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敢问其方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王沪宁韩正出席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4日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9位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专家学者们做了很好的发言,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请有关方面研究吸收。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习近平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习近平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习近平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习近平强调,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习近平指出,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习近平强调,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指出,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实际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国际视野,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丁薛祥、刘鹤、黄坤明、肖捷、何立峰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座谈会。热点链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反馈巡视情况●解读丨长三角: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标杆●时报时评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在畅通内外双循环●关注丨稳中求变 电子信息产业须防范三大风险●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新增财政资金直通车到站 惠企利民刻不容缓●区域观察丨驱动内循环 都市圈成关键突破口●记者观察丨从民企巨头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40年●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呈全面复苏向好态势监 制丨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被衣大说

每经记者专访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宏观调控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 投资要挑起增长的大梁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陈星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外需受到抑制,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内循环?下半年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冯俏彬认为,从投资来讲,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宏观救助政策效果 下半年将集中体现NB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请问该如何理解“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冯俏彬: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一个新提法。我个人理解,经济运行本身是有周期的,宏观调控要具有长期性,而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要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我们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下,要保持定力、着眼长远的政策取向。NBD:二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各界预期,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V型”反弹的右边吗?您如何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冯俏彬: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对此市场各方有所预期。即使如此,当3.2%的数据发布之后,大家还是又惊又喜。这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重冲击,正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3.2%的增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随着二季度的经济走出低谷,表明“V字形”基本上走到了底部,开始往上走了。但这只是刚刚回弹,出现复苏的势头,是否会一直翘上去,或者中间是否还有波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抱以乐观态度。因此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首先是要有这样一种预判,即我们期待这种复苏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但也要做好有一些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对经济带来再次冲击的心理准备。总之,中国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下半年延续回升态势概率很大,所以我对“下半年经济是在波折中前行”这种判断持相对乐观的态度。NBD:基于哪些因素,您的判断是相对乐观的呢?冯俏彬: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疫情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应对疫情、特别是局部突发的疫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即使疫苗研发不能快速完成,应对疫情也还是有较大把握的。第二,宏观救助政策的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下半年。前一阶段,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救助政策,有一些政策现在陆续还在落地过程中。尤其是影响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很可能在三季度体现。这也是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保障之一。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现在受到疫情的打击,国际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但是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疫情是外生因素。当然,也要认识到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是不是完全的“V型”回弹比较难说,也不排除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有一些人用“W型”来形容未来态势,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促消费根本之策 还是保市场主体NBD:5月中旬以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多个场合被提及,您如何理解内循环这个概念?冯俏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秉持了东亚经济体的共同特点——外需拉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而外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相对来讲中国的内需发展比较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国生产能力和内需之间的匹配度是比较差的。这主要是企业面向外需生产,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不大了解,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庞大的内需与生产制造能力之间不完全契合,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情发生,现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都被打断,外需受到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少了很多。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订单消失了,生意没法做。无奈之下,他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现在要用庞大的内需来部分填补外需消失所留下的空间,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非常明显。NBD:我们看到,当前需求恢复慢于生产,同时,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您认为下半年拉动国内消费有哪些要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冯俏彬:目前看,消费的确恢复得很慢,3.2%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生产侧、靠企业贡献的。居民消费没有恢复正常,需求不振是大家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下半年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疫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人们就不可能放心地外出吃饭、出行、旅游。此外,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消费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催化剂和促进剂,比如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各行各业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消费的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六保”当中的第一保就是保就业。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收入,如果要居民动用储蓄来消费,这个消费意愿就不是太大,必须得有新增收入。当前国家通过减租、降息、降价、降电价、减税降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企业能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保住市场主体、降低失业、增加就业。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收入,消费才有保障。做好投资要解决 钱和项目两方面NBD: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取向下,您认为下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冯俏彬:目前来讲,在促进中国经济回升、稳定基本盘方面,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来看,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同时,但还要想方设法带动民间投资,不能完全让政府自己去干。现在做好投资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的问题,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二是项目的问题。资金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条件,现在钱是不缺的。当前,投资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从过去的以“铁公基”为主的方式转向新的方向。政策层面对此已经很清楚,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管是5G、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等设施,需要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民工进城,现在的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内涵。这当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资项目。每日经济新闻

立乎不测

每经专访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宏观调控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投资要挑起增长的大梁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二季度GDP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在超出各界预期的同时,也给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了信心和希望。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外需受到抑制,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内循环?下半年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冯俏彬认为,从投资来讲,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宏观救助政策效果将在下半年集中体现NB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请问该如何理解“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冯俏彬: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一个新提法。我个人理解,经济运行本身是有周期的,宏观调控要具有长期性,而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要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我们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下,要保持定力、着眼长远的政策取向。NBD:二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各界预期,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V型”反弹的右边吗?您如何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冯俏彬: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对此市场各方有所预期。即使如此,当3.2%的数据发布之后,大家还是又惊又喜。这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重冲击,正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3.2%的增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随着二季度的经济走出低谷,表明“V字形”基本上走到了底部,开始往上走了。但这只是刚刚回弹,出现复苏的势头,是否会一直翘上去,或者中间是否还有波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抱以乐观态度。因此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首先是要有这样一种预判,即我们期待这种复苏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但也要做好有一些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对经济带来再次冲击的心理准备。总之,中国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下半年延续回升态势概率很大,所以我对“下半年经济是在波折中前行”这种判断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数据来源:windNBD:基于哪些因素,您的判断是相对乐观的呢?冯俏彬: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疫情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应对疫情、特别是局部突发的疫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即使疫苗研发不能快速完成,应对疫情也还是有较大把握的。第二,宏观救助政策的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下半年。前一阶段,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救助政策,有一些政策现在陆续还在落地过程中。尤其是影响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很可能在三季度体现。这也是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保障之一。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现在受到疫情的打击,国际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但是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疫情是外生因素。当然,也要认识到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是不是完全的“V型”回弹比较难说,也不排除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有一些人用“W型”来形容未来态势,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促消费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NBD:5月中旬以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多个场合被提及,您如何理解内循环这个概念?冯俏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秉持了东亚经济体的共同特点——外需拉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而外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相对来讲中国的内需发展比较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国生产能力和内需之间的匹配度是比较差的。这主要是企业面向外需生产,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不大了解,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庞大的内需与生产制造能力之间不完全契合,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情发生,现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都被打断,外需受到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少了很多。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订单消失了,生意没法做。无奈之下,他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现在要用庞大的内需来部分填补外需消失所留下的空间,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非常明显。NBD:我们看到,当前需求恢复慢于生产,同时,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您认为下半年拉动国内消费有哪些要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冯俏彬:目前看,消费的确恢复得很慢,3.2%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生产侧、靠企业贡献的。居民消费没有恢复正常,需求不振是大家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下半年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疫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人们就不可能放心地外出吃饭、出行、旅游。此外,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消费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催化剂和促进剂,比如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各行各业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消费的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六保”当中的第一保就是保就业。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收入,如果要居民动用储蓄来消费,这个消费意愿就不是太大,必须得有新增收入。当前国家通过减租、降息、降价、降电价、减税降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企业能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保住市场主体、降低失业、增加就业。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收入,消费才有保障。数据来源:wind做好投资要解决钱和项目两方面问题NBD: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取向下,您认为下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冯俏彬:目前来讲,在促进中国经济回升、稳定基本盘方面,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来看,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同时,但还要想方设法带动民间投资,不能完全让政府自己去干。现在做好投资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的问题,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二是项目的问题。资金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条件,现在钱是不缺的。另一方面,据我们了解,现在项目不好找,投资的效益比较低,中国在多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之后,有回报、风险可控的好项目确实越来越少。当前,投资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从过去的以“铁公基”为主的方式转向新的方向。政策层面对此已经很清楚,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管是5G、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等设施,需要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民工进城,现在的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内涵。这当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资项目。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每日经济新闻访问yuanben.io查询 【206PLD3E】获取授权信息转载授权【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芭芭拉

宏观经济研究者:坚守是危机中的自我革新

为什么要坚守——十个人的2020年度感受 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20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国人年度感受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年国人最强烈的感受是:坚守!为什么要坚守?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本组系列报道,我们聚焦十位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优秀人士,听听他们的坚守故事。周春生长江商学院教授2020年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很多企业的命运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这让我们意识到坚守的意义和重要性。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黑天鹅事件”总有发生,关键要看,当它来临时,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和精神,用什么科学方法去积极面对。企业要在长期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对极端事件、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疫情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企业不在少数,有些企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比如民营鞋企红蜻蜓,大量线下门店无法开张,给企业财务带来诸多挑战,让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正是这样的压力,促使红蜻蜓的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穷则思变,在逆境当中谋求转型,谋求商业模式的升级和调整。现在,红蜻蜓在向线上转型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反而因祸得福。疫情影响到我很多的工作,不便出差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但从另一方面看,也给我留下更多整块的时间去对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借助疫情闭门不出的这个机会和时间,我将这些年一直在考虑却迟迟不能动笔的研究落实到文字,完成了一本新的著作——《无限供给:数字时代的新经济》。这本书详细地对新经济的模式、基本特点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无限供给的概念,用无限供给这条主线来贯穿新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坚守化危为机,是一个企业基业的长青之道,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本。即使在逆境当中,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作为。(《小康》·中国小康网 记者 袁帅)

自诒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杨长湧: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杨长湧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全球经济治理亟待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共赢的方向改革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任务,是在一个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形势正在不断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多重挑战,亟待改革完善。一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但全球经济治理尚不能完全反映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国家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态势日益明显。但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构中,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并未充分反映,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二是全球发展失衡加剧,但全球经济治理尚不能有效解决获益不均这个突出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在促成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的同时,也带来获益不均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群体贫富差距拉大。然而,现行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构长期偏重效率优先、增长优先,对经济全球化中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既缺乏足够重视,也缺乏有效解决办法。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的形势,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全球经济治理在应对上一轮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获益不均方面已经捉襟见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可能带来的收入不平等加剧问题,将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既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担当大国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有利于为我国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我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需要依靠日益上升的综合国力主动作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更加适应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诉求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反映,有利于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均衡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当前,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服务贸易等领域规则演进跟不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货物、服务、要素在全球的循环与有效配置面临诸多堵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深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循环畅通,更好地联结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看到的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全球发展失衡加剧。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践行者,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特别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球共享发展的规则制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减贫和改善民生创造新机遇,使开放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扎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我们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新发展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应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更加突出共商共建共享,更加聚焦重点,更多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同时,应根据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的需要,适时加强顶层合作机制建设,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第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传统机制改革。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针对WTO改革或更加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等“边境后”领域以及数字贸易等新兴领域的趋势,及时提出各领域改革的中国方案,以数字经济为重点探索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这既有利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和贸易投资发展,又有利于发挥我国数字经济优势,维护我国发展和安全。同时,还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性和话语权。第三,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新兴机制功能。要推动二十国集团发挥国际经济合作功能,探索深化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深化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务实合作,扩大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影响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第四,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要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稳步促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演变趋势,结合我国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在自贸区谈判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等新议题磋商,加快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忍冬

聚焦“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CMF年度报告重磅发布

本文字数:7867字阅读时间:13分钟今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隆重举行。百度APP、新浪财经、网易财经、凤凰网财经、搜狐财经、WIND、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平台线上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次达数百万。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副主席、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联袂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致辞,副校长刘元春教授代表论坛发布CMF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2021)。围绕“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主题,多位领袖经济学家朱光耀、蔡昉、曹远征、王一鸣、李稻葵发表精彩演讲。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致辞。刘伟校长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出席本期论坛的各位嘉宾、老师、同学和媒体界的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刘伟校长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常设性、高端学术知名品牌活动的平台,依托学科优势、聚焦中国宏观经济重大前沿问题,发挥国家高端智库咨政启民的作用,形成了包括季度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等系列学术产品的矩阵。自2006年创立以来,在国内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学术影响。本期年度论坛聚焦“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内外复杂因素叠加背景下中国重塑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从外部环境看,我国面临某些西方国家的战略性、全方位的阻碍甚至是打压,增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从内部来看,我国GDP总量、人均GDP在去年都迈上了新台阶,但也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因此,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不仅是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的权宜之计,更是推动中长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选择。首先,国内循环是根基,只有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其次,提升产业链的核心是创新。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另外一方面是制度创新,提升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此外,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互为推动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闯过关口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在双循环过程中,既要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一布局、组织协调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基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既要夯实基础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最后,刘伟校长对本次年度论坛表达了期待与祝愿:期待各位嘉宾贡献宝贵智慧,把本次论坛开成一次本年度中国宏观经济的听证会、分析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把脉,为中国未来经济走势辨明方向,共同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二单元,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代表论坛发布CMF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2021)。报告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分析当前经济复苏的形势、面临的问题、下一步的趋势;其次,研判2021年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可能的风险和挑战;最后,确定超常规政策退出的时点和方式,研究战略转换的路径和风险。2020年的中国经济呈现出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的特征。在疫情冲击下,2、3月份我国采取了大面积的封锁、防疫政策,导致了整体经济的全面下滑。4月份武汉重新开城,我国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并且在5月份“两会”期间推出了一揽子规模化刺激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也推动二季度中国经济开始逆势上扬,三季度持续恢复。从不同行业角度来看,我国第二产业恢复良好,制造业和建筑业一马当先;同时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反转现象好于常态路径。然而第三产业整体及批发、零售、交通、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等行业依然处于负增长状态,还没有重返常态化的路径。基于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成功抵御疫情冲击并呈现十大亮点。第一,实际GDP增速实现V型反转,经济景气度显著回升。对比世界三季度-9.8%的增长速度,我国单季度经济名义增速达到5.54%,这也保证了我国经济整体收入状况由负转正,并同时带来预期的变化。第二,工业增长回归常态,服务业生产持续恢复,生产者经营预期持续改善。第三,高技术产业韧性十足,增加值和投资双双逆势增长。第四,外贸外资超预期增长,累计同比增速双双由负转正。在今年8-10月,我国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外资也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第五,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内需增长动力逐渐增强。第六,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实现增长。今年前10个月新增就业超过1千万,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的就业目标。第七,随着经济复苏,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改善,下半年基本正常化。第八,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总体稳定。不同于以往情况,今年前10个月的金融市场不仅没有出现下滑,反而出现了逆势上扬的态势。第九,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下温和调整。第十,很多高频数据较为靓丽,预示复苏态势在持续加速。这一点在我国出口数据上体现尤为明显,随着各国经济恢复脚步加快,我国的集装箱指数、运价指数等都出现大幅上扬。在这些亮眼的经济表现的背后有着我国应对疫情、引导经济恢复的逻辑:第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疫情管控方案+适度刺激的经济纾困方案,是2020年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困局的关键。第二,以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为行政性全域复工复产的前提,以行政性全域复工复产为经济快速重启奠定基础,以“六保”为核心的一揽子规模化刺激方案为国民经济循环快速复苏提供核心动力。第三,中国疫情与世界疫情的不同步使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保证了中国外需不仅没有随着世界贸易的崩溃而崩溃,反而逆势出现超预期反弹,为中国内循环的重启和经济整体复苏提供了强大支撑。第四,中国新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疫情期间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转型提供了技术和产业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为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启动创造了最佳的战略时机和宏观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除了看到这些突出成就之外,也要认识到我国宏观经济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1、经济复苏动力在边际上有弱化趋势,影响明年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2、我国经济产业复苏距离正常化增长轨道仍有距离。在疫情视角下,GDP取得0.7%的增长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将这一数据放在常态视角下,则会成为非常萧条的状态,对公众的心态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另外随着复苏到达一定程度,会出现边际递减的情况,这也可能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瓶颈。3、工业生产开始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工业增速已经见顶。我国的基础工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另外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资金积压问题也推动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4、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与增加值增速缺口持续扩大,增长动力越来越依赖于内需恢复。5、 投资复苏的内在动力并不稳固,对房地产投资和其他费用增长的依赖度过高。虽然房地产市场反弹明显,但是面临着“房住不炒”战略的约束;而占据着投资市场30%份额的制造业板块依然没有完全转正。6、在出口总体恢复增长中,不同部门的出口表现、承受压力呈现较大分化。抗疫物资、宅经济相关产品增长迅速,然而仍存在很多产品存在出口负增长。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变化,这样的问题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7、债务高企和金融问题滞后显现导致金融风险上扬,刀口平衡更加棘手。我国整体杠杆率从去年53%左右上升到目前的285.8%,高债务叠加高利率的组合可能会带来风险突破。8、各类物价指数持续回落,面临通缩紧缩风险,“债务-通缩”压力正在形成。9、 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并不高,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尚不稳固。10、财政政策的效率面临系列挑战。这一系列挑战既包括执行进度的问题,又包括直达资金效率的问题。此外我们用老基金的办法来执行新基建,从而导致很多新基建的布局出现了一系列乱象的问题。最后我国的一些新战略在产业政策上的布局与以往的思路有重大的调整,因此也面临着一系列转换的问题。11、 虽然就业压力总体减轻,但就业敏感群体受冲击依然较大。12、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在2-4季度呈现加速反弹,第4季度GDP实际增速达到5.9%,全年实际增速达到2.3%,比世界经济增速高6.7个百分点,但仍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报告第二部分,刘元春教授讲解了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和风险点。在基本逻辑方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以下五大基本逻辑:第一,基数效应带来明年的高同比增速和“前高后低”的基本走势。第二,国民经济循环逐步畅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绩效的改善,已经形成“蓄势待发”之势,2021年将是信心恢复和预期引导的关键年。第三,政策效果的显化和超常规政策的逐步退出造成明年年中政策性力量的转换。一方面,目前已经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实施效果较好,并还在持续开展的进程之中,政策效果的持续显化将保证未来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呈现加速态势;另一方面,规模性政策效果还有释放空间,但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将逐步减少。第四,全球疫情形势扭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疫苗研制的成功及其广泛运用将在大概率上决定2021年全球疫情将得到逐步控制,从而保证全球经济将得到稳步复苏,但这也将使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复杂化。第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战略转换效应。战略转换带来的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布局、国内大循环的畅通与短板的补足、扩大内需战略层面的启动等举措不仅将引发2021年经济主体预期的改变,同时也将替代非常规刺激政策成为需求扩张的基础力量。基于以上逻辑,报告预测2021年GDP增速将达到8.1%。但是明年经济增速整体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四季度的增长态势预计将下滑到5.4%左右。并且四季度是明年经济状况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系,四季度经济的常态化是我国明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观察经济数据背后的逻辑,也会发现2021年宏观经济将面临七大方面的风险挑战:1、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可能冲击国际国内双循环。除了当前全球和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位,近期疫情的恶化也推迟了世界经济复苏节奏。并且2021年是否会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引起市场风险利率的突然上升或者政策退出过程中政策利率的回升,而触发债务风险,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2、总需求持续疲软、实际利率上扬,“债务-通缩”风险可能显化。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基础不稳固、出口中期承压等因素都会使得我国明年“债务-通缩”压力很可能全面显化。3、结构分化较为严重,不同层面的短板效应可能显化。中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稳定、不均衡是2020年中国经济复苏的显著特征,随着2021年各类超常规的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的陆续退出,风险可能水落石出。4、失业率上扬风险依然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所受冲击可能滞后显现。5、 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不高,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尚不稳固。6、 债务高企、利率回升、通胀下行,金融风险问题可能全面显现。7、战略转换、政策退出带来的系列摩擦和新风险。其中,需要我们具体考虑内循环布局是否顺畅;也需要关注外需与内需转换的成本和可能的转换期问题;最后在政策退坡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诸多的风险和挑战。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刘元春教授认为,中国成功取得了新冠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的双重胜利,为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启动创造了最佳的战略时机和宏观基础。除此之外,2021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之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常态化的一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更是中国开启十四五规划实施战略转换的第一年。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4大力量。也正是基于以上结论,报告给出以下十大政策建议:1、必须理性、科学认识清楚2020-2021年份宏观经济运行逻辑的独特性,全面认识到疫情冲击、疫情防控、经济纾困、疫情消退、超常规政策退出在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上带来的新规律和新现象。2、 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疫情阻击战、中国经济保卫战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同步性给予了中国十四五规划战略转型的契机,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的新任务具有强烈的挑战性。3、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远没有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复苏的核心力量依然来自于超常规的疫情纾困政策,且具有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4、科学认识明年各类宏观参数同比增速过高带来的经济景气假象,多角度多层次对2021年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进行科学研判。5、明年的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为新战略启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显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6、 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率快速的上升和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超常规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在2021年二季度开启逐步向常规性积极财政的转变。7、货币政策在2020年3季度开始做出边际调整,但贷款规模、全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参数的增长速度依然大幅度高于名义GDP的增速(5.5%),这些货币政策参数在2021年要进行进一步的适度调整。8、高度重视中国当前“高债务率”与“高实际利率”的组合带来的多难问题。9、 高度重视经济复苏时政策退出带来的风险问题。10、 应对未来风险挑战,中国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抢抓疫情期间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的窗口期,大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论坛第三单元,与会嘉宾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陷入了自二战以来的最严重的深度衰退,全球经济同比下滑4.4%基本成为定局。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衰退4.3%、欧元区经济衰退8.2%,而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贸易量方面,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测是全球贸易量同比下滑9.2%,好于今年中期预测;在全球直接投资方面,联合国有关部门预测为下降30%-40%,这些数据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本次衰退预计将造成总计18万亿美元的损失,其中12万亿美元是世界主要国家通过财政刺激措施所付出的成本。具体包括疫情应对、稳定就业、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等直接支出,其中也包括减税支出。另外一部分则是用于支持流动性,特别是用担保的形式。可以看到,我国为了实现“六保”、“六稳”的任务,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但这也使得我们付出了财政赤字率提高的代价,所以我国明年的财政空间要综合、平衡地考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强调把创新放在总体工作的首位。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2020年抗疫、纾困、经济复苏以及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政策退出,都关系到我国的双循环问题。然而双循环必须有趋势性改变,也必须有新的轨道。所以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中国疫情防控和世界疫情防控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疫情取得控制而世界疫情未能取得控制的情况下,我国会在货币政策上面临极大的困难。所以中国宏观经济想要恢复常规路径,可能还要考虑世界疫情及经济发展态势,所以当前这种状态可能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其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问题的模糊化也引起更大的讨论。增发货币支持国债、支持赤字融资在西方变成了常态化安排,这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然而这一系列影响都是由疫情派生的,所以尽快控制疫情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这一问题。最后,我国的消费恢复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尽管消费三季度由负转正,但是还没有达到期望状态。如果消费不能恢复,内需扩张就有困难。根据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只有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才能持续扩大市场、支持内循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风险。首先就是美国大选对于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影响。拜登的当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但是我们仍要警惕拜登政府在磨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若干行业对中国制定非常精准的限制性政策。其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数字表现”可能会非常亮眼,这种情况下,我国“十四五”规划布置的一些新发展理念能不能够顺利地贯彻下去可能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宏观形势很好,工作重点可能会转向一些短期经济问题上来,这可能会影响到我国长期经济方针的贯彻。具体而言,城市化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杠杆率问题以及房地产调控措施的精确性问题,都是值得关注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的演讲围绕“新发展格局引领疫后经济复苏”展开。蔡昉认为,过去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低人口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长期利率以及低经济增长率。长期来看,明年世界经济即使开始复苏也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上。叠加逆全球化的趋势,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环境不佳。要有意识地去构建双循环格局,抓住主要矛盾并补齐短板。此外要注意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在未来我国经济复苏过程中,需要解决两大关键任务:一方面是解决周期性任务,做好必要的相关性政策。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要避免大水漫灌,政策可以有所收缩。特别是对企业的政策可以收缩一些,制定更多面向家庭和个人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要进一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做好培训、职介。多重政策下,我国的收入和消费也将进一步改善,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恢复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做了题为《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的演讲。他认为,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一是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大循环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要素成本的提高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加剧,沿海地区外贸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二是外需和内需市场相对关系的变化会使得内陆地区的位势有所上升,外需总体扩张速度在放慢,内需的相对份额在提高;三是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在国内大循环的位势不断上升,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同城化的态势也在推进;四是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活动加快数字化的转型,重塑了区域之间的格局;五是我国地区间差距可能会呈现继续扩大态势,之前的东中西差异和变化似乎正在被南北的分化和南升北降所替代。针对这些变化,我国需要采取措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增强沿海地区外引内联的纽带、枢纽功能;第二,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布局和培育更多战略性的增长极;第三,要继续发挥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在双循环中的枢纽和战略支点功能;第四,要加快连接国内外市场立体交通大通道建设;第五,将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作为重要的着力点;第六,是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要素的流动更多地向高回报地区、高效率地区集聚;第七,强化区域政策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要求的内在一致性。

影技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文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 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王沪宁韩正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4日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学仁 摄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9位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专家学者们做了很好的发言,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请有关方面研究吸收。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学仁 摄习近平指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习近平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习近平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习近平强调,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习近平指出,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习近平强调,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指出,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实际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国际视野,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丁薛祥、刘鹤、黄坤明、肖捷、何立峰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今天,我们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既有经济学家,也有社会学家。刚才,专家学者们做了很好的发言。大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任务、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请有关方面研究吸收。下面,我就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讲点意见。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践证明,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第一,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多次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第二,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以来,我多次讲,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对这个客观现象,理论界进行了很多讨论,可以继续深化研究,并提出真知灼见。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当然,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第三,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加大投入,鼓励长期坚持和大胆探索,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第四,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改革已进行40多年,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随之不断完善,才能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第五,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当前,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我们认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当前,在推进对外开放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二是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第六,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认真研究并作出工作部署。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上我重点讲了几个问题,以及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其他问题,希望大家深入思考,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2015年11月23日,我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作了讲话,最近《求是》杂志发表了这篇讲话。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把政治经济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在,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一是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二是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三是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四是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新华社)

烧之剔之

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年中报告发布分析与预测

【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发布】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在沪发布《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报告指出,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变局的影响,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报告建议,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应立足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斯拉颠覆性低价电池将于9月揭晓 能跑160万公里】特斯拉确认,定于9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Fremont举办延期的股东和电池日活动。据悉,该活动将比较私人的方式举办,可仍旧提供视频直播流。【福州:“车尾箱潮流市集”吸引市民】7月11日晚,“车尾箱潮流市集”在福建福州市区东街口举行,数十辆汽车打开车尾箱一字排开,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不少市民前来。【热浪|德国奔驰工厂20名员工确诊新冠肺炎】当地时间7月11日,德国北威州杜塞尔多夫市梅赛德斯-奔驰的一家工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目前,有20名员工病毒测试结果呈阳性,此外另有50名员工被隔离。【大包围+中置双出排气!本田两厢思域高清官图正式发布】本田思域在国内向来是极具话题性的神车,而两厢版的到来,势必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日前,东风本田官方发布了一组思域两厢版的车型官图。这也是两厢思域自传出入华以来首次以官方渠道显出真容。【比亚迪汉将于今日上市,预售价23-28万元】全新比亚迪汉将于7月12日19:00正式上市,预计此次比亚迪汉将推出4款车型,其中包括3款纯电动车型,以及1款插电式混动版车型。目前,官方已经公布了新车的预售价,预售区间为23.00-28.00万元。【热浪|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3000美元】7月12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六,特斯拉宣布将其最新款车型Model Y的价格下调3000美元,长续航版起售价为4.999万美元。对于这一次调价举动,特斯拉官方尚未对外媒发表评论,也没有解释调价的原因。 【丰田将在全球范围内重启所有工厂】北京时间7月12日消息,一旦重启在委内瑞拉的生产,丰田汽车公司所有的工厂都将恢复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巨头的发言人Kensuke Ko表示,公司将在周一重启其在委内瑞拉的工厂,这意味着南美的所有工厂都将投入运营。他表示,公司已重开其在日本、北美和欧洲的所有工厂。【全新长城风骏5上市】长城风骏5柴油国六版正式上市 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价8.48-9.78万元。 动力方面,长城风骏5柴油国六版搭载代号4D20M 2.0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36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 安全配置方面,新车配有ABS+EBD、倒车雷达,双安全气囊、后车门儿童锁、碰撞断油、碰撞自动解锁等。

功成者堕

新华社:多方面数据印证中国经济恢复势头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高于上月1.3个百分点。“春节过后,企业生产加快恢复,3月份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景气面较上月有所扩大。3月份,供需两端同步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3.6%,高于上月2.0和2.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值得关注的是,进出口重返景气区间。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2%和51.1%,高于上月2.4和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指数升至近年高点。赵庆河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春节过后国内市场产需加快释放,加之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复苏。此外,大、中、小型企业PMI为52.7%、51.6%和50.4%,分别高于上月0.5、2.0和2.1个百分点,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3月PMI回升,且连续1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表明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不止是PMI,近期披露的一系列数据都表明开年经济势头良好。1至2月,工业和出口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前两个月的主要指标,呈现出高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总的来看,1至2月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继续增多。挖掘机销量,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指标。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月,纳入统计的26家主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8305台,同比增长约2倍。专家分析,挖掘机销售增长,折射基建活力,反映国内需求回暖。中国经济的稳健开局,也为世界注入信心。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供应机构之一的富时罗素近日宣布,自今年10月29日开始将中国国债纳入其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富时罗素在公告中说,这一决定反映了富时罗素对中国市场改革巨大成就的肯定。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赵艺涵】【来源:新华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腹黑

章建华在《宏观经济管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栏发表署名文章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导 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伟大征程的重要里程碑。近期,《宏观经济管理》开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栏,集中、全面、深入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重大成果、重大意义,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彩故事,宣传好发展改革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2020年12期刊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打赢脱贫攻坚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家能源局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勇担使命、尽锐出战,充分发挥能源行业优势,广泛动员有关社会力量,高质量推进能源扶贫工作,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一、精准施策、全力以赴,能源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能源扶贫对于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落后、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精准施策发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全力推进能源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融合,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用能水平,能源扶贫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大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能源发展对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努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走在前。全面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用电问题,投资248亿元实施电网延伸和可再生能源供电工程,4000多万无电人口实现用电梦想,电力之光照亮神州大地每一处角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普及人人有电用。提前全面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通过实施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机井通电工程、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等三大专项工程和“三区三州”、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两大攻坚行动,显著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用电条件。三大专项工程完成后,电网覆盖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全部通上动力电,小城镇中心村用电质量全面提升,惠及农村居民1.6亿人,仅机井通动力电一项就涉及农田1.5亿亩,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灌溉成本100多亿元。两大攻坚行动,显著提升了深度贫困地区21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1900多万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用电条件。目前,全国农村平均停电时间从2015年的50多小时降低到15小时左右,综合电压合格率从94.96%提升到99.7%,户均配电容量从1.67千伏安提高到2.7千伏安。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用能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大力推进能源消费方式转型升级,积极推广新模式新业态,绿色环保、清洁低碳的消费新风尚正在农村地区蔚然兴起。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冰箱、洗衣机利用率明显提高,空调保有量比2012年翻了一番,电磁炉、电饭锅已经成为常见的炊事工具,摩托车、农用车逐步被电动车取代,脱粒机、粉碎机等大功率用电设备、电动机械走进千家万户。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5885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45%;农村电气化率达到18%。清洁化程度不断提高,因地制宜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实施天然气利民工程,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更多地用上了电力、天然气,清洁取暖率由9%提高到28%,对替代散烧煤、改善大气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清洁能源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1.8%,比2012年提高8.6个百分点,秸秆和薪柴使用量减少了52.5%。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发挥能源产业投资规模大、上下游拉动作用强等特点,着力推动贫困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积极丰富拓展扶贫增收新渠道,创造性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畜光互补等“光伏+产业”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全国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每个村年均可稳定增收20万元以上,相应安置公益岗位125万个,成为搬不走的“阳光银行”,撤不走的“蓝色扶贫工作队”,被列为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积极推进贫困地区重大能源项目建设,促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2年以来,贫困地区重大能源项目累计投资超过2.7万亿元,累计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31座、6478万千瓦,现代化煤矿39处、年生产能力1.6亿吨,清洁高效煤电超过7000万千瓦,合计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建成新疆—安徽、藏中联网、甘肃—湖南、云南乌东德送广东广西等一批特大电网工程,西部贫困地区输电通道累计投资3362亿元,外送电量超过2.5万亿千瓦时,直接收益超过8600亿元;新建煤矿累计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28亿元以上;风电、光伏、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加快,有效拉动当地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助力贫困地区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坚持把定点扶贫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动员凝聚行业合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的甘肃省清水县、通渭县成功完成摘帽任务。加强定点扶贫地区能源规划,局党组成员多次深入一线开展定点扶贫调研,积极为脱贫攻坚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帮助地方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的能源规划,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大项目落地帮扶支持力度,精准推进能源扶贫工程,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相继建成投产通渭风电基地、“光伏+农业”等一批特色扶贫项目。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选派多名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创新开展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持续开展捐资助学、贫困学生游学、师资培训等教育扶贫活动。积极指导中央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员凝聚多方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一线,中央能源企业累计向87个定点扶贫县派出约700名挂职干部,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18万人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60.4亿元,帮助建设扶贫产业项目、扶贫车间约11500个,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15.2亿元,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19.5亿元,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就业超过11.6万人,以定点扶贫工作的新成效生动书写了能源行业的新担当。二、坚定信心、增强干劲,准确把握决战决胜形势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今年10月,在第7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国家能源局党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进一步扛牢压实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胜利完成既定的扶贫目标任务,奋力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全面冲刺、决战决胜的最后时刻,必须重质量、保成色,确保圆满成功。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地区能源项目建设进度放缓,施工难度加大,能源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区域性时段性能源供需矛盾时有发生,农村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仍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强化决战决胜观念,突出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政策落实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对能源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摸底算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努力克服疫情灾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坚决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奋力完成剩余脱贫工作任务,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既要保证“打赢”的工作进度,又要提高“打赢”的质量效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即将实现,我们即将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用能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清洁化、个性化、舒适化、智能化等用能新特点日益突出。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数字能源、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能源生产消费方式面临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认真研究谋划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三、善作善成、抓好落实,为新生活新奋斗提供坚强能源保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国家能源局党组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部署要求,以更坚定的信心、更精准的举措,充分发挥能源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不断开创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能源领域应有贡献。进一步聚焦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狠抓政策落实,补齐贫困地区能源发展短板,科学推进跨省跨区输电工程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电网建设,建立完善电力普遍服务监测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偏远地区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不断提升农村电力供给质量。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油气、管网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煤电机组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为贫困地区脱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开展城乡能源消费升级行动,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研究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农村及老旧小区配网升级改造,积极推广北京、上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扩大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完善区域供气网络,畅通民生用气“最后一公里”。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多样化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农村分布式能源发展,结合智慧能源技术,支持水电、光伏、风电、沼气、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科学开展各项试点示范。加快推进能源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指导摘帽县全面梳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加大各方面力量投入,进一步压实责任,多措并举拓宽增收渠道,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指导摘帽县详细梳理返贫风险隐患,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扶上马送一程,有力有效推动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挥政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能源发展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衔接,细化落实能源领域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逐步实现帮扶措施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大力拓展农村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将能源扶贫产业纳入乡村产业振兴框架,不断延伸农村地区能源产业链、价值链,努力形成一批能带动农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能源产业,不断提升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村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当地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强劲发展动能。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界,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