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的同学现在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开始了择校择专业开始学习,另一种是终于结束了期末考在家休息。辽小都一提到22考研的学习,不少同学都会问,寒假就要开始学习了吗?会不会太早了?我们都知道,最近几年考研的人数激增,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前准备准没错!一、为什么要提前备考?近年来,考研人数逐年攀升,竞争激烈。2021年报考人数为377万,那22年的报考人数一定是会继续增长!并且如果你想考985/211院校院校,一次考上理想院校,避免二战就不得不早准备!初试后复试比重增加,淘汰残酷,需要提前打牢基础拼高分。另外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如果基础差,零基础,那么备考需要从起点开始积累,不要怕战线过长,这样的复习时间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复习进度和节奏最后就是22考研后期还会面临实习或者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需要花费时间去做,所以还是要早些准备!二、考研时间线1、寒假初相识寒假开始做好考研的准备啦!如考研的想法确定,考研的院校和专业确定,考研的学习氛围和决心,考研常识了解等等。2、3月—4月基础导学三四月为考研的基础导学阶段,掌握了解考研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做好各个科目的认知和规划,基础的知识点学习等等3、5月—6月转化阶段五六月是基础阶段的学习转到强化阶段的过程,我们从考研的学习认知到逐渐开始的深化学习,同学们会对考研有所了解,越学越“上道”4、7月-9月招生简章这几个月除了学习的强化,还有关注考研大事件——招生简章的发布。选学校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里面包含了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参考书目、考试科目等等。不同院校发布招生简章的时间不同,大家记得关注!5、9月初考研大纲往年考研大纲都于8月底&9月初发布,去年考研大纲罕见7月初发布。但目前已经7月中旬,所以每年的时间大家记得关注哦~6、9月19日-9月23日网上咨询周近些年的网上咨询周时间都是9月19日-23日,主要是在考研报名之前让院校安排时间专门给考生的报考进行答疑,辅助考生进行择校。7、9月24日-9月27日考研预报名网上咨询周之后紧接的就是预报名啦,近些年来时间都固定在9月24日-27日,主要是为了分流研究生考试报名,让各大高校应届生在网上先行报名(部分省份往届生也能预报名)。8、10月10日-10月31日考研正式报名每年考研正式报名的时间也是固定10月10日~31日。预报名可以不参加,但正式可就不能错过了。正式报名10月底截止,截止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及时修改。9、11月中上旬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是和报名同等重要!只有完成了现场确认,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报名。现场确认的时间每个学校都不同,不过大多会在11月初~11月中旬完成。现场确认分为「网上确认」和「现场确认」两种,前者很简单,只需要在报考点上传电子照片,确认信息即可。而且现场确认就是去到报考点(考研初试的地方)拍照,确认信息,没有缴费进行缴费等。10、12月14日-12月21日打印准考证近些年打印准考证的时间都固定在12月14日,从这个时间一直到考研初试结束的那个周一。11、12月考研初试近些年考研时间都固定在「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有些考试还有第三天,所以大家按照自己考研的年份查看时间哦~12、2月中下旬考研初试成绩每年初试分数公布的时间不确定,有年前,也有年后,但时间大都在2月。21考研大多数在2月中下旬成绩出来后(如果觉得自己的成绩有误,可以进行复查),第一时间对比往年复试分数线/国家线,看自己进复试的概率,对自己的分数有一个初步定位。判断接下来是可以专心准备复试,还是需要着手调剂。13、2月下旬-3月(预计)34所复试线34所自划线学校要比国家线早,每个34所公布复试线的时间不一样,时间一般是2月下旬~3月。最早的学校2月下旬公布复试线之后,3月上旬就会开展复试!14、3月中上旬(预计)调剂意向采集系统调剂意向采集系统也被称为“预调剂系统”,是考生和招生单位提前双向沟通的官方渠道。一般情况是在国家线公布前一周左右开通。15、3月中旬(预计)考研国家线考研国家线一般在3月中旬。国家线每年变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也都能过国家线。国家线不仅和调剂有关(国家线直接决定是否能参加调剂),除此之外,国家线公布之后,考研复试相关工作才能正式开展。16、3月下旬(预计)-4月30日研招网调剂系统国家线公布一周左右的3月下旬,研招网调剂系统就正式开通啦!调剂系统一般都会开通到4月30日。研招网调剂系统关闭代表这一届考研的正式结束。17、3月初-4月底考研复试考研复试的时间最早是3月上旬,这个时候复试的学校要不是提前批复试的34所,要不就是想要提前抢调剂生源的调剂学校。绝大多数学校的复试时间都会在调剂系统开通后一周左右,也就是4月初。考研复试时间最晚持续到4月底(调剂系统关闭)。18、6月初陆续发布录取通知书复试通过,接受待录取通知之后,就是最后一关:录取通知书啦!当然,以上如考研成绩、国家线和复试调剂等时间还是要看具体的安排和通知,毕竟每年都有一点点差异,再加上疫情的问题,同学们要灵活一些随时关注信息哦~辽小都希望,22考研的同学们能够了解考研的常识和知识,通过努力成功上岸!
制定可执行的计划,夯实基础,问题针对性的解决,只要做好了这三点,英语过国家线是没啥大问题的~下面惊呼君就从这三个方面具体的给大家说说如何具体的复习:一、制定可执行的计划大家都知道做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通通都有做,然后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很多项都完成不了......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复习计划也是不同的,所以,惊呼君在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基础差的同学在每个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三月-六月】:在这个基础阶段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扎实基础,单词和语法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具体如何夯实基础,惊呼君在下面会具体再给大家说说!【七月-九月】:这三个月是巩固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单词和语法。1、二刷考研单词,仍然不熟悉的、熟词僻义较多的单词要重点标记出来;2、每天1个小时做长难句分析,总结错误的原因;3、根据历年高分作文,总结作文模板,积累作文素材;4、两天刷一套张剑黄皮书(98-15)的真题。【十一月-十二月】:这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查漏补缺!1、每天早上1个小时重点记摘抄下来的单词以及词组;2、三天做一套张剑黄皮书(15-19),根据之前总结的错误原因,梳理正确的思考思路;3、两天写一篇作文,把自己积累的素材运用起来,边写边背素材。最后,关于计划的制定,惊呼君在这里给大家提三个注意事项:1. 计划必须是能够执行。比如:根据你自己的记忆能力,每天只能看进去50个单词,就不要强迫自己背60个,70个了...2. 计划不是一直都是一毛一样的,根据自己复习的进度和基础,在复习过程中都是要动态调整的。3. 计划不要安排得太满,要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可以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大家可以根据惊呼君所提的注意事项自己做一下复习计划~二、夯实英语基础考研英语最基本的就是词汇和语法。关于很多同学都知道记单词,但是怎么高效记单词,这才是关键!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单词书市面上考研的单词书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惊呼君把最主流的单词书整理出来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单词书适用人群新东方绿皮书适合习惯无关乱序记忆的同学恋练有词适合擅长词根词缀联想记忆的同学新东方红宝书适合词汇量低于4500的同学扩充词汇量十天搞定考研单词适合记忆力好有毅力的同学短时间内冲刺记忆单词何凯文1575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在短时间内快速突破考研核心词汇第二步:制定记单词的计划并执行能把单词真正记住主要分为眼熟,了解,运用这三个阶段,因此在每个阶段都要有不同的计划!1、眼熟就是见过这个单词,但是没有印象。在这个阶段,就是注重单词量的积累。可以每天记50个单词,每天逐步加5个,最多100个。在两个月内一定要把考研词汇过一遍。(复习得比较晚的同学,至少要把核心词汇过一遍) 晚上留出半个小时回盘白天复习过的单词~2、了解就是认识这个单词,但是不知道意思。在这个阶段需要二刷或者三刷考研词汇。每天坚持记50+个单词,不认识不熟悉或者熟词僻义偏多的单词着重标记出来,多次标记的单词可以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3、运用就是能够把单词熟练的运用在阅读作文之中。所以,在这个阶段,记单词的时候就要着重注意结合例句一起记单词,摘抄文章翻译中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关于语法,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到底怎么复习,惊呼君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相关的资料书:资料特点田静句句真研分为简单句,长难句和长难句解析,适合语法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打牢语法基础和巩固语法唐静拆分与组合翻译运用“拆分+组合”的翻译方法剖析了1997-2019年考研翻译真题的难点和应对策略,适合有一定语法基础的同学掌握翻译技巧何凯文长难句解密有五大基本句型的讲解,适合有一定语法基础的同学掌握长难句分析技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每天做一两个语法点的长难句分析,做完之后总结错误的原因,比对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区别!如果是语法点没有掌握好,那么再找对应的语法知识点和老师讲解的视频理解巩固~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惊呼君整理了最近英语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常见的三个问题:Q1、为什么单词基本都认识,阅读还是读不懂原因有三:①考研单词和四六级不同,熟词僻义的单词量占比很大,你说认识的这个单词,有可能只知其中一个意思;所以,在记单词的时候要着重注意那些熟词僻义的单词,尤其是比较罕见的中文意思。②忽略了词组和句子。比如‘come into power’,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你知道是“执政”的意思吗?所以,在过完5500+的考研词汇之后,在第二轮背单词的时候要注意记单词相关的词组以及结合例句记单词。③句子结构没有梳理清楚。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用中文的思维去思考,所以在理解句子的时候也全是中文的思维。所以大家在基础阶段,就要打牢语法基础,如果不知道怎么做的同学,可以参考惊呼君上面所提到的方法~Q2、语法太枯燥了,根本看不进去如果看书看不进去,可以先看适合你基础的老师的视频课,提起兴趣。但是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光眼睛看,还要手动一起做!看老师讲解完一个句子的时候,自己再从头分析一遍,如果哪里卡壳了,做完了再看看老师的分析,比对一下自己做的和标准答案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后期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Q3、针复习了一段时间,单词、长难句都有看,但是做真题卷的效果还是不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第一:基础没有扎实。话句话说,就是单词和长难句都没有记牢,白看了~第二:做完真题之后没有总结错误原因,上次犯得错误依旧继续再犯~自己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前者,大家可以参照惊呼君前面所提到的夯实基础的建议;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要吸取教训,总结错误!下面惊呼君还是给大家说说如何总结真题的错误吧:①摘抄文中陌生的单词以及翻译错误较多的句子。②具体研究自己易错的阅读题型,在后期多扩展同类的知识。比如科技类的文章经常错,那么平时就多看看科技类的文章,积累常识。以上就是惊呼君所分享的考研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的复习方法了~如果在英语的复习过程还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私信惊呼君或者在评论区评论,问题较多惊呼君会及时的给你们解答的~
在许多人看来,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实现自己的理想,属于痴人说梦。但若是读完本文,你一定会相信这是可能的事情,并由巨大的收获。笔者写这份时间规划的目的便是让那些已经备考四五个月,并且已经懈怠的考生,那些在担心时间不够,仍在犹豫是否考研的同学,重新科学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清北复交”这些985重点高校的研究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能够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你凭什么相信这些高校的大门不会对你敞开?笔者曾就“考研时间”安排这方面询问过许多同学,发现大多数都在“拼时间”。在备考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均在暗中比较:“今天我要早晨五点起,晚上十二点睡觉,学习时间一定要比别人长!”殊不知,这是最傻的!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年增速达2.3%。按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宏观调控目标,当前全国新增就业目标实现超预期完成,消费增速接近往年正常水平,三大产业投资数据全部转正。100万亿与2.3%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全年增速达2.3%。据了解,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10万亿元的台阶,2012年这一数字突破50万亿元,2020年再次突破100万亿元。在过去20年间,国内经济总量规模扩大至10倍。按照目前测算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万亿美元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达到17%左右。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宁吉喆表示。在过去一年间,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例如,“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等;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其中,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预计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不过,宁吉喆也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旧较大,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投资依然存在短板,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高新技术领域仍面临被‘卡脖子’的境况。”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指出。付一夫表示,我国仍要推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继续从促进居民消费、推动新基建等方面着手,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同时,继续通过完善营商环境、优化外贸结构、主动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等方式来助力稳外贸外资。此外,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2020年初至今,随着我国疫情控制总体走向平稳,政策帮扶持续显效,就业压力得到缓解。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12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从新增就业数据来看,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显著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其中在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稳就业带动居民增收。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7%,这表明兜底保障的力度加大。”宁吉喆表示。不过浙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超提醒道,随着春节临近,国内新增就业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季节性失业率面临冲高可能,不过鉴于今年春节时间较晚,农民工返乡抬升失业率或在1月数据中体现;同期,考研人数和应届毕业生人数创新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77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或超过1000万人。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截至2020年末,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七连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宁吉喆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夏粮产量14286万吨,增长0.9%;早稻产量2729万吨,增长3.9%;秋粮产量49934万吨,增长0.7%;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186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13425万吨,增长0.5%;玉米产量26067万吨,持平略减;大豆产量1960万吨,增长8.3%。“我国粮食自足有余。从年内疫情也可看出,粮食问题是国家重中之重,疫情之下,农业愈加凸显其战略性地位。”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孙文华指出,当前海外疫情尚未稳定,我国一方面需引导粮食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也要确保耕地红线,抓住粮食生产的主动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值得关注的还有,经历了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其他肉类替代品产量齐升。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2020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宁吉喆指出,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到四季度,生猪存栏、出栏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猪肉进口量加大,保障了国内供应,使得猪肉价格四季度明显回落。猪肉价格去年年初涨幅超100%。在去年10-12月间,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8%、12.5%、1.3%。在其影响下,食品价格总体得到有效控制,呈回落态势。最终消费支出超55万亿鉴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促消费、扩内需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共识。尤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已成为战略基点。从总量来看,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在2011-2019年,这一数据平均为53.4%。从增量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季增强。2020年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三季度加快了3.7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比三季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不过,由于国内疫情零星反复,消费分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加速了消费业态升级的势头。据统计,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1-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6%、5.8%和16.2%。“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挖掘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潜力。”宁吉喆说,我国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世界最大的,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也接近45万亿元,这将助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三大产业年内投资转正“去年,消费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投资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宁吉喆指出,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都实现了正增长。据统计,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比1-11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89264亿元,增长1%,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全年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19.5%、0.1%和3.6%。在第二产业中,虽然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2%,但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仍带来较强支撑作用。据宁吉喆介绍,随着需求结构调整,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的投资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为10.6%、11.9%,分别快于全部投资7.7个、9个百分点。从产业投资数据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投资增幅达12.5%,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28.4%。第三产业中基建产业一直是疫情期间重要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前12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0.9%。李超认为,四季度一般是基建传统淡季,受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冷冬和供需错配推升再通胀的逻辑影响,电力供需差距拉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供电不足”的超负荷现象,导致阶段性拉闸限电的非常规措施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现存基建项目的施工强度,对基建进度也产生一定扰动。
当今社会发展飞速,经济和科技都呈现出飞一般的增长趋势,再加上今年国际情势很特殊,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选择了考研。考研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不可抵挡的洪流,考研带给学子们的东西有很多。暂且不说当今各大企业对于应聘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哪怕企业不要求学历,普通本科毕业学生的能力很难达到工作水准,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胜任。因此考研人数剧增也便顺理成章。中国大多数学子还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读书,读研相对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读研期间能够学到的知识是不可估量的。再加上现在国家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读研实现理想。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莘莘学子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分数,大部分学生也已经开始准备复试。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顺利,哪怕是没考上,也算是个结果,今年有数百名学子的成绩已经被取消了。研究生考试最为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有着严格的要求,坚决不允许有违规或者作弊行为,但是总是有一部分“逆行者”,他们因为被判定为违规或作弊,不仅仅这次考研成绩被取消了,情节严重的近几年不再可以参加考研。数百名学子因违规被取消成绩在考研刚刚结束时,便有部分省份报出有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有违规或者作弊行为。这件事很快便上了热搜,引起广大网友关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更是发布了一条重大相关通知,这其中涉及到100多名考生,在考试中有违规行为。被通报的这些考生大多数都是因为违反了考试规定,据报道这其中有66个人有明显的作弊行为,对于他们的处理结果是:此次考试成绩被取消。这相当于他们准备了许久的考试并没有成绩了。还有部分考生只是一些无意的违规行为,这些考生被取消了单科成绩,不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尽管没有全部取消,但他们今年的努力也注定是白费了,考研中不仅总分要过线,单科成绩也需要过国家线。对于那些因为无意违规行为而无法成功上岸的考生,很多人都感觉到很惋惜,并且也有人表示:他们并没有明显的作弊行为,只是无意的违规行为,不应该取消成绩,毕竟有些人为之真的付出了很多。考研作弊有什么影响诚信考试是我们从小学便开始学习的基本素养,那么考研作弊和普通考试作弊的后果会有什么不同?这也是很多人很关心的问题。是否对于个人未来发展也会有不良影响?我们要正确区分违规行为和作弊违规行为主要包括提前答题、结束铃声响了还在答题、提前开启专业课试题信封等。作弊是指考生有明确的作弊行为,比如说带电子产品有人给传答案、抄袭身边人的试卷等。不同程度的错误行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违规行为,只会取消单科成绩,不会将其写入档案,对于未来发展没有太大影响的。作弊行为相对来说很严重,是要写入档案的,有些学生近三年是不允许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甚至还会被判刑。作弊影响的不仅仅是这次考试在重大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今后不再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作弊代表这个人基本素养是不够,做人最重要的便是诚实,不诚实的人是无法到国家单位工作。考研中有哪些要求不可带电子设备进入考场在我国大部分考试中都要求这一点。不管你是否使用了电子产品,一旦在考试途中发现,一律按照作弊处理。电子设备能接受答案,电子设备是考研严禁的,如果你也参加考研,这一点切记。不可携带有字迹的纸条不管纸条上的东西是否是你考试中可以用到的,只要携带者,便是违规。另外,也有部分学生会在胳膊上写一些知识点,这个也是禁止的,千万不可以耍小聪明,不然吃亏的是自己。要听监考老师的命令几乎每年都有考生提前答题,大家不要因为担心题答不完于是去提前提笔,考研过程中老师是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来,即使你提前答题,也多不了两分钟,反而有可能被认定为违规行为而取消成绩,得不偿失。考研学子应该注意些什么考研的重要性不会比高考低多少,它也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对于如此重要的考试,一定会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这些小细节注意到了,才不会让你一年甚至两年的努力白费,为了给自己的考研之路画上完美的句号,来看看需要注意什么。准考证和身份证是必须的,这个是最重要的!第二,要用到的文具必须带齐,涂卡笔和中性笔大家可以多带几支,避免突发情况!第三,考专业课的时候需要带小刀和胶棒,我们的试题是密封在信封里,需要自己拆封和装封!考研最重要的还有心态!尤其是到临考的几天,可能会因为不会做数学题崩溃,也可能会因为英语单词没有背完而想要放弃。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稳住,学习不可能一直都很顺利,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结语: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不仅仅需要我们努力,很多小细节也需要注意到,尤其是在考试的最后关头,一定不要有那些无意违规行为,进考场前要多检查几遍,更不要一时糊涂去作弊,这更是会毁了一生!最后祝愿各大学子考研成功!今日话题:考生在复试中应该注意什么?#1月新年启航计划#
21考研的同学们,辽小都最近一直在和大家分享考研初试结束后,复试和调剂的信息。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学习呢?最近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大家在准备复试的同时也很担心,21考研会不会像20考研那样,继续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复试呢?如果真的采用线上复试,现在应该准备什么?辽小都认为,虽然国内的疫情整体上已经平稳,但是零星还是有疫情反复的情况,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所以不排除会重新采用线下复试的可能,或者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建议同学们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和复试准备。在初试成绩出来前,不可松懈大意,毕竟分数线出来后留给我们的复试备考时间就不多了。因此同学们要学会线上、线下复试的知识技巧哦~一、线下复试(1)资格审查考生须携带以下材料到招生单位报到: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以及招生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如复试通知书、登记表等)。(2)笔试+面试笔试大家根据招生单位要求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即可。面试:首先到候考区抽签或按学校给出的名单顺序在考室外等候。之后就是进入考场,自我介绍(有的学校会要求英文的自我介绍)→导师提问。最后就是退场,等待成绩。经常问的问题有:1.简单介绍一下自己2.为什么考研?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3.想选谁做你的导师,为什么?4.你认为跨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5.简单说说你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6.你有什么优缺点、特长爱好?7.如果没考上有什么打算?如果考上了有什么打算二、线上复试1、做好考前准备复试准备:考生准备复试设备和环境。提交材料:考生提交复试资格审查和其它材料(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模拟演练:熟悉平台使用功能和复试流程。2、考试时注意事项登录复试平台,测试视频和应试环境是否符合要求。进入等候区(网络远程复试备考)。(a)学习《网络远程复试考场规则》等。(b)工作人员检查面试环境、核验考生身份。(c)签订《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d)随机抽取复试次序。进入主考区(a)身份识别:考生向面试老师展示身份证、准考证,复试秘书将画面拍照或截屏保存。(b)再次检查面试环境。(c)复试答题。(d)答题结束或复试时间结束,按照工作人员指令停止答题,离开面试区,主动退出复试界面。3、复试后身份复检:通过复试截屏照片与现有数据库进行再次比对。成绩公布:复试成绩核对无误后,及时公布。若第一志愿被录取,则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招网查看拟录取信息,并告知学院“已看到拟录取信息,同意待录取”。若调剂志愿被录取,则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招网,点击“同意待录取”。如未按时回复,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复查:入学后,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以上是简单的流程,线上复试在20考研已经采用过,因此流程和注意事项都要注意,线上要注意家里网络和设备,以及屏幕前的沟通互动等等,大家都要注意哦~虽然不确定线上还是线下复试,但是每种形式都提前做学习练习准没错!预祝大家都有一个好成绩!
文/教育新发现在2021年的考研初试中,我国共有377万考生参与了考试,参考人数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果学生不把考研复试当回事,那么很可能会直接葬送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成果。很多参加考研的学生在备战考研的过程中,都会犯一个常识性错误,那就是考研复试不重要,只要自己初试成绩高,那么复试就是走走形式,根本不需要太当回事。但是事实或者如此吗?并不是!考研初试成绩和考研复试成绩在考研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相差无几,如果学生忽略了考研复试,那么不管你是想守住自己的位置,还是想逆袭别人,都只可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考研失败。一位考研已经成功上岸985的学姐总结了三条考研复试的必知信息,每一条都直接关系着最终结果,备战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提前知晓。1.备考复试要趁早,切莫坐着干等国家线不知不觉中,2021年的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你是否也选择了直接备考复试?虽然大多数学校的考研复试都只有面试这一项,但是面试中考察的内容并不比初试少,更加重要的是,考研复试考察的随机性要比初试大的多,学生如果不提前准备,很难应付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所以说,一定要提前备考考研复试,千万不要干等初试成绩和国家线,等到初试成绩和国家公布后,你剩余的备考时间也就没有几天了。看到这里,很多不了解考研复试的学生会问,提前备考复试究竟该看哪些内容?其实备考复试的这段时间,除了要有针对性的备考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多收集一些目标院校和目标导师的信息,只有这样,自己很多问题的回答才能尽量的投其所好。另外,面试礼仪和自我介绍也不可忽视,实在不懂得学生可以多问问目标院校研二研三学长学姐。2.收集信息要及时,抓住机会联系目标导师考研复试也是一场重要的信息战,他和高考有很大的不同,高考的很多信息都是同时公布的,即便不同时公布,周围的学生和老师也会适时的进行提醒。而考研也完全不同,考研除了考研初试成绩和国家线会统一公布,有关复试的大多数信息都会分开公布,所以学生收集信息一定要及时。除了收集信息要及时,联系考研导师也一定要及时。虽然联系考研导师并不能保证自己复试过关,但是表现得当的话,至少给自己增加了不少上岸的几率。有时候从导师的态度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自己是否有希望上岸,如果希望渺茫,学生可以为复试调剂早作准备。至于联系导师的方式,那就十分多样化了,除了发邮件,发私信,打电话,还可以到导师的实验室找机会沟通,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找学长学姐帮忙沟通。无论哪种方式,自己都要好好表现,别白白浪费了联系导师的机会。3.考研调剂要早做功课考研初试成绩考得特别高的学生毕竟属于少数,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需要在复试录取分数线的危险边缘徘徊的。这部分学生在备考复试的同时,也要早做考研调剂的功课,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胡乱选一所大学调剂,这样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一些调剂热度特别高的大学最好谨慎选择。这就是我们今天总结的有关复试必知的三件事,参加2021考研复试的学生,你们开始备考了吗?
投稿来源:沸点Point90后逐步“老去”,95后正走向台前。这些95后新面孔,对于外界来说多少有些陌生,但在他们的身上,人们依旧能够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尤其对于那些在外漂泊寻找梦想的人,比如“北漂”、“沪漂”。“飘向北方、别问我家乡,高耸古老的城墙,挡不住忧伤”,黄志明的《飘向北方》这样刻画着北漂人的内心,而那些正在从不同地市、四面八方加入到北漂行列的95后,他们的内心怎么想的,此刻又在经历些什么?2020年末尾,我们采访了四位95后北漂,聊了聊他们的北漂生活,以及未来与梦想。他们当中,长沙女孩程颖,此时正在凭借着“主播”这个新兴职业,走在上升的快速通道,尽管这被很多人认为是吃青春饭,但程颖却希望在北京,通过主播圆梦娱乐圈。95年的豆豆作为一名毕业生,和很多同龄人一样,试图通过考研留在北京这个城市,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但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考研了,她说,25岁还年轻,还可以再任性最后一把。大熊是一名新媒体小编,因为门槛低、再加上疫情,他必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最终事与愿违,甚至还因为“盲盒”这个用于减压的爱好,欠了一笔“巨款”,他说现在只想把欠的钱还清,过个没有负担的年。吴磊是四个人当中唯一一个选择离开的年轻人,在北京生活5年之后感到厌倦,他打算远地离开这个城市,而让他灰心的,是让很多人都头疼的房子问题,但不同的是,他还有很多人所没有的退路。豆豆,95年,学生第三次考研,北京就是我的电影梦我今年25岁,毕业两年了,今年是我第三次考研。2018年,大四,还没毕业,在学校里考的第一次,考的导演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根本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当时其实没有跨专业考研的经验,以为自己平时对电影足够了解了,心态上还没有那么重视。那次考的成绩其实总分不低,英语政治我都很认真复习了,但专业课的分数没有过线。我的室友们好像对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我从一个普通211一本的中文系,想要考进最好的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可能。但我成绩一直不错,从小就是个非常认真学习的孩子,我就是想试试。那时候,我的三个室友,分别一个拿到了一所香港大学的offer,其余两个人分别在老家和上海找到了工作。就只剩我一个人,没有结局,没有出路。第二年,我没别的想法,就是还想试一次。我想,第一次是专业准备不够充分,但这次我有经验了。努力真的有回报吧,我初试真的了分数线,国家线,学校的线都过了。但谁也没想到我会卡在复试上。现在回过头去看,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觉得是命运,差不多300个人争夺一个名额,我又是个普通学校中文专业的,可能我的确不是导师们的优先级选择。我考研的初衷,是因为我大学学的并不是我自己喜欢的专业。我想学电影,但是当年选择了中文系。一个中文系的人毕业了,接触到的大部分工作机会还是一些文职工作,做做策划、行政这些。我其实一直没有去实习过,别人在实习的时候我就在准备我的电影考试。但是我其实可以想象,一个中文系的普通人以后如果不能成为作家,就大概率会沦为一个每天打卡上班的边缘岗位白领。我认识的一个同专业师姐,毕业之后在一家快消品公司做市场的工作,她经常跟我抱怨,工作日复一日,疲劳且枯燥。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创作,想留在北京,离我喜欢的电影近一些。我觉得考上一个还不错可以学电影的学校,在北京这样的可以讨论文艺大城市,是让我接触到这个行业最快的途径。第一年没考上,我父母都没说什么。他们其实很支持我,因为也觉得追求我喜欢的没什么错。但是我第二年还没考上之后,我妈有一天突然跟我商量,要不要先找份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但当时其实还是很受伤。那是我第一次动摇,是不是还要坚持下去。其实我这两年复习,最大的压力都不是复习考试这件事本身,最大的压力是我觉得我自己成年了还在啃老。我甚至觉得亲戚们是不是都在背后议论我。我老家在山东,还是很传统的。大家更喜欢毕业有稳定工作的人,小县城里的人也不会在意你是不是追求梦想。后来我为了不让爸妈觉得压力大,也是为了自己短暂的逃避吧,我就联系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个同学,借住到她家里,然后在北京,一边做一些兼职一边复习考试。来北京,也好像是断了自己后路,一种必须要留下的决心。我来北京之后,只去过我梦想的那个学校一次。去那次,是为了听一个讲座,也是为了让我更坚定一下,去看看,在我理想的学校里,大家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今年考试已经结束了。我心态已经比较平淡了,前两次每次考完名单都没有我,最难受的时候其实已经过去了。我知道,年轻啊,梦想这些很虚,可能我的人生也未必会因为考研成功而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我就只是想做成这件事。这一年,除了在兼职的时间,我几乎每天两点一线,在家附近的一个咖啡馆和我的小床上穿梭。7点起床,12点睡觉,上午复习英语政治,下午复习专业课,生活的轨迹都被框在固定的时间内。有时候我想,只是不想那么轻易认命吧。但是,如果明年出了成绩,结果还是没考上,我就要认真考虑是否要去工作了。大家都说事不过三,这三次,的确我的能量也消耗的不剩多少了。25岁之前我还年轻,还可以趁着青春任性一下;25岁之后,我可能也要考虑面包的问题了。程颖,98年,带货主播带着一个明星梦到北京做女主播我叫程颖,22岁,去年专科毕业之后,来到北京。我上的专科是学护理,当时成绩不好,只想找个学校上,并不是自己真的喜欢。但我喜欢化妆,喜欢打扮,从小就喜欢。我爸妈也很支持我。我为什么想要来北京?其实就是想到大城市闯荡。我家在湖南,读书也一直在那里,从小就没离开过。我很想到北京看看。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心里还有个明星梦。我毕业的时候,看到一个MCN招聘主播,我就跟我爸爸要了几千块钱,一个人来了北京。那时候其实觉得主播好像不难,就是坐到镜头前,化妆,卖东西,我觉得自己可以试试。我们公司其实是买了几百个种子,都给他们浇水,看最后哪一个能长成树。一个运营负责七八个主播,给我们基本的培训,教你怎么在镜头前表现,然后帮着找一个定位,你就可以自己回家,到出租的房子里开播就行。我的定位就是可爱的小女生,教大家化妆的同时带一些化妆品的货。第一场直播,我还记得,面前六个灯,光线直射,晃得人睁不开眼。但其实很快,眼睛就习惯了这个光。直播前选好衣服,假发、配饰通通戴好;清点好直播中会用到的东西,提前上架要用到的链接。然后想清楚今天给大家化个什么妆,怎么卖那些产品,就可以开始。一场直播一般是6个小时起步。第一次特别惨,4个小时,100多个人看,什么也没卖出去。下播之后我非常失落,我发现看着很简单的事情,但做起来并不简单。我不知道在镜头前说什么,也没经验,要去跟观众互动,只知道表演化妆。还没有办法,只能一点点的进步。前10天是最痛苦的,100人、200人,直播间人数增长少得可怜。转变就是突然发生的。有一天,不知道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入口,成千上万的观看人流涌进我的直播间里。我还记得,那一次,弹幕特别快的一条一条闪过,在某一瞬间,其实我很慌。但是很快,我就跟每条弹幕都互动。从那天起,几乎每天不落,完成到现在完成了超过300多场直播,最多的时候一场直播有十几万人观看。从19年底直播到现在,我的粉丝有11万多了。每月带货也差不多能有十几万到小几十万的流水。虽然公司和平台还是拿最大的分成,但是大部分时间,我的收入都能保持在3万以上,有时候达到5万或者8万。我非常满足了,因为我想我还是没有做这个选择,而是在老家找了一份护理相关的工作,那我的收入可能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其实很辛苦,觉得时长不够,就想从4小时到6个小时再到8个小时。有时候,是真的嗓子哑了还继续直播。下播之后其实也辛苦,你必须足够专业,粉丝才可能留下。不直播的时候我都在学化妆,学穿搭。另外就是去进行一些接近表演的培训,我觉得我不能光靠个性留住一点点粉丝,我想吸引更多的人进来我的直播间,我要学会镜头前更自然的展现自己。有人说主播是吃青春饭的,我一点也不赞同这种说法。我和粉丝之间其实有很牢固的感情,说白了,他们愿意看我的直播,最开始是为了学化妆知识,但时间长了,他们就是喜欢上了我这个人。我也会逐渐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播不动了,那我觉得我这些年轻时候的努力,至少能让我有资本去做另外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尝试我的明星之路,比如做一个自己化妆品品牌。我没有想太多,这个行业会火多久,主播这个职业的前景是什么样子的,至少目前,它帮助我实现了我以前不敢想的很多事。大熊,96年,新媒体编辑来北京就为图个离家近,却弄的“负债累累”我叫大熊,96年,2019年从广东一所大学毕业。因为我是北方人,想离家近一些,所以毕业之后就来到北京,找了一份新媒体的工作。2020年,我的人生关键词可能就是负债。前一阵子豆瓣上那个负债小组的话题很火,我之前并不怎么玩豆瓣,但是也去看了。我看到很多人,都是迷恋奢侈品,买鞋买包,或者是为了住更大的房子,吃得、穿得更好。但是我发现,好像像我这样,因为买盲盒负债的人的确是少数。我毕业两年,月薪税前9000,我不知道这个工资在我这个年龄段算怎么样的,但除去2800的房租和基本的吃穿开销,我原本每月大概能攒下一两千块钱。去年年底的时候,我还给爸妈包了8888块的红包,为了庆祝我人生第一年领工资。原本我来到北京的原因是为了赚钱,因为这里的工资高,但可能当初也没想到,伴随高工资的一定是更大的压力。今年我遇到一些新状况。疫情之后,我的工作并没有因为在家办公而变得轻松。因为我是个做新媒体的,实际上过去两年我几乎都是没有周末,24小时待命的状态。找选题,追热点,码字,排版,发送之后运营,这个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把我搞崩溃。我其实在19年底就开始意识到我并不是很适合、很喜欢眼前的这份工作。疫情的到来加剧了我的这种感觉。我尝试换工作——后来我想了想,这可能是我负债的导火索。今年的工作市场并不乐观,对于我这种想要再次从零换一个岗位的人来说,状况更严重。我想去做一些偏市场营销的工作,但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面试了几次,没有人要我。我实在想逃出新媒体小编的旋涡,但是无果。可能是太苦闷了。压力特别大,但我又不是那种愿意把这些事情分享给家人的人。我总觉得男孩要坚强,遇到事情要自己扛。我在北京也没什么朋友,跟同事很难分享这些情绪。而且因为总是坐着码字,我的颈椎也经常出现问题。总之那段时间精神和身体双重崩溃。我还记得我第一次买盲盒。周末我一个人去家附近的商场吃饭,就在大家经常可以看到的那种盲盒自助贩卖机前面停住了。最开始真的纯属好奇,按键、支付,59块一个,买了俩。回家拆开,整个过程,真的很解压。那时候还没有多么迷恋某个形象的概念,但整个过程很期待,很想拆开是自己看中的哪一款。再之后,只要我出门吃饭,路过商场的时候基本都会买几个盲盒回家。那时候我不觉得会花太多钱,总觉得一个也就几十块,一周买个两三个其实不算啥。第一个月的时候大概买了有十几个。随着我买得多了,我发现,盲盒很多门道。比如有隐藏款,有人按照某个系列、某个IP去收藏,还有人二手交易稀有的盲盒赚钱。我开始深入研究,开始还妄想是不是可以通过买盲盒,一边自己爽了,另一边还可以赚钱。大概5、6月份开始,我开始去一些盲盒的专门店里,抱着一种可以“出二手”赚钱的心态,去整个系列整个系列的买。回家拆开,不喜欢的就挂上闲鱼或者在一些盲盒二手群里出售。买的范围也开始从基础款盲盒,到一些限量款,艺术家联名款和一些大娃。价格从最开始的几十块,到几百、一两千。一个原本几十块的盲盒可能被炒到几百,我还是会买,因为觉得买回来可以升值。我自始至终没有过多的关注钱这个问题,花了都可以出二手赚回来。到10月的时候,我想去外地参加一些潮流玩具的展会,买机票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本来就不太多的存款,交完三个月房租,就剩下1000多。我太想买到展会上的限量款了。我后来就在某平台借到一万五千块,买了机票去了展会。那次展会上,我买各种玩具花了8000多,卖掉6000。这其实更坚定了我卖二手可以赚钱的想法。但是我没有想到,能卖出去的还是少数。而且好像我更喜欢买的过程,怎么去卖就比较没心思经营了。随着我买的数量增加,买到的没啥用的也就越来越多,闲鱼上的成交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到12月的时候,我的出租屋里已经攒了400多个盲盒、玩具,其中我舍不得卖,想要收藏的可能也就四五十个。我没去统计我一共在盲盒上花了多少钱,但是我到现在已经负债6万了。这其中除了我因为房租到期搬了一次家,房租涨了500块,大部分的开销还是在玩具上。我的各种借贷工具上的额度不断上涨。我现在在三个不同的借贷产品里分别欠着8000、4万,和1万块,这都还不算它们各自的利息。这半年以来,我和我仅剩的一点工资,就在这些借贷产品不停上涨的额度里循环。2020年过去了,我不仅没有换成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还陷入一个奇怪的消费怪圈中。我想起来去年过年我还给爸妈红包,今年想的却变成了怎么能尽快把钱还清。我的北漂生活就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想换工作,但疫情让这变得很难,我的压力很大,恰好盲盒释放了我的压力。我至今没想明白,我是怎么一步步把这么多钱花掉的。自责、后悔,这些我都没太去想了,我只是觉得压力更大了。经常睡不着,想着怎么能快点把钱还上,回家过一个没有负担的年。我已经想办法把我的公积金里的钱取出来,想再在周末接一些微信写稿的私活,无论如何,得靠自己把债还上。我不想新的一年,是从欠债开始的。吴磊,97年,产品经理租房,是让我离开北京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大学就是在北京读的,加上工作了一年,今年在北京已经第五年了。其实留在北京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我是北方人,加上读书实习都是在北京,找工作的时候我也比较顺利,觉得至少有了可以留在这个城市的资格。但今年这个短租房暴雷、疫情这些都是压倒我的稻草,五年来,我正式开始严肃考虑离开北京的问题。我毕业之后在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做产品经理,其实还算不错的工作,同事们人都很好,我的工资也算比很多同班同学都高的。但是北京的生活压力太大了。首先击垮我的,就是租房。上学的时候住在学校,真的不知道大城市生活的残酷。实习还没转正的时候,我就在开始找房子。我很想一个人住,觉得享受一个人的空间是工作后最基础的自由。因为我的大学就已经是合租生活,所以我一直都清楚,如果不自己住,生活就是租来的,根本不由自己控制。所以很自然的,我把找房子的范围锁定在了那些XX公寓上。这些公寓完全符合我的要求,比合租贵一些,又不是我住不起的一居室整租那么贵。他们通常都经过还不错的装修,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其实在它暴雷之前,我一直住的都很舒服。下班回家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小天地——直到我所在的短租公寓也暴雷了。我的房租是押一付一,那个时候得知暴雷的消息,其实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下一个落脚点。这时候才是让我苦恼的。我平时工作很忙,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看房子。但我又真的不想将就合租。但是完整的一居室起租价就是5000多,我根本负担不起。开始跟着中介看了几套房子,周末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上面,一天能看三套。也有比较合适的,价格就是最大的门槛。后来,我改变策略了,价格、房子质量和交通,我必须舍弃两样。我就选择了离公司比较远的地方,开始看那些没有电梯的老房子,我想我租过来之后,可以自己改造。就这样,我在靠近南城,找到一个一居室,押一付三,月租4300。我最开始安慰自己,至少在接受的了的范围内实现了租房自由,可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了,而且也算比较成功躲过了公寓暴雷的影响。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经常需要加班到十一点,十一点没有了地铁,我只能打车回家。我们公司在海淀,我夜里回家的起步价都是80多。我们初创公司,也没有人说会给你报销。早上上班早起,上班路上一个小时,先骑单车再换乘最难的4号和10号线,在地铁里被挤成肉饼——这些其实我都忍了。把我击溃的是打车的账单。有两个月下来,我一看滴滴账单,我在打车上花的钱将近2000。除了加班的时候,白天经常出门着急了,也会打车。我一看到账单,当时就崩溃了,因为我一个月可能也就能攒2000。所以我就想,还是得搬家,需要离公司近一点。就又开始了新一轮找房子的过程。这次不光需要找房子,还要把我没到期的房子转租出去。我开始在豆瓣发帖子,开始联系中介,在别人来看我的房子和我去看房的事情上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差不多到10月的时候,我真的累了。我第一次开始思考在老家的生活。虽然我家只是个三线的城市,但也是应有尽有。最重要的,有一个宽敞的家,什么电器都有,有宽敞的客厅和沙发,还有会给我做好饭的爸妈。一旦开始有这个想法,我对找房子的事情就开始松懈了。一方面租房真的太累了,耗时耗力耗钱。另一方面,我的确开始渴望在老家过另一种不需要那么累的生活了。我思考了回家可能做的工作,回家之后能怎么养活自己,回家之后会不会无聊。给我爸打过一次电话。我爸爸一辈子都在一个事业单位坐办公室,他一听我的想法就说,“在外边累了就回来,离开北京也没什么可耻的。”就是我爸爸的这句话,卸下了我脑子里所有的负担。我这才开始审视自己,其实我留在北京几乎是出于一种惯性,我没有想过这种漂泊、需要特别努力才能活得差不多的生活是不是适合我。而自我审视了之后,我也才意识到,我就是想过一个小城里的安逸人生。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彻底释怀了,我不再找房子,跟领导沟通了,年底拿完年终奖后就会辞职,我爸会帮我在老家找一份工作。2021年2月,春节,我就会离开北京。这一次,就不会再回来了。*应采访对象要求,豆豆、程颖、大熊、吴磊为化名
精彩摘要“双手改变命运”与“资源改变生态”殊途同归。价值是什么我不知道,价值不是什么我们得知道,首先不是零和游戏,不是博弈思维,不是风口理论,我觉得首先三不是,才能说价值是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重要。选合作伙伴格局很重要,我选就是看三点,第一你是不是爱这个企业,第二你是不是洞察人性,第三你的业务是不是熟练。格局就是要有空间,你看东西要有空间,不拘谨。 穿越周期的法宝就是不要同时贪婪和愚蠢,可以允许一样。这次疫情就是突变,两个层面因此而加速了:第一是习惯的快速养成;另外是概念的快速接受。9月14日,当张磊与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斑马资本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庄辰超、国仪量子公司CEO贺羽聚集在一起畅聊价值。作为《价值》的作者,张磊首先从反向廓清了“价值”的边界:不是零和游戏,不是博弈思维,不是风口理论。他认为,价值就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找到一条自己信服的,让自己心灵宁静的创造之路。对于海底捞张勇来说,价值就是帮助更多的人用双手去改变命运。在陆奇看来,当下最重要的价值创造,就是帮助技术创业者活下来,并加速产品和市场的匹配速度。在笃信技术驱动的庄辰超眼里,价值就是通过持续创新,在便利蜂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用户体验。 以下为对话实录:2020年有哪些不得不做的事?张磊:2020年我觉得是很特别的一年,今天咱们这么多老朋友一起聚会,虽然之前上次见面也就不久以前,都感觉有点恍如隔世,战后重逢的感觉。张勇:对,我是受伤最严重,是九死一生。张磊:你还是真九死一生,什么情况跟我们说说?张勇:那门店疫情期间天天不营业,工资又得发,那还得公司来掏啊。张磊:对,你能够在过程中能保持好的心态,主要依靠的还是长期主义。张勇:主要还是看《价值》嘛。张磊:对对对,命题作文。疫情归来,老朋友大家都聚一聚聊一聊,很难得。介绍一下,陆奇,不单是互联网行业的老兵,我觉得所有做技术的人才都应该高山仰止。他现在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要把自己对科技的所学,反哺年轻人,去教大家怎么创业,这个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把这叫复利创造长期价值。接下来庄辰超自我介绍下?庄辰超:我是庄辰超,原来做一家公司叫去哪儿,是中国最大的旅游搜索引擎,后来跟携程合并。我现在在做便利蜂,目前在全国大概有1600家便利店。疫情期间刚才张总说海底捞可能是受灾最严重的,我们便利店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抢险救灾中过来的。张勇:我怎么觉得你应该是受益呢?庄辰超:我们办公楼门店太多了,虽然我们社区店是受益的。张磊:商业模式太复杂。海底捞的张勇咱们就不用介绍了吧,听说疫情期间还是坚持得不错,给我们讲讲都又推出了什么新产品?张勇:新产品倒没有什么,主要是你得活下来,我们只是在疫情期间对组织结构做了一些调整。张磊:我们今天还有一位最年轻的创业者,今年只有28岁,贺羽,已经是连续创业者了,第三次创业。人家是中科大少年班,本硕博连读,在科大就开始创业。今天我们这几代人,几家创业公司,横跨各个时代,大家老友相聚,我们一起聊聊有意思的话题。先说说2020年吧,在这个非比寻常的一年里,我们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是什么?庄辰超:2020年的话我们肯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年初的时候我们计划要大量的开店,疫情来了之后,首先是大家的店都关掉了,尤其是我们的办公楼店是非常非常多的,还有很多大学店、医院店,这些店全部都不能营业了。只剩社区店营业,后来逐渐恢复,但是办公楼和学校、医院都恢复的比较慢的。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才是便利店的长期价值,或者我们便利蜂长期价值是什么。我们认为创造便利店的长期价值,是我们用算法来优化和覆盖整个便利店营运中的一切。那正好借这个机会,因为疫情期间经营比较惨淡,所以我们可以承受比较高的风险,因为反正卖得也不好,错也错不到哪去,所以我们借这个机会大量地进行系统改进。得到的好处就是我们的系统演进速度大大加快,我们这一年干了可能平时要两年才能干完的活。那随着最近经济的复苏,我们很多系统的能力反而就出来了。张磊:就是说做了自己长期原来想做的事,都提前实现了?庄辰超:对,比原来快多了。 陆奇:我也讲一下。我觉得确实有一点像是一个灾难之后的重逢这种感觉。对我来讲,首先就是思考了很多,特别是关于长期价值核心点的思考,有几个总结点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就是改变人类历史的,往往是黑天鹅事件,概率很小,但是影响很大。另外我现在核心做的就是在早期创业这个生态里面,特别是对技术驱动为主的创业者,我们有一个创业营的一个模式。既投资,又像联合创始人一样,一起帮着打造他们的业务。主要是在从零到一,加速产品市场匹配这一环节上花工夫。我一直在思考在疫情的情况下,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有短期的变化,而且是有非常大的非确定性的。非确定性的时间是一年半呢,还是两年,它的窗口有多大。另外对一些已经形成的长期趋势,我认为这次疫情是有很大加速度的,等于说突然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望远镜,本来我们可能只能看50公里,现在我们可能看到100公里之外的事情,说实话有几个赛道已经可以让你放大的看,看得很清楚了。张磊:看看张勇非常深邃的眼睛,在思考着什么事情跟我们也分享分享,包括也分享一下什么海底捞学不会,或者海底捞学得会?张勇:我的选择都是被迫的。首先我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想停业,但是疫情来了也没有办法,国内武汉的店停业的时候我说没事,很快就会重开,结果没想到北京、上海,整个内地又紧接着都停业了。最可怕的是当中国逐渐恢复的时候,美国海外的疫情又来了,门店又要停业了。一直到现在为止,一些国家的门店还没恢复正常。就是这些选择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另外,疫情期间我的员工是很密集的,包括我以前的组织架构都肯定是不适合的,所以说我们停业的同时,又对店的组织结构也不得不做了一个调整。按照防疫指挥部的那种模式来,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来指挥它,这是我们不得不得做的。但是没想到意外收获了一些好处。就是当时刚好是过年,我就把公司几个高管都叫到我们家来了。当时没想到的是,本来是叫过来过年的,结果这个疫情一来了大家就都不用走了。我们有半年的时间在一起思考,这才发现,我们以前在海底捞做的很多组织结构调整,它都只是针对海底捞门店做得比较透彻,但在关联公司、供应链管理方面,或者其他职能部门的组织架构没有做的很深。所以最后通过这几个月静下心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梳理,就是把每一个部门的组织架构真真正正地落实了。大家觉得收获是非常好的,这就是我在疫情期间的一些做法,谢谢。张磊:大家说的让我都挺有启发的。对于我来说呢,不得不做的事儿就是我终于有时间把这本书写完了。憋了这么多年,前前后后,五年多以前就开始起草写书,平时哪有时间写,根本没时间写。疫情期间只能待在家里,没想到还真把书给憋出来了。第二件我不得不做的事,也是让我有点启发的事是关于我的女儿。因为疫情期间小孩没法上课了,后来远程学拉丁舞,女儿学拉丁舞得有个伴啊,我就跟着我女儿学拉丁舞去了,就是我们俩一起远程学习。现在一周四次,再这样练下去我都能竖劈了。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我跟我女儿聊天时说的,就是很多时候都是在逼你做一个好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当你做了这个选择的时候,实际上才能体会到这个好的选择让你很舒服。我自己现在感觉浑身通透,筋都给拉开了。怎样理解“价值”?贺羽:确实,我觉得这个疫情促使我们做了很多事,就像我们物理行业的祖师爷牛顿,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发明都是在当时英国的疫情期间做出来的。那么张总在疫情期间写了《价值》这本书,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就是为什么起《价值》这个名字呢,而不是别的名字呢?张磊:对我来讲,我觉得价值这两个字还是有很多层含义的。价值投资这个词我觉得被叫烂了,或者叫浅了,或者叫薄了,或者叫老了。之前大家对于老的价值投资定义,都是说所谓的寻找护城河。找了一个独门秘籍,永远不变,不管是什么IP知识产权、渠道、品牌等等,恨不得弄完了这一个其他什么都不用干了,就直接收垄断的钱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呢,我是反对这种静态的价值投资论的。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这个护城河就是你能不能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为什么张勇的海底捞有价值呢,不光是因为海底捞牛,还因为张勇带了团队他们在疫情期间大家还一起去打磨,不断地想,怎么能不断地继续创造价值。这是第一点,我觉得价值的核心是创造价值。第二,我觉得就是说价值核心还是能不能用一个长期的角度看。为什么我讲最后这是一种长期主义的胜利呢,如果你不用长期主义看,你只看一个季度的事,一年的事,甚至几年的事,你很多的决策都会发生变化。当你长期一拉长,很多事你反而想明白了,长期主义最后是支撑价值的核心理念。今天在座的大家都是长期主义的老将、老兵,大家我相信都是有这种感觉。陆奇:我来分享一下对价值的理解。跟张总前面讲的有一点类似,对我来讲价值就是能够持续不断的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然后不同的行业可能它的行业的价值点也会不一样,我现在做的生意呢,就是早期生态,满足创业公司的需求。对于早期创业者来讲,我们认为就是两大需求,第一就是活下来,第二满足他们加速产品和市场匹配的速度。这个时代其实是非确定性最大的,按照我们系统的分析研究,唯一可以提高成功概率的是提高迭代的速度。张磊:对,非常好。刚才咱们都说价值创造,但是我们要把它分阶段来看。从零到一,我最近用了一个词叫做“穿越死亡谷”,这是一个应该深入来讲的事。庄辰超:我觉得价值对于我来说,就是用最低成本创造最大的用户体验。如果是To C的,比如我原来做旅游的,那不就是机票、酒店产品,便宜、选择多、速度快、支付方便吗。现在我做便利店,我觉得价值很多时候尤其对于用户体验来讲它不是一个单点,它是一条曲线,它涉及到好几面。那么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在这个行业里面它可能最大的痛点是这个,但是你的痛点很可能被别的企业,甚至被外部的一些生态环境给解决了,那么是不是说这个行业就结束了呢?其实不是,它的痛点就转到下一个原来可能不是痛点的痛点了。比如说便利店行业,它其实本质上就是每一个便利店里面,这个张总书里也提到,它是快餐,它是烟杂店,它是杂货店,它是咖啡店,它是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那么在中国其实有很多和日本不一样,有很多生活服务已经被online给取消了。那大家会说是不是这个便利店就没有价值呢,其实恰恰相反。比如说中国便利店要提供便宜的高质量的早餐和午餐,反而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当一部分痛点被解决的时候,另外一部分痛点反而变得更痛了。第二个就是你能创造什么价值。对于单一消费者创造的价值还要乘以服务消费者的数量,你能服务多少消费者。现在的情况是,在大城市里面有一些高质量的便利店服务,但是由于他们的成本劣势,导致了他们的僵化,因为他们靠一层一层的人管理,不能够适应中国的多样性,所以很多便利店开了很多年也只能开一千多家店,服务的消费者局限在百万级别。然后我们的想法就是说通过一个算法,比如说有很多的便利店公司进到一个城市,它需要全新的组织商品,各种框架都需要有,那我们现在一个总部,用系统指挥全国,而且所有的检查工作、安排订货,店员都不需要知道。容易到什么程度呢,都是通过app,就是跟打游戏一样点几下,然后根据指令做一做就解决了。中间所有复杂的业务计算全部由系统完成了,那么这样就让我们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在高速渗透的时候保持比较高的品质。我觉得这个是目前便利店行业最大的价值痛点,真的如果把这个痛点解决了,我相信可能有新的痛点出来。所以这就像张总书里说的,要不断创造价值,才是唯一的护城河。因为当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其实不但创造了很大得企业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张磊:对,这一点你说特别有意思,披着便利店的外衣,但是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大脑,就像特斯拉是披着一辆汽车的外壳的人工智能一样,道理是一样的。这种打法才能真正把规模给做起来,才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它就也自己变成一个平台。张勇:我们的价值我还是坚信双手改变命运,这个是我们认可的一个价值观。但是我觉得双手改变命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要是能够在海底捞培养出一种大家凭借劳动能够创造出属于每一个员工自己的繁荣和未来的话,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要努力的。马云画过一个图,他画了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中间画了一个波浪,三角形上面就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三角形下面他写的是组织、人和KPI以及企业文化。他说这个波浪就是大海,这个三角形就是冰山,冰山上面海平面的东西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东西,这个不足为奇,但是要想支撑冰山上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下面的组织决定了你们支撑多久,就是下面要很强大。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个价值的话,还是冰山下面,你的组织、人和KPI,以及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当然就支撑了你一个什么样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坚守创业的初心?张磊:非常好的价值。听起来我觉得好像大家都是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找到了一条相对自己比较信服的,能说服自己的,也能说服自己组织的一种价值创造道路,我称之为心灵的宁静。其实这个还是挺重要的,因为外界很复杂,竞争很激烈,大家寻找心灵宁静的这个道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过程。咱们其实每个人创业都不同时代,张勇是哪那一年创业的,我记得当时在简阳只有四张桌子。张勇:我1994年创业的。张磊:你是1994年,我跟庄辰超是2005年创业,那时候多大年纪?庄辰超:我当时29岁。张磊:29岁创业,我2005年创建高瓴时33岁。贺羽是哪一年创办国仪量子?贺羽:是2016年。在这之前为了创办国仪量子我也做了很多准备,国仪量子是我创办的第三家公司了,我创办第一家公司的时候还没成年呢。张磊:陆奇反而是我们最年轻的创业者,2018年才创业。陆奇:2018年,那时候是57岁。张磊:我们都是在不同年纪,在不同时间创业,能不能分享一下当时每个人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支撑你们一直往前走?贺羽:因为我是科大少年班嘛,就是念大学比较早。我还在念大一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成年,听了我导师杜江峰院士的一个报告。那个时候他说要振兴国家的科学产业。他当时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买仪器的故事。那个时候他还不是院士,国外的仪器公司报价六百万,他好不容易把钱凑齐了,就到国外要去买,然后对方现场涨价,涨到一千万。第二个故事就讲的是我们的仪器坏了,然后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真正把它修好。那个时候我听完这个报告之后,我觉得我就被击中了。我当天晚上夜不能寐,第二天就找到杜老师,我说这个事我一定要干。因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或者第三世界的科研工作者,占了全球科研工作者的绝大部分,如果说能够把这一部分的科研工作者的效率提高,那么其实也是为全球的科研做服务。张磊: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梦想。贺羽:就是面向科学家的需求来创造价值,这也是咱们这本书里面讲到的。我们现在设备已经卖到国外了,现在其实国外的这些科学家也在感谢我们。正因为有了我们这样一个搅局者出现,全球范围内这个领域的服务也越来越好。张磊:有竞争才有进步,否则全是垄断的,没人给你好的服务,没人给你更好的产品。能不能推动价值的核心,首先我觉得是你不能用零和游戏这种思维来想问题,这是一个正和游戏。你作为竞争对手出现,人家也很高兴,激起大家的创新,让大家都能做得更好。所以说我觉得价值的反面是什么,我觉得首先要反两样东西:第一,反零和游戏,在他眼里所有人都只是竞争对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对手是促使你进步的;第二个要反的是什么呢?就是反风口,什么东西都要追风口理论。价值是什么我不知道,价值不是什么我们得知道,首先不是零和游戏,不是博弈思维,不是风口理论,我觉得首先三不是,才能说价值是什么。贺羽:然后接着呢就是我导师借给了我一个14平方的办公室,我就在那个办公室里面开始了做第一家公司,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整个实验室产业化还不太成熟,我们就在一个小办公室里面做了第一家公司,接着也做了第二家公司,才有了现在的国仪量子。张磊:张勇把自己的心灵带到了1994年,四张桌子历历在目。张勇:我当初创业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就想结婚的时候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所以说就整了这么一个四张桌子的火锅店。张磊:有没有人那个时候告诉你叫异想天开啊,1994年就敢想创业。张勇: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创业,就知道当个个体户挣点钱,真正没想到做生意这么赚钱。当时上班几十、一百块钱一个月就觉得很开心了,结果后来才发现你摆个麻辣烫,一晚上可以赚两百,这种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房子很快就买上了。但是我陷入了一个怪圈,因为我倒是买上房子了,但是我身边的大堂经理或者厨师长,他们还买不上。赚的钱都让我拿去买房子了,这个让我很内疚,所以我就没办法,为了让他们能够买上房子,我得再开一家店,让他去当店长,这样他不就分配得多一点了吗?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也叫责任感吧。但没想到这一下就走进这个死胡同了,因为永远都有人买不起房,一个店只有一个店长买得上房子,我也不可能跟客人说,欢迎你到我们家吃饭,我们家员工都要买房子。你要是跟客人这么说,客人还火大了,人家还不来了,所以没办法,我就只有不停地开,不停地开,就一路这样子。和我们员工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一致的吧。张磊:你这个初心梦想我觉得也太神奇了,就是先给自己买房子,再给各个同事买房子。我觉得这个虽然很朴素,但最后还是这句话,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人的本性。张磊:我们最早投资CC(庄辰超)也是上来就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被征服了,就人群中多听了他几句。CC上来跟我们讲,所有的商业模式都用数学给你逻辑分析了一遍。后来认识了CC的太太才知道,CC连找女朋友都是商业逻辑算过的,date过多少多少个,哪个时候成功率最高,过了以后成功率陡然下降,所以一定在那个点上要close deal,要把事给干成。数学逻辑这么缜密地去创业,跟我们分享一下,价值创造主要是数学吗?庄辰超: 我觉得价值创造首先是让消费者有感知的东西,但是怎么样实现这个价值,缜密的数学可以让更低的成本,更多样地或者更高质量地来实现这个价值。我是2016年开始想做便利蜂,当时跟张总聊了很多,因为张总是零售专家,说便利店是值得一看的形式。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原来我办公室在中关村西区。那中关村西区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是曼哈顿的收入水平,但周围所有吃饭的地方全部都是城乡结合部的水平。当时我们吃饭的时候,经常就跟老板说地沟油少放点今天。当时我们就觉得说中国的经济如此发达了,零售服务业、餐饮服务业的食品卫生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其实当时创业最初很简单的初心,就是说我觉得不管有钱没钱,吃得干净、高品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我相信所有开餐饮店的人他们都是好人,为什么做不到呢,其实根本问题是效率不够,因为效率不够,他就不能够用高质量的生产过程来提供高品质和服务。那么怎么提高效率,核心就是算法。因为算法可以把整个效率都管控住,把所有的浪费都压制住,然后关键的时间提供关键的商品,一点都不浪费,这样的话才能够既不影响成本,同时还提供高品质的食品,解决食品卫生,提供美味的可口的食品,并且可以渗透到全国,我觉得这个就是初心。张磊:所以第一首先要发现价值,发现价值链在哪儿,然后再自己琢磨创造价值,只不过创造价值过程中用了很多数学和AI元素。陆奇:我的创业可能是比较特殊的,我建立我现在业务的时候,已经57岁了,讲讲初心吧。因为我过去做了几十年技术产品业务为主的,第一我想找一份职业,我可以再干十年、十五年都能胜任的一份职业。另外长期确实在比较宏观的一个维度看,哪些是价值创造可能性最大的,通过我自己的分析,我认为从宏观和历史角度来讲,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创新生态,因为所有的核心要素都到位了,人才、技术、市场、资本,这四大核心要素,基本上都到位了。我个人的理念就是,创新永远是驱动人类社会进步最大的源泉,技术是创新最大的驱动因素,如果基于这样的理论的话,如何建立一个机构,它既可以投资又可以帮助创业者从零到一,这样的话他有长期地支持创业者的一个作用。所以当初我个人创业的初心主要是朝这个方向走,长期我个人比较倾向追求价值的源头。对我来讲,在早期生态,其实本身就是两样核心,好的创业者,可以商业化的技术。所以这是我创业的初心,虽然我创业时的年龄已经很大了。 张磊:永远都在路上,每一步都算数。陆奇:是,我这种年龄起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两个人一起做,就是可以跟夫人一起做。庄辰超:张总,你是2005年创业的,我记得当时我做去哪儿回国的时候,大量的主流的基金都是中国人跟海外的大基金合作,然后用到大基金的牌子。当时是很少有自己创造一个独立的品牌,您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您是怎么想这事的?张磊:这个也很有意思。我们也想过,如果只是做一个投资机构的话,这件事其实跟海外的一家基金合作,做一个中国的分支或者做中国的一个合作的模式,是一个更容易上手,更好走的一条路。当然了,书中说不走寻常路,最主要的原因说到底,我们认为高瓴自己就是个创业者,只是恰巧还是投资人。We are entrepreneurs who happen to be investors。那么从这一点来讲,为什么我要留给自己足够的灵活度和空间,因为我认为自己是创业者,所以我觉得高瓴资本名字是不是都可以改改了,从我们的初心出发,你这一问,我觉得是不是我们应该叫高瓴创业集团,大家一起去创业。如何穿越周期?贺羽:作为在座里最年轻的,2020这一年我好像已经在速成中穿越了周期。那我就再以年轻卖年轻问一个问题:怎么穿越周期呢?各位都是真正穿越过周期的前辈,能不能告诉我要如何在这么多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张勇:我想问一下,小贺,你说的穿越周期是活得够长的意思吗?贺羽:是啊。张磊:不但活得长,还要活得好,活在波浪中,大浪打过来船还不翻。张勇:我觉得企业家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身上有很多缺点。我觉得企业家最容易犯的缺点有两个。一个是贪婪。能成为企业家,肯定取得过一些成功,这些成功会让你更“贪”,而且有时候我们会把这种贪婪包装成一种理想。但你要区分你是真正有理想,还是在包装自己。当然如果一点不贪,好像当一个企业家也有问题,就只种一亩三分地,种完回家了。所以我觉得企业家是可以有一点“贪”的。但我们还容易犯另外一个错误,就是愚蠢。因为大家都觉得你挺牛,这会让我们做出一些很愚蠢的决定,我们愚蠢地觉得我们讲的话都是正确的,我们愚蠢地觉得我们的流程制度都是正确的,愚蠢地觉得我们员工都应该那么努力,但是其实你想想很搞笑的,你凭什么要人家都那么努力?如果你的企业规模足够大,其实你愚蠢点也没关系,因为大到一定程度时规模是可以帮你掩盖愚蠢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企业想倒掉、想不能穿越这个周期,他必须两个错误都同时犯,又要贪婪,又要愚蠢。又贪又蠢。当然,你们可以不同意。张磊:所以你的意思就是,穿越周期的法宝就是不要同时贪婪和愚蠢,可以允许一样。张勇:你可以犯一样错误,可以贪,但是不能愚蠢;但是愚蠢千万别贪,就可以穿越周期。陆奇:我讲一下周期。我个人觉得周期其实是要理解的。我举个例子,很多上市公司,某个季度成绩不好看,都会解释为季节性因素。但我们从没看到一家公司某个季度成绩好时,它会归结为季度性因素的。我们在投资这个行业,资本市场是有周期性的。比方说资本很多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创业者,融到钱你得问,是不是真正代表你进步了,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比你融的更好;但是在资本紧的时候,也未必是件坏事情,因为大家都紧,你融到钱你反而价值更大。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要正确对待周期。还有一点,就是怎么来面对突变。这次疫情就是突变,两个层面因此而加速了:第一是习惯的快速养成。在消费者创新的行业里,改变旧习惯、养成新习惯是非常难的事情,在疫情下,很多习惯快速就被养成;另外是概念的接受,疫情让那些原本可能5年才被接受的事情快速成立了:比如在线办公的被广泛接受。这种情况下,你必须把很多非确定性因素充分准备好,比如现金流、比如企业要如何稳定地运营,在这个基础上要勇敢抓住加速提供的机会。另一方面,对突变之后下一个新的长期里会开启的新趋势,要有敏感度。比方说这次疫情后对医疗测试、免疫等行业带来的长期性机遇。所以我认为创业也需要更系统性地把握自己,一方面不因突变造成颠簸,同时去理解那些非周期性的结构性的影响,从而抓住属于你的真正机会。庄辰超:我做企业也经历过好几次危机时刻了。正常时期,大家对任务都有排序,优先都是紧急且重要的,那些重要不紧急的就会往后排,有些事本质上很重要,但可能在你的队列里能排两三年,我认为今年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它们释放出来了,资源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解决了这些重要的事,你的能力有可能是会加倍的,回头再去做那些重要且紧急的,效果可能事半功倍。所以有一张很好的任务清单,我们需要不断地根据新的行情评估、调整这张清单,我想这个方法能帮你比较量化地度过危机。张磊:我想起今年年初的一件事,应该是2月,疫情还相当严重的时候,我们有一位CEO给我打电话,他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说看这形势不太对,他说我觉得咱们要保持现金流。他跟我说,你不是跟我们说两个法则,第一,Rule NO.1,stay in the game,要永远在游戏里活下去;第二,记住第一条。那我决定向董事会提议,所有员工的年终奖——本来打算过完年发的——都不发了,我们管理层更是要带头减薪,所有人减30%。我第一反应,实话说作为股东还挺感动的,毕竟他还想着大家的利益。但我第二反应是这不对,如果你这样做,你就失去了你的诚信。你很艰苦,股东很艰苦,但你的员工更艰苦,他们过去一年苦苦奋斗,你对他们应该诚信。然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打算这样做?他说因为其他竞争对手都这么做。我就说,那不对,你要做难而正确的事,而不是别人都做的事。后来2月底我们在zoom上搞了一个CEO线上大会。我跟大家说,第一件事,保证所有员工的安全;第二件事,活下来,盘点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急的事;第三件事,在苟且当下的同时,还是要有未来、有诗和远方。可以弄一个wish list:问问自己你最想干的事是什么,你最想收购的店是什么,你最想雇的人才是什么,你最要坚持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说价值观就是你说过的话、就是对你的员工要有诚信。我也专门用这个例子来跟大家讲,高管团队可以自觉减薪,但是所有的员工,一个不能减,后来连高管团队我们也不让他们减,去年宣布的年终奖,一分都不能少——别人不做,你这么做了,你才是最有竞争力的。只要你做长期,做难而正确的事。我不瞒大家说,我创立高瓴15年来,最忙的几年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包括2017、2018年这段时间,还有就是今年,急救投资都做了好多笔。为什么这样?因为危机真的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能照出来你的真心在哪里,你的价值观在哪里、你自己坚定的点哪里。什么事都归结为危机的人一定是有问题的。在这个时候你要做难而正确的事,那么危机以后,你的员工对你有信心,觉得你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住了。所以我说这真的是最好的压力测试,能测出你能不能真正坚守自己的价值。怎样选择同行者?贺羽:在危机中坚持本心,我觉得这就是伟大的格局者。都说创业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如果说是我们想要走得快,那么就一个人走,如果说我们要走得长,那么一定是一群人走,所以同行者是尤为的重要,比如说在座的各位,大家最开始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呢? 张勇:张磊这本书里有一句,“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则虽远亦至,格局小则虽近亦阻”,这个说得特别好。选合作伙伴格局很重要,我选就是看三点,第一你是不是爱这个企业,第二你是不是洞察人性,第三你的业务是不是熟练。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要员工爱海底捞,海底捞得先爱他。所以我肯定是从老员工里面选人,多年下来海底捞怎么对你、你怎么对海底捞,从这些细节上就能够观察出你是不是爱这个企业,我觉得这点对于我选拔合作伙伴,这是首当其冲的,比其他任何一个品质都要重要。第二必须要洞察人性。成为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你起码要洞察人性啊,员工们是怎么想、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将来还需要什么、我们如何满足这些需求,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当中,洞察人性对我来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第三个很简单,业务得熟练,开餐厅的,什么是毛肚,牛肉怎么摆你不能不清楚吧?满足这三个标准的,我觉得已经是格局非常高的合作伙伴了。庄辰超:所有的创业一开始都是找3F,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和fool(傻瓜),只有傻瓜才会信。因为饼画得太大,一般人吃不下。(笑)真正最核心的合作伙伴,陌生人是比较难的,所以肯定是熟人。我最开始的两个合作伙伴,全都是多年的朋友。长期相处让我了解他们在乎什么,这样的话知道他们的价值取向。有的人是比较在乎可能今年拿多少钱,有的人可能在乎你告诉我一个数,三年或者五年内拿多少钱,但是这个创业尤其最初的创业,他可能是完全没有时间性,有可能是十年,有可能十五年,还有可能经历了很多努力,最后还失败了,但是他在享受这个过程。所以首先是要目存长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其他几项,我看《价值》里也有提,我们可以展开一个能力清单对照打分:比如他是否有深刻的行业洞察,专注的执行力,超强的同理心,以及刚才说的长期主义理念,我的合作伙伴起码要在里面有一项上超过我,并且是显著地超过我,我想我们才能组成一个更强、格局更大的创业团队。陆奇:创业是一个长期非常艰难,往往九死一生的一个过程,所以选择同行者是非常重要。创业核心就是两个,既要走得快,又要走得远。我会选这个人当然认识是最好,有的时候没法找到认识的,但是背景调查是一定要非常详细,这个人他的初衷,了解他的动机是什么,特别是对家庭经济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的话因为我们是一个回报很长期的,他如果是生活需要短期的话,那就不太适合了,所以第一就是了解动机,是不是匹配。另外我要求能力上比较互补,这个人的学习动机、迭代能力必须要非常强才行。做我们这一行,迭代的速度其实就是进步的速度。要走得远我觉得就是对价值观的认同,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话走不远。我们对自己的定位现在就是做陪伴者,创业者是走在改变世界最前面的人,他们来承担风险、长期投入。我们奇绩创坛就打算做创业者的co-founder,尽力打造一个社区,给创业者更多的长期陪伴。张磊:这本书里我写了两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重要。2005年我做高瓴的时候,找的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家都没做过投资,所有人都没干过。有一个本来我是去找我一个做律师的同学来的,结果人家都是大律所合伙人了,我把我的“蓝图”一说,人家说,真有理想,但是听着不太靠谱,最后他就把他太太派来我们公司帮忙了,结果她太太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合伙人之一,也是我们现在的COO。为什么我们这帮所谓的“乌合之众”可以走得远呢?我觉得首先就是这拨人符合了最早同行的理念,大家其实不知道一定要干成什么,可能是像张勇说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是为了别的什么东西,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这个信念一定不是被短期的事情来驱动的,我认为找到这样的同行的人太重要了。后来高瓴比较有名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来申请加入。我们今年招暑期实习生,招16个人,结果有2500人报名,面试就搞了7轮,中间还做case study,摄像头对着你,自己写材料,恨不得把人剥掉三层皮。我后来说一句话,我说我其实特别警惕招各方面都NO.1的人。这句话后来在网上被diss了很久,大家都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成功了就警惕我们NO.1的人。我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也是跟“与谁同行”这个问题有关。很多人去哪儿、往哪个方向走,其实自己没想清楚,他就是惯性的要No.1。我北大清华NO.1,毕业去NO.1的投行,NO.1的投行干两三年就去No.1的投资机构,就去高瓴。为什么来高瓴?他表面会说一套,其实原因就是他觉得“我们上一届的NO.1都来干这个了”。这就是NO.1的惯性思维,他不会真的去问自己的内心,自己为什么而激动,自己真正想干什么,自己的激情到底是去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激情就是用投资改变生态,用投资把资源配给最好的企业家,以资本为信号弹,帮助最牛的企业家绽放自己。如果你相信要用双手改变命运,找张勇;如果你相信用资本改变生态,找张磊。这就是我们干的事。但如果你相信的是No.1的人去高瓴,那就别来了,这种No.1是我们要警惕的。靠着惯性往前走的人很危险,他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我为什么要No.1,因为我下面有No.2、No.3。真正做到最好的投资人的时候,眼里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你要有强大的同理心,你必须要能理解整个生态。你还是要盯着你解决什么问题,你怎么帮助资源配置给最好的企业家,怎么帮助最好的企业家绽放自己。这是为什么当年我选择同行伙伴,现在高瓴2000多个人选10多个,我们会这么较真地去选,因为与谁同行真的比去哪里重要,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几年以后商业模式会怎么演变,迭代太快了,当你选的人错了,后面就很难办。商学院里有一种说法,到底是组织决定战略,还是战略决定组织?很多人说我要先定我的战略,就像张勇刚才提到的“三角形”,我要先定初心和梦想、价值观,然后搭组织。实际上很多时候你的组织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初心、梦想、价值观,决定了你的战略,实际上还是组织决定战略。所以回到根上,还是选择人同行,实际上决定你公司的战略,决定了你的很多东西,所以并不是战略决定组织,是组织决定战略。贺羽:我就是四个字,和而不同。“和”首先就是要选择长期信任的、熟悉的人,就是最好是大家一起从泥坑里面爬出来的人。还有一点我觉得在创业过程中也没有什么正确与不正确,很多时候就是要做出一个决定,其实大家在一起讨论事情就要快速,这也是“和”的一点。“不同”,我觉得就是大家一定是要互补的,这是我选择合作伙伴的一个标准。印象最深的人?贺羽:2020年过去了大半年了,大家有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者说印象最深刻的人啊?要不庄总先来。庄辰超: 我印象最深的人,也是张磊合作的公司,新加坡的Forrest(SEA创始人)。我很早就跟他聊过,他那时候说要去做电商,去东南亚各国,我当时想这可真够难的,跟各个国家打交道。结果他今年做的非常好。我聊到他怎么在不同的国家做生意,每个国家国情都不一样,而他的团队很多都是中国过去的。他的同理心和调度资源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一个中国企业在海外做到这样,这么local,完全沉到本地,这是相当出色和杰出的。张磊:你知道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学习和迭代能力。当时我们投资他的时候,很惨的时候,我们在他上不了市,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他2.5亿美元,他拿着我们2.5亿美元,在东南亚全跑了一遍。他说你看,高瓴这样人傻钱多的都来了,你们赶紧加盟吧,搞搞搞,搞了8个多亿美元,就是生命线;第二件事,就是迭代人才。我们的运营合伙人阿干(干嘉伟),是原来美团的COO。我把他派过去,本来说借他俩礼拜,我说借给Forrest俩礼拜,阿干就跟着他去看,什么线下,怎么做电商,怎么做零售,怎么做地推,帮他做各种各样的模式,后来他就把阿干直接给洗脑了,跟着一下干了6个月,天天跟着他们跑。最牛的这些企业家真的是,吸星大法,后来阿干就被他给掏干了,啥都学会了。他就说你可以回去了。结果你看人家自己,他自己孵化出来了。所以说最牛的企业家,不断的迭代学习能力很强。陆奇:今年我印象最深的是盖茨先生。他身上有几个点,第一,他真的有前瞻性的判断能力。第二他非常有勇气,在美国媒体非常扭曲的情况下,敢于站出来,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第三他付之行动,他花了大量精力,他的基金花了大量资金去投入药物以及疫苗的研发。在如今全球相当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有更多像盖茨先生这样的人,有远见、有勇气、且能脚踏实地来落地。张磊: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健身教练。他很有意思,有一次他说,我终于把你说的格局俩字想明白了,格局就是要有空间,你看东西要有空间,不拘谨。我一听,说的真好,我说我得赶紧记一下,这是个很朴素的东西。张勇:我今年印象深刻的是网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疫情期间,一个小城市培训中心的老师,老板过年前把他提拔成合伙人了,拿着在当地不错的收入,还有培训中心的股权,本来过得非常安稳。后来疫情影响,他也被裁员了,他之前贷款买了辆车,于是他就用这个车开始跑滴滴。他也不想告诉他老婆,因为怕老婆担心,所以每次出完车回家,都在楼下呆半天才上去,怕被老婆看出来。结果他老婆真的一直没看出来,睡得特别香,而他自己,一边奋斗、赚钱,一边怕老婆发现自己失业、跑滴滴,每天还要蹑手蹑脚的。这个故事为什么我很喜欢?第一,面对突然的变化,这个主人公应对得非常积极。第二,他不给家人添麻烦。第二个我认为是特别重要的优点,我非常敬佩,因为我还是经常会把我的情绪带回家的,老有脸色。未来有什么有趣的计划?张磊:都说今年是黑天鹅之年,其实年年都有黑天鹅,今年可能特别黑一点。我们说说大家都有什么有趣的计划吧,以及各位如何保持身体和心理上的强健?庄辰超:我们可能还是,不断地迭代系统。前几天团建,说让我画一幅画描述几年后的公司。我画了一幅莫比乌斯环,它是一个曲面,可以永远走下去,如果你把它剪开它又可以无限套在一起。我觉得这有点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些事,数量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一个耦合。两个世界是各自独立的世界,可以无限细拆,但又不分你我。我们今年往后的目标,就是想做一个全自动业务流程。我们现在的流程已经很多是系统判断了,但还是有小部分环节还需要人工参与一下、审批一下。但我希望把系统、把整个便利蜂的运营,包括日常经营、什么时间段开店闭店、甚至包括如何去跟物业等打交道、要资源,全部通过数据来驱动。换句话说,便利店只是一个大周天,是一个外围,我们真正练的是小周天,是它的系统。这套系统未来不一定只做便利店,它是真正对于物理世界的掌控,物理世界发生的东西完全用数字世界决定,数字世界在决定物理世界怎么操作。陆奇:我的我不知道算不算有趣,但我们正在尝试,疫情如果成为常态,我们如何把原本线下的活动——比如我们的创业者社区真的搬到线上来,既能保持高质量的互动,同时又可以非常高的程度上保持疫情的防控能力,这是我们想探索的;然后11月我们想做一个路演日,去年我们请了1200多名投资者,和我们的创业者对接,帮助他们活得更好,帮助他们融到下一轮。今年路演日的情况,更多细节我现在不方便透露,但我们很想探索如何在一个物理世界里有充分数字化能力的体验。然后也分享一下如何让大家心智变得更坚强或者坦荡一些。我对创业者都这样建议,核心要做两件事情。你要自己可以不紧张,不焦虑,就是想得更清楚,做得更有效。一定要能够活下来,然后在执行上抓住属于你的机会,因为中国从宏观上来讲,创业的机会是相当相当大的一个创新生态。我以前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讲,在美国是长不出一个美团,长不出一个拼多多的,它是结构化的因素。人力的成本,社会的结构,中国的技术能力加上国情,加上我们前面讲的人才、资本、市场结构。宏观上来讲,对一个创业者来讲,其实机会是更多的,关键是如何把控。贺羽:我们在开发一款全球最便宜的量子计算机,只要40万人民币一台,两个比特。我们想让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能用得上。我们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经典物理学得越好,越难理解量子力学。比如说我学了10年物理了,然后让我来看量子学,我就觉得凭什么两个状态它能叠加?凭什么能够相干?凭什么能够纠缠?而小孩子不一样。张磊:突然感受到我小儿子的压力了,学奥数还不够,现在还得搞量子计算机。张勇:我都50岁了,计划好像没有那么有趣。去年我开始跑步了,一开始只能跑两公里,今天早晨我跑了11.75公里。一个星期跑四天。还有个有趣的,是我又开始戒酒了,今天是第15天,我之前戒酒很多次了,好像第6次了,我也记不住,总戒不掉,反正我一般都是宣布了之后,一般都没超过10天,自我就破产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功。贺羽:大家真的都是前辈,张勇总在简阳折腾4张桌子的时候,我两岁,正在隔壁城市绵阳玩泥巴呢。所以还是想问一下,前辈们对我们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庄辰超:我觉得可以多看看《价值》这本书。张磊:托就是这么产生的。庄辰超:我其实是说真的。无论学习、工作、人生很多选择还是要看到长期价值。年轻人可能看不到那么远,但是尽他的努力往前看,肯定会对人生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帮助。陆奇:我觉得这本书描述的核心的理念,跟我现在做的工作其实是高度吻合的。我看了之后,说实话我已经给我所有的团队的员工每人都推荐了一本,核心在我们工作上,关键要把价值体现出来。对我们,我个人来讲,对我们整个团队来讲就是尽可能帮助我们所支持的每一个创业者。他们创业成功的机会更大,他们产生的价值也更大。他们产生价值,就是我们工作所间接产生的价值。所以对奇绩创坛来讲,我们非常非常关注的就是真正能够帮到创业者。少踩一个坑,多开一条路,这是一个长期追求以时间为朋友的这样一个价值的一个比较现实的一个体现,所以这本书对我,对我们团队来讲是非常直接有连接的。张磊:张勇刚才说连他都戒酒又跑步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你是用什么精神去创业。这是一种运动精神,sportsmanship。你想跑得更快、更好、更远。那么一群人一起,最好的就是有运动队精神。这是第一点。第二就是再说说“价值”这件事。我觉得应该想的不是去问我会得到什么,如果你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你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的,这个社会早晚会重新回报不断创造价值的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可能羊毛不是出在羊身上,它可能会出在猪身上,出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但只要你能不断地创造价值,它一定会回报你。可能是最后海底捞火锅免费了,别的东西让你玩起来了,最后张勇可能全部收会员费了,收的就是海底捞游戏费了,海底捞吃火锅变成一种游戏的生活方式了,对吧。你只要创造价值,你自己的价值的实现一定会出现,可能时间有长短。第三个,我觉得最本质的价值,实际上还是长期主义,就是说你是不是长期主义价值观的胜利。你如果看得短,什么事都很难办,你稍微一拉长,很多事就看明白了。就是我们说的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短期是不是跑到第一,跑到前面,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你能不能滔滔不绝呀。创业也是一个长期修行的过程。而且我认为,创造价值、长期主义这些事不能只把它看到创业,这就把它想窄了。我觉得价值和长期主义是一个生活方式,是你自己生活方式的人生哲学的选择。找工作,找男朋友、女朋友都是要秉承这个长期主义,你要问自己,这到底是一个让你能心神宁静的选择,还是说喧嚣之下被迫做的很着急的选择?所有的事情都苟且的话,那一定没有长青。在苟且于当下的时候,还得心里有诗和远方,最后还得是长期主义做你的丈量尺。怎么量?不光是创业,而是每天你的生活方式、你做每件事的选择。我今天要不要考研、我应不应该做这个事、要不要选择这份工作,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用长期主义去看,它对我到底是有长期价值的事,还是只是短期有价值的事?我认为判断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就是看能不能把长期主义应用在你生活中每一天的微决策里,最后形成muscle memory,肌肉记忆。你自然而然的就是长期主义,你心里就不慌。人家说手有余粮,心头不慌。那穿越周期就是手有价值,心头不慌,这样你才能获得心灵宁静、才能感到坦然。抓住这一点,其实前面的问题都解决了,你怎么选择长期伙伴、与谁同行、开启怎样的事业,你再做这些选择都会变得容易。我这叫什么?回到今天主题,画龙点睛了。好的,今天谢谢各位互相捧场,谢谢“托们”,差不多了,谢谢大家!(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来源:北京商报“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年增速达2.3%。按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宏观调控目标,当前全国新增就业目标实现超预期完成,消费增速接近往年正常水平,三大产业投资数据全部转正。“总的来看,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但同时应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宁吉喆表示。宁吉喆指出,从2021年的情况看,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仍较多,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且正在显现。全年GDP超100万亿元据统计,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据了解,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10万亿元的台阶,2012年这一数字突破50万亿元,2020年再次突破100万亿元。在过去20年间,国内经济总量规模扩大至10倍。按照目前测算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万亿美元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达到17%左右。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宁吉喆表示。在过去一年间,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例如,“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等;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其中,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预计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不过,宁吉喆也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旧较大,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投资依然存在短板,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高新技术领域仍面临被“卡脖子”的境况。”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指出。付一夫表示,我国仍要推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继续从促进居民消费、推动新基建等方面着手,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同时,继续通过完善营商环境、优化外贸结构、主动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等方式来助力稳外贸外资。此外,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2020年初至今,随着我国疫情控制总体走向平稳,政策帮扶持续显效,就业压力得到缓解。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12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从新增就业数据来看,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显著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其中在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稳就业带动居民增收。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7%,这表明兜底保障的力度加大。”宁吉喆表示。“扩大消费最根本是要促进就业。”此前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重申,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提出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同时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地方层面也相继发布新规保障居民稳就业。例如,在此前召开的回顾“十三五”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贺锐表示,目前,北京市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人数已达30.6万人;全市缴纳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数约66万人。不过浙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超提醒道,随着春节临近,国内新增就业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季节性失业率面临冲高可能,不过鉴于今年春节事件较晚,农民工返乡抬升失业率或在1月数据中体现;同期,考研人数和应届毕业生人数创新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77万人,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或超过1000万人。全年最终消费支出超55万亿元鉴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促销费、扩内需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共识。尤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已成为战略基点。从总量来看,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在2011-2019年,这一数据平均为53.4%。从增量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季增强。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三季度加快了3.7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比三季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过去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全年看仍然是负增长,但三、四季度数据已经转正,特别是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到4.6%,这个速度已经开始接近前几年的正常水平。12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略有波动,确实也是受到几个地方散发疫情的影响。”宁吉喆指出。不过,由于国内疫情零星反复,消费分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加速了消费业态升级的势头。据统计,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1—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6%、5.8%和16.2%。“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挖掘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潜力。”宁吉喆说,我国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世界最大的,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也接近45万亿元,这将助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在他看来,从2021年情况来看,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较多,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具体而言,物质基础雄厚。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工业主导作用增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体系完整。全世界已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在全国14亿人口中,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新的一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广阔的国内市场都是我们发展的立足之地和回旋空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截至2020年末,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七连丰”。据统计,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4286万吨,增长0.9%;早稻产量2729万吨,增长3.9%;秋粮产量49934万吨,增长0.7%;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186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13425万吨,增长0.5%;玉米产量26067万吨,持平略减;大豆产量1960万吨,增长8.3%。此前,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曾表示,此次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这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0年,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保障粮食安全仍需“藏粮于地”。去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12月3日,《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针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置力度。“我国粮食自足有余。从年内疫情也可看出,粮食问题是国家重中之重,疫情之下,农业愈加凸显其战略性地位。”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孙文华指出,当前海外疫情尚未稳定,我国一方面需引导粮食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也要确保耕地红线,抓住粮食生产的主动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值得关注的还有,经历了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其他肉类替代品产量齐升。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3440万吨,增长7.5%;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2020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宁吉喆指出,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到四季度,生猪存栏、出栏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猪肉进口量加大,保障了国内供应,使得猪肉价格四季度明显回落。猪肉价格去年年初涨幅超100%。在去年10月至12月间,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8%、12.5%、1.3%。在其影响下,食品价格总体得到有效控制,呈回落态势。三大产业年内投资均转正“去年,消费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投资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宁吉喆指出,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都实现了正增长。据统计,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比1—11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89264亿元,增长1.0%,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全年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19.5%、0.1%和3.6%。在第二产业中,虽然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2%,但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仍带来较强支撑作用。据宁吉喆介绍,随着需求结构调整,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的投资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为10.6%、11.9%,分别快于全部投资7.7、9个百分点。从产业投资数据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投资增幅达到12.5%,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28.4%。“制造业投资增速在部分行业的引领下,呈现确定性修复态势,且呈现加速修复走势。”李超指出。与此同时,因涉及链条长且产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中的基建产业一直是疫情期间重要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据统计,前12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0.9%。其中,除铁路运输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下降2.2%和1.4%外,道路运输业及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为1.8%和4.5%。李超认为,四季度一般是基建传统淡季,受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冷冬和供需错配推升再通胀的逻辑影响,电力供需差距拉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供电不足”的超负荷现象,导致阶段性拉闸限电的非常规措施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现存基建项目的施工强度,对基建进度也产生一定扰动。宁吉喆指出,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同时,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也很重要。2020年投资在促进经济恢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还要加大有效投资的力度,把我国较高的国民储蓄率转化为实际投资的成果,同时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三驾马车”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记者丨陶凤 刘瀚琳编辑丨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