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研的国家线就要出来了,没过线的和经过复试之后被刷掉的,就算是考研失败了,所谓越挫越勇,总会有一批人会选择继续备战研究生,希望通过二战能够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二战的考生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备考中,没有找工作,一心一意进行学习,当然最后有一部分考生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是依然有另外一部分考生在二战中仍然失败了,这是很无奈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应届生找工作都是比较有优势的,每年很多知名的企业都会去到各大院校开宣讲会,招募的对象也都是应届毕业生,可是二战考研本科生,虽然没有工作经历,却也不被企业当作应届生,这是为何呢?国家规定毕业后一年内仍为应届生其实国家规定,大学本科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都算作是应届毕业生,比如一位本科生在2020年6月份毕业,那么到2021年6月份之前都算作是本科生,为的就是让现在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大学生们找工作能够稍微容易一些,也算是给大学生们一个找工作的缓解期。企业不当二战生为应届生,因为刚毕业的学生最容易培养企业招聘人才就是为了给公司创造价值,增加盈利的,而我们都知道刚毕业的大学生思想都比较单纯,比较容易管教,就像是一张白纸,能够很方便地把他们往公司需要的人才方面去培养,并且也比较有干劲。虽然二战的本科生,同样是没有工作经历的,但是经过一年的时间之后,或多或少内心上都会有一些变化,与刚毕业的本科生相比,由于一心去复习考研的那几门功课,知识量上也没有刚毕业的应届生广。选择二战,就要承担这种风险其实凡事都是有风险的,不可能一次考研考不上、两次考研考不上,到了找工作时候依然能够被当作应届生对待,哪有这样的好事。如果是这样一点风险都没有,那么只要有足够的考研所需生活费,就可以一直考下去,反正一直都没有工作经历,难道就随时都能够充当应届生去找工作吗?所以,不要盲目选择二战考研,必须要想清楚,如果真的要选择二战,就要承担这种风险。为了避免这一情形的发生,最好就是通过努力一次就考取研究生,这样也就不用承受二战备考时候的巨大压力。假如是你,你会选择二战吗?你能够承受住那种压力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有这种想法,考研不易,何必互相为难,谁能保证自己考研一次就能成功?如果不允许考研二战,那么一战没有成功的同学,岂不是把自己的后路都断了。是否二战考研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应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限制,高考尚且可以选择复读,为什么考研就不可以二战呢?考研的人数逐渐变多,和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系。从研招网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几年往届生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以2019年为例,其中往届生占到考研总人数的48.23%,略低于应届生的51.77%,这就意味着往届生和应届生已经各占一半了,并且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往届生大有超越应届生的势头。当问到这些考研的学生,如果今年没有考上,接下来打算怎么办的时候?有41.03%的同学表示明年再考,有29.14%的同学表示找工作,还有19.81%的同学没有想好。根据图中数据表明,许多人对于考研有着很深的情节,有一种考不上研不罢休的劲头。就目前的情况,我认为不鼓励所有学生都去考研,但是也绝对不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限制二战考研的学生,是否考研,考几次都是学生的自由。允许学生考研二战,三战,对于应届生来说不存在公不公平的问题,因为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去考研,而且想考几次考几次,这一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您是否支持考研二战呢,或者说您认为应不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考研二战?
为什么考研二战、三战的学生考不过应届生?并非是他们实力不济!如今大部分的考研同学都查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绩,最近咨询小水调剂以及考研复试的同学有很多,其实不乏一些二战、三战的考生。一些考生查到成绩之后精神崩溃到痛哭流涕,因为自己考得非常差,还没第一次考得好,更是远远不及那些应届考生。按照他们二战的成绩很可能连调剂读研都难,不是单科线不过,就是总分低于往年的国家线。按理说,考过一次的同学,再二战,应该有了经验,还知道自己一战时候的不足,会懂得查缺补漏,为何却会越考越差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为何二战、三战的考研同学会越考越差?并非是他们没有努力!考研早已经取消了年龄的限制,除了全日制研究生外,在职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加入让考生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近年来选择考研的同学占比越来越高,即使是在工作之后,也有大把的在职人员选择考研,以求升职加薪或者追求更好的明天。其实能够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心中更明白自己所想,也知道自己的追求,也许比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备考更努力。但是结果往往并非是他们所想的那样,考研的结果越来越差。一些同学为了考进名校,不惜二战、三战,但得到的结果却并非能如愿读研!今年有位三战的考生,报考的是陕西师范大学,但是她的分数考得并不好。她因为是三战考研失败,所以心情非常沮丧,觉得自己非常没用,是个废人,曾一度想过出家。哭了很久,没办法排遣心中郁闷,所以找小水聊了聊。在一战的时候英语没有过线,花了很多的时间好好补习英语。二战的时候因为陕师大的复试线很高,她的分数差了十分,但是超过国家线。因为不懂考研调剂,没有提前联系,所以耽误了最佳调剂时间。折腾了一周的时间,到处没有学校要她,所以放弃了调剂,再考。三战的时候父母坚持反对她考研,也督促她找对象,她不得已,选择了在职考研,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在工作之余默默努力。本以为三战的结果会非常好,但是却没想到专业课二考得非常差,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也有考生说学校压分了,之前就有宁夏大学压分,所以也不排除这个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因为工作的时候分心了,专业课并没有二战的时候复习的好,而三战的时候专业课考察的内容也有很多变化,这才使得她考得越来越差。小水劝她暂时放下考研,平稳自己的心情,先把工作稳定下来,想考的话年底的时候再考一次。不需要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放弃希望,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不需要过于自责。那么,从上面的情况看来,为何二战、三战的考生考不过应届生,这就很明显了!01、二战考生压力大,心态不稳经历了一战的失败之后,很少有同学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考研,即使是选择了二战,他们都会惧怕失败。但是应届生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成功就去读研,失败了也不损失,直接工作就是。不少往届考生在考研的时候要么是在职考研,要么就是顶住父母的压力偷偷考研,这种无形的压力是致命的。很多考生往往坚持不到考研结束,就不得不放弃考研,就是压力太大,心态不稳所致!02、复习环境迥异,二战考研条件差了很多应届生考研可以在学校里复习,不需要为住宿和吃喝发愁,都有父母和学校供着。学校里还有图书馆和自习室,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条件。不懂的专业课问题可以咨询老师和同学,甚至是还要同学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打气,这样学习也有动力。但是往届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条件差的只能在职考研,和同事挤在集体宿舍,复习的环境肯定是很差了。要是自己租房子看书,又不知道顶住多少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要是工作出了问题,很可能影响考研复习进度,一旦没钱,又要想办法赚钱,这都是不确定因素。03、院校更改考研内容,对往届生非常不利虽说往届生考研有了一些考研经验,但是相对于应届生来说,也仅仅是考过一次,没有读研,复试经验也没有。考研内容不排除会有更换的可能,去年就是各大院校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使得很多二战、三战考生叫苦不迭。本来觉得自己再考一年肯定有可能读研,这样改革的结果就是,考生依旧成为炮灰!其实,在考研方面,应届生和往届生都各有优势,考研不仅仅是对考生本身知识储备的考察,更是对考生心态以及意志力的考验。只要考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战略上重视考研,查缺补漏,心态上轻视考研,不要太过于纠结成败,努力准备,小水觉得,考生考研成功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如果你二战考研失败,你会选择继续考研吗?若是选择三战考研,你会坚持自己当初选的学校,还是换一所更简单好考的学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允许考研‘二战’,会不会对应届考生不公平?”有人问。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网友会说:考研能“二战”,但高考也能复读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初中毕业生不允许通过复读参加第二次中考之外(休学的除外),高考、考研、英语四六级等方面的考试,第一次无法顺利过关都可以通过复读、“二战”的方式来实现“逆袭”。允许考研“二战”,我觉得是公平的,原因如下:考研如果不允许“二战”,优秀的学生会与硕士学位擦肩而过。考试这种事,其实和临场发挥的状态是息息相关的,有的考生平时是学霸,但是到考试的那一天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或者因为当天生病会影响发挥,如果优秀的考生因此而只能考一次研,那么硕士队伍中将会有一部分优秀学子无法进入研究生的殿堂。如果考研不允许“二战”,那么目标院校为了保证不让优秀的学子埋没,所以有可能会大幅度增加保研推免的名额,一旦保研推免的名额大增,那才是真正对应届生的不公平!这是因为,本来考研的报录比就不高,在报考人数这个“分母”不变的情况下,而保研推免生名额这个“分子”变得越大,其他应届生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的可能岂不是变得微乎其微了呢?“二战”的考研党压力很大,难保再次“折戟沉沙”。大学的上线率(包括专科院校),大部分地区可以达到八成以上,但考研的“上岸率”有多少呢?最多在三成左右,也就是一百个人当中至少要淘汰六七十个人。如此激烈的竞争,有些考研党就算经历“二战”、“三战”也不一定会如愿以偿。所以,对于第一次就成功“上岸”的考研党而言,他们何其幸运;而对于参加“二战”的考生而言,考研的压力很大,他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够在第二次参加考研的时候会“顺风顺水”。“二战”的考研党凭本事“上岸”,碍着应届生什么事?有些应届的考研党可能会想:多给失利者一次或者n次机会,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会不会“贬值”了呢?或许可能,但是如果研究生考试真的只有一次机会,那么考研的重要性十有八九会超过高考,到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为考研让道,毕竟高考可以复读,而如果考研无法“二战”的话,那么到了大学的最后一两年,肯定会有一大堆的大学生会比当年高三考大学更为勤奋,因为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次。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也可能会为考研“让道”,一些类似于“高考工厂”一般的“考研神校”也会横空出世,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你觉得允许考研“二战”是不是合理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前不久,有一个二战的同学问我,“在考研复试中,导师是不是不喜欢收二战的考生啊,应届生是不是优势更大一些啊”。曾经在复试现场做过记录员的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在复试中,应届的考生和二战的考生谁更占优势?当初读研的时候,有幸两次在复试现场做记录员,记录什么呢?其实就是记录考生抽到的考题,在进入考场教室的门口,左侧有一个类似于“抽奖箱”的东西,考生进来之后要抽三张纸条,每张纸上面有一个问题,然后我就要把抽到的题号记录在这个学生信息后面,作为一个备案。考生答题完毕即可离开,等导师们打完分后继续叫下一个人。在整个过程中,导师手里拿着的是一份打分单,上面记录着你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本科院校、专业以及初试成绩。所以从导师掌握的资料来看,至少从我们学校,我们学院的角度来看,导师都看不出你是应届生还是二战的考生,所以今天开篇的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其实就是不成立的。如果你站在导师的角度,站在学校的角度,一个学生是二战还是应届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每一方都有各自的优势,所以没法做出什么判断。面试结束后,导师们讨论的话题,也都是哪个学生面试表现的不错,哪个学生虽然分高但是面试表现的一般,都是聊这类的话题,谈及学校的都很少,关于是二战还是应届生就更没人在乎了。所以如果你是二战的考生,或者你是应届考生,在面对考研复试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比较彼此的优劣,而是应该记住以下两点,最终发挥优势,提高成绩,成功上岸。初试不算完,考完还得看在进行复试准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直接放弃了复习考研初试的科目,因为他们感觉初试都考过了,复试不会再考了。复试的笔试的确不会再考了,但是复试的面试还是有很大的几率考到的,而且概率不低于30%。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因为你遗忘的速度终将超乎你的想象。并且专业课的初试能考的科目,就已经代表了其对于这门专业的重要程度。只不过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技巧。和其他没复习过的科目不同,复习过的科目总体印象还有笔记什么的都是齐全的,每天抽出时间把笔记过一过,核心知识点保持不忘就可以了。毕竟经历了考研初试,只要你一直处于一个复习的状态,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会一直保持一个不错的态势,而且对你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试想,如果你是导师,结果发现考生初试考察的科目掌握的都不怎么样,如果你本身初试专业课成绩就不好,对你的印象就更差了;如果你本身初试专业课成绩很好,结果回答得不好,导师们只会认为你就是会考试,但是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印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这种对印象分有极大影响的科目,还是要重点关注的。全科看不完,学会抓重点对于一个不懂得如何复试的人来说,复试的面试犹如一个人面对着茫茫大海,根本无从下手,因为专业课面试没有圈定范围,任何一个专业,上了三年多,少说也有几十本教材,这得怎么看?全看,你是一定来不及的,因为你还要准备复试的笔试和英语,所以在这个时候复习的策略就十分重要了,我们的策略就是“4+1”。简单说来,“4”就是一共至少要复习到四本教材,这四本的选择依据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询问学长学姐,了解这个学科的支柱性科目是什么,像我是学通信的,那么支柱性科目就包括《通信原理》、《通信网》、《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其次是上网查,可以上各大论坛平台去了解,集百家之长,你总可以归纳总结出来。“1”就是这门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这个“1”也是隶属于上面提到的“4”之中的一门。对于这个1,你要做的是学到滚瓜烂熟,所有的知识点都能烂熟于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出奇制胜,因为最重要的科目,出题率是最高的,也通常是有一定深度的,所以如果能在复试面试中答出来,那么胜利女神就已经在向你招手了。二战应届都一样,孰优孰劣靠现场。烂熟于胸四加一,考研上岸美名扬。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无论你是就业还是考上了研究生,抑或是打算二战,即将离开校园的你,对自己的档案一定要上心!档案有什么用?最常见的档案存放方法有哪些?万一丢了怎么办?关于档案,这些你必须知道,转存!什么是档案?档案有什么用?档案实际是指人事档案,是适应我们国家人事管理的一项制度安排,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学生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就业、工作调动、办理户口、出国政审、职称评审、工资调整,还是入党(团)以及离退休手续的办理、各项证明的出具等等,都将以档案材料的审核为重要依据。毕业生一定要重视,妥善的处理档案。研友毕业后的档案问题01 、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如果你成功考上了19研究生,那档案问题就很简单了。这时候你只需要遵循考研学校的安排即可。一般情况是,目标院校会给开具调档函。之后你再拿着这份调档函上交到本科院校,填写一些相关材料。然后就等本科院校邮寄到录取院校就可以啦,具体操作不需要你操心。02 、如果你是应届生且准备二战如果已经决定二战,档案问题和直接工作类似。档案可以分为“暂缓留在学校”“存放到人才市场”和“自觉打回原籍”三种情况。① 暂缓留在学校(不推荐!)首先,你要去问一下本科学校是否可以申请“暂缓就业”(一定要问一下,不要想当然哦),如果本科院校可以申请暂缓就业,毕业之后就可以将档案暂时存放学校。两年之内考上研究生或者找到工作以后,再回校办理“档案转移”。这种情况可以保留我们的应届毕业生身份。但过了两年期限以后,学校就会把你的档案“打回原籍”。但不少学校会说没有这项业务,因为你赖在学校,实在影响学校的就业率。② 存放在人才市场(建议!)对于二战的小伙伴,对于二战的小伙伴,将户口和档案托管到人才市场是比较好的办法,相当于虚拟就业,和人才市场签三方协议。人才市场下方有其他的公司,比如X公司,签了『三方协议』之后就相当于你已经就业了,是X公司的员工,但是你不需要上班,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比如考研,几年都可以。人才市场会帮你管理档案和户口,计算工龄,毕业一年后给你办理干部身份,包括你的党员关系等等,都会给你办,每年交点管理费就可以。③ 档案主动打回原籍(墙裂建议!)当然,不管是否参加工作,都可以将自己的档案拿回原籍人事局或者人才市场,这点也是比较好的。以后考研、考公、工作,都直接从户口所在地调档,家里人也可以帮忙处理。应届生就业的档案问题至于应届毕业生,档案问题就和三方协议、报到证挂钩了。01、找到工作如果你找的工作单位是外资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等,它们是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所以你的档案可以打回生源所在地或者放在工作地人才市场留存。如果你找的工作是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它们具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让单位直接接受管理档案。02、没找到工作如果你没找到工作可以参考二战的档案处理方法,既可以打回生源所在地,也可以放在人才市场。切记!不要把档案拿在手里,小心“死档”,也不要把档案放在学校不管,两年过后,也是“死档”,放在人才市场也要记得交管理费,五年没交,也是“死档”。“档案丢失”和“死档”问题处理01、档案丢失:找不到自己的人事档案,可和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联系查找;如没有,可和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02、死档:① 补办存档手续未超过择业期(毕业之日七两年内)的毕业生去人才市场补办。超过择业期的,按非普通高校毕业生身份重新办理(前提不超过35岁)。② 咨询办理档案在自己手里的,应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若档案被打开,资料需要向有关部门核实。每个人走过的路都是在谱写自己的历史,毕业只是开始,提前祝愿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都能书写出专属自己的华丽乐章。
现今考研,二者考生的比例逐年增长。那么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谁更容易考上呢?一、应届生的优势心态优势应届生考研时的心态相比往届生,会更放松,他们没有往届生失利的压力,并且不用为住宿和学习环境等因素而担忧,因为应届生可以在学信复习。年龄优势年龄问题是很多考研人的一个“阻碍”因素,可能觉得读研之后毕业年龄大而放弃考研。很多应届生考上的年龄大约在21-24岁,往届生二战、三战考上的年龄大约在25岁以上。在年龄问题上,应届生可能没有那么多顾虑和担忧,而往届生可能因为年龄而考虑更多条条框框的问题。学习环境优势对于应届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在本校的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备考,有浓厚的学习环境。而且找研友,获取考研资料等信息都比较方便,大家还可以相互鼓励。而往届生很多都是在家里或者租房子复习,全靠自制力支撑,稍微有点放松就容易被安逸的环境带偏,或者被繁忙的工作、家庭琐事而打扰耽误复习,复习效率低。二、往届生的优势有复习经验,轻车熟路二战比应届生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已经有复习经验,知道如何复习以及合理安排计划,也知道上一次失利的原因所在,也更有目标。二战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得心应手,他们更懂得哪些是重点,更了解考生题型和熟练考生流程。备考时间长由于二战考生有复习的基础,相比应届生来说复习准备的时间长,知识的储备也远比应届生丰富。二战考生复习量大,考上的概率也更大。更强的精神力量决定二战的考生,必定是意志坚强的。看过很多二战考生的经验,大多有着“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意志力,他在在考研过程中吃的苦,远比一战的考生要多得多。相比于应届生,二战考生有着更好的精神面貌,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调制自己的心态。最后,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大家都是抱着一定要考上的心态备考的,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相互学习,争取21考研都成功上岸。
根据教育部统计的人数,2018年考研人数在238万,其中应届考生有131万,往届考生有107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在290万,最后录取70万,有220万名考生相当于陪考的一个状态,2019年考研调剂期间,研招网专门针对2019年考生做了一项专期调查,共有12万考生参加这项调查,其中非应届生占到48%,接近一半!一、应届生优势1、心理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应届生对于二战考生来说,毕竟在大三、大四阶段是可以住在学校的,不用为自己的住宿、学习环境等因素打扰,压力也比较小。很多考生都会抱着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的心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状态不会特别紧张。2、年龄优势年龄问题阻碍考研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大的考生可能觉得读研之后年龄很大而放弃考研。很多应届生的年龄往往没有那么多顾虑和担忧,但是往届生会遇到这个问题。3、思维优势应届生相对于往届生来说,思维会比较灵活些,前期也不会受到其中条条框框的影响,可以尽快吸收较好的解题思路、答题模式。从创新这点,应届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这也是应届考生的优势所在。4、学习环境优势应届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准备考研复习,学习氛围也比较浓厚,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的研友,在获取考研资料方面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应届生可能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的比较多,全靠自己的自制力支撑,稍微有放松容易被安逸的环境影响,也有不少往届生参加工作,也会被工作中的事情影响,耽误复习时间,复习效率不高。二、往届生优势1、丰富的考研经验二战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上面的经验会比一战的考生经验丰富,知道自己如何复习以及合理安排计划,也知道自己第一次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在第二次复习中,也更加有目标和针对性。二战的考生更懂得复习阶段的重点,了解更多的考试题型,也熟悉考试流程,能在这些环节中节约不少时间。2、信息渠道多,少走很多弯路应届生对于考研阶段的流程不懂,都是自己走一步琢磨一步,不清楚整个流程,在考研方面搜集信息能力也很差。往届生知道自己该在什么阶段查找什么信息,在过去一年的考研复习中,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避免在不必要的环节花费过多时间。3、时间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二战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上面有更多的复习基础,准备的时间也比较长,知识积累储备方面比应届生更广泛。从量变到质变对考研知识理解也更加深刻,二战考生的复习量更大,考上概率也更大。4、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决定二战的学生,意志都很坚定。二战考研的学生,大多都有“忍辱负重”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吃的苦,他们在心里已经很清楚。相当于应届生,二战考生有更好的精神力量,在复习过程中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谁更容易上岸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心态和两者在各方面的优势,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最近在网络平台上看到这样一个提问:允许考研二战是否对应届不公平?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呢?我想做个假设,因为你一次的失败,就再也不允许你努力,即使努力也不给你崛起的机会,也就说再也不给你成功,一棍子打死且打到底,这样可好?你会觉得这样公平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被很多人感动,就是因为我们欣赏他们身上不屈不挠,不像挫折,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比如说我们一直非常受欢迎的褚橙,褚橙的价格远远高出其它橙子,且很多时候还一橙难求,就是我们非常欣赏我们褚老身上的那种精神。经历过那么多的波折,且在别人都养老的年龄了,还毅然决然地去创业,并且是他不熟悉的行业,也不是他熟悉的环境,也没有任何经验,前面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许多年轻人都不敢,可是他一个老年人却那么勇敢,无所畏惧!每次看褚橙,吃褚橙,我们都感动的不行。这真的是勇者。我认为命运最大的公平就是允许我们失败之后还可以再崛起,跌倒了再爬起来。给了我们创造奇迹的无限可能?我们来说说我们的考研制度:国家设硕士研究生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让真正有这能力的人进一步学习深造,激发能力,最终可以回馈国家和社会,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也最大程度的创造价值,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得以进步和发展。不知道你对这个制度有没有研究:研究生之前分为在职研究生全日制的研究生。研究生的报考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应,届和往届的限制,为什么?从在职研究生来看,之所以开设在职研究生,是工作之后发现能力等不够,职业规划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但为了保证质量,国家做出了改革。这都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学习是终身的,我们的成长也是终身的,自然学位的获取也允许终身有机会的。只要你努力,就看得见曙光。我们的公平是国家保障这个录取制度对这所有报考的人竞争是公平的,你学习符合条件就可以和所有人竞争,考试制度、录取制度都是平等的,接下来就看你的能力了。我们的目的是让人才真正得以选拔和培养,而不是一味的限制和缩小范围来减少所谓的竞争力,以此来保护一小部分的利益和机会,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特别想和题主说:你的心胸和眼界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你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你的发展,这样的认为是非常狭隘的,你在内心深处给了自己太对的不必要的限制,也说明你非常的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这样会让你失去太多的崛起的机会,非常的可惜!放开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取拥抱机遇,努力展示自己,努力学习,自信是做出来的,安全感是自己 的。未来很美好,只要你自己愿意相信和给自己机会,我相信命运是绝对公平的。大家赞同吗?
从前,考研的队伍中只有一种人,应届生。后来,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加入了往届生,在职考研生,辞职考研生等等。对于在职或是辞职的考生来说,考研前他们至少还有份工作作为保障,但对于二战考生,不仅什么保障都没有,还失去了“应届生”的这块金字招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应届生”的称号是金字招牌呢?因为除了考研外,在考公、考编、考选调生、找工作等领域,应届生是有天然优势的。有的是,必须的“入门条件”;有的是,加分的“就业保障”。那么在史上最难考研年下,加上疫情的背景,那些一战失败的人真的只有考研一条路可走了吗?真的是别无选择了吗?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各位考生“万念俱灰”之际,有关部门发表重要通知:“毕业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在学校留档两年,两年内落实单位,高校统一按应届生身份帮助其办理就业手续。”翻译过来就是,国内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身份统一延长两年,也就是说,毕业的两年内你都算应届生。在这里我再解释一下什么是“应届生”,就是正式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之后,以两证上的时间往后推一年,这一年里都是应届生身份。而新规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两证上的时间往后推两年,这两年里都是应届生身份。接着,大家感兴趣的来了,强调了这么半天的“应届生”,应届生到底有哪些优势呢?搬好板凳,接下来就是敲黑板时刻,讲讲你不知道的“应届生优势”。01拿户口的“尚方宝剑”听说你想拿户口?想拿北京、上海的户口?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应届生吗?如果你是应届生的话,在北京,公司通常就可以帮你解决户口问题;在上海,积分达到72分就可以解决户口问题。你可能会说,这也不简单啊,那看看非应届生在北京上海的落户条件。北京对户口的把控极为严格,对非应届生的把控就是超级严格。通常来说,落户的方式只能通过人才引进、升学或者和有北京户口的人结婚才行。上海的话,也不轻松,非应届生必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7年,缴纳社保满84个月,才有“机会”落户。至于户口有什么用,等你面临结婚、生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户口究竟有多大的用了。所以请记住,“应届生”的名头是拿户口的尚方宝剑。02找工作的“不二法门”当你去对比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对于同一岗位的要求时,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网开一面”,什么叫做“年轻真好”了。想进入名企,大型国企等,校招是最简单的方式,没有之一。就以中国移动举例,很多省市只开启了校招通道,没有社招通道。与此同时,现在毕业就进入大企业,薪资一般都是非常可观的,要知道,以后你的工资有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基数,只有基数大,才能保证整体的上升空间。反观社招,虽然给得更多,但这都是你用工作经验换来的,而且对你的要求可谓是“淋漓尽致”。当你通过应届生的身份进入名企,工作十年之后,你就会感谢当初这个把握住这个机会的你。所以请记住,“应届生”的名头是找工作的不二法门。03再考研的“秘密武器”很多人不愿意二战,或是不敢二战,最大的原因就是,假如再考不上,又没有工作,感觉自己承受不住自己给家庭带来的压力。所以很多人,虽然第一年失之毫厘,但是第二年却因为无形的压力反倒提前崩盘,二战失败。而应届生身份的延长,相当于你还是像一战时一样,即使二战失败,也不至于心态崩塌,天翻地覆,至少还有校招在等着你,如果你不想再考,你完全可以去参加工作,至于未来是否再考就是后话了。你二战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你就更能全身心得考研了。当你知道你还有个保障的时候,你就能抵御更大的不确定性,就有了更强的定力,不是所有人都有破釜沉舟的底气的。所以请记住,“应届生”的名头是找工作的秘密武器。应届身份变两年,大展拳脚不受限。北上户口尤可选,工作高薪在掌间。纵使努力再二战,后顾无忧冲极限。把握机会分秒间,触底反弹期明天。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