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学的本科生,想要以211或者985为考研目标,可行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我看来,二本大学和一本大学的学生相比,刚开始的差距很可能差在高考时的临场发挥上,或者差在其他方面的偶然性上。就拿我外甥女来说,以她在高三阶段的平时成绩,虽然考取985或者顶尖的211是有难度的,但是她想要争取考上好一点的一本还是完全有希望的。但是高考第一天,她感冒发烧了,高考当天就发挥得不怎么样。高考成绩出来后,她被省内的一所口碑不错的二本大学所录取。我们知道,高考,不单单是你分数够了就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还要看你的高考分数在你所在地区的位次是多少。举个例子,2018年清华大学福建地区招生的文科分数线为667分,但并不意味着你考到667分就妥妥地可以成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因为清华大学2018年在福建地区只招收100名学生。故此,就算你的分数达到690分,但你在福建的位次是第101名,那么不好意思,你与清华园无缘。但是考研没有看位次,只看报录比和分数。比如说,一些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是10:1,那么只要你的分数够高,只要你的考研分数跻身靠前的10%,那么不管你的考研成绩在你们地区位于多少名都没有关系,反正被录取是比较稳妥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越冷门的专业,考研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其报录比相对而言比较人性化;反之,越是热门的专业,特别是一些985或者211的王牌专业,那么作为二本的本科生,在报考这些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斟酌一下:凭你自己的真实实力考上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二本大学生想要顺利考入211或者985大学研究生院,还要考虑目标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举个例子,在985大学当中,你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顶尖985,应该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你要考兰州大学这种地理位置和综合排名不怎么占优势的985,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毕竟你考研路上的竞争对手要少很多。同时,选择211大学作为目标院校,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劲,但是你又非211大学不考,那么像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等相对来说达到“宁静致远”境界的211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当然,你在考研的时候也可以报考地理位置不错的热门专业,前提是你在考研复习的时候,拿出比你当年高考复习时还要充足的劲头来,一心扑在考研复习上才行。阳光总在风雨后,希望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前途一片光明!
由于不少省份都逐渐开始取消录取批次线,所以二本的提法有些不准确,下面都以“地方院校”的提法代替之。那么,地方院校考上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就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武汉大学2018生科院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武汉大学不仅是985,而且是排名比较靠前的老牌重点985大学,是当之无愧的名校。那么,其研究生生源质量如何呢?从截取的图来看,大多数研究生其实都来自普通地方高校,比如“井冈山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等等,这些都是些非常普通的地方高校,基本上占了武汉大学生科院一大半的研究生生源。武汉大学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如武汉大学的985大学呢?比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其研究生生源可想而知。说这个的目的,不是想说武汉大学生科院的生源质量不行,而是想告诉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学,985大学的研究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属于稍微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得上的目标,切不可妄自菲薄,每年都有数万地方高校的同学通过考研进入985名校。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成功了,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好好学习吧!
如果仔细观察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每年参加考研的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而即使有一些来自985和211高校的学生,也是因为他们有着更高的学术追求。但是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同样的情况下,虽然竞争力就相对差一些,所以有一些网友不禁发问,如果自己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学生,将来想通过考研考上985或者是211高校,这种可能性大不大?究竟是选择参加考研还是找一份一般的工作。相信很多朋友会格外关注这种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位网友各自的看法,给各位朋友一个参考。第一位网友:既然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就一定要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个人还是比较建议你去考研究生的,因为我自己当初就是害怕这种结果,所以放弃考研究生,现在。感觉非常的后悔,考研这种考试之所以存在,就是希望能够给那些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一个重写命运的机会。在高考的时候,可能考生要学习六门功课,而且基础非常重要。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只有四门功课,如果能够保证每天仔细学习的情况下,很容易考到一个高分。而且如果能够找到靠谱的资源,试题的难度并不是特别高。当初我们班级有十几个考研得同学,最终只有一个失败了,而且他还是坚持到一半,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根本没有参加考试。既然选择参加这场考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心态方面被一个是毅力方面。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有决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质疑。最怕出现的就是还没到考试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鼓励自己。第二位网友:如果选择工作的话,在各大公司对学历如此看重的情况下,还是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自然就没有竞争力。现在一个比较大型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起码也是985或者211高校,完事后还要进行各种考察,如果直接选择就业的话,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虽然参加考研,前前后后要耽误将近三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单能够收获知识,而且会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选择读研究生,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而且在读研期间有很多的闲暇时完全可以用这个时间来找一些兼职,最好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进行实践,这样在毕业之前就能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也会很容易就业。第三位网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如果你对于自己将来所要读书的学校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其实考上研究生还不是特别困难的。但是在这中间是绿,你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且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复试环节是容易受到歧视的。具体怎么选择的话,不能单凭自己的想法来看,还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朋友或者亲人。其实,如果自己的情况还不错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个211高校。说实话,985高校的。希望并不是特别大,当然不能一味的只看学校,还要看自己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说二本院校的学生没有成绩非常优异的,有的学生可能在大学期间对于知识涉猎比较广泛,再加上英语也非常好,所以在考研的过程中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所以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结果是什么呢?其实无论你大学是985,211还是普通本科院校,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态度与努力学习的程度。你就读的大学如果是一所985,211或者是重点院校,只能说明你的起点会比别人高,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利用,珍惜时间学习。一定会很容易被他人超越的。
二本院校考研到985院校,不是可能性大不大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考的问题。笔者先给大家说一个非常真实的例子,其实考上985院校的同学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二本院校,我身边也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朋友,最后都考上了一所985院校,甚至有一些同学还考上了国内非常顶尖的985名校。考上985大学的同学中,有很多都来自二本院校,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很多同学(尤其是二本院校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都在犹豫这样的一些事情:自己是一个二本院校的同学,是不是考到985院校的可能性不大?考到985院校之后会不会被导师嫌弃等等?其实,作为曾经参加考研的过来人,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各位考研的同学,大家完全可以忽略这样的一些问题,很多导师不会在乎你来自哪里,只在乎你的实力到底强不强?笔者有一个二本院校的同学,考研的时候报考的是四川大学的华西药学院,在这里说一下四川大学的华西药学院,可能大家都知道,四川大学是我国985工程重点院校之一,而华西的名气似乎要比四川大学还要大。他当时就考上了这所大学,与他一起竞争的还有复旦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学生,最后就是这位二本院校的学生胜出。所以你看,你还在怀疑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一所985院校有没有可能吗?每年考研的时候,都有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985院校,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决定你是否考上985大学的关键,是你的恒心和毅力,还有你的复习备考策略。很多人都想考985院校,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怎样才能让你在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呢?笔者看来,除了要有恒心和毅力之外,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复习备考策略也非常重要。首先,在我们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大家需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这是我们考研复习的基本素质和关键。有了这份恒心和毅力,就能够保持复习的激情和热情,保持复习的节奏和效率。其次,合理可行的复习备考方案,在考研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了计划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复习节奏进行备考,合理规划自己的复习时间,记住更多的学科知识。当然,需要在此说明的是,大家制定计划要合理可行,切不可制定一些自己根本完不成的计划,这样反而是给自己添堵。可以制定一些短期的机会,一个长期的计划,这样就能让自己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结束语相对高考而言,考研到一所985院校要更加容易一些,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家努力的基础上,二本院校的学生考研到985院校的同学比比皆是,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保持恒心和毅力,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相信985院校的大门会为你敞开。我是大学视野,如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看法和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探讨。
在一切未开始之前,都有可能!读二本大学,当然有机会考入985大学。笔者本科来自于一所本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是煤矿机械方向。我本专业同学考研不多,最好的也是211工程大学;不过我们学校的教育学专业、汉语言专业以及化工类专业同学,这些专业中女生偏多,考研人数也很多,有很多同学考入985工程大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有2个例子。中文系一位同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然后他们那届研究生要先去北京大学培养2年,一时间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校园,毕业典礼都是她代表优秀毕业生发言!另外一位是我室友,兰州人,本科是采矿工程,自认为该专业未来没有出路,前景不长,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地质,目标院校是老家兰州大学!天天早上7点出宿舍,晚上10半以后回宿舍,日复一日,最后还是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兰州大学地质工程硕士名额,甚至pk掉了2名初试成绩排在他之前的来自“211工程大学”的优质生源!从我周围的例子来看,我坚信,普通二本依然可以走出优秀的学生,同样也可以考上“985工程”大学的研究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梦想要落地,必须付诸行动!往往普通大学和专科的同学,更能感到学校发展以及学校困于现状难以发展的现状,而且,在招聘季里,亲身参与一下国家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招聘会就可以明白∶简直没法比,国子辈企业遍地都有,普通大学学生太不占优势!怎么办呢?考研就是一条出路。有人天天骂高考,学校被培养成高考工厂,同样也有人天天骂考研,说很多人在躲避就业,研究生能力严重不足等等。现实确告诉我们∶名牌大学生就是比普通大学生有优势,硕士学历就是比本科学历有优势!考研一场持久战,空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就像我室友一样,每天3点一线,坚持高效复习,珍惜每一天。谁的人生哪有那么顺利,不苦一阵子,怎么好意思享受人间甘甜!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我是“一个考研过来人”,专注于大学教育和考研,认真回答每个问题,如对您有所帮助,请点击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支持!
还有5个月,2019考研就要开始了。不管你是在一本、二本还是三本,5个月后,都会一样的走上考场。有人问,我本科上的二本,考研想考985院校,有希望吗?怎么说呢,也许你听过很多励志的故事:我有一个师兄,专科出身,专升本读了个不知名的三线城市的二本院校,然而考研的时候逆袭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现在都读到博士了;我有一个师姐,从听都没听过的小学校考进上海复旦大学,总分和两门专业课都是第一,总分把本校出身的第二名直接甩出20多分去。听听,多么霸气!好吧,就犹如那句电影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路只在自己的选择和坚持中,每个人的那条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唯有自己一步步的去走过,方能体会。一、首先从心态上给予的3大建议: 1. 读研只是给你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让你的未来充满奇妙的未知。万事还是靠自己。2. 明确读研是什么,读研确实会给你一个好的敲门砖,但切记,并不表示,考研之后一定就会如何。3.自己看清楚自己。很多人说,导师会看不起二本、三本的考生,不管有没有,但即使有,也应坦诚自己所做的一切。用实力来证明,他们的眼光是错的。二、报考前的几点建议1、首先在考研之前多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是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如果是考本专业,评估一下大学两年来本专业的学习成绩,选择一个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985学校和专业,研读招生目录,确定考试科目,提早复习。如果是跨专业,那么就得赶紧把要跨考专业的基础课自学起来,有条件,可以去相关专业旁听。2、特别建议报考34所自主招生院校。因为这34所院校是先出分的,即使没有考上,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调剂。34所自主招生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充分了解考研的各科目政治和英语是必考的,有些专业考数学,有些不考数学,考数学的专业的话再加一门专业课,不考数学的专业就考两门专业课,总共是四科,500分。政治和英语各100分,剩余两门各150分。一般而言,数学一/数学二,英语,政治是全国统考,专业课是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三、具体复习备考指导1、数学作为研究生考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门课程,毫无疑问必须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对它进行学习。对于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大三下学期就可以开始复习数学,这学期将数学所有内容重新梳理一遍。从大四开始就要结合一些数学辅导资料一起进行重点突破,从9月份暑假结束到12月考试前都注意多注意多做真题。一定,一定,一定要多做真题!还有重要的一方面,从开始到最后,都要建立习题集、错题本,这个到后期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2、英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可以坚持每天看单词,做阅读理解,做真题等,保持一定的节奏。在考前一个月一定要总结背诵作文范本。3、政治不用太早看,差不多过完年下半学期开始就行,到10月份后,可以一定要花大量时间突破,因为别的科目短期突破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政治却是最容易有效果的科目。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结构,理解记忆政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是最有效的方法。4、专业课最重要的是找到往年的真题,弄清目标院校的大纲和参考书籍。如果有熟悉的学长学姐考上所报考的学校专业,一定要多交流。打好专业课基础,研究透真题。最后,请记住:如果你这次没有被录取,那说明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笔者本科来自于普通二本大学,亲眼见过很多同学考研逆袭“985工程”重点大学,包括自己的室友与邻班同学;不过没有三本同学考入“985工程”。考研,是很多大学生的目标,尤其是普通本科大学的同学。据报道,现在考研大军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大学,有很多甚至来自三本大学。读重点大学的同学无法体会到我们这些普通大学的资源的匮乏和稀缺,所以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改变现处的环境,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所以,不少同学把“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作为考研目标院校!现实当中,也有很多同学能顺利考入“985”,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考入的普通一本,或者省属重点大学。那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这些同学能逆袭考入“985工程”大学研究生呢?有一些同学高中成绩好,自身很优秀,可惜考大学填志愿失误,导致进入二本大学。笔者邻班就有这样的同学,广东人,我们称他为“广东仔”,外表清秀,8块腹肌,英语好。可以当初抱着侥幸心理报的我们学校,结果真被录取,来了以后开始后悔。然后平时成绩还优秀,大三开始考研,顺利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这位同学就属于高中成绩好,报志愿失误,误入二本大学,自身条件好,后期又保持努力学习,没有堕落,最后还是入愿考入了“985工程”大学。考研复习方法得当,坚持学习。这类同学很多,平时学习成绩中上游,考试大多靠考前突击,会复习,学习效率高。到了考研复习阶段,也能认识到考研会提升很多,踏实复习,学习方法得当,复习效率高,每天也能按时进入自习室复习,最后同样能考进入“985工程”大学。大学室友就是,不过人家平时成绩就还可以,只是感觉二本本科毕业实在不好混,所以坚定考研的信念。然后每天起早贪黑,坚持到底,最后进入了兰州大学地质专业。很多二本大学生真是脑子很灵活,就是平时不学习,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是真正认真起来,成绩也唰唰往上涨!相信大家在大学期间肯定见过这类同学∶平时上课不听,但是自学能力特别强,每次考试前都是自己复习,而且还能看懂学会,考试成绩还挺高!大学同班同学,英语极其差,但是其他科目自己就能看懂,像我们当时的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需要上课听老师讲才有可能听懂,人家上课不咋听,下来自己复习,结果考的比我们好!有次竟然拿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佩服佩服!考研也一样,我们报班复习,人家就自己复习,除了英语各科复习的都很多,不过当初也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调剂到了一所普通一本大学。不可否认的是,我同学脑子真是好,自学能力太强了!以上三种情况是我身边的真是案例,相信大家周围也有类似的情况吧?一起交流学习学习~
图自网络最近考研报名又开始了,据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50万人之多。感慨现在考研真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学妹留言说:说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读了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标是211类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是说大多数985/211高校,更青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学生,却极为歧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图自花瓣网作为过来人的考研学姐告诉你从二/三本到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网友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限于你选什么专业,一些冷门一点的专业自然会比热门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力也会小一些。在我看来,如果已经坚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因为这条路很长,很难,要坚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在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么办,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足够了。网友二:本人南京某211学校,大三下学期第一节课,某正教授说,同学们要早做打算,不管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尤其是考研的,你们更得抓紧了,你以为你能考的过那些二本的?因为很多211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就来自二三本大学,所以考211真的很现实。图自花瓣网网友三:我本科就是普通二本,由于大三下学期要去教育实习,考研也准备的较晚,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确立了目标,就去努力。我选择了一所985 211工程院校中的普通专业,但调剂大军占多数,且都是985211出身,压力特别大,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放弃,要踏实准备复试,要有自信,坚持下去!终于在前几天刚刚复试完,最终以专业第9的名次被录取,选到了心仪的导师,成功从双非二本逆袭985/211!网友四: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自己的执行力,能不能坚持下来,而在全国考研热潮持续增加的环境下,本科学校的所谓好与坏对于你考研的的影响很小,说句实话,好学校(那些985、211的学生们很多都已经推免或保送),而剩下的这些参加考研的学子们,很多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图自花瓣网网友五:不要小觑普通二/三本,二本学生的就业机率没有一本的大,工资待遇福利也没有一本的高,这就逼迫着二本的很多大学生开始迅速转型,因此考研就成了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的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局限,这其实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随着录取率的提高,二本学生考取名校之路很乐观,考取名校研究生虽然很少,毕竟有了新的突破。只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网友六:其实任何问题,都要客观来看,即使真的存在着985名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那也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如果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在考研当中超常发挥,成绩优异,复试准备充足,可以达到985院校的一切要求,那么,985院校是不会拒绝你进入的!图自花瓣网最后我想说:捷径是迟早要重走一遍的弯路。不要总在羡慕别人,你的行动更为重要所以我想送你们一些话:“别急,慢慢来。人生没有捷径。当你慢起来,你会拥有更多的耐心,你会得到更多的清净,你会发现慢下来,比匆忙的选择和努力更为重要,而你想走的捷径,都会在未来以更麻烦更绕的弯路让你重新走一遍。”任何一个目标都是没有捷径的,都必须自己的脚踏实地语热情付出中等待并最终获得。学习如此,人生亦是。
一位二本学校念工程管理大二的女生说:"前几天听专业老师说,我们专业想考什么985、211的研究生很困难,她还给我们举了好些个学姐学长的失败案例,说他们都是分数上线了,面试被刷了,说一般老师都不愿意要一个二本学校的本科生,就算是有机会能考上,那也只能是一些冷门专业。所以我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有些人会告诉你,我有一个师兄,专科出身,专插本读个小城市高校,考研怒上华南理工,现在都读到博士了。有些人又会告诉你,我有一个师姐,初试过线都二十几分了,还是面试被淘汰了。这些考研经验或许都是真的,但你面对这两边的看起来如此矛盾的真实信息,怎么选择才好?既然所谓成功指的是在激烈的竞争里淘汰多数人,那就意味着希望渺茫天生就是成功的定义的一部分,失败才是常态。成功的例子如果不缺,失败的例子当然是更不缺了。准备考研,就先要想清楚考研的的动机、可行性、意义,考研的过程中才能专注和高效!1、 动机每个人的动机都不一样。而选择从二本考985、211学校是为了换专业、换学校还是换城市?无论你哪一个是你考研的动机,只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那就要坚定的执行,去相信自己就好。2、 可行性大家在择校之前先搞清楚这几点:地域、学校和专业、历年分数和报录情况等。如果要超越自己,简单说就是比你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比如三本考二本,一本考211工程。当然最主要的因素:需求、能力选择报考211、985学校,无论是因为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还是专业兴趣,都要考虑清楚,是否是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你想知道你能不能成功,终究还是要审视自己是什么人,持有什么,加以努力后可能去持有什么。毕竟,客观的过往数据只能用以讨论整个人群的成功率,你不能单凭与你无关的东西来讨论你的胜算。毕竟,凡事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时,只要不是绝无可能,那就无非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了。3、 意义考研为了什么?我想再用三年时间,静心学习沉淀;我想体验专心学术的高校氛围,遇见一个开明睿智的人生导师;我想接近最终计划定居的城市;我想再修葺人格,挣到更多竞争的资本,亦或是我想多挣点钱。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都要明确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考研不能因为先例很少而退缩,也不无凭无据地认为自己能复制或成为先例。能心平气和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通过持续耕耘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让自己看到自己身上不断在积累着实打实的可以赖于制胜的凭依。你知道努力过后的你起码比没努力过的话要强,你不觉得付出是无谓的,也不憎恨那个没有接纳你的高校,而是觉得,它正是因为这么需要追赶,才配得上成为你那段岁月里的梦想。(学府考研,十年专注考研)
相信,关于文章题目中的这个问题,已经算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作为二本学生、三本学生、乃至于大专生,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题目中的这个问题,大家都会犯嘀咕。那么,究竟“二本、三本大学毕业生报考985、211大学会不会被歧视呢?”如果,我要是说,肯定不会“歧视”,大家就会说我在胡说八道,如果,我说肯定会“歧视”,大家肯定也觉得既然会歧视,为啥每年都会有不少二本、三本学生能够考上985/211大学呢?这个问题,就变成考研成功的同学会觉得没有歧视,而考研失败的同学就会觉得肯定是有歧视的,不然为啥被录取的是211大学的学生,而不是自己。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恰好就在这里。答案就是,考研上岸的童靴从来不会提到什么歧视,而复试被刷的同学会将自己失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于“学历低,被歧视”。毕竟,失败以后通过找客观原因来掩盖自己的不足与无能是我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的本性,因为,这样做,既轻松又好用,屡试不爽。为了反思这个问题,下面给大家讲一个网上偷来的故事。当年,南岳怀让禅师想传灯给弟子马祖道一,但是,他无意中发现啊,马祖道一终日打坐,并且就连怀让禅师跟他打招呼,马祖道一也对他不理不睬,然后,怀让禅师便拿出一块砖头开始在马祖道一面前的地上磨。马祖看到以后感觉莫名其妙,就忍不住问:“师父,您在干什么?”“磨砖做镜。”“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您在开玩笑吧?”“那我问你,你在干什么?”“打坐!”“打坐为了什么?”“为了成佛!”“砖头磨不成镜子,难道打坐就能够成佛吗?”马祖怔住了,问:“那怎么做才对呢?”怀让说:“譬如牛拉车,车不走,是打牛还是打车呢?”“当然是打牛了!”怀让说:“你现在明明就是在打车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懂这个故事,反正,我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有豁然开朗之感。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牛”,而决定我们成功的客观条件正是“车”。我们没有成功,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打牛(自我反省)”,而是去“打车(归咎于客观条件)”。《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我们遇到挫折与失败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要反躬自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考研失败,也是我们一生中无数失败中的一个,我们当然也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可以思考下以下几个问题。自己的初试成绩是否够高?自己本科阶段是否已经过了英语四六级?自己复试面试的时候,回答老师提问是否有理有据?自己复试时,英语口语是否流畅?老师的问题是否都听懂了并且一一进行了回答?如果,以上这些问题,您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只能跟你说,考研复试真的存在“歧视”,这所大学真“不要脸”,啊呸!但是,现实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见过有太多考生复试被刷,或多或少原因都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说,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所谓的“学历歧视”问题,作为成年人,我们要用我们的理性分析来认清这个事实,那就是真正的歧视来自于我们的不努力,而不是高校。不信,我们来一个换位思考,如果换做你当导师,去面试学生,你面前有两位初试成绩相当,复试表现也都不错的学生,但是,一位来自某211大学,另外一位同学来自三本大学,你会选择哪一个?相信,一名正常人的思维,肯定会首先选择211大学的那位同学,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四年前的高考就已经有了答案,并且一直延续了大学四年。那么,作为二本、三本的我们,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肯定不是,我们有的是办法来弥补这一遗憾,但是,却需要我们要比985/211大学的同学更加努力,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这一遗憾,最后,用时间去证明一切。我们与其盯着所谓的“学历歧视”,倒不如将我们的精力放在如何努力超越那些“名校”学生,不光在考研初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考研复试时,也要让老师觉得你才是他们想要的人才!对了,我再给大家透漏一个往往被大家忽略的事实,那就是:“考研时,我们的竞争对手真的不是985大学的优等生,而是普通乃至于表现没有那么好的学生,以及其它跟你一样的普通本科同学”,这么说,虽然有点不那么厚道,但是,事实情况确实是如此,因为985大学的保研率与就业率都很高。只要表现不是太差的同学,能够申请到保研资格的几率很大,最起码,申请本校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最后,真正去考研的同学竞争力不是特别大。(可能不严谨,但是,在概率上来说是这样)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会觉得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呢?下面,给大家一些备考985/211大学研究生的备考一些建议。1、多思考,多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想考研,对于自己的专业要足够熟悉,不能仅限于本科专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并且深究下去。对于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也要足够了解,需要在面试时,让老师觉得你的专业素养非常扎实,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让老师觉得你只会考试。2、学历不行,我们可以靠经历来翻盘。我们可以及早准备,在大学,一定不能一心只扑在学习上,读研,不是让我们读书,也不是让我们去考试的,而是做研究的,那就意味着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然,你们以为导师面试时面试什么?不就是在看你们是否有这种能力,至少要有有这种潜力。那么,我们如何准备呢?虽然,本科阶段能够进实验室,参与项目的机会很少。如果有,并且还能够蹭到文章,那么,这对考研来说,简直就是杀手锏,非常有用。其次,如果有机会参加一些竞赛,这种机会比较多,只要积极一些,找到靠谱队友,还是比较容易获奖的。最后,要是有一些靠谱的实习,特别是真的动手做过一些项目,对你考研的帮助也是不可忽视的。3、学好英语,四六级尽可能考过,口语,听力也得练习啊。如果英语不好,那简直就是考研的“硬伤”好不好,可能连抢救都没有机会,先不论你初试英语成绩能不能考好。光考研复试,这一关就不好过,考研复试,老师会用英语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听都听不懂,你就连表现口语的机会都没有,可能只剩下两个字“尴尬”。以上,这三条建议,绝对是防止大家考研被“歧视”,实现逆袭的不二法宝。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一心归结于“学历歧视”,那么,等我们考研时,手里能拿得出的真的只有皱巴巴的还不那么光鲜的“学历”咯,这个时候,我们不被“歧视”那简直是天理难容!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几句话,让我们一起共勉吧!所有我们混过的日子,迟早都是要还的,也许是四年以后,也许是十年以后,可能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