而产业的集聚必将带来更强大的溢出效应。华熙生物作为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及生物活性材料公司,研究和量产的也绝不仅是玻尿酸。郭学平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织就”更多“福果”。“基于发酵平台技术,我们已经研制了其他生物活性物,将广泛应用于美容、医药、保健食品等,华熙生物将继续打造健康美丽产业这一核心。”郭学平说,“下一步将加大投入,推进生物活性物的产业化,将更多产品投入市场。”原标题: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学平: 以合成生物学提升健康美丽产业能级值班主任:李欢【来源:舜网-济南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马义(以下简称马博士)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生物医学专业博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后。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广东省教育工委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 ,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士代表 ,广东省科技特派员 。“他是暨大美塑公司科技立企的灵魂人物,受命于引领民族护肤品产业创新发展的省级科技特派员”,暨大美塑公司董事长夏黎名先生这样评价,“马博士在生物科技向抗衰领域进行产学研转化的水平以及对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能力,在国内的科研成果已经是有目共睹,放在国际上也是十分具有竞争力的。”采访动机: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助推下的国内护肤品行业,有如打了兴奋剂,浮躁之风愈刮愈烈,网红产品泛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境况,是时候让业界良心坚定地站出来,揭露真相,解疑答惑,让中国化妆品行业真正具备强大科研力量和竞争优势,用科学和正义吸引更多粉丝追随,向他们普及何为真正的护肤品研发。小编:从事科技研发近30年来,您觉得开发一款合格的产品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马博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一,从狭义上来理解,合格产品只要符合国家、行业以及企业制定的质量标准就行;但从广义上来说,一款合格的产品不仅要符合相关质量法规定的硬性指标,还要做到产品实际使用功效与包装上所描述的能一致,更要符合消费者对产品的内心期望和对产品贴心的需求,还要能实现企业的预期盈利,这些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算真正合格。小编:生物基因技术是您的研究方向,您觉得目前国内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护肤品领域的现状如何?马博士:暨大美塑公司联合暨南大学在十多年前把生物科技运用于护肤品领域,在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之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高科技生物美容之路。在国内,企业的市场人员、研发人员比较多的是看中生物科技护肤给广大消费者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所以最近几年会有很多企业热衷于炒作生物基因护肤概念,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的很少,缺乏科研人才,导致真正有生物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多,拿现在卖得很火的冻干粉为例,市面上大多数冻干粉由于技术不达标,生产工艺和保存环境达不到要求,导致冻干粉的活性低、稳定性差,产品功效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些行业乱象,广大消费者其实是不知情的,也很难去辨别产品的优劣,做好品质管理,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更多的责任在于企业。需要企业掌门人有做百年老店的梦想,有正向的经营理念和社会责任感驱动。这样的企业才有企业长青的可能,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才会得到提升,消费者才有品牌忠诚度。正因为这些正向要素暨大美塑公司都具备,暨南大学才会选择战略性入股,成就国内护肤品行业校企联合研发双赢的佳话。小编:据您了解,你觉得目前国内整体科研水平如何?马博士:有两个问题。一,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汉高等外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系统化地将化妆品科研机构放在中国,绝大部分要么是进行整个产品研发链中的部分研发工作,要么承担把在国外设计好的配方拿到中国形成规模生产的工作,或解决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与原材料本土化、采购等问题;二,本土化妆品企业研发结构不完善并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部分企业决策层对产品科研的重视程度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但对需要长时间、费用高的基础类科研的真正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停留在产品宣传方面,也不知如何组织研发人员有效地搭建研究平台,像暨大美塑公司这样集企业、市、省、国家多级研发平台于一体,投入巨资重视基础研究的的企业非常之少。总体而言,国内整体科研水平不高,但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决策者与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希望在中国的化妆品科研技术能真正强大起来。小编:与众多优秀的跨国集团相比,国内护肤品企业在科研方面的差距有多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马博士:这个问题要看我们选怎样的参照物。比如诺基亚统治了功能手机很多年,但是智能手机顷刻间就颠覆了诺基亚王朝;国内汽车市场一直是进口车和合资车的天下,但比亚迪凭借新能源车就实现了弯道超车,大家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赛道。所以,拿传统的膏霜类化妆品做比较,国产化妆品与国际巨头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如果就生物类护肤品而言,倒不见得比国外的企业差,甚至像多肽冻干粉这类产品,由于暨大美塑企业率先采取了市场差异化策略,联合高校进行了非常成功的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它就领先传统化妆品企业5-10年的时间,包括跨国化妆品企业,因为它们的研发、生产、市场优势还是在传统膏霜类领域。小编:您认为当下要提高中国化妆品企业的科研水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有没有科学的解决方案?马博士:最需要解决企业的价值观问题。如果企业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不想投入研发,那科研永远无法进步;只有把短期盈利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并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利益与需求为导向,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企业的使命感,其科研水平才会被重视并得到稳步提升。当然,科研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现在存在一部分科研人员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科研人员的神圣使命感,将消费者的权益置之度外,为追求有功效的产品,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己的良知,在产品配方中添加违禁有害成分,比如铅、汞、激素等等;当然国家也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与曝光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要加大处罚,提高违法成本,才是对优质企业的保护,真正进入良币逐劣币的良性循环。产品越优秀,越具备市场竞争力。小编:您觉得从自身出发,可以做哪些努力去改变现状?马博士:追求科学真理,推进技术创新,这是一个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使命,但技工贸必须高度一体化,后端的科研成果才会转化为市场前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整个转化链条中,结合我在暨大美塑公司做科技特派员的经验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让企业掌门人认识到技术实力对一家公司长期经营的重要性,事实证明缺乏核心技术力量的护肤品企业是没有前途的,投入市场的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只是靠单纯促销成交的消费者没有忠诚度,只有把产品品质做好,形成消费者的口碑,企业才有更广阔的前景。企业要做好基础科研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在技术储备、专利申报、原材料检测评估,产品配方优化、生产品控、质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都要形成完善的系统并能有效运转,而且整个过程都必须联系市场实际。企业科研人员也应该走出去,与护肤品行业有关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形成有效的产品创新联盟、产学研示范基地,建立开放式的平台来解决实际问题。小编:您觉得10年后的中国化妆品行业研发应该是什么样的?马博士:具体如何演变很难表述,但可以肯定,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内化妆品企业的研发水平与品质观念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如果大部分国内化妆品企业,不管是专业线还是日化线的决策者们,如果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那在以后的十年中,我国的化妆品行业在自主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将很难取得大的实质性突破,更不用说同国际大牌去同台竞技了。小编:生物医学技术与化妆品技术的结合,未来肯定是会越来越紧密的,为什么?马博士:第一,消费升级,普通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化妆品是由增稠剂、表面活性剂、调理剂,这几种常见的化妆品原材料基本占了一个化妆品的绝大部分。现在就不一样了,未来消费者对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化妆品的功能性技术需要更高的提升。第二,寻求安全性,这会有很大的提升。化妆品很多的营销手段会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包括一些不正规的化妆品制造企业的不合法的产品。所以,随着信息的透明度,消费者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安全性。编后语:非常感谢马博士能在辛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还能接受我们编辑部的采访。通过与马博士的交流,小编深切感受到,未来中国的化妆品行业要创名牌、世界品牌,必须要通过科技的手段,重研发,轻功利,重塑消费者的信心。而生物技术跨界护肤品,有国家对生物科技产业政策的扶持,有企业的巨额研发投入,有消费者的心智认同,必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暨大美塑TAT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