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赵琳当有人把事情想得过分美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他在“白日做梦”。童话其实就是作家的“白日梦”。童话通过“想像”,使作家能描写一些“不可能的事”,这正是童话的魅力所在。汤素兰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做“白日梦”的人。“我会营造桃花源,也关注现实,希望能呵护孩子们坚韧地成长,勇敢地融入现实社会,同时又永葆童心。”说这话的时候,54岁的汤素兰眼睛里闪闪发光。实际上,在短短的采访时间里,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她温和坚定的态度和语气。面对问题,她给出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思考和看法,一种视角。她的回答让你觉得,那是一种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就如同孩童的好奇心一般,对每一个提问者都充满热情、都带来启发。汤素兰是湖南宁乡人。通常,在介绍她时,加在她名字前面的称谓有一大串:中国一级作家、编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每年要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办一百多场讲座。她创作的《笨狼的故事》系列作品,《南村传奇》《阿莲》《犇向绿心》等作品,根植于中华沃土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深受读者欢迎。她创作出版儿童文学作品40余部,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如果时光倒退,汤素兰很难想像,她会走上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汤素兰到郴州工作。郴州是革命老区,汤素兰到郴州工作,算是“支边”,为期三年,满三年后才允许考研究生。大学时,汤素兰喜欢元明清文学,恰好,在郴州实习时的带队老师黄钧先生的专业正是元明清文学。汤素兰当时决定:三年后,就考黄钧老师的元明清文学研究生。然而命运开了个“玩笑”。三年后,当汤素兰准备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接到黄钧老师的信,说有别的教学任务,那年不招收研究生了。汤素兰没了方向,漫无目的地翻看浙江师范学院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的信息,忽然记起了自己上过的那堂儿童文学课和曾经发表的那篇童话,觉得自己好像跟儿童文学“挺有缘”的。“既然不能考元明清文学,不如试试儿童文学吧!”汤素兰当即报了名,顺利考上。研究生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湖南省少儿出版社当编辑,业余开始儿童文学写作。十六年后,离开出版社,回到母校专心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和写作。相对于作家的身份,汤素兰“真正”的职业是一名教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选修课至今,她任教已有十年之久。课堂上,汤素兰与学生分享写作灵感,描绘她生活中遇见的、值得书写的故事。为鼓励学生创作,她还将课堂作业布置为一篇原创的童话。每次上课前,她都会及时更新课件,添加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这样的汤素兰在学生眼中,除“和蔼可亲,认真负责”之外,也是“十分可爱”的。实际上,汤素兰还拥有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这也促使她不断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现实,“教育焦虑”“熊孩子”“全民阅读”“性侵儿童”……多年来,汤素兰不断聚焦当前的热点、难点、痛点,努力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推动问题的解决。几年前,汤素兰在湖南一个偏远地区调研时,给当地的孩子送去了很多书。有一个孩子看完书都会把它还回来。汤素兰问他为什么,他说怕把书带回去弄脏了。汤素兰对此感触颇深。她原本也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深知一本好书给孩子带去的滋养胜过一切。目前,她正着力于推进“素兰书屋”项目,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湖南贫困偏远地区搭建阅览室,让农村孩子有书可读。2018年,“素兰书屋”在安化、邵阳、张家界等地已建成六家。“我父亲小时候读书成绩特别好,高小毕业后他想去读中学,我父亲的老师、校长和当时的村长都来家里做我爷爷的思想工作。爷爷舍不得卖掉梯田,父亲只好辍学去学木匠。父亲后来特别看重我们读书,就是因为遗憾自己没有读书。”“我相信童年的力量,相信成长的力量,相信一个孩子本身就是一颗包蕴了未来一切可能的种子。我们成年人的存在,我们对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就是能激发这颗种子生长的力量,并且适当地提供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对现实的关注和了解,反过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汤素兰的创作,使得她的作品拥有比其他儿童文学作家更为深广的穿透力和独特的风格。以汤素兰的最新作品《犇向绿心》为例,这部作品将现实问题放进童话,然后也用现实的方式来解决,而见证与参与这个奇迹的主要就是孩子、亲人、同学。将儿童文学特有的儿童情趣和想像与现实生活相契合,表达了对孩童成长、亲子沟通、学校教育等社会热点的思考,以及对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时代之题的期冀。如何在童话创作中有效地书写现实生活、个人生命体验和本土文化经验,一直是中国童话创作的难题。而评论界认为,《犇向绿心》就是这样一部彰显本土文化传统,关注当代人生存状况的书,也是一本传达了汤素兰个人生命体验的好书。现在,汤素兰保持着每年出一两本书的节奏。在繁忙的讲座和教学中,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和孩子接触,多感受童心、多回望初心,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一天天变老,自己还是要像笨狼那样,保持身上的“笨”,不可以变得“太聪明”。而在记者看来,这看起来不讨喜的“笨”字,正是再漫长的岁月也带不走、再冷酷的现实也冲不掉的赤子童心。
中国语言文学近几年比较火,从同学们的咨询这个专业的数量就能看出些端倪。人家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身有一定软实力,未来就业面又广,可不是受人追捧嘛。回复问题的时候,小编也告诫大家了,就业面广,说明要了解的知识也多,除中国语言文学类本专业之外,要博览群书,积累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增加阅历。还要多加创作,有创意头脑和想象力。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高薪的万金油一定要有沉淀和积累,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能光看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报考一个专业之前,要多了解,多分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语言文学类都有哪些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七个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就业前景如何中国语言文学类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而每个能力的研究方向和就业面又有具体的细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文艺学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就业方向:从事与文艺相关的创作、评论、编辑、科研与教学工作;或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媒体、管理等工作。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就业方向:从事报社、出版社等单位的相关工作;或在高校、研究所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在学校任教师等。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就业方向: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就业方向: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就业方向: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就业方向:从事教学、科研、出版、传播媒体、文化机构、公共事务、企业文化等工作,或从事创作、评论、策划等创造性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些还可以进入企业担任技术开发人员,比如多文种网络应用软件与信息机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就业方向: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和涉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与本学科相近的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国语言文学院校推荐A+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A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B+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B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2018-11-05 17:00【编者按】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浙江师范大学本部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学校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精神,发扬光大“务实、求实、扎实”的育人传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建校六十余年来,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千千万万的赤子英才。本期《夜读党史》,我们和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一起,追寻浙江师范大学先辈们的足迹,为读者介绍浙江师范大学特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儿童文学是浙江师范大学在我国高等院校同类学科中成立最早、师资力量最雄厚、研究成果最突出、人才培养最具成效的一门学科。从儿童文学研究室到儿童研究院1990年,儿童文学研究室扩建成为儿童文学研究所,蒋风任所长。1994年蒋风离休,1996年黄云生接任为第二任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此时,以方卫平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学者已经成长起来,1994年方卫平被学校破格提升为教授,逐渐开始成为浙师大在儿童文学研究中的领军人物。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成立儿童文学研究所的文件在加强儿童文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同时,浙江师范大学也努力提升儿童文学研究所的影响力。1996年9月23日,浙江师范大学主办召开了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讨会,将儿童文学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延伸。1996年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2001年7月,儿童文学研究所被列为校级重点研究所。到新世纪初,浙师大已形成了一定的儿童文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规模,但在大学本科层次却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基于这样的现状,浙师大于2003年在全国高校设立第一个儿童文学系,2005年又整合儿童文学、学前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资源,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独立的儿童研究院,儿童文学研究所继续保留。这是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也是浙江师范大学第一个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由梅新林校长兼任儿童研究院院长,儿童文学系主任、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任副院长。2006年儿童研究院更名为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建立和更名的文件2006年10月2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揭牌典礼于红楼南广场进行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儿童文化研究院已逐步在国内儿童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成为了业界公认的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中心,是儿童文学的领衔阵地和学术重镇。时任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参观儿童文学研究院为了进一步推动儿童文学研究与创作,促进儿童文学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3月,中国高校首个面向在读学生的儿童文学研究专项奖学金——“思想猫”儿童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思想猫”奖)在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设立。2014年1月22日,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在浙师大设立,奖励全国范围内、在儿童文学学术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儿童文学理论家,这是国内第一个面向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设立的奖项。2007年5月25日,在蒋风的倡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国际儿童文学馆和大陆首个台湾儿童读物资料中心,并开通了“中国儿童文化研究网”。国际儿童文学馆建立后,依托本校儿童文学研究的传统优势,面向公众开设童年阅读、阅读与教育等主题讲座,举办全国性的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使国际儿童文学馆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的资料中心、推广中心、创作中心、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在学术和公众两个不同的层面都进一步提升了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的声望。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儿童文学馆揭牌仪式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也更多地参与到国际交流事务中。2010年,由蒋风先生牵头,浙江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教授负责筹办和主持,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开幕,这是目前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盛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等地的近200名作家、学者、画家和出版界人士,以“世界儿童文学视野下的亚洲儿童文学”为主题,回顾儿童文学走过的得失,交流彼此的创作和理论态势,分析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和作品,共商亚洲儿童文学的发展之路。《浙江日报》以《儿童文学在地球的这一边》为题进行了报导。2010年10月,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在浙师大举行从上世纪70年代末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开始,20多年来,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研究在近30年学术累积的基础上开拓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一直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儿童文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学术重镇”。形成了一个在国内乃至日本、韩国、东南亚、港台地区儿童文学界都广有影响的学术群体,其中蒋风是“国际格林奖”唯一的中国大陆评委,2011年更问鼎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国际格林奖。发展至今,儿童文学研究院下内设儿童文学研究所、儿童文化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儿童文艺创作室四个二级单位。现有专职人员8人,拥有儿童文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其儿童文学理论与批评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2011年,第13届国际格林奖揭晓,蒋风教授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国际格林奖奖牌2014年4月,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共同建设的儿童研究院成立,2015年5月获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研究基地”。该基地建设目标为集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导向、公共外交于一体的“特色智库”,同时集聚国内儿童研究力量,力争建设成为儿童文学与文化、儿童发展与教育、儿童政策与保护、儿童文化产业的儿童研究基地;现设有四大研究方向与领域:儿童文学与文化、儿童政策与保护、儿童发展与教育、儿童文化产业。2014年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成立儿童研究院的文件(衷心感谢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提供图文资料)
新中国儿童文学70年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目前崛起成为童书出版大国,儿童文学是其中的主体与根本。在满足中国乃至世界儿童精神需求、健全童年精神生态、创造中国童年文化等方面,中国儿童文学作出了重要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儿童文学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社会需求及关注度高,领域形态活跃,在文化现场已凸显为文学大门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有生力量。因此业界对其发展趋势预期很高,前景普遍看好。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回顾新中国儿童文学70年发展,在总结经验与成绩的同时,更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是在观念进步与社会引领方面。儿童文学是成人社会对儿童、对童年价值发现的产物。它主要服务于儿童的精神成长,也是人类基于童年维度发扬艺术创造力的一个主要通道或场域,但其核心是“儿童观”的观念进步问题,内含成人社会对儿童最前沿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认识。因此,儿童文学引领社会儿童观的进步,它属于儿童观变革的先驱者。70年儿童文学在发展、解放儿童,尊重并激发儿童主体性方面作出了艰苦的努力,逐步建构出成人与儿童双主体对话、和谐良性的关系生态。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至今,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更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建设中人文关怀视域及其精神内容。自然,在这一方面的建设空间及发展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主要表现在对幼年、童年、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分段认知、协调综合及其观念建构上,特别表现在对幼年、青少年阶段认识不充分的问题上,而尤以青少年阶段为甚,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文学与青少年群体疏离、隔膜、干预性弱的特点。青少年文学整体发展滞后与观念的拓进慢密不可分;其次还表现在儿童观发展的孤立与受限制性,仅囿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文化领地思考儿童发展的问题,很少融入整体社会、成人世界、人类现实的开合处去定位与把握,因此导致视野不宽,思想浅层,完成度不深入有力。仅孤立地看待考察儿童的问题,儿童文学不会行之久远。儿童文学中儿童观建设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整一的“人”的范畴内敞开童年?怎样才能打破儿童与成人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壁垒?二是在原创出版与文学自觉方面。经过70年的发展,原创儿童文学最大的成就是建立起专业的作家队伍,稳定的职业作家群体是保障这一事业发展的基石。近些年来,儿童文学一路上涨的市场空间与社会需求热度吸引了更多作家的注意力,包括很多成人文学作家也频频涉足儿童文学创作,有更多新人新作不断涌现,且很多都出手不凡。童书出版事业快速进步,优秀的出版社、出版人在助推原创儿童文学发展上功不可没。目前大量由出版社创办的儿童文学奖项,有力地刺激、促生、稳固了职业作家群的形成。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儿童文学呈现“井喷式”发展,从“黄金十年”迈向“黄金二十年”。与之伴生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风生水起,家庭学校对儿童阅读的重视普遍提升,均是原创出版可持续发展的肥沃文化土壤。总结70年儿童文学原创出版取得的辉煌成绩与现阶段的可喜态势,我们更多要思考的是与童书出版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儿童文学原创能力的关键性突破问题,即透过繁华表象看我们的儿童文学真正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标志性作品究竟有多少?在最能体现儿童文学文类特征的文学性要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我们的原创可持续性地提供出的经典形象能有多少?因为形象又直接影响到儿童影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原创文学在儿童精神消费的构成中,远非纸本阅读的单一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核心内容存在。因此,其创造力的高下强弱直接决定了服务于广大儿童精神世界的能力与水平。今天我国每年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品种数量都很丰富,其中也不乏精彩优秀之作,但最为奇缺的依然是辨识度高、能够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作品。间或也存在热销作品,受孩子们追捧欢迎,但原创指数其实并不高,与国内外经典作横向纵向比,都面临内涵提升与创意突围的问题。“文学自觉”已然成为一个问题。它既表现在对原创精神的追求与超越,对艺术精致性的敏感与崇尚,也体现在对儿童文学各文体的重视与平衡发展,对新文体的拓新建设等方面。三是在儿童文学学科地位提升与学术繁荣方面。我国儿童文学学科发展已逾百年,有丰硕的学术成果积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组织机构与学科建制上更加落在实处,如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钟敬文的倡导下,率先成立了儿童文学教研室,首任主任是穆木天教授。北师大在我国儿童文学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走在国内前列。1950年代很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儿童文学课程。1979年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蒋风教授招收第一位儿童文学研究生吴其南,当时是与杭州大学中文系联合招收。1982年蒋风先生公开招收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新世纪以来,陆续有北师大等高校招收儿童文学博士研究生,儿童文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渐成规模,当前学界活跃的学术骨干都是新世纪以来成长起来的。近些年来,儿童文学学术领域也日益受到多方关注,新生力量介入更多,学术气象有明显变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教育部重大项目立项等都有突破与提升,这些都是儿童文学学科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整体来看,我国儿童文学学科地位还是边缘弱小的,研究人员数量还较少,学术气氛还有待进一步活跃,一些基础理论研究课题需要马上跟进。如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全面深入的儿童文学研究方法论著述。学界既缺乏对儿童文学传统的、一般的研究方法的系统清理、描述与解释,更没有实现对国际儿童文学前沿研究方法的积极关注与深度引进。由此造成的学科窘况是:研究的方法论意识淡薄,缺失理论自觉,学术思想创新及话语体系创新乏力,学科影响力整体上难以提升。还有像我国学界尚没有关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学术史”的专门研究成果,这是一个要填补的空白。儿童文学学科学术史的研究必须放置于我国现代科学体系,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学术体系内去进行观照,必须从根源上论说清楚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其独特的价值要素与学科属性等;学科学术史的梳理研究不在表层的事实与现象的罗列,重点在重要理论与思想问题的清理,以“问题意识”为统领去辨析清楚学科学术的传承、演进与发展,创新、经验与不足;围绕儿童文学的文化实践与意识形态属性,尤其要打破既有窄化封闭的研究范式,扩大儿童文学学科学术的研究视阈,在多学科交叉碰撞、域外理论视野的参照下,对研究对象作出更积极审慎的反思研究。近期关于儿童文学的跨学科拓展研究学界有新趋势,朱自强老师领衔拿下了教育部重大项目,我本人也关注了此课题。由于童年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理论上讲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因此,多学科包容并蓄、经纬交织的体系性的跨学科研究及其理论建构,估计在短期内会有突破,这也会较好地解放儿童文学的学术生产力。四是在儿童文学的对外交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儿童文学作品、理论被大量翻译。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儿童文学只有很少量译进。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译介西方儿童文学再一次形成高潮,且译介呈多元化、系统化、序列化趋势。新世纪以来,图画书的译介也逐步加强推进。如今,翻译儿童文学在中国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潮的时期。据史料呈现,中国学者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儿童文学交流活动,是1986年蒋风先生应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一个“儿童文学国际研究会”。近年来,儿童文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已逐步推广开来,2016年,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后,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交流愈益走向深入。在对外交流上,目前我们谈的最多的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意义”“中国儿童文学的国际化”等话题。随着少儿图书版权资源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我国在原创童书对外输出、童书插画艺术国际交流、童书创作的国际合作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2012年3月,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出版“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收录了孙幼军、金波、秦文君、曹文轩、张之路、葛冰、黄蓓佳、沈石溪、高洪波、汤素兰、葛翠琳、董宏猷、郑春华、周锐、徐鲁等作家的自选代表作。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原创儿童文学译介工程。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中国儿童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目前曹文轩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版权输出最多的一位。众多实力派作家作品走出去形势大好,如杨红樱、沈石溪、汤素兰、黑鹤、薛涛、殷健灵等。国内出版社在助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仅在2017年一个年度版权输出图书品种数量就达418种,创历史新高;浙江少儿社收购了澳大利亚专业童书出版社新前沿出版社;湖南少儿社在打造“中国童书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安徽少儿社发起成立“丝路童书国际联盟”;2018年中国成为博洛尼亚童书展主宾国……在“ 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童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板块,在参与世界童年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齐·亚当娜表示,“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可能成为世界少儿出版的最重要的力量”。少儿出版国际化的热潮提醒我们注目的依然还是原创作品的质量内涵问题,尤其要考虑解决的是世界级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数量少,原创儿童文学文化原型植根不深、形象塑造不力、想象力不灵动、“中国精神”意蕴不足等这些方面的问题。可能我们聚焦思考的一个主要思想问题就是“中国童年精神”。它是“中国人”以童年为价值对象的精神创造,它自然刻绘了“中国”的国家身份与民族文化特征,它属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区别性就在于它是专门关乎童年生命的,始终从童年出发,为童年服务的。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童年生命的认识与理解水准,对共性的童年精神的发现与阐释,对个别性与差异性品质的独特呈现,特别是对儿童的发展与成长寄寓的文化规训与理想期盼。对这一精神内涵的解析、概括、总结、阐释、建构,均是当前创作界与理论界值得重视与期待的一个领域。(来源:文艺报)
导语公办小学生源稳定,入学流程简单,当然,需要提前3~6年购买对口学区房和办理户口。指导君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各区口碑好,讨论度高的头牌小学。另外,关于升学去向主要根据民办摇号政策前的情况来判断学校的实力。浦东新区公立小学NO.1明珠小学(图片来源:明珠官微)主要荣誉:明珠教育集团领军校、全国《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实验先进学校、全国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的实验基地、市文明单位、优秀家长学校、浦东新区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名校简介明珠小学建校于1993年,目前分为A、B、C三个校区,是人人向往的浦东公立第一校。“综合提高、多元发展、具有个性特长”是明珠的办学目标;“多元智慧”是学校的教育特色。AB校区之间只隔了一条马路,都属于潍坊街道,一般人们说起明珠小学学区房,都是冲着A/B校区去的。明珠极其重视语数外三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是公立中里极少数可以超纲教学的学校。从建校起就全面开设了32分钟的小课,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实行弹性安排,尝试“2+25+5”(2分钟积累知识,25分钟基础认知,5分钟思维能力训练发展)的教学时间分配方法。学校还先后推出了多项的大胆的教学政策,如在全国率先取消期中、期末考试,把期末考试改为综合练习,且对部分学生实行免试(以实践活动替代)、多试的灵活的考核方式;率先取消以“分数评估”为标准的单一考核形式,探索出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与内容的综合评估体系等。明珠小学教学进度快,课程难度高。在普通公办的教材基础上,有很大的拓展和加深。数学加餐浙教版的《数学》以及张天啸的《学数学,长智慧》;英语用牛津英语教材+3L+扩展阅读。学校鼓励学生在外补课,参加竞赛。此外,还开设了一系列独具魅力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普遍学习自觉,平均能力要比其他公立学校强出很多。(图片来源:明珠官微)师资:目前三个校区共有教师145人,平均年龄为35岁左右。其中本科生124人,约占85.5%;专科生20人,约占13.8%;研究生课程结业24人,占16.6%。市级名师后备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学科骨干37人,署骨干教师10人,校级骨干16人,国家级学会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15人。升学:民办摇号政策实行前,明珠择校率高达80-90%,连续几年蝉联上海第一,是上中四子:张江、上宝、华育、上中东的第一生源供应校,每年录取人数都在80以上。其中,进入华育的最近5、6年以来基本都是在30-50个,也就是华育有1-1.5个班由明珠学生组成,此外,还占上外120生源的10%-15%,占上实生源的2/5。同区竞争对手:上海实验学校小学部、福山外国语小学、六师附小......黄浦区公立小学NO.1蓬莱路第二小学(图片来源:蓬莱路二小)主要荣誉: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全国实验学校的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创造学会实验基地、华文教师培训基地等。名校简介蓬莱路第二小学地处上海老城厢蓬莱路225号,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59年被定为上海市二十所重点小学之一,1984年定为市实验性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光辉历史的老牌名校。学校多年来一直努力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一度非常崇尚愉悦教育,并且十分重视德智体全面打基础,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办学,有很多有特色的组织和活动,蓬莱小镇、书香花园和家长大讲堂都是二小的特色项目。现在开始学业方面也逐渐抓得紧了。其中语文、数学教育最具特色,但英文相对较弱。一百多年来,蓬二为社会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三破世界纪录的跳高运动员朱建华、2008北京奥运会跳水冠军火亮、"金话筒"奖获得者袁鸣、作为全国少先队代表首次进入南极的吴泓、动画片《邋遢大王》的小主唱曹蕾等都是从蓬二毕业的。师资:学校在编在岗教师近90名,其中中学高级7名,市级名师培养对象3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骨干教师4名。中级以上教师的比例只有44%,这个在区内是倒数的,不过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以及老师的认可度都很高。师生比1:13.7。升学:曾是黄浦区择校情况最好的小学。120+进入立达(10+理科班20+在英语强化班),其余在平行班,和上外黄外一起组成立达主要的生源供应地;此外,15+去黄浦明珠(去明珠的主要是平行班);同区竞争对手: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卢湾二中心小学、卢湾实验小学......杨浦区公立小学NO.1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图片来源:二师附小官微)主要荣誉:杨浦小学教育集团领军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校、全国百所数字校园、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实施试点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校、上海市第三批郊区学校托管项目委托学校、上海市小班化教育实验校、华师大慕课中心联盟校、上海市学生基础素养评估项目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杨浦区ipad云课堂实验校、杨浦区创智课堂实验校等。名校简介大名鼎鼎的二师附小创办于1958年,后改名为杨浦小学,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校区,东部校区在河间路,西部校区在大连西路。2006年成立杨浦小学集团后,东西部再次分为民办的阳浦小学和公立的二师附小。软硬件俱佳的二师附小是毫无争议的杨浦区公立第一,更是杨浦乃至上海市小学教育的一个标杆品牌。凡是了解它的人,都评价它是:一所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师群体,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办学质量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二师附小采用公办中少有的“轻负担、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各年级的平均作业量均不超过1个半小时。与此同时,二师特色班的升学率却完全不输杨浦头牌民办阳浦小学、上外双语和民办打一。(图片来源:二师附小官微)师资:学校现有61名教师,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有3人,中学高级教师7人,市“两名”培养对象4人,市学科中心组成员3人,区教育系统拔尖人才1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6人,校骨干教师7人,区中心组成员8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人。老师素质普遍比较高,学校校风非常良好。师生比例1:12.7。升学:往年择校率比较高,超过50%。其中全校有15+进入兰生复旦;每个班10个左右去存志,完全不输上外双语、打一等民办。但尖子大多出在特色班,特色班需要考试才能进,家长需要多想想办法。同区竞争对手:打虎山一路小学、控江二村小学......虹口区公立小学NO.1第四中心小学(图片来源:虹口四中心官微)主要荣誉:虹口四中心教育集团领军校、全国建功立业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国家教育部影子校长培养工程基地、上海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名校简介虹口第四中心小学建于1988年,现由东体校区和赤峰校区两部分组成。学校依靠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勇争第一的办学精神和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小目标”,从建校初期以赶超三中心为追求,到如今的走出虹口,欲与闸北实验、明珠等全市名校试比高,实力得到了区内家长的普遍认可,稳坐公办头把交椅。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总体轻度鸡血。奥数是的教学优势项目,长期坚持免费在各年级开设思维训练课,特设“珠心算”兴趣班,课余时间由虹口区商高专修学校开设“奥数班”。定期组织“数学大王”、“希望杯”等比赛。学校教学管理严格,家校互动频繁,到了五年级大家都很拼,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对于好学上进的孩子来说,四中心拥有非常理想的学习环境。(图片来源:虹口四中心官微)师资:现有教师职工121人,其中专职教师117人,中高级职称教师81人,占比69.2%,本科以上人数占比88%。师生比约1:12。为了支持民办四中心的发展,学校近几年调配了部分优质的师资。但由于在班级数上做了减招处理,所以目前公办+民办总的规模和原来只有公办的时候实质上差不多,因此虽有影响但也是有限的影响。升学:四中心对口初中是虹口实验学校(目前上升速度很快,初中部中考成绩不错),是虹口公办中唯一一组小学初中都不错的搭配。但择校的人数还是非常多,最后真正进虹实验的不到一半。择校的尖子生有去上外120、新华初、兰生的,其次是虹口的另外几个私立初中。同区竞争对手:虹口三中心小学、广灵路小学......新静安区公立小学NO.1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图片来源:一师附小官微)主要荣誉:一师附小教育集团领军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首批科研示范校、上海市两个文明建设红旗集体(十个之一)、市文明单位(十一次)、素质教育实验校、德育先进校、绿色学校、中小学行为规范标兵校、科技教育特色校、艺术教育特色校、教育科研先进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名校简介一师附小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45 年,是市教委的亲儿子,全上海最受重视的公立小学之一,被称为“名校中的名校”。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起首创"愉快教育",喊出“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怕考试”的口号,并从情感教育入手,实施德、智、体、美并重的整体性人格教育,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实现了不靠题海也能在区学科质量检测中名列第一的奇迹,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誉。一师附小的文科教育非常出色,语文老师非常注重阅读素养,学生每天都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学校里教职工子女较多的几个班,会配备较好的师资,被认为是好班,教学进度会比平行班快一些。此外,学校还有部分特色班,系统学习舞蹈、围棋等兴趣课程。师资:学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中高级教师3名,2名教师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1名教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名教师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升学:学校对口中学是市西中学和七一中学,也有学生会选择华育、世外、西南位育、上外、兰生等学校。同区竞争对手:静教院附校、闸北实验小学......徐汇区公立小学NO.1汇师小学(图片来源:汇师小学官微)主要荣誉:“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心理辅导示范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名校简介汇师小学创始于1870年,是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学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开埠以来校史最长的学校之一。“严谨治校、各科并重、中西交融”是汇师小学传承百年的优良传统。毕业生大多在德智体方面表现突出,且颇具国际视野,普遍受到华育、世外等区内外名初的亲睐。学校现有文定和徐虹两个校区,约30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虽说近几年,外界一直认为徐汇四大公办一直是并驾齐驱的局面,但在本区人眼中,汇师始终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师资:现有107名教职员工,其中专职教师101人,包括区学科带头人1人,局学科带头人3名,局中青年骨干教师7名,高级教师13名,一级教师57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在岗教师数的69.31%(中高级职称比超过盛大、逸夫、福山正达等一梯队民办),教师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0%,师生比1:15。升学:1.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会选择摇号对口进入徐汇中学或市四中学2.民办摇号政策实行前,平均一个班有3-4人能进华育或世外,还有星河湾、包玉刚、康德之类的体制外学校。汇师比起其它学校有一定小升初优势,但跟徐汇四大民办比还是有差距的(这跟对口公办好,再加上民办摇号了,家长择校意愿不强也有关系。)同区竞争对手:建襄小学、高安路一小、向阳小学......闵行区公立小学NO.1闵行区实验小学(图片来源:闵实验小学官微)主要荣誉:闵行区实验小学教育联盟领军校、连续九届(1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新基础教育"基地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全国实验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基地校、上海市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小学语、数、活动课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等。名校简介闵行区实验学校创建于1905年,是区内又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学校前身是“蒙正学堂”,以“启蒙养正·明理成人”为核心办学理念。近十多年来,随着闵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导入,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拓展,现已开办莘松、春城、景城和畹町四个校区,其中春城、莘松是老牌名校;景城小而美;畹町是后起之秀,全校重点发展之地。闵行实小的奥数成绩尤为突出,各类竞赛均列全市前茅。老师和家长对学业成绩普遍有高追求,学习压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提升。小升初时成绩差的还会被老师单独“开小灶”。(图片来源:闵实验小学官微)规模:1.莘松规模较小,硬件配套设施一般,学生的活动空间比较局促,但交通生活便利度最好;2.春城硬件配套一流,占地面积是莘松的两倍多,拥有多个专用教室,校园网覆盖到每一个教学活动场所,还配备了标准化足球场,但目前周边的交通不太方便;3.景城周边环境最好,班级和人数较少;4.畹町是实小大力发展的新校区,一些老牌优质师资调往了新校区,同时又招聘了一部分新教师,硬件设施也在升级(如新的综合教学大楼)。并依托STEM+课程,准备打造学校科技特色。师资:学校有专职教师达442人多人,中级以上职称占比42.5%(这个比例在区内小学里并不占优,可能是新老师较多的缘故)。闵行实验本着“不办分校办校区”的办学思路,从老校区派了相当大比例的管理人员和骨干进入新校区,因此每个新校区师资总体水平很快就会赶上老校区。升学:摇号前,大部分会冲击民办,上宝、华育、文来等都有不错的人数。另外,校区之间也会有竞争,莘松最老也最好,其次是春城、景城,畹町刚开始不久,成果待检验。不择校的按照户籍对口入学。同区竞争对手:七宝明强小学(东校)、平南小学......普陀区公立小学NO.1华师大附属小学(图片来源:华师大附属小学官微)主要荣誉:市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席学校、上海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等。名校简介华师大附小建校于1952年,受区教育局和华师大双重领导,可谓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公办名校。学校拥有令人艳羡的资源照顾和政策扶持,升学基本在华师大的体系内完成。曾先后承接多项国家、市级课题,比如关于“未来教室”的试点建设,华师大附小就是首批试点的三个小学之一,其研究成果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都发挥着示范性作用,是上海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之一。遗传了华师大的基因,附小的文科也十分强势,不仅校长本身是语文学科带头人,语文科师资配备也在全市首屈一指。但相应的数学和英语课程会就相对弱势一些,课时也比较少。除三门主科外,包含了各类艺体项目的校本课程和管乐队也是学校的特色,例如校管乐队在全市竞演中就屡获大奖。总的来说,在升学之路异常艰辛的普陀,华师大附小的教职工子弟们却享受着难得的愉快教育。学校整体学风端正,学习氛围浓厚,课后作业少。但如果小升初想冲一下除了进华以外的好民办,则需要家长在数学、外语两科多下功夫。(图片来源:华师大附属小学官微)师资:2个校区现有专职教师共8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数5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0人,占比94.1%。师生比为1:16。教学方面,华师大师范专业积累的先进经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华师附小,华师附小也能直接学习借鉴母体大学的一切先进经验或科研成果。升学:1.择校的一般以区内的民办进华为目标,录取非常多,当然也有跨区去其他华二分校的;2.考入本区内梅陇等一梯队公办的特色班;3.对口的华师大四附中以前是菜中,现在发展势头不错已经算区内二梯队的初中了。小升初约有30-40%去四附中;华师附小毕业的孩子,小升初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后续潜力非常强劲,比如目前已培养了两位两院院士,学校被称为“牛娃的摇篮”。同区竞争对手:江宁学校、武宁路小学......长宁区公立小学NO.1江苏路第五小学(总校)(图片来源:江五官微)主要荣誉:江五教育集团领军校、学校连续九届十八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研究成员校、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校长培训实验基地、长宁区数学实验基地等。名校简介江苏路第五小学是一所享誉沪上的历史名校。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922年,前身是中西女中的附属小学,素以“小中西”名闻海外。学校以中西文化的和谐为追求,是一所具有优良校风、优美环境和优质教学的素质教育实验校。江五小学主打数学特色,学校十分重视理科,经常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等活动,和国内外优秀的数学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总校学生的整体实力尤其强劲,在区内可以排在首位。但学校不太注重竞赛成绩,奥数的市级尖子生并不多,和外区的民办奥数牛校相比还有差距。作为愉快教育的示范窗口,江五严格执行市教委的课程安排,每周8节语文+1节阅读,3节数学+1节数学活动,2节英语+1节英语活动,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不加课,使学生有丰富的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除了每周的活动课以外,还会组织学生参观上海所有的博物馆。江五小学还是上海市作业最少的几所学校之一,教学重质不重量。但随着升学焦虑的全市蔓延,江五的家长为了孩子更好的毕业出路,课内不鸡,课外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图片来源:江五官微)师资:三个校区共有教职工163人,其中专职教师144人;包括区优秀学科带头人4人,区学科带头人9人;上海市名师名校工程培养对象2人。总校和分校在课程、教材和考卷上都没区别,老师也会打乱了互换,但分校总体师资目前还不能和总校相提并论。升学:受到长宁区小升初大环境的影响,江五往年的升学也主要由电脑派位完成,对口的学校是延安中学、华政附中和市三女初。同区竞争对手:愚园路第一小学、长宁实验小学、天山第一小学......宝山区公立小学NO.1宝山实验小学(图片来源:宝山实验官微)主要荣誉: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校本研修实验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首批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等。名校简介宝山实验小学前身是宝山小学,创办于1903年,创办人是清末著名教育家、中国义务教育奠基者袁希涛。百年沧桑,其间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校训“诚、敬、勤、朴”言简意赅,道出实小毕业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国画大师朱屺瞻在此毕业、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在此任教。和大部分热门公办相比,宝山实小整体氛围不是很鸡血,作业也相对较少(但测验比较多,牛娃需要课外加餐)。学校非常注重素质教育,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近几年为了响应宝山区教育局 “人人学会游泳”的号召,还在行知游泳馆开设了游泳课程。学校的科技、体育、艺术兴趣小组经常参加市区级的竞赛和活动,获奖无数。尤其艺术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抓手,每周四下午学校会组织开展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如合唱、舞蹈、竹笛、民族打击乐、朗诵、校园剧以及儿童画、书法、国画、手工制作、动漫画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项目。是宝山少有的升学成绩+素质教育两手抓的优质学校。(图片来源:宝山实验官微)师资: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上海市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1人,小学一级教师77人。学校有区学科带头人6名,区学科教学能手1名,校级骨干教师13名。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占80%,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近几年宝山实验对外输出了大量优秀教师资源,原本优势学科的教师梯队有断层,所以师资这块还需加强。升学:宝山区小升初成绩第一名:1.摇号前,每年有几十个(60+)孩子能跨区读市级较好的中学,如兰生、张江、上外、双语、新华初等等。孩子小学毕业时,选择面比较宽,自由度比较大。2.可以入宝山实验中学的三个特色班,一个精英班,二个提高班(每年预录取成绩排在全市前十,四校+八大+分校20+)同区竞争对手:红星小学、广育小学......信息来源:各校官网、官微;部分信息来自网络
1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阅读实验基地”在青岛榉园学校挂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朱自强受聘基地专家顾问,并为师生进行了专题讲座。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内少有的几所开设儿童文学专业的高校,以朱自强为首的儿童文学研究团队,在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在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和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及中外儿童文学的学术交流方面独树一帜。1月11日,海大儿童文学研究所阅读实验基地落户青岛榉园学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朱自强受聘基地专家顾问。据了解,榉园学校挂牌海大“儿童文学阅读实验基地”后,朱自强将会进校授课,为学校精选的30名年轻骨干教师进行儿童文学阅读培训;每年为家长和孩子开展4场阅读讲座;根据孩子学龄特点,推荐世界经典儿童文学阅读作品。榉园学校是青岛校园阅读的示范校,目前,学校每周专设两节阅读课。今后再利用选修课时间,每周每个年级增加两节儿童文学阅读课,新增阅读课程由朱老师的研究生和榉园语文老师一起上课。通过大阅读的带动,从新学期开始,榉园学校将推出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校园戏剧节、创意写作节、文学经典朗诵节。青岛榉园学校校长薛清介绍,学校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功能,从四个方面立体推进,形成了独具榉园特色的“五结合”阅读模式,实现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班级全部学生的完整阅读方案。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此次牵手海大,注入儿童文学团队力量,双方将在儿童文学阅读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对学校已经进行的校园大阅读进行更高层次的“升级”。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本文整理自:长沙新理想教育培训新理想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线上品牌“新理想·易呀网校”,利用录播、直播、课堂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并且以一对一为主,班课为辅的线上教学模式,精准服务湖南省学生,为湖南省提供专业的线上教育平台。在初升高阶段培养出大量直升、理科实验班学员。强势学科为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对于理科实验班、直升、中考保A的学科课程体系完善。并且在2018年将成熟的课程体系复制到线上,希望给更多学员提供优质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学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好大学的标准是就“985”和“211”。但随着“双一流”建设被提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响,好大学的标准已发生改变!也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问:985、211工程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到底是什么关系?最近,教育部对此问题作出了官方正式回复:截图来自教育部网站问题:请问2006年12月6日公布的985工程学校名单和2005年12月23日公布的211工程学校名单是最新的吗?985和211学校名单是否还会有变化?我注意到在211学校名单中有三所学校不在2019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请问是什么意思?教育部答复:“985工程”1998年启动,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211工程”1993年启动,先后共有112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全部高校均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解读:从教育部的回复中,我们可以读出关键信息——985工程和211工程今后不会再被提及和实施,因为它们已被“双一流”建设所统筹(取代)。不管是985/211,还是双一流,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名校,为什么要让孩子拼命读书考名校呢?好学校背后,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勤努力曾听省会一位土生土长的孩子讲道:小时候,在家门口读一所普通的小学,真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整整玩了六年。那时候小升初,还没有现在竞争那么激烈,这个孩子阴差阳错进了大名鼎鼎的 X 外国语中学,算是全省最好的中学之一。刚进 X 外国语中学,他发现,只有自己小学玩了六年,别人可都不是啊!那时他的英文水平,基本限于认识 26 个字母,估计比现在很多英文启蒙做得早的3、4 岁的孩子还差远了。他的同桌,英文如百灵鸟一样流畅悦耳,看英文电影完全不用字幕,和外教成了忘年交,经常谈笑风生。她在小学六年,已经能把很多原版的儿童文学名著,如《夏洛的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全书背诵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一科都被学霸们碾压。坐在后面的男生,初中就学完了中学数学,开始自学微积分和大学高数;语文课代表,小学就熟读四书五经,能用古文洋洋洒洒地写作;听高中班主任说,学校的一位学长,爱好天文,天天去学校的天文台观测,国内外天文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因为贡献重大,国际上把一颗小行星,以他的的名字命名,那时他 16 岁。上中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怪不错了呢。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自己多么才疏学浅,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应当多么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幸而从初中开始住校,晚自习的时候,能 24 小时、近距离观摩这些学霸、牛人是怎么努力的。作业?课间早就做完了,晚自习上,X 外国语中学的同学都在复习、预习(除了那些做国际奥赛,和自学大学内容的)。晚自习的同桌,在普通班排名前几名。她每天晚上,把每个科目,每天学的内容,各做 5、6 本课外练习册来巩固(她做得真是飞快!她做 5、6 本的时间,而他差不多勉强能做完 1 本)。做完习题,她还常有时间“放松一下”,把语文书上的古文,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美文,翻译成古文。她后来本科就去了普林斯顿。上了好学校才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成绩,也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分进步,背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勤努力。差的环境会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你的标准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不在于资源匮乏,而是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榜样。同时学校又热衷一轮又一轮地宣传和神话这些人来鼓吹自己的办学成绩,而且越是层次低,学校的举动越夸张,从挂红榜到开专场报告会。于是初入大学,缺乏对大学生活的基本了解和判断能力,会不由自主地认为:哇,过六级好厉害——于是大学连四级也没过;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 ——于是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哇,过注册会计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连个从业资格证也没考出来;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或许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龄人(或许曾经是你的同桌),在他们的生活里: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结果你还都信了;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其他...也许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普通高校和正经二本能差多少分?顶多五六十分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天才和常人的差别!考上双一流的人,若是高考手抖两下真可能连一本线也过不了。可是大学四年的耳濡目染,让考上二本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那些分数了。因为这四年你啥都没学会,就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预判,因为你扒拉扒拉周围的人,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准做不到。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于是久而久之,和那些进入名校的同学的差别,已经变成了质的差别。名校,是万金难求的精英朋友圈心灵鸡汤常说,"看一个人是否优秀,要看他和谁在一起"。很多企业也是看重名校大学学生背后的资源,这样可以连成一张大大的关系网,相互提携。百度一下,那些世界名校,往往也有着数不胜数的知名校友:华罗庚、潘建伟、胡衎、汪洋,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乔治·巴顿乔治·巴顿、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毕业于西点军校。贝尔·格里尔斯,被誉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毕业于伊顿公学。牛顿、达尔文、凯恩斯、徐志摩,毕业于剑桥大学。那些灿若群星的名字,都是令世人终生仰望的巨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成为改变和引领着时代的先锋。他们做到了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可若是让历史流转,如果没有光鲜的名校履历,他们还能在茫茫人海中崛起的可能性,只怕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名校提供给学子们真正宝贵的资源,不仅仅是师资,更是圈子!在读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学对一个人真正重要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寝室文化。你们在这里读书,学的知识一样,走的路也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就是各自的寝室文化。你们每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在无数次的畅谈和交流中,经历着思想、观点的碰撞,在碰撞中改变,在碰撞中升华,在碰撞中走向成熟。不可否认,每所学校,都有这样的寝室文化。但对于名校来说,它们所集合的学子,几乎是集合了各种优秀品质,他们阳光、积极、学识渊博、个性张扬。与他们朝夕相处,对话、反思、学习、进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终究会从量变到质变。举例来说,银行业务员揽储,一个双一流大学出来的,他参加两次校友会、同学会,可能就能把任务完成。这比等待着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点一点积累人脉,可节约了太多的成本。显然,这些隐性资源,是金钱绝对买不到的!名校,是展示才华的平台有时候,人不逼一逼自己,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优秀!10月份,曾去衡水中学调研,期中有位老师向学习哥介绍,衡中招聘的老师并不都是来自重点大学,但是衡中的外部环境让这些年轻的老师成长的非常快,老师也时时体会着在名校工作的种种好处:浓厚的教研氛围,迅速地提升着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校内赛课,县、市级演讲、辩论大赛,教师大讲坛,各种校内文体活动,给了每个人展示才华的平台;学校教职工丰富的人脉资源,办事变得容易了很多。在这种环境中,青年老师教学能力上取得了远超自身想象的成长值。人都是有惰性的,可以安于现状时,绝不会高度自律。试想,若不是身处这样你追我赶的高压环境,怎会逼迫自己加倍努力、快速蜕变、迅速成长?若不是有新的平台,又哪里有被展示、被传播而广为人知的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平台,没有对应的环境,即便满腹经纶,也只能埋没于荒山野草中。最后,请听一听长沙新理想培训学校的建议:受限于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进入名校就读。但投资教育,就是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当机会来临时,请一定不要与名校的学位擦肩而过!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17日消息(记者 陈望)11月16日至20日,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将走进海南临高、儋州、保亭、陵水、文昌等市县开启为期5天的“学会写作有办法——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书香校园行”活动。活动现场,郭姜燕老师针对阅读与写作给孩子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走进海南校园 ,为孩子们传授高效阅读方法。海南凤凰新华出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供图郭姜燕,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杂志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数十万字,多篇作品入选儿童文学年度选本。郭姜燕已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多部,代表作品有《布罗镇的邮递员》《南寨有溪流》《阿左》《老师也曾是孩子》《“公鸡山的故事”-歌唱吧,公鸡》等。作品曾获第十四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上海好童书奖,入选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好书”以及德国“白乌鸦书目”。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走进海南校园 ,为孩子们传授高效阅读方法。海南凤凰新华出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供图活动现场,郭姜燕老师和孩子们分享了很多身边的有趣故事,教导孩子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以及如何去高效阅读。郭姜燕在现场与同学们进行亲切地互动,她不仅回答了同学们各种有趣的提问,还和现场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关于作品背后的故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走进海南校园 ,为孩子们传授高效阅读方法。海南凤凰新华出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供图“书香校园行”是第十二届海南书香节系列活动之一,希望通过校园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阅读。此次活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海南凤凰新华出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来源:南海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宣城,安徽省地级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266.1万人。2019年,宣城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1.3亿元,财政收入254.7亿元。宣城位于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宣城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曾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当然宣城市在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尤其在中国近现代,也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宣城市近现代史最为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第一位:吴作人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第二位:吴半农吴半农(1905年-1978年) 原名吴祖光,号曲林,安徽泾县人。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中国现代经济学家,著有《工资指数论》、《我国对外贸易分析》、《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等。1934年夏,吴半农被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1936年12月取道苏联西伯利亚回国至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1940年12月改任经济部统计长、资源委员会驻美国技术委员会专门委员,再度赴美。1944年任太平洋国际学会美国分会客座研究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政府驻日本代表团第三组(经济)组长和中国驻盟军总部赔偿归还代表团首席代表。1956年8月2日,冲破阻力,获得机遇携全家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用,先后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组与世界经济组组长、研究员、顾问等职。1978年病逝于北京。第三位:梅子涵梅子涵,1949年生,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作为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几十位儿童文学研究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培养人才做出很大贡献。他还写过一本《女儿的故事》,这是一部出自大学教授之手却没有丝毫书卷气的活泼有趣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口语化的语言写作,语感独特,风格幽默风趣,恰似谈笑风生,亲切感人。小说将一个女孩日常的生活和平凡的成长经历借助语言的魅力使之艺术化,从而激起读者的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共鸣,创造了儿童小说的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和小说艺术的新领域。第四位:章基嘉章基嘉(1930.1.1—1995.10.5),安徽省绩溪县瀛州乡油坑口人。长期天气预报专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南京气象学院教授及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并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先后从事气象教学、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大气环流和中长期天气预报、青藏高原对东亚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为纪念在章基嘉气象学上的贡献,南京气象学院设立了章基嘉奖学金。第五位:胡家健胡家健,字建人,安徽省绩溪县人。教育家。早年就读胡氏小学、安徽学府。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系毕业。曾任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任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安徽省教育厅编译处主任,安徽省省立第四中学(宣城中学)校长,国立浙江大学教授兼学校总务长、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校柏溪分校主任、学校总务长,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香港中山图书馆董事长等职。第六位:洪德元洪德元,男,1937年1月出生于安徽绩溪,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2001年增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洪德元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在英文专著《Taxonomy and Evolution of the tribe Veroniceae, Scrophulariaceae》(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4月23日,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北京发行集团所属中关村图书大厦充分发挥图书发行主渠道和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作用,全面开启“悦读世界 相约未来”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空间全面升级、文化活动、主题出版物展示展销、文化进校园活动、外展活动等多渠道营造浓郁文化氛围,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引领阅读风尚,使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面升级阅读空间,为读者营造书香阅读氛围中关村图书大厦以倡导阅读新方式,引领阅读新风尚为目标,打造全新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围绕场景和体验两个方面,着力打造集阅读享受、文化体验、消费场景与一体的文化空间,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全新打造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物展示专区烘托浓郁的庆祝氛围,吸引众多读者频频驻足翻阅学习。新推出儿童共享阅读空间—“阅知园”,通过童书故事会、科普讲座、非遗体验等引导青少年阅读新风尚。动漫专区、经典文学区、国学专区、旅游生活区等四大阅读共享空间全新亮相,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引进文创产品,丰富读者文化需求。大厦通过布局调整使卖场呈现版块化陈列,更好地发挥书店导读、导购功能,提升读者的购书体验;通过重点区域的场景营销,构建沉浸式阅读体验场景,建立美好的阅读与交互体验。文化活动精彩来袭,为读者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本届世界读书日,中关村图书大厦组织九场精彩文化活动与读者见面。邀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走进书店,开展“什么才是最好的学术书—从学术使的角度看”主题讲座,与读者分享《借题发挥》一书中的精髓,内容涉及史学方法论以及区域史、口述史、经济史等多个领域,从学术范式、治学理念、问题意识等角度阐述新见解。邀请《今日宜逛园—图解皇家园林美学与生活》作者、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朱强走进书店带领读者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群—三山五园,领略精妙的皇家造园艺术,体会真实的皇室及百姓生活。举办《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图书分享会,邀请知乎网优秀科普作者“神们自己”到场,线下+线上同时为读者分享图书将物理学、哲学、密码学三大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读者分享,展望未来无处不在的量子黑科技。举办“跟心理咨询师学情感挽回术”—《说好不分手》主题图书分享会,邀请知乎超人气作者九颜(原名吕鹏),结合自身超万件咨询案例,运用心理学原理,给面临或处于分手状态的读者条分缕析剖原因,出谋划策指方向,帮助读者挽回并经营好一段感情。举办作家张云图书分享会,邀请作家、记者、编剧张云到场,为读者分享文学作品,通过深刻洞察力和温情笔触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举办“放飞想象力 感受童心美好”蔡亦青图书分享会,邀请“05后”儿童文学作家蔡亦青与读者见面,为广大青少年读者分享《一盒巧克力》《逃离数学岛》《蟠星兔与金钥匙》等作品,以及作品中展现的对友情、亲情的透彻体会。携手中国科学院石探记科学家团队带领青少年读者阅读自然科普书籍、开展自然科普讲座,引导孩子们热爱阅读、热爱科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培养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在大厦南广场开展“悦读世界 相约未来”世界读书日专题外展活动,学生读物、文学、社科哲学等精品图书以及电子产品、文具、创意文创、等展台齐亮相,并在户外开展多肉种植DIY等互动活动,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书香校园行,为学生“书”送精神食粮世界读书日期间,分别走进中关村中学、首师大附小等学校开展书香校园行活动,为在校教职工、学生读者输送更多知识关怀。精选优秀出版物呈现给广大师生,充分满足师生“个性化、精准化”阅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图书大厦还特别邀请中科院科学家走进校园,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士洞为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中关村图书大厦以“悦读世界 相约未来”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从文化享受、体验与个性化等方面,积极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倡导阅读新方式,引领阅读新风尚,助力全民阅读。 本文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