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院校硕士,是进有编制的重点中学,还是去没编制的二本院校?目前双非院校的硕士毕业找工作还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放在几年后可能竞争力就会大减,毕竟现在考研的本科生每年都太多了,再过几年,双非硕士毕业生就不如985、211的研究生了,目前双非硕士毕业生能有这两种选择的确还是很不错了,如果让小编选择,还是去二本院校吧。那里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人生格局更大。但如果你不读博,可能没有教书的权利,进二本院校,读博,前途无量,下面小编简单分析一下,仅供参考。首先,去中学进编制,目前市内重点中学都不一定好进。现在城市重高中学的要求都很高要求。进普通二本难度依然不小,一般院校至少是好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且是辅导员身份进去。如果是大学,喜欢或者能进去肯定可以先去,毕竟不坐班,有更多自己时间,选择的余地更多,但是想往上走,意味着要读博士。不然没有出路。其次,不管是什么学位毕业,去做中学教师或者二本院校的教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如果是选择中学教师的话,相对发达地区的地市级、县市级中学,如果你的优势不是很明显,岗位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何况现在都是公开竞聘,基本上都是凭实力,如果是指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地市级或者县市级中学,这个进去的概率相对会高一些,不过条件及其收入要比前者中学少很多。其三,为何说去二本院校发展前途更好呢?二本院校本来就不存在所谓的编制问题,现在大学实行的都是合同聘任制,如果到二本院校工作,发展的余地、成长环境相对会比在中学发展更大些,或许到二本院校,开始你不是教师,而是辅导员、实验员等岗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说不定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一方面的有突出的成果,这个时候想转岗教师的可能性非常大。综合上面的分析,如果是普通院校硕士毕业生,中学和二本院校都有可能进去的话,去二本院校就业前途会更好些。在那里,教学、学术等环境都会比中学要优越,则有利于你的发展,目前进福利待遇好的中学实际上比进二本普通院校难度还要大,像很多优秀的中学都要招收北师等六所师范院校的硕士毕业生了。
现在考研读研的一大致命困惑就是:成绩不是很理想要不要将就的去读普通二本的研究生?根据小编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观察,我们得从这三大方面考虑分析这个问题,审视自己。首先,你的水平到底是否正常发挥了?如果你非常确定你的水平没有正常发挥,并且很有信心你二战会考的更好,那么就去二战吧。不要废话!如果你的适量就已经到达了顶端极限了,并且二战的条件很能力不是很允许的话请考虑下面的第二步再者,你的专业是否适合二本研究生?如果你的专业比较偏文科、经管、工商、艺术的还是比较建议不选择普通二本研究生生,除非你读博。因为这些专业,社会对这些普通二本专业的研究生并不待见,社会认可度低,读研价值不大,慎重考虑。如果你的专业比较偏工科、设计实用应有型的可以考虑降价读研,并且如果是该学校的王牌专业就更好了。因为工科在未来社会就业更看重的是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就读学校的选择看法不那么看重,可以去考虑就读。最后,你的目标院校城市在何地?选择院校首先得考虑的是目标院校的所在地,学校的所在城市很大的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地。我们要考虑的是你的专业是否适合该城市?或者你是否喜欢该城市?你家的省会在哪个城市?有些二本学校虽然在全国排名并不怎么样,但其所在的城市很不错,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以及社会资源有很好的照顾。比如广州、北京、上海、浙江等等。学校不怎么样但他的社会属性很不错。如果自己觉得还不错,那就大胆地去读吧。小编寄语:我们的人生有很多条路,而且终点都一样,但选择走那条路却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速度。人生不是考瞎闯蛮干就行的,理性充满人生智慧的长期思考问题,大胆作出决定,我们的一生才走的稳稳当当!大家对该不该读二本研究生,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关注小编,第一时间获取最真实的社会教育指导。谢谢大家了!
某二本院校学生小张,大学几年成绩不差,大四上学期保了本校的研究生。当看到身边的同学都报考了理想的大学,自己有些后悔,现在非常想重新考研。但这样做肯定会影响自己的信誉,非常纠结。其实小张的纠结在很多考研生身上都存在,有的为了提高录取几率,降低报考标准,本来准备报考211高校的,后来报考了一所“二本”高校。也有的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二本”院校的。一边是考上了研究生,值得高兴;一边是考取的大学“不太好”,担心自己的未来。还有,我们会听到这样一种论调:去“二本”高校读研,会把人“坑死”。“二本”高校研究生真的就那么“坑”?对于还没有进入“二本”院校读研的学生来说,曾经在或已经在“二本”大学读书的研究生,他们的经历或许更有说服力。1)在某科技公司上班的小李,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某二本院校。对于自己的读研经历,他认为很难得、很庆幸。刚开始读研时,心里忐忑不安,一是担心导师的科研水平,二是担心毕业后会不会成为“就业困难户”。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担心变得多余。三年时间,他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作为班长,经常会组织班级活动,班级凝聚力变强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科研上,自己经常在实验室呆到十一点,有时候几个同学会一起通宵做实验,那种拼的感觉只有当年参加高考时才有。导师人很好,大家每周都会见面,小李也跟着导师参加过一些活动,天南海北的飞,长了不少见识。虽然导师并不是什么“业界大牛”,但手上也有几个不错的项目,对于他的成长很有帮助。三年时间学到的东西还不够多,但最起码进入到了研究初级阶段,知道如何申报项目、如何撰写论文、如何与企业谈合作。总之,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以及自己的那份成长。如今小李是公司的科技骨干,身边的同事有很多是“985”高校的硕士、博士,但他没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没有人歧视他的“二本高校研究生”身份。2)安徽某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小郑,当年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目的是为了提升学历层次,为了把稳,报了自己就读的高校。虽然这所大学并不是“985、211”高校,但也不是绝对的二本高校,因为它在本省招生是“一批次”,在安徽省外招生是“二批次”,所以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小郑说自己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就在安徽“混”。另外,学校有几个专业在全国排名不差,从这些专业走出来的研究生非常吃香,不亚于那些“985”高校研究生。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第一,不要怪学校不好,能“坑”到你的只有自己。有研究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就在不停的找学校的缺点:实验室设备太老,导师科研水平不高、性格不好,学校管理不人性化等等。总之各种不满意。带着这样的情绪,很难有效投入到学习中去。从现实看,大学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但这些差距并不是 “混日子”的理由。如果心态不端正,就算提供再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改变你“颓废”的现实。所以说,这是自己在“坑”自己。第二,大学各有所长,名气再大的高校或许也有实力不强的专业。大部分考研生报考学校时,会考虑专业强弱的问题。比如说,某TOP10高校心理学专业可能比某TOP30高校心理专业弱,那么对于不少报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生而言,这所TOP30高校可能更有吸引力。应该说,有的高校名气不大,但也有实力超强的专业,能在这些专业读研非常不容易,而名气很大的高校,有的专业或许实力并不强。第三,导师非常关键。考上名牌大学跟了一个“很普通”的导师,不仅学不到什么东西,或许还会扭曲自己的世界观。二本高校也有很优秀的导师,他们兢兢业业、关爱学生,而且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学识教授给学生们。总之,无论是在名校读研,还是在二本高校,都应该认认真真的钻研学识。只有这样,你的研究生文凭才货真价实!
从1978年到现在,从第一批硕士点到现在的三本学校获得了硕士点,研究生也不也不再高高在上,每年有几十万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很多二三本学校,结果,985、211大学是少数,你觉得二本大学,三本大学的研究生,有必要读下去吗?1.专业优先成为研究生后,专业也许比学校更重要,两本学校正在招募两本学生,但这样的专业可能会有一两个,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小编认识学生,我想考四川大学的研究生,大家都知道四川大学吧,是有名的985大学,但是,这个学生的研究生考试失败了,被调到了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有两本,但是电力比较好,最后通过了市电网。2.看要求如果是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两本学校的研究生也可以,比如,某个学生毕业后,相当于高中的老师,但是高中的老师必须要去研究生,对于这样的学历有明确的要求,这时考本地师范大学最有效,分数不是很高,当地也有一定知名度,当然要想上好的高中,还是要去6大配置师范大学。3.观察行业你为什么要当研究生?研究生应该对自己有好处,在某个行业,读研究生和不研究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时候需要读研究生吗?4.研究生没有腐败的街道。这是小编以前说过的话,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研究生凭什么烂大街?研究生还是研究生,仍然是高学历的人才,而且,我国的人口数量研究生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研究生还没有饱和。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来说,上大学的人大概有80多人,研究生一般有十个左右,这个比例在中国是一亿人以上,为什么要比欧洲?在我国的发展目标中,2050年达到欧洲水平,同样的教育水平也需要达到欧洲水平,试想一下,我们离欧洲的中等先进水平还有多远?
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毕竟涉及到的不仅仅是300多万考生,还有300多万个家庭,还有几百万准备考研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考进一流大学,或一本大学,还有一部分只能考进或者调剂到二本学校,这些二本高校大多数处在各省的地级市,即使在省会城市也因地位不高而被忽视,总会被说:你们学校也有硕士点?有硕士点的二本高校数量全国本科院校一共有1243所,公办本科大学有817所,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总共有137所。每个省还有传统意义的一本高校5所左右,共有200所左右。也就是一本及一本以上的有350左右,剩下的就是二本高校了,大概有400多所。这400多所二本高校中大概有100多所有硕士点。怎么得出这个数字呢?一个排行榜国内前500的高校,大概排在430的学校还有硕士点。所以,推算二本高校大约有100多所有硕士点。二本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二本高校的硕士点较少,山西大同大学2019年新增为正式招生高校,有三个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三个学科硕士点,2019年录取了80个不到的硕士。放大了估计,按一个学校200人计算,100多所二本高校一年大约录取2万的硕士。这是什么概念?吉林大学一年硕士毕业生就有5340人,也就是20所二本高校招生规模和一所吉林大学差不多。二本高校招生之难二本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也难。大同大学在2019年招生中,前两次开放调剂系统仍没招满,调剂系统三次开放。通知里提到,复试报到率低。要知道2019年网上调剂哀嚎一大片,但仍有很多考生不去二本高校复试。第三批复试的2个人,一个放弃,一个相当于只要去了就录取。二本高校为了招生就只好用钱来吸引生源。大同大学尽管将学业奖学金分了三等,但对新生有生源奖学金。生源奖学金是大多二本高校招生的措施,绍兴文理学院的研究生只要科目合格,最低都可以拿到1.8万,意味着超过学费1万元。最高则可以拿到4万,生活不用愁。二本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尽管很多二本高校希望用钱吸引优秀的生源,但还是难以改变大多数生源是来自于本校和比学校还差的学校。学校的所处城市又不是省会城市,这些城市的关系网不是当地人是无法融入的。学校的认可度又比较低,就业自然就是一个问题。从二本高校的就业质量高爆基本看不到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因为研究生数量少被有意无意忽视掉。在实际就业中,硕士比本科稍微好一点,但这种是和本校本科相比。体制内的工作,一大批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在竞争,本地的土著如果不是有人际关系,靠考试也并不占优。或许这就是当下二本高校研究生的现状,比本校的大多数本科生好一点,又和大多数本科生一样在林立的本科高校中处在尴尬的位置,上不去下不来。被周围的人说的最多的就是二本的研究生不读也罢,读了也找不到工作。歧视一直在!
这几年来,我国国民的整体学历水平均有所上升。随着研究生大幅扩招,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硕士毕业的群体也逐渐扩张。但硕士学历只能让硕士生在就业时更具竞争优势,却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找到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很多大企业或公司在招聘时,虽然不会明确表示自己只要985/211本科毕业的学生,但终归会多问一句应聘者的第一学历是什么、从哪所高校毕业。所谓第一学历,在百度百科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大部分企业眼里,就是“高中毕业之后的学习平台。”越是大的公司,往往越看重学生的第一学历,也就是高考的成果。二本高校硕士毕业生,真的比不上985/211毕业的本科生吗?如果学生不考公,从现实角度出发,确实如此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即便没有硕士学历,未来发展和就业方向也依旧会整体都比二本高校的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更好一点。985/211高校毕业的本硕学生有以下优势:平台优势:985/211高校不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每年春招秋招时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各大企业都会在985/211名校这个平台招揽优秀人才。自身起点优势: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985/211的学生起点就是更高、能力就是更强。在这种固有印象的影响之下,985/211高校学生这个头衔,就必然会给学生带去更高的起点优势。所以,如果学生不考公,那么普通二本高校的研究生与985/211高校的本科生竞争同一个大公司的岗位时,还真的是985/211高校的本科生会更具优势。如果学生考公,研究生学历必定更占优势现在确实有部分公务员岗位在招聘时会很在意学生是否名校毕业,但公务员考试整体而言并不会那么看重名校头衔,而是更看重学生的学历高低。在考公时,无论是普通二本的硕士毕业生还是985/211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其受青睐程度都一定会优于本科生,即便应聘者是来自顶尖学府的本科生。如果学生从事的是应用技术型岗位,学历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部分理工类专业所对口工作的技术性极强,这种岗位更多地是看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过往工作经验,而不那么看重学生学历。换言之,如果学生从事的是应用技术性岗位,该学生是否是名校毕业、是否有研究生学历都并不那么重要。此时,学生到底是985/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还是普通二本高校的研究生,都不属于HR关注的重点。如何确定自己到底是否要考研?在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前,先搞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近几年来,“遍地是考研”的现象越来越普及。随着考研潮变得愈加风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紧跟潮流”一起考研。但是考研最忌讳的就是“跟潮流”,考研只是学历提升的一种方式,它并不一定能让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也不一定就能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人生。总之,如果学生是在迷茫状态下跟着室友或身边同学一起考研,那就建议另选佳径。但如果学生对于考研有很清晰的认知,并在权衡之下决定考研,那么考研还是可以一试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建议考研那些想要在专业领域做出一番大成就甚至是大事业的同学,在经济条允许的情况下,很建议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学历、扩展自己见解、丰富自己知识。但这里很不建议大家选择普通二本高校来考研,而是尽量要选择985/211高校考研。不一样的平台所能够带来的视野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冲击名校自然是更好的选择。经济条件一般、考研目的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的同学,建议不考研目前我国官二代富二代与普通家庭的学生在读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纯粹是为了爱好和兴趣、为了体验更好的生活而学习,而后者更多地是为了好就业、能赚更多的钱而学习。这种现象很残酷,但却也是一种现实。对于经济条件不那么好,自身也对学历提升没有很大兴趣,只想为了赚更多钱而考研的学生而言,考研其实并不是那么好的出路。考研并不一定能提升我们毕业后的薪资水平,尤其是二本高校的硕士毕业生,更是不被大公司和大企业所认可。所以,建议那些经济条件一般、考研是为了找更好工作的学生趁早出社会积累经验,这样也更容易找到自己定位。你和同龄人的差距,是从大学开始的。在大学,你应该要做到这些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龄人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是很可怕的,同样的学校、年龄,但不一样的努力一定会导致四年后的就业境况完全不一样。入行早、在某个专业领域学得早也是一种优势。越早掌握某领域的专业技能,越是容易抓住行业的风口。风口向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人的一辈子很短暂,谁能抓住时间,谁就能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大二之前确定好未来职业规划或者学历提升方向:努力固然是重要的,但没有方向的努力只是枉然。大一阶段是打基础知识的阶段,我们从大一的专业学习中就可以窥见将来的发展。建议学生结束大一的学习后,就开始在暑假好好想一想自己未来的发展:考研、就业还是考编?早点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省时间、高效学习。越晚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甚至迟迟没有发展方向的人,即便努力,也是如无头苍蝇一般逮到一个方向就随机努力一下,这种努力一般都是没有结果的。总结:现代社会,是一个很重视“头衔”和“面子”的社会。普通二本的研究生学历与985/211本科生的头衔比起来,在私营的大企业终究有点“底气不足”。但如果学生决定了要考研考编,那么二本的研究生学历,也一定可以给予我们一定优势,让我们的硕士学历“发光发热”。所以,二本硕士学历到底会不会比985/211本科生更差,得取决于学生的具体发展方向。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将来真的会不如211、985的研究生吗?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考研生的共同疑问,尤其是很多第一志愿报考了985、211院校,但考研初试成绩不太好,进入复试无望,但能通过国家线,有机会通过调剂读研的考生的共同疑问。另外,还有部分考生起点不高,在考研的时候,对于自身实力不是很有信心,不敢报考985、211院校,而是选择了考试难度相对较低的二本院校的学生,虽然考研能成功(或者成功的概率较高),但对于没能进入985、211,还是颇为遗憾,对于将来发展颇有担忧,因而同样有这样的疑问。对于那些只能走调剂之路的考生而言,现实的情况是,不能进入自己心仪的985、211,要走调剂之路,最大的可能就是进入二本院校(或者偏远211),心里患得患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样,对于那些一开始就报考了二本院校的考生而言,类似的心情,也是同样可以理解的。对于这些最终进入二本院校读研的考生而言,担忧将来的发展,比如985、211的学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在我看来,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担忧,并无太大必要。诚然,相对于985、211研究生而言,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无论是在一般意义上的评价中,还是就业招聘中的认可度方面,都会比较吃亏。在毕业招聘中,很多单位会前往985、211院校举行宣讲会,但二本院校去的单位就往往不多;不少好一些的单位,在招聘中,都会或明或暗地把学校的层次作为招聘的某个门槛。总体而言,985、211的研究生,机会确实要多一些。虽然985、211毕业生的总体机会看起来较多,但实际上,最大的可能优势也主要是体现在有机会进入较好的单位,比如大型国企,比如较好的民企,比如考(非定向)选调生等。然而,具体到个体则不然。有机会并不表示一定能成。除非那些名校毕业生,很多普通985或211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其实也是比较普通的,虽然理论上有机会进入好的单位,但实际上因为竞争很大,很多人也仅仅是获得了普通的岗位。而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生,确实很难有机会获得好单位的青睐,但就业进入普通单位则不是大问题。虽然很多人动不动都会说“研究生满大街”,其实并没那么夸张。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不到1000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1%。二本研究生在研究生这个群体,固然没有竞争优势,但依然属于高学历群体,总体来看,就业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更何况,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不同的学科及专业,差异可以很大。985、211中的冷门专业的研究生,工作并不好找,认可度并不太高,并不见得强于二本院校的,甚至,很多时候,二本院校的热门专业会比很多985、211的冷门专业更有发展前景。比如说,工科中的计算机、通讯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二本院校的这类毕业生就是比985、211里面的“环化生材”这类专业的发展前景就要好。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看待,二本院校的平台,学科实力等很多方面确实具有短板,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如果打算进入二本院校读研,最好选择其中实力较强的学科,比较热门的专业,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总之,二本院校读研,并不见得不如985、211,但一定要合理选择学科及专业,尽量进入其中的优势学科及热门专业为佳。
我读二本研究生怎么了?遇见即是最好的安排今天想讲的东西,你说是心灵鸡汤也好,你说是无病呻吟也罢,你高兴就好,如果你不想看,也可以点叉关了它。提到二本研究生,大部分考研人士的心理,那都是敬而远之,小部分人甚至是在唾弃。同时还有一些人,困惑于其中,像个如鲠在喉的刺儿,想拔却拔不出来,难受。有些人告诉他们,二本研究生根本没有读的必要,直接调剂到二区或非211就去二战吧!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针对二本研究生也有不同看法。比如:放低标准,没必要累自己不同的地方对学历要求不同追求不同,方向不同人性大于学历爱秀罢了合理的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存在即有理由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观点。而广东中公考研君想说的是,名校也好,学历也好,困于其中的人,究竟在纠结什么呢?所以你身边的人本科都是中国Top10的学生吗?都是Top10高校的研究生硕博吗?所以没考上所谓985、211的,就应该直接去工作或者无休止的继续考这些学校的硕博?所以中国的央企,国企,牛逼的私企都是非985、211毕业不要了吗?所以你身边的硕博都是985、211在读或毕业的学霸?所以中国每年的毕业生主力都是985、211的吗?所以从小到大,教过你的老师都是985、211毕业的吗?所以读普通二本高校的研究生都是在混日子了?所以他们每天在自我催眠吗?所以他们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的就业情况就没区别了?所以他们就比那些认为读一所普通高校研究生无用的人傻吗?所以他们就没有光明的未来了?一份儿要求硕士学历的工作,光看分数和关系,歧视985研究生和二本研究生,没有啥实质区别。For example,领导的亲戚本科网络教育学历研究生二本VS农民孩子本硕985,excuse me,你选择哪个孩子?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算算21915天,你实际读研也就1000来天,而你将会用接近10倍的时间去工作、上班。所以,你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学校烂,就能拦得住你的努力?知识和心态以及其他附加值的挖掘与提升,是看自己而不是看学校。大部分人,口口声声你读个二本研究生,就是在浪费。好吧,那些读二本研究生的人,究竟浪费了什么?他们浪费的又可以用来做什么?做了又有什么用?又为什么要这样做?甚至说,与其你每天纠结其中,不如现在去看看书跑跑步。动图谁不想上好大学,谁不想毕业了找个好工作?这不是废话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冲刺952、211的实力和运气。君只见谁家的小谁专业第一,却不见可怜的无数炮灰垫底出局。你要相信,你看的正能量,是踩着无数负能量爬上来的。有多少成功,必定会有N+X+Y+Z倍的失败,只不过你只看见了冰山的一角,却未意识到水下的暗流汹涌。固然,985、211资源更多,导师更牛。But,这和大部分的你们,有啥关系?有啥关系?有啥关系?调剂到二本你就不读书了吗?拜托,你不是未成年无知少女少男花样年华的小孩子,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还不明白吗,所谓读书的这种事,说到底还不是看人。家庭条件不允许,第一年栽了,又真的想读书,请你大胆的去够得着的学校。我们不需要一个电影海报的标准人生,我赞成做梦,也赞成为梦发疯,但是请你梦过,疯过后,回到现实。你在读研,你的同学早早出去工作了,你更早的同学当了爸妈了,他们都没考研呢。普通的大学和985、211,至少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你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现在站在这的你,本就是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者。读研,就认认真真的读,无惧前途幽暗,正视自身水平,看清弱点局限,尽全力读完。请你读完以后,再出来说,读个二本研究生有没有用。没考上的人里面,有的是你不知道的大神大咖大拿大佬,根本不缺你一个人的眼泪。动图说那么多。我不是鄙视谁的,也不是要被谁鄙视的。社会本就是现实的,早就不是一个靠学历靠一纸文凭就可以决定生死和未来的地方。有关系有背景有后台的,网络教育+野鸡大学也照样比我们混的好,可对于这些所谓有关系有后台有背景但是不姓赵的?30年后呢?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既然不能改变,为何不转换心态,学会接受。为什么不去相信,你遇到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动图谨以此文字送给那些困惑于二本研究生的宝宝们,说多了心疼,说少了心塞,不多不少刚刚好。
985都跟二本的考一块去了,自己也没能优秀到哪里去呀!总不能说考研全国统考不公平吧,公平的环境下跟别人考进一样的学校,问题是现在985考研多少都占便宜,大到有的学校非985、211不要,小到面试考试看你是985多给你几分,985肯定占便宜的基础上跟别人二本考一起了,优秀体现在哪里?是国家统考不公平?是二本学生作弊了?还是自己就跟别人水平一样?你比别人水平更好为啥跟别人考进同样的大学?你说你比别人优秀拿出证据来,就像别人看不起二本的说你高考分数没别人高就是不如别人一样,你比别人优秀怎么占尽便宜还跟别人考一样对吧。很多人就是为自己的自尊找借口,研究生统考考的不好就怪别人水平太差。我就想问研究生是不是一样的卷子一样的改卷?你的优秀在哪里?有句话这么说的,人一般不会仇视本来就比自己厉害的人,而是会对那些原来比不上自己仇视。但是后来却和自己处在同一位置或者比自己厉害的人产生一些不平衡的心理,我其实真的不是很相信这个学生的片面之词。二本考进和你985一样学校的研究生的孩子真的付出要很多很多,他们原先本科母校的资源就没有你们好,他们的基础也没你们好。所以他们付出的努力是以倍数算的。学历不代表知识,知识包括太多太多方面的东西了,所以,不一定985的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比二本的或者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好多少。
中国的重点高校,985高校也就39所,招收的研究生数量有限,其中一部分名额还是保送研究生占据,留给考研学生的名额就很有限。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就读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其中二本高校研究生又占很大一部分。那么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就成为很多学生的困惑:选择二战还是将就在二本读研?首先必须要明白,二本院校的研究生读出来,要想留在二本院校任教,根本不可能!只可能去三本院校,高职院校或中职学校当老师。将来要想在公办本科高校任教,除了符合规定的多篇影响力高的SCI论文之外,一份完美的学习经历也必不可少!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必须至少有两个阶段在985高校!这是规则,或者潜规则,大家都要遵守。但是从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的角度来看,国家对待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都一视同仁,正规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就行!竞争的起点是一样的,还是看你的笔试成绩和面试表现,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公平的。如果到企业去,在社会上混,那就不管你是一本研究生还是二本研究生,有能力就行,懂技术就行,会来事就行,能给企业创造效益就行!实际上,老板不管你是啥文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或高职生都可以,只要能带来效益,就好吃好喝,把你当神供起来。归根结底,无论是一本院校研究生还是二本院校研究生,只要能学到真正的技术,能够拿得起,顶得上,能够解决问题,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肯定就能出人头地。真正体现了天道酬勤,也很公平。现在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接触到专业领域皮毛知识,然后就毕业了,必须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专业人士。研究生跟着导师做了一些深入研究,还是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从这一点上,肯定强于本科生。要想学到真本事,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就非常重要!无论什么大学,教师队伍都分三六九等。好的导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能学到本事,一技在手,吃喝不愁!有的导师课题多,经费多,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试错机会多,最终科研成果不会少!就怕碰上责任心不强,或者能力不行没有课题的导师,白白耽误三年好时光,能不能顺利毕业还得看运气。不得不承认,京沪高校的学术大牛还是最多。但是地方院校的很多老师其实也不弱!看看简历,与北京高校的老师也是同班同学,甚至同一个导师,大家专业水平相当,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留在帝都发展而已。这些年更是如此!留不留京,看的是能不能在北京买房!比拼的是家底而不是学术水平!所以很多科研水平很高的博士不得不去二本院校任教,很多水平一般,家底殷实的博士顺利留在北京工作,这都没处说理!都是高房价惹得祸!所以说,无论是考985高校的研究生,还是二本高校的研究生,都要仔细查看导师的学术水平,为人处世,争取读研期间学到真本事,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后面的人生争取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